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写作范文
时间:2023-03-16 02:56: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用文写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实用文高职学生需求调查报告
实用文是人们工作、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写作文体,小到一张借条,大到生意场上企业与企业之间所签订的合同,都要用到实用文。我省高职院校学生对于实用文的把握、运用及需求状况如何?为此,我们在海南有关高职院校开展了抽样调查。
1调查目的
了解我省高职院校学生实用文写作的能力及对实用文写作的认识和需求,以便为我省各高职院校如何开设实用文写作课程或编写相关的教材提供参考的依据。
2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问卷参见附1)。
3调查对象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海南外贸职业学院、海南政法职业学院五所院校的各专业学生。
4调查数量
共发放调查问卷55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550份。
5调查结果
从收回的550份有效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及分析情况来看,我省高职院校学生在对实用文写作的兴趣、能力、自学情况、格式、应用价值、课程开设需求等六个方面的情况如下:
(1)高职学生对实用文写作的兴趣。调查结果显示,有43.06%的学生对这门课程是感兴趣的,43.84%的学生一般喜欢,13.10%的学生不喜欢。
(2)高职学生实用文写作的能力。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自己写作能力高的学生有22.97%,认为自己写作能力一般或低的学生有77.03%。
(3)高职学生主动提高实用文写作能力的情况。认为自己写作能力一般或低的高职学生有77.03%,这说明高职学生的实用文写作实际水平并不高。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只有7.13%的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实用文写作能力而经常主动去寻找机会通过各种方式去学习如何使用实用文,92.87%的学生不会主动去自学实用文的写作。
(4)高职学生对实用文写作格式的了解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有88.87%的学生不了解借条、证明、申请书等常用实用文写作的格式或略知。
(5)高职学生对实用文写作应用价值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有75.85%的学生认为实用文写作在社会上的应用范围广,只有1.20%的学生认为实用文写作在社会上的应用范围狭窄。
(6)高职学生对实用文写作课程开设需求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有80.16%的学生认为有必要或很有必要开设实用文写作课程,认为没有必要开设实用文写作课程的学生仅有9.63%。
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认为实用文写作在社会上的应用范围很广,可是却有77.0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实用文写作能力一般或低,有88.87%的学生不知道借条、证明、申请书等常用实用文写作的格式。面对实际需求广泛而自身能力不足的现实,学生采取自主学习以获得相关实用文写作能力的学生只有7.13%,这意味着有92%以上的高职学生毕业后仍会缺乏实用文写作的相关能力,这种能力的缺失会给许多高职毕业生在工作中带来诸多不便。正因为高职学生认为实用文写作在社会上的应用范围很广,有80.16%的学生认为有必要或很有必要开设实用文写作课程,以弥补他们在实用文写作能力方面存在的缺陷。
目前,各高职院校使用的实用文写作教材存在体系庞大,内容繁杂,其中涉及的日常实用文极其有限,往往不是介绍和教学的重点。教材讲的学生不一定常用,学生常用的教材不一定有,而且在体例上也多重理论、轻训练,选择的例文远离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使高职学生学习起来疏远感较大,妨碍了他们对实用文重要性的积极认知,抑制了他们对实用文写作学习的应有兴趣。为此,为了使实用文写作课程面向社会、面向生活、切近学生,达到更广、更专业、更实用的目的,我们又对高职学生对实用文写作课程内容的需求进行调查。我们从教师的角度列出高职学生在毕业后应掌握的35种常用的实用文种类,让高职学生从中选出最常用的20种。我们用于调查的35种常用的实用文种类是:毕业论文、求职信、个人简历、合同、通知、申请书、总结、计划、演讲稿、市场调查报告、报告、介绍信、致辞、状、辞职信、调查报告、申诉状、感谢信、便条、上诉状、竞聘词、证明信、述职报告、请示、条据、经济活动分析、倡议书、函、答辩状、商务信函、通报、请帖、启事、简报、对联。
通过对550份有效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高职学生最需要掌握的20种实用文体是:毕业论文、求职信、个人简历、合同、通知、申请书、总结、计划、演讲稿、市场调查报告、报告、介绍信、致辞、状、辞职信、调查报告、申诉状、感谢信、便条、上诉状。所调查的35种常用实用文需求趋势如图1:
篇2
一、应用类文本写作教学边缘化的原因
应用类文本写作教学边缘化的原因有哪些呢?先说外界因素。
首先,应试是课堂排斥应用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以高考为例,1951年—2000年半个世纪的作文题,共有3次要求写信,分别是1965年“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1985年“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一封信”、1985年“给好朋友回信”。1987年要求写“简讯”。高考基本不考应用文写作,一线的教师怎么可能坚持应用文写作教学?
