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间设计要求范文

时间:2024-02-22 17:44: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卫生间设计要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共卫生间设计要求

篇1

关键词:少数民族旅游景区;公共卫生间;地域性;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09-0178-02

地域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推进文化进步的切入点,是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个重要工程。而受全球化和现代主义风格的冲击,目前我国少数民族旅游景区的公共卫生间呈现出“千卫一色”、“千卫一面”的趋向。大多数的公共卫生间并未被纳入旅游景区整体规划设计中,其建设问题亟需重视和解决。

一、国内外旅游景区公共卫生间的研究现状

目前,公共卫生间问题逐渐引起各国的重视,并相应开展了有关的学术研究。在第四届世界厕所峰会上,来自中、美、俄、英、德等15 个国家的400余位代表针对“公共卫生间与旅游业发展关系”、“公共卫生间建设管理与社会经济回报”、“改善公共卫生间环境与人们生活质量的关系”等议题进行了研讨。很多发达国家,如:法国设有电脑公共卫生间、发行公共卫生间报纸;日本每年举行一次“全国公共卫生间日”;美国和新加坡等国定期评选“最有名公共卫生间”;印度推出旅游新景点公共卫生间博物馆等。他们重视公共卫生间文化,专设对高技术智能公共卫生间的研究,从另一个层面把公共卫生间从简单的排泄场所升华为一种文化的象征。国外厕所文化的研究,为我国结合民族文化建设, 改善如厕环境提供了有益参考。只是现今大部分文献只注重科技创新的研究而缺乏对文化特色的深层探究。

我国少数民族旅游景区公共卫生间的建设问题主要表现为:外表装饰文化与景观效果差、与自然景观不协调、缺乏对使用者心理需求的研究;只以豪、大为美、只能满足基本的功能性需要;科技环保方面大有改观,但地域性民族文化的体现很少,有技术含量、无文化含量。

二、少数民族旅游景区公共卫生间融入地域性民族文化创新研究

(一)人性化设计

公共卫生间附加了许多外在属性的文化范畴。从“人性化设计”需求和民族文化形态、标志、色彩、材质、照明、科技、生态等方面去设计分析,并根据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在意境的创造、环境协调、功能空间的塑造上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细致的设计。在景区整体布局方面要恰当、方便游客,选择最佳位置进行合理安排,选址时,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景区公共卫生间的布局图和游人流线图构成了公共卫生间与景区的对应关系,景区公共卫生间的清洁程度直接影响到游客的身心健康,使得游人们对旅游公共卫生间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通常游客主要通过视、听、嗅、触等来感知身边环境。这个过程中,各种认知意象、民族文化与科学观念相互交融,是由感觉转化为知觉再转化为情感的一个过程。设计要人性化,就要满足人的生理、心理、物质、精神等需求。

(二)现代科技结合地域性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旅游景区的公共卫生间的设计应该适应我们国家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我国的传统文化观念,旅游景区公共卫生间从属于旅游景区,在设计的过程中要重视景区的地域文化特征。公共卫生间在功能上需要符合时代的要求,在造型艺术上新颖美观,使之成为体现民族文化的现代景观建筑。整体设计有一定的识别性和民族文化,结合风景环境、文化、社会、经济四方面分析景区自身健全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关系。如果旅游景区的公共卫生间的设计脱离了地域文化,会导致设计失去个性,同时各地区的地域风情、气候特征等有所不同,对景区公共卫生间的需求也不相同。每个风景领域都有各自的历史,自然就会有历史文化的积淀,它存留在景观建筑之中,形成当地的独特民族文化。使其人造的公共卫生间融入自然的风景中,增添现代文化气息,结合地域特征、文化气息、历史传统等因素去传承,积极地融汇各种科学技术,推动设计理念去创新,深入了解景区地域文化特点,设计出展示民族文化的公共卫生间,体现出地域性的环境特征、民族文化特征和技术经济特征,创造富有特色的地域性公共卫生间,从地方传统文化中挖掘寻找失去的民族特性。

三、公共卫生间展现地域民族文化特色的意义

旅游景区公共卫生间虽小,却关系每一位游客,体现着景区的质量。它是景区旅游质量的保证,也是景区文明卫生的一个窗口,它是满足人们基本需求和享受旅游美好心情的公共设施。旅游景区公共卫生间是景区的一道美丽风景线,它具有独特的欣赏价值,在特定的少数民族景区,旅游公共卫生间应外观多样,所选区域应该隐而不露,与景区文化和景观相协调。

随着科技的进步,它还是先进技术的体现。建设和发展现代的旅游厕所,有助于景区生态环境的营造。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少数民族旅游景区中的公共卫生间的期待与需求也越来越高,主要表现在民族建筑文化、使用者心理文化、地域文化等方面,反映出一个社会、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思量本土文化独特的巨大魅力,结合地域的人文与自然特征,汲取地域文化的丰富内涵,打破传统公共卫生间“火柴盒”式的外观造型和古板单一的颜色,根据当地文化特点突出本景区特性,将民族地域风格巧妙地融进公共卫生间的建设中,做到“一厕一景”、“一景一厕”,让公共卫生间成为一道独特的公园景观。公共卫生间不仅是人们的新陈代谢之地,还应融入一些民族文化,使之成为民族文化展示和人文关怀的平台。公共卫生间是独特的载体,它具有双重性,是物质和精神的产物,也是技术和艺术的创作。以独特的公共卫生间群体构成,反应社会风情、历史发展轨迹、社会结构演变等,显示它独特的历史文化信息。尊重少数民族旅游景区的整体布局和肌理,深入到景区的传统文化中,寻找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元素,研究地域文化的新载体,寻找地域文化的美学定位、新的表达,从做小处见概貌,使中国的旅游文化自强自立于世界旅游文化之中,充分展现地域民族文化的意义。

四、结语

总之,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于少数民族旅游景区公共卫生间的设计,不仅仅要满足物质功能的需求,随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精神需求的改变,要赋予公共卫生间更多的文化、情感要素,更要注重与环境相统一,创新发展民族文化魅力,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朱莉·霍兰.厕所的文明史[M].许世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李子韦,柴晓利.公厕设计通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3]周连春.厕所的历史、经济、风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4]程雪松.争论私密性——作为公共艺术的公共卫生间设计研究[J].北京:建筑学报,2006.

[5]钟茂兰,范朴.中国民间美术[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6]张在元.空间的人性与地域性[J].北京:世界建筑,2001(1):18-22.

[7]吴必虎,余青.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北京:民族研究,2000(4).

[8]王霄.中国的厕所文化和社会进步农村网[J/OL].cn,2005-11-11.

[9]Victor Margolin.Culture is Everywhere[M].London Prestel Publishing,2002.

篇2

【关键词】医院装修 公共卫生间 设计要点

【Abstract】Toilet decoration design must be based on a realistic basis for the use as a design premise. The design of public health among hospital out-patients in male and female patient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number and proportion to determine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sanitary ware, which is a consensus. The current 1988 edition of "General Hospital Architectural Design Standards" of Article 3.2.9 reads: "Toilet daily attendance calculation, the proportion of male and female patients is usually 6:4 urinals 2, The men's room for every 120 people is located stool device 1, 2 urinals, female toilets for every 75 people set up a stool devices. Proposed 6:4 ratio of male and female patients, I believe that this standard can be properly increased according to actual situation.

【Key words】Hospital renovation; public toilets; Design features

引言

经过一定时期的观察并对医院医护人员进行调查询问,笔者得知医院门急诊病人中男女比例大致相当,为5:5,但独自就诊的病人中,男性多于女性,也就是说,包括陪同人员在内,男女就厕人员比例高于5:5,约为6:4。另外一项对于病人小便时间的统计表明: 男性平均用时33秒,而女性平均用时63秒。这意味着如果要满足相同数量男女病人的需要,女厕所大便器应是男厕小便器数量的2倍,考虑到女厕大小便可以合用大便器,这个标准可以适当降低,但应不低于相同人数时男厕小便器的数量。如果男厕的计算标准不变(每人120人设大便器1个,小便器2个),那么女厕的标准应改为:每120人设大便器2个,即60人设大便器1 个。此外,现行规范未提出及洗手盆数量的设置依据。统计的数字表明: 男性洗手的时间平均为8秒,女性约15秒。 笔者建议按1个洗手盆/2个洁具的标准设置(小便斗按0.5个洁具计算)。

由此看来,在实际设计中,可参考如下标准:“厕所按日诊量计算,男女病人比例一般为5:5,但考虑陪同人员,则使用厕所人员男女比例一般为6:4,男厕所每120人设大便器1个,小便器2个,洗手盆1个;女厕每120人设大便器2个,洗手盆1个。”卫生间装饰设计首先应遵循《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第3.1.14条:

一.病人使用的厕所隔间的平面尺寸,不应小于1.10m1.40m,门朝外开,门闩应能里--外开启。

二.病人使用的坐式大便器坐圈宜采用“马蹄式”,蹲式大便器宜采用“下卧式”,大便器旁应装置“助立拉手”。

三.厕所装饰应设前室,并应设非手动开关的洗手盆。 -四.如果用室外厕所,宜用连廊与门诊病房楼相连接。

此外,医院公共卫生间的使用者中,病、残、弱人群为大多数.而其中以残障人士为最不利的使用群体,所以医院公共卫生间的设计也应遵循无障碍设计原则,应当遵循2001年版《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中公共厕所无障碍设计规范。如果有条件,应尽可能设置残疾人专用厕所。专用厕所更方便残疾人使用,对于异性亲友陪同的病人来说,可陪同进入专用厕所,防止意外发生。残疾人专用厕所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应考虑在没有无障碍厕位的厕所内解决乘轮椅者的转弯、转身的问题。

一.残疾人厕位前应有不小于1.35m1.35m的空间,以便900转弯进入厕位。

二.厕所内应至少有一处面积≥p1.50m的区域,以便乘轮椅3600转身。

三.残疾人应使用悬挂式台盆,台盆前应留有至少1.35m1.35m的净空间,以便转身。

除无障碍设计之外,医院公共卫生间的洁具选择也应予足够的重视。宜采用节水型挂厕(后入水、挂盆、挂式小便斗,而不宜采用传统的座厕,立式台盆、立式小便斗。这样能够减少洁具下部空间的卫生死角,利用清洁。 挂厕的坐垫宜采用马蹄型,不宜采用传统的环形垫圈,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接触感染的机会。由于传统的抽水坐厕的水箱易损坏,采用冲水阀式坐厕也将成为很好的选择 。

医院公共卫生间装饰设计应是人性化的设计,应当以人的行为作为设计之源。人的行为如果因为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而发生变化,那么这种变化必将在一定程度上的推动设计的发展。举个例子,如果有最小旋转360。直径为1.10m的新式轮椅(当前常见轮椅最小旋转360。直径为1.50m)出现,那么无障碍设计的规范必将有所改动。可以预见,新材料新设备的不断发展将会促使医院公共卫生间的设计将更加自由。

结语

篇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商务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商务局:

为了进一步加强住宿业、沐浴业和美容美发业的卫生管理,规范经营行为,提高卫生管理水平,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卫生部、商务部组织制定了《住宿业卫生规范》、《沐浴场所卫生规范》和《美容美发场所卫生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以上3个卫生规范自之日起施行。

附件:1.住宿业卫生规范

2.沐浴场所卫生规范

3.美容美发场所卫生规范

住宿业卫生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依据

为加强住宿场所卫生管理,规范经营行为,防止传染病传播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艾滋病防治条例》、《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从事经营服务的住宿场所。

