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知识范文

时间:2023-03-17 23:17: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食品安全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食品安全知识

篇1

老爸说:“你做你做,你经验丰富,知道营养搭配。”

老妈说:“你做吧,你明白瓜果营养,再说了你也应该体验一下基层生活了!”

老爸似笑非笑,“哪儿的话?你当了十几年的家庭主妇,当然比我知道的多。”

……

正当两人争得不可开交时,我连忙出来说:“嘿嘿,要不我来做裁判,考考你们对食品知识的掌握程度,谁输了谁就做明天的早餐。”

“比就比!”

“还怕不成!”

两人的态度极其强硬,一场家庭食品安全知识竞赛开始了……

第一轮实践赛

老妈做了十几年的家庭主妇,这一轮,她明显占有极大的优势,在一旁自信地偷笑;老爸虽然经验不足,但也有过几天买菜的经验,也是信心十足。

我宣布开始。“问题一:橄榄油价格最贵,那么在所有的植物油中,它的营养就最好吗?”

老爸惊叫道:“那是当然了,不然价格怎么会这么高!”

一边的老妈胜券在握:“不是,因为橄榄油很难提炼,所以才会这么贵。”

我笑着对老妈说:“你答对了,加10分。”

老爸听了,不屑地撇撇嘴:“我失误而已!”

“问题二:什么是绿色食品?你们可别告诉我是绿色的菠菜叶哦!”

老爸语塞。

老妈毫不犹豫,张口就答:“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成分多的食品就叫绿色食品。”说罢,老妈又得意地看了看老爸……

我无奈地看了看老爸说:“老妈……答对了,再加10分。”

“请仔细听题。问题三:常吃大豆能防病吗?”

“能!”老爸几乎是跳了起来,尖叫道。没想到,这回他还真是给蒙对了。大豆能抗癌,还能调节体内的分泌功能。老爸趾高气扬地向老妈挤眉弄眼,做了个鬼脸。

我宣布:“第一轮比赛结果,老妈得分20分,老爸得分10分。老妈暂时领先,老爸要加油哦。”

第二轮理论赛

这下可把老爸乐坏了,他常常看报纸新闻,理论知识丰富着呢!这还不是小菜一碟!

我说:“第二轮比赛开始。问题一:食品添加剂为何物?”

老妈一马当先:“简单,还不是油、盐、酱、醋之类的调味品?”

老爸听了,吹着口哨,沾沾自喜地说:“不是这么简单的。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而添加的物质。对吧,儿子?”

我看了一下老妈,宣布老爸答对,现在以20比20分成平局。

接着,我又开始提问:“下面是最后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回答对于你们两人都至关重要,请你们仔细听题,《食品卫生法》中规定,哪些人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老妈急忙说:“患有传染病的人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还有补充吗?能再具体一些吗?”我征询他们两人的意见。

只见老爸眉头一皱,略一思索,说道:“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人,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看来还是老爸的理论知识占了上风。比赛落下了帷幕,老妈答对2题,老爸答对3题。当了十几年家庭主妇的老妈不幸败给了老爸,也只好无奈地承担起第二天做早餐的重任。

我又继续翻阅起《食品安全知识》手册,但心头溢满了幸福的感觉。

【指导教师:张慧】

篇2

为预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保障餐饮安全,特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培训内容如下:

一、制作凉菜、烧卤熟肉等直接入口的较高风险食品,必须有相应许可类别、备注项目,并应严格按照专间要求进行操作。禁止超许可范围经营和超出供餐能力承接大规模聚餐活动。

二、在制作加工过程中应当检查待加工的食品及食品原料,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或者使用。食品原料应保证来源合法安全,禁止加工经营《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食品。

三、加工经营过程避免生熟交叉、混放。避免生食品与熟食品接触,成品、半成品、原料应分开加工、存放;员工要经常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应消毒手部,发现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及化脓性皮肤病者,应立即暂停其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保持食品加工操作场所清洁,避免昆虫、鼠类等动物接触食品。

四、凡是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物品,应进行有效的清洗、消毒,一些生吃的蔬菜水果也应对其表皮进行清洗消毒,或剥去果皮后食用。蔬菜烹调程序:一洗二浸三烫四炒。使用禽蛋前应先清洗、消毒外壳。

五、熟制食物应烧熟煮透,尤其是肉、奶、蛋及其制品以及海产品,外购熟食和隔餐冷藏食品食用前均须彻底加热,中心温度应高于70℃。贮存熟食品,要及时热藏(60℃以上)或冷藏(10℃以下),如在常温下保存,应于出品后2小时内食用。

六、禁止使用河豚鱼、毒蘑菇、发芽马铃薯等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及原料,餐饮服务单位禁止使用亚硝酸盐。

