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资源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4-02-21 17:48: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资源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环境资源会计理论体系构建原则
环境资源会计理论体系是指用于指导环境资源会计实践的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学科构架,它是从环境资源会计实践中概括出来,将环境资源会计理论诸要素按一定逻辑关系有机结合而成的系统的科学的知识体系(刘灵芝,2_)。任何一门学科的构成都有其特有的理论体系,这是一门学科建立的标志。西方学者较早关注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问题,因此有较完整的环境会计理论体系,以美国为例,其环境会计在目标、基本内容、与信息披露上有明确的界定与规范(杨文杰,2010)。鉴于我国现有的会计理论体系与西方会计理论体系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构造环境资源会计学理论体系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唯物辩证法,还要以系统论作为指导。要构造合乎逻辑的、科学的环境资源会计理论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环境资源会计理论及其理论基础组合成的元素集合构成了环境资源会计理论体系,这个体系是一个大的系统,不能将视野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会计学,而应开阔视野,将宏观环境会计、微观环境会计与传统的会计学统一起来,从总体上构造环境会计学理论体系。透过各个子系统、要素之间的组织性、相关性、有机性,符合系统学的观点,应遵循整体性原则。
(二)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的原则环境资源会计理论体系来源于会计实践,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需要人们对过去的实践进行提炼和总结。要构造科学合理的环境资源会计理论体系,依据唯物辩证法,必须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无限发展的矛盾运动过程。
(三)系统性原则系统的形成过程是遵循从低级系统向高级系统不断演化推进的历史轨迹。环境资源会计理论体系是一个信息系统,要求体系中的各部分相互联系,它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各种有机构成要素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而存在。用系统论的观点去构造逻辑严谨、首尾一致的环境资源会计理论体系,必须从有序性不断飞跃的观点来看待事物的系统,并充分考虑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层次性,从而构造环境资源会计学理论体系。
(四)实用性与科学性兼顾的原则实用性原则是指所构造的会计理论体系不能可望而不可及,成为“花瓶”,要能够有效地指导会计实践。科学性原则要求所构造的环境资源会计理论体系必须符合多元、完整、层次清晰、逻辑严谨的基本特征,并同时兼顾遵循实用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双轨制。单纯强调科学性而忽视实用性,或强调实用性而忽视科学性,都不可取的。
(五)超前性原则环境资源会计理论体系构造要着眼于事物的未来发展,能够预测未来环境资源会计活动的规律性,只有保持适当的超前性,可以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环境资源会计事项并提出可行的处理方案,解决所带来的环境资源会计问题才能更好地指导环境资源会计实务,才能体现其生命力和实际意义。
二、环境资源会计理论体系构建方法
科学的方法论是一门学科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构建一门学科的根本前提。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科学认识活动规 律的总结和概括,对于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研究而言,构建其理论体系,必须以科学的方法论为基础’环境资源会计学理论体系构造亦如此。
(一)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关键:确定学科的逻辑起点构造学科理论体系从何处着手,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我们认为确定学科的逻辑起点是构造学科理论体系的关键(肖序,2003)。所谓学科的逻辑起点,就是范畴体系的出发点或称逻辑始项,是学科理论体系中最抽象的、最简单概念(张兆国等,1991)。
(二)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基本思路:从抽象上升到思维马克思曾指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遵循从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路径进行的,因而构造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的方法就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从逻辑学的角度看,任何学科的理论体系都是一个范畴体系,是通过范畴体系来解释其所研究的全部对象的(许家林、蔡传里,2004)。
(三)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主要手段:逻辑分析与演绎推理在构造学科理论体系的过程中,采取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方式,从逻辑起点向逻辑终点,即从最抽象的范畴向最具体的概念推进,从逻辑起点经一系列中介概念到达逻辑终点,必须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过程,同时找出概念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原理间的彼此联系,从而构建出学科的理论体系(肖序、周志方,2005)。'
综上所述,在构建环境资源会计理论体系时,必须把逻辑分析与演绎推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构造出内容完整、结构严谨的环境资源会计理论体系。
三、我国环境资源会计理论体系的结构
按照科学的方法论构建环境资源会计的理论体系,就是要将环境资源会计的理论体系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路拓展。学科理论体系在构造过程中,需要通过分析、归纳、综合,最终构造一个逻辑比较严密的理论体系。我们认为环境资源会计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架构是多层次的,具体包括三个层次。
(一)环境资源会计的存在构造环境资源会计理论体系的结构,首要任务是确定环境资源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蓝点。环境资源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环境资源。首先,环境资源是一个科学概念,具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其次,环境资源是环境资源会计学科中最基本的概念。其它概念均可以通过环境资源加以进一步描述和说明。再次,环境资源包含了环境资源会计一切矛盾的基础,从而推演出环境资源会计的研究对象、环境资源会计的本质(许家林,2009)、环境资源会计的准则、环境资源会计的基本规律等一系列下位概念。
这一层次讨论的主要问题有两个方面:(1)环境资源系统。环境资源系统是由人类、经济管理活动和自然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环境资源系统中的各个组成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2)环境资源会计的沿革。从环境资源会计的中、外历史发展路径,来探讨环境资源会计是如何顺应社会的需要而应运而生的。
(二)环境资源会计的本质环境资源会计的本质,主要是探讨环境资源会计这门学科的基本原理。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1)环境资源会计的研究对象。环境资源会计是一门以环境资源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一门应用性和综合性的新兴交叉学科。环境资源会计的研究对象是指环境管理主体反映和控制的对象,即环境资源系统。(2)环境资源会计的本质。环境资源系统是环境资源会计的研究对象,对环境资源系统的认识直接制约着人们对环境资源会计的理解和把握。
(三)环境资源会计的实践构建环境资源会计的理论体系,旨在用理论指导实践,揭示环境资源会计的本质及研究对象。这一层次的内容在环境资源会计理论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主要讨论的问题包括:(1)环境资源会计原理。主要探讨环境资源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如环境资源会计研究对象、环境资源会计学科性质、环境资源会计理论基础、体系结构和相关学科等。(2)环境资源会计发展史。通过对环境资源发展史的研究,可以借鉴历史的经验,为环境资源会计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3)环境资源会计方法论。主要研究环境资源会计方法体系的构成及其内容。(4)国际环境资源会计。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经贸联系日趋紧密,环境资源会计的研究范围势必要扩展到国际空间,国际环境会计主要包括国际环境会计准则对比’国际环境资源依赖程度与环境资源比较等。(5)比较环境资源会计。该分支主要是通过对跨国、跨地区的环境资源系统进行比较分析,以及环境资源会计与其他学科关系的研究等,丰富完善环境资源会计学科。
四、结论
篇2
[关键词]应收账款;环境会计;计量模式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而我国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治理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的问题十分严重。其生态环境恶化是由生产的自发性与生态环境社会矛盾引起的。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生产者在经营中所费和所得是以货币形式计量的,只有直接用货币表现的那部分支出和收入,才反映到生产者的成本与效益中,不以货币表现的那部分成本及效益(如工厂对环境的破坏,或林业经营对环境的改善)则不计入到成本与效益中。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者为自身的利益而牺牲社会利益,即以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等方式向社会转嫁成本,以达到个人利益最大化。由此便提出了对环境进行描绘、量化的要求———即环境会计计量,以便真实反映企业的所费与所得。
一、环境会计计量对象的价值
(一)从环境价值转化为求其效用的大小。由于环境会计计量对象相当一部分不是劳动的结果,按马克思的理论即没有价值,但按照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环境会计计量对象是具有效用的。所谓效用是指商品能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效用这一概念与人的欲望是联系在一起的。它是消费者对商品满足欲望能力的一种主观心理评价。环境资源虽不是商品,但其符合效用定义的实质。因此需用西方经济学中效用论学说探讨环境会计计量的理论基础,否则无法对环境资源这一非商品性的资源进行价值定位。
(二)环境会计的计量单位可采用货币单位。由于效用是“满足程度”的度量,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可作为计量单位,也可作为效用单位的计量单位。
(三)环境会计计量的基础可采用机会成本、边际成本、替代成本。环境资源虽然不是通过交换形成的价格,不能建立以交换为基础的计量基础,但环境资源是有效用的,而且是稀缺的,人类将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追求环境资源效用的最大化。其环境资源究竟有多大的效用是很难计量的,如张家界国家公园的风景价值,直接估计其价值有困难,可考虑采用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选择成本,是指因采取某一行动方案而失去来自其他要供选择行动方案的最大潜在效益。当采用诸方案中最优方案时,次优方案的潜在效益为其机会成本。
