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职称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3 17:09: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交通工程职称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材料检验交通工程的质量检测是为了保证工程在投入使用之后的交通运输的舒适和安全,材料的使用和选择对交通工程的使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交通工程的质量监测工作中,对材料的检测十分重要。交通工程在进行建设时,使用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也会选择更加方便合适的材料,但是对进行交通工程建设使用的材料品质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我们进行交通公职梁检测的工作就必须对这些材料进行检测和选择。在交通工程建设中,我们选择材料需要遵循的一个标准就是进行就地选材,这样既便利还能够减少资金的投入,对保证交通工程建设完工之后的现场处理也会有一定的便利。材料检测就需要交通工程检测人员对当地的环境进行勘测,选择可以使用的材料,抽样进行检测,并在进行工程建设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抽样检测等。
1.2施工标准检测交通工程建设先进已经有了一定的建设标砖,因此交通工程质量检测也应该根据这一标准进行相应的的监测工作。在2010年3月我国就出台了《关于公路水路工程试验检测专项治理活动情况通报》所以在交通工程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不管是公路交通还是水运交通都应该遵循这一标准的相应内容进行建设。在交通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遵循一定的安全施工标准,另外,交通工程建设也应该遵循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建设,保证工程在建设完工之后能够顺利投入使用。交通工程建设中的很多标准都关系着道路投入使用之后的年限,所以进行施工标准的建设十分重要,不论是对施工人员施工技术标准还是对施工过程中的操作标准,都应该有一定的检测。交通工程质量检测过程中,一旦发生较大的偏差,应该立即整顿停工,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施工。
1.3抽样检测道路交通工程的抽样检测工作也是质量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工程在投入使用之后,需要进行长时间的使用,没有一定的休整期,所以道路工程建设中就必须要对正在建设和已经完工的交通工程进行抽样检测。针对建设过程中的抽样检测,检测主要环节应该是对施工原材料的检测,还有对路面路基施工的密实度的强度进行检测,还需要对路面的沥青强度进行抽样检测。这些抽样检测的结果能够准确反映道路工程建设中,是否否按照一定的建设标准进行建设,而且适当的抽样检测能够保证道路交通建设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和施工安全。针对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的交通工程,也应该进行适当的抽样检测,全面了解交通工程的使用情况和维修情况。
2交通工程质量检测的重要性分析
2.1保证交通运输的顺畅交通工程的建设与施工与我们将来的出行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交通工程的质量监测工作。交通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有利于保证交通运行的顺畅,还能够保证交通道路的建设符合人们的出行标准,减少因交通建设不到位造成的交通事故,进一步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交通工程的建设也需要进行的一定的规划与设计,质量检测的目的就在于保证设计和建设符合一定的标准,在方便人们出行的前提下进行一定的建设。开展交通工程质量检测工作,能够有效的减少人们对道路安全的后顾之忧,便利人们的出行,为我们创造一个更加安全放心的交通环境。
2.2保证各种建设过程操作符合国家标准交通工程的质量监测工作能够保证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进行的各项工作都是在国家相关标准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进一步保障施工质量的说服力,能够增加民众对交通工程安全的信服力。在交通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进行一定的质量监测工作,能够保证前期工作和后续的每一个环节的质量都在掌控之中,进一步减少后续建设中的工期拖延和质量问题。对交通工程的设计图进行检测,能够减少在后期建设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知道工程项目能够顺利进行,在交通工程质量检测的过程中,任何一项工作的质量监控都是在一定的标准下进行的,所以我们能够更加顺利的而进行建设工作,也能保证建设过程中和建设完工之后的安全使用。
2.3降低交通工程建设成本道路交通建设有一个标准就是使用的原材料基本都是就地取材,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和降低成本,但是为了更好的保证交通工程的质量,就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进行交通工程的质量检测有利于江原材料进行科学的鉴定,从而更加科学的判断施工材料的性能,从而使选择的材料更加符合道路交通工程的建设需要。质量检测能够进一步减少交通工程的建设成本还体现在,使用更加适合的技术和器材,在保证交通工建设安全的过程中,还能够进一步减少成本,质量检测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做是预算的检测,进行详细的质量检测之后,选择更加适合的材料,工程技术和工程器材,使用最少最合适的人力物力进行交通工程的建设,从而减少交通工程的建设成本,满通工程建设的需要。
2.4减少交通工程投入使用后的风险交通工程的而建设是一件惠民利民的大事,因此质量检测就显得更加重要,进行一定的质量检测能够保证交通工程建设完工之后的质量符合一定的标准,能够满足使用,从而减少使用之后的风险。交通工程质量检测能够减少在道路使用之后的问题,减少因为设计不合理造成的安全事故,减少建设过程中设计建设等不符合安全标准造成的使用年限较短和频繁维修的情况,保证交通安全和道路安全。质量检测工作还能保证交通工程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能够及时找出原因进行维修等,进一步保证交通工程的使用安全。
3结语
篇2
1金属性短路
金属性故障主要是指由于第三轨或者是接触网与走形轨间产生直接金属性接触后,造成其绝缘支架击穿,从而形成与大地的短路。比如在2010年时,北京地铁一名乘客随身携带的金属水平尺从站台中堕落,造成正在运行中的列车与第三轨之间的通路,从而导致了金属性短路故障的发生。造成该种故障的另外一种原因也可能是在停电检修作业的过程中,没有及时将接触网接地线撤销,从而在恢复供电时发生金属性短路故障,如果此时特别是在运行期间不能及时对故障位置进行确定和排出,势必会对轨道交通的运行产生较大的影响。