七、豆浆、四季豆等生食有毒食物,应按要求煮熟焖透,谨慎提供贝类、海螺类以及深海鱼的内脏,有效预防豆浆、四季豆、瘦肉精等中毒。

八、外部人员不得随意进入食品加工及售卖间。

篇3

[关键词] 食品安全;态度;行为

[中图分类号] R719.3;F272.9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9-0123-03

食品安全工作关系民生,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尤其重要。从事食品加工和销售管理的餐饮从业人员对食品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这些人员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以及在进行食品制作管理的过程中是否融入食品安全的理念,直接与消费者的安全相关。为准确掌握该类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本文进行了相关研究,为积极寻求相关干预依据和管理办法提供现实数据。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2011年7月~2012年8月在宜宾市翠屏区从事餐饮工作的从业人员。根据具体餐饮单位的规模,在大、中、小型饭店以及单位食堂等分别抽取研究对象。其中随机选择大、中型饭店各200家;小型饭店、单位食堂各180家。研究单位一共760家。在所有研究单位中随机选择两名从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制作具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共1520份,在研究对象填写后回收。共收回有效问卷1440份,回收率94.74%。

1.2研究方法

项目组根据有关资料[1-6]自行编制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具体包括引言、调查对象情况、食品安全知识知晓情况、对食品安全的态度以及具体食品安全工作中的行为等内容。调查对象情况主要包括对象单位、性别、年龄、学历、专业、工龄、岗位等;食品安全知识知晓情况主要由20道经过优化的选择题构成,均为单选题,其内容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必须掌握的知识以及应该掌握的知识、日常工作中常见的影响食品安全的有关情况等;对食品安全的态度以及具体食品安全工作中的行为则为10道单选题。所抽调的从事调查的人员主要为宜宾市翠屏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宜宾市翠屏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宜宾市翠屏区质监局相关工作人员,在宜宾市翠屏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一领导下进行调查。

1.3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调查对象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2.1.1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知晓率情况比较 调查对象对于食品安全有关知识知晓率为60.76%。对于餐饮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具体时间、进行工商登记所需要的证件、何种疾病允许接触直接入口食物、工作服定期更换要求等知识掌握较好,均为85%以上;而对餐具卫生的“五关”内容、存放2 h以上食物的处理方式、吊销许可证的限制从业时间等相关知识掌握较差,在30%以下。见表1。

表1 1 440名调查对象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知晓率情况比较

2.1.2不同单位从业者食品安全知识知晓差异 在所有调查对象中,大中型饭店从业者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1.15%、小饭店为59.15%,单位食堂为61.75%。两两比较,χ2=2.04、0.11、.020,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1.3不同文化程度从业者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 小学及以下知晓率为49.58%,初中为59.20%,高中/高职/中专为61.45%,大学则高达63.29%,研究生及以上则为70.00%。提示从业者文化程度越高,其知晓率越高。见表2。

表2 不同文化程度从业者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

2.1.4不同专业从业者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 所有调查对象中,烹饪者804人、旅游服务90人、基础学习174人、其他372人,知晓率分别为65.02%、62.20%、54.20%、54.28%。其中,烹饪者、旅游服务者知晓率均高于基础学习和其他专业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3 不同专业从业者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

2.1.5从业工龄不同者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 从业工龄不同,知晓率不同。工龄越长,知晓率越上升。其中,10年以上者与7~9年者比较,χ2=046,P>0.05;与1年以下、1~3年、4~6年工龄者比较,χ2范围为10.15~308.9,P

表4 从业工龄不同者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比较

2.1.6不同岗位从业者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 不同岗位从业者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比较接近,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5。

表5 不同岗位从业者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比较

2.1.7不同培训次数从业者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比较 未培训者知晓率为39.1%,培训一次者知晓率为56.80%、培训二次者知晓率为64.00%,培训三次及以上者知晓率为68.00%。培训次数和知晓率呈正比例关系。

2.2调查对象对食品安全的态度

有98.80%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接受定期体检、教育培训、遵循工作规范进行操作。无所谓者占0.70%,不愿意者占0.50%。愿意接受者与无所谓、不愿意者比较,χ2=2771.67、2783.05,P均

2.3调查对象从事食品安全的具体行为

有89.7%的调查对象遵循食品安全规范进行操作;偶尔遵循者为4.40%,从不遵循者为5.90%,遵循者与其他两种情况者比较,χ2=2002.83、2026.39,P

3讨论

民以食为天,说明了食物的重要性;病从口入,说明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熟食品的安全是“从农田到餐桌”的食物链中最终也是最重要的一环[7]。餐饮从业者直接接触食品,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8]。这些人员的安全知识掌握水平、对待食品安全的具体态度、从事食品制作和管理的具体行为等,均直接影响食品的安全性[9,10]。本研究表明,宜宾市翠屏区餐饮从业者的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只有60.76%。这一数据表明其比例尚小,相关培训工作还有待加强,具有极大的提升空间。对餐饮行业的从业者来说,其食品安全知识还相对匮乏,指导具体操作的理论基础尚不扎实,还需加大业务知识培训力度。

