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设计要点范文

时间:2024-02-22 17:45: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利工程设计要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水利工程设计要点

篇1

【关键词】现代水利工程;工程设计要点分析

前言:我国是水利大国,水资源极为丰富,在没有进行水资源的科学利用时,不受控制的水不但不会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甚至造成灾害。通过对水利工程的建设,我国逐渐加强了对自然水资源的利用,为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都带来了极大的益处。水利工程在建设中需要从多方面考虑建设效益的问题,这样才能够保证该工程建设的科学性。水利工程的建设主要是以对自然状态下水资源的科学利用为主要目的,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就会降低工程建设对社会进步的收益,这就要求在现代水利工程的设计中,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对设计要求进行调整,以保证水利工程能够充分发挥出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水利工程设计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保障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同时也为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水利工程的建设,使人们在防洪、灌溉、发电、供水、航运、养殖和旅游等众多领域都享受到了水利工程所带给我们的安全作用和经济作用。同时,水利工程建设可以有效的均衡不同地区水源的问题,从而促进植被和生物的生长。进行水利工程建设,能够使人类与水实现和谐相处,使水利工程在服务过程中保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这也是未来水利工程发展的趋势。

2、水利工程设计的原则

2.1以人为本的原则

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应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以工程安全为基础,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设计者应该把更多的情感融入到自然生态环境中去,从而营造出高品位的景观和环境。

2.2安全第一,经济合理的原则

现代水利工程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工程,水利工程应满足防洪、供水、发电、航运、旅游等要求,还应考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现代水利工程的设计应满足相关的规范要求,确保水利工程设施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应遵循风险最小和效益最大原则,做到经济合理。例如现代城市环境水利工程的设计,除应满足一般的防洪要求外,还是城市的重要景观,工程建成后将会有大量的游人进入,因此,在工程设计中既要满足人们亲水、嬉水的要求,同时还要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

2.3坚持生态化和自然化的原则

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始终是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设计主题,在保护原有自然景观和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考虑工程、景观以及生态要求的条件下,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势,采取因地制宜,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高度结合,体现人与自然的融合。

2.4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原则

人工景观设计是现代水利工程的重要内容,景观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原有天然景观的类型、分布和特点,将人工景观与天然景观融为一体,真正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设计理念。

2.5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原则

作为城市景观的现代水利工程,要保证工程景观功能的正常运行,蓄水是实现这一功能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现代水利工程设计要点

3.1采取设计监理体制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水利工程设计审核工作的有效性,就必须在工程设计中,采取设计监理体制。采取设计监理制,则能够对设计的整个过程实施有效的控制及监控,促进设计方不断改进自身设计水平,提高自身设计能力,保证工程质量。从而能够在工程设计中,能够对工程设计工作的全过程实施动态跟踪、监理,从根本上控制工程设计的质量,提高设计工作的效率。

3.2注重美学研究,营造景观工程

水利工程设计应重视美学研究与景观设计,这将会给水利工程带来良好社会、经济和环境在内的综合效益。人类已经从原始水利阶段、工程经济水利阶段进入生态经济水利阶段,水利工程的设计必须与维护生态和保护环境相协调。

3.3注重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在进行工程设计之前,工程的设计单位及设计人员必须对工程所处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保证在设计的时候可以通过相应的方法策略解决好工程与环境协调这一问题,保障资源利用的合理性。设计人员必须摒除传统世俗的审美及评判标准,避免病态空间的构建和国务装饰问题的发生,在减少视觉污染的同时,使整个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得到有效提升。

3.4生态及美学因素

水利工程设计要对各种生态环境理论和相应的生态技术进行充分的考虑与运用,以便于实现对水量和水质科学配置的同步化,将工程设计与生态环境设计进行有效结合。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将工程结构的建设与环境相结合,充分利用环境因素,将水利工程的建设的应用变得更加现代化和实用化。

3.5凸显文化品味和文化内涵

不同于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现代水利工程从某一角度上看已经成为城市景观的组成部分,其文化品味与城市的品味结合在一起,水利工程设计的文化品味和文化内涵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的文化气息。因此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对城市的人文风俗、自然文化等进行相对深入的了解和感知,以便于通过相应的建筑小品、景观和水域等的布局与规划,使整个水利工程的文化品味与城市的文化气息融合在一起。

3.6设计中要强化质量管理,确保整个设计质量水平

设计单位在进行管理时,要树立质量管理理念,将质量问题当做最根本的问题看待。紧紧围绕着顾客需求进行设计,不断提高项目设计质量,通过全方位质量控制来推动发展。设计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的过程中,要尽量做到具体详尽,为施工单位的工作提供完整可靠的信息,以防后期阶段发生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纠纷。与此同时,编制的概算也要尽可能完整以及准确,关于项目单价的确定,要结合当地的具体实际进行计算,这样才能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3.7加强施工的机制和观念创新

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方案确定组织机构,明确了母、分公司的体制,并相应建立起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方案基本具备了。但这一方案的有效运行还需要有创新的机制,方能使这一创新方案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创新的机制就是要使项目经理部及分公司不断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牢牢占有自己的市场,不断开拓和占有潜在的市场。项目施工管理不断创新的关键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大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凝聚,切实加强创新意识,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即以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要深刻认识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紧迫性、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施工企业应将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上来定位,并将创新工作切实落到实处,要根据时代要求和遵循创新原则去提出创新方案。

4、结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设计工作是保证水利工程可以顺利进行的基础,也是保证水利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的保证。水利工程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安全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在进行工程设计的时候对工程的细节也进行很好的控制。水利工程的设计工作可以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设计的时候要能够克服出现的问题,保证水利工程设计工作可以顺利完成。笔者衷心希望,以上关于对我国现代水利工程设计的探究能够被相关负责人合理的吸收和采纳,进而更好的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为我国人民群众谋福利。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应注重生态、环保,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设计理念。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应把握“工程与生态、景观与文化、现代与自然”相结合的设计主题,做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性,水利建筑整体与景观设计内容相融合,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注重水工建筑物个性、布局、色彩和创新,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综合考虑工程所在地的区域性、历史文化性、整体性等因素,真正做到安全可靠、生态环保、美观、可持续性等。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可持续、经济合理和安全等原则。针对当前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从生态环境保护、景观设计路、人文等方面出发,现代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应以提高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内的综合效益。

一、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原则

现代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如图1)

1、安全第一,经济合理的原则

现代水利工程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工程,水利工程应满足防洪、供水、发电、航运、旅游等要求,还应考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现代水利工程的设计应满足相关的规范要求,确保水利工程设施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应遵循风险最小和效益最大原则,做到经济合理。例如现代城市环境水利工程的设计,除应满足一般的防洪要求外,还是城市的重要景观,工程建成后将会有大量的游人进入,因此,在工程设计中既要满足人们亲水、嬉水的要求,同时还要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

