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能力范文
时间:2023-03-19 04:28: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写作能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延伸;迁移;把握;创设
每册语文书上安排的写作练习机会并不多,真正来说只有八次习作,六年级下册更是只有五次。如果每学期只练习八次写作,可以说,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那是很难的。特别是我们这些城乡结合部的孩子,知识面和见识面相对来说比较窄,所以特别怕写作文。为此,我想尽各种办法给学生创设和提供一次又一次动笔练习的机会,希望能一点一点地提高孩子们的写作能力。现简单地把做法小结如下:
一、延伸课文内容
虽然每个单元真正的习作训练只有一次,但不少课文内容都可以延伸,课后练习也安排了小练笔。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小练笔的机会,如,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可以让孩子写一封信寄到天堂给小女孩,对小女孩说说看完她的故事后想对她说些什么;用诗歌的形式抒发自己对小女孩的情感等。学完《凡卡》,可以想象凡卡睡醒后会发生什么事,续写故事。
二、迁移写作方法
每篇课文都有他自己独特的写作特色,我们组织学生学习文章除了是要提高阅读能力,主要的还是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该篇文章的写作方法,提高文字组织能力,即写作能力。因此,我不时穿插一些“小练笔”,组织学生模仿课文写一写。如:《为人民服务》一课的写作特色主要是围绕一个观点展开阐述,层层递进。课后,我让学生挑选出一句自己最喜欢的名言警句,然后用具体事例说明该观点。当然,学习这篇文章,学生才是第二次接触议论文,论述肯定不会很严密,也很难做到层层递进。
实例:
梁烷梅同学写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名言说得真对。
有一次,我数学测验获得97分,得意忘形地到处问同学:“你多少分啊?我97分!”不用很久,差不多全班同学都知道我多少分了。由于太得意了,就连老师评讲试卷,我也没听进去,这种兴奋保持了一段时间。很快到了第二次数学测验,结果只得81分,只是刚过“优”分的门槛儿而已。
英语也获得96分时,我不敢再到处向别人炫耀了。别人问我,我谦虚地回答:“我只是96分而已,楚欣和孔泳比我还高。”同时,不管上什么课,我都专心致志。数学第三次测验时,我检查了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一直检查到收卷前的最后一秒钟。测验卷发下来了,我获得98分。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名言永远是对。
这篇学生的“小练笔”,虽然文采不算很好,也谈不上很优秀,但是学生们都能领悟到“小练笔”的训练目的,学会迁移在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到自己的习作当中,所以作为某一种写作方法的单项训练,我觉得学生还是成功的。
三、特意创设情景
在一节语文课上,我故意拿着一叠作业,一声不吭地搬来椅子,坐下来就改作业,什么也没说,既没有眼神的暗示,也没有动作的提示,就只是埋头改作业。学生们显得非常纳闷,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老师为何如此异常。十来分钟之后,我让学生们各自说说看到了什么,心中有什么疑惑……其实,我这次故弄玄虚,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观察,注意到老师的神态、动作等细节,更重要的是能写出自己的心理活动。事后,大部分孩子们也的的确确在这两方面得到了训练。
实例:
潘楚华同学写的《有惊无险》:
“铃铃铃......”上课铃响了。老师走进了课室,右手拿着一叠作业本,走上讲台后,不让我喊起立,也不跟我们问好,只说:“坐好!”然后就让我回到座位上。
老师搬来椅子坐下,一声不吭地低着头改作业。我向同学们看去,大家一脸的疑惑,头顶冒出了许多问号。难道我们又犯了错?要不然就是我们的作业质量太差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老师依然坐在讲台上改作业,我们坐在下面大气也不敢喘。只见老师的红笔没有停过,一会儿打勾,一会儿圈字,一会儿划线……改着改着,忽然摇了摇头,接着长叹一声。这时,我可以肯定老师的一声不吭是在批评我们的作业质量差。
突然,老师说了一句:“好了!”接着还让大家说说刚才看到了什么。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老师故弄玄虚是让我们写小练笔呀。我长吁了一口气,放下心来。
我受到这个案例的启发,照着这位老师的方法做了一遍。有所不同的是,其一,废纸是我故意放在地面的,担心学生看不见,还特意在前门、后门各方了一块。其二,目的不同,案例中的老师主要是对想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而我的目的主要是创造情景,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写作的机会,当然我也会趁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篇2
关键词:学生随笔 课外练笔 写作能力