第三条用语含义

(一)住宿场所,是指向消费者提供住宿及相关综合的场所,如宾馆、饭店、旅馆、旅店、招待所、度假村等。

(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是指为使房间或封闭空间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达到设定要求而对空气进行集中处理、输送、分配的所有设备、管道及附件、仪器仪表的总和。

(三)储藏间,是指用于存放客用棉织品、一次性用品等物品的房间。

(四)工作车,是指用于转送及暂存客用棉织品、一次性用品及清洁工具等物品的车辆。

(五)公共用品用具,是指供给顾客使用的各种用品、用具、设备和设施总称,包括床上用品、盥洗物品、饮具、清洁工具、拖鞋等。

(六)健康危害事故,是指住宿场所内发生的因空气质量、水质不符合卫生标准、用品用具或设施受到污染导致的群体性健康损害事故。

第二章场所卫生要求

第四条选址、设计及竣工验收

(一)住宿场所建设宜选择在环境安静,具备给排水条件和电力供应,且不受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影响的区域,并应同时符合规划、环保和消防的有关要求。

(二)新建、改建、扩建住宿场所在可行性论证阶段或设计阶段和竣工验收前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卫生学评价。

第五条场所设置与布局

(一)住宿场所主楼与辅助建筑物应有一定间距,烟尘应高空排放,场所25米范围内不得有有毒有害气体排放或噪声等污染源。

(二)住宿场所应当设置与接待能力相适应的消毒间、储藏间,并设有员工工作间、更衣和清洁间等专间。客房不带卫生间的场所,应设置公共卫生间、公共浴室、公用盥洗室等。

(三)住宿场所的吸烟区(室)不得位于行人必经的通道上,室内空气应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

(四)住宿场所的公共卫生间应当远离食品加工间。

(五)住宿场所内应放置安全套或者设置安全套发售设施,应当提供性病、艾滋病等疾病防治宣传资料。

第六条客房

(一)客房净高不低于2.4米,内部结构合理,日照、采光、通风、隔声良好。

(二)客房内部装饰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不得对人体有潜在危害。

(三)客房床位占室内面积每床不低于4平方米。

(四)含有卫生间的住宿客房应设有浴盆或淋浴、抽水马桶、洗脸盆及排风装置;无卫生间的客房,每个床位应配备有明显标记的脸盆和脚盆。

(五)客房内环境应干净、整洁,摆放的物品无灰尘,无污渍;客房空调过滤网清洁、无积尘。

第七条清洗消毒专间

(一)住宿场所宜设立一定数量的独立清洗消毒间,清洗消毒间面积应能满足饮具、用具等清洗消毒保洁的需要。

(二)清洗消毒间地面与墙面应使用防水、防霉、可洗刷的材料,墙裙高度不得低于1.5米,地面坡度不小于2%,并设有机械通风装置。

(三)饮具宜用热力法消毒。采用化学法消毒饮具的住宿场所,消毒间内至少应设有3个饮具专用清洗消毒池,并有相应的消毒剂配比容器。应配备已消毒饮具(茶杯、口杯、酒杯等)专用存放保洁设施,其结构应密闭并易于清洁。

(四)配有拖鞋、脸盆、脚盆的住宿场所,消毒间内应有拖鞋、脸盆、脚盆专用清洗消毒池及已消毒用具(拖鞋、脸盆、脚盆等)存放专区。

(五)各类水池应使用不锈钢或陶瓷等防渗水、不易积垢、易于清洗的材料制成,并设置标识明示用途。

第八条储藏间

住宿场所宜设立一定数量储藏间。储藏间内应设置数量足够的物品存放柜或货架,并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及防鼠、防潮、防虫、防蟑螂等预防控制病媒生物设施。

第九条工作车

(一)住宿场所宜配备工作车,其数量应能满足工作需要。

(二)工作车应有足够空间分别存放客用棉织品、一次性用品及清洁工具并有明显的标识。

(三)工作车所带垃圾袋应与洁净棉织品、一次性用品及洁净工具分开,清洁浴盆、脸盆、抽水马桶的工具应分开存放,标志明显。

第十条公共浴室

公共浴室应分设男、女区域,按照设计接待人数,盥洗室每8~15人设1只淋浴喷头,淋浴室每10~25人设1只喷头。

第十一条公共卫生间

(一)公共卫生间应男、女分设,便池应采用水冲式,地面、墙壁、便池等应采用易冲洗、防渗水材料制成。卫生间地面应略低于客房,地面坡度不小于2%,并设置防臭型地漏。卫生间排污管道应与经营场所排水管道分设,设有有效的防臭水封。

(二)公共卫生间应设有独立的机械排风装置,有适当照明,与外界相通的门窗安装严密,纱门及纱窗易于清洁,外门能自动关闭。卫生间内应设置洗手设施,位置宜在出入口附近。

(三)男卫生间应按每15~35人设大小便器各1个,女卫生间应按每10~25人设便器1个。便池宜为蹲式,配置坐式便器宜提供一次性卫生座垫。

第十二条洗衣房

(一)住宿场所宜设专用洗衣房或采用社会化洗涤服务。洗衣房应分设工作人员出入口、待洗棉织品入口及洁净棉织品出口,并避开主要客流通道。

(二)洗衣房应依次分设棉织品分拣区、清洗干燥区、整烫折叠区、存放区、发放区。棉织品分拣、清洗、干燥、修补、熨平、分类、暂存、发放等工序应做到洁污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三)公共用品如需外洗的,应选择清洗消毒条件合格的承洗单位,作好物品送洗与接收记录,并索要承洗单位物品清洗消毒记录。

第十三条给排水设施

住宿场所应有完善的给排水设施,供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如场所内供水管网与市政供水管网直接相通,场所内供水管网压力应小于市政供水管网压力,并有防止供水向市政供水管网倒流的设施。排水设施应当有防止废水逆流、病媒生物侵入和臭味产生的装置。

第十四条通风设施

(一)客房、卫生间、公共用房(接待室、餐厅、门厅等)及辅助用房(厨房、洗衣房、储藏间等)应设机械通风或排风装置。机械通风或排风装置的设计和安装应能防止异味交叉传导。

(二)住宿场所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的要求。

(三)住宿场所的机械通风装置(非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其进风口、排气口应安装易清洗、耐腐蚀并可防止病媒生物侵入的防护网罩。

第十五条采光照明

(一)住宿场所室内应尽量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采光的客房,其采光窗口面积与地面面积之比不小于1:8。

(二)客房台面照度不低于100勒克斯。

(三)不宜将暗室作为客房。

第十六条预防控制病媒生物设施

(一)住宿场所应设置防鼠、防蚊、防蝇、防蟑螂及防潮、防尘等设施。

(二)与外界直接相通并可开启的门窗应安装易于拆卸、清洗的防蝇门帘、纱网或设置空气风帘机。

(三)排水沟出口和排气口应设有网眼孔径小于6毫米的隔栅或网罩,防止鼠类进入。

(四)机械通风装置的送风口和回风口应当设置防鼠装置。

第十七条废弃物存放设施

(一)住宿场所室内应设有废弃物收集容器,有条件的场所宜设置废弃物分类收集容器。

(二)废弃物收集容器应使用坚固、防水防火材料制成,内壁光滑易于清洗。废弃物收集容器应密闭加盖,防止不良气味溢散及病媒生物侵入。

(三)住宿场所宜在室外适当地点设置废弃物临时集中存放设施,其结构应密闭,防止病媒生物进入、孳生及废弃物污染环境。

第三章卫生操作要求

第十八条操作规程

(一)住宿场所经营者应制定公共用品用具采购、储藏、清洗消毒、设备设施维护等操作规程。操作规程应具体规定工作程序。

(二)经营者应当认真组织从业人员学习卫生操作规程,从业人员应当熟悉本岗位卫生操作规程并严格按规程操作。

第十九条公共用品用具采购

(一)采购的物品应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规定要求。采购物品应做好记录,便于溯源。

(二)采购的一次性卫生用品、消、化妆品等物品中文标识应规范,并附有必要的证明文件。

(三)采购的物品入库前应进行验收,出入库时应登记。

第二十条公共用品用具储藏

(一)公共用品用具储藏间应保持通风和清洁,无鼠害、苍蝇、蟑螂等病媒生物及霉斑,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私人物品。

(二)不同物品应分类、分架存放,物品距墙壁、地面均应在10厘米以上。棉织品宜存放于储藏柜中。

(三)物品的储藏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并定期检查,及时清理过期物品。

(四)有毒有害物品应有专间或专柜存放,上锁、专人管理,并有物品使用登记。

第二十一条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

(一)清洗消毒间应有明显标志,环境整洁,通风换气良好,无积水积物,无杂物存放。

(二)供顾客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应严格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

(三)清洗消毒应按规程操作,做到先清洗后消毒,使用的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消毒设备(消毒柜)应运转正常。

(四)清洗饮具、盆桶、拖鞋的设施应分开,清洁工具应专用,防止交叉传染。

(五)清洗消毒后的各类用品用具应达到有关卫生标准的规定并保洁存放。清洗消毒后的茶具应当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符合《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规定。

(六)洁净物品保洁柜应定期清洗消毒,不得存放杂物。

各类公共用品用具更换、清洗、消毒、保洁工作可参考《推荐的住宿场所用品用具清洗消毒方法》(见附录)。

第二十二条客房服务

(一)客房应做到通风换气,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符合卫生标准。

(二)床上用品应做到一客一换,长住客一周至少更换一次。

(三)清洁客房、卫生间的工具应分开,面盆、浴缸、坐便器、地面、台面等清洁用抹布或清洗刷应分设。

(四)卫生间内面盆、浴缸、坐便器应每客一消毒,长住客人每日一消毒。

(五)补充杯具、食具应注意手部卫生,防止污染。

第二十三条公共卫生间清洁

清洁坐便器(便池)的清洁工具应专用。每日应对卫生间进行一次消毒。

第二十四条棉织品清洗消毒

(一)棉织品清洗消毒前后应分设存放容器。

(二)客用棉织品、客人送洗衣物、清洁用抹布应分类清洗。

(三)清洗程序应设有高温或化学消毒过程。

(四)棉织品经烘干后应在洁净处整烫折叠,使用专用运输工具及时运送至储藏间保存。

第二十五条通风

(一)机械通风装置应运转正常,过滤网应定期清洗、消毒。

(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按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要求进行清洗消毒。

(三)集中空调机房应整齐、清洁,无易燃易爆物品及杂物堆放。风机过滤网应清洁无积尘。

第四章卫生管理

第二十六条卫生管理组织

(一)住宿场所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是其经营场所卫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其经营场所卫生安全负全面责任,应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卫生知识培训。

(二)住宿场所应设置卫生管理部门或配备专(兼)职卫生管理员,负责其经营场所卫生管理具体工作。

(三)专(兼)职卫生管理员应有从事住宿场所卫生管理工作经验,经过公共卫生管理培训并考核合格。

第二十七条卫生管理工作职责

住宿场所卫生管理部门的成员或卫生管理员承担本场所卫生管理职能,主要职责包括:

(一)制订从业人员卫生培训教育计划和考核办法,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卫生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卫生知识、岗位操作规程等的培训学习和考核。

(二)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负责提出将患有有碍公众健康的从业人员调离直接为顾客服务岗位的意见。

(三)制定卫生管理制度、卫生责任制度和卫生操作规程,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行为及时制止并提出处理意见。

(四)督促本场所经营者、从业人员严格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按时办理有关卫生证件、证明,依法从事经营活动。

(五)配合卫生执法人员对本场所进行卫生监督检查,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负责建立本场所卫生管理档案。

(六)参与保证卫生安全的其他管理工作。

第二十八条卫生管理制度

住宿场所应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并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经常性检查。主要制度有:

(一)证照管理制度。

(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卫生知识培训考核及个人卫生制度。

(三)公共用品用具购买、验收、储存及清洗消毒保洁制度。

(四)场所自身检查与检测制度。

(五)洗衣房卫生管理制度。

(六)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制度。

(七)健康危害事故与传染病报告制度。

(八)预防控制传染病传播应急预案与健康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九)卫生档案管理制度。

(十)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第二十九条证照管理

住宿场所、从业人员及健康相关产品应证照齐全。卫生许可证悬挂在场所醒目处,营业执照、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明及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有效,健康相关产品卫生许可批件或备案文件复印件真实完备。

第三十条档案管理

住宿场所应建立卫生管理档案,档案应当包括以下方面:

(一)证照: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健康相关产品卫生许可批件或备案文件(复印件)等。

(二)卫生管理制度。

(三)卫生管理组织机构或卫生管理人员与从业人员岗位职责。

(四)发生传染病传播或健康危害事故后的处理情况。

(五)卫生操作规程。

(六)公共用品用具采购、验收、出入库、储存记录。

(七)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检测记录。

(八)设备设施维护与卫生检查记录。

(九)空气质量、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检测记录。

(十)投诉与投诉处理记录。

(十一)有关记录:包括场所自身检查与检测记录,培训考核记录,从业人员因患有有碍公众健康疾病调离直接为顾客服务岗位记录,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记录等。

(十二)有关证明:包括预防性建筑设计审核文件,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竣工图纸,消毒设施设置情况等。

各项档案中应有相关人员的工作记录并签名,档案应有专人管理,各类档案记录应进行分类并有目录。有关记录至少应保存三年。

第三十一条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报告

(一)住宿场所应建立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报告制度,场所负责人和卫生管理员为责任报告人。

(二)当发生死亡或同时发生3名以上(含3名)受害病人时,责任报告人要在发生事故24小时内电话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三)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报告范围:

1.室内空气不符合卫生标准所致的虚脱休克;

2.饮用水遭受污染所致的介水传染性疾病流行;

3.公共用品用具和卫生设施等遭受污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皮肤病;

4.意外事故导致的一氧化碳、氨气、氯气、消毒剂、杀虫剂等中毒。

(四)发生传染病或健康危害事故时,场所经营者应立即停止相应经营活动,协助医务人员救治事故受害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事故的继发。

(五)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传染病健康危害事故。

第三十二条环境卫生管理

(一)室外公共区域应保持干净整洁。

(二)室内公共区域地面、墙面、门窗、桌椅、地毯、台面、镜面等应保持清洁、无异味。

(三)废弃物应每天清除一次,废弃物收集容器应及时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

(四)洗衣房的洁净区与污染区应分开,室内物品摆放整齐,设施设备日常保养及运行状态良好。

(五)定期进行病媒生物防治,蟑螂密度、鼠密度应符合卫生要求。

(六)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室内空气、用品用具等定期进行检测。

第三十三条食品经营项目

住宿场所设有食品经营项目的,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要求。

第五章人员卫生要求

第三十四条健康管理

(一)住宿场所从业人员上岗前应当取得“健康合格证明”。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应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继续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健康合格证明”不得涂改、伪造、转让、倒卖。

(二)从业人员患有有碍公众健康疾病,治愈之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可疑传染病患者须立即停止工作并及时进行健康检查,明确诊断。

第三十五条卫生知识培训

(一)从业人员应当完成规定学时的卫生知识培训,掌握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基本卫生知识和卫生操作技能等。

(二)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每两年进行一次。

(三)从业人员取得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

第三十六条个人卫生

(一)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进行卫生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及佩带饰物。

(二)从业人员应有两套以上工作服。工作服应定期清洗,保持清洁。

附录:推荐的住宿场所用品用具清洗消毒方法

一、清洗方法及步骤

(一)去除公共用品用具表面的残渣、污垢。

(二)用含洗涤剂溶液洗净公共用品用具表面。

(三)用清水冲去残留的洗涤剂。

二、消毒方法

(一)物理消毒。包括蒸汽、煮沸、红外线等热力消毒方法。

1.煮沸、蒸汽消毒:100℃作用20~30分钟以上。可用于饮具、盆、毛巾、床上用棉织品的消毒。

2.红外线消毒:125℃作用15分钟以上。可用于饮具、盆的消毒。

(二)化学消毒。用含氯、溴或过氧乙酸的消毒药物消毒。

1.用含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毫克/升的消毒溶液浸泡30分钟,可用于盆、饮具的消毒或用于物品表面喷洒、涂擦消毒。

2.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1000毫克/升的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可用于拖鞋消毒。

化学消毒后的公共用品用具应用净水冲去表面的消毒剂。

三、保洁方法

(一)消毒后的公共用品用具要自然滤干或烘干,不应使用毛巾擦干,以避免受到再次污染。

(二)消毒后的饮具应及时放入餐具保洁柜内。

四、化学消毒注意事项

(一)使用的消毒剂应在保质期限内,并按规定的温度等条件贮存。

(二)严格按规定浓度进行配制,固体消毒剂应充分溶解。

(三)配好的消毒液定时更换,一般每4小时更换一次。

(四)使用时定时测量消毒液浓度,浓度低于要求立即更换。

(五)保证消毒时间,一般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应作用15分钟以上。

(六)应使消毒物品完全浸没于消毒液中。

篇4

传统设计一般是在新旧建筑间设变形缝,这种设计做法将新加卫生间与既有宿舍视为各自独立的个体,由于新扩建卫生间部分横向宽度很小,这就造成新加卫生间这一独立个体高宽比过大,对结构抗震不利;同时伸缩缝缝隙较大,这就要求在新旧外墙交界处及新建卫生间进宿舍门洞四周均需设铝合金变形缝,既不美观也增加造价。鉴于传统设变形缝的做法存在的上述弊端,且本工程扩建部分地基土均为塑性指数很小的砂土层,因此扩建部分在结构上采取一定措施后,将新扩建卫生间与既有宿舍进行固结,不设变形缝。通过将新扩建卫生间与既有宿舍建筑结构固结,使得扩建卫生间与既有宿舍形成一个整体,建筑高宽比大大减小,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建筑的抗震性能。

2加卫生间存在问题处理

2.1基础及结构处理

既有宿舍楼为80年代所建,经过近30年的使用后,可以认为没有什么沉降了,扩建部分由于刚建,存在较大的基础沉降。因而不可避免的存在沉降差。但是根据工程勘察地质报告,扩建部分的地基土为塑性指数很小的砂土层,可知沉降主要发生在土体承载初期,后期土体颗粒结构受力再平衡后沉降很小。因此在做如下处理后,可以认为沉降对结构的影响将非常之小。扩大基础设计宽度。本设计采用钢筋砼条形基础,根据基础的上部荷载计算出新建基础宽度B后,人为的乘以放大系数,作为现场实际取用的基础宽度。从而减小基础底面的附加应力,进而减小地基的最终变形量。同时减小地基局部不均匀对上部结构的影响。让基础预沉降。新旧基础搭接部分,施工时先不填充密实,待主体结构完工后(即所有结构荷载已经加载后),先静置一段时间(两周左右),这段时间做好新建基础的沉降观测,待发现沉降趋于稳定,且沉降值很小后,用素砼填充新旧基础衔接部。设计中上部结构预留好基础的沉降值。新旧基础衔接部分填充素砼后,继续做好既有房屋的沉降观测,待无异常现象后,进行上部结构固结和装修等后续工作。通过有效的沉降观测,能避免上部结构固结后新建卫生间沉降对既有结构的影响。

2.2易渗漏部位处理

加卫生间项目存在渗漏的地方主要位于新建卫生间与既有宿舍交界处以及新旧屋面交界处。设计中应采取措施处理好这两个位置的渗漏问题。卫生间渗漏处理。首先在卫生间及阳台与既有宿舍交界处新砌120厚加气泡沫砼砌体,这样可以避免利用既有宿舍外墙做卫生间内墙时,淋浴用水会沿新浇筑卫生间楼板与用作卫生间内墙的既有宿舍外墙之间的交界处缝隙渗漏。其次在新建卫生间及阳台四周墙脚浇筑200mm高C25素砼,宽度同相应位置上部墙体。最后后再粘贴地面及墙面面砖前刷一层2.5mm厚K11水泥基防水涂料。楼板面衔接处理。由于新旧建筑物在结构施工完毕后相互之间为固结,新旧结构间没有伸缩缝,故楼面板衔接较为简单,楼地面粘贴面层直接延伸到阳台靠房间一侧梁上素砼拦水上见。阳台地面新做防水层时也延伸至既有宿舍通阳台处门槛。从而有效的防止卫生间楼板面衔接处的渗漏问题。新旧屋面交界处渗漏处理。要解决此处渗漏,主要是做好新旧屋面的搭接,本项目主要采取上下错层搭接的方式。降低最顶层新建部分的层高,即降低新建屋面标高,将扩建部分屋面板嵌入既有屋面挑檐底下,同时扩建部分屋面板在靠近既有宿舍外墙处新做上翻的檐口见,新建屋面找坡时坡向新建屋面的外侧檐口。

2.3既有公共卫生间处理

既有公共卫生间需改造成宿舍房间,故而需拆除蹲位、小便槽等原有卫生设施及相应的管道,同时需封堵拆除管道后留下的管道洞口,封堵管道洞口时,需先将洞口修成上大下小的形状,搁置钢筋网片后再浇筑与既有楼板同强度的砼进行封堵见(图7)。由于拆除卫生设施后地面坑洼不平,且公共卫生间地面低于既有宿舍室内地面标高,装修前需先用轻骨料细石砼找平至设计标高后再进行地面装修(宿舍有经济条件铺设木地板的,则在门槛处铺设花岗岩门槛石,门槛石面层标高同宿舍室内设计标高,门槛以内室内地面采用木骨架调至设计标高后铺木地板,这样可以避免全使用轻骨料细石砼找平过多的增加楼板的荷载)。

2.4其它问题处理

上述问题,设计还对下述一系列存在的问题或因改造而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处理。栏杆。原有栏杆为镂空花格栏杆,因日久风吹雨晒,花格已经暴筋破损,出于安全考虑,本次设计予以拆除,改砌120mm厚标砖墙填充既有花格空间并双面1:3水泥砂浆粉刷(事先已经计算保证既有悬挑梁能承受因砌墙新增的荷载),另外由于走廊地面凿毛并铺设找平层和玻化砖面层后,地面标高有所提高,可知原有砼花格栏杆高度也不满足悬空栏杆的安全高度要求,故改造后应在既有砼栏杆压顶上新做200mm高不锈钢钢管栏杆,以解决这一安全隐患见,同时也不影响整栋建筑的美观。既有垃圾道口。此宿舍建于80年代,因此按当时的设计思路在每层靠楼梯口休息平台的卫生间内设有垃圾道,现因防疫卫生要求的提高,垃圾道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没有利用价值,而且占用了改成宿舍的原卫生间的室内空间。这次设计将其拆除,并将垃圾通道处楼面板洞口修补。施工时需凿除洞口周边的楼板及梁的部分砼,使其露出梁的一侧主筋及板上下两层钢筋,用直径6mm钢筋搭接于洞口两侧凿出的钢筋上并焊接,在洞口处形成双层的直径6mm间距150mm的钢筋网片,然后再安装底模并浇筑洞口处板砼,同时也用环氧树脂砂浆修补洞口边梁凿除的砼。

