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征地新政范文

时间:2024-02-22 17:45: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地征地新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土地征地新政

篇1

关键词:地理教学;心理地图;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6-016-2

一、心理地图的涵义

(一)心理地图的定义

笔者认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地图是指在解题过程中脑海里所浮现出的对解题产生实际帮助的地图,是在具体的试题情境中将解答试题所需的地理知识重新组合并以地图的形式呈现在脑海中而形成的“脑图”。心理地图的构建实质是地理知识的重新构建,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它不仅包括课本(地图册)中地图的再现,也包括重新组图,做到“题中无图,心中有图”。

(二)心理地图的特征

1.多维性 高考试题考查知识点的综合性很强,解题所需要的地理知识涉及到诸多方面,因此,与普通地图所含知识点呈点状和单一维度相比,心理地图的构建过程和结果都呈现出多层面、多维度特征。

2.系统性 再现的地理信息是以解题为目的展开的,并非是包罗万象和杂乱无章的,是经过大脑适当的整理和概括后形成的最具有区域地理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内容,是人脑在综合或智能处理了各种感觉所获得的诸多信息后产生的内部特征,具有很强的系统性。

3.权变性 心理地图是根据具体的试题情景将地理知识进行构建和组合,相同的地理知识不同的试题情景,构建的心理地图不同。

4.差异性 心理地图是个体对环境认知的模型,是个人的生活体验、感觉和经验组成的一个地理表象。由于个体本身在年龄、文化、思维特点、知识储备、生活经验和地理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性,每个人的心理对同样的外界事物的反映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鲜明的个性化特征。

二、心理地图的价值

(一)心理地图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传统的地理学习方式多以线性阅读为主,这种方式获得的地理知识是零散的、单一维度的,学习内容之间的关联不够,重点也不突出,当然,用这种方式获得的地理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困难的。以心理地图为核心的自主学习模式,将复杂的地理事物经由探究活动,从课本(地图册)中提取出来,并以自己的地图语言对这些地理事物进行重新组合,表达通过自己的心理地图这个知识载体可以解决长期以来重教法轻学法的地理学习问题。学习者可以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控制,依托心理地图,在教师的引导下,以问题为中心,以探究为目的进行有序学习,整合“知、情、意、行”等诸多方面,变革地理学习方式,掀起地理学习的革命。

(二)心理地图培养发散思维和空间思维

心理地图的形成是在具体的试题情境中以问题为中心展开的,涉及的知识是由点到线再到面最后形成立体的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既要有发散思维,将解答习题所需知识点在大脑中快速检索、筛选和整理,又要运用空间思维确定这些知识点的空间联系,并对这些知识点涉及的图层进行重新构建,形成心理地图。心理地图的多维性特征就决定了运用心理地图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空间思维能力。

(三)心理地图提高解题能力

学生凭借自己头脑中的心理地图进行思维,去分析和解决各类地理问题,总结并记忆地理规律,预测未来,这是一种重要的地理能力,也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更为重要的是,心理地图的构建是在具体的试题情境中以问题为中心展开的,心理地图为学生提供的是解答习题所需知识组成的多维图层,这些知识图层经过大脑的筛选和整理后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大大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在具体的试题情境中,当给出世界上某一点、线或区域时,脑海中会出现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心理地图,有了这样的水平,无论命题角度如何,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如,分析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为什么会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就可借助心理地图提供的纬度位置,马达加斯加岛的地形特征图,该岛在气压带、风带图中的位置,以及洋流分布图等综合分析其原因。心理地图越丰富,往往地理思维越活跃,越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地理解题能力的提高。

三、心理地图的构建策略

(一)地理知识“地图化”

尽可能将课本中的地理知识放在各类图形中去理解和掌握。通过地图、图表、各类景观图、示意图、曲线图等直观知识载体去把握地理事物的特征,寻找规律,探究原理。

地图是知识的载体,地图册、教学挂图、课本插图都能很好地把教科书中抽象的文字知识与形象的地图联系起来。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一一落实到地图上相应的位置,使各个知识点对号而座,这样学生就能将所学的地理知识按照一定的空间方位储存在头脑中,以后只要一提到某一方面的地理事实,学生头脑中马上就会反映出地图表象,并能迅速准确地表达出来,从而进行科学、合理的推断、归纳、预测,促使隐性信息向显性信息转化,然后应用新的显性信息分析和解决地理实际问题。这样日积月累,学生大脑中就会构成一本“有名无实”的地图集,为构建心理地图提供基础条件。

另外,许多地理原理、地理成因超出了学生的生活感知范围,这部分的内容往往是教学的难点,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大气运动等。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单纯依靠缺乏直观性的语言描述,往往效果很差,而借助图形讲解并把重要的知识点或关键词直接标注在图上,可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一图多用、多图专用

一图多用,主要是充分利用地图,充分挖掘地图内所涵盖的地理知识并把握这些知识的空间联系。如: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作为地理学科中一幅极其重要的地图,它所涵盖的知识点就包括气候类型的成因、气候类型的特征、气候类型的分布、世界洋流的形成、世界洋流的分布、世界自然带的分布等,而这些知识点又各自归属不同的地理图层。在教学实践中,师生要深入挖掘每一幅地图的潜力并把握其所含知识点及归属图层的空间联系。

多图专用,主要是把一系列说明某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概念特征、分布成因和规律的图像串联起来,加强横向联系,综合使用,可加深对某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整体印象。例如:要准确理解中国的区域特征,必须熟练掌握10幅“框架图”――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资源能源图、人口城市图、交通图、农业图、工业商业图和分区图等。再如,利用城郊环流图、海陆环流图、山谷和山峰环流图来掌握热力环流的知识。

(三)图文转换、图图转换

图文转换是指充分扑捉具体试题情景中的文字信息和图表信息,结合已掌握的文图知识,将其转换成解题有用的信息。主要包括:①以文释图:将图像及图表中的内容用文字表述出来,一般分三个层次,一是能够根据图像和图表叙述地理事物、现象;二是能够对图像和图表进行分析,得出有规律性的知识;三是能够把图像中有联系的事物,经过分析加以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②以图释文:以直观的图像来表述教材中的文字内容,实现由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转化。

图图转换主要是:①图形转换,将地形图转换成剖面图,平面图转换成立体图,局部图转换成整体图,表格图转换成曲线图等。②以图释图,将已熟练掌握的图形从多个方面变换条件进行思维转换。例如将等高线图假定为等温线图、等压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震线图、等深线图、等盐度线图、等太阳辐射量线图等,运用等高线图判断的一般方法、原则进行实际应用,实现知识的迁移。③图形的叠加:通过图层的叠加、嵌套等方式,不断调整和改组原有的认知结构,形成新的问题情境。例如,将以地形为基础的地理环境垂直结构叠加在水平结构之上,使地理环境更为复杂,从而全面综合地认识一个地区的地带性特征。

篇2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土地综合整治 土地勘测

中图分类号:F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6-0004-02

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它不但包括传统的土地整理,更包括了旧居民点的改造和新农村聚居点的建设、以及农村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村产业发展等多方面的内容。土地勘测既要全面反映整个项目区的基本地形地貌地物,更要有重点地反映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其他基础内容。本文在分析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需要达到的目的和建设内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土地勘测的内容和技术方法,以便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一、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目标和内容

(一)需要达到的目标

“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实施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最直接的目标有以下三点:第一是改善农民居住环境,第二是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第三是增加农民的收入。

(二)工作内容

实施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要经历三个阶段:可研及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验收及利用阶段。

可研及设计阶段,在收集项目区地质地貌地形地物等资料、社会经济资料、各类规划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与评价,弄清土地权属、数量、适宜性及利用方向,进行项目规划设计。