作为课题组的负责人,在近几年的研究实践过程中,和课题组的老师们一起带领广大师生作了许多积极的探索,我们认识到,学生的写作能力对师生共写随笔研究中学生随笔的写作有很大影响。因而,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几年来,我们在学生课外练笔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是学好各门学科的基础,而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凭课堂作文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对学生进行课外练笔训练。而实际情况是课外练笔受课内教学任务重及学生对写作的畏惧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根本不愿去进行课外练笔,经常见到的情形是老师不断地布置课外习作,但真正完成的寥寥无几。如何使课外练笔真正有实效,让学生乐于挤出时间练笔,如何使课外练笔具有系统性、科学性、整体性,成为有显著收效的写作途径是许多语文教师所苦苦追求的。三年来,我们根据高中学习不同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教学中采用了“分组合本”“自编文集”“自编手抄报”的课外系列练笔方法,收到了很好的训练效果。
第一阶段,用一年左右的时间,进行“五人同组合本”的训练方式,就是5人为一小组,每小组的同学合用一个笔记本,每周由一位同学出题(有时老师定题)写作,其余3位同学依次写同题作文,最后一名同学负责综合评定四位同学习作的优劣,然后下一周由这位同学命题开始又一个循环的写作。
第二阶段,用2个学期左右的时间,引导学生自编文集。首先,要求每位同学写30篇左右的周记;然后,选出10~15篇左右的佳作,编出文集。自定集名,自拟序言、后记,最后进行展览,评比。
第三阶段,高中后期(主要是高三上学期)。主要采用在大量阅读、复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专项写作训练,手抄报就特别适合这一特点,可以一个同学也可以多个同学合作,一个月一期,也可以出专版。我们把自编手抄报的活动作为整个语文教学及高三复习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求学生的手抄报融个人习作和优秀文章摘编、语文知识短文、学习方法研讨摘编为一体,一期一个主题,更好地突出了语文尤其是作文与社会生活及高考的联系。
这种训练模式要突出高中三年一盘棋思想,三个阶段的训练不能随意调整,这样阶梯性、科学性都较强。高一的训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而且可以增强团队意识、养成互帮互学的习惯、培养集体荣誉感,特别是这样的训练会让学生养成一种写作的习惯,这是最难能可贵的。高二的训练侧重让学生静下心来积累、写作,是很重要的自我提高阶段。高三的训练,结合冲刺高考的实际,运用灵活性较强的手抄报形式符合高三及学生写作的需求。特别是一些结合高考的知识性的专版,可以对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关键是要坚持做,咬定青山不放松,在每一个阶段中,教师的组织、评点、激励都必须恰到好处,教师如能跟学生一起写,效果最好。
通过3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感到这种系统化、整体化课外训练至少有这样几个特点:
1.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这种整体化课外练笔的每项活动都使学生感到面目一新,兴趣盎然。学生普遍不再惧怕练笔,用学生自己的话说:周记本、文集本、手抄报已成了我们朝夕不可分离的朋友。教学实践已经证明,激发学生在刻苦思索、探索、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美,体验到乐,使他们保持轻松,愉快,乐观的良好情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效果。而这种课外练笔,已经成功地达到了这一目的。不仅由于题目大多都是学生自己定的,有话可说,而且每一阶段的训练都有其自身的吸引力,如第一阶段的“分组合本”,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读到同学的习作,所以经常一个同学还没写完,他前后的同学就催了,前面的同学想看看自己的习作影响力,后面的同学也想一睹为快,并和自己的构思比较优劣。
2.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青年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一种争强好胜的心理,而这种训练模式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才华。高一阶段的“分组合本”可称为“开放型”的训练,它迅速沟通了同学间的感情,拓宽了同学们的写作思路,使不同写作层次的同学都能够取长补短,在此基础上的“自编文集”可以称为整体“封闭”后的“开放”,自己写作30篇练笔可以说是“十年磨一剑”,由于有最后的文集“出版”,所以学生能很好地进行自我修改。因为最终是为了“开放”,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好胜心,结果打开封闭之门后“杀”出的果真是一本本精彩的文集。而“自编手抄报”则是半封闭半开放式的,但周期较短,便于展示。试想,在这样的作文氛围中十六七岁的高中生怎能甘心落后于他人呢?
