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合作社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4-02-21 17:58: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生产合作社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生产合作社管理制度

篇1

关键词:农业互助保险 再保险 保险合作社

农业互助保险的优势

农业互助保险,是指农民按照合作制原则建立保险组织,自愿参保、自主经营、民主管理,为其成员提供农业保险服务的一种农业保险模式。农业互助保险模式的优势在于:

(一)有效降低组织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且保险费率低

农业互助保险的运营成本远低于普通保险公司。以农业保险中数量庞大、必不可少的基层机构为例,农业互助保险的基层机构主要为农民自己组织的保险合作社,一般委托社员代表担任相关工作,不需要全日制工作人员和专门办公场所,可以节省大笔开支。在理赔工作的进行过程中,由于互助保险的参与者都是农民,对农业生产规律和灾害损失特点比较熟悉,因此可以便捷地承担小额保险理赔工作,一方面解决了农业保险理赔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节约了专业理赔人员的工作费用,大大降低了保险的运营成本。除此之外,农业互助保险的特点为互助合作,本身不以盈利为目的,保险产品价格中不含利润部分,自然也能够直接降低费率。

(二)有效降低道德风险和逆选择几率

在保险公司与投保人在专业知识及信息方面极其不对等的农业保险中,由于投保后的懈怠和投机心理,投保人往往会减少对农业生产的必要投入、不积极保护农业生产安全,使得农业保险事故的发生几率大大增加。同样,农业保险中的“逆选择”问题也可能比其他保险都要更严重—在所有农业项目中,农民会选择其中高风险的项目进行投保,而这种细微的风险差异作为保险人而言很难观察和了解到,因此最终会形成“赔付率上升—费率提高—保险萎缩”的恶性循环。

在农业互助保险中,道德风险和逆选择的几率可以被降到最低。其原因在于:一方面,互助保险的每一个投保人都兼有保险组织成员身份,投保人与保险组织具有经济利益上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参加者都是本地农民,具有共同地缘和业缘的参加者相互之间比较熟悉和了解,容易产生共同的利益趋向(亨利·汉斯曼,2001),进而实现彼此之间的相互监督和自我约束。

(三)容易获得农民的认可和信任并可扩大保险覆盖面

按照保险“投保越多、费用越低、保障越足”的大数法则,投保人数越多,保险越能进入良性循环。而我国农业保险长期以来发展不够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农民参保热情不高。很多农民在面对完全不熟悉的保险公司和复杂的保险条款时,有警惕和畏惧心理,这种心理再加上“靠天吃饭”的侥幸和“国家救济”的习惯,直接导致很多农民抗拒农业保险。而农业互助保险是以农民为主体组织起来的,投保人可以亲身参与保险的组织和运营,甚至于理赔事项也都是由自己或身边熟悉的人共同处理,农民的对保险的信任感和可控感会大大加强,自然容易接受。

(四)有利于实现农业防灾减灾

农业互助保险组织的投保人兼有保险组织成员身份,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防灾减灾,在增加保险组织赔偿压力的同时,也降低了农民从保险组织中获得分红的可能。因此,身兼两种身份的参保农民会主动采取必要措施降低风险的发生几率。一方面,参保农民会在自身农业生产过程中加强农业管理,降低风险几率;另一方面,他们也会积极推动农业互助保险组织利用其生产经验及其掌握的资源优势,进行成规模的防灾、减灾工作。从国际上来看,提供防灾、防损工具,进行防雹增雨,防治病虫害,进行植物保护,组织家畜家禽检疫防疫,推广优良品种以及农业新技术都是农业互助保险组织常见的活动。这种方式相较一般农业保险单纯的“投保——灾害——理赔”模式,无疑更具优势。

农业互助保险制度构建基本原则

(一)民主管理与合作实施原则

在我国建立农业互助保险制度,无论在理论、立法还是实践中,都属于新鲜事物。由于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合作制的原则,使农业保险组织缺乏起码的民主管理制度和实施机制,地方政府干预过强。这种情况使得参保农民体会不到互助保险中“投保人即所有人”的主体感,农业互助保险的优势自然无从发挥。因此,在我国建立农业互助保险的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强调参保农民的主体地位,注重保护其民主管理保险组织和获得经济收益的权利。同时,政府在农业互助保险中的定位必须明晰——政府可以运用法律、政策及经济方式对农民参与农业互助保险进行鼓励和引导,但不能用行政命令方式干预农业互助保险组织的正常运行,这是我国建立农业互助保险制度的最重要、最基础的原则。

