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4-02-21 17:59: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办法

篇1

天津市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完整版全文第一条 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进一步搞好国有企业,推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和壮大国有经济,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根据国务院《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378号),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参股企业中的国有资产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中的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市金融机构中的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企业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本市实行由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对本市企业国有资产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以下统称所出资企业。

第四条 市人民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以下称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作为市政府直属特设机构。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根据授权,代表市人民政府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依法对企业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管理。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对本市企业国有资产采取直接监管和委托监管两种方式进行监督管理。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区、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五条 市有关部门根据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委托,在一定期限内,代表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本市部分国有及国有控股、国有参股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企业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管理。代表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对企业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管理的有关部门,以下统称市国有资产委托监管部门。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市国有资产委托监管部门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有关委托监管办法另行制定。

第六条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严格履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的职责和义务。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和工作需要,制定本市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实施意见和相关规定。

第七条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制度,与企业负责人签订业绩合同,根据业绩合同对企业负责人进行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并依据考核结果,决定对企业负责人的奖惩。

第八条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全市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本市推进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国有经济发展规划,推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有资本向优势产业集中,培育发展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带动力。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积极采用多种有效方式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逐步实现国有经济从不适宜发展的领域中有序退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组织制定有关政策,指导和协调解决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改革与发展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

第九条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以下企业国有资产重大事项履行出资人职责:

(一)发展战略规划,包括3至5年中期发展规划和20xx年远景目标;

(二)重大投资、融资,其中投资包括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投资以及其他类型的投资,融资包括发行债券和向银行借款等;

(三)重大产权变动、重大资产处置;

(四)股份制改造、修改公司章程、增减注册资本、合并、分立、变更公司形式、破产、解散、清算等资产重组行为;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决算;

(六)对外担保等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条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对企业国有资产重大事项履行出资人职责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定进行:

(一)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其出资企业中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的重大事项。

(二)依照公司法的规定派出股东代表、董事,参加国有控股公司、国有参股公司的股东会、董事会,在其依法参与决定公司的重大事项时,应当按照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指示发表意见、行使表决权,并应将其履行职责的有关情况及时向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报告。

(三)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对其出资企业投资设立的子企业及其所属企业的重大事项予以审批、核准、备案。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派出的股东代表、董事违反本条规定,未按照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指示发表意见、行使表决权的,或者不按时提交报告的,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一条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其出资企业中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派出监事会。监事会的组成、职权、行为规范等,依照《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283号)和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对其所出资企业申报事项,应当在受理当日作出处理;当日不能作出处理的,应当在收到申报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申报事项不属于应经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决定、审批、核准范围的,应当告知申报企业不受理;

(二)申报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规定形式的,应当一次性告知申报企业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三)申报事项属于应经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决定、审批、核准范围,申报材料齐全、符合规定形式的,或者申报企业按照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报材料的,应当受理申报。

第十三条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对其所出资企业提交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应当自受理申报之日起20日内,作出决定、审批、核准,或者不予决定、审批、核准的书面决定;20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再延长10日作出决定。

第十四条 所出资企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经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核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一)所出资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的分立、合并、破产、解散;

(二)所出资企业转让全部国有产(股)权或者转让部分国有产(股)权,致使国家不再拥有控股地位的。

第十五条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可以对所出资企业中具备条件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进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并可以授予被授权企业行使下列部分或者全部重大事项决策权:

(一)在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企业投融资规划范围内,决定本企业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

(二)决定本企业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三)决定本企业员工薪酬总额;

(四)其他重大事项决策权。

第十六条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人应当与被授权企业主要负责人签订授权经营责任书。

被授权企业依照本办法和授权经营责任书规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

第十七条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企业国有资产的产权界定、产权登记、资产评估监管、清产核资、资产统计、财务监管、效绩评价等基础管理工作。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协调其所出资企业涉及企业国有资产的产权纠纷和其他法律纠纷。

第十八条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对其所出资企业的企业国有资产收益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并列入国有资本收支预算。

第十九条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企业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监督管理制度,加强企业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的监督管理,促进企业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防止企业国有资产流失。

第二十条 国有企业国有资产产权转让应当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进行。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国有企业产权转让成交后,转让和受让双方应当凭产权交易机构出具的相关凭证或证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办理相关产权登记手续。

第二十一条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所出资企业财务、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体系和经济运行指标考核体系,维护国有资产出资人的权益。

第二十二条 所出资企业应当努力提高经济效益,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法律风险,对其经营管理的企业国有资产承担保值增值责任。

所出资企业应当加强法制建设,坚持依法经营管理,不得损害企业国有资产所有者和其他出资人的合法权益。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应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公司制改造,建立和完善规范、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第二十三条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应当建立防范风险的法律机制,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指导、推动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建设,负责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工作。

企业法律顾问负责处理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中的法律事务,对企业依据有关规定报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分立、合并、破产、解散、增减资本、重大投融资等重大事项出具法律意见书,分析相关的法律风险,明确法律责任。

大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应当设置企业总法律顾问,企业总法律顾问参与企业重大经营决策,保证决策的合法性。

第二十四条 所出资企业中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应当按照规定定期向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报告财务状况、生产经营状况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状况。

第二十五条 区县人民政府对所出资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工作,参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施行前本市制定的有关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依照本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20xx年6月9日起施行。

国有企业基本定义国有企业或称国营事业或国营企业。国际惯例中,国有企业仅指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或联邦政府投资或参与控制的企业;而在中国,国有企业还包括由地方政府投资参与控制的企业。其营利性体现为追求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其公益性体现为国有企业的设立通常是为了实现国家调节经济的目标,起着调和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发展的作用。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决定了国有企业的行为。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同时具有营利法人和公益法人的特点。

篇2

    提升企业的核心是人,人在企业的主观性直接影响人才能力的发挥,制定任何内部制度,这些措施、制度和程序,都要靠人来执行,因此最主要的还是加强会计人员思想素质的提升。一个国有企业制定有效的用人制度,不仅能培养员工优良的职业素养和工作态度,还应该培训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能力,从而提升会计人员的思想素质和控制意识。

    (二)构建严密的内部控制体系

    企业的有效运作离不开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仅可以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保证会计工作的真实、有效,还能够及时发现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不良行为,纠正错误行为,很好的保护企业资产安全、完整,进一步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企业内的执行。

