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工管理规章制度范文

时间:2024-02-22 17:43: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职工管理规章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职工管理规章制度

篇1

11、对从事锅炉、压力容器、电气、起重、焊接、车辆驾驶(含厂内机动车)的员工,需经有资质的培训单位进行和考试并取得相关的资格证书后,才能从事该项操作。对特殊工种的在岗人员,必须进行经常性的安全培训教育。

四、工程、设备仪器

1、各种设备和仪器不得超负荷和带病运行,并要做到正确使用,经常维护、定期检修,不符合要求的陈旧设备,应有计划地更新和改造。

2、电气设备和线路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电气设备有可熔保险和漏电保护,绝缘性能必须良好,并有可靠的接地和接零保护措施。

3、产生大量蒸汽、腐蚀易燃易爆的工作场所,应使用密闭型电气设备;潮湿场所和移动式的电气设备,应采用安全电压。电气设备必须符合相应保护等级的技术要求。

4、引进国外设备时,对国内不能配套的安全附件,必须同时引进,引进的安全附件应符合我国的安全要求。

5、凡新建、扩建、改建、迁建的生产场地以及技术改造工程,都必须安排劳动保护设施的建设,并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称三同时)。

6、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在组织工程设计和竣工验收时,应提出劳保护设施的设计方案、完成情况和品质评价报告,经有关部门审查验收,并签名盖章后,方可施工、投产。未经同意而强行施工、投产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7、劳动场所布局要合理,保持清洁、整齐。有毒有害的作业,必须有防护设备。

8、生产用房、建筑物必须坚固、安全:通道平坦、畅通,要有足够的光线;为生产所设的坑、壕、池、平台、升降口等有危险的处所,必须有安全设施和明显的安全标志。

9、有高压、高温、低温、潮湿、雷电、静电等危险的劳动场所,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防护措施。

10、雇请外单位人员在本公司的场所进行施工作业时,主管部门应加强管理,对违反作业规定并造成公司严重损失者,需索赔并严加处理。

11、被雇请的施工人员作业时,须在保安处登记,需明火作业者须备案登记。

12、易燃、易爆物品的运输、贮存、使用、废品处理等必须有防火、防爆设备,严格执行安全操作守则和定员、定量、定品种的安全规定。

13、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地和贮存点,要严禁烟火,要严格消除可能发生火种的一切隐患。检查设备需要动用明火时,必须采取妥善防护措施,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在专人监护下进行。

五、员工劳动安全和保护

1、根据工作性质和劳动条例,为员工配备或发放个人防护用品,各部必须教育职工正确使用品,不懂得防护用品用途和性能的,不准上岗操作。

2、努力做好防尘、防毒、防辐射、防暑降温工作和防噪声工程,进行经常性的卫生监督测。对超国家卫生标准的有毒、有害作业点,应进行技术改造和采取卫生防护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提高有毒有害作业人员的健康水平。

3、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要实行每年一次定期职业体检制度,对确诊为职业病的患者,应上报上级调整工作岗位,并及时做出治疗。

4、禁止年龄未满18周岁的员工,女职工在怀孕期、哺乳期从事有害有毒的作业。

5、坚持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办公室组织全公司的安全检查,每年不少于四次。各生产部门每月安全检查,每年不少于四次。各生产部门每月安全检查不少于一次,各年间和生产班组应实行班前班后检查制度,每天不少于两次。特殊工种和设备的操作者应进行每天检查。

6、发现不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整改,如本部门不能进行整改的要立即报告安全办统一安排整改。

六、事故的处理和奖惩

1、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应每年总结一

次,在总结的基础上,由公司安全办组织评选安全生产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加以表彰。

2、对发生重大事故或死亡事故(含交通事故),对事故直接责任人视情节轻重给予的责任,对触及法律的追究其法律责任。

3、凡发生事故,要按有关规定报告。如有瞒报、虚报、漏报或故意延迟不报的,除责成补报外,对有关人员给予处罚,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4、对事故责任者视其情节给予批评教育、经济处罚、行政处分,触及法律者依法论处。

5、发生事故的单位必须按照事故处理程序进行事故处理。

(1)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如因抢救伤员或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详细记录或拍照和绘制事故现场图。

篇2

    为了预防解除劳动合同引发的法律风险,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要把握解除合同的程序,尤其是以处分的方式解除劳动合同时,一般最好遵循如下程序。

    一、事实调查

    当用人单位确认劳动者违反了公司规章制度,相关负责人员就应当及时启动调查程序。违纪情况,给单位造成的损失、影响等,都要彻底调查,出具详尽报告。在进行调查期间,可以暂停该员工的工作。及时而又精准的调查,对单位其他员工也有威慑作用。

    二、规则遵循

    对员工的处分,应严格依照本单位的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应当制订完善的劳动管理规章制度,对于违反规则的员工处分应有明确的规定。单位管理人员应当对规则熟练掌握,一般情况下最好对全体员工进行相关培训,在员工新入厂时及时告知相关劳动管理规则,如此,能有效督促员工知规则、守规则。在查清员工违规情况后,遵循规章制度,可以初步确定合理处分的范畴。

    三、由轻及重

    不到迫不得已,不应把除名、辞退、开除作为惩戒措施。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等惩戒措施可以由轻及重地予以考虑,同时,在给予上述处分的同时,可以给予一次性罚款,从经济上予以惩戒。决定处分前,要参照原来类似违纪情况的处分,员工以往是否存在违纪情况,员工违纪后的认错态度,给单位造成的损失大小来综合判定处分级别。

    关于员工的除名,《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只在第18条有明确规定,“职工无正当理由经常旷工,经批评教育无效,连续旷工时间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以内累计旷工时间超过三十天的,企业有权予以除名。”因此,开除的处分事由需要规章制度予以充分、明确。

    另外,单位做好员工的违纪档案管理工作,极有必要。员工的过往违纪行为大小、多少,可以作为后来违纪行为处分的重要参考依据,小过不断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单位亦有权实施除名处分。

    四、集体合议

    有了清楚的违纪事实依据,又有了充分的规则处分准绳,因对员工的开除处分极为慎重,应有严格充分的程序,企业的管理层、人事部门应当集体讨论、决议,相关知情员工也应出席陈述事实,必要时可征询律师意见,以避免开除后所带来的经济补偿、诉讼等风险。集体合议应做好会议记录,出席人员最好皆签署姓名。