其次,现代社会的快速变迁,尤其是现代网络、手机等新兴交流手段的冲击也是一个因素。书信、假条等一些以人际沟通为目的的实用类文本在生活中很少用到了,使师生们产生了是否还需教学的疑问?
再说写作教学内部因素。
1.认识上的误差。以黄光硕的观点为代表,他说“学生如果有了基本的表达能力,记叙、说明、议论等基本表达方式都能运用,写应用文就只是一个格式问题了,即使从来没有写过,找相关的应用文书籍查一查,问题就解决了”。②这段话可以很好地解释应用文写作被边缘化而传统文写作教学甚嚣尘上的原因。
2.传统的影响。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写作教学,甚至留下“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也”这样的名言。受文章学的影响,我们的写作教学基本上走文学创作的道路,而应用类文本的写作重视度不够。
3.教学方式与条件的影响。传统文章的写作可以在课堂有限的时空内完成,而应用文的写作常常与职业服务、学科探究等具体任务联系在一起,难以在有限的时空内完成,这也严重制约应用文写作的顺利开展。
4.语文教材的影响。目前通行的高中必修教材中,真正涉及应用文写作的很少,苏教版只在必修三第86页“积累运用”部分有一个撰写调查报告的作业。大部分一线教师与学生也几乎把这个作业忽视。王荣生也指出,中小学没有真正的“实用类阅读”。“实用类阅读教学”几乎是“空白”,由此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我国公民实用文阅读能力普遍低下”③,应用文阅读教学情况的缺失也影响了应用文的写作教学。
二、应用类文本写作教学的必要性
既然目前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这样的困境,那么笔者为什么要呼吁开展应用文写作教学呢?
因为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传统文类写作的弊端和应用类文本写作的价值。目前高中生写作教学所重视的记叙文、议论文为主的传统文类写作更多侧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与思维的培养,而应试的需要更容易使学生养成说空话、说假话、说套话的恶习,进而对学生品德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可以说,越是优秀的应试作文,越具有“言语的谄媚性”。“应试写作常使作文本身与自我、自由对立,重复一些所谓积极健康的思想道德与价值观”。④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世纪之问引起了所有中国教育界有识之士的关注与思考,并引发了一些高校的一系列所谓“精英”培育计划。但这些教育行为笔者以为实际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试想:中学教育阶段没有培养起应有的科学素养,如何能培养出高端杰出人才?当然这话也是偏激之论,但中学语文教学除了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之外,作为母语教学的特殊性,还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尤其是作文教学,更应担负起重要责任。而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科学小论文等应用类文体的写作对于学生科学理性精神的培育作用,其价值之大无可估量。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在“表达与交流”第2条做了这样的表述:“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以负责的态度表达自己的看法,激发表达真情实感的热忱,培植科学理性精神。”但是要培养科学理性的精神仅靠传统文体的写作是不够的,只有加强应用类文本的写作教学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所以《新课程标准》“表达与交流”第6条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写作实用类文本,如提要、自荐书、考察报告、读书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会议纪要、访谈录等”,遗憾的是目前来看这些要求只能成为写在纸上的美好愿景。
综上所述,在高中开展应用类文本写作教学有其巨大价值,必须认真对待。那么,如何在高中开展应用文写作训练,来达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与科学素养的教学目的呢?
