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教育部学科评估范文

时间:2024-02-22 17:45: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学教育部学科评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金融学教育部学科评估

篇1

关键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课程质量保障体系;货币金融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209-03

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核心理念,并通过成立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证联络网召开一系列国际会议,以及出版一系列著作和论文,最终将高等教育管理引入了新纪元――质量年代。在我国,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和实施,标志着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正式展开。笔者所在的西南财经大学是具有近90年办学历史的财经类院校,其中《货币金融学》是财经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在长达几十年的建设过程中,该课程在教学团队、教学资源、教学研究、教学交流、教学观摩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先后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等荣誉。因此本文希望借鉴全国其他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成果,探索面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如何保障《货币金融学》的教学质量,在灌输基本金融知识点的同时照顾专业特色,使其成为我校金融学院的专业品牌课程,使其教学成果在全校乃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一、关于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西方工业化国家,迄今为止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西方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可以分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和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经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探索,西方开发了一批较有价值的教育质量保障的模式。其中影响较大的有:院校研究模式、教学专业发展模式、BS5750/IS09000模式、学生发展评估模式等。总体上来看,国外高校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已初具规模,逐步形成了政府、高校和社会共同参与的质量保障体系。国内有许多学者都对国外的教育质量评估进行了研究,例如同济大学的毕家驹教授曾发表了许多介绍国外先进的质量理念的文章。在实践中,我国很多高水平大学率先尝试建立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如西南交通大学的“目标、组织、管理、评价反馈、条件支持五大保障系统”;华南理工大学满足社会、学术机构和学生需求的“三维”质量观和“兴华人才工程”、“学生研究计划”、“学生百步梯攀登计划”等。从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各个高校的质量保障体系中我们可以从多方面了解国内外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内部质量保障的现状和借鉴一些成功经验。

二、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概念

高校课程教学质量的内涵十分丰富,它是一个多维的、不断变化的概念。它通过一套多维的指标体系来衡量一所高等学校的表现,其本质上是指高等学校教学的过程和结果具有满足个人、群体和社会显性或潜在需求能力的特征的总和。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课程与教学的核心就是所培养的人才的质量,它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指以不断追求发展、追求进步的质量文化为价值基础,在学校外部的支持和帮助下,内外合作,全面保障教育质量的组织管理系统,实现教学评价手段的经常化、系统化与制度化运用的结果。因此保障课程教学质量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础,建立课程质量保障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三、《货币金融学》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课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功能及影响因素的分析,高校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应由五个系统构成,分别为课程教学质量目标系统、课程教学质量控制系统、课程教学质量信息收集与处理系统、课程教学质量评监系统、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信息反馈系统。这五个系统各自发挥着不同的功能,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共同发挥着高校课程教育质量保障的功效。

1.《货币金融学》课程教学质量目标系统建设。高校课程教学质量目标系统是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根本,它主要包括建立课程教学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健全组织的文件体系和文件控制系统,展开一系列的质量策划、管理评估、内部沟通活动,同时它还包括建立全校性的课程目标以及教学过程的质量目标。《货币金融学》是一门财经类专业基础理论课,属于宏观经济学范畴。课程教学目标首先在于培养学生对经济金融基本理论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为其他金融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其次能够提高学生对我国现实经济发展、改革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的认识和分析能力。因而,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货币金融基础知识,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另一方面还要着力培养学生金融的理念和思维方式,这是实现我们高端金融人才培养目标的起点和基础。

2.《货币金融学》教学质量控制系统建设。高校课程教学质量控制系统主要负责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协调工作,其主要任务为:确定质量目标和质量标准;制定课程教学质量活动的政策和措施;协调学校各部门课程教学质量管理活动的关系;保证高等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总结学校课程教学质量管理活动的经验;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课程教学质量管理运行机制。《货币金融学》教学质量控制系统按照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通过课程资源和教学资源的不断完善来实现,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设予以改进:第一,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货币金融学》首先通过教师自愿报名的方式跨学院组建一支相对稳定的课程组并随时吸纳优秀师资;其次不定期组织全体老师围绕课程建设目标和任务开展教学思想大讨论;再次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教学技能方面的讲座培训,提高业务水平。第二,在教学资源的建设上。课程组在教材上选用了我校《货币金融学》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殷孟波教授主编的《货币金融学》和国际上通行的米什金教授主编的《货币金融学》作为主要教学教材,两者结合使用。在教辅资料方面课程组老师完成了教学课件和参考资料的编写。在网络资源方面,课程组利用BLACKBOARD系统为同学们提供相关学习资源,让学生掌握经典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也了解理论前沿以及各种学术争论。第三,在教学方式的改革上。作为财经类院校大金融学科的基础课程,《货币金融学》要面向全校所有经管类专业开出,所以必须有针对性地兼顾到各专业特色。一是《货币金融学》课程组从建立之初就设立了集体备课制度,以此强化老师间的交流。二是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分组合作等方式完成,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的能力。三是利用课程邮箱建立师生课后互动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第四,在考核方式的改进上。考核包括对教师和学生双方的考核。对教师的考核按质和量两方面进行,考核结果直接与分配制度挂钩;考核内容包括师德师风、教学工作量、课堂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手段的应用和改进、课程建设情况、教学研究情况、指导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及其效果等方面。考核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其目的在于发现教师在授课中的不足,从而促使教师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业务素质,着力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对于学生的考核,主要是通过考试来完成。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考核方式主要采用闭卷和开卷考试为主,辅以课程小论文、课堂讨论、实践教学环节考察等方式相结合。实现教与考分离,使考试能够更好地检查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总之,通过各种考核方式,使学生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应用和理解上,着重培养学生的金融思维和金融视角。

3.《货币金融学》教学质量信息收集与处理系统建设。高校课程教学质量信息收集与处理系统,主要负责收集高校课程实施中和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具体的信息,并根据不同的用途加以整理和汇总,为学校领导者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其信息来源主要有学生、授课教师、教学督导组成员等多种渠道。《货币金融学》课程教学质量信息收集与处理系统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目的是从不同侧面收集课程教学的相关情况,对课程教学质量进行监控:教学观摩制度化。主要包括每学期的公开观摩教学活动和非公开的诊断式教学观摩。观摩活动为新老教师提供了一个教学交流的平台,大家可以对教师安排教学环节、合理组织教学内容、驾驭课堂的能力等方面相互学习、借鉴。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的问题,带着问题进行非公开的诊断式教学观摩,可及时向相关老师反馈观摩意见,利用课程组优势,帮助相关教师迅速改进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信息员常规化。开学初在每个教学班中设立1到2名学生信息员,全面系统地收集同学们在学习《货币金融学》课程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及时反映教学管理、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信息员可采取大范围调查问卷和小范围收集学生个人意见等方式。在老师和学生信息员的不断沟通下,参照相关规定,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测评科学化。

4.《货币金融学》课程教学质量评监系统建设。高校课程教学质量评监系统主要是完成对课程教学质量做出诊断性的工作和价值判断的任务。一般来说教学质量监控的方法体系包括常规教学检查、教材与试卷评估、学生学习质量评估与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专业评估、教学督导评监等方面。常规教学检查,是教学质量评监系统的基础。主要通过期初、期中、期末不同阶段的检查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开展、教学运行的监管、教学质量的监督、考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学工作的总结。教材与试卷评估。定期开展教材评估,坚决淘汰过时、劣质的教材,确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按时开展试卷评估,确保试卷质量,使各级各类考试能真实、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学习质量评估与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制订“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质量评价机制,科学合理地对学生学习质量进行监控。专业评估。《货币金融学》课程组邀请学科专家与实务界人士指导教学,进行课程设计。专家通过辅导集体备课、听课、参与相关专题研讨等方式,根据自身研究专长,对课题组老师给出合理建议和指导,教师据此及时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从而保证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学督导评监,这是教学质量评监系统的重要保证。通过各级督导组对各个教学环节、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改革方案等进行随机或专项督导,随时了解课程的教学工作状态,以报告的形式反馈给各部门。

5.《货币金融学》课程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建设。高校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信息反馈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把通过调查、座谈、问卷等多种形式收集到的信息予以评估并及时反馈出课程与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信息反馈系统的主要反馈渠道有:教务处的信息反馈、学校教学督导组的反馈、教学秘书的反馈、教师的信息反馈、学生信息员的信息反馈、毕业生信息反馈等。最后由教务处相关科室负责将各种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再反馈,以供各方面人员作为参考,并由系统监督整改措施的落实。《货币金融学》课程组利用精品课程网站上的师生互动平台、课程邮箱、学生信息员机制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直接反馈给教师,教师也可以将其建议直接返回给学生。通过师生互动沟通加强信息反馈有助于课程质量的不断提高。

以上五个方面构建的课程质量保障体系是以《货币金融学》为关键,以课程评价为手段,以教师广泛参与为基础,以外部课程教学质量监控和学校内部不断追求课程教学质量完善相结合为保障,以促进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为目的,全面保障课程教学质量的组织与程序系统。其核心目标是使课程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质量确有保障,保证其教学效果在全国高校处于领先地位。当然该课程还存在很多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的地方,如网络学习资源建设相对滞后,与大金融学科各专业相关学科的衔接不够,教学质量保障和考核标准还有待论证等,这些问题将在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进一步研究中加以完善和改进。

参考文献:

[1]高耀明,张光辉.大学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上海师范大学为例[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0).

[2]王勇.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研究[J].学科教学研究,2013,(3).

[3]童秀环,冯幼民.加强双语教学管理,保证课程建设质量――国际关系学院双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J].高教探索,2007,(6).

[4]张扬,尹红,李孟辉.高校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0,(1).

[5]王世荣,马大庆,马海波.课堂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0).