    (三)对经营全过程实施内部控制

    在采购管理方面,严格按照“库存定额”的管理办法,与生产相结合来制定采购量,在保证生产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计算合理的库存,防止超额采购现象的发生,对于金额较大的“订货单”,可以实行“公开招标”的办法,防止徇私舞弊。在货物的入库方面,严格按照手续、严格把关。在销售管理方面,国有企业要采用激励管理,制定月销售计划、目标,定期召开销售的审题会,从销售的价格、货物的发运、货款的回收等环节层层把关,应收账款的形成和清收都应该有详细、明确的账目,严格控制。在资金管理方面,特别要加强资金的控制,按照资金流动的时间记录日记账本、连续编号,收据由专职人员签章、保存,出纳员与会计员的职责分明,各负其责。一切付款的项目,必须由会计人员审核,经负责人签章,出纳才能付款。对于资金管理中的重要岗位,要坚持实行定期轮换制等。

    (四)强化对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检查与考核,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企业应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进行检查和监管,以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发挥它的作用,更促使制度不断的得到完善。检查与考核的重点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不是真的严格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表现哪些优点,出现哪些问题,探索内部控制制度为什么不执行或不完全执行,除了给予奖罚外,还要根据实际及时修订、完善制度。只有制约和激励相结合,才能有效的起到控制的目的。

    (五)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篇3

摘 要 :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优化财务业务流程,开展财务精细化管理,以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对于企业而言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课题。尤其是对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成立财务中心的国有企业而言,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更加日益突出。本文通过阐述国有企业目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深刻分析如何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加强 财务管理 措施 深化 改革

当前,财政部《关于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正在酝酿出台。征求意见稿提出企业应以管资本为主线加强财务管理,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而加强财务管理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路径之一,因此,完善和加强财务管理势在必行。

一、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现状与问题

中国的国有企业经过近几年时间的整改、磨合、创新,特别是个别国有企业通过建立财务中心的管理模式,其财务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财务核算基本实现标准化,沉淀资金得到充分利用,财务管理方式日趋规范,并初步实现了由传统效率低下的分散式管理向集中式管控的管理转变。但受制于现有体制、机制及市场环境等因素,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仍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费用控制难度大,管理费用居高不下。很多国有企业集团由老国企整合重组而来,整体上经营观念较陈旧,竞争意识不强,历史包袱重,离退休人员多,费用控制措施难以实施,管理费用支出高,特别是离退休人员经费和管理人员薪酬支出比重偏高。目前,在中国甚至全球经济形势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很多国有企业利润持续下降,同时还承担着基础设施等投资项目的重任,管理费用的居高不下对国有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带来不小的影响。

(二)财务管理总体水平不高,复合型人才缺乏。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财务人员学历高低不一、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部分财务人员仅能适应简单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意识不强。因此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背景下,需要较长的时间去提升财务人员业务水平、理顺业务流程,并充分发挥财务预测、财务监控、财务分析和参与决策等作用,真正体现其国有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的功能。

(三)全面预算初步形成,作用发挥有待时日。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国有企业不断兴起,不但成立了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还制定了全面预算管理办法,但这只是迈出了全面预算管理的第一步,国有企业往往忽略了全面预算更为重要的阶段,即年度预算执行分析和预算控制,要真正发挥全面预算的监督作用有待时日。

(四)融资方式单一化,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突出。很多国有企业作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风险日益突出。目前,银行贷款是国有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一旦货币政策收紧或金融监管部门出台从紧政策,国有企业的融资来源稳定性必将受到影响。同时,由于国有企业承担的建设项目一般周期较长,贷款绝大部分为中长期融资,甚至出现“短贷长用”现象,未来国有企业将有债务危机集中显现的可能性。因此,仅依靠银行贷款不利于国有企业的长期建设投资,应该寻求直接发债、资产证券化等多种融资手段为补充,大力发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这种情况如长期得不到改善,首先会给国有企业未来的资金偿还带来困难,势必会使财务杠杆持续走高,也会对各大项目的建设资金的稳定供给形成挑战。

二、提高财务管理的目标

财务管理作为国有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财经法规制度能否认真落实到企业财务收支管理等各个环节,关系到能否增收节支、杜绝漏洞和浪费乃至违纪违法行为,而传统低效的财务管理根本无法发挥以上作用。提高财务管理,从而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

(一)进一步发挥财务管理作为企业价值管理中间枢纽的决策支持作用,使财务管理实现二次飞跃。

(二)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融资方式和资本结构,处理好财务风险和资本成本的关系,降低融资风险。

(三)已建立财务中心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要真正发挥“高效运转资金、集中管控财务”的作用,使资金调度灵活高效,并根据内部结算利率合理配置资金资源,更好地发挥资金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四)使财务工作全面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完善提高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加大费用控制力度,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益

1.构建成本费用管理模式。横向上将相对独立、成本可控的单位确定为责任成本单位,纵向上按照企业规模、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进行分级管理,形成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和成本组织三大体系,使成本在事前、事中和事后都得到有效监控,形成以责、权、利为中心的全员性、全过程的成本费用管理模式。并通过制订费用控制管理办法、引进全面预算管理软件,启用费用结算模块,将费用支出严格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从而进一步加大费用控制力度。

2.狠抓扭亏增盈。要把扭亏增盈作为公司治理整顿的重要内容,严格按照《破产法》等有关规定,加大对管理混乱、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企业开展破产重整、清产还债的力度;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及现有技术、设备、财力等优势,深化国有企业结构改革,发展多种经营。

3.加强会计监督。要制定并不折不扣地执行费用控制管理办法,压缩无效的经营类开支,清理无法达到资金平衡的在建项目。

(二)开展财务精细化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1.监控精细化。形成会计岗位轮换制度,加强稽核小组的监管,制定有效的内部监控制度和科学的考评机制,使不同财务岗位间职权明确,进一步规范财务人员行为,把不道德的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

2.考核精细化。借鉴GE公司“区别考评制度”和其他企业的奖金计算办法,改革财务薪酬体制,同时结合财务绩效考核制度,修订其绩效奖金部分,对月度绩效奖金和年度绩效奖金进行“二次分配”时,向专业水平高、责任心强、服务质量优的员工倾斜,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

3.手段精细化。国有企业应以信息化手段为引领,不断完善资金管理系统和财务核算系统,优化财务业务流程,实现财务信息化系统与各业务系统的融合,增强财务管理安全性和智能化,进一步减少重复劳动,提高财务管理效率。抓好财务信息化管理对提高国有企业管理水平能起到“牵牛鼻子”的作用,财务信息化也是国有企业进行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重要措施。

4.预算精细化。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将有效地消除国有企业内部组织机构松散的状况,实现各层级、各单位、各成员的有机整合,与国际大公司的管理惯例接轨,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提升决策层把握未来的能力,使企业管理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提高集团的市场竞争能力,使国有企业真正实现“有原则不乱,有计划不忙,有预算不穷”。国有企业应在实施全面预算编制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完成全面预算执行和考核制度,进一步发挥全面预算管理改革的监督作用。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财务职能提升