项目实施阶段,首先进行详细的、操作性强的工程施工设计,然后按设计施工。工程内容一般包括土地平整工程、道路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建新区改造、拆旧区整治、绿化等其他工程。

在项目验收及使用阶段,要展示全部成果,包括项目区实地工程的展示、图件文字数据资料的展示以及其他资料的展示,验收合格后各类工程移交使用,以实现最大效益。

二、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土地勘测的内容

由于土地勘测工作贯穿于土地综合整治的全过程,不同于平常所指的地形测量,因此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土地勘测工作比地形测量工作更细致、更具体,同时更讲究方法,它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概(预)算的准确性,在科学决策、节约投资、规范工程行为等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在项目可研及设计阶段,土地勘测要提供最基础、最原始的地质地貌地形地物资料,为正确决策提供最基本的保证。 为有利于将来整治后土地重新确权定界工作的顺利进行,要求在项目前期进行详细的地籍测量,为土地登记、土地统计提供准确的权属界线和各种地类界线(包括地块界)的平面位置和面积。这就要求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一次详细的地籍调查和地籍土地勘测,必须让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及四邻参加,取得他们的确认、签字,以免日后产生纠纷。

要对项目区地形地貌,旧村复垦、旧城改造涉及的搬迁人口以及损失评估,旧城镇的地下管线、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林地、坟墓的分布等方面的信息以及土地综合整治中涉及的一些破碎地形地貌的进行详细准确的调查,形成详细数据描述。

为便于分析项目区产业发展情况,应要求调查清楚耕地地质土壤及种植作物种类等属性。

(2)项目实施阶段。施工单位只要根据专业土地勘测单位提供的前期测量成果及设置的专门控制点(界)石和通过审批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测控即可,对测量的专业技术要求并不很高,除施工过程中牵扯到较复杂的如沉降、变形观测等有时需要专业队伍施测外,不用另行实施土地勘测。

(3)项目验收及使用阶段。这一阶段的土地勘测数据要反映工程项目的成果,包括实施的工程、地块地形地类的变化尤其是耕地数量的变化、竣工后权属划分界限等。其测量成果一般就作为工程项目及各管理部门的存档及管理资料,较中期而言,必须达到较高的测量精度,有着较全面的内容要求。

三、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土地勘测的技术要点

为了满设计方案的制定、设计概预算的准确编制并对项目的方案的经济性进行分析比较。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土地勘测应注意以下技术要点:

(一)合理确定测图比例尺。起伏变化少、地势较平坦地区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一般要求1:2000即可符合各方要求;而起伏变化多、地貌破碎、通视困难的区域应该达到1:1000或1:500。

(二)详细测量关键点。为了追求精度,土地综合整治中的土地勘测往往采取画密网格的方式,主要是测量关键点,关键点指的是高程趋势的变化点,如坡顶、边坎边。旧村复垦中的测量关键点尤为重要。

(三)坎上坎下均测。为了土方计算的准确性以及为以后的设计及预算提供准确的数据,要对各种土坎要细分,注明坎顶、坎脚线的位置和标高,特别对于缓坡坎,注明坎顶线与坎底线的位置和标高。

(四)细部测量详细注明。土地综合整治中的细部测量应相对详细,这在旧村复垦、旧城镇改造中显得非常重要,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1、为方便以后拆迁、征地补偿费的计算准确,需记录树木包括果树的种类、年龄,坟穴、房屋的位置与面积、建筑密度、人口密度、容积率等;2、准确记录水塔、管线的长度及使用年限;3、特别是对学校、庙宇及旧村委会等要作详细记录,这有利于以后的设计方案的选择;4、耕地土壤、水文、作物等内容详细注明。

(五)合理布设高程网点、埋设足够标石。平坦地区一般可以60米为网格施测,地貌破碎、地形变化复杂地区施测高程点网格间距不能大于40米。测区应埋设足够的标石,注记高程和坐标,以利进行工程施工控制。

(六)充分利用数字化和信息技术。利用先进软件、全野外数字化测量系统和机助成图系统等进行实地数据采集和进行必要的现场属性调查数据、更新测量、更新资料,基础信息的现势性和可用性将会大大提高。利用飞速发展的空间信息技术、空间虚拟模型显示技术,从土地勘测成果中同时可获得地物的位置、方向、坐标、高程、面积、形状及其他属性等数据,使信息的检索与应用更加方便、快捷。

(七)搭建统一平台,统一成图规范标准,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水平,提供公益性、基础性、权威性和准确性的公共地理空间信息平台和信息服务环境,为相关应用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的用于决策支持的基础信息,将会使各部门、各行业的专题数据更加快捷、直观、准确地呈现给使用者、决策者,以利科学化决策,保障工程项目目标的实现。

四、土地勘测成果要求

为了满足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规划设计和工程实施以及竣工验收等方面的需求,土地勘测主要应提供以下成果:

(一)1:2000地形图测量成果

按照国家测绘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实测的1:2000地形图,这是土地综合整治的基础图件,是项目区做好田、水、路、林、村规划设计的依据;是勘测定界的工作底图。在此基础上测量量算各类土地面积,完成勘测定界工作。除了按1:2000地形图测量规范进行测量外,还应满足土地综合整治勘测定界的基本要求,以自然村(行政村)为基本单位,对以下内容进行勘测: 1、项目区的总面积及界址点的坐标和高程;项目区含边界线外侧面约100米的地形图;2、自然村现有耕地面积按宗地面积对现有耕地的类别分别进行测量、归类,在图上标注详细信息; 3、测量现有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及周围的竹林盘地面积;林地、园地的面积;4、现有沟、渠、塘及水库的测量,含达到一米以上的沟渠均要测量上图;重点加密拟规划 建设的沟和渠沿线的高程点,以达到计算工程量方的需求;5、现有国道、省道和县道以及村道、社道、田间道、生产道的测量,含达到一米以上的路 均要测量上图;重点加密拟增加和改建道路的沿线两侧高程点,达到计算工程量方的需求;6、加密拟土地平整区域(含坡改梯)的高程点,达到计算工程量方的需求。

(二) 1:2000勘测定界图

勘测定界测量依据《四川省勘测定界技术要则》;《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过渡时期适用)。在1:2000地形图测量的基础上,利用原有的控制网和控制点成果。以自然村(行政村)为基本单位,对各类土地的面积进行测量、调绘和勘测定界,通过室内作业把野外测量的数据数字化、计算处理,获取到每个图斑面积,形成该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表(三大类过渡期)和各类土地宗地面积分类汇总表、碎步图斑面积分类表。分村编号,标注在图上,最终在1:2000地形图基础上完成勘测定界图和勘测定界报告书。

(三) 1:2000工程竣工图

工程竣工测量土地整理项目区的所有工程完工后要进行的测量工作。在对项目区进行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治理基础上,对每一项竣工工程进行的野外测量,经过室内作业,把野外的测量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形成竣工数据,并分类标注在1:2000地形图上形成工程竣工图。 并以此检核规划图的规划设计,为竣工验收提供准确的成果资料和图件。竣工图中应包含项目区简介、土地利用现状与整理对照表、主要界址点坐标表等内容。

参考文献:

[1]测绘如何在土地整理中发挥作用. 资源网2010.02.05

[2]成都市土地开发整理测量技术规程

篇3

关键词: 地理信息技术;土地承包经营权;数据库建设

0 引言

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发证是保障农民权益、保进土地流转的前期工作。该工作具有量大、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严肃性等特征。由于土地具有天然的地理空间属性,所以利用地理信息技术作好这项工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以实际工作案例为基础,就这个问题做了初步探讨。

