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实训报告范文

时间:2024-02-21 18:03: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专业实训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会计专业实训报告

篇1

会计在公司里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会计是对会计单位的经济业务从数和量两个方面进行计量、记录、计算、分析、检查、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核算手段,它本身也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

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都基本掌握了,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到实际上应用,那我想我肯定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自认为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在这里只能成为空谈。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实际的会计实务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

平常在学校学到的都只是课本上的知识,缺乏工作经验,还不能满足会计工作的需要。为了积累关于会计专业的工作经验,我在唐山三友集团氯碱有限责任公司获得了一次十分难得的实习机会。实习期间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期间能够遵守工作纪律,不迟到、早退,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得到学习领导及全体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

这里的同事对我非常和气,他们耐心地向我介绍了公司的基本业务、会计科目的设置以及各类科目的具体核算内容,又向我讲解了作为会计人员上岗所要具备的一些基本知识要领,对我所提出的疑难困惑也是有问必答,尤其是会计的一些基本操作,都给予了细心的指导,我很感激他们对我的教导。在刚刚接触社会的时候,能遇上这样的师傅真是我的幸运。虽然实习不像正式工作那样忙,那样累,但我真正把自己融入到工作中了,因而我觉得自己过得很充实,觉得收获也不小。在他们的帮助下,我迅速的适应了这里的工作环境,并开始尝试独立做一些事情。

在这里我的收获很大,我学会了录入业务、记账、登帐、填制记账凭证、使用打印机等好多的知识,掌握了会计工作的基本流程,也学到了不少为人处事之道,认识到不断学习的重要性,更多的了解了会计专业的特点,发现电算化在公司的使用日益普遍等等。以下就是我的实习收获和所得。

公司里凭证的填制已经基本上由电脑生成打印机完成,很现代化,而且我发现这里所使用的用友软件很方便快捷,网络已经能很好的为公司服务了。

一个月的实习我基本掌握了登账的方法:首先要根据业务的发生,取得原始凭证,将其登记记帐凭证。然后,根据记帐凭证,登记其明细账。期末,填写科目汇总表以及试算平衡表,最后才把它登记入总账。结转其成本后,根据总账合计,填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损益表等等年度报表。这就是会计操作的一般顺序和基本流程。会计本来就是烦琐的工作。在结账以前必须先对账,对账主要是为了发现和纠正记账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因为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难免会出差错,而且差错可能出现在各个环节,如记账凭证填制中的错误、记账过程中的错误、实物保管过程中的疏忽等等。因此,在会计期末将账簿同会计凭证、其他账簿、实存物资相核对,可以保证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是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保证,同时为报表的编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篇2

【论文关键词】会计实训;校企合作;真账实做

会计实训是会计专业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是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有效途径,是落实会计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有效方式。多年来,承担会计教学任务的各会计院校,对会计实训都十分重视,探索出了一些有益的会计实训模式和方法,有的院校采取文字描述经济业务事项加仿真原始凭证的实训模式,让学生通过记账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加以实训;有的院校直接采用仿真原始凭证的实训模式,让学生通过原始凭证的识别、记账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加以实训。采取文字描述经济业务事项加仿真原始凭证的训练模式和没有文字描述只有仿真原始凭证的训练模式,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会计实训模式,我们称之为“文字描述实训模式和仿真原始凭证实训模式”。然而无论是文字描述实训模式还是仿真原始凭证实训模式,它们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忽视了学生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因为,这两种实训模式与日常会计教学中文字叙述的会计业务事项非常接近,可以说学生只要会对文字叙述的经济业务事项编制会计分录,就能够轻而易举地完成会计模拟实训,学生不需要根据原始凭证来判断经济业务事项的前后联系,不需要太多的会计职业判断。然而,真实企业的会计工作只有反映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时的原始凭证,既没有文字描述也没有原始凭证的顺序排列。因此,我国目前的这两种会计实训模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造成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仍难以适应真实企业的会计工作,尤其是难以辨别真实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的原始凭证所反映的内容,无法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准确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了提高会计专业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提升学生辨别真实企业经济业务事项原始凭证的能力,准确对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就必须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会计专业会计实训模式。

一、目前会计实训模式存在的问题

会计实训是会计专业学生在经过系统的会计理论知识学习后,将会计实务知识引入课堂,采用真实的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模拟会计实务操作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会计实训按照实训的科目划分,可分为基础会计实训、财务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等;按照实训的项目划分,可分为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按照实训的难易程度划分,可分为简单会计实训和复杂会计实训;按照实训的表现形式划分,可分为文字描述实训模式和仿真原始凭证实训模式。

文字描述实训模式就是用一句话或几句话来描述每项经济业务事项发生的时间、内容和金额等相关信息,同时列示出与文字描述经济业务事项相一致的原始凭证的实训模式。采用这种实训模式,学生可以根据文字描述的经济业务事项和相应的原始凭证进行相应的记账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和财务报表的编制。这种实训模式与日常会计教学中所讲述的内容相同,学生容易接受,能够使学生迅速熟悉会计实务操作的流程,但这种实训模式与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的真实原始凭证有很大差距,这种实训模式只适合初学会计专业的学生。

仿真原始凭证实训模式就是在仿真原始凭证的前面或后面没有相应文字描述的经济业务事项只有仿真原始凭证的实训模式。与第一种实训模式相比,这种实训模式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时所形成的原始凭证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原始凭证识别能力,但是这种实训模式与真实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的原始凭证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因为,实际会计工作中反映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时的原始凭证,并不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因此,要想切实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实践动手能力,尤其是会计专业学生根据真实原始凭证对经济业务事项所做出的职业判断能力,仅停留在目前的会计实训模式下是无法实现的,必须走出仅停留在课堂上、教室里搞会计实训的传统会计实训模式,将真实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的原始凭证搬进课堂,走进会计专业学生实训的第一现场,成为会计专业学生实训的第一手实训资料,才能真正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尤其是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

二、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真账实做为载体,创新会计实训模式

为了实现会计实训与会计实务工作的直接对接,就必须深化校企合作,走校企合作之路,将真实企业所发生的真实经济业务事项的真实原始凭证搬入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训课堂,由校外会计实践专家亲自指导学生进行会计实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从而对企业真实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准确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到达预期的实训效果。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真账实操为载体,由校外会计实践专家亲自指导学生进行的会计实训,我们称之谓“真账实做”会计实训模式。这种新的实训模式与传统会计实训模式相比,它跳出了传统会计实训模式用文字描述经济业务事项或按一定照顺序排列原始凭证的圈子,学生实训接触的原始凭证就是将来从事会计实际工作时要接触到的真实经济业务事项的真实原始凭证,因此,建立在校企合作基础上的“真账实做”会计实训模式是会计专业学生实现会计实训与会计实务工作直接对接的最好会计实训模式,是对我国传统会计实训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建立在校企合作基础上的“真账实做”会计实训模式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校企合作,真账实做会计实训必须建立在企业自愿,择优选择的基础上。由于企业所发生的真实经济业务事项的原始凭证所反映的会计信息涉及各个单位的商业秘密,并不是任何单位都愿意公开本单位商业秘密的,因此,实行校企合作,真账实做会计实训必须建立在企业自愿的基础上。在选择校企合作单位时,应本着自愿、择优的原则,由各会计院校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由企业提供本单位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时所取得或填制的原始凭证及相关会计资料,同时,各会计院校和参与会计实训的学生也应当保守提供会计资料企业的商业秘密,尽可能减少由于会计资料公开可能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为了做到保护提供会计资料企业的商业秘密,保证所提供真实经济业务事项原始凭证等会计资料的安全、完整,各会计院校和参与会计实训的学生可以对真实经济业务事项的原始凭证等相关会计资料进行复印或扫描、打印,并实行封闭管理,确保反映真实经济业务事项的原始凭证等会计资料不泄露、不外传,从而减少提供真实经济业务事项原始凭证企业的后顾之忧。

