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思考范文

时间:2024-02-22 17:46: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思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思考

篇1

关键词:融资改革;乡村振兴

乡村融资对于乡村经济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乡村振兴不是乡村自身就可以进行的,没有社会资本和政府的支持,乡村振兴就是一纸空谈。政府和社会资本需要针对乡村振兴策略制定新的政策,改革融资制度,增加对乡村经济团体的融资力度,为乡村经济发展积累经济实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发展进度。

一、乡村融资方面的概念

农村金融和城市金融共同组成了我国的金融体系,农村金融是指农村经济中资金的流动和融合活动,也是农村货币、信用、银行活动的总称,关于农村金融的研究主要是在研究这些活动的规律性。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对农村货币资金的流动情况进行管理,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的运作和各种民间经济活动运行。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农村是先于城市进行发展的,这是因为我国是农业大国,最开始的体制改革也是从农村开始的,从改革开始,农村经济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发展,富裕起来的农民手中也有了闲置资金,但是后来计划经济时代和市场经济时代,都忽略了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直到改革开放之后,出现了大量的乡镇企业,这些企业对于资本的需求很大,为了顺利经营,这些企业开始进行市场融资,完善了农村金融市场的体制和规模。农村融资涉及到资金提供者和资金接受者两个方面,融资的意义是加强融资双方的联系和沟通,将闲置的资金重新进行分配,加快资金流动,促使资金带来更多收益。融资的前提是资金接受者有对资金的强烈需求,所以对于农村融资研究就要从资金需求入手,对于资金的需求也是根据经济主体的规模和目的进行分类的,按照这个条件可以将资金分成政府资金需求和非政府资金需求。农村非政府资金需求是指除了政府之外的各种经济组织为了顺利经营与金融市场和非政府组织之间进行资金流动的一种经济活动。农村非政府资金需求受到市场条件的影响,是一种客观的需求。但是政府资金需求最先考虑的是社会效益和成本。党和国家要求政府的一切活动都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并存、区域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的要求,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为准。因此政府的投资是充分考虑社会效益的,和企业从利益角度出发是不同的。政府进行的每一项项目都要评估社会成本和收益的平衡,这里的成本是指进行这个项目消耗的资源以及附带影响,效益是指这个项目可以给社会带来的效益,进行每一项乡村建设活动的时候,都要充分考虑成本和效益的关系,既保证对乡村的影响降到最低,还要达到乡村收益的最大化。一般政府对于乡村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水电设施、环境建设方面,这些设施都是大型设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和人力,仅凭乡村自身的能力很难进行建设,政府投入资金可以极大程度上缓解乡村居民的压力,加快乡村振兴建设步伐。在融资方面,融资是资金提供者和资金接受者之间为了实现资源和资金方面的互补,进行的资金流动行为的总称。农村融资是农村方面接受社会或者政府资金支持的一种经济活动,通过融合大量的资金加快农村建设和发展,在融资方面也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1.互利性原则:农村融资坚持互利性原则,可以保证投资双方都得到预计的利益回报,资金提供一方通过提供资金获得一些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而接受一方通过获得资金和技术,实现双方的共同发展。2.合法性原则:农村融资的过程中,要确保融资双方按照法律规定的流程进行融资活动,在政府和法律的监督下进行合作,确保整个过程合理合法,没有不正当的利益输送。3.公平性原则:在进行农村融资的时候,签订的条款需要保障双方的权益,确保双方可以通过融资活动得到利益,不能只实现单方面的利益。4.风险管理原则:任何的融资活动都是存在风险的,农村经济活动主体的抗风险能力相对比较弱,在进行融资活动的时候必须注意风险规避,需要在融资合同里充分标明风险措施,加强农村经济团体面对风险时的能力。在进行农村融资方面,我国的主要融资形式是银行信贷融资,银行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为农村提供资金的主体。在银行信贷融资这一方面,有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两种,是农村振兴发展比较常用的融资形式。随着农村商品化、市场化、货币化的深入,除了银行信贷之外还出现了资本市场融资这种形式。资本市场可以通过发行农业相关的股票债券等,对农村项目进行融资,还可以建立农村投资基金,为农村经济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募集资金对农业进行扶持,增加农业的市场竞争力,也可以帮助农村乡镇企业的崛起和发展,改变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得比例。

二、乡村振兴在融资方面存在问题

1.乡村优质项目少,管理成本高。乡村经济发展项目很多无法带来高额利润,一些基础的项目甚至无利可图,例如那些特色乡村还有搬迁乡村的经济发展项目虽然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但是在经济效益方面比较低。想要振兴乡村经济,需要加入很大农业科技成果,创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虽然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斐然,但是在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方面还比较薄弱,推广力度也不够,想要通过农业科技改革方面振兴乡村经济,需要投入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和资金,但是进行农业振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投入大量的资本在短期内并不能取得收益和成效,农民对这些科技成果也不能充分驾驭,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很低。在提高绿色农业水平,进行绿色乡村建设方面,推行农业清洁生产项目,也无法取得很好的收益。对这些农业项目的管理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资源成本,成本与收益失衡,融资方会面临投资失败的巨大风险。2.乡村担保资源匮乏,风险较高。乡村在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时候存在困难,银行向乡村信贷需求者进行借贷活动时需要充分考虑银行内部考核机制、风险承担机制、财政政策等各方面的因素,经过综合评定,一般会选择拒绝给农村经济团体贷款。因此,在进行借贷活动时,银行会要求农村经济团体进行担保抵押,但是农村经济团体的资产积累比较差,而且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很多农村经济团体进行的是轻资产经营,没有银行要求的等价抵押品,导致农村经济团体很难进行贷款申请。银行即使给农村经济团体进行贷款,也会面临很大的风险。一旦出现不可控因素导致农村经济动荡,就会造成农村经济团体经营崩溃的现象,银行也无法收回贷款,造成银行方面不良资产积压,出现不良投资的现象。

三、探讨乡村振兴融资改革的思考

1.融资改革的必要性。农业生产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无论是种植还是养殖在资金投入和回收方面都是有季节性的,在进行生产投入的时候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个时候就需要金融市场的补充,农村融资改革可以有效调节农业季节性资金状况,稳定农业生产情况,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想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就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但是推动农业科技的普及需要大量的资本,这种资本不是农民可以自己承担的,巨额的资本投入只能透过借贷的方式来进行,如果没有资本投入,农民只能沿用传统的耕作方式,这样就会严重阻碍农业科技的进步。没有农业科技加入到农业耕作,就实现不了农业现代化。实现不了农业现代化,就会导致农产品市场受到冲击、竞争压力大等问题,对于我国国家发展也是存在不利影响的;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存在经济风险和自然风险两种,经济风险主要是价格变化或者国家政策的变化,自然风险则是指自然灾害等。农业生产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很低,一旦出现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是致命的打击,农民收入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是农民一般无法抵御自然灾害,这个时候农村融资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得到大量资金的支持,农民可以弥补损失,并且进行新的农业活动,农村融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抗风险能力。农村比起城市,在基础设施方面还比较落后,很多农村目前还没有自来水,甚至有些还在使用落后的供电设备等,因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就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农村基础设施越发达,农民的生活水平就会越高,也就会有更充分的条件发展农村经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不小的工程,不能只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进行建设,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还可以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消化使用,提高居民的收入增长,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政府的资本有限无法对所有的农村进行产业调整,这个时候就需要金融资本参与,充分利用社会资本,解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资金问题。农村融资在增加银行收入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虽然农业拉动经济增长的进度缓慢,但是总体来说农业生产总值是在不断上升的,农业贷款基本也是呈现上升趋势,对于银行和经济的贡献率也是在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农业贷款对银行业务来说是呈现积极影响的,也可以调整完善银行的经营模式,对于银行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融资改革的途径及方式。在融资改革方面,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加强网络化手段的运用。通过加强互联网平台的建设,提供金融服务保证信息分布的广泛性,方便借贷双方可以有效迅速地搜集到信息,这样可以在降低宣传成本的同时给更多城乡居民提供消息来源,扩大金融服务的客户层次。乡村振兴也需要依靠互联网的渠道才能有效实现,互联网平台可以发挥数据的优势,带来更多的信息资源。银行也在不断加深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将金融业务网络化、便捷化,在乡村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可以提高乡村金融服务的电子替换率,降低服务成本。银行也要加快金融服务的数字化步伐,和各大互联网平台建立合作关系,推进大数据金融服务,满足乡村居民电子支付的需要,进一步推动乡村现代化建设。

四、乡村振兴融资改革问题的应对方式

1.继续大力支持粮安工程。农业政策性金融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定粮棉油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的目标,加大对多元主体入市收购的支持力度,全力支持粮棉油收储。支持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积极支持农村土地流转、大田托管等农业多种形式规模经营,促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带动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收致富。政府要加大粮安工程的实施力度,在粮食储备方面给农村经济团体更大的支持力度,建立粮安工程基金,增加农业资金投入,促进农业现代化、科技化升级,提高粮食产量,贯彻粮安工程内涵。2.创新服务模式。我国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之后,乡村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呈现出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合作化的态势,也出现了“企业+农民”“企业+合作社+农民”“合作社+农民”“社会服务组织+合作社+农民”等新的产业模式,农村产业结构得到完善,为金融产业链的结构调整奠定基础,这样的产业模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为现金流提供服务,促进乡村企业向信息化方向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基础是信息化和数字化,农村金融想要展现互联网信息化优势,就必须进行农村金融创新。3.多元化融资,降低融资成本。乡村振兴过程中还是需要政府的参与,政府需要主导发展规划、以及资金投入规划等,离开政府的作用就没有办法进行乡村振兴工作。各级政府需要加强对乡村振兴工作的资金投入,规划一定的资金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提高乡村的自我再生能力,而且对于一些投资时间长但是收益比较少的项目政府要主导项目计划,这些项目很难吸引到社会的投资,由政府进行主导规划,才能帮助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在一些投资时间长、投入资金大的项目上,除了政府支持还需要向金融机构进行贷款,拓宽金融支持领域,解决农村融资难的问题。金融机构需要简化贷款手续,放宽贷款条件,给更多的乡村经济团体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团体进行投资;除了政府和金融机构之外,乡村振兴也需要农民参与建设,农民才是农村的主人,只有农民积极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工作,想要加强农民的参与程度,需要提高村集体和村民的经济收入,村集体的收入规模决定了乡村建设的规模,村集体需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建立乡村集体企业,这样才能发挥村集体的作用,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为乡村建设提供经济基础,在进行乡村建设的时候,必须加强村集体的集资效能,创新集资方式,建立乡村经济活动基金,进行乡村经济项目建设。4.建立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和风险分担机制。在进行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的作用,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企业的参与程度,简化担保流程,放宽担保条件,给更多乡镇小微企业获得担保借贷的资格,并且简化小微企业的担保审核手续,出台更多小微企业的担保产品,提高小微企业的政府性融资担保质量。政府也需要加强关于政府性融资担保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担保流程,给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提供法律依据。政府性融资担保企业也需要和银行建立合作关系,签订风险共担协议,实现风险共担、互惠共赢的模式。政府性融资担保企业和银行之间也需要加强沟通和交流,建立审查小组,共同对申请贷款的企业进行资质审核,降低担保风险。通过风险共担协议,避免小微企业贷款方面的不良风险,对出现的不良资产进行按比例分配处理,实现政府性融资担保企业和银行在处理不良资产方面的联动作用,深化风险共担机制。

五、结语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政府需要加大对乡村经济的扶持力度,占据乡村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制定更多适合乡村发展的政策,同时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工程的资金投入,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企业的作用,扩大乡镇小微企业贷款渠道,放松贷款条件,使更多的小微企业可以得到发展的资本,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乡村经济团体也需要发展自身经济,积极争取社会资本进行投资,为乡村振兴助力。社会资本需要加强对乡村经济的重视程度,积极推动融资改革,为乡村经济发展搭建更多平台,给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便利性条件,进行现代化金融改革,实现金融信息化,加快乡村金融信息化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刘世佳,魏亚飞.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助力乡村振兴发展[J].学术交流,2020(11):12-18+191.

篇2

【关键词】朔州 城镇化 金融支持

一、朔州地区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朔州市位于山西省西北部,是基于煤炭资源成立的地级市,建市时间只有二十多年,城市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城镇化水平在初期相对不高。近几年来,朔州市强力推进“四化一体东部新区”建设,紧紧围绕“两大任务”战略,突出“五大重点”,打造“五个基地”,提升“四率”水平,努力实现“一超”目标,城镇化率提升较快。2005年朔州城镇化率为42.0%,2010年为46.3%,2012年城镇化率为50.02%,城镇化水平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二、金融对城镇化建设的贡献分析

辖区近五年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银行信贷资金是各级财政资金投入的2.38倍,其市场份额从2008年的12.68%增加到2012年的17.93%,Τ钦蚧建设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使辖区城镇化率从2008年的45.11%上升到2012年的50.05%。可以说,金融支持在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造血功能和调控作用。反过来由于城镇化的加快,促进了区域较快发展,金融资金规模不断扩大,全部贷款余额从2008年的143.7亿增加到375亿,增加了2.6倍。

从辖区城镇化率(x)与银行贷款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的额度(y)变化计算出其相关系数为0.949 ;从辖区城镇化率(x)与财政资金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的额度(y)变化计算出其相关系数为0.110。可以看出,银行信贷资金与城镇化建设的关联度更加密切,城镇化率的提高离不开银行信贷资金支持,银行信贷资金在支持城镇化方面的贡献高于各级财政资金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持。朔州金融与城镇化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金融发展通过储蓄向投资转化,提高了资本配置效率、优化金融市场结构等促进朔州城镇化的发展;而朔州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又可以通过生产要素聚集,扩大市场规模,促使市场主导型资本形成机制的建立,进而促进朔州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

三、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进程中金融资源配置呈现自发性失衡

一方面,金融资源配置向中心城区过度集中,对农村小集镇建设和重点集镇、中心集镇发展的扶持相对不足。朔州县域金融机构存贷比和人均贷款余额均低于全市水平,县域金融资源外流现象明显。特别是,一些贫困边远地区甚至尚无任何金融机构提供最基本的存款服务。另一方面,从朔州自身来看,与发达地区乃至省内一些市州相比,吸引金融资源就地转化、支持城镇化建设的能力也有待提高。

(二)城镇化进程中金融供给未适应需求结构的演变

作为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随着自身收入总量和结构的变化而变化,而朔州金融体系未能紧紧适应这一演变过程。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主体逐渐向土地和资本收入转型,而朔州当前金融供给的主体仍然以传统的银行业机构为主,融资方式也基本上仅依靠传统的信贷模式,农村城镇化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金融需求很难真正得到支持和满足。

(三)城镇化进程中风险管理型机构发展缓慢

在当前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为特征的城乡一体化阶段,城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不仅包括农村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同时也包括向县域小城镇的转移以及农村社区向城市型社区的转变,因此,振兴农村经济、夯实产业基础对城镇化发展的意义十分重要。而农村经济具有高风险的基本特征,不仅需要金融为其提供发展资金,也需要金融发挥其分散风险的功能。就朔州情况看,农村保险发展相对滞后,各类自然灾害、农产品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对产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冲击较大;同时,越来越多“被城镇化”的农村居民也面临人身、财产、工伤、医疗、生育、失业、养老等各方面问题,城镇化进程中的系统性风险缺乏化解机制。

四、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信贷服务体系

应促进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改革,提高其产品服务质量和经营水平,完善机构网点布局,同时,应重视新型金融机构的设立,如建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有序发展小额贷款机构等,以促进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和完整化。

(二)探索发展兼具金融和非金融服务的多功能组织

现实中一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已对成员提供了内部融资服务,即当成员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时,可直接向合作组织申请调剂,并按银行同期同档利率计付资金占用费。这类多功能组织为成员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能力。因此,在构建农村城镇化的信贷服务体系中,可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金融功能拓展纳入统筹考虑。

(三)推动金融保险的完善

农村保险对平抑农业生产风险、提高防灾防损能力、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通过利用农信社、邮电所、农技站、兽医站、卫生所等机构服务网点,强化农网综合服务功能,完善农村保险服务体系,扩大农村保险的覆盖面。同时,根据城镇化进程中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需要,不断提高工程保险承保规模,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保险机构可结合农村转移人口的医疗、养老、教育、住房等公共服务配套改革,积极推出保障适度、保费低廉、手续简便的小额保险产品,解决进城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推动农民身份向市民转变。

参考文献:

[1]丁武民.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M].中国海洋大学,2010.

