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应用文写作范文

时间:2023-04-11 05:44: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应用文写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应用文写作

篇1

关键词: 经济应用文写作能力层面素质特点

一、经济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各个层面

(一)知识、信息――经济应用文写作能力发展的基础。

知识、信息本身并不是能力,也不是智力,但却为能力和智力的发展提供前提和基础。写作者掌握了写作的基础知识,各种经济应用文体的性质特点,各种文体的规范要求等,这些知识就成为写作主体智力和能力发展的依托。知识的储备越丰富,经济应用文写作能力发展的基础就越深厚。知识、信息愈多愈广,写作主体的智力活动就愈见成效。

经济应用文写作能力中的知识、信息因素具有相对的规定性和一定的专业性。经济应用文的文体基础知识、文体格式、文体程式在一定程度上是既定的,要求写作者要严格地遵守。这些知识掌握得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写作的成效。专业性是由经济应用文的实用性所决定的,经济应用文的实用性特点决定了其文体在应用中的定向、定域的特点。相关的知识、信息必须与一定的专业知识相联系,写作者只有具备了相应的专业知识、信息,才能有效地进行经济应用文写作。

(二)写作智力――经济应用文写作能力发展的关键。

文章的形成需要人类特定的活动――写作,而写作活动又是客观事物、作者、文章和读者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其中写作主体即写作者非常重要。从微观的角度看,文章写作表现为作者特定的思维活动、语言活动、心理活动、实践活动等。如果说经济应用文写作活动是在写作主体反映写作客体基础上所实现的主客体的统一,那么,其写作能力即表现为外在的、可视的写作技术、技巧,同时还伴随着内在的、隐性的写作智力活动。

智力是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因素构成的完整的、独特的综合心理结构,是写作能力发展的关键,特别对写作活动的认识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缺乏基本的智力因素,采集、构思、表达、修改等应用写作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无法进行。所以,智力因素是经济应用文写作能力发展的中间环节。

1.注意力和观察力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把有关的线索区分开来,跟踪一个与己有意义的信息线索。经济应用文写作者要从纷繁的经济现象和书面材料中选择、跟踪有意义的信息线索,剥离与写作目的无关的信息材料,目光集中到与写作的文章有关的事实上,围绕一个中心,有目的有计划地到实际中去调查、收集、整理写作材料。观察力是通过感觉器官,主要是视觉和听觉,较系统细致地认识事物的知觉活动。经济应用文写作活动中,为了研究某一个经济问题,通过视觉触及经济客观事物获得感知,就是观察。经济应用文写作的目的性很强,善于观察,是经济应用文写作者应该具备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注意力和观察力主要在于积累各种感性材料,是认识过程的基础。经济应用文写作活动中,注意力和观察力还具有选择性、针对性和计划性。选择性指只选择与主旨有关的事物、事件、活动去观察。从选择的事实观察中寻求事物的本质特点、寻找与观点的相互联系、验证观点的正确性等。这种观察是从具体生活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规律,因此在观察事物上具有明显的选择性。针对性指有明确的性质与任务,或解决工作中实际经济问题,或了解市场行情,或了解消费者心理,或解答某个经济问题等,带着明确的目的和任务进行观察。计划性,即有预先准备的、系统周密的计划作为依据,其观察按事先安排的方法步骤、时间进行。

2.记忆力和想象力

记忆力是对经验的识记、保持与随后的再现,写作文章须调动记忆中众多或全部的知识信息构思酝酿。如经济合同的结构格式、常用的习惯用语、合同的主要条款等都是写作经济合同不可缺少的。大部分的知识信息需从头脑的记忆中提取,即使临时查阅的资料,也只是为了保证经济合同的正确性、完整性、规范性。而作者必须有记忆线索,才可能进行查询。记忆才能保持学过的知识、信息,使写作者在以前的基础上进行写作,才能使文章更加全面深入。

心理学认为想象力是人脑对原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建立新的形象的过程。加工改造必须在大量记忆材料基础上进行,它是作者进行文章定型构思中创造崭新内容的一个重要的思维活动形式。广告、企业策划书等写作,其创意上创造性的想象是写作成功与否的关键。作者占有了大量材料构思时,想象常表现出自由无拘束的特点,将材料根据需要“任意”进行“组装”。作者谋篇布局时,满意的文章结构并非一次构想成功的,往往要经过假象的阶段。先按主旨需要把材料排列在一起,构想出文章结构的雏形,再衡量这篇结构的效果,若不满意就重新构想,经过多次构想直到满意为止。这个反复构想的过程,须靠想象来完成。想象力在取材、立意、构思整个过程中亦不可缺,尤其是看到事物的多面性、多向性,从而获得丰富材料,想象力不仅重要,而且非常可贵。

3.思维力

经济应用文写作大致为三个阶段:首先为思维问题的思考阶段,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其次是构思阶段,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最后是表达阶段,解决“怎么写”的问题。思维贯穿于写作的自始至终。作者掌握了一定的材料,面对众多的感性材料信息,运用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的思维方法,得出必然的、内在的、本质的东西。接着进入运思阶段,运用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对材料加以确认、复审、剪裁。最后,写作进入表达阶段,运用抽象与概括、具体化和系统化的思维方法。抽象是区分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舍弃其他特征;概括则是将抽象出来的本质特征推广到同类的事物上去。具体化和系统化是在写作过程中,依据文体形式和事物的联系,将内容安排得次序井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济应用文写作思维的方式多种多样,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模式思维与创造思维、单向思维和多向思维等无所不包。因为逻辑思维以揭示和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和一般规律为根本任务,在写作中占主导地位,作者将理论知识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就是逻辑思维在写作中的表现。写作每个阶段都要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具体化和系统化,每个环节都需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来进行和表达。思维的方式也不完全排斥形象思维,特别在表达上有时还需有一定的形象性,以增强表达效果。因此经济应用文写作中,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形象思维促进逻辑思维去开拓新的领域,逻辑思维常常借助形象思维取得发现和突破,并借助形象思维来表达逻辑思维的内容,使之更广泛地传播和被人接受。

模式思维又称为再现性思维,或者对事物作出直观的再现与判断,或者对信息进行直接的反馈与反映,或者对经验加以模仿与借鉴。经济应用文写作中主要表现为直观、求同与定向。直观是指对客观事物进行直接的观察、认知和再现。如企业设计出新产品批量投入试销后进行市场调查,调查者写调查报告的思维有明显的直观因素:他需要直接观察了解产品的销售情况,用户的反映,以及竞争对手占领市场形势;然后对反馈的信息直接加以认知和再现,归纳成效。求同指写作中强调意志的统一、思路的同一。许多经济应用文体并不反映个人意图,如公文、合同、决策、计划等写作过程,思维活动在于写作者如何运用国家的法令政策,正确体现领导者的意志等,而各类文种又有着各自相近的思路。写作意图及文章思路的求同,使经济应用文写作更趋规范化和实用性。定向指一些文种写作只选择一个特定的角度,展开思考并传达思维的结果。如商品说明书介绍商品概况、性能、用途、用法等内容时,思维活动多为定向的,直奔目标。

经济应用文写作逻辑地探求事物本质,特征上其写作内容相对固定,体式规范或大体规范,即经济应用文写作多用较为固定的格式、概括式的语言,表现较为固定的内容。这就决定了在内容处理、结构安排、行文格式及语言用语等方面较为固定的模式,掌握这些模式,写作者就掌握了写作的各个部分、环节、文体的共性。

创造性思维指创造出新颖、独特、有价值思维成果的思维形式,是人类的高级心理活动,写作者必须具备的重要心理品质。经济应用文写作中体现为独特、求异及多向。独特指写作过程中思维活动新颖而富有个性,求异指写作中对现有材料或对成定论的观点提出质疑或挑战,多向指思维进行着正向与逆向、纵向与横向以及辐射型的运动,通过多向拓展来寻求最佳的角度。

