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建筑设计要点范文
时间:2024-02-21 17:59: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院建筑设计要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校园建筑;设计要点;环保
1.引言
目前,国家为了使校园建筑适应人才培养计划及国家各行业领域的综合发展,在校园建筑设计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校园建筑乃至整个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发展校园建筑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校园建筑的不断发展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充分地体现出国家有关于建设发展或者可持续发展的的各项战略要点,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突出力量。
2.校园建筑设计的普遍性原则
本段主要为大家系统地讲述一下校园建筑设计的普遍性原则,要想进一步地了解这段文字的内容,必须应该先要搞清楚什么才是校园建筑设计的普遍性原则。所谓“校园建筑设计的普遍性原则”简单地说就是将目前的各所成形的校园建筑抽象地看待为一个具有着多功能而且具有着一定规模的人所居住的居住环境的相关性研究。
2.1宏观层次
在校园建筑设计的普遍性原则的陈述上首先讲述的规则是宏观层次,这是校园建筑设计注意要点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宏观环境的具体对象是整个一个立体的空间环境,并且以此空间环境为一个对象,然后再让校园建筑的设计师从整体角度出发营造一个空间环境设计对象。在整个的设计环境中设计师应该要注意到校园建设区域范围内的整个学生生活空间和具体的人文环境。
在校园建筑设计的相关注意是相当中,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应该要十分注意两点具体问题“第一,在校园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十分清楚地知道整个校园建筑设计的最终目的,即校园建筑设计的根本出发点,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个建成的校园都适合与学生学习和居住,老师施教和教学。在每一个校园建筑进行初步设计之前,设计师应该从校园建筑规模的总体范围为出发点,并且应该对基地,教学理念等进行详细彻底的分析,找出整个校园建筑的关键切入点,同时应该做到明晰整体设计的重要出发点。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把握设计过程中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利害关系点和矛盾冲突点,更加可以容易地突出主体特点,从而进一步地明确主从关系。第二点是在校园建筑设计注意要点中,从宏观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角度出发,应该做到的相当重要的一点就是相互制约的循环思维过程。在对校园建筑进行设计开发和建设的过程当中,有关于校园设计的总体思想,即之前所提到的宏观思想,设计思维过程应该是一个综合的过程,整日的设计思维应该做到多想循环应变。所谓“多项循环”是指从校园建筑设计的总体为出发点进行规划,然后再从整个外部空间为着手点进行明确的分析,考虑整个校园建筑的外部结构规划过程,再接着就应该进行反过程,即先从校园建筑的规划设计为出发点进行整个建筑物的考虑以及整个建筑物和周围环境。如此一来,便在整个校园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循环的建筑思想,在校园建筑设计的整个建筑物结构中,其设计应该主要分为四个主要部分,这四个部分在校园建筑的设计过程当中,应该是要相互制约的,并且在对校园建筑进行设计的每一个阶段,设计师都应该要考虑到其他各阶段的设计工作。
2.2 中观层次
在校园建筑设计的普遍性原则的陈述上还有一点所讲述的规则是中观层次,中观层次也是校园建筑设计注意要点中的关键点。中观层次的主要作用在于对整个校园建筑设计的外部优化。在校园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当中,应该考虑到建筑物的建设效果,校园建筑设计应该要考虑到同校园建筑群的周边环境协调统一,力求达到融为一体的建筑效果。中观层次的建筑效果也主要分成了两个相关部分,分别是外部空间主体化和外部空间宜人化。所谓外部空间主体化,主要是说在整个校园建筑当中,应该经常要考虑到将建筑物配角化,简单地来说就是在校园建筑物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将外部空间作为主体,然后再依照整个建筑物和图底的关系,着重分析外部空间围合的形态和联系,以及连续性。另一种常说的中观层次则是说外部空间宜人化,这种就是要将现实中人的活动与建筑物的周边环境有效地结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以人为主体的整个建筑物构造中对建筑物周边的环境的介入加以强调。在考虑到外部空间宜人化的过程中,还应该做到依照整个校园建筑设计的整体设计格调和目前学校的生活氛围进行人为的策划,在整个校园建筑中应该适当地策划出一些功能空间。这样做可以到到影响生活,提高外部空间的的双重效果,使内外空间相结合共同贡献于整体环境。
2.3 微观层次
在校园建筑的设计要点中还有一项是要注意到校园总体建筑中的微观层次,所谓微观层次即是指重构灰空间和构筑空间。“灰空间”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色彩方面上,而第二个方面则是指介于室内外的过度空间。“灰空间”在第二方面含义上来讲主要是说它存在着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又已经抹去了整个校园建筑群中内部建筑和建筑的总体界限,使校园建筑群中内部建筑和建筑有机地连接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而又不失连贯性。校园建筑群中内部建筑和建筑在总体空间上的连贯性和统一性很容易在整个的校园建筑群当中营造出内外一致的校园建筑,消除了内外空间的隔阂,给人一种自然的有机的整体感觉。
在对于整个校园建筑设计群总体而言,有关于过渡性空间的综合考虑和相关的服务设计在总体设计水平上会显现地更加突出。在校园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当中,通过对于微观层次上的灰空间进行设计和对于校园建筑物的局部虚化处理,再加上联廊,平台,立面的洞等效果的体现,校园建筑设计在整个空间上和整个层次感上都给人以不错的视觉盛宴。
3.结束语
通过近年来笔者对于现代校园设计理念的不断学习和深入理解,对于校园建筑的构造和设计不断深化,总结出校园建筑设计应该做到的重要一点就是在复杂场地环境中营造出具有校园时代精神的场所空间,校园环境应该适合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并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校园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应该注意到校园建筑设计的要点,严格遵守相关建筑规定,重点强调教学空间。
参考文献:
[1]张建华,刘建军.对当今大学新校园规划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城市规划(电子版),2010(33):80―83.
篇2
关键词:现代化医院,建筑设计,新理念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fe, people for medical facilities of the hospital building design given more attention,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new ideas and methods used in the modern hospitals gradually design. This paper, through lists some problems in architecture design hospital, to update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design idea of some of the hospital, prevent design detours, beneficial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hospital building and use. Through several years of the engineering design of several hospital, leads me to the medical architecture design have deep understanding and know medical architecture design points, medical architectural details of the size of the sexual matters. And the medical building design with some new ideas.