2.校企合作,真账实做会计实训所选择的企业必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可以成为校企合作单位,各会计院校必须在深入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校企合作单位,比如可以选择工业、商业、物流、外贸、房地产、建筑施工、银行等各具特色的企业作为校企合作单位,使选择的校企合作单位与各会计院校培养的会计专业学生相适应。各会计院校也可以直接与从事会计记账的中介机构进行校企合作,由于会计记账机构着各式各样企业的会计记账业务,所的各式各样的企业具有一定的可选择性和代表性。因此,在选择校企合作单位时,各会计院校可以考虑直接与会计记账机构进行合作。

3.校企合作,真账实做会计实训所选择的企业经济业务事项的原始凭证必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比如某产品生产销售企业生产5个产品,5个产品的生产工艺,原材料耗费基本相同,只是产品的规格型号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只需选择2个或3个产品作为会计实训对象,没有必要将5个产品全部作为会计实训对象,也就是说,所选择真实企业的真实经济业务事项的原始凭证应当有所取舍,避免重复,不能照搬照套,而是应选择一些不重复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的原始凭证进行会计实训,所选择企业的真实经济业务事项的原始凭证必须具有典型性。

4.校企合作,真账实做会计实训所选取企业经济业务事项发生的时间应当具有连续性。目前的会计实训往往模拟一个企业一个月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实训,学生实训后只知道如何进行“本月合计”,而对如何进行“上年结转”、“本年累计”、“结转下年”等会计账簿登记内容并不清楚。因此,在选择真实企业的真实经济业务事项所发生的原始凭证时,应当考虑时间上必须具有一定连续性。比如可以选择一个企业连续3个月的经济业务事项的原始凭证让学生进行连续实训,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如何进行“上年结转”、“本年累计”、“结转下年”等日常会计账簿登记,掌握会计的连续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所必备的会计知识和技能,提高会计实训的效果。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作过程;会计专业;课程设置

一、传统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过分重视学科体系

高职课程多年来一直沿用大学课程体系,在知识编排上学科逻辑结构严密,系统完整。这种课程对培养学科型人才是适用的,而当前高职把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满足某一财经职业岗位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传统的课程模式显然已不再适应。

(二)课程划分过细

传统的课程设置过分强调各自的学科体系,专业面设置过窄,知识结构不合理,课程设置缺少横向联系,课程之间缺乏整合,导致一方面课程之间不衔接,出现空挡;另一方面,又交叉重复,内容烦琐。

(三)强调对学生的知识灌输,忽视市场对学生的要求

传统的课程设置中,开设的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输,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以及综合职业能力。课程内容跟不上时展的要求,不考虑市场发展的需要,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创业。

(四)忽视了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课程教学仍沿用“教师+粉笔+黑板”的教学手段,老师课堂以讲授为主,学生以记笔记为主。这种课程模式忽视了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为主导的基本特征,不利于学生发展个性。

二、会计职业岗位群涉及的岗位及职责分析

(一)单位业务的繁简和规模大小决定会计岗位设置

一般应考虑单位规模的大小、经济业务和财务收支的繁简。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企业的会计岗位按职责流程划分,一般设置如下岗位:总会计师,会计主管,出纳,稽核,资本核算,收入、支出、债权债务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 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核算, 总账, 财务会计报告编制, 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等。

(二)会计岗位设置决定各个会计岗位职责

会计岗位可以较综合,也可以分工很明细,考虑单位内部牵制的需要和各个岗位工作量大小,各个岗位都要赋予相应的职责任务。

(三)按照社会需求分析归纳会计职业岗位群

会计课程设置是为了解决会计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所需要的知识体系。会计专业技术应用能力是通过主要会计岗位所需要的能力进行分析后明确的。它一旦确定,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的制订和教学实施都将围绕如何实现会计技术应用能力目标而展开。

三、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会计课程体系

(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会计课程体系是培养岗位适应能力的重要条件

会计专业课程考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专业课程,按企业单位对会计岗位的职业要求,讲解和指导每个主要岗位涉及哪些工作任务及如何完成这些任务,以会计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标准来设置课程,把形成会计专业技能的课程设置成岗位课程,实施岗位课程教学模式,围绕岗位特点进行岗位技能教学,使学生掌握各个岗位及会计职业岗位群的基本技能。

(二)科学合理地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会计课程体系

会计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是综合性的能力,它需要较完善的知识体系作支撑。会计岗位的综合性技术应用能力是由多个单项技术应用能力构成。我们应将综合能力分解为若干单项能力,结合会计岗位对单项能力做出较科学具体的描述,然后确定培养单项技术应用能力所需要的知识。使各项技术应用能力的内容更具体, 要求更明确。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会计课程体系的具体内容

为了便于教学,应分层次、分岗位建立模块,会计课程的开设可按照基础技能、岗位技能和综合技能三部分内容逐层提高的顺序进行

1.基础技能课程。在按会计岗位进行技能教学之前,首先开设会计入门知识与技能课程,讲授基础技能知识,让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最基本的技能,掌握会计工作的基本程序:制证登账编表,为学生打好专业理论基础,这是实施岗位技能教学的前提。主要介绍会计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本课程的实训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同时进行,不再单独开设实训课。

2.岗位技能课程。按照岗位设置的岗位课程,设想包括七个方面,每个方面的主要内容都按岗位技能需要设置,每门课程的实训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同时进行,不再单独开设实训课。内容见表1:

表:会计报表、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会计报表分析报告等。

3.综合技能课程

在开设基础技能课程和岗位技能课程的基础上,再开设综合技能课程,具体包括:

(1)纳税申报与调整实务。各种税的核算方法,办理公司税务上的缴纳、查对、复核等方法,办理有关的免税申请及退税冲账等方法,办理税务登记及变更等方法,编制有关的税务报表及相关分析报告的方法,办理其他与税务有关的事项等。

(2)外贸企业会计实务。进出口业务流程、国际结算与融资方式、出口退(免)税理论与实践、外汇核销流程及操作、进出口业务会计处理。

(3)财务软件操作与应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通用账务处理系统、通用会计报表系统、其他业务系统。实训:账务处理、报表处理、综合练习等。

(4)ERP应用。会计信息系统及系统管理概述,账务处理子系统,各类子系统的业务流程、数据流程及基本使用方法等。

(5)财务管理。筹资、投资、资金营运及收益分配的管理, 财务预算, 财务控制,财务分析等。

(6)内部审计。资产审计;收入、成本费用审计;利润审计: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利润总额等。

(7)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在按会计岗位群设置的模块实训教学的基础上,再进行会计全程模拟实训,能使学生的会计专业技能进一步系统化。模拟内容应分为手工实训和电算化实训两部分。手工实训是基础,进一步训练学生制证、登账、编表的技能。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重在运用电算化会计软件来记账、算账、报账,使学生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完成从初始化到报出会计报表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 石兰东,袁畅黄.按会计岗位群构建模块化会计课程[J]. 消费导刊,2007,(7)17-18.

[2] 潘煜双.会计学专业实验课的“点线面”教学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 ,(10) 22-24.

