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研讨方案范文
时间:2024-02-21 17:58: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习研讨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4月29日,先进制造部全体老师在深入学习《总体方案》后,针对实训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的研究和讨论,会上讨论总结如下:
1、实训指导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师德和师风:《总体方案》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职责。为更好地引导广大教师履行职责,方案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会议上,先进制造部全体老师一直认为,应该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首要要求,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考察,比如说:实训过程中热爱学生认真指导学生实训对学生有耐心、对于学生违反实训纪律的应注意批评的方式和方法、上课期间认真指导实训不抽烟不玩手机等。
2、对于实训内容和课程应尝试改革:根据工程训练中心实际的设备情况,统一工程实训各个工种的加工任务,设计一套能体现各工种特点的标准零件,将学生的加工任务标准化,每个工种之间相互联系,整个实训过程中,每个学生完成两到三个成品。让学生根据老师和课程的安排,成功的完成各个工序。学生走完从传统机械加工到现代加工的全过程,就可以加工出几个指定的零件。这样既有利于对学生成绩的考核、有利于统一和规范教学,也使得学生之间产生无形的竞争,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设计每个工种的标准考核零件,考核零件应具备该工种的主要工艺特点,零件不宜过难,要保证大多数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完成。根据各考核零件特点,设计统一的考核标准。教师按照打分标准给学生评判实习成绩,进而对学生的实训形成有效的考核机制。
3、规范学生实训的评价标准:方案提到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对于实训教学也是一样,不能单纯依靠学生完成加工零件为单一考核标准,还应加强安全实训、文明实训、劳动纪律和创新能力方面的考核,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工程素质和能力素养。
篇2
一、第一次学习研讨会议方案
(一)学习时间:2天,其中自学1天。6月份内,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二)会议地点:市政中心332会议室。
(三)学习主题:严以修身,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拧紧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
(四)参加人员:市政府党组成员。
(五)列席人员:党外副市长。
(六)会议主持人:市委副书记、市长。
(七)会议议程
上午:集中学习
1.学习有关文件和关于“三严三实”重要论述;
2.观看作风建设专题片。
下午:专题研讨会
1.同志发言;
2.同志发言;
3.同志发言;
4.同志作总结讲话。
(八)有关要求:发言内容围绕市委印发的《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实施方案》(巴委办﹝2015﹞31号)专题学习研讨“专题一”列出的“严以修身”四个重点学习内容,根据个人自学、集中学习体会,谈“严以修身”的基本思路和具体举措。发言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
二、第二次学习研讨会议方案
(一)学习时间:2天,其中自学1天。7月份内,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二)会议地点:市政中心332会议室。
(三)学习主题:严以律己,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做到崇廉尚实、遵纪守法。
(四)参加人员:市政府党组成员。
(五)列席人员:党外副市长。
(六)会议主持人:市委副书记、市长。
(七)会议议程
上午:邀请专家作辅导报告
下午:专题研讨会
1.同志发言;
2.同志发言;
3.同志发言;
4.同志作总结讲话。
(八)有关要求:发言内容围绕“专题二”列出的“严以律己”五个重点学习内容,结合工作经历和个人感想,谈“严以律己”的基本思路和具体举措。发言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
三、第三次学习研讨会议方案
(一)学习时间:2天,其中自学1天。9月份内,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二)会议地点:市政中心332会议室。
(三)学习主题:严以用权,实实在在谋事创业做人,做到敢于担当、奋发有为。
(四)参加人员:市政府党组成员。
(五)列席人员:党外副市长。
(六)会议主持人:市委副书记、市长。
(七)会议议程
上午:集中学习
1.学习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
2.观看先进典型专题片。
下午:专题研讨会
1.同志发言;
2.同志发言;
3.同志发言;
篇3
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是教师按部就班的引导学生学习,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对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的教学内容相对较少。随着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许多设计院校对此类课程进行改革的尝试,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性教学环节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将不能及时理解消化,教学效果也受影响。此外,近年来,国内高校开始大量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它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多媒体教学能通过动态模拟、声像配合等方式在较短的时间内展示大量的参考信息,使教学活动变得直观、形象。这种把声音、图文、影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理论教学不再枯燥,从而有效地吸引学生学习设计理论。然而,以上艺术设计教学改革从以往的板书理论授课发展到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以及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引用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是始终忽略了创造性设计思维的培养。艺术设计是一门十分活跃的现代设计艺术,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艺术设计教学也应不断更新和发展,寻找新的教学方式。当代艺术设计课程不仅要讲授相关艺术设计理论知识,还要指导实践性教学环节,更为重要的是在案例研讨教学环节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设计创新和设计交流能力,培养更多优秀的设计人才,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案例研讨教学模式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作用
在当代艺术设计教学中,案例研讨教学模式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唤起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设计思维。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所形成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体作用,开展学生演讲,方案共同讨论,教师引导、补充、归纳和完善方案,从而形成教学上师生之间的真正互动。
(一)增加师生知识量,挖掘学生设计思维
传统的设计类教学往往是由教师讲述大量的艺术设计理论知识,随后加以经典设计案例分析以及欣赏国内外优秀设计图片,但是知识信息量相对有限。案例研讨教学方法的引进较大的改变这种现象。我们在传统设计类教学方式的基础之上加入案例研讨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吸收教师讲述的基本理论知识后,到图书馆和网络等处广泛收集图片、案例等信息,构思自己的草图方案。然后,在特定的课程时间段,由教师组织在班级内进行案例研讨教学,即在专业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由学生阐述自己的草案,其他学生和教师共同来研讨,把每个学生的创新点让所有人学习与参考;对于设计草案不足之处,由老师和全体学生共同来完善。这种案例研讨教学方式改变了以往仅仅由教师单个评价学生设计方案的局面,改变了传统仅仅由教师单个给出更改意见的情况。案例研讨教学讨论自由,每个学生充当裁判和教师的角色,大胆表达各自的观点,各抒己见,在辩论、旁听等探讨过程中,以多种角度,收集和积累更多的间接的知识,促使自己设计的思维的提升。
