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专业就业政策范文
时间:2024-02-22 17:43: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专业就业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大学生;择业取向;政策认知;就业服务
1金融危机爆发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挑战
自2008年第三季度以来,始于美国华尔街的次贷危机逐渐演变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和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剧烈的外部冲击。金融危机通过以下三重路径对我国就业形势构成严峻挑战:
外需缩减效应。全球性金融危机造成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继出现经济增长衰退,失业上升,居民家庭收入下降,消费减少和储蓄增加等现象,发达国家的进口收入需求效应随之显现,对中国出口企业的订单减少、推迟或取消,影响此类企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同时,在外部订单减少和人民币升值效应影响下,不少出口导向的外商企业或国内企业面临着资金链条断裂的危险和亏损、倒闭的威胁,不得不削减生产或关门倒闭,从而造成了就业问题。
投资流失效应。我国是全球吸收FDI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跨国企业或投资者由于受到资本市场筹资和融资的约束,无法筹措资金对新兴市场进行投资。而且中国制造业成本上升和利润率较大幅度的下降,也降低了投资盈利预期,导致外商投资拉动就业的效应明显减弱。出口滑落带来出口企业和制造业的开工不足,诱发投资进一步下降,加大了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负面影响。
间接减损效应。由于外需出口缩减和直接投资下降,为货物贸易提供服务的服务业也遭受影响,比如外贸服务部门、国际金融和国际结算等部门。同时,国外游客数量减少和跨国公司节约旅行开支,都对服务业贸易和本地经济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对就业和收入产生影响。出口下降还通过乘数效应放大了对投资、消费和总体经济的负面影响,导致消费者对经济缺乏信心,而导致国内需求进一步下降,从而形成投资与消费的循环低迷。
与此同时,我国大学毕业生规模逐年增加。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9年社会蓝皮书》预测,2009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将在2008年559万的基础上增加50万人左右
据推算,如果2009年我国实现8%的经济增长,将创造900万个工作机会,但仅仅应届大学毕业生就有610万人。学者武毅英在对经济增长、高校“扩招”与毕业生就业关系进行定量分析之后,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首要因素为经济因素,其次才是高校近年来的大幅扩招。基于理论和现实可以推测,金融危机下就业机会的缩减与大学毕业生的激增,加上金融危机本身的不可预见性,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已进入异常严峻时期。
2金融危机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认知
2.1大学生对金融危机持续时间的判断:在对某高校的问卷调查中,问卷主要通过询问“您认为,当前这场金融危机还将持续多长时间”来调查大学生对金融危机的判断。调查结果表明,62.83%的被试者认为金融危机将在“一年到三年”内结束,11.05%的被试者认为“一年之内”结束,还有22.19%的被试者认为金融危机将持续“三年到五年”,仅有3.93%的大学生选择“五年以上”。
2.2大学生对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就业影响的判断:在问到“您认为,金融危机对高校学生就业的影响程度如何”时,如图表2所示,56.26%的大学生认为影响“较大”,19.91%的大学生认为影响“很大”,19.09%的大学生认为影响“一般”,3.47%的大学生认为影响“较小”,另有1.28%的大学生认为“没什么影响”。
2.3大学生对未来就业的信心:在回答“金融危机下,您对自己顺利就业的信心如何”时,如图表3所示,大学生群体的分化比较明显:48.03%的大学生表示“信心较小”,40.05%的大学生则选择“信心较大”,另有6.69%选择“没有信心”,4.95%则表示“信心很大”。
2.4金融危机下大学生的就业心态:《中国大学生就业与工资水平调查报告(2008年)》显示,2007届大学生在毕业时已落实工作的毕业生比率为55.8%,大大低于半年后的87.5%,说明就业现实需要部分学生承受一定的待业期。这一统计数据是在2008年3月份收集的,当时金融危机尚未爆发,经济运行景气度较高,如今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又随着毕业生增多,预计将有更多的毕业生延长待业期,这将增大这部分毕业生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大学生的家庭收入对其所能接受的择业时长有一定影响。
在被问到“您毕业之后,愿意最长花多少时间来找工作”时,55.6%的大学生能接受的最长找工作时间在“六个月之内”,有35.87%的大学生愿意花费“6个月到一年”来找工作。总体来看,约90%的大学生难以接受毕业后一年内不能找到工作的状况,这表明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普遍比较迫切。
《中国大学生就业与工资水平调查报告(2008年)》显示,全国2007届本科毕业生与高职高专毕业生的预期月薪平均水平分别是1677元和1316元。事实上,由于高校扩招以来的日益剧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的就业薪酬呈逐年下降趋势。2007年9月,中华英才网公布了全国应届毕业生2005-2007年现金收入市场平均水平,2006年比2005年同比下降4.5%,2007年又比2006年同比下降7.1%。三年间,应届毕业生的年收入缩水了3159元,已经降到了比较低的水平,所以金融危机的来临并没有导致学生预期月薪的大幅降低,1000元是90%以上大学生能接受的月薪底线。
2.5大学生普遍缺乏职业规划:《中国大学生就业与工资水平调查报告(2008年)》数据显示,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比例仅为1.2%,而目前将自主创业作为毕业后首选打算的大学生比例达到3.41%,表明金融危机下大学生有逐渐倾向于自主创业的趋势,但自主创业仍不是大学生的主流选择。值得注意的是,仍有16.94%的大学生“还没有明确打算”,这表明部分大学生缺乏自身的职业规划,对毕业后的打算比较茫然。
《中国大学生就业与工资水平调查报告(2008年)》显示,2007届大学生在毕业时已落实工作的毕业生比率为55.8%,大大低于半年后的87.5%,说明就业现实需要部分学生承受一定的待业期。这一统计数据是在2008年2月份收集的,当时金融危机尚未爆发,经济运行景气度较高。综合职业搜寻理论和此调查数据,可以推测,随着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预计将有更多的毕业生在毕业离校时成为失业搜寻者,即进入待业期。本次调查针对这一现实情况设计了关于待业期择业取向和政策需求的问题。
3金融危机背景下推进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对策
3.1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配套政策:从1998年开始,我国确立了新时期“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这一就业政策充分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也明确了政府负有促进就业的公共责任。事实上,大学生的就业状况还受到经济金融政策、教育政策、科技文化政策等若干不同政策分系统的影响。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到中小企业工作有着较强的意愿,但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的数据显示,全国2008年上半年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相当部分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等困难,这与国家施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有直接关系。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小企业生存越发艰难,只有通过金融、财税、管理服务等多重途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才能最大程度使中小企业充分发挥吸纳大学生就业的功能。可见,促进就业政策效果如何不仅局限于就业政策中的条款规定,而且需要就业政策系统与其他政策系统的相互协调。政府作为就业政策和服务的主导提供者,其重要功能在于构建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整体性制度环境,设计实施有效的激励结构,只有这样,政府出台的直接促进就业政策才能真正发挥效用。
3.2分层分类对大学时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择业取向、政策需求等方面均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不同学历层次、家庭收入、专业、性别的大学生群体存在着诸多差异。这就意味着有效的就业政策应基于细分大学生群体的基础上制定和执行,应有针对性地考虑不同学历层次、家庭收入、专业、性别的大学生群体的特点,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覆盖到更多的大学生。本调查显示,农村生源大学生、家庭收入和学历层次相对较低的大学生有较强的意愿到中西部不发达地区、乡村基层就业,因此政府应制定详细的鼓励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工作的政策,为家庭收入较低的大学生提供基层就业岗位,引导以高职高专和本科学生为主的大学生群体到中西部、乡村基层就业,并加强相关技能培训和福利保障。此外,政府和高校对于文史专业大学生的隐性就业情况应予以重点关注,从劳动合同、社会保障等方面予以规范和保护。
3.3政府、高校和其他公共部门应加强合作:金融危机下半数以上大学生对于顺利就业的信心不足,也有半数以上大学生仅能接受6个月以内的待业期,这从两方面说明了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就业压力较大、就业心态急切。这就要求政府、高校和其他公共部门加强合作,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态,共同做好大学生心理疏导和缓解压力的服务工作。大学生待业期间的就业服务是薄弱环节,应该引起各方面的高度关注。我们建议,政府、高校和其他公共部门应将就业服务延至大学生待业期,特别要注重通过各种组织化手段,建立长效机制来解决待业期间大学生的择业问题和心理压力,缓解大学生在待业期的心理焦虑,并从危机管理的角度,疏导可能由此导致的行为失范和,防止金融危机通过就业问题传导成为社会危机。
3.4运用政策手段,促进大学生公平就业: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然而,由于户籍关系、家庭背景、社会关系、教育环境、性别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使大学毕业生面临不同的境遇,在上述因素中占有利地位的成为就业中的强势群体,反之则是弱势群体。本次调查表明,家庭收入较低的大学生、农村生源的大学生、文史专业的大学生、女大学生就业压力更大,就业观念更务实,就业期望更低,成为就业中的弱势群体。而随着就业形势的紧张,求职成本也越来越高,择业成为沉重的经济负担,就业弱势群体的大学生所拥有的就业机会、资源也会更少,这将加大这一群体的就业压力。因此,国家应当完善立法,加大纠正和惩治用人单位就业歧视的力度,政府部门应制定保护大学生中弱势群体在就业中不受歧视的具体政策,切实体现公平正义。针对弱势群体大学生有更高的意愿到乡村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的情况,国家应出台相应政策予以鼓励和引导,并对大学生的收益差进行制度化的合理补偿。
3.5促进高校教学内容和就业需求接轨:半数以上的大学生选择通过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提升社会实践能力来应对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压力。而目前高校教育的内容体系、知识结构与用人单位需求相脱节的情况广泛存在,这就要求高校推进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内容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使得高校毕业生的能力、视野、心态各方面能充分适应以企业为主的用人单位的需要。高校提供的就业服务应当以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见习经验为主,积极搭建大学生与社会各界进行交流沟通、获得丰富就业信息的服务平台,使大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与现实相适应的能力、视野和心态,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
参考文献
[1]李培林,陈光金.力挽狂澜:中国社会发展迎接新挑战——2008~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发展预测总报告[A].