2非金属性短路
非金属性短路主要是指第三轨与走形轨经过渡电阻短路或者是绝缘泄漏,从而发生非金属性短路故障。比如在雨雪天气环境下,暴露在户外的城市轻轨在雨水或者是积雪作用下被覆盖,间接的成为导体从而与行轨发生短路。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接触网或者是第三轨的出现绝缘老化现象,从而导致电流外放和泄漏,泄漏的电流通过绝缘支座在流向接地扁铜后经由变电所地网,最终回流至变电所负极,从而引发非金属性短路故障。同金属性故障相比,非金属性故障下产生的短路电流相对较小,所以造成了其短路现象不容易被察觉。但是随着运行时间的不断加长,可能会产生接触电压或者是跨步电压,严重情况下还会出现电弧,从而使短路故障进一步扩大,给城市交通轨道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以及人身安全都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二、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直流侧短路故障定位的几种方法
当前阶段,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中供电直流侧短路故障定位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阻抗法以及行波法两大类:
1阻抗法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直流侧短路故障定位方法中的阻抗法又可以分为单端量阻抗法和双端量阻抗法两种:(1)单端量阻抗法。该种供电直流侧短路故障定位方法的工作原理相对较为简单且易于实现,并且具有着装置成本优廉的特点。但是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故障定位精度较差,主要原因是在定位过程中容易受到对侧系统过渡电阻的影响。在对该种方法的实际运用过程中,可以采用微分方程工频法、一元二次方程法以及迭代法和电压法等,从而消除过渡电阻或者是对侧系统对单端量抗阻法故障测量精度造成的影响。(2)双端量阻抗法。该种故障定位测量方法是当前城市轨道运输供电直流侧短路故障定位中被广泛运用的技术方法,其主要是通过对两端电压流量的推算,并在故障点电压相等的基础上实现故障位置信息的获取,其凭借着对现代通信技术和高精度互感器以及故障录波装置等现代技术和设备的支撑,实现了强大的故障定位功能。
2行波法
行波法是城市轨道交通直流输电系统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在行波传输的理论基础上达到实现故障定位的目的,通过对不同的故障行波到达测量装置的速度以及时间差等,对故障位置进行计算。以上两种主要的故障定位方法具有着较多的优点,在直流输电系统的故障定位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城市轨道交通直流供电系统中应用时,其对测量设备以及通讯设备具有着较高的要求,相应的设备投资较大。
三、基于贝瑞隆模型的时域故障定位原理和实现
1基本原理分析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来说,其供电直流侧发生短路故障后,导致了保护装置动作,在该故障造成的过程中,其进行故障定位时能够采用的主要数据为在保护动作发生前馈线保护装置所记录的电流和电压信息,不利于故障定位的实现。不论是对于以上单端测距还是双端测距方法来说,其都是以电压以及电流的基波相量为基础的,但是在当前故障发生和切除时间越来越短的情况下,大多数基波相量数据是无法进行准确提取的。对于基于分布参数模型的输电线路时域故障定位方案来说,其可以通过对跳闸前原始数据的采用,不需要进行相应的滤波处理,直接性的在时域对故障距离进行测算,其与直流输电线路本质上不存在较大的区别,仅仅是两者能量集中频域不同,所以该方案模型能够有效实现对城市轨道交通主流侧输电线路短路故障的定位。
2定位实现在城市轨道交通
篇3
中国期刊投稿热线,欢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论文我们会在2个工作日之内给予办理审稿,并通过电子信箱通知您具体的论文审稿及发表情况,来信咨询者当天回信,敬请查收。本站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论文写作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摘要】许多国家将交通、电力、通讯、仓储等基础设施称为“社会间接资本”,其建设水平对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中,长沙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完善各项配套设施,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
【关键词】许多国家将交通、电力、通讯、仓储等基础设施 称为“社会间接资本”
【本页关键词】毕业论文 职称论文 职称论文写作 本科论文写作
【正文】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长沙外商投资环境许多国家将交通、电力、通讯、仓储等基础设施称为“社会间接资本”,其建设水平对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中,长沙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完善各项配套设施,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一是加快跨省市区的交通干线建设,尤其要重点打造连接粤、港、澳和出海快速通道,提高与粤、港、澳和出海港口之间的人流、物流速度,降低运输成本,为商品进出口和粤、港、澳地区出口导向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创造条件。二是着力加强长株潭路网建设,建成长株高速、黄萍高速、长潭西线高速,形成长株潭高速外环。三是完善骨架干线,加快国省道、县乡道改造步伐,全面形成市区到县(市) 、县(市) 到辖区乡镇“一小时交通圈”。四是在水路方面,长沙市要大力提升航道等级,完善港口设施和码头功能及吨级结构。重点建设好霞凝新港工程, ,将其建成中国内陆最具影响力的现代化航运港口;配套建设好霞凝物流园区,形成干支相通、通江达海的内河水上通道;加强与上海、中部口岸的“大通关”合作,积极探索区域通关改革,缩短长沙出海航程;五是着力加快市、县(市) 、乡(镇) 三级客货运站场建设,基本形成以公路主枢纽为中心,各县(市) 、乡(镇) 为连接点的客货运输网络;六是加快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水、火、电比例结构,加快推进地区性电网与省网相连促进区域间电力互补,使电力供应充足。