1 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发证的现状

土地承包经营权发证就是调查清楚辖区内每个农户所有的耕地地块的空间位置、面积,根据第二轮承包合同厘清耕地的发包方(村民集休小组)、承包方(户主及家庭成员关系,确定四至等信息,根据有关土地承包政策建立登记档案,给土地使用者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第二轮土地承包合同是以手工填写文档表单、没有图件。这种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作效率低,面积不准确,地块重漏等情况。承包经营权发证是政府的一种行政许可行为,如果出现数据和程序上的错漏,必将引起很多麻烦。

2 地理信息的概念及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发证工作中推广的必要性

地理信息是指与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表示地表物体和环境固有的数据、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形、图像的总称[1]。其中它所具有的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的统一管理特点是其它信息系统不具备的。我们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发证工作中存在大量的空间数据(地块图件)和与之相关联的属性信息(发包方、承包方)。以上这此特点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发证工作中推广使用地理信息技术提供了必要。同时由于系统处理数据的严密性,保证不会出现逻辑错误。

3 实例研究

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发证工作的流程见图1。

①此项目的工作底图以正射影像图为主,获取方式可以用无人机航空摄影或购买卫星影像。无人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通过外野航飞获取地面分辨率为0.15米的单张照片及pos数据,外业控制测量,然后进行内业空三加密,生成正射影像图。

②二轮土地承包台账包括的内容有发包方,发包方地址,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等基础信息;承包方、承包方地址、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等基础信息;家庭成员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与户主关系等基础信息。我们输入时,所有信息全部录入之后通过承包方姓名在gis中和地块信息中的承包方姓名进行关联,以获取承包地块信息表、农户信息表,家庭成员信息表的一致性,这样数据入库时准确度比较高。

③外业人员通过正射影像图和农户承包地登记基本信息表,入户实地进行承包地块权属调查,由农户进行确认。对存在争议的地块,待争议解决后再登记。按照农村承包土地调查技术规范对承包地块进行勾绘,并标注权利人、地块编码、地块名称和面积,形成承包土地地籍草图。核实每一个地块的承包方基础信息和发包方基础信息等,包括承包方姓名、性别、住址、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家庭成员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与承包方的关系以及发包方代表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住址等信息。本次调查的信息,通过内业人员的录入之后和二轮承包台账进行对比,关联,以查出错误和差别。使得数据建库时要录入的承包地块信息表、家庭成员表、农户基础信息表更加的得到了完整性和准确性。

④将调查地块的信息输入GIS系统中。GIS系统具有空间和属性的分析空能,承包经营权工作在此项流程中首先作业员要在CASS系统中进行地块数据信息等的处理,入库所需四个表的编排(承包地块信息表、农户基础信息表、家庭成员信息表、发包方信息表),最后通过GIS系统进行数据的输入。建立以村为单位的数据库。

⑤利用GIS的工具将属性信息与空间信息关联、建立数据库。数据库建好之后,利用GIS系统的工具进行承包方,小地块名,地块编码,承包方编码,地块类别,是否基本农田、土地利用类型,土地用途、所有权性质等地块属性信息的挂接和空间信息的关联等。使数据库的信息更加完整。也使输出的成果信息更加完整。

⑥拓扑一致性、属性逻辑性进行检查。在属性挂接完整之后要进行拓朴一致性和属性逻辑性的检查,这是关键的一步,在此项工作中,利用GIS系统工具,能够完整的检查出拓朴一致性的错误,所有检查出现的错误情况可以在本次流程中一一解决。

⑦公示资料制做。完成错误的检查之后,可以出公示资料,包括公示图及相关表格,利用GIS软件的制图工具,进行承包经营权的公示图的制作;利用属性处理工具导出公示表格。公示图中主要标注了承包方、小地块名、面积、地块编码顺序码和社号等信息。此图信息齐全,在公示期间由外野调查人员入户由农户进行确认签字,错误之处进行标注。由内业作业员进行修改。

⑧修改公示中发现的错误。公示期间发现的错误由外业作业员进行标注,返回内业后由内业作业员进行修改,主要的错误有,承包方姓名,小地块名,社号等的错误。在此项工作中如果社号错误,会产生一连串的编码的错误,主要是承包方编码的错误,这就需要修改数据库地块的属性和四个表的承包方编码。因此入库所需四个表编码的编排和四表的一致性是数据库建设的关键。作业员必须要仔细认真。

⑨档案打印。档案归档打印由内业作业人员利用GIS系统工具对数据库进行修改完善完整之后对进行归档的资料输出编辑及部分资料的打印。包括1:1000标准分幅签字盖章图的编辑打印、归户表的输出编辑打印、登记簿的编辑打印,地块登记宗地图的输出编辑打印、登记台账的制作、承包合同的输出编辑打印、承包地块信息表的输出编辑等资料的归档。

⑩发证、建立归户卡。最后进行发证和建立归户卡,在本次工作中要利用GIS系统专用发证系统进行承包经营权的证的打印,以及归户卡的编辑打印。

4 质量控制

在二软承包地合同签定中,各种资料的质量检查几乎没有控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大量检查可通过计算机自动实现。实际工作中主要是应用了一些基于规则的逻辑检查,如:地块的不封闭,地块的重叠,组级行政区的不合理、四个信息表编排错误导致的与地块属性逻辑挂接错误等。

5 结束语

以上工作模式在我省两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项目已应用,优势明显。首先是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发证模式的一次革命。解决了有表无图和手工作业的弊端,面积不准确的问题。其次,由于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管理,将来能够实现与不动产统一管理系统的衔接。

参考文献:

[1]何必,李海涛,孙更新.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篇4

【关键词】土地整治;新农村建设;作用

土地整治指的就是改造在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不利于生态环境条件所采取的综合举措。土地整治系盘活存量土地、加强集约用地、适度补充耕地以及提高土地产能之重要措施。我国把土地整治同新农村建设工作相融合,是保证发展、维护耕地、统筹城乡土地安排的一项重大战略。所以,土地整治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加速新农村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土地整治的含义及任务

(一)土地整治的含义

土地整治指的是借助上级安排下放的专项资金,结合土地利用规划抑或城市规划所确立的目标与用途,实施行政、经济、法律、工程技术等方面的措施,对土地利用当前情况实施调整、改造、综合治理,提升土地利用率与产出率,改观生产、生活条件以及生态环境之进程。土地整治主要包含土地整理、土地复垦以及土地开发等方面。土地整治,即以土地整与城乡建设利用土地增减挂钩作为平台,对田、水、路、林、房等综合方面的整治。

(二)土地整治的任务

土地整治的任务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开展对农田的整治。即对耕地、宅基地以及集体建设用地实施整治复垦,在新拓展耕地的之际,建设集高效、节水、循环以及集约化等农业方面于一体的高水准农田,为规模经营与发展现代农业营造基础;2、推动乡村整治。针对农民老房改建、建新房、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配置设施一同规划、建设、更新,建设现代社会主义新农村;3、发展非农业产业。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方面,遵循法规发展非农业产业,鼓励农民参与经营与开发;4、促成城乡之间的互为补充。借助城乡建设使用土地增减挂钩,让农村一些闲置的建设利用土地指标协调到城镇运用,所取得的土地增值效益反哺给农村,从而促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生变化。

二、新农村建设的概念及任务

(一)新农村的概念

我国所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包含“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内容的新农村。生产发展即建设现代农业,发展一些产业,使农村构成全面的产业体系;生活宽裕即农民的各项收入不断提升,生活条件大幅度改善;乡风文明即农村精神面貌发生巨变,村民遵守法律法规和睦守信;村容整洁即农村规划建设科学井然,卫生环境整洁;管理民主即农村政治民主,村民均可表现自己的意愿,且可统一集中。