[2]巩志玲.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3]郑长德.中国的金融中介发展与城镇化关系的实证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07.

[4]白鹤祥.城市化与三农问题研究(上)――基于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视角[J].广西金融研究,2007.

篇3

关键词:经济下行;产业转型;对策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2-0032-03

一、经济下行压力下徐州产业转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经济下行压力下徐州产业转型面临的挑战

2016上半年中国经济稳增长遭遇不少波折,但总体运行情况尚属平稳。近日,国家公布我国2016年二季度GDP 维持6.7%,比预期高点,但是仍继续面临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因为生产走平、需求收缩,呈供应强、需求弱的局面,预示经济重回下行通道。其中,地产、制造业、民间投资回落是主要拖累因素,仅靠财政支出推动的基建独木支撑。货币政策已4个多月没有再降息降准,经济通胀回落,货币政策再度宽松的预期正逐步升温。另外,中国前两个季度经济增长特点是直到季度的最后一个月经济增长才有所提振,这意味着经济增长势头动能仍然不足且需依赖政府的刺激政策,私人投资的持续疲软以及外部不确定性的增加或使经济增长承压。

下半年,外部经济波动的重现、内部扭曲的强化、金融风险的不断累积与间断性释放、结构性改革的全面实施等方面的因素,决定了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进一步凸显,中国宏观经济难以持续上半年企稳的态势:世界经济形势持续表现为持续的低增长、低贸易、低通胀和低利率等特征;内部不平衡带来的冲击将持续显化;汇率贬值、债券违约、房地产价格泡沫、期货价格大幅度波动等因素,所带来的局部风险将进一步上扬;中国经济目前不断加剧的扭曲、不断弱化的内生增长动力以及全球性的结构性改革竞争,要求必须进行全面启动结构性改革。下半年宏观经济走势,在教育红利、改革红利、新型城镇化建设、研发和创新能力提升、增长动能转向服务业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十三五”期间潜在经济增速可能处于6%~7.5%的水平,实际经济增速将受到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产业结构调整进度、宏观政策调控、各项改革推进状况等因素影响而有所波动。

(二)经济下行压力下徐州产业转型面临的机遇

眼下,世界经济正在进行深度调整,全球市场悄然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互联网加速向各行业渗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突破。在我国,“十三五”阶段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国家将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协同发展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低碳化,纵深推进经济社会的结构性重大变革,这为徐州市产业转型提供了新的机遇。徐州是江苏唯一列入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两个规划的省辖市,其经济发展潜力和回旋空间将进一步扩大;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赋予徐州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城市、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城市的定位,为徐州市全方位扩大内外开放提供了新的重大契机,为高水平规划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尤为重要的是,近年来全市各级按照“善操作、会落实、能创新、敢担当”的要求,实施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改革发展举措,推动形成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的良好态势,为徐州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临边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典型经验

(一)韩国的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

韩国经济发展得益于其“新村运动”和后期政府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正确指引。1970年,韩国兴起“新村运动”,实施了“工农业的均衡分发展”政策:推行政府援助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农业科技。韩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体现在不同阶段的不同产业上,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韩国大力发展内向型经济,主要投资于煤炭、水泥、电力、运输、通讯等产业,实现了经济复兴;20世纪60年代,韩国经济发展战略转向出口导向工业化,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轻工业;20世纪70年代,韩国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重点发展高附加价值的资本密集型的造船、重型机械、电子、钢铁、石化和汽车等先进制造装备业;20世纪80年代之后,韩国提出“科技立国”,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财政补贴和政策支持;积极发展新材料、生物工程和信息等朝阳产业。在后期,韩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措施有:《新技术产业化投资税金扣除制度》《科研设备投资税金扣除制度》《技术转让减免所得税制度》《科学技术振兴法》等制度,突出了在促进科技进步中的税收作用;出台《技术研究开发促进法》,鼓励科技创新,扩大科技创新的税收免征范围;对企业采取出口保护性政策,采取“个别育成”的鼓励方式,将资金投放在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里,促其短期之内提高国际竞争力,走出国门,快速发展壮大。

(二)新加坡的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

新加坡1956年独立,从一个相对落后的殖民地国家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其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政府始终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可为徐州市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新加坡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归功于政府对产业结构进行主动性的和适应性的调整:在20世纪50年代末新加坡由单一转口贸易向进口替代工业转变。这是因为二战后,东南亚国家贸易纷纷不经新加坡转口而直接开展进出口贸易,导致韩国失业率高涨。为此,政府大力发展进口替代工业,转变对转口贸易的依赖。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把劳动密集型和出口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新加坡抓住机遇,主动积极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充分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重点发展造船、炼油和电子三大支柱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出口工业优势,实现了由进口替代工业逐步向出口工业的转变。20世纪70年代末,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加之东南亚邻国也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导致新加坡的出口工业优势逐渐失去。因此,新加坡大力淘汰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引进先进技术和资本,推动制造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转变发展,对产业结构进行重组和技术升级。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新加坡意识到服务业日趋重要并且增长潜力大,政府及时进行了新的经济调整,把服务业和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新加坡开始进行全面的新一轮经济转型,政府制定向知识经济转变的战略规划,开始迈向以知识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阶段。

(三)日本的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

战败后的日本面向全球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合理有效地进行了国土综合开发:战后初期,日本实施了产业民主化的《禁止垄断法》政策,向煤炭、电力、钢铁、化肥等基础性企业倾斜性资源配置,制定《外汇及外国贸易管理法》来为企业或所在整个产业优先分配外汇供其使用,制定《企业合理化促进法》,建立了“重要机械等的加速折旧制度”,为企业减轻税负。1978年和1981年又制定了《稳定特定萧条产业临时措施法》和《改善特定产业结构临时措施法》,对结构性萧条产业进行调整。在《产业结构的长期展望》和《80年代通商政策展望》中,要求企业以高劳动生产率、低能耗及合理的产业结构替代过去的重工业结构。大力鼓励企业使用节能新技术,努力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将经济发展的重点转向研究开发产业、高附加值的机械工业、知识产业等知识密集型和低能耗产业。21世纪的日本制定有关支持节能和利用再生能源的法律,强调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提高民生为中心的内需主导型经济结构,强调自主创新,促进技术改革,鼓励引进外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经验,鼓励消化、吸收和创新,强调在提高产业结构及商品出口结构的层次上,要对重点产业提供税收及贷款等各方面的一系列优惠和帮扶政策。

三、经济下行压力下徐州产业转型的对策建议

(一)继续优化工业结构、实现工业转型

徐州市应继续坚持新型工业化第一方略,以“集群集聚、高端高新、融合发展”为导向,构建现代工业体系,以大产业、大项目为支撑,打造淮海经济区现代制造业高地。改造升级装备制造、冶金、能源、煤盐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和建材等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推动价值链向高端攀升。努力建设高端装备、新能源两个高层次特色产业基地,培育发展也较高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产品品牌;重点建设新材料、生物医药、物联网、中能硅业半导体级多晶硅等特色新兴产业基地,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形成新兴产业发展的集聚效应和规模优势。注重运用政策导向功能和市场机制,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有效化解产能过剩,完善企业退出机制。大力发展有一定发展潜力的替代产业,走出一条具有徐州特色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之路。

(二)转变农村生产方式、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完善农业产业布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田经营服务模式,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引导城市资本到农村发展现代种养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内部调整,深入推进设施农业建设,继续实施设施农业“2020工程”,提升永久性“菜篮子”基地管理水平,发展提升大蒜、林果业、奶业、食用菌产业。加快发展农村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和乡村旅游业,推广、发展以“沙集模式”为特色的农村电子商务,培育发展现代农村物流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村贸易新型业态。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大力推进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强政、企、校农业科技对接,打造引领农业产业升级的示范基地。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发展提速、质量提高、结构优化为主要方向,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把徐州建设成为淮海经济区现代服务中心城市。推动生产业向专业化和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科技服务、金融服务四大业态快速发展,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服务、信息技术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服务外包、售后服务、平台经济等六大服务业细分行业。推动生活业向精细和高端发展,加快引进和建设养老服务、健康服务、家政服务、中介服务等一批生活业项目。大力发展旅游业,培植新的千亿元产业,尽快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尽快提升服务业集聚区档次水平,抓好云龙区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高水平建设中心商圈、高铁生态商务区、淮海文博园、新城区、北三环物流集聚带、徐州软件园、潘安湖风景区、九里山景区等服务业集聚区,完善集聚区人才、融资、信息等公共平台,不断增强资源要素吸附能力、产业支撑能力和辐射影响带动能力。

(四)加快发展“互联网+”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智慧徐州建设,努力按照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和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的标准发展互联网产业,形成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方面深度融合的发展态势。在广大农村实施“数字兴农”工程,加快推进物联网在现代农业中的广泛应用,积极发展智慧农业。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工业化和信息化中的应用,坚决提升大中型企业所用的制造装备水平,尽快实现升级换代,推动制造业装备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变,建设一批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加快构建智能化的现代工业体系。加快推进和推广物联网在安全生产和安全产业中的应用,建设安全云工程,实施智慧矿山工程、智慧医疗工程和智慧养老工程。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实行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对商贸市场实施智能化、信息化改造,不断提高徐州现代商圈建设水平。加大在项目建设、金融支持、人才集聚、专业平台、特色园区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全力打造电子商务发展新环境,进一步提升徐州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水平和强化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优势。

(五)大力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夯实产业转型的基础

企业作为产业转型的最终实施者,必须要加强自身的建设,肩负起产业转型的重任,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转型体系:首先,要立足长远,树立主动转型的意识,抢占传统优势产业转型的市场先机,积极推动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其次,对于传统优势产业的企业要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重塑传统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再次,要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投入,拓宽企业的经营范围,引导高层次生产要素向企业集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最后,要加快发展生产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与现代生产服务业联动发展,加速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六)倡导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积极推行绿色生产,加快实现产业发展低碳化、循环经济产业化。全面贯彻执行节能减排刚性约束,重点在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政府机关及下属单位等领域贯彻落实节能减排,对于那些污染严重的企业要坚决关停,绝不手软,对于传统的煤炭、煤焦化、钢铁、水泥建筑等传统支柱行业,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工业退城入园步伐,推进热电整合,控制煤炭消费,严格实行产能和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尝试执行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排污权交易制度。倡导居民绿色消费生活理念,改变原来的浪费、高碳、污染的生活方式,推动徐州市民实行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倡导光盘行动,文明餐饮,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七)加快发展金融业,为产业转型提供资金支持

充足的资金投入是徐州产业转型的资金保障,而资金的支持来自于金融体系的发展。首先,要引导资金,尤其是民间资本流向传统优势产业转型的相关领域,解决传统优势产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融资瓶颈;其次,要突破所有制的融资约束,给予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以相同融资待遇,尤其是民营企业的转型;再次,要加强金融机构与企业间的互动发展,通过多样化的融资机构,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充裕的资金,助推企业的转型升级;最后,要推动金融市场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在常规融资的基础之上,还要大力发展政策性融资,发展不以盈利为目的融资方式,加强对传统优势产业的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结构调整、品牌提升等重要环节的融资支持。

参考文献:

[1] 汪威毅.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传统产业转型之路[J].科技管理研究,2011,(19).

[2] 马小强.新常态下人力资本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契合性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3).

[3] 姚小远,姚剑.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与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模式思考[J].理论导刊,2014,(12).

[4] 孙明慧.东北地区传统优势产业转型的对策思考[J].前沿,2016,(4).

