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体系范文

时间:2023-04-11 06:20: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市场监管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市场监管体系

篇1

关键词: 卷烟市场监管; 监管体系; 监管模式

中图分类号: F20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2)04-0044-0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将“监管市场”作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意味着政府要从以往对经济活动的深度介入中抽身退出,转向为市场经济良好运行提供各类条件。烟草作为一个特殊行业,鉴于其独特性,政府对其监管具有明显的行政垄断色彩,而行政垄断又会带来监管效力、效能的不足。笔者结合我国目前卷烟市场的监管现状,探讨卷烟市场监管体系如何创新与完善。

一、卷烟市场监管的理论依据及其目标

监管(regulation),又称管制,是指具有法律地位的、相对独立的管制者(机构),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主要是企业)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1] 对被管制者进行监管,有不同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市场失灵理论、帕累托原则、公共利益理论、规制俘获理论、公共政策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等,其中市场失灵理论影响较大。该理论认为,对于古典经济学家所强调的构建完全竞争的自由市场和通过市场上自由、自愿的供需关系,使资源达到最佳配置,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假定,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达到。由于市场交易中并不能做到买卖双方都是价格的接受者,买卖双方并不一定具有完全的信息,以及各种资源并不能够自由地在不同企业、行业和地区间转移,因此,市场无法达到完全竞争的自由状态,也不可能使供需达到平衡与产生最合理的价格,因而市场失灵不可避免。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既损害了效率,又破坏了公平,因此,需要由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通过强制性的政策、法规手段以及提供充足高效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来改善弥补市场失灵,确保自由市场的正常运行。换言之,市场失灵是政府介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理由,也由此延伸出政府的经济职能,市场监管是政府经济职能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职能。

在我国,市场监管特指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对市场运行的监督管理,也就是对市场主体及其所从事的市场活动或行为及市场经济关系进行的监督和管理。[2]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市场秩序和其他主体的合法权益,以保证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其基本的价值追求是市场秩序,包括市场公平、市场正义、市场效益和市场安全等。

烟草及其制品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品,具有对人身健康一定的危害性(包括吸烟者和被动吸烟者);作为一种嗜好品,具有短期内难以戒除性和不可替代性;用途单一,制作简单而容易被制造性;由于国家对其实行高税收政策而具有暴利性等特点。基于此,世界上多数国家均对烟草实行专卖制度,即由国家垄断经营。具体讲,就是由国家对烟草及其制品的生产、销售和进出口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控制烟草的生产和流通,并寓禁于征,课以重税。从根本上讲,烟草专卖制度是市场规律要求反垄断与国家政策促进垄断之间博弈的产物。

实行国家烟草专卖制度,对烟草实行高税收政策,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是我国现阶段实行国家烟草专卖制度的重要目的。但问题是,烟草专卖涉及到国家、消费者和公众等多方面的利益。因此,在现行的专卖体制下,如何从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角度出发,创新和完善现有的专卖制度,发挥好政府监管卷烟市场的作用,是在实践中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二、我国卷烟市场监管体系的现状

目前,对烟草行业的管理包括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两个方面。宏观调控主要通过相关的经济政策、措施、计划、价格、税收等方式进行。市场监管则主要通过对参与市场交易活动的市场主体资格的确认和许可,以及对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的监督与管理两方面进行。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烟草的监管推进明显。1991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和2007年颁布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都对烟草及其制品的监管提出了明确要求。在长期的监管实践中,形成了以政府宏观调控为基础,以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为主,工商、公安、物价等部门配合,以经济性监管为主,以行政执法为中心的市场监管模式,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基本符合烟草专卖体制、较为完整的卷烟市场监管体系。

这种市场监管体系,实行“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在管理机构设置上,按照行政区域和管辖权限建立了中央、省、市、县四级烟草专卖机构和烟草经营企业,下级专卖机构受上级专卖机构的领导。此种层级节制有利于指挥统一和严密控制。从管理职能看,中央、省级烟草行政主管部门履行领导决策职能;市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主要履行管理职能;区(县)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履行执行职能。但是,具体到烟草专卖专营管理机构的设置,中央、省、市则是一套人马,两个机构。也就是说,烟草行政主管部门和烟草公司实际上是一个机构在扮演两种角色。而在县一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和烟草公司的设置则是分立的。显然,这种烟草行政主管部门与经营企业合二为一的管理体制带有极强的垄断性,实质上是一种行政垄断。[3]在具体的市场监管中,主要通过烟草专卖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方式,对卷烟市场的进入、数量、价格、质量等方面进行监管。在国家专卖体制下,这种以行政执法为主的监管模式,能够较好地对卷烟市场中出现的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进行有效查处,较好地保障了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

从学理上看,这种执法模式明显带有“效率主义”的色彩,未能超越传统公共行政以政治——行政两分为前提、以效率为中心、以官僚制为重点的公共行政模式,也即“威尔逊范式”。该模式虽然在效率方面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官僚制等级结构的效率合理性论断却失之偏颇,[4] 而且这种以政府为中心、以强制为主的行政模式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中存在着低效与公共目标错位和目标置换的风险。具体到我国卷烟市场监管实践,多年来各级监管部门虽在持续不断地探索创新市场监管方式,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基于该执法模式自身的缺陷,导致卷烟市场的监管暴露出诸多问题。如:市场监管的理念滞后于现代公共管理发展的基本取向;市场监管主体比较单一,与当代多元治理的民主行政范式不合拍;监管制度的依据和设计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监管措施上重经济性监管而忽视社会性监管等等。这些不足不仅制约和影响着卷烟市场监管执法的效能和水平,也影响着市场作用的发挥。因此,在坚持国家专卖的基础上,需要对卷烟市场的监管体系予以完善。

三、建立和完善卷烟市场监管体系的路径

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实施烟草国家专卖制度的前提下,建立和完善卷烟市场监管体系的基本思路是:以现代公共事务的多元治理为理念,以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为目的,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从政府单中心的监管模式转向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市场监管模式,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监管主体

在卷烟市场监管中,基于政府能力的有限和监管手段的单一而导致卷烟市场监管的低效,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多主体监管模式能够有效弥补这一缺陷。所谓政府主导,就是以政府宏观调控为基础,形成以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为主,工商、公安、物价、质监、海关等职能部门、直属机构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的政府监管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在卷烟市场监管中的规范、监督和执法主导作用。社会广泛参与,即在卷烟市场监管中,烟草行业协会、企业、社会舆论、包括消费者及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广泛参与到卷烟市场监管中,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企业的自律,新闻媒体的监督和影响力,以及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在多元主体互相补充又互相监督中提升卷烟市场监管的整体效能和监管效果,以推动和促进市场的发育成熟和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

(二)多元化监管的法制保障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监管必须依法进行。目前,在卷烟市场的监管中,政府市场监管的法律体系相对较为健全,主要有《烟草专卖法》、《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等法律、法规以及部分规章,这些法律制度为政府监管卷烟市场提供了制度保障。但是对于行业组织、企业、舆论、公众等多元主体参与市场监管还缺乏制度依据和保障。因此,加快制定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舆论监督、公众参与的制度规定是当务之急,以此来保证多元主体参与市场监管的严肃性和有效性。[5]

(三)经济性监管和社会性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手段

目前,我国对卷烟市场监管主要运用经济性监管手段,社会性监管手段较少甚至缺失。所谓经济性监管,通常是指政府通过价格、产量、进入与退出等方面而对企业自由决策所实施的各种强制性制约。[6]社会性监管则是指以保障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安全、健康、卫生、环境保护、防止灾害为目的,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及伴随着提供它们而产生的各种活动制定一定标准,并禁止、限制特定行为的管制。[7]烟草作为一种对人体有害,且具有较大负外部性的嗜好品,强化其社会性监管包含着关爱生命,以人为本的理念。我国的《烟草专卖法》虽然从保护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角度对烟草制品的质量作出了原则性规定,但因欠缺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执行措施,从而对消费者和社会公众权益的保护难以落实到位。因此,对于卷烟市场监管应在保证经济性监管的基础上,具体和细化社会性监管的规定,加大社会性监管的力度和范围,以充分维护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权益。

(四)保障市场监管有效的执行力

卷烟市场监管的目的,是通过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以满足和维护公众、消费者的权益以及国家利益。而市场秩序的形成,是政府干预市场的公权和市场主体拥有的经济私权相协调、整合后的公私交融的秩序,[8]因此,提升市场监管的执行力,不仅要有公权力的合理行使,还要有为私权保护提供的服务。因此,这就首先需要将服务理念作为卷烟市场监管活动的一个重要价值导向和行为标准。[9]其次,创新执法方式。卷烟市场的监管是以国家的强制力来维护其权威性,但现代行政管理在管理方式上的变化,是将刚性的强制与柔性管理相结合,如在传统的以强制性监管为主的执法中更多的引入激励和协商,以使管理对象能够更好的、更主动地参与到管制活动中来,从而提高管制的效率。[10]最后,市场监管效率、水平的高低,还与执法队伍的素质紧密联系。目前我国烟草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普遍较低,尤其是基层专卖执法队伍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因此,需要系统地制定烟草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以进一步提高烟草专卖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应当看到,我国卷烟市场监管体系的完善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需要监管理念转变,监管体制、方式手段的创新,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同时也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包括市场体系及其发育程度,社会组织的发育和成熟,公众参与意识和能力的提升等等。但只要我们找准目标,通过深化改革创设和营造卷烟市场监管的各种内外部条件,我国卷烟市场的监管效力和效能肯定能得以较大提升。

(课题组其他成员:张妍、胡筠)

参考文献:

[1]王俊豪.管制经济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

[2]宋晶.构建市场监督管理理论体系的思考[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1,(3):19-22.