(二)国家责任原则

1.立法规制。引入农业互助保险制度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包括其特殊的性质、设立程序、条款设计、管理制度、财务流程、监管方式、税收待遇等,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通过法律上的规定,才能规范我国农业互助保险的基本制度,为其推广奠定基础。具体来讲,可以尝试制定《农业互助保险条例》,对农业互助保险的基本性质、运作管理模式、设立、合并、解散、清算程序以及国家补贴等内容进行规定,待时机成熟时,进一步将其上升为法律层次。

2.国家补贴。在我国当前农民收入低,保险参与意愿不强的情况下,通过保费补贴、保险组织经营费用补贴以及税费减免等方式降低农业保险产品费率,吸引农户参与农业保险是必须的。同时,这也是稳定国家财政支出,改变我国长期以来“灾后救济”模式、促进农业良性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法定再保险原则

农业保险的特点在于,一旦发生风险往往是大范围、高损失的。因此,对于农业保险而言,风险能否有效分散是其良性运作的关键,而再保险就是分散风险的最有效手段。所以,外国在开展农业保险过程中,往往将再保险制度的建设作为核心和重点。目前,我国并未建立严格意义上的农业再保险机制。在再保险提供不足的情况下,农业互助保险的发展只是表面现象,一旦发生大规模灾害,就有可能对现有的农业保险组织造成毁灭性打击。因此,建立法定的、国家投入充足的再保险体系是农业互助保险良性发展的必需。

(四)自愿与强制相结合原则

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是世界各国农业保险的共同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推行强制保险的意义在于:第一,培养农户的投保习惯;第二,最大限度地体现保险的“大数法则”,降低保费、降低风险。当然,为了避免强制保险带来投保人的抵触和保费负担加重,国家有义务为投保人提供较大幅度的补贴。我国农业生产主要由农户自行进行,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农民并未形成为农业生产进行投保的习惯。如果在农业互助保险中完全采取自愿原则,将直接导致农业保险推广缓慢,影响整个农业生产的良性发展。因此,应根据国家农业保险发展计划和各种具体农业生产特点,结合保费补贴、保险信贷挂钩等手段,实现农业保险的自愿与强制相结合。对此,可以参考日本成功经验,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如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进行强制保险;对其他农作物和牲畜实行自愿保险。当然,强制的方式、程度等都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我国建立农业互助保险制度的初步构想

(一)农业互助保险的基本体系构建

我国各省之间农业生产状况和经济状况差异较大,再加上我国分税制的现实,农业互助保险以省为单位进行组建较为适宜,其性质应确定为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团法人。初步可以考虑:在乡镇一级设立农业互助保险合作社,由参保农民组成和进行管理,其职能在于:直接面向农户提供保险服务,具体包括收取保险费、办理入保手续、进行理赔核赔以及相应的农业技术支持。在县级设立农业互助保险合作联社,该机构的职能在于为合作社提供再保险,同时,联社对合作社有业务指导、监督的权力。在省级设立农业互助保险合作总社,总社的工作范围包括:为联社提供二次再保险,根据本省情况科学设定保险合同条款、费率以及再保险的成数等,同时负责对全省农业互助保险工作进行监督和稽查。

以省为单位建立农业互助保险组织,并不意味着中央政府在农业互助保险上无所作为。中央政府应建立全国性的中央农业再保险机构,为各省农业互助保险总社提供超额赔款再保险,一旦发生超出省社自负额的重大农业灾害,可以迅速调集资金进行应对,我国农业互助保险基本体系如图1所示。