篇4

关键词:物流节点;物流中心;政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F7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4-0074-04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都感受到了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为了应对危机、促进我国经济稳步发展,国家推出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物流产业的振兴规划可以说让我们每一个物流人都看到了物流业的希望和美好的前景,同时也为郑州的物流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在2009年3月推出的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郑州作为中部物流区域的中心城市,同时成为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建立郑州全国性物流中心城市是中部物流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优化全国物流产业布局的必然要求。

1.物流节点(Logistics Nodes)城市的涵义及其意义

物流节点是连接各类物流活动的连接点和枢纽。广义的物流节点是指所有进行物资中转、集散和储运的节点,包括港口、空港、火车货运站、公路枢纽、大型公共仓库及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物流园区等。狭义的物流节点仅指现代物流意义的物流(配送)中心、物流园区和配送网点。物流节点成为现代物流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发展来看,它不仅执行一般的物流职能,而且越来越多地执行指挥调度、信息等神经中枢的职能,是整个物流网络的灵魂所在,因而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

物流业是整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物流节点就是物流业复合型的综合体现。而物流节点城市即物流中心城市,则是物流产业在更大的范围内、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城市物流在区域或全国物流网络布局中的重要地位的具体体现。

全国性物流中心城市,对内可以发挥商品聚集、信息聚集作用,引导国内商品合理流通,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经济效益,降低交易成本和物流费用,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对外可以发挥扩散作用,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全国性物流中心城市是跨区域物流和国际物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不同省区和国际流通的窗口,具有实物流动的辐射、信息流的辐射、资金流的辐射等作用。全国性物流中心城市作为一个国家的代表,与国外企业进行谈判、交易等一系列活动。这样,把原来混乱无序的交易关系转换为有机的、稳定交易网络,不但发挥了规模经济效益,降低了交易成本,而且增强了信用体系的建设,提高了国际竞争地位。因而,建立全国性物流中心城市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郑州建设全国性物流中心城市的必要性

郑州建设全国性物流中心城市可以说是全国物流产业调整和振兴的需要,是实现中部崛起的需要,同时也是提升郑州城市竞争力、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

就实现全国物流产业调整振兴的需要来看,郑州地处中原,是连接全国东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物资集散地和信息港,是中部物流区域的中心城市,同时也是全国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建设九大物流区域、十大物流通道和一批物流节点城市,优化物流业的区域布局,是全国物流产业振兴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因而,郑州全国性物流中心城市的建设,是全国物流整体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物流产业布局结构优化的重要支撑,对于国家物流产业调整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有一个中心,以形成集聚和辐射的核心力量。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这个地区缺少具有强辐射作用与带动作用的经济中心城市。就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中部经济崛起的需要来看,郑州是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河南省会城市,是中原城市群龙头。在周围京津都市圈、武汉都市圈、关中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之间形成方圆近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吸引范围,其经济重心地位毋庸置疑。但由于种种原因,郑州的地区经济优势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龙头作用与经济中心的作用不明显,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还不够,尤其是对西部的辐射和拉动作用还不强,包括河南在内的中部省区的经济还欠发达,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中部经济崛起仍然是紧迫而艰巨的任务。这种现状一方面要求中部地区要进行大胆的观念和制度创新,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限制;另一方面,郑州要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积极开展物流中心城市和物流设施、信息平台建设,借助现代物流的发展,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协调合作,以物流合作推动区域合作和经济的发展,增强辐射力和带动能力,推动中部经济发展。郑州全国性物流中心城市的建立正适应了这种需要。更为重要的是,物流产业的发展也会推进制度创新,催生出一些更有效率的制度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中部经济崛起的步伐。

就增强城市综合实力、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需要来看,郑州要提升自己的竞争力,需要从许多方面着手,比如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制度创新、增强对外开放度等,但更需要发展现代物流。物流是经济发展的支柱,物流中心城市就是经济中心城市,像美国的纽约、日本的东京、荷兰的鹿特丹,既是经济中心,也是物流中心。因此,建设全国性物流中心城市,可以以物流产业的发展做牵引力,带动相关的交通运输业、商贸业、金融业、信息业和旅游餐饮业等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郑州全国性物流中心城市的建设将涉及交通基础设施、物流与制造业联动、物流企业服务能力及物流政策环境等多方面的变革,这种变革恰恰对提高城市竞争力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现代物流需要道路、网点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企业的管理运营效率,促进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完善产业政策和优化市场环境,这些变化无疑会大大增强城市的综合实力。

从满足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推动商贸都市建设的客观需要来看,改革开放以来,郑州市以商贸业为龙头,带动了与之相关的加工制造、交通运输、房地产、金融及信息服务、旅游餐饮等行业的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后,初步形成了较完善的生产服务型城市经济体系,基本结束了以外延扩张为主要特征的超高速发展阶段。伴随经济转型的加速推进,郑州市提出了商贸都市建设目标,城市进入了功能转型、产业结构提升的转折点,经济增长模式从外延性数量增长转向为内涵性质量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商贸、信息、金融等新兴服务业务和商贸中心功能不断加强。并随着城市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货物运输量、社会商品零售额、对外贸易额等大幅度增长,产生了更加巨大的物流需求。所有这一切,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客观要求。加快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加快商品流通和资金周转,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有利于提高服务业比重,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城市景观和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国内外、城乡和地区间商品流通,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的物流服务需求,保障经济稳定和社会和谐。建设全国物流中心城市,是保持郑州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需要,是建设郑州商贸都市的正确选择。

3.郑州建设全国性物流中心城市的可能性

建设全国性物流中心城市需要靠较好的社会经济基础、良好的区位优势、良好的技术条件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来支撑。郑州则完全具有全国物流中心城市建设的优势。

3.1 区位优势突出,经济腹地广阔

郑州市位于我国中部区域的核心地带,有着较好的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是陇海、京广经济带的经济重心,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郑州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无论是东引西进,还是南北对流,都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地地位,奠定了郑州经济腹地的广大。通过郑州可以把西部丰富的矿产和资源东输,可以将东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西引,可以使南部的消费商品北上,可以送北部的生产物资南下,所有这些都为郑州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大量的需求和丰富的内涵。

3.2 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郑州市是全国人口和经济大省河南省的省会,拥有近l亿人口的广大市场,是中原城市群的龙头。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其经济实力显著提高,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对河南省及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郑州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商贸、工业、交通、金融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郑州市的生产总值等四项经济指标占全省的比重在20%左右,聚集了河南省五分之一的社会财富。郑州市经济的发展联动郑州、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和济源9个地区,直至全省,甚至山西、陕西、甘肃、河北、山东等中国西部和北部地区的大部,以郑州为重要成员的黄河中游经济带和黄河三角洲经济带正在形成。借助物流物产业振兴规划所带来的契机,将进一步推动郑州市全国性物流中心地位的巩固,形成新的经济圈,具有加速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3.3 社会经济基础雄厚,市场环境优越

郑州市是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国家开放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务院确定的3个商贸中心试点城市之一,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2008年郑州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 004亿元,年均增长15.2%;2008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65.2万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 223.7亿元,年均增长22.6%;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 249.8亿元,年均增长12.9%;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6.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 772.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 206.3亿元,进出口总额达到42.8亿美元。同时郑州市为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一方面是政府逐步提高行政服务效率,进行必要的制度创新;另一方面,郑州近年来市场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市场机制已成为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郑州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代物流中心的建设同样也会推动郑州市社会经济条件的更大改善和提高。

3.4 交通通信设施完备,技术条件优越

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重要表现就是对物流硬技术和软技术的使用。物流硬技术是指组织物资实物流动所涉及的各种机械设备、运输工具、仓储建筑、站场设施以及服务于物流的计算机、通信网络设备等。物流软技术则指组成高效率的物流系统而使用的系统工程技术、价值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物流中心城市的建设更离不开这两点。郑州在这两点上相对与区域内其他城市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物流硬技术方面,郑州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是集铁路、公路、航空运输于一体的立体交通枢纽城市。京广和陇海铁路、京珠和连霍高速公路、107和310国道在此交汇,拥有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郑州北站)和全国最大的铁路零担货物中转站(郑州东站),一类航空、铁路口岸和公路二类口岸各1个,货物可在郑州联检封关直通国外。以公路、铁路、航空为主的立体化综合运输体系基本形成,综合运输能力不断提高,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货物集散地。2008年全年交通运输业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周转量354.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7%。而且随着城市发展,按规划到2010年,郑州市将基本建设成市内半小时、城际1小时、省内3小时、国内8小时快捷高效物流圈。同时为进一步强化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地位,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和铁路运输接点站、黄河公铁两用大桥、郑州高速铁路客运站、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火车站西出站口等一批重大项目已开工建设,并积极做好郑西客运专线、石武客运专线、京珠高速郑州至漯河段改扩建、连霍高速郑州至洛阳段改扩建的协调推进工作,郑州在交通区位方面的重要作用将与日俱增,这也必将成为推动郑州全国物流中心城市建设的积极因素。

物流软技术方面,郑州是河南省的文化教育中心,有较多的普通高校和科研院所。软件方面,郑州国家863中部软件园,是中部地区同国家863计划对接的软件技术成果转化与示范性基地,为河南省软件企业创造良好的产业环境和成长环境。通信和计算机硬件方面,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北京――郑州――广州、西安――郑州――徐州等国家一级光缆干线,使其成为全国“八纵八横”骨干光缆干线网络中一个重要的信息通道枢纽。物流软技术优势为郑州全国物流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4.建设郑州全国性物流中心城市的措施

建设郑州全国性物流中心城市,必须要做到充分发挥政府总体规划和宏观调控功能、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物流运作环境、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及物流技术标准建设、加强企业结构改造和升级、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

4.1 注重物流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物流设施

充分发挥政府总体规划和宏观调控功能、合理布局城市物流中心是郑州建立全国性物流中心城市的首要举措。现代物流业涉及运输业、仓储业、商业、物资业和对外贸易业等部门,是复合型产业,具有跨行业、多部门的管理特点,这决定了物流业只有在统一协调下才能有序发展。通过政府职能和机构的调整,全面规划区域物流发展,对交通、仓储、外经贸、商业、工业各行业间进行总体协调。加强物流中心可行性的论证、规划等前期准备工作管理,使物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合理布局落在实处。

合理设置城市物流设施。物流中心的设置要与全国市场经济水平相适应,与郑州国际物流中心的定位相一致,并充分考虑郑州与相关经济区域之间的联系和经济社会需求,构建全国性、国际性现代物流产业服务平台。要根据城市功能要求,配套建设物流设施。如城市核心区与边缘区、工业区与生活区、乡村与城区等,其功能都是不同的。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考虑长远利益,维护生态环境,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4.2 加快完善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和重建储存仓库设施

30年来,虽然郑州在物流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设施的管理和运用方面,与物流发展需求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要加强各种运输设施和线路之间的衔接,如高速公路与航空港、火车站、市政道路之间的接驳,形成有效运输设施线路网络,着力提高物流设施的系统性、兼容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整合、改造现有仓储等物流基础设施,加快盘活存量资产,通过资源的整合、功能的拓展和服务的提升,满足物流组织与管理服务的需要。大力提倡自动化立体仓库等新型仓储设施建设,在城市周边和制造业基地附近合理规划、改造和新建一批现代化的配送中心。

同时,要加快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郑州航空港保税物流中心、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九龙国际产业(物流)园区、中南邮政物流集散中心等重大物流项目建设。根据物流产业市场细化的发展要求,加快建设综合物流园区、冷链物流基地、粮食物流基地、汽车物流基地、图书出版物流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推动物流中心城市建设发展。

4.3 完善物流产业发展政策,优化物流运作环境

制定和完善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政策的目标就是要为郑州建立全国性物流中心和现代物流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由于物流业是一项投资大、回报慢,但综合效益高的特殊行业,政府在规划、用地、税收、资金等方面要给予鼓励和优惠政策。应从河南全省的角度和构建全省范围物流骨干网络系统的高度,制订规划和相关政策,支持物流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另外可以利用市场机制,来吸引众多投资者,并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例如提供一定数量的低息长期贷款,优先优惠贷款,适当减免税费,优先发行债券等,加快规划区内外交通设施建设。形成支持物流业发展、具有高度开放性、为全国和区域物流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的产业政策环境平台。

4.4 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推进物流系统的标准化和信息化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是物流业发展的核心、是物流中心城市建设的关键。物流中心之间、物流中心与企业、客户和政府之间的物流信息交流非常复杂,因而各个企业物流信息子系统需要有一个共用物流信息平台提供共享服务。目前,郑州市场多是企业物流信息平台,政府间、全国性物流行业公共信息平台尚未建立,制约了物流业的发展和物流中心城市辐射作用的发挥。政府要注重建立面向全国物流行业的公共信息平台,特别是要加快建立商务、金融、税务、海关、邮政、检验检疫、交通运输和工商管理等政府部门的物流管理与服务公共信息平台,通过互联网形式整合物流企业(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资源,这样可以使物流产业真正有质的提高,提高物流企业的竞争力。

要加快物流技术标准建设,促进运输工具的标准化。目前,物流部门条块分割,物流运输工具和设备标准不统一,物流无效作业、环节多,物流速度低、成本高的现象非常严重。这是导致我国物流企业运行效率低、物流费用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加快物流技术标准建设,制订物流通用基础类、物流技术类、物流信息类、物流管理类、物流服务类等标准,完善物流标准化体系。加快物流管理、技术和服务标准的推广,鼓励企业采用标准化的运输工具、物流工具器具、信息技术和作业流程等,提高企业物流的标准化程度和运行效率,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4.5 培育现代化大型物流企业,提高物流增值服务能力

目前郑州的物流企业数目较多,但规模相对较小,在全国有影响的物流企业少,物流增值服务能力低,服务水平相对较弱。郑州有4A级企业四家、3A级企业二家、2A级企业一家,A级企业数仅占全市的2%。物流企业少,严重制约了物流业对社会经济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要构建郑州全国物流中心城市,必须由政府、相关部门联手改善现有的企业结构,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培育大型企业集团,整合物流资源、增强功能开发,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和竞争力,从而满足社会方面的需求,推动行业的发展。

4.6 加快现代物流人才培养,积极引进物流人才

郑州市尚处在发展现代物流的初级阶段,物流人才匮乏,目前从事物流的工作人员大多来自于原来的运输、仓储、铁路等部门,知识面较窄,新型物流人才缺乏,特别是物流规划咨询人才、物流外向型国际人才和物流科研人才十分紧缺。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关键取决于物流人才,需要大量从供应链角度了解国际经济贸易流程,熟悉国际法规,对流通体系、市场分布、企业管理以及网络信息技术具有综合掌握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因此郑州市要想建设成为全国性物流中心城市,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求生存、图发展,必须要加大对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投入,制定物流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多种途径,引入“职业技能证书”制度,通过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学校培养与在职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一批熟悉物流业务、具有跨学科综合能力的物流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黄中鼎.现代物流管理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河南政府网http:\\haet.省略.

[3]中国郑州现代物流中心发展规划纲要(2006―2010年).

[4]宋之苓.加快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推动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J].集团经济研究,2007,(4,中旬刊).

[5]陈柳钦.城市型现代物流中心的兴起和建设[R].现代物流系列讲座.全球品牌网,2009-3-25.