3.培养了学生写作的习惯,“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良好的练笔习惯对语文的写作尤为重要。这三种课外练笔的内容丰富、形式都可以不拘一格:学习中的困惑,成长中的烦恼,亲人的嘱托,朋友的可贵,一次激烈的辩论,一次误解等都可以写,文体上可以做到随心所欲,选择自己喜欢的文体,可以是散文、日记、议论文、杂文、诗歌、短剧等。这些都是生活的记载,是学生成长旅程中的一串脚印,这些练笔可以帮助学生开启心灵,抒发真情实感,很受学生喜爱。
4.充分发挥了同学们的创造力和语文综合能力。由于文集和手抄报都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刊头、封面、插图、自己组稿,因而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同学们的写作能力而且书写能力、编排设计和绘画能力也得到展示和提高。的确,当一本本图文并茂的文集和一张张精心设计的手抄报诞生时,老师和学生都沉浸在创作的快乐中。
5.彻底改变了学生习作“一人写一人看”的格局,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增强了学生的写作自信心。
6.提高了学习成绩。通过这种训练,所有同学的作文成绩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总成绩也有明显提高。
总之,良好的课外练笔写作习惯,是写作成功的关键,但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却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加强课外练笔习惯的形成,兴趣是关键,竞争是动力,辅导是手段,提高是目的。三年的实践表明,“分组合本周记”“自编文集”“自编手抄报”作文训练是加强写作交流,培养写作兴趣,养成练笔习惯,提高作文整体效益的行之有效的课外练笔方法。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篇3
一、端正批改态度,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我认为:要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首先要端正老师的评价态度。老师在给学生作文评价时,存在着对学生尊重、理解不够的现象:①不理解、不尊重学生的情感。用挑剔的眼光来审视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总认为学生抒写的思想感情不够成熟,不够深刻;②不尊重、不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判断常常是浅薄的。学生真实地书写自己的生活,常常被判为幼稚的、不成熟的。老师们的这种行为导致学生面对写作常常怀疑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的价值,不敢写自己普通的生活、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只好撇开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而编造生活,装腔作势。
二、勤于积累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学生作文无从下手,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囊”中羞涩、捉襟见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我坚持5分钟口语训练三项内容:①讲故事②背一首古诗词③背一句优美语句。主要做法是随机挑学生进行训练。如讲故事一项,故事由学生自主选择,可以是寓言、童话;可以是事实、小说,只要内容健康,都可以用作材料。讲完故事后,与学生一起或分析故事中人物性格,或总结故事的教育意义,或说出故事中蕴含的哲理。并让学生以此为材料自主选择角度尝试写作。这样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为写作奠定了基础。
三、进行阅读训练,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
现在考试多出课外阅读题,学生逐渐进入一个误区,认为平时不用学习课文,考试照样可以应付。其实不然,现行中学语文课本,选编了不少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为了让学生学会课内的知识来解决课外的问题,我充分利用课本资源“以读促写,以写导读”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题目来让学生做,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我还要求学生阅读根据课程标准选编的中学生必读书目,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学生只有通过更多的课外阅读、自主阅读,才能真正起到增长见识的作用。
四、养成良好习惯,巩固学生的写作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写作的情感、态度、目标的实现,教学的重点要放在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的培养上,让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被动的“要我写”为主动的“我要写”。要完成这种转变就要求教师把写作教学的情感目标重点放在兴趣、自信、习惯的培养上。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根据现实生活的需求,及时寻找让学生写作的机会。如学生举行文体活动,我组织学生创作开幕词、闭幕词、出简报、写新闻报道;充分利用板报、橱窗等宣传阵地,积极撰写稿件,组织投稿。
多种多样的作文形式消除了学生的作文单调感,并降低了作文的难度,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除此,我还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日记、积累或诗词的赏析等,使学生巧于练笔,勤于练笔。这样学生就不会成为游离于文章之外的苦心经营的编造者,而是想写、乐写,真正成为体验生活、表现生活的能手。
五、创设展示平台,恒定学生写作兴趣
1.真诚地欣赏学生
学生的作文如果不是抄袭的或是凑成的,而是认真地写出来的,它都有学生自己认为写得满意的句段。我在评价时都进行了认真分析。特别是对于“学困生”的作文,我更是去找寻哪怕一丁点的闪光之处,就让学生自己朗读这些满意的句段,让全班同学都来欣赏。并赋予有创新、有个性的评语,给他们以充分肯定和赞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展示优秀习作