    五、开除公告

    在查清违纪事实后,遵照规则,应及时做出开除处分,在开除事宜上应做好如下工作:

    ①结清工资,不要扣留员工的任何财物;

篇3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主要内容就是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在全国档案事业中,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专业档案工作是一项重要工作。然而纵观全国,该项专业档案工作已经落后于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在前述背景下,该项专业档案工作应当开拓创新,奋起直追,尽快跟上时展的步伐。

一、劳动就业专业档案

劳动就业专业档案是指劳动行政管理部门及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在进行就业管理、维护劳动者权益过程中形成的专业档案。主要包括企业职工、劳动监察、劳动争议、劳动力市场等项专业档案。

从全国情况看,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仅今年1―3月,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70万,共有110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这其中,作为保障职工切身权益、记录职工劳动状态的企业职工档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从全国情况看,虽然国有企业职工档案管理普遍比较规范,但在大多数已破产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以及个体经营者中,企业职工档案的管理基本处于随意状态,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分散、缺少监督机制,基础设施普遍较差,档案内容缺失严重,转递手续不健全等。

吉林、辽宁两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先行一步,分别于去年1月和11月下发了新的企业职工档案管理规定。两项新规定均调整了归档范围,扩大了适用范围。吉林还增加了诚信档案等新内容,并将企业建档纳入了行政许可范围。福建省于今年2月下发了《用人单位职工档案管理方法》。该办法不仅涵盖了原企业职工档案的相关内容,还将管理范围扩大到了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境外就业人员等边缘性劳动者。

吉林省长春市档案馆在去年底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涉及100万人的工人调配档案提前接收进馆,在全馆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苦战两个月,在去年春节前建立了工人调配档案数据库,数据条目达100万条。这一举措为当地下岗职工查找相关情况、出具证明、接续劳动关系提供了极大便利,受到了当地职工的热烈欢迎。

包头市以建立劳动力资源状况,信息档案资料库服务于再就业工作,并且实现了将就业供求情况从产业结构、经济类型、行业、学历、技术特长、求职意愿的合理匹配,满足了供求双方的要求。

吉林敦化市借鉴社区劳动保障站的模式,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输出档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出去向档案。具体实施是由村委会对劳动力资源情况进行分类汇总,设立了各种台账。同时各村还建立了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对本村劳动力进行动态管理。目前已经有300个村的10.7万人纳入其中。

去年全国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6万件,涉及劳动者76万人。去年全年主动检查用人单位115万户,年检用人单位100万户,查处群众举报投诉案件25万件。国务院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于去年12月1日起正式生效,并提出要建立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该条例的颁布实施必将对劳动争议、劳动监察等项专业档案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二、社会保险专业档案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社会保险专业档案是指社会保障部门在经办社会保险业务中形成的专业档案。

有关数据显示,到今年3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参保人数达1亿6554万人,失业保险为1亿411万人,基本医疗保险为1亿2708万人,工伤保险7009万人,生育保险4488万人。而在相关专业档案管理方面,社保部门形成的文件材料数量巨大且管理失衡,管理规章制度亟待建立健全。

辽宁省档案局与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民政厅互相协作,在总结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即将出台“社会保障档案管理办法”。大连市于今年4月出台了《大连市社会保障档案档案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适用于大连市承担社会保障职能的行政部门、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和所有参保单位的社会保障档案管理工作。对社会保障业务档案的归档范围、整理和分类方法作了详细规定,并对其鉴定、保管以及开发利用等工作做了说明。

去年8月,山东省档案局联合省社会保险事业局联合下发了《山东省医疗保险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并在东营、潍坊等四个地区进行试点的基础上在全省范围内推行相关档案。此前,该省社保局印发文件,对全省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实行目标规范化管理考核,推动各级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努力达到管理服务标准化、经办流程规范化、干部队伍专业化、信息网络科学化,医、保、患关系协调,实现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健全完善的目标。目前,部分地区已经初见成效。东营市医保处设立了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整理了定点医疗机构档案、医保支付档案等类约5000卷。

山东省潍坊市在12个县(市、区)农村养老保险机构和全市184个乡镇、8000多个行政村开展了农村养老保险档案工作。依据档案,潍坊市已为7.3万名符合领取养老保险金的农民按月发放养老金。

三、社会救助专业档案

社会救助体系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其专业档案是指民政部门在经办各项业务过程中形成的专业档案。

在社会救助体系中,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是规范化、制度化程度最高的工作之一。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就有965万户、2182.9万人享受城市低保待遇。

目前重庆、天津、云南、吉林等地由民政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联合了城市低保档案管理规定。上述地方均将城市最低保障档案确定为城镇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在处理低保待遇申请、审批、发放、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并通过在城镇街道、社区档案室建立城市低保档案、规范管理方式和归属流向的方式,使城市低保档案得到了有效的归档和管理。

天津市河西区为全区11237户低保家庭建立了低保档案,并实现了低保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柳林街街道办事处利用低保档案将有工作能力的人员和有一定技术能力的人员进行分类,建立了“三位一体”安置低保人员就业网络。去年1至5月该街道利用低保档案推荐安置了300余名低保人员。

去年9月,民政部召开的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单项突破,系统完善,点上突破,面上扩展,大力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全面提高社会救助工作整体水平,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思路。社会救助体系专业档案工作也应当加强,跟上业务工作的发展步伐。

