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振兴报告范文
时间:2024-02-21 17:47: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振兴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胎儿畸形;超声检查
【中图分类号】R714.5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1-0058-01
胎儿畸形发病率约3%,种类繁多;以中枢神经系统的畸形最为多见,占胎儿畸形的60%~70%[1]。产前诊断胎儿畸形是目前公认的重要环节,可对整个妊娠过程做出合理的处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9例胎儿畸形中,孕18~28周。其中26例为首次B超检查发现胎儿畸形,3例为第二次B超检查发现。妊娠前3个月患病史19例,无患病史10例。
1.2 方法 检查仪器为PHILIPS 400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患者无需特殊准备。经腹做多切面扫查。仔细观察胎儿各个切面的结构完整性,及相邻脏器的关系,有无异常声像。
2 结果
27例患者经引产后均证实胎儿畸形。1例孕28周超声诊断肾积水,1例超声诊断胎儿型多囊肾,均未按要求随访。见表1
3 讨论
超声诊断胎儿畸形是从形态学角度观察,因此超声所能发现的胎儿畸形必然存在解剖上的畸形,并且畸形明显到足以被超声发现。①无脑儿:如孕10~12周时仍探查不到头颅光环回声,则提示无脑儿存在。无脑组织回声,脑中线回声消失,部分无脑儿脑组织自颅顶处向外甩出,可见脑组织漂浮于羊水中。胎儿眼眶位置较高,似蛙头状,面部显示口唇和鼻部回声,羊水量多。②脑积水:侧脑室无回声区增大,第18孕周后,侧脑室与大脑半球比值>0.5。少数病例可表现侧脑室枕角增宽,侧脑室与大脑半球比值正常。脉络丛强回声在脑脊液中漂浮。但妊娠20周之前脑组织是在充满脑脊液的颅腔中生长发育,脉络丛充满整个脑室,因此诊断脑积水应慎重。③脑膨出:胎头颅骨环状回声形态不规则,胎儿头枕、额部自颅顶向外突出一球形囊状物,单纯脑膨出者为边界呈清晰的线状强回声,内为无回声区。脑组织同时膨出时包块内可有不规则回声,随着胎儿活动囊状物可在羊水中晃动,有时包块随脑室压力变化而有回缩或膨出。颅内结果改变,如脑积水、脑中线偏移、脑结构紊乱等。④腹裂:胎儿腹壁有缺损,缺损处突出一包块,可有肠管、肝脏、脾脏、胃、心脏等。⑤胎儿腹膜腔积液:胎儿腹腔内有大量液性暗区,腹腔内容物漂浮于积液中。⑥胎儿型多囊肾:超声往往不能显示其内囊性结构,仅表现为肾脏体积增大,肾实质回声增强,使肾实质与肾窦回声相似。⑦心脏外露:胎儿心脏暴露于胸腔外,可分为型和被覆型。
4 小结
超声检查是检查胎儿畸形的首选方法之一,可直接显示胎儿畸形的部位。但胎儿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同一种结构可有不同的声像表现,因此诊断胎儿畸形要排除某一发育时期的生理变化[2]。
参考文献
[1]贾译清.临床超声鉴别诊断学,第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857.
篇2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业;发展对策
引言
报告中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处理好“三农”问题的关键,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分,也是逐步成为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当地的基础设施也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进而产生许多工作岗位,为当地的贫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使人民的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村民通过美丽的自然环境,得到了源源不断的收益,生活在生态宜居的地方,村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就会大大提高。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也会被更深层次地发掘弘扬,一些古老建筑、优秀的传统少数民族文化就会被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居民的思想会更加开放,与外界的交流会更多,为了更好地吸引外界游客,村民会积极学习,进而提升本村文明风气,这对于乡村精神文明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贵州经济的发展增速虽然较快,但相对于一些发达地区增长空间较大,乡村旅游业起步相对较晚,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因此,本文将贵州省旅游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贵州旅游业实现乡村振兴提出了一些措施。
1贵州省旅游业的现状
贵州是名副其实的旅游大省,打造了“爽爽的贵阳”等脍炙人口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而且旅游业也是全省经济支柱产业。据贵州省统计局数据,2019年,贵州省接待游客113526.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318.8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7.21%、30.07%,占据贵州省2019年GDP的很大一部分。在乡村旅游业的推动下,国家政策的倾斜与扶持,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旅游+农业”等模式的不断发展,贵州省大部分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贫困乡村摆脱了贫困,建成了新型的农村。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好花红镇好花红村、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万峰林街道处纳灰村入选了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对于贵州省来说,乡村旅游业一直是当地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产业。
1.1“山地旅游+地方特色”模式
贵州省依靠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拥有较多丰富多彩、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舒适宜人气候条件。同时贵州的历史文化底蕴颇为深厚,从1930—1936年,的足迹遍及贵州的68个县(市、区),留下了众多历史遗迹,如娄山关战斗遗址、会址、乌江渡口、四渡赤水等地点。这些丰富的资源条件,形成了目前贵州旅游产业的一个发展模式,创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主体功能区,形成了特色突破、多极拉动的旅游模式。
1.2“全域旅游+智慧旅游”模式
贵州省发挥交通与旅游区位优势,做好荔波、赤水、七星关、碧江、玉屏、盘州、独山、道真、威宁、桐梓、思南、从江、罗甸等多个旅游门户,创建了多个优质的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了“云游贵州”全域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和相关旅游服务APP,形成了以花溪青岩古镇、黄果树瀑布等景区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智慧景区,引领带动了贵州旅游产业的高质量、智慧型、全方位的发展态势。
1.3产业融合模式
贵州省创建了旅游业和农业相互融合发展的特色旅游模式,形成了具有贵州独有的特色乡村旅游。在贵州山地特色的基础上,探索研究出了观光体验、休闲创意等特色功能融合模式,通过发挥区域种植、养殖特色,合理系统地设计和规划,建设乡村商业品牌,充分利用品牌效应,同时依靠当地特色的民风民俗文化、生态田园风光等优质旅游资源,提供多种多样的体验式游玩服务,让游客充分地沉浸式观光畅游,创新打造了一批具有贵州独有特点的农业与乡村旅游休闲示范区,为突出“爽爽的贵阳”的城市形象定位和宣传多彩贵州作出贡献。
