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新型农业范文

时间:2024-02-21 17:48: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新型农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新型农业

篇1

关键词:现代农业;三农问题;新型职业;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15.010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提出要积极培育新型农民,以更好地适应我国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曾就“谁来种地”的问题进行专门阐述,他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认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其关键在于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党和国家关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给现代农业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性机遇。

1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和外延

将新型农民与职业农民结合起来,即为新型职业农民,新型农民适应了农民劳动力结构的调整,而职业农民则是现代农业的主体,笼统来讲,就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一代农民阶层,这部分群体在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同时,还能够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相应的服务。新型职业农民是市场主体,要能够充分进入市场,使收益最大化,所谓职业,强调的是身份的稳定性,即将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作为终身职业,再就是要有一定的现代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更够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农业[1]。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四化”同步的短腿,信息化、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而农业现代化却还处在成长阶段,严重限制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在于农业人才的缺乏,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从根本上来讲,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构建职业农民队伍,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的战略需求[2]。

2关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策略

2.1重视农村基础教育,转变农民传统观念

从整体和长远来看,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是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的关键,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扩大现有农业院校的招生规模,加大涉农专业的比重。在降低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门槛的同时,还要注重转变农民的传统观念,让其认识到农民是一项光荣的职业,增强对这一职业的社会认可度,从而调动新生代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将农民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新型职业农民要普遍具备农村资金、劳动力、技术、信息以及产权等意识,可以通过播放反映“三农”新面貌的影视剧以及文化团体下乡演出、农业技术讲座等多种形式,使其不断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和经营观念。

2.2扩大职业农民群体,营造良好培训环境

新型职业农民的来源并不仅仅局限在农村,城镇人才也可以进入农业领域,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现阶段,要想扩大职业农民群体,必须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限制,实现城乡的双向互动,补充农业人力资源缺口。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必须保持同步,只有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并融入城镇,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城镇化,同时也能够给城镇人才进入农村创造良好的条件,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3]。无论是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还是引进城镇人才,要想使二者能够成为新型职业农民,还要健全相关的工作机制,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营造良好的培训环境,如建立目标责任机制、就业跟踪服务于维权机制以及健全政策鼓励与扶持机制,一方面要调动农民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培训工作的盲目性,真正能够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职业农民群体。

2.3启动培育试点工程,建设终身教育体系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形成长效发展机制,在此建议以启动相关试点工程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加快农业职业教育实训中心建设,重视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仅仅依靠政府专项资金的注入,只能解决燃眉之急,应以建立农民公益性培训制度为目标,重视农村的教育改革,构建我国现代农民终身教育体系,将农民学历与培训结合起来、农村职教与普教成教相互渗透、农业推广系统与信息化教育相互合作,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可持续开展。

3结语

综上所述,新型职业农民强调的是农民身份的职业转变和专业转变,符合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的生产主体,重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意义重大,已经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发展战略,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看文献

[1]陈别锐,刘晓辉,谭增夫.现代农业园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实践与启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0(3):58-61.

[2]滕文平.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推进巴南区现代农业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2013,12,(4):227-231.

篇2

1.1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含义

农业科技通道的建设是指建设一条顺畅、高效的途径,使农业科技从科研机构研究成熟后,经过农业专家有针对性的采用,农技员将技术规程后,最终被广大农户接受并掌握这些技术,使农业生产率得到提高的整个过程建设。新型农业的科技通道建设不仅包括农技以最低成本顺畅的到达农户手里,而且还包括农技推广被农户掌握之后的一系列农技服务和农业知识的更新问题。

1.2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是农业技术快速转变为现实生产率的主要途径,农业科技的迅速转化急需高效、便捷的科技通道。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农业发展的成绩和速度,所以,农业科技通道的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关键。农业要发展,农民要增收,农村面貌要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绩等等有关“三农”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科技的力量,而农业科技要成为生产力,必须要为农牧民掌握,通过农牧民具体运用于生产过程中,取得农牧业发展的新成果。现在青海省农牧业亟需用现代先进的科技知识发展农业,农业科技通道建设是发展青海现代新型农业,用科技推动农业发展,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

2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2.1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基层农业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的实施,青海农业科技通道建设取得了重要成绩。启动了农业科技服务的建设工作。农业科技服务通道建设是指农业科技研发成功后,经过专家、农技人员推广到农牧民手中的顺向推广过程。目前,青海省通过农技推广补助项目,能够将农业科研院所针对农牧业发展需要研究的技术,经过专家和农技人员迅速推广农户手中,被农户掌握并用于生产实践,各补助项目县农技推广率达到95%以上,农业实现了大幅度增产,农民获得了收益,取得了成效。农业反馈通道建设有待建设。农业科技反馈通道是指农技被推广到农牧民手中,农户应用于生产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新问题,并反馈到农技推广的相关部门,试图得到解决的过程。目前,青海各补助项目县还没有很好的建成这种反向的农技推广过程。农技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农牧民遇到的新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现象还普遍存在。评价通道建设还需要完善。评价通道是指对农业科技的评价和农技服务有员的评价途径。青海各补助项目县正在努力建设和完善由政府、农技管理机构和农牧民三方考核的评价机制,建设农技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

2.2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一,制度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机构设置和布局不合理,乡镇农技站所职能定位不明确,农技推广员管理体制不顺;激励保障机制缺乏弹性,人员编制不合理,不能激发农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绩效考评机制不健全,已有的绩效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第二,组织能力不得力。很多项目补助县还没有开展农村综合改革,存在人员人事管理与业务管理隶属于不同的部门,出现多头领导,一些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农技创新人才队伍培养,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队伍素质不高。对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缺乏规范的管理和引导,降低了工作效率。第三,人员队伍素质不高。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服务质量整体不强。总量不足的农业科技人员缺乏专业性的农业知识,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第四,技术、资金保障不到位。农牧民亟需的技术还没有形成或不完善,经费投入不足,硬件建设滞后,推广经费缺乏,服务手段落后,许多农技推广、科普工作无法开展,导致科技转化受到阻碍。第五,宣传工作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渠道较少,很多农户不能及时得到科技知识和农技人员的指导。

3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问题的探索

3.1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目标

科技能被农牧民迅速掌握并运用于农业生产,达到预期的效果,实现双向沟通,农牧民对科技的需求能迅速反馈到相关部门并及时得到解决。在此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产业效率、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重点发展区域性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促进我省现代农业的发展。

3.2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内容

技术创新是中心任务。农业科技通道建设应该以围绕科技创新为中心,不断研究出新的适合农牧业生产需要的技术,解决农牧民遇到的技术难题。队伍是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核心。大力提升人员队伍素质,使之适合农技发展的需要,能够有效解决农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因人员素质问题而使农业科技通道建设受到阻碍。制度是农业科技通道的保障。建设好有关农业科技的制度,明确科技通道中的各主体职责,是农技通道建设的最根本保障。资金保障是根本前提。农业科技通道建设需要大量的人、财、物的参与,需要建立长期的有效机制,资金保障是建设科技通道的根本前提条件。