门窗。原门窗为木门窗,常年累月下来,部分已经出现了腐烂的现象,有的门窗还出现了白蚁蛀蚀的现象。此次设计拆除既有木门窗,南侧窗改为原有尺寸的铝合金窗;南侧原宽900mm高2700mm的门改为宽900mm高2100mm的成品防盗门;北侧窗洞口封堵,同时在图示位置新开一门洞通往新加卫生间的阳台处。成品防盗门顶剩余门洞口需用原墙厚度的标砖砌体进行封堵。成品防盗门顶及新开门洞洞顶均需布设现场预制钢筋砼梁;门顶预制梁厚度为100mm,新开门洞洞顶预制梁高200mm;新预制砼梁两端均需伸入门两侧墙体240mm;梁配置的钢筋根据各自梁顶所承受的砌体荷载计算(门顶梁只需承受500mm高砌体及门顶梁自重;新开门洞洞顶梁则需承受梁顶至本层圈梁底的砌体及梁自重)。同时对整栋楼进行白蚁防治,防止白蚁蛀蚀改建后公寓的木质结构。

内外墙。既有外墙面因常年风吹雨嗮,出现粉刷层空鼓,涂料发霉等现象,现通过搭设脚手架拆除空鼓外墙粉刷层,重新用1:3水泥砂浆粉刷,铲除外墙涂料,新做外墙涂料,涂料颜色与新建阳台及卫生间外墙按整体进行设计。使得房屋外观焕然一新。内墙则拆除空鼓内墙面粉刷层并用1∶3水泥砂浆修补后统一按室内设计要求重新装饰。屋面。既有屋面卷材防水层已经老化,屋面有出现渗漏现象。现铲除既有卷材防水层,清洗屋面,水泥砂浆找平后,与新建阳台及卫生间屋面一起新铺4mm厚APP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层。消防。原有宿舍没有作消防上的考虑,现在宿舍每层设置灭火器箱,箱内放置相应数量及型号的的干粉泡沫灭火器,以满足消防要求。安装工程。原房屋室内电线路杂乱,存在电线路老化的现象,存在火灾隐患,电视闭路线和网络线杂乱无章,跟蜘蛛网一样。现对室内强弱电和给排水重新进行设计并暗埋入墙内,使得墙面整齐光洁,很好的满足了新型公寓住宿的要求。

3结语

篇5

关键词:建筑设计;综合医院;节能设计

1具体实例分析

本人有幸在2012年开始接触一个乡镇综合卫生院建筑的设计项目,主体医疗楼为5层建筑,包括门诊、急诊、牙科、检验、手术、病房及办公等;公共卫生楼为4层建筑,包括儿保接种、体检、公共卫生办、妇保、妇产科及多功能厅等;后勤及辅助楼为3层建筑,包括X光机房、药库、食堂及职工休息室等。康复楼为3层建筑,包括康复病房和康复大厅等。各个功能楼有单独出入口,且在各个出入口处均设置宽1.5米、坡度为1/12的无障碍坡道,电梯采用无障碍电梯,卫生间设置无障碍专用洁具,电梯间、卫生间等设置国际通用无障碍标识等,以充分体现现代医疗建筑现代化、标准化、人性化的主导思想。同时,应最大限度考虑节能措施,并在使用过程中着重于内部用能的使用和管理,使其能耗得到合理利用且不浪费。使其既满足使用要求,又能得到最佳的节能效果。

2节能技术措施

在设计工程中,要做到上述这些,针对医院建筑的特点,在节能技术措施方面做以下几点考虑:

2.1保温和隔热

控制综合医院的保温隔热性能、热惰性指标,采用气密性和保温性好的外门窗等。本工程采用外墙外保温系统,外墙粉刷采用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砖采用烧结页岩多孔砖,外门窗采用(6L0W-E+12A+6)中空低辐射玻璃钢塑复合节能门窗,并设置内遮阳系统,地面和屋面做泡沫玻璃保温隔热层等措施,且应做好外保温工程的密封与防水构造设计,确保水不会渗入保温层和基层。水平或倾斜的出挑部分以及延伸至地面以下的部位应做防水层,在外墙外保温系统上安装的设备或管道应固定于基层上,并应做密封盒防水设计。外墙出挑构件及附墙部件(屋顶女儿墙内侧、阳台、雨篷、靠外墙阳台栏板、空调室外机搁板、附壁柱、凸窗的非透明构件、装饰线和靠外墙阳台分户隔墙等)采取隔断热桥措施等以符合节能建筑的设计要求;

2.2主体建筑布置方向

在设计过程中,应地制宜,主体建筑采用南北向布置,有利于获得良好的朝向,减少东西向开窗面积(增加阳台等遮阳措施),使其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等得到有利的控制,设置遮阳措施,避免大面积玻璃幕墙的使用(如采用双层玻璃幕墙,夹层内应设置空调循环装置)。

2.3建筑总平面布局

总平面布局合理简洁,建筑形体较规整,立面设计力求简约大气并具有时代特征。建筑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人、物分流,交通顺畅,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有利于降低运营成本,主要控制以下几点:(1)在节能范围内,可以增加窗户的开启面积,通过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来改善内部的环境。尽量减少内区,降低内部照明和通风空调设备的能耗;(2)散发大量余热的设备(如中心供应、厨房、洗衣房、大型医疗设备等)靠外墙布置,以便利用自然通风快速消除余热,减少机械通风量。且厨房、洗衣房等布置在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从而改善院区内部环境;(3)各类机房尽量靠近负荷中心布置,以减少输送的能耗。设计中,将用电配备布置在后勤及辅助楼地下一层;电梯布置在医疗楼的门厅部位;每层采用小型中央空调,每层在合理的位置布置空调机房;医用气体(供养)布置在主体建筑的靠外墙一侧;医院手术室设计洁净空调系统;牙科用水采用直接饮用水标准;院区内另设一单独的附房(包括设备房及污洗间,地下设污水处理池)等等,以满足医院日常正常的高能源消耗。

2.4医院绿化

医院院区的绿地面积应确有保证,符合地区相关标准。设计中采用多样化的手法及材料,出入口处为医院前区广场及对外停车场地,选用适宜的树种点缀院区,停车位采用植草砖铺装,并在出入口机动车车位处设置中心绿地,以利改善环境,创造亲切自然的氛围。又增加了局部屋顶花园,利用植物的错落配置为医疗人员和就医人员带来了更多的绿色视野,营造了舒适宜人的优雅环境。在内部环境设计上,院内部停车场地采用植草砖铺装,并设置了树阵,使人们的身心得到放松和平静。

2.5其它

(1)选用节能电机产品,配套的国内装备及公用设施,全部采用新型或改型节能型产品,以降低能耗。

(2)在变电站配置功率因素补偿器,采用低压侧电容集中补偿方式,提高功率因素,降低无功损耗。

(3)照明采用节能混光灯以节约用电。

(4)节水:①选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及配水件。公共卫生间采用感应式水嘴和感应式小便冲洗阀;②建筑物给水进户管设水表计量,以节约用水,对水资源尽量循环使用,尽量少排放;③水池和水箱溢流水位均设报警装置,防止进水阀门故障时,水池和水箱长时间溢流排水;④给水泵、消防泵、喷淋泵均采用先进节能设备,耗电量比一般产品相对节能;⑤绿化、道路清洗及其他冲洗用水均采用二级处理后的污水,以节约用水。

(5)智能化系统:综合楼病房、康复楼病房及卫生间采用自能化呼救系统。

3结束语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基层卫生机构,而节能技术是当今能源资源耗损巨大的背景下非常需要的,因此,对乡镇卫生院建筑进行研究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某乡镇综合卫生院建筑的设计项目的分析,总结出了一些具体节能措施,希望能为乡镇综合卫生院建筑节能设计做出一些贡献。

作者:顾小平 单位:浙江天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GB50016-2006.

[2]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S].JGJ49-88.

[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S].GB50333-20028.

[4]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S].JGJ40-87.

篇6

【关键词】:无障碍;人行化;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expounds in the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through the psychological, physiological behavior into the architectural concept and combined with the use of modern high-tech means,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material and other techniques to treat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arrier-free design, by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to reflect the humane society.

Key words: accessibility; pedestrian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建筑设计需要充分体现人性化,建筑设计要服务于残疾人,这也是体现社会关怀残疾人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残疾人的问题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现在我国残疾人口已经达到8296万人。在这些残疾人中,肢体残疾者2400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29%;视力残疾者1233万人,占残疾人数14.86%;语言残疾者127万人,占残疾人数的1.5%,残疾人占全国总数已达6%左右。残疾人的问题必然给社会生产、消费、积累、分配和相应的服务设施以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

1、残疾人的事业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以人为本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如何为残疾人提供便利,以体现社会对他们的关怀,这是一个多方面、多学科的问题,其中建筑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就如何在建筑设计中,通过对残疾人使用者的行为特征等因素进行分析,并以设计策略予以解决,以理性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设计手法,设计者应当在建筑中运用无障碍设计为残疾人提供便利,提出一些新思路。

2、心理行为引导建筑的理念、风貌

在建筑设计中要考虑服务于残疾人,残疾人是人类社会中的一个特殊困难群体,这个困难群体渴望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要求充分参与社会生活,能够获得与健全公民一样具有的平等权利和机会,并共同分享社会的科学、经济、文化发展的成果而改善的条件,从心理角度入手,建筑和环境表达的基本风貌应当是亲切、自然、平等,应在到达使用建设环境所有设施时,并不感到是怜悯的对象。如:在商场、酒店、影剧院、图书馆、政府机关、办公楼等公共设施中就应考虑如何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方便。同时,科学的把这些设施自然的融汇到整体的建筑工程实践中。其中具体典型的工程,如2007年设计的“丰瑞.威士顿广场”是一项大型的商业公共建筑,一~五层裙房为商场,六~二十六层为公寓,总建筑面积为79000多平方米。由于受总高度限制,室内外高度差较小(200高),在做入口设计时较好的结合该工程本身这一特殊情况,所有入口都不设台阶,均设置较平缓的坡道(坡度满足i=1:12)。这样残疾人在进入商场时就可以和健康人一样,正常、自然的进出,而不必再走单独的无障碍坡道,在心理上就淡化他们是特殊群体的印记,即解决了无障碍坡道的入口问题,又可方便大型商场后面配货区的货物运行,建筑整体周圈入口形式整齐,自然一致。

自从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颁布以来,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普遍尊重和保护,过去那种不重视为残疾人服务的观念,逐渐得到扭转,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领域,国家建设部又颁布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的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残疾人的重视和关怀。目前城市建筑力求做到健全人与残疾人平等的感受,残疾人能够获得与健康公民一样的平等权利和机会,同正常人一样参与创造,发挥其所长,为社会做出贡献。所以,对于建筑设计的从业人员,应当首先强化为残疾人服务的意识,转变思想,重视无障碍设计,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和相关规范落实无障碍设计。

3、生理行为,决定建筑的格局

残疾人与健全人相比在生理上均存在着某些方面的障碍,设计重点不应因某人由于某种形式或程度的残疾而被剥夺参与享受建设环境的权利,为达到这个目标,必须贯彻一些基本的指导原则。残疾人由于肢体伤残,在学习、工作、生活各个方面都需要别人给予帮助,但他们又不愿意过多的依赖别人。因此,在设计上应竭力为他们创造一个能够促使其生活自理的内部及外部环境,这样可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生活的信心,在建筑设计中应能使他们到达建筑环境内的所有地方,应能进入建筑环境内的所有地方,应能使用建筑环境内的所有设施,应为他们的生活舒适和安全着想。

