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存货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4-02-22 17:44: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业企业存货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存货;内部控制
一、存货内部控制的概述
1.企业存货的内部控制
存货存在于我国工业企业中,用于日常经营、出售或者再加工,它包括在产品,产成品和原材料等等。存货的内部控制指的是对存货生产到出售环节的管理和控制。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存货这一方面的内部控制,它目的就在使存货使用率上升,资金占用下降,从而公司的经营效益提高。
2.存货内部控制的目标
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存货就是工业企业的血液,贯穿于整个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它的内部控制可想而知就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存货在企业中有生产、采购、领用、加工和销售等方面,所以它的控制就比较的散。目前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1)让存货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达到充分和合理的利用;(2)保证存货的安全和完整;(3)使存货有科学的计价;(4)做到及时记账,使账与实际存货相符合。
二、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存货为例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
长治钢铁有限公司存货有存货很多并且品种繁杂,很难分类,所以管理起来比较的困难。钢铁企业必须储存大量的生产所需原材料,生产辅助材料才能够保证钢铁生产过程能够顺利的进行。从而对库房出库、入库管理的要求也随之较高,除原料多以外,企业的半成品,产成品也比较多。钢铁企业的生产性质与其他企业不同,它的原料多,产品多,存货占用率高,所以它的资金成本就高于其他的企业。所以工业企业要想进行顺利的生产与发展,存货管理方面对于其他企业来看就尤为重要,特别是钢铁企业。
三、存货内部控制潜在问题
1.存货管理岗位职责不明晰
从我国对企业存货管理制度的规范中看出,存货管理要有正规的管理制度,管理责任要明确到人,职责要明确到各个部门中的各个岗位,相互不容的几个岗位不能由同一人承担。但是在对多数的企业进行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企业都存在着大大小小类似的问题那就是,一人承担几个不容职位,这必然会对企业造成不利的影响。
2.缺乏健全存货内部控制机制
在一般的情况下,企业的控制管理在于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监管两个方面。内部控制的工作人员能给与企业的管理与发展科学的评价和指导,因为他们仍在进行着记账和算账这种传统的审计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的存货较多,品种繁杂,没有对企业存货的核算和清理,企业不能很好的进行库存管理就会影响企业存货内部控制,从而影响企业的运转。
3.缺乏有效的存货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是检验一个企业是否有效运行的试金棒,所以有效的评价机制对一个企业的发展状态以及管理方略来说尤为重要,存货的内部控制要想得到有效的控制与管理,就必须有一个有效的、合理的、科学的评价机制。这个评价机制要贯穿与存货从采购到加工再到出售的整个过程和库存管理的过程中,这样评价机制才能作为标准发挥对存货控制作用。根据评价结果对存货的管理进行改善,才能够达到理想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四、完善存货内部控制的措施
1.加强队员工专业素质的培训,明确各自的职责
一个企业要想实现有效的运转,自上而下执行力很关键。而执行主体的关键是管理者,要想长远的发展,企业就必须选择德才兼备的人,不能任人唯亲,阻碍企业的发展。企业要不断的对管理者以及员工进行专业知识的培养,让他们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够不断的为企业输入新鲜血液,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茁壮的成长与发展。
2.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立存货审计制度
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会对存货的管理有着良好的作用。控制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为国家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制度规范和法律规范。内部环境为企业领导者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执行力和与企业实际情况向符合的管理理念和运行方式。内部环境是重点,因此,我们要不断的完善内部控制环境,建立有效的审计制度。
3.建立科学的存货内部控制评价机制
企业要针对存货的种类和特点对不同的存货有不同的管理办法,管理实施的是否有效需要一套科学的存货内部控制评价机制来检测,所以建立一套科学的有效的评价机制是必不可少的。企业存货出库入库程序繁杂,因此要针对库存的管理,和产品的出售,以及存货成本和收益的结合等方面建立有效的存货内部控制评价机制,使企业不断的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五、结语
对于存货较多并且资金占用大的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尤为重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规范,我国企业必须不断的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从而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要想得到永久的持续的发展,企业的管理就得抓重点,要完善存货的内部控制,对存货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使工业企业的到不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讲解[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李雪飞.论中小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财经界,2012(8).
[3]乔彦军.手把手教你学内控.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
[4]董明飞.论企业存货的内部控制策略.现代经济信息,2011(10).
篇2
关键词:存货管理;中小企业;财务核算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我国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收录日期:2013年5月20日
一、存货及存货管理的涵义
存货管理是将厂商的存货政策和价值链的存货政策进行作业化的综合过程。一项综合的存货管理战略将详细说明各种政策,并用于确定何处安排存货、何时启动补给装运和分配多少存货等过程。
(一)存货管理在于一方面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防止存货的不足;另一方面加速存货参与周转,缩短存货周转时间,从而避免占用过多的资金。要实现存货成本与存货效益的最佳组合,达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充分发挥流动资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作用,保证企业现金流量的较好衔接,需要做到以下几点:进行管理创新,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学会在存货管理中系统思考;全员参与,使企业所有与存货购、产、销、存有关的采购、生产、保管、计划、财务等各方面人员均参与到存货管理中去,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完善激励机制和考核制度,引进对存货的分类管理和动态管理,并把责任层层分解落实。
(二)健全的存货管理制度,可以帮助存货管理人员对库存存货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有助于库存会计进行存货的核算,并且能够及时提供各种存货的报表数据,如果存货占用了大量资金,会导致中小企业资产周转速度偏低,因此要合理管理存货,以此来实现库存最小化,对采购部门和生产部门进行一个良好的链接作用。但是,其中又有很多问题导致链接失败停滞,所以要解决问题就要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加强存货控制,科学合理地进行存货管理,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经营活动顺利运行。
二、我国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三重三轻”的问题。
(一)重形态存货管理,轻价值形态管理。据调查,许多企业把存货管理的重点放在了原材料的采购和成品的销售上,而忽视了存货的成本和资金占用,没有采用存货的限额责任管理。
(二)重存货管理的形式,轻存货管理的实效。目前,有许多企业存货管理方面都建立了制度,如存货采购、验收入库制度;存货的仓储保管、盘点清查制度;存货的出库制度等。但这些制度往往流于形式,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际收效甚微。
(三)重存货的一般管理,轻重大问题的处理。不少企业存货管理仅停留在日常的一般问题的管理上,而对采购中吃回扣、大量质量次价格高的材料入库、不需要存货大量积压等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和解决,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而造成上述存货管理问题的主要原因综合来讲有三个方面:1、存货管理人员缺乏财务管理知识,只知道从实物形态而未从价值形态对存货进行管理;2、没有实行存货的内部会计控制;3、领导对存货管理不够重视,不够深入。
三、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现状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表现出基础薄弱、起点较低,其管理仅停留在传统粗放型的管理层次上,无健全的、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更没有意识到存货控制和管理是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具体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薄弱,存货内控管理是企业内控的重要环节,大多数中小企业既无规范的存货管理规则,也没有相应的存货盘点制,且由于人员较少,管理部门相互兼职较多,往往都是一人说了算。一人负责完成采购销售、付款收款和办理物品的所有进出手续等全过程。因只注视存货的购买环节控制,而忽视存货的仓储与保管,领用与报废环节控制,会造成大量的浪费。一旦出现纰漏,即实行罚款、降职、撤职,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无科学的存货采购计划。采购计划是存货采购环节中的薄弱环节,据调查,许多企业把存货管理的重点放在原材料的采购和成品的销售上,忽视了存货的成本和资金占用,没有采用存货的限额责任管理,采购中出现采购频繁。在申购环节上,一般由使用者提出,报经批准后,采购员采购。操作程序上,却不是根据实际需要来申报采购计划,而是觉得原材料不够就去买一批回来放着,至于这一批采购多少,是凭感觉决定的,有的存货在需要时如发现没有,才马上通知采购去买,在买回之后再补填申购单报批,在这种存货申购条件下,经常会出现不能按照物资需求量来提出采购申请,因而也就没有恰当的采购计划。
(三)存货管理不科学,保管环境差。存货管理不科学:中小企业在存货管理中对材料的保存期限及材料的储存环境不注视,其主要责任是人为因素造成。由于存货的储存方法不科学导致存货的损坏。保存环境差,许多中小企业存货摆放紊乱,有的企业将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与日常耗材摆放并混淆在一起,导致存货的存取难度大大提高,浪费时间,效率降低。同时,因不注重存货的储存环境及保存期限,又不经常清理仓库,致使一些材料因存储时间过长出现过期(失效)或挤压变形(损坏)的现象,导致存货的积压及浪费。如,集成电路(IC)类材料需采用温湿度、ESD特殊管制,防止材料受潮或静电击中后失效;易碎品—储存搬运时需轻拿轻放,不可堆叠摆放,防止材料碰撞或挤压造成损坏。所以,存货的储存环境对企业的存货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四、加强我国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建议
(一)健全存货管理制度