篇2

前言论文联盟: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19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学位[2010]15号),决定在我国设置资产评估等硕士专业学位。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面向资产评估行业,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系统掌握资产评估基本原理,具备从事资产评估职业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对资产评估实务有充分的了解,具有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的资产评估专门人才。这是继近几年教育部批准设立资产评估本科教育的基础上,资产评估学历教育发展的又一新的里程碑。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对于完善资产评估学历教育,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和资产评估行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后备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推进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着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加快发展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了关于开展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审核工作的通知,对授权点提出了具体的审核原则、基本要求、审核办法及硕士专业学位类别等要求。有关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开展,是评估行业的一件喜事,是党中央、国务院、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评估行业关心支持的政策体现。目前,包括资产评估学本科专业设置院校在内的多所高校都在积极申请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点,中评协正积极同有关方面协调,推动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乘国务院学位办第二十七次会议的东风,为推动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开展,中评协将着力开展以下工作:根据社会和行业需求,结合相关院校的办学条件和优势,指导相关院校确定研究方向和学生培养目标;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对人才的需求,指导相关院校根据学生培养目标进行科学的课程设置;推荐具有较高资产评估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践环节和论文指导等工作;搭建培养院校与评估机构沟通交流的平台,推荐机构作为教学实践基地,为评估实践教学提供指导和帮助;推进资产评估专业学位与资产评估考试的衔接;指导院校做好与资产评估学士、硕士培养相关的其他工作。

中评协将在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培养方面发挥好组织、协调和引导作用,充分利用培养院校不同学科背景下的资源优势,促使高校资产评估专业人才的培养与评估行业的需求相结合,提高资产评估人才培养质量,为评估行业培养更多优秀的高层次后备人才,从而提升评估行业人才队伍的素质。

关于印发金融硕士等19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

学位[2010]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

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会议审议通过了金融硕士等19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决定在我国设置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警务、应用心理、新闻与传播、出版、文物与博物馆、城市规划、林业、护理、药学、中药学、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等硕士专业学位。

现将金融硕士等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印发,有关招生、培养工作另行布署。

附件:

一.金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略)

二.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略)

三.税务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略)

四.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略)

五.保险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略)

六.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

七.警务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略)

八.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略)

九.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略)

十.出版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略)

十一.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略)

十二.城市规划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略)

十三.林业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略)

十四.护理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略)

十五.药学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略)

十六.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略)

十七.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略)

十八.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略)

十九.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略)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二?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附件六:

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

一、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资产评估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资产评估人才培养体系,创新资产评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资产评估人才培养质量,特设置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

二、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valuation ”,简称mv。

三、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面向资产评估行业,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系统掌握资产评估基本原理,具备从事资产评估职业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对资产评估实务有充分的了解,具有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的资产评估专门人才。

四、资产评估硕士的课程设置要充分反映资产评估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注重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

五、资产评估硕士的培养过程须突出资产评估实践导向,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半年。

六、资产评估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资产评估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的师资结构。

七、学位论文须与资产评估实践紧密结合,体现学生运用资产评估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

转贴于论文联盟

资产评估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类型可以是理论研究、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毕业设计等。学位论文答辩形式可多种多样,答辩成员中须有资产评估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八、修满规定学分、完成资产评估专业实习并通过论文答辩者,授予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

九、积极推进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与资产评估类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

十、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由经国家批准的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授予。

十一、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

关于开展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审核工作的通知

学位[2010]20号

(通知内容略)

附件1-6:

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一、学科条件

具有财政学或会计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且为2003年第九批或之前获得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在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须具有3个(西部地区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二、师资条件

1.有一支学科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从事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教师不少于30人(西部地区可不少于20人)。

2.资产评估硕士每门核心课程及重要必修课程须配备2名以上具有较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专职教师授课。副高职称以上专职教师占任课教师总数的比例在50%以上;任课教师中博士学位获得者达到40%以上(西部地区达到30%以上)。

3.担任资产评估硕士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必须具有较好的资产评估实践经验,并承担一定的科研或资产评估研究课题。

4.有一定数量的来自评估实际部门具有丰富经验的副高职称以上专家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协作指导资产评估硕士学位论文的现场工作。

三、教学条件

1.在公共必修、专业必修和专业方向课程方面,具有符合资产评估硕士培养目标的完整课程体系。

2.有一定数量和较高标准的资产评估硕士教育专用教室。

3.能为资产评估硕士提供使用校园网、计算机的条件。

4.50%以上的资产评估硕士核心课程有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使用多媒体教学设施进行教学。

5.有足够数量的资产评估及相关领域专业图书资料。

四、实践条件

1.与资产评估实际部门在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有较稳定的合作关系,能为培养资产评估硕士提供较好的社会实践与教学论文联盟场所。

2.实践基地须有丰富实践经验、较高学术水平或技术专长的专家,能够讲授专业课程,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

3.要提供和保障所有资产评估硕士开展实践的条件,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五、培养模式

1.能够与评估行业组织和评估机构共同研究、制定和实施培养方案,包括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实习实践等。

2.强调案例教学,采用模块式课程体系,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篇3

关键词: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评价;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235-02

一、引言

教育部一项最新调查显示,造成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知识应用能力不足,不能将所学与社会所求结合起来;二是实践、适应能力不强,不能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三是缺乏与他人合作、沟通意识;四是缺乏拼搏吃苦精神。为补救这些素质缺陷,应从改变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入手。

学生综合素质问题在国际上被广泛关注,各国学者对之进行了研究与探索。Philip G.Altbach(2002)[1]认为亚洲国家的高等教育处在国际教育的边缘,在教育模式上存在着问题。Josipa Roksa(2007)[2]认为学校是公有的还是私有的并不影响对学生的教育,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Paolo Brunori(2012)[3]研究发现高教教育机构应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学生得到公平教育受到公平对待。从我国开展教育改革以来,许多学者也从不同视角出发,围绕着教育改革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体系的构建展开了研究。因此分析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彭美云等(2004)[4]做的问卷调查研究显示有23.98%的学生认为自己适应不了激烈的竞争,遇到挫折情绪波动大,有41.79%的大学生没有参与过课外科研、创业等活动。林海明(2005)[5]比较了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的异同,对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提出了避免的方法。戴国立(2011)[6]开展调查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内容与方法的匹配问题,探寻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构建。

二、模型的构建

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内部结构的研究,找出能控制所有变量的少数几个随即变量去描述多个变量之间的相似关系,即用较少的相互独立的因子变量来代替原来变量的大部分信息。

R型因子分析数学模型:

X1=μ1+a11F1+a12F2+…+a1mFm+ε1X2=μ2+a21F1+a22F2+…+a2mFm+ε2……Xp=μp+ap1F1+ap2F2+…+apmFm+εp (m≤p) (1)

称F1,F2,…,Fm为公共因子,其系数矩阵A(aij)p×m是待估的系数矩阵,称为因子载荷矩阵。ε1,ε2,…,εp是特殊因子,是不能被前m个公共因子包含的部分。

m个公因子的得分,是对不可观测的随机变量F1,F2,…,Fm做出的估计,一般将公因子得分的估计值表达成原始变量X1,X2,…,XP的线性函数,下面介绍加权最小二乘计算因子得分:

求F的估计值■,使φ(■)=minφ(F)。由■=0,可得到F的估计值:■=(A'D-1A)-1A'D-1X (2)

这就是因子得分的加权最小二乘估计,即得因子得分函数■的计算公式。

三、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证分析

1.指标的选取。在现行的评价体系中,如评定奖学金,更多的依据是该生的学习成绩,并且学习成绩也是简单的加权平均,缺乏科学性。为此,本文将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样本学生进行重新测评。

本文取某大学专业40名学生的17科成绩。用X1~X17来代表这17科的成绩:国际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大学英语、概论、体育、概率与数理统计、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学、金融工程原理、投资经济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金融专业外语、经济计量学、专业理财基础。

2.因子分析的实证分析。用SPSS对40名学生的17门课程的成绩进行分析处理,基本步骤按通常方法,原始数据的无量纲化用均值法。在相关性分析得知指标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的p值大量小于0.05,说明原始变量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可进行因子分析。

解释的总方差中给出了因子分析各个阶段的特征根与方差贡献表。表明有3项因子被提取,前3个因子已经可以解释原始变量78.066%的方差,已经包含了大部分的信息。

在旋转载荷矩阵中可以看出提取的三个公共因子是:第一个公共因子F1因子在财务管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学、金融工程原理等课程上的载荷较大,因此可命名为“专业能力因子”;第二个公共因子F2在国际经济学、投资经济学、经济计量学等课程上载荷较大,因此可命名为“经济能力与分析因子”;第三个公共因子F3在大学英语、金融专业外语等课程上载荷较大,反映的是“英语能力因子”。

按各公因子的得分值,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排名,建立综合评价模型F=■ωifi,其中ωi=■,j=1,2,3,即因子个数。对F值的大小进行重新排列发现与按照平均值进行排名的顺序发生了明显变化。

3.实证分析结果。通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某大学专业的40名学生的17门课程的成绩进行分析。用SPSS进行分析处理,先将其课程分为三类:第一因子:专业能力因子,包括:财务管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学、金融工程原理;第二因子:经济能力与分析因子,包括:国际经济学、投资经济学、经济计量学;第三因子:英语能力因子,包括:大学英语、金融专业外语。再按各公因子的得分值,对学生的不同能力方面进行排名,建立综合评价模型F=■ωifi,按F值进行排序,得出排名结果而非单一的依靠学习成绩排名次。

四、结语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在多元统计分析中处理多变量问题时能够起到降维的作用,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对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评价,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得出学生排名结果而非单一的依靠学习成绩排名次。用因子分析法对学生作综合评价可以将各方面情况进行量化,既清楚又全面,更能合理反映学生的专业能力,根据不同的需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在建立综合评价模型时考虑到课程的重要性,而以学分或其他系数为权重和方差贡献率合成作为权重来建立综合评价模型,能够更合理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Philip G. Altbach. From Dependence to Autonomy:The Development of Asian Universities[J].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2002,(3):29-32.

[2]Josipa Roksa. Structuring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The role of differentiation and privatization[J].Research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2007,(1):57-75.

[3]Paolo Brunori,Vito Peragine,Laura Serlenga. Fairness in education:The Italian university before and after the reform[J].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2012,(5):764-777.

[4]彭美云,李素贞,蒋汗桥,黄河.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问卷调查与结论[J].数量统计与管理,2004,(6):31-34.

[5]林海明,张文霖.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的异同和SPSS软件[J].统计研究,2005,(3):65-69.

[6]戴国立.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构建[J].中国青年研究,2011,(10):92-94.

