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就业政策范文
时间:2024-02-21 17:59: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的就业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就业;金融危机;财政政策
中图分类号:F830.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8-0049-02
1 引言
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的金融危机,通过全球化的资本流动以蝴蝶效应方式向其他国家蔓延,发展成为波及全世界的金融风暴,使各国经济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衰退。日益融入全球化的中国也难以幸免。金融危机透过外贸和外商直接投资等渠道,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就业的影响。就业压力大是我国长期存在的基本国情,这场危机使原本艰难的就业形势变得更为严峻。因此,如何通过经济复苏化解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压力的冲击已成为当务之急。财政政策是应对当下就业问题的重要的政策手段,如何针对金融危机作用于就业的特殊途径以及就业现状来选择有效的财政政策手段加以实施,是目前需要深入研究的议题。
2 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2.1 金融危机凸显我国就业中长期存在的问题
(1)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从就业总量来看,我国劳动力供需缺口异常庞大,巨大的人口基数和劳动力数量构成了庞大的就业规模,新增劳动力仍在持续增加。中央提出2009年经济增长的目标是8%左右,按目前我国的就业弹性计算,只能提供900-1200万个就业岗位,那么由此来看,大量新增就业人口将无法就业。
(2)就业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我国就面临着经济转型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阵痛: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所导致的结构性失业。这种失业总体上表现为劳动者的技能素质与劳动力市场用工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即供给比需求低一个档次。因此呈现出“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现象,而在大量失业人员中,主要是低技能和无技能者。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这种情况更多的表现为在东部沿海制造业、出口企业和外商企业就业的大批农民工返乡以及高校毕业生“毕业即失业”。
2.2 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就业的传导机制
随着金融危机全球化,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出现了经济衰退迹象,这导致发达国家进一步减少对发展中国家的进口需求,造成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外贸出口大幅度回落。而且,金融危机导致人民币对欧元和英镑等汇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升值,这种升值必将影响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从而使对欧盟和英国等国的出口下降。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一些跨国企业由于资金限制和投资预期的减少无法或减少对中国进行投资。另外,在出口减少和人民币升值影响下,很多出口导向的外商企业和国内企业面临着亏损和倒闭的威胁。
在人民币升值、金融危机等多重因素的冲击下,东部沿海地区的制造业、出口企业和外商企业受到的影响比较严重,因为东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很大,而且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以上这些农民工的就业比例非常高的领域。所以,在企业被迫裁员时,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比较低的农民工就不可避免地遭受冲击。
3 应对我国当前就业问题的财政政策建议
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改变财政支出、调整税收等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在反经济衰退中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按政策实施效果的差异,财政政策主要可以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根据当下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就业的传导机制以及我国就业的现状来确定财政政策的功能和取向,进而对采取具体财政政策手段加以实施,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主要途径。
应该说,在外需疲软,无法拉动经济增长而引起就业问题的背景下,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扩大内需以化解当前的就业困境是一个正确的选择。目前我国政府已出台一系列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比如“4万亿投资方案”、对农村居民购买家电进行财政补贴的“家电下乡”活动,还有一些由地方政府进行的直接消费补贴以及针对特殊群体就业的税收优惠,这些措施在刺激内需、扩大就业上都起了一定的作用。笔者认为,面对依旧严峻的就业形势,财政政策要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大实施消费型财政政策的力度。我国以往的积极财政政策基本上是投资型的,这使得消费需求不足问题无法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并且造成消费增长与投资增长不协调。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各种手段来引导居民消费。一是在财政支出上,政府通过增加转移支付或者对粮食等实施保护价格收购来加强对低收入者的帮扶,降低收入分配的两极化趋势,提高总体消费倾向;二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减少人们对未来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刺激消费;三是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增加对教育、医疗、住房支出等个人所得税扣除,适当提高现行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应适当降低居民生活消费品的增值税税率,增加人们税后收入,从而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2)增加职业技能培训的财政投入。我国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水平低、技能缺乏是制约他们就业再就业的主要因素,为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应把就业培训计划与各地的产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科技教育培训体系,积极开展技能培训服务。
(3)实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和支持创业的财政政策。近年来,中小企业和小群体创业在解决自我就业的同时,为社会创造出了巨大的劳动力需求空间。所以政府部门应该在资金、信贷、税收等政策上对他们进行积极扶持,逐步形成以城镇集体、乡镇集体和私营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群,从而广泛吸收社会各个不同层次、不同素质的劳动力。
(4)加大对社区就业的资金支持力度。社区就业的兴起与发展对于缓解我国当前的就业压力、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乃至维持整个经济与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目前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社区就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我们应当努力开拓政策与资金扶持的空间:政府应划出专项资金作为社区就业扶持金,并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多方筹集资金,用于增加对社区就业的投人,如公益性岗位就业补贴、以及对从业者提供小额贷款和贴息贷款或银行贷款担保。更为重要的是,要把相关的政策与资金扶持措施落实到位,并朝着正规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以建立和完善针对社区就业的政策与资金扶持的支撑体系。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李伟宁,蓝常高.促进就业的税收优惠与宏观就业政策的协调[J].税务研究,2005,(2).
[3]孙胜利.我国就业问题对财政的影响与压力[J].经济学动态,2003,(1).
[4]郑琳芳.正确把握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取向[J].中国财政,2003,(2).
[5]付博颖.完善促进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07,(12).