篇4

1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现状。

建筑施工企业由于其行业特点决定了人员流动性大,文化素质及水平偏低。由于是高危行业,各类安全隐患较多,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据有关资料统计,2004年1至6月,全国共发生建筑安全事故487起,死亡588人,其中80%以上事故都是因违章行为造成的。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认识到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力度,使广大职工都能按规定,定期接受安全教育培训,特别是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经理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接受上级主管部门、有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举办的安全教育培训,并经考核获得安全岗位资格。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技术和操作技能,大大减少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行为,改善安全生产状况,有效控制伤亡事故的发生,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但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人和发展,伴随着企业改制,一部分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部和专业(劳务)承包队伍,受利益驱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安全意识淡薄,放松了安全管理,特别是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在经济上和时间上不舍得投人,导致人员安全技术水平低下。一些建筑业企业领导和项目经理对安全生产的“重视”,仅限于在开会时讲“要注意安全”,而怎样注意安全就讲不出所以然。一些安全员不明白自己在施工现场的地位和作用,对安全知识一知半解,有的甚至连常用安全技术规范标准都不了解,特别是新进场的民工没有接受过任何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不懂本工种操作规程,不掌握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这些人完全没有安全防护意识,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有的农民工上班没几天就死于工伤事故。由于以上这些现状的存在,导致建筑施工企业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2加强教育培训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保障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就是说在一切生产活动中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优先考虑;预防为主,是指在一切生、产活动开始之前针对生产活动的特点,对生产要素采取科学管理手段和措施,有效地控制不安全因素的发展和扩大,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掌握运用安全生产科学的管理手段,需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技能培训。《建筑法》第46条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劳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安全生产法》第二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第二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第二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为了加强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建设部一九九七年印发了《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对建筑业企业安全教育培训提出了具体实施办法。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只有扎扎实实地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现象,提高建筑企业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才是安全生产的唯一保障。

3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具体措施

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建筑施工企业更要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实行全员安全教育培训,使安全教育培训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经常化。安全教育培训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全员的安全生产素质,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具体应作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3.1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管理体制,落实安全教育责任。建筑施工企业及其内部单位、项目经理部要分别设置安全教育培训部门,配备专、兼职的安全培训管理人员,负责制定本单位的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3.2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要分不同的层次,因人而异,分灶吃饭。

(1)对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和项目经理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及重大伤亡事故分析;

(2)对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不仅要学习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重点还要反复学习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和规范掌握应用检查、评定、分析和提出整改措施的方法。

(3)对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除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外,重点要学习安全常识和本工种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应急救援措施等。

篇5

关键词:规范化管理;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的深入,企业发展过程中也不断朝着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前进,而在现代化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中,其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化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为了能取得最大化发展,理当逐步规范化管理当前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方可有效推动企业经济活动的稳序开展。但就当前发展局势来看,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仍旧存在着经济管理制度有待完善,企业内部矛盾不断滋生等状况而阻碍着企业实现标准化和系统化。为此,如何更好对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行规范化管理值得探究。

一、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经济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现代企业经营过程中,也逐渐重视起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并建立起相应的经济管理规章制度,但这些规章制度大多带有模仿性,并不一定适应本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所以难免缺乏实用性,致使经济管理制度往往成为形式化,并不能够真正用于企业的实际管理经营中,尤其是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企业对于监管制度的落实与否并没有确切落实,这就容易导致企业后期工作质量难以有效把控,更不用说发挥出监管机制的实际作用。所以企业若想保持经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势必要逐步完善经济管理制度。2.企业内部矛盾有待解决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不可避免存在着些许问题,而若是不能够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将会导致这些问题越来越严重,并引发企业的内部矛盾。目前部分企业,尤其是家族型的企业,其内部矛盾更是不断升级。企业重用家族人员,而对于高素养专业技术技能强的职工却没有得到重用,使得这部分人员不能受到公正待遇,难以实现自身的价值所在。长期下去,内部矛盾积累愈多,企业职工难免出现心理不平衡心态,更易激发内部矛盾。3.管理模式相对滞后较之以往,我国多数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有了极大的改变,但这改变并没有彻底,例如部分企业虽然将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转变为当前的生产经营模式,但其模式仍旧存在着20世纪计划经济体制的落后理念,且管理模式也相对较为单一化,管理质量和效率差强人意。同时,企业仍将产品的生产与宣传作为主要工作重心,对于企业产品品牌效应以及市场跟踪、服务缺乏重视感,也没有准确定位企业的市场方向,显然阻碍着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

二、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规范化的途径

1.建立制度,规划目标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有利于推动企业经济的稳序发展,所以必须重视经济管理制度的完善。就我国来说,在健全经济管理制度时,切不可完全将国外成功案例直接加以挪用,而要立足我国当前实际的市场经济环境来科学借鉴国外经验,并适当的加以调整制度方案,方可找寻到适合我国当代企业所使用的经济管理制度。此外,科学的经济管理目标亦能够为企业经济活动的开展而提供合理依据,且能够逐步规范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为此现代企业要立足于自身发展实际,进一步规划自身的经济管理目标和施行过程,同时目标规划过程中要秉承科学严谨态度,加强监督力度,以确保最终制定出来的经济管理目标具有客观性和公正公开性。最后,待目标确定后,企业还要严格审核目标施行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方可保障经济管理目标的有效展开。2.规范化施工项目建设现代企业展开施工项目建设时,若能加强规范化处理,对于保障施工项目的安全质量,并顺利完工,且各个部门皆能严格遵循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建设程序,并展开有效的施工组织大有裨益。而规范化施工建设项目还应当切实包含以下几点内容:首先,严格组织,强化领导。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发挥自身的领导作用,建立完善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度以及领导包抓制度,进一步对施工任务加以细化,严格考核职工的工作状况,施行奖惩制度,以为高质量完工而奠定坚实基础;其次,严格执行和规范建设程序。实际工程建设中,对于项目法人责任、合同管理、招投标等相关管理制度都要严格执行,且要强化监管,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基础上,逐步推动工程建设进度,以此来保障投资效率,使工程使用功能得以发挥出来,获取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后,在建设时,要因地制宜,运用恰当的方法来对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3.优化人才队伍管理现代企业中重要的经济资源便是物质、人才以及设备资金。由于当前多数企业的人才资源管理和利用极为不足,所以现代企业还应逐步优化经济管理人才,以提高经济资源的利用率。因此,企业应逐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实际经济管理质量,并积极引入管理能力、管理经验较强的经济管理人员,对于这部分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还要科学配置。企业还应定期展开业务培训和工作考核,通过对经济管理人员相应的培训考核,使经济管理人员能够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此外,企业还应确切落实好激励奖惩制度,适当提升职工的福利报酬,让职工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实力,积极投身于企业经济建设中。