三、利用外资,促进长沙加工贸易的发展那么长沙如何利用外资,促进加工贸易的发展? 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下列政策措施:在贸易政策制订的过程中将加工贸易的发展置于一个战略的高度,重视和鼓励其发展。在吸引加工贸易转移方面制定较进取的策略,提供比珠三角和长三角更优惠的引资条件,在政策、交通设施、电力和劳工等方面发挥长沙的吸引力,同时保持加工贸易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产业转移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积极开展加工贸易招商,实施外资带动,推动加工贸易实现大跨越和大突破。将产业招商与加工贸易招商项目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吸引一批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性强、发展前景好的“配套协作型”加工贸易龙头项目,延长加工贸易的产业链,提高加工贸易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程度,释放加工贸易的辐射能力和聚集效应,促进加工贸易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移。我市的农业资源和天然资源丰富,出口以粮食和其他原料等附加值较低的产品为主,如果能利用外资,大力发展配套的加工工业,会有助于提升长沙的出口产品结构。充分发挥长沙在资源、人才、技术、交通等的比较优势,吸引跨国公司建设生产基地,设立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更大范围地聚集为跨国公司配套的加工制造商,形成大规模产业群。重点发展以IT为代表的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强产品的加工贸易,不断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比重。积极吸引和承接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大的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环节的加工贸易。各区县可结合本地实际,特别是结合本地的特色经济,培育潜力大、前景好、竞争力强的加工贸易龙头产业,带动上下游企业配套发展,逐步建立起加工贸易出口基地。积极利用长沙金霞海关保税物流中心的优势,降低加工贸易企业的物流成本。长沙金霞保税物流中心将实现保税仓储、国际物流配送、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进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口岸功能和退税功能、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功能,集海关、检验检疫、物流基地、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我市加工贸易企业可充分利用其政策优势,将深加工结转产品直接出口到保税物流中心,然后由下游企业从保税物流中心进口,节约物流成本。
【文章来源】/article/66/4381.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并带双刊号(CN,ISSN),保证让您轻松晋升
篇4
关键字:航道整治;质量通病;特点;问题;基本原则
Abstract: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common problem of channel regulation project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pointing out the problems of channel regulation works and principles, and put forward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ontrol measures of quality defects of channel regulation works.Key words: channel regulation; quality defects; characteristics; problem; the basic principles
中图分类号:U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航道整治工程中的质量通病主要有四个特点
1.1质量通病有着显著的水运工程的特征,受自然条件和水流条件影响很大;
1.2质量通病在工程中是允许的,且在验评标准误差范围内,但是对于整个工程质量是有影响的;
1.3虽然质量通病问题并不大,但是要彻底治理难度比较大;
1.4质量通病长期存在于一些整治工程建设过程中。
2.航道整治工程存在以下这些问题
2.1施工单位自检体系落实不到位。
2.2因季节性施工造成赶工抢进度。
2.3工程资料存在后补现象。
2.4原材料进场抽样复验频率不足、有的不闭合。
2.5施工管理人员对技术标准、规范执行不严。
2.6监理单位现场平行检测频率不足。
2.7合同段、工作面、工序间衔接不紧。说到底就是监督不到位。
3.航道整治工程施工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2支流航道实施中低水整治原则
支流航道在洪水期时,由于各个洪峰的互相遭遇和组合,这必然会给支流河口水流带来交互顶托的情况,由于这种交合顶托的规模往往非常宏大,冲撞也非常激烈,具有巨大的能量,也是泥沙淤积最严重的时候,因此不适合这个时候进行航道整治。此外,航道整治的目的一般既不是为了改变洪水顶托,也不是为了降低洪水期的泥沙淤积量,而是为了大幅度地提高航道在落水期时水流的输送泥沙的能力,使得洪水期时淤积的泥沙被及时带走,不影响枯水期的航道通航能力的要求,因此,支流河口的航道整治工程基本采取中、低水治理职称论文。
3.2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航道整治工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坚持“生命重于一切”的准则。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坚持持证上岗,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尤其是一些跨汛期的整治工程,施工单位要与水利防汛部门密切沟通,及时掌握施工河段的汛情及洪水特点,在此基础上安排施工内容,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人员以及工程的安全。
4.治理质量通病的对策
4.1坚持贯彻国家法律法规,提高思想认识
依据工程建设法律法规监督设计、监理、施工、建设单位等参建各方的质量行为,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职责所在。强化参建各方质量行为的主观意识,确保工程质量的保证措施落实到位,是消除施工中质量通病的重要因素。
4.1.1在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应重点强化执行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尤其是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质量监督手续办理、施工许可证办理和竣工验收四项程序。
4.1.2监理单位应重点落实和执行法律、法规、履行监理规范赋予的质量责任和义务,加强对施工人员是否持证上岗、质量管理制度、施工规范、质量检验标准、工程强制性条例是否落实到位的检查,严格落实原材料进场抽样复验制度。