(二)新农村建设的任务

新农村建设,不仅是认真执行国家珍惜、合理使用土地与保护耕地的策略,而且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实际体现。其任务主要包括如下方面内容:统筹城镇与乡村经济的发展,建构以工业促农业的城镇带动乡村的长效机制;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加强新农村建设之产业支撑;不断促进农民效益持续增长,夯实新农村建设之经济基础;强化农村基本设施建设,不断改观新农村建设之物质条件;快速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育推动新农村建设之新型农民;全面深入农村改革,完善新农村建设之体制保证;强化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建设新农村的乡村整治机制;切实强化领导,号召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以及参与新农村建设。

三、土地整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经过对农村零散、荒废以及闲置的建设用地实行整治复垦,集中建设村民住宅点,配设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有效推进了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从而大幅度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观了村容村貌,惠及了农村广大农民。

(一)推动农业生产发展

土地整治同农村基础设施建立相结合,提升了农业生产成效。经过对农村住宅点的整治、对耕地及其田间道路、水渠、林网、沟坎、墓地、零散建设用地与闲置用地等的整治,有效增加了实际耕地面积,为规模经营与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基础。

(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土地整治同农村基础设施建立相结合,增添了农村经济的增长点。增多了实际耕地面积,建立高水准农田,推进农业规模化与产业化经营,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而且也提升了农民在农业方面的收入;借助土地整治资金的投入,能够聚合牵动农田水利、村村道路通、农村合作医疗等方面的涉农资金之投入,农民也能够在整治阶段中投入务工,由另一侧面提升收入。

(三)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土地整治同老村改造相结合,改观了农村居住环境。土地整治安置区的建立秉持从当地实际出发的原则,不但整治田间,农宅,并且配套建立完善农村教育、农村医疗、商业以及文体活动场所等方面的公共设施,且留足园、林、菜地等,以方便当地农民生活,促使农村卫生院、群众文化活动站等公共设施有了极大的改变,致使公共服务在新农村涌现,而借助公共服务体系,能够不断延伸农民的知识与见识,提升农民整体素质与文明程度;而借助土地整治,能够让地块合并和调整权属以及耕地质量提升,从而有效处理以往因权属纠纷、地块方位及耕地质量不平衡等原因导致的发生的各类农村矛盾。

(四)美化村容村貌

土地整治遵循适量超前、注重可持续发展之原则,对农村的绿化工作和农村污染的净化工作以及农村面貌的美化工作实施科学的安排。借助土地整治对农民老房改造、建设新的住宅区、农村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配置设施一同规划、建设、更新,建成现代新农村,保证了村庄有序整洁;对耕地实施整治,还能够从造就村庄之外的优美景观环境。此外,在改造老村、建立新宅期间,有效发挥农村特色,保存具有传统意味的农耕文化与民风民俗中好的积淀,建立与城镇一样便利而风貌独特的现代新农村。

四、搞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几点建议

近年来,我国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已经纳入到国家层次的战略部署当中,我们要大力推动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科学架构新农村建设同城乡统筹发展有效平台,不断助推新农村的建设发展。现结合工作时间谈几点建议如下:

(一)应当强化宣传力度。土地整治工作的长期发展,需求宣传工作走在最前面。统一思想,深入调查,让群众亲身感受通过土地整治给农村带来的变迁,为土地整治赢取民意打下基础。同时要搞好土地整治项目开展前的论证,借助组织群众座谈与实际勘察相结合的形式,摸清土地整治项目的基本情况,特别要理解农民意愿及希望化解的问题,尔后实施土地整治内容之申报设计。

(二)强化土地整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调研,建构健全的土地整治之指标体系。完善土地整治工作制度,重点处理好职能部门的分工与整合利用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同时应不断强化国家资金支持力度。

(三)解决好事关民众利益的问题,提升农民参与整治的积极性。维护农民的财产收益与处置权。充分发挥农民的主力军作用,积极探究农民参与土地整治的有效路径和措施;应当建构激励制度,提升农民及社会力量参与土地整治工作的积极性。

(四) 借助构架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契机,编汇出土地整治之专项规划,并慎重选择地点实施试点。在经过土地整治增添耕地数量之际,应着重耕地质量,维护耕地保护,强化中低产田的整造力度。

结语

总之,随着近年来我国各地普遍开展土地整治工作,有效地维护了耕地的保护,对统筹城乡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土地整治和新农村建设是时展的必然;是建构和谐社会以及全面构建小康社会的基础,更是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需求,因而我们要强化土地整治力度,努力为新农村建设创造必需的土地后备资源准备,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应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杜云生:充分发挥土地整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学习月刊》 2010年14期.

[2] 韩育强: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整治策略分析.《企业研究》2012年08期.

篇5

关键词:农村;土地整理;创新方式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1)03-0108-04

2005年我国全面启动实施“金土地工程”以来,农村土地整理在服务“三农”、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现行农村土地整理的实施方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需要通过进一步创新来改进。

一、现行土地整理实施方式面临的三重矛盾

现行的土地整理实施方式是,项目的实施主体为县(市、区)国土资源局,项目的勘测、设计和预算编制等前期工作,是通过严格的公开比选程序产生有相关资质的单位来完成,项目工程施工也是通过严格的公开招投标产生有相关资质的单位承担,项目竣工后由国土资源部门会同农业、水利等相关部门对项目工程及其新增耕地进行验收。这种实施方式,无论从产权激励的角度来讲,还是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来讲,都存在较为严重的缺陷:

1.从土地整理的对象来看,土地整理的需求主体与土地整理所在地的产权主体不一致。

土地整理的对象是农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中有整理潜力的土地。土地整理项目主要是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土地上进行,农村土地是土地整理项目的承载主体。从土地整理的结果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在农村集体所有土地上开垦的耕地,不改变土地所有权”。也就是说,从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地来看,农村土地整治净增的耕地,仍归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由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发包给村民,或由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质量被提高的耕地也归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因此,土地整理项目的产权主体是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这里,土地整理项目的承载主体与产权主体是一致的。

另一方面,土地整理的需求主体是政府,实施整理的经费来自于政府,土地整理任务的下达也是政府。保护耕地是政府的责任。为了保护耕地,中央实施了耕地占补平衡、“增减指标挂钩”等项政策,政府进行土地整理的目的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这样,项目实施主体与项目承载主体(产权主体)是分离的,两个主体之间的利益有一致性,同时,也有差异性甚至矛盾性。从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结果来看,新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原有耕地的质量、改善了土地整理实施区域的基础设施和农村发展的条件。在这一点上,两者的利益是一致的。但在耕地占补平衡、“增减指标挂钩”框架下,政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了更多的新增耕地指标和建设用地指标,从实质来看,保护耕地不是某一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个体农民家庭的责任。因此,农民的需求与政府的需求相背离。例如,延伸的问题有:一是土地整理工程项目实施对所在地农民带来损失时,无法避免当地农民的阻挠。土地整理项目施工工期一般为6个月,若遇阴雨天,工期更短。从土地整理项目施工情况看,土地平整任务较重的项目在计划施工工期内都难以完成。尤其是2004年以后,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农业生产收益得到大幅度提升,农民惜地意识增强,种田积极性提高。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农民不希望土地平整影响农业生产时机,因而有时产生了对土地整理的抵制情绪。二是村民普遍知道,土地整理是政府为民众办实事。但他们对项目建设标准期望值过高,期待土地整理能解决他们目前生产与生活中的所有问题。由于土地整理项目本身投资有限,施工单位只能按设计施工,不可能满足项目区所有农民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部分村民以施工没有达到标准为由对施工方产生不满情绪,导致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村民扰工、阻工现象。为此项目管理部门不得不花费大量人力、财力进行协调,增大了项目投资,拉长了项目建设工期。

