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4-02-21 17:48: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型农业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型农业的概念

篇1

2013年底,国奥在齐齐哈尔签下框架协议,帮助齐齐哈尔市扎龙湿地周边地区建设新型农业产业项目。“运营城市项目,要因地制宜,创新思维。对于齐齐哈尔,我反对旅游拉动产业,真正要做的是把这里天然广袤的资源都利用起来,搞好以北国生态农庄产业为特征的新型城镇,给美丽的扎龙湿地留下些好东西。”眼下,张敬东正在为他的理想不断奋斗着。

爱挑战的理想家

“我到过很多国家,看过很多国家的农庄,那真的是一种生活状态!”从业23年,张敬东盖过运动场馆,卖过商品房,运营过几座城市项目。见过大风大浪的张敬东,现在想得更多的,是如何为理想而奋斗。

“扎龙项目,是为理想而做的。”对于国奥选择开发的齐齐哈尔扎龙湿地项目,他的思路清晰:“怎么做老工业基地振兴?怎么还东北一个新颜?相信国奥扎龙三生农业园、未来的北国生态农庄群,能够给东北、给全国的农业开发出一个新的案例、示范样本。”

扎龙国奥项目依托扎龙湿地及周边资源,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打造农业原产地品牌,集成产业链条,构建整体农业产业示范区;特别是LOMO新村的设想和品牌营造战略,从农业生态廊道的打造到核心湿地的保护,从新型城镇化生态农庄的建设到零碳示范区,都将有效利用当地资源,并延伸文化内涵,突出地方特色。

走新型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人称齐齐哈尔为鹤城。这座地处东北地区西北部的中心城市,拥有著名的扎龙湿地。这里是丹顶鹤的家乡,扎龙湖正位于齐齐哈尔市的东南郊。国奥的新项目便坐落在扎龙湖周边。

“齐齐哈尔以扎龙湿地保护区的旅游来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的设想是错的。”张敬东直截了当。在他看来,只有发挥优势,做到极致,才能根本转变困难局面。而齐齐哈尔的优势在农业。

“以新型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结合当地最好的黑土地,结合当地最丰富的地表和地下水资源,把农业产业化发展与现在的关键词“食品安全”、“三农经济”相结合,以农业为课题,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地方的核心竞争力。通过营造丹顶鹤的家乡,营造中国最大面积的湿地,形成中国绿色食品、安全食品的第一城市品牌。如果能做出这个,齐齐哈尔就赢了,东三省示范样板就出来了,全国人民也受益了。”张敬东一口气向笔者讲述了自己的理念。

解读“三生农业”

众多难题中,首先就是新型城镇化。在张敬东看来,新型城镇化并不是简单机械地合村并点、征一些地、拆一些房,把农民挤上楼。真正的新型城镇化是从农民的切身利益着想,同时考虑城市人的需求,建立一种让农民更有成就感和归属感的智慧型农业产业,以新型农庄群和农庄产业形成一种让生产、生活、生态达到有机整合的一种状态,张敬东称之为“三生农业”。

让农民更有成就感和归属感,是“三生农业”成功的关键。

“我们要干的是怎么把‘农民’变成一种职业。”张敬东进一步解释,从传统农民的概念转向未来产业农民的概念,让“农民”不再是身份而是职业。

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农民缺乏扩大再生产能力,一年收入也就几千块钱。帮助农民实现生产力投入,实现资本化架构就是未来张敬东和他的团队的方向。

而当农民拥有了自尊、归属的后盾,下一步需要解决的就是技术。“未来,建立生产型基地、种植型养殖型工作园,给农民原产地的东西以最好的、科技的、高效的后期远达配送、物流运输、线上线下交易,这样能够跟我们的―二线城市直接挂钩。既可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也能减少深加工、浅加工等中间环节造成的费用,让农民的利益得以切实保证。”多点互动、资源整合、跨界运营

作为一个城市运营商,张敬东用12个字刻画出了城市运营的精髓――多点互动、资源整合、跨界运营。

在他的设想中,国奥在各地的项目都可以形成有机的互动。比如齐齐哈尔和桂林,“如果我们能做到让桂林的南国农庄和扎龙的北国农庄实现季节性互补,实现南北的生活差异的互补,那么我们就圆满了”。说到这里,张敬东信心满满。

篇2

【关键词】 新型城市化;空间功能;发展路径

快速城市化发展背后显现的“城市病”、“农村衰落”等诸多问题引发了学术界和政界对城市化的重新思考,认为:城市化不应该只注重城市规模无休止地扩充,而忽略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农村也不应该单方面向城市无休止地提供资源,而忽略自身的功能和发展。与此同时,作为空间概念的农村和乡村都简单表示为与城市相对应的“尚未城市化的地区”,经常被混用而不加以区别。正是如此,既相区别又相依存的孪生概念农村和乡村的界定含混不清,直接导致对城市和农(乡)村发展的定位以及在城市化进程中相互之间的关系没能明晰。基于此,本文从非城市地区的界定为出发点,重新定位城市化,并在新型城市化发展理念下确定非城市空间农村和乡村的定位和功能变迁,从而为新型城市化发展路径提供依据。

一、非城市地区界定

1、地区属性界定标志

目前,对于地区属性的界定主要是通过单一的行政区划标准明确的,然而,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过程中,一个地区的属性往往与最初的定位发生了严重的分离,主要表现在经济水平、人员结构、空间功能等方面。因此,本文认为,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属性应该是围绕社会经济特征并通过空间大小、人口和社会结构、经济文化水平、空间联接能力和作用范围(资金流、商流、人流,信息流)等多个方面综合反映和区别的。基于此,城市空间与非城市空间可以通过以下五个方面加以明确:一是法律地位。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限定一个地区的司法权、中心职能以及在管理中的地位等因素,从而明确城市空间和非城市空间之间的界限,这是最传统也最公认的标准,但却不能作为唯一标准。二是居民区的大小和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量和面积区域的相对比值差异是突出城市空间与非城市空间的主要特点,可以通过人口总人口/总面积的算术密度、总人口/居住和生产面积的人口生理学密度、总人口/(农业用地面积×单位面积产值)的供养密度、总人口/总居住面积的居住密度、农业劳动力总数/农用地面积的农业密度、农业劳动力总数/(农用地面积×单位面积产值)的土地使用密度、农业经营者总数/农用地面积的人地比、住房总数/计划建筑用地面积的建筑密度来反映。三是就业密度。目前,我国城市化研究中尚不多见用就业密度反映城市空间和非城市空间的区别,但实际上这是区域发展研究上非常重要的一个衡量指标,因此,就业密度可以通过每平方米的就业人数来表示。一般城市空间到非城市空间的就业密度会呈现出逐渐递减的规律。四是农业份额。农业份额是标注城市空间与非城市空间最传统和最基本的指标。高农业份额是农村经济结构最显著的特征,而高工业份额是城市经济结构最显著的特征。五是结构弱化。非城市空间也被称为结构弱化的地区。一般来说,结构弱化很难通过单一的指标来衡量,可以依照人口统计(人口密度、净迁移)与经济(地区产值、工农比例、税收)对比综合或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数量、距离)构建一个指数反映非城市空间的结构差异。

2、农村和乡村的特点与差异

基于以上对非城市空间地区属性的综合测定,农村和乡村在其发展定位和功能上其实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首先,农村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而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相互交织的人类活动,这就决定了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农村对空间的依赖性要远远超过城市,具有鲜明的地域标签。其次,在一般解释中,乡村与农村概念没有本质差异,或和村落、乡村聚落等概念相联系。本文认为,乡村是指居住在城市以外的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与农业产业相联系的农村概念相比,乡村更强调从文学性的角度表达空间概念,更具有人文情怀。总之,农业这个生产活动或产业部门是农村所指向的空间所依托的基础,而脱离了不论工业还是农业的产业依赖性的纯粹意义上的居民区才是乡村的实质。基于工业化的城市快速发展,为城市营造了楼房林立、车流不息、人流如织的外在繁荣形象,但也引发了厂房和烟囱浓烟滚滚、交通拥挤、秩序混乱等的斑斑病症,这些无不唤醒了人们对风景宜人、空气清新、民风淳朴的乡村的思念之情,催生了农业和乡村浪漫主义。以地缘和血缘为基础,乡村的概念范畴创建的是一种与过度发展的城市景象完全不同的和谐理想关系:人与自然之间亲密而直接,山川田野、河流湖泊、飞禽走兽是乡村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1]人与人之间打破城市钢筋混凝土的冰冷,以非常熟络的情感进行“家长里短”式的密切交往。可见,农村是一种以农业为主的生活方式,乡村所彰显的是与城市和传统农村都截然不同的理想生活方式。