篇2
关键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关系
一、金融及其分类
对于金融的含义,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定论。笔者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金融的构成要素包括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金融市场与金融组织、金融调控与管理方式,以及金融交易、金融市场、金融组织、金融管理之间及与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狭义的金融可以指以资金融通和货币经营为主的金融活动即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从事金融中介与金融服务,创造和提供金融市场,组织金融活动的主要组织与机构及其以存贷、信用、资本、证券、外汇等金融工具为载体,以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金融组织中心的各种信贷、资本交易、债权与债务转移等经济活动;广义的金融包括一个国家的所有经济单位、个人、家庭以及政府同货币、资本、信用、证券等有关的经济活动、经济行为及体现的各种经济关系。
通常来说,从理论上金融可以基本分为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所谓商业性金融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体按照市场的原则所从事的货币资金融通活动;所谓政策性金融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体尤其是政府为了弥补市场的缺陷,即”市场失灵”,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国家作为融资主体运用各种特殊的融资手段和融资渠道、为配合国家特定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而进行的特殊的资金融资行为。可见,政策性金融是与商业性金融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政策性金融是商业性金融市场失灵的条件下产生的。
二、开发性金融是政策性金融的发展
由于政策性金融天生具有弥补市场的优点,国家开始不断的组建政策性金融机构,大量的政策性金融进入市场,但是政策性金融在弥补了市场不足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如金融体系发育滞后、经济结构扭曲、融资制度僵化、运营效率低下、缺乏透明度等等,这些问题我们称为”政府失灵”。仔细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还是政策性金融缺乏市场的介入,这些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体制国家不是很突出,如美国和英国;在不是十分发达的金融体制国家却尤为严重,如日本,显然市场的作用对于解决这些问题不容忽视。因此,就有了开发性金融的产生,它融合了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的优点,弥补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是改革政策性金融的一个方向。
总之,开发性金融是指单一国家或国家联合体通过建立具有国家信用的金融机构(通常为银行),为特定需求者提供中长期信用,同时以建设市场和健全制度的方式,加快经济发展,实现长期经济增长以及其他政府目标的一种金融形式。它与政策性金融的不同之处是:政策性金融是以优于商业性金融的条件向特定项目提供中长期大额贷款,不追求自身业绩,实质是财政拨款的延伸和补充。而开发性金融则是政策性金融的深化和发展,不但可以从事传统的政策性金融业务,通过市场化经营,其能力和潜力均远远大于政策性金融。可以说,开发性金融是传统政策性金融的继承和超越。
三、政策性金融是开发性金融的基础
实践中,开发性金融从产生之日就肩负着两项任务,即一方面要从事政策性非盈利业务来弥补‘市场失灵’,另一方面要开展商业性盈利业务来避免‘政府失灵’,使银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而这两项任务中,最主要的还是从事政策性非盈利业务来弥补‘市场失灵’,因为这是国家设立该类金融机构的主要目的,而第二项任务只是为了完成第一项任务才产生的。
理论上,也可以看出政策性金融的基础性地位。日本学者小滨裕久、小奥英田等人认为政策金融是为了培育特定的战略性的产业,在利率、贷款期限、担保条件等方面予以优惠,并有选择地提供资金。政策金融并不仅仅是由开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商业金融机构在政府的干预下为特定产业提供资金。而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政策性金融不仅要考虑政策性,还要考虑盈利性,要以市场规则经营政策性经营,甚至有学者认为开发性金融就是政策性金融,很少有学者再认为政策性金融不以盈利为目的,显示了政策性金融的基础地位。
四、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融合开发性金融
纵观开发性金融的含义与主要任务,可以看出开发性金融具有两个主要特征:
第一,开发性金融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主要执行政策任务。开发性金融的资金一般由国家提供,并拥有国家赋予的发行金融债券的特许权,享有准级的国家信用。国家信用是开发性金融机构市场化运作的基础。这一特征也体现在政策性金融之中,说明政策性金融在向开发性金融发展的过程中把自己的基本性质保留了下来,并成为了开发性金融的基本特征,是开发性金融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开发性金融运用国家信用筹集资金,在支持项目发展的同时,积极推动制度建设和市场建设,从而实现政府的发展目标。
第二,开发性金融以市场业绩为支柱,以市场路径实现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这是开发性金融的核心内容,也是与政策性金融最重要的区别。开发性金融讲求市场业绩,以商业性金融的方式运作开展盈利业务,避免”政府失灵”。我国的国家开发银行将国家信用与机构信用有机的结合起来,以市场业绩为支柱,以建设市场来实现政府目标作为运行基础,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五、结语
综上所述,开发性金融是政策性金融在引入市场的运作原理下的新的发展阶段,政策性金融是开发性金融的基础阶段,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在某种条件下的融合生成了开发性金融,他们共同构成了现代金融。
参考文献:
[1]国家开发银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课题组:《开发性金融论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篇3
一、政府直接投入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创新。
政府直接投入的资金一般通过国有经济部门的资金渠道到达中小企业。这种方式被运用的很多,具体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是向中小企业提供低息贷款,这种方式比较常见,基本上各个国家都会采用,另一种是面向中小企业提供风险投资。
表1政府资金直接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典型案例
国家 组织实施和资金来源 预期目标与支持对象 资金管理与使用方式
美国 由中小企业管理局实施,资金来源为联邦政府拨款 支持中小企业创新,主要面向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发展前景较好,但在担保的情况下仍然无法获得商业贷款的企业 由SBA直接提供低息贷款;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15万美元
日本 面向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金融公库,包括国民金融公库、商工组合金融公库和中小企业金融公库。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或政府担保发债 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创新;主要面向那些难以从普通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中小企业,同时每个金融公库各有侧重 以更为有利的条件直接向中小企业提供符合产业政策的政策性贷款
韩国 韩国产业银行和设在地方政府的“地方中小企业培育基金”;资金来源主要为政府的投入 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主要面向成立时间较短的中小企业 前者通过发放贷款、直接股本投资或承销中小企业发放的债券来向其提供融资;后者主要向中小企业提供定额低息贷款,并允许在3-5年内分期偿还
德国 德国国有发展银行(KFW),是德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联合出资,合股创办的政策性银行 首要任务是为促进德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中小企业在国内外投资项目提供优惠的长期信贷 向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发放低息贷款,但信贷资金不是直接给贷款人,而由通过商业银行转贷或者借贷借给借款人
二、政府投入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创新。
中小企业由于资金薄弱,很难从创业投资机构获得资金,为此各国政府往往通过成立专项基金或制定投资计划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的投入,从而间接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在这些基金或计划中财政资金往往只占一部分,社会资本必须占据一定的比例。由于是政府投资引导的基金,因此其投资领域和收入来源都必须遵守政府制定的规则。
表2各国政府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的专项基金和投资计划
资助计划 组织实施和资金来源 预期目标与支持对象 资金管理与使用方式
美国小企业创新投资
计划 小企业投资公司(SBIC)负责实施。联邦财政每年向SBIC拨款2700万美元;由中小企业管理局担保,私人风险投资公司通过向公众发行长期公司债券获得“杠杆资金” 主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技术改造;直接对象为私人风险投资公司,通过风险投资公司向企业提供贷款支持和股权投资 SBIC只能投资于合格的中小企业,对任一小企业的投资金融不得超过其股本的49%,不能长期直接或间接地控制所投资的企业
德国高技术小企业风险投资计划(BTU) 国家银行(KFW)所属技术投资公司(TBG)作为基金投资主体,投资的先决条件是其他投资者必须至少投资相同数额的股权资本 支持拥有创新产品/服务的企业;面向成立10年之内、雇员少于50名、年营业额低于1000万马克的企业 政府最大投资额为300万马克,最长期限为10年;TBG的股权随时可以按30%的溢价卖出
英国
RVCF基金
英国贸工部小企业服务局(SBS)扶持的地区性风险投资基金;基金总规模2.8亿英镑,其中SBS、欧洲投资基金和私营机构投资者出资比例为4:3:7 为满足小企业发展需求,及时有效地提供资金支持;面向小企业 由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在对外募集资金落实后,政府资金才能到位;SBS要求6%的固定回报;退出时,政府资金拥有优先权
三、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信贷担保。
由于技术创新的风险大,中小企业往往又没有足够的资产抵押,很多银行都不愿意向其发放贷款。因此很多国家都设立了专门计划或机构,由国家出面分担银行风险,帮助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获得贷款。