2.从土地整理的过程来看,土地整理项目具体

实施主体与土地整理所在地的产权主体不一致。

土地整理项目的具体实施单位是具有法人资质的公司。公司与土地整理项目承载主体是两个主体,这两个主体之间的利益不一致,承揽土地整理项目的公司,主要目的是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工期要求完成工程施工,赚取利润。项目实施所地的居民,不仅希望得到项目设计所载明的新增耕地、原有土地质量的改善以及公共设施的改善,而且,也希望从土地整理项目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包括家庭劳务收入的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很明显,两者的利益是有巨大的区别。

但在现行实施方式下,无法避免土地整理具体实施单位出现以下行为:一是为了节约成本,多使用劳动力特别是当地劳动力,尽管这样做,可以增加当地居民从土地整理项目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包括家庭劳务收入的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在利益驱动下,施工单位采取“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骗取政府资金等不当或者犯罪行为;三是不愿意多考虑当地的长远发展,做“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工程上突出外形的“美观”,对工程的功能考虑较少。

3.从土地整理中的土地权属调整看,不同权属主体协调困难,协调成本很大。

要实现土地整理目的,满足土地整理要求,必须对项目区内沟、渠、田、林、路、村进行统一规划,综合整治。现行的土地所有权事实上是以组为基本单元,承包经营权是以户为基本单元的。一般说来,一个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会将上述两类界线全面打破。由于现行项目比较大,往往超过农村经济组织的地域,同时,由于农村现行的是农民家庭承包经营,因此,土地整理必然要打破原有土地所有权界线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界线。《土地承包法》第九条规定:“国家保护集体土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显然土地整理后的权属调整在贯彻《土地承包法》时遇到众多矛盾。

这些矛盾使得土地整理项目施工过程必然是困难重重;竣工验收后土地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的调整和重划存在许多难以预料的困难,延误了土地整理项目实施进度,耽误了农时,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在这种背景下,不同权属主体协调困难,协调成本很大。

二、土地整理实施方式创新的基本设想与优势分析

1.土地整理实施方式创新的基本设想

一是以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户多户联合体为项目实施主体。在国土资源部门和乡镇政府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的主体作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户多户联合,结合本地资源实际,民主决策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自主 实施或者招标引入投资者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理项目。

二是综合考虑城镇建设用地需求、土地市场平衡、保护农民权益等因素,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和占补平衡指标的市场交易机制。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户多户联合体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和占补平衡指标的初始供应者。各级政府或或者其他项目业主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和占补平衡指标的需求者。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和占补平衡指标在共同的交易平台进行公平交易。

三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户多户联合体通过交易获得的收益,由其内部按照民主决策机制,自主实施分配。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户多户联合体利用外源,按照市场化原则,分割相应的收益或者支付劳务费、资源占用(使用)费、管理费等。

四是国土资源部门等部门对土地整理项目的规划、设计、立项、实施等各个环节,制定相应的办法。国土资源部门和乡镇政府负责指导土地整理工作,国土资源对土地整理的技术标准、指标平衡等方面进行协调。

五是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可设立隶属于本级的土地综合整治中心(公司),承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户联合体无法自行实施的、需要动用大型机械的或者较为复杂的局部工程。承包费用由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户多户联合体与该中心(公司)遵循市场原则协商。属于中心(公司)的资金,一律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接受审计,结余资金滚动纳入后续的土地综合整治工程。鼓励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户多户联合体更多实行服务外包。

2.新的实施方式的产权激励优势

新的实施方式,能够实现“三大主体”的重合,将利益冲突,转化为政府与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户多户联合体的一次易。

一是土地整理的实施主体与受益主体完全重合。受益(这里的受益,既包括土地整理项目本身对产权主体的受益,也包括项目实施过程中,农民得到的就业机会、劳务收入、劳动技能的提高等)主体这是项目承载主体,也是产权主体。这种制度安排具有最大的激励效果。土地整理的后期管理问题也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因为土地整理的实施者会按照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进行,后期的问题就在土地利用中得到解决。

二是解决了土地整理资金投入定额标准问题。在新的实施方式下,土地整理的实施者与政府之间是一种竞价过程:作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和占补平衡指标的初始供应者来讲,它会将资金投入推进到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的水平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和占补平衡指标的需求者也把出价等于其机会成本的水平上。竞价的过程,就是市场机制解决长期困扰政府的投资定额问题。

三是土地权属由村民内部调整。在一定社区范围内,村民对权属调整很敏感,对土地整理后受益预期也比较准确,同时,村民内部一般有很好的利益调整机制,要优于外部强行调整的机制。因此,土地整理内部的权属调整机制优于外部的权属调整机制。原有实施方式无法实现这一点。

三、土地整理实施方式创新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衔接

1.统筹安排使用土地整理项目和新农村建设中各种涉地、涉农资金。

政府各级财政的支农资金近年来不断增加,但由于涉及的部门及农业项目多,资金投入分散,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农村土地整理项目与新农村建设在村庄整治,基础设施等方面内容是重合的,因此,应将资金统筹安排使用。按照“资金性质不变、管理渠道不变,统筹使用”的原则,把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中小水利、以工代赈、农村扶贫、退耕还林、中低产田改造等各类涉地、涉农资金打捆起来,综合安排,集中使用。将各种涉农资金整合使用,土地整理项目不仅是单纯的土地整理和新居建设,内涵已有所扩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将村庄整治作为新实施方式下土地整理项目的重要内容。新农村建设主要以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为指导,但由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区域内农业发展建设缺乏通盘考虑,无法确定中心村、自然村的选址、布局、规模、数量等指标,使得村庄整治难度加大,难以达到“村容整洁”的目标。因此,新的土地实施方式应与新农村结合起来,将村庄整治作为土地整理项目的重要内容,因地制宜制定标准,以农民集体组织或农户多户联合体为主体,以改善他们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为主要目标,实现村容整洁。

二是在新模式下应将土地整理与扶贫工作更好地结合起来。贫困的农村土地由于经济的限制,在新模式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户多户联合体很难开展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积极性也不高。故新模式在运行过程中,乡镇政府要特别注意项目在贫困地区的宣传带动工作,通过积极的宣传,让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户多户联合体充分认识到土地整理的积极效益,提高自主整治的积极性;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关的如补贴、税收优惠以及金融信贷等相关的优惠政策来促进和支持贫困地区的土地整理。

三是在新居建设过程中,还应构建相关的配套公共服务体系,如图书馆、文化活动室、体育中心、医疗站、公共厕所、垃圾处理站等等,使得农民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都得到改善,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

2.新方式在收益分享中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民增收。

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农民增收,体现在土地整理上就是农民要真正地得到土地整理项目的经济利益。新的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式在收益分配与成本分摊上,应以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户多户联合体的利益为前提,以市场原则、民主方式来进行成本与收益的分配,让农户真正直接获得土地整理项目的收益;在土地整理后的权属调整中,应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而不是行政命令来实现土地的规模集中,已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这样,一部分农民就可通过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增加收益,而另一部分农民则可摆脱土地的束缚,流转到城市务工而实现增收。

参考文献:

[1]黄坚金,陈志刚,钟太洋.土地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杨庆缓,周宝同,涂建军,田永中,周滔.西南地区土地整理的目标及模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高向军.土地整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3.

[4]汤小俊,阎炎.延长生命线――土地整理事业十年回眸[J].中国土地,2008(08):8-11.

[5]刘新怀,赵催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耕地保护政策演变[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9(03):11-13.

[6]刘兆顺,杨德明,王冬艳,王锡魁.我国耕地异地占补平衡的运行机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05):386-389.