(三)写作技能――经济应用文写作能力发展的显现。

技能是完成一定任务的活动方式。经济应用文写作技能通过模仿、借鉴、练习,在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下获得的自动化的写作活动方式,体现在经济应用文写作活动的外在形式中,表现为立意、结构、表达、修改等技能。人的技能不断提高,便逐渐地形成技巧。写作者只有熟练地掌握了写作技能,才能有效地完成经济应用文的写作。而写作能力中其他层面的因素,潜隐在技能背后,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技能的形成和运用。技能在应用写作能力结构中具有规范性和协调性,并要求技能之间准确、灵活、协调地配合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讲,写作技能的全面形成并达到一定水平,也就意味着写作能力的形成,前者发展水平越高,后者水平越强。

二、经济应用写作者的应有素质

(一)具备一定的政策和理论水平。

经济应用文的大多数文体写作要以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令为依据,不了解相关政策和有关法律,很难从事此类文章的写作。写作者应经常学习政策、法律,分析、掌握其实质,并以此指导经济应用文写作,否则,文章难免出现差错。经济应用文写作的实用性决定了要讲求实效,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写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修养,掌握的基本理论和科学的方法,并将其作为分析研究与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理论指导。具备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是经济应用文写作能力构成中的重要的、突出的特点。

(二)熟悉掌握业务和专业知识。

大多数经济应用文的反映对象都是实际工作活动和实践,总结其经验和规律。缺乏经济专业知识,不熟悉业务就失去了揭示事物本质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自由,就是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只能人云亦云地发些无关痛痒的议论。如撰写“市场调查报告”,完全不懂“市场”,怎么写?制定合同,若不懂建筑,就不能制定“建设工程合同”。写商品广告,写作者不仅要懂得广告的基本理论,而且要有市场学的知识,懂得商品在市场周期中的定位,以及消费心理学知识,等等。可以说深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业务水平是经济应用写作的基础,为写作者的写作提供了广阔的自由空间。

(三)具有较强的信息灵敏度。

篇2

【关键词】高职高专 大德育 应用文写作 道德教育 实施途径

【基金项目】2011年度上海市民办高校骨干教师科研项目。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67-02

一、引言

过去几年来,在加强实验实训的指导思想下,我国各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在技能水平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不仅应当具有专业知识技能,也应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很多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尽管技能达到了一定水准,但在公民基本道德、职业精神、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方面都还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例如,据著名调研机构麦可思公司统计,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有52%在半年内发生过离职;已经工作三年的0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职业转换率也高达50%,平均雇主数达2.6个。盲目的就业、频繁的离职和跳槽即体现了高职高专生职业观的不成熟,这不仅挫伤了企业招收应届毕业生的积极性,也大大不利于学生自身的长久发展。

出现这种情况,究其根源,在于高职高专的德育任务几乎都被归在思想道德修养、就业指导课等专门课程内。这些课程的德育研究和实践尽管也取得了很多成绩,但问题也不少,且都属于本身作用有限的直接道德教育课程。如要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效率,单单依靠这样几门课程是明显不够的。很多国内外教育家,如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美国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学家柯尔伯格、品格教育主要代表墨菲和我国学者黄向阳等都认为,学科课程在传授专门知识的同时,也具备间接、隐性的德育渗透功能,知识教学和德育引导是相互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的,教师应当重视学科课程中的间接道德教育。

应用文写作作为一门高职高专公共课,历来被当作“工具课”来对待,教师以往常常认为只要使学生“会写”就行了,这种观念使得该课程日趋工具化。然而,既然间接道德教育存在于每门学科课程中,应用文写作当然也不例外。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认识到,写作课不能仅仅教会学生机械写作,还应当融入一定的人文性,本文即在此基础上,以目前较多学者提倡的“大德育”为前提,试图探讨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中可挖掘的德育内容及其实施途径。

二、应用文写作中蕴涵的德育资源

能在应用文写作课堂上渗透的德育内容大致来源于两方面:首先,文种知识、写作规范和技巧都来源于实际生活和工作管理经验,本身就暗含了一定的价值倾向;其次,教师设计的例文和写作练习项目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写作指导和练习,也可转变为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的德育材料。那么,应用文写作中到底蕴含了哪些德育资源呢?

(一)丰富的品德教育内容

应用文的写作规范中有着丰富的品德教育内容,能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养成诸多良好品质和作风。例如,书信格式和祝颂语中蕴涵的道理能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文明礼貌熏陶。留言条、通知的结构看似简单,但作者要站在读者的角度用心考虑应交代的事项是否明确无遗漏;给不相隶属的单位写平行文的时候,也要采取委婉得体的措辞,否则不仅引起读者不快,还会影响办事效果;教师在教授这些文种的同时,其实也在促使学生思考如何为他人着想、如何更有效地与他人进行信息的传达与沟通,有助于引导现在的学生改变一贯的自我中心意识。而在写作调查报告、简历等文种时,如果所述内容有所夸大、隐瞒或失实,会给单位和个人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这就要求学生特别注重所用材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体现严谨、实事求是的作风。

(二)初步的职业道德意识

学生一般不可能有很多工作经验,很多一年级新生连专业课都没有学,更不可能对职业规范、职业道德有什么认识,而应用文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正好可以为学生补充相关认知。通过对计划、总结的揣摩和练习,可使学生提前熟悉一些工作思想和经验。请示和批复等行政公文能让学生了解单位中的行政关系、工作程序和规则。结合各行业背景,通过阅读和写作通报中的表扬和批评事例,学生能认识各种正确或错误的职业行为,从而在脑中初步建立一定的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意识。

(三)基本的法制观念

借条、经济合同、授权委托书、审计报告和司法文书等相当一部分应用文会涉及到大量法律知识,要使学生理解这些文书的意义和格式,教师不可避免地需要解释很多基本法规知识,例如为什么违约责任在合同中非常重要?借条和欠条有何区别?审计报告为何具有权威性和公证性?如果教师熟悉这些文种中隐含的法规知识,不仅有助于为学生解释清楚“为什么这样写”,而且有利于学生了解法规、遵守法规。

因此,一堂完整的应用文写作课,应达到既传授写作知识、又帮助学生德性成长的双重目的。

三、应用文写作课程德育实施途径探索

既然应用文写作中蕴含诸多德育资源,那么在教学中要如何发挥其作用呢?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通过各种途径,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式。

篇3

关键词:中职;应用文;教学重点

应用文是我们处理日常事务,具有惯用格式的一种文体,无论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还是个人,都经常使用。应用文的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效果呢?笔者依据十几年的教学经验,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以专业应用文的教学为重点,突出针对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应用文的种类越来越多,根据内容、性质、使用范围和语言等,可分出各种不同的类型。因此,教学中应重点学习与学生将来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几类应用文,即日常应用文、常用公文、事务文书和专业文书四种。教师的教学重点应放在专业应用文上,针对学生所学专业,重点讲授相应的专业文书。例如,财经专业,重点学习经济应用文,如经济新闻、产品说明书、广告、市场预测、经济合同等;幼师专业,侧重学习文化教育应用文,如名胜介绍、文物介绍、影视剧说明书、教学大纲、教学方案等。学好专业应用文写作,对学生将来解决专业实际问题、提高业务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二、以“双基”训练为重点,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应用文的写作能力,离不开“双基”训练,即写作基础知识和写作基本技能的训练。

掌握基础知识就是要把握应用文的特点,认识应用文的作用,弄清应用文的种类。掌握应用文的特点是写好应用文的前提。应用文具有实用性、针对性、规范性、真实性、简明性的特点。向学生交代清楚:“实用”是应用文最重要的特点;针对性是指内容有明显的针对性;规范性体现在文种和格式两个方面;真实性是指内容真实确凿,实事求是;简明性是指应用文在语言上尽量简洁、明确。

应用文是现代社会处理公私事务不可缺少的工具,不管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都会经常用到应用文。应用文对于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尤其重要。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会经常遇到使用应用文的情况。在教学中,我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认识应用文的重要作用。列举出和学生自身关系密切的应用文,比如在校期间,学生经常写的有信件、学习计划、学结、自评报告,以及毕业前夕为择业投给用人单位的个人简历;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经常写的应用文有广告、说明书、述职报告、借条、欠条、启事、书信、申请书、通知、请示等。并有针对性地举出实际应用的例子,让学生充分认识应用文和他们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非常重要,从思想上重视应用文的学习。