本调查涉及到从业者的文化水平。数据表明,文化水平和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呈正比例关系。文化水平愈高,相关知识的掌握就越多。目前我区的基层餐饮从业者多数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整体文化层次偏低,对于食品安全的态度及常识均有较大改善空间。根据这一数据结论,建议餐饮单位在招聘和选择人员时,不但要考虑应聘者的文化水平情况,在进行培训时,还要针对文化水平低者适当加大力度和范围 ,将其作为培训教育的重点群体。本调查还涉及到从业者的专业背景。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从业者安全知识知晓率较高,这提示在招聘和选择人员时,要考虑相关专业背景,尽量选择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除了部分中大型餐饮企业的部分管理人员及旅游服务人员具有食品安全或酒店管理等专业背景外,整体而言具有专业背景的从业者的比例非常低,在这一情况短时间难以根本性改变的当下,对从业者后天进行系统的专业安全知识的培训就显得极其重要。本研究还发现工龄越长者,其知晓率越高,一方面说明从业资历的重要性,也从侧面反映了对从业者进行后天安全知识培训的有效性,表明了培训次数以及相关工作经历对于知晓率的重要作用。根据这一结论,我们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有必要提醒餐饮单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对新老员工的食品安全教育培训要区别进行,以便取得更好的效果[11]。

本研究涉及到关于从业者的从业行为,已经养成良好习惯的比例为89.70%。虽然占据绝大多数,但还有一少部分未得以全部实施,这是安全隐患所在。这表明在进行培训时,必须加强在工作重点执行,差异性地看待和对待培训对象,根据不同情况开展针对性地培训,确保将相关知识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S]. 2009.

[2]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S]. 2009.

[3] 卫生部. 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S]. 2005.

[4]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S]. 2011.

[5] 卫生部.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S]. 2010.

[6] 卫生部. 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S]. 2010.

[7] 李荷芬,范丽江. 昆山市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现状与改进措施[J].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6):114-115.

[8] 张磊. 餐饮业从业人员食物中毒相关食品安全行为现况调查及干预策略研究[D]. 复旦大学,2006.

[9] 童瑶. 长沙市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信行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 中南大学,2012.

[10] 钱艳. 餐饮业员工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调查与培训研究[D]. 天津商学院,2006.

篇4

一项旨在让“食育”尽快走入大中小学课堂,从娃娃抓起,正确引导青少年科学消费,自觉抵制不安全食品,保证广大师生能够吃上放心食品的“食品安全进校园”也已正式启动。该活动对进一步规范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加大对学校周边小作坊、小餐馆和游商浮贩的整治力度,净化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让广大市民对自己的餐桌建言献策,出点子,这是**市食品安全监管方式的一大创新。目前,“食品安全金点子征集”活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对食品质量安全建设,无论是种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餐饮消费等环节,还是部门监管、宣传及社会监督,市民只要有想法,都可以通过填写问卷、上网留言和发送电子邮件等方式来表达,**市食品安全主管部门将对这些建议进行筛选、整理,随时通过媒体刊发优秀点子,并将于11月底公布获奖单位和个人。在深入创建“绿色消费社区”,提高社区居民食品安全意识的基础上,本月,**市还将开展“小巷总理”谈食品安全活动,听取市民的意见建议,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随着**市无公害种养殖基地规模和数量的不断增加,一大批无公害产品摆上了市民的餐桌,可“无公害”对于大多数市民而言仍然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什么叫“无公害”?这些食品是如何生产出来的?为了解决市民的疑问,11月中旬起,**市将分期分批组织市民到无公害农产品种养殖基地、名优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实地参观,通过切身感受,增加市民的食品安全常识,增强伪劣食品的鉴别力。

篇5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原则

坚持以党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大力践行科学监管理念,切实解决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逐步完善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规范,严格落实餐饮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坚持清理整顿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企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依法整顿,促进餐饮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保障人民群众餐饮消费安全。

(二)目标要求

利用三个月时间的集中整顿,使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相关法规制度逐步完善,餐饮服务环节行政执法和技术支撑队伍切实加强,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落实,餐饮服务行业自律意识显著增强,无证经营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农家乐、小型餐饮单位食品安全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人民群众餐饮消费食品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二、集中整治的重点内容

(一)严格规范餐饮服务许可行为。

1、对已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且在有效期限内的餐饮服务单位,达到许可条件的,待有效期满后予以换发《餐饮服务许可证》;对虽持有效许可证件但实际条件达不到许可标准的,责令其限期整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依法吊销、撤销或注销该许可。

2、对无证经营或原许可证超过有效期的、超范围经营以及转让、涂改、出借、倒卖、出租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餐饮服务单位,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严肃查处。同时,要认真按照《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严把餐饮服务许可关。