篇5

为了进一步把握财政工作与落实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寻求财政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对策,努力开创全县财政工作新局面,建始县财政局成立专门课题调研小组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了调研,获得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一、科学发展观是做好新时期财政工作的根本指针

1、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理财观的思想基础,为财政工作指明了方向。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念,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的和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同样,对财政工作而言,有什么样的理财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财政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和政策取向,就会对整个财政实践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科学发展观决定着科学理财观,能否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统揽财政工作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并把它切实贯彻到财政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体现到财政活动的每一项内容,落实到财政法规和政策之中,不仅直接决定着这个时期财政工作的理念和政策取向,而且必然决定着这个时期财政发展的路径和财政改革的成效。为此,财政工作只有自觉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更新理财观念,转变理财方式,提高理财水平,才能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

2、科学发展观是确保财政部门正确履行职责,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的重要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具有筹集和调节收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等功能,既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能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财政税收政策的调控作用,以及财政资金投入方向和投入力度变化所产生的导向作用,不仅可以有效地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且还能够协调城市和农村、地区与地区、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发展,支持扩大对外开放,从而更好地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财政部门作为财政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自身建设,才能正确而有效地履行制定和执行财政政策、组织财政收支、实施宏观调控、开展财政监督、协调利益分配关系等职责,为振兴财政服务,为推动“五个统筹”,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3、科学发展观为破解当前财政工作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财政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县财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应当看到,处于转轨时期的财政,由于种种原因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够配套,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未完全落实到位,尤其是省以下政府间分配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和规范,基层财政比较困难;二是我国市场发育程度不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尚未理顺到位,公共服务的边界不够清晰,政府尤其是财政越位与缺位现象并存,财政收支矛盾尖锐;三是财政职能作用在某些领域尚未得到应有发挥,财政工作的理念和方式、方法也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要求,财政理论建设相对滞后于财政实践;四是经济领域中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财经纪律松弛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好转。上述矛盾和问题是多年累积下来的,既有认识和理论上的根源,也有体制和机制上的原因,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深化财政改革,加快制度创新,强化财政管理,严肃财经法纪,循序渐进加以解决。

4、科学发展观是检验财政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公共财政作为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一种财政运行模式,旨在解决公共问题,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需要,服务公众利益。但在实际工作中,公共财政的上述目标可否达到?亦即政府解决公共问题的能力怎么样?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好不好?服务能否满足公众需要?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其中最重要的是看其是否有利于促进“五个统筹”,是否有利于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而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和本质要求。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既是做好财政工作的思想源泉,也是检验和评判财政工作质量和工作成果的重要标志。

二、进一步理清财政工作基本思路、明确主要任务

古人云,财政即理财之政,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政治范畴,因而,财政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应以各个历史时期国家发展的任务和政府施政的方针为依归,与政府担负的职责相匹配。从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看,财政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大致可概括为“一二三四”,即一个目标、二条主线、三篇文章、四大方面。

1、一个目标,即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构建公共财政体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时期政府施政的一项重要目标,也是对建立新型财政运行模式的一个重要定位。公共财政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一种分配行为或经济活动,具有一般与特殊之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既有别于以往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大一统”财政 ,也有别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共财政,属于公共财政特殊,这是由我国社会经济形态、现实生产力发展水平、所有制结构、文化传统及市场发育程度所决定了的。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们在构建公共财政框架方面已迈出了重要步伐,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作为一种崭新的财政运行模式,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与建立财政事权清晰、财政职能健全、服务公众需要、管理科学规范的公共财政体系的目标要求,仍有不少差距。因此,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财政改革步伐,力争早日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

2、二条主线,就是增收、节支。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是缓解财政收支矛盾,战胜财政困难的有效途径,也是财政工作化被动为主动的制胜法宝。尽管随着财政理论的发展和财政改革的深化,财政收支的规模、范围等处于不断调整和变化之中,但无论如何改变,增收与节支依然是财政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政府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财政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落实和体现在收、支的数量和质量上。抓住了增收与节支这两条主线,就抓住了财政工作的牛鼻子,财政工作就将居于主动有利的地位。否则,财政上不去,支出不节制,财政工作就将处于被动之中,甚至陷入困境。增收,就是要大力发展经济,广辟财源,做大财政收入“蛋糕”;节支,就是要切好财政“蛋糕”,厉行节约,力戒浪费,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益。我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坚持做到勤俭办一切事业这一点尤为重要。

3、三篇文章,指的是生财、聚财与用财。“三财之道”历来就是财政工作的主心骨,它既是一项工作,也是一门学问。能否讲究“三财之道”,做到“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不仅关系到财政职能作用能否得到应有的发挥,而且关系到财政能否振兴和经济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生财是前提。生财为本,生财为先,只有坚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培植财源,壮大财力,做到生财有方,才能确保财政的可持续发展。聚财是关键。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遵循公平和效率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纳税主体的税负水平,做到聚财有度,才能确保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用财是核心。只有做到用财有效,财政工作方能达到预期效果,才能确保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县可支配财力有限,但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尤其需要讲究用财之道,把纳税人的血汗钱真正用到刀刃上。

4、四大方面,包括财政发展、财政改革、财政管理和财政建设。既相互关联,互相促进,又相互区别,各有侧重。一般讲,财政发展是目的,财政改革是动力,财政管理是关键,财政建设是保障。财政发展取决于经济发展,一般用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来加以衡量。财政改革主要涉及处理财政与经济、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中央与地方、城市与乡村的关系,需要通过创新财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规范理财行为,提高经济与财政的运行效率,创造有利于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外部环境,推动财政发展,在此基础上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财政管理主要体现在开展财政活动、组织财政收支等日常工作之中。以校正市场缺失为天职的公共财政,是以非市场方式,按非市场程序,在非市场领域,以非市场目的来开展活动的,具有公平性、非盈利性和法治性等基本特征。为此,必须摆正政府(财政)与市场的位置,界定好二者之间的责任,凡是市场办得了的,办得好的,就不应由政府(财政)来承担。只有做到定位准确、职责分明,才能确保政府(财政)职能的正确行使,并达到其预期的目标。财政建设涉及一系列财政制度安排,有广义与狭义之分,通常包括财政理论建设、财政业务建设和财政思想政治建设等。搞好财政建设,对于正确而有效地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推进依法理财,推动财政理论的创新和财政实践的发展,进而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具有重大意义。

三、不断创新财政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1、进一步完善现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看,包括宏观财政政策在内的任何一项宏观经济政策事实上都是短期行为,具有时效性,这是因为这类政策旨在相机对宏观经济运行实施反周期调节,本身具有时效性,只能在特定时期加以采用。从中长期看,仍以采用中性、稳健的财政政策为宜。对我国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面临的困难,中央政府一方面要切实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另一方面不应也难以长期借助扩大财政赤字的方式增加对其投资,以求其经济增长。特别是随着财税金融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面临着多方面潜在风险不断向财政聚集的情况,为此,必须把防范、规避和化解财政风险作为确保财政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刻不容缓地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一是本着“责权利”和“借用还”统一的原则,对政府债务实施总量控制和源头控管。国债发行权宜继续留归中央,严格依据财政承受能力核定各级政府的举债规模,强化各级政府管理债务的责任,抓紧解决眼下部分基层政府过渡负债的问题。二是建立健全财政债务风险预警监测机制,实行政府债务全口径统计、风险管理和报告制度,优化债务结构,控制财政赤字规模。三是充实偿债准备金,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反应和处置机制,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四是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减少财政直接投资;按照wto规则的要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支持国有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股份制改造,明确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定位及补贴机制,建立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的目标责任制,减少国家最终所要承担的损失。

2、完善财政监督管理机制,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市场经济越发展,财政监督管理越重要。只有加强财政监督管理,规范财经秩序,才能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确保市场经济主体平等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基本思路是,以规范财政管理和财政分配秩序为重点,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以财政管理信息化为手段,不断创新财政监督管理的机制、手段和方法,通过采取事前稽核、事中监控和事后惩戒相结合的办法,对财政收支特别是重点支出,实行从申请立项、核定预算、拨付资金,到安排使用的全过程监管,并追踪问效,确保财政资金运行程序的高度公开透明,从思想上改变重收入轻支出、重分配轻监督的状况,从机制上消除财政资金安全的隐患。同时,抓紧建立健全一套以财税审计专业监督为核心、单位内部监督和社会外部监督相配合的全方位监督体系,依法查处财经领域各种违法违纪问题,并把发现问题、查处问题与改进工作、完善制度结合起来,努力构筑财政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防治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

四、财政工作要有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1、在理财观念上要有新突破。财政工作与党的事业密不可分,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识和看待做好新时期财政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更新理财观念,树立科学的理财观,增强全局意识、服务意识、效益意识和效率意识。财政作为各种矛盾和利益的交汇点,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就财政论财政,站在财政看财政,而要跳出财政看财政,站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审视财政工作,把握财政规律,拓宽理财思路,做到不仅会算财政账、收支账,还会算经济账、社会账、政治账,正确认识和处理财政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财政与经济速度、结构和效益的关系;生财、聚财与用财的关系,始终把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的主攻方向,把公共财政的理念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

2、在制度创新上要有新突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主要体现在定政策、立规矩、建机制和改进公共服务上,目的是为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财政工作而言,就是要通过财政改革和制度创新,理顺各种分配关系,为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财税环境。当前,应把预算管理继续作为财政改革和制度创新的着力点。一是编制复式预算。贯彻落实《预算法》,在编制公共预算的同时,实质性启动编制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和政府债务预算,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二是完善部门预算。把各级预算单位全部纳入部门预算范畴,建立科学的定额标准体系和严格的项目预算管理程序,完善预算收支分类方法,修订预算科目,加强项目预审,注意预算与计划的衔接,使之做到公开、透明、通俗和规范,以提高预算编制的针对性、准确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三是健全预算决策、执行的制衡机制。部门预算既要编制科学,又要公开透明,便于执行。特别是有利于衔接政府采购,有利于方便财政拨款,利于审计监督和人大监督,确保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增强预算法律约束力。四是进一步延伸政府采购的范围,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逐步淡化乃至彻底取消预算外资金概念;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从机制上堵塞财政收支漏洞。五是加快事业单位预算改革。遵循区别对待的原则,对经营性事业单位,一律推向市场,财政停止供给;对准公益性事业单位,适当核减事业经费;对公益性事业支出,实行按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核拨经费。六是抓紧建立科学、规范、量化的绩效预算评价指标体系,强化“成本一效益”评估分析,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

3、在服务重点方面要有新突破。要把促进“五个统筹”作为财政服务的重点。一是鼎力支持解决“三农”问题。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尤其是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等方面的配套改革,理顺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增加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三农”。二是推动社会事业加快发展。认真落实并不断完善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大力支持社会事业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重点支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教育体制改革和公共卫生体制改革。三是大力支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合理运用财税调控手段,加大财政投入,完善配套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走上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轨道。四是促进扩大对外开放。

篇6

关键词:区域经济;县域经济;竞争力;西安

中图分类号: F061.5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9-0043-04

1 引言

2008年西安市生产总值达到2190亿元,增长15.6 %,创15年来新高;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5.61亿元,增长2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06.19亿元,增长3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4.3亿元,增长25.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0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12元,分别净增2545元和813元,扣除物价因素分别实际增长13.3%和12.1%。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副省级城市中位次前移。同时,结合西安市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8项主要经济指标排名中,西安市有4项指标位次前移,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项指标分别以19.8%、23.3%和20.9%的增速位列15副省级城市中的首位。

这些成就的取得,标志着西安市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加强,创新发展的条件正在形成,西安将进入一个城市价值的充分兑现期和发展加速提升的新阶段。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发挥西安在大关中经济圈的主体与核心地位,促使西安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阔步前进,笔者认为,对西安市所辖区县的经济发展与资源进行协调与整合十分必要。

2西安市区县经济发展的现状与特征

2.1西安市概况

西安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旅游城市,我国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陇海兰新地带最大的中心城市。现属副省级城市,所辖新城、碑林、莲湖、灞桥、未央、雁塔、阎良、临潼、长安9区以及蓝田、周至、户县、高陵4县。据西安市统计局资料显示,2009年上半年,西安13个区县实现生产总值1009.75亿元,首破千亿元大关,占全市生产总值的93.8%。其中,雁塔、莲湖、碑林、未央和新城5个区县GDP总量超过100亿元,高陵、碑林、雁塔、长安、新城、灞桥和未央7个区县GDP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高陵以18.8%列增速第一。

2.2西安市经济运行特点

纵观西安市2009年上半年以来各区县经济发展,城区(新城、碑林、莲湖)、郊区(灞桥、雁塔、未央)、远区(阎良、临潼、长安)、郊县(蓝田、周至、高陵、户县)经济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1)在发展速度上(主要是生产总值增速),郊区提升快于城区、远区和郊县,即增长速度呈现:郊区(15%)>城区(14.5%)>郊县(12.4%)>远区(12.1%),郊区提速最快。2009年上半年的统计资料显示,从经济总量看,有7个区县增长速度超过全市13.3%的平均水平,依次是:高陵县18.8%、碑林区16.9%、雁塔区15.8%、长安区15.8%、新城区15.5%、灞桥区15%和未央区14.3%,其中高陵县、新城区经济复苏势头不错,排名攀升较快。

(2)在投资规模上,雁塔占全市总量1/4。区县投资规模不断加大,合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千亿元,达到1237.86亿元,同比增长41.7%。从投资规模看,雁塔、未央、莲湖、长安、碑林和新城6个区县总量超过100亿元,其中雁塔以309.94亿元稳居第一,占全市1/4的比重。有7个区县增速看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未央、灞桥和新城是增长最快的3个区县。

(3)在消费上,城三区包揽前三甲。13个区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8.05亿元,同比增18.6%。新城、碑林、莲湖和雁塔4个区零售总额均已超过百亿元,新城以124.46亿元位列总量第一。新城、碑林、莲湖依然包揽前三甲,三区合计占全市的比重为54.8%。5个区县实际增速高于全市水平,其中未央和雁塔以21.4%和21.3%的增速继续保持区县前两位。

(4)在利用外资上,新城从末位移至首位。2009年上半年,13区县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共1.71亿美元,同比降15.3%。城区和郊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均超过2000万美元,其中雁塔、碑林和新城位居前三甲;郊区和四县均在千万美元以下,最低的周至仅为165万美元。新城的增幅较高,由上年同期的下降31.9%转为增长60.4%,由上年同期的末位前移至首位。

(5)从各区县的三次产业对全市三次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第一产业,长安区、临潼区、户县贡献率排前三位,分别是23%、16%、11%;第二产业,雁塔区、未央区、长安区、高陵县、新城区排名靠前,分别是16%、13%、12%、12%、12%;第三产业,雁塔区、碑林区、新城区、莲湖区、未央区排在前列,分别是25%、17%、12%、12%、10%。

以上数据反映出西安市经济圈重心在向外扩散,即西安市经济圈的重心由城区向郊区、远区和郊县扩散,影

响着各区县的发展对全市的贡献率、比重和排名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3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虽然至2009年上半年西安市取得的成绩是喜人的,但是基于各区县资源禀赋的差异,其内在经济发展的差距亦相对较大,概括来看,西安市区县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尤以郊区和郊县为多,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1县域经济发展慢、实力弱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发展快慢和水平高低对区域内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按照陕西省县域经济划分方案,西安市的长安区、临潼区、蓝田县、周至县、高陵县与户县6个主要农业生产区县属于县域经济统计范围,这几个区县由于经济地缘及产业禀赋、发展条件等原因,经济实力弱于西安市其它区域。西安市的县域经济发展慢、实力弱,县域经济总量较小,可以说是影响西安市经济增长的“短板”,对西安加快发展形成了一定的瓶颈制约。与其他副省级城市相比,虽然西安市产业门类多,基础雄厚,科技、教育、文化以及比较优势突出,但投入产出较低,经济实力和多项经济指标增长速度落后于同等级城市,其影响及效应,制约了城市竞争力建设。

3.2城市(镇)化水平较低

西安二、三产业不发达,工业经济薄弱。据有关资料,目前西安市的城镇化百分比为40%,即处于城镇化启动阶段,离60%的基本实现城镇化目标,还有一段距离。与此同时,西安郊区与郊县在加速发展城市(镇)化的过程中,因征地拆迁又致大量的农民失去土地,这些人面临就业的困境,由于西安市第三产业多以传统的生活服务业为主,缺少以工业现代化为基础的、高附加值的现代生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影响了这些民众的生活质量与发展。而工业经济薄弱这一问题突出地表现在郊县的经济态势上。比如:六区县第一产业比重大,农业经济特征明显,产业层次较低,结构欠优。虽然近几年都市现代农业推进力度较大,但与农产品深加工相契合的工业化程度不高。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六区县平均水平为27.57亿元,其中,周至县、蓝田县仅达2.44亿元和6.63亿元。