[3]刘建华.论中国烟草专卖体制下的行政垄断[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4):21-24.

[4]薛冰.历史与逻辑:公共性视域中的公共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8.

[5]唐立军,李书友.建立和完善我国市场监管体系的思路、目标与措施[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7.

[6]Viscusi W.K.,J.M.Vernon,J.E.Harrington,Jr.,Economics of regu-lation and Antitrust[M].Cambridge:The MIT Press,2005:357.

[7]植草益.微观管制经济学[M].朱绍文,等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22.

[8]刘大红,廖建求.论市场规制法的价值[J].中国法学,2004,(2):90-100.

篇2

    论文摘要:文章面对我国道路运输市场监管存在的诸多问题,指出了加强行业管理的重要性,认为规范道路运输管理行政执法,强化道路运输管理服务职能,健全高效应急指挥体系,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加强基拙建设和管理是提高运输市场监管的必要措施。 

    目前,交通部《关于促进道路运输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未来5到10年,道路运输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道路运输业的比较优势,着实提高市场监管能力,推进道路运输业实现运输安全高效、服务文明诚信、节能减排主导、技术装备先进、市场规范有序、站运协调发展的目标。道路运输市场监管作为道路运输业的管理部门,落实《意见》,就是要以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构建和维护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提供安全、便捷、可靠、经济、优质的道路运输公共服务,充分地满足道路运输服务消费者和道路运输经营者的需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但是近年来,我国道路系统已发生多起重大运输灾害事故,这暴露出道路运输安全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应引起有关管理机构高度重视。因此,在这种形势下,对道路运输现状加以研究尤为必要,并有针对性地改善道路运输条件,提高道路运输的市场监管。 

    一、我国道路运输市场监管的必要性 

    从道路运输业的业态,尤其是我国道路运输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看,我国道路运输业基本不具备自然垄断的条件,决定其必须要在政府主导的市场监管下进行工作。某些公用事业性质的企业并不是自然垄断的,并且也不是所有的自然垄断企业都是公用事业。当前对道路运输行业进行监管主要是出于以下的考虑。第一,包括汽车运输在内的交通运输业对公众的影响是非常显着的,政府不能对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道路运输失去控制和主导。第二,道路运输业内存在着极其不公平的恶性竞争,严重地影响了行业内众多守法企业和行业外消费者的公共利益。所以尽管道路运输业内的自然垄断并不明显,但作为一类公用事业的道路运输业,政府对其进行监管是完全必要的。在市场监管中,政府具有以下权:政府保留控制进人的权利;政府保留管制价格的权利;政府保留为公共利益而指定质量标准和某些其他服务条件的权利;被授权者有责任向所有的消费者提供上述两条确定的合理务。总之,政府主管部门为了保证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条件,必须对该行业的市场进人进行监管,必要时还可对价格进行管制。但是监管并不是对竞争的全然抹杀,恰恰相反,监管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或者保持一种必不可少的条件,使全社会的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同时保持竞争的机制。 

    二、当前道路运输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 

    1、立法环节步伐缓慢 

    首先,从道路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来看,客观上要求有一部效力相应的全国性法律文件引导、规范道路运输行业的健康发展。但是部门利益、地方利益分歧很难形成统一的制度安排,所以长期以来国家依靠部门规章对全国庞大的道路运输行业进行引导、规范。受效力的影响,部门规章往往起不到统一监管的作用,这种局面,客观上造成了道路运输行业管理的地方化、多元化。其次,从1985年开始起草的《道路运输条例》,历时19年才出台,立法步伐缓慢,对道路运输业的秩序要求回应迟滞,从一个侧面反映国家对道路运输行业管理重要性认识的艰难转变。还有一些地方道路运输行业立法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沦为国家立法的翻版使得地方道路运输立法对中央立法的具体化、补充性功能弱化,缺乏可操作性。在实践中往往表现为国家立法没有解决的问题,地方立法也没有解决,国家立法的空白恰巧也是地方立法的空白。 

    2、常现多头监管局面 

    《意见》对道路运输的各个环节做出了严格的规定,设置了多个运管机构,各机构均可对外执法。但相互之间协调、配合不够,人员、车辆调动不便。因此,不能形成管理合力,对运输市场监管力度不够。在一些地方几个运管机构分属多个领导分管,管理层级多、关系复杂、内部协调困难、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管理关系不顺。比如,2007年液氯泄漏事故中肇事车本身,按现有管理体制,就涉及到3个部门,槽罐归质检部门管,车体属交通部门管,车辆上路通行又涉及公安部门。安全监管各部门之间存在着管理职能交叉的问题,进而造成了安全监管的漏洞。 

    3、安全监管不到位 

    近年来,我国在道路运输安全监管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针对道路运输的安全监控与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仍相对较弱,难以适应道路运输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一是静态管理严谨,动态监管薄弱。道路运输的证书情况、运输状况等进行检查询问仍未跳出静态监管的模式,运输汽车的整个运输、装卸过程监管不够,未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从静态监管到动态监管的转变:二是全程动态监管体系尚未建立。人力、物力资源的不足制约了全程动态监管的实施,科技设备不能满足动态监管的需要;三是道路管理机构内部管理、运政等部门对危险品运输的监管行政执法效率不高:四是道路运输信息化管理十分落后,大部分部门和单位依靠经验进行管理,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如果没有信息系统,就难以为危险货物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应急处理指导,难以对道路进行有效的跟踪管理。

    4、从业资格证的定位存在偏差 

    目前人员资质成为道路运输市场安全一作的重要一关。但是我们认为,从业资格证不具有安全管理功能,只有驾驶证才具有安全管理职能。《营业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培训管理规定》提出从业资格证制度的目的是“为规范营业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培训活动,提高营业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素质,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提高道路运输服务质量”。这可以看出,从业资格证制度中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的职能相对较弱。相比而言,安全管理职能应该是驾驶证的职能,驾驶员持有从业资格证只是要求其必须掌握关于营业生运输的知识。 

    5、道路基础设施薄弱 

    我国很多道路特别是农村道路点多、面广、战线长,大多数是农民群众自筹自建。坡陡弯急,路况差,晴通雨阻现象严重。 

    三、加强道路运输市场监管的措施 

    1、规范道路运输管理行政执法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重要措施。道路运输管理系统要坚持依法行政理念,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履行《道路运输条例》赋予的道路运输监督检查的职能,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公正、规范、严格、文明执法,切实尊重和保护道路运输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要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监督,继续完善执法责任制,落实执法责任追究制度。以全面贯彻《交通行政执法检查制度》等行政执法责任制度为重点,健全完善道路运输执法监督机制,做好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层级监督,主动接受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要创新法律培训和普法宣传机制,提高道路运输管理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文明执法水平,提高广大道路运输经营者的守法意识。 

    2、强化道路运输管理服务职能 

    道路运输关系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关乎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因此,道路运输管理系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务理念,创新管理制度,推行阳光化作业,简化办事程序,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和便民。比如要努力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大力开拓跨省和农村客运班线,建设“三优”、“三化”标准客运汽车站,为社会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道路运输服务。同时围绕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要求,积极引导货运企业利用现有场地、设备、设施,建立集仓储、包装、修车、加油、货运、停车食宿为一体的等级货运站,鼓励运输企业与生产企业、销售企业联合拓展物流配送业务,创造安全、高效、便民、和谐的道路运输环境。 

    3,健全高效应急指挥体系 

    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快速性和严重危害性,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健全完善应急指挥体系、提高应急反应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道路运输事故的危害。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形成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道路运输应急指挥网络,以促进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的形成。确保各级应急指挥机构成员的结构合理。指挥机构中,既要考虑相关部门代表的合理性,也要考虑道路运输的特殊性,确保应急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的合理比例。通过建立健全应急工作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完善落实应急会议制度、演习制度和培训制度,提高应急指挥机构的指挥权威和指挥效能。 

    4、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关系到道路运输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作业规范能否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能否落实到位。当前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多数素质偏低,不能完全适应道路运输特别是危险品货物运输和管理工作的需要,一些环节的不安全隐患不能发现,对执行法律、法规和运输生产过程的监督到不了位,这是当前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为了迅速提高道路危险品货物运输从业人员的素质,必须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做好人才培训工作,使驾驶员、押运员人人技术熟练、个个职业素质好。比如装卸管理、押运人员应持相应工种的《岗位资格证》上岗作业,驾驶人员必须获得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其中所有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都要严格按照《汽车运输、装卸危险货物作业规程》进行操作。 