2贵州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2.1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由于地势原因,贵州省山区较多,导致乡村发展建设较为缓慢,一些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卫生等方面设施较为落后。而对于游客而言,这些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否和旅游体验感息息相关,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游客的反馈将决定这些旅游景点是否可以长久发展。很多景区在村镇,然而有些道路坑坑洼洼,并未得到很好的修缮,停车场位置不足使得出行不方便,景点之间不能快速直达,基本没有公共卫生间,卫生间多为村镇村民自建,卫生环境较差,旅馆多为自家房屋改造,住宿条件简陋,卫生不达标等一些问题都将会带来游客一些负面反馈,导致游玩时间缩短,经济收益减少,甚至可能会产生负面宣传,不利于景区的长久发展。
2.2缺乏专业人才,管理制度不完善
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而言,不可或缺的就是专业化的管理人才。然而对于乡村旅游业而言,很多景点都是依靠当地居民经营,以农家乐、民宿为主,性价比较低,村民由于缺乏专业的经营与管理知识,很多村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导致综合素质偏低,服务水平和质量均有待提高。同时,还因为管理制度混乱,缺乏规范化统一的管理制度,使得乡村旅游业呈现一种杂乱无章的粗放式经营状态。要想实现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多个部门之间协同合作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然而现存的问题却是难以形成统一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以及缺乏现代化专业化的管理人才。
2.3乡村旅游品牌缺失
对于旅游业而言,一个知名的品牌显得尤为重要。一些知名旅游胜地和城市文化旅游景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知名品牌,而对于贵州省当地的乡村旅游业而言,则缺少品牌。乡村旅游业主要依托于当地政府,靠政府的力量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很少会与第三方合作,如旅行社、旅游公司等。同时,由于乡村旅游规划并没有制定管理制度,因此政府对于乡村旅游的财政支撑可能是有限的,会阻碍当地乡村旅游业的优化配置和资源整合。临近的乡村之间未必能够形成利益共同体,产生集群效应。大部分都还处于“农家乐”这个层面,不能创新推出更具有发展前景的旅游品牌,缺乏竞争力。
2.4安全意识薄弱
安全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保障,目前贵州省的乡村旅游还存在一些安全问题。贵州地形比较复杂,有很多瀑布和大水潭,安全隐患较大。安全设施落实不到位,如,濒临水潭的地方没有安装防护栏,缺乏安全警告牌等。一些森林探险项目存在安全问题,如,一些岩洞没有开发,就对游客开放,探险项目没有配备专业的导游,而是由游客自行联系当地的村民来引导,甚至在旅游旺季,人手不够的时候,由当地未成年人充当导游,引导游客进山探险;而且山里部分地方没有通信网络,遇到突发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
2.5环境保护不力
对于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而言,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绿色手段,帮助实现乡村振兴。然而在实际的乡村旅游产业开发过程中,有些人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对当地的旅游景点大肆开发,一些洼地、峰林、峰丛、溶洞、暗河等遭到破坏,甚至破坏了原有的历史遗迹、生态资源等,使其变得面目全非,最终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而且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不够,只顾“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管生态环境的修复。如,直接将废水排到河里,就地焚烧垃圾等行为。
3贵州旅游业实现乡村振兴的措施
3.1推动基础设施与旅游区域的协调发展
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是要保证旅游景区有配套的基础设施,如加宽美化乡村连接县城的道路,修建公共卫生间并配备工作人员定时清扫,对餐饮及住宿情况进行持续监督,通信网络全覆盖等。只有拥有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安全舒适的景区环境,游客才能在游玩时感到身心舒畅,扩大景区的口碑,游玩人次才会增加,乡村旅游才能更好地发展。由此可见,基础设施的提升、人居环境的改善,是乡村旅游提质升级的基础性保障。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在规划区域旅游时应将基础设施建设考虑在内,将餐饮、住宿等行业与乡村旅游融为一体,相辅相成,共推贵州旅游业的经济发展。
3.2完善旅游业规划,保障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自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后,贵州旅游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紧抓这次机会,开发旅游资源,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利于贵州将自然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添砖加瓦。但是大开发不等于滥开发,不能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要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寻找平衡,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障自然资源不受损害,要积极保护当地的峰林、峰丛、溶洞等自然景观,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提高当地居民和游客保护环境的意识,只有在保障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旅游业经济才能持续稳步增长。
3.3挖掘民族文化特色,突出乡村旅游特色
通过挖掘各地民族的历史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农耕文化等,把乡村旅游和少数民族文化融合起来,保留少数民族村寨的原汁原味,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突出乡村旅游发展的特色化,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感受当地的文化底蕴。乡村旅游要准确地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将旅游产业延伸至其它产业。如,在保留传承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开发乡村养老、影视基地、婚纱摄影基地等其它旅游产品,打造独有的乡村旅游品牌。
3.4加强人才培训,提高乡村旅游专业服务能力
乡村旅游业面临着人才紧缺的现状,为了解决这种局面,要培养旅游专业人才,要开展好职员素质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能力。对于乡村旅游的经营者来说,可以将乡村居民进行统一管理,进行培训,并通过建立与培训相关的考核制度来评价培训情况,提高乡村旅游职员的整体专业能力。此外,还可以采取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为农村输送旅游专业人才,这不仅能够提高整体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质量,还能节省大量的培训费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环境下,贵州省的乡村凭借着特有的旅游资源和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快速发展,但还存在乡村旅游品牌缺失、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贵州的乡村旅游业要积极查找问题、改进问题,激发乡村旅游市场,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加快贵州省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邓小海,肖洪磊.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乡村旅游转向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8(05):42-49.