实施担保计划的主体包括两类,一是政府的行政部门;二是政府出资设立的实体机构。这两种主体各有优势,前者不需要投入很多资金就能提高融资企业的信用等级,但政府部门要承担更多的风险;后者政府必须首先投入一笔资金,但风险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
表3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信贷担保制度
国家 担保机构 预期目标和支持对象 资金管理和使用方式
日本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制度 担保单位是日本信用保证协会和日本金融协会 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前者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信贷担保,担保额一般为贷款额的70%-80%;后者为前者提供再担保
美国信贷
担保体系 美国小企业管理局及其在各地的办公室构成了全国性的信贷担保体系 引导金融机构向小企业提供贷款;面向小企业 为15.5万美元以下的贷款提供90%的担保,为15.5-75万美元的贷款提供85%的担保
德国信贷
担保制度 担保机构包括由行业协会和银行联合成立的担保机构和由政府提供必要基金成立的担保银行 引导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促进中小企业创新 一般按贷款额的60%提供担保,最高可达80%,并按担保总额的0.8%收取担保费
韩国信用
担保制度 担保机构包括韩国信用担保基金和科技信用担保基金 为有发展前途但缺乏有形抵押品的企业提供担保,主要面向中小企业 保付比率为70%-90%,担保费用从0.5%到2%不等
四、小结与启示。
融资难、贷款难、资金短缺是中小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何帮助中小企业融资,并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是很多国家都面临的一大挑战。总结上述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创新所采取的政策性金融手段,可以得到以下两点经验。
首先,这些国家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既包括单一的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也有财政资金与私人资本的结合,方式多样,灵活多变。这些国家中很多都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或投资计划,使政府资金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即政府投入少量种子基金,引导大量社会资本的投入,从而使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融资机会。
篇4
一、财政金融政策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研究
(1)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具体表现在:一是税收政策的影响机制。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的需要,而通过法律、行政等手段实现对社会财富的平均分配。税收政策可以通过集中收入作用,控制与调节国民收入,从而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动;二是财政支出政策的影响机制。财政支出是通过对财政支出的分配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导向,按照经济性质分类,财政支出涵盖购买性和转移性,购买性就是通过政府购买社会产品等实现对就业、生产的影响。转移性就是政府将财政资金无偿转移实现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2)金融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金融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促进产业整合。完善的金融体系对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资金支持,通过资金配置促进主导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另一方面通过金融与技术结构的现代化整合,推动我国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从而提高高附加值和高新技术产业。
二、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1)金融政策仍以重型结构为主,忽视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金融政策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力,近些年我国加强了对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但是就第三产业的发展需求现状而言,我国对第三产业的支持还存在较大的缺陷,尤其是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支持存在很大的缺口,据不完全调查,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缺口非常大,影响我国科技产业的健康发展。(2)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资金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但是我国资金市场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资金市场机制不完善严重影响产业结构升级转型,以中小第三板为例,由于该平台存在很多缺陷,导致企业利用该平台的效率还不高。
三、财政金融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对策
(1)完善财政税赋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财政税赋对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具有引导作用,因此政府部门要积极贯彻落实“十三五”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目标:一是要进一步推动与落实增值税改革。增值税改革是我国构建经济新常态、推动供给侧改革的具体体现,通过增值税改革可以实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引导作用,营改增的政策取向,更强调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研发等生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分工优化,拉长产业链,带动制造业升级。据税务部门统计,营改增试点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12年的45.5%逐年提高到2015年的50.5%;二是完善税赋税种。我国政府要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中不断优化税负税种,通过完善的税种实现产业结构升级。(2)优化金融政策工具,促进产业机构优化。一是增加信贷投入,优化金融机构结构。金融机构要加大对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产业的支持力度,实现金融政策的引导功能。为此金融机构要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差别化利率等实现对产业的结构调整。同时金融监管部门也要通过优化政策等提高金融市场机制的完善,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大力发展外资银行,形成多元化的金融体系。二是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提高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能力。我国要积极推进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充分利用主板市场、创业市场等平台推动第三新型产业的发展。例如针对高新技术产业我们可以引入风险投资,通过风投实现高新产业的发展。三是引导信贷流向,将央行的基础货币注入与商行的放贷行为更为密切的挂钩,以提升对经济发展中的重点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3)加快中部服务业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区域均衡发展。由于早期国家政策的原因,加之中部地区本身发展动力乏力,造成了中部地区在经济总量上不如东部地区,在发展速度上不如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也比较滞后的局面。在促进产业服务化发展上,税赋政策应因地制宜,仿效经济发达地区对不倡导产业采取提高税率、减少抵扣等限制类措施,对经济发展薄弱地区采取减税、加速折旧等鼓励类措施,同时在税收政策制定与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税赋技术的公平性、专业性、便捷性。
篇5
一、国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分析
在历史上,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发展同样经历了资金短缺,发展困难的阶段。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西方发达国家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政府制定法规、设立专门机构:以美国为例,政府首先制定了《中小企业法》、《中小企业经济政策法》等相关法律,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公平的融资环境;其次,通过“最后贷款”的形式,鼓励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再次,设立专门的机构(SBA)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美国政府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功能,不直接向中小企业注入资金。而日本更注重直接向中小企业注资的方法。虽然其在短时间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但是从长期来看,直接注资的方法行政审批程序较复杂,成本过高。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由政府参与建立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已经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了几十年的时间,并且在操作和运作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美国的中小企业管理局(SBA)通过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的方式来实现其功能。
二、灾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灾后重建过程中,中小企业尽快的恢复生产不仅能够恢复当地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而且对恢复地区的生产生活,维护地区社会稳定,推动灾后重建工程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如果完全依靠中小企业自身力量,难以筹集到庞大的灾后重建所需要的资金。目前,影响受灾中小企业融资的各种因素又带有灾后新的特点:
四川地处西部,中小企业管理不科学、资金实力单薄的特点尤为突出。虽然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但是与大型企业相比在市场中始终处于劣势。在市场条件下,商业性金融机构作为市场主体也在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财务及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信用度不强,再加上担保能力弱,贷款要求具有“急、频、少、大、高”(贷款要的急,频率高,数量少,风险大,管理成本高)等特点,使得金融机构认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具有风险大、成本高、效益少等特点,最终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
另外,地震前地方政府为中小企业营造的招商合作环境被严重破坏,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被毁,企业自身生产基础的厂房、设备、人员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将严重影响受灾中小企业的招商融资的策略。
中小金融机构在我国金融市场中表现为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这些银行起步比较晚,整体发展不够,资本市场缺乏有效竞争,业务主要是以中小企业的小额贷款为主。由于中小金融机构本身的资本量小的原因,使其在面对中小企业整体资金的庞大需求时,作用有限。灾后,中小企业由于失去基本的生产设施,产品受到破坏,没有大量的周转资金导致短期的资金短缺等原因,其融资特点主要表现为:融资次数多,频率大,时效性要求高。虽然中小融资机构在服务中小企业表现出了操作灵活,成本低,信贷周期短的特点,但由于其缺乏大量的信贷资本,针对灾后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单一等特点,仍然不能满足受灾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三、完善灾后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的对策
(一)建立政策性中小企业发展银行
我国现有的三大政策性银行已经成立了十余年的时间,在各自专属的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受灾地区各级政府根据当地不同情况,可以参考国内三大政策性银行和国外发达国家扶持中小企业成功经验,如美国的小企业局、日本的中小企业金融公库、韩国的中小企业培育基金等,设立的专项基金或组建专门的金融机构为灾后中小企业恢复生产提供资金支持。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依法设立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能够迅速恢复重建的高科技中小企业为主要扶持对象,通过合理的申请程序,有步骤的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二)建立多层次的银行服务体系
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国有银行首先应该放弃陈旧的所有制歧视,对国有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公平看待;改革现有的业务模式,及时了解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建立中小企业客户信息系统,有效缓解其信息劣势的地位;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改革现有冗繁的贷款审批制度,提高工作效率;根据不同灾区中小企业受灾程度,各个总行适当提高基层分行的授信额度,从多方面实施有力措施,努力缓解银行资金总量大和企业融资困难之间的矛盾。
(三)完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篇6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竞争策略
[中图分类号] F830.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03-0169-02
一、引言
在过去的十年里,互联网技术已经深刻影响到各个领域,近两年金融领域也形成了新的金融模式。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其产品和业务也越来越丰富,不仅使个人客户越来越便利,而且也深刻影响着传统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有数据表明,人们在办理金融业务时,越来越倾向通过互联网来进行,2015年国内互联网上的个人理财交易规模达到1235.6万亿元,较上年增长了23.8%,其增长速度相比于银行柜面业务交易规模的增长速度要快很多。从各种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若各商业银行想在未来有更加良好的发展前景,就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竞争策略,努力争夺金融市场。
二、互联网金融下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
自我国加入WTO后,影响最大的已不是外国资本,而是创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和服务方式。
与国外的理财市场相比,我国具有起步较晚,发展相对缓慢的特点。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我国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才刚刚起步,随着银行越来越剧烈化的竞争以及金融市场的逐渐打开,个人理财业务也渐渐地融入发展。目前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个人理财金融产品使得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想要在激烈和残酷的竞争之下立于不败之地变成一大难题。
三、互联网金融给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带来的挑战
2013年互联网金融平台陆续出现了“余额宝”“活期宝”“现金宝”等理财产品,给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互联网金融凭借其“致力于界面友好,充分关注用户体验”的设计理念、以及它独特的经营运作模式和价值创造方式,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传统的经营模式形成了直接而猛烈的冲击。互联网金融平台不仅提供了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金融理财服务而且还借助于对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使其充分的掌握金融领域的信息资源。这种互联网平台使交易能够实现客户与产品的自行对比与匹配,为交易者提供更为合理的理财产品,所以比起传统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得到更多客户的好评和青睐。
此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提供的理财产品趋于同质化,而且起点高。而互联网金融下理财产品投资起点低、申购时间更为灵活、申购费用更为优惠,因此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产生了一定的挤占效应。客户更偏向于选择可以做到“货比三家”的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这种选择使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与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
四、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弊端分析
(一)欠缺高素质的专业理财人员
不同层次的客户往往需要不同层级的理财产品和投资策略,这就要求理财人员不仅要全面的了解个人银行业务的每一项产品,还应该掌握证券,房地产等等相关的知识。可是目前的商业银行高水平的理财规划师甚是缺少,而且我国目前的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周期短,职业认证体系也不够完善,大部分理财人员都是从银行其他职位上调转过来的。虽然经过一些培训,但是这些专员对理财的掌握仍十分片面,缺乏综合性技能,甚至更多的只能够充当产品推销员的角色。
(二)个人理财产品趋于同质化,创新力度不够
虽然在金融市场上存有数量颇多的理财产品,但大多理财产品是由于银行间的相互模仿、基于原有理财产品的重新组合得来的,并没有实质上根据投资者的需求进行创新。这种只为一时短期利益的行为最终将导致大量客户的流失。市面上每家银行为了自己的利益,推出不同种类的网上理财产品。据资料显示2015年四大商业银行针对个人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数量达65252款,理财产品看似种类繁多,实则这种理财产品的堆积,一环套一环,一个加一个组合而成的衍生金融理财产品,对个人承诺高收益的理财产品背后,可想而知银行背负着极大的风险。
(三)新理财产品缺乏强劲的技术支撑
当前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金融机构拥有强大的技术支持,而我国的商业银行的技术支持能力则比较落后。互联网金融以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作为支持手段,不仅仅掌握先进的技术处理与运用能力,同r还拥有着巨大的信息资源。这就从本质上解决了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运营效率低下难题。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在技术支持方面与应用互联网技术的互联网金融相比则相差甚远。此外,商业银行由于其设置复杂而繁多的机构也导致信息比较分散,这更使得在数据的综合运用上面商业银行落后于互联网金融机构。
五、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竞争对策研究
(一)创新金融理财产品,扩宽理财产品融资渠道
商业银行应该时刻谨记“规范与发展并重,创新与完善并举”这个原则,随着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社会各经济主体对待金融服务多样化的需求和银行间激烈的竞争,商业银行也步入了创新发展浪潮之下。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大力创新个人理财业务,同时也要加快相应的IT系统的建设,以提供更便捷方便的服务来满足客户的要求。近年来,商业银行的电子化进程越来越快,网络银行,电话银行都发展可观。但是在这初期发展阶段,商业银行的服务内容还是有待拓展。要努力扩展个人理财的业务范围,增加一些外汇、基金、保险等类似的个人理财业务,构建多方位全面的网络理财业务平台。
(二)注重专业人员培养,建设高质量的个人理财业务团队
首先要建立内部培训机构,以此来向理财人员提供理财的前沿知识和发展动向。商业银行可以与各大高校合作进行专业理财人事的培养,这样这些人员就可以直接在学校中接受理财人员所需的金融、证券等相关的专业知识教育。此外,职业培训也是必要的,银行应该鼓励员工参加类似金融理财师的课程培训,还可以与证券业、保险业等行业实行联合的培训。让培养的专业人员对新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大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及分析,设计出满足客户需要满足市场的个人理财产品。
(三)推进个人理财与互联网的融合以促进共赢
