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研究方向范文

时间:2024-02-21 18:03: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学研究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金融学研究方向

篇1

Q:马上要开精油心理治疗CPD课程了?

A:对,其实我有这个想法已经很久了,开这个课可以说对讲师要求非常严格,首先他要非常懂精油知识、芳香疗法;第二,他必须是一个专业的心理治疗师。正好我就符合了这两个要求。之前是不敢做,觉得自己的资历和经验不够,现在等了20年,我也累积了很多个案。

Q:课堂的地点在哪儿?课程设置是怎样的呢?

A:到时候会在盈之宝剧场举办,课程会有很多演练,晚上也会上课,会让学生分组去做团体治疗,还要做一对一的心理咨询,你需要去学习怎样去提问,怎么样对对方表达出的现象去观察、记录,懂得心理分析的技巧,懂得怎样去做心理暗示,来给出解释。所以课程会有一般的时间是讲解理论,另一半时间用来进行实际操作。

Q:为什么会将课堂设置在剧场呢?

A:因为,首先,我需要一个舞台去进行团体治疗的演练;第二,我需要学生有足够的独立空间可以散开,不受其他人干扰,普通的教室是满足不了的。

Q:你的学生都是哪些类型的人,这次课程招募的目标人群又是哪些?

A:很多人可能以为我的学生都是以美容师为主,其实美容师连10%都不到,剩下的90%的学生都是高级白领。学历方面必须是大专学历以上,不是歧视,只不过因为学这个学科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识底蕴,不然很难跟上进度,我们是远距离教学。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是大学生,研究生的比例也是高达40%左右,博士占少数。他们从事各种不同的行业,有律师、会计师、建筑专业的、石油开采等等,很多理工科的学生,不只是文科系的。他们有的是喜欢芳香疗法,有的可能喜欢研究学问。

Q:你的学生有哪些特点呢?

A:在我的课堂里,学生有两种比较极端的类型,一种是你只要给他讲授一点点,闻一点精油,就会马上进入状态,特别容易被暗示,这种人的人格特质就是敏锐型的,而他们也是你课堂上最初的忠实的后盾。还有另外一批人,是特别理性的,你必须要给予他们特别科学的证据,用科学实验来支持你的理论,这种人是非常严肃的,但他们一旦被说服,他们将会是你骨灰级的学生,坚强的后盾。他们会激励你去更加严谨的对待学科,真是教学相长。他们在学习芳香疗法过后,可能会从骨子里变得更柔软,会开启他的右脑去思维。

Q:你觉得芳香疗法的益处在哪些?

A:我觉得芳香疗法跟其他学科的不同点是你学习的其他学科可能是跟你没有太大相关性的科学,你学会了得到一个执照,你就可以运用它。而芳香疗法这个学科会让你学的过程中使自己不断蜕变,不断闻精油,而其中也渗透着哲学、心理,所以学生在学习中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他会更释然、更平静,不仅是学习了一种技能,更是对自己的改变。我有一个学生是个女强人的类型,她先生年龄比她大,而且有过一次婚姻,所以他们在一起后,先生很宠爱她,即使再宝贝她,她也会有不耐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她跟她先生的关系变得很紧张。所以自从她上了我的课后,整个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她都是扎个马尾,头发梳得很光,特别干练,现在把头发放下来,烫得大波浪卷发,妩媚极了。当我看到她的时候无法挪移我的眼睛,她跟她先生的关系也变得好了。

篇2

1、金融学和经济学在将来就业上几乎是没有啥区别的。金融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相对更细化的领域专业分支。

2、本科的学习中,经济学相对更宏观,偏重宏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分析,而金融学则更多偏重于实际金融产品,金融行业的分析和学习。

3、如:经济学专业本科会对宏微观经济学分等级学习,不断深入,介绍经济领域的背景和理论。而金融学专业更多分析金融机构,金融企业,中央银行等经济运行主题以及金融市场的规律分析。

4、但从根本上,二者都是对经济问题的分析,都归属于经济学学习,内容本质差别不大,只是研究方向不同。研究生之后会更加细化。且两个对数学和经济学基础知识的要求都基本相同。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关键词] 新疆;全国;金融学;课程; 差异

[基金项目] 本文为新疆财经大学教改课题“金融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研究与实践”中期成果

[作者简介] 周丽华,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国际金融,新疆 乌鲁木齐,830012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3)05-0060-0002

一、新疆金融学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一)新疆本科层次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

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本科层次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由17门公共通识课程、8门学科基础课程、6门专业核心课程、5门限制性选修课程、5门非限制性选修课程及实践环节构成。

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本科层次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必修课中的公共通识课程门数比金融专业课程门数多10门;第二,金融专业必修课中宏观课程比重高于微观课程比重;第三,金融专业课程中的定性课程门数比定量课程门数多8门;第四,注重新疆历史、民族宗教理论的学习。

(二)新疆研究生层次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

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层次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由5门公共课程、5门专业基础课程和7门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构成。

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层次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必修课中的公共课程门数比金融专业课程门数少2门;第二,金融专业课程中的宏观课程比微观课程多1门;第三,金融专业课程中的定性课程门数比定量课程门数多7门。