每次作文批改我都要找出几篇优秀作文,评讲时让学生共同找出优点与不足并加以修改,再找几个“学困生”的但有闪光之处的文章,让同学们找他的闪光点,再给予充分的肯定。最后把他们的文章都张贴在班里开辟的优秀习作专栏内,以便本班的师生阅读、欣赏和学习。
3.组织演讲比赛
经常组织演讲比赛,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我利用“口语课”开展演讲比赛并取得了极大成功。
篇4
一、加强词汇与语言的积累
每篇作文都是由字、词、句、段构成的,字词是构成作文最基本的要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尊重写作规律,从基本的字词积累开始。长春版初中语文教材就体现得非常明显,学生学习初中语文的第一个作文既不是写步入初中新鲜事,也不是写我的新同学或一件有意义的事等常规的记叙文,而是写属对,并且在七年级和八年级都有属对的作文。其实质目的之一就是加强学生对字词的斟酌与积累,用字、用词的恰如其分,为今后写作文的巧字妙词打下基础。
一是教学中积累。首先在长春版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后都有一个“积累”,即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其中第一题绝大多数是字、词及名句的记忆,教育学生一定要记住,因为它是构成作文的基本要素。其次是背诵并运用名言、名句、名段、典故等,尤其是诗词,但重点是将其运用于作文里和思想感情的表述中。
二是生活中积累。首先是日常语言的积累,描写脸的有:圆脸、方脸、长脸、瓜子脸、铁青的脸、粉红的脸、娃娃脸、老脸、温馨的脸、愤怒的脸、臃肿的脸、驴脸等,生活都能遇到;窗明几净,铜铁放光说明非常干净;我们俩的关系就像生活中的麻辣烫;沏一杯温馨的茶水等都可以从生活实践中积累。其次是时代语言的积累,如媒体语言(网络和电视语言:发嗲、发飙、你Q了吗?等);有一定寓意且比较流行的歌词(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许多小品上的经典语言,也是一句能抵万句。
二、掌握基本的写作知识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要让学生掌握各种文学体裁的写作方法。如:记叙文局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经过和结局;议论文有论点、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等)、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等);说明文有说明方法(引用、列数据、打比方、下定义、举例子等)、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话题作文、命题作文也都有各自的写法,这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三、创造性地写
“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世上有许多事情需要阐述,话题需要表达,景物需要描写,情感需要抒发,个性需要彰显。创造性地写,就是在于构思精巧、以情感人、以语惊人。
一是精巧构思。好文妙在思,作文的构思最吸引人,一要前后传承,二要起伏有序,三要符合相应文学体裁,四要开头新颖,中间起伏,结尾点睛,荡气回肠。如:八年级(上)作文二:给爸爸(妈妈)的信,就可以写自己在学习中的进步与挫折,生活中的喜悦与烦恼,成长中的飞越与坎坷,都可以如实地写出来,让父母更多地了解你,分享你的快乐,分担你的忧愁与烦恼,真诚地沟通,消除两代人的代沟。作文的开头可用诗词、名句、警示格言、引经据典,也可以特殊结果开头。
二是以情感人。作文一定要写出真情实感,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将自己被人和事感染时的顿悟和真实的态度写出来,把自己最想说的话写出来,语言要朴实无华,避免一些华而不实的词藻。如:看似景物描写,实则透着一种情,就有沉重的心绪,也有心旷神怡的情感;有愉悦,也有悲伤;有快乐,也有忧郁。所以,作文要写到能使自己在悲伤处,潸然泪下;高兴处,手舞足蹈;彷徨处,惆怅迷茫。
篇5
一、听话能力的培养
听是说的基础,因此,一年级学生刚开学时,我经常讲故事给他们听,世界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不但让他们听到精彩的情节,还能欣赏绝妙的语言。听课文录音,让他们听到流畅的语言,丰富的感情。指导他们认真听《红领巾广播站》广播内容,培养他们专心听、仔细想的习惯。上语文课常常把它上成故事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情感的波动。如上《乌鸦与狐狸》这一课时,我这样开白:“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从前在一个树林里,有棵大树,树上住着乌鸦,树下的洞里住着狐狸。它们虽然是邻居,但它们并不那么友好,因为狐狸常常骗乌鸦。有一次……”讲着,讲着,学生的注意力就被吸引过来了,说明我的故事刺激了学生的听觉,从而提高学生听话能力。
二、说话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大胆说话的能力,重视思维能力的训练,思维能力增强了,内部言语的水平会相应提高,组织语言的能力也就提高了。从学会普通话开始,初步学会用完整的语句回答问题,看图说简单的事,到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及复述指定的课文。学会礼貌用语,说说见闻,这些练习都是为作文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开展各种活动,每单元的听话训练内容,都认真完整。为了让全部学生都有机会过关。我以“金字塔型”的练习方法来进行测试,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进行说话。在学校读书月开展的讲故事比赛,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个故事,先在班级里讲,再挑选比较突出的学生去参加学生组织的讲故事比赛,让每个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
三、读书能力的培养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把语言中包含的音、意、情、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吸引读者对它产生强烈兴趣,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读是写的基础。通过诵读,阅读各种书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语言和词汇量。为此,我们班设立了小小图书角,从一年级开始,用同学们捐的压岁钱,为班级增添书籍。三年来班级的书已积了一大堆,使学生方便看书。书的类型也很多,有《科学幻想篇》《成语故事》《童话故事》《十万个为什么》《名人故事》《寓言故事》等等。每学期都要进行诗歌朗诵比赛。上课时,也常常以范读引路,深读共鸣,精读精彩片断。逐渐培养学生自主读书,以适合新世纪所需的人才。现在,很多学生已养成阅读报刊、课外书的习惯。我想,在不远的将来,他们一定会体会到:书的海洋,魅力无比。