4.1.4施工单位要强化质量保证体系自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项目技术管理制度,原材料进场的验收与检查,坚持质量标准、层层落实项目负责制,不断排除质量通病以及总结质量通病所产生的原因,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通过提高人的质量责任意识、规范质量工作行为、把工程实体监控重点与树立创新理念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和实现质量通病的治理。
4.2以科研为先导。通过科研产生先进的设计理念、成熟的施工技术和工艺、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所有这些都是克服质量通病的基本要素,必须大力提倡和扶持。
4.3施工工艺是关键。应编制有针对性、科学、先进、可靠的施工技术方案,并及时进行交底。方案应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应明确质量标准和防冶质量通病的措施;施工人员应进行岗位培训,特殊工种应具有上岗证,如材料员、测量员、安全员等,项目经理及技术主管应由有一定的工程经验和理论水平的人员担任;设备技术状况(包括检测设备)对工程质量也有较大的影响,对设备应及时进行校核和检修。如主要的沉排船、砼块生产机具等。另外应积极采用或发明一些提高工效和质量的小工具,让设备和工具为工程质量服务;施工中采用何种方法,如何执行,对工程质量影响很大。严格按操作规程和方法进行施工是保证工程质量、预防质量通病的关键。因此,应组织操作人员学习操作规程等施工技术,要求大家严格执行,并采用自检、互检、交接检等手段予以保证。施工中应随时和图纸及规范标准加以比较,确保符合要求,减少质量通病的发生;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影响较大,特别是自然环境条件和运输条件等,应采取一定措施进行控制和预防。
4.4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强化管理措施
4.4.1施工企业内部质保体系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通过施工企业自身的运作,依靠“全员、全面、全过程”的控制,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质量员来检查质量,确保质量通病消除在萌芽状态。
4.4.2社会监理是保证工程质量,防治质量通病的外部的、横向的控制。有时质量通病出现是操作时的不规范性和方案中的不合理性引起的,通过监理的监督和把关,可以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从而防止质量通病的产生。
4.4.3政府监督的强制性是政策引导和最终认可的质量控制手段。通过政府的强制监督,宣传和引导参建各方增强质量意识,自觉克服质量通病;并制订相应的技术文件,帮助企业克服质量通病;同时运用监督手段,强制企业按标准规范执行,从而减少质量通病的出现。
4.5加强原材料质量检测,把握重点环节质量控制,为确保工程质量奠定基础
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直接反映了工程项目的质量。按照交通部航道整治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及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有关要求,在项目开工伊始,督促建立工程材料现场工地试验室,确保工程所需混凝土的各项物理材料试验和质量检测的要求,及时为工程材料质量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质监人员每次深入现场需对其出具的试验检测报告进行审查,对涉及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检验资料进行复查,对于取样频率和代表性、试验检测内容规范性、监理平行检测等方面均加大管理检查力度,从而为保证工程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4.6加强队伍素质建设,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根据工程建设管理的需要,质监部门一方面加大对参建人员的资质管理,严格对监理、施工质检人员的资格审查;实行质量责任人备案制度和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及时记录执业情况,并将不良记录记入诚信档案等。另一方面对相关施工、监理单位的质检技术人员等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技术业务培训,使其掌握质量通病治理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和工艺控制要点,以充实项目质量管理队伍,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素质,推动质量通病治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4.7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创新意识
先进的设计理念、成熟的施工技术和工艺、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是克服质量通病的基本要素。我们只有不断推进技术创新,提高科学技术的应用,确保工程质量,才能使质量通病的治理在事前得到控制。实体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有材料达不到要求、技术手段不高,也有工程相应的技术环境差等因素。而创建示范工程项目既需要质监部门和人员以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打破常规、细化质量标准和工艺要求,对现行施工规范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完善。又需要各参建单位根据工程进度和技术要求,与时俱进的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组织人员在创建活动中对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应用进行技术攻关,优化通病治理方案,组织监理、施工单位及时进行技术总结,将成熟的通病治理措施及方案在后续同种工序中进行推广应用。
5.结束语
我国航道整治工程技术水平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近年来依托于各条河流的整治工程,不断进行科技攻关,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些技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当前山区河流整治技术已经拥有一套完整的整治技术理论和较为丰富的整治技术经验,对于平原河流航道整治,可以通过对河床浅滩分析等手段掌握抓住有利河势,采用整治建筑物等手段,达到利用水期的水流能量冲刷航槽、符合设计通航尺度要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昕.内河航道船舶定线制条件下的航标配布探讨[J].水运工程,2010,(03):103-107,132.