[2]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篇2
政策改变重塑就业
对于我国就业政策的转变,他指出,我国目前的就业政策出现了多方面的转变:“首先,就业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转变。中国传统就业趋势偏向第二产业,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以及国家对第三产业的大力倡导,使得就业方向也发生了改变,逐渐朝着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方向发展。由于‘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大众的创业势头因承载了互联网时代的便捷性而逐渐高涨,各种依托于互联网的新兴行业崛起,传统行业也纷纷投身互联网大潮,企图从中分一杯羹,而这些‘互联网+’的新行业大多属于第三产业,有着巨大的用工需求。”
“其次,促进就业的政策越来越灵活多样。”胡乃军告诉《经济》记者,“我国曾经对就业应由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存在争议,但是现在,国家则倾向于市场主导创造就业岗位,而国家则会根据需要提供各种各样的政策支持,比如宏观上的财政货币政策,微观上的专业培训和税收、财政、土地等各个方面的优惠政策,以及国家开展的针对就业的服务,比如户口、档案及对具体行业的政策上的支持。甚至出台了允许中央机关工作人员或事业单位研究人员停职3年下海创业的政策,且在3年之后允许其回来继续任职,期间工作岗位、人事关系等都不变,以创业带动就业。第三,参考国际经验,推广‘一岗多人’的就业方式。我们以前将这样的就业方式称为‘灵活就业’,指一个岗位,比如清洁、保安人员,可以两班倒,非全时就业,但是其权益保护、劳动合同等是完备的。在国外,有些国家的非全时就业人数可达总就业人数的近一半。我们完全可以学习这种模式,在保证劳动者权益的基础上,探索适合非全时工作的岗位。”
除以上3点外,国家的创业政策还在贷款、税务、工商等方面都给予了支持,尤其体现在税务和贷款方面。
胡乃军告诉记者,营业税和增值税起征点在2014年从两万调到了3万,也就是说每个月营业额在3万以下的小商户不用纳税。这对于刚创业的小规模纳税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优惠。国家的货币政策也希望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能够进行定向优惠,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一些创业基金的成立就证明了这点。
另外,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就业政策也正从大城市逐步渗透到中小城市。“目前国内中小城市仍存在较多不合法不规范的就业,比如参加就业保险的劳动者全国有2.6亿人,但是城镇参加就业的总人口数是7个亿,这里即使排除3000多万的事业单位和公务员,依然还有几亿人没有进入规范就业的岗位。而在大城市,如北京市,正规就业率已达98%以上。因此对于就业趋势的变化,是整体层面逐步推进到个体的,且在大城市更容易开展创业创新。”胡乃军说。
重新定义就业难
篇3
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已经开始对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必要的修改,但历史上所形成的特点仍然继续存在着:
1.灵活的人力资源配置
一方面,美国政府除反四大歧视行为之外,基本上不加限制,任意就业政策依然唱主角。这种松动的政策为美国员工在国内市场上高度流动打下了基础。另一方面,美国的劳动力市场非常发达,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极为激烈,企业和个人都具有充分自由的选择。通过这种双向的选择流动,实现了全社会范围村的个人/岗位最优化配置。
2.以详细职务分工为基础的制度化管理
美国企业在管理上的最大特点是职务分工极为细腻。这种分工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是现代企业经营的基础,同时也为美国公司高度的专业化打下了基础,特别是对员工的录用、评定,工资的制定,奖金的发放,以及职务提升等等,都有了科学的依据。而公司专业化的管理则对各行各业的专业经理人员的评估起到很强的监控作用。这也是美国主要商业和投资银行在金融危机中之所以能够避免重大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3.强化培训
美国公司对员工培训工作极为重视,尤其是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其主要方式有:公司内部短期培训,企业送培,在职学习,公司还会不遗余力地送有潜力的经理攻读高级经理商学班等等。但总的来说,美国企业还较为重视高层经理人员的短期培训,并且大公司每年花费在这种培训上的费用比例相当高。
4.强烈物质刺激为基础的工资制度
美国公司内部工资制定的基础是职务分工,不同级别的工作,不同专业的工种,不同性质的岗位,不同经历的经理,有着木同的职业要求和不同的工资水准,表现出强烈的刚性。美国人力资源管理中比较多地偏重于以个人为中心,强调个人的价值,主要是以个人为激励对象。因此,公司在制定政策时重点考虑的是工作的内涵及该工作对公司经营效率所做出的贡献,基本目标是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且在奖励制度方面名目繁多,尤其突出的是高层经理的奖励制度。总裁的年收入(包括奖金)甚至可以达到上千万,是普通员工工资的几百倍。这些奖金计划对激励中高层领导实现自我价值,努力积极工作,不断增加公司的收入和价值起了较大的作用。然而,这种刚性的工资制度是建立在员工与企业之间纯理性的基础上,两者的关系完全是一种契约关系,这势必造成劳资关系的对抗性。总的说来,美国公司是一个典型的职能经济机构。美国人仅把工作和劳动看作一种买卖关系,强调的是制度管人,缺乏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劳动价值观,其管理模式的主流仍属于管理技术型的。
日本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日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在二战以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并为日本的经济腾飞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目前还有许多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仍保持其特性:
1.终身雇佣制
终身雇佣制是日本企业管理最突出也是最有争议的政策。这对于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的制造业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第一,有助于公司对员工的长期培训;第二,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发展;第三,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第四,也有利于贯彻执行企业的生产营销战略。直到今天,大部分制造企业仍然保持着稳定的就业政策,但是这种稳定的就业政策随着日本经济的衰退,企业利润的下降而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2.年功序列制
年功序列制的管理方式对于人才的长期培养有很大的好处。老员工的丰富经验为企业在职培训提供了巨大的知识财富,这种体系也有益于企业文化的传播。日本人还认为,以论资排辈的原则评估员工的工作成就可以去掉许多评估中的不客观的因素。但这种方式却不利于以白领阶层为主的金融服务行业,论资排辈的管理方式打击了专业人才工作的积极性,这也是金融业在金融风暴中受到重创的主要原因。
3.注重在职培训
日本企业最重要的管理方法是对员工,特别是在制造业工作的蓝领阶层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公司文化、统计知识、生产体系及质量管理的培训。这种培训的过程是工人接收“人力资本投资”的过程,也被学者们称为“蓝领工人白领化”。由于重视在职培训,工人在漫长的岁月中积累和丰富了技术知识,促进了对企业的忠诚,生产力大大提高,这对增进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增加企业的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重视通才的培养
日本企业与美国不同,更重视通才的培养。日本企业分工粗旷,员工往往接受多方面的知识,并在企业内部不同部门轮班训练。他们认为这种通才管理方式的优点是能够发挥全体员工在企业中的创造力和凝聚作用。但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许多日本银行发现这种“重通才轻专家”的倾向直接影响了工作效率。
5.注重精神激励
日本企业的工资政策最重视公平和合理,不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也不把奖励个人放在首位,企业的福利政策也与此相对照。因此,企业更多地使用内部激励,如他们可以不遗余力地为员工营造一个友好、和谐和愉快的工作环境,积极地吸收员工参与决策和管理,使员工有充分的安定感、满足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全面合作的劳资关系。
由以上特性可以看到,日本企业实际上更多地强调企业组织的文化。在日本,工作就是社会,社会就是工作,这与日本的传统文化相吻合,充分调动和发挥了人的潜力,体现了人文关怀。可以这么说,日本企业走的是管理技术加企业组织文化的模式。
比较分析
随着国际市场上竞争的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美日企业都对自身的经营战略和经营管理方式进行反思,事实上,上述所说的美国模式和日本模式已经有了变化。
1.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上的变化
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具有它有利的一面又有它不利的一面。美国企业的提拔政策、工资政策,以及培训政策等都能够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人的潜力的挖掘以及创造性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美国企业的高刺激、高奖励政策更是网罗了一批世界各地的精英。美国企业开发人力资源的综合政策和各种刺激手段,以及不惜工本地吸收人才的做法大大提高了企业员工的素质。与此同时,任意就业政策、详细的职务分工、严格的评估手段等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发挥个体的竞争力和降低企业的成本起了重要作用。一般来说,美国模式在技术变化急剧的行业中更具竞争力。
然而,美国企业高提拔、高奖励、高刺激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来负面影响。短期行为现象甚为严重,许多年轻人工作不到一年就更换了五、六次工作,这种现象打乱了公司的长期培训计划,影响了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而且随着收入差距的不断加大,普通员工的流失率也在节节攀升,公司的经营效率必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还有,任意的就业政策也给许多员工带来了严重的不安全感,降低了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劳资对抗、决策权的过度集中也显示出较大的弊病。在这种高度激烈竞争。情况瞬息万变的市场上,如果决策做不到高度分权,员工必然缺乏高度责任心和自觉性,也难以对市场做出敏捷的反应,其成功也是难以想象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难以适应未来知识经济的发展。
为了克服管理中的不利因素,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和实践工作者纷纷加入到对日本企业成功原因和日本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中,推动了美国企业对日本企业人事制度的学习。当然,在众多企业中,反映最强烈的还是那些受到巨大冲击的汽车业、家电业,他们认真研究了日本制造业就业制度、劳资关系以及全面质量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如福特汽车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现为戴姆勒一克莱斯勒公司应和其他企业联合过程中,在加强员工培训、吸收一线员工参与管理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此同时,美国在金融业和服务业也开始重视对人才的长期培养。80年代以后,美国的大公司普遍将人力资源管理放在公司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考虑,这被管理学家认为是80年代以来美国企业管理的一个最大变化。而如今美国却由于其激励人才的创造性、开拓性使其进人知识经济时代后,保持着经济的持续增长。