[2]董菁,毛艳飞,张良.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村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研究[J].农业经济,2018(09):50-52.
[3]王琳丽.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20(06):40-41.
[4]黄快林,黄立霞.以乡村旅游业助推乡村振兴[N].湖南日报,2018-11-18(002).
[5]陈永驰.河南省乡村振兴进程中乡村旅游业发展路径研究[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20.
篇3
“振兴实体经济”有了辽宁方案
2016年12月14日至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着力振兴实体经济”的决策部署。辽宁曾经实体经济优势明显、底蕴厚重,然而去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降幅较大,未能完成年初预期的增长目标,稳增长压力较大,如何行动?全省上下瞩目。《报告》作出了明确回答。
让实体经济撑起稳增长大计。《报告》提出“抓好实体经济,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目标导向明确。辽宁将采取怎样的措施、通过哪些途径来实现抓好实体经济,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目标?
支持工业企业再立潮头、当好先锋。《报告》部署实施“四类帮扶”“三项工程”,支持企业发挥主体作用,促进工业平稳运行。即:“围绕生产经营困难企业开展解困帮扶,围绕因环保问题被关停企业开展整改帮扶,围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对接帮扶,围绕中小微企业开展精准帮扶”,瞄准了企业面临的困难与问题;“抓好民营工业企业‘大做强’‘小升规’‘个转企’三项工程”,摆出了扶持不同发展阶段民营企业的抓手。
支持消费服务领域企业尽其所为。振兴实体经济,理所应当包括服务业企业。所以,《报告》提出:“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市场空间。大力拓展养老、医疗、旅游、教育培训、体育、文化等新消费领域,引导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消费品和食品工业发展,增加辽宁产品有效供给,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支持外贸企业发挥好连接国内外市场的作用。《报告》提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动实体经济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落实国家鼓励出口政策,扩大信用保险覆盖面,推广‘互联网+外贸’服务新模式。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提高通关效率。”
引导资本投向实体经济。《报告》提出:“深入开展项目年活动,抓好招商引资。发挥民间投资主力军作用,通过PPP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用足用好开发性金融产品,保障重大项目尽快落地。”《报告》还直接安排了一批重点企业项目,如:开工建设华晨宝马X3、恒力炼化一体化、兵器华锦石化改扩建、燃料乙醇等项目,积极推进大唐阜新煤制天然气项目续建,等等。
去年,针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下降、企业数量减少的现实问题,省政府主要领导对多个行业进行了调研,了解到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集中表现在市场、资金和人才3个方面。上述措施,正是省政府在这些调研基础上的应对选择,且不仅限于此。
《报告》还部署:“大力实施人才工程。采取有效措施,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积极引进创新创业型领军人才和高水平研发团队。命名表彰百名优秀企业家、百名杰出科技工作者、百名辽宁‘大工匠’,努力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社会氛围。”
“抓好实体经济”赢得了代表和声
来自基层和企业的代表,不仅对《报告》部署“抓好实体经济”频频点赞,而且真诚地提出了完善建议。
来自鞍山市千山区的一些代表,切身感受了多年参与招商引资、引进项目的艰难。他们认为,更加关注和支持本地企业的发展,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来自海城市的代表建议,抓好实体经济,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质量效益为核心;要全面提升产业、城市、环境三方面竞争力,构建新的产业生态体系;要坚决加强质量、品牌、标准化建设;要加强金融对企业的支持、与产业的融合,让金融为实体企业发展创造环境,本身也汛蟪晌产业;要强化传统企业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再现活力;要抓好对外开放,为企业提供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平台、环境。
来自辽宁忠大集团的代表提出,企业转型升级关键在技术创新,留住人才是核心;同时建议延长企业使用产业引导基金的周期。
……
篇4
[关键词]乡村振兴;钦州;乡村旅游
一、引言
乡村旅游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利用乡村田园景观、原生自然生态、农业生产过程和乡村民俗文化,为游客提供旅游度假、乡村休闲、观光娱乐、农事体验、康养服务、购物消费、度假游乐等多种服务的新型产业形态,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推动力量。目前,钦州乡村旅游借助全市文化旅游产业政策契机飞速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大格局正在形成,对提升全市经济发展质量,推动乡村产业培育,助推乡村振兴进程,提高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钦州市乡村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钦州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海、林、岛资源组合,地处著名的湘桂地理走廊与广西最南部的弧形山系的交汇区,地质构造独特,自然生态资源丰富。拥有中华白海豚、茅尾海等优质滨海类资源,五皇山、八寨沟等高等级山林生态资源,还有浦北香蕉园、钦北金华果场、滨海红树林等“绿色”旅游资源,是知名的“中国荔枝之乡”、“中国香蕉之乡”、“中国大蚝之乡”。钦州乡村旅游是全市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具活力的消费热点和增长点,也是文化旅游产业特色化的重要支撑点。经过多年的发展,钦州乡村旅游已具备一定的产业规模和产业基础。