三、结语

在异常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是否具备规范化将对企业健康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若是不能保障经济管理模式的标准化、规范化运行,将会阻碍着企业的稳序发展。因此,应科学规划企业的管理目标,并不断健全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完善经济管理制度,逐步优化人才队伍管理,真正解决好当前企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立足自身实际与市场环境,如此制定出来的管理模式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并获取经济效益。

作者:彭慧玲 单位:益阳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6

具有过硬的业务技能煤矿企业安全检查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要全面掌握采掘、机电运输、一通三防、地测防治水等各专业安全检查知识。安全检查工作是一项业务性很强的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安全检查员必须熟练掌握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三大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查隐患、抓“三违”有依据,在工作中说“内行话”,做“明白人”,做到以理服人。同时在每次下矿检查后都要认真回忆在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找出下次检查时应注意什么,在不断的检查中提高自身综合业务素质。

2煤矿安全检查员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具备现场实际工作经验和处理事故隐患的能力

煤矿安全检查员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热爱安全检查工作,清正廉洁,这是一名合格的安检员必须具有的最基本的的素质之一。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自身工作岗位职责的重要性,一是为了不辜负自身所在的岗位职责;二是为了不辜负领导赋予的权利和重托;三是为了不辜负煤矿职工和家属对安全的需求和期望。安全工作与你我紧密相连,是家庭与企业的天,每个安全检查员都要认识到所在岗位职责上肩负的重任,要有对职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心、有做好安全工作就是积德行善的思想。做到带着感情抓安全,凭着良心抓安全,敬畏生命抓安全,将企业当成自己的家,把岗位职责当生命,把职工当亲人。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以一个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全力以赴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做一名合格的安全检查员应有不怕得罪人和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煤矿企业安检员要本着实事求是、坚持原则的作风对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坚持“铁制度、硬执行、真较真、不糊弄”的工作作风,做到敢说、敢管、不怕得罪人。另外,要切实做到清正廉洁、不,不吃拿卡要,不做“老好人”。在日常安全检查工作中,采用检查和服务相结合的方法,文明检查、以礼待人,消除被检单位的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避免检查时高人一等、指手画脚等不良行为。煤矿企业安全检查员必须经常深入井下采掘一线,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做到“四勤”,即腿勤、嘴勤、脑勤、手勤。做到以身作则,遵章守纪,才能不辱岗位职责,维护好国家财产不受损失和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健康,赢得广大职工的信任与支持。

3要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严格执行和落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要做好“隐患”排查,做到超前预防。只有认真做好安全预防,才能防患于未然,做到安全生产,做好“安全理念”的思想预防。在生产过程中,思想麻痹、安全意识淡薄是造成诸多事故的祸首,只有在思想上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把预防工作搞好,才能把事故后处理变为处理后无事故。

4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一是细查隐患:切实做到排查隐患零盲区,隐患治理零搁置。对待安全隐患没有大小之分,每个细微的安全隐患我都要坚决制止、排除。对一些不放心的施工地点,应盯紧盯牢,督促整改;对于危及安全生产的隐患,查出后必须停产整顿,不让隐患威胁矿井安全。重点检查安全制度在现场执行情况,隐患整改闭合管理情况,对排查出的隐患要逐条建档、制定方案、逐条销号,不能按期销号的,要落实责任,严格考核,严格追责。二是严查“三违”:“三违”不除,矿无宁日。安全检查员在现场检查过程中,发现危险因素要从“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看问题。因此,在井下现场安全检查期间,对查出的“三违”人员要立即制止并说服教育,使其认识到“三违”后果的严重性。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三违”行为决不手软和迁就,要严格处罚进行责任追究,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让其他职工引以为戒,让“违章”行为无处藏身。始终把“严”字落到实处,因为“严”是对矿工兄弟的真爱,“严”是对党的煤炭事业的高度负责。做一个煤矿企业“贴心”的“铁面”的安全执法者”。

5落实安全责任强化自主管理

搞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关键在于落实安全责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抓安全工作仅仅依靠领导和安全检查员是远远不够的,每个员工只有依靠自己,遵章守纪的自觉性才会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才会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才能及时发现自己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能积极主动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和防范。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我们要带着“显微镜”深入一线检查隐患,安全生产无小事,抓小、抓早、抓苗头,尽力做到事前预防,超前预防和危险预控,运用“放大镜”及时整改隐患。只有从预防抓起,从细节抓起,全员开展自主管理工作,才能在安全基础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不出纰漏,杜绝漏洞,实现安全生产。

6加强关键环节管理

重点做好采掘工作面安装、拆除、贯通、过断层、过老空老巷等关键环节重点头面的监督和指导,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认真落实薄弱环节的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特别是高突矿井石门揭煤、煤揭岩、过地质构造、调整通风系统、排放瓦斯、井下动火作业、探放老空水、启封或密闭火区、孤岛煤柱区域初次放顶等,做到检查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进行严防死守,着力到问题最多、最不放心的地方去督导检查,严格关键环节跟班领导汇报制度,沟通协调基层,跟踪指导、帮助基层解决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切实保障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实现矿井长治久安。

7安全生产要靠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科学的安全技术措施来保障

煤矿企业是高危行业,时刻受“五大灾害”的威胁,还有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安全检查员必须进行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跟踪落实,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将各类安全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日常工作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盲目施工,投机取巧,对安全工作心不在焉,能应付则应付、能走“捷径”则走“捷径”,这就为事故发生埋下了祸根。要彻底扭转“看惯了、习惯了、干惯了”的“三惯”思维。安全管理要从大局着眼,从细微处着手,想在心理、看在眼里、挂在嘴上、跑在腿上,时刻绷紧安全这个神经。总之,安全生产及安全管理的途径很多,安全生产工作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才是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保证。

8煤矿安全检查工作责任感要持之以恒

煤矿企业职工说起安全的重要性,道理人人都懂。但能够坚持数十年如一日、一辈子做好安全工作,真是难上加难。加强员工业务技能培训,规范员工现场作业行为,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尤为重要。煤矿工人辛苦又处于高危行业,重要的是不能以此为托词,忽视安全工作,只有一点点地日常积累安全知识,让安全真真正正地入耳入脑人心,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才能够做到对他人的危险作业行为多些提醒,少些漠视。对安全工作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为安全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9煤矿企业职工的“自律”意识是确保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