篇4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通才加专才; 联合办学; 培养目标; 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资产评估人才培养主要以行业协会、高等院校为主,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和人事部负责组织资产评估师资格考试、后续教育,高等院校负责开展资产评估学历教育;随着资产评估业务范围不断扩大,资产评估学历教育将成为培养和储备资产评估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资产评估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资产评估人才培养学历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分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3个层次。高职高专层次的专业设置不需要经过教育部批准,各院校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需求向本省教育厅申报,经审批后即可进行招生,因此,相比于本科、硕士层次,高职高专层次的资产评估专业建设时间更长,招生人数更多,为早期的资产评估市场提供了一批实用型资产评估专业人才。

本科层次资产评估学历教育是由国有资产管理专业方向发展而来,进入20世纪90年代,市场对资产评估业务、人才有了需要,并建立注册资产评估师制度,一些院校专门建立资产评估方面的专业方向。到21世纪初本科层次资产评估专业设置才真正开始,2004年教育部批准内蒙古财经学院、南京财经大学在全国率先设置资产评估专业,2005年开始招生。此后,山东经济学院、山东工商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广西财经学院等十多所高校也先后招收资产评估专业本科生。我国资产评估本科学历教育发展历史短,还处于摸索实验阶段,存在学科归属、专业口径选择、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式构建、课程设置等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研究生层次资产评估学历教育发展史近似于资产评估本科教育,最早也是由国有资产管理专业方向发展而来的。2004年以前,各高校要么是在财政专业中,要么在财务管理专业中招收资产评估方向研究生,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资产评估专业研究生。2004年,厦门大学积极申报并且第一个获得批准设立研究生层次的资产评估专业。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资产评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应用型本科院校资产评估人才培养目标取决于资产评估职业对人才的需要。资产评估是一个以提供资产价值判断服务为主要业务的行业,资产评估人员需要面对种类繁多的评估对象和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这就要求资产评估人员既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又要在某一专业领域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既要有获取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又要有综合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同时,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资产评估职业对人才的要求决定了应用型本科院校资产评估人才培养必须以此为基础,在上述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和锻炼,以满足资产评估行业人才发展的需要。

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资产评估人才培养分3个层次,每个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各不相同,因此,我们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区分开来。

1. 高职高专层次:培养资产评估实用型人才

高职高专层次培养的是掌握资产评估专业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资产评估职业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与本科教育相比,高职高专层次资产评估人才培养更加注重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评估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2. 本科教育层次:培养资产评估应用型人才

大学本科阶段学历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原则是宽口径、厚基础和重实用。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是具有综合适应能力的资产评估应用型人才。资产评估本科教育阶段主要是帮助学生完成资产评估及其相关理论基础的构筑,系统地学习资产评估及其相关的基础知识,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掌握资产评估及其相关的技能技巧,训练面临纷繁评估对象和复杂市场环境的综合适应能力,为他们在今后的资产评估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打下坚实基础。

3. 研究生教育层次:培养资产评估高端研究型人才

资产评估高端人才是具有较为扎实的经济理论和资产评估理论功底,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综合才能,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资产评估高端研究型人才,不仅可以造就一批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评估教师队伍,为推进我国资产评估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师资保障,还可以为推进我国资产评估理论研究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保障,从根本上解决评估行业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发展的实际问题。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资产评估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应用型本科院校资产评估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可以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资产评估人才培养模式。

1. 资产评估通才加专才的特色培养模式

资产评估通才加专才的特色培养模式是指在培养资产评估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执业技能的基础上,各应用型本科院校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加上一定的特色内容,如具有土地经济学和房地产专业建设经验的院校可以突出房地产估价或土地估价的知识和课程,甚至可以引入这两种资格考试内容;具有财政学和税收学专业建设经验的院校可以发展税基评估的专业内容;具有金融、保险专业建设经验的院校可以突出金融资产的估价、保险评估和保险公估;工科院校可以凭借学科优势侧重机器设备评估,如二手车评估的专业内容;拥有珠宝鉴定专业的院校可以开展珠宝鉴定方面的专业建设;拥有艺术、文物和考古等专业优势的院校可以突出古董、艺术品价值评估的专业内容,等等。

2. 资产评估联合办学或合作办学的培养模式

资产评估是一个跨学科专业,由一个院校,特别是由一个单科性或多科性院校来进行相关学科的建设,相当困难。如果拥有资产评估所涉及学科优势的学校实现联合办学或者合作办学,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可以大大提高资产评估专业教学质量。如财经类院校、工科院校和拥有珠宝鉴定专业、鉴定中心、实验室的院校,拥有艺术、文物和考古等专业优势的院校,如果能够实现联合办学或者合作办学,实现课程资源、师资力量和实验室等教学资源的共享,则对资产评估专业建设有很大的帮助。联合办学或者合作办学的实现方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包括联合建设,聘请其他学校教师来校讲课,相互承认学分,开放选课系统、实现学生跨校选修课等。另外,联合办学也可以采取校企合作形式,聘请评估机构资深评估专家到校讲学,在评估机构建立实习基地,或匀出部分学时让评估机构代为培养。

主要参考文献

[1] 姜楠,于金龙. 资产评估本科学历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4).

[2] 李光洲. 关于当前我国资产评估学历教育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 中国资产评估,2007(1).

篇5

一、高校财务困境成因分析

(一) 高校财务困境表现高校财务困境是指高等学校现金流量发生困难,不能如约支付按期债务。高校财务困境的发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一个高校现金流量发生困难,会依次出现以下五种逐渐加重的财务困境层次:

(1)银行贷款到期后,因无法归还贷款本金,出现借新债还旧债、贷款展期或与银行谈判进行债务重组等情况;

(2)延期支付基本建设工程款;

(3)不能按时支付约定设备采购费用;

(4)不能按期支付贷款利息;

(5)学校内部正常运转的维持费用支付情况异常。例如由于支付能力不足,对日常教学、科研所需费用采取延期支付、限制报销等措施。

这五个财务困境层次是依次加深的:高校的收入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困境(1)是目前高校的普遍情况,这个层次的财务困境对高校的正常运作影响较小;困境(2)表明高校的财务困境程度加深了一步;当出现困境(3)和困境(4)时,高校的正常运作将受到不利影响;到困境(5)发生时,高校财务状况总体运作失衡。

(二) 高校财务困境成因具体如下:

(1)高校大规模扩张,过度负债导致财务危机。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连连扩招,学校规模迅速扩大,在政府拨款不足的情况下,高校利用银行贷款进行大规模的基本建设。高校的收入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学费收入和科研拨款,还贷资金主要依靠学费收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还贷能力。由于政府监管缺位,高校还贷责任模糊,多所高校盲目扩大贷款规模,据《2007年中国教育蓝皮书》披露,到2006年底全国高校贷款规模在4500亿元到5000亿元,银行贷款数额剧增,高校财务风险急速膨胀。高校在利用市场机制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同时造成贷款和负债扩张,随着贷款额超出高校经济承受能力,大多数高校采取借新贷还旧贷的方式,致使高校陷入“以贷还贷”困境;同时巨额债务的偿还压力形成高校的支付压力,收不抵支导致高校不能按期偿还债务本息,从而引发财务危机。

(2)政府管理缺位,高等学校陷入财务困境。市场机制下为保证学校竞争力,高等学校把外延性扩张作为提升学校办学空间的重点,教学设备、基础设施经费投入快速增长,政府对高校的拨款显得杯水车薪,高校纷纷向银行贷款、举债办学。政府部门为了推动经济发展,鼓励和支持高校利用银行贷款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银行金融机构为了获取投资收益,积极为高校提供大额贷款,给高校带来财务风险。

政府部门对高校贷款项目审批后,在管理上对项目资金缺乏有效监管,未对项目的执行、贷款资金的使用等进行审查和监督,造成贷款资金使用不合理、资源浪费。近年来政府先后出台了收支两条线管理、国库集中支付等政策,但并未有效防止高校重置设备等现象,高校的财务行为缺乏有效监督和约束,政府的监督机制与约束机制缺失、管理缺位是高校陷入财务困境的又一个原因。

(3)教学评估标准提高,加剧高校负债运作。近年来,教育部为了保障高校教学质量,多次调整和提高高校的教学评估标准。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明确了高校的办学基本条件,包括学校占地面积、校舍、图书馆、体育场所、学生宿舍、食堂等教学生活场地等,规定了生师比、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生均图书册数以及生均宿舍面积等;并对生均体育场地、生均食堂面积等指标提出了具体要求。教育部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对高校的硬件和软件都提出了严格要求,高校为了取得一个好的评估结果,不仅要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在硬件设施方面也得加大投入,促使高校采取贷款融资方式以达到评估规定的办学标准,从而形成大量债务,导致高校的财务困境。

(4)高校内部管理混乱,缺乏科学的筹资投资决策。高校的内部管理混乱,财务决策制定不科学、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也是导致高校财务困境的重要原因。一是在筹资决策方面,高校缺乏严格的审批制度,资本结构即债权资本比例中负债规模过大,债务期限结构的不合理,筹资决策的不科学导致高校的财务困境。二是在投资决策方面,特别是基建投资方面,高校缺乏科学的可行性论证,大多数高校没有充分考虑到自己的资金实力,盲目地进行基础设施、教学设备等方面的大规模投入,造成基本建设项目投资膨胀,一些基建项目控制力度不够,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法、工程监理制、合同法的执行不严等问题导致建设项目超概算问题严重,超过了高校正常的资金负荷,加剧了高校投资风险。

另外,高校的负债绝大部分是银行贷款,还本付息压力必然给高校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加上一些高校领导层缺乏风险控制意识、预算管理刚性运作不够、内部审计作用有限,导致现有的财务困境进一步加深。

二、高校财务困境预警对策

(一) 高校财务困境产生的风险具体如下:

(1)债务风险。随着高校大规模贷款,过度举债与不良举债加大了高校的财务风险,债务比例提高使高校支付压力和支付能力脱节,学校人员经费与公用经费的规模难以保持,甚至萎缩,高校逐步陷入财务危机,影响了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一旦政府金融政策变化,从严控制贷款规模,高校资金链条断裂,必将面临现实的偿债风险。

(2)信誉风险。高校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过度举债或不良举债后到期无法偿还债务,其结果直接影响到高校在金融机构中的信用等级,并对高校将来的融资造成困难,形成高校的信誉风险。