1.财务人才培养及引进。要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和多种形式,引进若干管理型财务人才,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经营知识、管理知识等方面培训,使财务人员既有熟练的业务能力,又懂得一些经营管理知识;同时,鼓励财务人员提高自学能力和授课能力,将自学学到的知识或参加外单位培训学到的知识以每月一次中心内部学习等方式在财务人员中互动交流,把财务部门打造成一个互动型、学习型组织,强化财务管理的监督和决策支持,以适应当前市场经济扑面而来的变化和冲击,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得更远

2.提升财务部门职能。要充分运用投入产出法、量本利分析法、目标管理法等财务管理方法,积极参与国有企业各类经济活动的可行性研究和分析预测,逐步实现财务部门从“简单核算型”向“经营责任型”的转变,进而实现向“管理决策型”的职能提升。

(四)创新融资方式,优化资本结构

在国有企业产权清晰完成的前提下,制定“以项目贷款、中票、企业债、私募债等为主导、流动资金贷款和短期融资券等为辅助”的融资思路,进一步克服融资过程中的困难和瓶颈,创新融资方式,优化资本结构,在充分发挥国有企业资源优势的基础上以最低的成本筹措资金,保证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同时建立相应的融资预警体系,加强内部控制,防范融资风险。

(五)探索财务公司组建,创新财务管理措施

已建立财务中心的国有企业可以在财务中心运行逐步完善的基础上,大胆尝试研究财务公司组建方案,以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国有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为成员单位提供财务管理服务。同时通过财务公司运用金融手段把财力集中起来,重点发展国有企业关键项目,完善国有企业内部资金统一管理和调配的功能,充分利用企业的现有资金,调剂余缺,大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财务公司作为国有企业和专业银行之间的桥梁,利用自身对内对外的特殊地位和功能,促使各专业银行对国有企业的投资贷款;财务公司又可充分利用发行股票和证券的方式来直接向社会融资,使消费资金直接进入生产领域,从而开辟国有企业新的集资融资手段。

四、政策建议

(一)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国企整合重组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财产损失处理、资产债务分割、资产剥离及历史遗留等财务监管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制定指导性意见,进一步做好规范企业整合重组过程中的财务处理、厘清历史遗留有关资产权属、盘活企业历史遗留闲置资产等工作。

(二)鉴于部分国有企业承担投资任务偏重、负债高、资本金不足、社会负担重和闲散人员多等问题,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调剂一部分资金支持国企改革发展,并着重在企业重组、贷款贴息、财政补贴、职工下岗分流、项目工程资本金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篇4

一、深化改革推进情况

(一)国资国企改革

通过开展国企调研,制定完善国企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改革目标,稳步推进国企改革。目前,己完成了民族商务有限责任公司股权改革,以县国资局代表县政府履行县民族商务有限责任公司出资人股东权益,进一步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

针对贯彻落实州各专项小组提交的“近期推进”改革事项,涉及国资部门牵头的事项,我局将与州国资委衔接,结合我县国企实际,与相关部门配合及时推进相关改革。对电力体制改革方面,我县己完成了独立供区移交资产相关事项,待省电力公司批复后实施。

针对贯彻落实州各专项小组提交的“深入研究”改革事项,涉及国资部门牵头的事项,我局将与州国资委衔接,结合我县国企实际,与相关部门配合及时开展企业调研,推进各项改革实施。

(二)进一步加快金融改革

按《省金融改革实施方案》及相关金融改革文件的要求,制定了《县金融改革实施方案》,并组织进行了信用社“统一法人”产权改革和农行提升业务水平和中间业务能力的改革。

1、农村信用联社“统一法人”产权改革:由县产权改革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实施,进行清产核资、增资扩股、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控制度,增强服务功能、转换经营机制。

2、农业银行提升服务水平和中间业务能力改革:实现“做实存款工作、稳定存款总量、稳中求升”的存款工作目标,拓展中间业务、提升价值创造力,做好信贷市场调研、力求有所作为,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增强服务能力。

(三)深化财政专项资金管理

按上级要求,制定《县财政局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财政专项资金的范围,明确职责,从账户管理、专项资金核算做了细化规定,并组织对资金专户进行了清理,对不符合规定、没有必要的资金专户进行了撤销、合并。

(四)加大资金整合力度

结合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县涉农资金、存量资清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对使用、管理不规范的进行了规范,并按县委、政府工作需要进行了资金整合。

(五)继续推进增值税改革

按上级要求,进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改革,已将交通运输行业、部分现代服务业、邮政电信业纳入增值税改革范围。

二、取得的经验和做法

(一)农村信用联社“统一法人”产权改革基本完成,农村信用社顺利开业,农业银行服务水平和中间业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二)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财政资金专户的清理成效显著,不合规定的、多余的专户全部进行了撤销合并,资金的管理、核算更加规范。

(三)对涉农资金专项整治,摸清了全县涉农资金的使用情况,为制定涉农资金整合办法打好了基础。

(四)增值税改革方面,纳入增值税改革的行业基本实现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平稳过度,实现结构性减税目的,减少流转环节,消除了重复征税现象,降低了企业税务负担。

三、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我县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不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缺乏,个别企业虽设立董事会制度,但未真正发挥很好作用。大部分企业仅设有经理人员1人,未配备副经理和纪委组长。加之国有企业改革因涉及工作量较大,涉及职工合法权益等内容,正逐步进行改革实施。

(二)信用环境缺失、诚信度差、无法落实有效的抵押担保等原因,制约了信贷业务的开展,降低了金融机构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信用社产权改革因涉及工作量较大、时间紧,造成开业仓促,业务不大,经营不佳,作用发挥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地域、文化、语言等多方面原因,对金融政策、金融知识的宣传不能深入进行,众多金融产品、中间业务推广不理想。

(三)由于乡(镇)村财务人员业务能力欠缺,涉农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存在问题较多,资金使用中来源、投向不明确,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四)改革内容众多,资源有限,部分改革事项尚未启动。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按照全州民爆企业重组整合实施方案要求,积极配合州弘合民爆商务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改制系列工作。

(二)加快制定完善《县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改革实施方案》,按照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要求,完成县国资公司按功能定位,实施分类管理,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建立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规范董事会建设,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

(三)加大金融改革力度,强化金融监管,深化制度改革,完善金融机构业绩考核、服务水平考核。组织金融机构,结合我县实际和地方特色,加强货币、金融政策和知识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为金融市场的发展打好基础。