篇4

【关键词】会计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

本科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具备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会计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一、会计教学模式的现状

本科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我们把学生培养成较强应用能力的人才,但是我国目前的会计教学模式都是以传统教学模式为指导的,这就决定了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线应用在实践性很强的会计学科的教学上,必然存在着诸多弊端。

(一)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教学文件,以理论教学为主线,实践教学内容处于从属的被支配的地位。由于实践教学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所以对实践内容的目标、要求、范围及性质不明确、不具体,从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及地位。在确定教学内容方面,在学科内部,因过分强调自身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在深度、广度上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求全、求广、求深,造成知识的传授目的不明确而把握失度。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脱节会计专业类课程是一类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在讲授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如何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只不过是把实践内容概念化,理论化了。这种教学要求学生在几乎没有感性东西作为依据的条件下,通过教师的讲授去用想象,推理等思维明确实际业务是怎么样处理的。达到这一目的教与学双方都要花费较多的精力。实践教学是将会计处理的原始资料交给学生,通过教师的解说,指导学生能读懂原始单据,能分析原始单据,并根据原始单据作出相应的处理。这同样也需要花费一定的精力。这两种教学无论在目标、方法、内容上都有所不同,如果生硬的将两种方式拼凑在一起,不仅不会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而且还会加大教师与学生的负荷,这也是专业课教师总在报怨课时紧张的原因之一。

(三)对会计实训教学不够重视,课程设置不合理。高职会计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从而导致会计实训教学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效果不佳。而目前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实践教学所占比重过低,课堂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的课时结构不合理。很多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主干课程《中级财务会计》、《审计学》等一般只设置理论教学学时,没有实践教学学时,即使有也只是安排两周的实训草草结束,整个实训教学完全流于形式。而这些主干课程恰恰实务性非常强,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训来熟练掌握。

(四)教师结构不合理,缺乏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会计实训教学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取决于它是否有一支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目前很多院校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由会计专业的教师或实验员担任,其指导与解释缺乏真实性和权威性,因为他们当中部分人对具体的业务环境也未亲身经历,在模拟实验过程中只能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想象。

上述种种现状都会导致“办学与社会需要脱节,学习与实际应用脱节”的问题。这一问题会使社会对学校的学生质量产生疑问,产生负效应。从而影响到学校的声誉、生源乃至生存等诸多方面。

二、会计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具体实践

会计专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就是要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充足的动手的机会。这一模式以实践教学为主要内容,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会计实践基础;第二步层次为专业专项会计实践;第三层次为综合会计实践;第四层为会计电算软件实践。

第一层次会计实践基础。这一层次是会计专业课教学的起点,是最基础的环节。这一环节的教学目标是:在理论上应具备对会计实践基础业务的处理能力,如填写会计凭证,设置会计账簿,简单的记账工作,填制简单的会计报表等。这一教学目标就决定了会计实践基础的教学应该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各占一半的比例。例如,经济业务的确认与记录 通过教师的理论讲授,使学生明确对会计要素确认的基本原则及方法。具体内容包括存货业务的确认与记录、生产加工业务的确认与记录、收入和利润业务的确认与记录、所有者权益业务的确认与记录。在填制会计凭证实践技能训练时首先由教师讲授会计凭证填制的基本方法,注意事项等。其次,由教师示范填制会计凭证,教师的示范要求规范并与实际工作中的填制方法相一致。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际业务填制相关的原始凭证及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实践技能训练教师首先要对已由学生填制完的原始凭证及记账凭证进行审核,使每一张凭证正确无误,然后指导学生依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需要登记的账簿主要有现金及银行存款日记账,各种明细分类账及总分类账。填制会计报告实践技能训练,教师要以讲授方式介绍会计报告的种类、编制方法和编制原则,也要使学生明确会计报告的基本意义。在此基础上将实际的会计报表发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编制会计报表。

第二层次专业专项会计实践。这一层次是会计专业课教学的关键所在、中心环节,这一环节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练的掌握各项专项会计实务处理能力及技巧。这一层次的具体教学内容,例如往来款项业务实践,企业在同国家、其他单位和企业职工个人之间的经济业务往来中,经常出现一些待结未结的应收、预付款项和应付、预收款项,这些款项称为往来款项。通过本部分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处理往来款项业务,包括原始凭证及记账凭证的填制及相关会计账簿的登记,即包括明细分类核算也包括总分类核算。财务会计报告业务实践,会计报告是反映企业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通过本部分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在实际工作中如何编制会计报表,如何对会计报表所反映出来的情况进行分析。

第三层次会计综合实践。这一阶段是会计专业课教学的归纳总结阶段,是最后的环节。这一环节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掌握各项专项会计业务处理能力的基础上,掌握各项专项会计业务之间的联系。从而明确会计业务处理的整个体系。这一阶段的教学内容不要求象第二层次那样有深度,但要求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具体的教学内容应该是:以某具有代表性的单位一个月或一个年所发生的实际会计业务资料为依据,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明确实践中会计岗位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一个统一协调的会计工作体系的。这一阶段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主,教师只起辅导、解凝的作用。

第四层次会计软件实践。这一阶段是会计专业课实践教学的升华阶段,即由手工处理升华到电脑数字处理。作为高等院校培养出的毕业生必须适应现代会计实践的这一新特点,具备会计数字化处理的能力。顺应这一要求我校把会计软件做为会计实践教学的最后一环,使学生在出校门之前就能熟练掌握会计信息电算化处理,为会计工作信息数字化做好了准备。

上面是针对不同阶段的理论授课进行的四个层次的会计实践,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将实地参观发融入到教学中,例如当介绍成本章节时,可带学生到工厂车间现场参观,使学生认识生产产品的流程等,认识成本归集的原理,这样可以带给学生感性认识和理性的体会,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特别是在毕业实习时,要充分利用这一大块时间将三年多了学习的理论用于实践,充分了解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能从客观上对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更加充分大学解了理论与实际的关系。

三、对会计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建议

首先,要加强实训条件建设。实训设施设备是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条件,也是目前职业学院需要加强的方面,要科学规范,按照专业基本能力训练在校内完成,实训设施设备的技术含量达到企业现场设备的一般水平的要求,建设实训室(厂、场)。要在校内形成仿真的职业环境。要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机制,满足顶岗实践的需要,成为专业教学的有效延伸。要建立方便学生自主学习的实验实训室管理制度,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的要求。

其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更多的双师型人才。

实践教学需要教师既有扎实的理论和教学经验,又有生产实践经验和熟练的动手操作技能;既要了解本专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又要具有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开展有效教学及教研的能力,故必须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造就出更多的“双师型”教师。

再次,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再仿真的资料,也只是仿真而已。因此学生在实训操作中往往会认为资料是假的,从而将会计实训当成一般的会计作业来完成,未能达到实训的预期目标,一旦接触到实际业务,仍一筹莫展。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应让会计专业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以实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而顶岗实习也有一定的困难,一是企业无法同时提供这么多的岗位,目前较好的解决办法是分散岗位。学校多联系几家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和它们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让每一个单位留出几个岗位给学生,一个班的同学同时进行实习,最少应有两个月,实习结束后下一个班同学再来替换。

参考文献:

[1]王文涛.浅析会计的实践教学[J].才智,2011(02).

[2]巩楠.关于中职会计教学改革实践性教学的浅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01).