2、以人为本的原则

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应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以工程安全为基础,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设计者应该把更多的情感融入到自然生态环境中去,从而营造出高品位的景观和环境。

3、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原则

作为城市景观的现代水利工程,要保证工程景观功能的正常运行,蓄水是实现这一功能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4、坚持生态化和自然化的原则

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始终是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设计主题,在保护原有自然景观和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考虑工程、景观以及生态要求的条件下,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势,采取因地制宜,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高度结合,体现人与自然的融合。

5、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原则

人工景观设计是现代水利工程的重要内容,景观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原有天然景观的类型、分布和特点,将人工景观与天然景观融为一体,真正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设计理念。

二、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关键点分析

1、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应重视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水利工程设计前,应研究工程所建地的生态环境状况,设计时应解决好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改变人们现存的世俗审美观判断标准,不搞病态空间和过渡装饰,减少视觉污染,使设计更贴近自然,使能源利用和景观创造都达到新的高度。

2、注重美学研究,营造景观工程

水利工程设计应重视美学研究与景观设计,这将会给水利工程带来良好社会、经济和环境在内的综合效益。人类已经从原始水利阶段、工程经济水利阶段进入现代生态经济水利阶段,水利工程的设计设必须与维护生态和保护环境相协调。

3、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应与生态环境工程设计相结合

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并运用生态环境科学的相关理论和工程技术,实现水量与水质同步科学配置的目的,在水污染防治工程中为重要。由于水利工程作用的水量一般较大且季节性变化明显,所以现代水利工程设计中应重视与生态环境工程设计的有机结合。

4、设计时应重视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

作为城市景观的现代水利工程,其文化品位通常是决定该城市品位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基础设施。水利工程设计应在对城市的自然文化、人文风俗等特点深刻了解和感受的基础上,通过对景观、建筑小品、水域绿地的布局和规划,使水利工程的文化氛围与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融为一体。

5、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应重视景观设计

由于现代水利工程的特殊性,在设计时应重视景观的设计。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注意。

(1)景观设计的生态性。景观设计应尽量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尽量保持原生态。

(2)注重因地制宜,参与性、观赏性和实用性的相结合,真正做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

融合。

(3)应重视与周围建筑的协调,重视当地文化和经济合理性。

三、设计阶段的详细步骤

1、预可行性研究

预可行性研究是在江河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或河流(河段)水电规划以及电网电源规划基础上进行的设计阶段。其任务是论证拟建工程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本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 河流概况及水文气象等基本资料的分析;工程地质与建筑材料的评价,工程规模、综合利用及环境影响的论证;初拟坝址、厂址和引水系统线路; 初步选择坝型、电站、泄洪、通航等主要建筑物的基本形式与枢纽布置方案; 初拟主体工程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总体布置、估算工程总投资, 工程效益的分析和经济评价等。

2、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阶段的设计任务在于进一步论证拟建工程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 并要解决工程建设中重要的技术经济问题。主要设计内容包括: 对水文、气象、工程地质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基本资料作进一步分析与评价; 论证本工程及主要建筑物的等级;通过水文水利计算,确定水库的各种特征水位及流量, 选择电站的装机容量、机组机型和电气主接线以及主要机电设备; 论证并选定坝址、坝轴线、坝型、枢纽总体布置及其他主要建筑物的型式和控制性尺寸;选择施工导流方案,进行施工方法、施工进度和总体布置的设计, 提出主要建筑材料、施工机械设备、劳动力、供水、供电的数量和供应计划; 提出水库移民安置规划及环境评价; 提出工程总预算, 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阐明工程效益。最后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包括文字说明和设计图纸及有关附件。

3、招标设计

招标设计是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 将确定的工程设计方案进一步具体化, 详细定出总体布置和各建筑物的轮廓尺寸、材料类型、工艺要求和技术要求等。根据招标设计图所确定的各类工程量和技术要求,以及施工进度计划,可以进行施工规划并编制出工程概算, 作为编制标底的依据。编标单位则可以据此编制招标文件, 包括合同的一般条款、特殊条款、技术规程和各项工程的工程量表, 满足以固定单位合同形式进行招标的需要。施工投标单位, 也可据此进行投标报价和编制施工方案及技术保证措施。

4、施工详图设计

施工详图设计是在招标设计的基础上,对各建筑物(含机电、金属结构)进行结构和细部构造设计,最后确定地基处理方案,进行处理措施设计;确定施工总体布置及施工方法, 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预算等; 提出整个工程分项分部的施工、制造、安装详图。施工详图是工程施工的依据, 也是工程承包或工程结算的依据。

结论

对于水利项目来讲,其勘察设计活动的要素非常多,很容易就会面对许多的不利现象。其总的设计活动要合理有序,要确保合乎项目的防洪等的规定。期待设计工作者可以切实的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而且通过多样措施来切实提升自身的工作水平,确保设计工作能够有序的开展。要确保设计和项目的具体情况保持一致,秉承实事求是,高度负责的心态来开展资料的搜集和各个时期的设计活动,综合的分析干扰预算的要素,确保项目的概预算能够和结算之间不会出现较大的差距,确保设计活动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正厚.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河南科技,2011,(04).

[2]陈银萍,栗玉荣.我国水利工程设计问题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20).

篇3

在我国农业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中,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一项不仅直接促进农业的生产与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工作,而且对于国家水资源的综合治理与合理利用也有积极作用。尤其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以及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现状的日益突出,现阶段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与进步,以及满足现阶段的经济制度发展要求等,都有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因此,做好现代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与设计工作,促进我国农田水利事业的跳跃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现状 

1、农田水利工程规划秩序维持不够好 

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部门比较广泛,涉及的管理部门也相对较多,要想做好农田水利工程,就必须严格要求各个部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但是,现在的规划秩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涉及到的各相关部门缺乏统一的规范管理,所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导致工程的规划秩序不能很好的维持,使得水利工程的功能不能够完全顾及到,从而影响整个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也会影响到相关部门的利益,各个部门都负责各自建设的一部分,最终会导致整个建设工程杂乱无章,缺乏系统管理,整个工程的规划设计也不能够顺利的执行,这将会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正常发展。 

2、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与实际联系不紧密 

不管任何工程建设都需要严格与现实情况联系起来,才能可持续性的发展,才能在社会经济飞速的发展过程中立足。然而,现在有些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中,设计单位为了获取更多的效益,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规划设计人员几乎在超负荷的情况下运行,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完成设计任务,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实地考察,也没有足够的空间去想象更加完美的规划设计方案,最后的规划设计存在一些纸上谈兵问题,与实用需要还有一定距离,这将会直接导致工程的规划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变更,施工联系单增加,整个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工程投资等都得不到很好的控制。 