1、制定详细的存货管理岗位分工以及岗位权限规章。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都不够重视,采购部门、生产部门等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都不够明确。因此,首先要做好岗位分工控制,建立存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如采购、验收与付款;保管与清查;销售与收款;存货处置的申请与审批;审批与执行等。其次要制定存货业务流程,明确存货的取得、验收与入库、仓储与保管、领用发出与处置等环节的控制要求,做好相应的记录与凭证保管。存货管理人员最好将各个职责区分开,领用单的填制和盘库人员分开授权,这样才能做到相互监督和制约,也避免了同一个人可以做假账的行为。
2、对存货进行分类管理。对存货的管理可以实行ABC管理制度,就是将存货重要程度、价值高低、耗用量大小和订购难度等为标准分为三类,对三类存货分别管理。A类存货品种占全部存货的10%~15%,资金占存货总额的80%左右,实行重点管理,如大型备品备件等。B类存货为一般存货,品种占全部存货的20%~30%,资金占全部存货总额的15%左右,适当控制,实行日常管理,如日常生产消耗用材料等。C类存货品种占全部存货的60%~65%,资金占存货总额的5%左右,进行一般管理。通过ABC分类后,抓住重点存货,控制一般存货,制定出较为合理的存货采购计划,从而有效地控制存货库存,减少储备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我们可以按照业务内容分阶段将库存材料按照使用量大小进行分类,使用量所占比例大的进行重点管理,使用量一般的进行日常管理,使用量小的进行一般管理。
3、确定采购量流程,明确各部门责任关系。首先要提高认识,要真正认识到管好、用好、控制好存货不单是存货管理部门的职责,而是关系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环节,把强化财务管理尤其是存货管理贯彻落实到企业内部的各个环节、各个职能部门。
4、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在管理人员工作过程中发现一些工作任务在完成时,本应是简单的解决方法,但却在解决过程中将步骤复杂化。以往的经验使管理者墨守成规,虽然最后的任务可以完成,但是管理过程的效率却明显降低,有时甚至会耽误其他部门的工作。部分存货管理者片面地认为,管理主要靠经验和实践,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往往凭主观猜测大概,造成了粗放存货管理体系。规范存货管理者的行为,就要建立相应的选拔、培养、考察、使用、监督的体系。因此,笔者认为提高管理人员这时应当去学习现代管理的理念,努力加强工作的计划性,科学设定阶段目标,营造出宽松、和谐、进取的团队氛围。
5、按照实际情况变通。存货管理应该首先要按照真实情况来管理,而不是按死规矩办事,要懂得变通,如果工人工具的使用时间要按照文字规定用满期限后才能更换,那么如果期间工具有损坏不能用了,这时候管理人员就应当发放新工具,而不是打电话向上级汇报情况得到批准后才给发放,这样不仅费时而且还给工人心理上产生负面影响,看似这是没有人性化管理产生的后果,但真正原因就在于权力未能下放到各个部门。
(二)加强存货内部的存储管理。存货存储工作中要抓好存货的入库验收、储存和进出库等三方面的管理。首先,存货管理员在认真做好存货入库验收工作的同时,需核对检查存货的品名、规格、数量、质量、生产日期、使用期限等情况,要如实反映并加以标示,做到准确无误;其次,根据科学的存货管理方法及存货仓储条件,做好存货的储存控制;再次,制定严格的存货领用流程——凭证领用,如违反流程或发现领用凭证不妥之处后,存货管理员应拒绝发放物料。
鉴于目前我国的中小型企业的现存货管理状况来看,企业存货费用已占企业总资产的30%以上,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由此更体现出存货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而中小企业想要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信息化社会中谋求发展,就必须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科学的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注重存货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严格执行企业的管理制度。科学的进行存货管理的改进与实施,才能提高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才能更有效地控制成本、加速资金的流动,保证资金链的畅通,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实力,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主要参考文献:
[1]柳金霞.浅析企业存货的管理[J].山西科技,2003.3.
篇3
摘 要 随着现代高科技广泛被应用于生产,电脑化、自动化、信息化程度显著提高,加上全面质量管理制度的实施,给企业成本的计量工作以猛烈冲击,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成为必然,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财务核算水平还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尤其在成本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在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企业需严格成本控制,加强资金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挖掘企业潜力。
关键词 成本核算 问题 对策
一、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现状
1、思想认识不足
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起步较晚,对成本会计核算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工业企业对成本会计核算的职能到底有哪些,如何发挥等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系统的了解和把握,因此在实际的运用落实过程中,常常没有达到其工作的宗旨,从而导致成本会计核算不能良好的开展。
2、成本核算不规范
目前,一些工业企业存在,成本核算不规范、不准确的现象,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个是报账人员的专业素质偏低。目前工业企业的报账人员多是由原来的出纳或非财务人员担任的。他们对成本会计核算的相关业务不熟悉,使得在其报账时,常常不能对资金性质、来源以及开支渠道等进行正确、规范的填写。二是与财务管理工作的脱节。大部分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独立于工业企业,这就使得它对工业企业内各部门的具体项目业务的开支及资金性质、来源等不能有一个清晰、准确的把握,进而影响到成本会计核算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从而造成会计帐务的处理不当。
3、缺乏有效的监督
工业企业在实际的成本会计核算过程中,没有严格的、行之有效的监督手段和方法,使得工业企业中有些部门为了眼前的局部利益,以保效益等借口搪塞、推诿会计核算人员,严重影响了工业企业内部成本核算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强化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具体对策
1、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
工业企业务必要进一步了解学习当前市场经济中有关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新思想、新认识、新技能、新模式,并将它们灵活地应用到企业内部的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当中。尤其是工业企业的领导更应该转变观念,重视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加大相应的投入,建立健全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相关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模式,贯彻落实与之相对的责任制,以此来确保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能够顺利进行。
2、强化成本核算监管
建立以责任成本为中心的成本核算体系。为了解决当今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使企业成本核算符合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防止成本核算混乱局面的出现,建立责任成本制度是有效的方法之一。责任成本制度是在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组织系统中确定成本责任层次,建立责任成本中心,按责任成本指针控制成本耗费,传递、考核、报告成本信息,从而把经济责任落实到各部门,各层组织和执行人,按照经营决策所规定的目标,进行事前指针分解、事中行为控制和事后成效考核的一种内部经济责任制度。责任成本就是按责任归属,归集成本资料,计算责任者的成本。原则上使干与管一致,也就是说要按照产品成本的可控性归类,干什么就管什么,管什么就对所管范围发生的成本负责。实行责任成本制,要根据企业生产技术组织特点,把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的责任成本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以责任制为中心的成本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成本核算改革的要求,使成本管理与经济责任密切挂钩,弥补了传统成本核算的缺点,打破了成本责任的“大锅饭”,做到权责分明,有效地控制成本,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
3、通过内部模拟进一步减少生产成本
通过对成本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例如通过内部市场模拟的方式来降低生产成本。该方法是指在具体的生产部门,把市场作为主导,利用行业内先进单位的最优业绩水平作为参考,以原材料以及产成品的价格为相应的核算依据,得到当前产品在企业内部的价格以及成本。将内部各具体生产部门模拟成相应的买卖关系,并根据内部价格和成本推算出利润然后做出相应的决策来降低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
4、改善收款速度的成功比率及速率减少资金成本
开展新型的成本管理方案,将工业企业内部的订单数据进行市场链分解的方式,可以形成多个专人专职的子订单。这就是说,对于应收账款的相应子订单也会被分配给会计部门所属的专人负责。这种责任制制度能够促使员工有效地实施,如果加以适当的机理及时,便可以极大地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任务的实现也就得到了保障,进一步使得收款的成功比率和速度得到提高。其次,一些有实力的工业企业完全有能力削弱甚至消除应收账款。一些工业企业可以通过完善企业形象,成立一个标志性的、独立的品牌,提升企业的信誉,可以在销售产品的同时就完成款项的收回。此外,对于那些实力雄厚的工业企业还可以通过负营运的方式,即在得到订单而未销售产品前便取得账款(预售账款),这可以帮助企业进一步压缩资金成本。
5、选用逆向拉动式生产降低企业库存成本
逆向拉动式又被称为适时制,其核心是要求企业根据客户订单的相关信息数据来组织生产活动。逆向拉动式的本质就是以顾客需求为中心,从后往前组织企业的生产活动,这样能够保证生产活动的每个工序都能够按照标准进行。逆向拉动式是一种系统化生产,能够进一步保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采购――生产――销售各大环节环环相扣,进而降低企业的存货现象,因为此方式毕竟是根据明确的订单信息数据而制定。
6、作业成本法适用环境下的成本控制理念创新
工业企业传统的成本管理往往都是以企业节约为依据,片面地缩减企业成本,过度重视节约,导致一些必要开支也不得不缩减,进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发展。所以工业企业务必要在作业成本法适用环境下,在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过程中,正确掌握企业“产出”与企业“投入”,“花钱”和“省钱”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研究企业成本增减与企业收益增减之间的关系,以此才能制定出更有利于提升企业整体效益的成本控制方案。
篇4
1企业存货核算管理的必要性
企业,应该重视存货管理的意识,存货是一个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所必备的因素。企业需有计划的采购、管理和销售存货,从而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同时,企业还要注重货币时间价值的问题,要控制好存货的库存数量。
2存货核算中会计处理方面的问题
21存货的初始计量问题
企业取得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计量。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使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成本三个组成部分。企业存货的取得主要是通过外购和自制两个途径。