三、阐释应用类文本写作教学的设想
1.转变理念,编写合适的教材大纲。
应用类文本的写作,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而且可以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譬如调查报告、读书报告等应用类文本的写作可以培养学生学有所思的习惯,极大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另外,实验报告、科学小论文等文本的写作可以提升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与能力,进而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写应用文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事负责、与人合作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作风,这些都是传统记叙文、议论文写作很难实现的教育目标,所以在高中教育阶段适当开展应用类文本的写作可以真正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让学生“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虽然一线教师在应试压力与理想教育之间徘徊,已经做出了很多无奈的选择,但是笔者认为应该在我们力所能及的前提下,适当进行一些这方面的尝试,以求无愧于教育者的良心。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第6条提出了实用类文本的写作要求,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郭家海老师称之为“阐释应用类文本”⑤,这类文本种类较多,大部分有严格的格式规范,所以在教学中需要给学生一个格式规范的范文,把这些范文以及每种文体写作特点集中起来就是一个教材大纲,这是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去完成也是可以去完成的任务。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先选择与学生生活联系较紧密、对学生帮助较大的文体先训练,然后根据需要逐步展开。
2.根据需要,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阐释应用类文本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生活中一些具体需要对书信、日记、请假条等文体进行指导。譬如:丢失或捡到物品,可以动员全班来一起写一个遗失(招领)启事,看谁写得最好;同学捡到物品还回来,写一封感谢信,看谁写得最得体;同学有事请假可以要求学生必须写书面的请假条,然后利用写作教学课来对同学写的请假条进行点评;每学期从学校到班级肯定会开展各种活动,在活动开展之前,要求学生干部撰写计划方案,并按照方案去具体实施;就课堂上或生活中某个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去进行探究,从而写作调查报告。譬如在教学苏教版必修三《老王》时,事件背景涉及到,但同学对了解较少,可发动同学收集资料,写一个关于中告密现象的调查报告,列举现象、分析成因以及给后人的历史教训……关键是让学生意识到应用文很有用,从而产生急于掌握应用文写作的方法、技巧的欲望,进而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3.改革教法,提升学生写作的效率。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郭家海老师开发了“基于课程标准的写作课堂教学参考标准”⑥,就涵盖了记叙类、描写抒情类、议论类、阐释应用类四大类文体,在传统的文体之外,把阐释应用类文本的写作训练也纳入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学研究中。
更重要的是郭家海老师针对四大类文体开发出“基于课程标准的写作教学层级量表”来指导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通过“教学层级化”来实现教与学的可操作性。“这样一个流程教学主要目的在于使评价的标准、升级的策略等过去模糊空泛的隐性知识显性化”,⑦譬如阐释应用类文本“阐释应用类写作‘语言与表达’”发展性评价层级表:
有了层级表以后,学生的写作可以做到“有例可证”“有例可依”,在有序的世界中写作,更容易获得成长的体验。
————————
注释:
①转引自《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3年1月。
②庄文中:《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53页。
③王荣生:《撑起另一方天——小学语文的实用文阅读》,《语文教学通讯·小学》,2005年第2期。
篇3
关键词:高职;应用文写作;基本属性;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0-0122-02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学有所用。然而,现实问题是,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效果并不明显,没有达到课程设置的初衷。其原因自然很多,但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归根到底还得向课堂要。为此,应用文写作课堂应该讲什么,怎样讲,成为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对此,笔者试图对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基本属性在课堂中的深化进行探讨。
高职应用文写作
课堂教学内容的现况
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越来越边缘化,有教育管理者对高职教育规律的认识有偏颇等原因,但究其根本,还是应用文写作课程本身的原因,特别是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内容的困境。其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客观方面
此课程理论知识浅薄,写作没有什么严密的知识体系,而且其模板的提供也适合学生模仿。对此,学生觉得此课程可有可无,热情也随着教学进程逐步降低。但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学生感到写作难度大,其表现为课堂课后练习不是漏洞百出,就是无从下笔。学生便抱怨自己基础太差,从而产生厌学感。如此,直接导致了学生眼高手低的现实问题。
(二)主观方面
教师没有从事过相关行业工作,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从而在课堂中过度重视教材,照本宣科的现象比较严重。甚至有些教师把课堂教学内容由照本宣科演化成讲解一种文体在写作中需注意的事项,即写作课变为注意事项课。这不但不利于写作课,也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这些现象可以看出,困境是因没有解决好该课程基本属性在课堂中的深化。
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
基本属性在课堂中的深化
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就业教育。高职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内容的构建需以此为标准,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充分明确本课程的基本属性,即“写作”与“应用文”。这就决定了其既有培养职业人才的任务,也担当着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重任。为此,可从以下四方面组织高职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内容。
(一)明确方向,加强语言训练