篇5
[关键词]福建省;农村师资;教师流动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7-0009-03
师资合理流动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然而,农村师资超常量外流严重削弱了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力量,成为制约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瓶颈。理性审视农村中小学师资流动现象,采取相应对策,扭转农村中小学教师超常量外流局面,对办好农村中小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中小学师资流动概况
2008年福建省小学在校生2471464人,其中农村小学在校生1311091人,占小学在校生总数的53%。与2007年相比较,农村小学在校生减少了15.7%,农村教师减少了417%。农村小学生师比从2007年的15.1:1下降到2008年的13.6:1。
2008年福建省初中在校生1512936人,其中农村初中在校生629789人,占初中在校生总数的41.63%。与2007年相比较,农村初中在校生减少了3.4%。2008年农村初中教师占初中教师总数的41.58%,其中,调入1568人,调出2732人,净调出人数是1164人。2008年农村初中生师比是15:1,与2007年生师比17:1比较,生师比相对下降。
200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在校生748828人,其中农村普通高中在校生占全省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14.51%。200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教师52531人,其中农村普通高中教师占全省普通高中教师总数的14.48%。农村普通高中生师比14:1,与2007年生师比16:1相比,有所下降。从农村高中教师的调入与调出来看,2008年农村高中教师净调出36人。高中学生增加26.6%,教师反而流失的现象不得不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二、农村中小学师资流动特点
(一)师资呈单向性流动为主
根据对2009年农村初中校长培训班141位校长的问卷调查,141所农村初中三年内调出790人,占10%,辞职138人,占1.74%。根据对参加2010年1月第一期农村校长教育教学管理能力提升工程的76位校长的问卷调查,有教师调动的学校66所,占87%,近三年内共调出教师637人,占教师总数的11%,辞职33人。从流向上看,教师调动是从农村流向县城,从靠近城市的农村流向发达城市,从非重点学校流向重点学校,从办学条件差、待遇差的学校流向办学条件和福利待遇相对较好的学校。流动情况在农村各地区的分布不均衡,比较偏僻的贫困地区流失的情况反而较少;而距离城镇较近的地区流失情况反而严重。
(二)中青年骨干教师流出居多
根据对2009年农村初中校长培训班141位校长的问卷调查,141所农村初中有高级教师727人。仅占教师总数的9%;而农村师资外流,主要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学历以本科为主。根据对参加校长培训班的76位农村小学校长的问卷调查,农村小学调出教师的职称绝大多数是小学高级或者一级,年龄绝大部分在35岁以下,学校领导班子和热门学科教师流失率偏高。三明市清流县某农村中学,学校教师平均年龄39岁,近十年没有分配一位新教师来,而两年内优秀教师调动或者借用达到13人。近两年三明市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论文评审遭淘汰论文比例达到10%,其中绝大部分是农村教师。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农村教师流失之后,剩余教师素养不高的问题。
(三)优秀教师外流引发生源外流
师资外流的直接后果就是引发优秀生源流失。城市、县城高(完)中与农村高(完)中形成鲜明的反差。龙岩某县城一所独立高中,目前已经扩展到90个教学班,每个年段20~28个班,一个年段有1500名左右的学生。福州某校也有类似情况,为了应对不断膨胀的学生数,一年新招聘青年教师就达到30多人。城区高中教育的绝对优势,对农村普通中学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胁。龙海某农村中学2008年高一只招了279人,临近的某农村中学只招了150人左右。泉州某农村中学,每届学生都有辍学的,最多的曾出现一届辍学100多人。
(四)师资外流的负面影响较大
外流中青年骨干教师的主要接收地区的教师工资、福利待遇都大大高过流出地,造成教师队伍的严重振荡,人心浮动。特别是年轻教师感到十分困惑和茫然,既看不到学校的希望,也看不到自己的前途;有的教师一边保留着教师岗位,一边干起了“副业”;还有一些教师干脆不打招呼就辞职走人,使学校领导措手不及。学科骨干流失,使得留在农村中小学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陷入恶性循环。
三、农村中小学师资流动问题分析
(一)守望岗位与心理落差的交织
农村年轻教师大多是20世纪70~80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从本质上说,他们接受过高层次的教育,深受父辈的影响,还是能够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但他们讲究更多的是付出与回报的效率比。影响农村教师稳定的因素主要是农村学校提供给农村教师的生活与生存环境。其实农村教师并不怕苦,他们害怕的是没有希望,得不到认可。故而要解决农村师资均衡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要解决如何让教师留得住和好教师愿意来的问题。
(二)乡土情结与血缘连结的缺失
目前农村教师分为三类:一是通过招考进来的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二是中青年的中师毕业生,后已进修大专或者本科,这部分人很多已在学校中层以上岗位;三是老年教师,从民办转正,这部分教师已经不多了。福建省农村普通中学教师占全省中学教师总数的32%,35岁以下的农村中学教师占农村中学教师总数的65%;农村小学教师占全省小学教师总数的60%,35岁以下的农村小学教师占全省农村小学教师的43%。这些35岁以下的教师大部分是招考来的,由于他们是外来人,缺乏乡土情结与血缘连结,无论是个人价值观还是个人生活都无法真正融入农村,总是希望早日离开农村,迅速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三)学校管理水平与教师发展的矛盾
福建省中小学校长中,特级教师149人,占校长总数的0.92%。高(完)中校长级教师占全省担任校长职务的特级教师总数的54%,其中正职校长占了64%,而初中校长中仅有7位是特级教师。小学校长级教师56人,占小学校长总数的0.5%。普通初中校长中具有硕士学位的仅8人。
具有专科学历的初中校长占总数的26%。调查的76位农村小学校长中,特级教师仅4人。小学校长中,中专(中师)及以下学历的占小学校长总数的34%。由于学校管理水平问题,部分中老年教师不求进取,一些年轻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甚感担忧,对学校管理现状不满,这也是造成教师流动频繁的原因之一。
四、解决农村中小学师资流动的措施及建议
(一)现有的“控流”措施