(3)政府财政风险。高校陷入财务困境,一旦无法按期向银行支付本金或利息,现有贷款就会形成呆账、坏账。高校货款风险最终都会转嫁到政府方面,形成“高校贷款,政府买单”的局面,给政府带来财政风险。

(二) 高校财务困境预警对策具体如下:

(1)控制高校贷款规模,努力化解债务存量。具体包括:

一是树立风险意识,充分认识贷款风险。贷款是有风险的,高校领导层应强化财务风险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处理好学校事业发展需要和经济承受能力的关系。高校负责人是学校的事业法人,对偿还贷款负有法律责任,贷款确定应从有利于学校事业发展的角度出发,不搞短期行为,不建政绩工程,切实防范债务风险。

二是从总量上控制贷款规模,防范财务风险。高校应成立贷款领导小组,由财务、基建、监察、审计等部门组成,依据学校财力承受能力控制贷款规模,对贷款计划和利息费用进行科学测算,以学校筹资能力来制约贷款规模,避免收不抵支。贷款领导小组对贷款进行科学决策,对贷款的总额、用途、期限、用款计划及还款方式等

进行控制,严格贷款资金使用程序,根据学校发展规划以及基本建设项目的进度合理贷款,适度控制贷款规模,确保高校贷款资金的合理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将贷款风险控制在可以驾驭的范围内。

三是加强财务监督,化解债务存量。高校应加强财务监督,在总量上控制贷款规模的基础上,对现有债务进行清理,将负债进行归类,按债权人、资金用途、高校承受能力等进行分类。对于清理归类的债务,高校要加强财务控制,积极化解债务存量,调整贷款结构,用流动资金贷款置换固定资产项目贷款,增加低息流动资金贷款授信额度,置换高息固定资产项目贷款。通过对贷款结构的优化,调整存量贷款期限,缓解还贷压力,降低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同时,高校应利用自身优势,拓展银校关系,与多家商业银行合作,将贷款行增多,在国家紧缩货币政策时。不易引发银行连锁反应,将风险保持在可控范围内。

(2)健全高校财务困境评估机制。具体包括:

一是建立贷款审批制度,确保高校适度负债。高校应建立贷款审批制度,贷款一律经学校最高领导层和贷款领导小组审批,学校制定合理的还贷计划,根据筹资能力确保还款资金来源,相关的费用列入年度财务预算中。同时基建部门、财务部门定期对负债、筹资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贷款领导小组对贷款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尽量将高校贷款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二是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治理高校财务困境。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国外高校财务困境治理中已有较长历史,它是对高校利益相关者进行重新定位,积极培育各相关群体的公共利益契合点,形成高校多元化筹资渠道。我国高校可借鉴其管理思想,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界定高校治理结构中的相关利益方,包括政府、高校自身、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界等四方,依次构建动态、有效的治理结构。高校凭诚信实现金融机构和高校的资金互动;高校积极开展社会服务,盘活教育资源,开拓社会服务市场;构建政府主导的社会各界化解财务危机的联动机制,提高高校综合管理水平,改进财务经营策略。

篇6

【关键词】高校贷款风险 控制额度 防范

当前,我国公办高校大规模贷款的风险已日益凸显,关于公办高校贷款风险的讨论也一浪高过一浪。这对高校大规模盲目贷款起到了一定的遏制及警示作用,但此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一是舆论的大肆渲染,使人们看到了大规模举债的危害却忽略了适度贷款对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二是影响了金融机构对高校贷款的态度,导致高校很难从银行获得合理贷款,从而制约了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贷款发展是一把“双刃剑”,贷款规模过大就会产生风险,不积极拓展渠道融资又会制约教育的发展。我们不能因为出现了贷款风险就全盘否认适度贷款的积极作用,那无异于“因噎废食”。笔者认为,要利用贷款为高校教育事业发挥积极作用,关键是要把握一个“度”,即贷款要适度。

1 我国公办高校贷款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公众对高等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高校发展的实际状况,教育投入与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高校在发展资金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均积极拓展筹资渠道,以解决扩大办学规模带来的经费短缺问题,其中一个主要渠道就是银行贷款。适度贷款对高校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如果贷款增长幅度和速度过大过快,则会使学校陷入财务危机,影响学校的日常运作与可持续发展。目前,一些高校热衷于圈地和参与大学城建设,向银行大量举债,有的高校贷款已高达到20余亿,贷款规模大大超出学校自身偿债能力,出现了贷款到期不能按时归还、借新债还旧债、资金周转困难甚至不能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等情况。高校贷款风险问题,已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2 高校大规模贷款的原因

2.1 财政拨款不足

在财政拨款及其它融资不够的情况下,高校寻求银行贷款以解决教育经费不足问题。

2.2 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估

为了能顺利通过教育部5年一轮的高等学校教学评估,赢得国家在资金上的扶持和扩招时得到政策倾斜,被评高校多采取向银行贷款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以求达到评估要求。

2.3 政府与金融机构互动的结果

由于受《担保法》、《贷款通则》等法律法规的限制,多数金融机构不敢直接向地方高校放贷,政府要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于是与金融机构互动,帮助协调与担保,从而使高校获得巨额贷款。

2.4 金融机构趋利避害的自我选择

高校扩招后,金融机构看到为高校提供贷款既有经营收益,又有社会效益,从而对高校在贷款额度、利率、材料的准备与可行性分析等方面均给予了极大的优惠和便利。

3 高校贷款风险的成因

3.1 高校所有者缺位导致随意贷款

公立高校财产的公有性质决定其所有权属于国家,而事实上由于国家是虚拟参与方而非实际参与方,决定贷款的运作及管理者事实上并不需要承担偿还贷款的风险,这种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称性很容易导致管理者还贷责任意识淡薄,搞政绩工程而随意贷款。

3.2 对贷款缺乏科学论证

一些高校在对贷款项目进行论证时,只凭主观分析或少数人的意见而盲目举债,缺乏理性的分析和科学的论证。

3.3 贷款管理不严和使用效率低

许多高校在贷款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过程中缺乏科学性,资金使用不当或效率太低,造成严重的资金流失或浪费。

3.4 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机制

许多高校内部审计机构未设立贷款资金的专项审计组织,资金使用过程中未建立全程定期审计制度,存在严重的管理漏洞。

4 控制贷款额度,防范贷款风险

高校如何规避风险,合理利用贷款资金促进学校的发展呢?笔者认为,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要把握一个“度”,即贷款要“适度”。而如何才能达到“适度”呢?笔者试从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两方面对“适度贷款”问题进行探讨。

4.1 宏观控制

是根据“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对高校贷款额度进行测算,以贷款风险指数0.6作为上限,从宏观上控制贷款风险。

2004年7月15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制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教财(2004)18号],该文制定了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对高校银行贷款额度从宏观上进行了控制和管理:(1)凡贷款风险指数大于0.6的高校,新增贷款实行审批制度;(2)凡贷款风险指数小于0.6而大于0.4的高校,新增贷款实行备案制度;(3)凡贷款风险指数小于等于0.4的高校,新增贷款可由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办理。这从宏观上控制了高校贷款风险。

4.2 微观控制

即具体化测算控制。是运用“预计现金流量测算法”来测算适度贷款的具体规模和还贷能力,以测算出的具体数值和指标为参照,有效控制贷款风险。

“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为高校贷款风险防范提供了宏观的量化指引,但缺乏具体化的约束手段和测算方法。目前,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法,如:雄筱燕等提出了基于费歇尔多元判别分析的高校财务风险评判模型;祝红霞提出了预计现金流量测算法;黄祥林建立的高校恰当举债的数学模型等等。本文采用祝红霞提出的“预计现金流量测算法”来测算适度贷款的具体规模和还贷能力,以提供较详细的量化参考。其方法为:第一,根据学校的长期规划确定未来在校学生人数,按照建设部、国家计委和教育部199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规定和教育部关于本科评估对师生比、图书、教学设备等方面的要求,测算出学校达标所应达到的最低硬件条件指标,并计算出未来各年学校达到该指标要求所需的资金数额;第二,根据各年计划在校生规模预测学校的资金来源;第三,测算出每年资金注入量与流出量,以确定每年需要的贷款总额和可以偿还贷款的数额;第四,计算出学校需要贷款总额和建设期后每年可以偿还贷款金额和还款年限,从而可以分析出学校贷款的偿还能力和风险情况;第五,在学校能够承担的负债范围之内安排学校的建设项目和贷款数额。通过此方法将各指标具体化,提供给高校决策者较详细的参考数据,从而使贷款趋于适度,降低贷款风险。

5 结语

控制贷款额度,从源头上降低了贷款风险,但在贷款资金的使用、流动过程中,还需加强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贷款资金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完善贷款资金的内部核算和监控体系,确保贷款资金的使用与贷款项目及相关预算相一致,使贷款资金确实用于解决制约学校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及对学校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促进学校建设,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制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n].教财[2004]18号.

[2] 祝红霞.论高校贷款的风险问题[j].事业财会,2003.

[3] 雄筱燕等.基于费歇尔多元判别分析的高校财务风险评判模型研究[n].江苏省会计学会年会交流论文,2004.

