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贷政策范文
时间:2024-02-21 18:00: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信贷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融资难、融资成本高、担保率较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当今小微企业的发展。银行信贷政策的出台与调整,使得小微企业更能适应社会需要,更能吸引闲散资金和人员,作为经济调节的手段,是“有形的手”。如何利用好这些政策,是小微企业的研究重点。因此,了解小微企业融资现状与银行小微信贷政策,具有现实意义。
一、研究综述
霍尔斯特・艾莉森(2004)以微型企业在社区中的人力资源利用为基数,利用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来验证人力资源对小微融资的影响。克劳迪・奥冈萨・莱斯维加(2006)通过数据模型来阐述俄罗斯微型企业在融资方面所遇到的困难。伦柏楠(2002)认为小微企业促进农村现代化,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吸收下岗职工,为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魏国雄(2005)提出商业银行想必须在内部量身定制一整套小微企业融资业务管理机制、经营机制和管理方式。王文烈(2010)指出,商业银行小企业金融发展的战略和策略是当前银行业务创新的重点。
二、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一)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2011年小微遭遇信贷紧缩,国际市场动荡,政府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但同时小微企业的信贷难题并非就此结束,仍存在“贷不到、贷的贵、不敢贷”的状况。根据2013年CHFS数据,在全国范围内,小微企业的银行贷款可得率仅为46.2%,即42.2%的小微企业有贷款需求但并未贷款。
由图1可知,小微融资难的重要原因是小微企业的贷款可及性较低。根据2014年中国小微发展报告调查,这些未申请贷款小微企业的认为“申请过程复杂、麻烦”、“估计贷款难被批准”、“利息高、还款负担重”、“不知如何申请”,这些都是非市场因素,说明银行对小微的信贷服务有待提高。
(二)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
1.小微企业信用水平较低,破产风险高于大型和国有企业,银行普遍存在着惜贷行为。银行向中小微企业提供的信贷融资方式主要为抵押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以及一些政府补贴的贷款贴息,融资担保等形式。目前多数小微企业管理缺乏规范性,企业信息尤其是财务信息的可靠性较差,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故银行为降低贷款风险而惜贷。
2.小微企业融资障碍重重,渠道狭窄。大部分企业再投资的资金都是来源于企业,但多数小微企业仍在起步时期,需得到大量的资金和贷款支持。许多小微企业认为自身有效资产抵押不能满足金融、担保机构贷款条件,银行对贷款抵押物要求严格,融资手续繁杂,融资成本和贷款门槛过高。这样不仅造成企业获取资金的时间过长,使用时间短,使用效率变低,而且使得小微企业贷款积极性减弱。
3.小微企业数量多,贷款需求量大,但普遍的还贷意愿不确定性高。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有限且零散,企业存续周期较短稳定性较差,大多数金融机构认为小微企业的坏账率高于大中型企业。
三、民生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民生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政策存在的问题
1.贷款业务发展战略.贷款业务发展战略包含于民生银行总体战略之中。总体战略有支持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目标。2010年 “二次腾飞”后,提出以“战略转型”为目标,以“流程银行”为主线,持续推进改革创新,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科学化、精细化战略执行体系,促进业务发展方式转型和管理方式变革的发展战略。
2.贷款的期限结构和品种结构.贷款期限根据借款人贷款用途,还款能力和贷款担保方式等因素综合确定,且借款人年龄加贷款期限不超过60年。采用房屋抵押方式的,贷款期限原则上最长为5年;对于具有长期稳定租金收入且民生银行能够控制租金来源的或房屋抵押率较低的(住房抵押率≤50%、商用房抵押率≤30%)贷款期限最长为10年。采用保证方式的最长为3年;信用方式的原则上为一年。
3.贷款定价政策.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政策主要由贷款定价方法和策略两部分构成。目的是将二者结合起来以指导一定时期内商业银行对各类贷款的定价工作。定价法主要有成本相加定价法、价格领导模型定价法以及客户账户盈利分析定价法等。定价策略主要渗透性定价策略、竞争性定价策略、差别定价策略等。2010年,由于差异化市场定位(商贷通),民生银行静息差高达2.94%,这为民生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净利息收入。
4.贷款的担保政策.民生银行目前有法人机构保证和自然人保证两种担保方式。法人机构保证主要包括担保机构保证和开发商(或管理者)保证。其中,联保方式属于法人机构担保。而自然人保证要求自然人具备良好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并依照其授权管理规定报批。这里要强调的是质押和担保略有相似但实则不同。
5.贷款的审批程序和审批政策.贷款流程:贷款调查―提出贷款申请―贷款资料收集贷款上报及快速审批签署业务合同办理贷款手续贷款发放售后服务到期还款。审批人员应根据民生银行个人授信业务授权进行贷款审批,根据客户信用情况、收入情况、企业经营情况及担保情况确定贷款金额、期限、利率。
(二)民生银行小微信贷政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注重绩效考核,无形加大银行的信贷风险.目前我国小企业中,微型企业较多于拥有规模的私营企业。而小规模的微企实际的融资需求少。在实际贷款操作中,由于银行内部制定了较大的客户经理业绩考核量,所以致使有很多客户经理故意将小微贷款规模做大,提高其贷款额,超过了小微贷款实际需求量。这样不但浪费了资源而且增加了银行的坏账风险。从理论角度讲更违背了大数法则,如一笔贷款数额过大时,就要承担更大贷款风险作为对价。
2.缺乏微型企业客户的信贷产品.小微企业经营规模层次不齐,需求差异大,缺少适应小微企业客户的信贷产品是我国金融机构的普遍现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大多留恋于中型企业信贷服务,能够为小微企业提供的金融产品及信贷服务的种类和范围较为吝啬。据了解,小微信贷方式品种较为单一化,大多数商业银行主要是抵押类贷款为主,而民生银行主要是抵押类和信用类两种。
3.专业化程度和信贷效率有待提升.民生银行拥有专门的小微金融事业部和小组,由于小微信贷仍是近年来新兴业务,从业人员层次不一,有许多工作经验较短的年轻工作者,对金融及风险认识尚缺,对客户定位不足。同时小微企业由于自身“短、频、急”的特点,促使银行需要缩短放贷周期,而实际操作中仍需要层层审批考核,贷款流程繁琐,周期较长,对小微融资的迫切性不能较好满足。
四、小微信贷问题建议
(一)理性选择客户,健全激励约束制度。由于小微业务近年兴起,如今各金融机构纷纷涌入抢占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秩序较为混乱。商业银行需要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准确定位小微群体,明晰小微战略目标,深度挖掘现有资源,依据客户特点和需求制定有特色的、创新的小微信贷产品及服务,采用差别化利率体系。同时健全激励约束制度,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完善监督体系。
(二)加大专项信贷产品创新力度,丰富企业融资选择。由于银行的贷款普遍对抵押物、资产有着硬性的规定,小微企业普遍抵押物较少难以符合银行要求,所以,需要银行加大小微专项信贷产品创新力度,从贷款品种、方式进行创新,如信用类贷款的提出就是对抵押类贷款的一种补充。目前,有部分商业银行推出动产质押和多户联保产品,以及发展行业供应链金融对丰富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新的选择。为顺应时展,民生银行推出小微企业专属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乐收银”结算机具,并推出了如单户融资需求在50万以内的“微贷”、“商链通”等新型信贷模式。
(三)建设专业化队伍。一是加强小微企业金融团队规范化建设,使得基础建设与专职人员与业务快速发展相匹配;二是加强专职人员业务、理论知识培训,增强专业化水平;三是明确岗位职责,调高办事效率。
(四)建立高效审批机制,提升贷款效率。健全审批机制,对客户资源深入调查研究,筛选现金流量稳定,交易结算规律性强,整合外部部门资源充分了解小微企业信息。缩短审批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程序,强化内部人员办事效率。同时,对于潜在客户重点调查,可通过准贷记卡方式先行介入,进行评级审定,有利于丰富客户信息资源,提升贷款效率。
参考文献:
[1]陈雅丽.基于温州金融改革的小微企业融资研究[J].时代金融,2014(14):1213
[2]《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 号)
[3]乔铁松.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07):1115
基金项目: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渭南市民生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政策的研究(201510723661);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渭南市民生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政策的研究(2139);渭南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渭南市民生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政策的研究(15TXK019)。
篇2
【关键词】小企业 信贷风险特征 防范管理
一、当前小企业信贷风险的主要特征
(一)政策风险
小企业一般生产规模不大,而且企业组织结构以及财物状况等普遍存在问题,所以,它们对于市场和政策风险的抵抗能力不高。一些较为平常的政策调整对于大企业可能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小企业却可能要承受巨大的市场风险,所以如信贷政策紧缩等政策调整会给小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
(二)小企业自身的风险
1.经营风险
首先,小企业的生产规模较小,而且企业自身的流动资金较少,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的成本非常高,对于各种风险的抵抗能力薄弱;其次,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结构往往不够完善,很多采用家族式的经营方式,自身的管理水平十分有限;最后,很多小企业从事的都是一些生产密集型产业,其中的科技水平较低,生产的产品创新能力不强,产品过于单一,市场竞争力可想而之。所以小企业的经营风险升高,经营过程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这对于银行的贷款回收来说,贷款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2.财务风险
第一,多数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存在问题,比如说财物数据的真实性、会计核算缺少依据等,企业的很多财物数据可信性不高;第二,小企业家族式的经营管理方式使得企业资金与个人、家庭的资金混为一谈,所以,银行无法全面真实的了解小企业,更加无法对其进行有效地贷款决策和监管。
3.信用风险
很多小企业都是采用租用和承包的经营方式,当企业的经济效益出现明显下降或亏损时,很多小企业都会将资本金偷偷转移走,从而使银行的贷款成为悬空债务。有的小企业利用各种非法手段,制作虚假报表,不仅逃避国家税收,还骗取银行的贷款。还有的小企业在获得银行贷款后,盲目的将贷款用于一些收益高风险大的项目中去。
(三)操作风险
这一风险特征主要指的是银行中的相关信贷人员在进行小企业的贷款办理时,由于程序不够熟悉、故意而为或工作失职等原因造成的信贷风险。
1.由于经济利益,盲目增加小企业客户
当前多数商业银行采用的是产品买单制,也就是说客户经理的绩效工资与其营销出去的产品价格以及总量成正比关系,这就使得相关信贷人员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在进行营销时对客户的相关资格审查不严,有的甚至帮助客户进行伪装,再加上一些审计部门的把关不严,使得一些不具备相关条件的小企业获得贷款。
2.有些商业银行对于小企业贷款制度执行不到位
有的商业银行在处理小企业贷款时,操作过程只是简单的停留在形式上,首先,并没有对小企业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对其评价甚至存在包庇现象;其次,对第一还款来源不够重视,忽视了小企业现金流分析;最后,有的小企业与资产评估公司之间相互串通,故意提升企业的抵押价值,信贷人员把关不严就容易导致贷款风险的产生。
二、小企业信贷风险防范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完善商业银行小企业信贷准入和退出机制
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部门应该在风险收益平衡的原则上,根据各种政策和市场的变化调整情况,对自身的信贷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制定科学的信贷营销和管控机制,从而为信贷人员筛选客户的准入提供必要的依据。对于那些国家政策和相关部门明确规定要求退出信贷的客户坚决退出,那些生产技术落后的小企业及时做出风险防范预警,并制定相应的退出计划。
(二)把握两个关系,提升自身风险意识
首先,把握好小企业信贷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商业银行应该时刻保证信贷的基本条件、原则和质量,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跨越这一底线。其次,把握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在信贷过程中,对所有的行业、贷款和问题都要严格按照相关的信贷管理制度进行,防止违规行为的出现。
(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开展小企业信贷业务
第一,信贷过程中,必须充分做好调查工作,到小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去了解相关的经营、财物、纳税等信息,并严格按照规定办理担保业务;第二,贷款的申报审批等活动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制度进行;第三,加强对贷款资金使用情况的监控,保证贷款真正用于最初的方向,并及时提醒贷款人严格按照合同使用贷款;最后,对获得贷款的小企业应该定期进行走访,了解其真实的经营状况,保证银行的第一还款来源。此外,对小企业的担保物进行有效地监控,对相关的担保手续进行详细检查,保证手续在长时间内符合相关的规定要求,另外担保物的有效性以及担保物市场价值的变化也应进行有效地检查和监督,如出现担保物市值下降较快的现象,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银行的第二还款来源。
(四)建立相应的信贷风险预警机制
根据建设银行总行的《小企业信贷业务预警信号》,银行应该根据小企业的特点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平台,对小企业的企业信用、企业状况、担保物价值变动以及相关管理人员信用等构建监控体系,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做到风险的早发现、早处理。
(五)不断提高相关中小企业信贷人员的自身素质
篇3
在如今这个海量数据的信息时代,不同领域中的海量数据的高度融合引发了各行业之间的数据革命和竞争,各种数据逐渐呈现出高度复杂化、价值稀缺化的基本特征,各种数据如同洪水一般涌入到全球经济发展与创新的不同领域。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未来几年的发展中,数据每年的增长率为40%。预计到2020年,全球一年产生的数据量将达到或者超过40ZB。前所未有的海量数据信息正在不断聚集,数据数量逐渐庞杂,这已经不是我们能够应对的。在未来,各领域将会对数据进行大规模生产、运用、分享,大数据时代正在迎面赶来。“大数据”是“云计算”、“物联网”等热点、高频词之后的新的关注话题。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企业资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个企业所拥有的数据的规模、活性,对数据的收集、处理、利用能力等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海量的数据信息资源中,如何才能正确挖掘和利用蕴藏于大数据中的各种社会、经济、科研价值信息已成为学术界、企业界高度关注的问题。与此同时,这种思想也恰好凸显出企业竞争情报分析的重要性。在大数据的驱动下,企业的决策者必须对各种不断变化的竞争形势进行实时、动态化的跟踪与监测,对每一分钟、每一小时、每一天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企业竞争情报研究工作的创新带来了全新挑战,如情报研究人员的工作量激增、情报工作的成本将大幅增加、具有大数据分析技能的专业人员的匮乏等。
1 大数据时代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特征
1.1大数据时代的基本概念
要想深入了解大数据时代企业竞争情报的具体情况和内容,就必须先对大数据时代的基本概念和内涵进行了解。笔者认为,对于大数据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可以是一种全新的描述,并非是真正的定义或概念。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与逐渐发展,人们对海量的数据进行了挖掘和应用,这也就预示着在一定程度上将产生新一轮的生产率增长、消费者盈余,其实这就是对大数据时代最好的解释与诠释。大数据具有5V的特征。
1.2大数据时代的基本特征
1.2.1在大?稻菔贝?下所有的物质实现了数字化
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15年全球一天的全网流量已经可以装满1.88亿张DVD光盘,还有专家曾经预测到2020年,我国仅仅一个普通家庭的一年所产生的数据就相当于半个国家图书馆的信息储量。在大数据时代,淘宝实现了商品的数字化,微信实现了人际关系的数字化,微博实现了人们心情的数字化。通过这些数字化的过程,人们周边的物质已经成了各种不同的数据,而这些不同的数据经过汇集后又形成了大数据,这也充分体现出大数据的多样性、大量性。
1.2.2数据分析是大数据时代的核心特征
在大数据时代,在不同领域汇总进行决策已经不能再简简单单依赖管理者自己的经验、直觉等来完成,而是需要从海量的数据中进行挑选,充分体现出大数据的高价值性和真实性。如:沃尔玛公司对客户购物习惯的数据进行营销分析,最后得出“啤酒+纸尿裤”的搭配方式。
1.2.3大数据时代实现了前瞻性与实时性的统一