    5、加强基础建设和管理 

篇3

一是对市场界定不清。传统上对商品交易市场的界定都没有将市场开办者作为一个组成要素,普遍存在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由于市场开办者缺乏协助政府管理市场的法律规定和动力机制,其作用基本上仅限于物业管理和简单的有偿服务,对协助执法部门进行市场经营者资格审查、商品质量把关、杜绝违法违规行为的职责尚未明确、更不到位。

二是监管任务重、监管责任大。全省除深圳、珠海市对市场开办者实施企业登记,对市场未另行登记以外,其他大部分地区则依据广东省人大常委会2002年颁布的《广东省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对商品交易市场实施市场登记,发放市场登记证。目前全省共有商品交易市场8381个,场内的经营户数约100万户,占全省各类经营主体总量的36%。由于市场经营的商品多数为食品和日常必需品,与消费者的生活与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监管责任很大,基层工商部门的管理力量60%以上都投入到对商品交易市场的监管中。

三是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监管执法弱化。当前工商部门基层巡查监管机制一律以单个经营主体为巡查对象。对市场内、市场外经营主体未作区分,不符合商品交易市场管理的实际,也导致监管执法工作弱化。2007年全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商品交易市场内违法违规行为的案件共11089宗,仅占全省案件总数的3.5%,与市场内经营者占所有经营主体36%相比,比例严重失调。

针对以上问题,我局在贯彻落实总局《关于建立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制度的指导意见》。实施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时,重在实现市场信用分类工作的科学性、简便性和智能性,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运用信用分类结果,实施市场整体巡查监管,实现提高监管效能、促进市场信用水平的提高的行政目标。

二、实施市场信用分类的做法

实施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制度,是解决当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市场监管任务重、效能不高、监管弱化、监管漏洞多、责任大的有效方法。我局对实施市场信用分类工作十分重视,去年10月份开始组织课题组,经过为期近2个月的研讨、论证,下发了《关于建立商品交易市场分类监管制度的实施意见》,目前各地对符合分类条件的市场正在全面摸底登记,建立健全市场开办者及场内经营者档案,并运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全面开展市场的分类认定工作。

(一)科学界定分类监管的市场范围

由于我省部分市场开办者未实施企业登记,与国家工商总局分类监管的适用范围不一致。根据目前相关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对市场开办者的法律义务规定,结合商品交易市场管理的特点和我省当前市场监管体制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商品交易市场重新界定为:有明确的市场开办者或管理者,有专用市场名称,有符合规定的固定的交易场地和设施,有若干进场经营者。以集中、公开交易的方式经营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基于这一界定,我们将需要纳入分类监管的商品交易市场分为三类:一是已办理市场登记证的商品交易市场:二是市场开办者实施企业注册登记、领取了营业执照的商品交易市场:三是其他虽未办理市场登记或企业注册登记,但有明确的市场开办单位的商品交易市场。目前,全省需要纳入分类监管的商品交易市场有8381个。

(二)建立科学标准体系,确保分类均衡合理

为了达到合理调配基层监管力量。促使市场有效竞争、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的目的,必须使市场实施分类后各个信用类别的市场比例能够均衡合理。由于各地市场情况复杂。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如果全省用一个统一的认定标准进行分类,必然无法达到各地市场信用类别均衡合理。因此,要充分发挥市场信用分类监管的作用,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认定标准体系。

1 确定认定标准的项目框架,作为各级标准的基础。我局参照国家工商总局《指导意见》分类标准,结合我省实际,以商品交易市场开办者和场内经营者的信用状况、市场管理制度建设情况、日常经营活动情况和违法行为记录为依据,按照“开办者主体情况”、“市场组织管理情况”、“场内经营者经营行为情况”三个方面设定了26个认定项目。每个项目设定A、B、C、D四个等级,形成了我省商品交易市场监管类别认定标准的基本框架。今后可根据监管情况的变化,对项目及其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完善。

2 设定指标水平,形成省、市两级A类市场认定标准。由省局确定省级标准各个项目的指标水平,形成省级A类(即AAA类)认定标准;由各市局根据本市市场总体情况,适当调低省级标准26项指标水平,形成市级A类(即AA类)认定标准。

3 按照比例均衡原则,形成县级标准。为了确保市场分类结果能实际应用于监管工作,并发挥市场信用分类的最大效用,必须确保各地的市场各个类别齐全,且比例相对均衡。因此,将县级认定标准作为最终认定A、B、C、D类的基础性标准,四种类别市场的划分,根据各县级标准确定。

(三)运用信息手段。实现分类智能认定

根据总局《关于建立商品交易市场分类监管制度的实施意见》关于“各地在开展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时,要注意与市场监管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的要求,我局在实施市场信用分类监管过程中,根据市场信用分类信息化、分类结果信息化的特点,组织专题组开展市场信用分类实施方案和信息化工作的调研,经过近两个月的深入研讨,目前已经完成市场信用分类软件需求、软件设计和初步开发工作,进入了调试应用阶段。

1 完善市场信息档案。为做好分类的基础工作,首先由各地工商部门将所有市场的情况进行全面核实并登记造册。对未实施登记注册的市场情况进行调查,对已经登记注册的市场进行核查,包括摸清市场开办者、市场服务管理单位、市场内经营者的各项信息。填写《商品交易市场调查(核查)情况登记表》、《市场内经营者登记表》,全面建立市场的完整档案,并在市场分类监管软件投入使用后将收集和复核后的市场情况录入业务信息系统。其次,各级工商部门在信息管理软件中将市场与场内经营者建立关联关系,把场内经营户情况作为市场信用进行统计、查询、汇总,并将市场分类结果应用于对场内经营户的监管。

2 简化分类认定操作。制定与《认定标准》相配套、能为计算机系统识别的《市场类别认定表》,认定人员可通过综合认定、从业务信息系统获取指标数据、现场检查3种方式,获得市场相关项目的指标。相关指标输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后,信息管理软件就可自动与《认定标准》的A、B、C、D四个等级相匹配,自动计算出每个项目的等级。

3 设计可行的认定方案。由于现实的市场纷繁复杂,实际认定时,市场各个项目等级不可能全部相同,必然存在同一市场各个认定项目等级不同的情况。因此,我们设计了一套根据项目等级确实市场类别的认定计算方案。

计算方案采用高信用等级类别从严认定的原则,A类市场必须90%以上的项目为A级,并且没有C、D级的项目:低信用等级类别则采用“一票否决”的做法,所有项目中只要有一项是D级。不管其它项目等级如何,该市场即认定为D级。

信息管理系统可根据设定的计算方案,根据每个市场各项目的等级情况,计算出该市场所属信用类别,做到市场信用分类认定自动化、客观化,对符合省、市级标准的A类市场自动认定为AA,AAA类市场。

4 共享业务信息数据。由于市场信用分类的依据和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工商系统的各种业务数据,分类结果服务于监管。因此,我省将市场信用分类管理软件建立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整体业务信息系统之上,作为全省工商行政管理业务信息系统的一个功能模块,市场分类的数据与全系统的各种业务数据实现直接调用。信息共享。

三、构建市场信用分类巡查监管体系

做好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工作,仅仅是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的开始。运用市场信用分类结果,对商品交易市场实施整体巡查监管。建立科学监管体系,才能最终实现市场信用分类监管的整体工作目标。实施市场整体监管,可以极大提高监管效能,解决原来监管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从我省的情况来看,将市场作为一个整体监管对象,可以使工商部门从原来直接监管市场内100万经营户,变为监管8000个市场;同时赋予开办者管理责任,由众多开办单位协助监管,可以加强市场监管力量,加大市场监管的频度和力度,提高场内经营行为的规范程度。

因此,我们在做好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工作的同时,对实施商品交易市场整体巡查,构建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科学监管体系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明确开办者职责。形成市场信用整体

实施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就要将商品交易市场作为整体监管对象,实施市场整体监管。而实施市场整体监管的前提和关键,是将市场形成一个有机的信用整体。市场由开办者及众多的场内经营主体组成,显然,只有将市场开办者的管理职责明确化、法定化,同时将开办者的利益、场内经营者的利益与市场整体利益关联起来。将开办者的信用、经营者的信用形成市场整体信用,发挥市场开办者的自管、经营者自律作用,形成市场信用一体化,才能将原来对场内经营者逐个巡查监管改变为对商品交易市场实施整体巡查监管。

可见,明确市场开办者的管理职责,是实施市场整体监管的基础和关键。市场开办者作为交易场所的提供者,又是商品交易市场的组织服务机构,在提供市场交易的基础设施和基础服务的同时,应当承担禁止场内违法经营活动的管理责任。对此,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特别规定》,明确产品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企业“应当审查入场销售者的经营资格,明确入场销售者的产品安全管理责任,定期对入场销售者的经营环境、条件、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和经营产品是否符合法定要求进行检查,发现销售不符合法定要求产品或者其他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立即报告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我省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广东省食品安全条例》,对食品市场开办者或者服务管理机构责任作了具体规定。以上法规的出台,为明确食品市场开办者相关职责提供了法律依据。为了明确其他商品交易市场开办者的法定管理职责,我们对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了梳理,可以作为商品交易市场开办者必须审查场内是否有经营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的法定依据。至此,审查场内经营者合法资格,禁止场内经营者经销假冒伪劣商品,检查场内是否有其他违法违规行为,成为我省所有商品交易市场开办者应当履行的法定职责。