篇7

导致公立高职院校高负债经营现状的原因有学校自身因素的一面,也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一)政府导向作用,导致学校偏好银行贷款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国家就出台了《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相关政策文件鼓励和支持高校运用金融信贷手段融通教育经费的做法。[4]从国家实施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方针以来,各地、各行业为了加快本地区、本行业高职教育发展,一方面由于政府部门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的不足,给了公立高职院校许多宽松的信贷融资办学环境,如为高职院校贷款贴息或利用相关国有资产进行抵押担保等,另一方面对高职院校的贷款及其使用缺乏宏观的调控和管理,再加上银行业对高校的信用评级过高,融资环境宽松,这让建设资金紧张的高职院校争取银行贷款有了巨大的动力,一些本不需要急着上的项目,因为有了信贷资金也提前上马,最终有可能导致建设规模与办学需要不符,造成资源浪费和办学成本提高,甚至带来信贷危机。(二)“迎评工作”需要合格校、示范校评估是高职院校一项非常重要而艰巨的工作。新建院校需通过合格校评估保证自身的招生资格,这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示范校评估要求学校上规模上档次创特色,是学校扩大和稳定招生规模寻求跨越发展的关键。[5]每一次评估工作都是一项艰巨的攻坚战,高职院校为了取得一个好的评估结果,不仅在教学、科研、专业建设等软件方面要不断提高改善,而且在育人环境等硬件设施上也要加大投入,尤其是新建院校,软硬件各项工作都比较薄弱,特别是教学教辅设施、后勤保障设施等要达到评估要求,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作保障,财政投入不足,自身收入有限,学校底子薄,吸引民间资本较难,势必让学校走银行贷款的路子。(三)可筹资渠道单一国外的公立高校资金来源除了政府拨款、学费收入、银行贷款外,还有社会力量投资、社会捐赠、服务和销售收入等形式组成。[6]而在我国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除了政府拨款、学费收入外,最主要的融资渠道就是银行贷款,其它的形式几乎没有。这跟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史有一定的关系。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1999年仅474所,截至2012年5月,全国独立设置的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职(专科)院校共1288所。我国高职院校大部分都是在本世纪初创建的,办学时间较短,学校生源也良莠不齐,未来发展预测具有不确定性,社会民间投资资本参与投资持保守谨慎态度,高职院校科研、技术服务和销售有待开发,国家对社会、企业和个人的捐资助学的相关扶持政策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公立高职院校化解高负债经营管理路径

公立高职院校高负债经营管理的思路大体可从两个方面思考,一是如何筹措还贷资金化解高额负债带来的偿债压力,二是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合理解决学校后续可持续发展资金需要。(一)适当负债,合理控制贷款规模企业适当负债,可以利用财务杠杆给投资者创造更多的财富,使企业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高职院校适度举债,也可以较好地解决建设资金困难问题,更大程度地用活办学资金,从而推动高职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增强办学实力。不能因为高校巨额负债个案的负面影响,而否认银行信贷资金在高校快速发展跨越发展中的作用。权衡利弊,关键在于如何把握举债规模的问题。学校管理层和财务工作者要从各自学校的地理位置、专业优势、生源趋势、教学科研、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实际出发,合理控制资产负债比率和较灵活的偿债能力,科学规划学校发展,适度举债把握发展机遇。示范性高职院校与初创成长性高职院校、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要区别对待负债经营理念,把握好必须、够用的度。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高职院校贷款的监督与管理,针对不同院校的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和资金需求情况,制定相应的信贷控制额度,及时关注高职院校财务收支运行情况,引导校方注重防范负债融资带来的办学风险,对申请银行贷款的院校,要求提供贷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具体还贷计划等相关材料报备,增强学校还贷主体意识,纠正“高校贷款、政府买单”的不端心态。(二)统筹兼顾、合理安排还贷资金公立高职院校的发展资金来源上除学费收入外,大部分还是靠财政资金的注入。财政资金分为中央财政资金和地方财政资金。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高职教育的地方财政投入也呈现参差不齐现象。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经费相对宽裕,除保证学校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外,还可争取到贷款贴息资金或财政化债资金;而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基本投入本身不足,很难再获得专项化债资金等,债务偿还资金只能靠承债主体学校自筹解决,这就需要学校管理层和财务工作者更加关注和做好还贷资金的筹措工作。一是要在有限的收入中统筹兼顾,保证还贷资金的安排到位,量入为出,精简节耗,合理安排日常运转和发展需要的同时,理出轻重缓急,有计划地安排收入的一定比例用于保证还贷,避免计划不周而导致学校财务捉襟见肘乱了阵脚,甚至出现严重债务危机。二是增强财务运作,采取用新债偿旧债等缓解展期办法融通资金,用时间换取空间的方式逐步解决,为学校的前期发展赢得时间,当学校上规模上档次时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三)努力引进多种力量参与办学以往普遍高职院校升格扩建的重要经费来源是银行贷款,偿债的资金保障是招生规模的稳步上升,但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有些高职院校的招生形势并不乐观。银行为了防止学校招生困难、偿债能力减弱等问题出现,对高职院校的贷款审批发放逐渐变得理性和谨慎。在银行贷款门槛加高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建设资金困难问题又回到原点。要解决学校对银行资金高度依赖问题,积极主动争取政府支持,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办学是一个突破的方向,借鉴民办高校的一些做法,以良好的办学质量和适当的利润回报吸引社会民间投资者投资学校建设和参与学校的经营管理。[7]一是可以征得上级主管部门支持,组织学校教职工参与院内集资,建设诸如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教学实验室等资金量不大的教学教辅设施,从学生的资源使用费中提取一定的比例回馈给职工,让他们既帮助了学校发展,又有合理的投资回报。二是通过政府搭桥开展校企合作,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金融服务、行业项目支持、财政补助等扶持政策,鼓励企业捐资助学或开展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为企业订单培养专业人才和业务培训,企业为学校提供相应的办学资助和实践实验基地。三是吸引社会民间投资者投资兴建学生宿舍、食堂等后勤生活服务设施,设定合理的投资回报率、受益年限和产权处置办法,积极引导投资人参与学校后勤服务经营管理,真正实现后勤服务社会化,这样学校既可以引进先进的后勤管理经验,又节省了大量建设资金支出和人员经费开支,投资人和学校都得到了双赢发展。(四)抓大放小,尽快整合盘活校区资源有不少高职院校是通过多种教育资源合并升格扩建而来的,所以拥有多个校区,多校区办学既加大了教学管理的投入成本和管理难度,也造成教育资源无法合理配置,使用效率难以提高,甚至教育资源重复建设等问题,这对本身经费紧张的高职院校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浪费。要把有限资金用活用好,集中资金建设主校区,争取政府出面协调,科学规划主校区周边教育用地,把规模小利用率低的分校区与主校区周边地块进行资产置换,不能置换的则引进投资开发商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加大内部资产整合盘活力度。开发资金的回笼,一方面让紧缺的建设资金从内部挖潜得到适当的缓解,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校的偿债能力。(五)提高育人质量,让“产品”适销对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适销对路的经济产品作支撑,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也应该有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人才产品。引进企业经营品牌的理念来经营学校的育人工作,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真正做到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牌求发展。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有所不同,本科院校的教学与科研并重,高职院校科研的能力和水平都相对薄弱,应着重突出人才的培养,要针对当前的生源质量,鼓励教师在人才培养上精耕细作,改革教学方法,不断适应学生学习需要,努力提高办学质量与办学水平。[8]一方面要紧跟市场需求,把握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发展动态,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培养社会急需好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研环境和氛围,关注教师的学习与再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育人水平,只有良好的师资才能培育出合格的人才。办学质量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和立校之本,是吸引大量优质生源的关键。高职院校的经费来源很大的一块来自学费收入,只有生源稳定了学校规模才能稳定,稳定的学费收入才有着落。稳定的自身财源是高职院校持续偿债能力和长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六)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和科学理财意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的办学体制、经费来源、后勤社会化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现行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体系和财务管理办法已跟不上时展需要,适当引入权责发生制,不断改革和完善原来的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办法,加强成本效益核算,注重科学理财是今后高职院校理财观念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9]一是要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做好财务预算是合理配置学校资源的重要前提,是学校科学管理和长远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从源头控制财务风险形成的有效方法。做好预算管理是一项全员的系统工程,需要全体教职员工和各职能部门教学单位密切配合和抓好落实,要不断总结和积累好的经验做法,摸索出一套符合学校自身发展的预算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合理规划学校的收入、支出和现金流。[10]在收入预算方面,要广开财源,积极寻找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壮大学校的经济实力;在支出方面,既要保证日常经费开支,又要考虑重点项目资金需要,还要做好还贷资金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使用资金。二是要牢固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在筹资、投资及资金的运营上都要强调投入产出比率,依法理财,精打细算。会计核算上要引入权责发生制,对相关教学资源计提折旧计入教育成本,严格控制生均教育经费投入,尽可能地降低教育、办公、后勤服务成本,要做到开源与节流并重,让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三是要逐步建立和完善财务分析评价制度,提高财务分析处理能力。通过建立财务分析评价制度,做好预算执行过程监控,及时有效掌握学校财务运行状况,例如预算资金配置是否合理、资金使用是否高效、教学及后勤服务设施利用是否充分等等,及时做好财务预算差异的分析和调整,客观地揭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总结学校财务管理上好的经验与做法,从而更好地理好财管好家。

篇8

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可观的民办高等教育,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资金困境、质量评价困境以及监督困境。为了从上述困境中突围,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构建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补偿机制,解决资金困境;二是建立健全民办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价体系,明确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三是完善民办高等院校的监督机制,形成政府监督、社会监督、高校自我监督的相互协调的监督体系。

[关键词]

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补偿机制;评价机制;监督机制

要想促进中国教育迅速发展,就不能忽视民办高等教育这一重要力量。国家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性规范文件都要求充分发挥民间资本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拓宽民间资本参与教育事业发展的渠道,制定并完善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①。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取得了重要成果,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民办高校的法人属性模糊,办学自受到限制,师资力量不强,资金短缺,质量评价机制以及监督机制不健全等。本文认为构建投资补偿机制是解决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资金短缺问题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此外,还要构建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本文以民办高等教育的投资补偿构建、评价机制的建立、监督机制的健全为重点,深入分析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机制建构,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基本状况与发展困境

(一)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民办高等教育应运而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呈现多层次性,发展模式呈现多元化。2006年以来,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规模整体上呈扩张趋势,教育质量也不断提高,成为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之一,但过速发展难免会出现漏洞,具体问题如下:一是区域、省域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差异比较明显;二是民办高校的办学层次比较低,民办高校的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缓慢;三是人才培养重心偏低,偏重于专科层次的人才培养;四是民办高校教师的科研水平较低,科研条件相对缺乏;五是民办高校办学相对不规范,高校属性模糊,产权不明,教师权益未得到较好保障等;六是民办高校财政投入普遍不足,资金短缺成为阻碍民办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外,质量评估体系不健全以及监督机制的缺失也制约着民办高校的发展。