基本技能的培养重在一个“练”字,写作能力单靠“听”或“说”是得不到提高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多次练习。“练”的形式应多种多样,可在课堂讲解例文后进行练习,可布置课下作业进行练习,有时安排学生校内实习,再根据实习内容写出相关的应用文,比如实习计划、实结、实习报告、调查报告、产品加工过程说明书等。同时,教师也可组织学生参加以提高写作水平为主的课外实践活动。总之,要求学生多写多练,才能提高应用文的写作水平。

三、以学习应用文的文体格式为重点,使学生掌握应用文的写作特点

学习应用文写作,必须掌握应用文实用性、广泛性、程式性等主要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以学习应用文的“程式性”为重点。

“程式性”是指应用文在写作上有较固定的格式和习惯用语。许多应用文,特别是公文,格式都比较固定。有些应用文,如计划、总结、调查报告,虽无绝对固定的格式,但有大致相同的章法。例如“总结”的写法,虽然比较自由,但也有一定的要求和范围,一般应包括基本情况、成绩、收获、存在的缺点和问题、经验和体会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等内容。应用文的种类不同,格式也不同。格式是一种形式,是为表达内容服务的。有了一定的格式,既便于文书的起草、签署、收发、存档,又能保持应用文的严肃性,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要求学生懂得并且掌握各类应用文的格式。例如,公文的格式一般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印章、收文年月日、抄送单位、公文编号、机密等级、缓急程度等,其中正文是公文的主要部分,又分开头、主体和结语三部分。又如经济合同的格式,一般包括标题、正文和落款语部分,正文是经济合同的主要部分,要写明双方的单位名称、双方签订合同的依据和目的、双方协议的主要条款等。以上两种应用文都有正文,但其内容、写法不一。因此,学习应用文时必须了解各种文体的格式和要求。

篇4

关键词: 采购供应管理专业 高职学生 工作过程导向 应用文写作能力 提高措施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普遍面临着就业难、待遇低的问题。这不是因为这些学生没有学好自己本专业的课程,而是因为他们除了了解自己本专业的相关知识外,其他方面的技能基本不会。对采购供应管理专业学生来讲,除了需要熟悉本专业知识内容外,应用文的写作技能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他们今后的工作中会经常遇到写作应用文情况。

1.高职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1.1高职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现状。

就我国高职院校对采购供应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现状来看,院校在教材选择上比较看重教材的完整性及系统性,这恰恰忽视了教材的启发性、实践性及应用性。这样一来,所选用的教材非常不利于学生自学,教材中肤浅的内容居多,有实质性意义的内容却很少。教师讲解起来还很费力,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使得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够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1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对于大多数采购供应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讲,专业思想虽然已经有了初步的树立,有了一定的应用文写作需求,但是,要想写好应用文,必须有广博的应用文写作知识作支撑。另外,应用文的内容一般都比较乏味且抽象。由于这些原因的存在,一旦学生的学习需求没有受到激发及强化,学生就不可能有浓厚的应用文写作兴趣。

1.1.2没有端正学习态度:很多该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应用文写作的时候,没有端正学习态度,他们大多数抱着“差不多”的想法,即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太看重应用文的写作,能够表达意思就可以了。这些问题从他们的上课情况就可以反映出来,他们上课的时候缺乏积极性,注意力不够集中;对于一些比较相似的文种,不能讲出它们的特点及区别。此外,教师的教学模式也存在问题,任课老师一般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老师讲得很多,但是学生之间的讨论基本没有。

1.2原因分析。

1.2.1教师方面:就目前我国高职学校教师来说,他们的知识结构及教学方法很难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这些任课老师在知识结构上存在不合理性,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虽然这些老师有着较广的知识面,但是他们缺少一项最重要的东西——实践教学经验。实践教学经验的缺失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应用文写作课程枯燥乏味,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写作知识点往往采用一笔带过的方式,教师给学生讲得最多的内容就是应用文的写作格式及注意事项。关于学生到底应该如何去写,老师却不能提供帮助。此外,专业课教师在授课时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只强调学生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而对在工作过程中需要的如市场调查、合同、事故调查与分析、请示与报告、计划与总结的撰写等应用文写作方面的能力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学生出现“动手容易动笔难”的窘况。

1.2.2学生方面:学生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他们在高中阶段没有受到正规的应用文写作教育,这就使得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的时候,应用文写作能力较低。加上在大学又没有得到正确的应用文写作指导。这些问题的存在,和我国当时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是分不开的,因为那时候对高职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要求不高。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学术交流上呈现多样化,高职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体现出了明显的优势。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大部分的高职学生对应用文写作课程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认识到这门课程其实是一门启发心智及训练思维的课程。因此,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内动力,仅仅满足于对应用文范文的模仿,缺乏独立思考的学习态度及创新精神。

2.提高高职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措施

2.1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作为教学活动的先导,教学观念对于教师的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要想把高职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培养好,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传统的重理论式教育模式一一打破,这是因为传统教学观念片面追求完整的、系统的教学体系。我们要重新建立一个以职业为主的突出职业定向性的教学体系。要做到教学观念的真正转变,就必须消除教学过程中的偏见,做到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学习及生活。另外,任课老师在教学之余,应该注重自己的学术研究,从而提高应用文写作的实践能力。有必要的话,学校可组织老师进行定期的实践写作培训。

2.2培养学生良好的应用文写作习惯。

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就必须先培养他们良好的应用文写作习惯,良好的应用文写作习惯对形成应用文写作能力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良好写作习惯的培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贯彻以下三个方面:“严格要求”、“明确说明”、“逐步渗透”。要做到以上几点,应用文的写作材料就必须具有准确性及真实性,注重培养学生日常材料收集及调查研究习惯。为了确保写出来的文章主旨明确,内容鲜明,学生应该提高自己提炼主旨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方针政策领会习惯;为了确保所写论文具有规范的文章结构,学生应该加强自己对写作规律的运用,提高自己发现事物内在联系的能力。为了确保所写论文语言精练、得体,学生应该提高自己锤炼语言的能力。为了确保所写论文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生应该培养自己先快速完成初稿后再进行修改的好习惯。

2.3注重分析应用文的写作思路。

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应用文的写作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下面的情况:一旦不给这些学生提供任何的写作材料,他们就会感觉无话可说,写出来的应用文寥寥几句,完全出于应付的态度;但是一旦给这些学生提供充足的写作材料,学生不再无话可说。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他们写出来的内容仅仅是对写作材料进行简单的复述,甚至出现照抄写作材料的情况。这两类情况的出现说明了一个问题:学生没有认真分析应用文的写作思路,对写作材料缺乏足够的认识。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对应用文的写作思路进行认真分析,只有认真分析写作思路,才能够使自己的思路清晰,只有自己的思路清晰,才能真正把握所给写作材料的主旨,这样写出来的应用文才会符合要求。久而久之,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2.4通过采用情境教学法,提高学生模仿写作练习的能力。

虽然前面的内容说到学生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及创新精神,但是我们不能抹杀模仿写作练习能力的作用,高职学生进行一定的模仿写作练习对其提高写作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模仿写作练习,学生能够掌握很多写作过程中的细节问题,这为他们应用文写作能力的综合提高是很有帮助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一点,学生在模仿练习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追求表面上的简单模仿,必须推敲这样写的原因,每模仿一句话,都必须对这句话在整片文章中起的作用进行深入的分析。这些问题的解答可以在模仿写作完成后,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回答。

2.5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应该致力于克服学术体系的结构化内容,尽量将工作过程涉及的元素纳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便于高职学生从学生角色到准职业人再到职业人的顺利转换。为此,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应该是一个以工作岗位要求为基础、以工作岗位的任务为现实载体、以学生间的合作为方式、以学生的实际行动能力为考核标准、以训练学生职业素质为引线,着力构建一种以高职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按照“学习—锻炼—总结—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加强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的锻炼。

3.结语

缺乏应用文写作技能的采购供应管理专业学生,很难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该技能的掌握情况成为衡量一个采购供应管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因此,我国高职院校应该在学生的应用文教学上下工夫。本文简单阐述了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应用文教学的现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可行的应对措施。希望本文的提出,能够为提高我国采购供应管理专业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黄金花.论如何提高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应用文写作能力[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24.

[2]杨萍.高职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培养初探[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9):36-38.

[3]朱惠芬.高职学生英语应用文写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37-39.