在大数据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的方式,信息来源更加广泛,并具有实时性。另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各行业更具备前瞻性。例如:谷歌就曾经利用网民检索中的一些高频词汇、时间的分布等对2009年的流感爆发与迅速传播进行了提前预测,为医院提供了相关的信息,使医院提前做好防御准备,并配备了大量的人员、设备、药品。大数据时代不仅促进了各领域的发展与变革,更为这些领域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可见,只要存在大数据,就会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2 大数据时代企业竞争情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情报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从大量繁杂的数据信息中提取出更有价值的情报,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决策与支撑,使企业的各项决策更加精准化,便于企业对各种纷繁复杂的数据信息进行搜集、分析、阐释,并努力挖掘这些数据的内在联系,最终将其转化为能够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有利用价值的情报。在企业竞争情报的分析中,对企业竞争环境、对手等各方面的信息做出了详尽地分析,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的竞争情报策略。可见,在大数据环境下,企业的竞争情报更加清晰化、明朗化,企业对市场的把握也更加准确。
2.1竞争情报研究机构的职能存在缺失
目前,很多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都是由不同的业务部门负责人具体实施的,虽然在企业内部可以构建一个稳定的、专门的竞争情报机构,然而,与之相适应的配套的职能定位往往处于缺失的状态中,特别是在竞争情报搜集工作制度的制定方面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如有的企业从事竞争情报搜集工作的部门包括企业的市场部门、人力资源部门、销售部门等。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日趋激烈,很多企业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纷纷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竞争情报机构,并出台了一系列较为系统的部门职能制度,这些成功的经验值得各个企业借鉴。
2.2竞争情报研究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业务素质
企业竞争情报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业务技能素质、竞争情报意识和素质、团队协作意识、对组织的忠诚、遵纪守法的素质,但是就目前各企业从事竞争情报的工作人员现状来看,企业的情报工作者缺乏这方面的综合素养,特别是企业的中层以上领导者,更是只关注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工作,对于能够间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各种隐性因素并不关注,竞争情报搜集缺乏主动意识。另外,各企业的竞争情报搜集人员并未经过任何系统性的、信息管理类的培训,特别是对于搜集到的各种情报信息不善于管理、分析、加工,使得情报资料的应用价值不高。
2.3竞争情报信息管理缺乏科学性
目前,很多企业的竞争情报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建立在现代信息管理理论基础上的信息管理工作更是尚未建立完善的体系。如:企业的中层领导管理人员在竞争情报的搜集工作中缺乏科?W的行动规划,对于企业层面的规划也考虑不全;在情报的存储、分析方面问题更加突出,对于搜集来的竞争情报没有及时进行归类整理、存储,更未将相关的资料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很多信息在了解、使用之后就随意丢弃;在竞争情报的内部共享方面严重不足,有的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搜集到的信息仅供个人工作时使用,并未向其他部门或者领导进行汇报,这也就是事实上的信息共享壁垒问题;由于很多企业没有进行系统性的竞争情报信息工作,再加之管理层缺乏必要的重视,导致迄今为止很多企业并未建立完善的、科学的竞争情报管理制度。
3 大数据环境下现代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创新措施
3.1为企业竞争情报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各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未来的战略发展规划成立独立的竞争情报机构;如果没有条件或者在短时期内无法成立独立的竞争情报机构,企业可以在保证业务正常运转的情况下从内部各部门抽调一名信息工作人员,组成规模为10人左右的竞争情报工作小组,并由企业的主要领导牵头,担任该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各成员分别根据本企业的业务职能开展对应的情报搜集工作。
3.2为企业竞争情报工作提供坚强的财力保障
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这是一项普适性的哲学原理。对于企业竞争情报工作也具有同样的指导性意义。如果没有强大的财务基础作支撑和保障,那么竞争情报工作就如同是空中楼阁,因此,为了保证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将该项工作的经费纳入到企业的预算中,并设定相应的临时划拨制度作保证。如企业竞争情报搜集设备与工具建设的经费、企业竞争情报工作人员的薪酬与激励经费、企业竞争情报搜集资料信息购置经费、企业竞争情报工作人际关系的攻关经费。
3.3为企业竞争情报工作提供强大的物力支撑
在大数据环境下,要想保证企业竞争情报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竞争情报工作方案的有效实施,物力保障必不可少。从物质条件的充裕程度来讲,各企业应该积极为企业竞争情报工作提供必要的、充足的物质条件;从企业的发展实际来看,在为企业竞争情报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的同时,一定要本着投入与产出相匹配的基本原则,选择性地对企业竞争情报工作进行物力支持。如必要的交通运输物品(小轿车等)、信息采集工具(摄像机、录音笔等)、信息管理设备(移动硬盘、U盘、互联网计算机等)等。
3.4为企业竞争情报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现代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构建或完善相关的企业竞争情报工作制度。为有效地开展大数据环境下的企业竞争情报工作奠定制度基础。如企业竞争情报工作小组岗位职责、企业竞争情报工作流程与业务规范、企业竞争情报工作内部协作制度、企业竞争情报工作奖惩激励机制等。这些制度需要企业的不同职能部门通过深入调研后进行制定,这些制度可以先试行一年,在试行的过程中根据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然后再统一进行引发并执行。
篇4
关键词:信贷政策 信贷结构 效应
一、信贷政策对信贷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
(一)理论基础
理论上而言,广义的货币政策不仅是指货币政策的总量调控,还应该包括货币政策的结构调整,即调控货币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分布,也包括其在不同企业、不同执行单位的分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信贷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各国货币当局通常把总量控制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着力点,并在科学确定货币政策总量的同时,辅之以相应的信贷政策,通过“窗口指导”,引导信贷投向,以实现信贷资源的最优配置。发达国家中央银行信贷政策一般只作为短期的窗口指导,不承担结构调整、信贷创新等多重任务。而我国的信贷政策不仅要进行窗口指导,还要规范和引导商业银行信贷创新。从货币理论看,信贷政策的窗口指导职能是属于货币政策范畴的,而诸如出台消费信贷政策、助学贷款政策、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政策等规范和引导商业银行信贷创新的职能,实际上并不属于货币政策的范畴,而是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中国目前市场经济仍不发达,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产生信的贷配给现象出现信贷市场失灵,信贷配给理论否定了利率自主调节,市场自动出清的假说,为政府的市场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克服市场波动,维护市场稳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有必要采取积极的信贷政策,引导信贷结构趋于平衡。信贷资金的结构配置和使用效率,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社会的资金配置结构和运行效率。信贷政策的实施效果,极大地影响着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信贷政策的有效实施,对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发展和完善信贷市场,提高货币政策效果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信贷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方式
要更好地分析信贷政策的有效性,首先要正确理解信贷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与联系。信贷政策和货币政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通常认为,货币政策主要着眼于调控总量,通过运用利率、准备金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借助市场平台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总规模,根据国家宏观调控需要,着力解决市场有效运行状态下的资金总量调控问题,促进社会总供求大体平衡,从而保持币值稳定。信贷政策主要着眼于解决经济结构问题,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政策工具,配合国家宏观调控战略和产业政策,通过引导信贷投向,调整信贷结构,着力解决“市场失灵”或“市场分割”状态下的资金结构性配置问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调控手段看,货币政策调控工具更市场化一些;而信贷政策的有效贯彻实施,不仅要依靠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必要时还须借助行政性手段和调控措施。
信贷政策的内在要求是结构性、区别对待的政策,货币政策的内在要求是总量性、一视同仁的政策。现阶段,我国信贷政策发挥作用的不少领域是货币政策难以覆盖的。信贷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中央银行根据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要求,对金融机构信贷总量和投向实施引导、调控和监督,促使信贷投向不断优化,实现信贷资金优化配置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
(三)信贷政策传导机理分析
信贷政策传导过程一般包括三个环节:信贷政策工具或手段,信贷政策媒介和信贷政策目标。信贷政策通过信贷政策工具或手段的运用,影响个人、企业、银行等媒介的信贷行为,从而实现其目标。
我国中央银行信贷政策力求在多重目标之间取得平衡,寻求最佳效果。在众多目标中,信贷政策主要关注三个目标,一是调整信贷结构,二是鼓励信贷创新,三是防范信贷风险,同时兼顾其他目标。根据本文的研究方向,我们主要是考虑信贷政策的调整信贷结构这一目标的实现效应。要实现信贷结构调整目标,只有通过信贷政策工具或手段的运用。
中国目前的信贷政策大致包含四方面内容:一是与货币信贷总量扩张有关,政策措施影响货币乘数和货币流动性。比如,规定汽车和住房消费信贷的首付款比例、证券质押贷款比例等等;二是配合国家产业政策,通过贷款贴息等多种手段,引导信贷资金向国家政策需要鼓励和扶持的地区及行业流动,以扶持这些地区和行业的经济发展;三是限制性的信贷政策。通过“窗口指导”或引导商业银行通过调整授信额度、调整信贷风险评级和风险溢价等方式,限制信贷资金向某些产业、行业及地区过度投放,体现扶优限劣原则。四是制定信贷法律法规,引导、规范和促进金融创新,防范信贷风险。
二、影响信贷政策对信贷结构调整效应的原因分析
(一)信贷政策目标多重性导致目标的不确定性。目前,国内对信贷政策没有广泛一致都接受的内涵界定。从政策实践看,中央银行信贷政策措施覆盖宏观调控的方方面面,既有对不同行业,如农业、中小企业、房地产等方面的信贷政策支持,也有对不同地区,如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方面的信贷政策支持;既有对不同社会群体,如大学生、下岗职工、农民工等的信贷政策支持,也有对“非典”、禽流感、雪灾、地震灾害、猪肉涨价等应急性事件的信贷政策支持;同时,现阶段我国信贷政策很大程度上还具有推动金融创新、完善信贷管理制度、促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的衍生职能。正是因为实际操作中信贷政策涵盖内容宽泛,信贷总量和信贷结构分不开,信贷管理和信贷风险防范分不开,信贷政策、货币政策和信贷风险监管政策之间是什么关系缺乏有足够说服力的界定,信贷政策的目标、工具和传导机制缺乏系统的理论阐释,信贷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如何加强有机协调配合缺乏明确、清晰的制度保障。
(二)信贷政策长期化效应缺乏保障。目前,我国中央银行和银监会的实际工作大部分涉及信贷政策,但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没有清晰明确各自的“信贷政策”管理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条明确中国人民银行的十三项职责、第二十三条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可以运用的六项货币政策工具中都没有明确提到信贷政策或信贷政策“窗口指导”。《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一章第三条和第三章第十五条关于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目标、业务范围和职责界定中也没有明确规定是否包含信贷政策管理的内容。信贷政策宏观管理法律依据不明确,直接结果是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在信贷政策制定、管理和组织实施方面职责不清,信贷政策管理责任模糊,短期、应急性的单项贷款政策或贷款管理制度比较多,信贷政策长期、系统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建设工作有待加强。
(三)信贷政策传导机制不畅导致信贷政策效果不明显。一是信贷政策一般是非市场调节手段,而且没有明确的法律保障,再加上部门间监管协调不充分,信贷政策的“窗口指导”大多是“软约束”,导向力不够,从而影响了信贷政策的有效传导;二是政策宣传解释不到位,社会认知度不高,影响信贷政策顺畅传导;三是信贷政策制度设计缺乏符合市场特点的激励约束机制,市场主体执行信贷政策内在动力不足。信贷政策媒介由于自身的利益驱动,逐利的动机让他们可能不按信贷政策导向进行信贷行为,从而弱化了信贷政策的效应。对商业银行来说,由于信贷增长是各商业银行最为主要的利润来源,利益的驱动会促进商业银行在信贷结构安排上更倾向于目前效益较好的地区和行业以及利润较高的中长期贷款,这样就较难改变目前的信贷集中到部分地区、部门行业和期限结构的错配,正是这种利益的驱动与信贷政策的结构调整出发点的矛盾阻碍了信贷政策的传导,从而弱化了信贷政策的实施效果。
三、优化信贷结构,提高信贷结构调整效应的建议
(一)多种调节手段组合使用,提高信贷政策调整效应。一是比例控制。合理控制中长期贷款比例,扩大流动资金贷款比例;合理控制国有大型企业集团的贷款比例,扩大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合理控制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地区的信贷比例,扩大能源、科技、环保等可持续发展产业的信贷比例。二是利率调节。实行结构性的利率政策,使利率政策和信贷政策衔接起来。具体地说,对固定资产投资实行行业差别利率,对社会效益好、经济效益低的社会发展项目和出口企业实行低利率政策等,对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实行高利率政策。三是拓宽再贷款的信贷调节功能。近年来再贷款,主要是调剂金融机构的资金头寸和保证其支付能力。下一步要偏重于结构调整,按照国外一般做法,融资的主要领域有:政策性融资;对出口进行优惠融资;对优先发展和重点支持的产业进行倾斜式的融资。四是延伸具有信贷政策功能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一方面在再贴现方面,通过对不同行业的不同再贴现率,诱导商业银行增加支持发展的产业的货币供给,减少对限制发展的产业的货币供给。另一方面,进一步运用差别准备金制度。依据对国有商业银行用于优先或限制发展产业部门的信贷投放量或投资量确定低的或高的准备金参数等等。
(二)深化信贷政策管理体制改革,提高中央银行信贷政策执行力。一是明确法律依据和部门监管职责,加强信贷政策监管协调。适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加强信贷政策制度建设和政策系统性设计;把信贷政策的实施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国家产业政策及财税政策、政策性金融的定位与改革以及货币政策手段的运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多个部门和多种政策工具的有机联动效应。二是抓住调控重点,加强总结评估和国际比较研究,创新信贷政策管理模式,拓宽信贷政策调控视野。三是积极创新信贷产品,完善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推动信贷政策产品化。没有信贷产品,信贷政策调控缺乏有效依托和支撑。不注重建立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信贷政策调控有可能损害金融效率,缺乏可持续性。四是加强政策宣传解释,提高信贷政策的社会认知度和公信力。通过加强灵活多样的政策宣传解释,建立中央银行与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的信息交流互信机制,使全社会在更大范围内理解央行的信贷政策导向,感受到央行信贷政策的调控效力,努力探索开创央行信贷政策管理新局面。
(三)优化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增强对信贷资金的吸纳能力。首先,优化产业结构,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核心,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推进工业化为突破口,增强工业经济的主导作用,进一步调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提高第三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提高经济实体经济的附加值,提升信贷主体的竞争力,从而吸引资金投入。其次,是优化信用环境。各级政府部门加快金融安全区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金融支持环境,尤其要进一步总结完善企业、个人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建立统一的适合企业和个人信用评级和授信制度,引导金融机构信贷投向信用较高的企业和个人,促进金融支持经济良性可持续发展。第三,要加快担保体系的建设,采取多种方式扩大担保基金,解决中小企业和社会弱势群体贷款难的瓶颈问题。可以设立中小企业和社会弱势群体大额贷款担保基金,引导金融机构信贷投向社会弱势群体。
参考文献:
[1]曾宪久.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江曙霞等.信贷配给与货币政策[J].经济学动态,2000,(3).