(二)影响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1.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资金困境。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一是政府的财政性教育经费;二是非财政性教育经费,具体包括社会团体与个人的办学经费、社会捐资、事业收入(含学杂费收入)、企业办学教育经费、校办产业、社会服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公立大学的教育发展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性经费,而民办高等教育主要是非财政性教育经费,主要包括举办者的投入、学杂费、银行贷款、社会捐赠以及高校经营收入。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经费呈现出以下特征:“一是资金来源相对单一,过度依赖于学杂费;二是政府的财政投入微薄,银行贷款条件苛刻,比较艰难;三是社会捐赠相对较少,投资收益率比较低下等。”②资金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同时也影响到教育大众化目标的实现。

2.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评价困境。民办高校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尤其是办学实力雄厚、办学历史悠久的民办高校,其教育质量堪比公立高校。但对民办高校的评价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评价主体单一,主要依赖于政府评价机构,即主要立足于官方评价,而社会主体评价机制与民办高校自我评价机制不健全;二是民办高等教育的评价标准粗放统一,民办高等院校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专业设置、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但当前的政府评价机构却采用公立大学的评价标准来对民办高等院校进行评估,违背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三是缺乏后续的监督机制,当前的评价机制仅停留在评估阶段,没有充分重视评估后的监督,不能从根本上推动民办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3.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监督困境。公立大学的日常运营与发展经费主要源于国家财政性支出,政府对公立高校的监督管理关系比较明确,监督机制比较健全,监督实效也比较理想。但民办高校与公立高等教育的监督机制截然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十九条规定:“民办高等院校设立理事会、董事会或其他形式的决策机构,由民办高校设立的理事会或董事会聘任和解聘校长,校长全面负责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民办高等院校的监督并不清晰。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教育的公益性与民办高校的逐利性之间存在矛盾,协调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政府的监督管理机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管理机制的缺失,不利于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之路

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民办高校与公立高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经费短缺;二是民办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价机制不健全;三是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民办高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构建投资补偿机制,健全评价机制,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当然,并不是只要做好上述三项工作就一定能实现民办教育健康持续的发展,因为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的支持与努力。

(一)构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补偿机制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投资补偿机制的基本内容包括投资补偿的主体、对象、方式评估体系。构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投资补偿机制的基本目的是寻求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性与逐利性的平衡。

1.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补偿的主体与对象。目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投资主体主要是企业或个人。然而,企业与个人的资金实力有限,在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追求教育事业的公益性,其盈利目标的实现会受到影响,为了使二者得到均衡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就出现了投资补偿机制。本文认为,民办高等教育的投资补偿主体主要是政府、社会资本与捐赠者。政府通过国家财政性支出对民办高等教育进行投资补偿,这是公益事业对政府的基本要求。政府应是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补偿的主体。此外,国家鼓励社会资本与捐赠基金进入民办教育领域,成为政府补偿的有益补充。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补偿的对象是指投资补偿的受益者。要实现民办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以下主体进行补偿:一是民办高等教育的投资者;二是民办高等院校;三是民办高等院校的教职工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这是一种全方位的补偿对象机制。

2.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补偿的方式。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补偿的方式是指投资补偿主体通过何种途径对接受投资补偿的主体进行补偿。投资补偿的方式分为直接补偿与间接补偿,前者是指政府、社会资本或捐赠者直接将资金等资源补偿给民办高等教育的举办者、民办高校及其师生。后者是指通过第三方对投资补偿的对象进行不同形式的补偿。直接补偿与间接补偿各有特点与优势,从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增强竞争力的角度考虑,本文认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补偿机制应采取间接补偿为主、直接补偿为辅的综合补偿方式”③。具体而言,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补偿机制的构建,应采用多元化的方式:一是对民办高等院校师生的补偿,可加大财政资助的力度,加大对民办高校学生的奖助学金的投入力度,保障民办高校教职工的权益;二是改善民办高校的融资环境,扩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三是从政策层面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完善民办高校的优惠政策,完善税收政策,减免相关税费,降低办学成本;四是建立健全社会捐赠制度,落实社会资本进入民办高等教育领域的政策,确保民办高等院校能得到社会资助与补偿;五是对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者进行补偿,通过各种财政税收政策,鼓励社会群众积极筹资投入民办教育事业。

3.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补偿的评估体系。构建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补偿机制,首先要创建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补偿合理化评估体系。评估内容包括对投资补偿的主体、对象以及方式的评估,对投资补偿合理性的评估,对教育投资补偿实效性的评估,对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补偿目的的评估。如果不对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补偿机制自身进行评估,那投资补偿就可能不符合民办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为创建投资补偿机制的目的是为了缓解民办高等教育办学资金短缺的问题,不让民办高校因资金短缺而影响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大计。

(二)健全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的关键在于由谁来评价以及用何种评价标准来准确评价。建立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补偿机制的作用是提升民办高等教育的质量,进而全面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民办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中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④因此,建立健全民办高等教育评价机制对于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明确民办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主体。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政府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估主体,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单一的政府主导评估已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评估发展的要求,必须对教育评价机制进行改革。从社会治理视角来说,“治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政府与非政府的合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强制与自愿的合作”⑤。在建立健全民办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机制时,也需遵循上述原理,所以本文认为民办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主体包括政府、社会中介评估组织、民办高校自身,这三者各司其职,协调配合,才能制定出合理完整的民办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2.完善民办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标准。在现有的民办高校教育质量评估中,对民办高等院校的评估是简单套用公立高校的评估制度,但针对公立高校的评估制度并不符合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民办高等院校与公立高等院校相比,从办学条件、生源以及现有的社会环境来看,公立高校远比民办高校有优势;另外,公立高校的诸多制度,如教学评估、监督管理等制度还未在民办高等院校建立。因此,必须针对民办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制定有利于民办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标准。

(三)完善民办高等教育监督机制

民办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工作与行政管理工作都需要一个完善、科学的监督机制,“它实际上是政府机构和市场之间的关系相对均衡的稳定化机制,是对民办高校投资办学的约束机制,是民办高校的责任、权利、义务、程序、行为的规范体系”⑥。完善针对民办高等院校的监督机制,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政府监督机制。政府机构中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是专司教育管理与发展的职能部门,起着约束、指导、监督与管理的作用。本文认为完善政府监督机制,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积极探索各种方法对民办高等教育进行监督,如通过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估等方式;二是积极探索制度促进民办高等院校办学信息公开,使民办高等院校的办学情况公知社会,实现监督的目的;三是通过建立健全监督信息反馈机制,确保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结论让民办高校知晓,促进落实改正。”⑦

2.社会监督机制。社会监督机制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监督机制的主要工作是建立并坚定地执行民办高校办学信息公开与披露制度,信息公开与披露制度的主要内容如下:一是公开民办高等院校的基本情况,如学校性质、办学条件;二是公开民办高等院校的办学经费来源与支出情况;三是公开高校的人力资源信息;四是公开民办高等院校招生就业信息;五是公开教学评估情况。只有信息公开,才能让社会公众以及新闻媒体对其进行监督,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社会监督体系才有监督实效。

3.高校监督机制。任何失去制约与监督的权力最终都会导致腐败,民办高等院校的办学权力也是如此。目前,我国民办高等院校自身监督机制存在如下问题:自我监督体系不完善,自我监督制度与法规缺失,自我监督流于形式等。本文认为,建立健全民办高等院校的自我监督机制的基本思路是深化民办高等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构建以教职工以及学生代表大会制度为主的自我监督机制,充分保障民办高等院校教职工和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

作者:胡健 单位:商丘工学院

[注释]

①有关文件如2010年5月的《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2010年7月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3月国务院作的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6月的《教育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教发[2012]10号)》以及2012年党的十报告,均提出要鼓励民间资金进入民办教育领域。

②杨德岭,陈万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投资现状与投资对策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238-239.

③⑥王斌.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补偿机制研究[D/OL].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3[2016-05-26].

④杜瑛.高等教育评价范式转换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5.

篇9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政策演变 现时挑战

中图分类号:G5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3-0009-04

在信息社会里,知识成为了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关键的源泉,分布式专长和网络活动成了层出不穷地新兴职业的标志。现代教育的一个基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进入信息社会而做好准备。教育成为信息社会战略决策的中心议题,一方面由于教育被视为国家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一N重要途径;一方面是因为鼓励把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与教育进行深入全面的整合,即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鉴于大部分研究关注到日本、美国、英国等大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相关介绍颇多,在此从略。t望全球教育发展动态, 芬兰、新西兰和爱尔兰等国家为迎接时代挑战,对ICT教育应用不管在政策法律层面、机构层面还是操作层面都给予高度重视,形成了比较完整且各具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之路,且取得瞩目成绩。因此,本文简述芬兰、新西兰和爱尔兰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历史演进,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三国现时面临的共同挑战,以从中寻找有益于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经验。

一、芬兰、新西兰和爱尔兰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演变

1.芬兰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演变

同其他北欧国家一样,芬兰在各种有关信息社会发展程度的国际性评估项目中一直居高不下。[1]有学者认为,“芬兰可以看作是一个能真正进入信息化社会的候选国家”。[2]同时,在OECD 组织的PISA测试中芬兰以一匹黑马姿态震惊全世界。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芬兰信息社会建设、教育发展和PISA成绩的紧密联系。

早在1995年《芬兰国家策略》前以及实行过程中,政府为了帮助网络学校购买ICT设备以及资助教师教育,拨给学校、大学和职业学院大量的资金。芬兰议会中的为了未来委员会(Committee for the Future)采纳“教学和学习中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作为其评估项目之一,并要求芬兰国家研究发展基金会执行。[3]随后,出版一系列有关国家策略的评估报告,其中有一份题为《ICT的挑战》(The Challenges of ICT)的最终报告。这些报告推动了芬兰教育信息化的进程。1996年,芬兰教育部颁布《迈向文化导向的信息社会》,旨在保证所有公民都能平等获得文化服务。1999年颁布的《信息社会的教育、培训和研究:2000-2004的国家策略》是各方齐心协力的成果,它采纳了对1995-1999国家策略进行评估的结果。这份文件希望各教育机构在2002年前评估完它们的课程并起草有关ICT教育用途的信息策略。策略强调学生的参与,认可学生的信息科技能力,鼓励他们参与教育机构的实际操作以及教学材料的准备等活动中。