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有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总效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环境资源消耗中所得到的效用量总和,用公式表示为:TU=F(Q)。边际效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资源消耗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用公式表示为:MU=TU(Q)Q.从经济资源稀缺这一前提出发,当一定数量的经济资源有不同的用途,如何配置这些资源实现其效用的最大化,可引进边际效用与边际成本的均衡概念。边际成本是指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的产出量时所增加的成本,其公式为:MC(Q)=TC(Q)Q.从环境会计的角度看,边际成本应包括边际直接成本(整个社会的成本)、边际外部成本(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和边际用户成本(另辟资源的成本)。
环境资源效用的最大化应包含用于满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化,即未来的效用。当效用单位可采用货币单位时,未来效用的计量应引进贴现率的概念,在计量环境资源的价值时,则按贴现率进行调整。
(四)计量环境资源的退化也是环境会计计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计量环境资源的退化,可能很困难,但我们可以考虑用替代成本来间接计量。替代成本是为消除和补偿可能出现的后果发生的费用。如计量土壤流失的损失营养成分时,可以考虑用保持其营养成分所施化肥的价格来计量土壤流失的损失。
(五)采用经济计量学方法进行计量。环境会计引用边际价值原理,旨在说明环境资源变量的关系,一个变量的单位增量所导致的另一个变量的单位增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达到变化过程不能或不值得再继续进行的边缘或限度,为了计算变量、增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应采用数学方法。因此,采用精确数学方法计量,就突出了计量方法精确性与事物复杂性之间的矛盾。人们面对复杂的环境系统,对它进行有意义的精确化能力就低,当复杂性超过一定界限时,不确定性就不容忽视了。而经济计量学恰恰是解决观测中的随机统计关系的不确定的方法,因此经济计量学在环境会计的计量中将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个体环境会计计量对象的计量
(一)价值回归还原法。此方法是将被污染的个体价值还原成基年时未被污染状态下价值,其计价基础中包含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直接使用价值可采用该个体的市场交换价计量,间接使用价值的确定则必须考虑该个体的成因以建立数学模型。比如,一棵树的间接使用价值包括生态功能、水土保护功能、观赏功能等,把功能设为A1A2A3,则有观测矩阵A=(A1A2A3),设系数向量β=(β1β2β3),Y=(y1y2y3)为评价向量,则有Y=Aβ+U,U为随机误差向量。根据此模型求出β,再给出相关参数,就能求出间接使用价值。
(二)影子价格。从数学意义上讲,影子价格是最优规划的对偶解或拉格朗日函数的拉氏乘子,即目标函数发生的增值;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影子价格不是价格,是某种资源投入量每增加一个单位年带来的追加效益,实际上也是资源投入的潜在边际收益。影子价格反映产品的供求状况和资源的稀缺程度,资源越丰富,其影子价格越低,反之,即资源的数量与产品的价格影响着影子价格的大小。从费用效益原理分析,资源稀缺则影子价格高。在市场机制比较充分时,以市场机制比较完善条件下的市场价格为基础,调整求出影子价格。此方法比较适用稀缺物种的计量。
(三)机会成本法。对于稀缺资源的计量。在同一资源可供不同选择时,可采用机会成本法计算其价值。
(四)危害资本化法。危害的各种表现通过市场的手段替换为货币值,再除以一个适当的贴现系数,得出其价值。比如汽车尾气的污染值可通过其引起的呼吸系统、心脑系统疾病的治疗费用的贴现来计量。而贴现系数要结合人的生命周期来考虑。
三、系统环境会计计量对象的计量
(一)建立宏观数学模型。环境资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自然、经济、社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耦合的系统,而且各要素是不相容的。当系统的复杂性增大时,精确化的能力减少,在达到一定程度时,复杂性和精确性相互排斥。此处的数学模型与微观个体的情况相似,只不过方程不再是单一的而是联立的,要考虑的解释变量多一些,基本形式还是Y=Aβ+U.
(二)系统投入资本化法。有时系统的价值难以计量,可采用价值替代的办法加以解决。替代价值就是能够使系统有价值或保持其价值的投入资金和维护资金。比如一些风景名胜区的系统观赏价值难以确定,但这些景区之所以有较大的商业价值,是与宣传、建设、维修保护密切相关的。因此,可将人工投入资本化作为系统的价值。贴现系数可采用计算期的存款利率。
(三)效益数学模型。环境资源不仅有价值,而且能够给人类带来一定的效益。环境效益通常包括:一类是直接效益,如耗用自然资源给人类带来最终消费品的效益,称为发展效益;一类是间接的舒适性效益,如一段河流给人类带来优美的自然风景的效益,称为保护效益。这两种效益是相互排斥的,如耗用自然资源的发展效益,要伐木、采矿等等,这些活动改变了原始环境,环境会计的计量就是要找到一个适当的值,使发展效益和保护效益达到均衡。应以此均衡点作为系统的计价基础。发展效益可以根据项目的收益来计量,保护效益的计量可根据发展效益估计,或计量一个优于发展效益的估计值。由于环境效益涉及子孙后代,因此,估计时应引进贴现率的概念。保护性效益和发展性效益均衡时的公式:bOp=AB,A=∑Tt=1bOd(1+I)-t(1+r)-t-[C+Otd(1+I)-t],B=∑Tt=1bOp(1+a#)t(1+I)-t,bOp:保护现值等于发展效益现值起始年的保护效益值,它以a#速率增长,以I比率贴现;bOd:起始年的发展效益;C:投资费用;Otd:年操作和保养费用;bOp:价值1元的起始年保护效益;I:不变的贴现率;T:相应的保护相应终止年;R:变化系数;T:相应的发展相应终止年;a#:保护效益增值的年平均率。
四、环境会计对象量的计量
由于环境会计的计量对象大多是宏观的东西,因此精确计算其数值难度较大。数理统计的方法不可避免地要运用到其数量确定上来。无论是基年数、发生数还是现存数的取得都要考虑样本抽取的典型性与总体的一致性,并便于用概率论的理论去作推断。通常要求样本x1x2x3…xn中每一个观测值都与总体X具有相同分布,且彼此相互独立,即独立同分布。对无限总体,只要随机抽样即可,对有限总体可采取有放回地重复随机抽样。此外,要保证统计量具有良好的统计性质,如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当无偏性与有效性发生矛盾时,要力保有效性。
总之,环境会计的计量主要是确定数量的单价,数量的确定主要是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单价的确定相对复杂,要结合数学、经济学、相关产业的基础学科,是一项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肖序建立环境会计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3,(11)。
[2]许家林,蔡传里中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4,(4)。
篇3
[关键词] 环境资源 公共管理 产权 租赁 排污权
资源是人类进行社会经济活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总称,自然资源是其中最为基础的组成部分。但传统理论只注意到了土地、矿产、风力、水能等自然资源对经济活动的贡献,没有注意到自然环境以承受废物排放的形式对生产的参与。1920年,英国经济学家庇古 (Arthur Cecil Pigou)提出了外部性理论,并据此指出了企业向自然环境排放造成的外部成本应由企业承担。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自然环境容纳和承受气态、液态、固态废弃物和光、噪声、辐射等污染物质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环境做为排放物“仓库”参与企业经济活动的观念开始确立起来,环境资源的概念应运而生。如何认识环境资源,如何搞好环境资源管理,这是一个世界范围的新课题。
一、产权问题对环境资源管理市场化的困扰
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交换的前提是健全的产权制度。当代市场经济通行的产权规则要求产权是明晰的、可以自主转让的,而且必须得到有力地保护。如果产权制度不建全,必将导致对经济资源占有、使用、处分和管理的混乱。但是,政府在总量控制原则下,把环境资源以排污权形式配售给厂商时,却出现了产权问题的困扰。
第一,把排污权视为所有权所遇到的问题。如果厂商从政府手中购得的是环境资源的所有权,则必然会导致两个后果,其一,政府对排污权的调整会造成干预和剥夺厂商私人财产的问题。其二,政府会因排污权售尽而丧失环境资源,至少是大部分丧失。环境资源一旦脱离政府控制,被私人垄断性拥有,其后果无论对生产还是生活都是可怕的。
第二,把排污权作为使用权所存在的矛盾。在我国排污权交易实践中,使用权人是无权处分使用对象的。这与我国农户不能将承包土地进行转让的道理一样。排污权制度的生存与活力就在于其市场交易性,使用权与转让权的冲突对环境资源市场化管理的影响是巨大的。另外,我国的土地使用权制度本身就存在着众多争议,很不规范,不能将排污权这种新兴事物也拖到这种混乱当中。
二、用租赁关系来解释、引导和规范排污权交易这种环境资源的市场化管理模式
可以把环境资源的产权和管理问题简化归集为四种基本情况(如下图所示)。第一种,产权关系模糊不清,不加以界定,也没有适当的管理。第二种,产权归国家所有,政府进行行政性和计划性管理,符合法理一般认识,但是缺乏效率,效果差。第三种,把产权分化到私人,借助市场机制自由调整环境资源,这种做法必然涉及到代际公平、市场准入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也背离了环境资源的强公共性,即使在技术上能够实现,也必然导致社会矛盾和严重环境问题。以上三种情况已经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落选了”。第四种情况,是与当代公共管理市场化进程相一致的国家所有,市场化管理模式。我们探讨的环境管理市场化进程中的产权问题就集中在这里,为了解决这种产权矛盾,又不影响环境资源管理市场化的实现,可以引入租赁理论。
环境资源的产权和管理问题简化归集示意图
第一、可以非常清晰地界定环境资源市场化管理过程中的产权归属问题。产权清晰不仅要求所有权明确,而且要求各利益相关方在所有权行使中的地位和权能清楚具体。租赁理论考虑到了排污权的期限性、付费性、可让渡性和所代表环境资源的可归还性(环境再生和自净能力使排污权到期后国家的环境资源不发生实质性减少)等特点,把环境资源界定为国家所有,符合民众的基本认识和根本利益;同时把厂商购置、使用和转让排污权的行为界定为环境资源的租赁权,借助成熟的法律理论解释了较为抽象的新事物,并凸现了环境的资源性。
第二、可以明确厂商对环境资源的权属内容,确保外部性内部化,规范环境资源的使用。租赁人只能在约定的期限、权限和范围内使用租赁标的物,并履行付费义务。把排污权界定为租赁权,其权利内容的内涵和外延自然就清楚了,其付费性也无需再讨论,厂商传统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环境负外部性也会因交纳租金而自然实现内部化。
第三、借助租赁契约,可以实现政府对环境资源的新型管理。租赁关系归根结底是一种契约关系,契约是私权的表现,是市场机制的重要外在形式,契约化管理是当代新公共管理引入企业管理机制和发挥市场作用的一个重要方向。借助契约,政府可以在一般租赁关系的基础上设定与环境资源管理相适应的事项和内容,以更多地体现鼓励生产和维护环境安全相统一的环境资源管理目标,并尽可能的使行政事务民事化,市场化,消除传统公共管理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环境资源是一种全新的经济资源类型,环境资源管理属于当代公共管理的范畴,并呈现着明显的市场化发展趋势。为了确保环境资源管理市场化的良性发展,必须正视和解决厂商购置环境资源的产权界定问题,可以借助租赁和租赁权转让理论来认识和引导排污权制度,排污权初次配售是政府将环境资源依合约租赁给厂商的过程,排污权转让交易是环境资源承租人经特定手续将租赁权转让给受让厂商的过程。环境资源的租赁和租赁权转让实现了环境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政府作为出租人借助期限性租赁契约调整环境资源的使用情况,并以所有权人和民众代表的双重身份对承租人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管理。
参考文献:
篇4
加速旅游休闲产业转型与升级是我国旅游产业未来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依据主体性分析,旅游产业可持续性问题包括经营管理、消费市场与监督管理等三层面,初步归纳当前课题包括:经济利益驱动导致旅游业管理落后、旅游资源粗放开发与环境管理失衡造成严重破坏及污染、市场机制影响下地方性的失落、旅游产品多样性与内涵不足影响旅游质量等常见现象。我国同时拥有丰富旅游资源与巨大客源市场,是发展旅游产业的良好条件,但未来当游客们的环境意识觉醒后,对旅游产业的可持续诉求将增强。因此,重新审视旅游产业的发展课题,尝试不同的解决途径实有其必要性。
二、导入环境教育对旅游休闲产业转型与升级的重要性