3.3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原则

经济高效原则。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要充分利用有限资金,建设低成本的结构简明的短距离科技通道,同时,这条科技通道还需要操作简便、易于监管的、高效顺畅的通道。双向互动原则。科技通道建设应的两个方向,包括自上往下推广,还包括自下往上反馈需求的通道建设,即“政府—专家—农技人员—农户(示范户、辐射户)”和反向的反馈通道,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农牧民对科技的需求,促进农业的发展。弹性原则。科技通道建设应该充分考虑到农业科技传播的多元化主体,同时还要满足在具体条件下科技推广的灵活性,注重达到科技通道的目的,淡化中间的具体操作过程。创新原则。科技通道建设要注重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过程创新、技术创新等,以适应当地实际需要。

3.4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目标

建立以“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为主结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速通道,首先,必须加强主管部门的组织领导。农业主管部门必须精心组织农业科技通道建设所需的各种资源,加强对科技通道建设工作的领导,使之能够高效、低成本建成;其次,制度保障,明确产权,理顺体制机制,完善管理,改革体制以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职能,建立灵活的机制以激发相关人员在农技推广方面的积极性;再次,资金支持,确保专款专用;最后,人员队伍素质保证科技创新和高效的农技推广。

4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4.1加强制度建设

农业科技通道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受到多方行为的博弈,只有建立有效的制度,明确各方人员职能,规范各方工作,才能保证科技通道的顺畅和适用,取得预期成果。

4.2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实际的农业技术进行推广

青海各地生态环境相差甚远,东部是农业区,青南地区则是纯牧业区,能够发展的产业各异,加水人员素质各异,各民族聚居在不同的地区,文化差异大,所以要根据当地的实际选择适合当地的农业科技,建立当地人支持的农业科技通道。

4.3加大技术服务力度

为了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要采取多种手段层层抓好技术的培训和指导。组织科技人员下乡,直接向农民传授技术,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提高科技人员及农户的知识水平,解决实际的技术问题。通过电视广播、演讲、印发科技手册等手段向农牧民介绍各种应用技术、推动生产技术科学化。

4.4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

聘请专业对口的农业技术指导员,根据科技知识水平及能力大小,量才使用,合理安排项目,注重科技人员知识更新,强化科技人员的组织结构,开展全员性培训。

4.5强化农业科技入户工作

通过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组织动员广大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农技推广和技术服务,做到技术人员入户、研发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以集中开展与分散组织相结合。入户与农时相结合的科技培训、农业新成果试验示范等主要方式,整合资源,推动科技下乡,发展农牧业。

4.6建立多元化信息传播途径和教育服务方式

篇3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农业园区;职业培训;实践与启示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4.016

当前,我国处于农业转型的重要阶段,加快现代化农业建设,一定要依靠高素质的生产力和先进的农业科技。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最重要和最活跃要素,一定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吸收最新的市场信息,通过生产实践,将信息和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以农业园区为依托,对农民开展教育培训,进而为社会培养具备较强专业技能和科技素质的新型农民,是农业发展的需要。

1 农业园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实践探索

1.1建设培训基地

构建农业园区培训基地,园区要设有实验室与教室,周边要设有养殖场、示范田以及科技试验田。同时聘请专家对农民开展技术和科研培训。并且现场示范和指导,做到手把手指导以及面对面讲课,实现农民与专家的有效对接。园区还要成为成果创新和推广基地,是对农民开展现场培训的课堂和基地。

1.2开展专业培训

为了有效提高培训效果、加强教学质量,要在农业园区中设置蔬菜、果业以及畜牧业特色产区,并且依托养殖小区、生产基地以及科技示范园对农民进行专业培训,针对农民的需求进行专科实践和讲授演练。同时,还要遵照产业特点和生产周期,将专业技能和知识有效整理,进而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教材,实现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充分结合,提高农民的专业能力。

1.3推动培训规范化和专业化

农业园区不仅要成为理论传授的课堂,同时还要成为农业实践的基地,园区要积极邀请相关专家来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并且吸收相关产业人才,组成教学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团队。在主导产业开设课程之外,还要按照农业需要和生产季节,向农民发放技术资源、技术光盘以及技术手册等,帮助农民解答一些生产中的问题,帮助农民掌握相关的技能的知识。当农民结束所有培训内容后,要对教学工作和学习绩效开展有效评估,通过考核结果,授予学员高级果农、高级菜农以及高级奶农等资格。

2 农业园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启示

2.1营造发展环境

培养现代化的职业农民,不仅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任务以及科技部门和农业部门的核心工作,同时也要争取财政部门、教育部门、发改委、科技部门以及农业部门的积极配合,共同制定相关培训政策,加强协调运作和组织管理,对重大事项共同决策。并且提供工作设施和政策资金等条件保障,进而推动培训工作的有序以及顺利进行。

2.2整合培训资源

农业园区虽然承担了培新职业农民的任务,但还是要深化整合教育、科技以及农业等系统的教育资源,发挥民办教育以及培训机构的培训功能,强化整体效益,加强对培训的力度。尤其是乡镇基层,一定要充分重视培训工作,添加培训设施、改善工作条件。采取现代化的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机构的教育能力和服务质量,为农民提供有效、实用以及实际的培训服务。

2.3拓展资金渠道

为了加强培训活动的有序进行,相关部门一定要提高资金投入力度,同时各级政府还要加强经费管理,设置专项经费,为培训工作提供资金支持。科技部门和农业部门还要提高培训经费,在现有资金来源渠道的前提下,拓展资金渠道,面对社会筹集资金。

2.4完善培训制度

从当前的经验和实践分析,要做好培训工作,一定要不断完善和更新培训制度,各级政府要将强化农民综合素质以及专业能力作为培训的核心,并将其列入议事日程中,将其作为责任考核的重要标准。同时,各级科技部门和农业部门还要针对培训活动,将其作为重点任务和重要职责,制定科学的管理办法和制度,并且常抓不懈、充分落实,积极探索相关经验,实现培训工作的新突破。

2.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想要有效提高培训活动的成效,需要拥有一支教育质量优异的教师团队。因此,针对农业发展需求,邀请农业院校的专家学者承担教育任务,通过现场观摩、教学研讨、专题讲座以及培训论坛等方式,对农业园区的技术推广人员和农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和培训。保证其可以胜任技术推广的工作,同时也可以对农民开展专业化和针对性培训。

2.6注重教材建设

各个地区需要根据当地的农业特色以及主导产业,结合科技以及农业发展的需要,编写符合当地农业特色的培训教材。培训教材要突出当地的农业特点、实践技能以及实用技术,并且组织教材的印发使用和评审。同时,还要根据农业经济以及产业开发的需要,及时对教材进行补充和更新,进而形成实效、实用以及实际的新型培训教材。

3 结语

篇4

关键词 现代农业;创新型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2-0323-02

1 创新型农业信息化人才是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进入21世纪,我国传统农业正在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型,以计算机技术为载体的信息农业、智能农业、都市型农业日趋成熟,智慧农业成为现代农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将有利于建设现代农业,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提高现代科学技术在农村的普及和推广应用水平,对促进农村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十二五”期间,北京郊区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蓬勃开展,展现快速发展势头。作为北京地区唯一的市属农科院校,北京农学院不仅具备浓厚的传统学科的科研氛围,而且拥有一批优秀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和学生,这为农业信息化的实现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将传统农业与现代计算机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势必成为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而具有农业背景的计算机专业科技创新型人才,不仅是地方农业新科技致富的带头人,也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力军。

2 加强学生在科研创新实践的能力培养

目前北京农学院计算机信息与工程学院计算机专业有嵌入式和网络2个培养方向,本课题主要以嵌入式方向为例,探讨学生在科研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2.1 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突出农业应用