二、新型城市化的定位

从城市空间和非城市空间地区属性的差别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新型城市化包含两个过程,即外在的以人口机械迁移为特征的物理过程,以及内在的以人口迁移为载体的城农(乡)文化经过矛盾碰撞而融合、升华最终统一为新型城市文明的化学反应过程。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城市和农(乡)村两个空间肩负着不同的社会和经济功能:一方面,农村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输送城市建设需要的物资和人员;另一方面,城市不断通过辐射带动作用将先进、文明的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消费习惯等向农(乡)村渗透。伴随着物理迁移和化学融合,城市和农(乡)村矛盾不断得以调和,功能分工不断得以深化,从而逐渐满足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对区域功能的不同需求,最终形成新的社会结构划分。可见,一般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指标单一衡量一个区域的城市化水平是存在问题的,城市化进程衡量的指标也不应该是人口从农(乡)村向城市迁移的简单等同,它涉及人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和环境等的一系列紧密而复杂的关系变迁,甚至还会受到如自然灾害、历史变革等地方性和偶然性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城市体系的动态和特征在政府决策、法律法规、城市规划和管理作用下发生巨大变化。

三、新型城市化主导的非城市空间功能变迁

1、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阶段的农村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阶段,由于城市一直是政治中心,是权力者集中和政令形成的地方,城市和农村表现出明显的角色差异:城市是先进、文明的标志,城市人决定什么是社会发展应该提倡鼓励的文明趋势;农村则成为落后、愚昧的代名词,是城市压制和征服的对象,农村人只能处于弱势被动接受城市的“游戏规则”。具体表现为:在城市生活的农村人被称为 “乡下人”,传达出城市人对农村人行为和生活习惯的轻蔑与偏见情绪;如果要肯定农村人的诚实、质朴、深明大义,则对其作出“做派不像乡下人”的肯定,而 “跟城市人一样”的评价则显现出农村人对城市人的极度羡慕。可见,城市人和农村人在相互评价和认同上存在巨大的差异。

然而随着“城市病”的爆发,农村人对城市人的羡慕在城市对农村的不断掠夺与歧视中逐渐被磨灭,农村人开始对城市人表示出排斥,甚至嘲讽和不满。究其原因,主要是城市因素严重冲击了农村的传统等级观念、伦理价值,从而破坏了农村原有的秩序和农村人安然接受生活方式;并且,农村人积极向往先进文明城市的追求常常被城市人“不平常”或不对等的待遇而打破,而在农村和城市之间钟摆式颠沛生活的初期让农村人羡慕的“走出农村的优秀农村人”失去得到的落差更是让其充满不平衡感。即便是现在,城市居民对“城市病”表现出的不满,往往归罪于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太多,破坏了城市良好的“规矩”,却忽略了城市管理和资源的优化问题。显然,城市化进程是一个渐进的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的从工业文明和社会及产业分工中生发而出的新型文明以扬弃的方式取代了源自传统农业的价值伦理观念和社会规范。

作为工业化派生物和经济发展集聚效应产物的城市化,决定了农业部门和农村对于工业和城市的意义。无论任何体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都带来了农业对工业无偿的资本积累贡献,而这种贡献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农村和农民的“牺牲”,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出路也根本在于工业化。

2、后工业化和现代社会的乡村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村与乡村的概念已经在发达工业化国家发生了质的改变。乡村成为城市重要的附属功能区之一,即通过农业专业化和机械化,乡村与物质生产部门的农业逐渐脱离了依存关系。[3]在此阶段,一个国家或社会发展到城乡差别已经基本消除的现代社会,城市和乡村在社会有机整体中肩负着不同的社会和经济功能。至此,乡村成为了基础设施、社会管理、生活方式城市化了的农村,是经过城市文化改造了的农村,即后工业化和现代社会的乡村。

3、农村到乡村的过渡

工业化进程呈现出的农村农业劳动力不断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的城市快速发展与农村由于农业机械化将农业劳动力不断挤出农业和农村呈现出以人口密度和就业密度同时下降的“农村衰落”形成鲜明对比。在此阶段,与农村相对应的区域空间概念是工业城市,也就是说,城市工业发展所主导的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机械迁移的物理过程是该阶段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其次,城市优越外壳铸造的“城市梦”导致城市规模效益下降乃至出现负效益,呈现出工业和人口向城市郊区迁移的逆城市化发展。在此阶段,农村受到各种城市因素不断地渗透,并与当地因素实现融合升华;农业渐渐脱离对农村空间的依赖,成为现代农场,工业渐渐退出城市而迁入城市近郊的工业聚集区。[4]至此,城市与农村的功能发生重大转变,并逐渐形成差异化格局。上升为纯粹生活居住型社区的农村成为拥有与城市社区住房、基础设施、医疗卫生等基本功能对等但拥有环境元素(山川田野、河流湖泊、飞禽走兽)不同的乡村;从工业生产功能中解放出来的城市空间则逐渐成为商业、金融、娱乐休闲等服务业的中心。

四、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建议

从理论和国际发展经验上,城市化不同阶段对农(乡)村功能的不同要求造就了农村和乡村不同的特征。新型城市化打破了原有城市化的以造城运动、城市圈、城市带建设为典型特征的发展老路。新型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不再是城市与农(乡)村的相互割裂,而是通过明晰农(乡)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的内在关系和发展方式,以农(乡)村非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的城市化、以居住地为身份标签的身份认证打破为基本表征,实现城市与农(乡)村居民无差异价值认同的城农(乡)一体化,即城市与农(乡)村发展的终极目标都是一致的。这也就决定了新型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和农(乡)村在不同阶段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保证了城市和农(乡)村同时具有充足的发展动力。

1、统筹城乡发展

无论何种体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农业都会对一国的工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积累,呈现出农业要素向城市的净流出;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形成小农破产、农村凋敝的“农村衰落”,最终出现城农(乡)两极分化。但无成本“城市养料”的供给地和“泛城市化”的无序之基都不是农(乡)村的长期发展定位,农业和农(乡)村需要在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与城市统筹发展,并在宏观战略层面上重构户籍制度、调整土地制度、完善保障制度,在中观管理层面实现教育资源和基础设施城农(乡)均等化、微观操作层面创建农村社区,最终实现城农(乡)一体化。

2、注重功能分工次序

通过非城市空间功能的变迁,城市和农(乡)村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有一定的优先次序,才能保证城市和农(乡)村的发展不会或重复发展。作为对农(乡)村人口同化和空间扩张的城市化,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农(乡)村的渗透和功能演变有着不同的要求,即农(乡)村担负的功能应该由该区域的城市化水平确定,农(乡)村建设的目标应该由城市发展的能力来定位。

3、脱离模式固化

不论是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还是农(乡)村的建设发展,都不应该是政策性的固定模式。因为城市和非城市空间的发展都不是孤立事件,两个空间的发展在目标和任务方面的进程设计,在具体建设模式及其实现路径等方面,都需要与该区域的城市化水平相契合,即根据一个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的阶段性提升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为依据,针对性设计该地区城市和农(乡)村的适应性发展方式。

【参考文献】

[1] 陈建娜.拉住即将消失的城市记忆[J].城市问题,2013(4)2-6.

[2] 王家庭,赵丽.快速城市化时期我国城市蔓延的动力[J].财经科学,2013(5)67-76.

篇3

关键词:县域经济;体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6)04-0020-04

一、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根本矛盾

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前,党和政府的文献文件中一直采用的是“县级经济”概念,其实“县级经济”和县域经济是两个性质和内涵都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行政经济概念,而后者则属于区域经济概念,是和城市经济相对应的一个综合性概念。它是指以行政县(包括县级市、旗等)为区域单位,以县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不同层次经济要素间的联系为基本结构,通过双向反馈的人力流、物资源、资本流和信息流而发挥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因此,县域经济在内涵上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的二元结构矛盾(主要指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这一矛盾束缚了县域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阻碍了县域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接轨。二元结构矛盾主要表现为:

1.市场化与小农经济的矛盾

市场经济与传统生产方式之间不可避免存在着尖锐矛盾,突出表现为“小农户”和“大市场”的矛盾,即小生产方式与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矛盾。这一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县域经济推进工业化及农业产业化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一是小生产方式与农业产业化对资源配置合理性的要求相矛盾;二是与农业产业化对经营规模的要求相矛盾;三是与农业产业化对农产品技术含量的要求相矛盾;四是与农业产业化的开放性、灵敏性的要求相矛盾。江苏宜兴的板栗、百合等传统农产品由于加工、分级等技术不过关,市场销量不理想;蔬菜由于农药残留,市场前景不乐观,不仅导致了农产品优质化进展缓慢,也在相当程度上妨碍了农产品加工的升级和龙头企业层次的提高,很不利于农业企业的国际化竟争。如果不解决小生产方式的制度,推行农业产业化就可能成为空中楼阁。如何解决“小农户”和“大农业”的矛盾,是县域经济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难题。