(二)两级农业保险基金的设立

由于农业互助保险的政策性特点,按照国际惯例,政府应提供足额资金支持。根据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中“支农支出由中央和地方分担负责”的精神,农业保险所需资金应由中央、地方政府分别承担。因此,可以考虑在中央和省级分别设立中央农业风险基金和各省农业风险基金,由中央政府和省政府注入资金,作为农业互助保险的资金依托。平时,农业互助保险机构应当向农业保险基金依法缴纳风险金,在农业灾害发生时,农业保险基金按照相关规定向农业互助保险机构进行紧急支付。除此之外,按照国际惯例,农业保险基金还应负责对农业互助保险进行补贴,具体包括:针对投保农户保费补贴以及针对农业互助保险组织的行政管理费补贴。

除了由农业保险基金为农业互助保险提供的充足资金扶持外,各级政府亦有义务为农业互助保险提供发展支持。其中较重要的一环是针对农业互助保险组织的全面免税,这也是推动农业互助保险发展的国际通行做法。

(三)农业互助保险合作社的建立和运作

在农业互助保险合作社建立过程中,应采取由政府倡导和出资,农民自行组织的形式,既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又要避免可能伴生的过度介入现象。在已经组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地区,可以以现有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为依托进行构建。农业互助保险合作社是农业互助保险的基本细胞,也是其生命力所在和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其内部机构设置务求严谨。具体来讲,合作社内部可考虑建立社员大会、日常工作机构和监督机构。社员大会由全体参保农民组成,是农业保险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决定合作社的合并、解散、清算以及经营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可按照章程每半年或者一年召开一次。合作社的日常工作如保费收取、保险签单、理赔等,可以按照合作社规模,设立理事会或者选举社员代表负责进行,规模较小的合作社,可以只设主任及少数的工作人员。除此之外,为了监督合作社的日常工作,应当选举社员代表组成监督委员会,一旦发现合作社工作有违法、违规或者不合理之处,可以提出质疑意见、要求改正,或者召集临时社员大会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李勇杰.论农业保险中道德风险防范机制的构筑[J].保险研究,2008(7)

2.[美]亨利·汉斯曼著.于静译.企业所有权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3.郭建军.我国农业互助保险组织的情况及存在问题[J].决策咨询通讯,2008(2)

篇2

关键词:法国,农业现代化,启示

 

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中国政府追求的战略任务之一。总结和借鉴素有“欧洲的中国”之称、当今世界农业现代化成功的典型国家——法国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对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应对入世后国外农业的挑战、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以及解决“三农”问题,探求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农业现代化的含义

1.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在现代化理论中,虽然不同学派和不同学者对现代化的理解和定义有所不同,但学者们普遍接受现代化的两个基本内涵:一指发达国家工业革命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二指发展中国家在不同领域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展过程。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中指出,作为人类近期历史发展的特定过程,把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的实现作为现代化完成的一个主要标志也许是合适的。

2.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含义

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应该以现代化理论为基础,结合农业特点而提出。关于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涵义多种多样,目前,较为一致的为:(1)农业现代化是一个转变过程,(2)农业现代化是所达到的相应水平时的一种农业状态。现阶段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可表达为:通过科学技术的渗透,工业部门的介入,现代要素的投入,市场机制的引入和服务体系的建立,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用健全的社会化体系服务农业,使农业在形态上成为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农业。其基本目标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改变农业生产结构、投入结构、资源结构和生产方式等,提高农民素质和收入,实现农民富裕、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法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经验

从20世纪60年代实施农业现代化开始,法国农业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法国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广泛应用自动或半自动的农业机械,农业生产过程已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并己发展成为高效率、集约化的现代农业。法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式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是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和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系统的过程。法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无疑是成功的,总结他们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主要采取了的一些措施,借鉴其成功经验,对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有重大意义。