计算机专业嵌入式方向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繁多,但是如何突出农业应用,发挥服务农业的功能,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与现代农业之间的关系和具体应用却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如在嵌入式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中,教师可提供一些农业类信息系统实现或者农业专家系统开发等题目,学生以系统开发为主线,依照模块化程序设计思想,最终完成农业信息化小课题;嵌入式底层硬件课程实践教学部分,任课教师则提供一些农业测控系统实现的题目,以系统仿真为基础,着重掌握测控技术的农业化,在此教学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农业领域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对科研创新实践的主体有更感性的认识[1]。

2.2 实施层次化实验实践教学模式

如何通过课程实验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始终是关注点。传统的课程实践教学层次进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信息的变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会时刻追踪最新的专业前沿知识,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也随之调整。目前,计算机专业嵌入式方向实验室选用UP-Magic6410嵌入式实验开发平台,着重培养学生在该平台下进行嵌入式Linux程序开发的相关环境搭建与软件设计方法的能力。针对各模块以及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背景,按照由浅入深,不同课程层次对应不同实验项目等原则,分别组织设计了嵌入式导论的基础性实验、嵌入式程序设计基础的实操性实验、设计嵌入式高级编程的提高性实验3个层次的实验,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以满足不同阶段的实验和实践需求,其中基础性实验多以理论验证为主,在于学习方法;综合性实验和提高性实验则多以应用为主,在于提高能力。3个层次的实验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为进一步的实践开发和毕业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3 通过综合性实验教学,培养巩固学生创新能力

在设计综合课程等综合性实验时,依托教师实际的科研或工程项目,在强调基础性知识掌握的同时,鼓励学生创新的综合设计。教师在实验课程实施时,可以按照模块化将综合实验分解,综合实验的内容强调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程概念,体现从基本动手能力、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规范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过渡到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验内容的选定可以采取2种办法: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设计题目或者在教师给定的题目中选择,充分给学生自,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要,组织上按照“自由组合、自主选题”的原则,从较简单的嵌入式基础应用电路开始,要求每组学生完成数个难度递增的嵌入式程序开发设计、编程与调试,并写出详细总结报告[2]。在制作训练过程中,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案和技术,锻炼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完成学生由单元设计向系统设计的过渡,并通过系统的实验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独立设计并实现较完整的嵌入式系统能力,为进行今后的科研创新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尝试,鼓励学生在实践之前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提出和发现问题所在,有的放矢地思考问题、寻求答案,教师与学生可以以座谈的形式交流沟通,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学习。

2.4 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科研项目

目前学生参与的科研项目包括北京市大学生科研计划和教师的课题项目,通过具体的项目实践来锻炼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来,北京市加大了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开展的力度,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笔者指导的学生参与了北京市大学生科研计划,利用嵌入式平台,对温室环境等参数检测,进而实现温室大棚智能化控制,学生在该课题中,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系统的完成了整个项目,获得了北京市大学生科研计划成果二等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毕业的学生在担任京郊村官期间,将课题成果应用于所服务的村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鼓励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将会拓宽学生的知识体系,并学以致用,对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合作精神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计算机信息与工程学院实行导师制指导学生,学生在参与教师的家禽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嵌入式系统应用课题项目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在整个科研期间从理论到具体操作的各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同学以兴趣小组的形式,直接参与到前沿课题和项目中去,将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按照生产链的6个环节分解成若干子题目,交由各兴趣小组,模拟项目的形式实践开发,真正做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以务实的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科研能力。

3 鼓励措施

3.1 建立学生激励制度

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估体系,细化考核层次,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4]。如为了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将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的考核纳入学生综合测评,对在科研创新中完成的学时和理论知识经过笔试考试和综合答辩后,给予相应的学分。今后可以考虑将学生公开发表的论文、著作、发明、科技开发等创新成果或者在创新教学活动中进行的新知识学习与培训用学分进行考核,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型教学活动,营造多创新、创好新的良好氛围。

3.2 建立健全工作量考核机制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对教师的考核主要包括教学工作量和科研成果,年轻教师主要以教学工作量为考核指标,指导创新活动的教师往往以年轻教师居多,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开放性实验、学科竞赛均以尽义务形式无偿加班,这就使得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有所顾虑,担心自身的教学工作量是否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因此建立指导教师的鼓励体系尤为重要[5]。如果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开放性实验、学科竞赛、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等实践性教学工作时能将其计算为教学工作量,当学生的成果取得科学发明、申报专利、论文获奖或获学科竞赛奖等也给予指导教师计算相应的教学工作量,这样将会极大地提高教师对承担实践性教学工作积极性,促进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更好发展。

3.3 立足于京郊,服务于京郊

本着“立足于京郊,服务于京郊”的办学宗旨,加强和北京地区的农产品企业实习实践教学和技术合作。北京农学院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基本在京郊地区,以这些实习实践基地为依托,为其所在周边地区提供科技服务和技术人员培训,也确保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有所做、有所依、有所为,真正做到立足于京郊,服务于京郊。

自2008年笔者指导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以来,坚持“课题出发,落实应用”的路线,依托京郊门头沟区龙泉务农业基地,由计算机信息与工程学院5名三年级的学生开发了一套温室智能控制系统,在门头沟农业生态园和校内温室试点运行,该项目的完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京郊温室自动化智能控制的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计算机信息与工程学院学生开发的家禽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以及嵌入式环境监测系统,在密云县某家禽养殖合作社已经启动运行,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并达成了长期合作的意向。

在教学中大力开展与京郊农产品企业的合作,切实为京郊农业信息化服务,一方面使得这些农产品用人单位在与学校合作办学和技术合作的过程中也为自己培养了急需的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学生在实践农业信息化工程项目中综合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知识面得到极大的拓展,避免出现“懂农业不懂信息化,懂信息化不懂农业”的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尴尬局面。

4 结语

“培养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服务京郊农业”是农林院校计算机专业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目标。要不断拓展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和途径,积极解决问题,应对现代农业对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要求,切实提高“三农”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应有的贡献。

5 参考文献

[1] 张国梁,朱泓.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机制[J].中国大学教学,2003(6):11-12.

[2] 李兵宽,李国涛.加强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青年研究,2003(10):80-82.

[3] 饶碧玉,彭尔瑞,龚爱民. 试论高等农业院校工科人才培养[J].云南教育研究,1999(2):18-20.