篇5

关键词: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设置;两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1-0112-02

应用文写作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当前,各高职院校都逐渐认识到应用写作能力之于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相应地开设了应用文写作类课程。但是,在课程定位上,各高职院校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将应用文写作课程定位为公共基础课,个别院校甚至定位为公共选修课,学时也极为有限,使应用文写作课程游离于专业教学,无法得到实质性的重视。在教学实施上,教师往往不顾学时有限将诸多内容放进来,多以行政公文作为“重头戏”进行教学,再以此为基础比较全面地涵盖其他类应用文,形成长期以来一贯式的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经济文书、法律文书、礼仪文书等几部分组成的课程内容体系,结果导致如下现象的产生:在公共基础课上,不看对象而大讲特讲行政公文,对没有专业底蕴的学生讲经济活动分析报告这样文种的“皮毛知识”等等。笔者认为这是不顾实际、不看对象、任意拔高公共基础课的应用文写作课程地位的表现。课程内容体系庞大,学习文种繁杂,既造成内容容量过大与学时极其有限之间的矛盾,也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课程内容的庞杂而对该课程的重要性认识模糊,提不起学习兴趣。近几年,在新的职教理念的指导下,尽管对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进行了全新的探索,努力开展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实践,但从总体上看,上述问题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当然,也有的高职院校或相关专业开设了带有专业性质的应用文写作课程,如秘书类专业开设了《秘书写作》,财经类专业开设了《财经应用文写作》,旅游类专业开设了《旅游应用文写作》等,我们可称之为专业写作课。但是,一则这样依据专业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比例仍然很小,二则即使在专业性质较强的写作课程上也没有能够解决好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问题,一些专业性质的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公共基础课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内容没有实质区别,专业特色不突出,专业特征不明显,专业适用性不强,只要看一看市面上现有的专业写作课程教材就可窥见一斑。

很明显,这些问题也是导致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效果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包涵了大量与学生所学专业不相适应的专业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既冲淡了公共基础课的课程属性,又不能实现专业写作课的教学目标;作为专业写作课的应用文写作教学与一般意义上公共基础课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没有本质区别,那么,即使开设了这样的专业性质的写作课程,也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应用文写作应该与专业特色突出、专业特征明显、专业适应性强的专业性质的应用文写作区别开来,分别承担各自的功能。前者主要是为了打好素质基础,具有通用性,后者则是为了提升专业能力,强调专业性。两者不是传统意义的简单替代或“共享”,而是在分工基础上的相辅相成。

应用文课程教学两段论的设想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笔者提出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两段论的初步设想,即将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定位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写作课双重性质相结合的一门各专业必修课程,在教学实施上分成基础段和专业段两个学习阶段分别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开展教学活动,共同构成完整的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一)基础段:各专业通用,基于学习过程设计教学内容

在这一阶段,应用文写作定位为公共基础课性质,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开设。教学内容突出普遍通用性,主要基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即校园学习生活需要来设计,着眼于学生个体或群体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应用文种进行教学,既为校园的学习生活提供切实的帮助,又为后续的专业写作学习和走向社会的写作实践打下基础,不求全面,但求实用,以提高学生的日常应用文写作能力和相应的素质修养为目标。教学实践证明,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当下的学习生活结合得越紧密,学生会越感兴趣,学习的疏离感也会越小。如学生个体和群体在日常校园学习生活中要使用借条、欠条、收条、领条等各种条据,就需要学会条据的写作;要参加各种演讲比赛,就需要学会演讲稿的写作;要申请加入各种社团和参加各种岗位的竞聘,就需要学会申请书和竞聘词的写作;要根据需要向有关人员或组织表达感谢、慰问、祝贺等情意,就需要学会感谢信、慰问信、祝贺信等文种的写作;班委会同学和学生会同学在进行管理或开展工作中要使用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倡议书、海报等,就需要学会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倡议书、海报等文种的写作。这一阶段的教学特别注意以学生个体和群体在校园学习生活中对应用文的现实需要为基础,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努力探寻教学活动与学生现实写作实践相结合,一则对学生的现实写作需要有直接的帮助,使其对应用文写作课程感兴趣;二则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认识到每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都离不开应用文,使其充分认识写作能力的重要性。

(二)专业段:与专业对应,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

在这一阶段,应用文写作定位为专业写作课性质,必修课根据专业特点在后续学期开设。教学内容突出专业实用性,主要结合不同专业领域所需要的应用文来确定与基础段彼此区别又对其拓展延伸的教学内容,所选的应用文种应该是学生就业上岗后在专业岗位或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如广告设计专业应当重点确定广告文案设计、解说词等文种的教学;市场营销专业应当重点确定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经济合同等文种的教学;财务会计专业的学生应当重点确定财务分析报告、预算报告、决算报告等文种的教学;等等。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应用文是其今后从事专业领域岗位工作要经常使用的应用文,是其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结合相关专业课程学习这些专业应用文的写作。这样,课程教学就增强了针对性,避免了盲目性。在学期安排上则可结合专业课程的学习进行,不可“一刀切”地固定在某一个学期。因为专业性写作往往要以专业底蕴作为基础,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为专业性写作提供了写作内在的“灵魂”支持,绝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的应用文格式加例文的讲授。如秘书类专业学生学习商务谈判方案的写作最好有商务谈判类课程的支撑,旅游类专业学生学习导游手册的写作最好有导游基础知识类课程的支撑,财会类专业学生学习财务分析报告最好有财会实务类课程的支撑等。否则,专业应用文写作仍然是无本之木,徒有其表。

应用文写作课程两段教学的实施准备

如果按照两段论设想来实施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需要首先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基础性准备工作。只有这些基础性准备工作做好了,两段教学设想的目标才能够真正实现,也才能够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深入开展基于工学结合的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实践教学。

(一)做好课程教学内容的合理归并

由于专业段教学要结合不同专业进行更加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所以,首先要结合专业特点进行专业领域的实际调研,通过调研明确该专业应该重点学习哪些专业性强的典型应用文种,保证文种的专业针对性。同时,处理好基础段与专业段的关系,做好教学内容的合理归并,因为两段教学不可避免地存在重复或交叉问题,有的文种在基础段学习了,但在专业段可能还会涉及,比如工作计划,在基础段可以着眼于学生个体的学习计划或学生组织的工作计划,而在专业段自然也会有相应的工作计划。笔者建议,对于这样的文种,如果在学生校园学习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仍然归并到基础段进行,专业段则结合专业内容进行复习式的教学即可,主要精力还是在典型专业文种教学。

(二)编写适用对路的校本特色教材

教材建设是课程教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以前由于在课程定位和教学实施上一直存在着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写作课混淆不清的问题,所以,市面上高职应用文写作教材洋洋可观,新版本也不断地出现,但千书一面的现象也相当突出,多数教材如果用通用性或专业性的标准来衡量都有失偏颇,都谈不上适用对路。所以,应该编写适应两段教学的具有校本特色的应用文写作教材,既可以根据本校开设专业情况,在一本教材中前面设置公共基础段的文种,后面分设专业写作段的文种,又可以独立建设一本公共基础段应用文写作教材,再分别建设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写作段分册教材。唯有如此,才能够解决目前应用文写作教材公共性有余、专业性不足的问题。这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的教材编写问题了。

(三)吸纳行业的专业人士参与教学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许多高职院校都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士来承担一些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任务,但应用文写作课程则由于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及传统思维定势等影响,基本上都是由校内的专职教师任教。校内专职教师大多没有相关专业领域的实践经历与经验,特别是将应用文写作定位为公共基础课的院校,课程教师的相关素质问题更加突出,对某些专业性很强的应用文的教学还只停留在外在格式的简单介绍上,难以触及文种写作的实质。要想提高专业段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吸纳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参与到教学中来,或聘请有相关写作实践经历与经验的人士参与授课,或聘请其参与专业段课程的建设,这样的实践课程教学才能真正体现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董灵芝.高职学生提高应用写作能力的若干思考[J].语文学刊,2010(7):143-144.

[2]金常德.《新编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教材编写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8(5):53-54.