(二)建立信用奖惩机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如果市场分类的结果,仅仅用于工商部门调整监管力量,信用分类的作用将大打折扣。只有将市场开办者及场内经营者的利益与信用类别直接联系在一起,建立市场信用分类的奖惩机制,才能调动市场开办者及场内经营者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促进不同类别市场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真正达到市场分类监管的目的。

1 将场内经营行为与市场信用类别关联起来。通过制定市场信用分类监管措施来实现奖惩机制。一是对高信用类别市场,采取一定的引导和奖励措施,并对其场内发生的一般违法违规行为减轻或者免予处罚,形成奖励机制:对低信用类别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应当予以严厉处罚,形成对低信用市场违法行为的惩戒机制:二是将市场开办者利益与市场信用类别紧密联系起来,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管理不到位的市场开办者,从严追究其连带管理责任。对D类市场经营者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规定依法从重处罚,并追究开办者的连带责任:对A类市场经营者出现的一般违法违规行为,以教育和责令改正为主或者从轻处罚:

2 通过每年调整认定标准项目内容,引导市场开办者完善市场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机制,使市场管理和服务制度不断完善:

3 运用奖惩机制,提升市场信用水平。对低信用类别的加重处罚。迫使市场开办者和经营者加强管理,加强自律,从而提高市场的整体信用水平。高等级信用市场由于其开办者和经营者在奖励措施中获得了利益,为了保持其固有的利益,也必然加强规范和自律,从而形成市场间共同提高的良性竞争局面,促使市场信用水平得到整体提升。这样。工商部门在下一年重新认定信用类别时,如果使用原来的认定标准,必然出现高等级信用类别的市场比例过大的情况,根据比例平衡原则,需要调高标准的指标水平,使各类别保持新的平衡。从而形成了新一轮的竞争,达到市场整体水平循环上升的目的。

(三)探索商品交易市场巡查监管新模式

我们对商品交易市场实施整体巡查监管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对市场整体情况的监管,主要是对市场开办者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管理行为是否规范、管理措施是否落实进行检查;二是直接检查场内经营者经营行为和重点商品。

1 建立市场分类管理制度体系。一是通过公布信用分类标准。引导市场开办者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市场开办者为了使市场能够获得高等级信用,必须按照高等级信用标准的相应内容和相应要求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包括入场经营者主体资格审查制度、经营行为和商品质量管理规定等:二是通过行业组织采取星级市场认证等措施引导市场开办者制定服务管理各方面的制度规范,通过行政监管和行业自律两个方面

的作用,形成较为完整的经营管理的制度体系。三是制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商品交易市场巡查监管制度。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实施市场整体监管,管理体制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市场成为一个特殊的巡查对象,市场开办者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市场内经营者成为这个巡查对象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对市场整体巡查方式、巡查内容、巡查周期、巡查责任、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巡查执法的绩效考评等,都要通过制定相关制度进行规范。

2 形成市场整体监管模式。经过对商品交易市场整体监管模式的探索。初步形成市场整体监管模式。在新的模式下,工商部门对市场的监管分为两种方式:一是周期巡查。工商部门按照信用分类监管措施,对不同市场实施不同周期的整体巡查监管。监管内容包括市场开办者监管制度是否健全,措施是否落实:对市场内经营者进行分批轮流检查,每次周期性巡查抽查一部分场内经营户:对举报、投诉的问题进行处理,对已经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等。二是专项监管。根据市场监管情况对市场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主要检查开办者是否落实专项管理制度,重点商品质量状况如何。场内经营者是否存在特定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等。

3 智能监管、高效巡查。通过开发市场分类巡查信息管理软件,将可实现对不同信用类别的市场确定不同的巡查周期,按照不同的巡查任务自动生成巡查计划,根据市场不同商品的分布,自动搜索出需要检查的商品经营者,记录巡查结果和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结果。这样,日常的巡查监管数据自动成为每年市场信用分类认定的基础数据。

(四)借助行业力量,全面提升市场服务水平

篇4

一、认真谋划,保障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一)层层成立机构,出台实施意见。一是市政府成立南副市长牵头,农业、国税、地税、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人行佛山市中心支行等七部门参与的领导小组,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开展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二是市工商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针对工作任务需要,从全系统抽调精干力量成立核心课题组,协调行动、合力攻关。各区、镇(街道)及区工商局、工商分局(所)均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二)策划两类示范,强化内外宣传。该局以经济发达的南海区和后发达的三水区为试点地区,以同济市场、中国陶瓷城、中南农产品交易中心、平洲玉器街、乐从国际家具博览中心、乐平综合市场6个市场为信用示范市场创建单位,探索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市场的管理办法。为了搞好宣传造势,各级工商部门对内召开动员大会,讲大局、明责任、定要求、鼓实劲:对外,举办市场开办单位及经营户培训班,指问题、寻出路、谋发展、求配合;形成了各级工商部门和市场开办单位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

二、积极探索,力促试点工作推陈出新

全市符合开展信用分类监管试点条件的商品交易市场437个,场内经营户逾4万,市场软硬件设施差距很大,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按照传统的监管办法,基层工商部门每天疲于奔命且难以如愿。为此,该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全新的监管方式。

(一)科学认定市场信用等级。一是结合一线监管执法实际,为国家工商总局研究制定《市场信用分类指标》和《市场信用分类监管软件开发数据规范》,提供实践基地和实验数据。二是按照省工商局软件开发思路,组织软件应用调试,配合省工商局修订完善市场信用分类监管软件系统。三是信息管理系统正式上线后,组织全市基层工商部门开展市场信用分类工作,采集全市437个市场的信用信息,由软件系统完成市场的信用类别认定。

(二)推进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在省工商局的指导下,佛山市工商局从六个方面推进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一是逐步引导市场开办单位实施企业登记,推进市场开办主体企业化。二是制定市场开办单位管理职责和行为规范,明确市场开办单位的管理责任。三是明确信用示范市场认定的方式、标准、认定机构、验收方法,创建信用示范市场。四是制定并实施场内经营者诚信经营协议示范文本,明确开办者与场内经营者在信用管理方面的权利义务。五是搭建市场信息化管理平台,直接向工商部门提供市场日常管理信息和相关数据。六是制定《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管理指引》、《市场经营户信用分类管理考评通则》等,引导开办者对场内经营户实施信用认定及后续管理。

(三)探索市场整体巡查监管。市场信用分类后,佛山市工商局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出台《佛山市市场整体巡查监管办法》,改革市场巡查中逐个企业巡查的传统模式,探索实施市场整体巡查监管,将市场开办单位和经营户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信用类别确定监管频度,调配监管力量,实施科学监管。通过抽查部分经营户的经营管理情况判断市场信用管理水平,重在考察市场开办单位落实市场管理责任情况。整体巡查的结果可直接作为重新认定市场信用类别的指标信息,市场信用类别又将影响工商部门对市场的监管频度,以及对市场开办单位和场内经营者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对于信用类别低的市场,如发现存在因市场管理不力出现的违法行为,还将从重追究市场开办单位的管理责任。这些措施相互作用,督促市场开办单位加强管理,实现市场信用管理的良性循环。

三、坚持效能考量,确保试点工作取得成效

这项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监管效能,规范商品交易市场秩序,促进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经过半年的努力,该局创建了“政府牵头、工商主导、部门协作、市场自管、商户自律、社会监督”六位一体的市场信用分类监管新格局,呈现出四个方面的成果。

(一)初步建立起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体系,提高了监管效能。该局制定了5项制度和12项市场管理制度示范文本,形成从信用征集、等级评定、分类监管到综合反馈、分类奖惩等一整套市场信用分类监管操作规范,并借助业务信息软件,实施信息化监管,建立起市场整体巡查监管模式。实施新的监管模式后,监管效能明显提高:一是减少了监管对象。该局基层工商部门从原来直接监管4万多户场内经营者变为直接监管437个市场。二是集中了监管力量。工商部门将监管力量放在问题最突出、群众最关心、监管最需要的市场,实现了监管力量的科学调配。

(二)充分调动市场开办单位加强管理的积极性,提升了市场信用管理水平。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将市场开办单位的管理水平、场内经营者经营行为与市场信用、行政监管、奖惩措施相挂钩,极大地调动了市场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市场开办单位不仅建立落实了工商部门规定的各项管理制度,还在辖区工商部门的指导下,进一步打造反映市场经营特色的信用管理制度。如:同济市场加强进场食品质量把关,建立了农产品检测结果工商、农业两部门互认机制,并开展场内星级经营户评定活动:中南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了不合格农产品协议退市及市场开办单位监督销毁的退市机制:中国陶瓷城提高进场门槛,实行品牌产品进场经营制度,限制非品牌产品入场销售;乐从国际家具博览中心推出“诚信店”、“先行赔付”等先进管理措施。

(三)促使市场经营户自律经营,服从管理,形成了良好的市场经营氛围。

实施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将市场经营户的经营行为与市场信用等级挂钩。市场开办单位为了确保自己信用等级较高,想方设法管好经营户、如:同济市场承诺对星级经营户给予租金最高8折的优惠:乐平综合市场规定如经营户因违法行为被行政处罚,将解除双方合同,将其清退出场。这些措施直接关系到市场经营户的切身利益,促使市场经营户自律经营,服从市场方管理,从而形成了良好的市场经营氛围。