Keywords: modern hospital, architectural design, new concept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要明确医院建筑设计中的服务主体
医院建筑设计中首先应明确医院建筑设计中的服务主体,他自始至终指导医院建筑设计。人文关怀是建筑设计时要考虑的第一要素。建筑师为医院设计,正确划分被服务者(患者),服务者(医务人员)的空间,创建幽雅,宁静,富有人情味的医疗环境,这是病人的需要,也是我们设计师的职责。
1.病房个人领域空间的限定:患者因病入院,希望能远离外界干扰,按自己的意愿支配环境,维护个体的私密性。如果在多床间病房的设计中,变化平常布局形式为病人提供明确的个人领域空间,就能更好地满足病人对私密性的要求。
2.公共交流空间的创造:人在患病的情况下,更需要与他人进行信息、思想和感情沟通,这样,可以减轻痛苦的困扰,缓解心理压力,对康复极为有利。
3.舒适宜人的声、光、色环境:为住院病人创造安静的康复环境,除合理进行医院的总体布局外,还需在病房内有效的运用建筑材料与构造手段,防止噪音的干扰。目前很多住院病房楼盲目追求立面效果,外墙多开满玻璃窗,过强的光线对卧床病人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争取良好日照的同时,应防止室内炫光。病人都是来自多姿多彩的生活环境,只有多色彩的病房环境才能使病人消除对单一的“白色”病房所产生的陌生,紧张等不良心理。
4.便捷的就医,治疗流线:病人和家属心理负担严重,很容易产生焦躁和不安的情绪。复杂的交通路线,迷宫般的医疗建筑为病人和家属带来极大的不便,影响病人的康复。清晰明了的就诊路线,也消除了医疗人员不必要的来回奔波。
二、建设智能化医院建筑
建筑智能化是实现医院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因此,建筑智能化在医院建筑设计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正逐步改变着医院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医疗习惯,也影响了医院建筑功能布局和设计要求。
1.综合布线和电脑技术的应用,使医院改变了传统的集中挂号等收费方式,采用分散挂号及收费的方式,可以简化就诊手续,减少了病人往返路程,使门诊,挂号大厅的布置方式随之改变。另外,处方电脑化的实行,缩短了病人取药的时间,对中西药房取药空间设计也发生了巨大的影响。
2.医院的一切运行和管理都离不开计算机,因此,信息中心真正成了医院的心脏。它的位置选择,建筑布局,电源保障以及多层次的保护,成为建筑设计必须重视的问题。
三、医院格局的更新
一般的医院由三部分组成,门诊、住院部、医技。门诊出于功能的要求,应靠近城市中心,交通方便,利于病患就近,从速地看病。住院部为住院病人服务,该类病人通常需要在医院住一段时间,这就要求环境优美,病人心情舒畅,最好远离城市噪声和废气污染。 我认为可以尝试一种新的医院格局,当医院达到一定规模时,可以将门诊和住院部分开布置,门诊还是布置在城市中心人口密集的地方,而住院部则可建在交通方便,环境优美,地价便宜的郊区,从而利于医院病人的康复,避免城市中心区地价昂贵,用地局促,无法形成优美的医疗环境的问题。但门诊与住院分离后,将会产生新的矛盾,如医技设施的重复增加,交通联系不便,急诊手术和会诊的困难。所以门诊和住院分离需要良好的交通条件,雄厚的经济基础等前提条件来支持。
四、构筑通畅的交通流线
建筑外部动态交通从主要形式分,可分为车流和人流两种。细分可将车流分为急救车流、门诊车流、出租车流和服务车流。人流可分为医护、门诊、急救和探视。在一般的医院中,车流与人流重复交叉,不作分流处理,往往人车混杂,交通环境恶化。并且车流与车流之间、人流与人流之间也难以有效组织,造成人流流线复杂,不能迅速抵达目的地。
外部交通的彻底解决,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个方法考虑:
1.总平面布置中可考虑急诊与门诊入口分设,单独留出急诊“绿色通道” 。
2.利用目前建筑设计中主入口往往设在二层的做法,考虑人车分流,人与车流分别利用不同高差的道路,形成立体交叉,立体分流。
3.留出医护人员单独出入口,突现医患分流。
4.充分考虑机动车拥有量的大量增加,结合人车分流,将停车场库设在地下,以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设计流畅的建筑内部交通:
在医院建筑的功能组织中,内部人流交通组织是极其重要的一环,牵扯到医院的医疗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与管理水平及智能化管理的程度有着极大的关系。在交通组织中,也要动态得考虑医院的发展变化,为新的运行机制留有余地。
创造出良好的建筑就医环境为病人服务。在设计中,应明确医护人员完整独立的工作区域,符合专业学科细分,边缘学科渗透,功能区域可变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最终达到如下目标:目标明确、流线清晰、联系迅速、医患分流、各自领域不被穿越,建立一个以病人为中心,医护人员方便使用的医院诊疗环境。
给排水方面突出人性化设计:
配合现代化医院的建筑设计,原有的常规设计理念已不能满足要求。目前传统医院大多都会在每层设置电开水间,来满足病患日常的饮用水要求,开水间内条件简陋,卫生环境较差。这样的设计对于高端医院来说显然是不合理的,所以在新的设计中我们建议在各层分散设置小型直饮水装置,由专人定期维护保养。
由于医院功能的特殊性,在给排水管材的设计上也提出新的要求。给水管材建议优先选用不锈钢管材,这样可以避免常规管材的缺点,使生活给水的水质得到更好的保证。 排水管材建议选用柔性铸铁管,在高层医院的病房内建议设计专用通气立管,以保证入院病人能有一个良好安静的休息环境,更利于病人的康复。
提高医院的设计标准,这样虽然会提高工程的造价,但却能更好的满足医患的要求,提高医院整体的档次,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五、结语:
篇3
(淤重庆绿城两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重庆401120;于重庆卓创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重庆400023)
摘要院以重庆某县人民医院内科楼为实例,着重分析其电气节能设计要点。合理选取变电所与电缆竖井位置,可降低供配电线路损耗;利用自然采光,采用节能型灯具,实现照明节能;并简单阐述了如何实现空调系统节能。
关键词 院变电所;电缆截面;照明节能;空调系统;无功补偿
中图分类号院TM715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5)27-0216-02
0 引言
医院建筑中,人员高度密集;对资源、能源等集中消耗。国外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医疗建筑的能耗比商业建筑高出60~90%[1]。近几年,在建筑保温、设备选型等方面已取得众多成果;然而就电气节能方面并未得到足够重视。电气节能途径主要有4 种[1]:淤供配电线路;于照明节能;盂空调系统节能;榆无功补偿。本文以重庆某县人民医院内科楼为研究对象,着重介绍其供配电线路节能设计要点;并简单阐述了照明、空调系统节能及无功补偿的措施。
1 工程概况
重庆某县人民医院为二甲医院,建筑面积约8.1 万m2,详见表1。
以该医院内科楼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电气节能设计要点。其内科楼层数(地上/低下)19F/-2F。采用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一级。在内科楼-1F,设有一所变电所。其内部设有两台变压器,其容量分别为630kVA(中央空调专用变压器)、1000kVA(照明、医疗设备变压器);用于内科楼与门诊楼的照明、空调及医疗设备用电。
2 供配电线路节能设计
2.1 能耗分析因线缆具有阻抗,在电能传输过程中,一定会产生有功损耗。如公式(1):驻P=3Ip 2 R (1)
其中:Ip 为相电流,A;R 为线缆电阻,赘。以内科楼屋顶空调主机配电线路为例。空调主机总功率为45kW,配电箱设置于屋顶配电间内,功率因素cos准=0.8;于是计算得到:Ip=P(/ 3Upcos准)=45伊1000(/ 3伊220伊0.8)=85.22A。
空调主机配电选用WDZB-YJV 3伊25+2伊16 线缆。若70毅C 铜芯线缆的每公里电阻R0=0.87赘,距专用配电室160m,于是利用公式(1),可计算出该空调主机配电线路的有功损耗为:驻P=3伊85.222伊0.87伊0.16=3.03kW。可见,供配电线路有功损耗已占用电设备总功率的6.7%,足够让设计师引起重视。
结合前述分析,影响线路能耗的因素主要有两点[2]:淤线路长度;于线路阻抗,尤其是线路电阻,直接影响线路的有功损耗。线路长度主要由变电所位置决定,电井位置的选取也有一定的影响;线缆阻抗主要受线缆截面与材质的影响。接下来,将深入探讨影响供配电线路损耗的两大因素。
2.2 医院变电所位置与电井位置的选取医院变电所的位置与电井位置的选取[3],对供配电品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工程中,如图1(a)所示。方案一中,变电所最右侧距离内科楼核心筒电井的距离为9m。经过简单的优化,在不影响建筑功能的前提下,将变电所与管理用房交换位置,则变电所最右侧距离内科楼核心筒电井的距离为1m。其配电线路的平均距离缩短8m。有利于提高配电品质,并节约了电缆。
同样,电井位置的选取,对供配电线路长度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如图2。在初始方案中,建筑设计师因美观的原因,将电井设置在内科楼右侧部位,见图2 中的电井位置A,偏离核心筒中心10m 左右。电井设置在外置A 处,并不影响建筑功能。然而位置A 不仅距离变电所较远,增加了配电距离;同时,内科楼左侧区域照明、插座、医疗设备的配线不可避免地产生回线。经与建筑设计师沟通,对核心筒区域进行合理布置,在不影响建筑功能的前提下,将电井从位置A 调整至位置B。很明显,较位置A,电井在位置B 缩短了供配电线路距离,减少了回线,降低了电能损耗。