[3]成青.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如何与专业课程教学相融合[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10(5).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问题;改革对策

社会经济和劳动就业的变革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机制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战,加强职业学生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培养,提高学生发展能力是职业教育深入改革,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应用文写作教学和学生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应用文写作是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公共课程,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和思想表达能力,从而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适应当今社会人才需求。但是从目前的教学来看,职业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社会单位要求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

一、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1.课程安排不合理

首先,课时较少。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涉及范围领域十分广泛的课程之一,主要包含了公务、活动、就业、活动设计、经济合同等几方面的文书教学。但是在很多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安排过程中都存在不合理,几乎是一周安排一节课。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课堂教学将全部知识传输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是十分难的。教学课时安排不合理,导致教师不能系统性的进行教学,更没有时间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因而教学效果通常都比较差;其次。教学安排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上课实际和班级组合不合理等几个方面。很多高职院校将应用文写作课程安排在学生刚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很多学生刚刚入学后对自己专业了解不是很充分,对学习好应用文写作课程的重要性认知不足,学习给不到位。还有不少学校将这门课程安排在学生毕业前一个学期,学生在这个时期面临就业和实习压力,对应用文写作学习重视程度不足。此外,由于课程属于公共课,因此,在上课过程中都是多个班级组合在一起上课,不同专业混合在一起,导致教师教学缺乏针对性,不能根据专业做到因材施教。

2.教学方法严重滞后,缺乏针对性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是帮助高职学生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的重要课程,教学过程中就需要针对学生实际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针对性教学,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一,难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一般先讲解文学体裁分类和结构模式,然后再分析典型例文,最后让学生摹写训练。在整个课堂进行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人,学生被动听讲,一切按照教师的想法开展学习,学生听得多,练习的少,这种只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训练习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学校兴趣。整个课程内容枯燥单一,不能和学生专业结合起来,难以引起学生重视。

3.学生基础差,重视程度不足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要求学生具备一定文学基础和写作能力,但是职业学生通常文化课基础较差,文字表达能力不足,一些学生对一些简单文体的规则性、形式方面的知识能够接受,但是真正进行书面表达时,就很难驾驭。对于难度稍微大一些的文体形式。不少学生学习起来感觉难度很大,逐渐的学生对学习写作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在高职教育体系中,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是一门公共学科,一直以来,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处于边缘化现象,高职院校的重视程度不足,有些院校随意占据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导致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师教学积极性不足,这都会对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培养产生深远影响。

二、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对策分析

1.合理安排教学课时,提高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课时安排不合理将会严重影响到职业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提升。挤占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时间,增加专业课教学课时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高职院校的做法,还有不少学校将写作课和语文课程合二为一,其本质目的依然是压缩课程。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高职院校领导充分认识到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及时转变理念,重视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我们建议增加高职应用文写作课时,由原来的一周一个课时改为一周四个课时,每周四节课,尽量延伸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课时。学校可以利用晚上开展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避免对正常的专业教学产生影响。课程尽量安排在学生大二上下两个学期,确保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同时,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还应该分专业教学,针对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提高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针对性和专业性。

2.改革教学模式,确保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设计多样化

首选,创设写作情境。高职应用文写作实用性很强,并且和职业学生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能够将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和学生生活情境有效融合起来,能够为学生创建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保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在进行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写作情境的创设,设计出和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的实训内容和情境。在实训中培养学生写作技巧和写作兴趣。例如在学习就业文书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应聘现场,让学生分组进行招聘广告、求职信、求职简历和应聘书等形式写作,因为这种活动更加贴近职业学生实际情况,多数学生都会积极参与进来,从而提升学生写作技巧和职业能力;其次,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过去传统的黑板教学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要求,也很难吸引学生注意力,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教学内容制成课件,在课堂上展示,补充教材内容的不足,增加教学容量,从而显著提升教学效率。

3.提高高职院校管理者对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认知

首先,要提高院校管理者对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认识水平。让他们能够充分认识到开设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人文素养以及就业能力,进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其次,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认知水平。要让广大教师认识到提升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在学生综合素质和未来职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保证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开展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和发展。

总之,学习好高职应用文对职业学生今后就业、生活和工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应该充分认识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切实做好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林青,丁颖.“活动体验式”教学法在技工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6(23)

[2]黄洁.浅谈一体化教学方式在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2(04)

篇7

1.1应用文写作范围涉及职业生活的多个层面

从应用文写作的范围来看,应用文可以分为专业应用文和通用应用文。专业应用文包括司法文书、经济合同、广告写作、科技写作等专业化较强的文书,通用应用文包括求职、申请、可行性报告、计划、总结、邀请等相对通俗的文书。在一个人职业生涯中,很多职业活动都要使用到专业应用文或者通用应用文,并且涉及到主要工作的越日常事务等职业生活的多个层面。换句话说,如果一个职场人员缺乏合格的应用文写作能力,那他的职业能力就是不完整的,很多职业方面的工作就无法开展。

1.2应用文写作能力与职业素质相互依存

顾名思义,应用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应用性,是一种解决工作问题的基本工具,也可以这样理解,很多工作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用到应用文文本。从这个层面来看,应用文写作能力与职业素质能力是息息相关的。应用文写作的格式规范具有很强的程式性,对标题、称谓、行文语气、正文、附件标注、发文时间、书写格式等有明确的规定,如果职场人员熟悉自身工作的工作特点,了解相关的工作程序,就能得心顺手、灵活的使用这些程式化的写作流程。相反,通过应用文写作的锻炼,学习者能更快更深层的了解相关职业的工作要求,有助于个人职业素质能力的提高。由此可见,应用文写作能力与职业素质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2.应用文写作教学与职业素质教育融合的途径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应用文写作与职业素质的关系。因此,在高职教育过程中,要围绕职业素质教育,来定位和组织应用文写作教学,结合各自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把应用文写作教学与职业素质教育教学融合在一起,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1将应用文写作教学纳入职业教育体系

高职院校在开设专业类别时以社会分工的需求作为划分依据的,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专业教育的本质就是职业教育,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职业人才的需求而进行的教学。在进行应用文写作教学时,首先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然后再传授写作的技巧与格式。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将各种专门性的应用文写作教学纳入到职业教育体系中,并且由专业知识扎实且写作技巧较强的教师担任应用文写作教学工作。

2.2改革教学内容,增加学生职业需求感

当前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缺乏对专业个性化的思考,使教学带有被动性和盲目性,对应用文教学的内容改革势在必行。对于专业文种的应用文写作,要采用具有专业个性的教材。将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内容与专业紧密相关,学生对课程的职业需求感才会增加,同时也不会觉得教学内容过于浅显。对于通用文种的应用文写作,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强化通用文种应用文写作的职业需求性。比如,在求职信的写作上,融入求职技巧、沟通手段与职场心理等现代职场生存经验,强化学生的职业需求感;在授课内容的顺序上,先讲求职信,然后再讲求得职业后面临的工作计划、学习计划等。

2.3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学生职业参与感

要达到增加学生职业参与感的目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教学中创设职业情境。无论是专业文种还是通用文种的应用文写作教学,都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分工合作,模拟职业情境,使学生既能感受到应用文的实用性,又能在模拟职业角色中主动学习应用文的写作。通过审理一个典型案件,让学生分工写作书、答辩状、上诉状、判决书等一系列司法文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司法文书的写作,同时还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由于职业生活涉及各种应用文,因此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模拟一个完整的职业生活情境,根据职业进展的需要进行每一种应用文的写作训练。

3.结语

篇8

论文摘要:作为人类社会早已存在的应用写作与文学写作两大部类的写作活动,其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水平存在着应用写作滞后于文学写作的现状。由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应用写作人才的需求,当今应是真正建立起科学化的、当代应用写作学理论体系和教学训练体系的年代。“当代应用写作学”的理论与训练体系,应由“两个理论层次”:“当代应用写作原理学”和“当代应用文体写作与训练学”共“九论”构成,在“九论”研究中要科学界定其研究对象、范围、内容和重点。

一、问题的提出

新时期写作学理论研究与建设经过三十年的探索和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写作学理论专著、教材和论文成果的丰硕,足以令我们感到鼓舞和振奋。然而,作为人类社会早已存在的两大部类的写作活动——应用(或实用)写作与文学写作,其学科理论研究水平相比较而言却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性,即应用写作还滞后于文学写作的研究水平。