(二)全面落实餐饮服务行业食品原料索票索证制度。餐饮服务单位要建立健全食品原料采购索票索证制度。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制定专人负责索证资料和进货渠道的管理工作,实行档案化管理,做到“索证资料齐全、台帐记录详细”。特别要加强学校和建筑工地食堂、小型餐饮单位及“农家乐”餐饮店的监管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统一索证档案和进货台帐格式,切实解决部分餐饮服务单位存在的“索证资料不全、进货台帐记录不规范”等问题。

(三)查处采购、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等行为。

1、对使用假冒伪劣食品原料的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处。对涉嫌触犯刑罚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2、严肃查处使用不合格和来源不明的原料、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行为,加大对餐饮服务单位和集体食堂的原料库房、操作间的清查力度,发现有毒有害物质或来源不明的原料,要按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集中管理或销毁,杜绝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加工食品的行为。

3、严查肉及肉制品的购入和使用情况,依法查处采购、使用未检疫和非法屠宰的肉及肉制品的行为,触犯刑罚的,坚决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四)加大对学校(幼儿园)食堂、小餐桌、建筑工地食堂、企事业单位食堂的监督检查力度。各学校(幼儿园)、各单位食堂必须持有《餐饮服务许可证》,对购进出售的各类食品必须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制度,健全完善进货台帐,认真登记备案,确保食堂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所有炊工必须定期体检,持证上岗;要合理搭配营养套餐,一日三餐定好菜谱,不能出售剩饭剩菜和变质饭菜,严防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确保饮食安全。

三、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这次专项整治的目的意义、整治内容和工作步骤,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和食品安全知识,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二)集中整治阶段。按照本次专项整治确定的内容和要求,由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牵头,各乡镇、公安、卫生、教育、住房和城乡建设、工商、质监、广播电视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集中力量,按计划、分步骤、有重点地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各乡镇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强化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确保辖区食品安全。教育主管部门要结合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进一步加大对学校(幼儿园)食堂特别是农村学校(幼儿园)食堂的管理力度,保证学校(幼儿园)食堂严格按照食品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要求,科学设置食品原料处理、食品加工、储存等场所,配足配齐相应的冷藏、清洗消毒、防蝇防鼠、洗手等设备设施,改善食堂卫生条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确保学校(幼儿园)饮食安全。

(三)总结验收阶段。各相关部门对专项整治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并组织工作验收和“回头看”,严格落实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健全完善食品安全工作长效机制,巩固提高专项整治成果,防止回潮现象发生,同时,县政府将组织专门力量对各单位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对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领导。县里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公安、卫生、教体、住房和城乡建设、工商、质监、广播电视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具体负责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协调、调度督查等日常工作。各乡镇要高度重视餐饮服务环节专项整顿工作,加强对整顿工作的组织领导,要根据本方案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提出具体任务和工作目标,明确完成工作的时限和考核指标,逐级落实整顿工作任务和责任。

篇6

一、当前农村食品安全现状令人担忧

一是过量使用农药,农产品源头污染严重。初级农产品普遍存在过量使用农药和不按休药期用药现象,造成农产品的药物残留量严重超标。二是农村食品生产、销售、消费形势严峻。小作坊、小食杂店、小餐馆“散、乱、差”。但却占据了农村广大的消费市场,消费对象主要是农民,尤其是农村学生和农村儿童占绝大多数,存在着多而大的食品安全隐患。三是由于农民自我保护意识弱和消费水平低等因素,加上自身素质差,缺乏基本卫生常识,往往是为图便宜、省钞票,而对食品质量不计较或很少计较,使得“问题食品”在农村市场泛滥,严重威胁自身安全。四是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监管体制不健全、监管力量不足、监管资源匮乏和执法力度软弱等现实差距,随着城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度的加大,非法食品生产加工或经营企业纷纷向农村转移,假冒伪劣食品由城市流向农村的趋势明显。五是农村群体性聚餐管理难度大。个别群众拒绝申报,逃避监管。

二、建立适合农村食品安全实际的管理长效机制

农村食品安全出现以上问题,关键在于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不健全,权责不明晰,监管出空白,食品安全知识普及不够等。为此,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一)、延伸农村食品安全管理的链条。

乡镇政府对农村食品安全监管要切实负起总责来,扎扎实实地把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实并抓出成效。首先是建立健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组织机构。建立由乡镇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协调本乡镇的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和专项整治活动。其次是组建乡镇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队伍。建立农村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督协管员和信息员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兼职队伍,以及充分发挥乡镇农技站、工商所、畜牧兽医站等专业队伍的作用,在乡镇建立一支专兼并举的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队伍。

(二)、建立权责明晰的农村食品安全运行机制。

一是制定农村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建立健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强化监管人员的责任意识,保证人员到位、精力到位、监管到位。各乡镇政府对当地食品安全承担全面监管职责,乡镇要将食品安全纳入对相关部门和村(社区)的年度目标考核进行管理。二是确保农村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经费投入。乡镇要将农村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经费列入年初财政预算,确保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的办公、办案等经费。