二、新疆与全国金融学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差异分析

(一)新疆与全国金融学分层次教育差异比较

目前,全国金融学专业分为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四个层次的教育。金融学专科教育主要培养从事基本的、具体金融工作方面的人才;金融学本科教育主要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综合能力较强的金融人才;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金融应用型高级专业管理人才;博士研究生主要培养金融分析、金融研究和金融决策的高级人才。

目前,新疆金融学专业分为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两个层次的教育,金融博士生层次的教育刚刚起步。在全国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综合能力较强金融人才的方针指导下,新疆的金融本科专业教育,为新疆经济金融界输送了大批金融专业人才。新疆的金融硕士研究生教育为新疆输送了研究区域金融和新疆经济金融问题的高级金融人才。

(二)新疆与全国金融学专业方向设置差异比较

全国高等院校在金融学专业的方向设置上是有差异的。例如,中国人民大学本科层次金融学专业设置了金融学、信用管理学和金融工程三个方向;中央财经大学和厦门大学的本科层次金融学专业都设置了金融学和金融工程两个方向,新疆财经大学本科层次金融学专业只设置了金融学一个方向。

(三)新疆与全国金融课程内容及体系设置差异比较

新疆财经大学本科层次金融学专业的必修公共通识和基础课程共18门,较中国人民大学多5门,较中央财经大学多7门,较厦门大学多7门;必修和选修的金融专业课程共17门,较中国人民大学少15门,较中央财经大学少35门,较厦门大学少23门。通过对比发现,新疆财经大学本科层次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同全国著名高校的差异主要呈现出:其必修的公共通识课程及基础课程量大,必修和可供选修的金融专业课量特别少的特点。新疆财经大学硕士层次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同全国著名高校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公共课程门数最少,金融专业课程门数较少的特点。新疆财经大学博士层次金融专业课程设置正在修改完善之中,目前无法同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和厦门大学相比较。

新疆财经大学同中国人民大学本科层次金融专业课程设置内容存在很大的差距。两个学校开设相同的课程仅有13门,而中国人民大学开设的,新疆财经大学却没有开设的课程共23门(主要涉及税收、公司财务、投资经济学、风险管理、财务报表分析、财政金融形式与分析、金融学说史、金融衍生工具、固定收益证券、房地产金融和金融数学方法及应用等)。新疆财经大学同厦门大学本科层次金融专业课程设置内容存在的差距也很大。两个学校开设相同的课程仅有13门,而厦门大学开设的,新疆财经大学却没有开设的课程共24门(主要涉及金融监管、金融前沿问题、金融史、公司财务及数据结构与数据理论等)。新疆财经大学同中央财经大学本科层次金融专业课程设置内容存在的差距更大。两个学校开设相同的课程仅有13门,而中央财经大学开设的,新疆财经大学却没有开设的课程共40门(主要涉及发展、产业、区域及制度经济学、经济金融学说史、经济金融法、期货与期权、项目管理、资产评估、数据结构与数据库和财务报表分析等)。

三、新疆金融学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限制多元化人才培养

新疆财经大学金融专业课程内容及体系设置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两点:第一,本科层次必修课中的公共通识课程比金融专业课程多;第二,本科层次及研究生层次金融专业必修课中宏观课程比微观课程多、定性课程比定量课程多。这样的课程设置结构凸显了“厚基础”、“窄口径”的特点,这样的课程设置结构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对多元化金融人才的需求。

(二)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限制专业学习视野

新疆财经大学同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和厦门大学本科层次金融专业相同内容的课程仅有13门,而中国人民大学开设的,新疆财经大学却没有开设的课程共23门;厦门大学开设的,新疆财经大学却没有开设的课程共24门;而中央财经大学开设的,新疆财经大学却没有开设的课程共40门,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金融专业选修课的供给太少。为数不多的选修课限制了学生对于公司财务、风险管理、财务报表分析、财政金融形式与分析、金融学说史、金融衍生工具、固定收益证券、房地产金融和金融数学方法及应用等众多专业课程的学习,专业视野比较狭窄。

(三)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缺乏定量分析方法

新疆财经大学研究生层次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有关定量分析的课程只有三门(金融数学、金融计量学和金融工程);中国人民大学除了开设金融数学、金融计量学和金融工程课程以外,还为研究生开设了数理分析方法与技术和现代统计方法与应用等课程;中央财经大学除了开设金融数学、金融计量学和金融工程课程以外,还为研究生开设了数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应用、运筹学、投入产出分析和计算机应用等课程。显然,新疆金融专业课程设置中定量分析方法课程的设置比较欠缺。

(四)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缺乏素质教育环节

新疆财经大学本科层次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没有涉及素质教育的内容,但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和厦门大学都为金融本科层次的学生提供了相应的素质教育课程。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开设了自然科学课、人文素质课和艺术教育课,中央财经大学开设了应用文写作、逻辑学、文献检索、财经外语、大学美术、大学音乐和大学影视,厦门大学开设了生命科学导论和跨学科基本课程组。

篇4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小微企业;融资;创业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深入推进,中国经济迈入改革的深水区,要求提质增效的稳增长。2016年,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工业企业的利润由上年下降2.3%变为增长8.5%,在刚刚召开的两会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旧是国家政策的发力点和民众关心的焦点。中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愈加凸显,但因其资本实力相对较弱,融资难的问题仍旧亟待解决。所以,有效提升小微企业的活力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小微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资金问题,学界和民间的认知都很清晰。