(1)外购存货的成本。工业企业是以外购原材料为主,商业企业主要是以库存商品为主。外购的存货成本包括价款、相关税费、运费、装卸费、保险费等。实务中以前的商业企业是将采购库存商品的运杂费直接计入到营业费用中。现在已经计入采购成本,如果还计入营业费用易产生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调整的税务风险。
(2)加工取得的存货成本。企业通过进一步加工取得的存货,主要包括产成品、在产品、半成品、委托加工物资等,其成本由采购成本、加工成本组成。实务中,有些企业为了增加单位产品的成本,出现降低成品率来增加产品的单位成本的情况,有些是虚增材料出库数量、多列人工成本的方式,来增加单位成本。
22存货的发出计量
企业应当根据各类存货的实物流转方式、企业管理的要求、存货的性质等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发出存货成本的计算方法,以合理确定当期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主要的方法: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一些公司出于业绩的考虑,随意变更存货的发出计量方法,造成期末会计信息不实。
23期末存货的计量
期末存货计量的原则: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企业期末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对于存货核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变现净值的真实与否会决定资产负债日存货的账面价值,如果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价值,还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跌价准备会直接影响当期利润。有些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为了会计报表体现业绩的需要,不按规定提取存货跌价准备,造成期末的会计信息失真、不实,从而达到文过饰非的目的。
3企业存货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对存货核算管理不够重视,管理意识薄弱
目前,一些企业为了抢占市场、扩大销售,往往过高地预测市场需求量,并组织大量生产和采购,对存货积压的风险认识不足。有些企业忽视对存货核算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没有规范的程序,导致企业的存货核算不真实,会计核算起不到监督作用,账物不符,从而占用了大量资金,增大了企业的成本费用,尤其是加大了机会成本。
32存货核算管理不规范,造成账实不符,信息失真
有些企业只顾眼前利益,账务处理不规范,实现销售不做销售收入,不按实际结转库存产成品,对收回货款不列账,形成资金体外循环,造成存货账面数大于实际库存数,账实不符。相关联企业之间的货物转移,双方不签订代销合同,代销或赊销商品不如实计入库存,形成实物数大于账面数。有的不设置保管员岗位,不设置明细账,不定期进行物资盘点,使得会计信息失真。
33存货核算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
目前,大部分企业的存货核算信息,还是以人工为主,缺乏网络化信息共享系统。存货种类繁多,核算工作量较大,使得存货核算的效率降低,且出错率较高。即使建立了信息系统,仍局限于部门内部或企业内部,部门或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较低。
4加强存货核算和管理的对策
41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存货核算过程中,要严格遵照内控制度要求来做,不可流于形式,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的运营提供准确的存货信息。企业应该从存货的购、销、存三个方面着手来完善内控制度。
(1)采购过程中应该采取公开招标、三家比价的方式进行,最终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价格最低的存货采购。
(2)存货库存方面,以部门管理的方式进行。比如,经营部门管理材料、物资;生产部门管理产成品、半成品;财务部门负责材料、物资及产成品、半成品的出库审核,没有财务部门的签批不得出库等。定期由财务部门组织对各类存货进行盘点,发现有盘亏、毁损问题要及时上报。
(3)销售方面,实行合同制管理。按合同执行,可以在一定范围避免企业发生的一些履约风险。合同中规定了销售的品名、规格、数量、单价、总额及交货日期。财务部门便可以在销售过程参与管理存货的出库,并且按期开具发票,避免由于管理的不当,给企业存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2按会计准则对存货进行准确计量
(1)存货的加工成本核算中,针对成本偏高的问题,应该参照同行业的成品率。如果出现成品率过于偏低,要着重审核其废品过多的原因。如果是材料出库突然偏高,就要详细查看原材料的入库及出库,查看入库时审核材料的入库数量是否真实。查看出库,要集中看那些相对耗材偏高的品种,询问相关人员为何增多,是工艺的问题,还是人为的问题。人工成本是仔细查询车间人员的工资表及单位的社保申报表,要注意有没有虚开工资的情况。
(2)对于存货的发出计量,税法要求计量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果变更需及时去税务机关说明情况,备案得到批准后,方可变更。此种规定,主要是防止企业随意调整发出存货的计量方法,人为调节应纳税所得额。
(3)关于企业存货的期末计价中,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不实的问题,企业应该提供确凿的证据,证明可变现净值的真实性。一般应以市场公允价值为依据,如有必要,该净值的确认也可以由中介机构出具相关的评估报告,来保证期末存货计价的真实性。
43加强企业存货的信息化网络管理
篇5
[关键词] 存货管理 流动资金 沉淀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存货是构成血液的细胞。当因故病变后坏死的血细胞越来越多地积聚在一起的时候,血液就会循环不畅,久而久之,形成“血栓”,危害企业的健康成长,弱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倒闭。因此,企业应当提高警惕,防止资金沉淀的形成。
一、企业流动资金沉淀的状况及形成的主要原因
资金短缺是当前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其产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涉及微观经济领域和宏观经济领域。经济改革不到位,规章制度不健全,信用和结算制度有缺陷,“债务链”紧锁,企业经济管理水平低下,市场疲软,地区封锁,产业结构不合理。近年来,国家货币超量发行,通货膨胀,说明流通中的实际货币资金数量是不断增加的。
问题是,为什么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了,企业资金却反而严重不足。必须从流动资金自身的角度进行分析才能弄清问题的实质。部分企业在超过流动资金负荷的情况下盲目扩大再生产。物价上涨导致流动资金需要量增加。企业不能按需补充自有流动资金,且在自我约束机制尚未完善的条件下进行短期行为。 “三角债”拖欠严重,结算资金和成品资金居高不下,一方面无力支付购货款,另一方面又不能及时收回销货款,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加剧了流动资金短缺。
在存货方面,容易引起流动资产沉淀的原因主要有:
1.对日益多样化的市场缺乏足够的了解,生产经营决策缺乏科学性。
2.不重视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低,生产消耗多,不增加价值成本上升。
3.存货管理模式陈旧,重形式、轻实效。
4.企业间不停转移商品,将沉淀资产转嫁给对方,造成价值的虚假增值,导致部分商品积压而不能实现最终销售。
5.流动资金流而不动,长期滞留在库存领域,导致企业出现流动资金微观周转宏观停滞的情况。
因为存货在短期内不容易显出问题,所以部分企业对其不重视,平日疏于管理,发现问题后对重大问题处理不当,最终酿成巨大损失。以某国有企业为例,该厂创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是手工密集型工业企业。该厂产品品种单一,技术含量低。人员多,设备老化。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连年上升。产品因不适销、竞争能力差而积压严重,贷款回收困难。破产前一年年末库存产品23.9万元,占用资金377万元。应收账款496.3万元。多年来,企业流动资金沉淀严重,无法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更无法实施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工厂长期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仅破产前两年,累积亏损额达635.70万元,负债总额为2123.50万元,资产负债为104%,严重资不抵债,无力清偿到期债务。生产难以为继。最终,该企业向法院提出了破产申请。
由此可见,存货对企业流动资金沉淀短缺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解决企业流动资金沉淀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改变流动资金短缺的局面,是企业的当务之急。企业应调动各积极因素,实行综合治理。总的说来,企业应转变经济增长观念,实现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转变;强化效益观念,实现由产值经济向效益经济转变;更新投资观念,建立科学的投资论证决策体系,避免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功能,根据市场导向,调整产销计划,经营适销产品,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科技进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广泛开展技术升级,加快科技产业化进程,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落实到占流动资产金额大,品种多,易存有资金沉淀问题却在短期内不易发现的存货资产上,企业必须对其加强监督管理。
1.强化存货管理意识,健全存货管理组织体系
企业应加强存货管理意识,健全权威的管理组织体系,全面负责和协调存货管理工作,研究和规划存货管理的远景任务和目标。企业应根据目标建设的整体要求,建立具有操作性的管理制度。
2.把存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完善存货管理制度
企业实行全体员工参与存货管理成本战略,明确各部门、各员工职责,将个人利益与存货管理绩效挂钩,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存货管理制度。
3.严格实行存货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应构筑有效的内部控制体制,对存货所占用的流动资金实行追踪。存货内部控制涉及部门和控制点较多,在业务流程中,应狠抓重点,看好采购和领用这两个关键环节。
采购时,采购部门按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确定经济订购批量和安全库存量,报主管审批。签定合同时,确保存货采购合同在授权下进行。验收入库时,保证存货采购数量、品种、质量与合同相符,准确安全入库。结算时,财会部门接库房通知承付货款,经严格审核后,依法办理付款手续。各部门要对存货的购进、发出和库存进行日常核算,定期与其他相关部门进行核对,做到账账、账表、账物相符,保证存货采购业务资料真实准确。内部稽核人员要对存货的内控措施进行审核评价。
领用时,生产部门根据核定后的领用计划填制限额领料单,由负责人审批签字后方可向库房领料。发出时,仓库保管须审核领料单。双方检查数量和质量,确认无误后签字。材料发出后,保管人员按规定真实记录存货领用业务;并转材料记账员记账后随发料汇总表定期送往财务部门。按规定对存货进行盘点,编制存货盘点表。
4.改善库存结构,提高物资周转率,加速资金周转
对所有存货按ABC库存分类法进行管理。ABC法是根据存货的重要程度,将其分为A、B、C三种类型的方法。A类存货品种占全部存货的10%~15%,资金占存货总额的80%左右,对A类存货实行重点管理。计算每个项目的经济订货量和订货点,尽可能适当增加订购次数,减少存货积压,减少昂贵的存储费用和大量资金占用;同时,可为该类存货分别设置永续盘存卡片,用以加强日常控制。B类存货为一般存货,品种占全部存货的20%~30%,资金占存货总额的15%左右,宜实行日常管理。对B类存货的控制,与A类存货大致相同,但为了节省存储和管理成本,不必像A类那样要求严格,定期进行概括性检查方可。C类存货品种占全部存货的60%~65%,资金占存货总额的5%左右。C类存货数量多、单价低、存货成本也较低,一般采用较为简化的方法进行管理,也可适当增加每次订货数量,减少全年的订货次数。通过ABC分类后,抓住重点存货,控制一般存货,制定较合理的存货管理计划,从而有效地控制存货库存,减少储备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
5.掌握沉淀存货的情况,及时处理
对已经形成的呆坏账存货资产,采取“市场定价法”及时处理;对投资时间很长而没有收益的资产,应深入市场调查,了解市场行情,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投资政策,在尽可能减少投资损失的情况下,压缩此类资产的规模。