篇5

关键词: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操作性;有效性

目前,会计人员的使用普遍存在两种情况:一是企业即使出高薪也难以招聘到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另一种是会计专业应届毕业生由于经验缺乏,即使是低工资,也难以找到好的企业。因此,如何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掌握会计操作技能,是提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率,赢得用人企业青睐的关键。

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有效性不足的原因分析

课堂教学忽视操作有些教师认为,课堂教学就是给学生讲解会计理论方面的内容,至于实践的内容是实践环节的事,从而造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指导严重脱节。

仿真实训仿而不真中职会计专业基本上都建有会计仿真模拟实训室,提供学生会计仿真模拟训练。但很多学校实训室的配置远未达到仿真要求,影响学生的实训效果。同时,教师给学生安排的仿真模拟实训,几乎是企业常规性会计业务所涉及的内容,一些极为重要的会计技巧,往往没有进行实训。

校外实习名不副实一方面,由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很多企业会借口涉及公司商业机密,不让实习学生接触公司真实而全面的会计资料,也不让学生轮岗实习,更难以参与到会计实际工作中去,名义上是到企业进行会计毕业实习,实际上是干一些复印、打字及搞卫生等杂活。另一方面,学校对学生实习也不重视,表现为学生处于“放羊式”的实习,既没有给实习企业补助,也没有派实习指导教师进行过程跟踪管理和指导,学生与企业之间无法就实习技能方面进行协调。

学生平时的操作训练缺乏实效教师布置给学生平时的训练作业,基本上是理论性的题目,操作性和综合性的题目基本上没有;有些教师为了批改实验报告方便,以布置比较简单的单项性实验为主,综合性实验几乎不布置,布置了也不批改,这样,教师就不可能了解学生实验报告的质量和技能掌握的水平,学生也不清楚自己做的实验对还是错;教师布置给学生的阅读书目,基本上是理论性的,而可操作性的阅读书目很少,有些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查阅互联网上的案例或讨论相关资料,阅读资料只布置,既不检查,也不讨论,加上学生自身的自觉性又差,布置了也等于没布置。

考评体系不切实际实践教学质量考评体系直接影响学生实践效果和学生技能的提高。对学生的实验报告只是判断其对错,专业实习看他是否曾经到企业去锻炼过以及企业给学生的评价。由于没有一套规范而完整的考核指标与过程管理制度,因此,往往会使学生实践环节出现走过场的现象。

提高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课堂教学中强化操作性教学,做到学以致用中职会计专业是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的,而不是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对于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主要是要让学生掌握技术,让他们有真正的动手能力。如果把他们按照研究型人才来培养,给他们传授很多的理论知识,会让他们失去学习兴趣。理论知识的教学对于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来说,以“够用”为原则,理论性强的内容可以使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项目教学法,既直观,又易掌握,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极好方法。

校内由仿真模拟向全真模拟实训转变校内全真模拟实训室在硬件上不仅要加强,在软件上也要真正做到全真,即提供企业真实的数据,配备有经验的实训指导教师,让学生了解实训中每一个步骤的动作要领和关键技巧。中职会计专业校内仿真实训效果之所以仿而不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实训指导教师仅停留在“是什么”,而没有达到“为什么”。所以需要:(1)配备专业实训指导教师。聘请经验丰富的退休会计来担任实训教师,也可以请企业的在职会计来兼职。(2)选用真实全面的实训数据。既要有企业常规的会计实务数据,更需要有企业极为需要而现在忽视的实训数据。(3)增加全真模拟实训课时。会计专业的很多理论知识可以在实训室完成,而不一定要在理论教学课堂上完成,在实训中讲解理论知识,学生掌握得会更好。(4)讲清动作技术要领,比如,原始凭证取得的方法、审核原始凭证的技巧等。(5)提升实践教学层次和要求。目前,校内实训项目主要是把常规性、个案性的账务处理作为实践教学的重点,培养的是学生对一般经济业务的核算能力。如怎样对企业部门进行编码以实现部门核算,利用财务软件完善的功能进行查账,怎样快捷地获取所需要的会计信息等很少涉及。因此,有必要加强实践教学层次的提升,让学生真正掌握会计操作技能。

成立由退休会计师组成的会计实训中介机构在校外实训效果不佳,企业不愿承接学生毕业实习的情况下,可以成立由退休会计师组成的会计实训中介机构,让退休会计师来指导学生毕业实习。他们的经验丰富、责任心强,主动性和热情性也比较高,愿意与学生接近,愿意将自己的知识技能教给学生。

重视综合性和技能性训练学生会计技能掌握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就业,也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将来的招生。因此,我们要进行改革。(1)提高学生实践教学经费,并将其真正用于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上。(2)重新制定实践教学质量认定标准。规定学生必须达到的实践能力标准,如在建账、制单、审核、记账、编制报表等方面具体实践标准,达到什么程度就可以取得何种等级的成绩等。这既能促使学生自觉提高会计技能,又能让企业了解该毕业生的动手能力。(3)培养专业教师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一是要形成制度,督促教师到企业锻炼,以适应会计实务发展的新变化。对于到企业锻炼的教师,一方面,学校要给予一定的奖励,以调动其积极性;另一方面,对于不去企业锻炼的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处罚。

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考评体系建立实践教学考评体系的重要作用在于通过全面、客观的考核,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有一套规范而完整的考核指标,把握“过程+结果”的原则进行考核,避免学生实践环节走过场。具体考核指标的制定一定要有科学的依据,应当包括以下主要指标:(1)职业道德:在教学过程中考查学生的诚信意识、责任心、进取心、学习纪律。(2)操作技能:主要通过制证、登账及编制报表,考查学生对基本业务的处理能力。(3)职业判断能力:通过案例分析比较和判断来考察。(4)学习能力:考察学生课前预习或综合知识运用。(5)团队精神:在实践教学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引入竞争机制,培养团队精神,考察合作能力。(6)沟通交际能力:通过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学生与实习单位的沟通来进行综合评价。各项指标综合考虑了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应用能力和发展能力,既符合科学的发展观,也符合社会的现实需求。具体考察时,应将考试与考核相结合,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将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应具有全面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总之,要提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实践性教学效果,不能完全依赖于企业实训,而必须结合校内实训,提高校内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秀莲.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与水平提高途径[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10):222-223.

[2]邓慧.突破中职会计教学实训环节瓶颈之我见[j].职业技术,2008,(7):57.

篇6

【关键词】中职会计 学生实操 技能培养

中职学校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着重应突出技能教育,培养学生的会计专业技能,提高学生对会计实务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今的企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是强调实际操作能力,就此,中职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大多采取以校内模拟实习为主,社会实践为辅,课程实训?毕业实习多环节多层次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实操训练?本文就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实操技能培养作以浅析:

1.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设置是培养学生实操技能的核心关键

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会计实践教学的设置应从会计工作涉及的部门可分为会计核算实训,纳税申报实训,银行结算业务实训;还可从会计工作的岗位可分为出纳岗位实操训练,会计岗位实操训练,仓管岗位实操训练;也可从会计工作的技能要求可分为珠算技能训练,点钞技能训练,凭证翻打技能训练,基本账务核算技能训练,会计电算化技能训练?更可从会计实践教学的环节可分为感知教学,仿真教学,会计技能考证,模拟实习,顶岗实习五个阶段?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务必要将各种技能训练和岗位实操穿插在阶段课程实训?模拟实习?毕业前的综合实习和顶岗实习过程中,关键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会计实务操作技巧与能力?

2.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组织方式是成就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技能有效的最佳途径

2.1 技能训练?技能训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练习而形成熟练?准确?规范的操作行为,养成专业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比如:会计专业的珠算?点钞?凭证翻打?数码字书写等的实践技能性都很强,应充分利用早读?晚修?自习时间长期定时练习,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还可经常组织一些会计技能比赛,通过比赛选出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或鼓励,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2 阶段课程实训?阶段课程实训是以技能训练为主要目的,与学科教学紧密联系,以加深学生对会计专业基本知识的理解?主要包括《基础会计》?《工业会计》和《商业会计》课程实训?