首先,应明确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的落脚点是“写作”,即此课堂是“写作”课。无论是中学时期的作文课、文学写作课还是应用文写作课,都是写作课。写作最基本的工具就是语言。因而加强语言训练,渗透语言训练,增加语言训练数量、时间都是应该的。高职学生写作基础普遍比较差,更应该加强语言训练。查阅众多应用文教材,无论是在教材的概述部分还是在具体文体的阐述部分,都非常醒目地提出了关于语言方面的要求,如简明扼要、准确平实、通俗易懂等。但是,在应用文写作的课堂中,有些教师往往视而不见,或蜻蜓点水一笔带过,结果导致学生不重视,从而在作业、作文中,大话、套话、空话、词不达意、用词不准且不得体等现象随处可见。对此,加强语言训练势在必行。对语言训练方式,不同文体可采用不同的方式。私务文书,如求职信、开幕词、闭幕词、竞聘辞、演讲稿、状等,其主要特征是“说话”,以口语为主。因此,可以通过课堂诵读的形式检查语句是否通顺,也可通过活动的形式,如模拟招聘会、模拟竞聘会等进行语言训练。公务文书,如计划、公告、经济合同、投标方案、策划书、市场调查报告等,主要特征是“规范性”,具有很强的现实实效性。因此,可以通过课堂评审的方式,如经济合同,师生一起评审学生的作业或范文(包括问题文),评议哪些语言合理地表达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哪些语言没有准确表达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二)强化规范,增强文体意识
不同于中学时期的作文,更不同于文学作品,应用文是人们为了解决日常事务而使用的文体。作为实用文体,在很多方面希望做到“千人一面”的效果,因而特别强调“规范”二字。如,国家对公文(可推广至应用文)的写作有严格规定,相应文件如《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高职院校使用的相应教材也非常强调应用文写作的“规范性”,特别体现在对文体模板的推荐上。而在课堂上,如何落实好应用文写作便成了一个难点。为了增强文体意识,有些教师按照教材,或对着电子课件告诉学生应用文写作中哪些不能写等注意事项。结果导致一门写作课变成了一堂注意事项课。为落实好应用文写作的规范性,除了讲解每种文体的格式和结构外,我们还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强化“规范”意识。
注意文体之间的区别,加强相同或相近文体的比较 不同文体之间有差别,就是一种文体其内部的种类也有差别,如计划、总结、策划书的比较,求职信与求职简历的比较,策划书、方案与调查报告的比较等等。
注意每种文体具体运用时的侧重点 具体写作中,应根据不同对象对写作的内容和顺序做相应调整,如求职文书写作。求职信或求职简历应根据不同岗位、不同企业,在写作中有所侧重,不能像发传单一成不变地把一封求职信或求职简历给所有单位。
注意语言规范 落款单位、日期也应规范,如日期除了“零”用“O”外,其他数字均用汉字书写。不同文体对语言的要求也不一样,如演讲稿的写作重视口语,而学术论文重视书面语。习惯用语也不一样,如通知和报告的过渡语和结尾语均不相同。
(三)提高兴趣,渗透人文关怀
目前,相对于大学语文课程,开设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的高职院校越来越多。从性质上讲,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属于大学语文课程,换句话说,在没有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高职院校,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更应肩负起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重任,即文化熏陶和人文关怀教育。应用文写作特别是公文写作,因为太规范,过于程式化、公式化,其课堂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觉得这门课程枯燥无味。如若渗透人文关怀,学生的学习兴趣势必会提高。因此,我们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把现实中的具体事例引入文种讲解中 如经济合同、投标方案、借条收条等文体中,数字一般要用汉字的大写。这时,可以给学生讲解郭桓案这个典故。通过典故的引入,学生不但了解了大小写汉字标识的来历,也对其用途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运用文体特征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 如演讲稿的写作,可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口”,鼓励学生写实话,写心里话,或者在上课前给学生5分钟的演讲时间;又如,求职文书的写作可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励志文化或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学生在将来的求职之路上,难免遇到各种烦心事,如没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如,在上课时,笔者让学生一起朗读:“被误解时微微一笑,是一种素养;受委屈时坦然一笑,是一种大度;吃亏时开心一笑,是一种豁达;身处窘境时自嘲地一笑,是一种智慧;无奈时达观一笑,是一种境界;危难时泰然一笑,是一种大气;被轻蔑时平静一笑,是一种自信。”课堂的人文渗透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突出实践,推进可行性教学
相对于高职专业课程,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似乎远离工作、生活实际。基于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学生似乎更欢迎有利于其就业的课程,因为这些课程实践性强。因此,推进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实践感,让学生觉得此课程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非常重要,就成为此课程的研究重点。在现实教学中,尽管学生能掌握相应文种的格式以及写作套路,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具体情况不容乐观,因为在学生作业中空话、套话较多,能运用于实践、可操控、可执行的内容却较少。对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加强作业的可行性评审 如计划的写作,可将班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之间进行互评、互审,并给出可行性建议,学生按照所给的建议对作业进行修改。当然,在课时如此紧张的情况下,每个文种都如此是不现实的,不过,一门课程进行一次这样的训练还是非常有效的。
组建写作社团 高职院校可以组建应用文写作社团。最好每个班都有一名或两名学生作为此社团的社员,并尽可能把本学校的相关材料作为学生实训实践材料。在课堂上,社员可以将自己的写作成果展示给班级的其他学生。如此,不仅学生得到了相应文种的锻炼,收到了相应的报酬,而且学校也可提高办公效率,减少教职工写作的时间。于此,学生与学院双方将取得双赢的局面。
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建议
高职应用文写作课要落实其基本属性,回归到“写作”与“应用文”上来,把上述四个方面的思考落到实处,这需要相关配套条件的建立与完善。其中,应特别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搭建应用文写作的实践平台
学校在可能的条件下应给予此课程制度化的支持,比如参加应用文写作社团的学生可全免修或者部分免修此课程;奖励策划活动中的优秀策划,并支持付诸实践。
(二)提高教师的应用文写作水平
教师应丰富自身应用文写作的实践经验,争取到企事业单位兼职,提高应用文写作的实战水平。
(三)督促学生转变写作观念
鼓励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兼职,参与应用文的写作;督促学生转变写作观念,从以前“禁止套作”的写作观转变为“提倡模仿写作”。
总之,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一要重视“写作”本身的语言训练;二要加强文体之间的比较;三要重视“大语文观”的人文关怀;四要突出文体写作的实践可行性。归根到底,对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在课堂上必须落实好课程的基本属性,即“写作”与“应用文”。
参考文献:
[1]王开淮.提高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语文教学之友,2008(3):34-36.