(三)、加大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度。

一是加强城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组织开展重点时期、重点品种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时,借助食品安全综合监管专业队伍的监管力量、技术水平和检测能力,提高农村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和专项整治效率,加大查处力度,增强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行为的震慑力。二是针对农村食品安全现状,有计划地开展以儿童食品、粮食加工、私屠乱宰、豆制品奶制品和蔬菜农残等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整治,净化农村食品市场。

(四)、积极探索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新举措。

努力探索对广大农村地区的食品生产的小企业、小作坊等这些既具我国农村“特色”,又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同时还存在问题不少的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监管中行之有效的思路。积极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关口前移。从市场监管向产地监管前移,从销区监管向产区监管前移,从消费终端监管向生产源头监管前移。

(五)、切实加快农村食品供应网络建设步伐。

充分发挥现代流通优势,发展面向农村的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推进大型食品流通企业或生产企业参与改造农村食品经营网点工作,逐步实现农村食品供应乡镇有连锁超市,较大村有连锁便民店,培育一批立足县城,辐射乡镇和主要行政村的连锁企业。努力构建新型的农村食品供应网络,使农村食品流通连锁化、网络化、规范化,把市场准入制度与“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同步推进,从生产和流通的源头把好农村食品质量安全质量关。

(六)、大力实施绿色食品战略工程。

从源头抓起,切实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大力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菜篮子”和“米袋子”的需要。深入开展农药残留、畜禽产品违禁药物滥用、水产品药物残留专项整治,规范种植、养殖行为,从源头防止农产品污染。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和支持农产品生产企业进行认证,全面加快认证农产品发展,强化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建设和管理,大力推进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工作扩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

篇7

为保证节日期间人民群众饮食消费安全,以优异工作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现就切实做好中秋、国庆期间全省食品安全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工作责任

随着中秋、国庆两大节日的临近,食品市场迎来了消费旺期,食品安全监管任务将更加繁重。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召开在即的新形势,对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做好当前一个时期,尤其是中秋、国庆期间的食品安全工作,对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切实把中秋、国庆期间食品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各地要结合正在开展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及本地实际,研究制定“两节”期间食品安全工作方案和保障措施,确保省政府各项部署落到实处。省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按照“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本系统监管工作的督查与指导,切实做好食品安全各主要环节的监管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齐抓共管,真正实现食品安全全程监管、全方位监管。

二、突出重点,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力度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节日食品消费特点,增加一线执法力量,保证监管工作不留死角。要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热点问题和当前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以肉制品、水产品、月饼、蔬菜、保健食品、儿童食品等品种为重点,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大检查,严厉查处非法使用农药、兽药、食品添加剂以及制售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行为。要加大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巡访、督查力度,强化日常监管,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要加强对小食品批发市场、小超市、小作坊及旅游景点周边的小商店、小饮食店的规范管理,不符合卫生条件的要及时整改,无证无照经营的要坚决予以取缔。要以餐饮消费环节为重点,切实加强对各类酒店及餐饮单位的卫生监督检查,并对宾馆、饭店、大型餐饮单位等用餐人数较多的场所实施重点防控,坚决杜绝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要进一步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积极发挥农村食品安全“三网”的作用,充分调动农村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标准化农家店食品集中配送率,防止假冒伪劣食品流入农村市场。

三、强化宣传,充分发挥社会和舆论监督作用

要充分利用节日期间人流相对集中的有利时机,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并利用流动宣传车、宣传展板、广场咨询以及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深入社区、农村、学校、建筑工地等地区,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要大力宣传党和政府为加强食品安全工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及取得的成果,提高广大群众的消费信心。重点宣传近期国家出台的有关食品安全法规、政策,促进广大食品生产经营者知法、守法,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要大力宣传遵纪守法的诚信企业和质量可靠的名牌产品,并适度曝光制售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的典型案例。要根据节日食品消费特点及季节特性,有针对性地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增强人民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要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举报投诉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举报投诉电话和电子信箱,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举报各类食品违法违规行为。

四、畅通信息,切实做好节日值班及应急处置工作

篇8

关键词 :餐饮食品 安全 控制措施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餐饮消费需求日益旺盛,餐饮服务环节食品的种类也随之增加,餐饮食品安全占据了整个食品安全非常大的比例,然而,餐饮食品的安全隐患也逐渐突显,近几年来全国范围内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为食品安全监管敲响警钟。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一个消费者的健康和利益,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做好餐饮食品的安全控制就变得更加迫切。

目前,餐饮行业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

1、资质问题,餐饮企业无证经营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一些小型餐馆、小吃店、移动商贩,没有办理任何证照就经营,忽视了直接接触食品的人员的健康管理问题。另一种情况,企业虽办理了相关的证照,但超范围经营。