2.工业化与农业经济的矛盾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任务中的第一条,也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县域经济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县域经济仍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它的核心问题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与工业化矛盾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两个率先”的实现。表现为:一是农业比重过大与新型工业化的矛盾。2004年宜兴服务业比重占34.6%;信息化水平较低,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设施严重落后;工业生产格局处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状况,使目前推动县域新型工业化的社会成本很高。二是乡镇企业集聚度差与新型工业化的矛盾。发端于乡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苏南模式”,它的典型特征就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遍地开花,“小工业”与“大农业”矛盾非常突出。三是县域消费市场的萎缩与新型工业化的矛盾。从2003年统计资料来看,城镇居民的人均饮食开支是1958元,农民的食品开支是820元,差距是2.41;城镇居民非食品的开支是3040元,农村居民的非食品开支是850元,差距是3.61。2004年,宜兴农民人均纯收入606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940元,农民所享受的教育、卫生、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还相对较低。县域消费市场相对萎缩,新型工业化没有牢靠的社会基础。

3.资源瓶颈与规模经济的矛盾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效益经济,只有规模经济才能产生效益。要达到规模经济,首要的是大规模的投入,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的投入。实际上,县域经济的发展都存在着“瓶颈”问题,即资金、技术和人才的短缺。首先,由于现行财税体制的向上集中性,造成县乡财政普遍拮据,产业投入严重不足。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2004年财政工作会议上指出,县乡财政收支缺口已不少于1万亿元。绝大多数县域都是“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其次,目前中国的科研、教育、资本、人才、信息等活性资源在大城市高度集中,造成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力严重不足,从而形成县域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脱节的局面。再次,县域居民可支配收入少,消费力低下。目前县域人均社会总产值是全国平均水平70%,相当于大中城市的1/4,人均收入仅相当于大中城市的1/3,仍有2/3的农民由于收入低而缺乏消费能力。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县域经济发展新路

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实质上是传统社会遗留问题的集中表现。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制度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解决城乡分割的歧视性制度,包括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县镇行政管理及公务员薪酬制度等方面。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努力从根本上消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以宜兴为例创新宜兴经济发展思路,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新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

目前我市的工业化水平较低,传统产业比重较大,高新技术产业分量不足;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偏少。解决以上产业结构性矛盾唯一的选择就是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也是当前应对宏观调控、提高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路:

第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经济增量。五中全会明确要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因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自主创新为主,积极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以信息化推动农业产业化,以工业总量增长壮大县域经济总量,强化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工业运行质量。按照宜兴市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和本质要求,以非金属材料和氢燃料电池两大国家级产业基地以及现有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为依托,加快崛起精细化工及医药制造业、高技术环保产业、新型建材复合材料制造业、新能源制造业和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群,积极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加快对纺织、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竟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全面推进宜兴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开放是现代文明的基本特征,也是经济一体化对县域发展的基本要求,也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开创空间。宜兴市的开放型经济是一条“短腿”,2005年,市委、市府提出了“学赶江阴,三年翻番”的奋斗目标,把发展开放型经济摆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上。主攻产业关联度大的龙头项目,大力拓展引资领域,扩大农业、服务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利用外资规模,延长产业协作链,壮大工业基础,为新型产业开辟道路。

第三,尽快建立科学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体系。建立前瞻性的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规划和专题规划,突出搞好市及中心镇的工业园区规划,将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提高县域工业集聚水平。综合规划应该包括发展战略规划、产业规划、交通网络规划、乡镇驻地规划、县城建设规划和城镇区位功能规划等。利用园区规划将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以园区为载体,将中小企业集中,发挥工业的集聚效应;通过园区招商,将外来企业集聚到园区,引导县域中小企业加入到大企业集团和优势企业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中去;积极发展配套经济,扩大新型工业化的区域外延,重点培育电线电缆、化纤织造、环保、陶瓷、服装服饰、精细化工、机械铸件等七大产业集群,拉长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形成特色化、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集群基地。

第四,新型工业化必须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新型工业化必须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壮大县域经济,推进现代化进程。农民素质已经成为农业结构战略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抽样调查显示,宜兴市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1.4%,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人数只占15.7%。在劳动力转移人数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2.3%。相当一部分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有一种本能的拒绝感、离异感和观望感。因此,政府必须尽快花大力气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信息网络建设,让农民尽快接触信息化,接受现代文明。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教育,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创新农村就业分流机制,引导部分农民去发达城市打工。新型工业化还必须同县域特色资源开发相结合,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形成宜兴具有山区、圩区、渎区区域特色的高效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将工业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培育县城特色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壮大新型工业化的区域基础。

2.创新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发展模式

农业产业化就是要有效解决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市场、小农户”的矛盾,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产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目前,问题的关键是“中介缺失”,农户在与企业关系中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控制权完全掌握在收购企业中。为此,有关专家提出一系列的“公司+农户”模式:公司+信息型龙头企业+普通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公司+信息型农业大户+普通农户,等等。但这些模式中都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项目的盲目引进破坏耕地、资本排斥劳动、公司一旦亏损就撤资导致农民更大亏损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注意三点:一是继续稳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这一体制基础。二是强化村集体的经济组织功能。条件好的村可以参照以色列的“基布兹”模式,搞有特色的村级合作经济;一般村最好以村集体作为农民代表同企业进行谈判,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换取农民就业、纳税、社会保障和村镇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企业必须有充足的资本投入和现代金融体系的支持,这就要求现行的金融管理体制必须进行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改革。四是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辅助手段,科技进步才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保证。所以农业产业化对于解决当前的“三农”问题虽有极大的正面贡献,但这种贡献不可能长期延续。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前途,核心问题仍在于如何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竞争力,使我国农业在国际化竞争中处于相对有利地位,进而达到可持续发展。

3.创新县域国土管理体制

我国的土地资源虽然总量巨大,但人均土地拥有量很少。宜兴市仅有耕地50多万亩,人均耕地不足0.5亩,且质量较好的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上级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97.476万亩,用地指标仅有3300亩,而建设用地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因此宜兴市土地负荷相当沉重,人地矛盾也相当突出。

保护耕地资源应该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工业化发展需要工业园地。解决问题的途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土地作为一项重要的生产要素要尽快由法律确认下来;另一方面,作为县域政府,要努力搞好土地经营,扩大增量,盘活存量。具体方法是先建立县级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在此基础上,政府再采取以下做法优化配置土地资源:(1)建立土地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制度,完善土地市场运作机制;(2)建立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制度,保证政府稳定的土地收益;(3)建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形成统一完善的土地市场体系;(4)建立市场化的土地开发机制,为土地资本运营制度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4.创新县域行政管理体制

我国目前的县域行政管理体制仍然沿袭计划经济时期那一套,在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的“市管县”体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城乡对立的矛盾,促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等方面起了一定作用。但现在这个体制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不可忽视的阻碍。首先,造成虚假城市化和对县域资源的垄断性掠夺,是明显的“市卡县”体制;其次,多了“市”一个地方行政层次,产生了新的条块分割,对于县域,增加了一个财政上缴层次,加重了财税负担;再次,市对县的行政垄断,不利于县域间的经济横向合作。另外,这种体制不但违背了市场经济国家城乡分治的国际惯例,而且也缺乏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我国行政区划为省、县、乡(镇)三级。“市管县”体制必须从根本上进行改革,但必须清楚,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市管县”体制改革,不仅仅是行政区划的简单变动或行政管理手段的变革,而是一场深刻的地方政府制度改革和政府权力的再分配。必须从战略高度、从国家宏观体制完善的高度进行深入慎重的研究,根据“缩省强县、创新市制、市县分治、省县直辖、乡镇自治”的思路进行全面的创新改革。

篇4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必要性;对策

我国《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重中之重。如东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目前面临着人口急剧减少,农村劳动力出现紧缺现象,从1997年就开始人口负增长,三次普查数据分别为111.6万、108.5万和99.6万人,人口规模不断缩小。同时,良好的教育,还促使如东每年输出大量优质生源三四千人,但学成回乡的不足20%。

据如东县民政局统计,截至2014年底,如东县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29.6%,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19.6%,两项指标都远远超过国家平均水平,社会老龄化程度为全省最高。人口老龄化在农业生产、居民养老、人才培养等方面给如东带来不少问题,也成为制约如东发展活力的瓶颈。作为一个正在“老去”的农业大县,全县耕地面积10.31万公顷,随着人口“老龄化”及总人口“负增长”,今后“谁来种地”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要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关键是要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业人员。

新型职业农民是职业化的新型农民,主要体现在“两新一高”上。首先是新的身份,是农民由身份称谓到职业称谓的转变,标志着农民由文化低、地位低、收入低、劳动强度高的传统身份农民转变成体面的职业农民。其次是新的作用,新型职业农民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体,能够适应现代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要求,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和较高收入水平,具有示范带动作用,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的主体力量,代表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第三是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应当接受过系统性农业教育培训,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生产技能和市场意识,能熟练运用现代物质装备和新品种新技术,长期稳定在一定区域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从概念中可以看出,未来的职业农民,农民不再是他们的身份象征,而是职业标志;农业不再是没有素质要求,谁都可以从事的行当;农民不再是以打工为主、种地为辅的兼业者,而是专业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简单的说,就是要“爱农、懂农、务农”。