许多学者对“环境教育”进行了定义,但其主要精神不脱离197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伯利西会议(Tbilisi)中对环境教育的定义“环境教育是一种教育过程。在过程中,个人和社会认识其环境,及组成环境的生物、物理和社会文化成分间的交互作用,得到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并能个别或集体地解决现在和将来的环境问题(UNESO,1977;杨冠政,1998)”。因此,环境教育是着重个人与社会、自然环境间相处与互动的学习过程的教育。近年国内环境教育的学术论述快速积累,但多为教学理论或在社会教育的实践性等导向,与旅游相关的研究则多与生态旅游有关,限制了环境教育的运用层面。分析环境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核心价值,可发现其特质包括:环境教育既可融入多学科领域之中,亦可在各学科中析出有关环境教育学习中所需的知识与涵养;环境教育具有“教育有关环境”、“从环境中学习”与“为环境而教育”的发展概念(Palmer,1998);环境教育是一种生活伦理、哲学与生活态度的培养过程。故环境教育的发展形式之一即为“透过环境中的学习发展环境知识与技能,以影响态度改变,进而达到‘为了环境’的教育目的”。旅游与休闲产业是一种符合体验经济理论的产业。
体验决定经济价值的取向,消费者购买体验是在花费时间与金钱享受一连串的体验积累。故唯有让消费者享受到满意的产品与服务,使其拥有独特价值经验,才能摆脱简单的价格竞争。当前我国社会迅速发展,人们在充满物质生活的空间压力下,对旅游与休闲的需求与质量要求快速提高,导入环境教育后的旅游产业有助于提升其体验经济的价值,相关的优势初步归纳为:在旅游地资源上,增加环境可持续性机会:透过环境教育第二项特质中教育“有关”环境,于环境中学习的基本精神与目标,可促进旅游规划者积极了解场所特质,进行具有地方独特性与场所精神的合理开发。在旅游市场上,影响产业升级与转型:透过环境教育导入可改变旅游产品内涵,通过环境资源的分析进行新的旅游产品设计,亦可间接带动旅游产业服务与管理人员的创新培养。在游客层面上,直接或间接影响其环境行为与态度:好的旅游活动规划可以提供良好的环境体验,既可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亦是体验经济所诉求的核心目标。在经营管理上,促进旅游地资源维护与合理利用:旅游环境教育的学习者也包括旅游或解说导览人员、开发者、规划者、经营管理者与旅游地的原住民、社区团体等。长期开展以环境教育为目的的旅游规划与概念培养,能间接促进经营者与地方社群对旅游地环境资源的维护与管理态度。
三、环境教育途径下旅游休闲产业发展的可能模式
前旅游产业的基础在特殊性的环境资源,当旅游发展思维过于注重在景区的人工开发,而忽视地方与自然环境的连结性,造成旅游资源的流失。本文认为,环境教育与旅游产业的结合途径除生态旅游模式外,亦可以转化深度环境体验概念或活动做为旅游产品或融入旅游规划。尽早理解旅游环境资源中自然与人文资源的复合性质,充分分析与运用于旅游管理、产品设计与相关产业上,才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解决途径。应利用环境教育导入的契机重新审视发展途径,提升传统大众观光质量或促使其转型。本研究结合我国台湾地区当前发展经验,基于消费对象、发展方法与优点分析、相关案例的归纳,提出三种可结合环境教育途径的旅游休闲产业发展模式为参考。
(一)以学校、教育团体为对象的教学旅游模式
此旅游模式以学校机构、学生或其它相关的教育人员团体为主要的旅游对象,优点在于对象属性较单纯,可针对不同的学龄层或教育工作者等对象,针对旅游地资源进行有关环境知识学习的教学旅游设计。运用旅游地环境资源独特性,亦可促进旅游地规划与经营管理者对相关游憩机会的新思考。在此模式下需要注意:充分掌握旅游地的环境资源,进行合理地、不造成负面观感地规划开发;利用旅游地中自然或人文环境资源,进行适地性的教学活动是重要的发展方式。在台湾地区较成功的案例中,以台湾林务局运用森林游乐区的环境资源发展的自然教育中心系统为代表。此案例藉由政府机构管理的环境资源,聘用专业的环境教育人员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发并活化公共财的利用。除提供学生在优质户外环境中的学习机会,也由较好的环境体验过程促进教育者与学生对环境保护的了解。2010年台湾通过《环境教育法》后,经环境教育场所设施的认证,许多民营的休闲农场、社区或企业组织的休闲园区亦加入市场化竞争并提供专业教学人力、产品开发等,间接提升旅游的质量。
(二)以一般社会大众为对象的乡村旅游模式
导入环境教育途径的乡村旅游对象主要是面向一般社会大众群体。此模式依托乡村地区的优美农业景观、特色产业文化或具有传统风情的人文聚落做为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以增进游客认识并关怀不同地区的特殊性。同时,也影响经营管理者开始提高旅游空间的质量与多样性,促进当地居民建立地方感。经由此过程后也才能有机会促进所有旅游相关权益者对旅游环境的可持续能有初步认同。在此模式下,需要关注的是进行旅游规划、开发与产品设计时,应对乡村景观的成因与传统聚落文化的根源进行充分调查与了解,摒弃规划者与开发者独断的旅游想象,反映出区域的特殊性与地方性,提供消费者更多样的旅游体验选择。近年台湾地区发展了许多地方企业经营的产业文化馆或由乡村居民、社区经营的休闲园区、农场。这类场所利用其现有的优美景观或旅游设施,导入环境教育概念的旅游产品或改善场所环境设计。如台湾苗栗县苑里镇的有机稻场,即是台湾知名粮商在NGO团体的环境教育专业人员阶段性辅导下,以当地优美的稻作农村景观发展稻米文化的环境学习中心。来访的游客遍布台北、新竹、台中等都会区,而凭借此类环境学习中心的营运,亦可间接达到企业社会责任(CSR)的形象建立。
(三)以深度旅游为目的的生态旅游模式
生态旅游是一种已具有环境教育精神的旅游模式,一般选择生态旅游的游客多数为有较高环境素养的社会人士。针对此类消费者为对象的旅游模式应重视环境资源的维护与管理,发展具高质量、原真性的自然环境或人文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规划概念。为维持高品质的旅游环境,此类消费者虽属小众,但为符合使用者付费精神其多愿付出高额的旅游费用购买旅游产品。因此,国内应重新审视当前对于生态旅游的相关规划与开发模式,改善已异化的生态旅游地。尤其是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地应加强环境维护与承载量管理,建立与当地住民良好的互动,才是维持生态旅游可持续经营的有效途径。生态旅游是一种在规划发展上较严苛的旅游产品,即便在较早导入环境教育途径的台湾地区亦仍在努力发展,例如近期国家公园与林务局两个政府单位利用辖区内管理的国家步道资源进行生态旅游产品开发,鼓励邻近步道的社区组织带动居民共同投入营运与领队、解说人员培训。另外,也有NGO的环保团体与掌握丰富环境资源的政府相关机构合作进行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或场所营运的尝试。
四、结论
篇5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两个概念它们的内涵不断深入发展,却越走越近了。
一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由当初的尽责任、避风险,到后来尽责任、创造价值,再到尽责任、实现可持续经营,这就表明,一个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已不仅仅只是诚信守法,规避法律法规或道德方面的风险,也不仅仅只是为其各利益相关方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而更进一步丰富扩展到了“如何与其各利益相关方在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因素方面形成和谐共生的关系,进而实现长期的可持续经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应运而生,进而还出现了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现象。
另一方面,当初属于环境资源领域名词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也在进一步演化,人们逐步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不仅仅只是环境资源问题,也有社会问题,甚至还有经济问题关系其中,因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也是涉及人类社会各相关者方方面面的问题。因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不单单涉及到环境保护,还涉及到诸如消灭贫困,缩小贫富差距等社会经济问题。
到这里,我们就能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在遵循着同样的思维逻辑了。具体而言,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经营,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为股东创造价值,同时还要考虑股东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方,综合考虑环境、社会等其他因素。与此相对照,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不仅只考虑环境资源问题,还必须考虑社会和经济问题。因而从这个意义上看,无论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还是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需要考虑更多的相关方主体,综合权衡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多种因素。而在某种程度上讲,只有每个企业都实现了可持续经营,也才可能同时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篇6
1 环境问题的挑战
环境问题作为当代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已经受到了国际国内的高度关注,成为国际社会最为重视的问题之一,之所以如此,是由于环境问题产生的复杂性与影响广泛性决定的。
从公民个人的角度来看,环境问题尤其是严重的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各种公害疾病的出现和大规模爆发使人类对自己所创造的文明开始怀疑,人类自身的生存安全受到巨大挑战。世界各地都出现了激烈的反公害运动,这些运动甚至直指国家政权和政府统治,所以,急需对环境问题的解决提出有效对策。
从社会角度看,环境问题是一部分人的获利建立在另一部分人受害的基础上的,并且这些受害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帮助别人获利的人。他们一方面在那些排放污染物的工厂里劳动,另一方面又在广泛的使用产生污染物的产品。此时已经很难区分污染者和受害者,很多时候,他们既是污染者又是受害者,原有的社会分工和利益关系都出现了极大的混乱,需要重新理顺这些关系。
从经济角度看,环境问题是市场失灵的表现,作为社会公共产品的环境资源无法以市场价格的形式出现,价值规律对此无法发挥作用,市场机制的外部不经济性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而由于市场的无功能使得这些问题又无法在市场机制的框架内加以解决,必须建立新的弥补市场失灵的机制。但目前弥补市场失灵的机制自身又存在诸多“失灵”,同样有“外部性问题”。因此,单纯的市场机制与单纯的政府管制机制都无法妥善的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建立沟通与协调两种机制的新机制,以解决双重失灵问题。
从法律角度看,已有的法律制度是建立在市场机制之上的以保护个人财产和个人利益不受侵犯为基础的规则系统,它对于市场机制以外的环境问题也同样无能为力,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权利体系关注了人们的政治性权利和经济性权利,却忽视了人类的环境性权利,当经济性权利直接威胁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时候,这样一个权利体系不仅不能解决环境问题,反而成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障碍。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以财产所有权为核心的权利体系是产生环境问题的直接原因。只有打破这一权利体系,建立新的权利才能衡平由于环境问题所产生的巨大利益冲突。
2 私法手段的重拾
环境问题产生于个体利益与社会公益的矛盾,是人们追求私益而出现的“公地的悲剧”。在法律层面,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选择:公法手段和私法手段。环境问题产生之初,人们更为推崇公法手段的运用,因此环境保护的公法手段极为发达,但在经历了依靠公法手段治理环境的实践后,其弊端暴露无疑。理性告诉我们,解决环境问题,仅有公法保障是不足的:
2.1 在物质基础方面,公法与资源的第二次分配相适应。它所维持的是一种由国家主持的超经济的社会财富分配方式。由此决定了在公法运行中以国家利益为中心,淡漠经济运行规律即忽视资源配置的效率。在解决环境问题时,公法的缺陷由此而生,它将公民环境权利与社会公益相联系,但公法是靠一定行政机制来实现的,行政机关出于种种原因可能产生“政府失灵”,很可能为了区域利益、集团利益甚至长官利益而牺牲社会公共利益。虽然在公法机制中设置有公众参与、信息公开、司法审查等制衡手段,但一方面可能引起成本增加,另一方面也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不能有效控制“政府失灵”的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发动私法机制则能有效遏制其弊病。因为私法与资源的第一次分配相关联,它是通过确立初始的分配关系而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紧密相连。这种机制具有关注个人与社会利益,重视经济运行规律的特点。通过启动私法机制,有效地防止“政府失灵”,是优化环境资源的配置,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有效举动。