6.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实现存货资金信息化、科学化管理
企业应积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存货信息化管理。利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企业能够通过计算机对企业的资金、货物、人员和信息等资源进行全方位高效集中的自动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快速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堵塞漏洞,降低库存。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增加了企业生产、销售等各环节对市场变化反应灵敏度的特点,使存货最优化,减少库存、节约成本。这实际是借助信息分配对存货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进行了重新安排。成品的库存变成零部件的库存,而零部件的库存将变成原材料的库存等。企业应合理地利用好关联方存货的转移,使存货管理更上一个新台阶。
总之,良好的存货管理对企业资金顺利流动有着积极影响。企业应尽快盘活沉淀资金,更要小心防范形成新的资金沉淀,真正降低企业综合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有效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隋凤红徐海宁:企业资金管理微探[J].农村经济管理,2005,(4)
[2]谢志华:谈谈企业资金沉淀的类型与盘活的难点和对策[J].会计研究,1995(2)
[3]连育青:企业财务管理中资产质量的分析[J].中国总会计师,2008,(7)
[4]刘德山曹玉玲杨生荣:施工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思考[J].施工企业管理,1999,(1)
篇6
一、存货发出会计错弊查账方法
(一)存货发出时选用计价方法不合理、不适当 存货的各种计价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并结合每种计价方法的特点选用存货计价方法。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有些材料种类不多,材料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的小型工业企业选用计划成本对材料进行日常核算,造成材料计划成本的制定缺乏依据和稳定性;而一些材料品种较多的大型工业企业却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的核算,从而增加了核算的工作量,不能适应材料管理和核算的需要。对这类问题,查账人员首先应了解该企业选用何种方法,然后调查该企业材料管理和核算方面的基本情况,确定选用方法的合理性。
二是采用实际成本核算材料、库存商品的工商企业,不能根据材料、商品的变动状况、物价走势、管理要求确定合理的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如有些企业存货的增减变动比较频繁,品种规格较多,一般应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成本,但却选用了个别计价法,从而增加了核算工作量,也给业务、仓库等部门的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此类问题主要是由于被查企业没有将自身实际情况与每种计价方法的适用范围、特点结合起来。查账人员应首先询问企业有关人员,了解其方法选用情况,在此基础上,调查企业材料、商品的变动情况,并查阅有关存货明细账贷方记录及对应账户(如“生产成本”、“主营业务成本”)的记录,确定被查企业选用的方法是否合理、正确。
三是对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等周转材料的领用采用不适当的摊销方法。如一次领用数量较多、价值较大的周转材料时,采用一次摊销法将其价值全部摊入成本或费用中,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前后各期的可比性。对这类问题。查账人员应审阅“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周转材料――包装物”明细账户的贷方记录及“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等账户的明细账,确定被查企业是否存在上述问题。
(二)随意变更存货计价方法 根据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用制度所规定的存货计价方法,但选用的方法一经确定,年度内不能随意变更,如确实需要变更,必须在会计报表中说明变更原因及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随意变更计价方法的问题,违反了会计的一致性、可比性原则,造成会计指标前后各期口径不一致,缺乏可比性。有些企业甚至人为地通过变更计价方法来调节生产或销售成本,调节当期利润。如某企业某年选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但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该商品购进价格上扬时,改用个别计价法计算发出成本,购进价格下降时再用先进先出法,使该商品在同一会计年度内先进先出法和个别计价法交替使用。对此类问题查账人员应查阅:有关财务指标,分析对比各个会计期间财务指标有无异常变化,并查阅有关存货明细账;核查各期采用的计价方法是否一致,发现线索后,通过询问当事人等形式查证问题。
(三)人为多计或少计存货发出成本 有些企业为了达到隐匿或虚报收益的目的,采用各种不正当手段,多计或少计发出存货的成本。
一是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的工业企业,有意确定较高的计划成本,使计划成本远远高于实际成本,表现为“材料成本差异”贷方余额,领用材料时按计划成本数额转入“生产成本”等账户,但月末结转材料成本差异时,故意以较低的成本差异率调整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隐匿利润;有些企业则相反,有意确定较低的计划成本,并以较低的成本差异率高估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达到虚报利润的目的,造成企业虚盈实亏。上述问题的线索一般表现为材料成本差异率与以前各期相比有较大波动,当期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利润等指标呈现较大波动等,查账人员应通过审阅、核实会计资料,复核被查企业有关计算结果等形式发现线索,然后再进一步调查、询问和查证。
二是采用售价金额核算的零售企业,平时按售价结转商品销售成本并注销库存商品,但月末计算商品进销差价率时,故意通过减少“商品进销差价”数额、增加“库存商品”余额的方式,使当前进销差价率低于正常水平,导致已销商品分摊的进销差价较少,从而达到多计当期销售成本,少计利润、少纳税金的目的,或作相反处理,达到虚报收益的目的。对于上述问题,查账人员首先应对比各期销售成本及利润水平,看有无异常情况;然后复核各期商品进销差价率,从中发现疑点;再对照被查企业有关会计资料并调查当事人,确定被查企业问题所在。
三是有些企业月末通过虚转成本的方法达到隐匿利润的目的。如有些按实际成本核算材料的工业企业,月末虚拟领料业务,按虚假的原始凭证编制借记“生产成本”、贷记“原材料”的凭证,虚增当期生产成本;再如有些工商企业月末结转库存商品的销售成本时,采用虚转的方法,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库存商品”,使当期销售成本虚增,隐匿利润,少交税款。上述问题发生后一般会表现为“库存商品”、“原材料”等账户总账与明细账不符、账实不符,生产成本或销售成本波动较大等。因此,查账人员应从这些方面人手,审阅被查企业有关存货账户,核对其账实、账账有无不符情况,对比前后各期成本水平,必要时审阅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并询问有关业务、仓库当事人,核查有关部门所存原始凭证(如领料单)与会计部门原始凭证是否一致,从中发现疑点,作进一步查证。
此外,存货改变用途或发生非常损失时,在注销相应存货的同时,有意不结转相应的进项税额,以达到多抵扣、少交增值税的目的。对于这类问题,查账人员可以通过审阅有关存货明细账贷方记录及对应账户,审查相应的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发现线索,然后进一步询问、调查,以查清问题。以报销样品、材料、库存商品报损的方式将发出存货私分或出售后存入“小金库”,造成国家财产流失,增加了当期费用。对这类问题,查账人员可通过查阅存货明细贷方记录及对应账户发现线索,必要时应查阅相应的原始凭证,复核有关报损原因、领导审批意见,检查有无弄虚作假、上下勾结问题。
二、存货储存与盘点会计错弊查账方法
(一)确定存货结存数量的方法选择不当 根据规定,企业根据存货的具体特点分别采用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确定存货结
存数量,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有的企业对应采用永续盘存制确定存货结存数量的却采用了实地盘存制,从而将大量计量误差、自然损耗、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存货的短少挤入正常发出数中,不利于存货管理。
二是有的企业对应采用实地盘存制确定存货结存数量的却采用永续盘存制,增加了企业存货核算的工作量。
三是有些企业未按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未执行定期盘点制度,造成存货账实不符。对于此类问题,查账人员首先应调查询问被查单位采用了哪种确定存货数量的方法,然后审阅有关存货明细账结存栏中数量记录内容,以此为基础分析该企业存货的具体情况,确定被查单位所采用的方法是否恰当、合理。必要时向被查单位提出改进意见。
(二)存货账实不符 企业采用永续盘存制确定存货结存数量时,按规定应对存货进行定期盘点,以确定账实是否相符。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企业由于对盘点工作不认真、不细致,或不经常盘点,造成存货账实不符。对这些问题,查账人员首先应要求会计人员在所有经济业务登记入账的基础上,将存货的明细账与总账相核对,在账账相符的情况下编制存货账存清单;其次,成立由查账人员、被查单位保管人员、会计人员及单位主管人员组成的盘点小组,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对存货进行实地盘点,编制存货实存清单;再次,将存货的账存清单和实存清单所列入内容进行核对,以确定账实是否相符,如果不符,即为存货的盘盈或盘亏,应根据盘盈或盘亏的具体情况填制存货溢缺报告单,并将盘盈或盘亏金额反映在“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最后,采用调查、询问等方法了解查证造成存货溢缺的具体原因,并根据具体情况将其从“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转入有关账户,其中,盘盈的存货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冲减管理费用,盘亏、毁损和报废的存货,扣除过失人或保险公司赔款和残料价值后,计入管理费用;非常损失部分,扣除保险公司赔款和残料价值后以营业外支出列支。
(三)未按规定程序和方法及时处理存货盘盈与盘亏 企业定期或不定期盘点,如果存在账实不符的情况,应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及时进行调整,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企业发现存货溢余后,未按规定将其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而是将其私分或私自出售后私分货款或将货款存入“小金库”;有些企业对由于管理人员责任事故、管理不严造成的存货丢失、毁损等,将应由管理人员负责赔偿部分作为非常损失或管理费用处理;还有些企业弄虚作假、营私舞弊,将企业的存货私分或送给关系户,并将其因此减少的部分在盘点时挤入盘亏中,作为企业的损失或费用处理;有些企业对盘点后发生的盘盈和盘亏长期挂账处理,造成账实不符。对于上述问题,查账人员应通过广泛的调查了解被查企业是否对存货进行了定期盘点,对盘点结果是否及时处理,有无私分盘盈存货问题等;其次,通过审阅“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及“营业外支出”、“管理费用”账户明细账并审查相对应的会计凭证,了解被查单位对存货盘盈盘亏的处理是否正确、及时,是否存在弄虚作假的问题。
篇7
【关键词】 电子商务;沙集模式;财务管理;投资规模
农村电子商务的沙集模式是江苏北部睢宁县沙集镇东风村孙寒创建的一种适合中国农村电子商务的特有模式。它使一个曾经靠“卖破烂”为业的苏北小村庄改变成为一个年交易额高达4亿元、具有1 200多家淘宝网店的“淘宝第一村”,它是一种网店联盟模式。推动和运营这样一个网店联盟,除了在销售方面做大量工作以外,搞好网店联盟内部的财务管理也是很重要的。这一点,其他新闻媒体都没有做详细的报道,但是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网店联盟的财务管理作出探索,因为离开有效的财务管理,网店联盟有可能是赔钱赚吆喝。本文从企业组织形式、存货管理、日常财务管理、投资规模和资金筹集等方面作一点研究和探索,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网店联盟的企业组织形式和企业财务工作的组织
根据现代财务管理的理论,企业的组织形式有三种:一是独资企业;二是合伙企业;三是公司制企业。那么,淘宝村的网店联盟是属于什么性质的企业呢?