(二)增强自主创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在案例研讨教学中,有意识的让学生到讲台上论述自己的方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在黑板上表达出来;讲台下的同学既是设计方案的完善者,也是问题的提出者,他们会根据方案可行与否提出各种问题,要顺利的完成这个环节,学生就必须在课前有足够的准备,查阅大量相关设计的信息资料,并根据自己的设计主题预先组织完善。这样的设计准备阶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创作的能力,可以使学生改掉以往艺术设计创作中大量抄袭,不加思考的陋习,增强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学生未来走上设计岗位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设计观点的碰撞,培养学生设计创新能力
在设计方案研讨中,每个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个人偏好等发表不同的观点,有的观点新颖有创意,有的观点会具有片面性,甚至有的观点会有偏激倾向。但是经过课堂反复共同的探讨与比较,各自都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与优势,改正自己设计的缺点,完善方案。对于个别学生思维短时间转变不过的,老师也可及时发现和耐心引导,让学生走出误区,培养出各自的设计个性。因此,只有通过设计思维的碰撞,才能培养学生的设计个性,产生设计创新的火花。
(四)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设计交流能力
篇4
根据中央、省委、__市委和__市委关于在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通知精神,从2015年5月底开始,在林牧系统各科室、直属单位干部职工中同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现结合我局实际,配套已制定的实施方案,拟定我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计划。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持续深入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抓手,也是我市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部署、推进“四个大突破”的重大契机。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按照部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对照“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为深入推进“四个大突破”工作,促进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1、5-6月举行第一专题学习研讨。学习研讨重点围绕严以修身、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开展。
2、7-8月举行第二专题学习研讨。学习研讨重点围绕严以律己、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开展。
3、9-10月举行第三专题学习研讨。学习研讨重点围绕严以用权、实实在在谋事创业做人开展。
4、12月组织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
篇5
关键词 班主任;管理创新;方案执行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8-0040-02
初中阶段的学生其心理反应和行为反馈都需要班主任做出及时的控制,帮助学生把握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单独地对个别学生进行控制,效果会极差;如果利用集体管理模式,在集体中控制学生,通过班集体的力量来实现自主化管理,就能够显示出更佳的效果。本文根据现代企业管理的模式提出了“方案执行”的班级管理理念,为班主任管理的创新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考。
1 “方案执行”的班级管理理念解析
“方案执行”的管理理论来源于现代化企业的管理,将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渗透到班级管理工作之中,对初中班集体的整合性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方案执行”就是要对班级管理的内容进行执行化的系统规范控制,保证班级管理制度和管理行为能够起到较为明显的作用,并对没有作用的管理手段加以规范。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对要执行的管理计划进行类似于现代企业“方案执行控制”的管控模式设计,自然能够起到更为优势化的作用[1]。
2 “方案执行”的班级管理的预计目标
2.1 孕育丰富的管理底蕴
初中阶段的学生要面临较为繁重的学习负担,同时也经历着“叛逆期”的心理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更多地认识到个性特征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透过明确的方案执行进行自主化控制管理,能够展现出更为有条理的管理底蕴,保证有效的班级管理对策的实施。
2.2 酝酿班级自主化管理系统
方案的执行过程要通过学生来执行,因此这种管理模式更多的是要实行自主化的管理控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在班级干部的带领下,形成全方位的管理控制体系,全面执行班级管理制度,并形成学习评估小组、学习习惯等量化评价体系,主题班会形式与内容研究,班级文化建设内容与实施的策略,小组合作的学习管理制度,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与理想教育的方式,等等,最终实现系统化的自主管理模式。
2.3 坚持主动研讨交流与反思管理
初中班集体的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不断地反思管理方案的正确性,并根据学生的情况做出研讨交流和反思管理。“方案执行”的管理就是要在班集体的管理过程中不断地渗透研讨交流和反思管理的作用。营造民主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班主任要平等地与学生相处,应使学生明白他们虽然在知识经验上与老师有一些差距,但在这个班级中大家的地位是平等的,都有权表达自己的见解。因此,研讨交流也要听取学生的建议,并最终形成规律。
3 “方案执行”的班级管理实施
3.1 方案拟定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纪律情况、卫生情况、德育情况、课外活动情况等进行相应的项目方案拟定。拟定的方案要多元化,要保证在基础方案的情况下有备选方案。备选方案要考虑到方案主体的不同,对于细节问题而言不要进行详细区别,保证班级管理的全面化和规范化。而方案的拟定要参考学生的建议,要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和班级干部、学生代表共同来拟定方案,保证参考更多人的建议。这种集体化的讨论会使得班主任采取和倾听更多不同的意见,然后最终做出评价。
3.2 方案选优补救
方案选优就是从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权衡利弊做出决断,劣中选好,好中选优。要进行选择,就要有选择的标准。一旦确定了评价方案优劣的标准,就可以对备用方案进行选择。而任何班级管理的方案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在执行的过程中还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必须要设立补救的方案措施,要保证在出现问题后有相应的补救计划。例如,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对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做出班级管理的处罚决定,而如果有多数学生对这种处罚决定有严重的不满,教师就必须及时做出相应的补救方案措施。这样,以迅速的反应来树立班主任管理的形象,从管理手段的及时性来实现管理方案的有效控制[2]。
3.3 方案的执行
在方案执行的过程中,首先要形成管理层的控制,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权,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特点,并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角色。班级中现有的学习委员、劳动委员、文娱委员、体育委员等角色可供学生竞选。而对于班级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学生可以自主增添角色,创设岗位。其次要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尽可能地学会自我管理,并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实现班级的自主化管理。对于一些学习成绩优秀但缺乏参与班级管理热情的学生,要经常和他们谈心,帮助他们逐步转变思想观念。
3.4 监督与反馈
要设立班级管理的反馈机制,保证管理方案的执行有反馈渠道,学生的建议和管理后的效果要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回馈给班主任。班级管理反馈的作用就是要对管理实施进行必要的监督,实现监督控制也是为了更好地执行管理任务。例如,通过与学生谈心,或者是观看班级留言(也可以是班级管理网络留言),了解班级管理的反馈结果。如学生会留言:“上个学期开展的班级活动,主要是侧重娱乐性,还缺少一些情感交流及学习方面的交流。”看到这样的留言,教师应更好地拟定班级活动方案,做出管理的必要转变,同时在以后的管理过程中注意“娱乐和交流”这两方面的协调,做到主次分明。
综上所述,班主任的管理要采取全部方案的拟定、执行、监督控制,并从这一系列的执行过程中保证对初中生的有效管理,实现班主任的能动管理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软件工程;Seminar教学法;情景教学