2.2 在运行方式方面,公法的突出优点在于其直接管制的强制命令性,其缺点在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对立关系、僵硬死板的程序以及主体的有限,难以充分发挥相对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源于社会经济生活过程本身,在广泛而复杂的环境问题面前,仅有公法机制是不能完成对其全面控制或全过程控制的,坚持单一公法机制的结果,只能使行政机关背上沉重的包袱,防不胜防,治不胜治。私法机制则能弥补这一缺陷,私法的最大优越性在于其自治性,在这一机制下,权利在法律的范围内可以协商、可以转让、也可以处分,各主体之间处于平权关系。这种机制如果设计合理,是一种保护环境权的“全民皆兵”机制,对于调动公民以及各种社会团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2.3 在动力来源方面,公法的利益内容是公共性的,其力量源泉在于对公共利益的尊重,这是一种道义发动机制,仅借助于公法手段保护环境,主要依赖于人们的道德观。即使公法对环境保护作出明文规定,其运行也是靠国家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是消极的、被动的、依命令而作出的行为,不是主动的参与和付出。但如果发动私法机制,则情形大不一样,私法的利益直接与个人相联系,私法在保护环境时以公民及其团体利益为内容,是一种利益驱动机制,利用了人类追求利益、趋利避害的本性,从而使保护环境的力量源泉植入了万民的心理中,环境问题的解决也因此而具有了深厚的基础。
环境问题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副产物,同时也是市场失灵的结果,外部性问题是公权力手段必须介入环境保护领域以及提供公法保护的原因。虽然公法形式的保护比私法形式保护更
为直接有利,但是公法保护存在的缺陷,使得环境保护仍然要求助于私法形式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回到了“以权利制约权力”的思路,私法手段在环境保护中的运用又受到重视。但是,此时人们所要寻求的私法手段已不是过去完全意义上的以个人利益为本位、权利绝对化的手段。它所要求的是既具有私法的内在激励机制和外在表现形式、又有公共利益属性的社会性私权,是能够重构权力-权利、社会-国家-个人、公法-私法关系的私权,在这里,权利是其外壳,社会利益是内核。对于这样的新型权利,其理论基础、权利本体、权利价值以及权利运行都必然有着不同于传统民事权利的特性,如何认识这些特性,是民法手段能否在环境保护领域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也是制定“绿色民法典”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3 私法手段的创新
我以为:民法典的“绿色化”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运用新的理论与方法,在不破坏民法根本属性的原则下,探索“将公法支配和公法义务 ”纳入民事权利体系之中的一种努力,是在环境权利的公益性与民事权利的私益性之间寻求协调与沟通的路径与方法的过程。这种努力已为二十世纪后半叶许多国家民法典的修改与制定付诸实践,我们可以有经验与成果可以借鉴。
3.1 确认环境资源物质形态的双重价值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较少的条件下,阳光、空气、水等环境要素都被认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既可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又可以满足人们的生产需要,二者之间并不产生竞争。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口的迅速增长,清洁的水、空气、宁静和阳光等环境资源的稀缺性特征逐渐显露,人类的生存利益与生产利益在对环境的需求上开始产生对立并形成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原有的权利制度已无力解决这种矛盾和冲突。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有必要对人类的两种利益作出制度性安排,通过权利的重新配置来平衡与制约人与人之间因利用稀缺性环境资源而发生的关系,既要生存,又要发展。
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总和,其物质性不容质疑。人们通常将对于人类有一定利用价值的物质称之为资源。环境因其对人类的有用性而成为资源也是没有异义的。但是,在不同的条件下,环境的资源属性与一般资源的差异性或物质形态的双重性却很少为人们所认识。我认为,环境资源的两种物质形态是民法与环境法得以存在的基础,衡平这两种形态的利益关系的方法则是将环境资源保护纳入物权以及合同制度之中 ,建立环境资源的生态性物权保护以及相应的交易制度。
篇7
论文关键词:环境成本,核算,障碍,对策
一、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的重要意义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但是,资源环境也日益受到破坏。强化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对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 是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环境为企业提供了生产的资源,同时环境质量的优劣又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离开了生态环境系统的支持,社会经济活动将无法进行。社会经济在发展中创造大量财富,同时又使生态环境系统发生结构和质量变化。可持续发展是在经济增长、生态环境和资源储备三者间寻求发展的均衡,它以“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为原则⑴。进行环境成本核算,以环境成本为尺度对生态环境系统进行补偿是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2 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需要
合理准确地核算环境成本是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的基础。确认环境成本核算范围,对其进行计量,形成成本报告,从而进行严格控制是环环相扣的过程。企业主动追求生态效益,获取绿色比较优势,是企业顺应绿色潮流,扩大出口,参与国际竞争,获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环境成本核算不能单纯以降低环境成本来获取“成本比较优势”成本管理论文,亦不能仅仅为了获取“绿色比较优势”而制定过高的环境标准,应当权衡分析二者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最终实现的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3 是弥补传统成本理论缺陷、完善环境成本理论的需要
传统的成本理论只反映生产中的直接消耗,反映能够以货币计量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耗费,而环境的消耗破坏没有计入成本。这不仅导致了利润的虚增和税收的虚夸,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导向企业注重短期利益、用牺牲环境和透支未来以换取经济的增长⑵。环境成本理论认为,环境资源是稀缺的,理应赋予一定价值并进行损耗补偿。将环境成本理论补充到传统成本理论中,使商品的市场价值较为准确地反映由于经济活动所造成的资源环境的代价,有偿开发使用环境资源将会使资金的流向集中到环境成本较低的方向。
二、企业实施环境成本核算的障碍分析
我国实施环境成本核算己经具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实施环境成本核算不仅是必要的,而且非常迫切,但我国的坏境成本会计实践还非常少,当前我国还存在诸多障碍,制约了环境成本会计在我国的发展与实践。
1 观念障碍
(1)地方政府官员错误的政绩观与发展观
“唯GDP论英雄”是不少地方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绿色GDP没有获得地方政府普遍支持,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绿色GDP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需要有微观的企业环境会计核算作为基础⑶。不少地方政府官员认为,经济发展不上去,饿着肚子谈环保就是一句空话,先污染后治理,已经被西方国家反复论证了许多年,要发展工业都逃不过这一劫。这种观点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2)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忽视环境生态效益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经济组织,在收入既定的前提下,成本越低,利润就越大。而如果企业考虑环境成本的话,总成本就会提高,利润就会降低,企业的经营者当然不愿意考虑环境成本了。企业经营者为了保证经营业绩实现,企业的经营者可能也会忽视环境问题。
对实施环境会计核算也缺乏动力。
2 制度障碍
(1)环境资源市场尚未建立
环境资源要充分发挥其价值,就要通过环境资源市场配置于最能发挥其作用的行业。环境资源市场的建立,将为企业获取环境资源提供了最佳场所和途径,同时也为以成本和价值为确认和计量对象的环境会计的推行奠定了基础。但是,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环境资源市场,这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是格格不入的成本管理论文,这不仅有碍于全社会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也不利于环境成本核算的有效实施。
(2)环境(成本)会计法律制度还不健全
我国开展环境成本核算的研究起步比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引进环境会计理论。90年代,我国逐渐开展了对“绿色GDP”的研究,进而延伸至环境(成本)会计理论与方法。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财务通则、行业会计制度、财务制度以及中国证监会的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执行的信息披露规则和准则,总体看来,这些法规对环境成本问题基本上没有涉及。
3 技术障碍
(1)环境成本的确认障碍
会计核算系统的首要问题是会计确认问题。环境成本基本确认标准可以参考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对基本确认标准的描述,如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等。但是由于环境会计要素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很难借鉴。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环境会计准则》,资源、环境、生态方面的法律法规也不很很完善,全国范围内只有废水、废气排放物等几项国家标准,虽然有关部委己下达通知要求尽快制定有关环境资源的规章制度,推进“三绿工程”,但这与环境成本核算的要求仍有很大的差距,因此环境成本要素的确认具体标准就是缺失的。
(2)环境成本的计量障碍
会计计量是根据被计量对象的计量属性,选择运用一定的计量基础和计量方法对符合会计要素的事项进行货币量化的过程,其目的是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计量属性和计量单位的选择取决于外部经济环境、人们对会计计量作用的认识程度、经济管理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以及计量技术手段的发展等条件⑷。在环境会计中,由于环境成本和环境收益不能通过市场进行交易,因此也就没有市场交易价格,所以,单纯以交易价格为前提就不能作为环境会计计量属性。目前环境成本计量的方法有历史成本法、防护费用法、恢复费用法、法院裁定法、比例法等等。由于环境成本计价方法多种多样,计量对象的多变性也使得在计量方法的选择上有时会带有较强的主观性。
(3)环境成本报告的障碍
环境成本披露的模式和内容的不确定形成了环境成本报告的障碍。环境成本报告的模式有两种主要观点:一种是环境成本信息与现行会计报表合并披露,另一种则是编制环境成本报表或者环境成本报告书的方式单独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对于这两种披露模式的选择和设计,目前会计界还存在许多争议,尚未达成共识。就内容而言,不论哪种形式,应包含哪些项目,哪些是必须披露项目,哪些是选择披露项目,也未形成统一的标准。
三、加强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的建议
1 对政府官员加强科学的政绩观和发展观教育