2.2.1 《基础会计》课程实训?《基础会计》授课结束后对《基础会计》课程组织简单的过程实训,实训的内容是以企业最基本的经济业务,涉及的凭证是最为常见的,目的是在于突出会计核算从填制原始凭证到编制会计报表全过程,强化学生对会计工作过程的感性认识,掌握会计工作的基本规范?

2.2.2 《工业会计》课程实训?根据《工业会计》各章内容的侧重点和特征,抓住各自的特点,对技能进行专门的具体化训练,采取分步实训的方式?例如《工业会计》“货币资金”一章讲完,可以组织进行出纳岗位实训,“存货” 一章讲完可以组织进行仓管岗位实训,还可进行成本核算等分步实训?

2.2.3 《商业会计》课程实训?《商业会计》课程实训主要是组织批发业务和零售业务等分步实训?

此阶段是通过较集中的训练使学生达到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目标,同时促进知识技能向能力转移和良好职业素养的养成?

2.3 会计模拟实习?会计模拟实习是学生在校内设置的模拟实验室中选取企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实际经济事项作为模拟实验对象,通过模拟其生产经营过程的经济业务,让学生进行会计实务处理,从而掌握会计理论和熟悉会计操作技能?这种模拟,学生可根据经济业务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计算成本,编制会计报表,编写财务报告,进行财务分析,仿佛置身于实际单位的财务部门一样?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实务工作的内在认识,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实际操作的综合能力?

2.4 毕业前的综合实习? 中职毕业前的综合实习是很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师要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思想引导毕业前的学生综合实习,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毕业实习过程中,学生综合运用各专业课程知识,同时与实践密切联系,从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最终形成会计专业的上岗能力?毕业前的会计专业综合实习包括会计核算实训,纳税申报实训,银行结算业务实训?

2.4.1 会计核算实训?大多采用分岗运作方式,要求对实习学生分组,在每一组内按照岗位的分工,进行分岗操作?每组为5人?一人为出纳,主管现金?银行存款日记帐的登记;一人负责业务发生时原始凭证的填制;两人为会计,分别负责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帐凭证和负责登记明细帐;另一位为会计主管,审核各类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并登记总帐?编制会计报表?为使学生分别了解不同职位的作用,在实习期间可轮流换岗?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一方面能明确各项会计岗位的基本职责,掌握各类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过程以及原始单据和其他会计凭证在各个岗位之间的传递程序;另一方面也能了解财会部门与企业内部及外部有关经济业务往来的关系,掌握相关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方法?

2.4.2 纳税申报实训?纳税申报实训包括国税和地税两部分?

国税部分: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增值税专用发票开票系统的使用;学会开发票,抄税及发票的核销和领购;熟悉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认证抵扣流程;熟练运用增值税纳税申报系统制作各种纳税申报表,熟练进行网上申报?

地税部分: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包括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的综合纳税申报表及个人所得税申报明细表的填制?就目前有好多市地税局都开通了纳税申报系统,实行网上申报,学校可采取专门邀请税务局的业务人员来给学生讲解?示范,通过模拟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纳税申报的操作?

2.4.3 银行结算业务实训?银行结算业务即转账结算业务,简称结算,也叫支付结算,是以信用收付代替现金收付的业务?支付结算是单位?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使用票据?信用卡和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等结算方式进行货币给付及资金清算的行为?目前的结算办法主要有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支票?汇兑?委托收款和异地托收承付?为此,银行结算业务实训主要是让学生练习正确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熟练掌握国内票据结算业务?国内支付结算业务的操作流程?

2.5 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提升阶段,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会计专业知识,找出自己与实际工作的差距?顶岗实习时间一般安排在学生走出校门前的两个月,可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进行?亦可与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和记帐公司的合作让学生得到有效锻炼?在顶岗实习中,要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虚心求教学习?任课教师要认真负责,与用人单位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当然,学生实习的基本步骤包括:①企业负责人介绍企业概况;②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介绍实习岗位工作内容及要求;③参阅企业有关介绍资料和会计核算资料; ④ 对岗位工作事项的观察和实践;⑤ 学生完成实习后的报告,实习单位要鉴定, 社会实践才就此结束?

总之,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育务必要抓住实践性教学这个核心,才能培养出满足生产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全面扎实过硬知识水平的?动手能力强的?综合素质高的技能实用型会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编.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篇7

[关键词] 会计教学 课程建设 会计实训

会计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是培养具有一定会计理论,实践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学改革是高职会计专业的重点与难点,也是决定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改革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因此,探索建立符合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会计职业所需知识和技能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已成为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的当务之急和核心任务。

一、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目标

以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初级会计师证书培训为教学主要内容,培养以从事会计、出纳等岗位为重点的财会应用性专门人才;制定出更高水平的会计教学方案,使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合理,明确核心课程,突出实践能力;教材选用符合工学结合要求;师资队伍结构更加合理,知识新颖、实践经验丰富、教学质量较高;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有实训条件满足教学需要;专业社会信誉度高,办学效益显著。

会计专业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经过广泛调研,与用人单位合作进行课程开发,形成以岗位能力和工作过程为主线,以职业通用能力、职业基础能力、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为基本模块的课程体系,实现学科型课程体系向职业工作课程体系的转变。

二、具体改革内容

1.课程建设

(1)按照不同学习领域统一课程标准――建立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会计课程体系。突出会计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会计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会计职业岗位的需求。会计专业主要培养在财会行业第一线工作的操作型、技能型人才。按照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要求,要使课程设置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就必须进行职业岗位分析,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从培养目标出发,根据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据此撰写各门课程标准,精选教学内容。

(2)按照会计课程标准,重构课程体系。在做好专业课程设置的同时,还应高度重视课程体系的调整,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统一会计课程标准,更新教学内容,建立以会计职业岗位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高职会计课程体系构建要考虑两点:①理论课程要紧跟新会计准则,注重会计证书培训。知识体系的构建则是以“必需”、“够用”为标准,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改革教学方法,重构教学评价体系,融入会计职业资格培训内容,突出学生能力培养。②实践能力培养要满足会计岗位需要。教学课程体系要求以会计岗位能力为核心,以技能优先为原则,注重岗位应用能力的培养。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可将会计就业岗位分为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会计管理岗位、会计监督岗位和财务管理五个岗位,而相对应的学习领域分别是《出纳业务操作》;《会计制度设计》、《企业经济业务核算》、《税费计算与申报》、《成本计算与分析》、《企业财务报告编报》;《会计信息化》、《会计工作管理》;《企业财务报表审计》;《企业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因此,根据实际情况,需要统一编写不同学习领域的课程标准。

(3)加大精品课程建设力度。会计专业建设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课程建设,特别是精品课程的建设。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要求,优化课程建设标准,突出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态度养成,加强课程资源库建设,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重点建设突出职业技能培养特色的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

2.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与学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应当围绕课程建设开展教材建设。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会计实训教材的变化赶不上现实的步伐。因此,部分教材应做到每年甚至每半年就改版一次以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并突出资料的新颖性、系统性和综合性。为此,应结合会计专业的特点,编写一套以新会计准则为依据,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应用能力为重心,以融合会计专业资格考试内容为特色,制订统一的“实训要求及课程标准”,形成理论与实践教材相配套的、载体多元、内容充实、与时俱进的教材体系。

3.以赛促训,以训强技

会计专业参与并开展各类专业特色浓厚的技能竞赛,“以赛促训、以训强技”,如:财会信息化竞赛、会计业务操作技能竞赛、综合计算技术竞赛、财务软件操作技能竞赛、珠算、点钞竞赛、会计知识竞赛等,将竞赛作为一种衡量专业技能、检验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加强校际横向联系和比较的有效手段。