篇5

【关键词】土建施工;现场理性管理;关键问题;建筑施工

土建现场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现场施工管理的质量以及工程主体项目造价的高低。结合众多的国内外土建施工管理活动能够看出,企业需要加强对土建施工现场的管理,才能够提升企业管理的综合质量以及技术水平,进而提升企业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土建施工现场理性管理是当前时代对土建施工管理的具体要求,对于企业的发展也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本篇文章主要结合土建施工管理的实际情况,对土建施工现场理性管理关键问题进行浅析,希望能够对土建施工现场理性管理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和借鉴意义。

一、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内涵

土建施工现场是劳动者运用劳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完成一定生产作业任务的场所[1]。施工现场管理即为借助科学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组织以及协调等等,并且适当借助激励机制等先进的管理思想,全面提升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质量与管理的效果[2]。土建施工现场管理能够保证土建施工工程的科学、有序开展,解决土建施工过程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快速达到生产目标,为企业的发展创建良好的条件。

二、土建施工现场理性管理的必要性

土建施工现场理性管理是提升企业生产力与经济效益的要求,是现代化大生产背景下对土建施工需求,也是市场竞争环境下对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要求。

(一)提升企业生产力与经济效益的要求

土建施工现场理性管理是提升企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要求,能够彰显企业的管理理念与管理质量。企业需要加强对土建施工的现场理性管理,从而在产品的选择、质量的管理等等方面加以严重监管和控制,从而避免不良问题的发生,也能够降低土建施工后质量问题的发生几率,改变土建施工过程当中施工计划性较差、操作性较差以及浪费问题比较严重的问题[3]。

(二)现代化大生产背景下对土建施工需求

加强对土建施工现场的理性管理是施工现场现代化管理的实际要求。现代化大生产背景下,要求土建施工也需要在提升速度的同时,不断增强管理质量和生产质量。建筑企业要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就必须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4]。企业现代化大生产的特点是专业化、协作化,土建施工现场理性管理,可以将现代化大生产的特点与要求融入土建施工管理的过程当中,从而使土建施工能够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以及科学化的现场管理,满足现代化大生产对土建施工管理的实际要求[5]。

(三)市场竞争环境下对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要求

土建施工现场理性管理是当前时代背景下对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需求,是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对土建施工管理企业所提出的必然要求,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具有重要的影响。现代体检施工企业需要壮大和发展,那么则需要对土建施工过程当中的产品、施工流程等等进行全面的控制与管理。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质量高低能够直接影响着建筑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与不断变化市场环境中的地位,只有不断的提升土建施工现场管理质量,才能够使建筑企业长时间立于不败之地,不断提升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份额。

三、土建施工现场理性管理方法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土建施工现场理性管理可以通过加强对现场理性管理的重视程度,构建完善的现场理性管理制度,注重以人为本的理性管理理念等方式进行湿度创新,完善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模式,提升土建施工现场管理质量。

(一)加强对现场理性管理的重视程度

土建施工企业每日都需要同参与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对于企业的日常经营和发展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是企业整体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6]。施工企业的壮大与发展离不开土建施工现场的科学性、有效性管理。施工企业如果想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财富,则需要结合土建施工的实际情况,在深入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从而获得更多为丰富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土建施工现场管理质量的提升,首先要求土建施工单位的相关领导与负责人员要加强对土建施工现场理性管理的重视程度。土建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将现场理性管理融入于企业管理中,明确为施工现场的核心管理理念。

(二)构建完善的现场理性管理制度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土建施工现场理性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全面而科学的制度保障,进而使每一个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都能够按照要求进行理性管理和工作,也能够对每一位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产生一定的约束性作用,使建筑企业能够朝着科学性、规范性的方向发展。

建筑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市场发展环境,制定人力管理制度以及施工计划管理制度等等,对施工过程当中的各个活动、细节进行明确的制度规定。在明确的制度规定下,体检施工单位可以结合现场管理制度实施计划性的管理和调控,控制土建施工工作的进步以及土建施工的质量,也能够完善现场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一旦出现任何问题可以及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避免更大问题的发生和发展为企业所带来的不良问题。

(三)注重以人为本的理性管理理念

土建施工现场理性管理能够直接影响土建施工进度的快慢以及质量的高低,对于成本的控制、产品的质量以及生产效益都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知识经济时代下,人们对于管理的理念以及管理的方式更加注重,科技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逐渐加快,使人们开始意识到科学管理和科技的重要意义。

全方位、多角度的实现土建施工现场综合性管理,为企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建筑企业在明确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借助激励机制,更加关注人的价值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将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工作的质量直接与他们所得的工资相关联,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热情。

结束语

施工企业的壮大与发展离不开土建施工现场的科学性、有效性管理,土建施工现场理性管理是提升企业生产力与经济效益的要求,是现代化大生产背景下对土建施工需求,也是市场竞争环境下对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要求,对于企业的发展以及土建施工质量的提升均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土建施工现场理性管理可以通过加强对现场理性管理的重视程度,构建完善的现场理性管理制度,注重以人为本的理性管理理念等方式进行湿度创新,完善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模式,提升土建施工现场管理质量,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解决土建施工过程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而获得更多为丰富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曹礼文.土建施工现场理性管理的探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7:153.

[2]孙宁.土建工程现场管理的科学管理经验研究[J]. 赤子(上中旬),2015,02:133.

[3]都郁,杜鹏宇.基于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现状提出管理措施[J]. 四川水泥,2015,02:53.

[4]何德胜. AP1000核电工程项目中SC结构土建施工管理研究[D].南华大学,2012,(09):1-45.

篇6

关键词:高层建筑 施工 管理 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高层高度的增加,其建设标准难度也会相应的加大,在施工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1.高层建筑施工管理问题分析

1.1人员管理问题。建筑施工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但是某些项目的专业技术人员达不到数量和质量要求,为躲避监管单位的审查,以普通管理人员顶替专业技术人员,出现人证不符的现象;建筑施工是一个劳动力密集型的行业。在施工现场,劳动力的投入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对于施工人员的管理控制方面也应该引起我们从业者的高度重视,其也是施工顺利进行的有效保证。

1.2.技术资料管理问题。高层建筑施工管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重要的不仅仅是技术、人员和施工,资料的管理的重要也是不容忽视的。目前, 某些施工单位存在着施工资料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把资料管理当作非常轻微的环节去看待,只是在应付检查而已,这就使得在施工管理当中,没有办法按照原有的计划去进行,只靠经验来判断,缺乏科学的依据,在对待资料的态度上,形式主义严重,脱离实际。

1.3 自然条件。外在的不可预知的自然条件对建筑施工有非常大的影响。在施工准备期间,我们必须对那些不可预知的外在条件做好预防准备。特别是在露天施工的建筑,受到的影响更大,施工很容易在恶劣的天气情况下损失惨重,甚至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1.4 地基加固。地基是一个建筑物的基础部分,高层建筑对地基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所以必须做好地基加固工作。

1.5 建筑结构的使用。对于不同的建筑结构有不同的使用要求,如果使用不当,往往会对建筑物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对于已有建筑物进行改造:把承重墙去掉,以便获得更多的可用空间;对已有的建筑物直接加层;对承重结构进行钻孔,钻洞等,这些改造将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寿命。

1.6 建筑材料。使用高质量的建筑材料将大大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和延长使用寿命,当然,一旦建筑材料被破坏或者说本身有质量问题,那必将影响建筑物的整体质量。

1.7建设施工工序。高层建筑施工应严格按照正确的施工工序进行,如果施工工序不正确就有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质量问题,使高层建筑存在质量隐患。比如说浇筑完混凝土之后,未对其进行必要的养护工作,就对其进行拆模;在工程完成之后,没有得到监理工程师检测结果,就对其进行交付使用等现象,这些现象必将导致建筑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1.8工程地质勘察。在施工准备中必须对施工场地的地形和地质情况进行勘察,这是施工的前提条件,否则无法进行安全施工。但有很大一部分施工队伍对地质勘察只是应付了事,很多关键性问题被他们忽视,比如说勘测数据不够精确,地质条件勘测没有全方位的记录等等。

2 .加强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2.1做好施工预案

要针对整个工程的特点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其中应包括:关键部位的施工方法,工序的安排,不同工种的插入时间,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预控措施,制定出成品保护措施等。工程管理中,要抓住关键问题,使管理处于“受控”状况,才可能达到工期缩短,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增长的效果。

2.2规范制度加强施工材料管理

工民建工程管理中,资料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建筑项目的资料应该从一开始就秉承着正规化的模式来进行,严格的控制每一个环节,这样做可以避免我们在计划的实施中如果有偏差所带来的措手不及,可以对错误及时的进行纠正。质量管理在围绕着整个工程的进度的,所以,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工作,要落实到人,明确责任,提供可靠的依据。