新型职业农民大体分为三类:一是生产型职业农民。他们是掌握一定的农业生产技术,有较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直接从事园艺、鲜活食品、经济作物、创汇农业等附加值较高的农业生产的群体。二是服务型职业农民。他们是掌握一定农业服务技能,并服务于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群体。三是经营型职业农民。他们是有资金或技术,掌握农业生产技术,有较强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经验,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工作的群体。

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必要性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农业发展到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是建设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战略选择,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而对如东来说,又显得更为必要。

(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保证农业发展后继有人的根本措施。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持续大量转移,“人走村空”问题愈演愈烈,2014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74亿,且每年以900万~1000万的规模增长。据统计,江苏务农农民平均年龄已达57 岁,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占70%以上。在如东,连续17年的人口负增长,使得如东人口规模不断缩小,持续辉煌的如东高考成绩,促使如东每年输出大量优质生源,这就使得如东农村劳动力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由于农村里的年轻人打工的打工,上学的上学,大多进了城,只有上了年纪的人在家里种田,“50后”农民成为目前如东农业生产中挑大梁的角色。农村务农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农业生产老龄化现象严重,使得“谁来种地”问题日益突出,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日益迫切。今后中国农业的从业主体,从组织形态看就是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等,从个体形态看就是新型职业农民。因此,加快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从环境、制度、政策等层面引导和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可以吸引和留下一批爱农、懂农、务农的农业后继者,实现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保障。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虽然2004―2013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连增”,但主要农产品供求仍然处于“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紧缺”的状况。随着人口总量增加、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农产品工业用途拓展,我国农产品需求呈刚性增长,粮食的缺口也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让十几亿中国人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放心,最根本的还得依靠农民,特别是要依靠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如东是传统粮食生产大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人均粮食占有量和贡献量等多项指标一直处于全国前列。但由于如今在家种地的老的比少的多,女的比男的多,整体劳动能力和素质都偏低,导致种粮劳力不足、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困难、生产管理粗放,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益和粮食产量。只有加快培养一代新型职业农民,调动其生产积极性,农民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得到提升,农业问题才能得到很好解决,粮食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从单一农户、种养为主、手工劳动为主,向主体多元、领域拓宽、广泛采用农业机械和现代科技转变,现代农业已发展成为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产业体系。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关键是农民素质的转变,核心是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如东是传统的农业大县,普通农户“小而全、小而散”的问题比较严重,经营方式粗放的问题比较突出,农民科技文化水平不高,许多农民不会运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生产工具,接受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不强。职业农民,是具有新理念、新技能的新型农民。通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可以造就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以农业为职业的新型人才,并由他们带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对策建议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项长期工作、系统工程,涉及到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等方方面面,必须上下重视,齐心协力。只有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关心农民、关注农业,形成支持农业和尊重农民的社会氛围与合力,才能创造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环境。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虽然如东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已经启动,但部分农民由于受文化基础、家庭经济和年龄状况等因素的制约,对培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因此,要充分利用县内“两台一报”和网络等多种途径,进行广泛宣传,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于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意义,解决部分干部群众认识上的误区。要充分挖掘新型职业农民在发展现代农业、推广农业科技、提高生产经营能力、带领群众致富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典型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良好氛围。要积极宣传国家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扶持政策,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要培养造就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树立以农为业,以农创业,务农光荣,务农富裕,务农也能现代化的社会风尚。

(二)制定扶持政策、鼓励农民返乡

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实质上还是因为种地赚不到钱。为了鼓励“五有”―有点技能、有点资金、有点营销意识、有点办厂能力和对农村有感情的农民返乡创业,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打造一支用得着、留得住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必须在土地流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信贷、农业补贴、农业保险、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定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政策措施,要将现有的特别是新增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形成清晰完整的扶持政策体系。

(三)紧扣农民需求、提高培训质量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培育未来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要整合各种资源,由县农委牵头,以县农广校为具体实施单位,面向有关农业教育、农技推广等部门和单位公开选聘业务精、水平高、责任心强、热心农民培训的专家及乡土人才组建如东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讲师团,将关键农时、关键生产环节的关键技术集成化、简单化,送进千家万户、送到田间地头。在培训方式上,要根据农民特点和生产特点,既沾地气又灵活变通,综合运用现场培训、集中办班、入户指导、田间咨询等多种方式,针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科技文化需求,以农业实用技术为重点,广泛开展大众化普及性培训,提高参与性、互动性和实效性。对有一定产业基础、文化水平较高、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开展创业培训,并通过系统技术指导、政策扶持和跟踪服务,帮助他们增强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技巧、提高创业能力,不断发展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篇5

关键词:现代农业; 新型农民;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5-1232-03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指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要靠“两大动力”,发展现代农业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在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通过科技进步提高生产能力,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推动科技创新,实施科教兴农和人才强农战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必须大力发展与现代农业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农业职业教育。

1 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概念

实现农业现代化、保障农产品安全和社会和谐发展必须加速培养现代农业技术人员,这一问题现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县域职业教育与培训网络。《纲要》极具战略眼光地将农村与县域职业教育、将职业教育与职业教育体系紧密联系、同步建设。从《纲要》的表述中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建立和完善现代农业和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对促进教育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时代意义。

培养技能型人才,造就新型农民是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原农业部副部长刘瑞龙认为,农业教育、农业科学研究、农业生产三方面紧密结合,要建立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思想内核,教育、生产、科研相结合为具体表现形式的农业职业教育办学机制[2]。

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相关论述也只是提到了农村职业教育、农民职业教育、农民培训工程等概念。笔者认为,所谓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是指以教育培养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和新型农民、研究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职业教育体系。

2 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定位

2.1 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是研究推广现代农业技术的有效途径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数据来看,全国农村人口仍然有6.74亿,占50.32%,农民占到了总人口的“半壁江山”。尽管中国正在向工业化、城镇化不断迈进,城镇人口不断增加,但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意味着“人口红利”的持续衰减。要实现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是大势所趋。通过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 培养新型农民,可以推动现代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这是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价值所在和历史使命。

2.2 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是培养现代农业技术人才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形式,解决“三农”问题,要以“人”为本。这个“人”,就是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新时代农民,或者叫新型农民。新型农民应该具备“三个会”特征:第一,会运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使用新型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第二,会运用、开发和推广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新技术,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第三,会运用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 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懂经营,会管理。新型农民还应该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文明素质和法制素质。如何让传统农民变为新型农民,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在中国现行的教育框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

2.3 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是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农业现代化要求农业增长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向适度规模化、现代集约化、组织化、专业化转变,必须有大批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只有这样,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才可以推广应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才可能推广普及,农业劳动生产率才会得以提升。然而,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大多数农户仍然沿用一家一户的生产种植方式。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农业科研投入占农业产值的比重大于2%时,这个国家农业科技才能展现其生命力,农业经济与其他国民经济才能协调发展,而中国农业科技投入仅占农业总产值的0.2%[4]。只有通过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最终要被农民所掌握,才能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

2.4 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选择

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建立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笔者认为,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是以高等农业职业教育院校、中等农业职业教育院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为主,以农业科研机构、高等农业院校、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涉农行业(企业)内部培训为辅的全方位的教育体系。将高等农业职业教育或中等农业职业教育误认为是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的观点是很片面的。市场对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强大需求是推动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农业职业教育体系也应该借助市场需求的拉动,加快认清自身的定位,建立和完善体系建设,使其成为带动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

3 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3.1 办学思想陈旧,自身定位模糊

目前,中国农业科研人才培养基本上是由高等教育涉农院校和专业来承担的,农业技能人才培养绝大多数是由中、高等职业院校或政府组织的培训班来承担的,这些院校大多数是公办院校,办学观念陈旧,办学思想没有跟上社会发展和“三农”发展的步伐,缺乏就业形势发展变化的洞察力和办学理念的转变,招生和就业工作都没有与市场经济接轨,从而导致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暗淡的就业环境反过来影响其生源逐年减少。如何在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中找到自身的定位,是这些涉农教育机构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3.2 社会观念制约,涉农专业受冷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之前的农学专业由热门也变成了冷门专业。究其原因,主要源于四个方面。第一,办学思想、专业设置及教育教学方式落后于社会需求,就业率不高;第二,许多涉农院校和专业不能与时俱进,却想走学科设置“去农业化”的捷径;第三,社会地位不被重视加之一些社会偏见,很多青年人觉得学农和自己的理想相差太远;第四,工资待遇低、缺少发展潜力,农业院校的大学生毕业后不愿到农业企业、基层农技部门就业。这些原因都使农业职业教育生源严重不足。多数学生及家长不愿选择农业院校,学校普遍存在生源少、质量差的现象[5]。

3.3 实践经验缺乏,教育方式死板

影响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师资队伍的问题。农业职业院校一线的专任老师大多是从普通农业高等院校毕业的本科生,刚走出校门又进了校门,在实践技能方面明显存在着不足。在职业院校推崇项目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的教育教学中,其理论知识不能很顺利地融入实践教学中,而有实践经验的农业科研人员本就不多,且这些科研人员又不愿意到农业职业院校当专任老师。因此,现有的师资队伍无法真正满足学生和农民对实用技能的需求,更谈不上服务“三农”。