1.注重农业的经济投入

法国农业之所以有大的发展,是因为战后法国政府加强了财政干预,大力扶持农业,包括增加农业预算支出、扩大农业低息贷款、提供巨额农业补贴,尤其是在高速发展时期,农业投资曾长期占有较高比重。如1975年法国政府用于农业的财政支出为33.379亿法郎,用于农业投资的新增贷款50亿法郎。国家农业投资占总投资的73.9%到1987年法国政府农业财政投资已经达到了269亿法郎。法国政府采取的农业投资政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从税收、财政补贴和信贷等角度对农民购买生产资料特别是农机具给予资助。 (2)以补贴和贷款的方式对农民实施的水利、道路、电气化和土地整治等农村基本建设工程给予资助。(3)对农产品价格实行保护政策。(4)农业发展科研教育和培训及农产品销售合作社等项目的政府投资。政府对农业的大量投资,加速了资本和土地的集中,大力推进了农业的专业化和一体化生产,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2.构建农业经济合作组织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把家庭小规模生产联接起来形成社会化的大生产,把家庭小范围的经营和整个社会的大市场联系起来,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在法国,农业合作社种类很多。农业流通领域的合作社是农业合作社的主题,包括农产品收购、加工、销售和生产资料供应等。在法国的120万个农场中,有100万农场主参加了产前、产后的流通领域合作社。法国流通合作社属于纵向联合的合作社,合作社来组织、协调和推动家庭农场按照市场需要进行生产,通过流通领域合作社的运作,使家庭农场成为了食品加工企业的专业化和商品化的生产基地。这种不经过农业生产合作社就把农业生产者纳入到纵向一体化的合作轨道是法国农业合作社的最大特点。

3.加强农民的教育和培训

农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现代化农业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经营者的文化技术素质。法国把农业教育作为农业政策的重要组成。法国政府对农业教育进行改革,提倡公私共同兴办农业教育,由高等院校、农业高中、农业初中和半工半读4个层次组成农业教育体系,围绕“学以致用、就地施教、面向农村”开展教育,提高农业经营者的文化技术和管理水平。同时,通过国家、省和农场3级技术推广委员会,尽快把农业科研成果推广到生产实践中去,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4.农业规模化经营

对土地集中和农业互助合作给予财政支持。为了扩大农场经营规模,法国政府购买“无生命力农场”的土地,并优先卖给大农场主。政府规定出售土地的农场主可得到35年的预备年金,以鼓励老年人提前退休。对于转业来经营农业或扩大农场规模的青年农民,国家给予财政援助。对购进土地的大农户给予免税登记、无息或低息贷款。对停止经营的农场主或出租土地者(出租土地18年以上)由国家发给奖金。农场经营规模的扩大促进了农业机械广泛而充分的运用,加速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5.用多层次、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障农业现代化

法国的现代化农业,是由多层次、多元化纵横交错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来保障的。,启示。,启示。这些服务组织不仅跨地区提供科研、生产、试验、推广、教育培训、技术信息咨询、质量认证、销售及跟踪维修等服务,而且依靠自身拥有的实用的技术、准确的信息及可靠的手段,为农业生产及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在农业经营者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启示。,启示。法国形成了由政府、农会、农民以及私人企业等组成的有效服务体系。,启示。法国农用工业比较发达,私人企业销售网遍布农村,有的还开办出租业务,出租农场主买不起的大型农业机械,例如联合收割机等,服务周到。在政府的倡导和扶持下,农民也合作开办一些生产资料合作社和生产资料供应社,进行产前服务。生产资料合作社由若干农户集资,主要是用银行贷款购买农业机械,雇佣驾驶员,共同使用。生产资料供应社主要供应化肥、农药、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另外,由于法国农产品过剩,有关销售问题,除了私人企业外,农民们组织了各种产后服务的合作组织。

三、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几点启示

1.国家要加大农业投入,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

面对市场的国际化和竞争,投资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可以说,如果没有深刻的技术革命和财政投资,法国的农业生产不可能有飞跃式的发展。现代农业需要高科技、人才和资金,不是靠农民自身的力量可以做到的,必须依靠国家的支持。借鉴法国的经验我国应因地制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按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的要求,多元化多渠道筹集资金,并激励农民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当前,应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导向,集体和农民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驱动,外资投入为补充的农业投入机制,逐步完善农业投资机制,提高基本建设投资效益,确立投资主体的职能,制定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同时,政府为了保证资金的按时到位和合理使用,还应该加快农业投资立法进程,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克服政府投资的随意性。通过法规约束,来保证对农业投资的稳定增长及对资金使用的有效监控。