2、原料问题,餐饮企业的进货渠道混乱,大部分属于一次易,原材料的质量得不到保证。有些小作坊,特别是快餐店甚至为了最大程度降低经营成本,购买腐烂霉变或过期的原料,掺假造假,使用非食用原料添加剂进行食品加工。

3、环境问题,许多餐饮企业食品的制作场所环境恶劣,没有专门的食品制作间,库房和加工间共用,苍蝇、蚊子、老鼠、蟑螂随处可见,气温高时,还发出阵阵恶臭。

4、监管问题,近年来,由于餐饮食品发展迅速,涉及范围广,监管部门不少,但政出多门,容易出现管理不到位的情况。

以上四大方面使得近年来食品安全隐患不断增加,为保证我国餐饮服务食品的安全性,除了《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等、国家还专门针对餐饮食品出台了一系列安全控制法规与标准,如《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街头食品卫生管理暂行办法》、《饭馆(餐厅)卫生标准》、《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本办法》等,但各法律法规之间概念不清,尺度不一,使用法律进行监管时很大程度上仍存在很多局限性,遇到新问题,无相应的法律法规可循。

对于餐饮食品的安全控制应从源头抓起,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严格的监管。

1、餐饮食品企业必须持证经营,相关执法部门应把好关口,在批准前认真对企业的经营场所设施环境进行实地查看,若出现造假行为,一经查证,必须重罚,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让违法分子不敢铤而走险。同时,在经营过程中,执法部门应做到不定期抽查,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违法行为或超范围经营的情况要严惩,责令整改,对于情节严重的应取消其经营资格,对违规者构成威慑力。

2、餐饮从业人员的卫生状况必须严格控制,建立从业人员的健康档案,加强个人卫生管理,企业应对从业人员进行从业卫生培训。

3、食品的制作场所应设有专间,并贴有警示标识,内设专用工具清洗消毒设施和消毒设施,专间操作人员进入专间的,应更换专用工作衣帽并佩戴口罩,操作前应严格消毒。不得穿戴专间工作衣帽从事与专间操作无关的工作。

4、对于中型餐馆以上的餐饮场所,原材料的购买应设专人负责,选择信誉优良的进货商,必要时与供应方签定供应质量保证合同,索证索票。小作坊也尽量选择固定的供应商,一旦发生安全问题可以溯源。

5、对于小作坊、 快餐店的负责人应自觉树立社会责任心,认真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坚决杜决使用发生腐败霉变的原材料加工食品。

6、国家应针对新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及时出台一些法律法规,让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有法可依,有据可循,监管部门有义务向经营企业和广大消费者宣传新法律法规。

7、食品检测机构是为监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撑的机构,为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实效性,检测机构应加大检测能力建设,满足食品检测的需要。随着餐饮食品品种的增多,给食品监测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对监测人员,监测设备,监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检测机构也要与时俱进,只有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才能运用先进的技术来分析食品安全隐患,降低食品的安全风险,为广大消费者食用安全食品提供基础保障。

根据现阶段餐饮食品安全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改进和加强餐饮食品安全监管。

1、 在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和标准体系建设上,应梳理、整合现有的法规、规章、规范和标准,尽量减少重复和交叉;把规章中的技术规范性内容剥离出来,使行政规定与技术要求相对分开,形成一套结构较合理、内容较完整、相互衔接的安全卫生标准或技术规范。加强中餐、西餐、快餐,火锅等各类餐饮业卫生规范、各类餐饮食品卫生操作规程(SSOP)、食品原料及制成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在制定过程中要注意应用风险评估原则和HACCP 原理。要鼓励制定地方标准,作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补充,满足对众多特色菜肴、小吃的食品安全监测需要。食品安全相关标准应当归口管理,保持标准的统一性、协调性。

2、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和队伍的建设,要继续加大投入,增加人力资源配置,保持队伍的稳定并不断发展壮大。不搞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重复建设,充分利用现有检测资源,着力改善基层食品安全检测机构条件,提高检测能力。在监管模式上,加强餐饮业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继续探索资源节约型、监管高效型、能促进经营者自律的模式。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各环节上的行政主管部之间的联系和协同,以保障食品消费这个最终环节的食品安全。

3、要广泛宣传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强化责任意识。在大中型餐饮业中应强制要求建立自身管理组织、设立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要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对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操作卫生规范的教育、培训和考核,推行食品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证制度。

餐饮食品安全涉及的环节和因素很多,单纯依赖公共政策法规或哪一单独部门来对餐饮食品进行安全控制都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我们不仅从政策法规上对食品质量安全进行监督控制,还应从整个行业,全部环节上落实安全监管问题,使得企业自觉建立健全自身的食品安全体系,同时进一步调动消费者、媒体平台等公众监督,综合施策,共建良好的餐饮食品安全环境。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中小型饭店 食品安全 控制措施