2.3 电缆截面与材质的选取电缆截面可按其发热允许电流>负载电流来选取[2]。然而实际工程中,常常出现电量需求长远发展考虑不足等问题;同时,该种方法所选取的电缆截面一般偏小,电阻大,发热、损耗严重。以前面介绍的内科楼屋顶空调主机配电箱的配电线路为例,其功率45kW,其计算得到的电流Ip=85.22A。按照常规方法选取电缆截面25mm2,选取配电线缆为:WDZB-YJV 3伊25+2伊16。其配电线路长度160m,电压降约为4.6%,电能损耗3.03kW。很明显,该配电线路电能损耗严重,长期来讲,经济性较差。现将电缆截面放大至35mm2,WDZBN-YJV 3伊35+2伊16。计算得到,其电压降约为3.4%,电能损耗为2.16kW,降幅较大。因而选取电缆截面35mm2,更为合理。若继续增加电缆截面,虽可降低一定的电能损耗;然而初期投入成本过高,不经济,不可取。
3 照明节能设计
3.1 结合自然采光,实现绿色照明。在照明设计过程中,与建筑专业充分配合;住院部房间、医院办公室等充分利用自然光,有效节约照明用电[4]。
3.2 合理选取照明灯具。本医院建筑中,在满足《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 50034-2013》所要求的各房间照度与功率密度前提下[5];均采用节能型高光效照明光源,如荧光灯具均采用电子式镇流器;同时,灯具采用集中与就地控制相结合的方式。
3.3 全面考虑照明质量。医院功能房间多而复杂,结合各个功能房间的特征,合理设计光源、光色以及灯具的排列方式等;从而获得较好的显色指数,降低炫光。为病人与医务人员提供宁静而和谐的照明环境。
4 空调系统节能
该医院空调系统在满足暖通专业与业主要求的前提下,采用变频控制方式。同时在变电所中设置了空调专用变压器[4],如图3。在非空调季节,该空调专用变压器停止使用,可有效节约电能。
5 无功补偿
该医院建筑采用“就地补偿+变电所集中补偿”的方式。在-1F 的变电所内采用低压集中自动补偿装置,设置低压功率因数补偿柜。照明所用的气体放电灯具、荧光灯,均要求就地补偿;从而降低配电线路中的无功损耗。并对灯具补偿后的功率因素提出要求:淤荧光灯单灯功率因数逸0.9;于气体放电灯单灯功率因数逸0.85。
篇4
关键词:医疗建筑;建筑设计;节能技术;措施;
0 前言
随着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化,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不断完善,加上随着公众节能意识不断增强,医疗建筑节能设计的理念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本文将结合几所医院设计所采取的建筑节能措施对医疗建筑节能的措施进行一系列的探讨研究,以更深刻了解节能减排在医疗建筑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一、工程项目简介
新建的医院为了以全新的经营理念来诠释经营新概念:“病人至上,服务第一,不求最大,但求最佳”,并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特色”的服务方针,所以全力营造安全卫生、绿色环保的医院环境。方便快捷的就诊氛围,舒适温馨住院空间,设施齐全的配套项目,细致入微的人性化服务,使其成为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民医院。
二、医疗建筑节能设计原则
从医院的建筑规划到医院的功能布局,以及医院内部空间环境、装饰风格都应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这些设计中,尤其重视医院节能降耗方面的设计。为了能让医院有效地达到节能设计效果,结合笔者工程实践经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从功能布局和房间布局充分利用医院所处位置的自然采光;(2)在人流进出频繁的地方采取专用设备,以能有效地隔断内外气流交换,从而减少室内冷暖气的消耗;(3)建筑材料上应采用保温、隔声、节能、防水等新型材料。而在自然采光部位则应选用热反射玻璃、中空玻璃等隔热、密封材料;(4)在医院照明设计方面,应采用节能电光源。当在环境特定需要增加光源档次时,照明设计中应采取“目的性照明”设计理论,并合理设计公共场所的照明控制线路。
三、医疗建筑节能途径
本医院工程坚持以低成本和软技术为核心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从而实现医疗建筑能源高效与节能,达到有效保护环境与减少污染的目的。其将成为一座极具地方特色,以及绿色科技的绿色医疗建筑。
该医疗建筑节能主要通过减少建筑物冬季失热量和夏季得热量来实现。主要途径是:减少建筑物外表面积和加强墙体结构保温,以减少传热耗热量;提高门窗的气密性,以减少空气渗透耗热量。冬季,在减少建筑物总失热量的前提下,尽量利用太阳辐射得热和建筑物内部得热,最终达到节约采暖设备供热量的目的;夏季,在减少建筑物得热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减少空调耗电量,充分利用天然采光,采用高效率的灯具,减少照明耗电量等。
为此,在建筑设计上采取功能立体叠加的方式,根据各功能分区以及空间需求而安排在不同的竖向空间体块中,同时结合不同需求而采取适当的建筑护构造,有效地使得整个建筑从内而外地自然生成。其经济与社会效益尤为显著,预计整个医院每年减少排放800T的C02。
四、医院节能建筑设计特性
(一)自然通风设计
在本建筑工程设计中,窗是重点节能设计的部位。从冬季的耗热量来讲,窗的传热、耗热量与空气渗透耗热量约占全部耗热量的一半,所以希望窗的面积越小越好;但窗同时又担任着采光、夏季通风以及冬季利用太阳能加热房间的功能。这要求窗面积应满足使用的基本要求,不宜过小。
为此,在医院节能设计时,应对建筑场地的环境进行监测,根据所得到的监测数据模拟分析建筑风环境,并以此作为建筑绿色设计方案的关键考虑要素。结合室外风场规律,对窗墙比进行控制,研究建筑不同立面采用不同的外窗形式,同时结合采用遮阳反光板、外窗朝向以及形式考虑外部噪声影响。在建筑平面上,采用大空间和多通风面设计,从而实现了室内舒适通风环境,开窗各种功能需求自然地确定出大楼的建筑护构造选型,即由功能需求决定形式。
改善门窗绝热性能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增加玻璃层数,在内外层玻璃之间形成密闭空气层或者充惰性气体。双层窗的传热系数比单层窗的低―半,三层窗的传热系数比双层窗又降低1/3。封闭的空气间层不仅隔热,还能有效隔声。空气间层的厚度可由计算或经验值获得。使用中空玻璃窗是改善建筑质量,达到节能要求的有效途径。如今出现的各种新型窗体材料和构造,气密性和保温效果很好。所以在制作门窗时要注意提高门窗的制作质量,采用新材料,加设密封条,以提高气密性,而加设密闭条是提高门窗气密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最后,在经济状况允许的条件下,可考虑使用新型保温节能门窗,能耗低的节能材料制造的新型保温节能门窗可大大提高热工性能。
(二)自然采光与噪声控制设计
医疗建筑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采光与噪声控制需要,充分利用窗的设置以达到采光与噪声减小效果。本医院节能设计时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通过采取玻璃采光顶或内院形式以达到加强采光效果。
在噪声控制措施上,重点是采用结构措施防噪。在非医疗房间则通过减少开窗面积,以减少室外噪声对人员的影响;同时采取双层窗,在受室外噪声影响较大的房间中还采用LOW-E中空玻璃,可有效地隔热以及防噪,确保其计权隔声量不小于30dB,另外对于局部地方还采取室内吸声降噪措施。
(三)屋面节能措施在医疗建筑中的应用
在本医疗建筑屋顶构造设计中,采用了高效保温材料、结合屋顶种植绿化等进行合理的保温和隔热设计,这样可充分确保在冬季低温时期、夏季高温时期给室内提供适宜的生活温度,同时为冬季的暖气用能、夏季的空调降温用能节省大量能源。我国冬季的采暖大多数地区还在用煤,夏季的降温一般都是用电,合理的屋顶保温和隔热设计可省出大量的能耗。在不断改进建筑外墙、外窗的保温性能后,还必须进一步加强屋面保温隔热的研究。
屋面节能措施的要点:其一是屋面保温层不宜选用密度较大、导热系数较高的保温材料,以免屋面重量、厚度过大;其二是屋面保温层不宜选用吸水率较大的保温材料以防屋面湿作业时因保温层大量吸水而降低保温效果。如选用吸水率较高的保温材料,屋面上应设置排气孔以排除保温层内不易排出的水分。现在,高效保温材料已经开始应用于屋面。一些建筑的屋面保温,采用膨胀珍珠岩保温芯板保温层代替常规的沥青珍珠岩或水泥珍珠岩做法,就克服了常规做法的诸多缺点。这种保温芯板施工方便、价格低廉、不污染环境;芯板为柔性制品,不仅适用于具有平面的屋面,也可用于带有曲面的屋面,其保温工程更可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四)可再生能源利用
为了充分体现该医院的建筑节能设计,有效地采用了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是一种天然的洁净能源,在绿色建筑设计上被广泛推广。从近年来的能源使用和发展情况来看,太阳能应该由“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发展。一般来说,夏天是太阳能最充足的时候,气温也相对较高,这时人们需要的是空调降温,用电量大大增加。太阳能利用两种不同的途径:(1)太阳能光电转换,利用电力照明和通风;(2)太阳能光热转换,解决病房热水的供应。对于耗能巨大的建筑物空调降温,以保持环境舒适度或特定温度和湿度为目标,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才能解决。一方面通过各式各样的降温方式来实现空调效果,另一方面尽量减少建筑物夏季冷负荷,包括完善建筑物本身的设计及建筑材料热性能的改善等。
五、结语
建筑节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医疗建筑的节能设计更是医院规划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为医院整体系统的环保性和舒适性提供关键的基础,本文结合江苏通州市人民医院和浙江仙居县人民医院的节能设计实践经验,着重介绍了建筑节能减排的创新方法以及节能措施,为类似工程的建筑节能设计提供参考实例。
参考文献:
[1]蒋华林.建筑节能在酒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0,24(8).