3、相关部门对工程规划设计的管理不到位 

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个水利工程的收益以及长远发展,所以,在规划设计中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管理,确保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质量。然而,目前,有一些水利工程的工地相对比较分散,工程的监理费用也不高,最后导致许多工程管理部门都不愿意去监管,使得这些水利工程的监管部门参差不齐,监管职责也不能落到实处,一些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缺乏监管,很不完善,以至于不能保障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以及效益。少数地方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前期规划设计几乎没有任何监管措施,工程设计质量低劣,实施后效益不高。 

三、现代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要点 

为了有效解决现代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进一步提高工程规划设计质量,必须掌握现代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要点,下面就此提出个人一些观点以供探讨。 

1、农田水利规划设计的标准 

农田水利灌溉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和不确定性,每年的用水和来水量都不同,所以,农田水利规划设计要根据相应的标准而不能根据经验来进行,这样才能保证农田水利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一般情况下,要将农业发展要求、当地经济条件、灌区水源来水状况和现有水利设施状况等作为依据,然后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定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标准直接影响到各种建筑物的结构尺寸和投资,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的投资与效益。 

1.1农田水利灌溉设计保证率 

农田水利灌溉设计保证率就是指在长期的使用中,个别水利灌溉工程的灌溉用水能够充分满足的年数的出现概率,这个比值就被称为灌溉设计保证率,一般使用“P”来表示。例如,一个区域的灌溉设计保证率是80%,就可以表示为P=80%.因此,在设计农田水利工程时,设计单位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当地的作物种类和水源情况来确定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设计保证率。随着现代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农产品的转型发展,灌溉设计保证率应当依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而不能不变地延用。 

篇4

辽宁省为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动态监管,在借鉴探索的基础上,对监管内容全覆盖、信息共享、标准化、面向对象、约束机制、查询统计等层面进行设计,建立了多方认可、程序严密、动静结合、报管分离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动态数据库,为实现水利建设项目信息化监督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水利工程;数据库;设计;动态管理;辽宁省

近年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饮水安全、灌区节水改造、泵站更新改造、水土保持、引输水工程等建设项目呈现出点多、面广、量大,管理主体分散,管理对象多样化等特征,水利建设管理呈现出投资强度高、建设任务重、管理要求高、工作责任大等新的特点[1]。在新的形式下,辽宁省为全面做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在借鉴探索的基础上,提出开展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动态管理系统建设,重点研究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动态数据库建设工作,现将设计要点进行交流分享。

1设计要点

数据库设计是应用系统设计的根基,数据库设计关乎系统功能实现度、稳定性、扩展性等多个方面的内容[2]。为确保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动态数据库达到“把数据管起来,将数据用起来,使数据活起来的”的预期目标,特对数据库在内容覆盖、信息共享、标准化、面向对象、约束条件、查询统计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设计。

1.1全过程覆盖

依据辽宁水利建设项目管理经验,将水利建设项目管理有关字段按照建设过程进行科学划分,按项目实施过程划分为前期工作、项目基本信息管理、建设过程管理三大阶段,按项目管理内容分为前期工作、项目基本情况、项目招投标、参建单位及人员履行合同情况、进度管理、计划和资金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检查稽察督查审计及整改情况、竣工验收等10个环节[3],对管理内容进行全面覆盖。

1.2信息互联共享

在辽宁水利信息化整合建设的背景下,严格执行数据来源唯一性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系统的权威数据。与水利建设项目管理有关的设计、施工等单位和人员信息,采取“同存异消”的方针,对辽宁省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信息平台系统中的数据字段进行整理,作为水利建设项目动态管理系统数据库的字段内容,确保此类信息同源权威;同时结合质检处等有关处室意见,合理设置数据字段,为今后相关处室新建或改建系统提供数据接口。

1.3标准化处理设计

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数据库建设的标准化处理在数据库建设中尤为重要[4]。水利建设项目面广类多,主要可分为水库、水闸、泵站等工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治理项目、移民后期扶持项目、水文测站项目、农村电气化项目以及河流治理项目等几大类别。为保障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动态管理数据库标准统一,特采取“求大同存小异”的方针,对全部项目的前期工作、项目信息管理、除进度管理以外的过程管理进行规范化处理,在字段设计上统筹兼顾,归一化处理,形成统一标准;因不同项目在进度管理中体现的指标不一样,比如农村电气化项目主要体现在发电设备采购、安装方面,水土保持治理项目体现在鱼鳞坑、截水沟、植被绿化的数量、长度和面积上,水库、水闸等工程项目体现在土石挖方、混凝土浇筑体积上,特采取先差异化后标准化进行处理。通过标准化处理设计,大大提高数据库的兼容和共享,提高数据库的通用性,特别利用降低建设成本和方便数据库用户使用。

1.4面向对象设计

数据是系统的灵魂,活的数据是系统生命的保证。水利工程项目动态管理数据涉及到项目法人,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及人员、质检处、安监处、建设与管理处等众多机构和人员,这些信息都需要纳入数据库中,为保障数据更新及时、稳定,就必须面向对象来设计。考虑到项目法人在整个项目中的主导作用和稳定性,数据更新以项目法人为主导、质检处辅助来进行设计。不同对象对项目管理的侧重点也不同,考虑用户在系统使用过程中的权限分配,在对数据库表的处理上,按照项目法人、参建单位、监督机构、建管机构、管理员等5类人员进行分类标识,支撑系统交互界面的设计与调用。

1.5约束机制设计

提供约束条件机制、完整性检查方法、违约处理是维护数据库完整性的充分必要条件。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动态管理数据库在约束机制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数值的自动求和计算方面,避免人工录入出现计算错误;2)对参建单位人员方面,系统自动调取辽宁省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信息平台中的入库资料供填报人员选取,确保各类人员符合相关资格;3)对持证上岗人员出现一员多岗现象及失信惩戒人员进行红色警示。

1.6查询统计设计

数据检索与查询也是数据库的主要功能之一[5]。为便于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统计查询,特在数据库设计上充分考虑查询或统计的口径,结合辽宁水利建设管理需要,设计了年度、工程类别、业务处室、行政区划、投资来源等5类统计口径。其中工程类别和业务处室划分要与辽宁省水利投资统计软件相衔接,确保水利建设投资统计结果与本库中的建设进度统计能对应分析。

2结语

辽宁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动态数据库设计是对辽宁水利工程建设监督管理的一次全方位梳理。经过查阅了大量的法规文件,多次征集有关部门意见,仔细分析数据上报程序,形成了多方认可、程序严密、动静结合、报管分离的水利工程建设动态数据库,以此库为基础,研发辽宁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将高效支撑和提升辽宁水利建设与管理效能,为水利建设管理改革发展提供新的起点。

作者:高真伟 赵巨伟 单位:辽宁省水利厅建设与管理处 辽宁江河水利水电新技术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1]陈雷.坚持改革创新强化建设管理努力开创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新局面[EB/OL].