[2]赵维良.高职高专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6.
[3]刘秀敏.高职应用写作课程“公文”写作教学刍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2(5):166-167.
作者简介:
篇4
我用这些时间陪同小乐一起沿着繁丰路赏花,嗅着花香,看迷蒙的水雾,听划破幽静的鸟鸣声……
我用这些时间写下我此刻的感受,将那一幅美好的画面变成黑色的印记,深深地印在纸上。以便当我们毕业时,我还有它来帮助我追忆过去。
我用这些时间,静静地坐上五分钟,闭上眼,只是专注认真的呼吸,感受空气从鼻腔汨汩流蹿到每个肺泡。每一次深深的吸,我都觉得胸腔里很满很满,彻彻底底的吐气又让我觉得今天所有的不快都被吐得一干二净。沉沉地降下去,我觉得全身都特别舒服。
篇5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 文学写作 思维方式 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H19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009-02
文学教学中应用文写作与文学写作,为两种创作的模式。应用文作品在写作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理论写作,通过真实案例分析以及人们针对理论的理解完成的写作。文学创作的作品相较于应用文写作,则更加注重文学作品本身的形象思维。通过对理论的二次创作,以此达到对文学知识的传播,并通过作者本身对作品的个性化描述,最终完成文学作品。
一、应用文写作思维方式
为了更好地进行两种文学写作之间的比对,笔者针对两种文学写作思维方式进行剖析。其中应用文写作思维方式,笔者分析案例总结如下,例如:理论为基础、抽象思维、模版式思维、写实思维。
(一)理论为基础
应用文整体也属于文学创作的范畴,应用文写作与文学写作思维方式差异较大的一项为:应用文写作注重理论为基础,创作为辅导。其主要的体现方式为,在写作的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分析。使得人们在观看和学习应用文时,能够清晰地看出其中的理论依据,并且针对理论依据理解案例或事物本身所代表的含义。
(二)抽象思维
应用文写作中,理论知识的分析和描述为其中的核心部分。此类的分析角度为创作者的角度,从学习者的角度分析,应用文写作则具备抽象性思维方式。应用文其目的为讲解或分析事物的应用性或实用性,其在写作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抽象思维的运用。将理论性案例或事物通过抽象思维的描述,进行知识的普及和运用。学习者针对应用文的学习,类似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较为模式化。
(三)摸板式思维
一般情况下在进行应用文写作时,由于传统写作方式的影响。针对应用文的写作其思维方式为:模板式思维。模板式思维在写作的过程中,注重文章上下结构和逻辑性。以此体现应用文的作用,例如书信类的应用文中对人物的称呼为:张三先生、李四兄。此类用语称呼在写作中,针对日常生活中的固定称呼进行描述,上下文中也进行了一定的统一。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应用文的表述意思,也体现了应用文写作的严谨性。
(四)写实思维
应用文写作思维中最为突出的写作思维即为:写实思维。写实思维为应用文写作中常用的一类思维模式,写实思维主要体现在对事物描述的严谨性。此类写作方式的严谨性,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误解发生的可能性。例如张某为一位小商贩,某日因故不能去市场进货。随后将所需要进货的资料以短信的形式发给供货商。如:李四兄,我需要白色M码小熊衫50件,请快递发给我谢谢。例如其中的“白色M码小熊衫50件”即为其中的关键词,也属于写实思维的一种方式。
二、文学写作思维方式
我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并且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著名文学作品繁多。但在此过程中关于文学写作的思维方式,大体上的变化差异较小。整体上总结为以下几种思维特点,例如:形象思维、个性化创作思维、夸张思维、传统思维。
(一)形象思维
文学作品在写作的过程中,与应用文差异较大的为:文学作品具备一定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应用文针对艺术性方面的体现则较小。出现此类差异的现状,主要体现为:文学作品在写作过程中的形象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则更加具体化和物化,例如文学创作中:“啊,你看那片如小灯笼一般的柿子。”此类文学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通过形象的比喻使得学习者针对学习案例,认识更加深入。并且使得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针对案例事物形成独特的形象,以此达到对知识的学习。
(二)个性化创作思维
文学作品在写作的过程中,创作者首先针对事物或案例作出自身的理解和大纲实例。之后根据理解的程度和大纲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此类为常规类型的文学创作思维。但一般情况下,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会将自身感知或自身变化,写入文学作品中。并加以二次创作,最终使得完成作品具备写作者的一定特性。此类的写作方式在文学写作中,则较为常见,一般称其为:个性化创作思维方式。
(三)夸张思维
文学作品在写作的过程中,夸张思维为其常用的一类写作思维。此类思维方式的常见作品较多,尤其在古诗方面的体现最为突出。例如唐代诗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其中对瀑布的描写使用了夸张思维的方式。夸张思维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应用较多,属于文学作品写作基础思维之一。此类写作思维一定程度上突出了事物本身的特性,对于事物的后期的传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且在我国的文学史上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如:豪放派,其中代表人物有欧阳修、苏轼、苏辙、辛弃疾等。
(四)传统思维