一、中小型饭店食品安全问题原因分析

(一)物价上涨导致经营成本上升,给企业食品安全埋下隐患。俗话说“生意做遍不如卖饭”。但如今作为餐饮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型饭店的生产经营业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因物价上涨导致的成本上升给餐饮业食品安全埋下了许多安全隐患。一是饭店企业为降低人力成本,招工少,一般性的洗菜、洗碗等工作由自己家人参与,但这些人员不参加专业知识培训,基本不懂饭店食品安全卫生知识,不能按照相关规定操作,给食品安全带来隐患。二是在原材料采购上,为降低成本,饭店在采购原材料时一般选择不正规的小商小贩,而且有时往往存在“以次充好”的现象,在初加工过程中,对于一些问题食品原料不能正确辨别,不能按照要求处理问题原料,经过加工给消费者食用,给顾客身体健康带来隐患。

(二)饭店本身因布局结构不合理导致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在调查中发现,多数饭店的整理布局不够合理,主要原因是中小饭店为了降低营业成本,增加收入,不能按照规定合理划分生产经营区域,将经营场所大部分化作盈利的餐厅,导致厨房生产加工区域和清洗区域等用房面积较小。大部分中小型饭店清洗餐具的水池和洗菜用的水池不能分开使用,生熟食品加工区域也没有足够的空间区分。同时,食品原材料、垃圾桶、餐具等物品随意堆积,卫生条件较差,给食品安全带来了隐患。

(三)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参与学习培训较少。饭店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人一直认为,其入职门槛低,工作上手快,专业技能要求不高等,一般人都可以从事饭店工作。实际上,按照国家规定,饭店从业人员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具备的文化素质是不少的,而且一些涉及到食品安全方面的要求甚至是非常严格的。现实中,中小型饭店的从业人员无论年龄、无论性别,各个阶段的人员都有,因传统观念对服务业有看法,从业人员普遍受教育程度都不高。

(四)市场监管交叉,容易出现既有人管又没人管的情况。餐饮业食品安全涉及到从原料采购、保存、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多个环节,目前,我国餐饮业食品安全问题也属多个部门共同管理,存在着交叉监管的情况。从目前的监管机制来看,食品原料“从农田到餐桌”都有责任部门,都有监管部门,而且各部门都有一套完整的标准和要求,应该说各部门在监管过程中能够层层把关,保证食品安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外在因素影响较多,真正出了问题以后又容易出现推诿扯皮现象,难以形成监管合力。

(五)客源复杂,需求不一,助长违法行为。由于工作时间限制、特殊餐饮需求等因素,中小型饭店存在客源复杂的情况。不同消费需求的客人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和要求不一,相对高档次的客人会注意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等。而一些低收入群体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缺乏,对中小型饭店的卫生隐患等不了解,不关注,甚至会助长无证或卫生不合格饭店经营者的违法行为,给饭店食品安全埋下隐患。

二、中小型饭店食品安全问题控制措施

饭店食品安全问题因涉及的环节多,部门多,再加上饭店本身保证食品安全的规范性制度要求比较多,在实际监管、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困难。但如果政府部门能够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饭店企业能够认真执行各类规章制度,行业协会能够发挥引导、监管的职能,消费者能够多了解食品安全知识,拒绝食品安全隐患的行为,相信食品安全问题是可防可控的。

(一)从政府层面看,应多措并举,保障食品卫生安全。1.探索建立统一协调的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针对目前我国传统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弊端,必须转变思路,积极探索建立一个统一协调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应该形成一个统一协调,分工负责,横向到底,纵向到边,不留空白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以此来保证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正常高效运行;2.严格审批,把好关口。一是食品药品监督机构应严格把好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的审批关。要严格按照食品卫生要求进行审核、批准,对不符合要求的饭店坚决不予发证。二是结合中小型饭店人员流动大的实际情况,有关部门要定期走访了解新入职员工情况,及时组织“两证”培训和考核工作,保证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对于无证人员一经查出,要严格惩处;3.建立完善饭店企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根据工作分工,建立完善由政府主导,有关部门及饭店企业共同参与的饭店企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制定饭店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明确分工,完善事故信息上报制度,加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建设,确保饭店企业食品安全事故可防可控。