进入新世纪,芬兰ICT政策有了新发展。在2004年的《教育、培训和研究的信息社会项目(2004-2006)》提出2007年前要达成的目标如下:(1)ICT在教学和学习中得到恰当的使用;(2)芬兰成为能够生产高水平社会知识的公开且安全的网络化社会;(3)所有公民都有机会使用电子设备和内容;(4)电子材料质量要高,有合理的教学意义,能够服务用户群,所有内容公开。

2.新西兰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演变

新西兰政府高度重视发展 ICT教育,教育部长 Trevor Mallard曾表示:“我们需要确保新西兰继续向一个变革的知识社会前进, ICT 教育在变革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新西兰政府先后通过四个行动计划保障了教育信息化的推进。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新西兰便察觉到ICT对推动国家教育发展的巨大潜力。[4]1993到1998年间,政府资金主要投放于专业发展领域,加速教师将ICT融入课程的进度。但在此期间,新西兰并没有颁布有关购置软硬件的国家政策,这由学校自主承担。1998年10月新西兰颁布了《互动教育:学校的信息和交流科技策略》,这是第一个为支持学校使用ICT而提供协调方法的行动计划。策略提出关于学校使用ICT的主要目标在于:提升学校对基础设施的获取;通过为校长和教师提供发展机会来提高他们的能力水平。[5]为确保目标的实现,2001年新西兰又公布了第二个行动计划――《信息通信技术专业发展计划》,专门对校长和教师开展培训,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地提升教师的信息通信技术素养。

2002年颁布的第三个行动计划《数字视角: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学习》是对1998年国家策略的延续[6],此文件仍然聚焦于教学和学习的性能与支持方面,新西兰中小学信息化水都得到很大提升。2005年,政府颁布了一项关于新西兰学校教育策略,受到了来自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随后,在2006年颁布了第四个行动计划《使21世纪学习者有能力:一项针对学校的网上学习行动计划2006-2010》这项最新的计划强调ICT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学习、生活方式,而不仅仅作为一个学习的对象或者获取知识的手段。

3.爱尔兰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演变

在1997-2007这十年间,爱尔兰所谓的“凯尔特老虎”(Celtic Tiger )经济加速了爱尔兰的全球化以及社会融合进程。在当时社会、文化和人口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建设被视为实现社会、经济和教育等多重目标的有力举措。

爱尔兰政府对电脑技术的兴趣始于1971年,那时,由教育部资助开展了暑期在职课程,这些课程促使了1973年爱尔兰电脑教育社会的建立。[7]自此引起社会对电脑的热烈追捧,这一定程度上为随后ICT政策的推行做好了兴趣准备。20世纪90年代中期,爱尔兰大量政策文件成功说服教育政策制定者将ICT融入学校教育中。但当时实际是,学生们既没有电脑也没有为运用不同种类的科学技术做好充分准备,因此他们并没有使用新科技来提高学习。[8]于是,1997年11月爱尔兰教育部颁布《Schools IT 2000》,政策详细介绍了解决ICT整合问题的三管齐下的方法,即:科技整合倡议(TII),教学技能倡议(TSI),学校赞助倡议(SSI),三个倡议之间相互联系。

2001年出版的《The Future for ICTs(2001-2003)》,蓝本反映出爱尔兰有关部门雄心勃勃,这份计划是对1997年《Schools IT 2000》文件的延续。[9]在2008年和2009年两年中,爱尔兰教育部的三个核心报告提供了一个更新的政策,这一政策聚焦于将ICT融入学校教育所面临的关联的系统化挑战,包括包含性的基础设施投资、教师学习、教师支持、创新和赞助框架的实施以及数字化内容的提供。三项报告是:(1)《有效投资学校信息和通信技术,2008-2013: 部长策略组报告》;(2)《学校里的ICT:视察员评估研究》;(3)《智慧学校=智慧经济:向教育和科学部长汇报学校联合咨询组ICT的报告》。[10]

二、芬兰、新西兰和爱尔兰教育信息化的现时挑战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芬兰、新西兰和爱尔兰三国均相继将教育信息化置于国家战略的高度,开始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短短十几年内成就显而易见。但当下,三国教育信息化事业也面临了诸多挑战,对其进行分析,一定程度上可窥探全球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机遇和新动向。

1.ICT与课程教学的融合困境

由于大量的政策支持和大规模的资金投入,芬、新、爱三国 ICT获取程度都从中等进入到了高等水平,但是,ICT与课程教学的融合程度相对处于低等水平。[11]如何促进ICT与课程教学达到深度融合,真正实现教育信息化,成为三国面对的首要难题。

芬兰有关高程度获取和低程度整合的矛盾尤为突出。SITES 2006①的调查发现,有关电脑和网络的获取程度,在中等以下学校的比例是100%。然而,97%的电脑属于实验室,只有大约40%的电脑放置于教室或图书馆;接近100%的数学和科学老师指出他们出于与教学相关目的而使用电脑,但只有15%的科学老师和9%的数学老师表示他们在教学指导中使用ICT的频率为一周一次或更多。[12]新西兰教育评估办公室(ERO)对121所小学和48所中学的研究中发现,尽管大部分学校根据数字化学习计划制定了相关政策,但是跨学科整合的数字化学习仍处在早期阶段。

2.教师ICT素质不足

2013年,欧盟对ICT在学校中的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教师表示自己对在使用ICT时信心不足。[13]这有两个同时存在的问题。第一,全球各国教师职业不断趋于老龄化,致使教师在使用ICT方面的经验有限。教师会因这种距离感而产生对ICT使用的排斥感,老教师尤其明显;第二,新教师亦不能满足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即使对年轻的新教师来说,平日并不缺少接触ICT的机会,而且这个群体自身对教学中运用ICT拥有积极的态度,但ICT的应用对他们来说还是一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一个重要原因是新教师关于如何将ICT与课堂教学进行融合的经验有限,使得大多数新教师在ICT教学使用中只是简单应用。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对教师的挑战,同时也是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3.资金跟进投入困难

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三国都面临著ICT基础设施资金的挑战,这是因为:首先,建立、维修以及最新ICT设施的安置都需要资金源源不断地投入;其次,即使ICT并不能代替书本,但其趋于中心位置的趋势不会改变。因此为设计、生产、传播以及审核高质量数字内容的过程同样会牵扯较多的资金投入;最后,教师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而科技在不断更新,就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操作技术,这必然耗费较多的人力、财力和时间。

维护学校网络的质量和支出构成了新西兰充分实现ICT投资潜能的一个主要阻碍;在爱尔兰,国家教育技术中心(NCTE)数字内容倡议关注为师生提供电子资源,但是由于资金支持直接流入学校,“免费”和“付费”内容以及电子档案库的角色问题都需要进行更多的讨论。

4.少数民族问题

新西兰和爱尔兰都存在着兼顾少数民族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挑战。在新西兰,因为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决策者需要同时考虑毛利人和非毛利人群体需求。尽管先已有国家在线门户网站Te Kete Ipurangi来专门促进这一点,但是仍需一个额外的来明确电子版毛利语言材料;同样,在爱尔兰,教学领域也需要有使用爱尔兰语进行教学的数字内容。而且由于爱尔兰语电子资源的不足,通过爱尔兰语并使用ICT来进行教学的努力受阻,这也反映了过去几十年合适的爱尔兰语教学资源的长期缺乏。

三、芬兰、新西兰和爱尔兰教育信息化对我国的启示

信息社会的日新月异使得世界各国的教育教育信息化呈现出五彩斑斓的特征,充分了解和理性借鉴每一个国家的教育经验应对这一变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芬兰、新西兰和爱尔兰三国在短短十五年内实现了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在进程中取得的经验和面临的困境值得我们思考。

1.政府应紧跟时代潮流,及时更新观念并推行政策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芬兰、新西兰和爱尔兰从上世纪90年代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以来,国家一直统一领导,统一部署,这就保证了国家的教育意志可以有效得到传达和贯彻。在建设期间,国家出台的改革法案和行动计划,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顶层设计、导向的角色。因此在短时间内三国ICT教育事业便取得了根本性进步。我国教育体系庞大,各地差异显著,教育信息化的有效长足发展就更加需要政府承担起重任。

2.重视对政策的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解决

三国不间断地对ICT政策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建议及时出台政策进行调整与改善,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芬兰对1995-1999年国家策略评估结果显示女孩在信息科技使用中处于不利地位,随后便在1996年颁布地《迈向文化导向的信息社会》中,设置奖学金、学费和参与相关商业部门安排的竞赛等多种途径来鼓励女孩多多参与其中;新西兰对《互动教育:学校的信息和交流科技策略》的一系列评估报告显示,教师的信息素养存在不足,就立即出台了《信息通信技术专业发展计划》来弥补这一不足。对我国而言,有学者指出,“近年来,国内教育政策研究发展很快,但政策评估仍然是其中的薄弱缓解”。[14]因此重视对ICT政策的评估工作,是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3.重视解决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均衡问题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发展中农业人口大国,中国大部分中小学在农村,接触ICT机会和ICT软硬件质量保障方面的现状都尚不理想,在近年国家出台《十年规划》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力图缩小数字鸿沟,保障基础教育的均衡放在。并将其作为重要立法原则和重点内容,这不仅有利于我国所有学生享受到科技给带来的美好和便利,有助于其学业进步和与时代的福利,并且有助于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均衡、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4.教育信息化与教师教育信息化并行,实现ICT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

ICT在教育中应用的最终体现在对教学、学习、教学管理、教学评级上。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总体处于“初步应用整合”阶段,正向“融合创新”阶段发展。而推动转向的关键力量就在于教师教育信息化。借鉴三国相关经验,对于培养合格的信息化能力的教师群体,需重视新教师的职前培训以及老教师的在职培训。一方面,着重培养新教师将ICT与教学融合的能力,创设实践机会以此增加新教师的相关经验;另一方面,针对老教师,首要任务是帮助他们克服因年龄等客观因素引起的对于ICT的排斥感,通过开展校本培训、远程教育等多途径来有效提升教师教育信息化水平。

5.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整合社会各方力量

资金是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保障与推动器。由于ICT事业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社会事业,它的制定、实施、质量评价与督导、设备的引入和维护等涉及到科技、教育、财政、商业、经济、等诸多领域;与此同时,其质量提升需要强大的财政支持才能由理想变成现实。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主要借助于政府和学校的力量,而社会特别是企业界参与程度和投资额度都不够理想,学界和研究机构对ICT在实际教育中的应用关注不够。因此调动社会特别是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开拓可利用的渠道,同时,引导研究机构的兴趣转向ICT技术开发和更新。以此来达到扩宽资金来源,整合各方力量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促进整个国家迈进信息社会的步伐的目的。

综上所述,促进教育信息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是一项极为重要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推动,既要科学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又要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探索出中国特色的改革发展模式。

注释:

①SITES 2006是一项关于学校和教师的调查,主要考察不同国家和地区所采用的教学行为以及ICT在其中的应用。该研究提供了:(1)关于各种指标的国际比较;(2)有关ICT应用的教育政策建议;(3)ICT 对教学过程的影响方式的深入分析。

参考文献:

[1]Dutta S, Mia I. Glob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port 2006-2007: Connecting to the Networked Economy[M]. Palgrave Macmillan, 2007.