改变不良习惯养成良好习惯在煤矿企业里,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真正从源头上确保“人人、事事、时时、处处”都有严谨、规范的制度来约束。首先提高员工按章操作的自觉性、自我防护和互保能力。抓安全管理必须在务实上下功夫,安全上一时的疏忽、侥幸,虽然有时可以蒙混过关,但却会留下一个潜伏的隐患,极易让人养成懒情的惯性心理,危及安全生产。安全事大,关乎生命,人人有责。其实依靠自己抓安全说到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使每个职工做到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牢固树立“讲标准、讲规程、查隐患、反违章,时时事事保安全”的思想,真正做到工作上“三不伤害”,才能更好地促进煤矿安全生产。

10守好底线严厉打击弄虚作假现象

篇7

关键词:中职;培训基地;实习

一、中职学校培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中职学校一般采取校企联合办学、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顶岗实习、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等措施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但因为这些措施存在点广、面大、难管理的问题,实习质量难以保证。一些企业简单地将学生当作工人使用,学校没有达到实习目的;企业因为准备不够,经验不足,造成生产成本增加,达不到赢利目的,缺乏合作的积极性;学生则认为实习只是去企业打工,工作的劳累、环境的落差也让学生普通存在畏难情绪。因此保障师生实习和实践的质量,是学校实现内涵发展必须解决的新课题。

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建立稳定的中职学校培训基地,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因为基地式的实习形式,实习条件较好,组织严密,便于管理,能有效保证实习计划的实施。从学校层面来说,能打破学校办学局限,实现资源共享,校企联手共育人才,并及时掌握行业信息,与市场无缝接轨,明确办学方向。学校通过对培训时间周密合理的安排,能有效解决大、小学期的难题,统筹教学资源。从教师层面来说,一方面,学生到企业实习,专业教师可轮流跟班到企业实践,解决以前单兵作战,大企业不接纳,小企业学不到技术的困境,熟悉专业人才岗位职责,了解企业生产要求,有效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学校能通过培训基地实现人才资源共享,聘请企业高水平专业人才,增强学校师资队伍力量,这是实现教师队伍“双师化”的有效途径。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到培训基地实习,能了解规范的企业规章制度,熟悉工种和岗位,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形成较好的职业素养。

二、中职学校培训基地建设的关键点

建立校企合作的培训基地,其关键是要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而构建双赢的利益机制是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实习基地的有效保证。

(1)一方面,学校要尽量争取政府、行业协会和大型企业的支持,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专业部、教研组和教师的作用,积极寻找有合作意愿的企业,并争取政府给予合作企业相应的优惠政策,学校甚至可以带土地、设备和企业进行合作。

(2)在选择实习基地时,尽量做到一个专业一个基地,企业生产和学校专业应比较接近。同时,基地应手续齐全,管理规范,能保障学生的劳动权益,能提供必要的食宿条件。

(3)学校和基地合作时,在积极主动履行合作责任的同时,也应发挥学校的平台作用,宣传企业品牌形象,加强产学研一体化的技术创新,引导毕业生优先到企业工作等,加强双方的深层次联系,建立起双赢利益机制下的长期稳定的校企实习基地。

三、中职学校培训基地建设的具体措施

(1)实习组织方面。学校和共建培训基地的企业应有相应部门和专门人员负责联系、协调,共同解决实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确保实习顺利进行。校企之间要有合法明晰的合作条文来明确双方的职责,并通过对实习时间、实习内容和实习管理的仔细研究来制订完整的实习计划。企业应配备精干的实习辅导员,在实习前对学生进行生产操作规范、企业管理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培训,消除学生的恐惧感,使学生能尽快适应企业的生产和生活。

(2)实习管理方面。学校应将实习列入教学计划,在第三、六学期都可安排学生进行实习,但两个时间段的培训目的不一样,第三学期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工种、岗位,熟悉专业技能;第六学期主要是就业前的试职,是专业技能的巩固和提高。专业部、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要重视实习,充分认识到实习是中职的一门重要课程。专业教师和学生一起到企业实践,既能协助企业进行管理,又能了解市场的人才需要,掌握新方法、新技能和新工艺,提高专业能力。班主任、企业实习辅导员应全方位跟班管理,深入学生,及时解决学生生活、工作和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同时,让学生与企业职工联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消除实习枯燥感,深入了解企业生活,体验企业文化。

篇8

【关键词】企业经营管理 人才队伍建设 对策分析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建设工作是提高企业人才管理效能,为企业储备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但是从数量与质量上来看,都与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现状不相适应,因此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工作显得尤为迫切。企业要想做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需要协调社会、企业、政府的作用,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健全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第一,政府需要完善企业选拔机制。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时候,要能够主要落实各项人才建设政策。对于高素质的企业管理人才,政府要能够通过户籍改革、完善人事管理制度的方式,放宽人才引进条件。政府还可以通过拨放资金的方式帮助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做好创业工作,并通过建立企业人才管理信息库来实现人才资源共享。企业需要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公平公正,择优上岗、灵活机动,建立健全本企业人才选拔制度,为人才引进创造一切条件。企业在人才选拔制度改革时要能够突破旧思维的束缚,大胆创新,实现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建立并完善相关的企业工作机制。

第二,企业需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能够根据本企业的发展方向、经营目标及实际情况,确定本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建设工作中的人才培训重点,不断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确立培训目标,调整人才培训课程内容。在人才培训过程中要运用先进的企业管理知识与技术,加强岗位交流工作,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总之,企业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做好企业人才储备工作,为企业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第三,企业需要建立多元化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优化人才配置、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企业在人才管理过程中需要意识到激励机制对于激发员工潜能、提高企业管理效能的重要作用。企业在激励员工时将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公平竞争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才能与创造性。企业要建立多元化激励机制,根据不同企业员工的个性特性与需求层次来选择使用激励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热情,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竞争意识,推动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第四,企业要完善本企业的业绩考评机制。首先,企业要做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选拔工作,确定企业经营管理岗位的工作需要,确保经营管理人才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与实践经验。其次,企业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专门建立评估部门,完善企业人才的评估机制。最后,企业需要建立企业人才管理机制,要登记优秀企业家与管理人员的相关信息,便于查询与管理。企业要考核经营管理人才的工作业绩,对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及工作绩效等进行专项考察。