篇5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四川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要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形成“四化”同步发展新态势。

据《四川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2年全省工业化率达到45.3%,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城镇化率43.5%,提高1.57个百分点;农业增加值3297.2亿元,排全国第四位,增长4.5%;农民人均纯收入7001.4元,增长14.2%。

农业现代化在“三化”中基础地位明显

现代农业发展为工业化提供重要基础

四川优势特色产业快速提升发展。据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统计,2012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663亿斤,连续6年增产。油菜籽产量221万吨,连续11年创历史新高,马铃薯产量已由全国第2位上升到第1位,茶叶由第4位上升到第3位,蔬菜保持第5位,油菜稳居第2位,水果、食用菌、中药材、蚕桑等特色优势产业产量进入全国前列。

尽管农业在四川GDP中的比重持续下降,但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以农业原料加工的,实现产值已占工业产值的26%,超过四分之一,增速高于工业产值1.33个百分点。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对新型工业化的促进作用相当明显。

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城镇化步伐

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中,着力突破农业机械化的瓶颈制约,以“农机化示范县创建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农机化进程。2012年,四川主要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1%,连续两年提高5个百分点。有力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升,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使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比上年减少了52万人,减少2.6%。

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达到3088.9元,家庭经营纯收入3004.9元,工资性收入首次超过家庭经营收入,农民家庭纯收入“双核心”主导特征十分明显。农民有钱后进城经商、居住、置业促进了新型城镇化发展。

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拓展空间

随着四川“两化互动”、城乡统筹战略的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2012年,四川第二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4%,城镇化率比“十一五”末提高3.32个百分点。

据测算,工业增加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以新增就业岗位12.3万个;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吸纳农村劳动力48.4万人。四川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加快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展了空间,为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川农业现代化面临的突出问题

“谁来种地”的矛盾突出

据农业厅对四川30个县的60个乡镇、120个村、2207户农户的调查,目前农村劳动力缺乏、农业后继乏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调查表明,120个村共有劳动力15.7万人,其中外出务工7.3万人,占46.5%,其中丘陵地区为52.9%、山区为49.2%。并且在家务农劳动力年龄偏大,接受调查的2207户农户中,在家务农的只有4322人。另据调查,目前新生代农民绝大多数不会种田、不愿务农。

农民增收致富压力大

近年来,尽管四川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告别了温饱不足,总体进入小康。但与实现收入倍增目标相比,四川6600万农民奔康致富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突出表现为城乡收入差距大。2012年四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两者之间相差13305.6元,比2000年高出9326.33元。如果考虑到社会福利等隐性收入方面的区别,城乡收入差距就更大。区域之间、农民内部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很明显,平均数掩盖了大多数。

产业发展支撑乏力

四川现代农业规模大而产业弱的矛盾明显,品牌不响和新型经营主体发育滞后的矛盾相当突出,集中反映在产业效益不高,对农民增收的支撑乏力。

据统计调查,2012年四川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001.4元,在全国排在21位,比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低900多元。其中来自农业的经营性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69.6元,占了差距的51%。

农业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不足

尽管四川对农业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绝对额增长较快,但在全社会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仍然偏低,且还有进一步缩小的趋势。

2012年,四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038.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投资462.8亿元,仅占2.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4个百分点。城乡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巨大差异,制约着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制约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进而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着力点

抓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

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具有带动效应的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新型经营主体集中,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大力提升农业装备水平

继续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机化示范县”工程,强化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提升农业设施装备水平,着力使农业机械化在丘陵地区、盆周山区、在大宗作物全程机械化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优势产业的扶持,紧紧围绕马铃薯、茶叶、柑桔、油菜、蔬菜(含食用菌)、蚕桑、特色水果、中药材、花卉、烟叶等十大优势特色种植业,加快培育近期能进入全国前三位的高粱、蔬菜、稻谷、食用菌等优势产业,着力调整种植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下大力培育打造品牌,努力提升“川”字号农产品的影响力。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为抓手,着力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控制、过程监管、质量追溯等关键环节,落实到位各项监管措施,确保不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让广大人民群众放心消费农产品。

篇6

[关键词]黑龙江省垦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3)06—0091—03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在“十二五规划”中,更是强调要“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并将其定位为今后发展的重大政策导向,这为黑龙江省垦区发展带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三化同步”对于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提高工业化水平,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特别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协调性

(一)工业化对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

1.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

城镇化的加快发展依靠工业总量增长和工业结构调整。在今后较长时期内,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仍然要依靠第二产业,第二产业的发展拉动了对非农产业劳动力的需求,从而使城镇聚集更多的农村人口;城镇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也有赖于工业增长,工业财富的增加为城镇化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物质基础。此外,黑龙江省工业布局的新趋势是大力发展区域性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和非农人口的集中,这将有利于传统城镇的规模扩张和新兴城镇的形成和发展,对城镇化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科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步增强,国家大力扶持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而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渠道;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因此,也对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2.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

首先,工业化发展可以有效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率。随着我国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工业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发展。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也逐步增强。在工业化过程中,既拉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又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转移,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只有加快工业化,才能生产出更多的农机、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用工业化流程来从事农业生产,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农业,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二)城镇化带动工业发展并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1.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发展

首先城镇作为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中心,集聚了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城镇化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不断集聚的过程,尤其是服务业,所以城镇化是新型工业化的基础,新型工业化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本等需要城镇来提供,工业转型升级离不开现代城镇化,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城镇化更快更好发展。落后地区可以利用先进地区的技术和经验,实现新型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使两者同步推进。其次,城镇化率提高,城镇产业要素聚集,也为工业化提供了条件。工业化发展的第一要素是人,城镇化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同时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载体。

2.城镇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向城镇,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可以增加城镇对农产品的需求、促进农民进入城镇就业,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互促互动,有效拓宽农民收入渠道,有助于实现2020年农村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可以使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由城镇向农业农村领域延伸,彻底改变了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由农村向城镇单向流动的发展模式,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可以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三)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1.农业现代化推动城镇化的发展

第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加速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充足的、相对廉价的劳动力;第二,农业现代化使农业企业的规模不断壮大,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农业企业的规模经营和产业化促进了小城镇发展,使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第三,农业现代化带动农村经济走向繁荣,提高了农民收入,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使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第四,农业现代化可以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农业现代化需要先进的机器设备、农产品物流服务,农业企业需要金融、咨询、法律、保险等服务,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推动城镇化建设和加强城乡联系提供了有力保障。

2.农业现代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

一方面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工业化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原材料支撑。在工业化发展初期,需要积累大量农业资本,但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便进入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历史阶段,工业化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但是,无论工业化发展到什么程度,总需要农业提供原材料等基本资源要素的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可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为工业化发展提供基本的、多样化的原材料,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发展的协调统一。

二、黑龙江省垦区推进“三化”同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化对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带动力不强

一是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带动力不强。目前我国人均GDP接近6000美元,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黑龙江省城镇化水平依然明显滞后。城镇化是靠产业支撑的,而黑龙江垦区的城镇经济还不发达,吸纳不了潜在的将要离开土地的农民。而且城镇的综合社会服务功能还不配套,城镇的文明程度还不高。二是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带动力不强。2010年,全国农业在GDP中的比重大幅下降到10.17%左右,但就业人口比重仍然很高,达38.1%,并未充分发挥工业化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促进作用。

(二)城镇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是加快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大幅度减少农民数量。但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并延续至今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极大地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自由迁徙,把中国切成泾渭分明的两大块:现代化的城市与贫穷落后的乡村。近年来黑龙江省垦区城镇化率得到显著提高,但是在目前统计的城镇人口中,仍有大量的农民工及其家属。他们虽然常住在城镇,但并未获得城镇户籍,没有享受到城镇人口所拥有的就业、教育、养老、保险、医疗、住房等多项基本公共服务,进城的农村人口只是向城市简单流动,而不是真正的迁徙。大量农民虽然具有稳定收入来源,但仍然被排除在城镇之外,城镇生活成本高昂,他们不得已而继续持有在农村承包的土地,造成农民工不能就地城镇化,农村土地流转落后于劳动力流转,城镇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三)农业现代化发展受到诸多因素制约