4.细化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夯实校内会计实训

(1)职业基本素质和技能实训。主要包括会计书写、珠算技术、点钞捆钞、凭证整理装订、小键盘录入、台式计算器运用等实训项目组成,各项目的教学可全部聘请工作在企业一线的业务骨干、技术能手进行指导。通过各项目的实训,使学生掌握会计职业岗位必需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专业学习的兴趣,为其他会计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2)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放在首位。重视手工会计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建设,将校内实训放在首位,实践证明这是最有效的实训模式。具体实训资料应以工业企业为情境,以培养学生会计核算工作能力为主线,按照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告的工作流程组织教学,并重点放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中。

(3)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大力建设校外实训基地,重点建设校外顶岗实习基地,促进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协调,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开展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同时选派专业教师到实训基地进行实践锻炼,提升会计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构建一个培养高素质“双师”型专业教师的长效机制。

5.增加执业资格和能力训练,实施多证考核制度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行业调整、企业兴衰、加快了岗位更换,一种职业能力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把技能训练由一种向多种发展,实行多证书培养,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学院应要求学生毕业时至少拿到双证书,并鼓励学生拿到多证书,对考证的学生给予培训与训练。因此,以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初级会计师证书培训为知识教学的主要内容,并要求全部学生都必须获得会计证和初级会计资格考试,必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会计类证书的权威性相对较高,通过参加考试,可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把学历教育课程与资格证书考试课程相结合,会计专业有以下项目可以实现技能考证:

(1)会计电算化证: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省财政厅举办的会计电算化考试,并取得合格证书,该证书也是学生获得会计资格证的必要条件之一;其次,鼓励学生参加用友ERP认证考试。该考试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该证书在使用用友财务软件的企事业单位获得了认可。

(2)综合计算技术证:为通过技能考试的学生颁发了院级综合计算技术合格证,加强了学生在计算机数据运算方面的能力。

(3)会计从业资格证: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与课程标准相融合,确保实践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职业岗位实际需求全面接轨。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并专门进行课程培训,合格后取得会计职业资格证书。

(4)初级会计师资格证:从入学开始就为学生定目标,三年中尽可能考取初级会计师资格证。

6.师资队伍建设

会计高职教育要求的教师是既有丰富的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学校现有的“双师型”教师也不过是教师参加了某种职业资格考试,获得了一个证书,实际经验无从谈起。

(1)鼓励教师考取专业资格证书,加大专任教师“双师”培养力度。如:会计职称系列、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对获取证书的教师予以适当奖励。

(2)建立与会计职业界的联系与交流机制。鼓励教师主动参加会计职业界与教育界的各种论坛与会议,及时了解会计行业发展的动向和会计理论发展的趋势。

(3)教师都要有在企业兼职、顶岗的经历。专业教师每两年到企业实践培训不少于两个月。一方面可以使教师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了解市场需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充实教学内容,并将教师参加实践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内容。

(4)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结合重点专业建设,培养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带头人和“双师型”骨干教师,并设立奖励专项经费,制定和完善考核管理办法,实施“双师型”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负责制度。

(5)引入兼职教师。一方面,应提高现有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并从中选拔专门的实践教学教师;另一方面,从企业一线聘请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技能人才,担任会计实践和实习指导教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职业教育 会计实训 合作学习

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注重培养实务技能型人才,让学生通过参与大量专业实务实训,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充分发挥其自主能动性,实现知识的迁移与技能的培养。会计专业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实践教学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环节。目前,高职院校主要通过一整套的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体系来实现会计专业人才动手和适应能力强的培养目标,具体内容主要包含职业基本素养训练、专业核心课程实训、综合模拟实训等,从时间安排上分为随课程进度的日常训练与阶段性的集中实训。

一、会计专业实训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笔者通过对所在学校的会计专业实训教学过程与结果进行观察、思考,与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师进行相关内容的教研讨论,在所研究的范围内,发现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下文所述。

(一)生源素质引致的实训教学效果不佳

高考分批次录取与高职院校生源竞争的结果是三、四线城市的职业院校生源综合素质在下降,多数学生未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学习动力不足较为懒散,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反映学生专业兴趣下降,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参与学习实训配合度不足,难以达到以往的教学效果。这一转变对于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规范化有限

1.实训教学内容与课程教学衔接不足。会计专业课程与相关实训课程内容的标准化衔接不足。比如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制定的比较完备,财务会计实训课程的教学大纲或者任务书与财务会计课程的要求往往在形式上会一致,但实质上实训课程内容由于时间安排或者实训材料选取的原因,会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衔接度不够,教学内容重点、实训侧重点的掌控不会太严谨。

2.实训课程考核方式未体现细节。会计专业实训课程目前的考核方式,主要局限在日常考勤与综合实训成果的考核方面,教师主观性影响较强。实训考核在细节上针对学生分项会计技能的测试与考核方式欠缺,学生专业技能掌握程度评价不足。

3.教师实训执行存在差异性。教师教学形式上可以多样化起到不同的教学效果,但目前在专业实训指导方面,教师由于专业内容理解程度不一、实务经验的差异,同样的实训课程,在会计操作准确性、流程与规范方面,教师实训教学会有较大差异性,各班学生的实训效果也就各有不同。

(三)实训环境建设系统性不强

近年来,所了解的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建设的重视力度较强,对会计专业实训条件建设也不断投入,专业实训环境改善明显,但还是表现出系统性不足。

会计专业实训设施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实训设施与专业课程间的协同性、资源互补性不足,实训岗位流程化作业体现不清楚,企业外部化实训环境(财税、银行业务机构)建设匮乏。主要原因一是会计专业相关系部对于实训设施建设计划缺乏整体性,细节思考深度不够;二是校方对会计专业建设预算投入缺乏连续性而导致相关系部实设施建设的短视或应急化处理。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中的这些问题对于实训教学效果的影响是明显的。从改善教学效果的方式来说,实训环境系统性建设改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而且主要是硬环境方面的建设,软环境则涉及教学内容统筹安排与设计。国内不少职业教育学者对会计实训体系构建与基于工作岗位教学组织上都提出了一些有新意的内容,但目前这类研究往往较为宏观,且主要从会计任务要求,教师教学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而没有结合高职学生特点,探讨学生如何掌握知识,形成专业实践能力,缺乏操作层面的细致深入研究。本文会从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以及源动力的微观课堂组织方面进行探讨,以提升会计实训课程教学效果。

二、合作竞争学习提升会计专业实训教学效果的可行性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的约翰逊兄弟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我国学者王坦在著作《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中给出的定义是“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1]”

合作学习可表现为一方面小组内部人员进行互动,并形成依赖性,不同成员交流学习经验,提升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形成小组间的团体竞争,通过外部竞争来激发成员的学习动力与兴趣。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合作竞争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习效果。

(一)会计专业实训具备合作互动学习的基础

会计专业实训贯穿于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涉及到不同会计工作岗位职业技能,不同工作岗位间的协作配合,学生实训本身就有合作倾向。

(二)有助于解决三四线城市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学习动力不足问题

三、四线城市的职业院校生源综合素质在下降,不少学生学习习惯差、动力不足。在合作学习团队中,通过构建团体合作契约对一些后进学生形成一定的团队约束,克服懒散状态,并通过组间竞赛,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

(三)合作竞争学习提升会计实训教学效果预期成效可能较显著

相比较实训体系构建与工作流程教学内容重构,合作竞争学习作用于微观教学层面,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其学习动力;教师在组织设计实际教学过程中,也会对组织方法、效果提升评价进行更深入细致的探讨,达到师生互促的作用。