一、引言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也是一门内容涉及面广的综合性课程,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晦涩难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难以掌握。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软件产品开发的理论、方法、过程、工具及一些实践积累的原则、经验等,不仅涉及计算机科学的相关知识,还融合数学、管理科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具有内容丰富、关系复杂、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1]传统教学模式根据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将教学过程划分为五个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知识、巩固知识、布置作业。如采用传统讲授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被动学习,很难体会到软件工程的工程化理念。同时,软件开发过程中,在进度、质量和成本的制约下,软件开发活动需要团队协作完成。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让学生体会到团队沟通协调的重要性,难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本文将传统教学方法与Seminar教学法相结合,根据软件工程课程特点,提出了情景Seminar教学法,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Seminar教学法
Seminar可译作讨论会、研讨会,是在欧美大学课堂中流行的一种教学或学术交流方式。Seminar研讨式教学方法起源于德国洪堡大学,其让学生认领学习研讨任务,课前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总结、提炼撰写报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与教师共同就研究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讨论,从而加强对该问题的深入认识,提高学生深入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Seminar研讨式教学的核心是充分挖掘课程参与者的学习探索潜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互动,从而深化对某一主题的认识,实现学术交流的最佳效果,真正达到“学有所获、教学相长,日学日进”的教育目的。[2]-[4]Seminar教学法倡导在生长中获得个性品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倡导在探究过程中理解知识和获取经验,以期获得课程教学的真正价值。[5]
三、Seminar教学法在软件工程教学中的应用
将软件工程课程中的教学方法总体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传统的教师讲授部分,一是Seminar研讨式教学。前者针对软件工程课程的授课内容,包含软件工程基础知识、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和运维等理论知识。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听课学习的方式,通过传统教学模式将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Seminar研讨式教学模式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任务下发给学生们,让学生自己选择认领任务,课外通过上网、借阅查看各种任务相关阅读文献,探索问题解决方案,分析汇总形成课题报告,课堂上通过报告的讲解,开展与教师、学生间的深入讨论,从而内化传统课堂的授课知识,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掌握知识的内涵,学会知识的灵活运用。
(一)情景Seminar教学法
软件工程课程中情景Seminar教学法的组织形式如图1所示,根据课程需求将授课内容分为五个模块(软件工程基础知识模块、需求分析模块、软件概要设计模块、软件详细设计模块、编码和测试模块),每个模块都由传统授课方式+情景Seminar研讨方式组成,其中传统授课方式教授该模块理论知识,知识主要是单向流动的,由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知识;情景Seminar研讨方式实现知识的双向流动,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学生与教师之间是平等的研讨地位,更能激发学生研讨的热情,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情景Seminar研讨方式包含三个环节:基于模块理论知识以及本模块需完成的阶段报告进行分组研讨,模块报告负责人撰写并讲解报告,答辩评审报告。图1中每个模块都是独立应用传统教学法+情景Seminar教学法的个体,五个模块之间同时又具有前后依赖,相互衔接的关系。
(二)软件工程教学中情景Seminar教学法的应用
在课程的首次授课中,讲授软件工程课程的地位及意义,同时让学生明确本课程将要采取的完整的授课形式:传统讲授形式+情景Seminar研讨式。情景Seminar教学法在软件工程教学中的实施步骤如下。
1.确定分组
根据软件工程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将学生分组,每组学生由5人组成(1名组长,4名组员)。每组学生在软件工程课程整个课程的学习中,可以从教师给出的课题库中选取课题题目,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自定课题题目,由于每组课题要模拟软件在生命周期中的各阶段(省略编码阶段,测试阶段只进行基于需求的测试),故课题可称为模拟项目。
2.课题认领,任务分工
每组组内学生都有选择课题的权利,最终的课题需通过组内学生商议、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共同确定课题题目。组长有协同分工、平衡组员工作的责任。课题经小组成员一致认领后,组长要将课题的子任务分配给组员。每个模拟项目有5个子任务,分别需撰写项目策划方案、需求分析报告、软件概要设计报告、软件详细设计报告和软件测试计划。组长必须认领课题的项目策划方案,剩余的四个报告可由组员根据自己的专长、兴趣分别认领,报告的最终分配由组长协调完成。上交选定课题题目及各阶段报告撰写人名单,如无特殊情况,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中,分配给各组员的任务不得改变。
3.穿插授课
虽然课程中采用两种教学模式,但这两种教学模式不是孤立进行的。根据软件工程具体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实施计划,传统讲授形式和情景Seminar研讨方式是结合进行的,是相互影响、互为依赖的关系。软件工程知识按内容划分成几个模块,每个模块都以传统讲授形式和情景Seminar研讨方式独立进行。通过传递讲授形式将理论知识系统的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课下查阅资料,将知识逐渐内化吸收,通过课堂的情景Semi-nar研讨方式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能更公平、轻松地沟通交流,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
4.小组研讨
小组成员选择课题题目时,需要组员共同讨论、研究确定最终模拟项目的内容。并且,在组长的协调下,组员认领选定模拟项目下的任务报告。小组内每个组员的任务报告,都需要小组分工合作,查阅资料,研讨、质疑、确定方案,这个过程锻炼了学生协同合作的能力,在研讨中主动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撰写报告
组内成员根据自己认领的任务,经过组内研讨确定最终方案,独立撰写个人的任务报告。这个过程锻炼了学生阅读文献能力、文字组织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也为其以后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6.走上讲台
为了增强学生表达能力,应该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大胆、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方案设计,每个组的组员都有机会把自己负责的任务报告通过讲授的形式,让其他学生与教师对自己的报告有一定的了解。
7.答辩环节
答辩环节是评审报告的关键环节,学生登台讲解自己的报告时,其他组成员和教师为评审组成员,可针对学生的报告,提出自己的质疑,不合理、不正确、有歧义的地方都应该被指出。答辩环节不仅是对主讲报告的学生表达能力的锻炼,对报告内容的审查,更能激发其他组员学习的兴趣,使其主动找出主讲学生的报告中的问题,深入对问题的理解及相关知识的内化。
四、结束语
情景Seminar教学法是一种结合软件工程课程特色的Seminar教学法,将Seminar教学法有效地融入软件工程课程的不同模块中,与传统讲授方式相结合,同时又不限于研讨,增加了软件工程的阶段情景特色,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真正做到师生的互动交流,通过良好的双向沟通以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孟繁锋.结合模拟项目组的软件工程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4(22):54-56
[2]佟玉军等.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1(33):49-54.
[3]陈荣群等.教育信息化环境下Seminar教学方法得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325):114-118.