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钦州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发展,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旅游号召的同时,进一步推动钦州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先后出台了《钦州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钦州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8-2025)》《关于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文件和发展规划。钦州市抓住自治区提出的创建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的有利契机,充分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切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振兴计划。近年来,大力发展星际乡村旅游区、星级农家乐,推进乡村旅游试点示范工程,推进传统农业向科技型、生态型、服务型和效益型农业转型升级。乡村旅游的消费群体在不断扩大,消费能力逐步在提高,对乡村旅游美好体验的要求不断在提升,乡村旅游投资主体趋向多元化,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钦州市找准文化旅游发展需求与民生期盼的结合点,挖掘生态资源、历史古迹、传统习俗和风土人情等资源优势,大力开发田园观光、农事采摘、休闲度假和生活体验游等内容的乡村旅游,基本形成城市近郊休闲娱乐型、特色产业带动型、生态农业体验型等旅游产品体系。截止2020年12月,钦州市共有国家级传统村落7个,自治区传统村落13个;4A级旅游景区10个,3A级旅游景区18个,2A级旅游景区2个;四星级以上乡村旅游区25家,四星级以上农家乐11家、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5家。2019年钦州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约2456.30万人次,同比增长37.67%,占全市接待游客量的49.16%;乡村旅游消费约240.32亿元,同比增长50.94%,占全市旅游总消费的46.65%。
三、钦州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乡村旅游发展不温不火
人气不旺、流量不高,“游人如织”“人头攒动”的景点罕见。回头客较少、回游率较低,吸引力不强。多以本地游客的“一次游”“一日游”为主,时间安排多以半天或一天为主。
(二)乡村旅游体验浅显单一
旅游体验全链条挖掘不充分、旅游项目单一、设计不精致,多以“吃农家饭”为主,“住农家房、干农家事、观农家景”还在起步阶段,有的仅仅是“吃农家饭”,无全链条的系列产品,不能充分满足游客多元化的心理体验。
(三)乡村旅游产品深度开发不充分
钦州市乡村旅游现有的产品层次低、影响力小、开发主题不明确,表现形式也单一。目前主要以农业观光和休闲农业为主,还处在“田头采摘园、村头农家乐”的“两头”初级阶段,典型的有钦州牧歌田园、北部湾花卉小镇、钦北梨花谷等。未能以消费者为中心设计、开发乡村旅游产品,个性化不足、规模化欠缺,种类少、品质低、层次低、链条短,体验感差,营销能力不足,文化意蕴欠缺,地域特色不明显,附加值不高。
(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近年来,钦州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很大,但通达不便利问题还未彻底解决,有的乡村旅游景点距离主干公路较远,游客多以自驾为主,班车不能直达,即使能够直达,道路也较为狭窄,遇到节假日,堵车比较严重。
(五)乡村旅游投资主体狭窄
乡村旅游的精致打造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钦州乡村旅游投资主体多以个体为主,资金不雄厚。实力强、专业化、资金多的投资主体少。
四、钦州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对策
党的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钦州要抓住乡村振兴的有利契机,牢固树立“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理念,科学分析乡村旅游的优势与劣势,推动钦州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步伐。
(一)推动旅游顶层设计落实落地见效
发展乡村旅游,统筹布局和规划引导是重要前提。一是定位明确,政策充分。钦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储备比较完善,高起点编制实施的系列规划为科学务实、有序规范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关键在于不折不扣地将好政策落实落地见效。二是明确职责,合力推动。从纵向看,发展钦州乡村旅游涉及市、县(区)、乡、村;从横向看,涉及发改、文旅、农业、自然资源、规划、交通、财政、金融、林业、水利、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职能部门,其中文旅部门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部门。各级、各部门要通力合作、促进发展。三是活力迸发,竞争有序。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引进多种投资主体、经营主体,对初具规模的乡村旅游示范点,要“扶一把、送一程”,竭力巩固现有成果,争取建一个成功一个,见效一个。要鼓励乡村旅游市场主体结成联盟,相互支持、抱团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律、自治的功能,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四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特”的原则,在全市规划四个示范带和五条精品旅游线路。四个示范带即灵山县打造龙武乡村振兴荔枝特色农业示范带、浦北县打造五皇山—越州天湖乡村旅游示范带、钦南区打造三娘湾滨海风光示范带、钦北区打造贵台镇八寨沟生态体验片区示范带。五条精品旅游线路即三娘湾-大环渔家风情体验游、七十二泾-茅尾海十里蚝排海洋生态体验游、环五皇山长寿养生休闲游、环八寨沟壮乡农家生态风情游、中国荔枝之乡民俗风情体验游等五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二)注重乡村旅游的内涵建设和品质提升