四、写作能力的培养
听是说的基础,读是写的基础。听、说、读、写协调发展。如果培养好学生的听话能力、说话能力,那么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大大提高。也让他们多去参加各类活动,让学生了解世界精彩起来,丰富起来。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我就叫学生写日记。那个时候学生识字量少,我允许他们用拼音代替,也可请教别人。起先,我也允许他们想到什么就写什么,逐渐地培养他们写一件事,再是写一件有意义一点的事,然后叫他们写做这件事时,想到些什么,逐渐培养他们把事写具体的能力。从二年级开始,我把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提高到看图写话,在说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看到的图画,通过自己内心世界表现出来。三年级除了完成每单元大纲的写作要求外,常常补充仿写课文段落,如按事情发展顺序、按时间顺序、按先总结后分述、按并列段式等,及补充想象作文,如《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假如我是老师》《假如我长大了》等等,给学生以想象空间,充分挥学生的想象能力。每当作文前,先指导学生说,然后再习作,使学生有话好写,以提高写作兴趣,每次都是自然而然地写作,没有给学生压力,学生就会快乐作文。
五、修改能力的培养
学生自己会修改作文是作文成功的一半。以前是学生写作,教师改作,这不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学生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每次作文完了后,鼓励学生来做“小老师”,先修改自己的作文,然后批改同学们的作文,前后左右同学都可以相互批改,而且在批改同学的作文时,容易找出对方的错处,使作文写得更加通顺了。
六、评价学生的作文
篇6
一、多积累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是写作文章的建筑材料,积累语言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到哪里去积累呢?我们要告诉学生要善于积累课文中的语言材料,那些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句、段要积累。语文课本后又是有一些有趣味的小知识、小资料等,这些东西都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这些语言材料的积累可供学生在记叙文中展开纵横驰骋的联想;可供学生作为议论文的依据,已足以应付一般性的作文需要了。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的积累。要赋予语言生活气息,要能把语言还原于生活,发表一定的见解;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自己喜欢的语段叙述出来,并注意运用语段中的一些词语。语言材料积累的多了,犹如整装待发的士兵,写作时才能文思敏捷,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多读书
阅读是一种积累,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大凡写作好的同学,书总是读得多。多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开阔学生的思路。学生在写作中就能够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丰富了自己语言和情感的表达。
首先,教师不应再将目光、精力全放在教材所给的文章上,要从课上、课下抽出一定量的时间让学生阅读。采用多种读书方法,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可以让学生到图书馆和阅览室去读书,也可以把图书馆的书借给学生去读,也可以鼓励学生订阅图书杂志和报纸,让学生从课外的书本上搜集一些语言材料和写作素材。学生都很感兴趣,搜集得很认真。然后,同学们互相交流搜集来的材料,达到了互为补充,共同积累的目的。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故事比赛,读书汇报会,读书心得展……让学生读有所用。读书讲故事,不但可以积累材料,还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可以讲书上的故事,也可以将读书过程中发生的故事,读书的感受,背诵优美的语言等。这样学生对看过的故事、优美的语言牢记在心,在以后的写作中,学生对这些材料就能够自觉地运用。
三、多思考
我们要把生活和作文统一起来。引导学生多观察、勤思考,学会阅读生活、阅读社会,读无字书,多作情景作文、生活作文,坚持写日记。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必需,成长的必需。
篇7
关键词:写作;能力;培养;训练
一、农村学生写作能力不高的成因
1.农村学生的生活单调而简单,知识面比较窄、见识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受到局限。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所以单调、简单、枯燥的生活不能提供给他们很多的写作素材。
2.农村学校作文课通常采用的模式是“教师命题、指导―学生独立写作―教师自己改评”。这种训练模式造成的后果是学生写作不是为了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而是为了“任务”或“分数”。这是因为过分注重了作文的应试功能,从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学生的生搬硬套或随意编造。
3.作文批改和评语对学生写作的激励作用不够。教师背对学生全批全改,虽然用心良苦,但是往往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农村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培养写作能力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一旦“源头活水”滚滚而来,思想的火花就会迸射出耀眼的光芒,内心的情感就会随笔端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