(二)从企业方面看,应转变观念,打牢食品安全的基石。1.转变经营观念,树立长远发展规划。中小型饭店从客源数量、利润水平、发展前景等方面来说还是很有前景的。特别是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到饭店消费的几率会大大增加,这也给中小型饭店带来了商机。所以,中小型饭店经营者要转变经营理念,变办企业为干事业,把经营饭店作为自己的事业来干,多着眼饭店的长远发展规划,多着手企业的薄弱环节来建设,相信饭店的经营一定会越来越好;2.加强饭店硬件设施建设,提高食品安全生产水平。饭店硬件设施建设对企业食品安全具有很大的影响,只有严格按照规定合理布局和建设,才能生产出安全的食品来。所以,饭店企业要加强厨房、餐厅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备是要重点做好影响食品安全的厨房布局、加工环境、加工设备、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建设;3.企业应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加强自律。对于饭店企业来说,发生食物中毒事件,轻者治疗赔款,饭店倒闭,倾家荡产,严重的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近年来发生在饭店里的食物中毒事件就是警示。所以,作为饭店企业经营者一定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站在对消费者负责,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严格按照要求操作,加强自律,保障食品安全;4.加强员工的管理和培训。中小型饭店的员工流动性较大,为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饭店必须不断招聘新员工来工作,因此加强内部员工的学习和培训就显得格外重要。作为饭店管理者要重视员工教育培训,既要对员工进行业务技能培训,还应加强职业道德、责任意识、食品安全知识等方面的培训。

篇10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注学生饮食安全是食品药品稽查工作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做好学校食品安全综合整治工作,净化学校食品安全,从源头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有效扼制学生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是保障学生饮食安全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针对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和的薄弱环节,结合食品药品稽查工作的性质和职责,我们坚决做到一下几点: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学校是就餐人群最密集的场所,学生在学校就餐可选择行很小,学校学生又是弱势群体,一旦校园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给国家、给社会、给家庭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社会出现不稳定因素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针对我县学校学生食堂及周边餐饮服务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和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学校学生食堂及周边餐饮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使一些食品安全隐患有所消除,截至目前无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发生,但是学生食堂及周边餐饮环境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偏远山区学校食堂的硬件设施还很差,就连最基本的一般许可条件都达不到,因为种种原因提出的整改措施得不到落实。二是一些学校食堂周围环境比较差,使用地表井水作为食品加工用水,个别学校学生就餐后到村子周围有可能污染的小河里洗碗筷。三是在校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个人饮食卫生有待提高。四是一些学校食堂食品从业人员个人素质低,食品安全意识差。五是有的学校缺乏辨别食品安全事故,以及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的基本技能。六是个别学校食堂食品加工操作规程还不够规范,食品安全制度有待进一步落实。七是校园周边一些餐饮摊贩以利益为目的,以次充好,加工场所简陋,个人卫生极差,不懂得食品安全的一般知识和食品加工操作技能,没有接受食品安全培训,违规加工供学生食用的食品等等问题,给在校学生食品安全带来隐患。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整改,在校学生的食品安全就得不到保证。因此,加强学校学生食品安全的稽查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长期而光荣的任务,我们每一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和稽查人员,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局上下一盘棋,把大部分的人力、精力和物力,用到校园及周边餐饮业的监管上,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首先我们将成立校园及周边餐饮环境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稽查大队大队长为副组长,办公室、食品药品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其次由县食品药品稽查大队制定专项整治方案,抽调八名稽查人员组成专项整治工作队,分片包干,落实任务和责任,每年至少开展四次专项整治,对全县所有学校及校园周边餐饮单位开展拉网式集中整治,彻底改变校园周边餐饮环境不良的局面。三是在集中整治的同时建立长效机制,把校园周边餐饮环境作为食品药品监督稽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议事日程常抓不懈。

二、加强治理,突出重点

我们决心立足校园,着眼未来,本着关心下一代,对下一代负责的态度,全面开展治理工作,在对餐饮单位检查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重点。重点加强学校食堂和距学校200米范围内的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管,做好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管理。针对餐饮服务许可情况、食品原辅材料与添加剂、购进台帐、索票索证、从业人员健康培训状况、食品加工流程、食品加工环境和存贮条件进行检查,重点查看猪肉食用油牛奶等特殊品种以及餐饮单位使用的原、辅料产品是否具备正规商标、批准文号、产址、日期,是否违法使用非食用物质及非食用添加剂,是否存在使用“三无”产品及过期产品等情况。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责令及时改正,发现食品安全隐患、督促及时整改,不合格产品及疑似产品当场销毁,未取得健康合格证、培训上岗证的食品从业人员不得上岗,对无证经营及不符合餐饮业基本要求的饮食摊点将一律取缔,对不按要求经营直接入口食品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或处理,确保学生饮食安全卫生和身体健康。

三、加大培训和宣传力度,确保校园及周边餐饮单位从业人员熟练掌握食品操作规程、食品安全知识和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在加强对校园周边餐饮业进行集中整治的同时,不断加大从餐饮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和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力度。每年将利用七、十月两个月全县餐饮业从业人员集中培训和专项整治面对面培训等,使餐饮业从业人员熟练掌握食品加工操作规程和食品安全知识,同时开展一系列有规模、有影响、有效果的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卫生知识及职业道德宣传教育,督促经营者格守职业道德,明确校园及周边餐饮业规范操作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有效预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四、加强对在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和意识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我们将在今后每年学生寒暑假刚开学进校园,进一步加大对在校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意识的培训和教育,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