第五,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首先,企业要明确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工作职责与权力义务。其次,企业要建立一套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经营管理规章制度,提高经营管理人才的法律意识,在工作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依法办事。企业可以通过企业规章制度与政府相关法律条文的形式将企业经营权限职责明确下来,促使企业管理人员依据规章制度办事,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规范化。企业要在经营管理工作中加强监督管理工作,保证经营管理工作与监督管理工作独立进行。最后,企业要完善企业工会制度,企业职工在工作过程要加强对经营管理人员的监督,树立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监督作用。

二、优化人才建设环境

首先,社会要营造出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树立人才意识。在国家文明模范城市创办新型工业园区,吸引社会高素质高技能的管理人才,并大力宣传优秀经营管理人才的先进事迹,提高管理人才的荣誉感。

其次,政府要创造一种便利的服务环境。政府可以通过该改革人事制度,放宽本地区的人才引进条件,为人才资源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与此同时,政府要加强与企业的交流沟通,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信息数据库,实现人才资源共享,保证本地区的人才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最后,企业要为人才建设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企业的人文环境是影响人才建设工作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要在创建人文环境时不但要注重企业的工作环境,还要能够注重优化企业的文化环境。企业要能够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借鉴先进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创建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通过企业文化展示出本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特色、道德观念、企业精神等等,并将这些企业文化融入到企业员工的工作中去,提高人才的企业归属感与认同感,提高企业人才的责任意识与事业心。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要不断改善本企业的服务环境、管理环境、工作环境,为企业人才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企业环境,促进企业人才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用良好的企业环境吸引经营管理人才,用企业文化凝聚经营管理人才,引导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齐心协力,共同致力于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渤.海峡西岸经济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J].就业与保障,2006.

篇9

关键词:施工;违章作业;安全管理;对策

Abstract: the paper in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in shaanxi province power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project, mainly including substation building,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construction and transmission lines construction two parts. The transformer substation of engineering and production factory buildings and electrical points equipment installation project. Involved in building and electrical field.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the power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and construction speed, the original construction force far from meeting the construction scale demand.

Key words: the construction; Against the rule; Safety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据调查,在电力建设施工企业所发生的事故中,由于人的因素造成的事故占85%以上。人的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为:违章作业、冒险蛮干、误操作、应变能力差等。从事故受害者来看,除极少数是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外,绝大多数都是起重工、电工、架子工、铁工、水泥工等现场作业人员。痛心之余,深感抓好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重大。

1现场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现状和不安全行为

当前,电力工业处在大规模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输变电工程,近年来已进入施工安装的高峰期。虽然电力工程建设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愈来愈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电力施工企业为保护广大职工的安全健康,保护国家的财产不受损失,以施工现场为重点,以控制事故发生为目标,也采取了各种积极的管理措施施,但在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和教育上仍存在着不足和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作业人员安安全观念落后全素质不高,

1.1.1安全意识差

部分作业人员,特别是分包队、临时工的安全意识淡薄。在企业以效益为中心的管理过程中,人们更重视效益、进度和质量问题,而对安全管理不能引起高度重视,对现场安全检查中对违章作业处罚常常有抵触情绪。

1.1.2文化水平低,安全知识缺乏

作业人员文化水平低,在施工企业是一个普遍现象。年轻而文化素质低是目前一线施工队伍的普遍特点。较低的文化水平,较窄的知识面,决定了他们对安全科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不够,对新安全技术和方法的接受、理解较差,甚至拒绝接受。落后的安全观念,贫乏的安全知识,导致他们对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很难正确理解,对科学技术的应用不能主动学习、接受,安全技能也不全面、不过硬。

1.1.3安全责任心不强

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一般的工作标准是工程进度、施工质量(因质量不合格,不能结算),最终的追求目标是经济效益。在实际施工中,他们缺乏对国家财产、对自己和他人生命负责的态度,往往图省事、怕麻烦,不讲安全,有意违章、明知故犯,违章操作。

1.2安全教育内容陈旧,形式单一。

多年来,企业一直把抓好现场作业人的安全教育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都能坚持“三级”安全教育,按计划组织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取证、复审培训适地举办现场安全人员和班组长以上人员培训班,定期开展安全素质教育。但总的来说,活动多,收效小。主要原因是:

1.2.1安全教育走过场的多,务实的少。安全教育必须求真务实,循序渐进。“安全月”、“安全周”每年定期开展,乐此不疲,但往往是上面轰轰烈烈,大会、大宣传下面平平静静,我行我素,管理人员参与活动的多,作业人员参与活动的少,分包单位就更不用说了,最终是违章依旧。

1.2.2安全教育形式单一,结合现场实际少。一直以来,企业抓安全教育的形式不外乎贴标语、看录像、安全问卷、办培训班上大课等。时间长了,让总是处于被动受教育的职工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教育效果。

1.3安全管理队伍素质偏低,监察力量薄弱。

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队伍中,中专以上正规院校毕业的人员较少,主要还是岁数较大、不能在一线从事工作的管理人员或工人。这些人文化底子薄,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政策理论水平不高,安全法规知识缺乏,因而在工作中往往凭主观意志和经验进行安全监察,难以发现一些潜在的危险。部分施工点存在安全员老龄化问题,难以适应复杂的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

1.4班组安全建设松散。

班组是现场作业人员工作、学习的小集体,对最终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直着穿针引线的作用,但从调查情况来看,能把“针”、“线”穿引好的班组并不多。主要表现在:

1.4.1班组安全管理差,安全基础工作薄弱.班组长抓班组安全管理仅限于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安全基础工作薄弱,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备,执行中也经常被随意更改。

1.4.2班组安全活动、班前(后)会流于形式。班前(后)会没有根据施工项目进行危险点分析,更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总结浮于表面,停于口号,没有真正起到发动群众查找隐患、整改隐患、提高技能的作用。活动记录不规范、不具体,有的为应付上级检查,基本上长期由一个编写“回忆录”。