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层次还比较低,初加工多,深加工少,附加值不高;市场份额还较低,全省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只有2家,玉米产业没有超过30亿元销售收入的企业,水稻除松散联合的北大荒米业外,规模都比较小,乳业没有超50亿元的龙头企业。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式受到多方面的制约:一是受到家庭承包经营与适度规模经营矛盾难以协调的制约。现阶段,既要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把维护好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适度规模经营的前提,又要通过规范的土地流转方式实现土地的相对集中,需要体制机制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变革。二是农业现代化要受到资源、环境约束。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和工业、城镇在耕地等资源方面的竞争不断加剧。比如,在土地资源方面,既要坚守农业耕地红线,又要保障工业化、城镇化用地的合理需求。同时,在土地用途转换的过程中,既要充分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又要在一定限度上保持工业化城镇化的低成本优势。而且黑龙江省水土流失严重和中低产田比重偏高。一方面,水土流失直接引起耕地耕作层变薄,土壤肥力降低,有些土地已经无法继续耕种,每年因此而少收粮食25亿公斤左右;另一方面,黑龙江省现有耕地1.76亿亩,其中,中低产田超过1亿亩,约占耕地总面积的57%。三是受到人力资源的制约。实现全省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关键依赖科学技术和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既要鼓励富余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又要在农业农村保持相当数量的高素质劳动力,否则仅靠留守人口是无力实现农业现代化的。

三、推进黑龙江垦区“三化”同步发展的对策思路

(一)树立“三化”协调发展的思想

政府负责部门应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打破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各自发展的传统思维模式,巩固“三化”协调发展的指导理念,避免出现“一化”发展滞后,而阻碍其他“两化”发展的“梗阻”,少走弯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浪费。从全省经济全局出发,促进“三化”协调发展,逐步解决相互脱节难题,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二)提升城镇品位,建立生态型的垦区城镇

一是要推进高水平高质量的城镇化建设,核心思想是“绿色城镇体系建设”。要打破传统的城镇化模式,垦区的环境建设品位应以园林绿化为核心,建立自然、生态、艺术的新园林,提升生态型垦区城镇的艺术品位。大力推动垦区重点城镇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要继续抓好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二是全面推行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建设。提高城镇管理水平,重点治理城镇的“脏乱差”现象,加大城镇管理工作力度。三是完善市政公用设施等城镇功能配套。四是提高城镇的文明程度。改善垦区城镇的居民居住条件,不仅要美化垦区城镇的外在形象,还要不断提高垦区城镇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五是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改革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一步到位取消户籍制度并不现实,户籍制度改革应先淡化户籍所附带的公共福利,弱化与之配套的政策,逐步缩小城镇与农村社会福利水平差距,并实行综合配套改革,分步将农村人口城镇化,发挥城镇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

(三)坚持走有龙江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一,大力发展农业支柱产业。黑龙江是农业大省,工业化应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应立足“农”字做足文章。多年来黑龙江垦区一直坚持绿色发展之路,目前具有豆、乳、药、肉、种、薯、牛、酒、麦、米十大支柱产业,黑龙江垦区应依托现有产业优势,通过产业聚集、区域专业化等措施,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积极推进优质农产品商品化,为广大人民群众持续提供安全放心的优质农产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只有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并着力培育涉农支柱产业,才能充分发挥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围绕农字上工业,上了工业促农业”。第二,提升垦区的科技创新能力。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主要源泉。科技进步使工业、城镇、农业之间协调发展,特别是保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众所周知,二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劳动力和资本两者的贡献率之和都大。在世界各国工业化的进程中,许多工业化较晚的国家,通过运用已有的科技及进一步创新,在短期内就超过了老牌工业国家,科技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黑龙江省垦区重视运用工业科技,已具备较高的工业现代化水平、整体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应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增强垦区自主创新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科技服务模式,推动科研单位与企业、市场密切合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使科技成为垦区工业化跨越发展的原动力。

篇7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10-0075-04

一、现代学徒制的基本特征与内涵

“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技能传授方式。从历史的角度看,“学徒制”分为“传统学徒制”和“现代学徒制”。同是“学徒制”,“传统学徒制”和“现代学徒制”有其共性的一面,如都有师傅、徒弟以及师傅对徒弟的培训和指导,都强调“做中学”;但这两种学徒制产生的基础、指导思想、实施条件、价值取向、师徒关系等均不同,现代学徒制具有与传统学徒制不同的时代特征,主要包括:一是国家战略层面的制度管理。许多西方国家都是从重视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度,以制度规范学徒制管理。二是多元参与的利益相关者机制。很多西方国家在多年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至少包括政府、行业、工会和学校四方的利益相对均衡的合作机制。三是以企业为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四是以学徒为主的双重身份。在职业学校,学徒也是学生,在企业,学生也是学徒。五是统一规范的教育培训标准,以统一的质量标准控制现代学徒制的教育与培训质量。六是广泛、综合、开放的教育性质。现代学徒制在当今西方国家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制度,实现了正规职业学校教育与非正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与学历教育的对接与融通[1]。

尽管由于教育传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西方各国对现代学徒制的理解和实施存在一些差异,但其基本内涵都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既不同于传统的学徒制,也不同于单纯的学校职业教育,其试图改变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知识与能力相割裂、教学场所与实际情境相分离的局面[2],是对传统职业教育与培训形式的一场大变革,是现代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重要形式之一。

二、运用现代学徒制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现实意义

(一)现代学徒制十分契合培训对象作为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点

综合考虑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结构、城乡人口流动特点,以及对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的基本文化素质要求,从现实性和可能性上看,新生代农村青年、“骨干型农民”(包括种田能手、承包大户、农业经济组织带头人、家庭农场主、农业科技实用人才等)、回乡就业创业大学生、城市回流农民等,应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重点对象。

这些培训对象都是成人。成人是身心发展相对成熟、具有丰富社会生活经验,并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人。成人的特性决定了成人学习与儿童不同,具有自身特点。运用现代学徒制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十分契合这些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点。一是现代学徒制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其符合成人学习目的明确,及时、实用为取向的学习要求。学习者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不是为了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技术原理,满足未来发展的要求,而是为了掌握现代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解决科学种田问题,学习目的明确、实用、具体。二是“做中学”是现代学徒制的主要特征,在学习过程中,这些成人学习者已有的经验极富学习价值,能够成为他们认识问题、形成个性化学习特点的有效资源。三是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象的成人学习者,除回乡大学生等少数对象外,总体上文化水平不高,学习系统、复杂的科学技术理论比较困难。现代学徒制强调,在具体情境下,师傅(教师)对学徒(学员)的“手把手”指导和言传身教,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十分符合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和习惯。四是现代学徒制体现了个别化教学特点,能够较好照顾不同成人学习者之间的学习差异。

(二)现代学徒制有利于化解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的“工学矛盾”

在我国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工学矛盾”一直非常突出。运用现代学徒制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这一矛盾。其一,在以现代学徒制开展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学员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参与培训的学员,也是农村经济组织(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协会等)的员工。由于培训成果能够直接为这些农村经济组织利用,因此,这些农村经济组织愿意对员工(培训学员)参与职业培训给予合理的时间安排;其二,以往一些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多采用课堂教学的方式集中进行。这种以课堂教学为主的集中培训,不但培训内容容易脱离实际,而且培训地点远离农民的劳动和生活地点,加剧了农民培训的“工学矛盾”。运用现代学徒制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员的主要学习方式是不脱离工作岗位的“做中学”,而且,所在的农村经济组织通常就是培训主体。这是一种“就地、就近培训”,可以节省培训费用和时间。