科学的政绩观就是既要看政绩给眼前带来的变化,又要看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影响,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后人的评判,其实质是用可持续发展的标准评价政绩,对社会和历史负责。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成本管理论文,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
2 对企业的管理者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观教育
社会责任观是以社会为着眼点,企业的目标除了追求经济利益外,还应尽可能地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企业不能因为片面强调社会责任而忽视经济责任,企业也不能因为片面强调经济责任而忽视、逃避社会责任。2000年全球18个跨国公司制定了“社会约束”的生产守则(即社会责任标准),其中保护环境就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中国企业要进入世界经济市场并和国外企业经营接轨,就必须在理性共识的基础上认同该标准所体现的核心理念,并积极参与其中,从而,应对全球范围内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所带来的挑战。
3 充分发挥资源市场的调节作用
政府应抓紧建立健全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环境资源市场,彻底改变传统的环境资源使用模式,优化环境资源配置。健全的环境资源市场,可以促使环境资源配置于社会最急需又适合的行业和部门,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资源的价值,促使环境资源自身价值的完全实现和社会价值的增值,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 加强和完善环境会计立法
环境成本核算是环境会计的主要内容之一。要实施环境会计核算,必须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使环境会计有法可依,使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统一的标准。借鉴丹麦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我们应该采取的做法是:第一,将环境会计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以法律形式确定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第二,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列入会计要素,扩充报表体系。第三,设立环境会计制度,即依据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有关环境原则设计会计制度,使环境会计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5 明确环境成本的确认标准,合理计量环境成本
环境成本是依照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而采取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包括污染补偿成本、环境损失成本、环境治理成本、环境保护维持成本、环境保护发展成本等。从环境经济学角度把环境成本分为外部环境成本(社会成本)和内部环境成本(私人成本)⑸。
环境成本的计量单位不能仅限于货币,必要时可用非货币比,如实物来计量;环境成本的计量基础既可以用传统的历史成本,还可以用机会成本、边际成本、替代成本、公允价值等;其计量方法要考虑环境资源具有效用性、稀缺性、替代性、非交易性等特点。环境成本由于所涉及的内容复杂,其不确定性更为突出成本管理论文,因而要做到绝对精确是比较困难的。环境成本的数据虽然有一定的模糊性,但并不排除它对决策的有用性。随着计量技术的发展,随着它反映和控制的内容性质界定越来越清晰,它提供的信息将会越来越精确。
6 完善环境成本信息披露模式
环境成本信息批露宜采用编制坏境会计报表或者环境成本报告书的方式单独披露环境成本信息,而不是环境成本信息与现行会计报表合并披露的方式。如果采用与现行会计报表合并方式披露环境信息,可能会出现有些企业利用环境信息调整企业利润,以达到避税或者上市等目的,而且环境信息和财务信息合并报送容易引起混乱,导致报表使用者对财务会计信息的错误理解。
四、结束语
我们对企业环境成本的研究,分析环境成本核算存在的各种主观、客观障碍,提出各方面的解决对策,就在于要引导、监督企业自觉地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培养企业环保意识,通过对环境成本形成过程中各因素的控制,合理利用资源、减少资源耗量、减少废弃物排放量,进而减少环境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协调企业发展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⑴张薇,环境成本定义辨析---兼论环境成本核算的困境及其出路,[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⑵刘建胜,廖珍珍:略论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J] .企业活力,2010(10)
⑶岳希宇,我国全面实施环境会计的障碍与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⑷,李建发:《现代环境会计问题、概念与实务》第一版[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⑸付晓利,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体系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篇8
关键词水经济模型水产业产出现代水经济
没有任何一种资源,对人类至今的发展,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也没有任何一种资源,将对人类未来的发展,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这种资源,就是水资源。水资源对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发展已经显现出其绝对重要的地位,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水经济”,已经开始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1水经济系统
从有生产活动开始,人类就在不停地探索利用水资源创造财富的途径,这些途径日益得到拓展,时至今日,人类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根据区域的水资源条件已经建立起各具特色的经济系统,我们称围绕水资源属性建立的经济系统为“水经济系统”。
2水资源
大家都知道“石油经济”的概念。但是,对于人类而言,水比石油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水具有比石油复杂得多的资源属性。认识水的复杂资源属性,对于形成现代水资源价值观念,建立现代水经济系统,意义重大。
2.1按水资源用途划分的属性
(1)水的自然资源属性。水资源的自然资源属性是指其作为生产过程的投入要素所体现的特征。与铁矿作为投入物经过冶炼和加工以后,能成为钢材、铁等生产资料和其它如汽车、水管等消费品等一样,水经过提炼和加工以后能成为工业用蒸馏水和生活消费用的饮用水、洗漱水等。当然,水还可以作为工农业生产过程中其它必不可少的直接或间接投入物。水资源的这些属性,表现的是其自然资源属性,它能为人类提供效益,能够产生经济价值。
(2)水的资产属性。水的资产属性,是指仅仅通过水的所有权的运用便能为所有者带来经济效益所体现的特性。当某一社会单元取得一定的水域的所有权后,便能将其作为生产的工具,为产权(使用权)所有者带来经济效益。水的资产属性有如铁路、公路、土地,但比它们具有更加复杂的特点,如一定的水域不仅可以作为交通运输的资源,还可以作为养殖业、水力发电等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水的这种特性与其自然资源特性的重要区别在于,它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直接消耗掉,而是像工业生产的设备和厂房一样,其物质形态并不会被直接转移到产品中,而是通过占用方式将其价值逐步转移到产品中。与工业生产设备一样,水资源在作为资产使用时,由于水质在降低,水的使用价值也在降低。就像企业的资产在经营过程中要通过修理、更新来实现保值增值一样,水资源的保值增值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水的环境资源属性。自然环境可以接受、分解、还原、转化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废弃物和其它有害影响,从而满足人类的生产和发展的生态需求。这是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所表现出来的资源特性,它已经超出了自然资源的范畴。自然资源所具备的这部分特性,环境和生态学家们称其为环境资源特性。它包括依托自然资源的物质实体产生的景观的可观赏性与舒适性(景观优美性)、环境容量与其自身的调节(分解、转化废弃物)能力。水具备以上环境资源定义的所有属性,这一属性的意义在于它能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功能。
(4)水的生态资源属性。水资源还具备与人类生产生活间接相关或无关的生态功能。这部分生态功能表现为:水不仅是生命的构成要素,而且是包括生命系统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维持的必备要素。所有的自然生命体都包含水,所有的自然生命系统需要水来维持,部分非生命系统缺乏水将会退化。在沙尘暴肆虐、土地大面积沙漠化、人类付出惨痛代价的今天,人们开始意识到水的生态资源特性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
2.2水资源的经济学特性
(1)系统性。以上使用特性不仅构成一个复杂的经济学系统,涉及经济学的供给、需求与市场、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均衡、边际效用等问题,还涉及目前的前沿学科和理论,包括资源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等。系统性决定水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复杂性。
(2)稀缺性。理论上说,任何资源都具有稀缺性,对于水资源而言,存在现实的稀缺(中国北方的水资源状况)、潜在的稀缺、结构性稀缺和季节性稀缺四种情况。稀缺性为发展水经济提供了基础。
(3)竞争性。表现在同类厂商之间对水资源的竞争性使用和水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的竞争性(作为自然资源投入和作为资产、环境资源、生态资源之间的竞争性)。竞争性决定了水资源产权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必要性。
(4)兼具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的特性。水作为生态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特性决定了政府在水经济系统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而水作为自然资源和资产的准公共物品特性决定市场机制在水经济中的地位。
3水产业
水产业是水经济的主体。根据水资源的用途,水产业涉及的产业领域,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从水的自然资源属性发展的水产业,包括水利工程、自来水供应、其它水产品、节水技术和产品等,作为现代水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节水技术和产品是现代水经济未来的重点发展领域。
(2)从水的资产属性发展的水产业,包括水电工程、水产养殖、水运、港口、码头、运动、休闲、水权价值评估与交易等。其中,运动、休闲、水权价值评估与交易是现代水经济未来重点发展的领域。
(3)从水的环境资源属性发展的水产业,包括房地产、旅游、水环境监测与评估、污水收集、处理、水体修复、水生态保护与恢复等技术、产品和服务,其中非接触性旅游、水环境监测、污水收集、处理、水体修复、水生态保护与恢复等技术、产品和服务是现代水经济未来的重点发展领域。
(4)从水的生态资源属性发展的水产业,包括绿化、植被建设与恢复、湿地保持与再造、地下水保护等。这类水产业都是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
4水产业的产出
4.1水产品和服务
水产品和服务与一般产业的产品和服务具有相同的特性,水产业的这部分产出具有完全的私人物品特性。因此,具有完全的市场化特征。由于它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产业,一般国家都采用的是政府垄断经营的方式,但是,这种经营是按照市场化的机制在运作。
4.2水环境质量
传统观念上,人们一般认为水环境是产业的投入要素,人们并没有认识到,水环境资源在可以作为生产过程的投入或消耗的同时,就像制造业使用的钢材本身就是冶金行业的产品一样,现代经济系统中水环境质量本身就是产品和服务,并且存在现实的市场需求。