在互联网金融这个大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应该充分利用好互联网+金融这一大好发展势头,积极推进银行业务的发展。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应该与互联网金融相互融合,协同发展,各自做各自专业的事。互联网公司提供完善的运营平台和专业的运营人才,商业银行发挥其注重风险控制、理财产品种类繁多的优势,以此实现跨界的共赢。商业银行要做的就是满足客户需求,一定要把网络和科技应用到理财业务的发展中去,把代客理财作为必经途径,让智能银行、远程银行和直销银行都成为现实,同时以客户的体验、互动、反馈为导向。
(四)加强技术开发,加快银行自身转型优化
商业银行无论在理财产品设计、运营操作管理还是管理决策等多个方面都需要大数据技术的支持。商业银行可以以信息和数据作为基础内容,在原系统技术上进行升级和更新,推进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新一代基础设施建设。此外,还应该建立大数据构建和战略目标,运用大数据技术对理财客户进行精而准的定位,然后据此开发合适的理财产品来实现有针对性的营销,最终创造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不可逆转,商业银行要顺应互联网时代多方面的要求,适时调整其运营模式,加快商业银行的转型与升级优化,着重培养有互联网特色的新型业务。
六、结语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虽然改变了传统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的垄断地位,但是商I银行不会完全被互联网金融取代。商业银行要想在新环境下长盛不衰,应该力争规避当下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消极影响,同时借力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对个人理财业务的积极影响,转变思维方式以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制定和完善新金融环境下的竞争策略,使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激烈的金融社会中更具有竞争力。在蛋糕做大的同时也做到更好,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加优质的理财服务,对我国商业银行有着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王若璇.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创新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3):63-64
[2]钟芳清.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研究[J].财政金融,2015(9)
篇7
失业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传统失业理论主要研究两个问题:一是长期内平均失业的决定因素问题,中心问题是研究市场确实无法出清,以及失业的原因及结果,一种观点认为失业是工人和工作相互匹配的过程中出现的不重要的摩擦的结果,另一种观点认为失业是经济的非瓦尔拉斯特征的结果;二是研究劳动力市场的周期,认为劳动力市场的非瓦尔拉斯特征是劳动力市场周期的关键。如果瓦尔拉斯劳动力市场中存在失业,则失业的工人会立即压低工资直至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当工人异质性和工作的异质性成为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特征时,每个工人和工作应该被看做独特的,就业过程是通过一个复杂的搜寻匹配过程进行的。
针对后一个问题,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可以通过就业政策的调整来缓解失业问题。如Willams认为可以通过如推行有利减少失业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提供劳动市场信息,扩大公共就业等手段缓解失业问题。Sherraden根据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源于市场失调,提出针对摩擦性失业采取制订匹配工人和岗位的政策,针对结构性失业采取培训工人的政策,针对周期性失业,采取在短期内刺激经济、创造就业岗位的政策。Mortensen以及nssarides的研究构建了一些模型来研究就业政策的影响,认为劳动力市场是双向匹配的过程,失业是由于非完全信息、流动成本和市场的异质性造成的。就业政策通过补贴等方式可以增加新创造工作合同的数量。这些研究虽然对解决商业周期下的就业问题具有积极的作用,但缺乏对就业政策是通过何种路径来对冲击做出反应的分析以及对策研究。
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受到出口需求大幅减少和经济增速减缓的影响,就业形势严峻。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加剧。一方面,劳动力供给增加,主要表现在:一是劳动力人口存量大。近一个时期正值我国劳动力人口增加的高峰期,平均年增加约1500万人,给就业带来较大的困难;二是农民工就业问题突出。2009年初约2000万人需要重新寻找工作;三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据有关部门测算,不考虑2009年新增的611万大学毕业生,历年积累的就有近100万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劳动力需求减少,据对5个省15个城市513家企业的持续监测显示,2009年3月份企业岗位累计增减相抵为净减,3月底减幅达5.3%。在这一背景下,失业问题受到日益关注。因此,如何依据现实基础,调整公共就业政策,缓解就业压力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公共就业政策的现实基础
公共就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依据一定的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它们决定了公共就业政策的规模、范围和效果。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公共就业政策已经具备了坚实的基础。
1.具有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制度基础
我国的就业制度是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制度相伴而生的。我国传统的就业制度是以城乡劳动力分割、城市就业统包统配、低工资高福利为主要特征的,它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产生和发展并与国家确定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相对应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商品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推动了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劳动力市场价格逐步成为反映劳动力供求变化和引导劳动力流动的重要工具。我国开始以劳动力市场作为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实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新型的就业制度。在这一制度下,企业依据《劳动法》可以自主用人,劳动者可以自主择业,企业用人机制更加灵活。在工资分配上,国家从微观管理转变为宏观调控,工资形成市场机制逐步发展,工资成为反映劳动力供求状况、引导劳动力流动的重要杠杆。同时,与就业制度变迁相适应,国家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体系。
2.具有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等较完备的物质基础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通过政府财政支持,为求职者提供公益性就业服务,并为就业困难群众提供就业援助,包括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培训和公益岗位开发。越来越多的国家依靠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作为政府就业政策和劳动力市场调节政策的载体来解决失业问题。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作为公共就业政策的载体,主要表现在:一是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具有降低经济周期对就业的影响的功能;二是可以减少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的不平衡;三是具有改善一般性劳动力市场的功能;四是具有增强劳动者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功能;五是可以支持弱势群体或处于长期失业状态的求职者就业。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建立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发展到今天,我国的各城市和区县基本设立了综合性的公共就业服务场所,向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功能比较完善的一站式就业服务。到2005年底,全国县区以上公共职业介绍机构3860个,工作人员2.7万人。全国98%的街道和70%的乡镇设立了劳动保障工作机构,89%的社区配备了专职的劳动保障工作人员。街道、乡镇和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共有17万人,构成了实施公共就业政策的主要载体。
三、全球金融危机下我国公共就业政策面临的挑战
1.出口冲击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主要贸易伙伴需求萎缩,我国进出口出现收缩趋势。海关统计显示,2009年一季度,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4287亿美元,同比下降24.9%。其中,出口2455亿美元,下降19.7%;进口1832亿美元,下降30.9%。由于在我国近年的就业增长中,外向型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我国外贸最大的出口国——美国和欧盟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严重,对我国产品的总需求由持续高增长转为低增长,甚至出现负增长。出口下降直接和较大地影响到我国的就业。从地区来看,东部地区的出口企业和产业部门受到影响较大,这些企业和部门的就业弹性较高,因此对就业的影响较大。以广东省为例,广东省出口占全国的1/3,外向型程度较高。由于加工贸易企业占制造业很大比例,行业的利润率较低,抵御冲击的能力较弱,在出口冲击下,广东加工贸易企业拉动的新增就业人数从2005年的76万人下降到2007年的43万人,减少了33万人。从行业来看,纺织、服装、塑料制品等吸纳就业人数较多的加工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到明显冲击。同时,吸纳就业能力较强的中小企业也面临就业需求下降的压力。
2.外资增幅减少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也是扩大就业的重要力量。就业量究竟稳定在较高水平上还是停留在较低水平上,也就是国民收入是在较高水平上实现均衡还是在较低水平上实现均衡。我国是全球吸收FDI投资最大的国家。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跨国企业或投资者由于受到资本市场筹资和融资的约束,无法筹措资金继续进行投资。同时,我国制造业成本上升也减少了投资者的盈利预期,从而减弱对中国的投资意愿。在外部订单减少的影响下,很多外商企业和国内企业面临着亏损甚至倒闭的威胁,不得不削减生产或关门倒闭,从而加剧了就业问题。据商务部统计,2008年1-11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952家,同比下降27.51%;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64.18亿美元,同比增长26.29%。但11月份当月统计显示,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216家,同比下降38.3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3.22亿美元,同比下降36.52%。