[2]伞颖,高辉.浅谈数据库设计在系统设计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3(24):168—16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SL223-2008,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1—10.

篇5

关键词:城市水利工程 水环境

Abstract: urban environment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s in our country in recent years gradually rise of new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and also a new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development and the new task. As a modern city, the prerequisite and basis of urban water conservancy are more and more concerned.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water conservancy planning, put forward the modern city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rom the, from the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high starting, to an overall planning, overall consideration,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properly handle the various construc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relationship. Should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in play, and draining flood control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how to play its modific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s a must follow the important principle.

Key words: the city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water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 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的水利工程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和内容,除满足防洪安全的要求外,还要提出改善和美化环境的要求。使城市环境得到保护、保持生态平衡、市民生活更趋舒适。城市水利工程建设应该主动适应这种需求,逐步实现从传统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生态水利的转变,注重水利工程的景观和美学要求,要用新理念进行规划设计。

1 水利工程景观设计的发展与需求

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对于改善水域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以改善水域环境和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的“城市环境水利工程”建设,成为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现代城市的功能,对流经市区的河流归纳起来有两类要求:

①对河中水流的要求是:水质清洁、生物多样性、生机盎然和优美的水面景观。

②对滨河带的要求是:能反映本地独特历史、文化、风俗的滨河景观;能提供一充满鲜花、有人工景点、公园化的休闲、娱乐、体育活动空间;能营造一充满文化、艺术、科学气氛,具有现代气息、人水关系协调、引人入胜、便于人水亲近的滨河带。

人们提出这些要求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水利建设者应当适应这种趋势,满足社会的要求。在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注入更多的人文、艺术、科学和现代气息,注重工程的环境效益和美学效益。从这个角度来说,现代水利可以称之为“大水利”,即“通过流域的综合整治与管理,使水系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都得到完全地发挥,使全流域的安全性、舒适性(包括对生物而言的舒适性)都不断改善,并支持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利工程,改造山河、兴利除害、综合开发、合理利用、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水资源,使之更好的服从人们的意志,更好地为人类造福,这不仅改变了自然界中天然水流的形态,也改变了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国内外的大量实践都表明,许多水利工程不仅发挥了它们正常的工程效益,而且也越来越显示它们的环境效益,成为一种新颖的,十分引人注目的旅游资源,在发展旅游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开发水利工程旅游,已经成为水资源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生态经济环境水利阶段,人们普遍关注环境与生态问题,普遍重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在这样的前提下,强调水利工程建筑物的环境功能和美学价值,己成为国际、国内在水利工程设计方面的新趋势。

2 水利工程景观设计的原则

2.1技术与美学相结合的原则

水利工程建筑物和枢纽布局不能单纯追求美学效果,它首先要实现工程的基本功能,并满足技术优化的要求。即使是城市环境美化水利工程,其基本要求是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等。因此,水利工程的美学设计必须首先满足工程的技术、经济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对景观构成元素进行美学调整。技术美学是水利工程的美学基础。

2.2生态环境(改善)保护原则

从生态学角度来说,河流是生态环境中能量转换和生物活动的廊道,为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在河道上修建水利工程,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河流生态环境、打破生态系统的平衡;另一方面,水利工程能改善河流的水质,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尽管河流生态系统有自我恢复的能力,恢复期与河流生态生命力有关,但不能百分百的恢复,有些河流的生态甚至完全不能恢复。因此,水利工程建设应注意对周边环境以及流域的生态进行保护,不应以生态的破坏、环境的退化为代价。注重环境和生态的保护是水利工程景观(美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之一。

2.3强调个性和创新的原则

水利工程常常因其独特性和大空间的跨越带来景观特质和震撼的效果,给人留下深刻的映象,具有地标的意义。要发挥水利工程景观特点,必须在设计中注重水工建筑物的个性发挥,注重建筑物的布局和色彩方面的创新。同时,也要注重与周围环境(如:城市建筑)的和谐,综合考虑工程所在地区的地域性、文化性、整体性等方面的因素。

3 水利工程景观规划策略

3.1沿河绿地

滨水环境的总体构思应尽可能扩大沿河绿地,形成较为连续性绿化带,用绿色来勾画古城的轮廓,延续城市文脉。同时,以良好的绿色空间,优化环境景观质量,体现现代化城市的新形象。

3.2闸坝结合,扩展沿河水面。

规划河道可修建彩色橡胶坝,泵房外观可按风景区房屋标准设计,橡胶坝的主要功能是增加蓄水面积,以形成水面,形成人工湖美景。水边设置亲水步道、平台、桥梁、滨水建筑物等,供游人欣赏水面景色。

通过新建湿地连通闸向人工湿地定期供水,以增加水面及绿地面积,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给市民和游人提供良好的视觉效果。同时可为生态化污水净化技术的引进提供良好的试验场所。

3.3生态护堤

可规划采取自然土质岸坡、自然缓坡、植树、植草等生态工程护堤,既防止水土流失,又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水生动物的繁育、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活动创造条件。对于河岸边坡较陡的地方,采用木桩、木框加毛块石等工程措施,这种护坡工程既能稳定河床,又能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避免了混凝土工程带来的负面作用。在应用草皮、木桩护坡时也可以运用土工编织物,袋内灌泥土、粗沙及草籽的混合物,既抗冲刷,又能长出绿草。有利于堤防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3.4绿化树种及花草

沿河绿化树种,以合欢、国槐、银杏、杨树、柳树等乔木为骨干树种,以桂花、雪松、紫薇、黄杨球、桃树等灌木和牡丹、月季、三叶草、金边书带草、马尼拉草坪等花草为主要植被,形成多种类、多层次生态群落。

3 水利工程与生态平衡

兴修水利工程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人类在地球上修建的水利工程无外乎两大类,即蓄水库和跨流域调水工程。它们的实质都是为解决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平衡问题。

在我国,对生态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蓄水库。从表面看,它们都是为了解决水资源不足或充分利用水资源,但如果深入探究,却发现其中对社会、环境的潜在影响是巨大和复杂的。简而言之,其影响包含直接的或间接的、短期的或长期的、诱发的或积累的、一次的或两次的等等因素。所有这些影响,都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

然而,应该看到,包括生态平衡在内的自然平衡本来就是动态的,人类正是通过不断地打破那种不利于人类健康发展的平衡,才能发展到今天。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既是动态的,同时又是随时存在着。问题在于人类怎样以一种最优的方式去分辨出那些不利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平衡,打破之,并更加自觉地重建一种新的平衡,即人工生态平衡。

结束语:

兴修水利工程将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水利工程的合理规划,对生态平衡的良性循环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在兴建水利工程时,要将环保意识贯穿于工程规划设计及施工组织管理的每一环节。

参考文献:

[1]王蜀南,王鸣周.环境水利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

篇6

关键词:节约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经济要点

引言:农业主要是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要不断的加强,应该要使农业的生态环境得到切实的改善,以此来不断的提高我国农业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发挥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要想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发挥,应该要对节约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合理化的运用。

1.关于我国农业水利工程的概述

农业水利工程主要是保证农业生产以及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同时也是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新世纪以来,面对着日益发展的社会科学技术以及环境的要求,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中做好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特别的关键,也是现代化工程建设中备受人们关注的一个环节,因为我国农业生产中造成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所以,在工作中做好相关的生态化水利建设是十分关键的。

1.1关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分析

现阶段,我国人口中大约有九亿多人口为农村人口。因此农业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与此同时对于农业水利工程的研究一直也是未曾间断过,自从都江堰以来,我国历代人们都十分重要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并且也建立起很多的农田水利工程。目前,农业水利工程已经是成为了保障农业生产质量以及产量的主要环节,逐渐的改变了传统靠天吃饭的模式,同时也逐步的成为了根据水利工程作为基础的现代化农业生产。

1.2关于节约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构建节约型的农业水利工程已经是成为了现代化设计发展的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和满足农业发展的新型工程措施。对于这种农业水利工程来说,其建设应该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根据优良的生态环境作为基础,以此来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以及为后代子孙谋福利为目的来进行。在工程建设中应该要重点强调健康农业和持续农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保证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手段,对于这种社会发展背景,在工程建设中如果能够起到良好的生态概念,将会对农业生态系统带来巨大的改变。

2.目前农田水利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不周全的工程建设考虑,在统一规划的过程中有所缺乏,各个行业部门都是各自为政,在项目建议书的过程中没有对社会效率效益进行充分的考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比如:目前我国在对水利部门实施高效节水和小农田水利项目进行推广,国土部门主要负责的就是土地整理项目进行实施,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以及各部门之间都缺乏着沟通,导致项目区出现重叠现象的发生,导致国家资源出现浪费现象。

二是比较多的重复建设和半拉子工程数量,工程项目规划不周全,具有着比较低施工质量,管理混乱等因素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许多的历史遗留问题出现,例如:在进行高效节水进行推广的初期,对喷灌技术进行大量的建设,在这个阶段运行之后,就会有成熟的喷灌技术部产生,不能够和实际需要进行适应,需要进行全部的拆除,所以,在对先进技术进行推广的初期,应该在一定程度上遵循“实验、示范和推广”的原则进行应用。

三是关于比较低的建设标准。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属于查补工程,具有着一半以上的建设资金主要都是因为群众自筹或者是通过以劳折资的形式来进行筹集,进而容易出现资金方面的缺口,只有这种通过水利设施标准来降低的方式,在建成之后实施粗放的管理,进而造成建成之后没有进行使用那么直接使设计标准使用降低,直至提前报废。

2.2关于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问题

一是项目法人的职责混乱,所有权归属没有明确,项目的法人主要是作为项目实施的主要投资方负责。设计和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经过招标和投标确定之后根据合同规定提供资金的专业服务。现阶段三制的推广已经是得到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农田水利建设多数是有行政主管部门作为项目的法人,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能够完全履行法人的职责,项目法人在建设中很难将资金进行集中使用,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进程使用资金已经是成为一种奢谈。

二是项目招标以及竣工决算的难度大,农田水利工程资金来要是来自于国家和地方政府依靠群众自筹相结合的方式。国家提供的资金到位及时然而地方的资金很难得到保证。群众自筹资金也相对比较少。项目在审批的时候,所有的费用作为总体投资,并且根据规定不能够取费,要是仅仅只是对国家补贴的部分进行招标将会造成自筹部分的资金部分出现外循环,这样将会通过不了决算的设计。

三是弱化了政府部门对于项目的监督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该要根据法律和法规的强制性作为标准依据,根据工程质量以及工程建设各个主体的质量作为主要的内容,对于工程建设进行监督管理,水利行政主管部门直接介入项目实施,必须要将会消弱管理力度,从而没有办法保证工程质量,并且也不利于工程监理制的实施。

3.关于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经济效益的对策

3.1要不断的拓宽农田水利工程筹资的渠道

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问题一直都是困扰着农田水利建设的一个大问题,为了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采取多元化的投资方式,以此来拓宽筹资的渠道。所以,应该要进一步建立根据政府、农民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渠道以及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同时应该要采取多种形式、放宽政策调节以及积极的引入社会的资金,以此来不断的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的总体投入水平以及建设标准。

3.2必须要逐步的推进农田水利产权制度的改革

确保农田水利工程的长期发展效益关键就是在于解决水利工程单位的日常维护问题。自从我国水费改革之后,基本水费将会取消,不仅仅乡村组织推出农业灌溉的组织,并且政府也没有相应的补助,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进入困境,职工工资没有得到保障,日常维护也无从谈起。要扎实推进小心农田水利产权的改革制度,促使水利工程的运行以及管理进入到良性的循环。

3.3在技术和管理上对工程运行管理进行不断的加强

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够重建设、轻管理,要不断完善渠道运行管理制度,对渠道日常运行过程中的检查工作和维修保障工作进行做好,对渠底的实施进行及时的填筑,对渠堤内存在的杂草进行清除,对灌前以及灌中和灌后的检查制度进行监理,对工程管理制度进行满足,落实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效益的有效发挥进行实现。

总结:通过上述的内容分析可以知道,农田水利工程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建设效益以及新农村建设成效发挥着一定的关联,甚至是将会对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整体性带来直接的影响。所以,通过构成节约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而实现了农田水利收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水利工程设计;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V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水利工程设计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初始阶段,无论从水利事业,还是从发展大计上考虑,都应该加强水利工程设计工作,应该在完善水利工程设计的监督机制、招投标制度等基础环节上下功夫,抓住水利工程设计前期准备和质量控制这两个关键,将水利工程设计工作更好、更全面地开展。

一、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前期勘测结果不准确

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由于很多设计单位的人员数量不足,设计任务繁重,并且时间较紧张,还有的设计单位从资金方面考虑,简化了工程前勘测流程,并没有亲自到实地进行勘探。因此,布点数量与最初的工程预想产生偏差,钻探的深度也不达标,只是单一的采取钻探的方式,并没有采取其他先进的勘测手段,勘测结果不够准确。有些工程设计甚至会简化勘测这个环节,根本不对工程的实际地质环境进行勘测,直接利用已有的地形图、地质资料进行工程设计。无论是勘测结果不准确,还是无实际勘测,都会影响到工程设计方案。例如方案中的坝址确定、施工导流方案的设计,工程重要的构件布局的合理性也会受到影响。