2.国家要建设齐全的农业经济组织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系统

多年前,我国农业改革建立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以分散的小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围绕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应积极引导和支持以行业或产品为纽带的各类民办的专业协会、研究会和合作社等农民自发的服务组织,发挥其在保护农民利益、沟通市场信息、组织产品运销等方面的作用。当然,要实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必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借鉴法国的经验,当前流行的靠订单联系起来的“公司+农户”模式是一种松散而不持久的“订单农业”产业化模式。最好的办法是:在实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要采用产业一体化组织战略,塑造崭新的产业组织结构。,启示。成立各种行业协会和产加销联席会议等行业组织,让商品生产专业户普遍加入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各类市场主体高度组织化的结果是,在农业产业内部和涉农领域形成平衡的组织结构,从而有力地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要加强政府在基层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大以资金为主的政策扶持。要改善金融服务,切实解决农民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贷款难的问题。要强化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监管。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担当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监督管理职能,制定农业服务的行业标准,规范服务行为,明确服务质量。大力推行服务质量承诺制,服务收费公示制,不断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3.国家要努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广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是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我们要发挥在农业科研、教育方面的优秀,要以农业院校、农函大、文化技校为阵地,抓好乡村干部、农技人员以及广大农民的教育培训。根据农村的现状和实际情况,开展农民教育、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加强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加强非农产业就业技能培训,加强市场知识方面的培训,有选择地组织农民到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参观考察,或外出经商、打工,以贴近市场、开阔眼界、提高素质。

4.国家要扩大土地经营规模

制约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是土地经营规模小,而且极度分散。土地逐渐集中,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必经之路。在有条件实行土地规模经营的地方,应实现土地大规模经营,以促使农村产业分工。建立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进行土地流转机制创新。培育核心农户,强化农业现代化实施主体。对自愿放弃土地的农民给予经济补偿,顺利实现土地集中。

5.国家要走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国家要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努力使人口、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所以,农业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基础上。法国当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向是绿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追求可持续发展,创造人和与自然和谐的环境。这也是当今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根据我国国情,坚持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贯彻计划生育、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三大基本国策,把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要控制农业人口增长,提高农业人口素质;要依法保护和合理开发土地资源、水资源和其他各种农业资源,坚持利用、开发、整治、保护相统一的原则,以提高农业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要高度重视水利规划,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要建立农业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加大治理污染的力度;要大力推广生态型农业生产模式,发展绿色食品;要切实加快绿化建设,逐步建设生态绿地系统,构筑城乡绿色生态屏障,以创造一个优美洁净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科学管理,促进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顾焕章,张超超.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

[3]洛纯.法国农业概况[J].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1998,6.

[4]严官金.农业与农村现代化[M].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篇3

农村改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为标志,全面展开了各项改革,取得了辉煌成果,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农村的发展遇到了不小的困难。深化农村改革的问题,已经摆到人们的面前。

本文本试从农村土地产权、经济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三个方面,提出深化农村改革的构想。

一、深化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改革的构想

(一)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的缺陷。产权,即财产所有权,是指财产所有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物(财产)占有、使用、收益与处分,并排他干涉的权利。是最具有重要地位的物权,又是唯一完全的充分的物权。现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体系,土地产权主要划分为土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含土地承包经营权)。

1、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不明。国家所有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法律规定得很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条规定“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则法律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对农村土地相关内容作出规定比较早的法律是,1986年4月12日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由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可以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这一规定,似乎是明确了,不过其中的“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就更加使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了。对当时来说,原生产队级的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委是两个牌子一套人马。在实践中并无大碍。但是,过后村民委改设在原大队级,原村民委级(原生产队)设村民小组。实质上已经是“此村民委非彼村民委”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这一规定,也似乎明确,即,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分为三类,一是乡(镇)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二是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三是村内两个以上集体经济组织(原生产队的继承者)农民集体。由于法律没有对农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规定由谁代表“农民集体”行使,从而使这个法律规定模糊起来了。加上其中规定的“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和“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就更加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起来了。使人误解为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人,一是属“集体经济组织或(和)村民委员会”、“集体经济组织或(和)村民小组”;二是“村内的一切农村集体土地都属村民委员会所有”。例如,某地级市的规定“本办法所称的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人,是指依法成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法律法规规定用“或者”一词,怎样理解?一件物品,或者甲或者乙,是谁快就是谁还是谁势力大就是谁?如果说这个规定的本意是,甲不存在就属于乙,那还好理解。可是一个国家这么大,上千万个组织都是甲不存在吗,两个同时存在怎么办?原先甲不在后来又出现,怎么办?由于法律规定的不明确和不一致,使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产生模糊,在实践中出现了混乱。特别是全国没有统一规定必须设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少地方就没有设立而由村民委和村民小组代行管理,有些村民委员会就认为自己是村内一切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人,就出现任意调整、收回村内各个集体经济组织(原生产队级)农民的承包地、任意发包、出卖村内“四荒”的现象。在土地被征用时,竟不经过土地所有者的集体经济组织及其农民,就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办理征地手续,并任意支配征地费。