4 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关键

4.1 健全农业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制度

政府应该给予职业教育应有的地位,要将中等职业教育中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免费的政策继续深化扩大,切实转变“重普教、轻职教”的观念。农业主管部门在构建农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导和促进作用。要充分发挥行业在开展人才需求预测、推进校企合作、指导专业课程建设、开展教育质量评价等方面对农业职业教育的指导作用。指导农业职业院校根据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建立形成与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和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种、养、加、机、贸”专业体系,促进农业职业教育专业链、人才链与现代农业产业链有效衔接。

4.2 建立农业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

建立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是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创新性项目。2010年,陕西省开始实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工程”,成立了杨凌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2011年,辽宁现代农业职教集团宣告正式成立;2012年,由安徽科技学院牵头组建,省内农业职业院校和农业企业联合组建的安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正式挂牌成立。一些省市相继成立了农业职业教育集团,集团推动了行业企业与农业职业院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产品研发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鼓励农业职业院校承担农业科学研究和农技推广项目,教学人员深入基层从事农技推广服务,农业行业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农业职业院校兼职从教,实行校企合作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等措施,形成了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的长效机制[6]。

4.3 推进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培养模式和培养内容的创新。农业职业院校要坚持走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快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评价制度的改革,使教学内容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要。二是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的创新。要采取定向培养、订单培养、委托培养、职业培训等方式,加大农业技术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力度,全面提升乡镇基层农技服务机构、现代农业企业人才队伍素质,培养大批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善于生产经营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三是培养理念和培养方法的创新。现代农业职业教育还要培养农民创新精神,其关键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一支集现代农业专业理论、实践技能与创新精神于一身的高素质教育师资队伍,这是推动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制度创新 技术进步与现代农业发

展[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4.

[2] 程晓强.刘瑞龙农业教育思想对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启示[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102-106.

[3] 王思萍.浅谈加强中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实践[J].农业考古,2008(3):356-357.

[4] 万宝瑞.当前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对策[N].农民日报,2012-09-05(3).

篇6

一、休闲农业的概念

从农业长期成长的角度来看,由于休闲农业在内地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比较落后,现在众多学者对这个用语并还没有完全统一,叫法多种多样。但从总体来看,近几年来休闲农业这一术语开始逐渐被认同,现在有关休闲农业的说法,比较常见的有观光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农业。对于这些术语作者认为这些词语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互换的。根据原来留下来的相关文献,不同学者对休闲农业的定义还是存一定的差异。有的认为休闲山庄是以农业活动为核心,农业和旅游业相互联系的是一种全新的的交叉型产业。它以农业为根本,开发拥有旅游价值的农业产品,将农业生产,农业技术的应用,相关农业的加工和游客互动结合在一起,打破了以往农业以传统农的概念为核心的生产经营规模,开拓了旅游资源新的运营形式。有的学者认为休闲农业是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环境及农业特有环境资源,根据农林渔牧产业,农业生产活动,农村传统文化及农家日常生活,增强市民生活质量,加强游客对农业及农村生活的体验为核心的农业经营。休闲农业拥有农业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产业功能特点的创新型产业,有的学者认为休闲农业是一种高附加的创新型农业运营方式,休闲农业是在合理有效的利用现有农业资源的前提上,根据以旅游内涵为核心的规划,设计与经营,将农业建设,农业展示,农业管理,农产品的采摘及旅游者积极参与相互结合,让游客完全感受农业艺术与自然环境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虽然对休闲农业的定义看法不同,但是都体现了比较相近的意思,即休闲农业是以创新开发拥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与农产品为核心农业产品,农产品转化,农业艺术文化导入和游客的积极参与相互结合的农业旅游项目,是一种聚集了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的多功能性全新产业,其最主要的目的是依附休闲,开发农村资源,推动农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农村就业,增强农民的收入收益,促进乡村经济繁荣发展。

二、休闲农业的界定及其内涵

根据国内外众多有名学者对休闲农业的定义,本文将休闲农业界定为:休闲农业是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核心,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农业环境和农业文化,以农林牧副渔生产和农村文化生活为核心,以休闲农场为基准,加强游客对农业及农村生活的了解为目的,具体内涵可以从几方面来进行定义:

(一)休闲农业的资源基础源自于三农

休闲农业主要农业产品,农村环境以及农民生活等资源向外开发发展的新型产业,包含以农产品向外延伸的其它副产业,以农民生活延伸,以农业产品的延伸和农村环境的延伸等几个方面。以农产品延伸主要是对各种农产品进行加工和丰富,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发展产业链,开发农产品的多种消费道路,将生产,销售以及服务相结合,逐渐开拓农产品市场空间,尤其是满足休闲消费的要求。以农民生活延伸主要是充完全发挥和使用农村丰富的充足劳动力的作用,在对农民进行培训和训练的基础上,把农民工从农业生产阶段延伸到农产品加工,销售和休闲服务产业。以农业自身展开充分发挥和利用农业的多样性和农业独特的生产经营方案,开创优秀的绿色生态休闲环境,为游客们提供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娱乐等多种休闲模式。以农村自身向外开发主要是根据农村的传统文化,生活习惯,自然环境等资源,为游客们提供良好的休闲服务。从不同区域的角度看,休闲农业大都基本上相识于乡村地区的休闲产业。

(二)休闲农业的经营范围归结与三产

篇7

关键词:麒麟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措施;成效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1075

S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对土地的“陌生”,留守农业人群呈现出总量相对不足、整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然而,新型职业农民将以从事农业作为固定乃至终身职业,是真正的农业继承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解决了“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更能解决“怎样种地”的深层问题。

1 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业人员。2017年1月29日,农业部出台“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提出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超过2000万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提出,以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富裕农民为方向,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养职业农民为重点,通过培训提高一批、吸引发展一批、培育储备一批,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2 麒麟区农业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

2.1 基本情况

麒麟区国土面积1552km2,下辖13个街道(含经开区),3个镇,总人口72万人(户籍人口),其中农业人口40.2万人,农村劳动力27.8万人,从事大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约17万人,长期在外打工约10.8万人。201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5.7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22元。

2.2 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基本情况

2.2.1 粮食

2014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49万hm2,其中大春粮食种植1.82万hm2,小春粮食种植面积1.55万hm2,晚秋粮食种植面积1200hm2,粮食总产量2.13亿kg。从业人员11万人。

2.2.2 畜牧

2014年建成各规模化养殖小区共208个,出栏肉猪148.08万头,肉类总产量16.95万t,奶类产量4100t,禽蛋产量2.17万t,畜牧业总产值25.5亿元。从业人员7.8万人。

2.2.3 水产

2014年全区水产养殖0.2万hm2,生产商品鱼13800t,总产值1.8亿元。从业人员 0.29万人。

2.2.4 蚕桑

2014年桑园面积0.2万hm2,养蚕3.86万张,产蚕茧142.1万kg,产值6029.9万元。从业人员0.54万人。

2.2.5 蔬菜

2014年种植面积1.34万hm2,总产量3.53亿kg,总产值4.9亿元。从业人员4.5万人。

2.2.6 水果

2014年种植面积4266.67hm2(花椒1366.67hm2),产量5101.4万kg(花椒410万kg),产值1.94亿元。从业人员5.1万人。

2.2.7 花卉及中药材

2014年花卉种植面积813.33 hm2,产值2.32亿元;中药材种植440 hm2,产值3902万元。从业人员4000人。

2.3 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

截止2014年7月经工商部门登记的专业合作社共计149个,成员总数9627人。其中粮食类1个,蔬菜类11个,水果类23个,其他经济作物类31个,畜禽类61个,水产类7个,农机类6个,林业类2个,其它类7个。带动农户4.5万户。

2.4 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及分布情况

麒麟区地处曲靖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济文化较为发达,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自然、经济、水利等条件较好,气候宜人,适合多种农产品的生产,是多种优质特色农牧产品的生产基地,如蔬菜、花卉、蚕桑、鲜食葡萄、猪、牛、羊、鸡等。通过多年的引导和调整,农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和优化,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随着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的进入和农业产业合作社的兴起,农业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在整个农业生产中的比重逐步增大,作用日益突出,农业生产要素得到更加合理的应用和调配,从而促使部分农村劳动走上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农民。如珠街街道中所居委会先后种植鲜食葡萄66.67hm2,由60户农户承包经营,户均产值约15万元,户均纯收入约8万元,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80%以上,促使当地100余劳动力走上专业化生产道路,成为职业农民;再如茨营镇的蔬菜生产基地,当地农民以出租的形式将土地流转到企业,再到企业打工,从事种植蔬菜的职业。再如:东山镇、越州镇等以合作社牵头,引导部分农民主要从事畜禽养殖等的生产劳动。另外,水产、蚕桑、农机等行业,都随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随着规模化、专业化、集约生产的发展壮大,产生一大批专业化的新型职业农民。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指导意见》有关新型职业农民的分类及定义,经不完全统计,全区约有新型职业农民2万人。其中:生产经营型1万人,专业技能型0.8万人,社会服务性0.2万人。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总的趋势是:粮食生产所占比重逐步下降,特色经济作物比重逐年上升。目前粮经比约为36:64,同时畜牧业生产值占大农业比重逐步上升,达到65%以上。传统农业比重逐步下降,新型现代农业比重逐步上升,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生产方式快速发展,规模越来越大,生产手段越来越先进,经济效益越来越好,单位面积的产出及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麒麟区农业产业分布情况,除粮食作物种植作为主导产业广泛分布于全区农村各地外,其他产业逐步形成连片生产、园区生产的趋势,并形成一定的地方特色。如:茨营、越州的外销蔬菜,珠街、沿江的鲜食葡萄,茨营的蚕桑,东山的山羊,越州的万头养猪场等。