3.3经济自主发展能力不强

由于支柱财源少,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多数区县级财政运转困难,有的基本上是吃饭财政,财政投入及扶持经济发展的能力有限,经济活力和快速发展的后劲不足。以郊县为例,2008年,六区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477.11亿元,仅占全市的24.7%,除长安、高陵处于平均水平外,其余几个区县均呈下降趋势。另外,民营经济发展滞后,产品大多面向低端市场,缺少精细产品和名牌产品;市场消费低迷不振,2008年六区县实现社会商品消费总额174.57亿元,仅为全市的15.1%。

3.4建设发展资金缺口较大

2008年以来,由于多种自然灾害和不利因素的影响,如年初冰雪灾害、5.12汶川地震、全球金融危机等,致使西安市工业企业发展遇到较大困难,工业经济增长的增速放缓,使得财政增收的难度加大,而刚性支出相对增多,各区县在实现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的任务上面临很大压力。再加上2009年工程开工量大,建设资金严重不足,这些困难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

4协调区县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4.1坚持科学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在科学发展中加快壮大县域经济,是西安市实现率先发展、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西安提升发展层次、切实改善民生、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消解增长束缚的重要举措,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城市竞争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具体来看,壮大县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在于:

(1)以工业化为龙头,实施农村工业化战略。工业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主导力量。而农村工业化主要着眼于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农村产业结构由农业向工业的升级,生产方式由小农生产向现代工业、企业生产方式转变;农村工业化是传统农业融入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工业强则县域兴。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其实就是实现农村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而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农业产业化“四化并举”中,工业化在县域经济中处于首位。从西安市县域所具备的发展条件和自身优势考虑,农业工业化可以从两个途径来实现,一是运用工业化的理念、思路和生产组织方式来发展现代农业,并围绕特色农业上工业,实现农业资源的工业化,以此加快农村的城镇化,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二是依托地区产业架构和资源优势,营造产业飞地,即就是建设特色工业园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以特色产业发展为突破口,提升县域经济的竞争力。抓特色强县域经济。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撑。特色就是优势,就是竞争力,就是品牌,就是市场。要做强特色经济,就要坚持从比较优势出发,根据本地区的要素禀赋结构,即经济中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份额,在产业发展上构建经济增长极,形成县域主导产业,培育竞争力。比如:临潼区着力打造“秦风唐韵御温泉”三大旅游特色品牌,在“中国御温泉之都”正式命名后,成功举办了中华温泉文化国际论坛、“宜居临潼倾国倾城”温泉地产高端论坛,有力地提升了该区温泉产业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发挥出比较优势的倍增效应。再比如:现今以“农家乐”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已成为现代都市人喜爱的一种旅游活动,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一村一品”的重要举措。如何能使其在众多的旅游项目中异军突起呢?长安区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在陕西省率先建成了农家乐标准化示范村,带动了旅游服务业繁荣发展,活跃了农村经济,促进了农家乐产业化发展。

(3)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县域经济发展程度主要看民营经济,民营经济的发展快慢既是东西部县域经济的主要差距,也是导致西安市各区县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原因。东部县域经济民营化程度已达到80%,西安市城区与郊区的民营经济相对比较活跃。可以说,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最有潜力、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民营经济是最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之一。因此,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大力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使其成长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同时,要高度重视民营资本的合理流动,突破县域经济融资困境。

4.2推进城镇化建设,抓好特色工业园区发展

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变二元结构的一个重要途径,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推动城镇化进程,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使城市与农村的联系更加紧密,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城镇化建设应实行梯度发展的策略,即在时间顺序上,优先发展县城、小城市卫星城镇以及部分基础条件好的建制镇;在规模体系上,每个县优先发展1~2个镇;在区域布局上,优先发展城市郊区和辐射区以及沿交通干线的小城镇。对西安来说,要把握陕西省城镇化建设“3亿元打造关中百镇”的部署时机,按照现代城镇的理念做好规划,并与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等发展规划相衔接,提高西安市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这些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使其拥有寄托产业的优势,为加快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目前,西安市已有14个县城和建制镇位列其中,像蓝田县汤峪镇、高陵县通远镇、周至县哑柏镇等已提前进入项目实施阶段,长安区的草堂镇被评为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

在城镇化建设的同时,还要注意充分利用城镇化基础设施,积极培育壮大重点镇的特色产业,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发展。在如上所述的“关中百镇”建设中,政府将按照这些建制镇各自的特色和基础,将其分为不同类别,包括装备制造工业镇,能源化工工业镇,食品工业镇,冶金、有色、建材工业镇,旅游文化名镇,商贸、交通、教育等服务中心镇等,其城镇建设的特色化很明显,为形成特色工业园区打下良好的基础,既能强化产业对城镇建设的支撑作用,又可以吸引各类产业要素加快向园区聚集,真可谓“一举双赢”。

4.3加快传统招商向集群式招商的转变

主导产业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对产业结构的演变方向和趋势具有导向作用,它既决定整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演变,也决定和反映本地区经济的总体水平和发展前景,是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关键。西安市结合自身实际确定了发展的五大主导产业,即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与文化产业,并且这五大主导产业呈现出集群化发展的趋势,但与国内东部发达城市比较来看,西安市主导产业的集群效应并不明显,有的也仅是空间上的积聚,没有体现出产业集群优势,也难以产生显著的积聚效应。若要改变这一现状实现较快发展,就要依靠政府的作用并结合招商引资的科学规划与部署。

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产业集群一般根植于本土,是市场自发作用的结果。但对于落后地区,为在较短的时期内实现跨越式发展,仅依靠“内生性”作用是不够的,而且集群成长也过于缓慢,与此同时,依靠政府的作用,结合招商引资的“外生性”作用,从外部引进、嫁接培育产业集群也不失为一个办法,这能大大缩短集群成长的周期,这对制造业领域国有经济比重较大的行业集群发展更具有现实操作性。这就要求各级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组织机构相应进行调整,根据开发区二次创业阶段专业化园区建设的需要,在机构设置上由过去按地域设置调整为按功能和行业设置,机构最好要细化到按小行业设置,以便于和专业化园区相对接,也能逐渐将同业协会真正作为区内资源整合的主体。同时,对那些配套能力较差和缺乏配套能力的开发区,可实行“一揽子”招商,将龙头企业和主要配套企业“打捆”引进,充分利用园区在生产要素和投资硬、软环境上的优势,尽可能从外部根植进来一个集群框架,并尽快形成产业规模。

4.4推进财政体制机制向区县倾斜

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农业产业化支持的力度,加大财政与金融支持发展县域工业化的力度,加大金融支持城镇化的力度,通过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实现县(区)及乡镇、行政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资金需求满足率达到60%以上,5年内达到80%以上。与此同时,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机制向区县倾斜,将土地出让金市级分成部分下放区县;对地方财政收入3亿元以下的区县,根据发展情况,保持若干年内将其工业企业新增的地方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市级集中部分,通过年终结算予以返还。完善市与区县财政分配关系,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实行超收返还的激励型财政机制。

5结语

总之,只有激活、协调好各区县的经济发展,西安市的总体经济才能取得长足进展,西安的综合竞争力才能得到更大的提升,西安这座古老的城市才能焕发年轻、现代的气息,才能展现出它激扬的风采。(执笔:李亚绒 )

参考文献:

[1]09年上半年西安市3项经济指标增速独占鳌头列15副省级城市第一[EB/OL].中国日报网2009-8-4.

[2]西安13区县GDP首破千亿[N].陕西信息报,2009-8-5.

[3]曾昭宁.振兴陕西老工业基地发展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对策研究(续)[J].陕西经济研究,2007(2).

[4]李进权.西部贫困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路和对策[J].陕西经济研究,2007(4).

篇7

一、学习考察概况

根据区委中心组全年学习安排,第二季度中心组的学习以“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加快大发展”为主题,结合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市委二届三次全委会精神和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的贯彻落实,以区委书记XXX为团长的学习考察团一行27人,于7月13日至19日到温州、杭州、苏州、上海等地进行了考察学习本文来自517878秘书网。在重庆驻上海办事处的积极联络安排下,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热情接待下,学习考察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后期开始,在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核心的战略抉择下,华东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势地区,“黄金地带”迅速凸现出具有现代经济意义的“黄金效益”。20__年,华东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5.9的人口,创造出占全国17.1的GDP。现在,华东四市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城市建设和开发的投资力度以千亿元计;构筑了城市及辐射周边的高速交通网络;打造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形成了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链和产业群。在短短的6天时间里,考察团先后考察了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参观了康奈集团、大虎打火机厂、乔顿服饰集团,对促进温州经济发展的“温州模式”和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有了进一步了解;参观了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高教园区和娃哈哈集团,学习了娃哈哈的品牌多元化经营模式和理念;与苏州工业园和昆山市领导座谈交流,向他们请教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等方面的问题;参观了上海浦东新区,听取了浦东新区领导关于浦东新区在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政府职能调整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参观了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和德隆公司,学习了资本运作、战略投资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实地考察了新天地旧城改造项目。

学习考察中,我们既学习了华东四市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标准的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民营经济和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又学习了当地政府积极营造发展环境、提高服务意识和工作效率的新举措。通过实地考察与交流讨论,进一步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转变了我们的观念,丰富了我们的知识,也使我们看到了我区在观念上的差距,在发展思路和发展环境上的差距,切实感受到发展的压力,同时在考察比较中也坚定了加快发展的信心。

二、华东四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

㈠强化发展观念,一心一意谋发展。各地都紧紧抓住解放思想这个“牛鼻子”,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强化“项目是生命线,投资者是上帝,引资是功臣”,破除陈腐思想的束缚,树立以发展凝聚人心,以发展论英雄的观念,始终坚持以发展说话,发展以数字说话,数字以事实说话。温州树立和宏扬“四千精神”、“四自精神”,“四千”就是指“历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出千方百计”发展商品经济;“四自”就是指“自主改革、自担风险、自强不息、自求发展”搞市场经济。各地都坚持围绕发展抓合力,形成合力促发展,四大班子之间、各级各部门、广大干部群众都围绕发展这个中心,转变观念、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坚持“亲商、安商、富商、扶商”理念,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了“一心一意抓发展、万众一心求发展、千军万马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㈡依托自身优势,不断优化发展方略。杭州市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以“两港三区”为重点的“天堂硅谷”成为杭州建设绿色生态工业城市的主攻方向,取得明显成效。苏州在“依托古城,开发新区”的思路下,借助紧邻上海的区位优势,在与上海的错位竞争中把自己变成上海大企业产品加工的“大车间”。温州以民营经济为主导,发展“走出去”经济、区域块状经济、轻工业为主的特色经济。昆山由一个60万人口的农业县,80年代大力开展横向经济联合,发展乡镇工业,实现“农转工”;90年挥基础设施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内转外”,形成以开放型经济为主导,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三个文明同步推进的良好局>:请记住我站域名/电力、燃气、集中供热)基础建设为核心,注重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

㈢坚持外向带动战略,增强发展动力。华东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强大的经济活力与其坚定不移实施外向带动战略,积极扩大招商引资,牢牢把握对外开放不同阶段的重要机遇,不断巩固发展外向型经济有密切关系。以招商引资为龙头,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扩大开放 ,华东四市在招商引资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政策招商,制定优惠政策,对有实力商家,适当牺牲一定的眼前、局部利益;二是网络招商,在网上信息,宣传自己,捕捉信息,寻觅商机;三是会展招商,派人参加各类会展,收集信息,结识朋友;四是以外引外招商,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亲商、安商、富商、扶商,让外来商家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以此吸引外商的合作伙伴、朋友来当地兴业;五是产业招商,集中优势资源,把某一个产业做大做强;六是中介招商,凡对招商引资作出过实质性贡献的中介人,不论身份,形成“大招商大报酬,小招商小报酬,不招商零报酬”激励机制;七是运用行政手段推动招商,主要是加大领导干部招商引资的压力,大力推行末位淘汰制、绩效工资制,将招商引资成绩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直接与干部的升迁挂钩。截止20__年底,来自82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企业在浦东设立了8397个项目,投资总额超过420亿美元。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有170多家在浦东投资了328个项目,投资总额达112亿美元,具有投资金额大、技术层次高、产业链延伸广的特点。18平方公里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吸引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有17家在开发区投资项目26个,还引进内资75.3亿元人民币,经济总量年均增幅30以上。

㈣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增强经济总体素质。杭州以加工工业为主,逐步形成了以娃哈哈、养生堂等企业为龙头的食品加工行业;以汽轮动力、万向等企业为龙头的机械制造行业;以东方通信、UT斯达康等企业为龙头的电子通讯行业;数量众多、以非公有制为主体的纺织服装行业这四大支柱产业,并全力打造IT产业和新药产业等新兴支柱产业,成为全国软件产业四大基地之一。温州打响“温州制造”品牌,建立14个国字号轻工业基地,创建世界轻工产品生产基地、集散基地、创新基地。浦东立足区域优势,以金融贸易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高科技园区为基础,建设功能完备的产业园区。

㈤注重载体建设,拓展发展空间。在二十年的市场磨砺与整合中,规模化的园区建设为华东经济拓展发展空间,接轨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把园区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对内辐射的基地、经济发展的龙头,园区建设强化了发展主体经济的拉动效应,使园区内形成了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和完整的产业链。苏州工业园九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00多亿元,其中16平方公里建成区达到“九通一平”(道路、供电、供水、燃气、供热、排水、排污、邮电、有线电视和土地填高平整)的国际标准,并在项目审批、财政税收、海关物流等方面获得相应管理权限和优惠政策,创造了“不特有特,比特更特”的良好条件。浦东新区在建好大载体的同时注重功能特色园区互补联动的发展格局,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形成聚合国际现代化金融贸易功能,拥有中外金融机构145家;张江高科技园区形成以现代生物与医药、微电子为主的高科技产业;金桥出口加工区形成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群,拥有中外加工企业520家;外高桥保税区实现区港合一,形成自由贸易、保税仓储、出口加工等功能,有效促进了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类资源的集聚和优化配置,使得浦东新区成为上海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象征。

㈥优化发展环境,构筑社会经济发展的软硬平台。在倾力投入建设硬环境的同时规范政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优化和改善发展软环境。“你办项目,我办手续”,立项、征地、登记等都由政府代办,全程服务,创造“四个环境”:一是创造上下同心,开明开放的舆论环境。二是创造主动热情、廉洁高效的服务环境。确立服务是第一投资环境的理念,着力建立长效服务体系,推行服务全程制,从各个环节降低客商投资成本。确保政策不在自己手中截留,差错不在自己身上产生,企业不在自己这里受冷遇。三是创造公正严明,安全稳定的法治环境。四是创造优惠宽松、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