由此可见,美国企业改变了原先漠视人力资源作用的态度,特别是在劳资关系、员工的培养和参与决策上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并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上升到企业的战略地位来看待。
2.日本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上的变化
日本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发展过程中也同样存在其合理和不足的地方。由于日本企业长期稳定的就业政策,他们对于员工的培训以及政策的制定都有一个长期的计划,这有利于提高日本工人的素质、技术水平,以及知识的积累。而且劳资关系的全面合作也增强了员工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一般来说,日本模式在技术变化不大的行业,如制造业,则具有相对较强的优势。
然而,日本企业的就业政策同时也给企业带来沉重的包袱,它使得许多日本公司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而且优秀人才很难脱颖而出,被压抑和浪费的现象极为普遍。同时,对于业务技术性较强的金融保险服务行业来说,“通才”培养带来的负面效应是:在亚洲金融风暴中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再加上,激励手段的单一,特别是收入差别的缩小严重影响和压制了企业经理阶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国际市场的竞争不再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是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应用。也就是说,这场残酷的竞争将直接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大小。从这个角度来看,日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需要从根本上改革的。
企业营销利润的压力迫使日本企业对其终身雇佣制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反思。当今时代,企业所需人才比以往更为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更加突出,而这恰恰是日本企业最薄弱的环节。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日本企业也已经取消了终生雇佣制,年功序列制也逐渐被打破。原有的“按部就班、内部提拔”的规则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所以有人说,日本企业人事制度的“三大支柱”慢慢地倒下了两根。
因此,日本模式已逐渐改变原先那种不重视劳动力市场配置的状况,稳定的就业攻策和论资排辈的晋升制度也阻挡不住变革的脚步。
3.分析
尽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根植于一国的文化传统和经济体制,但是,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Internet网络的迅猛成长,正在给我们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所谓的美、目模式也只是相对的,这也为两模式的交融趋势提供了不可辩驳的事实。
(1)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企业的组织规模日益庞大和复杂,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各部门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日渐提高,组织层次将不断减少,组织结构将逐步从金字塔结构向扁平结构转变。这些对人力资源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然更注重企业内部的协调、沟通与合作,更需要加强柔性管理,减少管理中的刚性。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美日模式出现交融也是不可避免的。
(2)跨文化的形成。一般的企业是基于统一的文化管理,并存在一个固定形式的组织内部,而跨国公司、虚拟企业的组织形式则无法实施单一的文化管理,不同文化之间出现相互渗透、交融、甚至冲突。企业的领导者转而加强对企业核心能力的载体——人才的开发、培养和激励,树立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因此,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人本管理也是企业的必然选择。
(3)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不仅仅影响了人类的社会生活,更为重要的是推动了企业的变革。企业的组织形式、管理模式、经营方式。生产流程、市场营销等等也随之发生巨变。发挥并提升人力资源的潜能,加强团队合作,资源的有效配置,成为企业管理者关注的焦点。也就是说,技术的发展为两模式的交融提供了支撑和保证。
篇4
关键词:就业;校企合作;传统教育
就业问题是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随着高校的进一步扩招,大学生已经成为中国就业难的主要群体,2011年全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1余万人,加上届未实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严峻。在当前经济危机显著的影响下,大学就业难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1金融危机对就业市场的影响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风暴,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后直接引发了金行业的裁员风潮。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国受到冲击不可避免。中国加入世贸组后,快速发展的经济有力的促进了毕业在民营企业和外贸企业的就业。金融危对我国企业的大幅冲击可能是导致高校业生初次落实率下滑的重要原因。近几的初次落实率(初次落实率是指全部毕生中“已经签约”、“读研”和“出国”毕业所占的比例)呈现倒“U”趋势[1]。金融危机对就业市场的影响具体表现:一岗位减少,直接影响了对高校毕业生吸纳能力;二薪酬降低,毕业生的薪酬水”的趋势可能还将继续;三门槛提高,些企业进行了招聘,主要以中高端人才主,门槛较高。
2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研究员张丽宾说“:2008年毕业大学生实就业率不到70%”[2]。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丁浩教授了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况分析报告》指出: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机使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更凸,应届本科毕业生毕业时已确定单位的例八年来首次降到40%以下,男生就业率起薪都高于女生。
3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因素分析
3.1金融危机的影响
经济增长速度对于就业具有根本的影响用。金融危机从根本上制约了包括大学生内的全社会就业率。由于我国是外向型经,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显著,这就使目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更为严峻。
3.2传统教育体制和就业生人数的突增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模式不适应经济结构快速转型和产业结构的化升级的需要,在教学内容、手段、模式方面与现实的脱节。伴随着高等教育的众化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确实存在超趋势。经济危机之前我国由于逐年的就人数增多导致就业难的现象已经突显,故笔者认为就业人数的突增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
3.3就业岗位的总体供需矛盾突出
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对低文化层次的劳动力需求增加,教育结构失衡以及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匹配,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供大于求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矛盾突显。金融危机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供需矛盾。
3.4社会用人导向方面的因素
多数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症结在于大学生自身,尤其是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对薪酬和岗位期望值偏高、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等,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随着2009年就业难度的加大,性别因素对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显著,男生找到工作的概率明显大于女生。用人单位的短视行为,也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个现实因素。
3.5大学生个人因素
“期望值偏高”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就业观念、本身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方向的误区可能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3.6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结构性矛盾突出体现为大量高校毕业生“孔雀东南飞”,集中流入东部地区和城市,竞争数量有限。由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地区差异及劳动力市场分割状况严重,很难从根本上扭转毕业生流向的基本势态。加上东部地区劳动力市场出现饱和,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
4对策及建议
4.1政府方面
当前必须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宏观经济政策与就业政策的协调,大力发展“需求导向型的”培训[3];其次,政府方面要提供法律保障,完善相应的就业法规,将末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第三,指导并推进高校改革,加强对高校教学质量的监管;积极举办大型专场招聘会;第四,建立失业预警机制和长远、长效的稳定就业机制,鼓励企业不减员等。
4.2学校方面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进学生就业,例如: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加大社会急需专开设的数量; 面向社会、市场办学;师范学校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往非师范行业就业,增强专业设置与指导的科学性;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加强学生实习实训工作,建立学校长期的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培养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高校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情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有对性地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和就业心理辅导,提高其应对压力的心理素质水平;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等。以2010年西华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毕业生为例,该学院学生分师范,软件、通信工程三个专业,截至2010年9月就业率达到94%,从就业的层次上来看进企业和公司的占到65%,教师占32%,公务员占7%,考研占6%,还有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等。取得如此成绩与学院认清就业形势,积极开拓就业渠道,大力开展就业指导等积极有利措施分不开。