2.诱发学生创作欲望,融进自己的深切感受
要从激发学生写作激情角度去引导学生,好的文题不仅要具有可写性,更应具有新颖性、启发性。这样的命题,唯陈言之务去,令人耳目一新,使学生心灵受到震颤,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将学生引进写作激情之中。
3.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培养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的培养更多的是需要生活的体验,在实践中获得真正的知识。
(二)家庭与学校配合
1.重视生活积累
要教会学生体验生活,使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进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校里的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加强读书积累
教师可倡导学生订一些综合类的报刊,如,《语文报》《语文周刊》《意林》等及科普和文学书籍。阅读面宽,积腑成裘,写作能力就能不断提高。
(三)改变学生观念,丰富训练方法
结合农村初中学生的实际,努力丰富训练的方法,切实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鼓励学生讲普通话,规范语言
课堂上,教师用普通话讲课,课后,师生尽量用普通话交谈。潜移默化,学生的普通话也会变得流利,作文中的语句也就通顺了。
2.倡导学生写日记、周记、随笔
写日记、周记、随笔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些东西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很容易写出真情实感,学生写起来也比较容易,而且也容易贴近生活。
总之,只要我们教师有一颗培养好学生写作能力的恒心,辅以家庭、学校及社会的配合,农村初中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指日可待。但也不能操之过急,我们应从起始年级抓起,要树立长期培养的观念,如能持之以恒,农村初中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曙光将会到来。
篇8
关键词:初中生;语文写作能力;吧提升;培养
1、注重学生表达能力培养,提升写作能力
语文教师都知道,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延续。为了提升初中生语文写作能力,就必须关注初中生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初中生获取写作知识,还能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由于初中生自身思维能力较弱,想让他们口述一件事情或描述一个事物的特征或者讲解一个故事情节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培养初中生写作能力是要采取直观教学,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初中生对照课文中的插图进行表达,教师在指导学生时,首先让学生说出图上有什么,再让学生运用自身的语言将零碎的东西根据顺序连起来,组织好自己的语言,结合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出来,这种方式能够确保整个写作内容的完整和有条理。所以关注初中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2、要在生活化情景中引导学生感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素材的主要来源之一是“生活”,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也是整个写作的源泉,在培养初中生语文写作能力时,教师能够带领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中的人物、事物。并将学生观察到的想到和经历的事情,用合适的文字表达出来。想要做好这一点工作就是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初中生的生活,把握写作时机,开展生活化的写作情境,在生活化情景中引导学生感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少写命题作文。”生活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教师没有必要每天跟着学生和给予学生指导。学生的作文题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只要让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寻找素质,挖掘童趣,学生没有必要在进行作文的编造和拼凑呢。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平时问问学生爱吃什么,看什么,想什么;让他们谈谈对于某一事物的看法和想法,这种状况下初中生作文的题材就会取之不竭。
3、关注初中生阅读,为写作奠定基础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阅读,肯定不会有写作。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有可能(还不一定)转化成写作。首先,一定还是要有广泛的阅读,阅读的脚步一定不能停下来。
首先是做到广泛阅读。阅读一些经典的作品,语文书里有一些这样的经典作品,我们可以将它们细读、精读。对于这些作品,我们需要大声地诵读,把文章读得非常熟练甚至到背诵下来。说到诵读和背诵这两个古人学习写作的经典手段,几乎被我们抛弃了。看看中学的语文教学,除了要考试的古诗和古文以外,其他的都不要背诵了,美其名曰“减轻孩子的负担”。其实大声诵读文章,能让我们对文章里面的字词和句子非常的敏感,不停地诵读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内化的过程。那些急切想提升孩子写作能力的家长们,可以陪伴孩子一起,重新拿起“大声朗读”和“背诵”这两个武器,跟孩子一起成长。
其次是要让初中生模仿经典作品。可以先从摘抄好的句子和段落开始,摘抄不仅仅是摘抄,而是摘抄下来背诵,背诵完了模仿写作,将摘抄的东西真正内化。等到训练到一定阶段,就可以去模仿段的写作、模仿篇的写作。这个模仿的过程,就是一个消化的过程。
最后,就是让初中生去学习写作技巧。有了前面的铺垫,写作技巧就是一个利器,能够帮助孩子如虎添翼,写出好的作文来。如果没有前面的铺垫,多少会有提高,但上升的空间到底有多大,大家可以去思考。