创新管理体制,实行“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模式,科学地构筑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惯例接轨、区别于一般行政区的管理机制,强化服务功能,寓管理于服务中,使政府的管理行为具有法制性、规范性、国际性。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2.92平方公里的“浙江杭州出口加工区”,实施“境内关外”的一系优质政策,由海关实行时间式管理,运行按电子报关,口岸直达方式进行,外向型经济特点明显,开发区已成为杭州市对外开放的创业基地、人才基地,以及享受国家特定政策,实现科技创新和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基地。

㈦构建人才高地,以人才开发形成知识经济聚集点。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千秋大业在用人。经济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华东地区经济的飞速崛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一批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高水平、高层次、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他们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全民学习,终身教育的良好氛围,还通过多种措施,引进、培养了一大批思维创新、锐意进取、层次较高的复合型人才,为发展蓄积了后劲,满足了向更高层次迈进的智力需求。苏州坚持“政策引人、事业留人、环境育人”方针,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化运作,引进了国内外一流名校、名师,建立健全中等职业教育和智力支撑。杭州建设了占地10.12平方公里的高教园区,规划容纳15所高等院校及13万在校学生,为发展提供宽裕的人才资源和技术创新成果。浦东新区20__年投入26亿元发展社会事业,拥有上海科技馆、浦东图书馆、少年宫等,投资2亿元迁建华师大附中,目前浦东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卫生事业完全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吸引1/2—2/3的留学人员自愿回到浦东工作,50000多外籍人士入住浦东,人才的大量聚集,提高了整个社会效率。

三、加快九龙坡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

如何应对新挑战,加快大发展,确保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通过考察学习,我们认为应加快推进观念、战略、结构、科技、载体、环境六大创新,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积极融入市场竞争体系,推动区域经济超常规、跨跃式发展。

㈠实施观念创新,进—步解放思想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是变革 的前奏。我们感到,与江苏、浙江、上海等先进地区比,我们最大的差距就在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和发展环境上的差距。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引导干部群众自觉强化“四种观念”:一要强化辩证思维抓机遇的观念。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在辩证把握大局的基础上,结合区情,冷静分析找寻面临的新机遇,在扩展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方面,在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结构调整方面,在利用强大外力克服计划经济体制惰性,彻底深化改革方面,在吸引资本和先进的技术、管理、人才方面,以“拼、抢、赶、超”的精神状态,抢抓新机遇,谋求新发展。二要强化竞争才能进步的观念。不主动同高手“过招”,就难以超越自我。唯有竞争才有生机活力,才有发展进步。我们要正视可能带来的压力和挑战,采取积极措施超前谋划、参与竞争,在竞争中不断前进。三要强化不发展就是后退的观念。切实克服“步子不大年年走,贡献不大年年有”,“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好”的陈规陋习,敢于想大事,谋大业,确立新的发展目标,拿出超常规的发展举措,迈出跨跃式发展的步伐和步频,实现以快补晚。四要强化适应变革的开放观念。积极清理废止过时的政策、法规,在经济全球化和世贸规则法律框架下,从游戏规则、组织形式、产品定位、科技素质方面迅速接轨,主动把经济联系的触角更多地伸向国内外各个角落,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为加快自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㈡突出战略创新,不断完善发展思路

战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灵魂和核心。必须正确审视区情,讲究战略战术,科学制定规划,理清思路,推动发展。在区域战略制订上,一要做到胸有全局。敏锐观察、正确把握国内国际形势,研究了解制约经济发展关键因素,以战略的眼光、开阔的眼界,站在明天看九龙,跳出九龙看九龙。洞悉竞争对手变化,长远规划竞争方略,前瞻性科学把握未来。二要正视自身劣势。定位区情是制定战略规划的关键,必须正确把握劣势,取长补短,随机应变。三要注重发挥优势。要善于立足自身优势,充分学习借鉴东部先进地区多年的发展经验,趋利避害,扬长避短。积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抓住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机遇、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做大做强,加快发展,实现经济总量的低成本扩张。四要优化发展方略。按照“动态调整,长短结合,粗细有度”的原则,结合不断发展的实践,拟定完善发展战略。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区第九次党代会确立新世纪前20年发展的目标,按照实施高新技术、城市化、都市农业“三大战略”,打牢结构、环境、人才“三大基础”,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新型工业发展区、以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商务发展区、以休闲观光旅游为方向的都市农业发展区这“三大经济发展区”的总体思路,从战略的层面上科学合理地指导推动发展,同时要伴随着新的实践,搞好信息研究,针对重庆市的宏观战略部署,不断细化、充实和完善这一战略构想,走出一条具有九龙坡区特色的发展之路。

㈢强化结构创新,提升内在运行素质

充分利用入世带来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重组的历史机遇,围绕市场需求,调整经济结构,提升经济运行素质。一是抓好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调整优化第一产业的总体思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进一步做大做强汽车、摩托车、铝业、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努力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优势传统产业为支撑,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重要补充的工业经济发展新格局。二是调整所有制结构,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按照“全面、彻底、规范、配套”的要求,努力在民营化改造、开放式重组、企业破产、转换职工身份上取得突破,切实提高企业竞争活力。三是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按照“建立基地,培植龙头,拓展领域,创新体制”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服务型都市农业,加快建设重庆都市后花园,大力发展都市旅游、工业旅游和以都市农业为载体的乡村旅游,使旅游业成为我区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

㈣深化科技创新,增强经济综合竞争能力

实施技术创新,是挖掘区域经济潜力,增强整体发展后劲的核心所在。因此必须大力实施高新技术战略,具体要狠下“四个功夫”:一是在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上下功夫。要重点抓好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的高效节能技术和新设备、新工艺、新管理方式的推广和应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与改造传统农业的结合,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商品率,推动农副产品的加工、转化和增值。二是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下功夫。充分发挥九龙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幅射带动作用,坚持把发展高新技术作为提升产业素质和经济质量的关键,尽快走出先手棋,抢占制高点。着力推进重点新技术项目与区域经济相融合,吸引国内外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内研外引开发高市场容量、高附加值产品。三是在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上下功夫。大力普及生物灾害防治、规模养殖、新型栽培等先进适用技术,扶持和帮助民营企业提高自我科技创新能力,促其上规模、增效益。四是在健全科技服务上下功夫。加快“数字九龙坡”和“软件大厦”建设,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科技专业协会等中介服务体系,帮助引导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健全利益机制,敢于让科技人员先富起来,鼓励各级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企业、农村,领办或创办科技企业、示范基地、农业科技园,调动全区上下“科技兴区’的积极性。

㈤推动载体创新,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以推进城镇化和园区建设为载体,加大城乡建设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一是以全市推进城镇化建设为契机,加大城乡建设力度。不断强化经营城市理念,坚持管理、规划与建设同步推进,把城市作为最大的国有资本来经营,积极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加快现有城市基础设施出让、转让经营权运作步伐,采取多种形式吸引社会资本、私人资本、境外资本投资城乡建设,努力实现城镇建设投入的良性发展。西部九镇要把握加快城镇化步伐的现实机遇。要以产业的集聚、园区的整合,促进城镇人口、空间布局调整;着眼于富民安民,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实现推进城镇化和实施富民工程的有机统一。二是抓好以园区为重点的载体建设。以产业为纽带,从优化资源配置出发,大力推进园区整合,形成“数镇一区”、“数镇一带”的新格局,重点推进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东部九龙园区、华岩工业区和以西彭为中心的西部工业园区建设,按照规划布局、功能分区,滚动策划、包装一批重大项目,引大引强。坚持亲缘招商、信息招商,捕捉投资动向,加大各级领导干部招商引资的责任,奖优罚劣,激励干部群众想招商、招到商。

㈥加快环境创新,增强聚集效应

投资与经济发展环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已成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实践表明,资金、技术、项目总是趋向统一、开放、有序的地域流动。因而,要实现九龙跨跃式发展最根本的是要靠优良的投资环境。一要优化服务环境。理顺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在政企关系上,下决心砍掉旧体制形成的不应有的既得权益,放权于市场、企业和中介组织,坚持要宏观不要微观,要规划不要计划,要服务不要事务,要政策不要决策秘书网网址:,形成政策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格局。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环节,按照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建立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行政审批管理制度。切实转变作风,积极推行首接责任制、文明办公制、 服务承诺制、引导办理制和限时办结制,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二要优化硬件环境。用新思路、新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实施以交通、物流、信息三大网络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三要优化执法环境。进一步结合部门执法责任制,深化政务公开,规范执法和管理行为,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破坏投资环境等违法行为。积极探索和建立保护体系,切实维护投资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四要优化人文环境。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按照“三个代表”要求,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加快“学习型城区”和“人才高地”建设,要把吸收、引进和留住优秀人才工作提高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大力培训,引进各类专业人才。加大干部的交流力度,创新领导工作方式和方法,做到守规不守旧、放开不放任、求优不求全,重引不重压,推动经济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和协调发展。

(区委中心学习组赴华东地区学习考察团)

珠江三角洲学习考察报告

一、学习考察的概况

为加快发展步伐,将区域经济做大、做强,区委中心组以区长秦敏为团长,副书记、人大主任廖涛为副团长的学习考察团一行30人,于7月6日至12日,赴深圳、中山、珠海、东莞、广州等地考察学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代物流、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业园区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在重庆驻深圳办事处的精心安排下,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热情接待下,学习考察取得了圆满成功。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的鱼米之乡,是对外开放的门户。改革开放以来,该地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开启了这个地区崭新的一页,使珠江三角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当今,这个地区各项改革不断深入,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形成了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链和产业群;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昔日的边陲小镇、乡村农舍已发展为初具规模的花园式现代化国际城市带。在短短的6天时间里,考察团先后考察了深圳招商物流集团、参观了深圳沃尔玛公司、中山古镇灯具市场、东莞松山湖科技园区、云辅工业园区,与深圳市、中山市、珠海市、东莞市、白云区政府座谈,听取各地产业结构、产权结构、区域经济结构和政府职能调整,以及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招商引资、现代物流发展等方面的经验介绍。

在学习考察期间,既学习了珠江三角洲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工业园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特色经济和加强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又学习了政府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服务意识和工作效率的新举措。通过实地考察与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方式,真切感受到了珠江三角洲发展速度快、发展起点高、发展路子新。通过学习考察,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找到了差距,增强了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做好工作的责任感,振兴九龙坡的使命感。在总结会上,区长秦敏要求全体同志将学到的经验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认真思考,找准差距,抓好落实,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二、学习考察的主要体会和收获

(一)更新观念,开拓创新是加快发展的前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问题层出不穷,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珠江三角洲能快速发展,除了地域优势、政策优势外,关键是当地的干部群众思想上不断有新的解放,实践上不断有新的创造。深圳作为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在第一轮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二次创业的口号,以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传统产业发展,并提出建设国际大都市的战略。中山是一座文明富庶的名城,但中山人民居安思危,查找了与广州、深圳、珠海的差距,到长江三角洲学习后提出发展特色经济的战略,现在已有“中国五金制造业基地”、中国灯饰之都、全国最大的红木家俱生产基地等一大批以镇为单位的特色经济。珠海本是一座现代化的海滨城市,不断引进一大批名校进驻珠海,以浓郁的学府氛围吸引了一大批国际、国内知名高科技企业落户珠海。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珠江三角洲的干部群众在前一轮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又开始了新的探索与创造。

(二)以产业为基础,创造多种经济模式是加快发展的重要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历了从传统农业到商品农业,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新技术新产业发达的地区,同时又是电子家电、通讯设备、纺织服装、机电、建材、医药保健,食品饮料等行业最集中的地区。一个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的工业体系已经形成。以产业为基础、创造多种经济模式才能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这是珠江三角洲给我们的启示。它的经济模式虽多,但主要注重发展以下几种:

1、注重发展特色经济。

没有特色就没有竞争力。深圳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技术发展迅速,每年都举办“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现在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已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9。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深圳动手早、出手快、下手“狠”。深圳市还利用明显的地理区位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业,现在已拥有蛇口、盐田港、招商物流集团等完善的物流基础和平台。仅集装箱一项物流业务就给深圳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约450亿元。中山古镇坚持走“工业立镇”、“工业强镇”的发展道路,以灯饰产业为主,现在拥有灯饰企业1800多家,民用灯具国内市场率达到50,形成了近1000家灯饰商铺,约7公里的灯饰一条街,成功举办了“99及20__年中国(古镇)灯饰博览会”,成为闻名遐迩的“中国灯饰之都”。

2、注重发展园区经济。

园区经济是经济科技中心,是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新载体,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龙头。珠江三角洲非常重视园区经济的发展。在我们参观的每个城市都有规模大、档次高、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深圳有规模宏大的现代物流园区、全国建立最早的高新科技园区;中山有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国包装印刷基地和国家健康产业基地等大批工业园区;珠海建有大学园区,聚集国内10多所著名院校,还建有10多个工业园区,园区工业产值每年以40的速度递增;广州白云区有8个工业园区和1个科技研发走廓,20__年园区工业产值接近全区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东莞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是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它占地72平方公里,先期拆迁政府拿出了近60亿,规划设计政府又投入1亿多元,投入之巨,力度之大,无与论比。整个园区以圈层式分布。中心圈层为生态核心层区,中间圈层为产业服务、科研、教育区,外圈层为生产活动区。园区光湖面面积就达7平方公里,它将以优美的生态环境,以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研发机构为主,大力发展科技密集型企业。

3、注重发展龙头经济。

充分发挥国际跨国集团和国内知名企业的优势,以筑巢引凤的诚意,带来百鸟和鸣的效应,促进经济 发展,这是珠江三角洲的又一个典型经济模式。珠海市曾以零地价,转让1亿元基础设施,每年财政给2500万元补贴的优惠政策,吸引中山大学到珠海大学城安家落户,由此引来了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音乐学院等十余所高校到珠海办学,从而使珠海借名校打造高科技成果孵化中心取得成功。中山市的南头镇通过引进国内知名品牌企业TCL、长虹、台湾最大的空调零配件生产企业瞬亿电器、台湾世联集团等大型的企业集团,使南头镇形成以家电为龙头,以空调和彩电为拳头产品的产业格局。东莞通过引进台湾四大电子厂之一的台达电子厂,使一个接一个的IT厂商进驻东莞,成为世界最大的IT制造业基地。

4、注重发展外向型经济。

珠江三角洲的经济以外向型为主,大部分的资金、原材料和产品销售都离不开国际市场。外资出口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出口市场逐步向多元化发展,产品远销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利用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档次越来越高,一大批国际知名大企业、跨国公司纷纷前来投资合作。在深圳,近40家全球500强企业在内的大型跨国公司和企业集团纷纷来深,投资兴办高新技术企业。东莞在80年代初,主要承接来自港澳台的服装,鞋帽和玩具等加工业务,现在已成为外商投资中国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成为国际性加工制造业基地。20__年低,外商投资企业13800多家,利用外资18.16亿美元,出口总额183.83亿美元。IBM的副总裁说过一句形象的话:如果东莞到深圳的高速公路塞车15分钟,全世界的电脑价格都会产生波动。目前东莞生产的电脑磁头、扫描仪、鼠标、键盘等电脑配件占全球产量的70以上。20__年世界500强东莞占30家,100强占12家,跨国公司124家,境外上市公司达800家。中山通过优化调整外经贸结构,已形成以轻纺和机电产品为主体,以电子信息类高新技术产品为新增长点的多元化出口商品格局,贸易伙伴遍及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5、注重品牌经济。