篇5
关键词:医院 电气设计 要点 分析
中图分类号:TM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2-0082-01
一、前言
在医院建筑设计过程中,电气设计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关键地位,其与其他类型建筑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在进行医院电气设计时,需严格保障医疗场所中所有电气设备的安全用电以及可靠供电,旨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充分保证医院工作者以及病患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说,医院电气设计有着很强的特殊性,需细化地实施具体的设计工作。
二、医院用电负荷与估算
相较于其他类型建筑来说,医院建筑具备有一定的特殊性质,其具体的用电负荷跟医院的类别级别是有着必然联系的,由于能源和规模标准等等不同,所形成的电负荷也是不尽相同的。具体来说,水泵、通风机以及空调、通风机、照度标准、医疗设备等等均会对实际的用电负荷造成一定程度影响,在设计中,唯有充分了解掌握电气容量估值与医疗设备配置,并进行相关计算系数的合理选择,才能在日后的使用过程中满足相应的用电负荷需求。
依照相关辖属等级能够将医院建筑划分成为省级以及市/地级、县级、乡/镇级这四个等级建筑类型。依照实际的规模面积能够将医院建筑划分成为一万平方米及以下(建筑面积)、一万到三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三万平方米以上(建筑面积)这三个类型。在进行供电等级的有效划分的时候能够依照医院建筑的实际辖属等级来实施。
在医院的电气设计过程当中,需按照实际工艺需求以及所具备的负荷性质来实现对相关系数的合理选择,进行等级划分的时候则需更加统一化与具体化。在设计时可以运用《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所给出的电气系数,其中指出医院的用电负荷指标是40~70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中指出的照明功率密度值约为12 , 上述指标是针对县(区)级及以上医院而确定的, 用电负荷指标相对比较低的, 可根据当地医疗卫生条件及等级适当调节。
三、相关设计要点
1.供配电系统
CT室以及ECT室、X光室等等均隶属于放射科与放疗科,其中通常会配备有很多规模较大的大型数字检影设备,在启动时均会对电压造成较大影响,该类型设备有着相对较高的电源要求,在进行供电时应选用专用变压器。在布置这类型设备的时候一般可分为控制室与扫描室两个部分,部分设备还需进行设备间的合理设置,总配电控制柜通常放置于设备间或者是控制室,因为不同设备厂家针对相关医疗设备所制定的特定场地要求,一般会为其所生产的设备配置有自带的配电控制柜,在设备间或者是控制室位置则需将电源提前预留出来。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术后装治疗室以及直线加速器室应该认真做好放射线处理措施,同时核磁共振室则需进行电源滤波器与交直流变换设备的有效增加,旨在起到良好的防电磁干扰效果。
除此之外,针对ICU以及手术部、血透、等等医疗场所的配电系统实施供电的时候需采用变电所专线进行,并切换双路电源末端。针对二级以及二级以上的医院中的一路电源还需做到引自应急自备柴油发电机组应急母线段。针对医院建筑中的血液透析以及检验中心、产房、血库等等重要设备的插座则需依照具体的电源情况使用稳压器后备UPS实施供电措施。
2.敷设安装电气设备
医院电气设备敷设安装设计同样具备有着一定的特殊性,譬如说医院配电箱的体积大,所涉及的出现回路多,通常建议安装在配电间或者是建筑夹墙位置处,需注意尽可能地将其安装辐射在非净化区位置。因为医院的不确定用电设备数量较多,在中心实验室以及检验科等等科室位置应该沿着墙进行电器配电线槽的合理敷设,同时将设备的灵活接口合理地预留出来。每间手术室均需进行独立专用配电柜的独立设置,具体的位置是手术部门外廓的侧门位置处。若是实际的医院面积规模相对较大,则需充分考虑相应的承重、维护以及空间、噪声等等要求,区别考虑UPS电源的集中或者分散设置,在此需要注意的是若是运用集中设置UPS电源则会对双电源末端切换造成不利影响,若是条件满足,则能够将UPS电源集中置于设备夹层位置,又或者是实施UPS间的单独合理设置。
3.电气安全
IEC 标准规定: 医疗设备允许通过患者心脏的漏电电流正常状态为10 以下, 单一故障状态为50 以下, 相应地手术室内电位正常时为10mV ,单一故障状态为mV 。因此,针对具备有特殊性质的医疗设备通常不建议使用漏电流动作保护,需运用防止微电击的相关保护措施,具体方法为,通过实现线路绝缘等级的合理增加,隔离电源,将变压器进行隔离,二次侧两相导线对地高阻抗, 从而使得系统的泄漏电源得以减小,在0.7到2毫安的泄漏电流范围内,需进行绝缘监视报警的有效设置。除确保人的安全之外,设备安全同样非常重要,针对敏感电子设备受到的雷电影响可采取进行SDP保护设置等。
4.电气智能化
在医院电气设计中,需将智能化平台的有效构建充分考虑在内,其中涵盖有网络主机房以及综合布线设计、管道井、信息点数量与布局等等内容。与此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应该跟相关建设方实施良好沟通,力求确保布设信息点足够的状态下预防浪费情况的产生。在综合布线基础上, 力求实现医院的办公信息管理系统、门诊排号系统等, 旨在实现医院办公效率的优化提升,奠定医院实现自动化智能办公的相应基础。
四、结语
在以后的日子里,医院建筑将会更加趋于舒适化、人性化,电气设计工作的重要性更为突显,这就需要从细节出发,把控医院电气设计特殊点,认真展开设计,保障医院供电以及用电的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徐玲献,孙兰.医院建筑电气设计的难点和要点[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0(03).
[2]邹卫群.浅谈医院建筑电气安全设计[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0(12).