应该说,近二十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普遍从重视文学写作研究转向了越来越重视应用写作研究。在应用写作研究领域,同样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诸如著作、教材和论文等),其中不乏有创新之作。但从学科建设的视野审视,应用写作学还未能形成较为完备、科学的理论体系;应用写作教程,仍明显地停留在“知识+格式+例文”的经验和方法的归结层面上,未能建构起深刻揭示应用写作自身本质特征和内在写作规律的科学化的理论与训练体系。当代应用写作学还未能出现像“文学写作学”那样的诸如“诗歌创作论”、“小说创作论”、“散文创作论”、“戏剧影视文学创作论”等那么多的宏篇理论巨著。这种研究现状不能不令我们写作学界同仁倍增时代责任感。

2O世纪9O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更新了人们的思维观念,开阔了人们的研究视野,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都在逐步转轨变型,现作活动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应用文体写作的适用范围几乎遍及了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商贸等各个领域和科学技术、文化交往的各行各业。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建设对应用写作人才迫切需求的客观事实,不允许人们对当代应用写作学的研究与理论建设问题等闲视之,所以,20世纪9O年代成为应用写作大发展的年代,成为应用写作学的理论体系和训练体系逐步形成的年代。笔者认为,到了21世纪初期的今天,应该是当代应用写作学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尽快提高质量和层次与水平的年代、是真正建立起科学化的当代应用写作学理论体系和训练体系的年代。

二、首先应准确界定当代应用写作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与内容

建立科学化的当代应用写作学的理论体系和训练体系,首先必须弄清楚和回答四个重要而又基本的问题,即何谓应用写作?何谓应用写作学?应用写作学独特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应用写作学的研究范围与内容如何界定?这些根本而又重要的理论问题。写作界学者们虽已有多种论述,但认识却很不统一。

我们说,作为人类所特有的精神生产的写作实践活动主要分两大部类:一类是具有审美功能的文学写作活动,一类是具有实用功能的应用写作活动。所谓“应用写作”,是指在经济社会管理中,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种商贸组织所广泛运用的各种行业性的常用文章的写作。它一般包括处理公务的机关应用文和处理私务的日常应用文两大类。

从现当代文体分类学的角度看,写作学界一般把当代文体分为四大部类,即文学类文体、应用类文体、理论类文体、新闻类文体。而广义的应用写作,除包括上述应用类文体(公务应用文和日常私务应用文两大类)外,还包括一些习惯上人们不称之为应用文的新闻文体、理论文体等,人们又多以“实用写作”称之(相对于文学写作而言)。

就当代应用写作(广义)而言,又通常把它分为四个部类:第一类是行政公文写作(十三类);第二类是工作事务文书写作(诸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工作报告等);第三类是日常应用文写作(诸如书信、申请、协议等);第四类是行业专用文书写作(诸如法律文书、财经文书、新闻文体、理论文体、外交文书、军事文书、科技文书等)。对现当代应用文体要进行系统归纳分类,可多至数百种。

应用写作的“应用”二字,是其基本的特性和功能,它具有以下四层含义:一是它的写作内容是经济社会管理和社会生产与生活以及实际工作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直接的应用价值,在经济社会管理中起到“中介性”①和“工具性”的功能作用(它不像文学写作那样对阅读欣赏者只是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思想情感的共鸣作用);二是它有着直接明确的写作目的,或传播信息、或交流经验、或指导工作、或指挥行动、或协调关系、或告知事项等,其针对性很强,行使着行政管理的社会职能(它不像文学写作那样主要是为了审美愉悦和消遣,作者的创作思想是靠“形象”描写本身予以间接地表现的,其创作目的在于寓教于乐,陶冶人们的情性);三是它的写作表现方法不是采取文学写作的艺术化的方法(如虚构、夸张、典型化等),而采用的是朴实简练、准确真实、实录直书式的表达方法,直接宣明写作的主旨和目的,靠无可置疑的事实材料表述和逻辑分析论证来理智地“说话”;四是它的文体结构组合形式一般都有大致的规范性和格式化的要求(它不像文学文体那样没有结构的格式化要求,追求创意性的特色)。由此可见,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工作问题、明确写作目的、真实具体的写作内容、朴实简练和准确直书式的语言表达、写作格式规范性的要求、直接产生实际工作效率的写作价值,以及在经济社会管理中起到“中介性”和“工具性”的管理功能作用等特点,构成了当代应用写作活动的本质特征。

应用写作和文学写作其精神劳动的最终成果形式固然都是文章,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思维、反映的产物,运用的表达工具都是语言文字,写作目的都是为了表达思想情感和传达信息,但二者的区别却是十分明显的。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二者的社会功能作用不同:应用写作的直接目的和作用主要在于指导经济社会的生产、发展和管理,以及日常工作的开展,主要行使经济社会管理的“实用性”功能;而文学写作的主要功能是“审美性”,即通过艺术形象的塑造,对阅读欣赏者实现着审美愉悦和陶情冶性的教育影响作用。“实用性”是应用文体写作成为经济社会管理的“中介”和“工具”的本质功能;“审美性”是文学文体写作成为大众“审美欣赏教育”的本质功能。这既是两种写作活动的“个性”特点,又是二者的本质区别点。

由此论之,所谓“应用写作学”,就是研究现当代应用文章的写作特点、过程、功能作用、写作规律和写作规范、方法、技巧的一门学问。

根据同志的“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矛盾论》)之说,应用写作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当代应用类文章在写作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具有的各种特殊的矛盾性的问题。

由应用写作的特殊的矛盾性问题,决定了当代应用写作学的主要研究范围和内容应由九个方面构成:一是应用写作活动运作过程、特征、功能和写作规律的研究;二是应用写作学理论体系构成的研究;三是应用写作活动产生、发展历程和历史经验的研究;四是应用写作作者应具备的智能素养研究;五是应用写作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论的研究;六是应用文体的分类与分类原则和方法的研究;七是各类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原理、写作规范、写作方法和技巧的研究;八是各类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训练体系和训练方法的研究;九是当代应用写作工具与手段的现代化变革(如电脑写作操作技术)的研究等。

三、当代应用写作学理论与训练体系的建设

由以上对当代应用写作学的学科概念、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内容的探析,我们认为,建立起科学化的“当代应用写作学”的理论体系与教学训练体系,应由“两个理论层次”与“九论”构成。其理论体系的层次构成为:

上编为写作基础理论层次:“当代应用写作原理学”,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

(一)应用写作行文过程、特征、功能与规律论——主要是对当代应用写作行文运作过程的研究,包括对应用写作的取材、炼意、谋篇、行文、定稿、成文与行文办理程序的研究;包括应用写作活动的本质特征、社会功能作用、写作行文规律的研究等。它旨在阐明应用写作活动行文运作过程的特点、内容与规律。

(二)应用写作理论体系构成论——主要是对应用写作学的研究对象、范围、任务、内容、方法和理论体系构成的研究,以及对应用写作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的研究等。它旨在阐明如何科学地建构当代应用写作学的学科理论体系与训练体系。

(三)应用写作产生发展流变论——主要是对应用写作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学科理论的逐渐形成与发展、国内外应用写作学的研究状况等理论问题的研究。它旨在阐明应用写作产生、发展与演变的特征、内在规律与历史经验。

(四)应用写作作者智能素养论——主要是对从事应用写作的作者应具备的智慧、能力、素养以及智能结构如何合理形成的研究。它旨在阐明从事应用写作的作者要成为高素质的写作人才应该具备的主、客观条件和智慧与能力。

(五)应用写作教学目标与方法论——主要是对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职能、培养目标、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研究。它的研究应做到:针对不同专业的特定教学对象和培养对象,制定科学的培养目标、文体写作与训练的类别和内容。针对长期以来写作教学与社会对写作人才需求存在的偏差问题,其研究应注意做到:纠正写作教学目的的误区,使应用写作人才的培养与当今务实致用的社会需求相结合;纠正写作教学培养目标的误区,使应用写作人才的培养与为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相结合;纠正写作教学方法的误区,使应用写作人才的能力培养与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相结合;最终实现“懂理论、会写作、能办文”的(“学者+作者+实务者”)“三位一体”应用写作人才的培养目标。