3.1、室外设施

建筑中入口空间应尽量开阔,有足够的宽度,以便乘轮椅者出入方便,区域内场地和道路尽量平缓,有高差处,多设坡道,少做台阶,方便残疾人使用,在广场区域应设有盲道,如有条件应从市政道路一直引到主要出口处,到台阶下,利用盲道解决视力残疾的障碍。在公共停车场中应留出专供残疾人车辆停放的车位,且停车位置应在停车场出入口附近,以方便他们的出入。

笔者年2011做十二运体育项目 “农业大学体育场”设计时,把无障碍设计在项目中做了一些体现。该项目是新设工程,首先在做总平面布置时,把残疾人安检口、建筑入口的无障碍坡道及无障碍入口均设置在紧邻志愿者停留的区域,以便他们随时可得到志愿者无偿的关怀和帮助;其次,建筑中无障碍专用电梯、无障碍专用卫生间的设置又紧邻在无障碍入口区域;至于场区内盲道的设置,无障碍车位的预留等均为残疾人的通行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使得残疾人在一进入体育场总区域内,就会通过一些专用通道及设施一路顺畅的到达无障碍专用席位,从而避免残疾人在观看这种大型体育赛事时,由于人员集散较为集中带来的拥挤和不便,在客观上充分达到无障碍通行。体现建筑设计中以人为本的原则。

3.2、室内设施水平及垂直交通系统

公共建筑中,公共卫生间是必不可少一个部分,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无障碍设计。在“丰瑞.威士顿广场”项目中,二~五层商场部分层层都设有公共卫生间,考虑到残疾人的使用,特别在底层男女卫生间各设一套无障碍厕位,而且无障碍厕位都设在卫生间刚入口处,入口处都留有宽敞的空间,以方便残疾人进出使用。在“农业大学体育场”项目中,把无障碍卫生间设置在无障碍专用通道和无障碍专用电梯间之间,残障人士无论在水平通向上还是在竖向交通上均可随时方便的使用。

公共场所和一些大型的重要的公共建筑中,垂直交通系统上应减少高差,所采用的垂直提升机械设备便于残疾人使用。在大型公共商业建筑设置的多部电梯中,最好设置一台残疾人专用电梯,以便残疾人在商场这种商业建筑中,不受垂直交通设施的阻碍,可以方便得到达他们想要到达的地方。如在“丰瑞・威士顿广场”项目中供商场使用的多部客梯中就设置了一部无障碍专用电梯。以解决无障碍的竖向交通问题。

2006年我们在做建平酒店的设计时,考虑到残疾人的入住,不仅在公共卫生间进行了无障碍厕位设计,而且在五层~七层的客房区的每层同一位置分别设置了一套可供残疾人专用的无障碍客房,无障碍客房不仅比普通的标准客房间量大,而且从客房卧室到卫生间抓杆、扶手等均设有一系列的无障碍设施。以便残疾人同样可以到这种星级酒店入住,同正常人一样享受到这种现代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成果。

4、在建筑技术中寻求无障碍设计的帮助

新科技、新技术带给社会便利的同时,也为残疾人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一些残疾人靠常规手段难以逾越的障碍,依靠新的技术手段就能轻易的解决,同时专为残疾人开发研制的产品也越来越多地投入使用,可谓残疾人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帮助。

如通讯系统的发展解决了大量听力障碍的交流、沟通困难,电磁感应装置和红外线装置就是目前较为成熟的电子系统,电磁感应装置可以设置在入口门厅的接待区内,这条系统要求使用者在进入建筑后,带上一种特制的耳机来接收信号。

配合盲文标志的电子触摸屏,语音提示可以让盲人迅速的了解建筑内部的概况和适用要求,随时随地提示盲人在建筑中所处的位置和指示行进的途径。

缓关门通过安装缓关门装置,限制装置和迟关装置使门在人们穿越时不会立即关上,对于手推车和轮椅使用者提供了方便。目前使用较多的电子门禁系统,若采用自动身份识别方式就可以避免所有的残疾人在开关门时所遇到的不便。

在卫浴设备的选择方面,有专门为重度肢残者设计的洗浴装置,通过高度自动化的手段解决了方便进入,水温调节、身体清理、干爽等一系列障碍,甚至可以做到残疾人能在无人的帮助下自行完成整个洗浴过程。

但是在新科技、新技术的利用方面要注意技术的成熟性,同时新技术在没有成规模的运用前,总是伴随着昂贵的代价。我们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该综合的实际的去考虑这些因素,以便在有限的条件下达到综合效应的最佳点。

5、对无障碍设计及实施的思考

5.1、规范与使用

与国外所有执行的无障碍设计规范相比,我国的规范偏重于实用性,较为详实和全面,便于直接参考和运用,但其不足的方面是分块过碎,条文性过强。设计者往往会把很多的精力置于满足条文要求,而忽视了无障碍设计的基本目标和整体的协调性。同时,详细的条文要求有时会限制了在特殊条件下实施无障碍环境设计的灵活性。我国无障碍设计规定的大部分条文都是针对新建项目而言的,而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还存在着大量的已经建设完成尚未考虑无障碍环境设计的建筑,以目前规范的规定来要求改建项目,往往会因为投资太大或不具备可实施性而无法实施,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应的改建项目工程设计条文来指导相关的建设,在可能的情况下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作为设计人员,只有通过深入的研究,把握残疾人的行为特征和适用需求,才能结合实际,理解规范各项条款所要达到的目的,做到科学、更加灵活的运用规范。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实际的使用,无障碍设计检验的标准,将是体现在真正的对残疾人的使用价值上。

5.2、设计与实施

随着我国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日益重视,无障碍设计已经成为建筑设计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必须为残疾人担负起一定的责任。作为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依据法律规范的保障,为它们创造可以自由出入,上下来往的便利条件。如室内外交通设专用坡道,而不设台阶,各层商业大厅之间应有他们的专用电梯,选择安全实用的专用设施和设备。在公共卫生间内为它们设置专用厕位、扶手、抓杆,公共场所地面应采用防滑材料,出入口、电梯口、过道、房间门口等应有足够的宽度,以便乘轮椅者出入方便。目前绝大多数的建筑设计中以充分考虑了这些无障碍设计内容,但笔者在设计过程中常常感到设计与具体实施存在着较大的反差。这种反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设计思想与技术保障间的反差,比如建筑内无障碍设计中最常见的扶手栏杆设备,目前国内还没有成型的专为残疾人设计的成套产品,不锈钢扶手往往是现场加工,其质量和安全度均令人担忧。另一方面设计与实施之间的一个反差,来自于无障碍设施的维护和实际利用,无障碍设计在建成后,不是被挪作他用就是被废弃,如此现象比比皆是,盲道、停车位被占用,残疾人卫生间被改为开水间或被停用,为残疾人使用的电子设施成为摆设的情况也大量存在,从根本上而言,这些现状的改进,还需要通过国家行政部门大力的监督来实现。

6、结束语

以上是笔者就建筑中无障碍设计的一点认识和思考,对于满足各类残疾人特殊需求的设计资料和应对手法是相对易于收集和掌握的,困难的是充分感知各类残疾人的基本行为特征和心理感受,只有掌握了各类残疾人的基本行为特征和感受,才有可能对各类残疾人和健全人之间不同的环境需求加以协调,针对不同性质的建筑制定相对合理的设计措施,真正体现出建筑设计也要服务于残疾人这一面,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我们相信全社会将进一步充分体现对残疾人的最大关怀和爱护,我们所需要建立的城市将是残疾人和正常人同样没有任何的不便和障碍,能够共同的自由生活和活动的美丽繁华的城市。

篇7

关键词:居住环境;健康;住宅

中图分类号:TU24 文献标识码:A

一、健康住宅的定义及设计要求

1.1健康住宅的定义

健康住宅的提出在我国只有十几年的时间,从过去强调建筑本身的健康性到现在涵盖对周边环境及配套、区划功能及物业安保等软性实力的要求,其定义也一直在变化。

根据《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规程》(CECS179:2009),健康住宅定义为在满足住宅建设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提升健康要素,保障居住者生理、心理、道德和社会适应等多层次的健康需求,促进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住宅质量与生活质量,营造出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1.2健康住宅的设计要求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住宅的设计要求,主要从材料使用、空气质量、温度、湿度、噪音、日照、抗灾及人员护理等七方面进行考虑。

根据《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规程》(CECS179:2009),健康住宅主要从居住环境的健康性和社会环境的健康性两大方面设计。其中,居住环境的健康性又分为住区环境、住宅空间、空气质量、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水环境、电气环境、景观环境等详细要求;社会环境的健康性分为交往环境、安全环境、健身环境、文化环境、养老育童环境、公共卫生环境、环境卫生、健康物业、住区保险等详细要求。

二、从居住环境的健康性分析成都某项目的应用

2.1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成都东三环外的经济开发区,紧邻地铁出口。占地266亩,总建筑面积96万平米,包括2.5万平米的商业配套以及近8000户住宅。项目由大围合组团构成,均为34层ART-DECO立面风格高层塔楼。约12万平米景观规划,三大主题会所和幼儿园。项目附近教育、医疗、休闲娱乐、购物场所等齐全。

项目总平面图

2.2居住环境的健康性分析

2.2.1住区环境设计方面

项目所在地大气环境为二类功能区,声环境为二类功能区,地表水为三类功能区,场地无放射性污染。水文地质情况稳定,无不良地质情况,市政配套完善。附近从幼儿园到高中教育资源齐全,并有医院、大型超市等生活配套。公共交通便捷,通过双向八车道的城市主干道与市区相连,距市区15分钟车程,项目旁的地铁已开工建设。

项目建筑形态优美,立面风格有时代特色,,空调室外机位及各种管线整齐安排,有序组织。景观设计与建筑相呼应,栽植植物季相变化明确,四季见花见绿。各种标志牌设置恰当,格式统一,内容清晰。小区道路交通采用人车分流,车行道满足消防通道要求。停车采用地下集中式停车库与室外露天停车相结合的方式。

2.2.2住宅空间设计方面

项目住宅面积从70平米至130平米种类齐全,其中90平米以下户型占70%,提供多种户型供选择。户型分为一梯4户、一梯5户、一梯6户。项目公共区域在入户大堂、公共卫生间、电梯厅及电梯内等部位进行无障碍设计并预留足够的轮椅变向位置。建筑的底层采用架空层设计,规避对一层住户的视线干扰。

住宅建筑在单体设计中,尽量争取良好朝向,保证通风采光。针对成都地区居住习惯,重点考虑自然通风换气,干湿分离。大部分住户设有入户花园,对居住行为进行分解,避免高层住宅中私密活动的相互影响。对阳台露台等私属性户外空间以实墙进行分隔,避免视线干扰。户内均有大型观景露台,起居室及主卧均为观景特色设计,使住户足不出户即可感受优美的景观,做到景观资源最大化。起居室与餐厅南北通透,明厨明卫,起居室与主次卧室相对独立,动静分区明确。

住宅套型平面布置紧凑,交通路线短捷;各功能间尺寸符合规范要求,通道组织合理。管井集中布置,隔墙系统、卫生间和厨房的位置、管网的布置利于室内空间改造。住宅各功能空间面积和层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宅实际规范》GB 50096的规定。厨房单排连续墙面长度不小于2.7,净宽不小于1.7m;卫生间按功能分区,洗浴间和便器间的门外开。

2.2.3空气质量设计方面

当地多年平均风速1.35m/s,最大风速为14.8m/s,瞬时最大风速为27.4m/s,主导风向为北偏东向,出现频率为11%。建筑以东南,西南朝向主。设计中充分考虑迎向主导风向,通过建筑布局影响微风环境,在组团设计中设计迎风口,将新风引入组团内部,有利于住区内部通风换气。周边植被覆盖良好,空气状况优良。