本文研究的是新兴的互联网金融的融资模式,以安徽省部分小微企业为模型切入,研究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环境下我国小微企业融资方式及其面临的困难,通过对安徽省小微企业的调研,着重了解互联网融资在企业融资过程中所占的比例及其服务小微企业的方式,探寻企业进行互联网融资的详细过程及在融资中所面临的困难。企业选择互联网金融融资的原因固然在于在融资成本、融资效率、融资程序上的优势,但是同时,互联网金融在融资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即它的法律监管问题、违约成本低和金融风险等问题。从互联网金融的角度出发,互联网金融和企业之间的信用担保问题如何解决,互联网平台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的对企业的评级系统值得细细探寻。

二、安徽省小微企业发展概况和融资情况

小微企业规模小、转型快、经营方式灵活多样,在国民经济中较大中型企业更有活力,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更具造血功能,拥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而,我国经济可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小微企业的发展好坏挂钩。截止2016年10月,小微企业在我国东部12省市超600万户,中部9省市超220万户,西部10省市的超160万户,分别占全国企业总户数61.6%、22.24%和16.16%。学界目前就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在于融资难和融资贵已达成了普遍的认知和共识。然而,对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解决方法、及拓宽融资渠道的拓宽,学界却众说纷纭,各成一家之言。金融市场发育不足、小微企业融资专门机构缺失、服务结构单一等问题导致了小微企业融资贵。政策性金融融资机制的缺口、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缓慢、金融市场供给与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相偏离、国家性和地区性融资征信担保机制的匮乏等外部因素则导致了其融资难。从小微企业自身缺陷、融资渠道、市场资金供给等方面分析而言,不难看出小微企业亟待创新并拓宽融资渠道,扩宽企业资金的供给,弥补资金需求缺口,使金融机构资金供给和自身发展需求相契合,如是,在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解决上将会大有裨益。

就安徽省经济运行状况来看,2016年安徽省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0081.2亿元,增长8.8%,增幅比去年同期上升了0.2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8个百分点,处于全国第5位、中部地区第2位,中小微企业作为民营经济的主体在全省的经济发展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根据安徽省银监局公布的情况来看,安徽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广义上的小微企业贷款高于各项贷款增长,以徽商银行、各地区农商行、城商行为代表的省内中小金融机构为小微贷款提供近一半的贷款量,大银行服务大企业,小型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4321”新型政银风险分担合作试点持续推进,中小企业担保代偿补偿资金池不断扩大,是安徽省现阶段正努力迈进的方向。徽商银行、各地农商行等本土机构的整体贷款授信额度的放大,让省内小微企业更加受益。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比较优势凸显,其所具有信息传递链短、组织结构少及信贷成本低等优点愈加显著。与此同时,小微企业和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密切的资金往来的存款账户可显现小微企业财报中披露不足的信息,也是从资金供给的层面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行之有效的途径。

由是,广泛引入民营资本,大力支持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加强金融监管改革,提升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金融机构基于大数据分析、由B2C向020D型,在风险管理创新、服务方式多样、融资环节减少的同时,降低交易成本、分散风险、也将加速推动小微企业融资范围的扩大。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与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扩展

融资贵即企业融资成本高,需以高于银行同期的利率水平方能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融资机会,融资难则是企业即使愿意付出相应的高利率,仍然很难获得融资机会。互联网金融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中国P2P网贷行业头顶“互联网金融”的光环,诸多银行、券商、国企、上市公司也纷纷通过设置全资子公司或控股公司等形式拓展P2P网贷行业。规模的扩大、创新的泛起以及资本的涌入使得围绕P2P平台逐步形成集资产端、资金端、运营端以及第三方公共服务端在内的完整的生态圈,而小微企业也愈加受益于网贷平台等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产出。就安徽省而言,小微企业多通过此种方式受益。

1.“互联网+小微企业商会”模式

较有代表性的是安徽省蚌埠市,该市为促进小微企业融资成立的企业融资新干线,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担保公司、小贷公司、证券期货公司分别为17、14、12、6家。其以蚌埠市小微企业商会为平台,基于政府的帮助,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建立平台数据库,根据现金流、客户反馈、交易、信用、纳税记录等指标,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搭建区域性的信用评级体系,并以此作为基础与互联网金融公司展开合作。互联网金融机构鉴于其后台数据库拥有的完备数据资料,对所有商户进行信用评级,并据此来决定给每个商户贷款的金额。对于利用技术漏洞瞒报企业数据的情况,建立企业黑名单,降低信用评级对违规企业进行约束。这样将大数据与信贷业务相结合使得信息结构重塑、业务成本消减,“按日计息、随借随还”的模式创新,更大幅提高现金的利用率,使得小微企业更有动力,融资平台更具信心,双方互利互惠。

2.运营模式转变创新,P2P平台效益凸显

中国P2P平台在当下更倾向于向第三方中介转变,其先将资金吸引到平台里,由专业团队进行投资操控实现盈利。不同于投资基金的固定性和手续的繁杂,理财中介式的P2P平台投资手续更方便,资金流动性更强,收益率高于同期银行利率。鉴于时下部分平台为增加存贷款量,向投资者承诺高回报率,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企业的违约可能也加大。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深入推进,面向投资者、企业的双向征信系统的搭建是当务之急,这样,可使平台注重于发展优质的投资者,借贷资金更加稳定可靠,企业融资成本也可同步降低。