4.3用人单位或企业方面
企业要树立社会责任感,响应政府的号召,把政策落到实处,稳定企业岗位,确保员工能有份安稳的工作;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积极开拓用人岗位,借人力资源成本下降之机,增加人才储备。要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观念。消除性别歧视和薪水差别,进一步加强公平、公正的、透明的用人制度。
4.4学生方面
转变就业观念和价值观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思想基础。毕业生要客观地分析自己,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求生存,后择业谋发展”的思想;重视社会实习和社团经历,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适当降低期望值,考虑到中西部或者基层地区就业;以积极心态面对待就业竞争;夯实知识基础,拓宽择业视野,提高综合技能,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积极利用国家出台的就业政策和具体措施;在就业过程中注意个人的人力资本积累,以便寻找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5结语
大学生就业难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最根本的途径是通过转变和发展经济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需要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和大学生共同作出努力。在国家4万亿经济有计划的刺激下,我国经济已成世界经济复苏的领跑者,我国就业情况已有一定的改善。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是可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解决的。
参考文献:
[1] 原春琳.金融危机对硕士冲击最大[N].青年时讯,2009-11-13.
篇5
关键词: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就业价值取向;调查研究
就业价值取向(value orientation of employment)是指就业人群在一定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下,对就业价值追求、定位、评价、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生涯规划是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重中之重,也是帮助大学生健全完善人格,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必要途径。为了解金融学专业本科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引导金融学专业本科生树立正确就业价值观,对某金融系796名本科生进行调查,旨在从就业价值取向、专业认可度及金融学专业就业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本研究属于现况研究,横断面调查,采取配额抽样方式,2014年9月至12月对某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系2011级、2012级、2013级、2014级金融学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2011、2012、2013、2014级分别抽取199、199、200、197名学生,其中女生589名,男生211名,年龄17~23(19±2.5)岁。均为金融学专业四年制本科生,研究对象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
(二)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发放和访谈。问卷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个人情况、金融学专业就业价值取向和对金融学专业态度评价等,共20个有序变量条目,采用Liken 5 级评分。由研究者及各年级辅导员经过统一培训学生会干事作为资料收集员,明确研究目的和收集资料注意事项,在规定时间内按年级和班级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96份,有效回收率为99.5%
(三)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 软件录入,建立数据库,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率和χ2检验进行统计描述和推断,检验水准α=0.05。
二、结果
(一)不同年级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对金融学专业就业价值取向认识(见表)1
(二)不同年级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对金融学专业就业前景态度评价(见表2)
三、讨论
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复杂化和功利化等一系列特点,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引导,有助于大学生在校期间明确自己的择业目标和就业方向,在就业时能够充分理性的选择符合自身发展需求和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对金融学专业就业价值取向认识
表1显示,在本次调查学生中,40.73%学生就业意向为银行业,25.00%为证券业,13.57%为保险业,2.89%为信托业,还有17.81%学生就业意向为其他行业如公务员、IT行业、制造业和自主创业等。有85.68%学生在考虑择业因素时首先考虑经济收入;64.07%学生比较倾向于到经济发达地区就业;60.05%学生会考虑家庭因素和父母影响;40.95%学生认为对就业形势的了解十分重要;37.94%学生会关注就业政策,如国家对于不同行业毕业生的政策,选调生、村官等国家组织部门培养大学生的政策等;仅有29.02%学生在择业时考虑用人单位的要求,多数同学表示并不清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另有10.05%同学考虑毕业后考公务员就业,还有6.03%学生考虑自主创业。
金融学本科生大多愿意从事本专业工作,金融行业要求从业者有一定的相关行业知识背景,且对专业知识水平有较高要求。多数金融学专业本科生愿意前往银行业工作,银行业一向被认为是高福利、低风险、社会地位高的行业,即传统上的“铁饭碗”,金融学专业本科生普遍对银行业了解较多,平时学费的缴纳、个人财产的理财、家庭财产的处置等都与银行业息息相关,而其他金融从业方向则与普通学生稍显遥远,如保险业、证券业等。仅有2.89%学生选择信托业,其原因是对信托业缺乏足够的信息了解,有85.05%学生表示从来没有听说过信托业或不了解,而掌握一些信托业基本信息的学生对信托业的制度或待遇不满意,因此不会选择信托业作为从业方向。这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我国金融体系的尚未完善和学校对于学生从业方向教育的薄弱。
在金融学专业本科生的择业因素方面,多数学生认为薪酬待遇是比较重要因素,部分学生受到社会、家庭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把收入看作是择业的第一标准,从而将自己的择业范围只局限于高收入的行业。在这样的心态下工作,即使生活水平得到一定改善,社会地位及人际交往等方面也会遭遇一定的挫折。要解决这一问题并不现实,只能从侧面入手,加强思想宣传教育,纠正“拜金主义”等不正之风。64.07%同学在择业时会考虑就业地点。60.05%学生择业时比较看重家庭的看法或受到父母影响,学生在就业时应充分考虑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有40.95%学生就业时关注就业形势,37.94%学生就业时考虑就业政策,这部分学生在就业时的信息会比较充分。有29.02%学生择业时会考虑用人单位的标准和要求,学校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和宣传,使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和提高。有10.05%同学考虑考公务员。另有6.03%的同学考虑自主创业,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大部分在上学期间做过兼职或开店的工作经历。
(二)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对金融学专业就业前景评价
表2显示,2011级、2012级、2013级和2014级金融学专业本科生中分别有57.79%、65.83%、75.00%和82.23%的学生对金融学专业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2014级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就业前景评价显著高于其他年级(P
四、建议与分析
(一)树立现代金融学教育理念和就业价值观
现代教育理念的首要体现是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金融学专业作为我国当前大力发展的专业更应该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贯穿于金融学本科教育的始终,以毕业生的质量和发展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标准,制定分段策略,整合教育载体,分布落实责任等。当前金融学专业本科生的择业心态渐渐趋于理性化、实际化。加强对于金融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意识和专业价值观的培养,使金融学专业学生对自我、对金融学专业有正确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金融从业者。在当前就业形势下,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加快就业制度和人事及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保障人才的公平竞争。当代大部分学生择业时以经济利益为导向,以就业地区为保障,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要改变这样的观念,一方面应依靠学校的教育引导,通过老师引导、系列讲座、经验之谈等多种形式帮助大学生树立从基层做起、从底层做起的理念,降低学生的收入期望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另一方面学生必须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以冷静的思维进行择业,强化自主择业意识,跳出从众、攀比等社会心理陷阱,打破传统意义上“铁饭碗”的理念。
(二)强化金融学专业本科生的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对个体负责的自我意识和自觉程度,是一种自我约束价值取向,是社会意识的重要范畴,责任意识和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紧密相关。“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的确立,让每个毕业生拥有依据自身条件和自我意志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实质上是一种价值观培育,培育大学生能够承担、负责任的精神态度,在进行就业价值选择时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
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应掌握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准确定位自身优势,合理规划职业生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金融改革发展面临新的形势,金融业处在一个重要转折期和发展期,社会对于金融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正确引导金融学本科生树立科学的就业价值观,减少金融人才的流失,应引起高等教育机构和金融从业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崔铭,张艳琼.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0).