[3]金永军 陈柳钦.货币政策结构调整的行业非对称效应分析[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篇5
关键词:信贷政策;货币政策;执行情况:评估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92(2010)07-0049-04
信贷政策(Credit Policy)是指中央银行为管制信用而采取的各种方法和措施,通常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中央银行要调节社会信用总量,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资金需要。另一方面,中央银行要调节社会信用量的构成以及信用的方向,做到合理的分配资金使社会的资金运用能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2008年人民银行总行《关于试点建立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报告制度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试点建立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报告制度以来,此项工作已经有序地在全国人民银行系统内开展。
一、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评估机制的模式及实践
(一)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评估机制模式概述
近年来,各地基层人民银行以总行《关于试点建立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报告制度的通知》为依据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各地的评估机制也各具特色。综合来看,各地评估制度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设置评估指标,主要包括选择指标和设置权重两项内容。这部分是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评估制度的核心部分,评估指标的设置决定了评估的内容。二是运用评估结果。这部分是信贷政策评估制度的激励机制,评估结果的运用方式决定了评估制度的效果。目前各地的评估制度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评估指标的设置即评估的内容上,根据评估内容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专项评估模式和全面评估模式两种,
专项评估模式选择某一项或一方面的信贷政策作为评估制度的内容,在评估指标的设置上只选择与一项或一方面信贷政策有直接关联的指标作为评价指标。该模式一般用于评价扶弱类信贷政策的执行效果,通过运用评估结果推动金融机构开展扶弱类信贷业务。
全面评估模式在选择评估内容时统筹考虑了基层人民银行货币信贷工作的基本范围,在评估指标的设置上将信贷政策、货币政策、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信息反馈、配合人民银行日常工作等方面的内容纳入指标体系。在指标权重的设置上对与扶弱类信贷政策相关联的指标赋予较高的权重。该模式通盘考虑了基层人民银行货币信贷工作的整体要求,有利于疏通信贷政策在基层的传导渠道,提高基层人民银行货币信贷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二)忻州市建立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评估机制的实践
忻州市是山西省内的一个农业大市,辖区国家级贫困县和农业县较多。建立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评估机制必须结合辖区实际情况,2008年人行忻州中支在学习湖北宜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制定了《忻州市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信贷政策执行效果评估办法》。该办法以综合模式为基础兼顾了专项模式的优点,在整合基层人民银行货币信贷工作内容的基础上,将辖内金融机构实施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评估的重点放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采取了市县两级分层评估的方式,一方面调动了人民银行县支行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兼顾了对信贷政策县域执行效果的评估,
评估办法采取百分制,在指标设置上通过对辖内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宏观调控政策落实情况、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情况、支持农业生产情况、支持农村基本建设情况、支持农业服务业情况、金融机构经营情况等六大项内容的考核来衡量信贷政策在夯实农村经济基础、提升农业总体经济效益方面的效果。在具体评估时采取了“区别对待、有统有分”的做法,初步构建起了一个对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信贷政策实施情况在全市范围进行评估,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实施情况在县域范围进行评估的双层评估体系。办法实施两年来辖区先后有四家人民银行县支行将县域评估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取得了一定成效。
采取市县分层评估,一方面是因为农村信用社县联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大,经营活动也主要集中在各县范围内,由熟悉当地经济金融情况的人民银行县支行对其进行评估较为适宜。另一方面允许县支行根据当地实际对中心支行制定的评估办法进行修改补充,既可以调动县支行的工作积极性也避免了评估工作中的“一刀切”,使评估的结果更加客观准确。从实际情况来看,试点县人民银行在评估过程中均根据实际情况对办法进行了修改,这些调整使评估结果更符合该县的实际情况。
从评估结果看,辖区涉农金融机构近三年的评估结果总于良好区间,信贷投放情况与近两年来的信贷政策导向基本吻合。信贷政策执行效果评估制度也起到了疏通政策传导渠道,增强窗口指导效果的作用。推动了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强了农村经济活力。全市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短期余额2008年、2009年分别较年初增加7.77亿元和11.9亿元。2009年农业银行忻州市分行成立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及时调整营销策略、积极扩大自身业务领域,金穗惠农卡发卡数和激活率在全省名列前茅,中小企业贷款投放在全省农行名列第一。农业发展银行忻州市分行累计向11家涉农中小企业发放贷款2.1亿元。2008年全市农村信用社共创建省级信用村27个,支持县域经济企业85个,可带动14035户农户实现增收。2009年共支持基地(园区)19个,涉农龙头企业9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62个,支持农村青年创业项目618个,创建示范信用村144个,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当前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评估机制存在的问题
从2008年以来忻州市和其他地区基层人民银行开展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评估的情况来看,现有评估机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法律定位模糊。信贷政策权威性不足。从职能定位上看,国务院2008年底公布的人民银行三定方案中,明确了人民银行“拟订宏观信贷指导政策,承办国务院决定的信贷结构调节管理工作”的职责。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没有明确确认人民银行制定和组织实施信贷政策的法律地位,影响了信贷政策的权威性。实际情况是信贷政策往往政出多门。地方政府也会干预金融机构的信贷决策。信贷政策执行过程涉及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为推动信贷政策的顺利实施,基层人民银行与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搭建了众多沟通协调平台。这些平台对于促进信贷政策有效实施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人民银行制定信贷政策、建立和执行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评估机制的法律依据不足,政策执行的效果也受到影响。
二是政策内容较为分散,统一性不足。主要表现
在:第一,人民银行、监管部门、政府职能部门都出台信贷政策。由于人民银行与监管机构、人民银行与政府部门在阶段性目标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各自出台的政策必然会发生矛盾,使金融机构无所适从。第二,现阶段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性问题突出,结构调整任务繁重。在这一背景下,信贷政策措施不断出台,政策对象范围不断扩大。政策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但从整体来看尚显分散凌乱,整体性较差、统一性欠佳。第三,目前出台的各类信贷政策多以部门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出台,缺少较高立法层面的指导性法律、法规。由于信贷政策内容分散,变化较多,基层人民银行在制定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评估制度时难以达到全面性和准确性的平衡。
三是刚性调控手段较少,信贷政策的约束性较差。信贷政策的有效贯彻实施需要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支持。监管职能分离后基层人民银行在实施信贷政策时,面临任务重、手段少的困境,特别是缺乏检查监督权等刚性调控手段。在目前金融市场不发达的背景下,没有刚性调控手段为依托的“窗口指导”效果会大打折扣。基层人民银行没有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权,其结果是现有的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评估机制很大程度上要靠金融机构的自觉配合,无法对金融机构执行政策情况进行有效约束。
四是评估结果的运用方式有限,缺乏激励措施。近年来再贷款、再贴现规模大幅萎缩,业务权限上收,基层人民银行通过其引导信贷投向的作用明显下降,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特种存款工具使用权集中在总行,基层人民银行基本没有对金融机构的激励约束措施。从实践来看,现有的评估结果运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报方式。由基层人民银行以正式文件形式向地方政府、被评估金融机构的上级部门通报评估结果,必要时也可通过当地新闻媒体向社会公众公布。另一种是奖励方式,由地方财政出资对评估结果良好的金融机构进行奖励。由于现阶段地方政府对当地金融发展程度日益关注,实践中采取这种方式的地区较多,还有部分地区将通报与奖励结合起来共同运用。奖励模式虽然运用较为普遍,但由于该模式由财政出资、政府主导,这实际上是将执行信贷政策的主动权交给了地方政府,必将强化地方政府对金融机构信贷决策的干预,削弱基层人民银行执行信贷政策的独立性,扭曲信贷政策的执行效果,
五是客观性、准确性不高,评估方法还需改进。现有评估方法虽然在评估指标选取和设置权重时也综合参考了各地历史经验数据,但由于受数据的可得性和数据质量以及基层工作人员的学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在指标选取特别是在设置权重时,主观因素较多。现有方法虽然有操作简单、原理清晰等优点,但指标权重受主观偏好影响大,构建的权重系统缺乏稳定性和说服力,客观性、准确性有待提高。
三、对构建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评估机制的几点建议
一是科学认识货币政策与信贷政策的关系,充分重视信贷政策的重要性。首先就总量控制而言,总行可考虑将社会信贷总额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之一,组建价格型中介目标和数量型中介目标相结合的中介目标体系。其次就结构调控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处在初级阶段,经济运行中突出的是结构性问题。国内金融市场不发达,利率尚未市场化,信贷资金的结构配置和使用效率,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社会的资金配置结构和运行效率。信贷政策发挥作用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其主要目标是为了改善信贷结构,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是完善法律体系,提高信贷政策的权威性和统一性,明确人民银行制定执行信贷政策的主导权,首先,要从法律层面明确信贷政策由人民银行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明确人民银行与相关部门在信贷政策管理方面的权限范围。其次,借鉴国际经验系统梳理现有信贷政策规范性文件,按内容分别立法。从西方主要经济体国家经验看,信贷政策大都以政府立法的形式出现。中国现阶段信贷政策可以按照总量类信贷政策、配合国家产业政策类信贷政策、限制类信贷政策、扶弱类信贷政策、鼓励创新类信贷政策分别加以整合,通过立法程序以国家法律或人民银行部门法规等形式出台。特别是应借鉴美国《社区再投资法》立法经验,与近年来各地建立信贷政策执行效果评估制度实践相结合,构建对金融机构执行信贷政策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长效约束机制。
三是完善调控手段、健全激励机制,确保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评估制度的实施效果。首先。要赋予基层人民银行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权,通过必要的行政手段与“窗口指导”相结合,引导金融机构贯彻落实信贷政策,并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其次,适当下放差别准备金率、特种存款等工具的权限,或是采取设立专项奖励基金等方式,完善基层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激励措施。第三,在评估结果的运用方式上坚持以人民银行为主导,采取通报与人民银行正向激励相结合的方式,避免地方政府的影响,有效调动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引导金融机构的信贷行为。
四是统一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评估机制的基本规则,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至少以省为单位统一制订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评估制度的基本规则,建立统一的指标体系、评估标准、分值计算方法、信息披露制度等。在统一规则下,基层人民银行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评估内容进行选择性评估。这样一来有利于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评估工作的标准化、制度化。二来有利于金融机构的跨区域横向比较,可以提高全国性金融机构总行对信贷政策效果评估制度的重视程度,并有针对性的对分支机构加强指导。至少从省级层面组织有针对性的统一培训,对信贷政策、调查方法、分析技术、监测方法等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汇编相关资料下发基层评估人员,提高基层人员实际工作能力。
五是改进评估方法,提高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在选择评估指标和设置权重这两个关键环节上要将主观因素影响降低到最小,提高评估指标体系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可信度。在选择指标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全国或全省的平均水平;(2)当地平均水平或实际水平;(3)统计部门统计指标和监管部门监管指标:(4)历史数据及当前数据的可得性。实践中在设置权重时,主要困难是指标数量多、结构复杂,数据可得性较差、数据质量不高,客观准确地赋权较为困难。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进行赋权。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篇6
Abstract:Bank credit is the main source of funding of cultural industry and credit policy has a crucial role of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credit policy of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mechanism is analyzed, and the 2003-2013 quarterly data were used for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redit and enterprise culture operating income, GDP using the VECM mod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redit amount indeed has a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 but at present,the credit support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is seriously insufficient.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 of the research, we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policy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 credit policy;cultural industry;VECM model;bank loan