(二)设计方案可执行性差

近些年,水利工程的数量急剧增加,涌现出了大量的新型材料、创新工艺,这些创新的因素被应用于水利工程建设中,可以节约工程投入成本,节省人力与物力,缩短了工程工期。但是,在新材料的使用与新工艺的运用上,存在很多差强人意的地方。一些工程设计者过分推崇这些新技术,提倡在工程中牵强使用这些新技术,使工程建设变得十分复杂,脱离了工程项目实际,最终适得其反,没有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除此之外,很多先进的技术应用于水利工作中,后期投入运行后,设备的运行维护费用较高,使站的资金运转增加了压力。因此,在进行工程设计时,不应只考虑工程中技术含量的多少,应考虑到工程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进行工程方案的设计,提高工程方案的可实施性。

(三)工程设计人员之间沟通不足

整个水利工程是一个主体,它的整个工程设计也是不可分割的。完整、科学的工程设计包括多个方面共同的努力,例如水利设计、电力设计、金属结构设计、电气设备的安装等。这些方案的设计必须都是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的,既要保证每个单一方案的科学性,也要保证整体方案的科学合理性。例如,如果水利工程中各个专业的设计存在问题,就会出现很多重复的工序,既浪费人力,也浪费财力。一些预埋件、预留孔、预留线路没有预留,后期的施工就会破坏前期施工的混凝土,影响工程进度与质量,并且还会埋下安全隐患。

二、现代水利工程的设计要点

(一)水利工程设计要注重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在进行工程设计之前,工程的设计单位及设计人员必须对工程所处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保证在设计的时候可以通过相应的方法策略解决好工程与环境协调这一问题,保障资源利用的合理性。设计人员必须摒除传统世俗的审美及评判标准,避免病态空间的构建和问题的发生,在减少视觉污染的同时,使整个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得到有效提升。

(二)水利工程设计应加强对生态及美学因素的强调

水利工程的实际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对水资源的控制和利用方面,其结构的外在美观性也也同样影响着工程功能的正常发挥。水利工程设计要对各种生态环境理论和相应的生态技术进行充分的考虑与运用,以便于实现对水量和水质科学配置的同步化,将工程设计与生态环境设计进行有效结合。

为了能更好地、更持久地为人们服务,按照工程力学等相关水利工程理论的要求,生态水利工程必须保证安全,达到抗损耗能力强等建设标准,要做到在实际中能够抵御各种严酷气候条件,还要按照相关原理确保工程符合自然生态特征和规律,避免因违背客观规律而造成的过度消耗。如此,则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方案的筛选过程中务必进行多项指标比对,反复考量利弊,坚持选择具备水利和生态两者最佳衔接点的设计方案。

(三)水利工程设计要凸显文化品味和文化内涵

不同于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现代水利工程从某一角度上看已经成为城市景观的组成部分,其文化品味与城市的品味结合在一起,水利工程设计的文化品味和文化内涵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的文化气息。因此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对城市的人文风俗、自然文化等进行相对深入的了解和感知,以便于通过相应的建筑设计、景观和水域等的布局与规划,使整个水利工程的文化品味与城市的文化气息融合在一起。

(四)水利工程应从景观设计的角度上进行优化

以上也已经提及,现代水利工程设计不仅仅要对安全和质量问题进行考虑,同时还必须从生态、美学以及文化等方面加以考虑。而景观设计作为凸显工程生态性、美学品味和文化内涵的重要内容,影响着工程设计的最终效果。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对景观设计问题进行相应的斟酌和优化。

三、加强水利工程设计的措施

(一)注重水利工程的前期设计

要建立水利工程设计的指导体系和规范标准,确保水利工程设计的质量,满足水利工程立项的基本要求。要全面展望水利工程设计的基础性资料,使水利工程设计更为丰满和科学。要在水利工程设计之间对地理、生态和人文印象进行考察,避免盲目水利工程设计的出现。

(二)完善水利工程设计监理体制

首先,要继续完善水利工程设计监理体制,为监理工作找到一个规范的执行与保障体系,从根本上确保水利工程设计监理的有效性。其次,在实际的水利工程设计监理过程中,要对整个过程进行全面而动态的监理,将监理融入到水利工程设计的全过程,将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消除在初始状态。最后,要在水利工程设计监理中,建立质量和效率意识,以监理提质量,以质量保效率,推进水利工程设计工作向深入发展。

(三)加强水利工程设计招投标制度

招投标制度应该坚持“三公”原则。要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实行水利工程信息的公开化,促进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建立起规范、公平、公正、公开的招标制度,进而推进水利工程设计招标工作正规化的实现,在提高水利工程设计招投标透明度的基础上,实现水利工程资源共享和监控有效。水利工程设计单位在招标中,坚持兼顾工程质量和施工价格的原则,遵循平等竞争、公开公正、诚实守信的原则,促进招标行为的规范化,形成科学的招标程序和招标制度,保证水利工程设计的质量。

(四)加强水利工程设计的质量管理

要想有效地提高工程设计质量,在设计时,要强化质量管理,确保整个设计质量水平。设计时要紧紧围绕工程质量和顾客的需求来设计,不断提高项目设计质量,通过全方位质量控制来推动发展。设计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的过程中,要尽量做到具体详尽,进而提高水利工程设计水平。

结束语

水利工程设计需要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设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影响工程设计质量的前提。工程设计人员的思想认识、工程设计人员的管理等,也是影响工程设计的因素之一。此外,各级各部门更要加大工程设计审查力度,加强自身的责任心,最终促使工程设计部门拿一套功能完备、与工程实际相符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张宇.针对现代水利工程设计的要点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5:247.

篇8

关键词:水利工程;设计;问题;生态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生态水利工程往往包含水利工程、生态工程、环境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水产渔业等多种工程设计的内容,如果仅仅靠水利工程设计人员是不能完成一个好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所以我们需要根据生态水利工程的特点,吸纳相关专业人员参与组建由相关专业人士构成的综合性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团队,保证和提高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水准。

1 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很多水利工程在建设当中都是以遵循以人为本、生态、景观等设计原则。这些水利工程建设都大大地改善了工程周边环境质量,增加了工程的观赏性,推动了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但同时也发现这些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若干问题:

1.1 景观设计问题

1.1.1 在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许多水利工程景观设计都是在工程实施完成后才进行这一项设计,这种没有和工程项目一起规划的景观设计方式无疑会增加了景观设计的难度,而且这种设计方式往往不尽人意。

1.1.2 景观设计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缺少人文因素。水利工程景观设计应结合工程所处位置的地貌、自然景观和当地文化等要素,这样才能有效地使得人造景观能很好地融入周围环境中,突出其独有的人文特色。

1.1.3 景观设计缺乏创新。当前,许多景观设计存在盲目跟风的现象,缺少具有鲜明地方代表性的、风格独特的景观设计创意。

1.1.4 景观设计中只考虑设计,忽略了景观建成后的管理和维护。

1.2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1.2.1 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时,并没有过多地考虑生态环境要求,满足不了良性生态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2.2 缺乏具体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方法及标准。生态系统本身就具有明确的地理位置和区域的差异性,决定了考虑生态的水利工程就应该具有特定性和区域性,因而制定具体的设计方法和评价标准非常困难。