3.经济增速放缓
就业机会的创造,取决于诸多结构性变量,但在我国工业化的过程中,经济增长一直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变量。一般来说,一定的经济增长会带来一定的就业增长。一方面,劳动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经济增长与劳动之间存在函数关系,因此,经济增长可以促进劳动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中,投资对于消除失业具有重大的作用。在经济增速与就业率的关系上,各国的经验证明,经济高速增长会降低失业率,而经济低速增长仍然会使失业率上升。由于经济周期因素和世界经济危机因素的共同影响,自2008年10月份以后全国工业生产增速陡然大幅下滑,月度落差最大达3.2个百分点之多。由于工业经济在我国GDP中所占比重最高,预计2009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将比2008年下降,并对我国就业产生了较严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速下降;二是企业用工需求出现下滑;三是企业现有岗位流失严重。
4.经济周期调整
在本轮经济增长中,2007年处于我国经济周期性变化的波峰,2008年上半年在遏制通货膨胀的措施下,经济增长处于下行态势。经济周期调整对就业的影响表现为:在劳动力供给一定的情况下,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过低,对劳动力需求就少,形成周期性失业。而且,存在周期性失业的劳动力市场必然处于非均衡状态,一些愿意工作的求职者无业可就。受经济周期调整的影响,今后2-3年内的经济减速将对城镇总体就业形势产生较大的影响。对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如大学毕业生就业会产生挤压。对于部分倒闭的制造企业而言,由于存在结构性失业问题,劳动力供给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是不吻合的,求职者找不到与自己技能相符合的工作,寻找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延长,从而在加大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新增劳动力的供给压力的同时,会加剧失业问题。
四、我国公共就业政策的调整方向与改进策略
在全球金融危机下,我国劳动力市场将逐渐在一个新的层次上达到一种供求平衡。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与周期性失业并存。由于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发生了变化,现有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不适应这种变化,造成劳动力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因此,我国政府需要调整公共就业政策向积极的公共就业政策转变。在危机下,推动积极的就业政策已经成为欧美各国和国际社会的共识。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为基础,公共投入集中用于提高职业咨询、就业培训和改善劳动力市场的效率。从各国实践来看,与消极的就业政策主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失业保障和养老金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不同,各国在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过程中,通过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并增强职能,在缓解失业问题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具体来看,我国公共就业政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转变:
1.完善公共就业机构与体系建设
完善公共就业机构的主要目标是增加管理失业人员的福利并提高求职者与劳动力市场的匹配效率。为此,政府需要一方面改善涵盖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培训和公益岗位开发的公共职业服务机构;另一方面要延伸服务网络,延伸到各街道和社区,形成以社区服务为主的基层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在解决就业问题上的主导作用并促进各种形式的服务机构的共同发展,以实现提高就业率的目标。在运行机制的调整上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公共就业服务组织机构需要在雇主和求职者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渠道,主要的标准是雇主与求职者之间能够进行方便和有效的沟通,并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其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建立能够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灵活的协调机制,也就是说,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做出及时准确的调整。针对不同群体调整服务的方式和重点,如在下岗职工比例大的时候,提供更有效的职业培训服务,有利于职工的再就业;“4050人员”比例大的时候,提供更多的公益性岗位和新的就业岗位开发计划。
2.改善就业培训的内容和方式
在公共就业政策中,就业培训越来越成为一项重要内容。现阶段,就业培训除主要为失业人员提供岗位技能培训,还为就业人员提供培训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新变化。在就业培训,内容上,强化实用技能、职业资格技能和创业培训;在培训方式上,采取实地实习的方式,将黑板讲授和专家咨询案例分析相结合,并根据就业形势的变化和求职者的需求,来及时调整培训的内容和方式。
3.为新增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岗位和培训
为新增劳动力提供的项目包括为新失业青年提供的就业咨询、求职培训和为应届毕业生提供的技能培训。为毕业生提供的求职培训,主要是帮助毕业生完成从学校向工作岗位的过渡。当前,从城市就业人员结构来看,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与其他求职者相比,农民工在就业方面表现出工作持续时间短、流动性大等特点。公共就业机构可以通过信息交流和等形式,引导农民工的有序流动,减少农民工中长期失业的比例,以提高我国就业的整体水平。当然由于公共就业机构主要针对的对象是长期失业的弱势群体,主要由国家财政来负担,所以在考虑扩大服务范围的同时,需要考虑费用的合理分担。
篇8
一、社会保障的内涵
社会保障是一个十分古老的问题。自古以来,就总有一部分社会成员需要政府、社会或他人的援助才能保证基本生存条件。但“社会保障”一词却是在20世纪才出现的,对于社会保障的概念,国际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即使在我国,也对社会保障有不同的解释。侯文若教授认为,“社会保障可理解为对贫者、弱者实行救助,使之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实行生活保障,以及对全体公民普遍实施福利措施,以保证社会福利增进,从而实现社会安定,并让每个劳动者都有社会安全感的一种社会机制”; 中国人民大学郑功成教授将社会保障定义为各种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的统称。这一定义强调了社会保障的三大特点:第一,社会保障具有经济福利性;第二,社会保障属于社会化行为;第三,社会保障是以保障和改善国民生活为根本目标的。国际劳工组织将其概括为,“社会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公共措施来为其成员提供保护,以便与由于疾病、生育、工伤、失业、伤残、年老和死亡等原因造成停薪或大幅度减少工资而引起的经济和社会贫困进行斗争,并提供医疗和对有子女的家庭实行补贴。”
综上所述,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实施的,以国民收入再分配为手段,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的社会行为及其制度的总称。也即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国家或政府,需要由国家统一管理;社会保障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社会保障应该使所有社会成员都有可能成为受益者;社会保障的目标是为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以实现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
二、社会保障与就业政策的关系
社会保障被誉为“社会安全网”和“社会减震器”,它通过对没有生活来源者、贫困者、遭遇不幸者和一切工薪劳动者在失去劳动能力或工作岗位后提供救助,以缓解各种社会风险给社会成员在生活上、心理上造成的影响,消除社会成员的不安全感,以维护社会稳定。社会保障通过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联系密切,两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影响着社会保障的规模和水平,社会保障反过来也促进和制约经济发展。而就业政策也与经济发展联系密切,“就业是民生之本”, 就业是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最根本的民生问题,经济发展要注重扩大就业,两者必须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社会保障与就业政策都与经济发展密切联系,互相制约和影响,研究社会保障与就业政策的关系,有助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及我国就业政策。
(一)社会保障影响就业政策
社会保障作为一种独立的制度安排,不能是孤立产生的,它以采取某种经济措施为基本手段,以实现某种社会的、经济的或政治的预期为既定目标,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政治等环境密切相关。同样,社会保障与就业的关系也是互相影响的,社会保障可以成为充分就业的促进机制。社会保障有着自己独特的运行规律,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保障可以不关注就业或者与就业政策脱节。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养老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以及失业保险制度等的实施都对劳动就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一方面,社会保障作为社会安全网,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制度解除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社会福利有助于提高劳动力素质,从而对劳动者积极就业起到了鼓励作用;另一方面,如果社会保障水平过高则可能损害劳动者的竞争精神与上进心。西方发达国家已有深刻教训,英国作为福利国家的典范,在上世纪90年代的社会保障费用占到了其国家财政预算的40%,同时期瑞典的社会保障支出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1%,国家社会保障制度遇到严重的财政危机,国民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受到影响。同时,由于社会保障水平过高,国民即使不去劳动也可以依靠社会保障维持基本生活,从而助长了国民的惰性,影响劳动者就业,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对其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的主要原因。正因为社会保障对就业的这种独特影响,所以在一国社会保障制度不能做出变动或革新时,就须针对特定社会现状制定相应的就业政策。