科学全面认识乡村旅游的本质,准确把握乡村旅游的定位,时刻保持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和“农字牌”。一是突出乡村旅游的本色。在乡村旅游景观设计、开发包装、房屋风格、道路建设、用料用材等方面不片面追求城市化风格,坚持因地制宜,不让城市化遮蔽乡村性的本色。建筑要就地取材、就地利用,杜绝崇洋、不古不今、不城不乡、不土不洋。让游客真切地体会到乡风淳朴,品尝到乡村气息,欣赏到建筑风格,品味到历史韵味。二是扩展乡村旅游认识视野。不能简单地将吃粗粮、品野菜、尝野味与乡村旅游划等号,更不能让农家饭成为乡村旅游的代名词,农家乐成为喝酒、钓鱼、打牌的休闲地。这些仅仅是乡村旅游的一项功能,不能以偏概全。要注重模式创新,让游客有更多的选择项。乡村旅游过程中的康养、休闲、研学和运动等旅游形态,无疑让生命质量得到提高,也是一种生活品质的改善。乡村旅游向深度发展,农民也应当享受更高层次生活品质。只有这样,才能从产品创新、业态创新、效率创新上,进行跨界融合,重塑产业业态。依托钦州特色农业资源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旅游;依托森林、水域、医药等资源发展康养旅游,建设森林人家、田园综合体、水利风景区和乡村康养小镇;将科普元素融入乡村旅游,推进文化科普基地建设成为乡村研学旅游目的地,打造科普乡村旅游品牌。深入挖掘乡村旅游特色文化,加强古村落、古建筑、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三是提升管理服务质量。以管理吸引人,以服务暖人心。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和超前的经营意识,提升管理服务质量,转变用主体建筑、设施设备等硬件设施吸引游客的狭隘观念,在地方特色、乡村环境、服务水平、经营特色、服务质量、休闲环境等软环境上下功夫、求突破。要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提升“家族式”管理经营服务者的综合素质,争取引进专业管理经营服务团队,全面提升人员素质。
(三)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一是注重旅游产品的整体性规划。打破乡村旅游以个体、家庭或村落发展为主要方式的窠臼,更加注重整体性、协同性,推动集团式发展、集体式竞争。二是向打造绿色有机生态乡村旅游产品转变,提升产品层次。突出农业属性、凸显农村本色,打造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深度挖掘钦州农业潜力,全力打造休闲式农业、订单式农业、观赏型农业,增加游乐、观赏、体验、感受等元素,寓农于乐、寓乐于游,让游客享受“乡愁”之美。三是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水平,加大研发力度,丰富产品种类。重点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加大宣传营销力度,牢牢抓住游客的味觉感受,让游客空车而来、满载而归,开发加工特产食品、原生态农产品、特色餐饮、纪念品、高档礼品、养生保健品等具有“乡村味”的地方特色产品,变低端为高端、让产区变景区、农产品变礼品、农民变商人,增加乡村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四是注重融入文化特色,变单纯的旅游产品为复合的文化产品。要高度重视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特色,提升文化品味,张扬个性、挖掘深度、善于包装、注重创新,充分利用文学艺术、电影电视、文艺节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等乡村文化旅游产品,举办特色文化活动,满足游客精神消费、文化消费的需求。修复保护提升一批特色民居,遵从“修旧如故”原则,展示乡村建筑美学,在保证农村风貌不变质的前提下,对住房进行升级改造、完善功能,打造乡村民宿,变农民房为客房。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突出问题导向,求解思维,加大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力度,切实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上台阶、有变化,打通乡村旅游“最后一公里”。一是实施乡村旅游道路通畅工程。尤其针对乡村旅游景点与主干道距离较远,要结合实际建设等候站、接驳点,进出道路要适当加宽,注重精细化管理、景观化建设,做到人车分道,确保大巴车双向通行、安全通过;自驾游客进的来、出得去;散客上下车方向明确,一站式到达。二是实施公共设施升级改造工程。保证“水电暖网”畅通,紧密结合乡村“厕所革命”机遇,升级改造乡村旅游区域内的厕所,配套污水管网、污水处理等设施,为游客打造安静、舒适、干净、整洁、现代的环境。三是实施乡村旅游服务功能完善工程。人性化设计、精细化管理,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区域内功能设施完善,推进停车场、餐饮店、娱乐场、运动场、旅游标识标牌、购物场所等集吃、住、游、娱、购等一体的配套设施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为游客提供便利、舒心的环境,让游客来了不想走、去了还想来。
(五)拓宽乡村旅游投融资渠道,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积极引进专业化程度高、经验丰富、有实力的龙头企业,以“农户+基地+公司”“互联网+乡村旅游”模式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二是鼓励农户以个人承包土地、住房入股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形成与龙头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体,让农民变股东、资产变资本、资金变股金。三是有重点、有侧重地整合林业、农业、生态保护等部门资金,扩展乡村旅游资金池,对特色鲜明、经营有方、前景广阔的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实施重点支持。四是探索试点设立乡村旅游发展基金,创新投融资机制,组建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和中小旅游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引导金融机构以经营权、使用权抵押贷款,向乡村旅游经营主体提供金融支持,解决后顾之忧,更多地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乡村旅游产业。乡村旅游就是要立足当地资源禀赋,以自然生态美景为基础、以本土文化品牌为特色、以体验产品为卖点、以产业融合为发展目标,因地制宜规划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才能真正依托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王欣.基于乡村旅游视角分析乡村振兴[J].商业经济,2021(1):124-129.
[2]刘萍,姜涛.乡村振兴视角下黑龙江省乡村旅游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2019(11):10-11.
[3]吴静激.浅谈后疫情时代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N].钦州日报,2021-04-21(002).
[4]闫雪梅,黄幼霞,陆遥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路径探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21(1):33-37.
[5]王俊婕,何珍.乡村振兴背景下李家染坊村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J].农业经济与科技,2021(21):89-90.
[6]杨美霞.新时代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路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9):2-3.