1.2.3 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的生态意识不强。由于专业分工,以及规划设计人员与生态科技工作人员合作少,这样就导致了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人员采用基于生态环境规律来进行设计的意识并不强,以及基于生态环境的水利工程设计不普及。

1.2.4 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缺乏当地的生态、水文等具体资料。

1.2.5 即使重视水利工程的生态设计,但却忽略了水利工程建成后的生态管理和生态运转。

1.2.6 生态设计满足不了整体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性。

2 新时期水利工程设计原则

新时期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2.1 安全第一,经济合理的原则。水利工程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工程,水利工程应满足防洪、供水、发电、航运、旅游等要求,还应考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水利工程的设计应满足相关的规范要求,确保水利工程设施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水利工程设计应遵循风险最小和效益最大原则,做到经济合理。例如城市环境水利工程的设计,除应满足一般的防洪要求外,还是城市的重要景观,工程建成后将会有大量的游人进入,因此,在工程设计中既要满足人们亲水、嬉水的要求,同时还要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

2.2 以人为本的原则。水利工程设计应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以工程安全为基础,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设计者应该把更多的情感融入到自然生态环境中去,从而营造出高品位的景观和环境。

2.3 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原则。作为城市景观的水利工程,要保证工程景观功能的正常运行,蓄水是实现这一功能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2.4 坚持生态化和自然化的原则。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始终是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设计主题,在保护原有自然景观和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考虑工程、景观以及生态要求的条件下,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势,采取因地制宜,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高度结合,体现人与自然的融合。

2.5 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原则。人工景观设计是现代水利工程设计的重要内容,景观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原有天然景观的类型、分布和特点,将人工景观与天然景观融为一体,真正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设计理念。

3 设计要点

3.1 水利工程设计应重视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设计前,应研究工程所建地的生态环境状况,设计时应解决好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改变人们现存的世俗审美观判断标准,不搞病态空间和过渡装饰,减少视觉污染,使设计更贴近自然,使能源利用和景观创造都达到新的高度。

3.2 注重美学研究,营造景观工程。水利工程设计应重视美学研究与景观设计,这将会给水利工程带来良好社会、经济和环境在内的综合效益。人类已经从原始水利阶段、工程经济水利阶段进入生态经济水利阶段,水利工程的设计必须与维护生态和保护环境相协调。

3.3 水利工程设计应与生态环境工程设计相结合。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并运用生态环境科学的相关理论和工程技术,实现水量与水质同步科学配置的目的,在水污染防治工程中为重要。由于水利工程作用的水量一般较大且季节性变化明显,所以水利工程设计中应重视与生态环境工程设计的有机结合。

3.4 设计时应重视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作为城市景观的水利工程,其文化品位通常是决定该城市品位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基础设施。水利工程设计应在对城市的自然文化、人文风俗等特点深刻了解和感受的基础上,通过对景观、建筑小品、水域绿地的布局和规划,使水利工程的文化氛围与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融为一体。

3.5 水利工程设计应重视景观设计。由于水利工程的特殊性,在设计时应重视景观的设计。

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注意:

(1)景观设计的生态性。景观设计应尽量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尽量保持原生态。

(2)注重因地制宜,参与性、观赏性和实用性的相结合,真正做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3)应重视与周围建筑的协调,重视当地文化和经济合理性。

结语

水利工程设计除了满足工程的功能要求之外,还应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环境的保护、景观的设计以及当地文化和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经济合理、功能齐全、美观、生态环保的和谐统一。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设计理念。水利工程设计应把握“工程与生态、景观与文化、现代与自然”相结合的设计主题,做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性,水利建筑整体与景观设计内容相融合,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注重水工建筑物个性、布局、色彩和创新,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综合考虑工程所在地的区域性、历史文化性、整体性等因素,真正做到安全可靠、生态环保、美观、可持续性等。再者水利工程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经济合理和安全等原则。针对当前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应从生态环境保护、人文景观设计等方面出发,以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内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刘爱军.城市环境水利工程的主要特点及设计理念[J].山西水利科技,2009,21(01):68-70.

[2]徐立荣.无锡5个水利工程建筑与环境设计的回顾[J].水利水电工程设计,2010,31(04):124-126.

[3]孙明英,刘枫彩.浅谈黄河水利工程景区景观设计[J].山东林业科技,2008,26(06):80-81.

[4]刘正茂,赵艳波.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应遵循的理论与技术路线[J].水利发展研究,2007,29(08):26-28.

[5]鲜花.21世纪水利建筑工程设计发展趋向[J].内蒙古水利,2008,27(05):118-119.

[6]董哲仁,孙东亚.生态水利工程原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篇9

1.1水利工程建设前期实际调查不足,施工团

队合作水平差,灌溉面积不足建国初期,我国大部分水利工程建设基本是工程设计和施工同时进行,走走停停,走一步看一步,缺乏调查研究,施工团队合作程度不高,导致水利工程渠道混乱,水利灌溉设施灌溉面不足或不均,灌溉效率低,水库的库存水量减少了一半多,水利工程的灌溉效能严重削弱。许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的供水河流或供水渠道,在开始投入使用时比较合适,但随着人口规模的增加和农田面积的加大,农田的水需求量远远超过水利工程的供水量,水利工程的灌溉面积只有本地农田面积的百分之六七十,农业的产量和质量受到严重损失。

1.2工程基础设备建设不足,蓄水能力差

由于缺乏对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的合理设计,以及施工机械技术力量不足、工程检测能力低,导致水利工程的拦截蓄水功能不足,农田灌溉工程的利用率降低。

1.3水利工程管理维护不足

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监管严重缺乏,施工中投机取巧、敷衍了事、偷工减料等产生的工程质量、安全事故、设备故障问题常有发生。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严重受阻。二是在水利工程建成后,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不足。目前农村的水利工程超年限使用、缺乏维护致使设施破损的现象存在,成为影响农村水利工程灌溉效能的重要因素。

2后期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注意点和解决之道

2.1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农田水利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应该注意的问题:工程设计思想、政府的政策制度和管理思路、财力投入、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管、工程规划设计要点目标、工程建成后期的维护管理等工作。首先,应该确立好水利工程的中心思想和目标任务。规划前明确建设基调,重点注意规划经过。工程的规划设计要突出当地政府的工程指导。按照国家水利工程的相关规化设计标准、坚持政府正确的指导思路,结合当地农田环境地理地质状况,而且当出现地方政府从参与融资的水利工程规划设计问题时,就要高标准地设计好水利工程的思路目标。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还必须要赢得政府的审批和同意,最终才能顺顺利利展开施工和运行。其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要实事求是,避免各种资源的浪费。做好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估算规划,保障水利工程正常实施。最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要把握全局,争取当地社会发展。水利工程建设前期,要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保障水利工程建设与当地农村人口、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能够一致,水利灌溉的范围和灌溉效率能与时俱进。简言之,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在考虑当时当地的情况、水利工程的效益、民众的建议时更要关注其长远发展。下面来具体说说一些解决方法。