一是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编制标准。2008年底,福建省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编制标准提高到城市学校水平,城市、县镇、农村初中学校统一按员生比1:13:5配备教师;小学在校生200人以上的学校按员生比1:19.5配备教师;在校生31~200人的学校按班师比1:1.7配备教师;在校生10~30人的至少配备2名教师;在校生10人以下的配备1名教师。全省增加6500个编制,优先用于补充农村小学紧缺学科教师,到2011年底前为农村小学足额配备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科学教师,使所有农村小学都能开齐开足国家和省规定课程。
二是实行“县管校用”的教师管理体制。2009年底,福建省政府颁发《关于福建省2010~20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实施意见》,福建省逐步实现县(市、区)域内公办学校教职工人事关系“收归县管”;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师资校际交流制度,促进校长、教师在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合理流动;原则上在同一所学校工作满一定年限的教师都要进行交流,每年交流人数要达到应交流人数的10%以上;城镇中小学教师评聘中、高级教师职务应有在农村学校任(支)教一年或在薄弱学校任教三年以上的经历,其中城镇义务教育学校40周岁以下教师评聘高级教师职务应有在农村任(支)教两年以上的经历。
三是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2008年,福建省财政支出中1/4用于教育,教育财政支出支持农村教育发展:改善农村教师待遇,确保县C市、区)域内农村教师待遇不低于城镇教师待遇;设立农村教师奖励基金,对长期在农村从教、表现优秀的教师予以奖励;适当提高农村学校(含教学点)中、高级教师岗位的结构比例和农村教师在各级各类评先表彰中的比例;在农村地区学校建设教师周转房;实施农村紧缺教师代偿学费计划,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及以下中小学任教的,可直接转正定级,转正定级时薪级工资高定一级。
四是实施农村教师(校长)培训工程,不断加强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强化福建教育学院培训、教研功能以及在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启动农村教师(校长)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到2012年底前将全省农村教师(校长)轮训一遍。2009年福建教育学院中小学教师培训和校长培训达10546人次,共举办中小学校长培训班29个,培训校长3385人次;共举办教师培训班91个,培训中小学教师7161多人次。其中,举办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省级培训班55个班次,培训3760名农村教师;独立举办农村中小学校长能力提升工程3个培训班,培训239名农村中小学校长。
(二)进一步“控流”建议
一是建立农村教师服务期制度。在改善农村学校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的优惠政策前提下,对新补充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和靠农村优惠政策评上高一级职称的教师,教育主管部门都需要制定服务期制度,在聘用中给予明确规定。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可以率先在经济发达地区和交通方便的地方试行城乡教师双向、定期流动制度,所有教师无条件在城乡学校之间流动,以便彻底杜绝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和当地乡镇领导都要关心农村学校工作,共心农村教师生活,并对他们的工作绩效进行年度评估。
二是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共享机制。福建省三明市12县市区几乎都实行教师“上挂”与“下派”制度。“上挂”就是把农村学校的教师送到城市学校学习培训,通过“上挂”学到城市学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达到参考式培训的目的。“下派”就是把城市学校的优秀教师派到农村学校支教,让“下派”的教师到农村学校做示范,把城市学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传授给农村学校的教师,通过教师的相互交流,达到城乡师资统筹和教师培训的目的。对于能到农村任教三年,且成绩突出的,应予以特别嘉奖。
篇6
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特点分析
(一)经营活动中流动资金的分析
流动资金是指投放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和存货。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资信不足,在进行市场经济活动中,一般以现金或银行存款来支付货款,很难进行短期融资,对货币资金的需求往往较大。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增加利润而不得不采用赊销这种方式,但是,没有有效的催收措施高额的应收账款也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入,造成资金回笼困难,导致了资金运用效益上的损失。另外很多中小企业在原材料的采购管理上也没有计划,库存物资的收、发、结存缺乏严格的控制,使得会计期末存货占用资金较大,存货周转率低,也会造成流动资金短缺。
(二)投资活动的分析
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往往凭借经验和感觉进行管理,其决策人都没有经过科学而严密的论证,写作毕业论文如果产品滞销,技术落后,设备老化,就认识到新产品试制、技术开发是决定企业生存的必要环节,开始加快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提高新产品研发的速度,增加了许多投资项目,导致了虽然是巨额投资但报酬率很低的事实,没有达到顶期的效果,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以至于陷入破产的边缘,造成投资失败。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投资所需资金短缺,他们总是希望尽快收回投资,容易追求短期目标,由于自身规模较小,面临的风险也就更大。中小企业经营者在避免产品单一的经营风险中,力图通过多元化投资分散风险,但分散投资也会导致原有经营项目运营资金周转的困难,进一步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无论在投资资金、投资项目以及投资方式等方面均存在较大风险。
(三)筹资活动的分析