篇5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辽宁全面振兴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04-0057-02
当今时代,在信息化、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下,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全面认识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汲取其合理的思想内核和文化元素,使之与当代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各种文明相协调,在实现文化创新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同时,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服务,是我们辽宁中华传统文化研究工作者当下的重要职责。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首先从文化说起。“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文化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不顾圣经的训诫,延长了他的自然的肢体”[2],就是列宁所说的“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的活动”[3]。目前关于文化的定义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说来,广义的文化包括了人类的一切活动及其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而狭义的文化,从其存在形态上说,主要是指人们创造的观念形态的东西,因而与人们创造的物质形态、制度形态和行为形态的东西相区别;从其活动领域或内容上说,主要是指人们从事科学理论研究、教育和文学艺术创作等的活动。文化的本质是一种创新性的活动及其成果。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核心。
所谓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它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聚拢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它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有着特定的内涵和占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线的、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的文化体系,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人的世界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塑造了中华民族淳厚中和、刚健自强的人文品格,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巨大影响。关于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说:“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4]笔者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周易》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提倡人应效法日月星辰刚健运行永远向上的规律,积极进取,奋斗不息。此后,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便一直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这种精神铸就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的精神品格。自强不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旋律,也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中华文明历经浩劫而传承的重要文化元素。
二是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和”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基本特质和核心价值,是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最高价值标准。和谐理念成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取向。“和”的理念蕴涵于《诗》《书》《礼》《易》《春秋》之中。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济”思想。“和实生物”的含义是指“和”是万物生成发展的根据,也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春秋末期孔子提出“和而不同”的哲学命题。“和”是主张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不同文明之间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谐理念或和谐哲学的实践意义,是在于能够化解人类面对的两大基本矛盾所引发的各种危机,使人类的生存发展真正能沿着体现“和而不同”理性前行。
三是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想。中国宋代哲学家张载明确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即“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思想,也是儒学和谐思想的基本内容。其强调“万物一体”的价值取向,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人是自然界所产生的,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可以认识自然并加以改变,但不应破坏自然。如果破坏了自然,人类迟早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这充分肯定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
二、弘扬传统文化基本精神,推动辽宁全面振兴
为尽快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发挥其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弘扬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建设创新型辽宁。在全球化背景下,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日益成为一个国家能否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的关键因素。尽管各国刚刚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响,但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则不是很快能扭转过来的。受金融危机影响的深层次原因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当下全国都在制定“十二五”规划,其战略重点选择是通过增强创新能力,培育新型战略型产业。为贯彻国家创新战略,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就必须加强创新文化建设,提升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生态,同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作用,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创新是文化进步的灵魂,创新文化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只是强调科技自主创新,不在创新文化上下工夫,使之有一个突破性的转变,必然会给科技自主创新的绩效和发展进程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核心。文化根基和构建精神家园是以文化传承为前提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为创新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基础和思想文化传统。在全球化视域下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合理理念并进行综合创新,必然会为当下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用力的智力和精神支撑。创新是一种冒险,必然要经历失败的磨练。但是,只要不断进取,勇于实践,敢为人先,就能打破常规,有所创造。科技创新活动是科技创新主体通过构建创新对象而把人的本质力量展现出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有助于充分发挥创新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创新离不开大胆怀疑、“异想天开”的创新灵感和想象力,而没有鼓励探索的有效机制,也难以催生出创新成果。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建设创新文化,也是要解决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影响创造力发挥的各种制度约束。培育创新精神需要创新观念的支撑,更需要制度的保障。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是一项包括观念、制度和行为建设等的系统工程。把加强创新文化建设作为辽宁文化创新的重点,建设创新型辽宁,就要不断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体制和机制,进而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第二,弘扬传统文化中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建设和谐型辽宁。构建和谐型辽宁,是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既要加快经济发展,又要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建立起和谐的社会关系,实现和谐发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基本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发扬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思想,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周易大传・坤・象传》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即认为大地包容着万物,有道德的人应如大地一样,胸怀宽广,能包容各方面的人,能容纳各种不同的意见。儒家的上述和谐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一种思想方式,运用古代儒家的和谐思想,有助于协调各种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关系(如“天”人、人人、身心等)[5]。例如,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和矛盾时要宽容、和谐待人。依照“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准则,对各种意见就要做到“和而不同”,即在容纳不同意见的同时,和合其正确的部分,这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道德支撑。显然,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利于优化当代社会道德风尚,融洽人际关系;有助于领导重视民生问题,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而推动和谐辽宁构建。
第三,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建设生态型辽宁。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人们刚刚走出金融危机的后危机时代,世界各国都在试图将经济复苏与经济转型结合起来,近期一些国家政府纷纷推出一系列经济发展计划,不断寻找经济复苏以后的新经济增长点,并把眼光聚焦到绿色的低碳经济上。作为未来经济增长点,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变革的潮流,更是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哥本哈根会议表明,应对气候变化,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是各个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辽宁老工业基地正处在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发展低碳经济也是辽宁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一种基本精神,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与思想源泉。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直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主流。在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三家厚实的思想中,都蕴涵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见解。如汤一介先生所指出“‘天’与‘人’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中国传统哲学的价值,在真善美问题上的价值是‘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哲学中最核心的命题。”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天人合一”思想,肯定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其核心在于人类应该正确认识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本质是“主客合一”。儒家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彰显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的辩证思考。人类对自然生命体应该借鉴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营造人与自然生态的协调、平衡、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1992年世界1575名科学家发表的《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说,“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玛雅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都中断、失落了,唯有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生生不息。之所以如此,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文明有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资源作基础。《周易大传》曾指出“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这是一种更为全面的观点,即既要改革自然,发挥人的主动性,也要顺应自然,调整自然,使其符合人类的愿望;同时既不屈服于自然,也不破坏自然,以天人相互协调为理想。
(执笔:冉鸿燕)
参考文献:
[1]阮元:十三经注疏(上册)[M].上海:中华书局,2008:37.
[2]马克思:资本论(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3.
[3]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29.