一研究背景
改革?_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随着市场经济改革逐步得到发展,并经历了从无到有的探索阶段与飞速发展的成长阶段。自2000年以来,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财政政策与配套措施加以扶持。第一,在财政直接投入方面,国家财政对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经费支出逐年上升,通过一系列直接与间接的财政支出政策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投入;第二,在财政收入政策方面,通过税收优惠与降低税负的方式对文化产业给予支持;第三,在信贷政策方面,不断推进信贷产品的创新,完善信贷服务来满足文化产业长期发展的资金需求。
自从我国文化产业概念提出以来,在一系列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信贷政策的促进作用下,随着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演进,伴随文化产品、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我国文化产业得到飞速发展。一方面,文化产业增加值迅速增长,其所占GDP比重显著提高,表明我国文化产业规模扩大迅速,且在我国经济增长中作用更大;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结构优化,文化制造业比例下降,以文化娱乐业为主的文化服务业比例显著上升,产业结构趋于合理。银行信贷作为文化产业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之一,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文化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许多文化企业规模较小,存在资产少与缺乏抵押品等问题,进而导致文化企业难以获得信贷资金的支持。近年来,在信贷政策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企业支持的鼓励下,各类银行对文化产业的贷款规模稳步增长,文化产业也随之快速发展。
二文献回顾
王志勇、赵越[1]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对信贷支持文化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目前的金融体系建设缺乏创新并制约了文化企业的资金获取;常晔[2]认为我国目前的金融服务很不完善,进而导致了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足;高?D提出我国文化产业的融资渠道狭窄,同时国家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投入严重不足;王宪明[3]通过对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内在机理的研究,提出要有效地实现金融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不仅需要直接的银行信贷金融支持,还需要间接的资本市场金融支持;周正兵[4]则提出我国应设立服务于文化产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与中介体系来完善对我国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张凤华、傅才武[5]认为在我国财政政策的支持下文化产业投融资水平已显著上升,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高成本导致财政投入的效率降低;熊正德[6]通过对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对文化产业金融支持的效率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我国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主要依赖银行信贷,同时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只有推动多渠道的投融资平台才能进一步支持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闫坤、于树一[7]提出要建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离不开金融政策的支持。
从相关文献综述可以看出,已有研究结果显示金融服务对文化产业的支持确实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但相关文献主要集中于文化产业金融支持的理论研究以及现状分析,如信贷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作用机理、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等。
三支持文化产业的信贷政策
效果的机理分析
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需要稳定、长期的信贷资金支持,为了满足文化产业的融资需求,我国主要通过财政贴息、融资担保、引导多元化融资等方式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保障文化产业稳定发展。
(一)信贷政策的资金形成作用
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信贷与企业的留存收益。文化产品的主要作用是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大部分文化产品(尤其是公益性质的)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这便造成了在人们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搭便车”的现象,进而从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文化产品生产者的收益,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无法完全依靠市场来解决,而更加依赖于信贷资金支持[8]。政府只有采取合理的财政信贷政策,才能更好地配置信贷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2005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信贷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2年末,金融机构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1664.51亿元。在各类银行信贷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情况下,文化产业的不良贷款率自2005年以来显著下降,同时文化产业增加值不断增长且平均增速超过20%。这表明信贷资金的支持确实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信贷政策通过银行信贷将银行由客户存款业务获得的资金提供给文化企业,形成文化产业的稳定资金来源,帮助企业进行重大平台建设与长期投资,促进文化企业稳步发展。
(二)信贷政策的资金导向作用
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许多文化企业具有担保能力差、产出规模小、竞争力较弱的特点,由于其知名度与社会信用评级较低,在中小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存在较大的道德风险[9]。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不愿意对中小文化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于是,从市场投资的方面?砜矗?由于风险较大与周期较长的原因,对服务于文化产业的基础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投资都存在着明显的市场失灵现象。实际上,中小型金融机构与中小型企业多具有地方性,二者之间通过长期的合作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情况,同时规模较小的金融机构组织结构简单,有助于信息的内部传递,降低信用风险,因此发展地方性中小型金融机构更有利于解决中小文化企业的融资缺口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通过建立一些专为有潜力的中小文化企业提供帮助的中小型金融机构可以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以弥补市场失灵。
财政贴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对企业拨付贴息资金,提高了文化企业贷款的意愿;另一种是将贴息资金拨付给贷款银行以令其对文化产业提供较为优惠的贷款利率。财政贴息政策一方面降低了文化企业的产品成本,增加企业盈利,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多的资金用以扩大规模;另一方面利用较少的财政资金通过杠杆效应吸引大量社会资金流向文化产业,保障了文化企业发展的需要。
财政担保即通过对缺少实物资本的文化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的方式使其获得贷款的可能性提高。这种方式降低金融机构无法收回资金的风险,激励金融机构向文化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引导社会资金向急需信贷资金支持的文化产业倾斜。
(三)信贷政策的资金集聚作用
企业资金对企业发展速度有着直接影响,通过金融成长周期理论可以得出,企业在成长初期阶段常常有着较多的融资约束,融资渠道也相对较窄,因此,需要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体系来满足其融资需求。为促进文化产业的结构优化与快速发展,需要集中大量投资资金对其提供金融支持,信贷政策可引导商业银行开发多元化的金融信贷产品,完善金融市场,有效率地将分散的资金集聚起来,向文化企业提供大规模的资金支持,以满足其发展需求。如银团贷款方式,充分发挥金融整体功能,更好地为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和重大项目提供融资服务,促进企业集团壮大和规模经济的发展,同时降低了单个银行的贷款风险。
四实证分析
(一)研究样本
选取A股上市的文化企业为研究对象,在确定文化产业企业时依据证监会2014年上市公司分类和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标准,共筛选出共83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在筛选出初始样本之后对数据做如下处理:①剔除ST与PT状态的上市公司,剔除所有者权益为负的公司;②剔除在B股或H股双重上市的公司;③剔除数据缺失的公司,有些企业个别年份的年报缺失或是年报中的个别数据缺失,为保证样本数据的完整性,剔除数据缺失的上市企业。由于我国财政和信贷政策在2000年后进入对文化产业的逐步支持阶段,并从2006年开始了对文化产业的全面扶持阶段,为全面反映财政、信贷政策对文化产业的作用效果,本章选取2000-2013年的季度数据进行分析。本文所用的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与各宏观经济指标数据均源于CSMAR数据库,并经手工整理。
(二)变量选取
(1)营业收入(INCOME):营业收入反映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销售情况,当期营业收入影响着下一期公司的决策。营业收入反映出市场对该公司产品及服务的认可度。营业收入可从企业的利润表中获得,本文中行业的营业收入数据通过65家企业的营业收入计算得到。
(2)信贷量(LOAN):将资产负债表中的短期借款与长期借款两项科目的总和作为信贷量的度量。信贷量与信贷政策有着直接的关系。当信贷政策紧缩时,企业难以获得贷款,信贷量就小;当信贷政策宽松时,企业获得贷款较为容易,信贷量就大。本文中文化行业的信贷量数据为65家文化企业的信贷量总和。
(3)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GDP反映一国或者地区的总体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由于GDP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因此自然也会对文化产业的营业状况有影响。本文采用我国GDP的季度数据。
(三)模型构建
本章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检验支持文化产业的信贷政策的效果,设定的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由方程可以看出,误差修正项的系数通过了5%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这表明当短期波动与长期均衡之间偏离时,误差修正项对LOGINCOME、LOGGDP、LOGLOAN三个变量之间恢复到长期均衡关系的作用是明显的。同时LOGGDP的系数通过了5%显著性水平下的检验,这表明LOGGDP的短期变动会对LOGINCOME的短期变动产生影响,对变量间恢复到长期均衡关系的作用是明显的。然而误差修正模型中LOGLOAN的系数并没有通过5%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这表明LOGLOAN的短期变动对变量间恢复到长期均衡关系的作用是不明显的。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从实证过程的结果可以看出:GDP、信贷量与文化企业营业收入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且GDP与信贷量在长期内都对文化企业营业收入有着正向的影响,具体来说:如果实施宽松的信贷政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为文化企业提供的信贷量每增加1%,文化企业获得的营业收入就会增加0.2368%;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文化企业获得的营业收入就会增加0.8799%。从误差修正模型的结果来看,GDP与信贷量在短期内对文化企业营业收入都存在正向的影响,其中GDP在短期内的影响是明显的,这可能是由于GDP与企业营业收入之间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但信贷量在短期内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针对我国文化企业的贷款期限一般都比较长,因此信贷量的变化对企业营业收入的影响在长期内较为显著,同时还说明我国针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服务还很不完善,金融支持不能很快的发挥作用
由以上研究结论可以看出,支持文化产业的信贷政策的确对文化产业发展存在促进作用,但目前我国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支持严重不足,因此,必须加大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以满足其资金需求。从银行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对文化产业提供贷款意愿低的原因有两点,一个是文化企业资产中固定资产占比低而银行偏好固定资产抵押,另一个是文化企业贷款主要是管理成本较高的小额贷款。通过前文的分析,针对我国文化产业信贷支持政策的不足,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开发无形资产质押贷款
我国文化企业无形资产多、有形资产较少,而我国商业银行偏好固定资产、有价证券等作为贷款抵押物,这就加大了文化企业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的难度。因此,必须建立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体系,利用该体系对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开发与文化产业资产结构相适应的信贷产品,引入无形资产抵押物,如版权、知识产权等等,鼓励主要担保方式为无形资产质押的信用贷款模式与其他非抵押类新型贷款模式,开展仓单质押、专利权质押、融资租赁、股权质押等产品创新[10]。政府应开发与文化产业特点相适应的新型金融产品,完善服务及配套的政策办法,鼓励商业银行创新信贷服务,加大文化产业信贷扶持力度。(二)创新支持文化产业的银行融资模式
第一,引入新的贷款形式,如团体贷款方式。贷款团体成员间承担的连带债务责任会让他们彼此监督,以此可从一定程度上减少银行的贷款监管成本并降低银行承担的风险;第二,加强商业银行间的合作。部分文化企业对银行贷款的融资需求较大,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银团贷款的方式来合作对其进行放款,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实现了对文化企业的资金支持,还能有效降低单个商业银行所承担的信贷风险;第三,支持银行建立差别化的灵活定价机制。在此机制下,商业银行可根据文化企业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贷款期限,鼓励银行建立符合文化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制度;第四,加快文化产业信贷金融支持的配套服务体系建设[11]。建立多元化的文化产业融资体系,包括建立针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服务考评体系,将完善信贷风险管理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二者结合起来,确保文化产业扶持政策的落实。
(三)设立专营性机构办理文化产业信贷业务
设立专门机构办理文化产业信贷业务,可集中力量拓展文化企业业务并灵活运用多种金融工具,提高效率以提供更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同时还有利于保证贷款资金专款专用。专门机构的建立可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经营差异化的优势,降低信贷成本,提供更高效率、高质量的文化企业金融服务。
篇7
论文关键词:货币政策转变,有效性,银行经营特点,策略
一、对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几点认识