四、怎样做好小微企业的融资

1.金融机构立足基础,全方位融资服务增强企业活力

企业的效益是地方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的保证,实现好企业飞速发展就是加快地方经济建设。积极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全面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质效是金融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金融机构应根据小微企业“短、频、快”融资需求特点,业务流程优化,分工专业化,借鉴制造业标准化的“流水线”运作模式,授信审批和授信发起更加简便快捷,进而实现专业高效的服务目标。金融机构应对小微企业业务制定独立的发展目标、业绩指标和激励约束机制,权责统一,提高基层员工拓展小微企业业务积极性,进一步落实“点对点”帮扶机制,提高服务质效。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落实金融十三五规划,多措并举,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等手段,支持企业发展,实现金融和实体经济共赢。

2.创新思路,实现互联网金融的利好

金融机构应积极转变业务发展方式,坚持创新发展的“主旋律”,深入开展金融创新、深入加强银企互动、发挥专业化优势,推广企业融资新干线、“互联网中小微企业融资”等方式。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挖掘的大数据分析,推进企业融资服务能力提高,加快产品创新,加快渠道建设,提升金融业务风险管理效率。服务产品更加具体可观、多措并举创新服务渠道,为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对症下药,使业务办理同企业需求同频。将互联网与资金供给相结合,利用互联网的数据优势来支持其运作,快速解决资金问题,为小微企业提供便捷的直接融资渠道融资模式创新,创新风险防控措施,提高服务效率,使真正有潜力的小微企业获得资金支持。各大金融机构,政府部门通力配合,立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实现好,维护好,解决好,发展好,培育好一批中小微企业,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的等问题,促进企业内生活力的实现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同步、相衔接、相促进。

五、结语

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愈加突出,互联网金融也在蓬勃发展,未来金融发展的核心将是大数据、大互联网。小微企业进行互联网融资能更好解决融资、效率、程序等问题。不难预测,其发展前景将是地方金融机构主要提供融资、互联网金融辅助提供融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提供融资三分天下的格局。进行小微企业融资的创新,妥善解决互联网金融和企业之间的信用担保问题,构建全新的融资体系,做好政策落和保障,更将促进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吸引更多的民众投身于创新创业,进而以实体经济反哺于虚体经济,金融机构在小微企业融资时的支持也将在后期惠及自身,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冉瑞恩,邓翔.基于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比较优势的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实证研究[J].西南金融,2016(03).

[2]刘萍萍,张汉泉,许银银.蚌埠市小微企业互联网金融构想[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08).

[3]丁诺t,纪海荣.试论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解决之道[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02).

篇5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理财和投资理财的观念也在不断加强。投资理财的需求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复杂,从简单到专业,因而对高素质的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另外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对我国金融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尤其是国内金融行业。据分析,在广州、上海、北京等经济发展比较快速的前沿城市,随着越来越多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国内市场,金融行业的竞争也将更为激烈。同时外资银行不断进入,合资基金公司逐渐增加,银行和基金对人才的需求增长加快,金融行业对人才的争夺十分激烈。

所以,在经济学考研中金融学是非常热门的,具体有以下几个研究方向:

货币银行学

该专业方向主要研究跟银行及国家货币政策相关的问题,这里的银行包括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等。

热门分析:如今,许多银行都推出自己的理财产品,原本就倍受关注的银行业持续加温,成为热门的报考专业方向。

人才培养:货币银行学培养能在银行系统及其他金融机构、学校和研究单位从事金融经济管理和教学研究工作的高等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该专业方向主要在银行系统、学校和科研单位从事金融业务和管理工作,以及金融教学、研究领域就业。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工商企业和上市公司也需要大批专业人才,这些也是理想的就业方向。

推荐院校: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大学

金融经济(含国际金融、金融理论)

热门分析:截至2008年12月31日,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9460.30亿美元,全年增加4178亿美元,增长27.34%。许多新兴的名词如外汇储备增速、开放资本项目管制、国有银行股改、股票印花税都涉及到重要的金融经济理论问题。

人才培养:该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进步需要的具有较宽厚的经济理论知识、扎实的金融学专业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熟练掌握国际金融理论知识和国际结算、外汇交易、国际金融投融资等业务技能,能胜任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外资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投融资部门工作的应用型金融管理专业人才。

就业方向:该方向就业范围比较广泛,与其他各个方向都有交叉的地方。毕业生主要去向是外向型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商业银行等外资金融机构,以及中资金融机构的涉外部门、跨国公司投融资部门和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等。

推荐院校: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湖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

投资学

热门分析:中国股市经历牛市后,人们对投资学的兴趣也随之高涨,其实投资不仅仅是证券投资,范围极其广泛。国家发展、企业赢利、个人获利也都离不开投资。近年来家庭理财及投资已经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人才培养:该专业培养具有金融、证券、期货、保险、营销、企业管理等领域的必备基础知识和专门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一般来说,投资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去向:第一,到证券、信托投资公司和投资银行从事证券投资;第二,到企业的投资部门从事企业投资工作;第三,到政府相关部门从事有关投资的政策制定和政策管理;第四,到高校、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需要说明的是,应届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一般都是一线的操作员,因为没有任何单位会让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员工进入管理层,即使是基层管理岗位。