淘宝第一村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随意求大、松散型联盟,这个阶段淘宝村的经营状态可以用散兵游勇来形容。这个阶段虽然村里的网店数量在增加,总的销售量在增长,但是村民随意性的跟风开店,参差不齐的经营能力,雷同的经营品种,无序的内部竞争,麻烦的物流配送,缺乏统一的规划,使得看似很大的网店联盟实际上“联而不盟”,内部乱象重生,导致后期整个联盟的销售数量和利润大幅度下降,以至淘宝村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危险,有些农户甚至退出了联盟。究其原因这个阶段的网店联盟只是一个空架子,没有实质性的联盟。孙寒所代表的公司只是一个生产商,其他各村民网店则是分销商,而他们分别属于不同的独资企业,不可能进行统一规划和经营管理,在财务上属于不同的独资企业,不可能实施统一的财务规划和财务管理制度。
网店联盟的第二个阶段是分合有道、公司型联盟。孙寒针对第一阶段出现的问题及时作出了调整,统一管理、分工协作,该分的地方分,该合的地方合,使得网店联盟整体竞争力加强,这时候,才像一个公司一样内部分工协作、利益共享,创建人孙寒由原来的生产商变成了“公司管理者”,村民的网店由原来的分销商变成了“公司的员工”。至此完成了各个独资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过渡,公司制度开始确立。
由此可见,真正的网店联盟是一种公司制的企业制度。针对这样一种企业制度,必须有相应的财务工作组织。这个财务工作组织必须能够胜任从理财的角度组织存货的采购和调剂、企业内部各个网店之间的结算、存货的生产与创新、销售的推进和经验交流等。由于网店成员不同于一般企业的员工,它们的个体经济利益和公司的盈利关系密切,作为公司财务管理组织必须能够站在公正的立场上理财和调节各个网店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因此它必须是在公司领导之下的一个独立核算的组织,最好是财务管理公司的形式,也可以是隶属于公司管理者领导下的一个部门。有了这样一个定位,网店联盟财务公司才有可能顺利、科学地开展工作,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组织公司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网店联盟内部才能实行统一的财务制度。
二、网店联盟的存货管理
作为网店联盟既是生产商又是销售商,存货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沙集模式下,网店联盟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存货来源方面
在存货的来源上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从企业外部采购;二是扶持本村有能力的人自己生产,尽可能在本村完成产业链。这样一来,一个成本低、有助于提高网店联盟内部竞争力的各尽所能的网店联盟就形成了。这就有一个生产价格和销售价格的制定问题,要定得合理,才能使生产者和销售者都能赚到钱,这就是财务管理问题。而沙集镇的网络联盟正是做好了这一定价才使得公司内部有合作有竞争。
(二)存货调剂方面
在存货的调剂方面,沙集模式也作了有益的探索,比如在本村开办了八九个网货超市,根据各个网店的进货需求,批量从外地统一进货,这样降低了进货成本,网店联盟的销售竞争力加强了。更加具有特色的是本村的大喇叭起到了调度存货的作用,某个网店接到了订单却缺乏货物,只要在村里的大喇叭喊一嗓子,就能调度到需要的存货。这是沙集模式所特有的存货调度方式。
(三)物流便捷方面
在物流的便捷方面,网店联盟以上千家网店的物流量为“资本”,吸引了20多家快递公司进驻本村,这样快捷方便的物流条件加速了网店联盟业务的开展,使得网店联盟的送货速度加快了三倍,大大改善了物流状况。
由于采取了以上三个方面的措施,网店联盟的存货才能够满足农户各个网店的需求,而且没有积压存货的现象,避免了在存货储存方面的无序竞争。
三、网店联盟的日常财务管理
网店联盟是一个公司制的组织,就是一个盈利性的经济组织,是组织就有组织纪律。这个组织纪律就是统一的财务管理和企业管理制度。
首先,他们根据网店业务的特点,制定了统一的作息时间,即晚上8点到凌晨2点,这是大城市上班族网购最集中的时间。是网络时代的互联网把偏僻小村的作息时间和大城市的节奏联系在了一起。这样网店就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实现了时间上的对接。
其次,他们对网点之间的存货调剂、劳动和服务的计价作出了符合实际的内部成本价格规定,这样减少了矛盾,理顺了网店联盟内部的财务关系,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再次,为了促进网店联盟的销售工作,网店联盟组织一些大学毕业生搞网页设计、网店装修等工作。对这些属于公司内部的网页设计、网店装修、拍摄产品图片、广告设计等工作给予适当的定价和管理,促进了网店联盟内部的分工和协作,使得网店联盟内部分配更加合理,大家都能从自己的劳动中赚到钱,从而增强了网店联盟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网店联盟的网商协会实际上就是一个理财工作协会,他们所交流的“网店生意经”,其实质就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经验。他们每个星期一次的交流会,主要围绕着怎样赚钱来进行,研究热销商品的保本点、研究商品销售的发展趋势、研究怎样做广告能吸引客户的眼球、研究广告费用的效率、研究资金的运作等等,其目的只有一个:把客户的钱赚到自己口袋里,为公司赢得利润。
通过以上措施,网店联盟推出的各种产品受到了国内外白领阶层的青睐,其中简易家具交易额占整个市场的80%,形成了绝对的销售优势。截至2011年8月,沙集镇东风村网店联盟有1 200个网点,家具工厂100多家,注册商标200多个,从事家具生产和销售的人员 3 000多人,年交易额4亿元。这都是资金运作科学合理、理财和经营相结合的结果。由此可见,网店联盟的正常运作离开有效科学的财务管理是行不通的。
另外,根据有关报道:淘宝网开放平台在2011年已经和用友、金蝶财务软件接口了,淘宝的进销存数据可以直接导成用友和金蝶的财务数据。这样就使得财务管理软件和互联网无缝结合,可以对企业财务管理提供有用的数据。如家具产、销、存就是一具体例子,见表1。
表1中的数据直接取自淘宝网,可以用于指导电子商务企业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和销售管理工作。不仅如此,企业的产品销售利润表也可以从淘宝网上直接获得,见表2。
以上是2011年上半年的部分资料,要获得全年资料也是比较容易的。以上资料的获得,可以对企业的日常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方便。网店联盟就是利用这一点加强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而且,有了这样的条件,网店联盟就可以随时掌控公司的经营业绩和经营中遇到的问题,随时妥善解决;财务报表也可以做到及时、准确地为财务决策和控制提供必要的信息。
四、网店联盟的资金筹集与投资
由于网店联盟的规模效益和知名度的提高,网店资金的筹集变得比以前更容易了。在资金比较短缺的时候,网店联盟可以从本地银行或金融机构得到所需要的资金。其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网店自身的盈利资金用于扩大经营规模,比如孙寒自己的网店最近投资100多万元扩建厂房,聘请了著名的家具设计师,完成了从“高仿韩剧家具”到“您身边的家具制定专家”的转型,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二是网店之间的资金融通,由于网店业主都是本村村民,互相都了解各自的网店经营状况,所以在资金需求出现缺口的时候,只要经营项目合理都可以从网店内部得到所需要的资金,公司财务部门可以从中调节。三是从企业外部筹集资金,由于企业经营状况普遍看好,所以企业可以通过银行获得所需要的小额贷款。
综上所述,沙集模式指的是这样一种模式,即:农户自发地使用市场化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变身为网商,直接对接市场;网销细胞裂变式复制扩张,带动制造及其他配套产业发展,各种市场元素不断跟进,塑造出以公司为主体、多物种并存共生的新商业生态;这个新生态又促进了农户网商的进一步创新乃至农民本身的全面发展。“网络+公司+农户”相互作用、滚动发展,形成信息网络时代农民的创业致富新路。沙集模式是一种电子商务的创新模式,它通过农民“放下锄头、拿起鼠标”真正实现了农村向城市化的良性发展,是网络时代农民致富的一种有效模式。由于淘宝网开放平台在2011年已经和用友、金蝶财务软件接口了,淘宝的进销存数据可以直接导成用友和金蝶的财务数据。这样就使得财务管理软件和互联网无缝结合,这些大网站之间API的开放,使原先一个一个的数据孤岛统统连接起来成为可能。因此,在电子商务沙集模式条件下的财务管理上存在着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在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方面都有很多课题值得去探索和研究,本文只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有意于研究沙集模式条件下网店联盟财务管理问题的专家学者参与研讨。
【参考文献】
[1] 娟子,商言.解密淘宝村千家网店共赢之道[J].大众投资指南,2011(10).