篇7
关键词:专题研讨式;教学方式;实施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126-02
一、前言
高层结构与抗震设计是建筑工程专业大四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是众多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集合,更是对这些课程的内容的归纳和应用,因而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的特点。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需要与一般专业课程的教学有所区别。在笔者目前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从学生角度来看,存在懈怠情绪,忽略了对已有知识的整理和提升;其次,教师往往按照教材章节来安排教学,忽略了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使得教学不能有的放矢,效果不明显;最后,教学过程中忽略了知识点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的作用和应用方法,使得学生学懂了但不会用。
纵观我国高校“高层结构与抗震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学生学习效果较差、知识应用能力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核心目标,提出在“高层结构与抗震设计”课程中运用“专题研讨式”教学方法,并进行了实践探索。
“研讨式”教学和研究模式起源于18世纪的德国[1],目前已经是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2,3]。“专题研讨式”教学方法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是课程教学的优选方法。对本门课程来说,“专题研讨式”教学方法更契合其“综合型、应用型”的特点,能够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质量和水平[4]。
二、教学方式探索
针对“专题研讨式”教学方式,作者进行了以下探索:
1.通过建立适合本课程的“专题研讨式”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具体来说:
(1)对新旧知识点进行区分,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以“专题”模式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
(2)将课程内容以“专题模块”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并将模块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实现知识的“立体化”呈现。
2.基于对本课程的“专题研讨式”教学研究,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具体来说:
(1)通过开展“专题研讨式”教学,开展以专题学习、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知识点的应用等为主题的讨论,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以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水平和毕业设计质量为首要目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实施方案
通过对专题研讨式教学模式和课程特点的研究,作者提出了以下实施方案:
1.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重组。对教学内容的优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将课程知识点进行系统划分,区分新知识点和旧知识点,将新知识点以“专题式”和“讲座式”进行内容组织,将旧知识以“专题案例式”和“讨论式”进行内容组织。将新知识点进行系统划分,按每一小节课作为一个讲座单元,精选与新知识点相对应的案例,并作为第二小节课的课堂内容进行讲解和讨论。
第二,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按新知识点和旧知识点设置的“专题”之间要有连续性,确保每堂课之间的有机联系。
按照教学内容的优化和重组,将课堂内容以“理论专题”和“案例专题”进行组织。
(1)理论专题。与专题研讨式教学相适应,确定的课程理论专题内容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为了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专题研讨式”教学将知识点按照实际应用顺序逐步推进,而非按照传统的由浅入深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这种“专题研讨式”的内容组织方式是基于学生对前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既考虑了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前后关系,也考虑了知识的应用顺序,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对旧知识进行回顾和梳理。
(2)案例专题。基于教学专题,对应用性较强的内容设置“案例专题”(见表2)。通过理论专题与案例专题相结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提高。
2.综合采用“专题式”、“讲座式”、“案例式”与“讨论式”教学法,让课堂充满活力。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对全新的知识点进行“专题式”、“讲座式”教学,并在某一专题讲座开展之前将讲座提纲提供给学生。与传统的讲授式课堂相比,“讲座式”基于学生前期的专业知识基础,把新知识点分割成一个个专题形式,而每一个专题讲座之后,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之后为每个小组提供与该次讲座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形式完成。
(2)以案例形式容纳旧知识点,课堂主要以“案例式”和“讨论式”为主要组织模式。教师通过前期的知识点总结和案例精选,把课堂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如按照给出案例案例讨论案例讲解知识点总结给出练习案例小组讨论完成相互点评为顺序组织课堂。
3.创新考试模式,促进“专题研讨式”教学推广。在“研讨式”教学模式中,注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在考试安排上,也应当注重学生对知识点应用能力的考核。拟通过以下几方面对考试模式进行改革:
(1)对考试的题型进行改革,侧重主观题,减少客观题。
(2)考试内容侧重对知识点和基本概念的应用,减少对知识点的直接考察,突出考察应用能力。
(3)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比重,将学生课程中参与讨论、小组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考量。
四、结论与展望
经过一年的专题研讨式教学改革试验,作者所带毕业班的高层结构与抗震设计成绩较往届学生有了显著提高,学生课内外的反馈也明显好于往届,而作者这门课程的教学满意度也从原来的90.2%提高到了96.6%。
虽然专题研讨式教学的初步开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很多不足,如专题设置不够完善、新的考核模式有待进一步推广等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笔者将继续完善研讨式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F P.German Education Past and Present[M].New York:General Books LLC,2010.
[2]L C,L M,K M.A Guide to Teaching Practice(Fifth edition)[M].New York:Routledge,2004.
篇8
翻转课堂被广泛关注源于人们对教学质量的持续追求,以及对信息技术发展的认可。国内外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推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初步验证了翻转课堂在教学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1 翻转课堂融入项目导向课程的动因
埃里克·马祖尔在20世纪90年代创立同侪互助教学方式,认为传统的教学偏向对知识传递的关注,同侪互助教学更强调对知识的吸收内化,他在研究中发现,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学习者在课下完成知识学习,使教师把课堂的重心放在促进学习者对知识和技能的吸收内化和指导学生间的互助学习上。Lage,Platt和Treglia在迈阿密大学微观经济课程中设计并实施翻转课堂,研究成果着重论及如何使翻转课堂激活差异化教学,并进行了教学效果的检验。[1]Strayer利用智能化教学系统开展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效果的对比研究,并在统计学导论课程中进行了实证,通过问卷、访谈和学习效果的评价,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2]Robert Talbert提出翻转课堂实施结构模型,包括课前的观看教学视频、针对性的练习,课中的快速少量测评、解决问题,促进知识内化、总结与反馈。Johnson和Renner在中级计算机课程中,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开展翻转课堂对教与学影响的实践研究。[3]Kevin在中级数学课程中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4]