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不同,对融资渠道和条件的要求也不同。例如制造业型中小企业经营活动涉及的面较宽,资金周转较慢,资金需求量较大,融资难度相应较大;服务业型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量小、频率高、周期短、随机性大,相对其它中小企业而言,是一般中小型商业银行比较愿意给予贷款的对象;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按照国际惯例,主要资金来源是各种类型的风险投资基金;社区型中小企业则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较易获得政府的扶持性资金,但是社区共同集资也是这类企业的一个重要的资金来源。
中小企业融资的特征与大企业相比,创业资金主要来源于个人积蓄或家族集资,极少通过正规渠道获得信贷和其他的财政支持。如何通过多种形式获得资金,是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目前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还是银行贷款,由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社会信用观念和风险意识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企业融资主要以间接融资为主,非市场化现象严重,资本市场和交易市场存在失衡现象,银行信贷的规模和结构、资金价格及其变动也对企业所有制的性质有比较严格的约束。中小企业由于融资结构单一、规模小、机制不健全和功能缺陷等不得不通过高利息集资的方式筹集资金,增加了市场交易成本,造成金融秩序的混乱。虽然我国中小企业初步建立了较为独立、渠道多元的融资体系,但是,融资难、担保难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
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应用的策略
我国中小企业虽然在流动资金运用方面、投资和融资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但在具体分析过程中可以看出这些问题主要是由宏观经济环境和自身双重因素造成的。写作职称论文所以,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可以国家经济政策、融资方式、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和企业管理制度等几个方面着手。
(一)国家政策有助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解决
国家经贸委、国家工商总局、财政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就引导中小企业增强信用观念,改善其信用状况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快我国社会化信用体系的建设步伐,发表了若干意见,这标志着我国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社会化信用体系建设开始启动,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服务。如交通银行的“展业通”为扶持和服务小企业发展,适应小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在原来金融产品的基础上,推出一系列专项信贷和结算的金融产品,运用科学简便的方法和优化的审批流程,为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对不同的企业分别提供了“生产经营一站通”、“贸易融资一站通”、“工程建设一站通”、“结算理财一站通”等不同的金融产品,还款方式灵活、还款期限较长,企业贷款担保方式可以采用房地产抵押、国债以及仓单质押等多种方式,有利于小企业资金安排和应用。
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管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融资计划应与企业发展周期联系在一起管理。在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过程中,应注意不同阶段融资方式有所区别。在初创期以内源融资为主,在成长期则以外源性银行融资为主,在成熟期可以考虑以权益性融资为主,在衰退期可以考虑新一轮的融资,开发企业新产品和新市场。2、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银行与中小企业是信息不对称的博弈,可以通过降低信息收集成本和加工成本,提高企业的信用度,扩大企业的财务信息透明度,实现银企之间的信息充分与对称。3、在资金运作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票据贴现、融资租赁等方式来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的状况,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如积极稳妥地选择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尝试发行可转换债券,附新股认购权证的企业债券等,使中小企业能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尤其是地区性的资本市场来筹措资金,建立多层次的企业融资体系。
(二)信息技术的运用
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为了确立竞争优势,企业更加关注进入市场的时间、产品的质量、服务的水平和运营成本的降低,并且为适应市场全球化要求,组织结构和投资结构也趋向于分布式和扁平化,仅靠企业自己的资源不可能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还必须把经营过程中的有关各方,如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客户等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中,才能有效地安排企业的产、供、销活动,满足企业利用一切市场资源快速高效地进行生产经营的需求,并准确及时地反映各方的动态信息,监控经营成本和资金流向,以期进一步提高企业对市场反应的灵活性和财务效率,并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美国的加特纳公司(GartnerGroupInc.)首先提出了新的概念—企业资源计划,简称ERP(EnterpriseResourcesPlanning)。ERP是现代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也代表企业管理软件的基本思想,因此信息技术的运用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管理人员能通过ERP系统的应用和管理及时精确地对安排企业采购、生产和销售计划,对材料采购资金、价格、质量以及采购计划、支付的方式都有全面管理和核算;对生产流程各环节的参数进行差异分析,优化成本,提高了成本的控制力度;而且能通过财务核算了解销售的全过程。信息的畅通保证了成本核算的准确、实时。财务和产、供、销各环节完全集成,从而实现生产成本的快速跟踪控制。ERP系统对于往来款项的管理也进行了有效全面的管理,对于这种在市场竞争机制下企业为扩大销售和赢利而采取的赊销手段,除了依靠产品本身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条件外,销售款能否收到便是资金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及时准确掌握客户及供应商资金、信用等方面的信息,对应收账款的收回和应付账款的支付安排都是有很大帮助的。ERP系统在其他模块的应用如总账系统、销售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系统等其他方面对企业的管理也有很大的作用。但由于中小企业资金和规模有限,在信息化的应用方面要注意信息技术的应用必须适应企业管理,关注数据的流程,选择正确的财务信息工作方式,根据自己资金和需要选择相应系统模块,最后还要根据企业的发展趋势选择相应的软件。