下编为写作技术理论层次:“当代应用文体写作与训练学”,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

(六)应用文体分类论——主要是从文体分类学的角度对当代应用文体分类的原则、标准、方法、意义和作用等进行研究,从而对当代所有应用文体作出系统、全面、科学的类别划分。它旨在阐明各类文体的独立意义、个性特征和社会功能作用。

(七)各类应用文体写作原理、规范、方法论——主要是对当代各类各种应用文体的文体特点、写作原理、写作规范、写作方法与技巧等的研究。它的研究应做到各种文体写作原理、写作规范和写作技法论述的理论性与写作实践训练的可操作性达到有机结合;其研究应改变过去那种“知识+格式+例文”的旧格局,构建起“写作理论+写作规范+写作方法技巧+例文导学”的新模式,力求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八)各类应用文体写作实践训练论——主要包括对各类应用文体写作教学实践环节的写作技能训练(工程)体系的研究;各类应用文体写作训练效果测评体系的研究等。它旨在阐明各类应用文体写作技能训练的特点、内容、过程、途径、方法和写作规范与要领等,应力求达到文体写作理论指导与文体写作实际训练的有机结合与最佳结合。

篇9

[关键词]高职 应用文写作 技能性

[作者简介]仇燕玲(1972- ),女,广西灵山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文写作。(广西 南宁 530008)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143-02

高等职业教育以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注重实用性知识的技能训练,以达到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目的。但是由于应用文写作的课程性质及职业院校的学生特点,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难以体现技能性。以下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应用文写作技能性教学的一些体会及实践。

一、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技能性的体现

我们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明确高职教育应用文写作课程技能性的重要性,切实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水平,培养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专业及培养目标决定了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技能性。高职院校开设应用文写作课,是为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这就决定了课程教学必须服务于专业技能的培养。应用文是用来解决工作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又总是与一定的职业或行业挂钩,因而应用文教学必须围绕学习者将来能够有效解决特定的工作问题开展,突出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技能性。

2.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材具有明显的技能性。目前社会活动日益频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人们在工作、生活中要有效地解决许多繁杂的事务,就需要使用应用文,如请示、报告、通知、邀请函、投标书、调查报告等,因此应用文的写作变得更加重要,其技能性也日渐明显,新编的教材涉及相关应用文也多了起来。许多高职院校所选用的应用文写作课程教材理论性与技能性并重,常用文书和事务文书的例文也比较注重。教师根据教育对象的需求确定教学目标、深度和广度,突出教学的技能性。尤其在选择教材时也相应考虑各专业的技能特点,如人力资源专业学生应注重公文的写作与处理;经济专业的学生应选择商务文档写作;信息专业的学生选取网络应用文;艺术专业的学生应选择宣传类的应用文。

3.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技能性。随着科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社会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成为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因此,在课堂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技能性是首要任务之一。如在“市场调查”这一文书的内容中就要涉及“市场营销”的知识,在“投标书”内容中既讲授“商务的有关理论”,也要教会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合同条件”“技术标准”。这些教学内容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此外,在“广告词”的教学中,教师在上课时可以选取电视上热播的广告,让学生感到熟悉又贴近生活。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技能理念,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上强调:适应社会的发展,以满足生活、工作的职业能力需求和可持续发展,让学生了解掌握未来职业的状况,具备解决生活、职业实际问题的写作能力,以保证学生走上社会之后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二、在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中突出技能性

高职院校中的应用文教学存在只强调理论而忽视技能性的现象,因此,应用文教学的改革应该提上日程。要求任课教师既要有丰富的写作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实际写作应用文的技能,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积累经验,在教中学,在教中实践;学校要定期派教师到企业进行相关专业的实践与研究。因此,应用文教学的改革必然要求使学校、企业、教师三者有机结合,相互配合,互相促进,是非常有必要的。以下是尝试教学改革几点措施:

1.创立“模真公司”。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或学生的创业理想,以教学班为单位设立一个模真公司;或者将一个教学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5~8人),以小组为单位设立多个模真公司。根据有限责任公司章程,确定公司名称、公司地址、经营范围;根据公司的经营范围和产品特点,设置公司的组织机构、职能部室,划分职责范围;每个学生都是公司的一名成员,并进行适当的定岗(部门经理或业务员)。各公司以赢利性部门(如市场部、物流部)为主体,开展公司与公司之间的业务合作。教师根据模真工作的需要,逐步进行相关应用文写作理论与实践教学。

2.建立“模真”教学模型。教师根据模真公司的经营性质和产品特点,以工作需要为中心,设计“工作目标+习作主题+理论教学+习作讲评”的教学模型。模真教学模型可使模真工作环境中的工作目标更加具体,便于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同时有效地形成师生教与学的互动机制。教学模型分为“单一性教学模型”和“综合性教学模型”。“单一性教学模型”,即根据公司工作需要,确定一项具体工作任务,以这项任务为主体,拟定相应的文案,然后对相关的写作理论进行教学。“综合性教学模型”,即确定一项具有“合作性”意义的项目,根据这一项目开展过程中所涉及的一系列相关商务文案,有机地组织写作理论和实训实践的教学。“综合性教学模型”是对相关章节的写作理论进行全方位系统的组织安排,按工作任务的相关性形成各章之间相互联系、整体统一的理论教学体系。

3.引导学生使用互联网。教师要具备较强的互联网能力,从网络中发现应用文写作的知识以及例文,对学生利用网络学习适当地引导,指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模拟实践进行应用文写作的深入学习。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在网络上阅读优秀企业的市场调查、合同范本、开业典礼的贺词等,从多渠道让学生充分认识应用文写作的基本常识,体会应用文写作的技能性。目前网络中也存在不规范甚至错误的应用文范本,教师可以在网络中寻找反面例子,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判断网络的范本是否可以参考。我们的社会正处于信息时代,网络已经成为资源宝库,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学习应用文专业知识,使学生更多地意识到应用文写作的作用,既强化了学生对应用文写作技能性的认识,又能提高自身信息素养。

三、提高应用文写作技能性对策

长期以来应用文写作教学主要采用的是写作者知识+例文解说+动手训练,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学生掌握基本要领,接触许多优秀规范的应用文作品后,加强了学生的技能训练,这对于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有一定帮助。以下是笔者为学生应用写作技能的全面提高而采用的一些具体措施。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写作技能。应用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强调“五为主”,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验为依据,练习为主线,培养能力为主旨”的教学原则。因此教师鼓励学生课外进行各种写作实践,如给每位学生印发征文材料,鼓励学生参加社会上各种级别的征文比赛,让学生通过“写作”,走向社会,走向生活;鼓励学生参加暑期调研等。学生经过这些写作实践,不仅提高了应用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应用写作的兴趣,增强了自信心。学习课本上没有的新知识,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注重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中心,进行知识、技能、方法层面的纵深拓展。加强应用文技能性训练,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并让学生自觉掌握学习的方法。只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应用文写作作为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创造性的活动来组织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创新教学方法,加大训练力度。创新是当前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高等职业教育直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企业,为社会职业岗位群培养专门人才。培养合格的高职毕业生,创新教学方法是提高应用写作教学质量的保证,训练教学是创新的关键环节。因此,应用文写作教学训练不再是理论教学的辅助部分,而是教学任务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应用文创新意识的培养要学而创,创而学,只有具备勤奋求知精神,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才能在自主创新中发挥生力军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增强学生的写作技能和综合素质,如到企业定岗实训,训练应用文写作,不仅打破传统局限于课堂、书本知识的传授,而且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实现知、情、信、意、行的转化。总而言之,教师有了先进的、科学的创新教学观念,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从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3.以情境模式教学,提高学生写作技巧。情境模式教学是以生动形象具体为主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教师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有目的地创设一定的情境,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如在讲操作性强的应用文文种时,合同、招标书、通知、贺词、会议记录等,模拟现场让学生扮演机关、企事业单位秘书、文员针对某一具体事务的处理和处置,练习给上级写汇报材料,让同学们作现场口头汇报,领导作报告,同学们做现场记录等,或在规定情境中口头和书面完成应用文写作等。使说写结合,丰富教学形式,以活跃课堂气氛。这一做法联系实际,不但使训练内容丰富、实在,更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行了实际操作,体验了写作过程,锻炼了动手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写作技巧的目的。

四、在校企合作中强化应用文写作的技能性

应用文作为一种主要的手段和传媒,发挥着处理、存储、传播、交流信息的职能,是高职院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实用课程,日常生活、公共事务、人际交往等领域都会运用到应用文。应用文写作能力是中职学生所应具有的综合职业能力之一,因此有组织有步骤地实施校企合作是强化应用文写作技能性的根本保证。

1.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应用文写作技能离不开企业的大力支持,要切实推进职业能力训练,就必须充分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如一些酒店、超市、公司每天都要接触一定量的资料文件。为此,我们选择具有强烈合作意愿的企业作为我们的校外实训基地。这些企业的需要正好与我们的实践性教学需要,与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的需要相吻合,

2.切实推进写作技能训练。学生通过在企业实训练习,更加真切地学习公司办公流程,了解商务文案写作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和创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生在企业中掌握了企业的某些活动,如企业相关制度的改革、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新产品营销活动、博览会、人才招聘会等。各公司在“模真”商务活动环境下,相互之间开展业务合作,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既强化了应用文的写作方法,又可以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培养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精神。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技能,在教学中强调应用文写作技能性,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形成良性互动的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张秀芬.关于对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探索[J].今日科苑,2009(2).