居室以自然通风换气为主,居室均设可开启的外门窗,开窗面积≥其地面面积的1/20,窗地比约为1:3~1:4。住宅最大进深≤7300,多控制在3600~5000以内。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卧室、起居室、住宅门洞、窗口位置的设置设计有利于套内空间的通风顺畅。

采用明厨明卫设计,明卫开窗面积大于其地面面积的1/20,厨房不小于1/10,且≥0.6m2,厨房设有单管排烟系统,屋顶配有无动力风帽,整个系统具有防串味、防倒灌功能,厨房排油烟机的排气量为300m3/h以上,卫生间排风机排气量为80m3/h以上。厨房、卫生间外窗位于凹口部位时,凹口部位处于负压区。卫生间地漏水封为50mm。

2.2.4热环境设计方面

小区绿化率在40%以上,在主要道路、活动场周边合理搭配大乔木。建筑节能设计采用YT无机活性保温砂浆(导热系数0.054w/m・k),具体做法如下:

外墙为水泥砂浆(5mm)+YT无机活性保温砂浆(南北朝向30mm,东西朝向50mm))+KP1砖(200mm)+YT无机活性保温砂浆(20mm)+混合砂浆抹灰(20mm)。屋面为细石混凝土(内配筋)(南北朝向25mm,东西朝向40mm)+水泥砂浆(20mm)+挤塑聚苯板(40mm)+水泥砂浆(20mm)+膨胀珍珠岩(100mm)+钢筋混凝土(120mm)+混合砂浆抹灰(20mm)。分户墙为混合砂浆抹灰(20mm)+页岩大孔空心砖(200mm)+混合砂浆抹灰(20mm)。外窗为塑钢普通中空玻璃窗(5+9A+5),自身遮阳系数0.75,传热系数2.85W/m2.K

由住户自行采购安装家用空调,住宅建筑预留空调机位,将空调机隐蔽安装,用百叶装饰,百叶间距120mm,有效保障空调机的换气,并有组织排放冷凝水。

2.2.5声环境设计方面

小区北侧城市主干道龙工北路设20m宽绿化带(其中高大乔木约占10%,其余为灌木及草坪),南侧支路北泉路设大型绿化声屏障。项目在设计上采用车行外循环,并设置减速带,小区内道路为沥青路面。

对住区内噪声源进行分类分解,集中活动区域集中在大尺度的中心广场区域,力求对住户影响最小。对庭院内停留活动空间进行分解,较激烈的活动空间布置于出入口附近,深入庭院内部的活动场地停留休闲为主,架空层的活动空间以休憩和小型活动为主,并均以景观绿化加以遮蔽。主要公共建筑布置在场地外侧及出入口附近,城市广场周边布置公共服务性小型建筑。小区底商不设置餐饮等会产生较大噪音的商铺。

外窗采用气密性好的塑钢中空玻璃窗,等级为4级。隔声指标应达到30dB(A)。分户墙为短肢剪力墙200厚及页岩大孔空心砖,建筑填充内隔墙采用200、100厚页岩大孔空心砖,厨房、卫生间隔墙采用100厚页岩多孔砖。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90-130mm厚加5mm电子交联发泡聚乙烯减振垫(参照《图集Horeq楼板隔声和电梯井道、机房隔声》(11BJZ22)。

设备用房设置在地下室。机房的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分别做隔音墙体,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内设置消音片。机房内顶部和四周墙上铺设吸声系数高的吸、隔声材料,主要用来消除室内混响,降低机房内声能密度及反射强度。为防止噪声通过大门向外辐射,设置放火隔音门。选用低噪声的设备,水泵基础设置惰性橡胶减振垫,风机采用弹簧减震作防噪声处理。排水管材采用U-PVC螺旋管降噪,选用低噪声、低振动的电梯。电梯井道不与住宅卧室相连。

2.2.6光环境设计方面

住宅大寒日日照时间≥2小时。客厅、卧室、书房、厨房窗地面比值≥1/7,采光系数≥1%;卫生间、餐厅、楼梯间窗地面积比值≥1/12;采光系数≥0.5。室内照明开关高度设置在离地1.1米处。

为了防止住区光污染,照明设计按明视照明和饰景照明分进行不同设计,前者以满足夜间安全为主要目的,控制路灯灯杆高度不超过5米,并以灯具及绿化等控制眩光,保证照明均匀度符合《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的相关规定;后者主要控制泛光照明的使用,色光应用以及取得合理的照度水平。

2.2.7水环境设计方面

采用市政直接供水与二次变频加压供水相结合的方式。4层以下为市政直供水,其余为变频加压供水。入户给水管道采用PPR管材。采用生活污水和雨水分流制排水系统。污水高层采用双立管系统,高层厨房排水管采用DN100、支管采用DN75。

屋面雨水立管部份排水至建筑周边检查井内。小区雨水排水采用沟、管接合排水方式。雨、污水排水采用U-PVC双壁波纹管,排水坡度0.3%。生活污水采用U-PVC单壁螺旋管,通过化粪池排出小区。生活污水立管设专用通气主管,厨房和卫生间的排水立管分别设置。

2.2.8电气环境设计方面

电气安全符合《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和《居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CJ/T17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相关规定。所选设备、线路均符合相关规范,减少电磁辐射。主要线缆均通过专用管井或桥架敷设,减少对业主的影响。

厨卫间插座回路单独设置。其它各功能间的插座位置考虑房间多种布置情况下的使用。插座高度充分考虑使用方便合理安排。电梯井道照明采用36V低压电。水景等潮湿场所照明等选用特低压供电。

小区弱电充分考虑社区品质和业主需求,包含停车管理、周界安防、监控、巡更、门禁、紧急呼叫、背景音乐等功能。门禁卡集成多功能,便于使用。

2.2.9绿化环境设计方面

住区绿地率达到40%。尽量增加绿地面积,减少硬铺面积。树种则多选用银杏,皂角、朴树、槐树、黄桷树、水杉、重阳木、乐昌含笑等乡土树种,保障植物存活率及生长效果;植物选择多样性,保证从季相变化、植物形态及质感上丰富多彩,并增强植物抗性。

以乔灌草有机结合比例2:3:5营造景观,强调植物造景的多层次空间感受。园林以疏林草地景观意向为主,水系小巧曲折,水景深度约50公分,在水景处设计环水漫步小径及亲水平台,满足人们的亲水需求。

大面积的开敞绿地选用耐践踏草种,提供人们在草坪上,树林间的活动空间,充分保障可达性及实际可使用性,让人亲近自然。园路设计曲折,路径自然蜿蜒在绿地中,可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停留空间等结合绿地设计,使自然与人可和谐共处。在景观小品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人的活动,方便用户使用。

2.3、该应用健康住宅标准的效果

本项目设计过程按居住环境健康性的各项要求进行控制,在造价投入基本没有增加的情况下,通过发挥设计单位的技术优势,尽量给业主提供更加符合需求的产品。

通过一期销售及交付情况反馈,效果较好。业主对小区认可度较高,收房积极并给予了较高评价,小区售价也高于周边同档次楼板。

结束语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住宅的健康性要求逐步提高。健康住宅的标准也是逐步清晰和完善的。过去对健康住宅的要求主要集中于建筑本身,现在已经涵盖了对周边环境、区划功能和物业安保等软性实力的要求,更能体现了设计中的人文关怀。

通过健康住宅标准的应用,使住宅不再仅仅简单的满足基本居住需求,而成为一种更加符合人生理、心理需求的产品,适应人们对于更加健康的生活的追求。

该项目的示范意义和经济效益随着健康住宅的理念深入人心会逐步显现,为今后在小区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使人们居住生活更健康。

参考文献

篇8

(1.唐山市热力总公司西部供热公司,河北 唐山 063000;2.唐山学院土木工程系,河北 唐山 063000)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行为空间已成为人们追求身心健康、享受家庭温馨的重要场所,因此,人们对卫生间的建筑和给水排水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此提出了一些设计原则和具体方案。

关键词 卫生间;建筑设计;给水排水设计

住室中的卫生间是供住户卫生和个人生理卫生用的专用空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卫生行为空间已成为人们追求身心健康、享受家庭温馨的重要场所。使用者希望在这里感到轻松、舒适、方便和安全。除了洗漱、洗浴、便溺等基本卫生行为外,人们还常常将洗衣、化妆等在这里完成。高档卫生间还应兼有健身运动和娱乐行为的功能。因此,现代标准的卫生间正从单一功能的空间向着多功能组合空间发展[1]。本文就卫生间的建筑和给水排水设计谈一些浅见。

1 卫生间的位置与数量

当住宅套型有1~2卧室时,一般只需设一个卫生间,并尽量靠近卧室布置,以方便夜间使用,减少对起居空间的干扰。如住宅套型有3个以上卧室,应在主卧室设专用卫生间,在其他位置至少设一个公共卫生间。两代居套型住房,考虑到老人视力差、行动迟缓等特点,宜有自用卫生间。高标准的集合住宅应设多个卫生间,以便更好地保证个人生活的私密性和使用方便。

卫生间的位置、功能,根据使用对象不同各异。主卧室的专用卫生间可兼做化妆间,但两者要做适当的隔离处理,次卧室卫生间一般共用。当卫生间数量较少,需供家庭内部或与来客共同使用时,卫生间应放在卧室区与家庭共用区的交界处[2]。为了满足卫生间的通风、除湿要求,卫生间应设有通往大气的窗口,当设计上满足不了该要求时,应设置良好的通风道。多空间组合的卫生间,宜用化妆、洗衣等空间将厕所、浴室与卧室区和家庭公共活动区区分开,以保证或提高住宅内部的洁净度。

2 卫生间空间的合理布置

卫生间空间的标准是体现套型档次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卫生间空间分间的最低标准是将便溺与洗漱分开[3]。由于我国浴厕洁具标准所限,通风设施不甚理想,当卫生间与小方厅或大厅相连时,气味、温度和心理因素都会影响厅的使用。在许多居住者乃至住宅设计者对卫生间分割问题尚缺乏足够认识的情况下,把洗浴和洗漱放在一起较为理想。标准较低时,可使便器与洗浴合为一体,洗衣与洗漱台合为过渡空间。在高级住宅中,卫生间与厨房之间应有一个较大的过渡空间,在这里可放置洗衣机、熨衣板及餐具调料活动车等。可将通往起居厅的过度空间处布置成家务空间,形成较好的使用条件。一般说来,按照卫生行为的类型,卫生间空间可划分为以下几个空间:

2.1 洗漱间和化妆间

洗漱间和化妆间是使用比较频繁的空间。人们在这里要洗脸、漱口、洗发、化妆等等,因此,除了布置必要的设备外,其面积应能满足人们进行上述活动的基本要求。为了使用方便,一般应设在公共空间与洗浴空间的接合部,成为洗浴与家庭公共空间的过度空间。

2.2 更衣、洗衣空间及水源管、排水立管设置空间

洗浴需要一定的更衣空间,更衣室间还应有储藏功能。过去,由于社会环境、生活水平、建筑面积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多把这方面的卫生行为综合到一个空间里[4]。由于空间狭小,致使连衣帽钩都没有。人们洗浴时只能在卧室先脱掉外衣再进入卫生间,很不方便。因此,除了面积要满足需要外,还要有一定的存储功能,使换下的脏衣服有处放,待换的洁净衣服有处存。在一般设计中,往往把洗衣行为归纳到更衣空间里,这样,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也可解决洗衣机放于卫生间或浴室间内因环境潮湿易腐蚀的问题。