(四)按上级要求,跟随全国增值税改革的步伐,继续推进增值税改革,扩大改革覆盖面。

(五)加强与上级联系,逐步推行调整科技计划项目经费支出结构,建立科技研发后补助、贷款贴息等机制的改革,建立科技人员绩效支出。

(六)积极引导发展政府投融资平台,充分利用县国资公司等国有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担保、参股等融资融券业务,破解旅游文化产业、现代农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

(七)进一步推进涉农资金整合,规范涉农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五、意见和建议

(一)加大国资国企改革力度,强化国有企业监管,深化三项(人事、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国企考核、业绩考核办法。

(二)严格按照省、州国资国企改革工作会议要求,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不断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促进我县国有企业持续、稳定、和谐发展,为实现“两个跨越”作出贡献。

(三)对还未推行的改革事项,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抓紧制定改革方案,尽快推行。

篇5

国有企业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风险意识方面相对比较薄弱。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国有企业了保证长期健康的发展,必须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努力增强应对风险的能力。在当前市场经济下,国有财务人员需要职业判断的业务事项不断变化增多,只有加强职业道德和提高专业水平,才能做好相应风险防范与控制工作。本文试对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进行解剖,然后针对性地提出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措施,最终目标是降低企业的风险从而保证企业获得长期有效的发展。

关键词:

财务人员;风险;防范;控制

以风险管理为导向是企业日常业务处理和会计控制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业务处理和会计发展都离不开财务人员的影响。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经济事项的不确定性因素在加大,财务人员需要职业判断的事项也不断增多。全面分析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增强财务风险控制和防范的能力,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对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一)财务会计基础比较薄弱,数据敏感度不够老财务人员的会计基础非常扎实,对借贷理论和勾稽关系运用的很严密。着眼于细节处,用内控的角度处理实务。日常的工作多以核算为主,财务分析涉及较少。随着财务信息化软件的普及,计算机核算代替了手工核算,财务人员无需把大量的精力应付在日常的核算工作,多需要在核算的基础上做好相应的财务分析,找出内控的不足,进行改正。由于不需要进行具体的核算工作,就是按照运用既定的借贷理论去处理日常业务,对数据内部的勾稽关系缺乏一定的了解,往往不愿意更深入地去了解相应的业务原理。对数据缺乏一定的敏感性,只追求获得结果,不追求获得结果是否准确。比如:支付相关费用,取得内部用款申请后就直接列支到费用中,不追踪收款单位发票开具与否;收取一张客户支票,不管这张支票是远期还是近期,支票到期是否可以获得兑付等。

(二)财务管理水平偏低,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当年,国民经济整体的形势在不断变化,国家信贷、外汇政策、汇率和通货等,都成为影响企业财务的重要因素。国有企业对由于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不利因素敏感度不够或者没有进行科学有效地预见,相对财务管理基础偏弱,对市场的适应能力有些不足,反应比较落后,隐藏了很多的风险。比如:对产品毛利降低进行分析,不分是售价变动还是成本变动的原因,感性判断为成本增加,原因笼统描述为领料成本扩大,至于为何扩大,就表述为产品更新版本等原因,并不区分是材料成本浪费还是技术造成领料成本提高;为了解决生产周转资金需求,公司进行了短期贷款,但短期贷款节节高,导致资产负债率偏高,财务风险偏大等。

(三)内控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企业内控控制体系是为了合理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益性等而建立。领导层从一开始就不重视内控体系的顶层设计,往往是为了应对上级或者外审机构的检查才建立起来,公司所有的业务环节不一定全被覆盖到,业务处理过程中就怕流程多,能够简化进行简化审批流程;虽然搭建了内控制度,从内容上看也是非常严谨的,但如同虚设,走形式,执行率不高。在缺乏规定流程情况下,业务照常进行。比如:用款申请单上缺乏部门领导签字就付款;采购入库单上制单员和复核员为同一人;岗位职责中,出纳负责取得银行对账单,核对银行日记账,并编制银行余额未达事项的调节表;带款提货时,仅凭内部用款申请就付款,没有及时取得采购合同等。

(四)风险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够企业虽然认识到经营过程中存在风险,但对风险的重要性了解不足,对风险的后果认识不足。(1)资金风险方面:为了保证企业全年的经营净现金流指标,在应收账款和存货都居高不下情况下,每个月度依旧采取量入为出原则,导致应付账款升高,时间较长账龄的应付款增大,企业面临诉讼的纠纷事件也猛然上升;随着应收账款的提高,由于没有及时建立客户信用等级档案,容易造成大量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可能是3年以上,也可能是5年以上,只能成为坏账。同时因为证据不足,该应收账款只能全额计提坏账,不能核销,长期挂账,成为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2)税务风险方面:国有制造企业成为很多地方的纳税大户,增值税等纳税额很高。日常业务处理过程中,企业人员接触的就是开具发票,收取发票和抵扣发票等,鉴于增值税发票的可抵扣性,给客户开具增值税发票和收取供应商发票是比较常见的业务。但时常发现有:企业把发票快递或者其他方式给客户,但客户说没有收到,而企业也没有留下快递或者发出的依据;供应商发票虽然开具给企业,但一直保留在采购员手上,如果采购员一更替,容易造成该发票由于过期而无法抵扣;供应商开具发票,并把采购发票快递给原先业务人员,但企业对接的业务人员已经辞职;进口元器件,由于无须马上支付款项而暂时没有认证抵扣海关增值税票,直到超过抵扣期导致无法抵扣,而且金额较大。

二、财务人员风险防范和控制应采取的措施

(一)夯实会计基础工作国有企业财务人员,大多为80.90年代的青年,会计基础比较薄弱,可通过几方面打好基础:1.从原始数据的制证、凭证的复核、记账、结账、对账、银行余额调节表的核对一直到会计报表的编制等每项工作,都要做到准确性第一、及时性第二。只有数据工作做扎实了,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分析报告才会客观可信。2.围绕规章制度和日常容易出错业务,可采用定期答卷考、抽查考的方式来进行,增强财务人员的业务基础。3.现在财务人员都是工作急需情况下上岗,对生产制造业务流程很不熟悉,处理业务过程中容易按照人家怎么说就怎么做,一旦情况变化就不知所措。可采用不定期去车间、生产部门和经营部门实习,了解业务流程,尤其对采购、成本和销售岗位财务人员都有很大帮助。4.企业准则在不断更新,外部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对财务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财务人员可通过外部培训方式提高财务人员技能,从而应对日益复杂的业务。