三)中小企业投资管理
中小企业投资要面向市场,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正确进行投资决策,利用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和管理,努力降低投资风险。第一、政府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指导。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市场比资金更为重要,资金有限的中小企业,如果产品销售出现困难哪怕是暂时的困难,都可能使企业陷入困境。克服资金不足,关键还是取决于新产品能否及时销出并收回投资。由此可知,有无合适的市场销售渠道是研究投资项目是否可行的先决条件。对于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政府应帮助他们选择好进入的行业,大力改善投资环境。例如政府可以为他们提供较为完善的市场调研以及行业前景分析,以减少投资的盲目性。提供事前帮助,是减少中小企业投资者市场风险的有效途径。第二、为了回避投资风险,中小企业应采取跟进战略。中小企业应尽量避免率先开拓市场。因为市场的开拓者通常需要有足够的资金实力,虽然开拓者率先进入市场,可以获得超额利润,但风险也会很大。跟随成功者的做法,不失为中小企业避免风险的有效方法。中小企业经营灵活,形式多样,适应性强,可根据市场变化较快地调整其产品结构,改变生产方向,甚至转行,从而较快地适应市场新的需要。跟进战略,首先要把握时机,避免盲目性。如果时机把握不住,不仅存在投资风险而且资金的需要量也相当可观。所以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较为保险的作法是在自己所熟悉的范围内寻找市场机会。第三、中小企业应以对内投资方式为主。对内投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新产品试制的投资,中小企业的产品,其市场占有份额有限,企业拳头产品也有—定的生命周期,如果不断有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上市,同时又不断淘汰陈旧的老产品,这样可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如采用新技术引进更新产品试制,能节约投资,那也是应采取的一种投资方式。二是对技术设备更新改造的投资应当重视,如果企业的设备不是处于一种具有竞争力的状态,那么该企业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这种方式应作为企业的一种长期策略。三是人力资源的投资,尤其是管理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的拥有。企业一方面可以采用招聘的方式引进人才;另一方面,通过对内部现有人员的培训来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素质,不断进行知识更新、观念更新和技术更新,否则,原有队伍很快就会老化。因此,中小企业应以内部投资为主,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四)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立
中小企业要加强自身资金管理。要形成合理的资本结构,确定合理的负债比例,提高承受财务风险的能力,同时又要注意不能限制企业的长期发展。加速资金积累尽可能提高折旧率,减少行政费用等非生产性开支等,以改变企业信贷资信能力。中小企业应积极参加信用保险和信用担保,改变自身的融资环境。要有效地利用企业现有的各种闲置资本和存货,通过抵押贷款、融资、租赁融资、抵押企业债券等各种融资渠道,进行企业筹资。一些优秀的中小企业还可以通过股票上市、债券发行等方式或通过各种基金组织筹集资金。中小企业要树立现代融资意识,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去选择适当的融资方式。树立现金流量观念、加强资金的管理。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与此相关的资产周转效益较低,周转资金相对不足。中小企业往往缺乏严密的资金使用计划,在库存管理和交易结算等方而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具备大型企业那种内部资金调度的能力。特别是在经济景气时期,中小型企业更容易忽视财务管理。为此,中小企业更应注重营运资金的管理,充分利用现金预算表及资金调度表加强信用管理,加强存货管理,减少资金占用,避免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举借短期资金供长期投资使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将会更加突出,并呈多样化趋势,而解决途径也会因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企业自身发展而发生变化。写作工作总结中小企业必须与银行沟通建立一种“战略关系”,加强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合作;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及时有效地解决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提高投资管理水平、资金营运水平及获利水平,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中小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只有充分考虑自身的特点、并不断强化自身各项管理措施,及时进行技术、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创新,才能逐步解决其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推动中小企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海英等.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特点分析[J].商业时代,2006(11).
[2]王裕明.实施ERP系统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J].上海管理科学,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