2.5 新型职业农民现状及培育需求分析

根据初步的调查统计,基本符合新型职业农民条件的大约2万人左右,约占全区农村劳动力的7%左右,占农业从业劳动力的11.7%。类型比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5:4:1.其中:生产经营型约90%以上为专业大户,主要分布在蚕桑、水果、水产及畜牧养殖等行业。专业技能型主要分布在农业龙头企业、种植、养殖园区,主要是农业工人、农业雇员。社会服务型分布于农村各地,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除少数在社会化服务组织中工作外,大多数人以个体服务的形式存在。如:农用汽车驾驶员、拖拉机驾驶员等。

麒麟区新型职业农民的产生以及这支队伍的发展壮大,是伴随着麒麟区农业生产的总体发展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新型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发展的。特别是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农业的发展,客观上需要大批新型职业农民。比如农业企业的产生,必然产生农业工人;生产规模越大,社会化服务需求就越大,也就产生相应的服务型职业农民。同时,职业化的农民又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的需要。总之,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也就是说农业要发展,必然要走现代农业的道路,现代农业的主要标志是高效、优质。而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生产形式是高效、优质的前提,而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生产形式就必然需要大批的有一定专业技术、技能,有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但就麒麟区现有的所谓新型职业农民而言,虽然大多数经受过不同形式和不同层次的培训,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或有一技之长,但总体素质较低,生a、经营、服务能力不高,离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有较大差距。如何通过教育、培训、培育和造就一大批符合麒麟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具有较高生产、经营、服务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是摆在麒麟区面前的重要课题,可以说是当务之急,是麒麟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

以上分析表明,麒麟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理论上讲,全区需要培育约有2万人之多。但就麒麟区农业生产发展现状及远景发展规化而言,依据现有培育能力要在短期内培育大批的新型职业农民,还有很多的困难需要克服,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当前的重点是开展对现有职业农民的培育,特别是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的培育工作。逐步开展对其他专业技能人员的培育。

3 麒麟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培育对象年龄结构不够合理

从年龄结构来看,青年农村实用人才数量较少,大部分农村实用人才年纪在45岁以上,队伍普遍年纪较大,有进一步老化现象。

3.2 培育时间上存在矛盾

新型职业农民系统培训真正要让农民系统掌握一门基本的业务技能,需要较长时间,按省要求生产经营型至少要15d以上,专业技能型也要5d以上。现阶段农村中青年大部分外出打工,在家务农的大部分45岁以上,而且都经营着如水稻、生猪等1~2项主要产业,要离开家中1~2d也许还可以,要5~6d离开家来学习培训,家中的产业受到影响,相当困难。即使走得开,农民在家打工150元/d左右,而培训5~6d就少赚700~800元,一般农民是很难想得开的。

3.3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渠道

虽然有农业部门、人事就业部门、教育部门等,但培育的角度不一,而且都以速成培训居多,很难达到提高整体综合素质的效果。

3.4 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定工作面临困难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是一项涉及多行业、多部门的系统工程,农业部门作为牵头部门,还需得到其他部门的重视和配合,加上区域内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制定统一认定标准难度大。

3.5 扶持政策难以落实

虽然从产业扶持、科技扶持、社会保险、金融支持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扶持政策,但由于这是一项综合性很强、要求很高的工作,目前难以全面落实。

4 麒麟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要措施

为确保麒麟区新型农民培训项目的顺利实施,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措施,归纳起来主要是围绕“1个宗旨,2个目标,3个原则,4个到位,5个结合,8个落实”开展工作。

4.1 1个宗旨

培养新农民,推广新技术,服务新农村。

4.2 2个目标

通过培育和教育,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专业骨干农民。让学员来了能学,学有所得,学了能用,用了能增收、增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4.3 3个原则

创新的原则,包括培训方式的创新,培养内容的创新,培训思路的创新;务实的原则,主要力求做到实际,实用、实效;服务的原则,就是坚持为“三农”服务,围绕麒麟区“三农”工作的重点、特点开展培训工作。

4.4 4个到位

经费到位、宣传到位、措施到位、管理到位。

4.5 5个结合

培育与提高学员整体素质相结合;培育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培育与新型优势产业培育相结合;培育与当前“三农”主题相结合;培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4.6 8个落实

政策落实、组织落实、责任落实、学员落实、教材落实、教师落实、教学场所落实和教学环节落实。

5 麒麟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取得的主要成效

麒麟区在近几年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总结,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基本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与麒麟区“三农”工作相适应的农民科技培训教育路子。成效显著,影响面十分广泛,其影响不仅仅限于农业生产技术层面,还对整个农村的社会、经济、文化、观念等诸多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良性影响。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5.1 增收、增效明显

通过培训,学员从中学到了一定的生产、管理、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及时有效的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收效明显。在跟踪调查中发现,在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的农民中,一般受过培训的农民收入比未受到培训的农民的收入高20%~30%,有的甚至高出50%以上。特别是从事蔬菜种植、花卉种植和鲜食葡萄种植的农户,这种差别就更加明显。如花卉种植中,每667m2产值最高是1.25万元,最低值只有0.26万元,相差近5倍。而他们的每667m2生产成本基本上相同,对于每667m2产值只有0.26万元的花农来讲,效益基本为零,而对于每667m2产值为1.25万元的农户来讲,每667m2的收益近万元。

5.2 生产、生活方式,精神面貌明显改变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特点就是一个“新”字,通过对学员进行新科技,新知识,新观念灌输,使学员获得许多新的东西,培养了新一代农民的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他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在生产方式方面,学员学到了知识和技能,接受了新的生产观念,对从事专业生产有了信心,大胆改变传统生产方式,采用全新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方式进行生产,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效益,增加了收入。推动了一些村的新产业形成和发展,促进了麒麟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方向的发展。生活方式方面,由于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科学技术的传播普及,经济收入的增加,人们头脑中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人们想的问题多了、新了,观念、意识变了。许多学员在培训前,或缺乏追求,或缺乏进取精神,或有追求,想进取,但苦于学习无门,创业无路,整天沉迷于赌博、喝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当中,逐步养成不良习气,成为家庭、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培训后,他们从中学到了科技知识,学到了做人的道理,有了创业的方法和勇气。毅然走上科技致富的道路。在一些村f可以看到学科技、用科技、科技致富的人越来越多。总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方面,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并将持久的发挥积极作用。

5.3 推动和促进麒麟区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和发展

农业产业化生产是未来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点、统筹规划、集中连片”的原则,加快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化格局,是麒麟区最近几年乃至将来一定时期内农业工作的重点。如何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突出发展新兴主导产业,逐步走上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的问题。是摆在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及领导面前的突出问题。而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素是多方面的,科技的支持是核心要素,而农业从业者的综合素质问题就成了成败的关键,因为没有大批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劳动者投入其中,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懂得了这个道理后,麒麟区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给予了高度重视,并结合麒麟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内容和具体项目,培育了大批专业技能型新型农民,直接投入到农业产业化生产当中,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可以说麒麟区的农业产业化能够快速发展和推进,一定程度上得益于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这个平台,培养了大量专业技术农民,为麒麟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5.4 典型带动,示范效应明显

麒麟区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初始,就把培育定位为以培养专业型骨干农民为主的培训,注重吸收当地骨干农民、专业户、科技致富带头人等在农村有一定影响的农民参加培训。所以,培训后的学员无论在生产经营方面,还是在生活、学习方面,都反映出较强的典型带动示范效应。有的示范村,由于少数学员带头从事如养猪、葡萄种植、蔬菜种植,花卉种植等专业化生产,取得效益后,带动更多农户,继而逐步形成许多各有特色的养猪专业村、蔬菜专业村,花卉专业村,葡萄专业村等,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化格局,促进了麒麟区农业产业的发展,改善和优化了麒麟区农业产业结构。促使更多的农民投入到麒麟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的行列中来。

5.5 法律意识增强

不但要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办成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用科技致富的阵地,还要使其成为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宣讲道德、文明的舞台。因此开设《农村政策与法规》课,并纳入各教学班公共必修课,在讲授时结合农村特点,采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大众化口味的方式讲解,受到学员普遍欢迎,并产生很好的效果。得到当地乡、镇党委政府充分肯定。主要作用体现在:宣传了党在农村的基本方针政策,拉近了党群关系;让学员受到一次难得的普法教育;宣扬了社会主义道德文明,提倡了社会主义风尚;促进学员法律、道德、政策观念和意识的形成;促进了麒麟区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冯绍贤.麒麟区年鉴[M].德宏民族出版社,2015.