2011年我国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这对于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是非常及时和十分必要的。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从过去较为宽松的货币信贷条件向常态回规。因此,稳健货币政策要取得预期效果,必须与其他宏观政策相互协调,把握好力度。迫切需要加深对货币及其相关配套政策的再认识,以适应当前不断变化的宏观经济形势。
(一)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必须发挥信贷政策的特殊作用。稳健货币政策是通过中央银行运用各种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进而实现稳定币值、物价和控制通货膨胀的最终目标。信贷政策则是按照扶优限劣的原则,以实现信贷投放结构不断优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科技进步、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为主要目标。然而,两个政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调控内容和目标看,货币政策主要着眼于调控总量,通过运用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政策性工具借助市场平台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总规模,促进社会总供求大体平衡,从而保证币值、物价稳定、抑制通胀。信贷政策主要着眼于解决结构问题,通过引导信贷投向,调整信贷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调节手段看,货币政策调节工具更市场化一些。而信贷政策的有效实施,不仅要依靠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必要时还须借助行政手段的调控措施。货币与信贷政策的紧密关系,决定了当前我国在间接融资占绝对比例的融资格局下,信贷资金的结构配置和使用效率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资金配置结构和运行效率。因此,信贷政策的实施效果,极大影响着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对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提高稳健货币政策效果发挥着积极促进作用。所以,在实施稳健货币政策背景下,要正确处理好稳健货币政策与信贷政策的辩证关系,不仅要运用稳健货币政策去管理通货膨胀,更要擅于运用信贷政策来调解产业结构,积极主动发挥信贷政策的特殊作用,进而实现稳健货币政策目标。
(二)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必须以优化信贷结构为核心。2011年稳健货币政策内涵为,“增强金融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引导货币信贷向常态回归,实现合理适度增长。要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保持社会融资总量的合理规模。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其中信贷结构优化是核心要件。只有切实调整信贷结构,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以及产能过剩行业等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限制领域的信贷,大力增加国家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才能在控制信贷规模的同时,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信贷需要,才能真正确保信贷总量适度,也才能真正有效地防控金融风险。只有对不同的部门实施差别化的信贷结构调整,才能避免稳健货币政策在传导过程中偏离目标,从而保证稳健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在落实稳健货币政策时,对于过度投资、投资低效、风险较大的部门,比如高耗能行业、投机性房地产需求等,人民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要通过各种工具和手段,抑制商业银行贷款投放。对于战略性产业、经济中薄弱环节,比如低碳经济、民营经济和农业,则要引导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支持。
(三)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必须保持宏观政策相对稳定。2008年以来的两年多时间内,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起大落。2008年上半年为防止过热实行了从紧缩货币政策,随着8月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财政、货币政策转为极度宽松,宏观刺激政策持续了大约一年之后,2009年保增长的目标得以实现。到2010年,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复苏和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不断巩固,国内出现了通货预期强化和通胀压力上升的苗头,宏观政策开始逐步收紧,转以抑制潜在的过热风险,货币政策也由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货币政策。以上宏观政策的不断变化,虽然是应对宏观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的需要,同时却加重了各方面政策执行的难度。在当前通货预期强化和通胀压力上升下,宏观政策当然要因时而动,但更应该保持相对稳定。要从长远的视角来观察我国的问题,摸清我国的实际情况,兼顾眼前与长远,才能够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才不会出现频繁的、过度化的政策调控。尤其是对一些战略性问题,更要从长计议,探索出一套适应我国国情的、持续的、相对稳定的稳健货币政策。
(四)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必须有宏观政策部门主动配合。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特别是优化信贷结构,需要差别化金融调控工具和监管、财政、税务、产业多部门的协调配合。人民银行可以通过差别化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定向票据、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选择性地放松或收紧商业银行贷款的资本约束和流动性约束,以此引导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
银行业监管部门要主动协调货币政策目标和监管目标,灵活使用监管工具。在金融结构调整体系中,银行监管作为商业银行贯彻执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整的一个重要外部环节,其职能不仅要在事中和事后发现纰漏和纠正错误,还应在事前有效配合稳健货币政策,积极发挥约束和导向作用。
二、货币政策转变后基层银行经营的主要特点及中小企业面临的新困难
(一)基层银行经营的主要特点。从2010年四季度至今,央行已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三次加息,加快了货币政策回归稳健步伐。随着宏观调控力度的逐步加大,主要银行经营及风险管理政策出现调整,引发基层行经营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营运资金较紧,揽存压力加大。稳健货币政策背景下的信贷规模适度控制、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加息和通胀预期,使银行面临信贷规模下降和利润空间收缩的压力,不得不调整业务结构,寻求新的收入和资金来源。2010年10月以来,央行五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不断调高,主要银行系统内部资金集中的力度也在加大,基层分支机构的流动性收缩来得更快、更猛。目前我国负利率的问题依然存在。在负利率导致的社会储蓄意愿低迷的情况下,仅维持现有存贷比,银行就要付出更多的揽存努力。导致部分银行不断推出带有明显存款性质的各类理财产品,通过基层行吸引市场资金,缓解银根抽紧后可能面临的流动性困难。二是信贷规模压缩,额度控制加强。2010年12月以来,国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各银行机构总行普遍对授信规模和信贷增速实施了一定控制,由此导致部分银行分支机构前期签订的一些授信协议、承诺难以按原有额度、期限、利率等条件兑现。2010年底开始,各大型银行已普遍开始收紧信贷,进入今年年初,规模从紧趋势显现。信贷规模收紧,银企博弈格局发生变化,根据借款企业综合贡献状况采取差别化的信贷政策,原先的非核心客户、边缘客户将面临“被压缩”、“被清退”的局面。另一方面,基于银行发展战略、风险防控的角度考虑,将紧缺的信贷资源主要投向于目标核心客户、大规模集团型企业,并且要求借款企业落实足值的不动产抵押,提供与贷款规模相匹配的资产支持,进一步推高了信贷政策的准入门槛,原先游离于信贷准入政策边缘的借款企业将会面临“出局”的尴尬境地。信贷规模的收缩导致借款人甚至部分重点优质中、小企业客户的信贷需求较难满足。三是市场转向卖方,信贷门槛抬升。信贷规模控制,使信贷资金成为市场稀缺资源,银行在贷款风险定价中处于有利地位,在客户选择上得以实行更严格的行业限制、更高的担保条件、更高的利率以及更多附加条件,有的贷款品种利率不断上浮仍然供不应求,贷款定价中的额度溢价飙升迅猛。信贷市场转向卖方,一方面给银行带来了超额收益,另一方面也为银行调整客户机构,筛选优质客户,特别是发现有增长潜力的中小企业客户创造了条件,对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以有效利用信贷资源配置,弥补因规模受控可能带来的收益减少产生重要影响。四是管理面临压力,潜在风险滋生。随着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银行信贷规模收缩,使银行经营管理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目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复杂多变,各类风险交织的情况下,任一风险应对、处置不力,都可能影响银行形象和声誉,引发声誉风险。此外,在难以正常融资的情况下,由于借款人的资金需求难以适时得到持续满足,在信贷宽松条件下长期依靠借新还旧和滚动贷款维持经营资金链正常运转的个人和公司客户可能面临资金断链的风险。部分资金链紧张的企业很可能铤而走险,利用银行漏洞获取资金。而一旦发生案件极易使公众对银行管理能力产生怀疑,动摇市场信心,引发声誉风险。
(二)中小企业面临的新困难。我国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后,中小企业将面临三方面的困难:一是供求矛盾加剧,中小企业获取贷款难度增加。总量规模收紧,信贷资金供求缺口扩大已成不争事实。值得关注的是,贷款规模收缩比例在大、中、小型企业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基于风险、收益、成本等方面考虑,银行往往采取“保大压小”的结构调整策略,使得中小企业获取贷款的难度增加。多数中小企业面临贷款难、资金保障压力大的同时,还面临招收员工难、原材料涨价、汇率波动大等困境,“大单、长单”的接收意愿下降,经营导向趋于短期化、投机化,将对制造、外贸等实体产业产生深远影响。二是融资成本上升,中小企业财务压力明显加大。信贷供求关系偏紧导致借贷利率走高,民间借贷利率进一步上升。银行短期贷款基准利率上升,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浮已呈常态化,个别贷款甚至上浮幅度更大。利率上浮的贷款品种主要集中于与中小企业高度关联的个人经营贷款、小企业贷款等品种,广大中小企业成为融资成本上升的“聚焦点”、“重灾区”,成为货币政策转向、贷款规模收紧形势下的主要“被调控对象”,与政策基调相违背。多数中小企业财务实力弱、盈利空间小,难以承受长期的高息成本,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和案件风险。
三是融资压力传导,行业中游企业将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规模收紧下,行业上游企业基于市场优势地位,以延期付款方式,将财务成本转嫁至中游企业。处于行业下游的中小企业基于目前的融资困境,也通过原材料、配件等供销渠道向中游核心企业传导融资压力,致使行业中游企业面临上、下游企业的双重资金压力。
三、货币政策转变后基层银行应对策略
(一)把握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宏观政策取向。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宏观经济政策是建立在对我国基本国情准确判断后提出的,应当认真贯彻落实。一是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宏观政策取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经济、社会、文化、民生以及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都需要大量建设资金,在间接融资占绝对比例的融资格局下,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就显得非常重要。面对地方政府难以抑制的发展冲动,以及全面完成节能减排、房地产调控、清理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和淘汰落后产能等任务,只有实施严格的信贷政策,才能规范信贷投向,优化信贷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于不符合国家政策支持方向、产能过剩的行业尽管其有信贷资金需求,银行要执行严格的信贷政策,在信贷上予以控制,积极主动配合国家宏观政策,严格控制“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二是坚持信贷政策和有效监管相结合。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宏观政策取向,是巧妙运用“看的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进行宏观调控的具体体现。几年来,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货币政策承担了太多职能,包括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整的职能。然而,由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通、市场主体不健全、政府管理经济目标考核不科学,尤其是缺乏像信贷政策这样一只比较严格的“看的见的手”的积极配合,常常出现一“松”就乱、一“紧”就死的局面。这说明严格的信贷政策和有效监管,是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真正的关键,否则,政策设想再美好,实施起来可能只会是徒劳,一定程度上信贷政策和有效监管的成效决定货币政策执行的成效。所以,要改变过去单向调控货币供求的方式,巧妙运用“看的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进行宏观调控,消除由于过紧或过松对经济产生的消极影响,确保2011年的银行信贷增长恢复到平常水平又不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
(二)为基层银行执行稳健货币政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政府部门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担保机制,建议各级政府按照中小企业上缴税收的一定比例计提专项资金,注入政策性担保公司,补充“临时还贷扶持基金”,形成以“担保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税收增加—担保增强”主线的循环互动机制。控制融资成本,在推进财政贴息制度基础上,建议人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上浮幅度作适当限制,防止宏观调控政策“误伤”中小企业。加强财政扶持,加大中小企业贷款利息收入的税收减免力度,强化差异化核销政策,进一步调动银行信贷支持的积极性。深化信用体系建设,整合中小企业在人行、工商、税务、司法机关的各类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加大违约成本,优化区域金融环境。二是加大监管推进力度。加强监管引领,促使银行及时转变思想理念,提高发展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大考核力度,将中小企业贷款发展要求纳入监管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与监管评级、准入审批、检查频率等管理措施相挂钩,进一步增强监管激励效果;强化集中度风险监管,进一步加强大户贷款、集团授信监管,加大违规贷款、超限额贷款的处罚力度,纠正银行“垒大户、傍大款”的不当倾向;加强舆论引导,持续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帮助中小企业主增强信用意识,全面了解信贷政策,落实诚实申贷、用贷原则,为中小企业贷款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三是中小企业要强化“自主管理”能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中小企业贷款持续、快速、稳定发展需要银企双方共同努力。当前环境下,中小企业要围绕“提升自主管理能力”,着重做好两个层面的工作。一方面,要摆正经营发展理念。坚持长期稳健经营理念,加强融资风险管理,配合银行落实贷款新规,以实际行动体现企业方面的合规意识、诚信意识、合作意识,增强银行支持的信心。另一方面,要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优化产供销运营体系,规范财务核算制度,加强账户和资金往来管理,完善经营管理信息的披露机制,尽快扭转信息不对称的现状。严格做到三个“不”,即:不提供虚假报表蒙蔽银行,不利用关联交易套取贷款、不利用同名划转挪用资金,增强银企合作的基础。
(三)基层银行要尽快适应货币政策调整的要求。针对货币政策转向条件下基层银行经营活动的特点,各上级行和银行监管部门必须保持高度关注,帮助基层行尽可能平稳地适应货币政策调整的要求,在新的货币政策条件下平稳健康运行。