(三)现代学徒制有利于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质量

除“工学矛盾”外,以往农民职业培训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质量不高,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相关农业经济组织没有真正承担起农民职业培训的责任。其一,农村经济组织是生产性、经营性实体,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不愿意因参与农民职业培训而增加生产成本;其二,由于培训对象和农村经济组织之间并不存在一种契约关系,农村经济组织大多不愿意承担培训成果被“偷猎”的风险,而故意放弃培训责任;其三,农村经济组织普遍存在的“重用轻养”态度,也容易导致他们对农民职业培训缺乏热情。

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情景性,决定了行业、企业以及各种实体经济组织在职业人才培养培训中的实际地位。由于职业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通常缺乏真实的职场工作场景、必要的培训设施和合格的实训师资,一旦这些涉农企业、农村经济组织放弃了农民职业培训的社会责任,那么,农民职业培训的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

现代学徒制是“双主体”育人。运用现代学徒制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村经济组织就不能再扮演“配角”象征性地参与培训,而是要作为“主角”负责任地承担培训重任,必须对培训质量作出明确保证;同时,在现代学徒制中,学员兼具的员工身份,也会促使农村经济组织基于自身的长远发展,想方设法提高农民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当然,现代学徒制具有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特征,以及一整套严格的课程、教学、评价标准,本身就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质量提供了基本保证。

(四)现代学徒制有利于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吸引力

运用现代学徒制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之所以有利于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吸引力,除上文所做的几点分析外,还有如下两方面直接原因:第一,减轻了培训对象参与培训的经济压力。运用现代学徒制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一方面,工作是培训的一部分,学员作为农村经济组织的员工(学徒),可以与普通员工一样获得工作报酬;另一方面,从西方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成功经验看,在现代学徒制中,学员(学徒)的培训费用主要由国家或培训主体(职业院校、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农业科研院所、农村经济组织等)承担,学员(学徒)自己无须负担或者较少分担,减轻了参与培训活动的经济压力。低廉的培训费用、普惠性的培训政策,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农民,尤其是边缘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农民参与培训。第二,及时解决了农民就业和农村经济组织的用工问题。以往农民职业培训与农民就业并没有直接联系,农民在接受培训后需要自己去寻找就业机会。但受农民自身条件、社会资本和培训质量的制约,农民在接受职业培训后,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依然存在较大问题,这直接影响了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运用现代学徒制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要求学员与农村经济组织之间签订“学徒合同”,对学员的学徒身份、劳动津贴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作出明确约定,把农业经济组织“招工”与培训机构“招生”通过现代学徒制合同紧密结合在一起。培训对象在达到培训要求、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明后,可直接到签约的农村经济组织就业,这既解决了这些用人单位难以及时招聘合格员工的难题,也解决了农民的就业问题。因而,对农村经济组织和农民都有较大吸引力。

此外,还应注意的一点是,新生代农村青年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对象,他们有接受更高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愿望。完善的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开放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实现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通、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对接,可以较好满足青年农民继续教育的愿望,也为其提供了一条社会向上流动的渠道。由此可见,运用现代学徒制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将会对这些新生代农村青年产生更强的吸引力。

三、运用现代学徒制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策略

(一)通过立法明确现代学徒制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的地位

很多国家在推进现代学徒制过程中,都比较注重通过立法明确现代学徒制在职业教育与培训中的法律地位。如美国1862年的《莫雷尔法》、1940年的《乔治―迪尔法案》、1963年的《职业教育法案》;英国1889年的《技术教育法》、1982年的《农业培训局法》;法国1960年的《农业教育指导法》;德国1969年的《职业教育法》;日本1961年的《农业基本法》、1999年的《粮食、农业、农村基本法》等。应借鉴国外现代学徒制实施的成功经验,制定相关法律,把现代学徒制纳入正规学制,对运用现代学徒制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原则、责任主体、实施条件、管理制度、学徒身份,以及利益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等,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

(二)以制度建设保障现代学徒制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的顺利实施

运用现代学徒制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需要建构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这主要包括:一是建立保障现代学徒制实施的经费投入制度。运用现代学徒制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应坚持公益性原则,培训所需经费应主要由政府承担。政府可以通过购买“培训服务”的方式,向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的主体支付合理费用。当然,农业教育院校、职业院校、农村经济组织、学员个人等,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担部分费用。二是建立培训主体资格审查制度。运用现代学徒制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需要对培训主体的培训资格进行严格审查,避免以往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存在的“滥竽充数”现象。由于农村经济组织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重要主体,尤其需要对其规模、设备条件、师资水平、培训教学能力等进行严格审查,让真正具备培训资质的农业企业、农村经济组织进入培训市场。三是建立体现代学徒制特点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包”开发制度。“培训包是一套认识和评估人们关于某一行业或企业能力的,在内容上具有连贯性与可信赖特点的,并在全国得到认可的能力标准、评估指南和资格。”[3]一个完整的“培训包”包括由学习策略、评估材料和职业发展材料等组成的辅助材料。运用现代学徒制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应成立包括学校、农业协会、农村经济组织、教师、师傅、学员(学徒)等在内的“培训包”开发组织,开发出针对不同类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包”。四是建立基于职业能力的资格认证制度。在考核内容上注重职业技能而非普通文化知识与理论知识;在考核形式上,以实践操作而非书面考试为主;采取灵活的学分制,现代学徒制项目的完成以获得相应资格认证为标志,不设固定的学徒期。如果学员在学徒合同期满之前就获得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则可提前终止学徒合同,转为正式员工或另谋就业机会[4]。

此外,制度是一个关联性的存在,运用现代学徒制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还应进行一系列关联性的制度建设和改革,如职业农民准入制度、户籍制度、医疗卫生制度、退休制度、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农业保险制度等。只有建构完善的制度体系,才能保障现代学徒制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的顺利实施。

篇8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信息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根据我国农村、农业、农民的现状、特点与要求,将现代信息技术中的自动搜集信息、信息自动分类、缺失信息补充、农业智能专家、电子交易系统五大优势功能与农业信息紧密结合研究,开发并建设农业信息配套的网站服务系统,为农业信息需求者提供更全面、更人性化的服务,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信息化。

1 建设农村信息化服务的意义

我国农业信息化任重道远,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的总体战略有待进一步研究。要建立健全农业信息化预警系统,开发建设农产品信息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防疫等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农产品和生产资料交易市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系统,探索发展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系统。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在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开发的整个过程中,信息化服务与基础建设应同步进行,从而形成相互发展、共同促进的良好局面。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信息化的管理与应用已进入产业化阶段,在现代农业建设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各类农业信息技术服务和相关农产品交易,已经在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科技信息。目前,发达国家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的核心内容主要有6大类:农业信息处理系统、农业生产管理平台系统、农业政策策服务系统、农业智能化服务系统、农业技术模拟平台系统和农业计算机网络平台等。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连续每年拨款15亿美元,建成世界最先进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应用系统。该系统覆盖了美国46个州。它连通美国农业部、15个州的农业署、36所大学和大量的农产品企业。欧盟建立了覆盖全欧洲的农作物估产体系,建立了农业环境、生态监测网络系统,向集成化、数字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等终端设备,了解相关信息资源,咨询相关问题,享受到相关的免费服务项目。所以建设我国农业信息网络并推广应用具有重大的意义。