推荐院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保险学

该专业方向主要研究保险法学与保险数学,保险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安全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与运行规律,保险业与银行、证券业的关系等全方位的保险理论与实务。保监会对于保险专业的教学模式分为“西南模式”、“武汉模式”和“南开模式”,其对应的大学分别是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南开大学。

热门分析:在我国,保险业被誉为2l世纪的朝阳产业。首先,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以及人口的老龄化有利于保险业市场的扩张;其次,我国目前的保险深度及保险密度都很低,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再次,我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为保险业市场扩大规模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人才培养:保险学专业主要是为适应我国保险业的需求而开设的,大多数学校都要求学习金融、会计、投资等经济课程,构架一个宽泛的经济知识背景。有的学校还补充市场营销、法律知识等相关知识,诸如保险营销、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与国际商法等。

就业方向:许多人误以为保险专业的就业去向就是卖保险,实际上保险营销只是保险业中一部分工作,其他工作诸如组训、培训讲师、核赔核保人员和资金运作人员、精算人员。毕业生主要到保险公司、金融机构、社会保险部门及保险监管机构从事保险实务工作,也可到高等院校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此外,中介企业、社会保障机构、政府监管机构、银行和证券投资机构、大型企业风险管理部门等也需要该方向的毕业生。比较热门的职业有保险人、保险核保、保险理赔、保险精算师等。

推荐院校: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

公司理财(公司金融)

又称公司财务管理、公司理财等,是金融学的分支学科,用于考察公司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融资渠道,获得最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并形成合适的资本结构;还包括企业投资、利润分配、运营资金管理及财务分析等方面,也涉及到现代公司制度中一些诸如“委托-”结构的金融安排等深层次的问题。

人才培养:该专业毕业生在掌握现代公司金融理论知识和实务后,可为企业进行金融市场的融资、投资与风险管理服务。具备创新、管理和应用能力后,可努力成为现代公司金融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选择各类公司从事融资、投资工作,也可到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实务工作,或进一步深造后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厦门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篇6

金融学是一门集理论、实务、技能于一体的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然而农业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大部分是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没有任何在金融机构的工作经历。另外,由于金融学博士相对比较稀缺,但高校门槛友都要博士学位,因此农业院校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原专业并不是金融专业,甚至也不是相近的专业。其他专业对口的教师虽然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却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对于一些应用性强的课程,只能是照本宣科或泛泛而谈。农业院校的课题大都属“农口”,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和平台的缺乏,几乎没有纯金融的课题,参考大部分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教师的研究方向,基本都围绕农业经济和农村金融方面,结果就是科研脱离教学,不能有效地为教学服务,也不能及时将学科最前沿的研究反馈给学生。

1.1不够重视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

实践教学包括三部分,实验教学、基地实习和毕业设计。农业院校基本上都建设了金融模拟实验室,但硬件因缺少投人普遍存在服务器落后,计算机老化的现象。就软件来看,证券投资分析软件比较成熟,但要购买相关的实时资讯每年都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很多院校为了节省经费就采取压缩实验学时的办法。而商业银行和保险等相关软件虽有产品,但其开发还处于摸索阶段。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保密性比较强,实习单位接收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即便接收也不会对实习生进行业务操作的培训,更不会让学生亲自上岗操作。金融学专业虽为农业院校的非核心专业,但招生人数却远远高于其核心专业,因此在毕业实习阶段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只能由非金融专业的教师作为其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这就造成“学”与“用”不相匹配,学生用四年的时间学习金融,而最终完成的毕业论文却是非金融领域,这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就业。

1.2学生对就业前景缺乏信心

金融行业从业资格证种类很多,有证券、银行、期货、基金销售(主要针对银行)、保险等。以下是笔者对某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2009级学生已取得职业资格证的调研结果。从上图来看,学生对资格证的重要性并不陌生,但从考取结果来看,学生并不偏好跟自己专业联系更为紧密的资格证。其中,81%的学生认为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该行业工资水平较低,从业难度大。而事实上,金融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已连续几年跃居全国第一的高位,近五年我国的行业平均工资水平见图2。从上图来看,金融业平均工资水平除了2006年稍低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外,一直领先于其他行业。还有96%的学生认为考取会计从业资格对以后的就业更有帮助;另外,少数学生对金融专业不感兴趣。从生源角度看,农业院校来自农村的学生比例更高,平时接触金融有关方面的机会较少,甚至学了《证券投资学》后还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股票和基金,所以会有部分学生对金融业完全不感兴趣。这说明学校对学生的培养除了金融理论和专业实践之外,还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尤其是农业院校更应如此。

2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2.1重建具有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特色的培养方案

2.1.1增设农村金融的相关课程自2005年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cGAP)提出了普惠金融体系的内涵后,农村金融受到了空前的关注,市场也函需农村金融方面的专业人才。但只有中国农业大学等少数院校在金融学硕士培养阶段设有农村金融方向,开设了相关的农村金融课程。一方面有农村金融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为了增强其专业核心竞争力,建议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本科教学阶段就开设农村金融相关课程。例如,取消以往为了体现农业院校特色而开设的《农学概论》、《畜牧学概论》,取而代之的可以是《农村金融理论与政策》、《小额信贷》、《农业保险》、《农产品期货》和《合作金融》等课程。