[2]侯艳红.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如何体现实用性[J].华章,2012(1).

[3]何红梅.高职院校公文写作研究性教学探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篇10

关键词:农业院校 应用文 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应用写作在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变得日益重要,应用写作的地位不断获得提升,大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在很多高等农业院校应用写作教学却存在诸多问题。学生的应用写作知识贫乏,应用写作能力极为欠缺。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在应用写作教学方面需加大力度。从教学方法、实践训练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应用写作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农业应用型人才。

一.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是时代对大学生的需要

应用文写作课程作为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在经济、行政、司法、教育以及日常生活各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写作应用文的需要在每个人工作、生活过程中无处不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学习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因为,现实生活空间里,从国家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到社会团体或个人,人们处理事务、交流信息、沟通协调,每一具体环节都少不了用应用文体来完成。对于任何一个高等院校的学生来说,能否掌握必须的应用文写作技巧和使用方法,对他们的求职、工作、生活将发生重要的影响。合格的自荐书、求职信、简历等可以成为他们求职过程中的基本技能,熟练撰写试验报告、科技论文、专业论文更离不开应用文写作。在实际工作中,学生将来所从事的实际工作与在大学里学习专业完全对口的确实不多,但不论从事何种工作,要想较好地达到预期的目的,常常要诉诸笔墨,写成计划、总结、报告、书信、电报等等,没有一定的写作水平和较强的写作能力,是写不出用词准确、观点鲜明、逻辑严密的文章来的。有些大学生虽然专业知识比较扎实,但文字表达能力欠缺,这就是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眼高手低”。因此,对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培养实用写作能力是非常有益的、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二.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目前,全国许多高校应用写作课程的设置已基本普及。但许多高等农业院校由于对应用写作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迫切性认识不足,重视也不够,致使学校应用写作教学,存在着该课程不受重视或被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致使这些学校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

1.学校和学生重视不够

从学校的管理层和任课教师的角度,总认为应用写作是文科专业学生学习的技能,农业院校农科学生学与不学无关紧要。认为应用文写作就是一门等同于大学语文、道德修养和政治法律的人文素质课程,只要让学生对一些自己认为比较重要文种的概念、基本写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就可以了,而忽视了写作的另一重要属性——应用性和技能性。从学生的角度,认为应用文写作课并非专业课,可学可不学,学了也用不上,即使将来用上了“百度搜索”,“照葫芦画瓢”也能应付;学习应用文写作也没有学英语和计算机那么投入,进而导致对这门课程采取一种“敷衍了事”的态度。甚至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声嘶力竭,学生在下面自得其乐,睡觉的、学英语的、看小说的、手机聊天、上网的比比皆是。

2.课程开设,专业不完整

据统计,很多高等农业院校,很多专业仍未将应用文作为必修课开设,很多学校往往只是给个别专业(如法律、财经、公关、教育)等文科类的专业开设应用文写作,却不给其他专业的全日制本科学生开,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农科类专业学生只要学好专业课,应用文写作可学可不学。导致的后果就是,农科类专业的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教育,往往在实践中,会很好地做各种实验,会利用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研究,但往往不会很好地将实验结果,科研成果用实验报告和科研论文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3.没有配备专门的应用写作教学师资

应用文写作课的应用性十分突出。这门课的教学,要求教师既要有很好的理论知识,又要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目前很多高等农业院校虽然已普遍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但未相应地配备相关专业的师资。现有的应用写作教师多为中文专业出身,他们在文学写作教学上挥洒自如,能做到游刃有余。但由于既未系统学习过应用写作,又缺乏实践经验,同时又缺乏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如财会知识,金融保险知识,农业法律知识等。因此在教学中难免力不从心,尤其是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应用文体(如经济活动分析报告、财务分析报告)更是如此。基于上述情况,上课时,照本宣科者多,现身说法者少。这种状况导致课堂教学机械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致使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等环节多流于形式,学生真正收获不大。

4.随意减少学时

应用写作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涵盖内容又很广,因而教学所需时数也必然较多。但事实上,有的农业院校即使给相关专业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课,但实际执行中,如果课时跟专业课冲突,只好随意减少应用文写作课的课时。应用写作教学一般只能在30学时左右,有的学校甚至只有十几个学时,这对于内容繁杂的应用写作教学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而更为可悲的是,有的专业为了保证专业课的教学甚至根本无暇顾及这门课。农科类学科尤为如此,他们往往更以专业课专业技术含量高,应用文写作可有可无为由,漠视应用写作教学。

三.应该采取的措施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应用文写作课的教学纳入教学计划

随着社会的深入改革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各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标准越来越高,传统的具有单一专业能力的人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而那些既精通专业又会管理,且具有一定写作水平的复合型大人才,却倍受用人单位的青睐。试想一下,作为一名农业院校毕业的大学生生不会写调查报告,不懂得相关应用文的格式,这样的人怎么能从事高新技术开发和推广工作。鉴于此,高等农业院校在教学中,不应只注重专业课的教学,应把大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当作文化素质的一部分来培养,把应用文写作课的教学和训练纳入教学计划。

2.在教学中应做到“教”和“练”紧密结合

应用写作也是写作,必须具备一定的写作知识和写作素养。尤其要掌握各种文体知识和格式才能在写作中更合乎规范。教师只有将应用写作的理论知识教给学生,学生才能做到心里明白。比如在讲授请示与报告两种文体时,就应当对两种文体在内容含量、行文时机、具体功用三方面的区别作理论上的介绍,当然学习应用文最根本的是要用它处理实际问题,因此在对高等农业院校学生进行应用文教学时,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相对弱化,避免学生被理论所束缚,忽视应用写作的实践性。但也绝不能略去必要的理论教学。同样,如果空谈理论,而忽视练习,学习应用文写作也是一句空话。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只教不练不行,只练不教也不行。必须做到教和练紧密结合。

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必须重视平时的训练,并把它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只教不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很多应用文体,只有通过练习写作之后,才能加深对写作格式的认识,体会到应用文体,尤其公文写作格式程式化的严肃性和规范性。例如学习请示的写法,教材中介绍请示的格式时,指出请示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落款、日期等几个部分。但是各个部分出现在什么位置,各个部分应该如何排列组织,这些都不容易用文字交待清楚。而通过练习请示的写作,则可对各个部分的具体写作和安排有直观的了解,方便学生掌握应用文写作时的不同格式。写作过程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又是对所学知识的检验,因此这门课程一定要落实到写上。

3.教学中注意课内学习和课外锻炼相结合,尽可能提供大学生应用写作的机会,提高大学生的写作兴趣

大学生应用写作水平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仅靠学习应用写作课是不够的,还要靠学生个人课余练习和深化。可结合农业院校学生的专业、学习、生活特点和规律,将应用写作的训练和提高融入学生学习生活中,如工科学生可进行“小发明,小创造”科技论文比赛、学生科技报告,农科类的学生可开展辩论赛、尤其是暑假社会调查,应高度重视,防止流于形式。通过一系列社会活动和竞赛,使大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切实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