[2]Nivala M. Simple answers for complex problems: education and ICT in Finnish information society strategies[J]. Media Culture Society, 2009, 31(3): 433-448.

[3]Sinko M, Lehtinen E. The Challenges of ICT[M]. Atena, 1999.

[4]Brown M, Chamberlain M. National policies and practices on ICT in education: New Zealand[J]. Cross national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policies and practices in education, 2003: 411-426.

[5]Ham V, Gilmore A, Kachelhoffer A,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New Initiatives in Interactive Education: A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trategy for Schools. What Makes for Effectiv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ICT? Wellington, New Zealand, Ministry of education[J]. 2002.

[6]New Zealand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New Zealand Curriculum Framework, 2006[EB/OL]. http://.nz/r/nzcurriculum/pdfs/curriculum - framework - draft. pdf, 2007-08-10.

[7]McGarr O. The development of ICT across the curriculum in Irish schools: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09, 40(6): 1094-1108.

[8]Conway P. School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2000: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educational change[J]. Irish Educational Studies, 2000, 19(1): 227-244.

[9]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 A blueprint for the future of ICT in Irish education,[EB/OL].http://pdsttechnologyineducation.ie/en/PUBLICATIONS/Other-Publications-Reports/Blueprint-for-the-Future-of-ICT-in-Irish-Education.PDF,2001.

[10][11]Conway P F, Brennan-Freeman E. The evolution of ICT policy in Ireland 1995-2010: progress, missed opportunities and future trends[J]. 2015.

[12]Plomp T J. Cross-national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Polices and Practices in Education[M]. IAP, 2003.

[13]ESSIE. Survey of schools: ICT in education[EB/OL].http://ec.europa.eu/information_society/newsroom/cf/dae/itemdetail.cfm?item_id1?49920,2013.

篇10

[摘要]高职院校开设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时间较短,目前尚无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笔者从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建设方向的确定、专业课程的设置、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实训基地的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一、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育现状及办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育的现状

高职院校开设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时间稍早于本科院校,至2005年,全国已有41所高职院校开设了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1]。这些高职院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建筑建材类高职院校(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等)、经济贸易类高职院校(广西财经学院、山东经贸职业学院等)、财政税务类高职院校(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内蒙古财税职业学院等)、电子机械类高职院校(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等)、综合类高职院校(十堰职业技术学院等)。这些高职院校在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由于高职院校开设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时间比较短,从事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研究的人员较少,目前尚无比较系统的教学改革经验可供借鉴。

2.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趋同,没有考虑社会对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人才的不同需求,专业建设方向不明确

根据笔者调查,目前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是把按照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规格和要求来培养具有资产评估理论知识结构和业务实践技能的,能够胜任各类企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会计核算以及资产评估中介机构的业务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于这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笔者认为是不够科学的,没有考虑社会对评估与管理人才的不同需求。笔者认为,资产评估不仅包括机电设备评估、建筑工程评估,还包括企业价值评估、珠宝首饰鉴定、文化艺术品评估、无形资产评估、金融评估、税基评估等,另外房地产估价、旧机动车鉴定评估、土地评估、探矿采矿权评估等也应当属于资产评估的范畴。目前,国务院批准了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珠宝评估专业)、房地产估价师、土地评估师、旧机动车鉴定评估师、注册矿业权评估师等资产评估类职业。为社会培养各种从事资产评估职业的专门人才是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但是,不同的资产评估类职业对资产评估理论知识结构和业务实践技能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如果只是围绕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规格和要求来制定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显然是不能满足社会对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人才不同需求的。

3.高职院校主要围绕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科目来设置专业课程,没有考虑主办院校的实际情况,课程设置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目前,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的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都是围绕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科目来设置的,这种专业课程设置方法笔者认为是不合理的。现阶段开设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多数为非综合性的,一般与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相关的专业不够齐全,导致部分课程难以安排。比如,一些经济贸易类和财政税务类高职院校因在建筑工程及机电设备方面没有相应的教学能力和经验,无法开设建筑工程和机电设备方面的课程,而建筑建材类和电子机械类高职院校对于财经方面的课程则往往难以开设。

4.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师缺乏,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不合理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主要来源是高校本科及硕士毕业生,但是我国资产评估本科及以上层次专业教育招生不久。2004年,南京财经大学和内蒙古财经学院将资产评估作为本科试点专业向教育部进行申报并且获得了批准,并已在2005年开始招生。此后,山东经济学院、山东工商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等高校也先后招收资产评估专业本科生,培养从事资产评估工作的紧缺专门人才。2004年,厦门大学积极申报并且第一个获得批准设立研究生层次的资产评估专业。厦门大学财政系资产评估专业的硕士、博士点是国内重点大学首个设立的该学科(专业)的博士、硕士点。上海财经大学在财政学硕士点下设立了资产评估方向。到2007年才会有第一届硕士研究生毕业,本科生要到2009年才能毕业,况且本科院校和资产评估事务所也需要大量的资产评估专业本科和硕士毕业生,短期内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不可能通过引进高校本科及硕士毕业生来解决师资问题。如何尽快建设一支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每一所开设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的共同课题。

5.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相对滞后,不能充分保障实践性教学的顺利开展

加强实践性教学工作是高职教育的显著特点,也是培养高素质的高职人才的根本保障。实践性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除了要有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外,还要有能够组织实践性教学的实习实训基地。由于高职院校开设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时间较晚,实训基地建设相对滞后。为了保证实践性教学的顺利进行,高职院校必须加快实训基地的建设。

二、对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

1.根据社会对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人才的不同需求,结合主办院校的特点和优势,合理确定专业建设方向

由于我国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开设较晚,在产权交易、企业改制、司法实践、融资抵押、财产拍卖等活动中,迫切需要大量从事资产评估与管理业务的专门人才。高职院校要想培养能够胜任各种资产评估与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是不现实也是没有必要的。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合理确定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建设的方向,根据所确定的专业建设方向来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专业课程。笔者认为:具有房地产专业建设经验的院校可以把房地产估价作为专业建设方向;具有土地经济学建设经验的院校可以把土地估价作为专业建设方向;具有财政学和税收学专业建设的院校可以发展税基评估;具有金融、保险专业建设的院校可以突出金融资产的估价、保险评估;工科院校可以凭借学科优势侧重机器设备评估,如旧机动车鉴定评估的专业内容;拥有珠宝鉴定专业的院校可以开展珠宝鉴定方面的专业建设;拥有艺术、文物和考古等专业优势的院校可以突出古董和艺术品的价值评估;具有地质和矿业专业建设经验的院校可以把矿业权评估作为专业建设方向。

2.根据专业建设方向,结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合理设置专业课程

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是一个典型的跨学科专业,其专业课程应当包括财务与管理方面的课程和资产评估方面的课程,具体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当考虑专业建设方向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内容。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毕业生要到毕业工作后才有资格参加资产评估类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这就给资产评估的教育带来了冲击。虽然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不能参加资产评估类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但是这些考试科目却是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结构和业务实践技能所必需的,把这些考试科目设置成专业课程也为学生毕业后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以房地产评估与管理为专业建设方向的高职院校,除了要把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税法等课程设置为专业课程外,还应该把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房地产估价案例与分析等课程设置为专业课程。再比如以旧机动车鉴定评估为专业建设方向的高职院校把旧机动车鉴定评估师考试科目:汽车原理和构造介绍、汽车性能及新技术介绍、汽车状况检查办法、汽车价值综合评定应用、二手车交易方法与技巧、汽车保险和法律知识、汽车评估基本财务知识、现场评估实习课程纳入专业课程设置也是比较合理的。

3.高职院校通过对专业教师的培养、对紧缺人才的引进和兼职教师的聘请来完善师资队伍,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由于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设置比较晚,而且高校资产评估专业本科尤其是硕士毕业生短期内不可能选择到高职院校就业,所以高职院校要想很快解决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师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问题是比较困难的。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在逐步提高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师的学历和职称的同时,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构建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上。高职院校应当创造条件鼓励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师通过考试获取与专业建设方向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注册土地估价师等)并委派专业教师到与专业建设方向相关的评估类事务所参加社会实践,以提高职业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对于有较高职业素质和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具备一定的教师素质的资产评估方面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应当创造条件优先引进。对于现阶段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无法完成的实践性教学任务可以通过聘请相关资产评估事务所的兼职教师来承担。新晨

4.高职院校应当以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为主,充分利用校内已有实训设备,确保把实践性教学落到实处

根据笔者的市场调研,用人单位对于本专业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实践动手能力主要有两方面:财务和评估。笔者认为财务方面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校内模拟实训,评估方面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应当通过校外实训基地来进行。目前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2+1”人才培养模式,笔者认为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也可以尝试该模式。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可以用第一学年的时间来完成财务与管理方面的教学任务并完成财务与管理方面的校内实训,用第二学年的时间来完成资产评估方面的教学任务,用第三学年的时间安排学生到相关事务所顶岗实践。根据笔者的调查,目前资产评估方面的事务所由于从业人员较少,几乎每个事务所都需要业务助理人员。高职院校可以把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和兼职教师的聘用结合起来,根据所确定的专业建设方向,将相关的评估事务所建设成校外实训基地,聘请该事务所的评估师作为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以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