2•1•2细化金融学专业方向综合类大学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大金融”培养高层次的理论型、国际型人才,而农业院校则应该扬长避短,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目前了解到国内高等院校对金融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虽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在实际的课程设置中,综合类院校和财经类院校已经考虑到顺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将金融学专业方向进行细化,着力培养专业人才,而农业院校则远远滞后于其他高校。建议农业院校在结合自身条件的情况下,除了设置银行、证券和保险等专业方向以外,更应该增设农村金融方向,体现办学特色,为农村金融机构培养应用型人才。

2.2注重对教师的实践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农业院校应积极创造机会,定期安排教师到相关金融机构实习、进修,还可以聘请金融机构的员工作为兼职教师,提高金融实践教学水平。另外还要加强与其他院校金融学专业之间的合作,定期选拔骨干教师到国外或国内知名院校访学进修,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以科研带动教学,形成良性循环。逐步形成一支既懂理论,又懂实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3对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

2.3.1建立全真实验教学体系全真实验教学体系即创建全真实的职业环境,以帮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亲身实践的一种教学方式。例如可以将实验室改造为银行营业大厅、券商柜台等等,学生可以分批、分角色体验不同的职业分工,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要注意金融实验的时间安排,证券投资分析类的实验由于要使用实时行情来进行分析,所以该实验安排就要跟证券交易所的开市时间一致。最后,农业院校还应在考虑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实验室对外开放和资源共享。

2.3.2拓展校外实习基地,真正实现“岗位实习”由于金融行业的保密性强,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难度就比较大。农业院校应当聘请已在金融部门担任领导的校友兼任客座教授,充分利用这样的人脉优势,与金融部门共建实习基地。可以尝试职工传授学生专业技能,学生传授职工专业理论,学校与金融单位之间建立起互利双赢的合作关系,才能保证实习基地的稳定性。

2.3.3尝试改变毕业实习的考核方式农业院校目前的毕业实习考核方式主要是撰写毕业论文。既然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服务于农村金融的专业人才,不如尝试取消毕业论文,而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实习项目撰写实习报告更为可行。

2.4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金融学专业不仅应该是专业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应该是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首先,建议大一、大二不分专业方向,共同学习金融专业的各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大三再按照学生的爱好、专长进行个性化培养,帮助学生设计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其次,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请金融业的成功人士为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的专题讲座,以自身的真实经历感染学生。再次,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列人人才培养方案。

2.5积极引导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

篇7

本文主就目前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指出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将引导式教学法应用于国际金融学课程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希望能够为国际金融学教师创新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国际金融学;课堂效率;教学方法;引导式;应用措施

国际金融学包含货币银行学、财务管理、国际结算、外汇风险管理等内容,并且覆盖了经济开放条件下国际上一切由汇率决定和货币兑换所引起的具有特殊性质的金融问题,因此国际上不少知名高校都将其作为经济类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而我国要想与世界经济发展水平接轨,培养高质量的金融业人才是关键,这就需要高校高度重视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紧密贴合国际形势,不断变革创新教学背景,提高教学质量。研究表明,引导式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国际金融学的兴趣与积极性,在国内外诸多一流大学的经济类课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教学成果。

一、我国国际金融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手段落后

目前,很多高校教师在国际金融学教学过程中仍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错误地认为学好国际金融学就是牢牢记住所有的知识内容。此外,在课堂上,教师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按照自己的预先规划来设计教学内容与任务要求,脱离了社会生产实际需求,并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很少,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课堂表现不积极,教学效果较差。

(二)教学资料少

相较于其他课程而言,国际金融学教师可使用的教学资料有限,课堂上缺乏一些典型案例,课后布置给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料也不多,这就使得学生较难理解课堂上一些较为抽象的知识点。

(三)实践教学环节匮乏

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个教学误区:认为国际金融学课程的教学重心在于理论知识的灌输,所以在进行教学时,偏重课堂教学,而实践教学时间则明显不足。学生在上实验课时只是在机房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例如模拟炒汇等内容,在实践环节尽管学生的兴趣较为浓厚,但是却缺乏具有教学价值的分析案例,能学到的有关国际金融实务的内容较少。

(四)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双语教学是国际金融课程常见的教学模式,但是不少教师在进行双语教学时常常局限于翻译上。教材中有大量的金融专业词汇,学生识记难度较高,理解起来较为困难,所以在学习时精力基本都花费在中英文翻译上,至于国际金融学这门课程本身则明显显得精力不足、兴趣不足。

二、引导式教学法在国际金融课程中应用的必然性

国际金融学课程作为经济类专业的基础必修课,适应了新世纪素质教育学科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对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有必要积极研究并探索出一条高效率的教学路径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金融专业人才。教学实践表明,引导式教学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点,还与教学实践紧密贴合。教师在进行引导式教学时,通常会针对各个章节都设计一个主题和必要的节目以便学生查阅,这种做法有利于国际金融学主讲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促进由理论知识到实践内容的自然过渡。此外在引导式教学法模式下,教师需先将教材理解透彻,归纳课本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情况设计教学活动。总的来说,引导式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学习的主动权重新归还给了学生,同时也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并予以相应的认可或指导纠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贯穿研究性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与创新能力。