篇6
关键词:中职;就业指导;职业素质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因此,中职学校应开好就业指导课,做好就业指导工作,让学生对自己的就业有明确的定位,确保学生充分就业、稳定就业。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就业指导课教材虽然和以前的有所不同,内容有所更新,但总体来说仍然存在以下问题:理论性较强,内容比较抽象,课时相对偏少,有些内容与高一、高二的政治课内容相重复,与实际相脱离等。这些都给教学带来一定程度的困扰,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中职教师应在熟读教材的基础上灵活处理教学内容,融会贯通新旧知识,善于补充教学内容,增强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效果,为学生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引入小故事,激发学生兴趣,让课堂乐起来
中职就业指导课教材较为单一,虽然有几个版本,但总体来说,内容和形式差别不大,所以,单纯地讲授教材内容,会使课堂沉闷,缺乏生机与活力。因此,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趣味性,让课堂活起来。
例如,笔者在教“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时,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满足了他们三个人一人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接着出来的法国人,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着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斯莱斯。”
这个故事让学生懂得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只有不断接触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趋势,从而才能更好地创造自己的未来。浅显易懂的故事也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氛围中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展开想象,积极思维,激发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在亲切、自然、愉快的情景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避免了教学的枯燥乏味。
二、增加新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政策,吸引学生注意力,让课堂鲜起来
学生对待就业,往往有一个意识的误区,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价值,从而失去一些就业机会。因此,就业指导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合理地看待就业机会,并帮助学生收集就业信息和就业政策,使他们及时了解社会就业动态,认识社会、职业和自己,增强信心,努力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
笔者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就业信息和就业政策的教授和补充,让学生及时了解当前的就业情况,学生对此也非常感兴趣,学习劲头比较足。尤其是和学生就业密切相关的东莞市出台的一些新的就业政策、政府公布的一些新的就业信息,笔者都会及时地向学生反馈。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金融危机发生后就业形势的总体变化,笔者向学生分析了东莞出台的《促进本地生源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实施意见》提出将调整实行了3年的大中专毕业生“企业岗位津贴”政策,实施新的“企业就业岗位津贴”标准等规定。
通过向学生讲解与其关系密切的就业政策,让他们学会关注时势和就业信息,能切实保护自身利益,并能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在课堂上有话可说,激发参与的积极性,为教学增添了新的元素和活力。学生掌握了更多的信息,明确了努力的方向,也能为今后的就业做好准备。
三、导入实例,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让课堂活起来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当然需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案例教学正是符合这一规律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就业指导课中运用好这一教学法将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更上一个层次。
例如,为了让学生懂得一些新劳动合同法的内容,笔者列举了这样一个例子:2006年9月18日,美容美发公司与彭某签订劳动合同一份,约定彭某担任发型师一职,期限自2006年9月18日至2008年9月17日止,美容美发公司按月支付彭某固定工资或保底工资2000元、补贴500元。该合同第十一条第四项约定:乙方(指彭某)未满合同规定期限而提出辞职的,应当依法承担合同违约责任,须支付相当于一个月的薪资作为违约金。2007年3月19日,彭某向美容美发公司提出辞职,并一直工作到5月9日离开。美容美发公司认为彭某应当依照合同约定支付一个月薪资2500元作为违约金,而彭某认为自己已经提前一个月通知公司,无需再支付违约金。法院认为,法律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包括选择用人单位的权利,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因此,彭某作为劳动者,依法享有辞职的权利和自由。现彭某离职距其提出辞职已满三十日,双方对此并无争议,故美容美发公司作为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彭某的辞职申请,或以其他方式限制彭某行使辞职权利。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讲评,学生对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更加清晰,也更懂得了用法律来维护自身合法权利。实际的案例较之理论教学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理解,参与的积极性更高,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和生动。
四、补充相关测试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课堂动起来
面临人生的多重选择,初涉人世的毕业生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不适,因此,笔者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自身有更多的认识,更清楚地了解企业的面试情况,特意搜索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测试题给他们做,学生很感兴趣,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
例如,在讲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时,笔者给学生做了这样的测试:看看你属于哪类人才?对于这样的测试,学生都很喜欢,也乐意积极地去思考,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等学生完成了测试后,教师再进行分析和讲解,既让他们学会了思考,激活了思维,也让学生从中学到了一些就业知识,对自己也有了更加合理的认识,这样既避免了空洞的说教,也让课堂充满了动感。
篇7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价值取向 对策
职业是学生进入到社会的标志,是大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依托。在不同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大学生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就业价值取向。研究大学生就业价值变化,对高校实施就业课程培训,提高社会各个岗位的人才质量均有积极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分析
(一)职业选择范围更加广泛
当前,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对教育的重视,各大高校的招生数量在不断提升,这也造成了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压力上升[1]。在90年代初期以21世纪初期,大学生更加偏向于公务员以及继续考研,以保证自己有个稳定的未来。然而在今天,越来越多大学生开始扩大择业范围,将择业逐渐转向国有企业、发展潜力较大的私企以及外企等方面,这从一定程度上为当前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岗位选择,体现了当前大学生在对个人未来规划上的慎重考虑。
(二)择业选择上更加看重企业的发展前景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催生出一些新生产业,相比传统的生产企业与金融机构,这些新生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逐渐展示其良好的发展前景,而这也必然会影响当前大学生的择业观念,选择挑战与机遇共存的企业作为参考标准,并且在相同规模与相同经济体的企业选择上,大学毕业生也往往倾向于岗位晋升机制灵活、企业文化丰富的一方,这体现了当前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逐渐走向成熟化的发展道路。
(三)就业地区更加偏向于一线城市
在以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所在地往往将家乡作为首选区域,因为离家近并且各种资源也比较丰富。然而在当前的就业选择上,大学生毕业生则更加倾向于一线城市,尤其是沿海发达城市,往往是毕业生的首选,比如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这种择业地点的转变一方面是一线城市在薪资报酬上要比二三线城市高,并且在一线城市可供毕业生岗位选择的种类也相对较多,这对于当前越来越具个性化的大学生而言,无疑是非常大的诱惑。
(四)创业成为就业新方向
当前,政府、学校越来越提倡学生自主创业,并且在一些高校还建立了创业基地,在社会上也有企业给予学生一定的创业支持,在这种环境背景下,很多学生将自主创业作为就业新方向,通过创业来实现人生的发展[2]。并且相比传统的就业而言,创业更加具有挑战性,这对具有创新活力的大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重要的导向。
二、大学生就业价值引导策略
(一)强化自身专业素质,转变就业观念