珠江三角洲人有句口头语:“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因为有了“要做到最好”的目标,今日的珠江三角洲才出现了品牌经济的效应。全国甚至世界的人们都是从认识“品牌产品”开始,再去认识了珠江三角洲。如家电产品,就拥有多个全国驰名商标,格力、美的、科龙、容声等等。还有中山的乐百氏饮料、耶鲁固力门琐、剀达精细化工、华帝燃气具等大批国内知名工业品牌。在品牌经济的发展中,地方政府除为品牌发展提供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有形服务外,还注重提供无形服务,如中山市重视营造品牌成长的氛围,每年评选十大品牌,并给国优、省优品牌重奖。

(三)改造城市环境,完善配套设施是加快发展的基础。

珠江三角洲地区重视城市建设,逐步形成了海陆空交通顺畅,通讯联系便捷,水电供应充裕,生活设施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中山市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城市,珠海成为一座美丽的现代化花园式海滨城市。东莞大打城市牌,成立保安公司和城市结合执法局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同时大张旗鼓地开展城市绿化美化工作,努力向现代化的制造业名城迈进。广州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全力推进强拆违章建筑工作,使广州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成为最适宜创业、居住的城市。在城市建设中,珠江三角洲地区“三不”政策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即城市规划不惜工本,城市建设不遗余力,城市管理不择“手段”,通过全力建设和打造城市,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充分发挥了城市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

(四)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是加快发展的保障。

政府职能部门服务的质量,政府工作人员的态度和工作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各地政府非常重视为企业服务。深圳市政府提出“服务多一些,管理少一点”,专门为大型企业开辟办理手续的“绿色通道”。中山市政府强化亲商意识,改进机关作风,致力建设“服务型”、“开放型”、“效率型”政府,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实行“网上申报”和“网上审批”制度。东莞注重提高办事透明度,公开办事程序和政策;坚持每月用两天时间带领职能部门负责人到企业现场办公;给300家大型企业发放办件绿卡,快速便捷办理各种手续;还建立了特大型企业领导联系制度。政府周到、细致的服务,很好地促进了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一)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强化加快发展的意识

近年来,九龙坡区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社会事业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与发达地区、发展快的地区横向比,我们的发展速度不是快了,而是慢了;与发达地区的距离不是缩小了,而是拉大了。因此,必须跳出九龙坡看九龙坡,对照先进找差距,防止和克服不思进取、小富即安的倾向,始终保持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强化机遇意识,防止和克服被动等待、消极无为的现象。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应结合在全区各级机关干部中兴起的学习“三个代表”新,联系九龙坡区实际,牢牢把握加快发展这一主题,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总揽全局,积极实施“三大战略”,打牢“三大基础”,建设“三大经济发展区”,力求实现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跨越式发展。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发扬敢闯、敢试、敢冒的精神,把广大干部的思想统一到谋发展、抓落实上。二是增强忧患意识,引导各街镇、各部门对照发达地区从思想解放的程度、抢抓机遇的力度和经济发展的速度上以及观念上、思维方式上找出差距,并不断改进。三是机关干部要做推进九龙坡快速发展的表率,破除居功自傲的思想,树立谦虚谨慎精神;破除贪图安乐思想,树立艰苦奋斗精神;破除安于现状思想,树立开拓进取精神。

(二)把产业经济作为发展支撑

珠江三角洲二十多年快速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城市的发展必须以产业的发展为依托,其规模的扩张必须以经济的繁荣为前提。因此,我们必须紧扣发展这个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立足本地资源、区位、交通、人文等方面的优势,选准和培育主导产业,形成九龙坡发展的经济支撑体系。为此,区委、区政府应把培育特色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壮大产业规模作为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突破口来抓。一是狠抓园区建设,加快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园区是经济发展的活力所在、后劲所在、希望所在。要把园区建设作为推进各类生产要素流动融合和产业聚集升级的重要载体。要以园区为载体,强攻招商引资,引导同类或相关联的企业和产品向园区集聚,迅速形成特色园区。要加快园区项目的建设进度,搞好协调服务,确保区内各项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竣工投产,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狠抓重点骨干企业,充分发挥支撑作用。重点骨干企业是我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顶梁柱。抓住了重点骨干企业,就等于抓住了全区工业经济的“牛鼻子”。因此要密切关注,重点指导,重点服务,促进骨干企业持续快速增长,充分发挥其支撑作用。三是狠抓扶优扶强,着力提高工业企业的竞争力。加大对优势企业的扶持力度。按照社会平均贡献率和地方财政贡献率的要求,在全区确定若干优势企业进行重点扶持,签订 责任书,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争取用3—5年时间,把优势企业培育成区域经济的龙头和支柱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对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和国家质量免检产品的企业实行重奖政策。四是狠抓技术创新,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我区目前技术水平较低的传统产业所占的比重过大,因此,要通过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逐步实现传统产业从局部到整体、从一些关键环节到生产主要流程的改造;切实加强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渗透融合,使老企业通过产品、工艺更新,改造成为高新技术企业;鼓励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资产重组、技术入股的股份制方式来改造传统企业,盘活存量资产,从而提高产业信息化程度。同时要集中力量解决一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共性、关键性技术,突破产业结构瓶颈,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强大动力。五是狠抓特色产业的培育,增强发展的新优势。对一个区域来说,关键是要从建立比较优势出发,培育特色产业,面向全市、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定向集聚生产要素。只有形成具有相对优势的业务领域、产品行业群,才能体现出区域经济的实力和竞争力,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有必要从21世纪战略定位角度,全面深入研究九龙坡的专业化特色产业集聚区,包括空间布局、组合关系、成长机制以及政府功能。选准有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重点培育并形成机械制造、现代物流、汽摩配件、铝制品等全市性、全国性特色基地,加快工业化发展步伐。中梁山以西地区要以白市驿花卉苗木园区和西彭工业园区为龙头,注重培育一镇一品特色经济的形成,着力打造重庆都市后花园和新兴工业基地。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发展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

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进一步学习借鉴珠江三角洲等地的成功经验,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引资改进招商引资方式和手段。一是,依托现有的产业链,以商引商,吸引大企业和国际性企业和现有企业的上下游产业;二是,结合大规模、高标准的工业园区建设,吸引世界500强和国内外知名企业以及科技含量高、投资密度大的项目。

以民营经济为重点,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利用“民资、民力、民智”,实现自身经济跨越式的发展。进一步破除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观念和体制上的障碍,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重组,参与农业、新兴服务业和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的投资和经营。进一步落实国民待遇。积极帮助民营企业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加大对民营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扶持民营企业实现管理组织和管理方式现代化,引导民营企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努力把民营经济培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引进国外及国内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吸引国内外大企业来九龙坡投资办企业,注重引进的质量和效益,积极拓展国家允许外资进入合作的新领域,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扩大企业外资经营自,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国外办厂经商,促进外资外经更大发展。

(四)加快物流园区的建设

现代物流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新兴的服务领域,并以其高效能、低成本、专业化、信息化等多方面的优点正引起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界的关注。我区建设物流园区在地理位置、土地资源、交通条件、基础设施和工业基础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一是区委、区府要着手制定我区物流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将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作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推出,力争用5-10年的时间将我区建设成为西部的物流重镇和长江上游的现代物流中心;二是成立九龙坡区物流建设领导小组,来推动此项工作,建立既有激励又有约束的管理体制;三是选择好发展物流的区域,采取一区多点的形式,确立核心区域和其它交易中心;四是抓好物流园区建设的配套工作,如做好企业退二进三工作,建设商务大厦、物展中心和广场等一批重点工程。

(五)改善发展环境,提高政府的服务意识和效率

篇8

当前,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正处于工业化与城镇化“双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从工业化进程看,2010年河南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611美元,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1.8%,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据对147个国家和地区截面数据的研究表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增加值比重大体呈现出“倒U型”变化。当人均GNI(国民总收入)在5000美元以下时,工业化加快推进,工业增加值比重不断提升;当人均GNI处于5000~10000美元时,工业增加值比重大体保持稳定,工业化着重是提升质量;当人均GNI超过10000美元时,进入逆工业化时期,工业增加值比重趋于下降。就河南省而言,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推进时期。

从城镇化进程看,2010年河南省城镇化率为38.8%,比全国平均水平49.7%低10.9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国际经验表明:城镇化率在30%-70%的区间是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时期,其中50%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即30%~50%的区间为加速推进时期,而50%~70%为减速推进时期。河南省目前仍处于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区间。这表明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时加速推进的“双加速”时期。尤其是,城镇化推进的速度预计会更快。

在这种“双加速”时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很容易与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产生冲突,从而造成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不协调的局面。沿海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的经验教训值得深刻反思和总结。这些地区过去也曾经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不断吞食着大片农田,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粮食生产呈现萎缩状态,农业现代化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1978年到2010年,浙江和广东的粮食播种面积分别下降了63.3%和50.1%,粮食产量则分别下降了47.5%和12.8%。目前,广东、浙江等地已由过去的粮食主产区转变为粮食主销区,而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转移到了中西部地区。

中原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应该认真吸取珠三角和长三角的经验教训,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新路子。这种“三化”协调发展符合中国的国家战略要求和河南的省情,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中部崛起和区域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化”协调是一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新理念,其核心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绿色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互动融合、协同发展。一是“三化”同步推进。即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绿色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使三者的速度、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二是“三化”互动融合。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绿色城镇化促进工业化,以工业化、城镇化提升农业现代化,以农业现代化保障工业化和城镇化,实现“三化”互动、融合发展。三是“三化”协同发展。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构建现代新型产业体系,为城镇化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以绿色城镇化为引领,建设产业集聚区,引导产业向园区集聚,为工业化提供空间载体;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建设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的粮食和农产品生产基地,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基础保障。在“双加速”条件下,推进“三化”协调着重要抓好以下工作:

首先,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是与传统工业化相对应的概念,其基本特征是以信息化为支撑、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生产效率高、注重自主创新、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共享工业化成果。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是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新型产业体系,提高工业化的质量。对中原经济区而言,重点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建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先导区,为中原崛起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把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支撑中部崛起、引领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国家级新增长极。目前,河南省已经确定建设180个产业集聚区。今后重点是引导人口和产业协同集聚,向有条件的城镇和产业集聚区集中,推动产业集聚区向园区化、特色化、集群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其次,加快推进绿色城镇化。河南人口多,城镇化水平低,人口转移压力大,耕地保护任务重。因此,河南省的城镇化必须走资源节约、低碳减排、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的绿色城镇化道路,把城镇集约开发与绿色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一是充分发挥郑州的核心和龙头带动作用,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构建郑州大都市区,使之成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二是推动郑汴同城化和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强化各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构建面向城市群一体化的主导优势产业链,培育群体竞争优势,逐步形成城乡一体、互动融合、错位竞争、协同发展的良性格局;三是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步伐,特别是要按照城市的标准加强小城镇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强化产业支撑,促使其向专业化、特色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第三,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全国的粮食主产区,河南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首先要确保推进粮食生产现代化,全面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打造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除了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外,还应配套抓好粮食储备、中转、交易和金融等环节,将河南建设成为国家粮食储备、中转和交易中心。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建立一批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强化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依靠专业化和规模经营来提高收益。

第四,搞好长效机制的建设。同步推进“三化”协调发展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诸多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难度大、任务重,必须通过改革探索建立制度化的长效机制。重点是围绕“三化”协调发展,加强综合配套改革,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三化”协调的新型体制机制,如工农城乡利益协调机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农村人口有序转移机制、耕地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将河南省建设成为全国“三化”协调的示范区,为全国同类地区提供经验,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和标杆作用。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研究生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系主任、

教授、博士生导师。)正确认识和处理“三化”协调发展中的几种关系 王永苏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内容,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富民强省具有重要意义。科学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镇化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从工业与服务业的关系看,工业是服务业大发展的

基础和前提,城镇化的持续推进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商贸、物流等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规模条件,服务业的发展又为工业的结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可以说城镇是工业化发展的载体。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初中期,工业化在经济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到了工业化城镇化的中后期,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开始从工业化向城镇化转变,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开始下降,服务业的比重持续上升,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就河南全省看,当前仍然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中期偏前阶段,发展工业仍然是多数地方加快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但必须明确,当今的工业化已经不是与城镇化分离的农村工业化,而是与城镇化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的工业化,是以城镇为依托,以工业集聚区为载体,以特色产业集群和基地为目标,以新城区为方向的工业化。

二、工业化城镇化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工业化水平决定农业现代化和粮食安全水平。工业为农业提供农机、化肥、农药等现代生产资料,水利、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也主要依靠工业,现代设施农业就更离不开工业。改革开放以来,在耕地面积减少、农村青壮年劳力大量进城打工的条件下粮食产量持续提高,粮食亩产从过去的200多斤提高到现在的近1000斤,主要得益于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科技进步。如果我们的工业化水平提高到能够把大量中低产田改造成高产稳产田,我国的粮食安全是能够得到保障的。

城镇化同样有利于粮食安全。城镇化促进农业的规模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村改革以后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不仅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和农业投入,也促进了农村耕地承包权的流转,扩大了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强化了农民的种粮倾向,显然比把农民局限在农村更有利于粮食安全。

必须树立系统的粮食安全观。从全局和长期看,重视和确保粮食安全是完全必要的,但把工业化城市化与粮食安全对立起来,以粮食安全为理由阻碍、迟滞工业化城市化的观点、做法是错误的。改革开放以前我们长期强调“以粮为纲”,也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改革开放以后政府不再直接干预农民的生产经营,粮食安全状况却远远好于强调“以粮为纲”的年代。这充分说明粮食安全问题不仅仅取决于耕地面积和粮食生产本身,而是一个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

从世界范围看,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与粮食安全正相关,与粮食风险负相关。我国的粮食问题,主要还是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太低,补农带乡的能力太弱,农民向城市转移太少、太慢,农业规模太小。因此,必须在保障基本农田、节约用地的前提下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同时加大财政特别是中央对农业的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健全补农带乡的长效机制。

三、加快经济发展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

河南的基本省情仍然是人口多,基础弱,人均水平低。虽然经济总量排全国第5位,但从人口第一大省的地位看,经济规模不大的问题仍很突出。河南经济结构不优、发展方式粗放、企业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紧,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就难以提高发展速度、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把加快发展与加快转变有机结合起来,在发展中谋转变,以转变促发展,坚持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四、加快城镇化与防治“城市病”的关系