4、立足现状,激发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
初中生大都感到写作困难,甚至厌烦上写作课,这种状况下想要提升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十分困难,初中语文教师想要改变这一现状,解决当前初中生对语文写作的认识,就需要提升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生厌恶写作,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初中生本身不知道如何写,更不知道写什么。而在我们过去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更关注的是字词的讲解,在语文课文阅读上没有提起重视,只是将学生内容框定在整个语文课本上,没有让学生参与课本之外的书籍和知识。为了提升初中生的语文写作能力,需要语文教师关注学生的需求,了解现阶段初中生都喜欢什么、关注什么,让他们都拥有自己的环境。还有就是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设立班级图书角,师生共同搜集一些贴进学生生活的材料,供班内使用阅览。并利用合适的时间让学生将自己喜爱的事物或者书籍分享给大家,这种做法对于激发初中生语文写作兴趣和写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在培养初中生浓厚的写作兴趣下,才能提升初中生的写作能力。
5、结束语
写作作为语言表达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整个语文课程开展的重要部分,更是初中生进行思想和情感表达的关键。较高的写作能力能够让初中得到益处,当然同时,写作也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如果没有良好的观察和对世界的感悟没有深刻的思考和源自心灵深处的真情实感,是难以提升自身写作水平的,因此,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在写作能力培养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刘淑洁.初中生语文写作能力提升策略的三点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4,(12):77-77.
篇9
1 培养兴趣,增强信心,让学生乐于写作
兴趣是写作的驱动力。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一是紧密联系单元教学内容,仔细研究品读课文,模仿训练,边看边练,同学之间相互借鉴,共同提高;二是结合课外资料,吸取精华,模仿新颖的立意和巧妙的构思来谋篇布局;三是提供大量范文,让学生有一个可借鉴的模式。这样,让各类知识在内容上和形式上起互补与调节作用,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
信心是写作的有力保障。只有让学生在写作中尝试到成功,才能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进而产生写作的新动力。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和快乐有诸多途径:教师的批语多加赞赏和激励;学生习作的展示、讲读和发表;等等。学生的习作得到了肯定,从中体验到了成功和快乐,就会去主动写作、乐于写作。
2 加强学习,大量积累写作素材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息。”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积累呢?首先和学生交流思想,明确积累素材的意义,激发学生积累素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教会学生从阅读中积累素材。不仅要阅读课标中推荐的名著,而且要主动阅读名篇佳作和选读报刊杂志,了解自然、社会、人生、美德,从间接经验的获得中积累素材。然后指导学生每周写一到二篇摘录,引导学生去积累佳作美文中的好词句,并引导学生学会初步的欣赏品味,为以后的作文创作打下基础。
3 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丰富文章内容
学生要写得出好的文章,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写作之前,必须引导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如果学生能找到每片树叶和每个人的独特特征,那就具备了应有的观察力。其次引导学生在留心观察的基础上要善于思考。我们可以对现实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深入思考,从关注社会、道德、人性、人生等方面进行旁征博引,这样就使得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此外,在写作中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培养创造性思维,但切忌胡思乱想甚至想入非非,这样也会给我们的文章添彩不少。
4 勤于练习,不断总结,提高写作能力
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离开具体的写作实践,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将是一句空话。如何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提高写作的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抓好小练笔,降低作文训练难度。所谓小练笔就是围绕某一重点或中心,进行范围小、篇幅短的写作练习,可以是搞录优美的句段,可以是记叙印象最深的人事,可以是描绘最美的物景,也可以是表达真实的心得。这种写作实践方式既可消除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分解作文难度,又可使长期沉积在学生头脑中的感知记忆得以复苏,或喜或怒,尽情表达,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篇10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写作兴趣;能力培养
学生语文学习有三难,其中作文是学生比较头疼的老大难——很多学生为写不好作文而苦恼。于是被动写作,将写作当成任务;写作文不是内心想法和情感的倾泻,而是“挤牙膏”或是凑字数。如此的作文,老师批阅时也苦不堪言,在慨叹学生写作能力差的同时也感到作文教学的不易。那么,如何让学生消除对作文的畏难情绪爱上作文;如何让学生能写会写,写出内容充实、结构清晰、情感真挚的作文呢?