(二)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实现管理创效益做好公司层面和业务层面内控制度的顶层设计,打造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内控体系,加强内部管理,从制度上加强财务风险的控制和规范。1.建立完整的会计制度:全面预算管理办法、票据交接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差旅及报销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办法、、内控基本规范-销售与收款、内控基本规范-采购与付款、内控基本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内控基本规范-成本费用、内控基本规范-存货、内控基本规范-税务管理等。只有不断补充完善制度,财务工作开展才能得到保障。2.建立和规范财务风险分析制度,包括年度梳理各类分析,月度风险小汇总、季度风险大汇总、季度经济活动及风险分析、年度财务风险及总结报告,对各类风险进行跟踪分析,包括强弱程度、建立风险库等。3.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用之有效财务人员日常业务中要考虑资金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因素,对预算外使用的资金,一定要在合理评估的前提下,符合一定的审批流程,从而保证企业资金管理在合理有效的范围内使用;对于长期应收应付款,要重点管控,并合理利用银行信用,不影响生产周转,尽快资金回笼;实行收支两条线,在年度预算情况下,编制季度、月度资金计划,及时反映资金动态,对偏差度较大项目及时纠正预防。4.加强预算管理,确保获得预期收益全面预算是提高管理效率的一大工具。按照成本效益原则编制预算,体现可控性,预算目标要进行分解,并落实到部门,提高执行效率。多角度,多层面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监督和考核,提高预算执行率,提高企业的应对能力;按照效益优先的原则对预算方案,区分轻重缓急,区分优先原则,分解落实进行,确保费用发生的合理。5.加强成本费用控制,提高效益区别以前从采购环节才考虑成本的控制,采用产品成本全生命周期的理念,从设计开始就重视成本的控制,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推进目标成本和责任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月度、季度分析比较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之间的差距,寻找是量还是价造成的原因,提出改进方案;按照会计准则确认收入和成本,规避财务风险。

(三)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培养加大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从而成功实现风险分散和转移企业很多业务环节存在着财务风险,包括任何一个工作失误也会带来财务风险,企业需要建立全面系统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1)在人员配置上:企业财务人员需要对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和预防;培养负责的员工,调动相应的主观能动性,是风险控制和防范的关键;建立一套客观公正的绩效考评制度,鼓励职工对企业存在的风险点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极好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2)在数据利用上:以企业预算、生产经营计划及财务数据为依据,利用财经理论,采用数学模型等方法,通过计算机对大量数据的处理,采用横比、纵比等方式,对于异常值及时进行预警。这些指标也可包括两部分:采用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作为补充的方式,对指标定期不定期进行分解和测算,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可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和减少企业损失。

(四)财务人员要廉洁自律,提高职业责任心市场竞争给企业带来很多商机和挑战,财务人员也面临着一系列诚信问题。作为财务风险的直接面对者,要能够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加强道德建设;要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加强自身岗位的优越感。要通过国家法律和财经法规及会计理论知识的学习,增大自身的约束,提高自身的自律;要站在内控的角度,宏观去分析经济数据后面存在的潜赢或者潜亏,提出风险规避措施,提高企业的效益;要加强后续教育学习,通过新知识的不断补充和财务人员的相互学习,增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从而实现推动企业发展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敏.会计控制与风险管理[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财经类,2015,9(30).

篇6

1.有利于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益,降低使用成本。

会计集中核算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取消了下属企业内部独立的资金管理,克服了独立管理资金时经常出现的资金短缺或资金闲置的情形。对集团的资金进行统一调配,由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根据上报的资金用款计划,核查各下属企业的资金实有量和实际需求,调剂余缺,减少资金沉淀,加速资金周转,使资金得到优化配置。

2.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一是改变了分散管理方式下企业会计人员服务于企业负责人的被动,从根本上有效地避免了个别财务人员等不法行为,保证了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二是独立的会计集中核算中心能够从更专业、更全面的角度考核各下属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会计处理,通过严格的审查与监督保证财务报表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极大地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为企业管理者做出科学的经营发展决策提供了依据。采取会计集中核算以后,有助于国有企业尤其是企业集团迅速及时地掌握完整准确的会计信息,并能随时掌握下属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实现对下属企业的财务管理和控制。

二、目前国有企业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一些问题

1.集权和放权的平衡关系。

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国有企业集团公司必然会发挥集中决策、指导、资金中心及监控中心的作用,对下属企业实施必然的控制和影响。实际执行中,有些企业可能过分集中,没有把握好度,造成下属企业失去积极能动性,甚至影响到相应的经营自和决策权;因此,如何处理好集权和分权的关系,找到平衡点,是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国有企业目前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2.会计核算与其他财务管理部门相脱节。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整个企业会计核算功能转到会计核算中心,而资产和预算的财务管理工作仍保留在相关下属单位,缺乏财务管理工作的完整性和协调性,从而使相关单位的资产和预算管理工作受到削弱。

3.过度强调会计的监督功能,忽视了会计的职能。

因为会计核算中心要应对整个企业大量的核算工作,无暇关注企业的业务发展,对业务发展情况和结算等情况不熟悉,对核算的企业业务活动的来龙去脉不清楚,只注重强调了会计的监督,弱化了会计的职能。

4.核算中心会计工作的监督与控制力度较弱。

很多会计核算中心的会计制度建立都不够完善,只强调会计工作的开展,忽视了对核算中心会计工作的监督与控制。核算中心的工作没有严格的把控与稽核,不规范的会计行为时常发生,内部控制工作力度不足。对社会审计等其他审计结果不够重视,没有及时地针对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

三、加强国有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思考

1.推进组织架构改革,明确职责。

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国有企业应积极推进整个企业各层级管理职责和组织架构变革,明确各单位和职工的职责关系,以适应和满足会计集中核算管理的需要,做到既集中实力,又激发活力,充分发挥会计集中核算的优越性。同时,建账立制,建立一套适合本企业的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职责、各种管理办法和绩效考核办法等,从制度上解决会计集中核算后的权力平衡问题。

2.规范会计集中核算工作流程,调整下属企业财务管理方式。

推行会计集中核算方法需要有健全的管理制度的支撑。在实行会计核算方法改革前期就应该做好制度建设,制定统一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核算方法,并及时下达到各下属企业,要求其会计人员严格执行,避免各下属企业经济业务相同,而会计处理方法不同给企业集体会计集中核算带来的麻烦。下属企业则需要根据集体的规章制度,调整原有的管理方式和财务处理流程,保证在会计核算时实现与企业集团的直接合并,提高工作效率。