2.3推行工民建施工目标责任管理

工民建是工作量大,周期长及非常复杂的庞大系统工程。所以,作为施工单位来说,一定要按照目标责任管理来进行施工,逐层落实到人,每个环节都要很好的进行沟通连接,保证整个施工的全面进行。如果想让工民建施工顺利完成,我们就要确保目标责任管理的有效实施,必须要稳健的落实。工民建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完善的去针对,这就要求我们针对不同的技术人员和在施工的过程当中的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严格的分清施工人员的职责所在,保证施工的质量控制,以此来达到预期的施工目标,使工程顺利的完成。

2.4.建立健全工程监管机制

工民建施工的质量的好坏,还有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对质量的控制方面来说,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监管机制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目前,由于我们的监管机制不健全,监督不到位而导致的施工事故比比皆是,这就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施工的监管机制必须要健全,这是绝对不可以马虎的,要把建立健全施工的监管机制作为一项切实的工作去抓,以此来保证工民建施工的质量得到保证。

2.5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技能资质的监管

施工技能水平是国家相关部门对工作人员某项技能水平的鉴定,是技术人员进行相应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为避免施工单位施工中出现人证不符的现象,业主监督监查部门应定期对施工单位人员进行监查,查看工作人员是否为具有相应技术水平的工作人员,对于出现冒名顶替、弄虚作假者进行严肃处理,确保施工人员技能水平的真实性。

3高层建筑管理要点

3.1 计划管理: 如何全面和综合的管理施工是计划管理的主要内容,他的特点是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完整性。对于高层建筑具有规模大,基础埋的深,层数多和间距小等特点,有必要做好计划管理工作,在合理的计划管理制度之下,才能让高层建筑项目顺利施工。

3.2 质量管理: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我们必须进行合理的计划,全方位的组织,统筹式协调,控制等工作,总称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各项工作的总称。我们必须从建筑任务开始就得把参建的所有施工队伍组织起来,合理计划,全方位组织,统一协调。建筑施工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工序关系,单一的施工单位是无法保障建筑物的所有功能的正常输出。全面的质量管理工作有着明确的工程质量目标,推行国家标准和规范,使质量保证体系得以完善,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施工素质,。

3.3 材料管理: 必须对所有的进场材料进行登记和验收。验收时必须有项目部技术员、材料员在场进行检查验收,严格检查以保证建筑材料的数量和质量。要由专业人员来选用较先进的设备仪器,比如,经纬仪,水准仪,塔吊等设备仪器。仪器必须由相应的专业人士进行操作,检查和保养,以保证工程的正常进行。当选完设备仪器之后,我们应该按不同的仪器选用配套的标准供电设备,配件以及原材料。

4.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我国高层建筑发展迅速,高层建筑在我国建筑工程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在高层建筑施工管理中,由于高层建筑具有层数多、结构复杂、体型庞大等特点,这些特点加大了高层建筑施工管理的难度,优化高层建筑施工管理势在必行。施工单位对高层建筑的科学管理,可以帮助施工单位减少没有必要的开支,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加强施工单位的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郑永彦.高层建筑施工管理控制措施的几点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4)

篇7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水利工程是利国利民的一项基础工程,在我国生产生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不论是为了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是为了我国农业生产的需要,水利工程的建设都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正是基于水利工程的这种重要性,我们必须做好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但就目前我 国水利工程施工现状来看很不理想,其中中存在着很多的管理问题需要我们去完善,尤其是在质量方面的问题极为严重,下面我就根据个人经验从施工前和施工中两方面具体探讨下。

1当前我国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施工前准备中的问题

1.1.1施工组织方案中存在的问题

施工组织在整个施工建筑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仅仅在大的整体方向上把握着施工的走向,在小的具体细节上也起到了必要的管理作用。施工组织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施工单位的人员组织管理、原材料及机械设备管理、施工技术和工艺以及流程等方面。它的制定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规章制度,使各项施工指标达到规范标准,使施工技术和手段必须满足现场施工的各项要求。倘若其中有一项组织方案不合理,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1.1.2建筑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监控环节

建筑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物质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廉价的施工材料,这些材料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施工企业为了减低成本,利润最大化。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材料的质量对于整个施工建筑来说又是比较关键的,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根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首先,对于材料的进场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材料有正规厂家的质量检验证明才能允许进入施工现场,要了解材料市场,筛选出质优价廉的产品。同时,在施工中如遇材料出现质量问题,必须及时废弃。为确保原材料质量可以借助仪器,为了提高质量检测水平,需购置必要的检验、测试仪器和设备,对工程所用材料和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或抽样检查。此外,施工监理单位必须做好材料的质量监控环节。对供货商提供的材料进行严格质量把关,检测其是否到各项指标的规定标准,是否能够用来做为建筑项目的施工材料。同时,针对那些对于存放地点有严格要求的材料也必须要妥善保管。

1.1.3机械方面

对于水利工程施工来说,机械设备的应用对于施工质量也有很大程度上的影响。日常对于机械的保养、检查和维修是十分重要的。在对于机械的管理方面,要着重一下几点,首先在使用上,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尽量不要让机械超负荷。然后在维护上面,一定要定期维护,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从日常的小方面就要养成保护机械设备的习惯。第三,在技术上面,要优先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

1.2.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问题

1.2.1 施工方法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方法上面,包括了施工的方案和施工的方法。施工方案是在具体的施工前完成的,也是我们首先要做好的一点,它关乎到今后施工中具体的施工方向问题,并且一个优良的施工方案能够加快施工的进度,并且节省工程开支,对于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有一定的保障作用。在实际的施工中,因为施工的工艺落后,采取的方法较为落后造成的质量隐患也是需要注意的。

1.2.2 环境因素

在水利施工工程中,环境的原因是先天的原因,环境对于施工的影响复杂多变,并且每一种的影响所带来的后果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时候,要根据施工地点的特殊性,仔细分析其环境特征,及时的做好相应的工作,以应对环境对于工程的影响。还有一个环境因素就是施工现场的人为环境,要保证整个施工现场文明有序的进行施工,有了良好的环境,相关人员也才能更好的工作。

1.2.3 薄弱环节的施工质量

在建筑工程中,薄弱环节主要是指施工单位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施工技术难度大的主要环节,以及容易出现问题的关键部位。其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关键部位主要体现在建筑物框架结构中的预应力结构、防水层、抗震性等方面。但是越是这种薄弱环节在水利工程整体结构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是明显,比如框架结构的预应力结构对于整个水利工程的建筑都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一旦该结构出现了问题那么必将导致极为严重的质量问题,甚至导致整个水利工程的重建。

1.2.4 施工人员问题

另外,施工人员的素质对于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也存在着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当前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所需要的建筑施工人员急剧增加,各个施工企业由于普遍缺乏施工人员,那么就会急速的扩招大量的施工人员来进行施工建设,这种数量上的增加必然会导致施工人员质量的降低,因为施工企业所招收的员工中必然存在着一些没有经过严格的技术培训或者是培训不过关的人员,这类人员的存在必然也就严重的影响着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甚至在一些水利工程极为关键的环节中出错进而酿成恶果。

2水利工程施工改进的一些建议

2.1施工前的准备

2.1.1建筑材料管理

施工单位在采购建筑材料时,一定要对供货商提供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既要选择信誉度高、产品质量好的厂商,也对其提供的材料进行各种技术指标检测,同时做好保管工作,避免出现损坏、腐蚀等问题。

2.1.2机械设备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只有在保证机械设备能够正常使用和完好的情况下,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使工程正常进行。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做好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

2.1.3从业人员管理

在这里从业人员管理不仅包括现场施工人员的管理,也包括施工单位的劳动组织与管理、施工人员的招收与调配、技术员工的培训与考核。在建筑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对从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其具有专业的施工知识和技能。为了全面调动施工人员的劳动积极性,可以必要地实行奖罚制度。

2.2施工中的管理控制

2.2.1 对于水利建设程序要严格执行

国家已经出台的有《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和文件,这一些已经成文的规则和文件是对于以往水利工程安全施工的一个总结,也是一个很好的预防。对于一层一层的检查,虽然有的时候显得很繁琐,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每一层都按照要求达到标准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质量的评定,在工程验收的时候,也必须要严格遵守规定,请质量监督机构给出意见。

2.2.2 质量控制措施的强化

对于质量控制的强化,可以从事前,事中,事后进行控制。事前是要提交详细的施工的技术方案和相关的流程,技术措施,管理的制度,以及质量保证体系和审查的规范等等,并且对于一些具体的事项给出更为具体的要求。事前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够把一些工程事故的苗头消灭在还没有发展的状态,保证工程的高质量。在事中,就是对于工序的控制。对于工序要有二级三级的检验机制,保证质量安全。事后就是要做好最后的检查验收。

4 水利工程安全管理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从多渠道多方面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监督,加大对违法、违章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应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不断完善和改进现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提高思想认识。 施工安全不仅关系个人的生命安危,它同时也关系着工程的声誉和形象, 关系着整个工程建设的顺利与否,是每个人的头等大事。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制定严格的管理办法。 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工程建设监理作为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效益的服务行业。 在项目法人和承包商之间引入了作为中介服务的第三方———监理单位, 以合同为依据,以提高工程建设效益为目的, 进行科学的工程建设管理,形成了相互制约、相互协作、相互促进的工程建设管理框架。保证安全投入。 安全投入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保证,投入应是主动的积极的和必不可少的。

结语

水利工程需要在安全适用的基础上达到持久效益,工程人员需要实行全面有效的质量监督和管理才能从根本上达到水利工程整体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姜卫杰.建设工程施工管理[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杨晓波.谈水利水电施工企中的质量管理[M].科技创新学报,2008.