2、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权能没有充分利用而淡化。

按有关法律规定,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分为建设用地使用权、农用土地使用权(直接用于农业生产土地使用权、“四荒”即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土地使用权)。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建设用地使用权。”和“确认林地、草原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确认水面、滩涂的养殖使用权,分别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的有关规定办理”的以外,其他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并没有登记发证管理,事实上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权能没有充分利用而被淡化了。例如,农村早年建造的旧房屋的宅基地的土地使用权没有实行登记发证制度;又如,承包地的土地使用权不明。从现行的法律来看,土地承包经营权似乎不完全等于土地使用权。这就存在这么一个问题,即承包地的土地使用权随所有权留在集体经济组织里,或者土地使用权随土地承包经营权转移到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如果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了,其土地使用权是否随其流转。可见,农村集体土地的土地使用权在这两方面被淡化了。

3、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的权能有限,权利不平等。表现在:集体土地被征用征收时,农民不能直接参与商谈,缺了处分权;征地补偿费标准被法律上限,而土地所有权变成国有后,其使用权进入市场则价格无上限;集体所有和国有只是主体有别,而土地是没有任何差别的,但法律在保护上却有明显的倾向性,不符合“权利主体平等”之法理。另外,产权流转制度不健全,也是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的一种缺陷。尽管我国制定了加强农民集体土地流转管理一些政策规定,但总体说来,禁止的比放开的多,限制的比鼓励的多。

(二)深化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改革的设想。

土地作为一种不动产资源,无论归谁所有或使用,权利人都无法将其转移,因此,农村集体土地的改革应主要体现在土地资源的珍惜与合理利用上。应从国情出发,遵循既不能违背我国土地的生存保障、收益和就业三大功能,又符合农村经济健康向前发展、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水平和安民心稳天下的原则,来进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改革。

1、用法律规定明确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的权利主体,写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所有权,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农民集体行使”。同时,修改有关法律的相关条文,形成法律规定的“一致性”和法律标准的“唯一性”。如将“由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发包)”、“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发包)”中的有关“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内容删掉;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代表同意”修改为“集体经济组织的有表决权的成员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代表会议同意”。

2、参照国有土地产权体系及其管理制度,根据“两权”分离的原则,将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出来。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权利义务应等同于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为集体所有,集体土地使用权可以为私人所有。集体土地使用权规定使用年限。农用土地使用权,无偿划拨为农民家庭所有后可以进入市场有偿流转,可以抵押,强化占有、收益和处分权利。集体土地使用权进入市场流转变更土地使用权人,实行低收集体土地出让费原则。集体土地出让费收益人为该宗土地所有权人。集体土地实行登记、发证管理制度和凭证占有、使用制度以及地籍管理制度。根据现行法律,集体土地使用权又分为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用土地使用权两大类;农用土地使用权又分为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使用权和“四荒”即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土地使用权。现行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应该属于农用土地使用权当中的一个细分种类,而它又交*于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使用权和“四荒”土地使用权之间。从具有登记发证管理意义的必要性看,应该是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用土地使用权两大类,前者的使用年限应参照国有土地使用权年限相对短一些;后者应参照土地承包期年限或相对短一些。实行集体土地产权改革时,初轮农用土地使用权的划拨,应考虑政策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尽量使农用土地使用权人和使用年限与现行的初始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和承包年限的一致;农用土地使用权年限与现行土地承包期同时终满。从长远来看,往后农用土地使用权的作用将比土地承包经营权更有实际意义。第二轮(现行)土地承包期满,其作用将自然淡化。