在更衣、洗浴空间里放置洗衣机要考虑通风,更衣柜也需要一个干燥的环境,所以排水立管和水源管应设置管道间或利用浴室排水立管排水,洗衣水源也从洗浴间引出。

2.3 洗浴、厕所空间

洗浴和厕所空间是卫生间的核心空间,更衣、洗衣、洗漱、化妆空间都是为其服务的。在标准较低的住宅中,可把洗浴、便溺并到一个共享空间里,这样做经济实惠。在这类住宅中,洗浴部分只设一个淋浴喷头,调节水的热源大多采用电或燃气热水器,也有相当一部分采用太阳能热水器。如采用燃气热水器,要安装废气强排管道,确保人身安全[5]。在较高标准的住宅中,把洗浴与便溺分开,分设两个空间。按住宅标准档次不同,可在浴室中设置功能不同的洗浴设备。在便溺间中,可设置坐便器、净身器、小便器等。

2.4 储藏空间

储藏空间有其特殊的功能和要求。设计储藏空间时,必须注重实用和方便。一般来说,储藏功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2.4.1 洗漱间可设置顶柜(吊柜),洗面台下可设置低柜,洗面台上可设置台柜和侧柜。吊柜可储藏香皂、毛巾、浴巾等备用品,低柜可放置随时使用的洗涤剂、去污粉等,台面上的台柜和侧柜可放置化妆用具、化妆品、药品等等。

2.4.2 更衣间可设置更衣柜、低柜、吊柜等。更衣柜可放置随时换洗的衣服,低柜可放置鞋子和洗浴用的拖鞋。

2.4.3 在洗浴室适当位置可设置吊架,在便溺间墙面的适当位置可设置带有防水功能的手纸盒。

3 卫生间给水排水及环境设计

3.1 管线布置

卫生间管线很多,有给水管、排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等,管线处理不好,既影响美观,又给居住者带来诸多不便。可见,各种管道的走向与布置,直接影响着卫生间空间的环境质量[6]。在卫生间管道布置上,宜采用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3.1.1 立管宜设置管道井,这样既可以美化环境,又可方便维修。当便器远离管道井时,应设置单独的排水立管,并加以隐蔽。

3.1.2 各户分支管线原则上不应进入相邻住户和相邻房间(非卫生行为空间),不得已时应采用吊顶包装的办法加以隐蔽。

3.1.3 水平管应多利用设备周围的封闭台面加以隐蔽,尽可能做到不露明管。非露不可时,也不能影响其他器具的使用功能。

3.1.4 搞好各种管道的接口和阀门连接,杜绝渗漏现象。尤其是立管穿透楼板时,应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以防渗漏、溢漏。

3.2 通风与换气

卫生间,尤其是便溺与洗浴空间要有良好的通风,暗卫生间应设置通风道。为增强排风效果,还应设置专门的排风设备,用以改善空气质量。有条件的,便溺与洗浴空间应有直接采光的窗口,既可用于采光,又可用于自然通风换气。在门的下部应设置通风百叶窗,以增强通风效果。

4 结束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住宅设计中,卫生行为空间的再划分已成为设计上的发展趋势。怎样才能使其分区功能更合理,使用方便、美观、适用,需要建筑设计人员认真进行研究、探索,以满足居住者对卫生行为空间使用上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武涌,刘长滨,等,编.中国建筑节能管理制度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7:105.

[2]王志勇,等,编.给排水与采暖工程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9:275.

[3]王东辉,李健华,等,编.室内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43.

[4]严煦世,刘遂庆,编.给水排水管网系统[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34.

[5]王增长,编.建筑给水排水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22.

篇9

关键词:需求研究;功能分区;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F287.8] 文献标识码:A

住宅套型作为一户居民家庭的居住空间环境,其空间形式必须满足人的生理活动需求,其空间的环境质量也必须符合人体生理上的需求。其实,住宅设计像其它应用科学一样,也需要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住宅设计,住宅套型的每一个构思,每一个布局,每一个尺寸都应当体现出人文关怀。当然人们的生活模式和生活需求不会是一成不变的,住宅设计也没有一劳永逸的做法和定式。

本文是在对于住宅内各空间需求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住宅设计经验,提出一些设计建议。首先明确我们进行设计的出发点和目标是什么,之后如何准确地收集所需的基础资料,通过合理的统计分析得出论点,并据此进行切实的设计,同时对日后的发展趋势做出有根据的预见。下面将住宅空间按使用功能进行划分,分别加以详述。

一.门厅、起居室和餐厅

1.门厅:

门厅是进入室内的必经之处,是联系内外的缓冲空间,兼具交通和停留的功能,增强住宅的私密性,且实用性更强,为家人换鞋、更衣、临时搁物提供方便,促进居家健康化、安逸化,门厅的设置是十分必要的。

门厅设计应兼顾洁污分区、视线遮挡、家具布置、美化装饰等等,门厅家具布置不宜多,易整体,可将鞋柜与衣柜合二为一,也可将坐櫈与鞋柜结合成一个整体。设计时预留空间要满足鞋柜与衣柜的基本尺寸,及搬家时利于大件家具的进出,进深尺寸通常不应小于1.5m,还要考虑设置对讲机、电表箱的合理位置,不能影响门厅家具的布置。

2.起居室:

起居室是满足家庭成员在这里聚集、进行家庭活动、招待来访亲朋之处,需要开阔通畅的视野和较大空间。其设计占据一个户型的重要位置,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住户的生活质量。

起居室应保证良好的天然采光,开间一般在3.9~4.8m,好的设计应尽量保证起居室的完整性,周围不应开很多门,尤其是卫生间的门,要有大于3m的连续墙面放置沙发等家具,合理布置电视、空调位置,并需要良好的视距。同时讲究电源开关、插座、电视、电话的设置,须方便住户使用。

3.餐厅:

餐厅是家庭的用餐场所,也可以同时满足待客、备餐等功能。

餐厅应接近厨房,可以看到厨房中的情况,并且应和起居室有较好的空间交流,空间连通,视线通透,以起到扩大空间的作用,当面积有限时可考虑将餐厅与起居室合并。

餐厅在满足全家聚会的同时,还要考虑来客加设座椅的空间和交通空间,考虑放置餐具柜来满足展示主人个性和情趣的需要。地面设置应该耐脏,便于擦洗。有足够的电源插口、网络接口、电话接口。有条件应设置排气设备,排除就餐(吃火锅、烧烤等)产生的热气、烟气,保持室内空气质量。

二.主卧室、次卧室和书房

1. 主卧室

主卧的出现,使老、中、小三代及客人在空间上有更强的独立性,减少了家居活动时成员之间的相互交叉干扰,增添了生活情趣,因而从生理上满足了现代人的家居生活。主卧室是满足业主睡眠需求的私密性较强的空间,其功能不仅限于睡眠,同时还包括贮藏、更衣、如厕、工作等。

作为个人活动空间,主卧室的独立性、私密性要求较高,不应受其他房间活动影响。应将主卧设置在最隐密的地方,尽量远离入户门、远离客厅,如是立体户型则设置在上层或上半部分。

主卧面积当然应比其他房间大些,但舒适是有“度”的。面积过大一是造成浪费,一般面宽在3.6~4.5m为宜,进深不宜小于4.5m,需满足摆放家具的需要,根据配备与主卧标准相符的家具尺寸来合理预留空间,才能满足住户要求,还要留有满足主人不同需求的空间余地。

高标准的主卧一定要有独立卫生间、衣帽间、化妆间等辅助功能。其卫生间面积也应比公共卫生间大,功能也应更完备,除洗脸、浴盆、座便器外,还应根据项目总体定位设置按摩浴缸、桑拿、梳妆间等。

2. 次卧室

次卧室是住宅中的次要卧室,由于家庭结构,家庭成员的职业、社会地位、生活习惯的不同,该卧室应能够满足儿童房、老人房、贮藏间、客房、家务室、保姆间或兴趣室等不同空间的需求。

子女房的功能需求:应有必备的睡眠、储藏、嬉戏、玩耍和学习空间,还要考虑房间的适应性设计,满足外来孩子串门同住的条件。多数父母希望儿童房靠近主卧室。

老人房的功能需求:朝向要好,房内布置要满足两位老人分床睡的情况,房间应靠近卫生间,并避免和主卧对门,以免作息时间不同而相互影响。要有充足的储存空间,最好房间外带阳台,满足其外晒太阳和种植花草的需求。

因为次卧室的功能是多变的,希望设计成接近方形,便于灵活布置各种家具,同时注意门窗设计位置,以免影响家具摆放。

3.书房

书房是供住户专心办公、学习、会客的空间,应具备谈话、上网、打电话、打印文件等功能,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书房在人们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书房的布置有两种,一种是与主卧相连,这种方式书房使用近便,还便于改造,可以根据需要改为儿童房、衣帽间、兴趣室等;另一种是与起居室相连,这种方式方便书房对外待客,又可减少夜间工作时对主卧的影响,也可当作客房使用。

书桌的摆放应考虑左手进光,避免书写时产生阴影,照明应该是多层次的,有阅读灯、展示灯、射灯、顶灯。应设置足够的电源接口、网络接口、电话接口,满足各种使用要求,

书房应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可摆放绿色植物、悬挂装饰画、设置展示柜来进行美化。

三、厨房、卫生间

1.厨房:

厨房是为家庭成员提供饮食服务的场所,其基本功能包括烹调、备餐、餐后整理清洁、储藏。

厨房是家居生活中最主要的污染源,噪声、油烟油污、清洗污水等集中于此,因此应远离卧室、客厅,应尽可能靠近进户门;厨房要有明亮通透的空间来进行洗、切、炒的活动。

目前多数厨房的面积在6—7平方米左右,但随着“冰箱入厨”、微波炉、洗碗机、电烤箱等厨房家电的日益普及、煎、炸、煮、蒸、煲分工日益明细的今天,厨房的面积还将进一步扩大。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还应该在深入研究国人烹饪习惯的基础上,将厨房设计得更科学、更合理,更符合人们的厨房作业的流程:在洗、切、炒的流程中,“L型”厨房比“一字型”更能减少步伐移动、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目前有很多人喜欢开放式厨房,不仅极大地拓宽了工作面积还有很好的空间效果,可以充分展现主人个性化的装修魅力,而且能一边烹饪一边听音乐、看电视,任务较重时更可发动全家人帮忙,真正让炒菜成为一种生活的轻松和享受。但对于传统的烹饪方式,其排烟功能有很高的要求。

2.卫生间

现代住宅的卫生间是满足便溺、洗漱、沐浴、化妆等基本活动的空间,有时还有洗衣、清洁卫生等功能。在设计上,单卫户型应该注意与卧室尤其是主卧室之间的联系,双卫户型时,公共卫生间应设在公共使用方便的位置,但入口不宜对着入户门和起居室。从面积要求看,要较好地组织便溺、洗漱、沐浴、洗衣四项功能,使用面积不应少于6平方米,否则必然出现空间局促、功能混杂,为业主带来使用中的互相干扰和不便。 卫生间的设计应考虑干湿分离,与卧室之间墙体的隔音,以及墙体的防潮措施。

卫生间是家居生活中的集中用水地,最容易出现潮湿阴凉及滋生细菌,因而其采光通风特别重要。尽量设有外窗,亲近太阳光,做到宽敞明亮,通风顺畅。外窗开启用上推式是最适合洗手间的。

四.储藏室和服务阳台

1.储藏室

其设置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居家生活会有很多杂物,如箱包、常用工具等,储藏室可起到储存、分类作用,保证居家环境的整洁、清新,摆放物品更加合理。设计中可以利用过长的空间、走道的一侧、不好利用的角落来合理实现储藏室的空间设计。