篇8

关键词:企业;现金管理;常见问题;措施

财务管理决定着企业经营的好坏,而现金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影响较大。企业需要持有一定数额的现金来满足企业运营的日常支付、企业经营和投资意向的需求。企业通过现金管理,不仅可以使现金的收入与支出相互衔接,确保了企业正常经营,而且能够降低企业的风险和提高资金收益率,这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企业现金管理的内容及目标

现金管理是主要对现金的使用范围以及使用数量进行管理与控制。现金是指企业以各种货币型态占用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是企业正常周转和运营的重要保障。现金管理的主要内容有:编制现金收支计划,以便合理估计未来的现金需求;对日常的现金收支进行控制,力求加速收款,延缓付款;用特定的方法确定最佳现金余额,当企业实际的现金余额与最佳的现金余额不一致时,采用短期融资策略或采用归还借款和投资于有价证券等策略来达到理想状况。

企业进行现金管理,在保证企业正常运营资金需求的前提下,还应合理确定现金持有量,现金持有量过高,会导致资金的闲置浪费,现金持有量过低,会形成短缺成本,所以企业现金管理的目标在于如何在现金的流动性和收益性之间进行合理选择,即在保证正常业务经营需要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现金的占用量,并从暂时闲置的现金中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

二、企业现金管理中常见问题分析

(一)企业现金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意识差。从目前来看,很多企业更注重生产管理以及销售管理,没有全面理解现金管理的内容,没有认识到现金管理的重要性,现金管理意识薄弱。除此以外,大部分企业还只将现金管理看作是财务部门的工作,没有贯彻落实到其他部门,对于现金的管理的认识,也仅仅局限于对日常的现金支出进行控制,管理观念相对落后。

(二)现金预算管理体系不完善。现金预算管理是现金管理的核心环节和方法。所谓现金预算,就是在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基础上,以现金管理的目标为导向,充分调查和分析各种现金收支影响因素,运用一定的方法合理估测企业未来一定时期的现金收支状况,并对预期差异采取相应对策的活动。企业通过对未来可能的现金收支数量和时间进行准确预测,能够实现并保持已确定的最佳现金水平。但从目前来看,很多企业在编制现金预算时流于形式,忽略了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制方法过于单一,除此以外,企业现金预算管理往往只涉及财务部门,没有涉及相关的生产、销售以及投资部门,现金预算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三)企业现金管理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企业的现金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每一项工作内容都直接影响到整个现金管理工作的效果,所以企业应对各个环节,各项工作进行严格的控制监督,尤其是在现金预算和现金日常控制过程中,更应加大监督力度。但从目前企业现金管理的现状来看,很多企业没有完整的实施办法,管理混乱,导致现金管理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将企业资金挪作他用或占为己有,行为滋生,这都是因为企业缺乏有力的监督控制机制。

(四)企业现金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在内部控制方面,企业更相信人的作用,而忽视制度的作用。在管理当中,管理者的素质是主要的决定因素,纵观诸多管理案例,人祸大于天灾。有些管理人员持有重现金轻管理理念,忽视现金管理的重要性,从而造成企业现金管理漏洞较多,单位能耗较大和成本过高。

三、改善企业现金管理的建议

(一)更新企业现金管理理念,加强企业的现金管理意识。想要做好现金管理工作,首先应该转变企业的管理理念,相关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培训,加大宣传,使企业管理者及全体员工意识到现金管理的重要性,只有从思想上重视,才能体现在行动上,除此以外,企业应聘请现金管理专业人员,负责组织安排现金管理的各项工作,组织现金管理相关人员定期学习,并进行考核,不断的更新现金管理理念。

(二)加强企业现金管理的监管力度。完善与推行现代企业现金管理制度。以资本经营预算为主,实行资金的预算管理,可以保证资金较好的流通。在进行短期和长期投资时,要有预期的资金估算,保证在获得最大利益的前提下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活动,防止企业由于资金链的断裂而产生的不必要的麻烦。对资金的用途、去向进行有效的监控;实行责任追究制度,谁违规开支,谁就要负责;一切经济活动,经财务结算核算,防止资金胡支乱用,违规挪用,使资金的管理透明公开;单位领导坚持每月一次现金、银行存款盘查制度,并不定期地对现金库存进行抽查,出纳人员坚持对现金日清日结,堵塞漏洞,确保资金安全。

(三)完善企业现金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按照财政部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规定制定现金管理内控制度。要加强企业相关人员的管理,企业的领导和主管人员应该学习法律知识,具有法律观念,坚持依照法律办事。根据内部控制的规定,企业在确定和完善组织结构的过程中,应当保证企业岗位的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只有将管理人员纳入到控制规范中来,才能在加强对其约束的基础上,让其更好的发挥作用。对领导者的权限、现金支出审批权限、现金收支范围、岗位设置、人员职责作出具体规定;为防止制度虚设问题,上级财政、审计等部门对基层单位检查当作一项重要任务,以确保企业资金的安全。

(四)提升企业现金管理者的素质。在企业现金管理过程中,管理者的素质是主要的决定因素。在一个企业当中,人是第一要素。企业是由人来管理经营的,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以企业为中心,强化企业资金的监督,并建立健全内外结合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督机制,特别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必须采用合理的计划与分配,由集体讨论,集体决定,保证企业资金的合理使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现金管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长远发展,甚至关乎企业的存亡,因此企业要结合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抓住企业现金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关键,从中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资金安全问题,以便于更灵活自如的运用资金,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万怡.现阶段企业现金管理问题研究[M].中国商贸,2012(08).

篇9

关键词:招标文件;围标串标;评标

为了规范工程的计价行为,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维护建设工程发包与承包双方的合法权益,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等法律法规。但是,目前建筑市场招投标领域仍然存在招标机构违规操作,专家评标不公正;招标人与投标人规避招标、虚假招标 ,围标、串标,转包和违法分包。解决招投标市场存在问题可着重以下两个方面:

一、完善招标文件的相关条款,减少建筑市场招投标领域招标机构违规操作和专家评标不公正的现象。

中介机构作为建设方的机构,为建设方的投资建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中介机构作为盈利机构,利益驱使中介机构为了能够接到更多的业务,一味迎合招标人的需求,甚至于按照招标人的要求,为指定的单位制定特定的条件,排诉潜在的投标人;或将废标的条件放在招标文件不同的地坊,未引起投标人的注意而造成废标。

例如:在2009年开庭审理的“格力空调案”,在番禺中心医院的空调设备等进行招标中,格力公司以1707万元的最低报价成为预选中标供应商而未能中标,最终中标者报价为2151万元,比其高出400余万元。格力公司认为其招标违法,而状告番禺区财政局。虽然最终判定格力公司投标文件(不符合招标文件的技术参数要求部分的“”号条款)未能响应招标文件的实质性条件和内容,属于对招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和条件不响应的无效投标行为,仍以原中标结果为准,但最终损失是国家的资金。

为避免出现类似情况,行政主管部门可从招标文件的格式进行强制性的要求,凡涉及到废标的条件,在投标人须知中一次性列清,减少中介机构编制招标文件的随意性和人为性;在招标文件详细注明专家评标的适用办法,使得专家评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改变评标方式,减少招投标领域招标机构与投标人围标、串标;

1、围标、串标的定义及危害:

围标、串标,是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活动中的一大顽疾,也称为串通招标投标,它是指几个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一致抬高或压低投标报价进行投标,通过限制竞争,排挤其他投标人,使某个利益相关者中标,从而谋取利益的手段和行为。

围标、串标,是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活动中的一大顽疾,不同时期以不同形式出现,它严重侵害了其他投标人的合法权益,干扰了建筑市场的竞争秩序,助长了腐败现象的蔓延。

2、围标、串标的主要特征:

1)投标文件中的报价非常的一致,例如投标的综合单价非常一致,只对个别的报价进行修正;或对公开的预算进行整体下调;

2)投标文件的施工方案非常雷同,对关键工序的处理也是全部相同;

3)项目部实际管理人员与中标承诺时管理人员或押证上岗的管理人员不一致的情况。

3、围标、串标的主要原因:

1)大环境的诚信缺失。诚信体系的建立,需社会各方面的努力。作为社会监督机构的政府,带头串标、串标,作为围标的行为主体施工企业多是内部管理落后.注重的是短期行为而不是长期效益.由于长期忽视企业诚信建设.出现不讲职业道德.屡屡“闯红灯”也就习以为常。