篇6
关键词:综合大楼设计理念功能布局节能设计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安徽省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城南新院位于滁州市规划的城南新区南大门,东临永乐路,南靠醉翁路,西北临城市规划路,地势平坦,环境优美,是一处绝佳的医疗用地。规划用地67058m2,总建筑面积119595m2,地上建筑面积96955m2,地下总建筑面积22640m2,地上最高层数23层,高度98.85m,地下局部2层。,日门诊量为3000人次,1000床(含ICU 20床),是一所以门诊、医技、住院、行政后勤保障为一体的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2 设计理念
根据医疗建筑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针对医疗模式、管理模式和服务对象的变化对医疗建筑均会产生影响分析,本次规划的出发点是充分尊重城市规划,尊重城市的肌理,从整体出发,兼顾医院未来的发展而进行整体的空间规划设计。
2.1 合理的功能分区
合理的建筑布局、专业化的功能设计是医疗建筑设计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如何增加其灵活性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是一个难题。本案以一条贯穿全院所有主体医疗区的医疗街将门诊、医技、住院连为一个整体,使病人就诊的路线最短。功能分区明确,流线简捷,导向性清晰。明确区分公共空间、医务空间、病患空间,为本设计追求的目标,同时也为医院的高效运转提供了必要条件。
行政后勤楼位于基地的北侧,与医疗区既有紧密的联系,又自成一区。独立的出入口,成片的绿化景观,为医护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工作休憩环境。学术报告厅位于行政后勤楼一隅,竖向交通相对独立设置,尽量减少会议的瞬时人流对其他人流的干扰。
会议以及多功能厅位于行政后勤楼顶层,与屋顶绿化相结合,独立设置。
2.2 坚持可持续模块化发展规划目标
为适应医院的发展,本次设计将近期规划和未来医院的发展整体结合,在医疗街的设计中,引入丁字形设计理念,既满足当前医院的发展规模,使医院周边地区的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又能满足院区的可持续发展。
平面布局以模块方式为基调,门诊模块采用前面为患者候诊大厅,中间为诊疗单元,后面为医生休息办公,会诊教学区,医患各设通道,实现医患分流。
住院楼采标准的版式护理单元,同时在设计中引入错落的花园,人性化设计,让医患人员都能有感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这种板式病房能为患者与医护人员争取到好朝向与采光要求,患者与医护电梯分组分厅,实现医患分流。洁物与污物电梯分设,做到洁污分流。
2.3 以生态、节能设计为宗旨
引入室外绿化,形成绿色中庭空间,减小建筑构进深,改善中小型医院封闭导致的采光不足,通风不透的诟病。为整个院区实现了自然采光及通风。
3 总体布局
3.1 平面交通流线
本设计将基地由北到南分为四个区,分别为门、急诊区;医技区;住院区;行政、后勤生活区。由一条贯穿全院的医疗街将门诊、医技、住院连为一体,达到就诊路线最短,流线清晰,导向性明确的目标
基地东侧出入口作为医院人流量最大的门急诊、医技的出入口,前广场实行人、车分流,车行路设置在与前广场连通的道路上。前广场、医疗街、中心花园形成整体的步行区域。将门诊、住院人流从空间上连为一体,增加了整个院区的整体感。
3.2 平面功能分区
功能布置以就诊人流量的多少由底往高布置, 医患专用通道,电子叫号,预约挂号、分层挂号收费等。诊查室:单人诊室面积>8m2,双人诊室面积>12m2.
整栋建筑设二层地下室,地下一层功能设置设备用房、太平间、停车库、人防等, 地下二层功能设置设备用房、洗衣房等。门诊楼A区一层平面设急诊、急救、输液大厅、感染科;二层平面设外科、内科、妇产科;三层平面设口腔科、耳鼻喉科、儿科;四层平面设康复理疗、中医针灸、体检中心。门诊楼B区一层平面设入口大厅、门诊药房、门诊办公、影像中心;二层平面设中心检验、功能检查、超声中心、内科门诊;三层平面设内镜中心及预留、眼科门诊、专家门诊;四层平面设病理科、皮肤科、血库、综合门诊。住院部一层平面设配液中心、住院药房、中心供应;二层平面设透析中心、中心检验;三层设ICU、DSA;四层平面设中心手术;五层平面康复医疗、净化机房、信息中心;六层平面设产前病房、产房、NICU;七层平面设产休病房、妇科病房;八层平面设心内病房、CCU;九层~二十三层设标准护理单元。行政、后勤部一层平面设厨房、办公入口大厅、教学中心;二层平面设职工食堂、病案室;三层平面设活动中心、会议中心;四层平面设学生宿舍、行政办公;五层、六层平面设值班公寓、行政办公。
4 建筑设计
本医院综合大楼共二十三层。首层有宽敞的阳光中庭,通过中庭组织病人,形成明确的人流路径,避免交叉混乱,使医院成为一个安静、有秩序的空间。由于新住院楼占地面积较小,为营造大气医院入口空间形成一个共享中庭。通过中庭组织就诊病人的流线,减少人流交叉。同时,中庭设置出入院办理,中西药房,商务中心,阳光中庭,体现对病人的关怀,极大提升医疗环境。
4.1立面设计
大楼的立面建筑以简洁、明快的现代风格为主,外立面的颜色以白色为主、橙红色辅以点缀,突出医院建筑洁净、安宁和亲近的性格,内装修上局部采用暖色调,给病人患者一种温暖和被关怀的感觉。利用色彩环境来调节人的心理,改善治疗气氛和促进患者康复;运用颜色进行区域管理,根据各种颜色的特点安排到相应的科室区域内。为患者带来良好的就诊环境。
4.2 剖面设计
(1)现代化医院有着先进的设备系统、智能化管理系统、先进的医用仪器设备,因此建筑的层高适当考虑改扩建的要求。两层地下室层高均为5m,门诊医技住院部份一层层高均为6m,二至四层层高均为4.8m,住院楼设备夹层层高为3.6m,五至二十二层层高为3.9m,二十三层层高为4.2m。后勤行政楼一层层高4.8m,二层层高3.9m,三至六层层高3.6m,学术报告厅最大层高为7.5m。
(2)主入口大厅设计4层高的共享空间,上部为玻璃顶盖,与贯通整个医疗功能空间的医院街相连通。
(3)建筑室内外高差为0.45米,建筑总高度为98.85米。
(4)电梯:本建筑共设病梯12台,客梯12台,货梯3台。其中无障碍电梯3台,消防电梯1台,污梯兼消防梯2台。
4.3无障碍设计
全楼按照无障碍设计要求设计。有关节点遵照《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2001。出入口处均作防滑处理,在主出入口处设宽度为1600mm,坡度为1/20的残疾人坡道,其余出入口均设坡度为1/12坡道面,均作防滑处理。南北楼各设一部无障碍电梯,设提示盲道,残疾人扶手,呼救按钮。符合坐轮椅病人操作的低按钮电梯。主要通道设双层扶手,上层高0.90m,下层高0.65m。各层均设一间无障碍卫生间。
5 节能设计
安徽省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城南新院建筑设计应注重医院建筑功能之外,还要最大限度考虑节能措施,使未来的医院即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又是一座低能耗的建筑。本医院的节能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医院建筑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性能、热惰性等应符合节能建筑的要求;
(2)医院建筑尽量获得有利的朝向,医院建筑的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屋顶透明部分的比例等直接影响建筑物围护结构的冷、热负荷,应予控制;大面积开窗,应有遮阳措施;避免大面积玻璃幕墙的采用;
(3)医院的总体布局十分重要,现代化医院主要体现在规划设计方法上,各种流线简捷、各部门配置在合理的位置,有利降低运营成本。新建的医院大多为中、高层建筑,为获得最多的医疗面积,辅助科室多设在地下室或内区,但应注意:1)尽量加大外窗的可开启面积,为利用自然通风创造条件;2)尽量减少内区,降低内部照明和通风空调设备的能耗;3)大量用水设备(如中心供应、厨房、洗衣房等)不宜设在地下室,以减少污水排放提升的耗电量;4)生活用水蓄水池避免设在地下一层以下,以减少给水提升的耗电量。
(4)医院院区的绿地面积应确有保证,符合有关标准,尽量采用透水路面,减少雨水外排,非雨天气,利用雨水蒸发,改善院区环境。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院综合楼的建设主要以“生态、绿色”作为设计的指导思想,贯彻“以人为本,健康医疗”的设计理念,为深圳市龙岗区坪地人民医院搭建了全新的平台,为充分发挥医院丰富的医疗资源,进一步提高医院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提供了高水准的硬件条件。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高层建筑、平面设计、标准层
1.高层建筑概述
1.1高层建筑定义
高层建筑根据民用建筑其使用功能的不同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根据现行建筑的相关规范,不同使用功能的高层建筑对高层的定义也不同。
居住建筑根据我国现行《住宅设计规范》规定:1至3层的住宅为低层住宅、4至6层的住宅为多层住宅、7至9层的住宅为中高层住宅、10层及以上的住宅为高层住宅。规范规定七层及以上的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
公共建筑根据我国现行相关防火规范规定: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公共建筑为高层公共建筑。不同使用功能的公共建筑对于设置电梯的要求各不相同。例如《办公建筑设计规范》规定五层及五层以上办公建筑应设电梯;《商店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大型商店营业部分层数为四层及四层以上时,宜设乘客电梯或自动扶梯。
1.2高层建筑平面分类