[2] 沙集模式:http://baike.省略/view/4942127.htm
[3] 张凤英.财务管理[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4] 邢波涛.开放API让企业管理连起来[J].程序员,2011(2).
[5] 樊汉新.网上支付业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华南金融电脑,2008(9).
[6] 杜江.电子商务中网上支付方式分类研究[J].商业研究,2006(7).
[7] 李洪心,马刚.银行电子商务与网络支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篇8
关键词:采购管理;措施;重要性
引言
在西方部分国家,采购管理起源于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人们发现,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企业的大部分成本来源于产品原材料及服务的外部采购。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到九十年代,采购管理才被作为一种能左右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的工作而被各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所重视[1]。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对于绝大部分工业企业来说,采购成本已经占到企业总成本的30%-90%,平均水平也达到了60%。根据有关数据测算,企业的原材料采购价格每降低2%,净资产回报率的增加幅度可以达到15%左右。采购管理在我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1采购管理简介
采购管理的英文名称为:ProcurementManagement,它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过程中从事的下达计划、编制采购单、签订合同、到货检验、发票管理,以及货款结算的全过程采购流程,同时,对于过程中譬如物流运动等各个环节的运行状态进行跟踪、监控,从而用科学经济的管理手段实现对企业采购过程的精确控制[2]。
2采购管理的内容
采购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计划管理、合同订单以及发票与货款结算三个方面。
2.1计划管理
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是计划管理的核心。它可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清晰准确的采购计划和执行路线,为企业管理提供不可或缺的决策依据。采购计划通常分为定期采购计划和不定期采购计划。定期采购计划包括周、月、季、年度采购计划。不定期采购计划是根据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采购需求而制定的计划。采购计划通过多对象、多元素的分解、分析,把企业的采购需求逐项分解为采购任务,使得需求更加有可实施性。
2.2合同订单
合同订单管理通常以采购单为起点,及时准确地跟踪合同订单的确认、发货、物流、到货、清点检验、出入库等各个环节,从而实现采购流程中合同订单环节的全过程控制[2]。同时,可以采用电子商务系统、erp供应链管理系统等,对多种采购流程进行动态精确管理,保证采购流程的可追溯性。
2.3发票与结算管理
发票是企业采购管理工作在结算阶段的重要内容。根据企业业务重组变化以及流程优化再造的需要,采用电子商务系统对发票和结算情况进行科学的管理,既保证了各项货款结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又使得同一货物不同批资的采购价格具有可追溯性和可控制性,从而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使企业利润最大化[3]。
3采购管理的意义
工业企业采购管理工作的总体原则是按照国家各项政策法规和企业生产经营的项目采购基本原则,依据严谨规范的采购程序,最终实现采购总成本、材料质量和采购进度的精确控制,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完成优质货物、工程和服务的采购。采购管理的意义有以下三个方面:
3.1以成本为控制目标、提升采购管理效益
生产成本是企业终端产品出厂价格的核心影响因素,而出厂价格更是企业面对充分的市场竞争,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原材料采购过程中,采购管理者必须采取各项措施,努力降低各项采购件的采购成本。企业采购成本失去控制,将最终吞噬企业的利润[3]。在我国现阶段,衡量企业采购管理工作有效性的主要指标是采购总成本。采购成本在通常情况下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企业采购材料或物资的成交价格,即采购商与供应商最终签订采购合同的实际交易价格。直接成本的主要控制方法包括评定合格供应商并分阶段更新、本土化采购、集中数量优势进行谈判、提高日常效率、加快付款周期等。间接采购成本是指企业在日常采购过程中,间接发生的一些费用。例如汇率、物流费用、库存占用费用、检验投入费用、成品包装的费用等[4]。通常,企业通过降低运输的次数、提高采购质量而实现来料免检、最大限度地缩短采购周期、降低内部材料的库存、包装材料的二次利用、能过快速结算降低采购价格等方式来实现采购成本的下降。
3.2提升原材料质量、降低整体风险
质量、安全、保密是企业生存的三根"红线",质量作为三根"红线"的第一位,重要性和意义十分重大。原材料的质量好坏,是企业风险管控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最终出厂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因此,原材料采购部门应建立严格的采购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全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和风险管控意识的同时,将管理体系向供应商延伸,形成全方位的采购管理体系,从而实现对最终产品的质量控制。
3.3了解物资供应链条、提高材料周转效率
在日常采购过程中,采购部门要与各原材料供应商建立良好的沟通和联系,及时准确了解物资供应链条和产品供需情况,在保证企业正常供货的前提下,降低不必要的储存和保管费用,并根据市场价格波动情况做到适时采购,从而提高材料的周转效率,为企业赢得更大的市场竞争空间。
4采购管理的主要措施
4.1编制原材料需求计划
原材料需求计划是企业采购部门确定最终采购数量和编制采购计划的主要依据,只有编制出切合实际,与项目执行情况最大限度匹配的需求计划,采购部门才能以此为依据,制定采购计划,并确定订货数量和目的供应商,从而签订采购合同,进行后期的存货管理。原材料需求计划一般由企业产品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员编制,其主要依据是产品的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方案的选择等[5]。
4.2确定经济的采购量
经济采购量是指项目在一定时间内原材料存货成本在最低限度时的采购数量。存货成本,是指为形成和维持企业正常的材料需求而保持的各项采购费用支出,它受原材料的数量、价格变化而增减,主要组成部分为订货产生的成本、购买产生的成本、储存过程中的成本以及缺货造成的相关成本四部分。确定经济采购量的目的,就是要使企业采购工作中与材料有关的上述四项费用总和保持在较低水平。根据企业项目的具体情况,可以重点考虑购买产生的成本和缺货造成的成本,以此确定企业的经济采购量[5]。
4.3制订采购计划
采购计划通常由采购管理部门来制定,它是采购部门根据材料需求计划、经济采购量、合同具体情况等,通过详细准确的分析,制定的采购方案,包括合同类型、采购标准、目标供应商、人员组织、费用预算等[5]。采购计划重点要求准确性、时效性和可执行性。
4.4询价比对
询价比对就是采购部门经过初步沟通和价格确认,从可能的供应商处获得供应资质、采购价格、供货周期等采购信息,从而确定供应商的范围,该过程的专业术语也叫供方资格确认,询价对比的渠道通常包括电话、网络、专业市场、行业刊物等。
4.5确定供应商和签订合同
采购部门对供应商的选择,主要参照长期以来的合作情况,以及在询价环节的总体评价,同时,还要参照价格、供货周期、供货能力以及供应商信誉等。确定供应商之后,企业采购部门将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明确合同类型、材料价格、供货周期和付款结算情况。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采购部门和供货商的利益需求不同,因此,不同的合同类型,对双方而言意味着风险的不同。常用的合同类型包括以下三种:(1)成本加酬金合同:主要用于长期的、对技术要求比较高,后期可能发生变化的情况;(2)固定价格加酬金合同:主要适用于较长期的、价格可能发生较大变化的合同;(3)固定总价合同:此类合同具有总成本易于控制,采购方风险最小的特点,因此最常用[5]。
4.6对原材料的使用进行全程监控
根据项目的进度计划,科学组织材料的使用计划,避免材料的长期堆放;同时,原材料要准确计量,认真检验,领用领用、定期盘点,随时掌握实际消耗和项目进度的对比数据,避免浪费。
5结束话
一定意义上来说,工业企业生存与壮大的关键,就在于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在注重质量的前提下,在适宜的时间,以最优的价格,采购准确数量的商品,用最优的成本生产出最高性价比的产品。采购管理作为工业企业发展和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日常管理中的战略地位受到国内外企业的强烈关注。一个企业能否持续发展和不断壮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采购管理的优劣。企业只有依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调整企业采购管理战略,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做好采购管理工作,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5-6]。
参考文献:
[1]包斌.市场化与信息化条件下的采购管理思维[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6):1-4.