4.3生态平衡
以水作为重要一环的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一种标准的公共物品。人类从事的生态保护与恢复活动,是关系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活动,水环境的生态效益是一种社会效益。作为水产业的重要产出内容,生态系统的恢复必须完全依靠政府的力量和社会公众的参与。
5政府与市场的作用
5.1政府的作用
包括:水资源产权的所有权属国家和集体所有,各级地方政府的水务管理部门行使该权利;水资源的使用权实施部分市场化的原则;政府保留水资源用于生态保护的使用权,并行使生态保护的一切职能;确定不同水域的功能,制订水资源产权相关法律和规划;制订一般水产品和服务产业的市场运作规则;建立水资源产权交易市场和污水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水资源“使用者付费”机制,控制水资源的定价权,利用价格调节水资源的使用,并获得水资源使用收益;建立水环境“受益者付费”机制,获得水环境收益;建立水环境“保护者受益”机制;建立自然资源与环境资源和生态资源在使用上的优化配置机制;建立水资源(包括水环境)使用监督机制,行使监督职能;建立水资源价值评估体系和水资源价值核算体系。
5.2市场的作用
包括:按相关法律和规划配置水资源的使用权;由供求关系和价值规律决定水产品和服务的供应数量和价格;优化配置水环境保护资源,包括资金、技术、资本、人力资源等;刺激技术进步机制。
6现代水经济
6.1传统水经济
传统水经济,是主要是围绕水资源的自然资源属性和资产属性而建立的经济系统。传统水经济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七个“强调”和七个“忽视”:强调由自然资源属性所体现的经济价值,忽视其环境和生态资源价值;强调直接效益和直接费用,忽视间接效益和间接费用;强调利用,忽视开发和节约;强调占用,忽视保值增值;强调自然资源产权,忽视环境资源产权;强调产品价值,忽视资源价值(产权价值);强调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忽视市场的作用。
6.2现代水经济
现代水经济,是围绕水资源的属性体系建立起来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经济系统。现代水经济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九个方面:经济价值与环境生态价值并重,强调可持续发展;直接效益、间接效益、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并重;开发、节约与利用并重;自然资源产权和环境资源产权并重;在水资源配置中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并重;形成自然资源与环境资源和生态资源在使用上的优化配置机制;形成水资源价值评估体系;注重水资产的保值增值,形成良性循环机制;建立水资源价值核算体系。
7结束语
水资源具有复杂的资源属性和经济学属性体系,现代水经济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经济系统,本文只是对其系统的结构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由于现代水经济在国民经济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对环境和生态具有复杂的影响。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对水经济系统的深入系统研究已经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篇9
目前,对环境成本的探索属于新兴领域,许多学科对其概念的规定差异较大。大多数专家认为环境成本应是一个综合的、带有多层次分类的概念,本文从成本发生主体方面对环境成本进行界定。
环境成本是指对环境负责,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影响而被要求采取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从成本发生的主体来看,环境成本应包括企业环境成本(也称内部成本)和社会环境成本(也称外部成本)。
二、企业环境成本核算
要对企业环境成本实施有效控制,首先要对环境成本进行辨别、分配与计量。获得环境成本信息的主要来源是企业的会计系统。实际上环境成本是由许多作业造成的,分布在不同阶段,需要对其进行确认、计量、分配等有效措施,从而实现对环境成本的核算。
1.企业环境成本的确认。企业的环境成本与生产成本相比,具有不确定性,在权责发生制下,企业环境成本的确认标准主要有:
(1)企业环境成本的经济业务事项已经发生。这是确认环境成本的首要条件,确认环境成本事项发生的关键在于:一是企业的交易或事项是否与环境保护活动有关;二是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交易或事项是否引起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三是环境成本的表现形式是资产流出、资产递耗和负债增加。
(2)企业环境成本的金额能够合理计量或合理估计。企业环境成本涉及的内容广泛,主要包括环境资源价值、环境资源损耗、环境资源保护支出、环境资源再生支出等,其金额能够合理计量或合理估计是确认环境成本的另一条件。对此,我们可以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予以合理地估计,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的治理成本和费用,在治理完成之前,无法准确计量,只能根据小范围治理或其他企业治理的成本费用进行合理估计。
2.企业环境成本的分配。环境成本确定之后,一个重要的工作是进行成本分配。在传统的会计领域里,环境成本通常是归集在制造费用中,并采用某种武断的分配标准如直接人工、机器工时等,将其分配到不同的产品或过程中去,由于成本的发生与费用分配标准之间缺乏直接的因果关系,结果往往导致成本信息的扭曲。通常污染型产品(流程)与清洁型产品(流程)相比,会产生较大的环境影响,占用较多的资源。
作业成本计算法正是通过采用合理的成本动因来追踪资源的消耗,解决了制造费用分配不当所带来的问题。由于环境成本在传统账户中大多数表现为共同费用,利用作业成本计算,有助于分析成本产生的真正原因,从而为正确的环境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3.企业环境成本的计量。环境成本的计量是对环境成本确认的结果予以量化的过程,亦指在环境成本确认的基础上,对其他业务或有事项按其特性,采用一定的计量单位和属性,进行数量和金额认定、计算和最终确定的过程。环境成本的计量属性一般包括历史成本和现行成本,计量单位主要表现是货币单位。
环境成本计量方法一般有:机会成本法、市场价值法、恢复费用法等。
对环境成本核算后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通过建立环境成本控制系统来对环境成本实施有效管理和控制,从而实现对环境成本的绩效管理。
三、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
环境成本控制体系是企业进行环境管理的重要工具,其建立过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既做到对环境成本的有效管理和控制,又要有利于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1.实施全过程控制。企业应对环境成本进行事前规划、事中规划、事后控制的全过程控制。事前规划包括综合考虑企业整个生产工艺流程,把未来可能的环境成本支出纳入产品成本预算系统,提出各种可行性方案,然后对各个方案进行价值评估,选出最佳方案,以达到控制环境成本的目的。
事中控制是对环境成本的发生进行过程控制,这一环节的主要工作是跟踪产品的生产过程,监督和控制环境成本的发生,收集整理第一手成本数据资料,对环境成本的发生过程进行分析,并协调各个成本责任中心的关系事中控制是保证各责任中心进行有效成本控制。
事后控制是指企业在污染发生后设法予以清除和弥补的行为,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被列为环境成本。相对事前规划而言,事后控制是一种被动的管理控制方式。
2.建立环境成本控制制度及机构。企业建立环境成本管理体制不是最终目的,关键是如何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将环境成本体制加以实施和完善,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经营。所以,企业需要建立一套与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制度相结合的管理机构,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此,优化传统成本管理机构或建立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具体落实责任将会为环境成本管理体制的实施提供保障。
3.加强环境成本控制评价与考核。评价环境成本控制体系的绩效,就是评价环境因素在企业整体运营过程中的作用效果。企业投入环境成本,目的是为了取得相应的环境效益,这也是企业进行环境成本控制的原动力。环境成本的投入会产生两种结果:(1)环境效果。企业环境成本的发生会使污染废弃物排放量减少,环境事故及潜在的环境风险降低,员工环保意识提高,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等。(2)环境效益。包括:环境风险的降低,环境资源消耗水平的降低,废物再生利用的收益,排放费用及罚款支出的减少,环保产品受欢迎而导致的销售收入的增加,获得优惠贷款而减少的利息费用,环保产品及“三废”利用获得税收减免而节省的税务成本,企业股票在资本市场上价格上升给企业带来更强的活力,企业产品在国际贸易中交易顺畅而效率提高等。
参考文献:
[1]李秉祥张蕾:企业环境成本控制过程探讨.财会月刊,2004(4)
篇10
(1)“目中无物论”与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排斥,主要表现为唯意志论、先验的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先验的唯心主义(transcendetal idealism)是一种哲学态度,它的最极端的表现形式是把人的思想变成“宇宙的唯一支柱”。正是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德国,西方哲学中的唯心主义思潮达到其发展的顶峰。伟大的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公元1724~1804)就是一个先验的唯心主义者。他认为,自由与人之理性的世界即本体的世界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而物理性质和因果关系的经验世界即我们通过有色眼睛所看见的现象世界却只是一种虚幻的世界。[88]需要指出的是,康德受笛卡尔和牛顿的“主、客二分法”思想影响很深,笛卡尔的名言是“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牛顿把物理世界视为一个受永恒不变的因果关系法则支配的实体,康德则认为法律这个术语乃意味着一组不变的原则。[89]约翰?哥特利勃?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公元1762~1814)将先验的唯心主义(transcendetal idealism)发挥到顶点,他认为所有哲学思想的出发点和核心都是而且必须是理性人的自我,人所认知和感觉的内容都是人的意识的产物,理性归于个人的明智,“所有存在,即自我的存在和非自我的存在,都是意识的一定形式。没有意识,就没有存在”。他的哲学是一种不受约束的人类能动主义(human activism),认为人的意志能够改变世界;理性人的自我是自由的,人的行动只为其本身意志所决定;非我即客体世界只不过是人之行动的一种目标。[90]德国哲学家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公元1770~1831)将先验的唯心主义从主观论发展到客观论,认为“客观精神”是理性的主要承载者。他在《法哲学》中的名言是“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real),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如果只看个别词句,我们会认为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但是,我们必须注意的是,黑格尔是一个彻底的唯心主义者,他认为精神高于物质。[91]