1.5施工现场管理不严,方法落后,手段简单

电力施工的专业多工序错综复杂,涉及建筑电气机械加工等行业,相关因素多,造成事故的原因也很复杂。出现了事故,强调客观原因多,分析主观因素少;素任划分,总是死人承担的责任大,活人承担的责任小。事故处理不到位、不严肃,对职工起不到教育威慑作用。有时为了隐瞒小事故和事故未遂,对事故不作分析,致使直接责任人和其他人员都受不到教育。同时,由于管理方法落后,安全措施简单,结果抓来抓去,事故不但未减少,甚至还连续发生。

2 加强现场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的对策

2.1以人为本,抓好安全素质教育。

篇10

关键词:企业;文化;管理;融合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2-0000-01

尽管现代企业管理者已经接受了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管理者对于企业文化了解不深,不能够正确的处理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之间的相互关系,因而,有必要探讨和研究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融合,以顺利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最早是由美国《商业周刊》所提出来的。作为一种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传入我国,并迅速成为经济管理界的一个研究热点。所谓的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领导者或管理者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提出了某种为所有员工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企业准则、企业内部的道德规范、企业的价值观念等能够包含企业制度、企业形象、企业产品在内的物质、精神文化的综合。

企业文化主要包括四个小的子文化系统:企业的物质文化、企业的行为文化、企业的制度文化、企业的精神文化。其中,企业的物质文化是指企业员工所创造出来的各种物质总体,它是一种以物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表层企业文化。企业的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宣传教育、文娱体育、人际关系等的文化现象。企业的制度文化是指企业的领导层、管理层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而制定的组织结构、领导体制等管理方面的体制和框架。企业的精神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在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文化背景影响下而产生的企业内部文化观念及精神文明成果,它主要由企业的经营哲学、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风貌等要素构成。这四个子系统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企业文化中,起着基础作用的是企业的物质文化,它是企业行为、制度、精神文化的产生的基石;行为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外在反映;制度文化是企业整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企业的物质、行为、精神文化等,统一到企业的日常文化范畴之内;而精神文化则是企业文化的引领者,它决定了企业其他文化的发展趋势。

二、企业管理的相关介绍

企业的管理有着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企业管理,主要是指对于企业所采取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它是企业以书面形式表达的、能够用来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规章、条例、办法和程序的集合,是企业全体员工所必须遵循的各种行为规范。它也是企业对内部的各组织机构、个体所作出的关于责任、权利、利益方面的规定,是各种具体的管理流程、管理体制的具象化。广义的企业管理,有着广泛的对象,它既可以指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人才资源的 引进、开发、激励等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也可以指企业的各种标准化管理、特色文化建设、组织机构的培养等。总之,企业管理是企业经营发展所必需的,是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基础性制度保障,它约束和规范着员工的日常行为,引导和监督着企业的发展轨迹,同时,也是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是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制度保证。

三、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第一,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企业的管理制度也渗入到了企业文化的构建当中来。企业文化涉猎范围极为广泛,有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多种文化形式组成,这些文化不管是外在的表现,还是内在的涵盖,都构成了企业文化的内核。而企业的管理文化,则是企业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代表了企业的外在形象,同时也表征了企业的内在精神要义。

第二,企业管理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窗口。企业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必然会以企业所秉持的文化精髓为其实施企业管理的指导性原则与方向,因而,从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可以看出一个企业所坚持的价值理念及道德原则。企业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企业员工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因而,从管理层面对于企业员工的管理的方式与风格之中,就可以窥探出企业的文化。

第三,制度化的过程是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手段,通过企业具体的规章管理制度,能够很清晰、很全面而又很准确的表达出企业的总体文化,进而对于企业的优秀文化加以继承和发扬,对于落后的、低劣的文化加以摒弃,从而有效的推动企业文化的发展。

第四,企业管理机制长期发展的结果之一就是企业文化的进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企业文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形成一种氛围,打造一种默契,达到一个既定的预期目标。而这些目标与氛围,在小企业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但对于大企业而言,则不太顺利实现。大的企业要形成一种固定的、充满默契的文化氛围,必须靠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严格遵循各种规章制度,才能够达到上下统一、共同发展的企业发展目标。

四、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企业的长远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企业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力,要结合企业生产力发展和职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情况,深入挖掘和开发出企业长期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优秀的文化元素,精准的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特点,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可操作性,反复研究,才能够做到逐步完善企业文化,发扬企业文化的应有效应。

(一)企业文化能够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推动建立起一支高效的、团结向上的企业工作团队

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下,企业的发展需要依靠外在的形象包装,如企业的文化设施、工作环境等,来提升企业的整体形象,透过企业的整体形象,人们能够感受到企业的价值观念、管理理念、职工精神等企业自身所包含的各种元素,进而更加清楚企业的整体运行模式。企业整体形象的差异性,在根本上要依赖于企业文化加以建设,由于企业管理理念的不同,企业形象也就各不相同。企业的文化建设,能够实现建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构建企业的社会美誉度的目的,从而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让企业职工在心理层面对于企业产生归属感和自豪感,进而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日常的工作当中。

(二)企业文化所营造的精神家园,能够提升职工队伍的工作效率

企业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产量,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企业的文化建设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这些目的,让职工的发展目标与企业的长远的发展目标相结合,建立起共同的企业精神与职工文化,打造职工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在这种精神动力的作用下,职工会更加的以企业的利益为重,将自身的发展与企业的整体性发展归结为一体,实现双赢。

(三)企业的发展创新仍然依靠企业文化加以实现和保证

企业能够得到长远的、整体性的发展的根本保证就在于其所自身所包含的创新精神,而创新是企业保持活力和生机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因而,企业要想得到长足的、有效的发展,就必须立足于自身的创新,以企业文化来保证这一创新性的可能性的实现。企业的创新发展,依赖于人,依赖于企业的主体性工作者,员工作为企业创新的主体,其所具备的创新能力与潜能是无法衡量的,因而,企业的管理者必须从根本上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创造热情,才能够真正的保证企业的整体性发展与进步。企业创新的源泉在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发展和创新的作用,是其他的企业硬件设施和制度所无法替代的,企业职工的创造性精神的培养,也要在企业文化中得以实现,努力做到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的创新,以达到不断的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的目的。

五、促进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融合的措施

企业文化的产生,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当中形成的。因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企业文化产生的温床和土壤。企业文化必须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的始终,才能够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加入合理的企业文化管理要素,从而真正的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具体而言,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融合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要打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运行氛围