[7]李永红等.土地开发整理的概况、内涵及实践[J].科技与产业,2010(03):108-122.

[8]杨攀,杜志红.农民集约使用土地的主体权利完善一以农民的社会权为出发点[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

篇6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 对策建议 新疆

一、前言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基地,是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是我国西北的战略屏障,在全国发展和稳定大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人多地少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吃饭”与“建设”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面对严峻形势,新疆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2000年以来,新疆耕地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净增339.98万亩,成为全国近三年来耕地面积唯一连续增长的省区,特别是列入《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七大工程”之一的伊犁河谷地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的启动实施,标志着新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已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土地开发整理逐步形成了制度比较健全、投入相对稳定、效益日趋明显、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然而,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特别是新疆的现代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进步较晚。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需要对土地开发整理实践进行深入探索,以期推动该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二、土地开发整理的内涵

土地开发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通过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等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

三、新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取得的成效

1、补充了有效耕地面积。2000年至2008年,利用国家、自治区专项资金和社会资金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

共增加耕地210余万亩,为全区增加耕地面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作出了突出贡献。

2、提高了耕地生产能力。我国84%的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和多数省级投资项目,是以现有耕地和基本农田为重点进行的综合整治。新疆大力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后,生产能力普遍提高了10%~20%,生产成本降低了5%~15%。

3、惠及了广大农民群众。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后,随着一批高产稳定农田的建成,保证了农民长期受益。同时,农民通过项目建设,还直接增加了劳务收入。土地开发整理已成为深受广大农民欢迎的“惠民工程”。

4、优化了农村土地利用结构。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农用地、水利设施用地、道路林网用地和农牧民居住点用地布局更加合理,开发整理后的耕地利用程度普遍提高了3%~10%,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水平得到提高。

5、促进了农田生态功能进一步发挥。新疆作为西北干旱地区,通过土地开发整理,盐碱地得到治理,植被覆盖率逐步提高,防风固沙能力不断增强,农田生态景观和生态屏障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四、新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土地开发整理的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土地开发整理的重要性尚未得到广泛关注,社会各界对土地开发整理的了解还不够全面,部分地区对土地开发整理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鼓励农民群众参与土地开发整理还不够有力。

2、土地开发整理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综合效益有待进一步加强。当前还存在着项目目标单一、片面强调补充耕地数量、“重数量、轻质量和生态”的问题,个别地区对提高人居生活条件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考虑还不够充分,影响了土地开发整理综合功能和效益的发挥。

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方式有待进一步深化。上下工作关系、横向部门工作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一些地区基础工作比较薄弱,项目设计、施工、监理等还比较粗放;个别地区“重申报、轻管理”的现象还比较突出;人员队伍整体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工作要求,责任不明确、监管不到位、管理方式单一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4、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拨付慢,截留、挪用、抵冲等现象时有发生,个别项目还存在以拨代报、大额支付现金等问题。

五、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土地开发整理重要性的认识。土地开发整理是近年来国内理论界提出的解决土地开发利用、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条新途径。土地开发整理不仅是农村、农业、农民的主要工作,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性措施。要深入开展土地基本国情和国策教育,加强土地开发整理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土地开发整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中重要作用的认识。树立依法依规进行土地开发整理的观念,增强公众的参与和监督意识。

2、创新投资体制,探索完善土地开发整理经济运行机制。土地开发整理具有高投入、收益慢的特点,对资金的要求很高,如果不能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制,仅靠政府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要从当前土地开发整理的实际出发,加大对项目投资体制的研究力度,探索实现土地开发整理投资结构的多元化。可在现有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复垦费、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部门等资金的基础上,结合农业、林业、建设、水利、规划等相关部门的配套资金,建立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的集中投入机制,统筹规划,共同开展项目建设。支持鼓励单位和个人灵活运用农用地整理指标折抵和建设用地指标置换政策,有偿流转,筹集资金。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利益分配机制,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投入土地开发整理,逐步形成土地开发整理多元化投资融资机制。

3、强化基础工作,提高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整体水平。规划、制度、标准和队伍是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基本保证。要紧密结合正在开展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加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评价和监测,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各级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发挥好规划的宏观指导作用。完善项目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大力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问责制和项目运行规则,确保项目规范运作。加大各级土地开发整理队伍建设,完善工作机构,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土地开发整理专业技术队伍。

4、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安全。随着国家和自治区对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高度重视,今后土地开发整理的资金投入规模会越来越大,任务也越来越繁重,管好用好项目资金,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是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要高度重视和加强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项目资金必须实行专款专用,单独核算,项目承担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不得擅自扩大支出范围,不得用于与项目无关的其他支出;加强项目审核和稽查,重点对资金的分配使用、项目质量、任务完成和绩效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与下一年度资金分配挂钩;加强项目招投标管理,防范暗箱操作等腐败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

篇7

关键词:地方政府;协作管理;公共危机

1 政府危机管理的概念界定

随着社会问题的日益增多,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主体,时刻都要面对不同程度的危机,而政府处理的危机是属于公共范畴的,被称为公共危机。所谓的公共危机是指“由于内部和外部的高度不确定的变化因素,对社会公共利益和安全生产严重威胁的一种危险情况和紧急状态,那么能够引起这种危机情况的紧急状态的事件就是公共危机事件”。学界通常对“政府危机管理”和“公共危机管理”作为等同的概念,不做严格的区分。但是以张小明为代表的一些学者认为政府危机管理具有双重意义。政府作为一般的社会组织和其他的组织一样也会面临自身体系内外的一些危机状况,比如财政危机、生存危机或人力资源危机等,关于应对这些危机的管理活动是政府危机管理的第一层含义。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这个身份行使社会管理职能时,政府应对的危机是属于公共范围的,是对公共危机的管理,这属于政府危机管理的第二层含义。文中使用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危机管理”不做区分,且是从政府危机管理的第二个层面出发研究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由于公共危机普遍是由地方开始引发和蔓延的,地方政府在预防、遏制公共危机中处于主导地位,本文强调从地方政府的角度分析协作式公共管理在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存在状况。

2 地方政府协作式管理普遍存在的原因分析

协作性公共管理“描述了在多组织安排中的促进和运行过程,以解决单个组织不能解决或不易解决的问题”。协作性公共管理从方向上可以分为纵向协作和横向协作。纵向协作强调政府组织内部层级间的协作活动,政府部门直接,政府与政府之间的合作;横向合作强调政府和非政府直接的联络和合作,通过伙伴关系、网络、契约关系、结盟、委员会、联盟、公会和理事会,公共机构和私人机构的管理者代表其组织共同制定战略,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本文侧重于研究地方政府的横向协作管理。

奥图尔早在1997年就提出了为何跨越组织(例如组织间网络的管理),普遍存在且有可能增加的五个重要原因。协作性公共管理普遍存在于地方政府的管理之中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公众的需求多样化和政府失灵的矛盾以及协作主体的成长造成的。

处理艰巨或者复杂问题的政策可能需要这样的结构来执行。政府面临的公共危机和问题越来越复杂。问题的环境更加恶劣,单个部门已经不可能独立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更不用说严重的公共危机,协作成为了政府管理的必然选择。

基于政府直接干预范围上的局限性鼓励而不是抑制了基于网络的解决方法。随着社会和市场的发展,公众偏好政府提供更多的服务和产品而同时要求政府减少干预。此外。政府失灵一个重要的体现就在于不能为公众提供个性话的公共产品,为了满足公众的这些需求,政府只有与非政府组织和公民协作才能做到。

政治驱动力诱导出需超越因政策目标而可能必要的联网;行政管理者经常必须平衡清晰集中的项目权威的技术需要与要求包容和更宽广影响的政治要求。

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管理意识的增强和途径的增多,为政府横向协作管理提供了可能性;组织网络的建立和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为政府间纵向协作提供了平台。