项目导向课程是一种基于工作过程,以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及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完成一个实战项目为单元组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首要任务的教学模式。项目导向教学具有实践性、综合性、体验性的典型特征,学习者通过参与完成实战项目获取知识、技能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培养工作责任感及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运用综合知识和技能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5]翻转课堂融入项目导向课程的动因在于以下方面。
1.1 使学生充分储备项目素材,掌握实战项目训练所需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项目导向课程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解决的是生产服务中发生的现实问题,完成每个实战项目都需要综合性的理论和技能基础,以及大量的市场调研和项目素材搜集。翻转课堂的教学实施,使学生在课下能够按照明确的学习指引,完成相关基础知识学习、必要的市场调研和项目素材的搜集,并通过协作学习释疑解难,相互启发,构思创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系统梳理知识点,做好实战项目的说明和引导,指导学生对调研资料进行提炼与分析,集中解答重点难点问题,加强关键核心技能的训练,组织研讨争辩和优秀作品的展示分析,以达到知识和技能的内化与提升。
1.2 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和互动学习的过程中,挖掘多方位的潜在智能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更为关注学习者学到了什么,而非教师传授了什么。项目导向课程本身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组织教学,根据项目进展的总体状况和各项目组的具体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项目小组在协作学习和互动学习中完成学习任务。在项目导向课程中融入翻转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之间与师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进一步延伸,学生的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独立分析和判断能力、完成实战项目的综合技能都将得到提升,有利于充分挖掘学习者的潜在智能,提高学习者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1.3 使学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习的便利性、趣味性和主动性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个体智能的多元性、差异性、创造性和开发性,根据每个学习者的智能优势和弱势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翻转课堂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了重新规划,依托信息技术和学习资源的课下学习,为学习者构建了相对自由的、个性化、可自我控制的协作学习环境,不仅给学习者的课下学习带来时空便利,还可以通过视频技术、音频技术、动画技术等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使学习内容更加生动、具体、形象,方便学习者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者的想象力,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2 翻转课堂融入项目导向课程的教学设计
“营销策划实务”是市场营销及相关专业的核心技能训练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营销战略战术策划、营销活动策划及组织执行能力。该课程在前期的项目导向课程改革中,立足职业岗位,重构内容体系;引入真实策划项目,基于企业工作流程组织教学;通过竞赛引领、教学做赛一体,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以积分累计的形式实现了全过程考核。在项目导向课程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尝试融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1 设计思想
翻转课堂融入项目导向课程的教学设计,强调了教师角色、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学习平台的重大变化,强调对课上与课下学习环节的整体性、连贯性、系统性设计。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上与课下整个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习内容框架的建构者,学习资源的建设者,学生学习行为的促进者。教学内容需重新进行系统设计,并丰富化其呈现形式。在教学实施上,大部分知识学习、材料收集与分析、策划方案撰写放在课下,知识与技能内化的教学环节放在课堂,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有更多的交流与沟通。依托学校网络学习平台和现代通信手段,创建具有网上教学、网上辅导、网上自学、网上交流、网上作业、考核评价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教学服务支持系统。
2.2 设计方案
“营销策划实务”项目导向课程改革,基于营销策划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构建“2+4+4”课程内容体系。2个基础单元为营销策划岗位认知和撰写营销策划书。4个重点项目单元为STP策划、品牌策划、广告策划、营业推广策划,是技能训练的核心。4个拓展项目单元为价格策划、分销渠道策划、公关策划、新产品开发与推广策划。每个项目单元都按照策划公司的工作流程,通过完成一个企业真实策划项目来组织教学,包括实战项目需求宣讲、相关知识学习和案例解析、资料收集与处理、方案初稿的撰写、方案通报与评议、方案修改与完善等环节。学生以自愿和指导相结合的原则,3~5人组成“模拟策划公司”为一个相对固定的学习小组。
将翻转课堂融入“营销策划实务”项目导向课程,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以1个项目单元为1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注重课上与课下环节的整体性、连贯性、系统性。课上关注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的设计与创新,课下注重学习任务的明确、学习环境和优质学习资源建设、学习状态反馈和评价系统的跟进。经过研讨、论证、初步测试,构建“两下两上”四阶段教学过程模型,每1个四阶段循环完成1个项目单元的学习与训练。
2.2.1 第一次课下学习阶段的方案设计
第一次课下学习阶段为项目准备阶段,主要的教学目标是使学习者完成项目策划所需的基础知识学习和基础调研工作。
在这个阶段,教师需完成以下教学活动:①制作学习工单。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及教学重难点,制定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清单和学习指引;②制作微视频和相关的学习素材,并上传到学习平台。视频制作力求简短、精美、趣味性强,包括知识学习视频、案例分析视频等。相关学习资源如PPT、策划方案示例、优秀学生作品展示等;③设计同步练习与测试并上传到学习平台,实时检测学生的课下学习效果;④设计调研提纲,指导学生完成市场调研和资料搜集工作;⑤保持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参与平台讨论区和QQ讨论群的讨论并及时解答学生问题,跟进学生的学习进度。
学生在此阶段的主要学习活动包括:①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按照学习工单的要求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包括自主学习微视频资源、案例、教材等;②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测试题,通过同步练习与测试检验学习效果;③同学协作,完成策划项目的基础调研工作,并进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④保持与同学和教师的交流与互动,参与线上线下讨论、提问,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问题;⑤对于存疑问题,形成问题卡。
2.2.2 第一次课上学习阶段的方案设计
此阶段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完成对策划项目相关知识的吸收内化,明确实战训练项目的具体要求,各学习小组展开研讨并形成策划创意。
这个阶段在课上完成,要求教师主导、掌控课堂,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教师主要的教学活动包括:①通过提问或组织讨论的形式检查课前学习效果,系统概括课前学习内容和重点,并引导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②对于问题卡中的问题和课前讨论中的共性问题重点释疑;③以策划项目需求宣讲人的身份,对实战项目的背景、要求进行说明,并提供相关的基础素材,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对课下调研资料进行分析与应用。④引领项目策划小组充分理解项目要求,分工协作,展开策划项目框架的设计和策划主题的研讨,形成策划方案基本框架和主题创意。
学生在第一次课上学习阶段完成以下学习活动:①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课下学习成果。在课上提出遇到的学习问题,讨论和解决,深入理解和掌握项目策划所需知识点和基本技能;②理解教师布置的实训项目的要求和任务目标,对调研资料整理与分析,对策划素材进行补充和完善;③明确小组分工,搭建项目策划方案基本框架,开展创意研讨并明确创意主题。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保持实时指导,掌控各个学习小组的状态和进度。
2.2.3 第二次课下学习阶段的方案设计
第二次课下学习阶段是集中实践阶段,主要学习任务是以项目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市场调查为基础,完成实战项目策划和方案书的撰写。