3.转变管理观念,实现会计职能转型。

会计集中核算与传统的分散式管理完全不同。企业核算中心应加强对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管理方式、工作流程等内容的宣传与培训交流,提高各核算企业对这项工作的认识,形成正确的理解。同时,会计核算人员只有对整个企业的业务发展情况有全面的了解,才能真正地核算好各下属企业的账,因此,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应该肩负起岗位职责,加强自身专业学习,努力实现从核算型会计到管理型会计的转变,将企业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融为一体,重视企业预算管理的执行和反馈,强调会计工作对管理的贡献,为国有企业资产的有效管理保驾护航。

4.加强对会计集中核算的内外部监督。

第一,会计核算中心要做好严格的内部控制,加强自我约束,严格操作程序,防范风险。实施集中核算后,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将更加集中,一旦核算中心有业务上的疏忽,其损失将加倍。所以,核算中心应该借助完善的内部控制和集团内部审计,定期和不定期的对会计业务进行审计,确保业务处理的凭证真实、准确、合法。第二,利用外部审计与监督评价财务管理工作。除了制定并执行健全的内部控制,会计核算中心还应该主动接受外部监督,重视国有企业管理部门、财政部门、税务部门、政府和社会审计等的督查,针对反映的问题做出恰当的调整对策,保证国有企业资金、财产物资的安全。

四、结语

篇7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对策

一、引言

财务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在组织企业的财务活动、处理财务管理关系过程中所进行的科学预测、决策、计划、管理、协作、核算、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主要特点是对企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运动进行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工作。企业财务管理主要内容包括:筹资管理,确定筹资规模、筹资渠道、筹资方式等;投资活动,确定投资规模、投资组合、投资风险与收益等;资本收益活动,对资本收入与回收,资本耗费和资本收益进行管理;分配活动管理,对分配程序、分配政策、分配方式及分配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进行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活动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与企业各个部门的运营有紧密的联系。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透明开放的市场环境下,国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并不断发展和壮大,必须建立健全有效地财务管理工作体系,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强化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能够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合理规避企业运营中的风险,提升竞争力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强化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可以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规避决策不当带来的风险,使决策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合理性与科学性,优化资本结构,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二、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 目前我国的部分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科学行之有效的财务预测和控制手段。财务管理工作大都是一种粗放式的、笼统的管理模式,不符合现代企业的精细化管理要求。没有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对如何规避财务风险知之甚少,经营决策缺乏科学论证,甚至部分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有规不循,有法不依等现象。由于历史原因,国有的经济监督体系中的审计监督,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由于会计监督的审计监督不严,不到位,以至于会计秩序乱,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时常存在。部分国有企业不清楚或者不太明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什么,盲目追求产值最大化、人均化收入最大等。

2、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随着我国新会计准则的不断实施以及与国际接轨的不断加强,当前国有企业财务工作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及企业发展的需要,缺乏高层次、高技能的复合型高级会计人才。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够,没有很好的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只是忙于记账、算账、报账,财务管理职能没有很好的发挥,制约着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3、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不完善 财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财务控制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在实际中,一些国有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不健全,完全流于形式。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完全没有得到重视和执行,财务监控机制不健全,监控人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不高,监控方法和手段落后,监控效率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监管不到位,社会中介审计机构弄虚作假等行为的发生,使得财务内部控制形同虚设。在企业的购销管理中,财务的管控功能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出来,对于各项财务支出把控不严格。对投资缺乏科学合理的分析,部分国有企业在进行投资之前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没有进行投资可行性预测,无法规避投资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导致投资活动难以实现预期的收益率,造成企业资金紧张,债务危机增大。

4、财务管理方法落后,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 目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进入深化发展的新时期,并朝着精确化、电算化、网络化发展。但是部分国有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缺乏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掌握知识的主动性,没有在知识创新上与时俱进,造成企业财务管理方法落后,不按照财务管理的要求进行财务分析和处理。内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落后,难以应用科学而又有效的财务分析工具,企业的财务还是局限在传统的核算体系,并未运用现代化财务软件实现财务管理,把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数据采集、汇总、计算等工作中解脱出来,把重心放在资金筹集、税务筹划、成本控制、预算管理等财务管理工作方面,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经营决策依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1、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为实现国有企业整体财务目标及战略目标提供了保证。国有企业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措施,使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避免财务管理的随意性,不给财务管理舞弊的机会。企业的领导者应当重视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明确一个完整的财务制度体系,帮助企业规范各项财务操作,减少人为因素管理出现问题。加强对企业各项资产特别是重要资产的管理和控制,降低企业风险。国有企业可以从两个方面建立健全企业财务控制制度。一是在企业财务管理全过程中,要实现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控制制度,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管理人员在从事财务管理工作时,必须明确业务处理权限和应承担的责任,禁止一个人独立处理业务的全过程,防止管理层凌驾于内部财务控制之上。二是设立事后监督,在财务会计部门常规的会计核算基础上,对其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和非常规的核查,建立以检查性控制为主的监控防线。实现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管理,提高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2、不断改进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方法 在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要引进学习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紧跟时代和形式变化、应对新事物、新现象的能力。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国有企业要高度重视财务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要积极发挥财务信息化在财务业务一体化、全面预算管理、成本费用控制和重大事项监控方面的作用,切实提高国有企业信息化水平。对已经实施财务信息化的国有企业,要注重内部管理标准化建设,拓展和完善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购销管理、会计集中核算、决策支持等功能。

3、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意识,合理规避企业财务风险 市场经济越发达,企业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就会有所增加,相关的财务风险也同样会增加。国有企业必须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强化企业的风险管理。健全与完善相关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策略、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等,为强化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奠定良好的制度保证。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高度关注市场形势的变化,加强现金流量管理,切实做好资金筹划,优化融资和资本结构,防范债务风险。完善重要业务活动和关键业务环节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特别要高度重视过度负债、对外担保、应收账款、金融及衍生品业务等风险管理。

4、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企业高层管理者和财务管理人员要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不断提升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的整体财务管理水平。采取各种途径方式提高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进一步强化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在继续教育,通过财务管理专家深入企业现场指导,讲解与财务管理人员定期参加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制定职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营造一种依法办事、违法必究的良好氛围。对职业人员坚持准则、爱岗敬业、真诚守信的高尚情操给予表扬和物质奖励。建立财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建立培训和考核制度,以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和执业水平。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环节,关系到企业的正常运行和长远发展。国有企业因行业不同,大小不同、历史渊源不同,财务管理办法也不相同,但是都应该从实际出发,在新会计准则的要求下,制定科学有效地财务管理办法。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还会不断的涌现,并呈现多样化趋势,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新时期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管理,充分调动财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重视人才,使用人才,深化财务管理制度改革,积极学习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同时又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强化财务管理的外部监督和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国有企业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杰.国有企业转型期的财务管理规范研究[J].企业研究,2011,(5):43-46.