一是增加商业银行内部规模调度的弹性。要在统一规模和资金调度的框架下,更多地运用经济资本占用考核等更具有弹性和灵活性的考核与调控手段,根据不同机构和地区经济及银行业务发展情况,总量从紧下,分层、分区系统内调控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和力度,防止银行系统内部规模管理“一刀切”给基层行资金运营管理和正常信贷业务活动带来严重不良影响。二是用好卖方市场下银行信贷结构优化的机遇。各级银行要抓住信贷额度阶段性趋紧的机遇,重点支持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重点满足符合产业和信贷政策导向、综合收益好、忠诚度高的客户的合理需求,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对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实行专项管理、单独控制,以权限下放、单列考核为重点,大胆尝试供应链融资、小额保证保险贷款等新型融资模式。会同有关政府部门打通存货、知识产权、特许经营权抵质押业务运行链条,加大担保方式创新力度为中小企业贷款平稳、较快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同时,对存在潜在风险和重点调控行业的存量客户,认真研究制定清收和退出计划,以此缓解增量计划不足的矛盾,加大平台贷款、集团客户和房地产贷款的管控力度,加大不良贷款清退力度,腾出资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用于补充小企业贷款规模。三是适时开拓新的利润增长渠道。信贷规模的严格控制对基层银行主要依靠利息收入的发展模式形成了较大的挑战。要维持近年来利润快速增长的势头,必须加快基层行的金融创新步伐,根据当地金融服务的实际需求推出更多的、新的金融产品,大力发展涵盖企业和个人的理财、基金、国内信用证、国际结算等资本占用较少,收益水平较高的中间业务,提高产品渗透度,用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代替单一的信贷支持,推进收入多元化,缓解宏观调控对银行盈利水平的冲击。
(四)执行稳健货币政策基层银行需防控声誉风险。稳健货币政策下使银行面临信贷规模下降和利润空间收缩的压力,不得不调整业务结构,寻求新的收入和资金来源。这一过程中,若营销宣传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充分、消费者利益保护不到位,极易引发声誉风险。为此,银行要适应货币政策调整的要求,加强声誉风险管理。一是完善声誉风险管控体系。银行要把加强声誉风险管理提高到战略高度,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统筹加以考虑,科学制定商业银行声誉的战略规划和行动方案。建立健全声誉管理机构,完善声誉风险管理机制与流程,适时、全面监测银行声誉状况,提升声誉风险管理水平。加强声誉风险文化建设,强化全员声誉风险意识,提升风险应对能力,营造声誉风险管理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市场纪律的自我约束。坚持诚信经营原则,进一步完善服务程序公示制度,诚实、正确介绍服务产品,审慎做出授信承诺和实施授信行为,出现确实无法实现服务承诺情况时,应给予满意、诚恳的答复,避免因盲目承诺难以兑现而产生的声誉风险。注重互利互惠、长远发展,合理简化服务程序,整合收费项目,减少短期行为,并充分履行对金融消费者的告知义务,充分尊重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完善客户关系管理,完善客户投诉处理工作机制,及时向利益受到损害的消费者提供便捷、快速的协商渠道,防止消费者极端行为,避免负面舆情。三是加强合规管理。以强化合规建设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有效识别、监测、评估、报告合规风险,从而提高合规管理和业务规范化水平,有效避免声誉风险。四是加大舆论引导力度。加强舆情监测,关注并及时引导正确的公众舆论。加强与各类新闻媒体的沟通,积极回应媒体,引导媒体客观公正地报道事件,避免误导公众。
参考文献
1 胡晓炼,关于准确理解和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建议[J],当代金融家杂志2011.02
2 谷秀军,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着力提高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N],金融时报2011.02
篇8
(一)选题意义。2014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多次使用定向降准对符合条件的涉农金融机构提供更为充足的流动性,自此人民银行引导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工具箱中又多了一项有力工具。实施近两年,现行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多种支农政策工具实施效果如何,在不同时期、不同经济环境下政策工具效果是否有差异,又是否起到预期的叠加协同效应等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拟通过构建的金融支农绩效评估体系,对广东省现行政策工具实施效果进行比较、综合分析,为进一步提高金融支农水平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二)文献综述。现行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金融支农效应及支农再贷款等工具使用效果,较少通过建立绩效评估体系定量分析多种支农货币信贷政策工具的个体效果及效应叠加。彭志强(2009)认为近年来定位于服务“三农”、支持“三农”发展的支农再贷款业务却不断萎缩,贷款规模大幅下降,结合潮州本地情况,发现农信社经营能力提高、资金自求平衡能力增强,支农再贷款制度设计上的局限性等因素是造成经济欠发达地区支农再贷款发放萎缩的主要原因。王彦青(2013)认为河北省各级各类金融机构积极贯彻文件要求,涉农金融服务主体日益增多,信贷产品不断创新,资金分布也更趋合理,但仍需健全壮大基层涉农机构,建立县域涉农贷款的投放激励机制,完善农村保险体系,加强金融与财政政策配合,助推涉农信贷发展,满足“三农”日益增长的资金和金融服务需求。田湘龙(2011)通过对湖北省支农再贷款运用情况的调査,重点分析了导致支农再贷款运用减弱的流动性充裕、缺乏激励机制、管理约束过强、价格相对偏高等六大原因。毕翼(2013)从支农再贷款的中间环节-农村金融机构人手,对影响其使用再贷款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挖掘原因,进而提出政策建议^而对于具体的支农货币信贷政策工具的使用效果,前人研究较多的主要是支农再贷款,部分成果建立了对支农再贷款的绩效评估体系,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乔海滨(2015)对内蒙古支农再贷款管理和使用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概括了基层人民银行的管理情况和金融机构的使用情况,总结了支农再贷款的社会效应,并有针对性地对支农再贷款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中国人民银行黄南州中心支行课题组(2014)总结了黄南州支农再贷款使用绩效,提出了在支农再贷款使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分析了问题原因,最后提出了改进支农再贷款使用绩效的建议。李晶彦(2015)基于政策要求分析设立衡量支农再贷款使用效果的指标,并根据实践经验和数据的可得性列举了可能影响支农再贷款使用效果的主要因素,通过比较分析和实证检验筛选对支农再贷款使用效果有显著影响的指标,分析各项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为优化支农再贷款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简锦恩(2010)认为支农再贷款政策及其效应,由于制度缺位和路径局限令其失去引导“三农”领域信贷资源配置的作用,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形势下,应当以制度化、主导性、统筹城乡为原则,通过制度化管理、合理核定额度、丰富工具、建立风险控制机制等方式,重构支农再贷款管理体系。整体来看,目前文献对支农货币信贷政策工具的研究以单一工具的定性分析为主,本文针对支农货币信贷政策工具效果难以定量分离的问题,建立包含支农信贷资金投放、支农信贷资金结构、支农信贷资金利率、支农信贷可持续性、三农发展五维度的综合绩效评估体系,全面、定量的分析各个政策工具的执行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对支农再贷款、再贴现、定向降准的多种政策工具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区域经济特点影响下政策效果的差异进行实证分析。
二、广东省货币信贷政策支农工具使用情况和特点
2011年以来,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不断完善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的投向和利率要求,并建立再贴现投放效果监测考核,加强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管理,开展法人机构的“一定存款比例考核”、“定向降准考核”与县域农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差别化存款准备金考核,探索开办了支小再贷款、扶贫再贷款,增强对涉农企业以及县域地区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引导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发挥了较好的定向宽松和利率引导作用,有力支持了广东三农经济发展。(一)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使用情况和特点。1.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使用情况。2014年2月7日,人民银行将原有的流动性再贷款划分出了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包括支农再贷款和支小再贷款,2014年正式开办支小再贷款,2016年创设了扶贫再贷款。2014-2015年期间,人民银行下调4次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同时为推广信贷资产质押,以信贷资产质押方式发放的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利率可再减10BP。自2014年始,对金融机构借用再贷款资金发放的贷款利率加点幅度上限及贷款增速作出明确规定并多次对上限进行下调,目前加点幅度按3个百分点掌握,最高可调整至5个百分点。为加强对农村地区和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提高再贷款政策效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将支农再贷款限额重点投向粤东、粤西、粤北等欠发达地区,支小再贷款限额重点投向小微企业较为聚集的珠三角地区,扶贫再贷款则全部投向国家、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地区。整体来看,再贷款规模逐步上升,但2016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广东“三农”及小微领域的有效信贷需求下降,涉农信贷风险明显上升,导致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对支农、支小再贷款的资金需求减少,再贷款整体规模有所下降。2.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政策效果及其特点。一是作用直接,直接增加了“三农”信贷资金,缓解涉农资金需求。二是杠杆撬动,撬动了更多资金投向涉农领域。人民银行明确规定,金融机构借用再贷款资金必须全部用于发放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并在借用再贷款期间,所发放的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增量不低于借用再贷款资金总额。三是利率引导,引导金融机构降低涉农贷款成本。人民银行规定要求,金融机构借用再贷款资金发放的贷款利率加点幅度在实际支付的各期限档次再贷款利率上原则上不超过3个百分点,随着再贷款利率的数次下调,金融机构发放的涉农及小微贷款利率也随之下调。(二)涉农再贴现使用情况和特点。1.涉农再贴现使用情况。2014年8月,人民银行调整了再贴现业务的投向和操作要求,2014年9月,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建立再贴现效果投放效果监测考核机制,对再贴现资金投放效果、再贴现利率传导效果、再贴现资金使用效率、再贴现资金安全性等指标进行考核,其中“涉农票据占比高于30%或者小微企业票据占比高于50%”的考核力度最大,权重为70%,强化了再贴现工具信贷导向功能。从投向结构来看,再贴现投向涉农的比重稳中有升,保持在三成多的比重。与再贷款情况类似,2011-2015年五年间,投向涉农的再贴现的覆盖地区、累计发放额等指标也逐年增加,但自2016年以来,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整体规模也有所下降。2.涉农再贴现使用情况政策效果及其特点。一是作用温和,投向结构比重较为持稳。2011以来,投向涉农的再贴现累计发放额占比最低24.88%,最高37.72%,变化不大,主要地区集中于湛江、清远、河源等农业产群化地区。二是利率引导,引导金融机构降低票据贴现成本。人民银行要求,办理再贴现的票据贴现利率原则上应低于不办理再贴现的票据贴现利率,该项指标考核权重为15%。(三)结构性准备金政策使用情况和特点。1.结构性准备金政策使用情况。2010年建立“一定存款比例考核”,考核对象主要为贫困地区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考核达标的机构,获得执行低于正常标准1个百分点的准备金率。同时,对新成立的农商行可以给予一个季度的过渡期准备金率,缓解资金压力。2014年创设“定向降准考核”,人民银行首次实施定向降准工具,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或小微企业贷款考核达标的机构,获得执行低于正常标准1个百分点的准备金率。同时,对县域地区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进行考核,考核达标的,获得执行低于正常标准2个百分点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同样,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各法人机构贯彻执行货币政策力度下降,2016年,考核达标机构的小微企业与涉农贷款增速均逐年下降,2016年甚至低于各项贷款增速。2.结构性准备金政策效果及其特点。一是作用较为间接,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涉农信贷投放。2014年实施定向降准以来,考核达标的金融机构在信贷结构、信贷投放增速、信贷投放存量等方面的指标明显优于未达标的金融机构。二是短期内改善金融机构流动性效果较好。结构性准备金政策以考核形式决定降准与否,在短期内对改善金融机构流动性资金需求作用较为积极,而对改善信贷结构的影响相对较弱,获得执行较低档次准备金率的机构并未立即表现出更高的信贷投放增速与增量。三是存在地区差异性,在农业主产区和山区效果更为明显。定向降准通过对涉农信贷指标进行考核,降低符合条件机构的存款准备金,增强其信贷能力,在执行中发现,该政策在农业主产区和山区效果更为明显。从广东的执行情况看,在粤北地区定向降准对涉农贷款的引导作用较珠三角及粤东西两翼明显。
三、货币信贷政策支农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及基于广东省的测算
运用AHP模型构建包含支农信贷资金投放、支农信贷资金结构、支农信贷资金利率、支农信贷可持续性、三农发展五维度的综合绩效评估体系,测算近五年广东省的支农政策绩效水平,并对其趋势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一)构建货币信贷政策支农绩效评估体系。i.货币信贷政策支农绩效评估体系构建及指标选取。参考文献关于货币信贷政策支农绩效的论述,结合广东省支农货币信贷政策工具使用情况,本文在建立货币信贷政策支农绩效评估体系时,围绕货币信贷支农工具主要通过影响金融机构支农信贷投人达到支农、惠农的政策目标,设定支农信贷资金投放、支农信贷资金结构、支农信贷资金利率、支农信贷可持续性四个准则层目标,同时加人考察政策工具实施最终效果的三农发展指标,共5个准则层目标。再根据5个准则层目标,考虑符合经济意义、数据可得性、指标具代表性等条件,选取了涉农贷款增速、农户贷款审批通过率、涉农贷款中非房地产业占比、新型农业主体贷款占比、涉农贷款利率、涉农贷款相对各项贷款利率高低、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回收率、金融机构利润增长率、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农村人均纯收人、人均农业总产值11个指标层,具体绩效评估体系内容及变量见下表。2.指标权重确立。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广州分行及广东省辖内19地市人民银行货币信贷部门负责人及1名主要业务骨干发放调查问卷采集货币信贷政策支农绩效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然后以Satty的比例九标度体系确定了取值标准。即以1、3、5、7、9分别代表指标i和j两相比较一样重要、稍微重要、明显重要、强烈重要和极端重要,而介于等级之间的程度比较分别赋值为2、4、6和8。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40份,使用expertchoice11.5计算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具体各层权重见下表,其中inconsistencyratio=0.06,小于0.1,说明数据通过一致性检验。根据算得指标权重,在准则层中权重最大的为支农信贷资金投放和支农信贷资金利率,权重均为0.248,其次为三农发展。在指标层中,权重最大的五个指标依次为涉农贷款相对各项贷款利率高低、涉农贷款增速、农村人均纯收人、新型农业主体贷款占比和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回收率。(二)基于广东省的近五年数据测算及趋势分析。基于上述绩效评价体系,将广东省19地市汇总数据代人算出2010年-2016年上半年货币信贷政策支农整体绩效,具体绩效情况见下表。通过绩效评价结果,发现广东省货币信贷政策支农效果呈现以下趋势和特点:1.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的货币信贷政策支农绩效评估体系能排除外部影响,较好拟合实际金融政策支农效果。相对于使用客观赋值法,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的货币信贷政策支农绩效评估体系可以有效避免由于财政支农力度、农业灾害等非货币信贷政策因素对绩效结构的外部影响,较好的拟合实际金融政策支农效果。从2010-2016年的测算结果看,结果与客观情况整体一致,具有推广运用的实践意义。2.货币信贷政策支农绩效稳步提高,绩效增长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2014年-2016年上半年,货币信贷政策支农平均绩效为0.989,较2010年-2013年平均绩效提高了0.075,期间表征质量的支农信贷资金结构平均绩效稳步提升,有效弥补了表征规模的支农信贷资金投放平均绩效下降带来的影响,说明绩效增长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2014年以来支农货币信贷政策更加注重对信贷资金的结构优化,总行先后出台《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关于全面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除了引导支农资金避免过度进人县域房地产市场,还特别提出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贫困地区的金融支持。3.支农信贷可持续性、三农发展绩效保持较髙水平,但支农信贷资金利率水平有待进一步降低。2010年-2016年上半年,支农信贷可持续性、三农发展平均绩效分别为0.151、0.178,均接近满绩效水平。支农信贷资金利率绩效小幅下降,说明政策工具未能显著降低支农资金利率水平,细分的看,表征支农资金绝对利率水平的绩效由0.041降至0.037,而表征相对利率水平的绩效由0.205降至0.170,相对利率水平降幅更大,在当前流动性较为充裕,整体市场利率水平下降的背景下,支农信贷资金的利率降幅不及一般贷款。