在此学习阶段,教师要与各小组保持密切沟通,保证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完成目标质量的策划方案。具体讲:①参与学生在学习平台和QQ群的交流和讨论,并进行在线指导;②主动与各策划小组联系,个性化地解决他们在项目策划过程中的问题;③了解各小组学习任务完成进度,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
各策划小组的学习活动包括:①对策划项目所需资料进行补充、完善和分析;②按照任务分工,完成各自负责工作;③汇总策划方案并进行整合、讨论与修改;④参与学习平台、QQ群或线下进行的讨论与交流,保持小组之间、师生之间、小组成员内部信息通畅;⑤撰写完成项目策划方案书。
2.2.4 第二次课上学习阶段的方案设计
第二次课上学习阶段的教学目标是技能的提升与知识的深化。主要学习活动是策划方案的展示、交流与点评、修改与完善。
教师的主要教学活动有:①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策划方案优劣的判别标准;②选择2~3个策划小组,对策划方案进行现场展示;③引导学生参照策划方案的判别标准,对展示方案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缺点、改进建议;④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总结点评;⑤指导各策划小组对策划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完成本单元的学习任务。
本阶段,学生要以较高质量完成策划方案书,主要学习任务有:①学习领会并掌握策划方案评价的基本标准,能够发现策划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初步判断策划方案的质量;②积极参与策划方案展示,参与对展示策划方案的评价与讨论;③在互动讨论和教师系统点评的基础上,发现本小组策划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策划方案进行修改完善,最终具备独自从事此类项目策划的能力。
3 翻转课堂融入项目导向课程的教学实施与效果
3.1 教学实施
在完成翻转课堂融入“营销策划实务”项目导向课程教学设计的基础上,以促销策划、广告策划两个单元为例,在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专业2013级、2014级学生中组织实施。现以促销策划为例,简述实施过程。
3.1.1 第一次课下:项目准备阶段
以“营销策划实务”网络教学Bb平台为基础,在原来的课程网络学习资源的基础上,创建翻转课堂专栏,制作并上传了翻转课堂学习指引、单元学习工单、PPT教学课件、教学微视频、策划案例学习视频、同步练习与测试、前期调研提纲等学习资源。在学习工单上,明确了具体的学习任务:①阅读学习指引;②观看“促销策划”教学微视频;③观看“促销推广策划”案例视频;④阅读“某太阳能热水器A县促销活动策划方案”等策划方案;⑤同学或小组之间对调研“某百货公司国庆促销活动策划”的情况进行交流;⑥以小组为单位把遗留问题汇总在问题卡上。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通过翻阅教材学习,也可通过Bb平台论坛、QQ讨论群等教学媒体与教师、同学进行在线沟通与交流。教师通过教学平台管理功能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
3.1.2 第一次课上:知识内化阶段
首先,通过提问和问题卡了解课前学习效果,关注共性问题,集中讲解重点难点,使学生完成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其次,教师以项目需求方的角色,布置实战训练项目。以促销策划单元为例,实战项目是某百货公司国庆促销策划活动方案。教师作为企业需求宣讲人,介绍促销活动项目背景和企业需求,实施步骤及要求。再次,教师分配和自由组合相结合的原则,3~5人组成一个项目策划小组,尽可能实现男女搭配、各种学习水平均匀搭配,每个班15个组左右,组员推选组长。最后,教师引导每个小组分工合作,工作任务细化落实。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明确项目要求,对调研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初步讨论项目策划思路,明确促销策划主题,研讨创意,形成策划方案基本框架。
3.1.3 第二次课下:集中实践阶段
此阶段是完成项目策划方案实战训练学习任务的关键环节。各小组在前两个学习阶段的基础上,选择广州一家大型百货公司,进行该百货公司国庆促销的策划,并完成策划方案的撰写。策划方案包括百货公司概况、国庆促销的SWOT分析、促销目标、促销主题、促销活动设计、促销方案实施、预算安排、促销效果评估等内容。学生除了要在组内进行分工协作外,还应尽可能地登录Bb平台和QQ群参加群组和教师交流讨论,组织更为深入的市场调研、集体研讨,完成策划方案初稿。
3.1.4 第二次课上:总结提升阶段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策划方案的基本评价标准:①项目策划的完整性;②项目策划合理、科学、思路、结构清晰;③项目策划的可操作性;④项目策划的版面设计美观性;⑤项目策划的创意;⑥项目策划的应用价值;⑦体现团队合作精神等。然后,从各小组策划案中选择广州市广百百货、广州市摩登百货国庆促销策划方案进行现场展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2个策划方案进行讨论、对比、评价,老师在同学们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总结和点评。最后,各个小组对本组的策划方案修改完善,总结提升。
3.2 教学效果
翻转课堂融入项目导向课程改革实施前,对同学们进行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解读。实施后,组织了小组座谈、个别访谈、问卷调查和策划方案完成情况对比分析。在问卷调研问题设计上,借鉴了Kevin R.Clark[6]、Martin Forsey[7]、Jacob Enfield[8]的研究量表,从学习者认知、学习者参与程度、学习效果三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分别设计调查问题6个、8个、6个。问卷调查参与率98%,小组座谈参与率30%,深度访谈参与率5%。策划方案完成情况对比进行了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即与前两届学生策划方案质量的对比和与非实验班级策划方案质量的对比。
研究结果显示,学生普遍认为翻转课堂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有所提高;翻转课堂使课程容量增加,利于专业知识的内化吸收,切实获得实战技能,80%以上的同学认为自己具备独自开展营销项目策划的能力;自学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协调能力,有意识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提升。
但是,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也存在部分学生课前学习任务完成不够理想,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适应;课下学习时,遇到问题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不够及时;视频制作不够精良,影响学习兴趣;自学能力欠缺造成的学习困难等问题。可见,翻转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分析学情、教情、校情,找准对策,循序推进。
篇9
高校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应适当地考量讲授知识、为学生准备认知条件与资源、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态度与创新思维等诸要素所占的比重,并使各要素所占比重依次增加。“四目标”课堂教学是指通过教学规范的设计,务必使课堂教学达到“讲授知识要点、激励学生自修、案例研讨应用、个别实质评价”四项目标。开展“四目标”课堂教学必须做好教学资源准备,包括编写教学案例,印发讲义要点,预制教学录像,设计好课堂指引,同时必须预定好课堂教学程序。
关键词:
四目标;课堂教学;高校
一、高校课堂教学目标设定的维度选择
(一)课堂教学目标设定的维度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对一门课程进行教学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这种结果是教师预先设定好的,一般包括学生修本门课程能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所达到的认知水平、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方式的养成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规定着本门课程“教与学”的行为方向。普遍认为,教学目标一般包括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知识)、过程与方法(认知)、心态与价值取向(态度)。也就是说,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必须同时兼顾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认知过程需要的条件、资源和方法,其运用知识的价值取向以及其创新的态度培养等方面的要求。但这并不等于说对于不同教育阶段的不同课程,其目标的设定要等比重地兼顾这三个维度。其实,某一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还需要特别考虑不同的教育阶段、不同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可得到的资源、学生接受程度、学生下一阶段教学任务等因素。这些因素的不同决定了教学目标设定维度的比重也不同。一般而言,随着教育阶段的提升,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阶段,讲授知识、为学生准备认知条件和资源、提升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态度、培养创新思维方式等诸要素等在培养目标所占比重会呈现出依次递增的趋势。这是因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的不是仅仅向学生传授一些知识(间接经验),更应当是学生自我研究性学习,掌握本专业的学习方法,具有从事某一专业谋生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不能仅仅向学生传授一些死的知识及考查学生是否、在何种程度上理解了这些知识。为了达到学生能以本专业谋生的目标,教师只做了前面一些常规性知识传授工作还很不够。教师必须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讲授知识要点,并以课堂为指挥部,指挥学生在课堂之外用更多的时间来自我研究性学习。为此,教师必须为学生准备好自修的条件和教学资源。在本门课程的考核与评价中,必须充分评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是否提高,学生是否养成了探索新知识、自我解决新问题的态度,是否增强了创新的思维方式。