3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协作主体分析

3.1 非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非政府组织是指除了政府和企业之外的所有社会组织;狭义的非政府组织是指地方、国家或国际级别上组织起来的非营利性的、自愿公民组织。文中采用的是狭义的非政府组织的概念。非政府组织从产生开始就与政府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由于非政府组织非营利性的特征,在我国政府成为非营利组织获得经费的来源之一。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协作形式主要是采取合作和赋权的方式,关键是利用非政府组织在专业技术方面的优势,取得在危机管理中的更好效果。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发生时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整合作用,由于非政府组织提供的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以公共利益为所有活动的最后依归,能够得到公众的信任,以最快的速度和号召力整合社会闲置资源为地方政府解决危机提供协助。此外,非政府组织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社区中的活动频繁,为地方政府解决公共危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国家诚信机制的缺陷和公民志愿精神的缺失成为非政府组织走不出的困境。公共危机的管理中,政府仍然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对公共危机管理的参与主体起监督和指导作用。然而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甚至不能避免组织内部的寻租行为,更不用说能很好地监督和避免非政府组织在危机管理中谋取私利。

3.2 营利性组织

营利组织主要是指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组织,在地方治理理论中,企业作为政府协作的对象,主要以外包和委托的形式纳入地方政府管理的领域。营利性组织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利润最大化,提供的是多样化的私人物品。营利组织的高效性和对环境变化的高度适应性是区别于政府低效、反应迟钝的特点。现代政府面临的是更多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不仅要对公共危机事件作出快速的反应还要解决手段陈旧的问题。营利组织在这方面的优势弥补了政府的不足。公共危机管理是有一个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危机发生前和发生中更多的是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力量,但在危机发生后的重建阶段,政府需要营利组织通过契约和合同的形式将政府的部分工作外包给企业去完成。政府将危机管理的部分职能转移给企业,并不意味着放弃所有的监督管理权。与政府的协作关系并不能改变营利组织追求私利的特性,为避免营利组织的外部不经济行为,政府应该建立起完善的协作模式,以达到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我国政府在管理中往往重结果不重投入,就会出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对等的结果。

篇8

关键词:矿区 土地整治模式 生态修复 经验 目标任务原则

土地整治是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和未利用的土地进行治理,对生产建设破坏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恢复利用。是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活动。

一、山西省矿区土地整治的必要性

山西省由于煤炭资源分布地区广大,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开采条件好,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然而煤炭资源在带给人们巨大好处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1.露天采矿造成表土剥离、地面挖损、地表压占、植被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

2.井工采煤破坏了地层结构构造,引发地表沉陷、裂缝。采煤沉陷区地质灾害类型以地裂缝、地面塌陷为主,其次为不稳定斜坡崩塌、滑坡和潜在泥石流,以及煤层自燃。衍生造成的环境效应主要有:生态环境破坏、耕地损毁、地下水位下降、土地流失和沙漠化、水源污染枯竭等。根据初步调查,山西省因采煤造成的采空区面积近5000km2,其中沉陷区面积约3000km2。受灾人口约230万人。

3.长期采煤活动使煤系地层以上水资源系统遭到改变和破坏,形成以矿井为中心的区域性地下水漏斗,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枯竭。

4.煤矿中大量煤矸石的堆积,煤矸石中含有大量硫铁矿和锌、铅等重金属元素,煤矸石的自燃或雨水淋溶,使大气、周围土壤和水体受到污染,影响生物的新陈代谢,导致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失调。

山西省矿区业已成为典型的、严重受损生态系统。因此,预防和治理煤矿区的土地退化、塌陷等问题,已成为煤矿区的当务之急。

.

二、山西省开展矿区土地整治工作的经验

“十二五”期间,全省积极开展历史遗留的采煤塌陷土地的复垦,先后在全省安排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复垦项目3个,总投资达2781万元,复垦土地0.13万hm2(1.9万亩)。在重点采煤县实施土地复垦项目7个,投资达8796万元,复垦土地0.21万hm2(3.2万亩)。从2008年起,开展了对报国土资源部及山西省审批矿权及土地的土地复垦方案预审和审查工作。积极开展了全省土地复垦工作现状的调查,编制形成了《山西省土地复垦工程建设标准》。矿区土地整治取得的经验有:第一,矿区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的修复相结合,矿区土地整治主要工程有:地表沉陷治理、煤矸石治理、水资源保护、土地复垦、水土保持、矿区造林绿化、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矿区居民环境条件改善、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通过矿区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相结合,初步提升了矿山土地质量、恢复植被、增加了生物多样性。第二,山水林田矿综合整治,把山水林田矿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实行综合治理,提升矿区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第三,园地制宜,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适应的整治技术措施。

三、矿区土地整治的目标、任务和原则

山西省是能源大省,能源的开采给山西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矿区土地整治目标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大力推进矿区土地复垦和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实施山水林田矿综合整治,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相结合,实行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促进土地资源永续利用。

山西矿区土地整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在矿区生态恢复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平整土地、改良土壤、恢复植被,促进矿区的生物多样性的恢复。

山西矿区土地整治工作的主要原则是:

――矿区土地整治要依据矿山地质环境所处的地理条件、灾害环境类型,遵循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的原则,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塘则塘、宜游则游、宜建则建的生态理念,因地制宜,分类实施。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质,受污染土壤的改良是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基础和关键。采煤区由于受塌陷、断裂、剥离、机械受压等扰动,加之有毒物质通过淋溶、污水渗透等方式进入土壤,使土壤理化性质、土体结构、肥力等发生根本性改变。已经不能满足植物生长。而利用植被修复土壤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技术对策。土地整治工作中,选择当地的土著植被种类,在矿区进行生态修复和重建,并合理安排乔、灌、草栽种比例、密度及空间配置。

――矿区排出的废水,含有大量无机盐离子、重金属等,不仅严重污染地表水体、地下水源。而且造成水源的严重浪费。通过技术处理,将废水净化,土地整治工作中可将这部分水资源用于矿区植被恢复或农业灌溉,用以缓解当地水资源短缺的压力。

四、矿区土地整治的模式

矿区呈斑块状分布在各个土地整治区中,目前山西省的采矿方式主要是井工开采和露天开采。

1.露天矿区的土地整治模式。以平朔煤矿为代表,露天采矿造成地面挖损、地表压占、植被破坏、土地利用格局改变等,因此露天煤矿土地整治时主要的任务是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和植被措施,实现矿区生态修复,保护生物多样性。

――矿区土地整治按照“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景观重现、生物多样性重组与保护”链条,重点是以人工植被建设为核心,迅速恢复矿区生态环境。

――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牧业,按照人工林草种植一土壤熟化一恢复地力一耕地战略储Or--生态农业良性循环模式为主线,首先林草业种植,重建生态环境,为整个农业生态系统建立绿色保护屏障,通过育林、植树载果,有效的控制风沙和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建设以生态旅游休闲为中心,带动综合服务业发展。建设以矿区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矿区主题乐园、生态餐厅、博物馆等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景点,开发矿区复垦生态旅游项目。

2.采煤沉陷区土地整治模式。采煤沉陷区治理要本着综合规划、全面推进、加快建设的实施原则。以解决采煤沉陷区人居环境突出问题为重点,全面实施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土地复垦、地灾治理、生态恢复等,恢复和改善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改善受灾群众的居住条件、生产条件、生活质量等。

计划到2017年底,完成全省21.8万户、65.5万人的搬迁安置任务。到2018年底,完成59个采煤沉陷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历史遗留矿山环境综合治理率达到35%,完成40个重点复垦区的土地复垦任务,复垦土地面积达到310平方公里。