三、合作竞争学习在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中应用的方法选择

(一)合作竞争学习的主要方法

在美国及其他国家,多个独立的研究小组开始了课堂情景中合作学习的开发与研究,寻找到一些有效具体的合作学习策略与方法。

1960年代,明尼苏达大学的约翰逊兄弟等人研究开发的共学模式(Learning together,简称LT)。它要求学生在4~5人异质小组中学习指定的作业单(Assignment sheets)。小组共交一份作业单.依小组的成绩给予表扬和奖励。这种方法强调学生共同学习前的小组组建活动和对小组内部组员活动情况的定期讨论。

1970年代,以色列特拉维夫太学的沙伦夫妇创设的小组调查法(Group investigation,简称GI),方法将学生们组织成2~6人小组。各小组再将自身子课题分割成个人任务。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并开展必需的探究、研讨活动以准备小组报告。最后,每个小组自我介绍,向全班交流他们的发现。

1970年代,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Robert Slavin及其研究小组创设了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Student Teams-Achievement Divisions,简称STAD)。方法中,4到5个学生组成一组,要求他们掌握课程的有关内容,然后对每个学生进行测试,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将他们的分数计入团队的总成绩,得分最高的团队会在每周的班级报纸上得到表扬[2]。

1970年代,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De Vries&Edwards创设了小组游戏竞赛法(Teams-Games-Toumament,简称TGT)。这是学习成绩分组法的变式和发展。方法主要以作业单为载体团队进行讨论学习,并定期让各组能力相似的学生进行组间竟赛,优胜者为所属团队赢得分数。组织竞赛需要进行动态调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竞赛相对公平[3]。

著名的现代合作学习方法还有复杂指令法(Cohen,Early 1980s),团队加速指令法(TAI)(Slavin&Associates,Early1980s),合作学习结构法(Kagan,Mid1980s)等。

国外对合作学习的研究起步较早,到现在其研究已经非常深入,合作学习的理论日趋成熟,其影响也逐步扩大,国内研究主要提现在相关方法的应用改进。

(二)结合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行为特点的合作竞争学习方法选择

本文讨论的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的高职院校,他们在学习行为上表现的主要特点是:

1.多数学生学习基础不扎实。学生基本常识、数理知识积累不足,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专业学习,会产生畏难情绪,一部分学生会逐步放弃,一些学生则保持现状,不去改善。

2.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未养成。学生主要依赖教师的课堂讲授,课后能自主加强学习专业知识的很少,随着学习的深入与自身成长,部分学生会有所转变。

3.学生对符合其兴趣点的事物学习能力较强。不少学生对于手机游戏、微商店铺宣传、淘宝售卖技巧都能比较擅长地去解决问题,证明其学习能力不弱,只是更加集中在能带来短期满足感的事情上,毅力有一定不足。

针对学生的这些行为特点,会计专业实训教学需要更注重教学微观设计,让学生学习兴趣逐步形成,在合作竞争学习方法上,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STAD)小组游戏竞赛法(简称TGT)适当组合较为适合高职学生,主要体现在:

第一,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当中,团队分数的增加更多地来自于学生自身的进步,是与过去的自己进行比较。这样,学生进步的压力不是特变强,减少学习过程中的挫败感。

第二,小组游戏竞赛法中的组间竞赛能适当激发出学生的进取心,为集体荣誉而努力,而且竞赛进行分层,相似学习水平的同学间进行比赛,保障比赛的相对公平性,让学生有兴趣参赛、有能力赢得比赛。

会计专业实训的具体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奖励方法等影响因素的选择,在以后的研究中,笔者会逐步深入探讨各因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方式。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38.

[2]王坦.合作学习简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2(1):32.

[3]刘玉静,高艳.合作学习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7.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一体化 应用型会计人才

[作者简介]邵丽(1978- ),女,辽宁沈阳人,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审计教研室主任,讲师、会计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审计学、高职教育;史新浩(1970- ),男,山东莱西人,山东经贸职业学院会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会计学、高职教育。(山东 潍坊 26101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任务驱动’模式下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主持人:史新浩,项目编号:200948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0-0150-02

一、引言

财政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会计人才资源总量增长40%,会计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80%,高、中、低级会计人才比例达到10︰40︰50。这一发展规划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发展空间。规划特别强调,推动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应用型会计人才是指能够将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会计工作实践的专门人才。①这对会计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职院校,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应当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核心是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就是融“教、学、做”为一体,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教而不做不是真教,学而不做不是真学,要教学做合一。②本文在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体现专业核心能力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了“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并对其改革效果进行了总结。“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的设置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对全国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主要贡献。

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不明显。长期以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可谓灌输之功十居七八,而启运之功十不得二三。这客观上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对专业实践技能的有效训练,制约着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不明显,导致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结果是教师不满意、学生没收获。

2.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训练不同步。传统上,会计专业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分开的,理论课程开设在先,实践课程开设在后。以笔者所在学校改革之前的课程为例,“会计基础”在第一学期先进行理论讲授,学期末进行一周的“会计基础仿真实训”。这种教学模式下,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时,没有同步进行实践能力的训练,而学生在进行集中实训时又忘了理论知识。实践中,越来越多的专业教师发现这种“学做不一”“学做分离”的模式已不适应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3.教学目标与证书考取目标不配合。许多职业院校的常规教学和职业资格证书考取之间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课程教学目标与证书获取目标不能形成合力。课程教学仅仅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要求,没有考虑和兼顾证书考试科目的内容要求。为了学生参加证书考试,还要组织专门的辅导,增大了日常工作量。实际上,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会计专业教学应当把证书考核项目和要求纳入课程标准,将课程教学目标与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结合起来。

三、“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根据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高职会计专业应当培养学生具备以下核心专业能力:(1)会计基本核算能力;(2)会计实务处理能力;(3)成本核算与分析能力;(4)税务核算与申报能力;(5)财务报告编制与分析能力;(6)会计软件操作能力等。能够体现和培养上述核心专业能力的课程包括:会计基础、初级会计实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会计电算化、会计基础仿真实训、会计岗位仿真实训、成本会计实训、税务会计实训、会计综合仿真实训等十门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下,上述课程都是独立开设的,无法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

篇10

【关键词】 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三段双轨递进式

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已成为各方的共识,同时也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加强实践性教学,尽快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应用型与技能型人才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在构建适合会计专业培养目标需要的、以会计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上,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三段双轨递进式”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就是一种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以综合素质为基础的、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全方位实践教学模式。

一、“三段双轨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

所谓“三段”,即按照项目课程的开设,实现从单项实训到岗位实训到最后综合模拟实训的阶段性实训,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全面,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谓“双轨”,即以一个典型的制造业发生的主要经济业务为实训资料,要求学生既能手工操作,又能运用计算机完成从填制凭证到编制报表等一整套账务处理操作。通过双轨运行,强化技能,总结提高,以形成职业岗位综合能力。所谓“递进式”,即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紧密结合,指导学生开展实习,撰写岗位实习报告,从而顺利完成由学校到企业的角色转变,真正胜任企业工作。

二、“三段双轨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层次分明的阶段实训

第一阶段:单项实训

该阶段的实训主要是根据《基础会计》、《财务管理》、《税收》、《会计电算化》、《审计》等课程开设的随课分散实训。如《基础会计》课程中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账簿的设置和登记,简单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单项实训;《会计电算化》课程中针对工资子系统、固定资产子系统、总账子系统等进行的单项实训。这些实训都需要老师体现在每门课程的教学计划中,可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注意前后的连贯性,边讲边练,讲练结合。