在建筑水平与垂直系统中,由大多数建筑、结构、设备等性质相同的楼层重叠起来的空间,称之为标准层。高层建筑标准层的有效水平重叠与合理垂直贯穿是建筑设计的基本精髓,截取水平面和垂直体交汇处的任一单元段,即得到所谓的标准层。
1.2.1高层标准层平面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要求可以划分为住宅建筑、办公建筑、酒店建筑、医院建筑等。住宅、办公、酒店、医院等高层建筑各自的使用特点不同,顺应功能要求设计出来的标准层平面无论是平面形状还是平面内部的房间布局、交通流线组织也各不相同。
以高层住宅为例,根据住宅交通疏散形式的不同,住宅平面被分为单元式、塔式、通廊式等。
1.2.2如果单纯的按照高层标准层平面形状划分,高层建筑的标准层平面以对称的几何平面图形居多。主要原因在于高层中,建筑除了受竖向荷载作用外,还要考虑风力或地震力引起的水平荷载,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标准层设计的自由度。这种对称的平面形式可以使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更为经济合理。
高层建筑的竖向交通核心筒系统,即楼梯、电梯、及其前室、疏散走道、公共服务用房、设备室、管道井等集中组合成有机的结构核心体,形成上下贯通,结构刚度强劲的核心筒体组合,其常常布置在平面较为中心的部位,作为高层建筑平面的核心要素,对标准层平面布局的灵活性构成了极大影响。高层建筑基本的平面图形有矩形(板式)、弧形曲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等。这些基本图形可以通过切角、旋转、形体上加减法等设计手法衍生出来新的平面造型。
结合高层建筑不同的使用功能,高层建筑各自的标准层平面形状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单元式住宅的平面形式常为矩形(板式)平面形式等;办公和酒店建筑的平面形式常为矩形(板式)、弧形曲线、方形、圆形等;医院建筑平面形式常为矩形(板式)等。
2.标准层平面设计要素
标准层平面设计影响因素来自于多方面、多角度。
2.1交通组织和消防疏散对于高层建筑标准层平面设计的影响是一个主要因素。高层建筑一般都具有人员密集、使用功能复杂、各种设备管线繁多的特点,引起火灾的潜在因素颇多。发生火灾时,将被火情围困的人员迅速安全地疏散到室外地面安全地带是防火疏散设计的重要环节。疏散设计的原则是路线简单明了,便于人们在紧急时进行判断,同时提供从室内任何位置向两个方向疏散的可能性。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规定,不同高度、不同功能的高层建筑其疏散楼梯的形式也不相同。
规范中明确规定:
一类高层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
裙房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应设封闭楼梯间。
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十二层及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超过十一层的通廊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以上这些关于安全疏散的相关规定,都和高层建筑标准层平面设计息息相关。任何高层建筑平面设计都要以满足人员安全疏散为前提,合理的进行交通流线的组织。
2.2高层建筑平面设计应满足其使用功能的合理性。“以人为本”是当今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设计理念。随着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的不断飞速发展,人类对建筑设计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满足单一的建筑使用功能,而是要求以人的基本生活、心理、行为和文化物质为出发点的人性化建筑设计。 在科技发展、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强调人性化设计更有必要。标准层的平面设计就是要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具有使用的舒适性合理性。建筑标准层平面布局设计应灵活,尽可能营造符合人体功能学的宽松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2.3标准层平面设计的经济因素是投资方较为关心的一个设计要素。影响经济因素的内容较多,比如结构选型、平面布局的各个功能空间的使用率等。
高层建筑标准层平面规则对称、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可以增强其抗侧力的能力。不规则的建筑平面方案,如平面凹凸不规则的建筑方案在结构设计时会按照相关规范规定采取一定的加强措施。这些措施都会增加建筑的投资成本。
便捷高效的水平与垂直交通系统和安全疏散系统,这些标准层平面中主要的公共空间需要在满足安全使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缩减建筑面积,提高标准层的有效使用率。
标准层平面形式及外表宜简不宜繁,过于繁杂化的艺术处理会造成不合理的空间利用、结构及施工困难,装修与维护不便及能源消耗量的无谓增加等。
2.4建筑的节能设计与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建筑总体布局、建筑物体形系数、朝向、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外檐门窗质量等诸多因素有关。高层建筑体型庞大,相邻高层建筑相互遮挡,易形成大面积阴影区。
高层建筑平面设计时应考虑到节能设计的相关设计要素,尽可能的降低建筑能耗。例如在寒冷地区平面设计应注意合理的确定建筑位置和朝向,使建筑平面主要功能空间更多的接收到太阳辐射的热能;建筑平面在南向开窗面积可以略大一些,而东西向、北向的房间在满足采光条件下开窗面积要尽可能小一些;高层建筑的平面形体要规整,减少不必要的凹凸变化,严格控制体形系数。这些设计方法可以使建筑获得更多太阳热辐射并且同时减少热损失,给室内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温度环境。
2.5工业化高速发展的社会,人类面临环境破坏、能源危机等种种环境威胁。高层建筑如何充分利用绿色建筑能源已经成为当今高层建筑设计的一个新的设计要素。尽可能利用当地的环境气候、地势、阳光、水和空气等自然特点,减少建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创建生态建筑。在进行高层建筑平面设计时主要体现在对绿色能源的充分利用。例如各主要功能空间的平面布局要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尽量减少人工照明的能耗;通过平面形体、朝向等设计应将主要功能空间的朝向垂直于夏季主导风向,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除此之外还有雨水的重新回收利用系统、天阳能集热器提供热水系统、光电管提供电能系统、呼吸式幕墙系统等等,在进行这些绿色建筑要点设计时,建筑平面设计都需要将平面的使用功能与绿色建筑设备系统进行综合考虑合理布置平面。
篇8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规划编制,规范和有效指导城市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程建设标准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XJJ013—2004)》(试行)等法律、法规和有关城市规划标准、规范,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市城市规划区内生活性建筑的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生活性建筑是指居民住宅及托儿所、幼儿园的教室、活动室、卧室和大、中、小学教学楼、医院病房、老年公寓、休(疗)养院住宿楼等公共建筑。
第四条新建生活性建筑间距除应当综合考虑环境、消防、防灾、视觉卫生、工程管线、文物建筑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等因素外,应同时符合本规定。
第五条根据城市建设形成的历史情况和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原则,将城市生活性建筑日照间距分为四个地区(见附图)。
第六条本规定所称住宅按层数划分为: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
第二章日照间距规定
第七条新建、扩建、改建的低层、多层、中高层住宅与相邻住宅的间距(原位置、原面积、原层数、原高度翻建建筑物除外),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平行布置时的住宅正面最小间距按照下列建筑间距系数控制,且计算间距最小取值不得小于15米。
1、朝向为正南向的,建筑间距系数一类地区不得小于1.4;
二类地区不得小于1.5;三类地区不得小于1.6;四类地区不得小于1.9(其中头屯河区、东山区、机场地区建成区改造建筑物日照分区按三类地区执行);
2、朝向为南偏东或者南偏西的,建筑间距系数可根据不同方位折减系数换算。
(二)垂直布置时的最小间距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1、低层住宅之间、低层与多层住宅之间不得小于8.0米;
2、多层住宅之间不得小于10.0米;
3、低层、多层住宅与中高层、高层住宅之间,不得小于13.0米;
4、中高层住宅与中高层住宅之间不得小于15.0米。当中高层住宅遮挡低层、多层、中高层住宅时,不得小于20.0米;
5、当建筑正面之间遮挡面宽超过16.0米时,视为平行布置,按本条第(一)项规定执行。
(三)不平行也不垂直布置时的最小间距,当相互夹角小于60时,按平行布置的间距规定执行;当相互夹角大于60时,按垂直布置的间距规定执行。朝向的确定,以被遮挡住宅为准,按窄端最小距离计算间距。