在当前就业压力大以及就业岗位宽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要想获得满意的就业选择,就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校学习期间,学生除了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通过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人际交往技巧。此外,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在毕业后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在校期间,学生应积极参加学校开设的各种就业指导与职业教育课程,明确未来就业方向,正确对自我进行定位,并且还应勇于挑战传统的就业观念,如果有创业条件,应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将个人兴趣、专业特长发挥到创业中,制定详细的就业发展规划,为自己的未来发展保驾护航。
(二)充分发挥政府、学校、家庭的引导作用
政府、学校以及家庭作为引导学生良好就业取向的角色,应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政府通过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通过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使大学生能够在岗位工作中发挥自身价值。而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应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怀,使学生在未来岗位中不断发挥自我价值,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3]。而家庭作为影响学生就业选择的重要因素,在当前的就业背景下,父母应找准自己在学生就业选择上的位置,不应以扼杀学生兴趣、特长为代价,使学生的就业不符合自身期望,父母应培养学生勇于战胜困难、承担社会责任感,通过指导来鼓励学生找寻自己喜欢的职业道路,使学生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获得更大的发展。
(三)高校应做好就业信息的及时
在大学生即将毕业前夕,很多企业往往会采取校园招聘的方式来招收人才,为了使学生能够获得心仪的工作,高校应及时公布就业信息,将院校承办的就业招聘时间、招聘单位等及时在学校院网中,使学生提前几天进行准备,保证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接受企事业单位能力考核[4]。此外,学校还应推进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建设,通过建设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使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不断提升。
(四)拓宽政府就业政策
当前很多大学毕业生以创业作为就业方向,然而由于学生资金能力、人脉等条件限制,往往是学生放弃就业的念头。因此我国政府应不断拓宽针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具体可以从就业环境以及就业政策两方面入手,打粞生创业过程中其他企业对其歧视与打压现象。并且的学生毕业就业过程中,政策上还应消除企业在人才招聘时出现的不公平招聘情况,有效维护学生的就业权利。并且,政府在相应的政策上还应将重点关注到贫困毕业生的就业扶持上。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会随着时展观念发生一定的变化。为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政府、高校以及社会各界应继续努力,以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就业政策、创业环境,帮助大学生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发挥专业特长,挖掘自身价值,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才的可持续供应。
参考文献
[1]李朝晖,赵彦莉.当前大学生社团活动价值取向变化及对策探讨[J].学理论,2014(24):157-158.
[2]陈丽新.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162-166.
[3]常素枝.当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分析与对策[J].黑河学刊,2013(10):188-189.
篇8
1、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民办高校初创阶段,很多民办高校有意无意地将有限的精力更多地倾注于争取生源和扩大招生规模上,忽视就业指导工作。通过近二十年的办学,这种状况没有得到很好的扭转,很多民办高校没有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即使有,也存在机构不健全,人员不专职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民办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
2、就业指导工作缺乏制度化、规范化。民办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大多未形成体系,没有体现出其专业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要求。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仅仅停留在分析就业形式、讲解就业政策、收集和就业信息等方面。就业指导工作的各项制度,如工作人员准入门槛制度、工作激励制度等缺失或者不健全。就业指导课随机性较大,甚至缺乏统一的授课理念。
3、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专业化程度不够。民办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专职人员较少,大部分就业指导工作依靠一线辅导员;二是专业培训缺失,经过专业培训后持证上岗人员比例偏低,经验型从业人员比例高,缺乏专业理论指导;三是就业指导工作人员重理论缺实践,很大程度停留在课堂授课上,缺乏实习、实训。
4、就业指导工作内容缺失。民办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长期存在内容和形式单一的问题。首先是授课内容更新缓慢,不能及时地将适应社会发展的新的知识传达给广大学生;其次是形式单一,基本固定于课堂授课,与专业实习实训等结合较少,与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结合也很少;最后是目标地位单一,只注重就业、创业、求职等方面知识的介绍,而在健康的求职心理等方面的指导基本空缺。
二、做好民办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1、领导重视、制度健全、全员参与。民办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就业对学校办学的重要性,要将“出口”提到与“进口”同等重要的地位,甚至要高于“进口”,要认识到,利用“出口”带动“进口”。逐步构建“领导主抓、就业部门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体系,做到明确目标,规范制度,从经费、人员和制度三个方面做好保障。
2、科学设计、分层培养、全程规划。民办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要遵循就业指导工作的规律,用专业知识作指导工作的开展。在制度、授课内容、指导目标等方面要做到科学设计。在学校制度设计中要充分发挥专业人员作用,吸收国内外成功经验,尽量避免“摸着石头过河”。根据学生基础和条件不同,分层培养,分别引导他们向考研、出国、考公、创业、谋职等不同方向前进,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同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阶段性特征,循序渐进地开展工作,确保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学生从入学至毕业整个大学生活中,为学生养成健康并牢固的就业观念。
3、充分激发辅导员潜能。民办高校由于自身资源限制,就业指导工作更多依赖于一线辅导员。在此过程中,要通过建立明确的激励机制等方式,充分调动辅导员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积极性。加强辅导员队伍对就业指导相关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熟悉国家就业政策,了解就业形式,掌握就业指导技巧,加强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的学习,构建全面的知识结构。同时,还要在就业政策的把握、就业信息的搜集筛选及分析等方面提升自身就业指导能力。在有限的资源下更好地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4、加快专业化职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要对专业化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做长远规划,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和对现有就业指导人员的选拔、培养,努力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要分批次、有计划地对就业指导老师专业知识进行更新和升级,通过设立就业指导教研室等方式,统一就业指导课授课理念,提升就业指导课上课质量。
5、对接市场,跟踪调研,提高就业指导针对性。民办高校应发挥自身机制灵活的长处,将就业指导工作要更好地与市场、与社会接轨,通过大量和长期对就业市场的调研分析,摸清就业市场规律,对自身、社会职业有客观认识和准确定位,力争就业指导工作结果的“人职匹配”。此外,要建立毕业生就业情况反馈机制,了解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工作情况,听取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反馈意见,逐年积累,摸索出指导学校人才培养、就业工作的经验。
6、重视实践能力培养。民办高校应该坚持从社会需要的角度出发培养人才,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就业指导工作中重视实践。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广泛利用社会实践、认知实习、就业实习、实验课等途径,锻炼在校生实践能力,将培养方案的设计与用人单位要求结合,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接触到工作的各个环节,提升其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篇9
论文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高职教育
一、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的原因分析
就业质量一般是指就业者所获得工作的优劣、稳定性及其发展前景等。就业质量关系着就业者的职业发展、培养学校的发展前景和社会的稳定。近年来,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虽然高于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但整体就业质量仍然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就业区域分布不平衡;专业对口率相对较低;劳动强度大、待遇较低、起薪总体水平隐性下降;毕业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就业适应性、稳定性不高;企业满意度一般,学生满意度较低;社会整体认同度还不乐观;高职毕业生职业拓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从高职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到参加工作以及工作生涯的整个过程来分析,就业质量不高主要有四个方面原因。