(二)高校课堂教学目标设定应着重考虑的因素
如前所述,从应然性讲,不同教育阶段的不同课程,其教学目标设定应考虑的因素是不同的。另外,是以学生学习的结果为出发点还是以教师的教学行为为出发点,都会导致教学目标设定应考虑的因素产生很大变化。有观点认为“:教学目标所要反映的是学生学习的结果,是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所要发生的心理及其行为的变化,这表明教学目标的落脚点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做些什么。”[1]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对于初级教育阶段的教学目标设定是可行的,但是其对高等教育阶段的教学目标设定就不一定适合。在高等教育阶段,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应主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也可以从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的角度出发,应以规范教师务必完成特定教学行为的方式作为目标设定的主要考量因素。这是因为在这一阶段学生通过教学所能达到的知识掌握深广度、认知过程的合理性、实践能力和心理态度提升的高度主要取决教师的知识水平、研究水平以及与课程内容相匹配的教学方法运用、教学资源准备,特别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课外自修活动的指挥力。如果教学目标不规定教师在课堂上采取强有力的指挥学生进行课外自修的规范,那么学生能力的提升会差别很大,且会有弱化的可能性。在高等教育中,教师要针对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丰富教学资源,调动学生自修的积极性,要实质性地评价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的能力。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而获得的上述成果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特定教学行为的完成。所以,必须以教师完成特定的教学行为、准备必要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上采取强有力的指挥学生课外自修的措施等为中心内容来设定教学目标。换言之,大学课堂教学目标既要关注教师做什么,也要重视让学生做什么,两者不可偏废。
二、“四目标”课堂教学的要求及功效
根据高等教育阶段课堂教学目标设定应着重考虑的因素,广州大学法学院组成了专门的课题组,吸纳专业基础课教师参加,通过对多门课程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探索并实施了“四目标”课堂教学。所谓“四目标”课堂教学是指通过教学改革和规范设计,使课堂教学务必达到“讲授知识要点、激励学生自修、案例研讨应用、个别实质评价”等四项目标。必须重申,“四目标”教学从根本意义上讲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但从规范意义上讲是约束教师教学行为的。下面分别论述“四目标”课堂教学的要求及其所能产生的功效。
(一)“讲授知识要点”的要求及功效
该目标要求教师减少在课堂上对“沿革、意义、学术价值”等学术型或学科型知识点的讲授课时,教师上课讲授的内容主要是应用型知识点,并把节约下来的课时用到与应用型知识点密切联系的案例的研讨上。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时刻以解决案例的方式向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开动脑筋,保持高度活跃的思维。教师用启发式、提问式教学方法,回应学生所提出的案例解决方案。在案例研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样的教学不但能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而且能克服大学课堂“满堂灌”的弊端。
(二)“激励学生自修”要求及功效
该目标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监督、检查学生在课堂外自修相关知识的情况和效果。教师必须在课堂上采取有效的办法来强制性地规定学生在课外完成的自修任务。我们课题组设计并实施的“激励学生自修”方法是:教师要在课前把每节课讲授的知识点所对应的案例提前一至二周布置给学生,学生必须在上课前以小组为单位集体讨论案例,并提出解决方案。课堂上,教师对每个小组的案例解决方案进行打分,此分数计入小组每位学生的平时成绩。这种平时成绩的累计,占本门课程成绩的50%以上。这种考核方式能充分起到激励学生在课堂外自修本门课程相关知识的作用。“激励学生自修”的教学目标有利于革除传统课堂教学不考核、不监督学生课堂外自修的弊端。
(三)“案例研讨应用”的要求及功效
“案例研讨应用”是教学由知识中心论向技能与创造中心论转化的必然要求。该项目通过如下教学规范来达到革除传统课堂教学只讲授知识不引导、指点学生如何应用该知识的弊端。教师随机让任何一个小组的任何一名学生上讲台来回答前提布置的任何一个案例的解决方案。该学生回答的案例解决方案必须代表本小组的集体意见。其他学生对于该同学讲述的案例解决方案可以提出问题,让其解答,也可以就相关案例的解决方案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可以简要回答。几个小组的代表回答完案例解决方案后,教师根据课堂时间最后作简要讲解。教师此时应当主要讲解学生在案例讨论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一般性问题,对于学生普遍不理解的知识点要重点讲授。“案例研讨应用”遵循“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能最充分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事先阅读与案例相关的法律知识和基础理论,把自己的思维置于案例的情境里,参与到案例解决方案的探讨中,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四目标”教学是一种讨论式教学。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就案例阐明自己的观点,学生也可以就案例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均可自由讨论、辩论,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案例教学是最符合法律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因为法律本来就是将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案例通过归纳、整理,上升为一般性规定的东西。这就是法律产生的逻辑进程。根据这样的逻辑进程,人们对于抽象、概括的法律规定的讲授、学习,只有将它(该法律规定)还原到生活案例的情境中,才能真正地理解它,才能清楚地解释它,才能学习到它的本来面目和实质内涵。既然立法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那么学习法律就必须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的展现过程,必须将一条条抽象的法律规定,展现为它的本来面目———生活案例。法律的教学活动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必须采取“把法律还原为生活案例”的教学方法。
(四)“个别实质评价”的要求及功效
“个别实质评价”教学目标设定是为了有效克服当前高校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普遍性弊端。这些评价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评价不能起到引导学生应用知识养成创新思维的作用。教师往往在期末以一张试卷上的分数来衡量学生。学生应付这样的考试往往是用几天时间来背书或者通过前一年教师出题的方式和范围来猜测今年教师考试范围,在平时很少用功学习。这种期末一次性试卷考核往往不能对学生进行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尤其不能把学生的知识应用、认知过程和方法及情感、态度、创新思维纳入评价视野。对于这样的考试,学生只能消极、被动应付,不能通过与教师平等地交流和表达等方式来表现自己。第二,不能对学生进行个别化、实质化与多样化评价。其评价标准机械单一,往往考核共性的知识,忽略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体的差异性评价,评价内容片面,过于注重学业成绩,对学生在课堂交流和案例研讨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无法纳入评价范围。“个别实质评价”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通过如下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为每个小组的解决案例方案打分评价时,不设定唯一正确答案,重点考查学生在课堂外自修相关知识的情况、解决案例的逻辑论证情况和解决案例时的知识应用情况。特别鼓励学生根据自我知识背景、自我目标设定来设计案例解决方案。这种平时累计、多次从不同侧面(主要从知识应用角度)进行考核的方式,能克服我国高校普遍用期末一次性考试的卷面成绩来形式化、一般化地评价学生的弊端,从而达到充分的“个别化、实质性”评价学生的教学目标。这种评价机制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性学习,创新性学习。
三、开展“四目标”课堂教学的资源准备与方法
(一)开展“四目标”课堂教学的资源准备
1.编写教学案例。
编写好供学生课外自修的案例教材,是落实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手段。编写某门专业基础课的案例教材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精选并编排案例。首先,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教师要选取一些与教学知识点紧密对接的案例。对于每一重要的知识点要配套选择多个案例,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解释知识点。应当选取判决生效的真实案例。学生们对这样的案例进行讨论,不仅能提高其研讨案例的兴趣,同时也关注了社会司法实践。其次,要以本门课程的理论体系为纲领编辑案例。这样做能使理论教学与案例讨论同步进行,能使学生在讨论案例时对理论知识温故而知新,学以致用。