四、支农货币信贷政策工具绩效评估——基于广东省的实证
为了检验支农货币信贷政策工具对支农绩效的影响程度,本章对2011年-2016年上半年期间13个半年度的广东省内珠三角、东翼、西翼和山区?四个区域支农绩效进行测度,并以此为被解释变量,以各个支农货币信贷工具为解释变量,分别检验支农货币信贷工具的个体固定效应,以此分析支农货币信贷工具实施效果受地区、时期的影响程度。被解释变量:运用上文建立的货币信贷政策支农绩效体系,分别测度2010年上半年-2016年上半年珠三角、东翼、西翼和山区四个区域的支农绩效(IND),结果如下图:解释变量:通过采集广东省内自2010年1月以前开业的农商行、农信社、村镇银行使用支农再贷款(REL)、再贴现余额(RET)以及涉农指标符合定向降准条件释放资金(TARR)三个变量,为消除量纲的影响,对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其取值大于0,且方差为1,处理后各变量量纲不同造成的问题得到解决。采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中的Summary检验,滞后阶数选择采用Schwarz法则自动选择,以下将LLC检验结果列出。由检验得出支农货币信贷政策工具绩效(IND)为平稳数据,而支农再贷款(REL)、再贴现余额(RET)、定向降准释放资金(TARR)三个变量为1阶平稳,回归分析对1阶平稳的三个变量差分后数据,防止由于非平稳数据导致的伪回归。为了更准确地检验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本文借助hausman检验,L-L检验以及从核心变量系数具有实际意义的角度选取相应的模型,模型1首先检验各政策工具对支农绩效结果影响的显著性,模型形式为:=/?'以v+/32/?£7^+ft;,,+C,++,该模型采用变截距不变系数模型和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最佳;模型2、3分别检验支农再贷款(REL)、涉农指标符合定向降准条件释放资金(TARR)对支农绩效结果的地区差异,模型2形式为:Q+吖,,模型3形式为:=AM邮.,+G+气,,均采用不变截距变系数模型和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最佳,而投向涉农的再贴现主要集中西翼地区,其他地区较少发生,因为无法单独建立模型进行检验。整体来看,3个回归模型结果良好,/?2都在0.6以上,说明模型拟合优度较好,F值均在1%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DW值显示不存在明显的残差自相关,由结果可知:1.支农再贷款普适性髙、区域差异性小,适合作为引导资金加大三农支持力度的常规性政策工具。从模型1看,支农再贷款对支农绩效影响通过1%显著性检验,系数为正数说明支农再贷款与支农绩效均为正相关,与其经济意义相符,支农再贷款直接增加涉农金融机构“三农”信贷资金,同时明确规定再贷款资金必须投向涉农领域,通过直接增加资金和防止资金流出硬约束两重措施保障了支农、惠农的政策效果。从模型2看,支农再贷款在山区、珠三角和东翼均能显著提高支农绩效,且区域间系数差异相对较小。其中再贷款在山区对支农绩效的提升最为明显,系数为4.56,小幅高于珠三角的3.84,主要原因是山区五市是再贷款政策支持的重点区域,再贷款作为支农信贷资金来源之一,在该区涉农贷款中占比为2%,高于其他地区,频繁使用支农再贷款产生规模效应;珠三角地区金融机构经营效率和贷款审批最为高效,支农再贷款资金平均利用率达94.49%,政支持资金转化为涉农信贷最为迅速,因此政策工具支农效果仅次于山区。2.涉农再贴现产生的政策效果依赖于区域农业产群化水平,适合作为加大特定区域支农水平,促进支农政策与农业产群化形成良性循环的选择性政策工具。从模型1看,投向涉农再贴现并不能普遍提升全省四区域的支农绩效水平,主要原因是从总体看再贴现使用次数较其他工具都少,且使用区域主要集中在湛江、清远、河源等农业产群化地区,在非农业产群化地区受制于农业企业规模较小、产业链条较短、结算票据量不大等因素,难以取得广泛效果,而在农业产群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如湛江,政策效果则非常明显。3.定向降准在释放流动性的同时能提升区域政策支农绩效,但政策效果区域差异大,在主要作为流动性操作工具的同时兼具调节区域间三农发展的功能。从模型1看,定向降准对支农绩效影响通过10%显著性检验,说明定向降准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支农绩效,但效果仍有提升的空间。定向降准目前为不定期实施,金融机构较难对政策形成明朗预期,同时并未对释放资金投向涉农设置硬约束,弱化了政策工具的引导信贷资金进入“三农”领域的效果。从模型2看,定向降准实施效果有较大的区域差异性,政策效果的区域差异与资金充裕程度成反向关系,存贷比较高的地区支农绩效增幅较大,该工具在山区对支农绩效的提升最为明显,其后依次为珠三角、西翼和东翼,系数分别为4.93、3.33、1.12和1。山区金融机构支农信贷增长受限于资金瓶颈,定向降准释放资金恰能解决资金来源问题。珠三角地区金融机构普遍存款规模较大,下调同样幅度的存款准备金情况下能释放更多的信贷资金用于支农,同时,珠三角也是完成农商行改制占比最髙的地区,农信社改制农商行不但使自身资本金扩大、充足率提高,也在公司治理水平、风险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方面得到增强,更易于将定向降准释放的支农惠农政策信号嵌人经营管理决策中,从而提高支农水平。而东西两翼尤其是东部地区金融机构资金较为充裕,对加大支农信贷投入从而在达到定向降准后增加可贷资金的动力不强。综合两个模型的结果发现,定向降准在作为释放流动性的货币政策工具的同时还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资金投人、提升区域政策支农绩效的功能,但效果区域差异性大,在资金充裕地区效果有待提升。
五、研究结论及进一步提高货币信贷政策支农效果建议
篇9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强力推进“四化两型”战略,围绕“五创提质”和“两型、两新、两现代”基本取向,大力推进“四县一中心”建设,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管理要求,提高政策执行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坚持货币信贷总量调控和结构优化并重,坚持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和风险防控并重,坚持改善内部金融服务与优化外部环境并重,努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为实现全县经济增长目标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二、主要目标
年我国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全县各金融机构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四个要点:一是货币信贷保持合理适度增长,支持地方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二是继续优化信贷结构,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信贷支持,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严格控制投放,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大局。三是信贷投放节奏均衡,按要求把握好月度间、季度间贷款的投放节奏,避免贷款投放的大起大落。四是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工作措施
(一)协调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融合,支持重点产业加快发展
1、突出支持工业园重点项目。支持园区项目建设,各金融机构要主动加强与园区的交流合作,搞好项目有效对接,争取更多的信贷规模,给予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更多支持,扶助新增规模企业落户,认真做好信贷服务。
2、积极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支持特色纺织、酒类食品、医药卫材、光伏电子、新型建材等重点产业,支持推进喷气织布、家纺名品、全棉水刺无纺布、新型纤维板、电子产品、高科技防火板等新型项目。以创新担保方式为突破口,加强与文化产业的融资对接,大力支持环保、电子信息园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力度。重点扶持海济药业、褔尔康卫材、华昌纺织上市融资,支持一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
(二)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改善“三农”金融服务
1、重点推广前期创新成果。各涉农金融机构要针对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与特点,进一步加大产品创新,努力改善金融服务水平。年重点推广农户贷记卡“一卡通”、“信贷+保险”、订单农业贷款、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等四类较为成熟的信贷产品,适当做大林权抵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等三类产品规模,努力满足多元化的“三农”金融需求。
2、涉农金融机构要发挥支农优势。农村信用社新增贷款的70%以上要用于支农,重点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支持农村种养业和多种经济组织发展;针对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资金需求呈大额化、长期化的趋势,适当拓展小额信用贷款额度和期限。农业发展银行要积极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以及农村流通体系贷款、粮棉油延伸加工贷款等商业性业务。农业银行要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支持力度。邮政储蓄银行要重点开拓农户保证、农户联保贷款以及商户保证、商户联保贷款等农村小额贷款业务。各涉农金融机构全年涉农贷款增速应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
(三)推动中小企业信贷管理制度改革,提升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
1、完善小企业金融服务差异化管理。各金融机构要在建立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小企业金融服务“四单”原则,既单列信贷计划、单独配置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单独客户认定与信贷评审、单独会计核算。改善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确保符合贷款条件的中小企业获得方便、快捷的信贷服务。积极推广灵活、高效的贷款审批模式,大力推动小企业贷款网络在线审批。
2、切实满足工业园区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切实加大对有市场、有技术、有发展前景企业的信贷支持。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基础上,推动动产、知识产权、林权、保函、出口退税等质押贷款业务,发展保理、票据贴现、供应链融资等金融产品,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
3、积极营造中小企业融资的良好生态环境。深入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切实履行好岳阳市第十届银企信贷洽谈会上的签约承诺,力争签约项目、签约资金当年到位率达到90%以上。密切加强与企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沟通协作,从担保体系、融资及担保风险补偿机制、财政奖励机制、社会化中介服务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推动落实有关配套政策,改善企业融资的外部环境。
(四)切实做好民生领域金融服务工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有力支持
1、不断改善促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加强与社会保障部门的协调配合,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促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有关要求,根据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因地制宜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覆盖面,适当增加担保基金放贷比例,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妇女、农民工、退伍军人、大学生等群体的创业就业金融服务工作。不断完善“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培训+信用社区建设”的体制机制,改进小额担保贷款统计制度。
2、积极推动商业性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各金融机构要加强与当地助学贷款管理中心的沟通联系和信息共享,尝试开展商业性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信贷支持力度,有效缓解其就学难问题。大力开展在校大学生诚信教育活动,宣传诚信意识,降低助学贷款违约率,切实防范助学贷款信用风险。
3、认真做好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金融服务工作。强化与组织、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合作,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金融服务工作的协调机制,形成政策合力。把促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纳入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的政策体系。根据大学生“村官”创业特点和实际需求,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方式,优化贷款的额度、期限、利率和还款方式,切实缓解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融资难问题。
4、加大对个人消费、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领域的支持。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提高非现金支付、网络支付和电话支付等支付结算服务的便利化程度,支持居民扩大消费。结合国家“万村千乡”工程、“家电下乡”工程等政策的实施,大力发展农村消费信贷市场,有针对性地开发农村消费信贷产品,改进农村消费金融服务,促进扩大农村消费。加强与房地产主管部门的协调配合,认真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高度关注房地产市场信贷风险,积极支持我县保障性住房建设,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五)加强部门协作和评估机制建设,推动和引导信贷政策的贯彻落实
1、加大金融债权保护力度。各金融机构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凝聚各相关职能部门合力,保护自身权益的安全。推动健全完善保护金融债权协调机制,加大金融案件执结力度,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行为。进一步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国家公职人员拖欠金融机构贷款本息的清收力度,切实维护金融债权的严肃性和安全性。要加强诚信宣传教育,在全社会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
篇10
关键词:绿色信贷;产业升级;绿色信贷功能
中图分类号:F83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1)04-0012-09
自2007年7月绿色信贷政策正式出台以来,关于绿色信贷的理论效应和实施效率的问题,国内已经有一些学者做了相关研究。大部分学者对绿色信贷的应用前景预期乐观,认为它阻断了污染企业的资金供应渠道,从而迫使污染企业退出市场或者进行绿色转型。但从微观实施层面来看,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由于配套政策不足、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绿色信贷尚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然而,作为与政府的产业政策配套措施的绿色信贷,对产业升级的作用却鲜有人进行专门的研究。本文意在从宏观上探讨绿色信贷政策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试图回答如下几个问题:(1)绿色信贷是通过何种途径作用于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何在?(2)绿色信贷实施以来,对我国的产业升级是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影响程度如何?