篇6
一、客观分析形势,把振兴山区作为全市工作的重点来抓
以垛庄、曹范、文祖、闫家峪4个乡镇为重点的南部山区,占了全市版图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是我市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明水泉水的主要涵养区,对于维护我市的生态平衡,保护明水泉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山区的建设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改善山区基础设施,加快发展支柱产业,取得了较大成绩,取得明显的变化。但是,由于受自然、历史和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南部山区仍然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较慢、发展基础较差的区域。这与建设富而美的新章丘,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与全国百强县(市)的地位和作用不相适应。为促进山区发展,去年市委工作会议对南部山区乡镇提出了“要跨越赶上”的工作要求。年初,基于当前全市的发展形势,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山区发展问题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开展了一系统调研活动,进行了充分研究论证,决定进一步加大对山区的帮扶力度,用三年时间使山区面貌发生根本改变。从现在看,推动山区快速发展、全面振兴,可以说是有必要、有条件,对全市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所谓有必要,是说山区目前的落后局面已经影响到全市的跨越发展,必须集全市之策,举全市之力加以突破。目前,4个山区乡镇的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13.5%,但去年财政收入总额只有1322万元,不足全市2%;国内生产总值不足7亿元,仅占全市的4.8%;农民人均收入不足3500元,比全市平均水平低600多元;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的村还有21个,占4乡镇总行政村的13.4%;83个村无集体收入,占4个乡镇行政村总数的一半以上。35个村还没彻底解决吃水问题,70个村未通柏油路。人均水浇地只有0.13亩,人均果树0.33亩。教育发展滞后,劳动力整体素质较差。在这样的发展基础和条件下,如果不把山区发展问题放到全市工作的大局上去认真研究,不进行大力帮扶,任其常规发展,与其他区域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跨越赶上的目标根本无法实现,将直接制约全市的跨越发展。
所谓有条件,一是说经过多年的发展,4个山区乡镇已经做了大量基础工作,积累了一定发展经验。山区的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我们抓住国家通硬化路的有利机遇,自去年以来,投资6816万元,重点实施了章莱路、圣大路、南横路、普雪路、三赵路等一批山区重点道路工程,并实施了“村村通”路网建设,两年修水泥(柏油)路228.7公里,山区80%的行政村通了硬化路,山区“行路难”已得到初步解决。通过实施山区供水工程,122个村不再存在吃水难问题。连续4年实施“6818”工程,4个纯山区乡镇的林果总面积达到4.28万亩。加快旅游业发展,七星台、海山湖、锦屏山、大青山等旅游景点得到初步开发。大力开发矿产资源,建材工业和运输业得到较快发展。山区发展的内在动力增强。山区群众想致富、盼致富,加快发展的愿望强烈,并且走出了多条致富路子。广大干部精神状态饱满、发展热情高、气魄大,积极想事、谋事、干事,激发了干部群众的干劲。二是说我市已经具备了统筹协调,扶持山区发展的能力。去年我市进入了全省八强县,完成GDP14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06亿元,名列全国百强县(市)第56位,比2002年前移了22位。随着章丘电厂二期工程、闽源钢铁、台湾宏全、重汽铸造等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和投产,我市经济将进入高速发展期,市级财政完全有能力支持山区建设,平原乡镇完全可以通过经济合作等拉动山区发展。
所谓意义重大,一是指振兴山区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体现。如果山区的发展建设总是上不去,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就不能说各级党委政府尽到了责任。就不能说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提高了。集中力量,加大措施,推动山区快速发展、全面振兴,尽快改变山区面貌,就是实实在在地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将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二是振兴山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区域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自然生态环境破坏,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全面振兴山区,缩小我市南部山区与中北部地区的发展差距,进一步保护好南部山区的绿色生态屏障,就是扎扎实实地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三是振兴山区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我市能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不是看发达乡镇和地区的发展水平,而是南部山区发展到什么程度。要实现我市提出的“两个率先”、“两个翻番”的目标,没有山区乡镇的快速发展,跨越赶上就难以达到;山区乡镇实现不了小康,就不能说全面实现了小康社会。四是振兴山区是实现社会稳定的根本途径。“衣食足,天下安”,“仓禀实而知礼节”。物质文明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山区长期落后,与其他地区的差距持续拉大,必然引起不稳定因素,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安团结。只有生产力快速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和纠纷,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全社会繁荣进步,促进形成安定详和的社会环境。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山区综合开发
推进山区跨越式发展,必须在科学把握山区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采取超常规措施,用系统发展的理念,统筹城乡发展。总的要求是:围绕实现一个目标,把握三条原则,突出抓好四项工作。
一个目标是:到年把南部山区打造成为生产生活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社会事业发展,富裕文明安康的新型农村,彻底改变山区的落后面貌。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问题。有条件的村实现通自来水、所有行政村通柏油(水泥)路;完成新一轮学校布局规划调整,入学率达到100%;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达到80%以上。财政状况实现新的改善。4乡镇到年地方财政收入比2003年翻两番。缩小山区与中北部地区农民收入差距。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65元。
三条原则是:
1、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山区发展各项产业的基础条件之一,也是山区的优势所在,绝不允许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开发建设山区,要牢固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切实使山区的资源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和财富。要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开发利用资源与培育保护资源的关系,既要加快经济发展与农民致富步伐,又要倍加珍惜和保护生态环境,做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推动山区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决不能过度开发,吃子孙饭,断后代路。