[2]罗树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综合知识读本[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篇8

关键词:新型农业;农业机械化;协调;关系

我国的农业发展由来已久,是众所周知的农业大国。现阶段我国各行各业都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农业发展同样在发生着改革性的变化,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逐步被淘汰,新型农业正在崛起,特别是在中国制造的飞速前进中,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了新型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新型农业与农业机械化的协调关系进行研究,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 我国新型农业的发展情况

在我国的农业领域,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生产资料越来越多,生产力也逐年提高,但是传统的农业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新型农业应运而生,从目前发展较好的新型农业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新型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精分细化了发展形式和方向,每种农业形式都有自己的发展特色,对农业机械化作业的要求都不尽相同,但是,要想发展好这些新型农业必须利用好农业机械化的协调关系。

二、 新型农业与农业机械化的协调关系

新型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只有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出农业机械化的优势生产作用,才能实现新型农业的优质高产目标,不断地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根据我国的新型农业主要形式,本文对新型农业和农业机械化的协调关系进行了探索分析,主要成果如下:

(一)有机型农业与农业机械化的关系

有机型农业是英国的农学家霍华德在1930年左右提出的新型农业概念,最早也是在英国展开实践。在有机型农业的发展中,主要特点就是杜绝化学污染,完全不用化肥、农药等人工合成养分和药剂。最近几年,这种农业形式发展得比较好,广受市场欢迎。有机农业与农业机械化的协调关系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研究课题,首先,我们必须研究符合本国国情的有机农业机械设备,建立为有机型农业服务的机械化建设目标和标准。其次,在有机农业的发展中,必须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生产模式,把针对有机农业开发的农业机械化技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最后,在有机农业的生产管理上应全面借助信息技术,精准选择和调配农业机械,从而带动农业生产和农业机械的协同向前发展。

(二)生态型农业与农业机械化的关系

生态型农业最早是由美国的土壤学家Albreche W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主要是指在生态上能自我维持运转的农业发展形式。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一般遵循生态系统循环运行的基本原理,从我国目前的生态型农业发展情况来看,具体发展思路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出,生态农业相对于其他农业来说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循环发展产业,这种形式的农业既能保持土壤的肥力可持续利用,又能减少环境污染,还能维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功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从我国的生态农业与农业机械化的协调关系来看,主要包括:

1、 研l出符合生态农业发展需求的农业机械设备,充分挖掘现代制造技术对自然生态利用和保护的潜力。

2、 研究出符合当地自然生态发展趋势的农业生产技术,把生态农业的建设管理和相关的农业机械应用结合起来,实现全领域的协同发展。

3、 开发适用于生态农业生产以及农业机械制造的数据平台,把生产需求和制造目标统一起来,实现特色农业和高精尖制造技术的无缝对接,达成双赢的发展目标。

(三)普通型农业与农业机械化的关系

在我的现代农业发展中,虽然呈现百花齐放的多元化发展模式,但是主要还是以普通型农业发展模式为核心,针对目前大规模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农业机械化极大程度地减轻了农业生产强度,实现了科学化管理目标。普通的新型农业与农业机械化已经形成了密不可分的伙伴关系,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上,农业领域和农机领域必须全面深化改革,以先进的农机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同时又以农业生产为农机技术的创新提供支持,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

结束语

新型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在新型农业的建设生产中,我们应全面把握农业机械化带来的积极影响,利用好二者之间的促进作用,在发展好新型农业的同时也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农村;农业;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C9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4-5832-04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对中国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有着重要意义。党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早在1994年,中国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就明确提出了“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一般来说,农业可持续发展包含生产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生态可持续性三个层面。只有这三个层面的要求全部满足,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劳动力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之一。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日益下降,农业部门的比较效益逐步降低。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镇,转向第二、三产业。在这一背景下,如何保证高素质劳动力的供应,实现农业在生产和经济上的可持续性,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从现阶段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来看,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应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1 对相关概念的界定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角度,寻找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农村社会保障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都是内涵较为丰富的概念,在进行理论分析之前,有必要对这两个概念作简要的界定。

1.1 农村社会保障

虽然社会保障制度早在17世纪初就已经在英国产生,但是,最早提出“社会保障”概念的是美国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1]。社会保障是一个社会政策概念。由于各国采取的政策不尽相同,对社会保障的定义自然也会存在一定差异。例如,国际劳工组织在1942年就认为,社会保障是指通过一定的组织,对该组织成员所面对的某种风险提供保障,为公民提供保险金、预防或治疗疾病,失业时进行资助并帮助他重新找到工作。中国学者郑功成[2]则认为:社会保障是各种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的统称。

虽然理论界对“社会保障”概念的定义有所不同,但是对其内涵的概括则较为一致。一般来讲,社会保障都是以国家财政为后盾,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形式来实现的;其对象是所有的社会成员,主要内容是为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确保他们不因特定事件的发生而陷入生存困境;其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在中国,由于历史和多方面的原因,社会保障被分割成城镇和乡村两个部分。城镇部分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军人保障和其他一些制度。其中,社会保险又包含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5种类型。而相比之下,农村部分在内容和种类上都比较少,目前基本只有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两大类。其中,社会保险主要包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种形式,而社会救助则主要包含灾害救济、特困救助、五保供养等3种形式。此外,农村社会长期依赖的家庭养老、土地养老、互助共济等传统保障方式仍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作用。本研究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分析将主要围绕上述几种形式展开。

1.2 农业可持续发展

198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议会通过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研究教育法》,最早提出了“可持续农业”的概念。同“社会保障”一样,理论界对“可持续农业”的定义也存在着分歧[3]。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可持续农业”是指“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改革,以确保当代人及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农业;这种农业能够永续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的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永不退化、技术上应用适当、经济上能够持续下去,并能为社会所接受的农业”。《中国21世纪议程》则将“可持续农业”定义为“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指导下,总结吸收各种农业方式的成功经验,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并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建立起来的农业体系”[4]。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概括为生产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生态可持续性三个层面。“生产可持续性”是指农业生产的产品要不断满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实现生产上的“可持续”要达到如下目标要求:①农产品供应量持续;②生产水平提高;③技术保持先进;④生产条件改善;⑤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⑥土地利用率稳步提高。“经济可持续性”是指能持续地获取经济效益。实现经济上的“可持续”要达到如下目标要求:①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②经济效益不断提高;③农民生活不断改善;④劳动效率不断提高;⑤生产规模不断扩大;⑥市场与产品流通体系不断完善。“生态可持续性”是指要合理地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不断改善生态环境[5]。

2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性

社会保障制度以所有社会成员为服务对象,并通过社会成员中的关键部分——农村劳动力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联系。可以说,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农业劳动力的供给数量和质量,约束农户的农业生产决策,进而对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劳动效率的提高、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升等多个方面造成影响,而这些恰恰是决定农业在生产和经济上的可持续性的关键因素。社会保障对劳动力及农业生产决策的影响在贫困地区表现得更为突出。

2.1 导致农村高素质劳动力流失

获得足够的生存和生活保障是劳动力从事生产劳动的前提。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很多农户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无法获得充分的生活保障,极易因疾病、意外伤害等事件而陷入生存困境。《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0)》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农户成员中95.7%参加了各类医疗保险,而贫困农户成员参加的比例为95.1%;全国农户成员中13.0%参加了各类养老保险,而贫困农户成员参加的比例仅为4.3%。贫困农户参加各类医疗、养老保险的比例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离开农村前往城镇以期寻找劳动报酬较高、保障较为充分的工作机会,成为贫困地区高素质农村劳动力的明智选择。如果这种趋势长期持续下去,农村高素质劳动力将大量流失,导致农业劳动力素质将会长时间维持在较低水平。据统计数据,2009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3年,16岁以上盲率为8.2%;而在贫困农户中,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4年,16岁以上盲率高达15.1%。

2.2 造成农村劳动力损伤

在缺乏保障制度的情况下,贫困地区的农民在遭遇疾病或意外伤害时,往往因为经济困难而得不到及时和足够的治疗,因而出现健康水平下降甚至致残、身故等问题,并最终导致部分或全部地丧失劳动能力。2009年全国扶贫重点县的体弱多病和患长期慢性病的人口分别占到了1.5%和3.9%,有病不能及时就医的比例高达8.8%,而有病不能及时就医的主要原因就是经济困难。