一、关注观察生活,提升积累体验的兴趣
生活是语文的大课堂,是我们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大舞台,是学生写作的源泉活水。我们初中语文的作文教学要与生活无缝衔接,学生只有把自己生活的感受体验提炼表达出来,才能写得真实可感,写得富有个性。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观察生活能力的培养,留意不同人的语言特点,注意不同职业人的身份特点,关注事件的发展过程。初中作文重点还是写人叙事的记叙文的写作,其中人物的外貌、语言是刻画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可以让学生写写自己的父母亲人,写写同学朋友,把平时所见的、所听的、所想进行合理再现。如此,他们就有素材可用,有内容可写,有情可表。当然,我们学生校园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如军训生活,自己在封闭式管理中对自我管理的认识,对自理能力的思考,能够与小学生活的无忧无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形成对比,进而感受到父亲对自己无私关爱和付出的伟大。当然,观察生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习惯,而将观察到的人事物合理地写到作文中更是一种能力,这之间的吸纳和倾吐还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因此,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按照合理的顺序有重点的观察,养成对比和反复观察提炼的习惯,在比较分析中获得发现。如此,他们在写作中就会有内容可写,从而将事件写真实,人物刻画精准,抒发出真情与实感。
二、加强阅读吸纳,提高写作基本能力
我们的课堂教学以阅读教学为主,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是比较经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作品。如七年级“多彩四季”专题的几篇课文都是写景的典范之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就要指导学生如何写景,可以从《春》中吸纳从不同角度写景的方法,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使得语言富有文采。在《济南的冬天》的学习中,我们重点让学生学习老舍多种艺术的笔法的运用来描写景物之美的,如“……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运用了比喻、拟人手法,写出济南的冬天宜人宜居的舒适和暖和特点。“矮松与白雪相互映衬”对比写景,色彩鲜明;“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草的绿色和暗黄色相映衬等等景物之间映衬写法,还有俯瞰仰视结合、动静结合写景手法。我们学生在学习中就获得一些写景的手法,从而能够在多种描法综合运用中写出事物的“灵性”,写出了真情。
三、重视阅读积累,丰富素材和写作技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的教材、读本和一些课外阅读材料在写法上往往都是非常有特色的,而其中的优美的片段,典型的人物和事件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好材料。我们要让学生有勤记笔记,勤于思考,会运用的习惯。只有学生大量阅读,拓宽视野,积累的素材和写作技法多了,就会“腹有诗书气自华”,写作文时精彩语言就会自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人物形象就会形象丰富起来,内容结构也能够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况且,我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因此,我们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自然更够提升自己的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启示有所获得。如此,我们如能写出自然就使得作文富有新意和个性化,更具有价值。
四、学会修改提升,提高升格作文能力
文章不厌百回改。一方面,我们老师在作文批改中要注意挑出学生们作文中的通病,在讲评中集中纠正。如一些同学写记叙文,非要先来一段可有可无的抒情内容,想通过精美的抒情语言给作文贴金;会在记叙文中出现大段的议论,让作文的立意清晰呈现。其实,这样的作文往往会文体不清。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文体意识、布局意识、文采意识和创新作文意识。另一方面,我们要发挥学生作文中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有修改作文的意识和能力。如我们在作文交上来之前,给学生足够的时候,让他们把自己的作文反复的通读几遍,思考作文主题是否符合要求,文体结构上有没有大的问题;再一句一句的认真读,找找可能有的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再看有没有用的不好的词语和不通顺的句子;自己修改作文,可以给自己的作文进行一些简评。我们老师组织他们进行小组合作,采用小组合作的互批互改、集体批改等形式;让学生们在合作中获得启发,得到提高。当然,我们要鼓励学生写作,对他们作文中的闪光点予以肯定,让他们不仅不能写作作文而自暴自弃和形成厌恶写作的心理。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重视作文教学的有效开展,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教给他们写好作文的一些技巧和注意点,引领他们在广泛的阅读和积累中获得写作素材,形成属于自己个性作文的方法。如此,学生们就能写出比较好的作文,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蒋媛美.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感受发现生活的能力【J】.作文成功之路,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