[2] 邓传立.完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J].中国商界,2010,(7):87-89.

篇8

关键词:财会信息;含义;问题;办法

一、财会信息的含义

所谓财会信息,是指从财会这个特定信息系统中输出的资料,其要点有:(1)输出资料标准,就是说从簿记体系输出的资料是财会信息,最终输出的资料是财会报表,主要账簿和辅助账簿等中间处理过程输出的资料也是财会信息。处理的中间环节,不管是账簿还是传票、卡片或纸带等,不管是单式还是复式,或是三式与矩阵簿记,都可以输出财会信息;(2)输入资料标准,就是说把输入财会系统的一切原始资料,也看作一种财会信息。通过这两个方面的理解,就充分说明财会信息是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信息,是企业经营决策和投资者参照的基础。现代化管理财会信息的特征有相关性、可验证性、公正性和可计量性。

二、财会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管理层人员的认识不够到位。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一项十分重大的管理工程,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这样重大的工程,不仅需要得到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而且需要全体管理人员齐心协力,才能顺利地推进。但是,部分企业的管理层人员由于安于现状,极为缺乏创新,觉得实现了电算化就达到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目标,而对于现代化信息管理还缺乏了解,未能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已成为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中心环节,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2.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人才极为匮乏。企业需要各种类型的专业技术人员,如生产经营专家与研发人员、计算机技术人员等。但是由于我国的国情所限,许多企业中既懂得财务又懂得信息化管理的人才却十分缺乏。在大量国有企业或私营家族企业中,财务人员要么学历不高,要么水平较低,更加缺乏现代信息化管理能力,其财务管理理念已难以适应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迫切需求。为此,企业迫切需要兼具财务管理能力与信息化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3.资金的管理不到位。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健康成长的保障。然而,一些企业在资金管理中尚存在问题。企业资金的流向与控制脱节,事前控制乏力,事中监督走过场,事后缺乏强有力的处罚措施。另外,由于企业片面追求利润指标,各资金使用部门隐瞒不良资产,不及时消化不良资产,一旦清产核资时,潜在问题就暴露出来了。经济全球化的势不可挡以及知识经济的方兴未艾对传统的财务管理提出严峻的挑战,为适应时展的要求,企业财务管理必然要面临创新。

三、 财会信息的现代化管理办法

1.提升企业管理层对财会信息化的认识。为加快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应当加大宣传的力度,极力提高企业管理层对于财会信息化的认识水平。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企业管理层人员对财会信息化的片面认识所造成的,因此,广大企业经营者与会计从业人员,尤其是企业管理者务必对财会信息化有准确的理解与充分的重视,从而运用财会信息化系统为企业管理提供更多的实用信息。

2.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涉及到所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改革,是将财务管理与信息技术相互结合,然后运用先进技术,最终实现财务和业务一体化。这种模式对于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与技能提出了特别高的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不但要懂得财务,而且还要懂得业务。对于非财务人员来说,这不仅要求其改变日常的工作方式,而且还要能够掌握一定的财务管理知识。这些新要求就决定了企业在设置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初期就应当建立起员工培训制度,并积极参与到相关的软件培训之中,并在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全过程中积极贯彻落实,从而提高财务人员和其他员工的业务素质,以增强企业财务人员学好与用好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自觉意识。当然,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与高校或者科研机构建立起合作关系,以专门培养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的人才,并通过多种途径推进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利用。

3.加强资金管理。资金是企业资产的货币价值反映,资金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在企业的生存发展过程中,如何花费最少的资金,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在相应的财务管理中发挥自身最大的作用,准确预测投资所需资金,减小企业的利益损失。每一个企业都是以营利为目的而存在的,企业收入管理的目标在于采用本量利分析、保本分析、边际贡献分析等管理财务方法来扩大边际贡献且加速资金回收;采用合理制定信用政策等应收账款的管理策略来加速资金回笼。随着企业竞争的日趋激烈,获利的空间越来越小,企业应更加重视财会信息的现代化管理。现代化管理的总目标是改善成本信息、质量、内容、相关性和及时性。现代财务管理的基本要素是从财务资本向知识资本过渡,重视人力资本,强调知识资产、无形资产、人力资产等,运用高新技术,加强分析项目投资的可能性,降低投资风险,对于所关注的产品研制成本,采取高新技术武装优越的资源,从而生成各种具有时代特色的新产品。

四、总结

综上所述:现代的财务管理能够满足企业更多的管理需求,这就直接导致财会信息管理现代化管理被大众所应用。面对新的改革环境,企业要逐步树立管理战略国际化、资本配置多元化、利益分配人性化、风险防范法律化的现代财务管理理念。在运营资金管理时,靠拢企业经营目标,将财务管理的重心向现代化管理方法过渡,着重知识形态管理,以满足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从而为企业出创造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篇9

企业制度决定着财务管理的重要程度

企业制度可理解为企业产权制度与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的总和,是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形成的组织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不同行业的企业,同一企业在不同的历史经济条件下,具有不同的管理目标,也就有不同的企业管理制度。因此,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会有很大区别。从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来看,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以“生产为中心”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国家靠指令性计划统一配置资源,企业是政府的附属.物,企业资金的投人、回收和分配,以及供、产、销活动均由国家按计划统一安排。企业的任务是组织生产,管理目标是增产量,形成了以生产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因此,财务会计土作只能是记账、算账和报账,不可能存在实质性的企业理财活动。

2. 以“销售为中心”的“双轨制”管理模式。随着有计划商品经济政策的出台,指令性计划逐年减少,一些产品的供求关系失去了原有的平衡,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时代结束了。产品积压成为企业的主要矛盾,增加销售变为企业管理的主要目标。同时,“拨改贷”后,企业必须自行筹划资金,开始注重资金的筹集、使用,以及资金利用效果。财务会计工作被重视起来,国家也对财务会计制度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3. 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生存型管理模式。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人,市场经济机制初步形成。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紧抽银根,压缩信贷规模,整顿金融市场,使国有企业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得以充分暴露,资金极度短缺成为关系企业存亡的主要矛盾。因此出现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或者说是以解决资金问题为主的谋求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企业制度改革。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中心内容,也是会计反映和监督的主要对象,财务会计工作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从国有公路运输企业改革的实践来看,围绕解决资金问题的改革并非是企业的根本出路。企业通过分层承包、单车租赁和产权转让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缓解了一时的资金困难。但企业并没有摆脱困境,形势仍然非常严峻,效益低下,管理滑坡是其主要表现。