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总量矛盾呈进一步扩大之势。我国的现实国情决定了社会保障制度应当具备并发挥出有利于促进就业的功能。首先,我国需要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这是确保统一劳动力市场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推进积极就业政策的维系机制。因此,应当尽快完善现行社会保障体系,对养老保险等尽快实现制度统一,这既是社会保障制度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积极就业政策取得预期成效的需要。其次,我国需要将被动的失业保险机制向积极主动的就业保障机制转化,这是社会保障制度发挥促进就业功能的重要方面。适时将失业保险与积极就业政策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运用更加积极的手段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促进失业者重新就业,显然是一种大势所趋。再次,社会保障机制应该增进必要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如调整社会保险的经办方式,以适应灵活就业的方式;全面推进工伤保险制度,解除劳动者的职业伤害风险等等。
(二)就业政策影响社会保障
就业的好坏某种程度上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也有反作用。客观地评论就业与社会保障的关系,可以发现:就业与社会保障其实存在着一种互促与互制的关系。其中,积极的社会保障机制可以促进充分就业这一互促关系已毋庸置疑。然而,我们不能忽视二者的互制作用,即就业的好坏某种程度上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也有反作用。当经济发展不景气,就业率不高的时候,就会使该时期内缴纳社会保障费的人数减少、领取失业保险金和救济金的人数增加,从而使社会保障的财政状况趋坏。这时,积极的就业政策会促进就业,这样不仅可以减缓经济衰退,同时由于就业率的上升,也会改善社会保障状况。而当经济持续增长时,可以促使就业率持续提高,从而使缴纳社会保障费的人数增加、领取失业保险金和救济金的人数减少,社会保障的财政状况趋好。
2009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困难情况下,中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包括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广开农民工就业门路和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农民工就业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困难企业与员工协商薪酬,采取灵活用工、弹性工时、技能培训等办法,尽量不裁员。帮助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和灾区劳动力就业;进一步开辟公益性就业岗位;大力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改善对就业的公共服务。加强就业信息、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工作;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政策扶持。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专项资金426亿元,比上年增长59%。实施困难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或降低部分费率、再就业税收减免及提供相关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稳定和增加就业。开展系列就业服务活动,多渠道开辟公益性就业岗位,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应征入伍和到企事业单位就业见习,全年组织2100万城乡劳动者参加职业培训。这些措施促进了就业的基本稳定。在中央积极的就业政策下,在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扩散蔓延、世界经济深度衰退、我国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的异常困难情况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7%;城镇新增就业1102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实际增长9.8%和8.5%。同时,积极的就业政策使社会保障体系得到了加强。2009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积累6927亿元,比上年增长44.2%。
三、结语
就业政策与社会保障政策需要协调配合。就业与社会保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不是互相替代的关系。适当的社会保障水平可以激励劳动者就业,而社会保障程度的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到劳动者就业的积极性,如果社会保障体系与经济发展不适应,无论如何去调整就业政策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也会事倍功半。而积极适当的就业政策则会促进经济增长,改善社会保障状况,积累社会保障基金,给劳动者乃至全体国民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篇9
摘要: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快速的城镇化进程给我国带来较大的人口就业压力,这需要我们依据本国国情,同时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研究如何通过促进创业尤其是生存型创业活动带动我国城镇就业的增长,从而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生存型创业 ;就业政策;创业环境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10-0044-03
我国连续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以及政府推动实施的城镇化策略,使得城镇规模迅速扩大,城市人口增多。1998―2005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达到43%,年平均提高1.42%。相关研究领域学者以此数据推断,201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47%,年均提高0.8%。到202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接近60%,到那时预计将还有3亿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与此同时,经济数据显示,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城镇化进程对就业的促进作用明显不足,近10年的就业增长率从最高年份的2.61%,下降到2006年不足1%。我国社会面临着大量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城市后究竟如何就业的巨大压力。
在这样的经济社会环境背景下,党的十七大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思路,强调要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通过创业扩大就业,这是现阶段解决我国就业矛盾的根本出路。当前,为解决我国城镇人口就业问题,应当建立创业就业机制,大力推动创业活动和创业企业的发展,实现就业增长,从而提高民生水平,构建和谐社会。
一、中外创业企业与创业活动的比较
现代创业概念的提出始于西方国家,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期间,美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空前的创业热潮。创业一词在英文中有多种表述方式,表示创业企业的有venture和start-up,表示创业者的有entrepreneur,表示创业行为、创业活动的有venturing和entrepreneurship。用来为创业活动提供资本支持的行为称为创业投资或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英文词汇多半都把创业概念与风险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创业与创新活动融为一体进行表述。美国当年的一些高科技中小企业,如微软、思科公司正是通过抵御风险,不断创新才发展成为目前世界一流的企业巨头。很长一段时间,主流学者认为这种依赖技术、不断创新、面临很大风险的创业企业和创业活动是标准的创业概念的诠释。
然而,从2001年开始,最具权威的全球创业观察报告GEM开始关注完全不同类型的创业,从创业动力区分出机会型创业与生存型创业,以往认可的与技术、风险伴生的追求商业机会的创业活动被划分为机会型创业,而那些对工作不满、甚至找不到工作,被迫从事的创业活动被称之为生存型创业。生存型创业的创业者的年龄、受教育的水平、选择的行业都比机会型创业更宽松。机会型创业企业往往集中在发达地区的大中型城市,生存型创业企业则广泛存在于各类型地区,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
GEM报告指出,在美国只有10%的创业活动是生存型的, 90%属于机会型。这90%的机会型创业的主要贡献是为美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而那10%的生存型创业对经济影响不大,主要贡献则是解决了少量的社会就业问题。但中国的情况则有很大不同,机会型创业只有10%,90%都是生存型创业。虽然一个机会型创业企业比一个生存型创业企业能够带动更多人就业,但是在中国由于数量还较少,在目前能够解决我国城镇就业问题的还是生存型创业企业。
二、生存型创业的就业形式健康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计划经济时期的政策误区
计划经济体制的典型政策之一就是“安置就业”,安置就业的特点是在实质上剥夺了企业和求职者的择业自由,同时,在配套政策方面完全否定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通过创业实现就业的个人自由。在我们制定鼓励扩大就业政策方面,国内不同地区的政策环境差别很大,沿海地区和老工业基地之间的就业政策以及城镇就业率的差别,至今还在证明计划经济时期的政策误区的存在。
2、生存型创业的必要培训等支持政策缺位
生存型创业与机会型创业的不同,就在于这两种不同就业群体之间的学识素质存在重大差别。要实现我国社会的充分就业,对生存型创业群体必须进行必要的职业培训、技术培训、市场信息服务等政策支持。从现阶段的情况看,各地政府普遍缺乏类似政策支持。2000年以来,我国机会型创业者的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受教育程度等普遍较好,能够通过市场磨练、自主学习不断提高创业能力。但更多的生存型创业者多数都是迫于生存压力从事创业活动,无论是创业精神还是能力都存在很大的不足。尤其是那些城镇化过程中数量庞大的离开土地进入城镇的人口,由于自身素质的原因,绝大多数从事的都是生存型创业活动,而且缺少通过教育增强创业能力的机会。