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因此文学作品在写作的过程中,关于传统思维的写作方式应用也较多。传统思维方式对于写作者写作初期的认知,以及后期作品的创作影响意义较大。使得文学作品在写作的过程中,起到了传承的意义。例如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中对关羽的描写:“正饮间,见一大汉,推着一辆车子,到店门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唤酒保:‘快斟酒来吃,我待赶入城去投军。’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此后在各类影视文学作品中,关于关羽的形象也如同此类描述。一定程度上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也体现了文学作品受传统思维的影响现状。
篇6
Last summer I went to the beach 。 My vacation was pretty good 。 I went there by
Last summer I went to the beach 。 My vacation was pretty good 。 I went there by
bus and my bus trip was relaxing 。 The beach was very beautiful 。 It was sunny, cool and humid 。the people were friendly and the food was delicious 。
bus and my bus trip was relaxing 。 The beach was very beautiful 。 It was sunny, cool and humid 。 the people were friendly and the food was delicious 。
I enjoyed my vacation very much and I hope to go there again 。
篇7
用事实说话的第一种方法:选择典型事实说话。新闻工作者要有一双慧眼,能在大量的新闻事实中,经过层层筛选,精选出它的精华,即典型事实。在写作时,要学会运用这些“精华”说话,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2000年济源电视台采制的消息《地方话、普通话、外国话的三部曲,水洪池人 “话”里“话”外话发展》,记者以独特的视角,抓住水洪池人学习外语蔚然成风,从山西话到济源话,从济源话到普通话,从普通话到外语,反映出水洪池村民语言的变化以及由穷到富的变化,充分展现了改革开放给山区农民带来的巨大变化。这条消息的记者找到了一个好的切入点,然后用典型事实说话表现重大主题。
用事实说话的第二种方法:通过再现场景说话。所谓“再现场景”,就是把新闻事实的某些现场情景具体地描述出来。在新闻写作中,再现场景最常用的手法有亲身经历讲述、口述实录、现场目击记。运用这些手法,受众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亲眼所见的感觉,增强了新闻的现场感和感染力,加大了“事实说话”的力度。如某家广播电台采制的系列报道《为了69名矿工兄弟的生命》,记者运用了感情丰富、情绪起伏的口播报道和大量的现场采访,生动再现了扣人心弦、惊心动魄的施救过程,让听众很受感动。
用事实说话的第三种方法:运用背景材料说话。新闻报道中的背景材料,常被称为“新闻背后的新闻”。它包括历史性事实、环境性事实、简历性事实、数据性事实、反响性事实和对照性事实等,灵活巧妙地使用背景材料,有利于记者表达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当今天的新闻报道进入“解读时代”“厚度时代”后,新闻背景越来越从幕后走向前台,新闻背景的内涵和功用都发生了变化。新闻背景意味信息量,意味把新闻报道做大、做厚、做深、做透、做强。在具体的新闻写作实践中,记者要通过联系类背景,巧妙安排过渡型背景,有效利用资料存档型背景,尽可能地从旧事实中寻找出有用的信息来说明新事实。
用事实说话的第四种方法:借助“直接引语”说话。直接引语是指记者通过采访得来的被采访者的原话。它可以是记者采访发现的新闻事件中当事人说过的原话,也可以借助新闻事件当事人之外的消息源之口说出。在报道中直接引用原话,作者可以把自己想说的话,借别人的嘴说出来。
篇8
First, the CV content apart from graduate school, what they have learned profession, gender, age, contact these basic elements, you are ready to resume the enterprise also should include your educational background (including all the relevant professional skills training, etc.) and the candidates positions and business-related experience you have won the honor and reward your self-evaluation (benefits described) how to conduct your business idea (not sure if writing is not recommended)
Secondly, the best resume highlighting qualifications or experience, if you are graduates of prestigious universities, then try to highlight the school you graduate; if you learn the content of the work of professional and candidates are very counterpart, then try to highlight your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If you do not advantage of academic background, then looking at ways to experience one-upmanship, well digging their own experiences, such as Have you taken part in all social practice, practice activities, which studied the subject, so as to identify those who prove your information to the advantage of experience.