在一系列的群众性学习活动中,向企业员工灌输企业的文化理念,以增强企业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要加强对于企业员工的行业价值观念培训,改造员工老套的思维习惯,在企业中营造出一种对于企业文化理念的信仰氛围,从而使得企业全体员工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固定的企业文化管理观念,并让这种管理理念在员工的经营行为、策略行为中得到有效的传递和表达。在员工的思想认识方面,要加强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理念的认可度,探索出能够将企业文化融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有效途径,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让员工感受到企业文化所具有的特殊指导性作用,进而,在实际工作中,践行了企业文化的“做”和“行”。

(二)要将企业的文化理念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业务当中

企业的运行要有制度作保障。在进行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为保证企业的正常经营秩序,就必须贯彻落实“文化于制”,即通过制度等硬性的约束机制,来实现企业文化的自由运作。企业文化本身并不会为企业产生价值,想要单纯的依赖企业文化来达到治理企业的目的,其实现的概率是十分渺茫的,必须将企业的文化精神,以各种硬性的规章诸制度加以固定,以实体性的东西加以强化和规范化,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利用企业文化来引导企业员工行为、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果的目的。

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深谙和熟练掌握一门管理技巧,它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灵魂,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现阶段,我国各种脱离了实际情况的、背离了党群路线、仅仅停留在思想表层的企业文化,是十分肤浅的、不现实的、虚幻的、臆想的文化现象,要想让这些企业文化真实而充满立体感,就必须从企业的管理制度着手,以制度来保证各种文化的落实。企业在进行文化宣传与贯彻落实的过程中,首先要建立起一套真实可靠的企业文化制度保障,以理念为指导核心,以自律和他律的结合为手段,将各种优秀的企业文化理念转换为企业运作的流程、规章制度,而后将这些得到实践检验的理念升华为企业的制度规范,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管理。

(三)要对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进行创新

企业的运营是依靠人来保证,人力资源是企业所有可用资源中最为宝贵的资源,人是生产力各个要素中最为活跃的、最为积极的因素之一,只有具备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保证,企业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因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对旧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是企业获得良好发展前景的必然选择。

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无论是在人才的培养、引进,还是提拔等方面,都要建立起一套出进自由的、行之有效的人才管理运行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要积极营造出有利于人才成长与发展的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可以通过补充规划、晋升机制、人员调配规划、薪资奖励规定等多方面的措施和政策,来加以保证完善。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及发展方向,可以通过不断建立和完善员工的持证上岗制度、人力资源培训开发制度,从实践中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获得实质性的发展和进步。

(四)要建立兼具公平性和竞争性的企业激励体制

企业发展,需要人才作支撑,而人才的吸引及挽留,则依赖于企业的激励机制。企业的激励机制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而企业的文化管理,也同样需要激励机制。因而,可以建立起一套企业文化的管理机制,形成“以先进的文化凝聚人心,以科学的管理流程管理人,以完善的机制激励人”的企业文化管理机制。企业文化管理运行中,要不断的进行管理理念的创新,让企业文化得到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从而更好的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下,企业员工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对企业的认同感,更能够自觉的践行企业文化,积极加入到企业文化的建设当中来。以公平性和竞争性为主要特征的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有效的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高效化和顺畅化。企业员工在兼具公平性和竞争性的企业激励体制下,会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日常的工作当中,以获得更多的发展和提升机会,而这也正是企业经营管理者所要求达到的目标之一,形成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奋斗、共同上进的企业发展格局,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更好的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进步。

(五)进行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整合共生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之间会存在着各种磨合状态。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之间既存在着一致性,也存在着不一致性。二者之间的不一致性主要体现在没有共生的状态,而一致性也会存在着高度和低度一致性等不同的状况。健康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有助于企业走向健康的发展道路,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因而,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必须实现融合和共生。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建立起良好的企业文化。第一,良好的企业文化必须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构成要素,而非是简单的配套、辅企业发展措施。第二,良好的企业文化要凸显出企业的存在和发展特色。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优先考虑到企业自身所具备的突出性优势,发扬自己的特性,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满足企业未来、长远发展的文化战略,才能够保证企业文化具有足够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使得更多的优秀人才接受、认同企业文化,进而愿意留在企业,致力于企业的发展壮大。

(六)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以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管理,打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企业必须树立起良好的竞争意识,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企业运行机制。企业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组织形式,若企业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不规范,责任与权利不匹配、不一致,产权结构不明晰,组织结构或分配制度不合理,就会导致企业管理秩序混乱,对于新的生产工艺缺乏强有力的推进和实施措施,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难以获得生存和发展。因而,必须在创新的高度和层面上,建立起一套能够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生机与活力的企管理机制,建立起一个能够培养起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成长环境。

企业的发展与建设过程中,各级组织机构要积极培养起职工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发起职工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市场竞争模式为企业职工创建起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另外,企业的发展和完善离不开完善的企业绩效考评制度,在这一制度作用下,能够开创出企业内部人人努力奋斗、努力争先的良好的企业合作氛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口碑和品牌的美誉度,将“信誉第一,用户至上”的企业发展理念完全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打造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进而为开拓市场作准备。

在企业的发展历程中,企业最大的竞争优势和可用资源就是企业自身的信誉度,它是企业保持客户资源,积累起更多的优质潜在资源的必然性选择。企业的诚信是企业强有力的竞争资源,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平台,只有拥有了良好的诚信度,企业才能够在外界树立起良好的形象,提升客户对于企业的消费信心,使得用户服务成为企业未来的利润增长点。

六、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是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是企业践行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以企业文化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重要手段。而将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相融合,以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管理水准,以企业管理来保证企业的文化建设,是保证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因而,企业管理者在进行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将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相结合,才能够实现现代化的企业经营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汪琮辉.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J].港口经济,2008(01).

[2]王欣,景凤春.企业文化如何实现与企业管理的有效融合[J].企业研究,2008(05).

[3]王欣,景凤春.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有效融合[J].企业文明,2008(05).

[4]邝水珍.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J].企业家天地,2008(11).

[5]尹树元,张家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J].市政技术,2009(06).

[6]曹俊芝.企业管理的新视角――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的融合[J].经济师,2010(12).

[7]胡学群.论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的互动[J].湖湘论坛,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