2.3 挤占农业生产和人力资本投资

由于缺乏必要的保障措施,在遭遇特定事件冲击时,贫困的农户可能选择利用农业生产资源来应对冲击,如动用生产资金、变卖生产资料等;有些农户甚至不得不采取一些饮鸩止渴的办法来渡过难关,如减少食物消费、放弃自身或家庭成员的教育培训机会等。2009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为1 636元,而贫困人口仅为870元;全国农户16周岁以上成员中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人口比例为31.3%,而在贫困农户中仅为23.5%。这些消极的应对办法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农户未来的农业生产投资,并会导致人口营养不良、儿童失学等,进而对中国人力资本的长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2009年中国扶贫重点县农户人均生产性支出978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仅相当于2004年全国的平均水平。另外,根据卫生部等部门公布的统计资料,在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和低体重率方面,中国农村总体的比率分别为17.3%和9.3%,而贫困农村地区的比率分别高达29.3%和14.4%;在1岁儿童的生长迟缓率方面,农村总体比率为20.9%,而贫困农村地区的比率则高达34.6%。

3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总体而言,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尽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尚较小,保障水平不高;社会救助属于扶贫济弱式的制度,仅覆盖少数困难人口群体,且保障水平同样较低。此外,作为社会保险的重要补充,商业保险正在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的运营模式,但业务规模相对较小;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状况的急剧变化,一直在农村发挥重要作用的传统的保障方式正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这无疑加剧了农村保障不足的形势的严峻程度。

3.1 社会保险制度

目前,中国农村社会保险还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在医疗保险方面,2003年开始试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主体。《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0)》显示,2009年全国农户成员中95.7%参加了医疗保险,其中,91.5%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5%参加了城镇医疗保险,0.9%参加了商业保险,0.8%参加了其他医疗保险。然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虽然覆盖面广,但保障水平相对较低。根据卫生部的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底,全国有2 678个县(区、市)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口数达到了8.36亿人,参合率为96.0%;2010年度筹资总额达1 308.3亿元,人均筹资仅156.6元,全国基金支出1 187.8亿元,补偿支出受益10.87亿人次,平均受益只有每人次109.27元。

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的情况也与此类似。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2010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4 223万人。其中,参加了工伤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仅为6 300万人,只占总数的26.01%;参加了医疗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4 583万人,只占总数的18.92%;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3 284万人,占总数的13.41%。

专门针对农村建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也存在着覆盖面窄和保障水平低等问题。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2010年末全国有27个省、自治区的838个县(市、区、旗)和4个直辖市部分区县开展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全国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0 277万人,不足农村人口总数的1/5;全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453亿元,其中,个人缴费225亿元,人均缴费218.94元;年底领取待遇人数2 863万人,基金支出200亿元,人均支出698.57元。

3.2 农村社会救助制度

扶贫济弱的性质决定了社会救助制度只能覆盖少数困难人口群体,且保障水平也较低。民政部公布的数据表明,截至2010年底,全国农村得到“五保”供养的人数为534.1万户,556.3万人,全年各级政府财政共发放农村五保供养资金98.1亿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77.4万人,集中供养年平均标准为2 951.5元/人;农村“五保”分散供养378.9万人,分散供养年平均标准为2 102.1元/人。2010年底,全国共有2 528.7万户、5 214.0万人得到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全年共发放低保资金445.0亿元,平均标准为117.0元/人·月,月人均补助水平为74元。2010年全年累计救助贫困农民5634.6万人次,其 中,民政部门资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4 615.4万人次,人均资助参合水平为30.3元,民政部门直接救助农村居民1 019.2万人次,人均救助水平为657.1元。

3.3 商业人身保险

商业保险目前在农村主要有3种业务模式,即市场销售、小额保险和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但是目前这3种模式的规模都比较小。在市场销售方面,以经济大省山东省为例,该省保监局专项课题组调研数据显示,2007年山东省城乡人身险密度分别为552.24元和196.14元,城镇约为乡村的3倍。在小额保险方面,根据《2010年中国保险年鉴》公布的数据,截至2009年底,全国试点省(区、市)达到了19个,试点公司从4家增加到6家,试点累计承保超过1 110万人次,保费收入2.7亿元,提供的保障金额达到近1 700亿元。在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面,截至2008年底,全国仅14个省(市、自治区)的115个县(市、区)开展了保险公司参与新农合工作,托管资金为63.7亿元,补偿只有673.8万人次。而在参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面,则仅有四川德阳和江苏宜兴等屈指可数的几个成功模式。

3.4 农村传统保障方式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农村传统的保障方式正日益受到严峻的挑战。首先,家庭规模的缩小降低了农民家庭内部分散风险的能力。《2010年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公布的数据显示,1978年至2009年间,农村平均每户的常住人口数呈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5.7人下降至2009年的4.0人。其次,人口流动性的增强降低了群体保险的能力。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0年,外出农民工总数量为15 335万人,已超过农村人口总数的1/5。最后,支出水平居高不下也限制了农民的自我保险投入能力。近些年来,农村家庭总支出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一直处于较高水平,1990年为91.22%,2000年下降至84.31%,但2008年又回升至88.28%。较高的支出比例制约了农村家庭通过积累资源进行自我保险的能力。

4 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显然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换一个角度说,要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

1)应尽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稳定农村的人力资本水平。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应分地区、分阶段稳步推进。首当其冲的是应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在此基础上,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先建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小额保险制度;商业人身保险主要发挥辅作用,在全国范围内为相对富裕的农户提供层次和水平更高的人身保险服务。

2)提高农村居民的福利待遇,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农业部门。在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提高农村居民的福利待遇水平,吸引高素质的人才进入农业部门。如稳定农村的集体建设用地制度,使农村居民和农业生产者都能获得宅基地并可自建住房;在特定行政村从事农业生产者均可获得集体经济收益分红;为农业生产者提供更大比例的社会保险保费补贴等。

3)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产业融合和城乡统筹。随着中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第一、二、三产业逐步融合,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将实现统筹,农业和非农产业将会有机结合成为一体,社会保障也不再有城乡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 邢安会.社会保障涵义辩析[J].财税与会计,1995(2):3-7.

[2]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 张 铮.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改革[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7(2):36-37.

篇10

我国柴油消耗的35%~40%是农机的柴油消耗,而我国又是农业大国,所以农机的能源消耗不可小觑。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程度达到了60.8%以上,而在2012年生产的柴油量达到了15000多万t,我国的战略目标是在2020年以前,实现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70%,而达到这个战略目标需要消耗的柴油量至少为7500万t。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农业柴油消耗量约占我国年生产石油总量的30%左右,而农田作业和农业运输占据了农业柴油消耗的70%以上,消耗柴油最多的农田作业环节为耕整地、收获、种植,农业大省消耗的柴油量远高于其他省份。

2.农机能耗高的原因

由于经济条件限制,传统的农机大部分是小型的,小型农机具有能耗高、效率低的缺点,并且可能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例如现在农村普遍使用的农用三轮车和小型拖拉机等,都存在上述问题。一般情况下,农机的发动机使用的是柴油机,在长时间使用后,柴油机的活塞等构件会发生磨损,造成阻力增加,使功耗增加,耗油量也随之增加,但是柴油机功率却逐渐下降,使用者不重视农机检修,造成严重的能源浪费;再者,喷油器可能发生雾化不良或者滴油的问题,柴油无法充分燃烧,油耗也会因此增加。使用者在农机出现问题后仍然继续使用,部分气缸无法正常工作,会极大地增加油耗。我国的农田地块较小,在农田作业时,农机需要频繁地转移路线或者转弯,真正作业的时间却不多,极大地降低了农机利用效率。很多农机操作人员都是农民,他们的知识水平不高,也没有节能减排的意识,没有系统地学习农机操作技能,造成农机浪费和磨损严重;还有部分农机已经超出了使用年限,但是使用者不愿花费资金更换,这些农机油耗非常高,同时效率也较低,部件之间较大的阻力会严重的增加耗油量。

3.推广农机节能减排技术

数据显示,国外农机油耗比我国农机油耗低30%左右,所以,我们需要大力发展新型柴油机技术,以实现降低排放和节约能源的目标;其次,农机的使用条件必须得到改善,我国耕地地块面积小、数量多,农机作业需要频繁的改换路线和转弯等,造成效率低下,资源浪费,这也是推广农机节能减排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要有效解决农机的节能减排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养节能意识。农机节能减排是一项长期工程,而农民也就是农机使用者是节能减排的主要力量。我们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节能减排氛围,通过宣传画、讲座等形式,普及农机节能减排概念,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节能减排观念。通过调查研究,找到农机耗能高的原因,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节能减排措施。

(2)选用优良农机。很多农机已经超出了使用期限,这些农机排放量大并且效率低下,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标准。我国有关于农机的相关补贴政策,我们要善于利用,尽快用科学技术水平较高的新型农机替换旧的农机设备,引导农民选购安全、可靠、环保、能耗低的农机,淘汰污染严重、能耗较高的农机;加强对干部群众的教育力度,培养农机使用人员的节能减排意识,提高其整体素质,逐步对落后农机进行淘汰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