3、生存型创业与高科技创业环境之间的“差别待遇”
这两类创业的创业环境差别主要集中在金融支持、技术服务政策方面。从各地扩大就业政策本身看,现阶段的地方政府“嫌贫爱富”心理比较严重。在政府扶持项目清单上设置各种标准,事实上把生存型创业活动排除在金融支持体系以外。虽然,我国的创业环境在近几年得到长足的改善,并已成为世界上创业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但目前这些由商业推动及政府推动的创业促进模式,对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的高科技机会型创业活动的支持较多,对那些处于广大不发达地区,占我国创业90%的“夫妻店”、“小生产”等生存型创业所处的创业环境影响不大。因此,到目前为止,我国为改善创业环境所做出的很多努力虽然对经济增长有所帮助,但还没有对我国整体就业增长发挥明显的推动作用。
三、生存型创业的就业政策完善思路
我国经过长期改革开放的实践总结出,解决就业问题主要有3条渠道:一是由劳动者自主创业;二是由企事业单位吸纳就业;三是由政府开发公益性岗位就业。结合我国创业活动的类型、分布以及数量来看,需要推动机会型创业企业的发展来创造高素质人口的就业机会,更要通过促进生存型创业活动来解决近年来新增城镇人口的就业问题。
1、清除地方政府的传统政策的消极影响
一是清除把就业群体分成三六九等的极端思维模式,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平等对待从事小生产的生存型创业企业;二是确立生存型创业的就业形式是我国社会的基本就业形式之一的政策观念;三是树立生存型创业是光荣就业形式,是政府必须积极进行政策支持的就业形式的政策观念。
2、扶持就业政策必须坚持“国民待遇”原则
我国地方政府政策导向对创业带动就业的影响巨大。与西方国家不同,生存型创业是我国创业活动的主要类型,而生存型创业是目前最能够促进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的创业类型。生存型创业企业的主体分布在广大不发达地区,大多是从事传统制造、商品流通以及农业相关行业的中小型企业。各级政府需要改变对于小企业的态度,像重视招商引资那样重视扶持创业,像大力改善投资环境那样改善中小企业的创业环境,才有望逐步带动就业。完成这样的转折,需要关注经济发展与就业有可能存在的矛盾关系。在大力发展地方大型企业,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应该提供相关行业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机会,以创业带动地方就业,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3、建立对生存型创业群体的必要培训体系
创业教育是提高创业者素质的重要途径。机会型创业者的素质较高,接受过良好教育,并可以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提高创业能力。生存型创业者的素质一般较低,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借鉴国外经验,我们可以通过政府和社会公益机构提供适合的培训,帮助生存型创业者提高创业能力,提高生存型创业企业的生存能力。
4、完善对生存型创业的金融支持政策
小型企业的创业融资问题是创业企业发展的瓶颈。全世界的小企业几乎都面临融资困难的问题。在我国,由于创业投资等金融业务欠发达,这一问题就更突出。由于各地财政盈余差别较大,不同地方政府的金融扶持政策区别也不同。我们认为,政府的金融扶持主要体现在不是让政府出钱买单,而是建立一种公共基金制度,对生存型创业进行扶持。在这方面,孟加拉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孟加拉国的・尤努斯1976年创办乡村银行,专门为世界上最穷困的人提供小额贷款,发展家庭产业,许多人在他的帮助下摆脱了贫困,银行也获得了良好的收益。2006年10月,他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这种关注生存型创业的融资活动起初并不被人看好,但却最终实现了金融创新和商业成功。我国在这方面也应大力开展金融创新,为创业融资提供更多的帮助。
5、鼓励建立创业企业产业集群优势和创业群体的民间互助组织
形成小企业产业集群和建立创业协会是西方国家创业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中小企业抵抗风险和市场竞争能力较差,品牌号召力不强。但是许多中小创业企业通过利用一些地方资源优势和传统文化及技术优势,实现了小企业构成的产业集群,并通过中小企业创业协会的形式联合在一起共同抵御风险。我国地方政府在引导创业的同时应该有意识地扶植这样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建立,提高创业企业生存能力,同时带动长期稳定的就业和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 林强、姜彦福、张建. 创业理论及其架构分析[J].经济研究,2001,(09).
[2] 李福华. 创业型就业与创业教育[J].软科学,2000,(01).
篇10
一、我国就业问题现状
(一)农村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特定国家、特定历史条件下和特定的生产力水平而言,即农村劳动力的供给超过需求的多余,具体是指边际收益为零甚至为负数的那部分劳动力,即使这部分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也不至于影响农业产品的总量
(二)大学生群体。近几年,伴随着全国高校的连续扩招,高等入学率的不断增加导致了今后毕业生相应增加,就业竞争激烈。甚至已经有人提出“现在大学毕业就等于失业”的说法。2009年有6110万的大学生需要就业,加上往年沉淀下来的480万,目前需要就业的大学生人数在1000万左右。
(三)城市下岗职工群体。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在工业化进程中,要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每调整一次,就会在城镇职工中有大批行业职工遇到结构性失业。失业后的行业职工由于年龄偏大(多数是4050人员),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不足,重新就业的机会很少,构成了我国一支庞大的劳动力失业群体。
二、国外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做法及经验教训
(一)韩国的主要做法及成功经验。韩国1987年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1995年达到11496美元,仅用八年时间即成功突破“中等收人陷阱”。该阶段是韩经济、社会转型关键期,既取得跨越式发展,也经历不少阵痛,特别是就业政策有关经验值得借鉴。首先,韩国实施劳工制度改革:推进劳动力市场“柔性化”;其次,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风险企业发展: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岗位;最后,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
(二)日本的主要做法及经验。日本的就业政策是一项有效的制度安排,它对于战后日本在消除失业、实现社会稳定和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等方面曾起过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随着日本经济内外条件的变化以及“中等收入陷阱”的出现,日本的就业政策也面临着挑战,而且正处于逐步调整之中。从日本政府就业政策具体内容转换的轨迹来看,最初是对失业者采取事后的生活保障对策;后来是对失业采取事先的预防措施,即对企业维持职工就业予以资助;最后是着手构筑富有活力的劳动力市场。总之,日本政府就业政策的主导思想和具体措施是随着客观经济形势而不断更新和变化的。
(三)拉美国家的主要做法及经验。80年代以后,拉美地区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在经济改革、特别是在国营企业改革和公共部门改造的过程中,失业和半失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的不稳定性明显增强。这就迫使拉美国家不得不对就业问题给予一定程度的关注。对拉美国家的就业政策进行归纳总结有一定的难度。然而,对拉美国家的就业政策进行总结和归纳,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拉美国家的就业政策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调整劳动法规、尝试建立失业保险制度,减轻失业者负担、完善就业培训和职业培训、推进中小工业发展,促进就业增长。
三、国外解决“就业问题”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尽管与国外的社会制度存在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也不一样,但解决就业问题是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韩国、日本和拉美国家政府所实行的政策、采取的措施,有不少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就业增长在长期内取决于经济发展模式而非增长速度。韩国、日本和拉美等国家在促进劳动力就业之前共同关注的不是经济增长速度,而是经济发展方式。就目前我国国情而言,经济发展模式应选择效率与就业并重,在提高技术进步的同时,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鼓励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唯有在合理的产业布局,坚持可持续发展观的前提下,才能积极正确的面对就业困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二)统筹协调解决失业问题。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韩国和日本的失业问题非常突出。为缓解就业压力,两国政府都不是单兵突进,仅就业论就业,而是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统筹考虑就业与社会保障,统筹考虑就业与劳工制度改革,统筹考虑就业与企业发展,在多种关系的协调中,促进失业问题的解决。
(三)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之间的矛盾。在拉美,工业发展不仅长期受到国内市场的抑制,而且由于对外资的依赖程度过高,过早地呈现出资本密集与技术密集的特点,影响了提供就业的能力。与此同时,各国政府过分看重正规就业而轻视非正规就业,对城市各类经营活动规定的门槛过高,于是,大批无业可就的城市劳动力纷纷寻找各种自谋生计的出路,导致非正规就业急剧膨胀,最终造成贫民窟包围城市的超前城市化恶果。中国应吸取拉美国家的教训,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四)政府要把培训作为解决失业问题的重要措施。对劳动者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和更新工作技能与谋生手段,既有利于提升就业率和就业的稳定性,也有利于提高企业和整个国家的效率与竞争力。在这方面,韩国、日本和拉美国家政府的一些做法,给我们以启迪: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将培训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充分发挥社会、企业和民间的作用,形成一个覆盖面广的培训网络。另一方面降低参加培训的门槛,特别是降低收费。
- 上一篇:公司的应收账款管理措施
- 下一篇:酒店设计要素分析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金融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