2.2解决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2.1水利工程建设前期做好环境地理调查研究

首先,因为当地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经济结构、水文条件、资源情况等能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所以做好调查研究,这是进行水利工程设计的第一步,否则,就会出现建成的水利工程与当地农田水利实际需求不一致的情况,阻碍当地农业的发展。其次,施工单位就要制作有关施工规划图纸,经监理查验、法人批复后开展正常施工。规划图纸要完全考虑当地农业区域规划、产业发展和农业的全面发展,根据当地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农田作物的分布特征,合理规划设计。最终要能够增加农田灌溉面积,保证少灌和灌溉不均的现象减到最低,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达到合理性标准。最后,农田水利工程的地点、规模选择要目标明确,切记眉毛胡子一把抓,盲目投资。因地制宜,按照当地农业实况和政府财务水平,科学规划,实事求是,在开展实际调查后,要开展工程设计与编制工程预算,拿出具有最佳实际效果的合理的水利工程方案,使整个水利设计工程与当地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和谐一致,完美统一。防止出现工程量大,资金供给不足,施工延期或者停工、罢工等现象问题,浪费人力物力财力。

2.2.2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先进工艺材料设备

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构成基本上是配件、原材料等。所以,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就是这些设备材料等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时,科学先进的工程技艺,高性能、高质量的工程建筑材料的应用,根本上使工程的质量得以保证。同时,施工的机械设备的采用,也要是高科技的设备产品,使水利工程建设达到低成本投入、短工期操作、高质量完后成的建设任务。

2.2.3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维护工作力度加强

一方面,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效建设,工程监管单位的监理和维护管理工作必须到位,才能保障工程有序实施。水利工程设计管理部门要监督、督促工程监理单位责任人加强工程的监管,以动态流动的方式,使监管工作渗透到水利工程建设的每个步骤环节,使监管更加全面、更加到位,实现全程监控。另一方面,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成后,施工单位和部门应该及时做好管理工作移交。将监管任务移交给水利工程用户协会单位、水利工程实施管理单位开展管理。工程运行中,还要按照有关水利工程的基础设施功能特点,做好定期不定期的工程巡检工作,及时找出工程运行中出现的各种不利因素,为水利工程可靠、平稳、安全运行以及农业经济发展排除隐患。

3结语

篇10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渠道;设计;管理

水利渠道工程作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顺应节能减排的社会发展趋势,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但是,在农田水利渠道设计及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可预知的可控或不可控风险造成渠道渗漏和损坏,不仅影响农田水利渠道的使用,而且会造成有限的水资源的浪费。做好农田水利渠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1农田水利渠道设计要点

农田水利渠道的设计要点涉及农田水利渠道的设计材料、渠道工程跌水设计、渠道比降设计3个方面,要对这3个设计要点在充分了解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渠道设计。

1.1农田水利渠道设计材料分析

设计材料直接影响农田水利渠道的质量、使用寿命,设计材料的选用是农田水利渠道设计的重要环节。在选择材料时,应该选择质高价优的材料,高质量的材料可以保证水利渠道的性能;要充分考虑季节影响,不同的季节对材料的要求不一样,材料的持久性、抗老化性需要重点考量;要选择少接缝,便于安装的材料,不仅减少因为物理因素造成的破坏,同时还能避免水的渗透;要选择性价比高的材料,农田水利渠道工程往往对材料需求量比较大,如果材料价格较高,工程成本将会过高。

1.2农田水利渠道工程跌水设计

跌水设计可以有效解决因为地面水流变化和地面高差造成的建筑物侵蚀冲刷问题。在进行农田水利渠道工程跌水设计时,挖坑均匀可以减少填方渠道,这样能够保证地面和渠道底部保持水平一致。增多农田水利渠道的跌级,可以减少农田水利渠道的地形高差,有效减少渠道维护费用,节约渠道建造成本。

1.3农田水利渠道比降设计分析

渠道比降是农田水利渠道设计的重要参数,土渠道的渠道比降一般要尽量降低,混凝土初砌渠道的渠道比降一般要适当增大,渠底比降越大,跌水的个数与跌水的落差也就越低。在进行农田水利渠道比降设计时,调查和研究水利渠道的原始渠道比降,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依据目前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设计;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接受短期内可能出现的经济损失,为长远经济效益做打算,彻底解决所有问题;从全局考虑渠道比降设计,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实现渠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2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的渠道施工管理研究

2.1施工材料控制

2.1.1原材料的选择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选用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施工标准。起到反滤作用、收集渗水作用、保温作用、抗渗作用的原材料要保证质量,混凝土的原材料,如水泥、粗骨料、细骨料等必须经过严格筛选,确保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坚固性。

2.1.2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在拌制混凝土时,应合理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例,确保其具有耐久性、坚固性能。渠道施工有壁薄的特点,要加强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要依照不同的工程特点和需要进行选择。

2.2施工工艺控制

2.2.1混凝土

U型槽预制施工农田水利工程的渠道一般采用U型槽,既可以使渠道坚实,又可以保证排水顺畅。在U型槽投入使用之前要进行预制施工,以实验的方式确认好混凝土体的配比,完成浇筑,确认硬度后投入使用。

2.2.2渠道防渗施工质量管理

渠道施工时做好防渗工作对整个工程十分重要。首先要做好渠道基础的施工。根据施工的地形地质进行开挖或填补,处理和维护好地基,保证地基的平整和坚实。为避免渠道渗漏并为混凝土初砌施工提供便利条件,要建设排水系统。其次要做好防渗支模工作。在正式安装防渗模板之前,要进行试拼接,确保模板紧实,对缝隙进行处理。正式安装时,要有坚固稳定的支模地基并确保支模面积足够大。

2.2.3浆砌石渠道施工管理

对于渠道砌石施工而言,预先处理石块,选择合适的石块堆砌方式十分重要。将石块宽面向下、尖面向上可以减少石块缝隙。对于石块之间的缝隙,可以选择合适的小石子与混合砂浆进行搅拌填补缝隙[1]。不可直接用石子填补空隙,还应避免使用溜浆法,防止缝隙扩大,保砌石表面平滑稳固。

3结语

农田水利渠道设计和施工管理是为了确保水利渠道的正常使用,延长其使用周期,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农田水利渠道的设计要科学合理,不断创新渠道设计理念。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注重施工质量,对修砌渠道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确保农田水利渠道灌溉、排水作用的稳定发挥,促进农业生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