2 建设农村信息化的必要性

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须选择,而全面综合的配套服务是实现信息化的关键。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实施农业信息化迫在眉睫。农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对信息技术的极大需求和依赖。农业生产个体规模小而分散,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农业生产者和决策者都迫切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农业科技成果、专利等项目中包含的丰富的农业信息资源,深入开展信息网站平台自动搜集信息功能、信息自动分类功能、缺失信息补充功能、农业智能专家功能、电子交易系统研究,建设开放式的科技信息分类数据库,为我国农业建设中的信息需求者提供信息、技术、答疑、交易、市场、资金、成果、专利等方面的数据服务,并在提供交互式服务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滚动积累和更新各类信息资源,为建立更为丰富的农业信息库奠定基础,通过网站作为信息平台的市场化运作,利用多方资源,形成一个科学的运作机制,快速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

2.1 建立农业网站综合配套信息服务系统,有利于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能力。农业生产个体规模小而分散,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农业生产者和决策者都迫切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一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建立不受时空限制的信息网络,以简单易学的方式,全方位、多途径、高效率地将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源源不断地送到农村和农民手里,加快农业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另一方面,推动农业信息化,使信息化网络服务融入农业产业化的各个环节,农业信息化发展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相比,具有效率高、成本低、资源利用率高等优点。它引导、控制并改变传统的生产关系配置,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领域的科技含量有大,从而极大地提高农民与企业的综合性经营能力。

2.2 增强农业市场竞争能力,有助于推动和提升农业管理的水平。首先,推进农业信息化服务,可以通过全国乃至全球的农产品信息网络,提供全面、立体、翔实的农业信息,帮助农民和农业生产者及时了解政策信息、市场信息的变化,按照市场需求选择生产和销售自己的产品,才能适应市场多变性,规避风险,减少损失。其次,可以通过进入外部的信息网络,让农民广泛获取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学习适用的先进技术,有利于在市场中确定自己的比较优势,增效节本,从根本上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再次,可以使农业经济组织通过各种农业信息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进行模拟决策,减少决策的失误、降低管理成本与风险。更为重要的作用是,农业信息化可以为各级政府提供便捷而高效的宏观管理模式与手段,改变我国农产品生产经营长期受非市场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业管理体系,如粮食储备的信息预警机制、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保护机制,以及对农业生产状况和生态环境监测机制等。

参考文献:

[1]陈桂珍、邓文雯.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高等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J].安徽农业科学,2001(3):71.

篇9

关键词:农业保险;农村信贷;DEA

中图分类号:F842.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4月16日

一、引言

2009年我国第一次正式提出“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随后,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互动模式在各地展开试点工作。本文基于金融共生关系角度,研究中国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从银保互动机制的支农效率方面进行考察,研究当前农村信贷和农业保险互动机制是否到达帕累托最优、是否还有改进的余地。

二、模型介绍与指标数据说明

(一)三阶段DEA模型。三阶段DEA模型是由Fried等在2002年提出的。他认为一个评价单元无效率的原因往往来自于管理无效率、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统计噪音三个方面,通过三阶段DEA模型恰恰可以剔除环境因素和统计噪音的影响,单独检验出管理因素对效率的影响。

第一阶段:传统的DEA模型。DEA模型即数据包络模型,最早由Charnes和Cooper在1978年提出。该模型是基于帕累托最优的观点来评价决策单元(DMU)之间的相对有效性,通过将所有决策单元的投入和产出项进行线性规划,求出生产前沿面,以某决策单元的投入产出组合是否落在生产前沿面上来判断该决策单元是否有效率。传统的DEA模型可分为CCR模型和BCC模型,CCR模型是在假定规模报酬固定的基础上计算出决策单元的技术效率(TE),它可以衡量决策单元在既定产出下,是否实现了投入最小化能力;BCC模型是在假定规模报酬可变的基础上计算出决策单元的纯技术效率(PTE),它在不考虑规模因素的影响下,衡量决策单元在投入上是否存在浪费的情况;利用纯技术效率还可以分离出技术效率中的规模效率(SE),即TE=PTE×SE,规模效率可以衡量决策单元的投入规模是否恰当。

0000

在此式中xijA和xij分别代表调整后和调整前投入数量,式(5)右边第一调整项[max(Z?茁i)-Zj?茁i]使所有决策单元都在最不利的环境生产,借以剔除外部环境的影响;第二调整项[max(vi)-Zj?茁i]使所有决策单元都遇到最坏的运气,借以剔除统计误差的影响。因此,在本文中即使在第一阶段投入冗余为0的决定单元,也要进行第二阶段的调整,目的就是使所有的决策单元都调整在同一外部环境和同一运气水平下,然后再公平的进行效率评价。

第三阶段:调整后的DEA模型。利用第二阶段调整后的投入量xijA代替xij原始投入量,保持原始产出量不变,再次用BCC模型进行效率评价。此时得到的各决策单元效率值剔除了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影响,更能确切的反映出决策单元内部管理率的状况。

(二)指标选择和数据来源

1、投入产出指标选取。建立农村银保互动机制的目的在于它是否能够有效的改善农业发展、农民生活以及农村建设等问题。因此,产出指标选取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城镇化率以及农村人均纯收入。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可以衡量农业的发展情况,农村人均纯收入可反映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情况,城镇化率可评价农村地区的建设情况。为了反映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助力农村经济发展的直接资金投放情况,投入指标选取为农户贷款量、农村企业贷款量和农业保险赔付量。之所以没有选取农业保险投保收入量为投入指标是因为保费收入归保险公司所有,并不能直接用于农业生产。

2、环境变量选取。外部环境因素应当选取对农村银保互动机制运行效率产生客观影响,但不在样本主观可控范围之内,且影响方向不定的因素。根据这个原则,本文选取了四个方面的环境变量指标。

(1)自然灾害。我国各省市地区面临的自然环境有很大的不同,而自然灾害会直接的关系到农村地区资金的投入效率。依据农业保险的理赔起点的规定,承保的农作物因灾造成损失率达到30%(含30%)以上时,才予以农业保险的赔付,因此本文选取各地的成灾面积来反映自然灾害的情况。

(2)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农民掌握更先进的生产力,改善手中资金的使用效率。对于文化水平高的农民而言,农业不再是他们唯一的收入来源,资金使用范围将更加宽泛,因而如果他们所申请的贷款没有用于农业生产,那么就有可能会抑制农用资金的使用效率。在本文中,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的衡量指标是农民受教育年限。假设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小学、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及其以上5种不同的教育水平的受教育年限分别为0年、6年、9年、12年、16年,然后利用受过不同教育水平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为权重,加权计算得出一个地区的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

(3)财政支农。财政支农资金作为农村信贷和农业保险资金投入的补充,丰富了农业发展的资金来源,有利于引导资金投向更具效益的农业项目上去,从而提高资金效率,但过多资金投入也可能造成资金投入冗余,资金利用效率下降。本文选取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在农业开发项目上的投入来反映财政支农情况,原因在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是国家为了保护和支持农业发展、优化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而专门设立的资金投入项目,此项财政支出在支持农业经济发展方面更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

(4)农业保险投保情况。我国不同省市地区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虽然农业保险保费不能直接的作为资金投入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却为农村的发展保驾护航,间接的影响了农村以及农业经济的发展,而且农业保险的投入还可以增加农户和农村企业获取信贷的可能性。因此,本文把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纳入环境变量,可以更全面地考察农村银保互动机制的效率。

3、数据来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城镇化率、农村人均纯收入以及成灾面积相关数据来源于2010~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农户贷款量以及农村企业贷款量的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银行业农村金融服务分布图集》和《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2》;农业保险赔付量,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数据来源于2010~2013年《中国保险年鉴》;农民受教育年限根据2010-2013年《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计算而来;财政支农相关数据来源于国研网数据库。

三、结论

综上可知,我国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互动机制支农效率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为明显,经调整后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互动机制支农效率整体水平较高,在农业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很多省市地区的纯技术效率和模效率还有要改善的地方,且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互动机制运行效率的区域性差异较明显。

主要参考文献:

[1]杜迎伟,张树忠等.发挥“农业保险+信贷”的协同效应[J].中国金融,2008.11.