第二阶段:岗位实训

即在专业技能教学过程中,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根据岗位技能和课程的特点,适时地将有关会计岗位的实践信息进行传授。这一阶段的实训主要通过对专业主干课程《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的整合而设置的针对会计基本岗位进行的实训,具体可包括:出纳岗位实训、往来结算岗位实训、固定资产岗位实训、存货岗位实训、工资核算岗位实训、成本费用岗位实训、资金岗位实训、财务成果岗位实训、总账报表岗位实训等。

岗位实训实施教学时,对业务举例要彻底颠覆文字表达经济业务、会计分录讲解账务处理的模式,按理实一体化的构想,先给出相关岗位涉及的原始凭证,再分析说明如何识别这些原始凭证,如何根据这些原始凭证确定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然后用记账凭证填写会计分录。此外,课后所附实训题中的原始资料也应以证、账、表等会计载体或辅以文字表述。该阶段的实训必须提供给学生一定的场所和模拟材料(各种形式的账证表),采取个人独立完成的方式,使学生既能全面地熟悉和掌握不同岗位的业务内容、工作职责及其操作方法和技巧,又能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的会计专业知识去思考、分析、判断经济业务,把握会计工作的实质,从而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第三阶段:综合实训

综合实训应当包括分课综合实训与毕业前的专业综合实训两部分。

1.分课综合实训

这是对会计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审计》等相关课程结束后进行的系统实训。实训时间可安排在各自课程结束后,一般情况下,基础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会计软件操作各为期一周,财务会计实训为期两周。如基础会计综合实训可选择常用的账务处理程序进行,使学生不仅系统地掌握“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这一整套会计工作的技能和方法,同时也掌握了会计工作的基本规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2.专业综合实训

专业综合实训是在会计专业学生全部课程结束之后进行的一次专业综合实训,其内容涵盖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等课程,可安排在学生实习离校前。专业综合实训包括财务与会计一体化综合业务实训、ERP沙盘对抗模拟实训等会计专业技能训练。在此阶段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则为学生设计情境,组织、指导、监控、考核学生的学习活动。

财务与会计一体化综合业务实训的具体做法是:首先,熟悉模拟企业的生产流程、相关的财经法规与制度;其次,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代表一个财务科,在组内对学生进行岗位分工,设置出纳、记账、成本、主管等不同的会计工作岗位,并明确各岗位的任务与职责;然后,按照会计核算流程采用真实的账证表等进行规范化会计业务实训。每一循环结束后,将岗位进行轮换调整;接着对编制的财务报表从报表结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从中找出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措施,编写出财务分析说明书;最后,将手工会计核算资料运用会计核算软件进行电算处理,并与手工处理结果进行对比。财务与会计一体化综合业务实训将学生置于会计、主管等不同的岗位,进行全部业务及全过程的会计处理,为顶岗实习和今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ERP沙盘对抗模拟实训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式的互动学习模式,它不同于一般的以理论和案例为主的课程,该课程涉及整体战略、产品研发、生产、营销、管理、物流、财务、团队沟通与建设等多个方面,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管理操作全部展示在模拟沙盘之上,每个学生都能直接参与企业的模拟运作,亲身体验复杂、抽象的经营管理理论和完整的企业管理流程。ERP沙盘模拟对抗实训课程的开设,不但培养和考察了学生综合各单科知识并运用于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团结协作意识、大局意识和创新思维,同时也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了磨炼。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难题,为学生就业和未来成才构建了平台。

(二)相互验证的双轨实训

“双轨实训”法是针对一套数据,同时采用手工和电算化两种实训手段,并将其紧密结合的一种会计实训模式。具体地说,就是使用同一套模拟数据,让学生先手工完成会计循环的全过程,然后利用现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上机操作,从记账凭证的输入到自动登记账薄和生成会计报表,合理地将手工核算的方式与方法运用到电算化实践中。如此,实验内容相同、实验步骤和进度均相同,最终的实验结果应该也是相同的。这一过程体现在财务与会计一体化综合实训中,学生一方面可以将两种不同的会计模拟实训中生成的会计资料进行互查对比,以检查其正确性,比较两者操作的异同点;另一方面还可在实践中感受到两种会计数据处理方法的转化是怎样实现的。

“双轨实训”法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使用现代化的设备。同时也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顺利地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拓展延伸的递进式实训

高职教育要想办出自己的特色,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将校内模拟实训拓展延伸至校外,呈现递进式的飞跃。而认知实践、社会调查、毕业实习等都是校外实习的有效形式。

校外认知实践是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经营现场、会计机构,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和组织结构情况,初步了解企业财会机构的设置,认知会计的基本资料,使学生在对专业岗位进行实质性接触之后,能了解并热爱专业,树立对本专业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获得对会计的感性认识。认知实践的开展,通常可安排在第一学期。

社会调查是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利用假期或校外实习的机会实地从事一些专题调查,调查完毕,让学生根据调查目的、调查内容和调查结果并结合自己的观点撰写调查报告。社会调查可以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实习是一种直接让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参加会计实务工作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属于综合性实习。其实习内容涵盖了几乎所有的专业课内容。学生进入毕业实习,要参与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学会分析企业会计、财务管理现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形成实习报告,由学校组织统一考核确定成绩。为了保证校外专业实习的质量,应聘请企业相关人员担任实习导师,全程督导学生的实习过程,保障实习效果。通过校外实习,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提供真实情境下的技能演练机会,实现技能运用的“零距离”。

三、“三段双轨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保障措施

“三段双轨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保证其合理建设和有效实施,必须强化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设:

(一)加快会计实训教材的建设

会计实训教材建设要根据实践能力培养的总体目标,依照实践教学逐渐扩充的内容体系和梯次提升的层次体系的要求进行研制与开发,鼓励本专业教师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特点自主开发实训教材,以保证每个实践环节有实用教材,且随着实践内容和设施的更新而不断修订完善。同时引进国内外优秀的职业教育教材,结合教材的编写与引进,重新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关系,使培养的目标落到实处。

具体来说,单项实训教材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课程模块设计实验,尽量选择实务型、设计型的内容;综合实训教材则应将手工模拟实习和电算化实习相结合,选取实务中发生的一个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建立模拟业务部门,以经济业务相关的内、外部经济联系、会计核算程序等为模拟实训对象,使之“再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二)建设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随着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教学体系的重新构建,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的身份界限在不断模糊和弱化,组建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显得尤其重要。

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采用以下途径:第一,建立教师定期校外实习制度,鼓励和组织教师到企业挂职或顶岗锻炼,让他们参与企业会计工作的具体操作过程和实践活动;第二,可聘请企、事业单位的高级会计师、财务总监等会计人员来校进行案例讲座和实践指导,也可聘请一定数量的校外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来校兼职,承担一些模拟实习课程的指导任务;第三,鼓励教师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岗位职业资格的职称证书。

(三)建立稳定、高质量的教学实训基地

会计基地建设应注重数量和质量并重。在数量上基本满足实习及实训的需要;在质量上达到优质标准。会计实训基地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尽可能贴近生产实际,注意校企共建,可以从校企合作单位请财务部门负责人,按各岗位工作流程设计实习环境,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另外,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尝试成立会计公司,对外提供服务,对内提供实践机会和场所。

在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中,要十分注意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双赢”发展。实习基地要体现先进性、配套性和实用性,在选取实习基地时要兼顾各个行业,为学生提供一个不同于校园环境的、直观的实践教学场地或环境;提供专业技能训练所需的现场、师资或其他条件,为学生提供就业前企业实际工作全方位的预演。

总之,“三段双轨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将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抽象的会计理论在实践中得以消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可以提高毕业生参与人才市场竞争的能力,从而体现出高职会计教育的特色,使高职会计教育具有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李玉珍.会计“三维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3).

[2] 侯丽平.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8(7)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