并不是加快城镇化必然产生“城市病”,而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滞后于城市化发展的需要,规划的前瞻性不够、建设投入太少,导致了“城市病”。城镇是工业和服务业的载体,加快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低成本改善民生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升级的基础工程来抓,大幅度提高城镇化在工作大局中的地位,以城镇化统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防治“城市病”是加快城镇化不可回避的突出问题。应当明确,产生“城市病”的根本原因不是城市化发展太快了,需要降下来,而是我们规划建设管理城市的水平提高太慢了,亟须提上去。因此,在城市化问题上,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尽快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改革城市投融资体制,增加城市建设投入,用改革开放发展的办法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

五、保证建设用地与保障耕地红线的关系

“三化”协调的根本要求是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耕地面积不减少,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其中耕地不减少是一条不能逾越的“红线”。因此,在非农建设用地大量增加的条件下如何保证耕地面积不减少就成为三化协调的关键问题。由于城乡二元体制还没有完全消除,农村改革还不到位,有利于农民转让农村宅基地和耕地承包权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尚未形成,导致进城农民工不愿意转让农村宅基地,加上农村土地整治复耕的责任落实不到位,利益补偿机制不健全,从而影响农村土地复耕。因此,必须确立动态的耕地红线观,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建立健全城乡耕地的占补平衡机制。

(作者为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加大“三化”协调发展先行

先试力度 喻新安

一、在城乡资源要素配置方面先行先试

一要构建起“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通过公共财政等手段,阻止农业农村资源要素外流,实现工业和城市对农业和农村的反哺由单向转向双向、由不对称转向对称、由反哺收入为主转向反哺要素为主,进一步催生农业农村内部活力,增强农业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二要建立有利于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的激励机制。要综合运用财政贴息、财政补助、奖励、投资参股、担保和保险、减免税费、购买服务等政策工具和激励措施,积极鼓励和引导外国资金、银行资金、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农村发展,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流动和聚集,使城乡共享现代文明,促进城乡市场开放统一,生产要素有序流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要健全城乡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互动互促。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改革和完善土地征用制度,确保农民在土地增值中的收益权,确保土地增值收益主要用于农村建设,防止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忽视农业现代化、城乡发展严重失衡的问题。切实促进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逐步实现城乡社会统筹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面先行先试

一要坚持走内涵挖潜和集约节约用地的路子。主要通过编制实施农村土地整治规划、规范推进村庄整治和改进农用地整治项目管理、健全各类建设用地标准体系、加强土地供应政策调控、推进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和集约利用、加大闲置建设用地清理处置以及强化土地利用计划指标管控等措施,健全农村土地整治、节约集约用地和强化监督管理机制。二要推动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等制度创新。抓好以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征地制度和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土地交易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土地

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三要稳步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指标内,省政府可以调控各市土地年度利用计划;探索建立重点建设项目省域内跨区域补偿耕地机制;探索建立财政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土地开发整理多元投入机制;构建以保护农民权益和推进农村发展为核心的土地动态调控管理机制。

三、在农村人口有序转移方面先行先试

一要加快城镇化步伐。继续发展大中城市,实现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的二三产业分流,成为城市的常住人口和永久性劳动者。大力发展中小城镇,包括把县城建设成为中等城市,这是农村人口转移的重要领域。积极发展新型农村社区,使之成为农村的集贸中心、加工中心和居住中心。二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逐步取消户籍城乡分置制度,建立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和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使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子女上学、就业、培训等方面和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实行“两衔接”“两置换”,鼓励农民进城,即探索建立城乡对接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对上交农村承包地的,置换为城镇养老保险,为其计算一定时限的城镇养老保险交费;对上交宅基地的农村居民,置换为城镇住房,奖励其一定的城镇住房面积。三要完善人力资源市场机制。建立规范、功能齐全的职业介绍服务机构,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包括信息咨询、职业介绍等方面的综合服务,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更加规范有序,更加富有成效。培育和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使分散的小农户与大市场连结起来,促进劳动力有序流动和合理使用。

四、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

一要优化政府结构和行政层级。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继续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合理调整机构设置,优化人员结构,做到职能与机构相匹配、任务与人员编制相匹配。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二要加快推行省直管县(市)改革。科学合理划分省与市县的职责权限边界,确保政府履行职能准确完整到位。三要提升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加强行政执法、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建立自查、督查和社会评议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建立重大决策后评估制度,严格行政问责,严肃责任追究。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

(作者为河南省社科院院长、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

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几点认识 耿明斋

一、何为新型城镇化

要知道什么是新型城镇化,一定是首先弄清楚什么是旧的城镇化。旧的城镇化有三种模式:一是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的开放及要素自由流动式,大致上说,这是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城镇化的路径;二是以计划经济为背景的封闭及要素行政配置式,这以前苏联东欧和中国改革开放前的时期城镇化发展的模式为代表;三是市场化进程中无序拓展式,这以改革开放后我国沿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城镇化模式为代表。这里要多说一句,为什么说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城镇化是无序拓展的?因为这些地区在上个世纪80年代工业化开始加速发展时,城乡隔绝的二元结构尚未被打破,农民自己办的工业企业进不了城,不得不在村上镇上聚集,人口和相应的服务业也在这些村上镇上聚集,村镇随之也就变成了大大小小的城镇。小城镇连片对接就使得这些大大小小具有城市形态的区域单元填满了整个空间,但却没有整个城市空间的规划,因此也没有强大的中心城区和完整的城市功能。

相对于上述三种旧的城镇化模式,新型城镇化新在何处就容易弄清楚了。大致上应该包含三个要素:一是有规划的,即根据人口空间迁徙的基本趋势确定城市建设的地点、类型与规模;二是开放的;三是集约的。

二、何谓“引领”

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引领”的含义。

一是城镇化是三化协调发展的“结”和“扣”,三化协调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都集中在城镇化上。工业化推进所需要的项目落地空间和相应的基础设施及现代公共服务体系需要城市来提供,农业现代化的应有之意是土地规模经营,实现规模经营的前提是要有更多的农民离开土地进城。所以,要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就必须先解开城镇化这个“结”和“扣”。

二是走在前面。工业化是现代化的起点和源动力,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结果,这也是提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很多人不太能接受的原因。实际上。工业化和城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先后次序是分阶段的。在现代化初期,工业化自然居于主导地位,但进人中期以后,城镇化就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就河南目前的情况来说,城镇化需要走在前面,不仅是工业化已到了中期阶段,更重要的是工业发展的技术条件和制度条件都与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没有先行的城镇化,工业化很难向前推进了。就技术条件来说,现在的工业项目需要较高水平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来来支撑,所以需要依托功能更完善的城市来发展。就制度条件来说,18亿亩耕地红线的硬约束已经不允许你随便在什么地方建工厂了,必须依托城市。

三是把滞后的补上来。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是我们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一直存在的问题,河南也不例外。除了城市建设水平低、功能弱之外,最典型的表现是随着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大批农民的就业非农化了,生活方式和生活空间也基本城市化了,但农民的身份却没有改变,没有真正实现从农村向城市的迁徙,成为候鸟族,这就是所谓的农民工现象,河南这样的农民工就有2000多万。这不仅影响工业化的质量和效率,也与现代化的初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相悖。提出城镇化引领,有助于推动这些滞后的问题尽快解决。

三、如何“引领”

我认为,“引领”就是要着力解决两大问题:一是要让农民“进得去”,就是要真正解决进城农民的户籍、住房、就业、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身份和社会保障问题,使进城农民真正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充分融入城市,真正转化为市民;二是要让农民“出得来”,就是要大规模推动农民进城,最有效的办法是加大城中村、城边村、被产业聚集区涵盖的村和其他有产业支撑区域的村城镇化改造的力度,实现整村城镇化。同时也要探索推动一般农区单户居民向城镇迁徙的条件和机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推动农民进城过程中一定要把农民在农村原有的利益,主要是土地增值收益完整地留给农民,推动农民进城不能以剥夺农民的权益和利益为代价。

四、如何划分或形成区域城市板块

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功能结构如何设定?也是回答城镇化如何引领所不能回避的问题。这个问题有两个层面,其中一个层面是就中原经济区全局来说,如何划分或形成区域城市板块?

自本世纪初开始谋划中原崛起战略以来,这个问题就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城市板块划分

及发展定位问题一直没有解决,省域内区域发展之间潜存的矛盾也时不时地会浮现出来,甚至成为发展政策争议的焦点。中原经济区战略的谋划逻辑上似乎也有这样的考虑,就是通过中原经济区的概念,把省辖18城市都放到一个平台上,然后再来重新界定各自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中原城市群的范围也被重新审视,提出了中原城市群至少包含18城市的概念。重要的问题仍然是如何在全域范围内科学地界定和划分城市板块。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为该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首先,《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以郑汴一体化和郑洛工业走廊为轴,南北向紧密联结许昌、焦作、新乡3市,成为城市密集区,这实际上就是中原经济区核心区的概念。其次,是对差不多每个省辖市在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上都给了说法。循着这个思路,我认为,整个省域内的城市版块结构应该如此划分:即郑汴洛焦新许核心板块、安濮鹤豫北板块、洛平济三豫西板块、商周驻信漯豫东南板块和南阳豫西南板块。周边四板块各自自成中心,又与中央板块呼应互动,就会形成分工明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共享、功能互补、产业互动、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良性发展局面。同时,周边四大板块又可以通过与各自相邻的省外区域紧密连结,形成共享和互补互动的发展关系,将中原经济区与周边区域的发展对接,使中原经济区融入到整个全国的发展格局中来,获得更多的外部助力。

(作者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河南大学省级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的区域政策导向与中原经济区建设思路 李小建

一、省内区域上升到国家战略标志着新的区域政策导向

近5年来,全国有30多个省内区域的发展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战略。这些区域所在的省区,基本上覆盖了全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的沿海发展战略,到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国的区域政策基本上以省际大尺度为单元。区域经济政策主要解决国家层面的问题。这些政策对促进具有共性的大区域发展,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最近几年,国家对省内区域的关注,隐含着中国区域政策的小尺度区域化,从而使区域政策更加具有针对性。国家针对各个区域的特殊问题和优势特点,出台具体的政策,更有利于中国这样的区域多样化非常突出的大国的各个区域的协调发展。

1 较小区域的区域政策可更好关注区域发展阶段的差异。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各区域之间的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存在很大差异。与其相关,各区域在发展速度、发展进程上也明显不同。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在同一时刻,不同区域往往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有不同发展特点,有不同的政策需求及其他环境需求。如果全国实施完全一致的资源政策,可能会带来十分矛盾的结果,对一发展阶段区域非常适宜的政策,对另一发展阶段的区域就不那么适宜了。针对较小区域的区域政策,可以很好的解决这样的问题。从而更好的体现区域公平

2 较小区域的区域政策更有利于各区域优势的发挥。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优势。基于国家优势的发展设计,并不一定是区域层面的最优设计。区域发展的最优设计,应注重充分发挥每一个区域的优势,针对这种优势,设计相应的发展战略、发展途径和举措,进而建立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理论。

3 较小区域的区域政策更利于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区域发展的差异客观存在。由于多种原因,一些地区处于较为落后状态。有些落后地区覆盖较大区域,较多落后地区并不连片。如在东部发达地区中也有落后地区,甚至东部沿海地区内的区域差异比东部与中西部的差异更大。从区域经济研究的角度考虑落后地区的发展时,可从明确落后地区的发展条件和所处发展阶段的特点人手,根据这些发展条件和阶段特点思考落后地区的发展机理、发展路径。2011年11月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就十分关注连片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比如,思考如何激发落后地区各种行为主体的积极性,使他们参与到区域的发展中来。如在农村地区,如何调动农户的积极性,促使农区发展;进而建立基于农户的农区发展理论。在山区由于交通困难、信息不畅、资源贫乏等原因,造成连片贫困区,可以通过生态移民、扶贫移民等措施来解决发展问题。还可研究通过加强区际联系,促进落后地区借助发达地区的力量实现发展等等。

4 较小区域的区域政策更针对性解决特殊地区的问题。特殊问题地区包括资源枯竭地区、老工业基地地区、粮食主产区、城乡一体化区、民族地区等。应该针对这些相关地区所存在的主要矛盾,研究其形成原因和解决途径,并进而在理论层面进行凝练,为相关决策提供支持。事实上,有些特殊问题是社会不公造成的,这些区域实际上承担了应该有更多的区域承担的负担。譬如,长期以来,资源型区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伴随着资源枯竭,这些地区原有产业萎缩,职工下岗,并可能出现如矿区沉陷、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粮食主产区保证了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为国家生态建设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农产品所固有的社会公益性,导致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迟缓。较小的区域政策,可针对这些区域的特殊性,给予较好的解决方案。

二、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新思路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应该是一个整体,只是表现为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同侧面。比较成熟的社会应该是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自然协调地发展,互相促进互相融合。工业化本身促进农业现代化,工业积累反脯农业,两者相伴而生。两者的发展自然导致城市化,因为真正实现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后,人口就业主要是在工业和第三产业,居住地也主要是在城市。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多数证明了这种同步现象。

为什么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呈现特殊的不同步发展?这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背景密切相关。一是中国的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民是中国社会的主体;二是中国实行特殊的工业化,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农村工业化发展迅速,这就使得其城镇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工业化。由于大量的人口仍然滞留于农村,人均的农业资源占有量远远不能适应规模经营的需要,使得农业现代化非常困难,再加上工业化进程中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农业,农业技术进步缓慢,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也远远滞后,也就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三化”不协调现象。

解决“三化”不协调问题,可从多方面人手。以下从村镇格局调整和建设谈点思路。

中国当前各地农村居民点具有不同的格局,但总的来说,还是以分散为主。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居住环境要求的角度,从现代科学技术对自然环境的利用角度,从各种土地资源的最佳利用角度考虑,这种居住格局中有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一是居住的适宜性与耕作适宜性之间的倒置。从人们当前的居住需求看,地势稍高点的地方居住适宜性更好。但是当前中国农村的现实是农民大多居住于平地和谷地,耕作则爬山坡。这种状况一定

程度上导致了居住适宜性和耕作适宜性的倒置。但在先规划后发展的地区却出现了与此不同的景观。人们的居住地和乡村聚落在山坡上,山坡下的平地、谷地用于农业耕作。如果将这种土地利用结构引入我国农村地区,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我国人居用地和耕种用地的矛盾。

二是分散的居住格局与基础设施规模门槛之间的矛盾。当前农村居民点大多呈分散分布的空间格局,居民点的人口规模较小,但是农村的各种基础设施的配备都具有的规模门槛,没有达到一定的规模门槛就会形成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要么没有基础设施,要么基础设施没有充分利用。现在一些地方要么没有学校要么有学校没有学生,医疗设施的配备也是如此。因此,当前农村分散的居住格局与医院、学校、道路、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备形成矛盾。

三是农村居民点功能与农业专业化生产要求的矛盾。当前这种分散的农村聚落分布必然形成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不协调发展。如果要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必须改变这种分散的农村聚落分布格局,一些地区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也正是要改变聚落分布、增加聚落规模,通过新型城镇化带动“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路径,也是必须要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