[2]赵秀云,孙风娟,王连胜.如何加强企业的物资管理[J].辽宁经济,2006,(7):95-95.
[3]程晓华.制造业库存控制技巧[M].第三版.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3.
篇9
【关键词】煤矿企业 财务 成本管理 重要性 研究分析
煤矿行业为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提升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同时也为其它工业企业的生产及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了大量的能源支持。同时,财务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内容的核心部分,特别是在煤矿企业中显得更为重要。因为煤矿企业的投资相对较大,产品深加工不及时、生产周期较长等特点,都决定着煤矿企业的资金流动,只有加强财务成本管控才能使煤矿企业的资金满足日常的生产的经营,才能够合理的节约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并使企业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实现煤矿企业稳定快速的发展。
一、煤矿财务成本的特点
(1)在煤炭的开采过程中需要消耗部分的煤炭,而这一部分煤炭并不属于煤炭的实际产品,所以可以将煤炭生产中所使用的主材料进行回收再利用,且经过回收和替代的材料不得影响到煤炭产品的质量,所以这使得煤炭行业的成本不能按照通常情况下的成本计算进行核算,它的成本构成因素十分的复杂多样,且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特殊性。
(2)要想对煤炭的生产成本进行核算,就要结合众多的相关因素进行综合的考虑,如地质水文状况、工程机械化程度、开采煤炭的质量及产量等等因素,但在这众多要考虑的因素之中,相关的地质状况及相应的施工技术条件在煤炭成本的核算中所起的作用最大。这就可以看出,煤炭成本核算工作实施起来十分的繁杂,以至于同一行业内的不同企业在进行财务成本管理时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各煤矿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要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并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工作。
(3)在煤炭的成本中, 固定成本及混合成本所占的比重非常大,据统计,通常情况下会占到65%到80%左右,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煤炭开采行业中工程设备的投资金额巨大,且相应的辅助生产环节很多,这些环节也间接的成为了生产成本,使得成本中的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比例增大。因此在对煤炭成本进行控制时,要想得到较佳的控制效果,应格外注意对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的控制。
二、加强煤矿财务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
(1)财务成本管理是煤矿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加强煤矿财务成本管理在降低成本、获取效益方面有着重大意义。在煤矿产品价格一定的情况下,只有降低了生产成本,才能显著的提升经济效益。另外,管理者通过成本管理来分析企业实际的经营状况和风险问题,可以帮助企业制定以后的经营策略,规避风险或者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
(2)财务成本管理加强了煤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冲击下,要想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一个企业拥有先进的成本管理体系,就能够高效益、扩大经济活动,成为参与市场竞争力的有力武器。
(3)财务成本管理的改革有利于煤矿企业与时代接轨。随着市场经济日新月异的变化,煤矿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不断完善,能避免企业与社会发展脱节现象的出现。
三、加强煤矿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1)强化财务管理基础工作。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量大,工作内容复杂,它涵盖了企业资金的投资、运转等多项内容,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实施可以实现企业生产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良好的资金管理能够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顺利的开展,对于煤炭企业更显得重要,由于煤炭行业的资金投入量大,周转速度慢等特点,加强财务管理基础工作显得更紧迫,建立一套与企业自身相符合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依照其开展财管工作,可以使资金管理更为有序,效率更高。
(2)加强煤矿企业会计规范化。要想加强煤矿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就要对相关的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化,尤其是会计核算工作。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通常是由财务会计人员来完成,会计人员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因此在成本核算方面要聘请专业的具有较高资的会计从业人才,并加快培养本企业中原有的会计人员做为储备力量,此外,严谨的管理制度也是工作有效展开的必要条件,也是财务管理职能得以展现的保障。在统一会计核算管理时,首先,要将各类财务报告做到统一化,如财务报表中的标注要统一等等。其次,要实现财务信息化,将先进的现代化办公设备及软件引入到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中来,提高工作的效率及质量,使信息高度的共享,使成本核算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实现企业资金的配置优化,使企业的资金链稳定,推动企业稳步发展。
(3)强化现金集中管理。在企业的资金管理中,对现金的管理是不可忽略的,实现对现金使用情况的较好掌控,就能够对财务成本有更好的把握,也使得成本核算更为准确。加强现金管理主要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应制定相关的现金管理制度,加强集团及子公司的现金管理及预算管理,各级公司的备用资金要统一报备集团,并统一管理和下发使用,并加大审核力度。第二,实现对往来款项的有效管控,做法如下:首先,对预收、预付等款项要做好按理工作,按时完成相关款项的收发;其次对应收、应付的款项要管理得当,出现问题及时处理;最后,对企业的存货及欠款等进行合理的管理,保证资金的流动。
四、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有目共睹,要想保证煤炭生产企业正常运营,就要做好相关的财务成本管理工作,不断健全财务管理制度,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及缩短周转周期,使企业更具有竞争力,在面对较大的经济动荡及恶劣市场环境的时候,可以更为从容,实现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中小企业是我省工业经济的主体。*6年,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数达13685家,完成工业总产值7803.50亿元,完成出货值2273.82亿元,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99.5%、79%和75.7%。随着我国加入WTO,众多中小企业抓住发展新机遇,充分发挥各自的特色,逐步成为全省工业出口的有生力量。
一、中小出口工业企业发展现状
(一)企业逐渐发展壮大
加入WTO后使我省中小出口企业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逐渐发展壮大。*6年,我省规模以上中小出口工业企业数达4953户,比*0年增加2524户,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36%;实现出货值比*0年增长2.12倍,年均增长9.9%;实现出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达66.7%。
(二)“三资”和私营企业为主体
*6年,我省规模以上中小出口工业企业中,九成以上是“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企业数分别为3122户和1339户,占全部规模以上中小出口企业数的63%和27%,分别实现出货值1738.91亿元和345.36亿元,占76.5%和15.2%;在“三资”企业中,港澳台商投资和外商投资企业分别占37.5%和39%。这些企业经营机制灵活,有效促进了全省工业出口的发展。
(三)轻工企业数占七成,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
*6年,我省规模以上中小出口企业中,轻、重工业企业数分别占69.7%和30.3%,完成出货值1395.69亿元和878.13亿元,分别占全部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出货值的61.4%和38.6%。在轻工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和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企业数分别占58.1%和41.9%,实现出货值占59.8%和40.2%;在重工业中,主要以加工工业为主,加工工业企业数和出货值分别占重工业的73.9%和77.3%。
我省规模以上中小出口企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6年全年实现出货值在100亿元以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有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塑料制品业,纺织业,分别实现出货值266.40亿元,229.51亿元,183.86亿元,170.63亿元,118.11亿元,115.02亿元和110.84亿元。
(四)企业数沿海市占比高,列全国第六位
中小出口企业在我省以沿海城市占大多数,*6年我省规模以上中小出口工业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城市,厦门、泉州、福州、漳州四个设区市中小企业数达4243户,实现出货值1993.91亿元,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85.7%和87.7%。
从全国看,*6年我省规模以上中小出口企业数少于浙江、广东、江苏、河南、山东,列全国31省市第6位,实现出货值低于浙江、广东、江苏、河南、山东和上海,列第7位,分别占全国的6.2%和6.4%。
(五)经济效益逐年提高
中小企业在出口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改善提高。*6年我省规模以上中小出口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52.36,比*1年、*2年、*3年、*4年、*5年分别提高34.85、19.05、16.38、4.66、3.59个点。与*1年相比,计算效益指数的七项指标中,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提高4.06、4.32、1.81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加快0.5次,全员劳动生产率增加24742元/人。*6年我省规模以上中小出口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87.13亿元,分别比*5年和*1年增长32.1%和2.94倍,总量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的31.9%,增速均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平均水平。
(六)社会贡献显著
中小出口企业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增加就业、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6年我省规模以上中小出口工业企业吸纳从业人员进一步增加,年末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从*0年的82.69万人,增加到155.18万人,增长87.7%;人均劳动者报酬1.83万元,比*0年增加8000元/人;上缴税金109.94亿元,分别比*5年和*0年增长74.7%和1.97倍;人均实现利税总额1.32万元,人均实现增加值5.08万元,分别比*0年增加0.70万元和1.16万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企业规模偏小