黑格尔哲学体系崩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把哲学凌驾于科学之上,靠哲学思辨来解释和预言科学的发展,这种做法遭到科学家们的鄙弃。[92]最早起来反对黑格尔的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1788~1860),他在黑格尔哲学盛行之时就预示了其没落,并尖锐地指出,现在德国哲学是吹牛的骗子和假充内行的骗子的产物,其中假充内行的骗子即指黑格尔。[93]叔本华是康德的忠实继承人,他主要通过发展康德的如下观点来批判黑格尔:理性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两种,理论理性不能纯粹,实践理性必须纯粹,实践理性高于理论理性。叔本华的贡献是发展了一套意志主义的主体性哲学;他的意志是本体论的概念,是客观的、普遍的意志;在主体和客体这一对范畴中,他认为主体决定客体、优于客体。他宣称:“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既然我们最熟悉自己的意志,就让它成为支配外部世界的决定力量吧;意志在永不停止的流转变化中产生出世界万事万物;意志不但是认识的主体、身体的主体、行动的主体,也是世界的主体;人的一半是主体,一半是客体(身体);不但人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整个世界都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意志高于理智,世界万物都是意志的不同的外在表现形式。他认为:“一切的一切,凡已属于和能属于这世界的一切,都无可避免地带有以主体为条件的性质,并且也仅仅只是为主体而存在。主体就是世界的支柱,是一切现象,一切客体的一贯的、经常性的前提条件,凡是存在着的东西,都是对于主体的存在。”他说,“一切客体都是现象。唯有意志是自在之物。”[94]他声称,他“不认识什么太阳,什么地球,而永远只是眼睛,是眼睛看见太阳;永远只是手,是手感触地球。”[95]恩格斯曾经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认为:叔本华哲学“适合于庸人浅薄思想”,“是由已过时的残渣杂凑而成”。[96]
关于意识和存在的关系,一直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焦点。在20世纪初,新黑格尔主义开始在世界各国传播,英国的新黑格尔主义者布拉德雷建立了一个绝对唯心主义体系。剑桥大学的一批青年哲学家起来用实在论的分析哲学批判唯心论,其中领头人就是乔治?穆尔(1873~1958)。为了批判“存在就是被感知”等唯心论,他在《为常识辩护》(1925年)一文中,详细论证了“常识世界观”,用诸如“地球在我出生之前已经存在了许多年”等常识,成为对唯心论的最有力的批驳。“约翰逊一脚踢倒贝克莱,穆尔双手打倒唯心论”,就是记录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论战的故事。当年约翰逊博士为了反对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观点,踢了踢路边的一块石头说,石头在我踢它之前就已经存在了。穆尔为了批驳唯心论和不可知论,针对“只有意识才是真实的”观点,举着一只手说:“我知道这是我的一只手”;他又举着另一只手说:“我知道这是我的另一只手”,因此知道世界上至少还有一些不是意识的事物存在,由此证明唯心论的荒谬。虽然他们对唯心论的批判相当粗糙,但的确是不可反驳的铁的常识。后来一些唯心论者为了摆脱其理论困境,不得不申明他们并不是没有健全常识和反对常识的人,而是反对某些日常用语或语法命题。目前一些法学家否认法律可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或法律中存在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如唯心论者否认存在一样。他们千方百计地使人相信,诸如法律中有关人不能捕杀珍稀动物等规定,并没有调整人与动物的关系,而仅仅是调整人与人的关系。
(2)“目中无物论”与法律形式主义
关于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97]一向是经济学和法学中讨论的热门话题,但有时往往有完全不同的认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曾经出现过“目中无人”的“拜物教”思想。例如,包括马克思在内的一些学者曾经批评,有些人是见物不见人或重物不重人,意思是将人视为或人被沦为金钱或财富的奴隶。“不管是主张自由放任,还是主张加强管制,现代西方经济学家睹物不思人,将经济与伦理分开。”[98]因此,批判“目中无人论”,强调人的因素和重视人的作用,不仅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今后和将来还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是,在批判“目中无人论”的过程中有些人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形成了“目中无物”论。“目中无物”论一方面将人的地位、人与人的关系的作用抬高到不适当的地位,另一方面又将大自然和环境资源的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作用等物压低到不适当的地位,结果成为导致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以来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根源。正如很多学者所指出的,自笛卡尔以来的西方科学和哲学是重人不重物(自然)或见人不见物(自然),以至于发展到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工业文明成长时期的伦理思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人的中心地位,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与掠夺,‘人为自然立法’是其极端形式。”[99]与此相呼应,在近代传统法学理论中占主流地位的也是“目中无物”论。当然,对法学家“目中无物”这一现象,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他们根本没有看见物,而应理解为这些法学家在研究与物有关的法律现象或法律问题时,有意无意地忽视或排除物的因素和人与物的关系,即将其认为处于主导地位和作用的人和人与人的关系推向巅峰,而将其认为处于次要地位和作用的物和人与物的关系推向渊底。例如,某些近代法学家一反古罗马法将民法分为人法和物法、将权利分为人权和物权的传统,形成了民法即人法、权利即人权的“目中无物论”。有些法学家认为,在研究权利、义务和法律关系等法律理论问题时,可以排除物、大自然等物质因素,可以将人的理性、意志赋予物而使物变成我的意志,可以通过法学概念进行纯理性思维和法学推理,即主张法律形式主义。被认为是“在世的最有影响的法学家”的理查德?A?波斯纳(Richard A.Posner,1939年~)在其所著的《超越法律》一书的引论中,曾介绍如下一个故事:19世纪后期英美两国的法律思考都是形式主义的,即把法律看成像数学一样,只考查一些概念之间的关系,不考查概念与实体之间的关系。不用测定直角三角形的物体,几何学学者就可以确立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弦平方等于勾平方加股平方。法律形式主义者认为法律就与此相同。而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现实主义法学──学院派法律思想中的第一个反形式主义学派──推翻了这种处理法律概念的僵化进路。[100]波斯纳说他喜爱这个故事的开头,承认这种现实主义理论与后现代主义一起对传统法律展开了激烈的批判,但认为这个故事夸大了19世纪后期的法律形式主义的毛病,对现实主义法学吹捧得太过分了。[101]
笔者在与一些学者讨论法律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时发现,在反对法律可以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学理论中,有不少类似于法律形式主义的特征,即不是联系现实的物质世界去研究法律概念和法律关系,而是排除物的因素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去进行纯粹的概念推理,有的甚至认为法律概念可以决定法律事实、改变事实。的创始人曾经多次强调,一切观念形态的东西,包括理论和思想,都是来源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是先有物质生产生活活动的实践,然后才有理论、学说和其他观念形态的东西。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往某些法学家的法学研究中往往“目中无物(在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中主要指大自然、环境资源)”,滋生了一种颠倒的、“心、物二分”的世界观和“恐物症”,他们反对法学研究中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的实体化思维,反对将法律关系、法律权利(义务)等法学概念与实物、实事联系起来,反对在讨论权利、义务和法律关系问题时考虑物的因素(包括环境、自然资源和财产等),反对将人与物、人与大自然联系起来,追求什么纯粹的人与人的关系、纯粹的抽象概念和纯粹的理念世界。例如,他们认为:法律关系中的财产和物质利益并不是实在的财富和环境资源,而是作为观念、理念的权利、义务和法律关系;在商品买卖活动的法律关系中,只有权利的交换或转让,没有商品这种实物的交换或转让;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法律关系中,只有开发利用者与其他人的关系,没有开发利用者与环境资源所发生的关系;在经济活动中,只有人与人的关系,没有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实,即便从直观上看,许多经济学家(例如约翰?康芒斯John. R. Commons在其1934年出版的《制度经济学》一书中)也认为:“生产”活动是人对自然的活动,“交易”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生产活动和交易活动共同构成了人的全部经济活动。[102]保护环境的实践已经雄辩地证明,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处理、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我们某些学者却始终坚持认为,当代环境资源危机并不是人们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仅仅是由于没有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即使采用其他方法都能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法律只能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不能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样做的结果,是使法学理论与当代科学技术越来越脱节,法学家与人民大众的语言和科学技术语言越来越脱节。
(三)评析“间接、直接论”
关于人与物的关系和调整人与物的关系,有的人爱使用人与物的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的说法,意思是说人与物要发生关系必须通过人与人的关系。例如,有的人认为,环境权人或环境法主体不能直接作用、使用或支配环境,只能通过其他人的行为或关系才能作用、使用或支配环境;他们将此观点运用到法律调整上就是,法律不能直接调整人与物的关系,只能通过调整人与人的关系,才能间接调整人与物的关系,并进而认为法律间接调整人与物的关系不等于法律能够调整人与物的关系。笔者将这种理论称为“间接、直接说”。
所谓“间接、直接论”,是认为环境资源法律关系直接反映人与人的关系、间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认为环境资源法直接调整的是人与人的关系,间接调整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的人为了避嫌,干脆说环境资源法“间接协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将法律调整人与人的关系认定为直接调整,并认为只有直接调整才算调整,而将法律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间接调整,认为间接调整不算调整。例如,《环境保护法教程》认为,“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问题,表面上看,似乎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只有通过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理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正如马克思所指出:‘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他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所以,把环境保护法说成是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观点是不妥的”。[103]
对这种“间接、直接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评析:
1.对“间接、直接论”应该区别情况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