(四)并列布置时的山墙之间的最小间距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1、低层、多层住宅与低层、多层住宅之间不得小于6米,相邻两山墙均有居室窗户或开门的,不得小于10.0米;
2、中高层、高层住宅与低层、多层住宅之间不得小于9.0米,相邻两山墙均有居室窗户或开门的,不得小于13.0米;
3、中高层、高层住宅与中高层、高层住宅之间不得小于13.0米,相邻两山墙均有居室窗户或开门的,不得小于15.0米。
第八条高层住宅与相邻住宅的间距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一)满足对住宅日照计算要求,具体计算规定由市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另行规定;
(二)高层住宅与各类住宅平行布置时,南北向建筑间距最小值为30米,东西向建筑间距最小值为27米;
(三)高层住宅与中高层、高层住宅垂直布置时的间距应大于或等于15.0米。如垂直山墙面宽(含阳台)大于16.0米,每增宽1.0米,相应间距递增1.0米,如超过20.0米以上(含20.0米),按前两款执行;
(四)既不平行也不垂直布置时的最小间距,按照第七条第(三)项规定执行;
(五)并列布置时的山墙最小距离,高层条式建筑与各种层数住宅之间不得小于消防间距要求;高层塔式建筑与高层塔式住宅之间南北间距不得小于24米,东西间距不得小于20米;
(六)新建高层建筑的裙房高度不超过24米的部分,按多层建筑规定计算间距。
第九条建筑间距符合本规定,但小于建筑防火间距时,须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新建不规则平面的住宅,根据建筑水平投影的宽度确定的长边、短边分别以最突出部分(含阳台)按面墙和山墙计算与相邻住宅的相对距离。低层、多层、中高层住宅水平投影宽度超过16米的,视作平行布置;水平投影宽度小于16米的,视作垂直布置。高层住宅水平投影宽度超过20米的,视作平行布置;水平投影宽度小于20米的,视作垂直布置。
第十一条建筑与相邻托儿所或者幼儿园的教室、活动室及卧室、大、中、小学教学楼、医院病房、老年公寓、休(疗)养院的住宿楼等有日照要求的特殊建筑的间距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一)建筑与被遮挡特殊建筑的间距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之一:
1、满足对特殊建筑日照计算的规定要求;
2、当建筑与被遮挡特殊建筑平行布置或者夹角小于60非平行布置时,特殊建筑的正面间距可以比照第七条第(一)项的规定执行,但托儿所或者幼儿园的教室、活动室及卧室、医院的病房、疗养院的疗养用房、老年公寓的间距系数按增加0.3计算,大、中、小学教学楼的间距系数按增加0.15计算。
(二)建筑与相邻特殊建筑的间距应当符合最小间距规定。建筑与相邻特殊建筑的最小间距比照第七条第(二)、(三)、(四)项以及第八条第(二)、(三)、(四)、(五)项的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其他建筑遮挡生活性建筑阳光时,按本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生活性建筑与其他建筑相邻或混合布置的建筑间距,按消防、环保、视觉卫生、抗震和日照等要求择宽确定。
第十四条沿街建筑间距控制按照已获批准的规划实施,并应符合城市街景规划的要求。
第十五条相邻建筑存在地势高差的,可根据相互关系进行适当折减。
第三章建筑退让边界原则
第十六条建筑间距由相邻建筑物产权者双方共同退让,原则上负责退让自身建筑高度规定计算的一半建筑间距。高层居住建筑与非高层居住建筑之间的建筑间距,非高层建筑物只负责退让自身建筑高度的规定计算一半建筑间距,其余部分由高层建筑负责退让;多层居住建筑位于北侧的,其退让的建筑间距不得小于12米。
第十七条沿街建筑物邻街一侧建筑间距的计算,从规划道路中心线起算,并符合道路规划的有关规定。
第十八条用地边界外侧为城市道路、河道和绿地的,应当按照规划设计要点规定的退让城市道路、河道和绿地的要求进行退让。
其他建筑类型或者布置形式退让用地边界的最小距离,由规划管理部门在规划设计要点中确定。
第四章附则
第十九条本规定自2005年7月18日起施行。
本规定有关名词解释
1.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2.建筑间距——两栋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间距。
篇9
关键词:建筑节能;因地制宜;自然能源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has been excavated,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The improvement, application and expansion in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is most obvious and fast.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y and materials associat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uilding industry, the energy-saving design the importance on the agenda. In view of the above,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and building design.
Key words: energy-saving building; natural energy suit one's measures; local conditions
中图分类号:TU201.5
引言人们生产、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加剧了能源消耗,因此推行建筑节能势在必行。作为实现建筑节能的根源部分,建筑设计必须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当地的环境与条件,根据国家对节能建设的规定,利用新型材料和技术,从建筑的整体及各个细节的处理上实现建筑的节能,促进节能减排,提高建筑环保性。
一、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节能的重要性随着我国建筑产业的快速发展,建筑能耗也大幅度的上升,占社会能源消耗量的30%以上。如果还采取不合理的设计标准,一定会给将来的治理制造问题,同时带来过重的能耗负担。目前,我国节能建筑的概念兴起不久,并未被普通大众广泛认识及认可。虽然国家出台了一些节能的技术标准,并加大了其执行力度,但巨大的投资预算,给业主带来了很大的思想负担和经济压力。但从长远看,建筑的节能设计为人们带来的是环境的改善、不可再生能源的不浪费、能源消耗的降低、新型建筑概念的产生等有利方面,因此宣传建筑设计中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性也应当被重视起来。只有充分认识到节能的优势,建筑节能的发展才更有可能。二、在建筑设计中的节能设计1、建筑设计中建筑节能的实施首先,从规划角度讲,建筑选址和总体规划应考虑建筑所在地的地理条件、周边环境和气候状况,给建筑构建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进而进行建筑的节能工作。其次,从建筑个体设计出发,建筑朝向、体系及内外构造的节能措施,能从源头上解决建筑节能的问题。选择合理的节能方案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环节。
2、合理控制建筑的体型和朝向
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对建筑体型和朝向的要求描述并不多,但这两项的要求却是规定性的,越好的朝向和越低的体型系数,往往对建筑的节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居住建筑的体型和朝向要求比公共建筑的要求相对要更为严格,这取决于居住建筑在节能上比公共建筑要严苛。正因为此,居住建筑的体块变化比公共建筑的要更受限制。居住建筑控制体型的设计要点就是尽量控制建筑的外表面积,也就是说,要更好的控制建筑的退让关系和凹凸面,这两方面受限制了,就意味着体块趋向于简易和单调,这也就违背了建筑设计即要经济又要美观的原则。所以在居住建筑设计中建筑设计人员就必须在节能和美观的度上把握均衡。
在建筑朝向方面,由于太阳高度角的不同,各地区的对朝向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但总体上也是以南向要求为主。越是与主方向脱离得远,节能的各项规定性指标越是难控制,同时也越容易违反建筑朝向要求。所以在建筑设计中,建筑朝向应尽量符合规范要求,以保证节能设计要求。3、认真做好建筑的遮阳系统建筑的遮阳设计在建筑节能中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不同的遮阳措施,有时候会对建筑的立面风格产生巨大影响。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节能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根据自然环境条件和业主的要求,对于不同的遮阳措施进行灵活运用。国内的很多人认为窗户的设计应该是平板化,但是在国外遮阳形式大多是利用一些轻巧的金属板进行设计,构造了建筑物的优美造型,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在西欧一些国家,有的把遮阳系统作为立面元素进行运用。另外不同的房间对遮阳的要求、光线的摄入标准也是不一样的。例如书库、实验室、展览馆医院手术室、陈列室以及其他特殊车间,往往是不允许有直射光线进入室内的,因为直射光线中的紫外线对药品、艺术品、文物、书籍等有着变质、褪色作用,所以应当尽量不要让直射光线进入室内。而凹廊、外廊、阳台等,可以利用自身的特点形成自遮阳,这样就不但利用了自身的一些特点形成了很好的遮阳效果,而且也满足了正常需要。由于各地的气候、地理纬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建筑的遮阳时间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建筑应当遵循冬季不遮挡阳光,夏季遮阳的原则,尽可能做到选择合理的遮阳方式,例如落叶乔木、中悬窗、永久性可控式遮阳等遮阳形式,进行认真分析并且加以改造形成特色的遮阳手法。4、个体的节能设计4.1 各部位的节能构造设计(1)建筑房顶的节能设计屋顶是建筑物与室外接触的重要部分,也是实现建筑内外能量交换的重要元素,同时也是室内能量输出的重要位置,对此一般可以采用屋顶形式的更改,保温层的设计或采用保温隔热屋面、蓄水屋面等措施来实现节能的目的。