三、引导式教学法在国际金融学课程中的具体应用方案

(一)改革传统多媒体文稿,适应引导式教学需求

教师在开展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活动时,应注重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结合实际需求提出相应的教学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入一些国际金融热点,拓宽学生视野,提升他们的金融实践能力。

(二)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设计不同的授课内容

不同专业学生在学习国际金融学课程时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侧重点也不同,例如,金融专业的学生主要需要掌握的是理论基础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多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介绍一些金融实事;而于学习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而言,对于金融实践能力需求较高,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介绍国际金融实务的具体操作方法,适当引入外汇市场中的操作内容;至于其他专业,对于国际金融学的掌握要求不高,教师在教学时只需简单介绍一些基本的概念、国际事实即可。

(三)引导国际金融动态,让学生了解国际金融形势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国际金融动态与发展形势是国际金融学这门课程改革最主要的特点,与以往一昧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不同,引导式教学法注重课堂教学内容与国际金融动态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教师在课堂上,应留有足够的时间向学生介绍一些最新的金融时事,利用案例引导来引导学生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加深他们对于课本内容的印象。

(四)补充引导题目和案例,让学生掌握国际金融实务

目前我国高校国际金融学课程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国际资金融通实践领域,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除了需讲解课本上的知识内容以外,还需大量补充有关国际市场上资金融通方法的教学内容,并且还应设置相应的引导题目、案列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思考,既锻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资金融通问题的能力,也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论

综上所述,引导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国际金融学课程的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成果。高校教师们在教学课堂上采用引导式教学法,鼓励学生自主分析一些实际金融案例,即提高了他们的理论知识水平,也培养了经济专业的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国际金融贸易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与各方面能力。

作者:李坤泽 单位:西安翻译学院

[参考文献]

篇8

>> 推动构建普惠金融体系 探索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化的云南模式 关于建设全方位金融体系促进小微企业融资发展的思考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金融体系构建 开发性金融融资推动山西中小微金融体系发展的研究与实践 小微企业融资环境问题研究 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研究 降低甘肃兰州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金融服务体系研究 金融生态环境对小微企业融资影响研究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构建海南地方金融体系的对策研究 产业集聚区内小微企业融资体系构建 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体系的构建 基于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农业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现行农村金融体系与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思考 金融结构视角下小微企业融资排斥研究 小微企业融资金融产品创新研究 金融改革视角下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金融创新研究 安徽省地方金融体系重构的难点与对策研究 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 小微企业融资难与金融改革创新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8]陆勤毅,构建地方金融体系,合力推动中部崛起――以安徽为例[J].会计之友,2012(2):13

[9]徐进,加快建设服务中小企业的地方金融体系[J].中国财政,2011(23),66

篇9

杠杆收购是最典型的并购基金业务,杠杆收购的演变历程最能体现并购基金的历史,垃圾债券在杠杆收购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从垃圾债券的兴起与发展出发,研究垃圾债券在杠杆收购中的作用,并以此为基础简要分析杠杆收购对并购基金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

垃圾债券;杠杆并购;并购基金

1 垃圾债券与杠杆收购

1.1垃圾债券的兴起和发展

垃圾债券是指资信评级低于投资级或未被评级的高收益债券,最早产生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在五六十年代,垃圾债券主要成为一些小型公司筹集资金的工具。由于这些公司规模较小、经营风险较高、资金实力薄弱、信用等级较低,在利用债券融资时需要以较高的收益来补偿其潜在的巨大风险。在高收益的驱使下,这种证券迅速被市场广泛接受;随之而来的是许多素质较差的企业也纷纷加入,致使债券的信用等级不断下跌,“垃圾债券”的称谓由此而来。自此,这种债券的信用受到怀疑,问津者较少。

七八十年代是垃圾债券发展的鼎盛时期:70年代中期以后,垃圾债券一改无人问津的局面逐渐成金融市场炙手可热的投资工具;到了80年代,垃圾债券延续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并于中期达到鼎盛状态;由于债券质量日趋下降并且受1987年美国股市大崩盘的影响,80年代末期以后,垃圾债券的发展开始走下坡路,债券发行公司无法偿付高额利息的事件屡有发生,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1992年;1993年以来,垃圾债券市场稳步发展。

1.2七八十年代垃圾债券快速发展的原因

从当时的社会和经济背景看,垃圾债券的发展主要原因包括:

传统融资方式无法满足企业对资金的巨额需求是垃圾债券发展的根本原因。一方面,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正值美国产业大规模调整与重组时期,传统陈旧的产业或需要更新设备、或需要弃旧从新,由此引发企业巨额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该资金需求无法从股票市场上得到充分满足,并且由于产业调整时期企业风险较高,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银行也不能弥补资金缺口。当传统的资金供给途径无法满足资金需求时,为筹集企业发展所需资金,垃圾债券成为企业重要的融资工具从而推动垃圾债券市场的发展。

金融监管的放松是垃圾债券发展的推动因素。70年代美国经济长期陷于危机和滞胀之中,经济霸主地位动摇;同时欧洲与亚洲金融发展对美国金融业形成挑战与威胁。内忧外患的局面迫使美国当局放松对金融业的管制。在金融自由化浪潮的推动下,美国金融监管当局放松对有价证券发行人的审查,这无疑为垃圾债券的盛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2.3垃圾债券在杠杆收购中的作用