集体土地登记发证管理机关是县级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

3、将征地补偿费的限制政策改为保护农民利益政策。在征地补偿的标准上,将上限改为下限。无论是公益性用地或者是经营性用地,补偿费标准不能有差别,因为,少数被征地农民没有牺牲自己的利益为公众搞公益建设的义务。在征地补偿商谈上,征地方和被征地方的法律地位平等。

这一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改革,理顺土地产权关系,弱化所有权,强化土地使用权,农用土地使用权可以进入市场有偿流转,使集体土地使用权体现其应有的价值。这是农村改革从“集体所有,集体经营,按劳分配”-“集体所有,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向“集体所有,家庭经营”的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改革,既能稳定土地的农民集体所有权,又能保障农民个人使用土地的权利;既能使土地合理流转,使土地积极集中,符合现代农业的规模经营需要,同时为要进入城市的农民提供有一定年限的农用土地使用权价值可转让而取得所需资金,又可以使减了人口数量的留守农民在每一轮农用土地使用权周期满后无偿得到增加土地数量,从而使未来农民在发展经济上能有应有的土地保障。

二、深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的构想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体制的缺陷。现时乡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小组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前身分别是,公社、大队和生产队,是相对应的被继承和继承关系。各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土地的占有比例,在“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时期,公社占的比例很小,几乎没有土地;大队占的比例也小,少数大队有少量土地,多数大队没有土地;生产队占有几乎所有的农村土地。乡级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又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对土地拥有所有权的村(原大队)、乡镇(原公社)全体农民集体所有的经济组织;第二类是第一类经济组织兴办的经济实体。1、乡级集体经济组织,从全国来看,绝大多数乡镇已不存,即使存在的这些少数乡镇中,“全乡镇范围内全体农民集体所有”已空有其名而无其实了,只能说是少数人所有。2、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存在的数量不少,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一般是被村民委员会架空而没有另外成立经济组织管理机构。无其名又无其实,完全被村民委取代,只是人们需要其名时才偶尔提到它。绝大部分的村,没有真正意义的经济实体,只是利用土地政策法律的缺陷,将村内其他经济组织(小组、原生产队)的土地说成全村所有,由村民委经营管理。村民委作为发包方将全村各小组的土地发包,从中有收益。在任意拍卖“四荒”和土地被征用时又占有一定的金额。在这些村中,有少数兴办办经济实体,村民委有不少收入。由于集体经济组织法律的缺位,村级经济管理混乱,集体经济流失严重。“全村全体农民集体所有”有其名而无其实,实际变成村干部个人所有,是村官腐败之源。从这些年暴露出来的问题看,这已是相当普遍的问题了。

(二)深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体制改革的设想。1、只保留最基层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原生产队的继承者。其规模现状,少的几户组成,一般20~30户,上100户的很少见),作为行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唯一的一种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国应统一简称农经组,以便在制定政策和修订法律、法规使用其名称上的一致性。名称的一致性,还可以区别于其他农村经济组织,减少在社会活动中不必要的麻烦。改革后的农经组,主要行使土地所有权职能,不具有生产、经营职能。在划拨土地使用权给农户家庭时,留出3~5份地,其中2~3份作为管理人员报酬,2~3份作集体组织日常运作经费收入来源。2、撤销解散属于第一类的乡级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改制第二类经济组织。从几十年的实践来看,乡级和村级集体经济的消极因素大于积极因素。真正能发展壮大,真正实现全体成员所有和体现乡、村级集体经济优热性的,在全国是凤毛麟角不多见的。国有企业都已“抓大放小”,全面改制了,何况农村村级和乡级集体经济的这种现状呢。因此,对乡级和村级集体经济必须大刀阔斧地改革,属于第一类的乡村两级集体经济组织,全部撤销解散。其所有的土地、财产,析分到原所属的各农经组。属于第一类集体经济组织举办的经济实体,即第二类集体经济组织,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改制。将其资产析成股份分到第一类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后可有偿流转;将其集体土地所有权析分到各农经组,土地使用权进行无偿划拨归其所有。在村级的第二类经济组织-经济实体改制时,应留出一定的股份比例给村级行政管理组织控股,作为管理机构运转经费来源。改革后的村级行政管理组织,主要具社会管理职能,不具生产、经营职能。

三、深化村民委员会和村级管理机构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