2.印发讲义要点。
开展案例教学模式,必须要求学生预习课程内容。为了节省学生的时间,教师应当将讲授本门课程的讲义要点提前发给学生。学生可以在讲义要点的指引下,从纲要入手逐步深入学习知识点,在掌握知识要点的基础上,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的案例讨论。通过案例的讨论学生又可以深入理解课程的知识体系。
3.预制教学录像。
“四目标”教学是将“翻转课堂”和“案例研讨教学”有机结合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它是在借鉴慕课(MOOCs)“、翻转课堂”和“案例研讨教学”的基础上产生的。“慕课(MOOCs)”和“翻转课堂”要求教师把讲授课程的知识要点制成教学录像,挂在校园网上,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随时观看、研讨。这样,教师在课堂内可不再讲授知识,而是侧重引导学生探讨和解决问题。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也存在不足。其主要表现是课内教师指导、激励学生探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预先编辑好的案例库或试题库。而“四目标”教学方法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四目标”教学方法不但要求教师预先录制教学录像,还要求教师预先编写好与课程知识点相对应的案例库(教程)。这样,教师在课内指导学生探讨、解决案例、运用操作知识就有了一个载体。这种案例库(教程)也要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上课前先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初步形成案例的解决方案。在此条件下,教师在课堂上组织案例研讨、点评、考核学生的表现等就有了对象和载体,并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4.设计好课堂指引。
要合理安排讲授知识要点,指导及考核学生通过案例研讨来运用与操作知识的环节,课时分配,合理确定打分评价标准。
(二)开展“四目标”教学的程序
“四目标”教学应当按以下步骤进行课堂教学:(1)以60多人的大课堂为例,可以将学生成分5至6个小组,指定组长。(2)按教学计划提前两周下发研讨案例教材给学生,并提前一至二周指定需要学生讨论的案例。(3)学生要以小组为单位提前进行案例讨论并形成集体性的对每一案例的解决方案。(4)教师上课时用三分之二左右的课时讲授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型知识要点,随后再用三分之一左右的课时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5)教师在案例讨论时,要随机让每一个小组的一名学生代表本组对准备好的案例发表观点。随后教师对学生按百分制进行打分。分值比例为:案例事实提炼占20%;提出案例解决方案占20%;运用了本节课程知识点占30%;案例解决方案的逻辑性占30%。其他同学对于该学生讲述的案例解决方案可以提出问题让其解答,也可以就相关案例的解决方案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可以简要回答。教师根据每组发言人课堂表现给每个组打分,并计入每个组每个学生的平时成绩。每门课程至少要有10次以上课堂讨论。将10次以上的平时打分平均,再乘以50%,占该门课程总成绩的50%。此谓“连带责任式”考核方式。(6)教师总结本节知识点和学生案例研讨的情况。课堂研讨结束后,教师要简要讲解学生在案例讨论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一般性问题,对于学生普遍不理解的知识点要重点讲授。期末的大试卷考试占50%。
作者:邵维国 张竹云 单位:广州大学
篇10
关键词:抓实;园本研修;提高;师资水平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7-009-2
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教育管理者的共识。在近几年的教师培养中,我们除了“走出去,请进来”,更多的是以幼儿园为研究基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课堂教学为研究主阵地,以师幼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通过园本培训、教研、科研,切实提高教师保教业务能力。现从四个方面阐述我园在园本研修中的做法。
一、一课三研,组织教师在实践中反思
“一课三研”,原指教师针对同一活动内容,由同一教师或不同教师进行多次的实践研究活动,它是一种基于实践反思的研讨式活动。我们主要采用三种组织模式,开展课题实践活动:
1.同题异构,展现教师个性
我园的同题异构活动是由本园三位教师就同一课题组织教学活动,它经历了“独立设计——同时展示——研讨修改——再次展示”这样一个循环研究过程。整个过程充分尊重教师的教学个性,展现不同教师的教学特色和能力,能当堂考察教师设计教学方案的水平和实施教学活动的能力,同时又运用了集体的力量,当堂发现问题,帮助教师进行有效反思,改进教学方案,改善教学过程,逐步形成符合教师个性的教学方式。
2.反思跟进,形成典型课例
这一研究方式是由教研组通过集体备课设计出一份活动方案,请多位教师在平行班实施教学。后一位老师根据前一轮教学情况和集体反思成果,修改方案,执行下一轮教学。整个活动过程以典型课例研究为重点,引发不同层次的教师深入思考,它让个体教师在群体合作中,借助群体智慧梳理、整合,提升个体经验,再做出恰当的价值判断。通过对同一教学活动方案的连续几次教学研究,实现教学方案和执教方式的螺旋上升,实现同伴互动、互相引领、优势互补,进而形成高质量的典型课例,充实园本教材。
3.个体研磨,提升教师能力
同一教师同一活动方案连环跟进式教学模式,是我们在一课三研中经常采用的方式,它通过同一位教师就一个活动方案连续进行多次教学循环,集体进行听评课,不断提高教师设计活动和驾驭教学活动的能力。在个体研磨中,教师个体通过不断的反思,在群体的帮助下,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对课改理念的理解,提高实施教科研课题研究的能力。
“一课三研”活动创造了一个共同分享、相互合作与支持的平台,通过“上”“下”循环、波及全园的连环跟进式教研活动,增进了教师之间交流。它将教师个体在实践反思中的经验与困惑带回群体进行再研究,将实践中的“快乐”和“遗憾”作为继续研究和改进的资源,形成了良性互动氛围,促使全体教师在各层次上都得到提升。通过一课三研,我园老师相互合作,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体验到了新方法运用成功后的喜悦,也积累了许多优秀的活动案例。
二、沙龙研讨,集合群体在交流中发展
沙龙式研讨是我园在园本教研中的又一形式,它给了教师一个集体讨论、交流和解决问题的平台,让教师在一种宽松自由的气氛下各抒己见,交流分享各自的经验,在互相学习中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在每次研讨之前,我们会请每一位教师把自己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写下来,然后由课题组长根据问题存在的普遍性及其价值进行筛选,最终确定该月沙龙研讨的主题,反馈给教师;各位教师便在研讨活动开展之前的一段时间里查找相关资料,并结合自己对该问题的见解或自身在教学中针对该问题的一些有效的做法,以文字的形式进行记录和整理。研讨活动中,首先由主持人对此次沙龙式研讨活动进行中心发言,阐述研讨的主题;接下来就由各位教师围绕该主题展开讨论;最后由主持人对教师的发言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大家对整个研讨活动中出现的信息进行梳理,使那些有效信息能被更好的内化和吸收。
如我园开展的“游戏区材料的有效提供”这一讨论活动,我们着重围绕投放什么样的材料、材料提供的注意点、各年龄段孩子游戏材料的提供及游戏材料的更新这四个方面进行研讨。活动中教师们都踊跃发言,有的教师认为,材料的提供要结合主题开展个别活动,使之成为教学活动的延伸,拓展、巩固幼儿所学知识;有的教师认为,可以尝试让孩子自己收集生活中熟悉的材料,引发幼儿积极思维,并要有相对应的记录表;还有的老师提出,材料的提供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材料的递进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大家的集思广益,老师们对各区域材料的投放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全面的了解。
沙龙式研讨活动开展以来,我园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不少:从起初的不太了解到现在的非常熟悉,从原先的“一言堂”、任务观点到现在的充分准备、积极发言,体现了大家努力进取的良好精神面貌。很多教师都觉得通过这个研讨活动,从中获取了许多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并不断更新着自身的教育理念,对如何有效开展一日活动在思想上也更明确了。
三、追议反思,促使教师在思辨中成长
著名教授叶澜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正成为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提倡“教学反思”和“反思教学”,要求教师既要学理论和方法,又要及时记录自己的教育行为和幼儿的学习态度,对自己的“教”和幼儿的“学”不断反思,使教学相长。
比如,将外出观摩到的教学活动由外出学习的老师预先进行深刻、全面的反思,然后以个人陈述的方式让大家来分享教学活动案例,在个人反思的基础上,我们一起对分享的老师进行追问或提出质疑,让老师们对教学实例从深度、广度上来挖掘,让教学活动在我们的再次反思中得到升华,让老师们在追问和质疑中获得新的思考,收获新的反思经验。后一种反思是延时反思,让反思者有一段时间深入的思考,对教学活动有一个全面了解、深入分析的时间。这种反思能促使外出观摩的老师带着思考参与观摩,克服了观摩者走过场的现象,提高了观摩学习的实效。
年轻老师在反思中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年长的老师将经验写成文字,成为学习的资源。在反思中我们共同经历、收获经验、迅速成长。
四、师徒共进,引领教师在活动中体悟
随着我园师资队伍的不断调整,青年教师比例明显增大,教师专业水平的参差不齐,不得不让我们寻求新的园本教研模式。因此,我们开展了“骨干教师引领,青年教师跟进”的平等互助式的研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