2.服务阳台

服务阳台是家居生活中进行杂务活动的场所,应满足洗衣、晾衣、储藏等功能需求。

篇10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建筑空间 设计

Abstract: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is a new type of medical building space and is quite different in function with the general hospital.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specifications and practical work experience,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pace design, function streamline organization, the main configuration equipment and interior decoration of the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Key words: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Building space Design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是指具有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等功能的建筑空间类型,它同一般的医院建筑在功能上有较大区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但可以根据规划要求放在二、三级医院内作为该医院的延办机构,也可以作为独立的建筑空间而存在。本文仅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独立的建筑空间中的若干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空间设置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空间大致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一是全科诊断室、抢救室、医技科室等基本医疗空间,另一个是预防保健室、儿童妇女保健室、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空间,其中基本医疗空间是属于非清洁区,而公共卫生空间是属于清洁区,设计时应注意分开。

(一)基本医疗空间

1.临床用房空间

诊疗空间:它包括全科诊室和中医诊室,每间室内净面积不宜低于9m2,是基本医疗的主体空间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的患者在这里完成一般检查诊断环节,该科室宜置于底层,这样可避免患者在中心交叉窜行,要争取良好的朝向,组织好采光与通风,建议开间进深尺寸为2.7m×3.6m,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6m,内设办公桌、检查床、洗手盆、办公椅、污物桶、挂帘等物品。

治疗室(或处置室)空间:一般有注射、穿刺、引流、灌肠、导尿等项目,内设有洗手盆、污物桶、处置台、注射凳、注射床、办公椅、挂帘等家具物品,建议开间进深尺寸为2.7m×3.0m,室内净面积不低于8.0m2。

观察室空间:用于容纳还不能确诊的患者、有传染病嫌疑的患者、重危不宜移动的患者以及暂时不能回家的需要进行观察的患者。建议开间进深尺寸为6.0m×6.0m,空间净高不应低于2.8m,室内净面积不应低于36m2,内可分过渡区、配液区和观察区,家具设备可为病床、床头柜、躺椅、沙发、氧气瓶、抢救车以及操作台和治疗台等。

康复室空间:它不以药物或外科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而是应用各种物理因子,如力、电、光热、声等来防治疾病,这种方法简便易行,疗效也好,位置从避免交叉感染角度考虑,应布置在尽端位置,这样可以避免外部通道干扰,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8m,建议开间尺寸为8.1m×5.7m,室内净面积不低于40m2,内设治疗床、床头柜、自行车、平行杆、训练椅、牵引架以及其他辅助设备等。

抢救室空间:应有相对区域,布局合理,急救设施齐备,其主要任务是担负急诊伤、病员的监护治疗,尤其对心肺复苏或生命垂危患者要刻不容缓地立即抢救,故设计位置应靠近入口,室内可直接向门厅。它的面积往往要比一般诊室面积略大,以便担架、病车直接进入,建议开间进深尺寸为3.3m×3.9m,室内净面积不宜低于12m2,内设有综合治疗带、心电仪、吸氧机、抢救推车、洗胃机、氧气瓶、药品柜等设备。

2.医技用房空间

检验空间:主要任务是协助临床科室,迅速地进行化学诊断工作,常规化验一般包括血液常规及大小便的化验等,工作量较大,应安排靠近急诊和大厅入口处,但宜有一定安静环境。检验科最好朝北,室内光线要求均匀,因沿窗可布置化验台和工作台,设备一般有显微镜、保温箱、药品柜、水池、收发取药台等,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8m,或根据需要而定,净面积不应低于17m2,建议开间和进深为3.9m×4.5m。

X光检查空间:它是为患者诊断最为常规的设备诊断空间,一般安置透视用的30mAX光机和一架供摄片用的200mAX光机,它以设在底层为主,但应注意底层的防潮问题,其空间组成一般有登记、存片、透视、拍片、暗室等房间,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8m或根据需要而定。

药房空间:这是社区卫生中心工作人员根据患者交来全科医生处方的地方,他们在此进行药品调配,然后发药给患者,该空间要求有良好的通风,光线均匀,避免直射阳光,以便保存怕光的药品。室内的地面,墙面要用容易洗刷并能防酸防油的材料,最好采用油漆墙裙,水磨石地面,便于清洁卫生。主要家具有调剂台、发药柜台、药橱,设备可配电脑等,工作人员的座位最好用旋转升降的圆凳,便于工作时调节高低,房间净高度不低于2.8m或根据需要确定,净面积不应少于16m2,建议开间进深尺寸为4.2m×3.9m。

B超和心电图空间:它是现代医疗诊断设备的常规“武器”且属于无创设备,深受患者的欢迎。房间内家具设备有:检查床、心电仪、B超仪、洗手盆、挂帘、办公椅等,房间净高不低于2.8m,净面积不低于10m2,建议开间进深尺寸为3.0m×3.6m。

(二)公共卫生服务空间

1.预防接种室

主要是根据当地疾控中心规定的人群免疫程序,组织实施各种生物制品的预防接种,建立健全预防接种卡,作好记录,不断提高接种率和全面免疫合格率。

接待室:应设有洗手室、文件柜、诊桌、办公椅、沙发,开间进深尺寸为3.0m×4.5m。

接种室:应设有洗手室、电冰箱、接种箱、接种台、办公椅,开间进深尺寸为3.0m×4.5m。

观察室:配置观察床、观察椅、整理台,开间进深尺寸也为3.0m×4.5 m。整个预防接种室的室内净面积不少于40m2。

2.儿童保健室

它主要承担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前儿童保健系统的管理。积极防治儿童常见病、多发病、托儿所业务指导及做好计划免疫,室内设有身高体重仪、检查床、文件柜、洗手盆、诊桌及办公椅,建议开间进深尺寸为2.7m×3.6m,净面积不应低于9m2。

3.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指导室

主要任务是普及新法接生,推广科学接生,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实行围产期保健;积极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并分析发病因素;做好妇女青春期、婚姻期、月经期、怀孕期、产褥期、哺乳期、更年期的卫生保健,室内设有文件柜、妇科检查床、一般检查床、挂帘、诊桌、办公椅、洗手盆、操作台、身高体重仪,建议开间进深尺寸为4.5m×3.6m,净面积不应小于16m2。

4.健康教育室

有计划地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普及卫生知识,提高群众的卫生知识水平,室内一般设有讲台,电教椅、黑板、电脑台、电视桌等设备。净高根据实际需要,开间进深建议为4.8m×6.6m,室内净面积不宜低于30m2。

5.健康信息管理室

主要是建立所辖区的住户健康档案,通过电脑收集,内设文件柜、办公桌、办公椅、电脑等设备,室内净面积不宜低于6m2,建议开间进深尺寸为3.0m×2.1m。

(三)其他空间

除了主要空间,其他空间还有不少可以参照医院建筑相关规定,但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候诊区,它宜采用集中候诊,利用走廊单边候诊走廊净宽应不小于2.4m,两侧候诊净宽不小于2.7m,无候诊的走廊净宽应不小于2.1m。

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功能流线组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功能流程,见图2。

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类型、规模、所包容的功能不同,也各不相同,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面积较大,也可将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分层建设;如都在一层可与综合信息管理和收费处放在一起设在中间,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各走其门厅进入,这样可避免健康者与患者的交叉感染,达到理想的流程。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要设备

(一)诊疗设备

诊断床、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观片灯、体重身高计、出诊箱、治疗推车、供氧设备、电动吸引器、简易手术设备、可调式输液椅、手推式抢救车及抢救设备、脉枕、针灸器具、火罐。

(二)辅助检查设备

心电图机、B超、显微镜、离心机、血球计数仪、尿常规分析仪、生化分析仪、血糖仪、电冰箱、恒温箱、药品柜、中药饮片调剂设备、高压蒸汽消毒器等必要的消毒灭菌设施(x光机)。

(三)预防保健设备

妇科检查床、妇科常规检查设备、身长(高)和体重测查设备、听(视)力测查工具、电冰箱、疫苗标牌、紫外线灯、冷藏包、运动治疗和功能测评类等基本康复训练和理疗设备。

(四)健康教育及其他设备

健康教育影像设备、计算机及打印设备、电话等通讯设备,健康档案、医疗保险信息管理与费用结算等有关设备等。

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室内装修设计

一般医疗用房的地面、踢脚板、墙裙、墙面、顶棚,应便于清扫、冲洗,不污染环境,有推车(床)通过的门和墙面应采取防撞措施。踢脚板、墙裙应与墙面平。

除特殊要求外,有患者通行的楼地面应采用防滑材料。

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计划免疫室洁净度要求高的用房,其室内装修应满足易清洁、耐腐蚀的要求。

化验室化验台台面、通风柜台面,应采用耐腐蚀、易冲洗、耐燃烧的面层;相关的洗涤池和排水管亦应采用耐腐蚀材料。

药房的配方室、贮药室、药库均应采取防潮、防鼠等措施。

配餐、消毒、卫生间、污洗等有蒸汽溢出和结露的房间,应采用牢固、耐用、耐污、易清洁的材料装修到顶;并应采取有效措施,使蒸汽排放顺利、楼地面排水通畅不出现渗漏。

所有卫生洁具、洗涤池,应采用耐腐蚀、耐污、易清洁的建筑配件。卫生间的洗手池和便器应采用非手动开关。

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计还应注意的问题

(一)拟定合理的发展计划,注意总体布局

合理、科学的发展规划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设计中影响全局的重要一环,这就要求我们在新建时注意总体布局的合理性,包括近期和远期的发展规划,功能分区、交通流线、日照通风以及扩展,结合地形和环保绿化等方面的综合考虑,要保证有充分的前期工作时间,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切忌仓促上马,留下遗憾。

新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址要有计划地选择交通便利,自然环境好,征地成本低,有充足发展用地的地方。

(二)弹性设计,以适应社区卫生中心发展的需要

采用弹性设计方法,把复杂的中心建筑归纳为可扩展的总体,永久不变的标准结构,灵活可变的室内分隔,改变传统设计思路。但灵活之中也有统一之处,所有构件都要符合模数。

选择恰当的中心建筑组合方式。位于市中心区的中心建筑由于发展用地紧张,可以采用高低层结合方式。

要考虑到不断满足人们的社会、心理需要,有条件的地方扩大公共活动的空间如门厅、休息厅。

(三)开放性的识别系统

如不迷失方向走错路,就必须依靠内部识别系统――颜色识别标。颜色识别标通常设在中心门厅入口上方,不同的颜色分别代表不同用房,如黄色代表基本医疗,绿色代表公共卫生,橙色代表医技科室等等,只要跟着颜色标牌指的方向就不会走错,为方便色盲患者,在各种颜色标牌上用中文(同时配英文)注明颜色,方便患者。

(四)注重标准化设计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设计的研究,不断吸取各国先进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计方法为我所用。

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家具选用建议均由建筑师统一考虑,改变过去那种建筑师只管设计建筑,业主(基建办)管配家具的状况,做到统一协调,使所有构件设施满足使用要求。

未来的医疗卫生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高技术、高情感不断注入的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它们机能的演变给建筑设计带来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再认识,努力探索出医疗卫生设计的新途径。

六、结束语

社区卫生服务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也是解决当前“看病难、看病贵”的良方。目前,国家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加大了投资力度,建设的规范性就显得更加重要,本人结合自己工作经验及参考相关文件、规范,提出自己的意见,尤其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空间设计,主要应注意基本医疗空间和公共卫生空间的设计。未来的医疗卫生包括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高技术、高情感不断注入的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它们机能的演变将给建筑设计带来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再认识,努力探索出医疗卫生设计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