[2]祝国平,常燕.农业保险对农村信贷的促进作用[J].经济纵横,2014.7.

篇10

关键词: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9?雪10-0035-02

一、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主体业务发展及现状

农发行自1994年组建以来,经历了业务、实现自营、业务萎缩、综合支农四个阶段。农发行成立初期主要开展综合性的农业政策性业务,后经过业务划转成为“粮食银行”,即经营纯政策性业务,从2004年以后逐步发展为“一体两翼”的业务格局,即以粮棉油收购储备贷款业务为主体,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基础设施贷款业务为两翼,加大了支农力度。目前农发行的信贷业务可以分为政策性业务、准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政策性业务是指执行中央和地方政府粮棉宏观调控任务,或支持粮棉油收购顺利进行,保护农民利益,稳定市场而发放的贷款;准政策性业务是指粮棉油收购和调销业务,主要解决农民卖粮卖棉难问题,带有一定的政策性,但是政府不承担补贴;商业性业务是指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的贷款,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县域城镇建设贷款等,此类贷款与商业银行没有本质区别。

二、信贷风险类型及成因

(一)信贷风险类型

1.政策性风险。是农发行政策性业务的主要风险。农发行的政策性贷款是根据国家政策或计划发放的,以国家信用为基础,虽然最终形成借款人的违约风险,但实际是由国家政策原因造成的。

2.企业经营风险。粮棉市场化改革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市场风险直接关系着农发行信贷资金安全。改制后的企业并未形成与市场接轨的经营管理方式,无法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企业的经营风险最终转嫁到农发行。

3.操作风险。与商业银行基本相似,农发行的操作风险主要由银行贷款决策风险、资本风险、管理风险和员工违规操作风险等构成。

4.流动性风险。农发行的政策性储备贷款一般为短期贷款,但是只要有储备物资对应,可以无限次展期,因此实际贷款期限都是一年以上的。另外因历史客观原因,农发行在经营中产生了大量财务挂账贷款,导致流动性比较差。

5.道德风险。农发行同样也存在贷款企业不守信用和银行内部员工违反职业道德和操作规程的问题,尤其近几年商业性业务发展迅速,道德风险相对突出。除此以外,农发行还要面对地方政府道德风险,即地方政府从局部利益出发,不及时筹措到位利费补贴,使银行产生信贷风险。

(二)信贷风险成因

1.补贴不到位。以粮食收购为例,价格的确定权在政府,按“谁出政策、谁负责、谁消化”的要求,托市收购的损失应由财政弥补,但补偿政策不完善,补贴政策落实不到位,形成了巨额政策性亏损挂帐。

2.资产运营高风险。自有资本严重不足,资本金不仅没有随贷款规模的增加而得到补充,甚至连初期规定的注册资金也未能全部到位,一直处于超资本经营能力的高风险运营状态。

3.补偿机制不健全。农业政策性贷款风险保障依赖于政府信用,大都以信用贷款方式发放,没有第二还款来源,加大了信贷风险。

4.外部经营环境较差。政策性银行法律法规未出台,经营得不到相应的法律保护。农发行的经营宗旨是保本微利,业务相对单一,国家应适度减免相关的税收,以减轻经营包袱。

5.内部控制机制建设落后。职能部门再监督力度不够,风险控制体系不健全。

6.治理机制不健全。行政色彩浓厚,考核激励机制不完善,风险观念、市场观念、创新观念和发展观念淡薄,机体运行效率低,缺乏活力和动力,整体优势不强。

三、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战略政出多门

信贷风险战略应将业务发展战略、贷款业务运作和自身风险管理相互联系起来,为具体的授信活动建立风险管理目标。目前农发行有关信贷风险战略文件由多个部门分别制定,而具体信贷产品和年度信贷工作指导由客户部制定。业务风险控制研究缺乏科学规范的方法和工具,以确保不同部门制定的信贷风险战略相关内容的科学性和一致性。

(二)风险管理职责不清

客户部、信贷管理部和风险管理部等既是政策和制度的制订者,也是执行者和监控者,弱化了这些部门的独立性、有效性和执行政策的一致性,导致职责不清和潜在的低效率。在组织架构中,信贷风险管理缺乏垂直报告和管理,无法保证分支机构风险管理的独立性。

(三)风险管理环节不衔接

信贷风险管理流程中的各种要素,如评级、统一授信、抵(质)押物管理等如何有效运用到贷款基本操作流程中去,以及贷款审批、监控、不良资产管理等关键环节如何衔接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客户信用等级评定系统偏重于对商业性客户的评级,用于政策性客户时往往需要人为地上调信用等级或降低信贷准入门槛。

(四)风险监测手段落后

对管理层的监控报告侧重于不良贷款的指标分析,贷款信用和质量的分析依靠经验判断而非指标分析。虽己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并设置了一些基本指标,但未设置触发点作为日常持续监控过程中识别和揭示潜在风险的信号。目前采用不良贷款下降额和不良贷款率作为对各级分支机构的绩效考核指标来考核,不足以给予充分的指引和明确的激励。

四、措施和建议

(一)规范治理结构

这是银行成功运作并有效防控风险的基本前提,也是必要条件。目前农发行实行总行一级法人制,系统内垂直领导,以此为依托,构建四层信贷管理组织机构。按审贷分离和集体决策的原则,分设客户部门和信贷风险管理部门,同时将贷款审查委员会和资产保全委员会整合为信贷审批会委员会,达到精简机构和政令统一的目的。

(二)完善风险补偿机制

政策性银行一般以国家信用为保证,服务于弱质产业和弱质项目,利率一般也低于商业银行,所以政府需要建立一套利益补偿机制帮助政策性银行消化风险,保证保本微利。在资金来源上,政府一定要保证充足的资本金。

(三)建立先进的风险管理系统

包括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量化分析和风险处理等系统。要根据自身的贷款对象、相关政策、经营特点等研究开发风险预警系统;采取借款人财务报表分析法、专家意见调查法、筛选监测诊断法等风险识别方法;运用概率和数理统计等数学方法测量、分析和量化风险;针对各类风险,采取预防、回避、分散、抑制、转移等手段来降低贷款风险。

(四)建立科学的内控制度

政策性银行由国家出资创立,风险防范动力相对不足,没有完善的内控制度,会增加风险。内控制度的内容大体包括组织机构控制、人员素质控制、授权审批控制、职务分离控制、内部审计控制等。

(五)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国外政策性银行一般都是先立法、后运作,都有针对政策性银行的设立专门颁布的法规,可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对于政策性银行依法经营、依法加强风险管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与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