1.政府的相关政策和机制有待完善,政策、法规的执行力度有待加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和政府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对高职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也逐渐深化,但目前有关就业的政策、机制还有待完善,法律、政策的执行力度还有待加强。新浪—麦可思高“考生与家长月度跟踪调查2009年11月报告”显示,高考生和家长期望就读一本院校的比例回升,而期望就读二本或三本院校的比例有所下降,报考高职院校的意愿继续偏低。截至2009年12月5日,有60%的高三学生认为自己毕业后最有可能就读一本院校;33%的学生认为自己最可能就读二本或三本院校;认为自己“就读高职高专院校”的只有5%。家长方面,有79%的考生家长给孩子制订的高考目标为一本院校;18%家长制订的目标为二本或三本;而目标为高职高专的则只有1%。高考生和家长的意愿远远低于高职高专实际招生比例(为50%)。显然,这种现象的存在明显地与政府的相关政策、机制有待完善以及政策、法规的执行力度有待加强有关。
2.用人单位门槛抬高,导致高职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
近年来,高职生的起薪水平有了提高。从薪资来看,2009届211院校、非211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半年后月薪分别为2756元、2241元、1890元,较2008届分别上升8%、10%、15%。但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面对科技革命的挑战,在人才选择上需兼顾现在和未来的需要,因此录用的标准不断提高。如在学历层次上,原来只需录用专科生的岗位,现在上升到录用本科生;原来只需录用本科生的岗位,现在上升到录用硕士生甚至是博士生。很多企业还强调人才的实践能力,从而使得更多的高职生因学历、技能等问题成为相对过剩的劳动力。
3.高职院校缺乏办学特色
(1)一些高职院校在专业培养中仍沿用学科本位课程体系,将传授理论知识作为课程的核心,存在“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现象,“中专延长”和“本科缩短”的影子挥之不去,从而忽视了未来就业岗位对学生的要求和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差,不能适应生产一线岗位的需要。
(2)“双师型”师资数量不足,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不高,影响了学生就业技能的有效培养。2007年,全国高职院校共有专任教师30.7万人,其中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只占28.4%,比例相对较小。此外,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不高。2008年,通过对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广州地区高职院校进行的“教师专业发展调查”显示,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不高表现在:一是教师对高职教育教学认识不足,缺乏职教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技能。5年来,多次参加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培训的教师只占37.2%,只参加过1~2次培训的占55.3%,从未参加过的占7.4%。二是专业实践操作技能和经验较为欠缺。调查中认为自己最需要补充所从事专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教师占76.2%,认为最需要补充所从事专业的实践操作技能和经验的占63.5%。三是校企合作进行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教师的科研和教研能力有待提高。
(3)很多院校还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4.高职毕业生自身存在问题
(1)就业预期与社会需求、自身能力、家长期望之间存在较大距离。高职院校在招生宣传时,由于更多地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预期定位在管理岗位上,给予高职生“我将是管理者”的心理暗示,提高了他们的就业心理预期,导致在就业时认定岗位必须与自己的身份、家长的期望相符,待遇要与名声相配。因此,一部分高职生在就业过程中好高骛远,片面追求高薪待遇,不愿到生产、技术、服务一线工作,造成就业困难。
(2)对专业和就业认知不合理,缺乏职业规划,前途迷茫,缺乏信心。目前,许多高职毕业生仍存在“学历本位”的传统理念,认为与本科大学生相比自己的学历层次低,就业能力差,在就业市场中是弱势群体。此外,对所学的专业不太了解,不清楚自己的就业方向和定位,感觉前途迷茫。2010年初,权威职业规划咨询机构——向阳生涯联合中国职业规划师协会对上海部分在校大学生开展“职前调查大行动”,从800份有效问卷中截取320份进行电话采访,在“请你说出自己的优势”提问中,有近50%的同学回答“不清楚”,26%的同学回答“好像没有优势”,只有20%的同学能列出1~2条的自身优势。虽然近年来国家和学校都在大力提倡对大学生开展职业规划,但许多学生表示不知该如何做职业规划。
(3)就业信息短缺。向阳生涯联合中国职业规划师协会在电话采访中还发现:很多同学面试后才知道自己所学的知识跟企业需要的技能差得太远,达不到企业的要求;有的则是所读专业报考时是热门,可临到毕业时已供大于求,根本找不到专业对口的职位。就业信息的短缺加大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4)就业精神一般,缺乏工作岗位责任心。目前,不少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精神一般,在地方中小企业的就业稳定性低于在大企业,在工作岗位上缺乏责任心,不愿意踏踏实实地从生产操作岗位做起,对工作较为挑剔,很难适应需要。
(5)缺乏创业意识。创业意识支配着创业者对创业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是创业者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许多高职毕业生还没有形成先进的创业意识,制约了就业质量。
二、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有效措施
针对上述原因,笔者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入手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1.促进国家经济转型,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目前,解决我国包括高职生在内的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出路是促进国家经济转型,从以传统制造业和农业为主向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主转变。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之间,产业结构处于快速变动期,特别是服务业将处于加速发展的转折期。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将对国家经济发展起到以下四方面作用:一是成为都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近10年来,以金融、保险、咨询、广告、设计、地产、旅游、会展、物流、文化、出版等为主要形式的现代服务业在许多发达国家的大都市产业中比重日益增大,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二是财富创造和劳动就业的主体转变。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财富创造和劳动就业的主体是低技能的蓝领制造业和农业,而到工业化后期,财富创造和劳动就业的主体则向现代服务业转移。三是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的产业结构呈现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趋势,许多国家和一些大都市转向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三大产业之间结构的调整,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力地推动了服务业内部产业结构的优化。四是有利于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增加就业岗位。在农业社会阶段,人的最大需求是生存需求;在工业社会阶段,人的需求是发展需求;而知识社会阶段,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模式,更多地满足人的发展和自我实现需求。现代服务业,无论是金融保险服务、教育培训服务、旅游休闲服务、咨询服务,还是信息服务、设计服务都从不同的角度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提高了人们的需求层次和生活质量,并有效地增加就业岗位。
目前,我国服务业仍处在缓慢发展阶段,只占gdp比例的40%左右,美国则为80%以上,日本为65%,印度也达到了50%。我国服务业的缓慢发展既限制了现代制造业就业市场的发育,也降低了该行业提供脑力劳动岗位、吸纳大学生就业的能力。因此,当前经济发展中,最关键的突破点之一应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此,政府应放宽或取消对服务业的政策管制,把它作为对外开放的重点积极扶持;应积极创造条件引进高级专业人才,大力培养具有专门技能的服务人员;制定适当的政策向导,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2.政府调整和制订合理的就业政策,加强相关法规的执行力度和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到2020年要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因此,政府也应加快调整和制订合理的职业教育就业政策,加强相关法律的执行力度和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1)取消户口限制,拆除限制包括高职生在内的大学毕业生自由流动的藩篱,打破人才招聘使用上的条块分割,将就业竞争的范围由原来的某个地区扩展到全国,以便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2)加强监管和监控,使企业与社会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规定与高职生建立劳动关系,规范企业行为,维护高职毕业生的切身利益,提高就业质量。