――采煤沉陷区治理,坚持环境治理与环境保护相统一、生态恢复与生态区划相统一、土地整治与地质环境治理相统一、旅游开发与城镇化建设相统一、产业开发与资源配置相统一,依据矿山地质环境所处的地理条件、灾害环境类型,遵循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的原则,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塘则塘、宜游则游、宜建则建。

――采煤沉陷区土地整治要采用多N新技术模式,如浅层沉陷区复垦耕地技术模式、深层沉陷区水产养殖技术模式、沉陷整治区人工林种植技术模式、沉陷区多元高效生态农业技术模式、沉陷区兴建生态公园等休闲功能技术模式、沉陷区建设光伏农业模式等。

篇9

(一)土地整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土地整理是国家投资重心向农村转移的具体体现。抓紧制定将土地出让金一部分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管理和监督办法,依法严格收缴土地出让金和新增建设土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用于土地开发的部分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都要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作为重要内容,建设高标准农田。土地整理投资规模的不断增长和投资区域的横向延伸,充分表明我国已经把农业问题放在了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更加突出的地位。其次,土地整理是实现生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把实现生产发展的各种要素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那么土地开发整理就是最基本、最现实、最重要的硬件因素。只有加强硬件建设,全面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消除影响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才能使农业的集约化和现代化成为可能,从而能最终实现生产发展目标。

(二)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互相促进、互为基础首先,新农村建设从政治和舆论角度为土地整理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从政策和管理角度为其进一步活跃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其次,通过大力开展土地整理,有利于从多方面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根基。

(三)土地整理工作要紧跟时代步伐,高起点,严管理,活机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好根基首先要突出重点,加大力度。突出重点就是要以基本农田整理为重点,立足于现有存量土地的整治,挖掘耕地潜力,使其更好地发挥效益。加大力度就是要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切实解决项目报审工作中存在的基层报不上去,国家收不进来的问题,力争在一段时期内对全国范围内有条件的基本农田进行一次“地毯式”整治,从根本上解决基础设施条件对农业的制约因素。其次,国家应从政策上适当扩大项目投资适用范围和提高工程质量技术标准,使土地整理工作突破部门界限、行业界限和行政界限与新农村建设有效接轨,因地制宜达到较高水准,切实解决制约项目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瓶颈问题。土地整理项目涉及的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和道路设施等工程规划,应与区域农业综合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引水工程等规划相衔接,听取农民和专家的意见,优选方案,避免低效建设和重复建设。

二、实施土地整理项目与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土地开发整理,增加了有效耕地

土地整理在调整土地利用方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力开展土地整理,不仅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而且可以提高耕地质量。

(二)土地开发整理,助推了农民增收

土地整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成为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增长点。一方面,通过土地整理增加耕地,其实质就是要求新增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应当是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保护并重。另一方面,在土地整理中,乡镇政府在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时约定,只要是农民能干的工程要由农民自己来干,让农民直接参与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并从中获得直接收益。

(三)土地开发整理,促进了农业增效

土地整理不能只是停留在一般的开发整理的层面上,而是要顺应农业结构的调整,要从增加和建造高质量耕地与农用地出发,立足于服务现代农业、服务农业规模经营、服务提高农业质量和综合经济效益,因势利导,全力引导项目区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实践证明,已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四)土地开发整理,推动了农村发展

大力推进土地整理是国土部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切入点和重要着力点。土地整理不仅能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更重要的是改善了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改变了村容村貌,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由此可见,土地整理的实施,既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缓解了耕地压力,又提高了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另外,通过土地权属的调整使当地的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得到了切实保护,减少了土地纠纷,保障了农村社会稳定。通过土地开发整理还可建成一批布局合理,生活方便,环境优美的新城镇,同时项目区水利、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均靠近居民点,兼顾解决当地群众行路、用电和人畜饮水困难。

(五)土地开发整理,优化了生产环境

土地整理既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耕作条件,又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在项目实施中体现农业现代化的元素,因地制宜,归并田块,清除土地利用不合理因素,为农业机械化创造条件,将农村水电、道路等生产条件改善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增强耕地排灌和防灾减灾能力。通过土地整理,能有效改变农业生产高投入低产出的问题,农民的生产观念也由此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依靠科技,增加投入,科学种田,规范务作的水平不断提高。整理后的土地,水、电资源得到合理利用,项目区实现水利化、耕地的保墒能力全面提高。同时,土地开发整理注重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能使区域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三、搞好土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的措施与保障

(一)资金保障

土地整理朝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向发展,涉及的范围扩大了,包含的内容增多了,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资金的来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保障:①国家财政保障。保持现有土地整理资金渠道,扩大项目资金投资范围,把对村、景的整治工程纳入项目预算。土地整理还要实行严格的项目审查、立项、规划预算和规范的项目实施管理制度。②当地政府适当投入保障。区域性的新农村建设,要充分调动当地政府的积极性,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借助政府力量使项目得以推广,这对区域性新农村建设将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③政策扶持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开展新形势下的土地整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国家对此应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此部分资金可从对村庄的未利用地,及通过工程措施开垦为新增确认耕地面积用于建设用地占补指标中来。④当地经济能人适当投资保障。随着全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各地农村已涌现出无数个致富带头人。在当前大力倡导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驱动下,有着五千年传统美德的我国人民思想道德水平更是有了很大的提高,富裕的先驱者都愿意把自己的力量投入到家乡的千秋伟业建设中,带动家乡经济整体向前迈进。此部分资金可由当地经济能人自筹组成。也就是说,哪个村庄有能人自筹了一定数额资金,当地群众也强烈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就把土地整理项目放到那里去。

(二)组织保障

土地整理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农、林、水利、交通、建设、环保和财政等部门通力合作才能做好。因此,加强组织领导,协调好各部门的工作,各司其职,是土地整理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在土地整理项目结合新农村建设实施过程中,需要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组织保障:①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协调各参建单位的管理工作,为项目建设提供领导与组织保障,并尽可能提供适当配套资金。②成立群众工作宣传小组。主要由当地政府分管领导与组织、宣传、新闻等部门干部组成,专门负责对项目区群众进行教育与沟通,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群众保障。③成立群众工作协调小组。由当地政府、项目所在地受益村和当地国土部门以及项目业主指派的专人组成,负责及时、有效地解决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④成立土地权属调整小组。由当地国土部门、乡镇政府工作人员和村委会成员组成,主要负责项目区前期的土地权属调查和整理后土地权属调整工作,确保项目建成后土地权属清楚、公平、无争议。⑤成立现场指挥领导小组。由当地土地整理中心技术精湛、工作责任心强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小组成员必须常驻工地,对项目实施进行全过程监督和指导,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困难,同时对项目资金的落实、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确保专款专用和资金的有效使用。

(三)工程措施

篇10

摘 要:“十二五”总体战略框架新形势下,土地整治成为“三化”协调发展中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手段。以河南农业大学

>> 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改革初探 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现存问题及解决措施 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独立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就业导向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探讨 新形势下包装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合理构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当前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策略刍议 浅析当下土地资源管理的措施 新形势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土地整治的机制构建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探讨 应用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遥感课程教学改革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建设模式探讨 转型形势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新形势下土地管理的格局探析 新形势下资源勘查工程(新能源)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 吴次芳,费罗成,叶艳妹.土地整治发展的理论视野、理性范式和战略路径[J].经济地理,2011,(10).

[5] 王金满,白中科,师学义.土地整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需求与前景分析[J].中国地质教育,2011,(4):14-16.

[6] 吴次芳,叶艳妹,岳文泽.试论土地利用工程的学科属性、体系和发展方向[J].中国土地科学,2007,(3):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