一、绿色信贷服务于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
关于金融资源的配置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学者针对金融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了一些研究。王良健,钟春平(2001)提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金融的发展能促进结构优化。同样地,金融抑制会阻碍结构的变迁与优化,两者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王佳菲(2006)指出优化资源配置是金融在产业结构转换中的本质功能。顾海峰(2009)则从金融发展视角,提出了基于政策性金融与市场性金融协调作用的产业选择金融支持架构。
金融作用于产业结构的过程可简要描述为:金融影响储蓄、投资影响资金的流量结构影响生产要素分配结构影响资金存量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即金融活动主要作用于资金分配,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经济金融化程度越高,这一传递过程就越明显。金融运作主要通过间接融资为主的信贷市场和直接融资为主的证券市场两种渠道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影响。金融运作主要通过何种渠道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主要取决于金融市场结构和企业的融资结构。就中国目前典型的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而言,企业资金主要来自银行贷款,而且,间接融资的比重近年有增加的趋势(表1)。因此在较长时期内,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资金支持方式更多地还必须依靠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来完成。
对于“绿色信贷”,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总的来说,它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方面,它要求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对于产业政策鼓励类项目如新能源、节能改造等绿色产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并在金融服务方面给予优惠和照顾。另一方面,对属于产业政策中限制和淘汰类新建项目,加以信贷约束;对属于限制类的现有生产能力,且国家允许企业在一定期限内采取措施升级的,可按信贷原则继续给予信贷支持;对于淘汰类项目,应停止各类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并采取措施收回已发放的贷款。
在我国当前信贷主导型的金融模式之下,金融主要通过信贷市场作用于产业结构调整。绿色信贷作为金融业全新的理念和实现绿色经济的基础,对于基于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产业结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绿色信贷主要通过如下机制作用于产业升级:
(1)资金形成机制。产业的发展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资金数量的多少,是影响企业规模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占据企业融资来源80%的银行贷款对产业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关键影响。绿色信贷政策通过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和对污染产业的限制,往往能够在短期内实现大规模的资金集中,加速优势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资金导向机制。绿色信贷政策的资金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对资金导向的倡导机制与矫正机制。一方面,银行通过对信贷投放总量和方向的把控,迫使污染产业结构发生松动、淘汰、改组与发展,为结构调整创造先决条件。同时,通过“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利率机制,调整资金的运用成本引导产业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由于产业外部性的存在,如环保产业,单凭市场往往无法提供足够的投资激励。因而政府通过对金融机构企业社会责任的倡导,以政策性绿色贷款的方式向私人金融机构不愿或无力提供资金以及投入资金不足的重点绿色产业进行投资和贷款,实现对市场机制的矫正。
(3)信用催化机制。绿色信贷的信用催化机制实质是通过货币量的扩大,即信用创造,加速资本形成,促进生产中资源的节约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从而把潜在的资源现实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总量增长。在信用催化机制作用下,资金投向不限于已存在明显效益的产业或项目,往往以资金的增值返还为出发点,选择具有超前性以及有广泛的前向、后向和旁侧扩散效应的产业项目进行投资,催化绿色产业、主导产业及其合理的产业结构体系的构建与调整更迭。
此外,从银行与产业结构的互动性看,绿色信贷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反过来产业结构的良性程度也影响着银行业的发展。在良性的产业结构下,银行对产业的支持可以降低摩擦成本和风险系数,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而资源有效配置又促进产业在更高层次上优化,形成螺旋式上升态势。绿色信贷对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
二、绿色信贷服务于产业升级的效应分析
绿色信贷对于产业升级转型的促进作用,是否达到了理论预期的效果?由于相关统计数据的贫乏,以及银行的信息披露不完全,我们在数据收集方面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受制于此,在此仅能以宏观数据对绿色信贷实施的效果做简单评估。
有资料表明,由于银行实施绿色信贷,使银行对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授信有较大额度减少。在银行整体的信贷结构中,银行对主要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贷款占信贷总额的比例已经很低,2007年底银行对我国六大高能耗产业的贷款存量综合仅占总贷款余额的7,23%,并且仍在收缩之中(表2)。仅在2008年,中国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在此类行业的授信额度就分别减少了162亿元和64.4亿元。
表3表明,近年来银行对环保节能项目的贷款逐年上升,从2007年绿色信贷正式实施以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到2009年增速达到130%,大大超过了我国信贷投放总量30%的平均增速。截至2009年底,工商银行对环境保护重点工程项目贷款余额1149亿元,对新能源开发项目贷款余额1029亿元;农业银行绿色信贷贷款余额2090亿元,比年初增加534亿元,其中,水电、风电、核电等清洁能源项目贷款1345亿元,水利、环境管理贷款406亿元;中国银行绿色信贷及低碳金融业务贷款余额1661亿元,较年初增加483亿元,其中清洁能源项目贷款1156亿元;建设银行绿色信贷贷款余
额2270亿元,比年初增加360亿元,其中支持清洁能源的项目近千个,装机规模达1.2亿千瓦,贷款余额1130亿元。
表2和表3的数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明绿色信贷的实施强度和广度正逐年增强,其资金导向机制在实施中发挥了明显的作用。银行正逐步将信贷资金从高污染行业抽离,转而注入高科技、环保产业。然而,就信贷绝对量而言,处在高污染行业的贷款绝对数额仍然远远高于环保项目投入的贷款总量。并且,环保项目涉及的企业数目仅4099个,这说明环保贷款的覆盖面尚未铺开,投放力度并不尽如人意。
绿色信贷对环保调控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从2007年绿色信贷正式实施开始,我国的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出现了明显的拐点(见图2)。工业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在2007年之前逐年快速上升,在2005年增长速度甚至达到14%。但是从2007年开始,二氧化硫的排放开始稳步下降,年均下降速度平均达到5%。其他的主要工业污染物如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排放也自2007年开始出现了加速下降的趋势。
对绿色信贷支持我国各类产业减排的效果,我们分别选取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排名前四的高污染行业的数据进行分析,运用排放强度指数作为分析参数。排放强度指某行业或地区污染物排放量与相同范围内统计工业总产值(现价)的比值,表示单位产值的污染强度,可作为产业技术发展水平的参考指标之一。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来,所有样本范围内的高污染行业的单位产值排放强度都有所下降,尤其是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列在第一的造纸业和电力行业,主要污染物单位排放强度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削减速度相当快。这表明这些行业近年来都进行了较大程度的节能环保技术改造,在转变发展方式,走环保集约型发展道路方面有较大的成效。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图示大部分行业中,下降趋势开始于比2007年更早的年份,而在2006-2007年这一节点上,只有部分行业出现了污染排放强度加速下降的趋势(斜率变化),且变化并不明显。农副食品加工业的排放强度在2008年甚至出现了轻微的增长。
在衡量产业结构合理化方面,我们选取经济贡献率作为指标。经济贡献率指某行业的工业总产值(现价)与统计行业总产值(现价)的比值;污染贡献率指某行业某种污染物排放与统计行业此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值;贡献率效应指数是某行业经济贡献率与其污染贡献率的比值,表示该行业的正负效应的差距,可作为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参考指标之一。2008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位于前4位的行业依次为造纸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制品业、纺织业。这4个行业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260.6万吨,经济贡献率为17.1%,污染贡献率却为66.3%。与2007年相比,2008年造纸业出现了经济贡献率提高但污染贡献率下降的良性变化趋势。但其他三个行业的经济贡献率均低于2007年,污染贡献率却不降反升。相似的,2008年二氧化硫排放量排行前四名行业共排放二氧化硫1388.7万吨,占统计工业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的75.8%,然而四个行业累计经济贡献率仅占30%。
表4和表5的所列出七大重污染行业中,除了黑色金属冶炼业之外,其他行业的贡献率效应指数都小于1,尤其是污染排名第一的造纸和电力行业的贡献率效应在10%以下。从变化趋势来看,除了造纸行业的贡献率效应有微小的上升之外,其他七个高能耗行业的贡献率效应均有所下降。数据表明,这些高污染行业产生的正的经济效应远低于其对环境带来的负效应,低产值、高污染的情况较为突出。虽然从排放强度来看,这些产业的环保改造水平均有所提高,但从整体的产业结构而言,这些产业仍然属于高污染低效率的产业,急需产业升级发展或者行业收缩。
三、绿色信贷对产业升级的功能发挥不力的原因
以上分析表明,绿色信贷实施以来,对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绿色信贷的资金导向力度逐年增强,资金加速从两高行业流向环保行业。并且随着绿色信贷实施力度加大,我国总体环境状况好转,产业的污染程度降低,绿色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采用。然而,绿色信贷促进我国产业升级的效果还很难令人满意。一是在信贷总体结构中,银行对环保项目的支持力度还不够大;二是几大主要污染行业的污染净化技术水平虽有所提升,但在绿色信贷政策引入前后,技术水平提升速度并未出现显著的趋势变化;三是从污染企业的贡献率效应来看,高污染、低产值的现象仍然相当严重,甚至有逐年恶化的趋势,产业结构优化的效应未能显现。绿色信贷的产业升级作用效果的不尽人意,根源在于绿色信贷政策实施中的制度环境和内部激励机制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1、绿色信贷实施力度过小,无法达到从整体上把控资金流向的作用。虽然绿色信贷政策出台已经三年有余,仍有一些省份和金融机构并没有实行实质性的绿色信贷政策。有的即使实行了,也只停留在表面上。2009年1月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就绿色信贷政策推出以来的实施效果进行的阶段性总结评价是:“绿色信贷取得了阶段性、局部性成果,但与预期目标相比还有不小的距离,大面积推进还面临着不少制度性和技术性的困难”。银行不能严格实施绿色信贷政策,意味着“两高”行业仍然能够在维持其原有粗放型生产模式的情况下低成本获取资金,自然缺乏产业升级的激励和动机。
2、企业环保信息获取难度大,绿色信贷政策难以落实。对于银行在授信前进行环境风险评估的成本,缺乏具体可得的数据。但是基于环境风险评估的专业性,评估范围的广泛性以及风险评估的动态持续性,有理由认为,企业环境风险动态评估是一件难度高且成本不菲的任务。曾先,要进行企业项目环境风险评估,银行必须获得关于各个企业或项目的环境影响信息。目前,我国环保政策和信息零散、缺乏统一管理与机制,加上环保专业性强,银行信息搜集成本非常高。其次,由于环境风险评估的专业性强,我国商业银行能够担当此重任的内部人才并没有特别储备,因而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势必提高银行运营的人力资源成本。或者,银行可以选择聘用专业第三方机构,对贷款项目环境及社会风险进行评估,但由此同样也会产生不菲的咨询测评费用。在获取环保信息代价如此高昂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很难全面落实对企业的环境评估和审查。
3、政府对企业污染的监管力度过小,企业缺乏进行绿色改造的激励。在理想情况下,由于政府环境管制日益严格的背景下,如果贷款企业不遵守环保政策,就会面临罚款、支付治理成本、暂时或永久停业。高额的罚款必将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而影响企业偿还贷款的能力,造成银行贷款风险。这一方面迫使企业进行绿色改造,另一方面使银行在投放贷款时不得不对自身所面临的环境风险做详尽评估,切实落实绿色信贷政策。然而,在我国环境违法的成本太低,违法比守法可以得到更多的好处,我国环境违法成本平均不及治理成本的10%,不及危害代价的2%。从司法角度来看,曹飞和潘燕平(2007)指出,涉及公共性的环境案件,存在环境的搭便车和巨大的交易成本,地方保护主义对司法独立的干扰使得本来处罚轻的立法在司法的环节进一步“缩水”,以至于使得环境违法犯
罪成为一种“盈利”的产业。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数据,2003-2005年间,由于地方政府的纵容和袒护,全国70000宗环保违法案件仅有500件得到处理,仅为全部案件的0.71%。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然缺乏进行绿色改造的激励。企业环境风险损失得不到应有的承担,银行的绿色信贷的激励便会大打折扣。
4、民众监督缺位,银行疏于履行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是银行实施绿色信贷的主要理论依据。Mc Williams,Siegel和Wright(2006)通过构建模型表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和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相一致的。Scholtens和Dam(2006)通过对接受赤道原则和未接受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接受赤道原则的银行大多是处于社会公众关注之下的声名显著的国际性银行。对于这些银行而言,虽然接受赤道原则后,银行发放贷款的各项操作成本有所上升,但是声誉给他们带来的正面收益大于成本。我们认为,在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运行由政府、市场和民间(民众意识、NGO、媒体等)三方互相作用而形成制衡。在民间力量强大的情况下,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才有较大的现实经济意义。在中国现有的民众意识缺位,民间组织力量薄弱的条件下,企业社会责任作为社会道德标准无法起到足够的激励作用,银行绿色信贷政策的有效性便会扭曲。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受环境瓶颈和产业水平偏低的制约,绿色信贷政策有一石二鸟的功能。绿色信贷通过资金的形成、资金导向和资金催化三大机制的作用,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的高级化发展。然而分析表明,绿色信贷的实施以来,我国产业升级效应并不显著,个别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标甚至出现了轻微的恶化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环境信息不对称、企业环境风险成本不合理以及民众监督缺位,从而导致绿色信贷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建立环境保护的激励机制和完善环境风险的管理体系,是提升绿色信贷对产业升级作用的关键。基于此提出了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1、在银行业内部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为商业银行各分支机构实施绿色信贷提供动力。在此,不仅要有对商业银行违规向环境违法项目贷款的行为实行责任追究和处罚的措施,而且还要有对切实执行“绿色信贷”成效显著的商业银行实行优惠政策,提高银行实施绿色信贷的潜在收益,促使银行加大对环保节能贷款的投放力度,严格收紧“两高”信贷,从根本上切断两高行业的信贷资金来源,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2、积极进行绿色金融创新,增加银行“绿色收益”。除了政策性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外,应当积极鼓励银行在绿色金融产品方面进行大力创新,创造“绿色收益”。例如,银行可以尝试以碳排放、减排额作为抵押物,为环保产业融资,从而提高绿色企业的信用支持力度。而且可以通过将绿色信贷和碳金融市场相联系,为银行拓展市场,创造更好的效益。
3、完善环保信息披露和共享机制,严格控制“两高”行业信贷。环保部门应加强对企业排污情况的监管,建立完善的环保信息库,并与金融部门形成有效信息沟通机制,共享企业环保信息。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逐步建立银行自身的社会环境风险管理体系,减少环境信息的不对称程度。
4、加强对企业环境监控,加大对企业环境污染的查处力度。环境处罚力度过小,是企业持续走高污染、粗放发展老路的帮凶。环境部门把好企业环境关,对污染超标的企业采取高额的罚款、强制停止生产等措施,才能给绿色信贷政策提供一个良好的实施环境,迫使企业加快实施环境技术改造,促进产业集约化、高级化发展。
5、改革价格、税收、环保体制,为绿色信贷的推进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通过加大税收力度、提高赋税水平,提高“两高”行业的生产成本,以补偿他们对环境的污染成本;限制“两高”行业的产品价格,压缩其利润空间。通过这些措施,从根本上改变“两高”行业商品价格高、环境污染成本低的局面,从而限制地方政府对这些行业保护的积极性,降低银行向“两高”行业投放贷款的激励,减少“两高”行业对于信贷资金的吸纳能力。
- 上一篇:劳务公司的工作总结
- 下一篇:路面工程安全施工方案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