20世纪70年代以前,垃圾债券的用途主要是为中小企业拓展业务;而70年代以后,垃圾债券的功能从最初的业务拓展逐步转为为公司兼并购业务融资。按传统的观点与做法,兼并与收购通常是资历雄厚的大企业吞食小企业。但是,垃圾债券的出现使逆向并购成为现实。许多虽然规模较小但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纷纷利用垃圾债券市场赐予的良机,以小额自有资金从事超大规模的并购。这种利用发行垃圾债券筹集资金对被收购公司的股权进行收购的行为,被称为“杠杆收购”或“管理层收购”。杠杆收购的主要特点就是举债融资,融资结构一般包括优先级债务、次级债券与股权资本,垃圾债券是杠杆收购中夹层融资的最主要来源。20世纪90年代以后垃圾债券市场出现了信用危机,目前西方杠杆收购中次级债权资金主要来自夹层基金。

2 杠杆收购对并购基金的价值创造

并购基金是专注于对企业进行并购的基金,通过收购目标企业股权,对其进行重组与改造,持有一定时期后再出售。

早期的基金收购业务大多是管理层参与的收购和友好收购,而且规模不大,杠杆比例也不高。但80年代以来,企业并购中的杠杆比例升高,高杠杆化的运作为并购基金的资本增值管理创造了债务约束条件。债务约束控制了成本,债务支出的增加减少了公司自由现金流,从而压缩了经理从事低效投资的选择空间。具体而言,首先债务可有效控制现金流流失,迫使管理者保留资金,不会投资于有损股东价值的低回报率或者是亏损的项目上;其次,债务是一种有效适应变化的制度;再次,债务具有预警作用;最后,债务的存在能迫使管理者采取之前不愿采取的价值创造政策。

3 结论

由以上论述可知,垃圾债券的膨胀支撑了杠杆收购的扩张,从而带来收购基金业务的拓展。实践也证明,垃圾债券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并购史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没有垃圾债券,就没有80年代的第四次并购浪潮,正是垃圾债券与杠杆收购的联合开发,才开创了一个并购的新纪元。

在这段垃圾债券和杠杆收购大行其道的历史中,不得不提到,1989年KKR对RJR的敌意收购,见证了杠杆收购的辉煌战绩。垃圾债券作为杠杆收购中夹层融资的重要来源,在杠杆收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杠杆收购为并购基金创造债务约束条件,有利于优化公司治理结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转型,企业之间的收购与兼并时常发生,如何有效借鉴美国并购经验,促进中国企业的重组与发展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徐晓静.美国高收益债券市场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D]. 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2013.

[2]高文亮,王晔.美国高收益债券市场发展的回顾与展望[D].河北金融学院,2013.

[3]金香兰.浅谈垃圾债券[D].延边大学法学院,2012.

[4]刘亮.欧美垃圾债券兴衰对我国的启示[D].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2012.

【作者简介】

篇10

1.以竞赛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各大学以丰厚的奖金为奖励,以博大的学术团队作为技术支持,还有校园图书馆等硬件资源的配合,使各类专业竞赛得到积极响应。以这种形式实践的优点是不胜枚举的,可以让同学们在比赛中密切关注热点话题的研究,以团队的形式,不仅增加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能力,很好的沟通还有助于更有效率地完成任务。这些竞赛训练了同学们的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大量提供实习机会。与国内高校有所区别的是,美国大学会联合相关金融领域的公司为在校所有同学提供实习机会。这种实习往往是强制性的,纳入学分体系的。校方会根据在校学生所学基本课程及能力,将不同学生与关联公司不同业务相匹配,给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让学生和企业密切接触。3.以讲座和研讨会的形式让学生与金融企业“零距离”接触。在国外,校友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很多小有成就的企业人士往往愿意与母校与学生分享心得,与此同时,他们会很支持学校相关的大学生实践培训,可以总结为“出钱出力”。很多课程会请银行等相关机构经理人员来讲课,并邀请相关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和学生面对面交流。所以,学生有非常多的机会,可以和这些机构密切接触。这种交流不是虚设的,它让学生了解到如何将学术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的业务操作有机结合,可以让学生在一点一滴中进行职业规划,大大缩短了大学与就业的过渡期,学以致用,用以导学。

我国金融学本科创新实践课程设置缺陷

1.课程实施过程中社会联系不足。美国院校一个比较普遍的创新教学方式就是请知名企业或经济家与同学零距离更直接地交流探讨金融知识。他们相对于老师而言,除了拥有很多的理论知识,还充满了更多的实践经验,对同学未来进入社会能起到一些更积极的作用。中国高等院校的经济类课程设置大部分只停留于简单的课堂教学,教学方式过于传统,缺乏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做到学以致用。2.模拟课程仿真性不足。美国院校设置了很多模拟操作比赛课程。这在我国高等院校中也开设了诸如此类的课程,但是由于软件开发程度的不同,我国的模拟课程虽说是叫模拟,但仍然是脱离实际的。但国外的模拟软件相对于我国仿真程度就高了很多。我国高等院校金融学本科实践创新课程内容的空洞与陈旧,也是造成我国金融业人力资本市场的供需脱钩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中美金融学专业实践创新课程设置的比较,中西结合,取长补短,不断完善我国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

美国金融学本科创新实践课程实施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