2)配套法律法规处罚的过轻或缺失。对投标单位和直接责任人的罚金数额较小.其违规违法的成本远小于所得.难以有效遏制少数不法企业的投机心理:又如:处罚对象从规定上分析应是所有参与串通投标的单位,但是如果串通不成一般是不会受到处罚的。发现串通投标的单位中了标,有关部门在处理时一般往往只是针对中标者.而对其它参与串通的单位多会不予制裁。这一点.罚则规定就不甚清楚 再如:规定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一年至二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3)招标人对围标、串标把关不严,缺乏执行相应的力度。招标人未对中标项目施工现场要进行动态跟踪检查,发现有挂靠围标现象的也未及时依法处理。

4、相关部门针对围标、串标采取的措施:

1)推行招投标网上报名、网上下载标书,网上评标等制度。实行资格后审,取消投标报名和资格预审环节,切断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的纽带,减少围标串标人对其他投标人排斥的机会和围标串标的机率。

2)实行“黑名单”制度。对招投标过程中存在围标串标、弄虚作假的公司,除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外,将其列入“黑名单”上网曝光,实行限入制度,建立不良记录档案。并对出卖资质的公司,有关项目经理(建造师)、五大员进行处罚。

3)实行“诚信”制度。对各投标单位实行“信用管理”,对于信用度低的投标人拒绝参加工程的投标。

4)发改委、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资金的监督和管理。审计部门在决算审计过程中发现的招投标违法违规问题要及时移送有关部门处理,对疑点较多的项目,要作为嫌疑案件移送监察或司法机关核查处理。同时要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跟踪监督,对施工现场进行不定期抽查,发现施工单位存在围标串标行为的,依法严肃处理。

5、进一步加强对围标、串标采取措施:

1)建立建筑业的诚信体系。对投标人“围标”、“串标”的行为,在招标文件中作出除法律规定以外的惩罚性约定,如投标人“围标”、“串标”或提供虚假数据和材料的,一经核实,无论中标与否均没收其投标保证金,并承担法律责任。

2)从源头上防止围标等现象的发生。作为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应该加大对招投标工作的监管力度.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拿出定量、定性指标.使那些围标的投标企业应付出巨大的行为成本.并使行为成本远远大大高于其风险收益.从而对围标者形成威慑。

3)招标人要对中标后工程进行动态跟踪,敢于对发现的围标串标行为上报相关的部门,

4)招标人应在招标阶段改变评标办法,有效遏制围标、串标。

A、评标办法的分类:

评标办法包括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综合评估法、综合价评标或者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其他评标方法。

最低投标价法以价格为主要确定中标候选供应商的评标方法,即在全部满足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前提下,依据统一的价格要素评定最低报价,以提出最低报价的投标人作为中标候选供应商或者中标供应商的评标方法;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一般适用于具有通用技术、性能标准或者招标人对其技术、性能没有特殊要求的招标项目。

不宜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招标项目,一般应当采取综合评估法进行评审。 综合评估法是指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的前提下,按照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因素进行综合评审后,以评标总得分最高的投标人作为中标候选供应商或者中标供应商的评标方法。 综合评分法的主要因素是:价格、技术、财务状况、信誉、业绩、服务、对招标文件的响应程度,以及相应的比重或者权值等。

综合价评标类似于最低价评标法,以平均价格为主要确定中标候选供应商的评标方法,即在全部满足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前提下,依据统一的价格要素评定最高报价、最低报价、中间报价,以最接近中间报价的平均值的报价的投标人作为中标候选供应商或者中标供应商的评标方法。

B、各评标办法的的优点及局限性。

综合评法评标,对招标的各个因素进行评审,有效地合理地选择中标单位。但由于需对投标单位进行摸底,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并且操作复杂,除非有特殊要求,招标人一般不予采用。

最低价评标,在比较准确的工程量清单清单和图纸较明确的基础上,往往减少招标人的投资,招标人比较倾向于采用最低价评标办法。而最低价中标往往导致中标单位以牺牲质量为代价降低成本,不利于保证工程的质量。

综合价评标法操作简便,避免了最低价评标的缺点,成为招标人比较常用的评标办法,但由于综合价评标法只对投标人的施工资质方面进行审核,无法确定投标人是否进行围标和串标,招标人对招标与投标人串通以及投标人之间串标、围标的行为便束手无策。

篇10

摘 要 金融市场是统一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市场体系中,金融市场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联系其他市场的桥梁。因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无论是消费资料、生产资料的买卖,还是技术和劳动力的流动以及各种市场的交易活动离不开金融市场的密切配合。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市场的发展对整个市场体系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金融市场的监管过程中却存在这种种的缺陷和问题对金融市场的发展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亟待解决。

关键词 金融市场 监管 现状 问题探析

一、金融市场的监管现状

1.监管内容和范围狭窄,监管目标不够明确

我国金融监管在风险监管上几乎是空白,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偏重于合理性监管,忽视风险性监管,内容过窄,仍只限于存贷款、结算、信用卡等业务,不能涵盖全部的业务,还有许多具体的领域没有涉及,使监管的作用大打折扣;同时还有一些新的业务没有纳入到监管范围,比如彩票市场,社会集资等,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监管部门监管目标应该是促成建立和维护一个稳定、健全和高效的金融体系,保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健康的发展,从而保护金融活动各方的利益,推动经济和金融发展。然而我国监管部门将主要精力放在机构审批和业务审批上,对金融机构日常营运监管较少,监管范围很狭窄;金融监管和稽核也忙于完成上级任务,作用有限。大大阻碍了金融经济的发展。

2.监管方式和手段存在缺陷,监管措施不力

我国的金融监管主要是外部监管的金融监管机制。由于缺乏自我约束机制和自我管理机制不健全,自我监管能力极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社会监督机构对金融机构的监督和检查非常少。我国金融监管实行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制度,金融监管以计划、行政命令和适当的经济处罚方式进行,缺少具体的行政法规和规则,监管难以做到有法可依和违法必究,造成在监管过程中市场出现无法可依,执法困难,约束力不强,操作随意性大等现象,使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大大降低。同时很多监管措施也并没有发挥到其应有的作用,在执行的过程中因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使其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3.监管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金融监管独立性不够,监管机构协调性差

我国金融和监管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进入和退出体系,并不能起到资源优化配置的,提高金融效率的作用,在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中仍只强调防范风险,市场的进入和退出机制并不完善,这就降低了金融监管的作用。我国银监会作为国务院下属机构,在业务操作、制定和执行政策、履行职责时,较多地服从政府甚至财政部的牵制。银监会分支机构在实际监管中受地方政府的制约,地方政府往往对监管机构施加压力,从而弱化了监管作用。同时我国金融监管机构的设置不协调统一,分管不同行业,同时这些部门的职责缺乏严格的界定,相互间缺乏协调,在实际操作中导致监管过程脱节,使监管环节出现许多漏洞。

4.监管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国优秀的金融监管人员严重稀缺,金融监管能力偏低,监管人员的素质不全面,高素质人才缺乏,基层的金融监管人员的素质、能力等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评价和能力,监管人员的选配缺少一系列的考核机制,也主要取决于领导的意见,行政化管理严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全面的考察。不能选拔出优秀的监管人员。同时对监管人员的培训也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使其不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能力。

5.金融监管模式不利于创新

金融监管僵硬化的模式,政府对金融市场的过度干预,把金融市场管的过宽过死,使我国的监管体系缺乏活力,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的需要。金融监管的理念有一定的缺失,监管目标理念单一,不利于监管人员提出创造性的意见和建议,使金融监督日趋完善,在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监管制度的创新。在分业监管制度下,一些具有转移风险及套期保值功能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无法在市场发展,影响到证券机构的运作,使证券市场表现出极大的短期投机性和不稳定性。

二、金融监管问题探析

1.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方式,构建对金融机构进行全过程,多方位监管的体系

改进监管方式,鼓励金融创新,提高央行金融监管水平,基层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树立和增强监管中的“效益、市场、系统、持续”意识。金融监管要不断改进和完善金融监管责任制的制度安排,金融监管涉及金融机构市场准入、业务营运和市场退出等诸多环节,在监管的过程中,要起到全方位的监管,建立起全方位的监管体系。

2.完善法制建设

修改完善现有法律框架、改进和完善多元化的金融监管体制、合理确定监管内容,切实做到金融监管的各个环节有法可依。对已经出台的金融法规,要抓紧制定切实可行的细则,以增强法规的可操作性。同时还应积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制定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合理的金融市场法律体系。

3.不断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增强监管创新能力

加强金融监管人员的资格管理,提高监管队伍的整体素质,严格约束监管人员的行为,防止等现象,树立清正廉洁、秉公办事的形象和作风。对现有监管人员加强培训,优化其知识结构,提升应对经济危机的能力,达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使其符合监管需要。同时不断提升监管创新能力,不断创新监管的方式和手段,是监管措施得到切实的推广与实施。

4.扩大金融监管国际合作

我国金融业正在逐渐融入世界市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对防范金融风险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国际金融知识、国外金融法律、国际金融监管原则、国际金融组织规定等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有助于我们的金融监管达到国际认可的水准,更有利于加强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全面了解、认真学习、研究和借鉴国际上的先进做法和有益经验使我国的金融监管达到一个新的层次。

金融监管是旨在保证金融机构经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鼓励和保证金融机构在平等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竞争,保证金融活动各方的正当利益,虽然我国金融监管已经初见成效,但存在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不断解决和改善,使其更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操良利.财政与金融.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