目前,我省中小出口工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从生产规模看,*6年末,户均工业总产值为709.99万元,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少1310.02万元;从资产规模看,户均资产总额为521.49万元,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少1127.76万元;从产出规模看,户均主营业务收入为683.75亿元,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低1266.89万元;从企业规模看,*6年末资产在亿元以下的企业数占中小企业数的98.8%,其中3000万元以下3493户,3000万元—5000万元517户,5000万元—1亿元452户。
(二)“两金”占比偏高,企业亏损额偏大
*6年末,我省规模以上中小出口工业企业应收帐款净额和产成品库存(两金)为570.58亿元,占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比重为41%,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高1.5个百分点。“两金”占用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企业的赢利空间,*6年,我省规模以上中小出口工业亏损企业数为656户,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数的37.6%,企业亏损面为13.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亏损企业亏损额为20.56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42.6%。
(三)企业缺少“拳头”、“名牌”产品
中小出口工业企业在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自有名牌产品生产上的缺位十分明显。*6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中国名牌”产品76个,“*名牌”产品639个,中小出口企业分别拥有29个和240个,占38.2%和37.6%,数量和比重都偏低。机械及设备、电器及电子产品和信息及通信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通常可获得较高附加值,但由于我省这些行业中的中小出口企业目前多数为替大型工业企业加工生产,即使生产自有品牌产品也由于品牌影响力弱而不能取得较高市场售价,而且由于单个企业规模小、产量低,再生产过程中不能获得规模效益,因此企业利润率与同行业大型企业相比明显偏低。纺织服装、鞋帽箱包、五金工具和塑料制品等轻工产品在我省中小企业出口体系中占据很大分额,但由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率被一再压低,因此难以获得较高利润。
(四)企业产品推广渠道单一
中小出口工业企业在市场推广和产品推介上渠道过于集中和单一,随着这一渠道内部竞争程度的不断加剧,企业产品推广和市场开拓将面临新的困难。广交会由于汇集了国内外众多的客商和参展商,并能使企业直接面对客户了解需求并了解竞争对手的动态,而且费用相对较少且没有延续性,而成为众多中小出口企业的首选。但随着众多中小出口企业对广交会的过度追捧也导致了广交会参展费用的不断增加,由于我省众多中小出口企业不具备自营出口权,因此无法从广交会组委会中获得展位,使得这些企业最终获得展位的价格高于组委会推出价格的10倍以上,超过50%以上的中小出口企业每年用于广交会费用开支占企业年度产品推介成本的60%以上,而在其他渠道和媒介上投入明显偏低。
(五)贸易壁垒及政策调整制约企业出口
国际上,技术性限制正在取代数量的限制成为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的负面影响不仅取代了配额、关税等传统贸易壁垒方式,并且超过了反倾销的影响。技术性限制由于符合人类对安全性的追求,普遍被广大消费者接受,必将取代数量限制成为国际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在国内,由于在国际贸易上出现的贸易顺差,*6年,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五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调整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调整包括142个税号的钢材出口退税率将由11%降至8%;陶瓷、部分成品革、水泥、玻璃的出口退税率分别由13%降至8%或11%;部分有色金属材料的出口退税率由13%最低降至5%;纺织品、家具、塑料、打火机、个别木材制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降至11%;此外,非机械驱动车(手推车)及零部件的出口退税率由17%降到13%;*7年7月1日起,还将继续下调较多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国际贸易壁垒以及国内出口退税率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省中小企业出口,增加了企业出口成本,降低了企业的赢利空间。
(六)金融市场及人民币的非国际化影响出口企业
融资困难是制约我省中小出口企业发展的老问题。中小企业规模小、贷款数额小、缺乏抵押品,贷款手续与大企业一样,往往使银行无利可图;又由于其生存率较低、死亡率高、信誉难以确定,出于利益与风险的考虑,银行不愿贷款或借贷。长期以来,我国对大型企业发展实施倾斜性经济政策,而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缺乏相应的资金扶持,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出口支持不足,企业贷到款,也要为支付利息增加费用,*6年,我省规模以上中小出口工业企业利息支出为25.42亿元,占财务费用的81.4%。目前我省规模以上中小出口工业企业一般采用FOB交易方式和美元形式下的贸易结算,由于人民币的非国际化,使得出口企业在产品定价过程中和汇率变动情况下都承受了较大风险,*6年人民币不断升值,导致我省规模以上中小出口工业企业遭受出口收入转化成人民币时的汇兑损失,以及出口量减少的损失,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会导致人工费用等生产成本增加,故对出口贸易依存度大的行业的短期冲击将难以避免,尤其会影响我省那些以低价格取胜、科技含量较低的产品出口。*6年,我省规模以上中小企业中新产品产值率低于2%的行业有13个,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塑料制品业分别为0.6%、0.7%、0.9%、1.3%、1.3%和1.7%。
三、做大做强我省中小出口工业企业的几点建议
(一)依靠科技创新,调整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中小出口企业与大企业相比,由于缺乏规模效应,必须依靠技术创新,生产新、特、优产品获得市场竞争力,因而技术创新在中小企业发展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推动力。在一些行业的中小企业中,客观地存在着技术设施落后导致的产品质量低劣,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的产品雷同和资源浪费严重,以及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导致的生态环境被污染破坏等现象。要促进中小企业的出口,必须调整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尤其是调整中小企业存量,这是促进优势中小企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民经济总体实力,增进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前提。政府要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结合长远发展规划,研究和制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和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产业目录,根据我省情况,中小企业应向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新技术材料、计算机软件,电子技术等高新技术行业发展。
(二)加快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
根据我省中小出口企业发展缺乏相应的资金问题,应加快建设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多种渠道为中小企业扩大出口提供资金支持。一是在各商业银行建立中小企业信贷部,提高贷款的比例;二是设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为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提供信用保证;三是实行优惠贷款,主要是对高科技企业提供无息或贴息贷款,无息或贴息贷款应由财政拨款,要把主要的信贷资金用于支持中小企业的出口;四是发挥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作用,设立出口保函基金、出口融资担保基金,完善出口信用保险,对中小企业出口提供必要的担保;五是设立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专项基金,对中小企业拓展新兴国际市场,申请获得国际标准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出口拥有知识产权、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的中小企业给予资金优先支持;六是组建中小企业支持发展的政策性银行——中小企业发展银行,鼓励建立民营银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七是支持企业利用品牌、专利、版权等无形资产作为担保进行融资的机制,充分利用信用信贷资金,有效解决企业资金不足;八是允许中小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中小企业直接到我国即将开设的二级股票市场上市融资。
(三)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一是注重人才培育,加快企业品牌建设。我省中小企业中普遍缺乏外贸经营管理人才和业务人员,人力资源的相对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中小出口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中小企业要加快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从多方面创造外销人才发展的良好氛围,调动外销队伍的积极性,建立切实可行的、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建立一套合理的人才机制,要引得进来、留得住、发挥人才的效用,特别要发挥教育培训机构的作用,加大企业内部对专业技能的培训力度,尤其是对刚踏出校门的毕业生进行必要的专业技能训练,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企业还应注重品牌建设,品牌的建设需要牵涉企业更多精力,品牌势能的提升依赖于企业从上游原材料甄别和采购、产品的生产和创新,到销售渠道的拓展和推广以及售后服务的加强和完善等各个环节的努力。企业必须经过对每一细节的准确把握和不断完善来培养市场对于本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美誉度和忠诚度。品牌建设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我省中小出口企业可以借鉴大型企业、成功企业经验,这样可以在尽短的时间内,建立起自己的品牌,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占一席之地,扩大企业出口份额。
二是内外结合,创造条件,降低企业“两金”占用。政府应积极引导我省中小出口工业企业加强管理,建立全程信用管理制度,实施对应收帐款的帐龄分析和客户跟踪管理制度,做好对信用风险的事中管理,建立有效的收帐制度,减少客户的拖欠款现象。优化企业内部资金管理,中小出口企业应根据自己销售情况生产,运用电子商务等新的营销手段,降低企业的存货资金占用水平。
三是合理制定价格,避免汇率风险。中小工业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往往还处于一个无序竞争的状态。低价竞销是一种低级的竞争方式,是一种短期行为,不仅造成中小企业在保本或亏本的边缘上经营,几乎无法生存和正常发展,而且更为严重的是,为了降低成本,采用廉价的等外品或低劣的原材料代替正品,甚至以假冒伪劣坑害消费者,造成对中国商品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由于国际市场营销环境的差异性、特殊性,出口定价决策已成为一个非常复杂且极为重要的关键环节。我省中小工业企业在制定产品价格时不仅要采取流通性比较强的硬流通货币结算,例如欧元、美元、日元等;而且还要注意汇率的变化风险,在定价的时候就要把汇率变化的因素充分考虑进去。
四是引导中小出口企业集聚发展。一群独立自主又互联的企业通过分工协作聚集在一起的中小企业群,是一种介于纯市场组织与纯层级组织之间的“中间体组织”。随着我省产业分工的不断深化使中小企业不再受制于规模经济,一些企业通过“地区规模经济”和“零部件规模经济”取代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企业内部分工外部化,变为社会分工,有利于中小企业形成集群合作关系,通过设施同享而获得外部规模经济,这种规模经济存在于行业内部而单个企业仍可保持较小的规模。通过集群化,中小出口企业之间通过开展专业化协作、信息的交流与传播,使得交易费用降低,不仅可提高企业防御风险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而且可扩大产品的出口。
(四)采取灵活的销售方式,不断拓展销售渠道
- 上一篇:公司业务工作汇报
- 下一篇:妇联爱国卫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