(2)实现楼板节能的设计房间楼板是消耗房间能源的主要区域,实现其节能,可利用吊顶造型,如设计循环水管,布置预支楼板的中空孔中活现浇版面上;在夏季的时候可以利用冷水循环系统来实现降温的目的;冬季可以利用热水循环取暖;也可以楼面或吊顶采用保温材料的措施。(3)墙体的节能设计外墙作为与外部接触最大的外表面积,极容易造成室内能量的损耗,这就要求在墙体的设计时候要充分考虑到气候的因素,做好墙体的保温,防潮隔热设计。同时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不同,设计不同的结构体系和建筑材料,如采用保温性能较好的砌体、被动式太阳房中各种蓄热墙体(如水墙)设计以及国外较多采用的导风墙体设计。应当注意的是,外墙的能源损耗,热桥部位(如梁、板、柱)的影响至关重要。由于热桥构件的原因,外墙维护均应进行综合计算。由此可见,好的结构体系对建筑的节能也是相当重要的。(4)门窗的节能设计从我国的建筑能耗情况来看,大部分能源消耗是通过门窗来损耗的,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应做好门窗的节能设计。如根据朝向不同控制窗墙面积比,减少不利朝向的门窗能量损失;合理采用各种形式的外遮阳,吸取国内外好的遮阳技术,结合不同的建筑环境,设置不同的遮阳措施;合理的组织门窗的通风换气,尽量实行自然通风,减少空调的使用,利用自然能源实现节能的目的。
5、建筑的空间结构的合理设计建筑的内部空间布局,对建筑的节能设计也有一定的影响。建筑内部良好的通风、保温、采光设计可以减少能源损耗,如夏季自然通风,降低空调使用;又或者主要房间朝南,保证客厅,卧室等功能房间的舒适性,达到冬季采暖的目的,进而实现建筑节能的目的。6、选择合适的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保证之一是新型的建筑节能材料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基于高效、健康、节能、安全以及经济等原则的新型的建筑节能材料被愈来愈多的运用在建筑设计中,发挥着节能目的。比如建筑门窗中应用新型的隔热玻璃,能够实现隔热透光效果;通过新型保温,防水材料的应用,能够实现保温防潮的效果。6、建筑节能理念的加强做好建筑节能的保证,培养优秀的建筑人才,在实践中推行建筑节能的理念,推进国内先进的节能技术,将节能理念贯穿于每一个环节。加大对建筑节能的宣传力度,使其从思想上认识到建筑节能的重要性,让建筑节能无处不在。结束语我国作为能源消耗的大国,对于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提高建筑节能刻不容缓。在建筑设计中应当充分地将一些节能的建材、构造要求、措施运用到建筑工程中。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建筑节能涉及到居民使用方式、规划、自然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要结合先进的遮阳理念,实现能源节约与环境舒适完美结合。建筑节能是影响能源安全、影响长远建设、关系到经济全局,要引起特别重视,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大资源的利用力度,为国家长久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梁德钊.浅谈居住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节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
篇10
关键词:高层医院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天水手足外科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总建筑面积:21868.22m2。各层平面功能:地下一层为汽车库、真空吸引、消毒供应、药库、病案库、设备用房、消防控制室、垃圾收集等;一层为入院大厅,出入院办理,放射科、急诊大厅、药房等;二层为诊室、化验、社区卫生服务站;三层为手术室;四~十三层为外科病房。医院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系统复杂、设施标准高,因而对设计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天水手足外科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工程为例简要的分析医院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1给水系统
对于高层建筑,由于楼层较多,给水系统中上、下层管道中的静水压力差必然很大,为了避免下层管道的静水压力过大,引起泄漏,甚至管道、附件破裂以及产生水击形成噪音、振动,因此给水系统必须实行竖向分区。市政水压力只能满足一~五层的给水要求,六层以上采用集中增压,即由设于地下层泵房的一体化增压泵站加压供水。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噪声、振动应受到严格控制,否则影响使用功能,其措施是采用消声止回阀,对水泵进行隔振处理等。
2热水系统
医院建筑一般要求全天提供热水,因此必须设置中央热水供应系统。热水管网同冷水一样作竖向分区,以保证两个系统的冷热水压力均衡。集中热水供应设备设于水房内,管网采用上行下回机械全循环方式以保证热水供应稳定。热水设备有太阳能集热器、贮水箱、循环管道、控制系统、热交换器及水泵等,其主要设备是太阳能集热器。考虑到供水的稳定性,热水系统采用电辅助加热。
3消防给水系统
医院建筑由于内部结构复杂,人流频繁,加上室内木装修等易燃物品较多,因此发生火灾的可能性较大,一旦失火通过电梯间、楼梯间、管道井等很容易造成火势蔓延。所以这类建筑其消防给水系统应能立足于自救,发生火情能迅速扑灭。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高层医院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成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淋灭火系统、超细干粉灭火系统等三个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并保证可靠的消防供电(两个独立电源)和消防水源。消火栓给水系统,以消火栓栓口处所受静水压力不大于1.0MPa为标准进行竖向分区。本工程建筑高度51.85m,因此其消火时便于操作水枪,在消防立管底部动水压力超过0.5MPa的消火栓前增设减压措施。该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给水方式,即发生火灾后才启动消防泵来增压供水,屋面水箱贮存10min消防水量用以扑灭初期火灾。与给水系统相同,消火栓系统也采用集中增压方式。建筑内部保证两股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消火栓直径均为65mm,水带长度25m,水枪喷嘴口径19mm.消火栓系统消防用水量为40L/s,设3套水泵接合器。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由供水设施、报警阀、管网、闭式喷头及火灾探测系统等组成,是世界上普遍采用的一种固定式灭火设施。实践证明,该系统具有安全可靠,控火灭火成功率高,经济实用,适用范围广等优点。本工程所有场所均安装了喷头。系统同样采用集中增压供水方式,增压泵及所有报警阀均设在地下层泵房内。每个报警阀控制喷头数不超过800个,最不利喷头的工作压力不小于0.1MPa,喷头口径为12.7mm,熔解温度72℃,每个喷头保护面积7~9m2。消防用水量为30L/s,持续时间为1h。本工程变配电站,柴油发电机房,病案库,燃气锅炉房等不宜用水扑灭的场所设置了超细干粉灭火系统。设计采用悬挂式、壁挂式及置地式组合应用以确保对保护空间的顶部和上、中、下层形成立体防护,消除防护死角,杜绝消防隐患。灭火装置启动方式采用非爆破式非储压式的固气态转换技术。灭火装置为无管网形式,单独/若干无外源自发联动启动并自成体系。火装置为含导流喷嘴的小喷口形式,易于均匀覆盖过火面,提高灭火效能。灭火装置能迅速扑灭A、B、C类火灾和带电电气火灾,灭火时间不大于1s。灭火装置能单独自动/手动启动,也能区域组网启动,无外源电信号激活联动启动、远距遥控启动或与报警系统联动启动并可反馈启动信号。
4排水系统
高层医院建筑要求排水通畅和通气良好,若发生排水管阻塞现象则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因此该项目地上重力流排水采用设有专用通气立管的排水系统;地下室设置一定数量的集水坑,用于排除检修管道污水及消防时的消防水;对于手术室等对环境要求高的场合,其顶层排水采用同层排水,避免污水管道穿越手术洁净区。
作者:牟时尚 单位:甘肃土木工程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1]陈宇.某高层商住楼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总结与探讨[J].科技资讯,2006(19):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