第一,认为环境资源法能够间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较之认为环境资源法不能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进步。从字面上分析,“间接、直接论”并不否定环境资源法可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其目的是为了否定法律能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从逻辑上看,无论是直接调整还是间接调整,实际上都是肯定法律可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否定法律不能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承认环境资源法能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它们的差别只是调整方式、路线或层次的差别,不是能否调整的差别。但使笔者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认为法律间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就不算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究其原因,仍然是“人与人的关系”的法学研究范式在作怪,在持“人与人的关系”的法学研究范式的法学家看来,如果承认了法律可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承认了“人与人关系”的法学研究范式的局限性或不足;只有将法律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变成间接的结果或表面现象,才能维持“人与人关系”的法学研究范式的权威和不可动摇的地位。
第二,“直接、间接论”认为环境资源法可以通过直接调整人与人的关系、间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并没有错。但是需要补充的是,环境资源法还可以通过直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间接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说,环境资源法既能直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又能通过调整人与人的关系间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还能通过直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间接调整人与人的关系。这几种情况在环境资源法规中都有体现。环境资源法究竟是直接还是间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根据法律规定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第三,“直接、间接论”的口头禅是“法律只能通过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达到调整(或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目的”,因此法律不能(直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持这种观点的人没有论证为什么“法律只能通过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达到调整(或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目的”,而是武断地认为,所谓“法律只能通过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达到调整(或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目的”,就是说“只能通过人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法律能够(直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指“通过自然(物)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要将自然或物上升为法律主体。这完全是将自己的主观成见强加于人,或者是根本没有弄清“法律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含义”,没有听懂对方的观点。大家知道,当《法学词典(增订版)》认为“由国家制定为法规的技术规范,即属于法律规范。它不仅调整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调整人和人的关系”时[104],《法学词典(增订版)》所说的“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根本没有“通过自然(物)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要将自然或物上升为法律主体”的意思。《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认为,“这些技术性规范一旦被制定为法,不仅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反映人与人的关系”[105]也没有“通过自然(物)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要将自然或物上升为法律主体”的意思。《法学知识手册》强调“技术规范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和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与运用,是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则”[106],也没有“通过自然(物)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要将自然或物上升为主体”的意思。《法学概论》认为“这类规范多属技术性规范,侧重调整人与自然界的关系”[107] ,也没有“通过自然(物)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要将自然或物上升为法律主体”的意思。至于生态学、环境科学和党和国家的环境资源法律政策文件中所谓的调整或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没有“通过自然(物)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要将自然或物上升为主体”的意思。“直接、间接论”之所以将“法律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为“通过自然(物)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要将自然或物上升为法律主体”,其根本原因是他们自己认为“法律要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通过物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们根本没有想到,说“法律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这里的主体是指法律,调整对象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主体根本不是自然(或物),调整对象也不是指自然(或物)或与自然发生关系的那个人;他们更没有想到,法律主体和法律客体之间也能形成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笔者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直接、间接论”将“法律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为“通过自然(或物)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采用这种逻辑,“直接、间接论”会将“行政法调整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关系”理解为“通过行政相对人调整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关系”,将“婚姻法调整丈夫与妻子的关系”理解为“通过妻子调整丈夫与妻子的关系”。因此,在与“直接、间接论”辩论时,必须首先问清楚他们所谓的“直接调整、间接调整”到底是指什么意思?为什么他们认为“要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要将自然变为主体人”?
2.并不认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产生是以人与人关系产生为前提”
“间接、直接论”者所说的直接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并不是分析法律规定的具体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而是根据马克思的几句话,例如根据“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他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这句话[108],认定马克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产生是以人与人关系产生为前提”,[109]即“人与人的关系是直接的,而人与自然的关系只能通过人与人的关系进行,因而只能是间接的”。笔者认为,其实马克思没有这个意思。
马克思在其他场合曾多次谈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且还认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以人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110],人 “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互相影响”,“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关系” [111].马克思甚至明确指出:“人同自然的关系直接地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地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112]全面分析和理解创始人的观点可知,在研究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时,从本源上看,总是肯定人是大自然发展变化的产物,即先有自然后有人,这也是唯物主义与心主义的根本区别;从人类社会产生之后,总是肯定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同时存在、相互依存的。所谓“他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这段话,重点是讲“他们”即复数的人、而不是单个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强调“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而且在人们内部也发生人与人的关系,即强调只有在人与人形成人们时才有人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丝毫没有否定具体人与自然关系存在的意思,更不是否定“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这一观点。目前法律分析中所说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单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们(复数人)与自然的关系,即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甚至人类社会等与自然的关系,如果讲人们(复数人)与自然的关系,显然必须首先肯定(单个)人与(单个)人之间的关系,因为没有(单个)人与(单个)人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就没有人们(即复数人)。同理,“单棵树木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便不能形成森林;只有在树木与树木的联系和物与物的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人对森林的关系”;根据同样逻辑可以认为,“如果物与物不结合成环境,即如果没有物与物的关系,也没有人与环境(这里的环境是许多物的结合)的关系”。认为创始人的那段话“说明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产生是以人与人关系产生为前提”,这种结论是错误的,常识告诉我们,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是“谁产生谁的关系”即“母子”关系,而是同时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世界上既没有不与别人发生关系的人,也没有不与自然发生关系的人。准确地说,创始人的那段话说明的是“只有通过(单个)人与(单个)人的联系和关系,形成人们后,才有人们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而不是说“只有在(单个)人与(单个)人的关系产生后,才有(单个)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环境污染整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