A "clear" and resume, it must be the candidate of the most prominent feature on the curriculum vitae of the most prominent position, do not let the person screening resumes from the resume summary, refining your character.
Thirdly, many people writing your resume, like mentioned from the past now. Suggested the use of flashback way to write directly from the closest time to start, so that those who resume screening easier access to important information. When necessary, some important information can focus on, but do not deal too fancy, easy to read is the most important principle.
篇9
关键词:“读写”互促;文化素养;师生
学校文化作为一种学校全体成员共创共享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与课程联系得最为紧密的一种文化,在育人功能方面将越来越彰显其独特的作用。
师生文化素养的提高,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读写”互促,则是提高师生文化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下面结合学校文化建设实际,谈谈在这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一、立足教研小课题,“读写”互促,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小课题,大阅读。为了更好的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我们提倡教师写“教后小记”和“小课题研究”(学期初选定课题,期间收集材料,展开探索研究,写出相应的教学札记,学期末写出课题研究总结报告或者是专题研究论文)。
我们向教师推荐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和心理学著作、文学名著和优秀教师特级教师范文,让教师提升文化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从而有感而发,更有效的思考和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
教育随笔和教学论文的评选,促进了教师写作能力的提高,进一步激发教师阅读名著的兴趣和积极性。我校语文教师已经在省内外报刊发表各种文章200余篇。《论语》、《爱弥儿》、《叶圣陶教育文选》以及现代化教育理论和教育名篇,已经是做到了每个教师耳熟能详。
“读”问题,“写”创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现在是如何理论联系实际,用教师的理论素养,转变成教育艺术和有效教育的时候。现在学校结合过程管理,引导教师发现自身教学环境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通过集体备课组和教研组听、评课等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积极办法。
我们把这种关注实际问题的做法,称作是学会“读”无字书。正是这种阅读,促进了文化素养向实际教育教学能力的转化。这种创造性的成功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我们形象的称其为“写”。
定制度,促“读写”。学校通过《昆仑中学教职工考评细则》的制定,对于两种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从制度上保证了“读写”互促,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立足课内外活动,读写“互促”,促进学生素质提高
学校利用绿野文学社,形成了“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育人”的文学社团活动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走出了一条“读写”互促育人之路。
途径新,乐读写。学校利用语文阅读指导课、周末阅读和假期读书活动,开展了课内外阅读的有机融合。从文学名著到中学生喜爱的名人传记、科普读物和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的书籍报刊,丰富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文学社团,通过手抄报、文学社报刊《绿野》和各级各类读书征文活动展示学生写作水平。学校还组织文学社成员,开展了“现场‘作文——阅读——评改’”活动,把读写互促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挖内潜,促提高。对于学生的阅读,我们并没有机械的界定为非名著不可,只要是学生喜爱的,教师就积极引导,包括学生的书法绘画兴趣。例如一个学生文化学习一般,在手抄报活动中凸显了绘画才能,学校安排专门老师进行指导,这个学生在全国书画大赛中荣获二等奖,他的漫画作品在本地区学生刊物上得以连载,有了这些成功的自信,这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得到提高。
读和写,巧育人。我们的阅读还包括,阅读生活中的矛盾,学习中的困难挫折。学生在成长中遇到烦恼,可以通过与老师、家长、同学的交流解决,也可以通过阅读和写作的方式,提高思想认识获得问题解决。针对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我们开展了“自尊自爱”、“与人相处”、“学会感恩”、“美的追求”等相关专题的美文阅读活动,结合相应的话题作文,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一种宣泄、升华,真正起到“读写育人”的作用。
新模式,“写”促“读”。学校在学习洋思中学、杜郎口经验和高阳学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学案引领,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在课堂上“写”的舞台,通过自学展示,激发了学生“读”——自主学习与他人合作的积极性。这种“写”,不仅展示自己的学习所得,而且展示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和助人为乐的精神,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多活动,藴“读”“写”。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例如拔河、踢毽子、跳绳、篮球赛等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增强集体观念和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并采取积极地行动参与到各级各类集体活动中去。这种对集体和个人的正确认识形成的过程,就是“读”;采取积极行动参与集体活动,就是“写”。类似活动中,“读”与“写”的相互促进,保证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总之,读写听说能力是语文素质极重要的构成因素,而且学生的语文素质的养成,必须以读写听说训练为途径。因此,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扎实的读写听说训练。