(3)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部署包括高职生在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每年均进行专门的部署和确定具体的工作措施,对毕业生的就业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4)建立全国性的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建立和完善全国各省市大学生数量、收入等指标的定期制度,建立失业信息监控、预警机制,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
3.企业招聘要依据岗位与人才相匹配的原则,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进行
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应依据岗位与人才相匹配的原则,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招聘相应层次的毕业生,尽可能避免岗位人才的拨高配置现象,减少劳动力资源的浪费,为各个层次的人才提供较为合理的就业平台。
4.高职院校要准确把握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合理定位,提高办学质量
(1)高职院校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要求,积极调整专业方向和优化专业结构,打造自身的办学特色。
(2)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当前我国双师型师资数量不足,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不高,除与缺乏国家公认的职教教师专业标准、准入制度有关外,还与高职院校自身缺乏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制度机制有关。因此,高职院校应从制度层面上进行完善,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3)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实施“双证书”制度,通过学中做、做中学,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4)重视学生的素质养成。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他们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树立团队协作意识。
(5)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一要通过宏观就业形势分析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标准与要求。通过介绍面试技巧与注意事项、择业要素和优先次序讲解,邀请企业人事干部、中介机构经理、优秀毕业生进行专题讲座等形式,使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成才观,使他们及家长的就业预期适应社会需求与现实。二要加强就业服务工作。要完善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发挥学校在毕业生资源配置中的主体性作用,加强学校的就业资源积累,拓展教师的毕业生就业资源,增进学校与上级主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联系,建立毕业生就业基地,为毕业生就业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篇10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英国;就业;政策
中图分类号:F8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0-0118-02
1 国际金融危机对英国就业的影响
1.1 国际金融危机对英国就业影响的现状
据英国招聘和就业联合会与毕马威的一项就业报告显示:2008年12月英国固定职位数量连续第九个月下降,该分项指数由11月的28.9降至28.6。为该指数最低水准,临时职位数量也连续第五个月下滑,该指数由11月的31.7滑至29.8,也是1997年10月开始此项调查以来的最低水准(指数低于50表明就业市场萎缩)。另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显示:截止到2008年10月,英国2008年共有逾15万个职位被裁减;此外,从2008年1月至11月,英国申领失业救济的人数增加了257500人,使得总人数达到了107万,其中,从10月到11月这一个月中,申领失业救济的人数就增加了7.57万。在具体的裁员情况方面,截止到2008年12月17日,在此之前的3个月中,英国主要的公司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成本提高、需求下降等经济现实导致的裁员达38588人。在就业指标方面,截止到2008年10月份,英国经济活动人口占劳动适龄总人口的比例下降到74.2%,比三个月前和上年同期均下降了0.1%;就业总人数为8938万,从8月到10月,就业人数减少了11.5万,就业形势急剧恶化。在失业指标方面,截至2008年11月底;英国失业人数已经连续10个月上升,失业总人数攀升到186万,失业率达6%,为1999年年中以来的最高水平。在劳动人口的周工作时间指标方面,2008年8月至10月,英国劳动人口的周工作总时数是9.379亿小时,比5月至7月间的周工作总时数减少了760万小时;同时,从2008年8月至10月,英国劳动人口每周平均工时是32.0小时/人/周,比5月至7月间的每周平均工时下降了0.1小时/人/周。在劳动人口的GB平均收入增长率指标方面,从2008年8月至10月,整个经济的劳动人口平均收入增长率(除奖金)为3.6%;若包含奖金,2008年度平均收入增长率则为3.3%,这一比例与上年持平。但具体到不同的经济部门,增长率的变化情况有所不同。
1.2 国际金融危机对英国就业影响的发展趋势
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的深远影响目前还未完全显现,对各国就业的冲击也将持续并进一步深化。就英国而言,据英国特许人事和发展协会的年度报告显示:英国2008年已有逾15万个职位被裁减,2009年将有60万个,而在2010年将再有25万个。该报告还预测,加上合同到期等其他原因,到2009年底英国的经济衰退将导致100万人失业,英国的总失业人口将因此达到280万,2009年将是自1991年以来就业形势最差的一年。而据英国国家经济社会研究院预测,2010年美国失业率将升至7%。2011年则可能进一步攀升至7.5%。
2 英国政府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的政策分析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英国就业的冲击日益明显,英国政府已经采取或拟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失业扩大的进一步发展,但不少政策措施在实践中的执行效果还不明显,政策的可行性与可达性还有待进一步分析与考察。
2.1 对宏观层面促进就业政策的分析
在宏观层面,以刺激经济为核心来带动就业的政策主要包括;巨资救助银行拯救金融市场、大型减税计划、大幅降息政策、提供小型企业贷款担保等。总体来说,这些刺激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为:通过注资、减税、降息、贷款担保等手段,来拯救金融市场、减轻企业负担、减少企业成本、刺激需求、提振居民消费信心,实现英国虚拟经济的恢复和实体经济的发展,带动经济回暖,促进就业岗位的增加。减少失业,增加劳动者收入,以期就业形势得到好转。
但是,其中的一些刺激经济的计划也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使得政策的可行性或可达性大打折扣。具体来说,首先,通过减税以刺激经济的计划使得本已恶化的英国财政更加雪上加霜;因为英国政府财政支出主要来自借款。而政府财政盈余已从2007年的60亿英镑下降至2008年10月的49亿英镑,若完全实施这些刺激经济的政策,2009年英国政府财政赤字可能超过1000亿英镑,相当于每户英国家庭负债4000英镑,因此,通过减税以刺激经济的计划的风险性极高,政策的可行性值得质疑。其次,英国政府巨额的刺激经济的支出可能会通过日后大幅增加税收等办法来达到财政收支平衡,从而将增加普通民众的负担,这种以牺牲民众长期利益换取短期经济效果的行为也是不值得推崇的。再次。以降息方式刺激经济的政策的可达性也值得质疑:政策性降息一般可以从四个方面刺激经济增长:鼓励民众少存钱多消费、增加贷款者手中的现金、促使货币在一定程度上贬值、刺激出口。有专业人士估算,正常情况下。利率每降低1%,长期来看能使经济提升0.3%。但以英国目前情况看,政策性降息能否刺激经济以达到带动就业的作用也值得质疑。
2.2 对针对性的促进就业政策的分析
为了达到直接促进就业、补贴失业者以帮助其渡过难关的目的,英国政府采取了或拟采取一些具体的政策措施。这些针对性的促进就业的政策可分为以下两大类,笔者在下文中根据这一分类进行了具体的政策分析。
2.2.1 直接促进就业类
政策之一;通过基建计划创造至少10万个新就业岗位。英国政府准备在2009年施行一项总额为100亿英镑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包括在未来两年内用于教育、交通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以期创造出至少10万个新的就业岗位。这一措施的好处是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供英国劳动者就职,减少失业率,同时促进基础设施的改善。从长远来看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完善。但是,该政策的最大问题也是财政支出压力过大,可能导致未来英国公民税收负担急剧加大,引起公民不满和社会动荡。政策之二:家庭妇女再就业可获培训津贴。这一政策将使希望重返工作岗位的英国全职主妇每人获得最高500英镑的津贴用于就职前培训,极大地提高了全职主妇的就业热情,将会减轻由于其丈夫失业而带来的收入减少的经济压力,也会促进整个就业市场劳动者性别比例的平衡。但是,这一政策无疑会使得就业市场上的竞争激烈程度加剧,就业形势或将进一步恶化,最终的政策效果可能会背离政策初衷。政策之三:“国家实习计划”促进大学生就业。鉴于巨大的就业压力,英国政府计划在2009年推行一项“国家实习计
划”,以帮助未能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到企业或其他机构实习,培养职业技能,帮助其最终实现就业。这一政策可以使得众多在“婴儿潮”时期出生的大学生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增加其就业数量和质量。同时,由于金融危机所导致的英国失业人数中25岁以下的青年人所占的比例将不断增加,英国政府还打算出台一系列针对18至24岁青年人就业的措施,帮助他们找到工作或学习到能帮他们就业的技能・这也必然可以减缓失业的增加趋势。避免由于这一年轻的社会群体失业可能带来的社会动荡。这一政策的积极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政策之四:限制移民政策。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也可能影响到英国的就业岗位,因此英国政府在2008年10月开始加大移民的难度,并限制向在英移民开放的就业岗位数量。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会减轻英国本国居民的就业压力,但会引起英国人和外国移民之间的仇视情绪,可能引发种族歧视问题;同时,这一政策使得已经在英国生活的移民生活更加艰难,导致政府为支付他们的住房和日常开销的财政支出增加,也使得外国移民无法从事某些英国居民不愿意从事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阻碍英国经济的发展。
2.2.2 补贴失业者类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金融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