4. 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制为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建立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内容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投资主体多元化,是现代企业制度不同于原有制度的主要特征。因此,正确处理好企业所有者之间、所有者与经营者、经营者与债权人等各方面的经济关系,便成为企业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正确选择融资渠道,节约资金成本,降低风险,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提高投资效益,以及收益的分配方法、顺序和金额等关系股东利益的问题,都是企业所有者最为关注的内容。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总目标。这就要求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都必须围绕着财务管理括动来进行。因此,建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模式,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

    明确财务会计的职能作用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程度在不断提高,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将财务管理作为会计的一个派生职能的状况,已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经营管理的需要。只有明确财务管理的重要地位,使财务与会计各司其职,才能不断完善财务管理职能。更好地为企业管理决策服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发展的机制,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企业如符好用好有限的资金,如何进行市场预测、成本管洲,提高经济效益,是现代企业M度必不可少的蜇要卜丨容。在实际工作中,财务与会计合在一起,职责不叫,管理者受传统会计影响,只注重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忽视了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不利于企业管理水沪的提高。

1. 财务与会计具有不同的工作性质和职责范围。财务符理的主要职能是财务决策,是有关资金的获得和有攻使用的决策。包括资金筹措,投资分析,风险预测,效益评价等工作。并根据国家财政法规制度,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成本管理办法、工资奖金分配办法和利润分配方案等,处理企业与各个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会计的主要职能是对企业资金运动过程的反映和监督。包括会计要素内容的界定,核算程序和方法的选择,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账务处理,编制会计报表等。为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企业内部管理决策,以及与企业有经济关系的社会各个方面,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同时,依据国家的法规、政策及企业的规章制度,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必要的监督,以维护国家、投资者,经营者及职工等各方面的合法利益。

2. 财务与会计所使用的方法不同。财务管理主要运用管理会计的理论、方法和技术,通过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对企业重大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决策、控制、分析和评价。并在原有经济核算制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特点建立责任会计体系,划分责任中心,对内部各职能部门进行有效地控制和考核。会计主要依据会计准则要求,取得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归集计算成本,通过编制会计报表和会计分析,对企业资金运动的全过程进行反映和监督。

3. 财务与会计既有区别,又联系密切。财务与会计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中,都有很大的区别,是两项具有不同职责的工作。但是财务管理必须依据会计提供的可靠信息,才能进行正确的预测、决策和控制等管理活动,会计又对财务管理活动。

建立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和发展中,企业理财工作有一个从无到有,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财务管理的内容、范围和作用越来越大,对其职能和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大£[的理财工作由会计兼办,已显得力不从心。《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企业的财务会计改革进人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建立一个适合现代企*制度耍求的财务管理体系,以推动正处于关键性阶段的国有企业改笮,应是当前研究的主要问题。

1. 设置财务职能机构,使其成为企业的管理中枢。财务对企业资金运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合理配置与控制,有利于建立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管理机制。尤其是大中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在实行分级会计核算的情况下,由于受会汁主体和会计核算对象的局限,制约了对企业整体活动进行反映和监督的效能。财务机构作为企业的信息中心,通过资金的配置、调度和控制,对各责任中心进行及时有效地考核与评价,修正偏离企业目标的行为,保证企业预定经营目标的实现。

2. 配置高水平的财务人员,使其成为企业决策的参谋。财务决策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决策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如方法论、数学知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技术,以及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技术。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才能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好的决策方案,当好领导者的参谋。依据企业选择的决策方案,制定计划、组织实施,对实施过程进行检查和控制,并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不断总结经验、储备信息,提高管理水平,保证企业获取最佳经济效益,实现股东财富或企业价值最大化。

篇10

处置补助额最高过亿元

上述上市公司中,经纬纺机于2017年3月10日和2018年1月5日两次公告收到职工分流安置补助,金额分别为1.17亿元、3705万元。际华集团于2017年12月21日公告收到的(处置)“僵尸企业”补助资金亦高达1.06亿元。

具体来看,经纬纺机今年1月5日公告,公司近日收到控股股东中国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转来的预拨付财政补助资金合计3705万元。公司旗下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执行人员分流安置工作,是本次获得预拨付补助的主体。经纬纺机表示,本次获得预拨付补助,有利于推进下属特困企业治理工作,减轻公司负担。

回溯至2017年3月,经纬纺机曾公告收到财政部及国资委下发的《中央企业处置“僵尸企业”工作方案》(国发[2016]80号)、《中央企业处置“僵尸企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财资[2016]99号)等文件。根据上述文件规定,公司确认财政部预拨付资金共计1.17亿元,全部为中央企业处置“僵尸企业”工作专项补助资金,将全部用于下属公司中被处置“僵尸企业”的职工分流安置工作。

在今年的最新公告中,中钨高新也在1月5日公告收到实控人五矿集团拨付的“僵尸企业”人员安置中央财政补助资金3664.14万元,专项用于补助公司下属“僵尸企业”的职工分流安置费用。

深康佳A则在1月3日公告,公司近日收到了财政部拨付的8248万元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央企处置“僵尸企业”补助资金。其中约1073万元用于抵减公司已代垫支付并列支的员工安置费;剩余的约7175万元将列入其他应付款,逐步支付后续处置“僵尸企业”的职工分流安置费。

就去年12月公告已收到1.06亿元“僵尸企业”处置补助,际华集团相关人士表示,该补助针对集团旗下个别企业,原因则为“历史包袱”。“我们最早的一家企业主体已有上百年历史了,其背后的离退休人员远远超过在职员工,历史包袱特别重,这样的成本负担之下,造成经营结果不太好的情况,所以才会有(处置)“僵尸企业”的补助。”上述人士称。

处置“僵尸企业”甩掉包袱

记者注意到,去年4月27日,国务院国资委总会计师沈莹在内部视频会议上曾表示,处置“僵尸企业”和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是推进央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的重大举措,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务院国资委将优先考虑中央企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及相关改革的成本,研究出台相关补助办法和配套政策。

沈莹强调,中央企业的“僵尸企业”处置及“三供一业”(供水、供电、供热及物业管理)分离移交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补助资金,都是费用性支出,是国家专项补助资金,中央企业要认真做好资金申报,加快工作推动和预算执行,管好用好补助资金,充分发挥资金效用。

实际上,除了处置“僵尸企业”补助资金的发放外,近期,国企还纷纷加快对旗下“僵尸企业”的资产剥离工作。

如湖南黄金2017年12月16日公告,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瘦身减债健体”和清理“僵尸企业”专项活动要求,公司决定压缩管理层级,清算并注销二级子公司清源环保和三级子公司华峰物业,将清源环保砷碱渣无害化处理工艺线并入辰州矿业本部冶炼厂,华峰物业原业务并入安化渣滓溪后勤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