“阅读”教学,以学生自读(朗读、默读)为主,提倡多背诵,让学生在自主体验学习中使每个学生都养成会读和爱读、多读的习惯,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会欣赏和鉴赏课文。
“写作”教学。写作,要坚持“模仿作文”和“体验作文”。模仿作文是模仿范文,读和写结合,读中有写,写中有读。这是写作的开始。体验作文是体验事物,事物与表达相对应,物中有言,言中有物,要一一对应。表达要客观、科学、艺术,使语言活起来。这是写作的入门。模仿作文和体验作文,都是写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坚持的过程,是写作能力再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口语能力也是同样。写作不求数量求质量,让学生在修改中学会作文。作文一般修改两遍。达到写出真情实感的成形的作文。原稿和修改稿均存档积累。
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读是写作的基础。”读是积累,写是内化,读与写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这个道理。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在阅读课外书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写、续写、仿写,对书中的人物、事件进行点评,写读后感等等,学生把课外书中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写作能力也获得了提高,学生由被动写作也逐渐转化为主动写作,做到真正的“乐写”。
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感受,能提高人的修养;读书是一种德行,能满足心灵的需要;读书是一种修行,能使人从繁琐的世俗生活中挣脱出来,成为一个自由的人。
课内外阅读链接研究以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为本,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提高阅读质量为途径,从而达到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目的。就如一位学生所言:“书,一位良师诤友,带着它就如同随身携带着一个警钟,随时可以帮自己纠正错误思想和行为。”
很多学生都在阅读中发现了自己的优点,自信心增强了,也有不少学生发现自己的薄弱之处,如“读书不够专心”、“好读而不勤记”,此时老师与他们作交流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法,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进行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链接的实践研究,在课内搭建课外阅读的平台,在课外体现课内阅读目标的实现,真正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统一,体现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语文课程理念,体现了重视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
1.拓展阅读,加厚加宽农村学生的人文底蕴。
2.强化主观感受,让农村学生也能进行探究性阅读。
3.注重实践活动,让农村学生也能进行研究性学习。
4.构筑读写整体,提高读写效益。
5.坚持个性化表达,激发阅读的兴趣,并能独立阅读,培养农村学生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钱理群.阅读教育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J].中学语文教学,2004(5).
[2]许玲玲.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外阅读[J].教学月刊,2004(4).
[3]曹保印.走进中学生的阅读世界[J].教书育人,2004(4).
[4]刘长青.让读书成为中学生的最爱[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4).
[5]杨舜山.阅读和写作都要硬[J].语文报,2006(8). Abstract: Mutual help of "reading and writing"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eachers and students' cultural quality. This paper expounds how to bring mutual help of "reading writing" into full play by means of promot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promoting students' quality improvement.
篇10
您好,您被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你的职业被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哦,您是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您是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便是你一生的真实写照。您作为培养祖国未来花朵的园丁,像小蜜蜂一样辛勤的工作着,从不喊累,从不言苦。曾经年少无知的我们,不懂得老师的良苦用心,做出了很多无知的举动,但现在我发现以前的做法是何等的无知。现在,看着含辛茹苦的老师们,我从心底涌出一种激情,想对老师您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在学校,老师就是那辛勤的园丁,培育花朵一样的培育着我们,时刻为我们输送知识养料,而自己就像一支默默燃烧的蜡烛,毫不保留的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他正在批改我们的作业,或是他正在准备明天上课的材料;曾经年少无知的我们,不懂得老师的良苦用心,做出了很无知的举动,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发现以前的做法是何等的无知,现在我能够理解到老师的一片良苦用心,胸怀感恩之心,感恩天下恩师。
或许我们还未能完全的溶入社会,但我却可以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当我们在烈日下口渴难忍时,总会有人为我们递上一杯凉茶;当我们不小心被石头拌倒时,总会有人扶起我们,如果我们迷路了,总有人帮我们找到家……他们既不是亲戚也不是朋友,而是与我们素不相识的好心人,也正是有了这些好心人,社会才充满了爱心与和谐。
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颗和平的种子,人人播撒这颗心灵的种子,那么将创造出一个感恩的民族、感恩的国家,乃至于一个感恩的世界。
让我们用感恩的心,真挚的情,去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个世界不会因为少一个你而停止,却会因为多一颗感恩的心而更加炫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