2、遵循市场规律,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原则。加快山区发展,关键是调动各个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市、乡镇两级党委、政府.职能要转到调节经济、市场监管、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上,着重在制定宏观规划,发展社会事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提供社会保障,优化发展环境,营造发展的良好氛围等方面下大功夫,而产业发展、各项工程建设等,要运用市场手段,由市场主体和广大群众组织实施。
3、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既要路、水、医、学、保综合考虑统筹规划,又要突出抓好基础条件、产业开发、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既要村村铺开,又要采取非均衡战略,选择重点村庄,山水林田路整体包装,各个击破。
四项重点工作是:
1、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建设:在4个山区乡镇新修水泥(柏油)路112.7公里,实现村村通水泥(柏油)路,基本实现村村通公共汽车,这要坚定不移。解决山区人畜吃水:要因村制宜,实施联村供水、打井配套等工程,从根本上解决。
2、产业开发。实施林果开发。要继续实施“6818”工程,3年内新植各类果树4万亩,绿化荒山8万亩,使经济林面积达到10万亩,实现人均一亩果,人均果品收入达到500元。实施旅游开发。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要求,加快开发力度。经过三年的开发建设,把旅游业发展成山区的支柱产业,带动2万人就业,山区农民人均旅游收入达到500元。实施畜牧开发。要妥善处理好林牧矛盾,加快畜禽品种的开发,改变目前以本地山羊为主的状况,增加波尔山羊、小尾寒羊,以及牛、猪、鸡、兔和特种养殖业。三年后,畜牧业产值要占到山区4乡镇农业总产量的60%以上,人均从畜牧业中收入500元。
3、教育卫生。做好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工作。4乡镇各保留一所初中,实现初中寄宿制,小学生走读半径原则上不超过2.5公里。逐步完善教学基础设施,消灭危房。加大“控辍保学”力度,使山区每个孩子都不会因贫困而辍学。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完成村卫生院、所改貌建设任务,配备基本的医疗设施。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镇村管理一体化。切实解决山区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4、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山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对农村贫困家庭、弱势群体的保障范围。对农村鳏、寡、痴、残者纳入政府救助范围,进一步提高补助标准。继续加大对农村老党员的补贴。
三、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山区开发的强大合力
要把山区开发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必须建立一整套长效机制。根据统筹发展的要求和山区工作的特点,要重点抓好以下三点:
1、建立健全山区开发的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全市成立“山区建设领导小组”,全面领导、组织山区开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办,综合协调乡镇和部门的各项业务工作。四山区乡镇要按照规划要求,认真组织好各项工程的实施。要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在山区开发中的主体作用,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结合当前的村级换届选举,真正把带富能力强、政治觉悟强的“双强”人才选拔到村支部书记位置上,把有奉献精神的“能人”请回村,在带领群众致富方面发挥“领头羊”作用。市直农口及卫生、科技、交通、劳动与社会保障、旅游、民政等部门要在工作重心上向山区倾斜。落实领导干部包乡镇,部门包村责任制。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各确定一名领导干部,分别包一个乡镇。市委组织部负责落实部门包村,山区四乡镇每一个行政村都要有责任部门。开展经济强乡(镇)与山区乡镇帮扶活动,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在全市真正形成“党政统一领导,农办组织协调,乡镇真抓实干,部门对口帮扶,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山区开发的整体合力。
2、建立完善多元化的山区开发投入机制。
首先,要加大对山区的财政投入力度。从今年起,市财政从年开始,每年安排3000万元资金,设立山区建设基金,连续三年不变。统一管理,专项使用。强化对山区建设资金的管理。为确保资金使用效益,山区建设基金的使用原则是:市山区建设领导小组统一协调,专项管理,切块使用,封闭运行。做到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按项目建设进度核拨资金。市山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市财政局制订专门的《山区建设基金管理办法》。市审计局负责每年年初审计上年度山区建设基金的支付、使用情况,专题报告市委、市政府。市财政设立的农业发展基金、教育基金、科技创新基金、外贸出口发展基金、旅游基金、社会保障基金、道路建设国债项目,要向山区倾斜。
各级要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用市场机制配置生产要素,进行市场化运作,采取大集团开发、多元化经营,逐步形成政府投资为导向,农民与企业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补充的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的山区开发投入新体制。
要加大山区招商引资力度,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宽领域的山区对外开放新格局。要“走出去,引进来”,积极创造有利于开放的软硬环境,制定更加具体、更加优惠、更加开放的政策措施,全方位引进技术、人才、项目和资金,提高山区对外开放的整体水平。特别是有针对性地搞好山区开发项目筛选包装推介工作,拿出一批重点项目、重点基地,吸引外商和企业投资建基地、建龙头、建市场。
篇7
矿泉水新标准10月执行
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近日《饮用天然矿泉水》和《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两个国家标准,其中对溴酸盐含量作出规定,最高不得超过0.01mg/L,与世界卫生组织的限定值一致。同时增加了粪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产气荚膜梭菌3项微生物指标。
食品香料使用将有新标准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近日通过的食品香料指南,通过了15种食品添加剂的近300条使用规定。该指南正式实施后,将指导和规范香料的使用。食品香料使用指南对食品用香料物质、卫生要求、标签、香料质量规格标准等均做出了进一步规定。指南规定,香料的使用不应对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危害。例如,供食品使用的香料应该达到一定的纯度规格。香料或香料中某些成分可能引起健康问题时,必须在危险性评估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危险性管理措施,如建立最大限量等。
雅培2亿元在华首次建厂
雅培公司宣布,耗资约合2亿人民币打造的雅培首家在华营养品工厂,近日在广州开发区竣工并投产。这将是雅培在全球拥有的第12家营养品工厂,也是雅培营养品事业部旗下惟一一家专门为一个市场服务的工厂。据介绍,新工厂将生产全新配方的金装培乐系列婴幼儿配方奶粉及其他营养品,产品只供中国市场。
全球糖供给将出现缺口
世界糖业组织(ISO)预测2009/10年制糖期全球食糖供给将出现缺口。全球食糖产量预计为1.623亿吨(原糖值),较上个制糖期减少640万吨,降幅为3.8%。食糖消费量预计为1.659亿吨(原糖值),较上一制糖期增长2.35%,全球产销缺口为360万吨。另外,从初步的统计结果显示,2009/10年制糖期全球食糖供需缺口有继续扩大的趋势,缺口可能会达到500万吨左右。
轻工
康佳建中国最大液晶模组基地
深圳康佳集团近日宣布,其投资8.86亿元建设的中国最大液晶模组制造基地在江苏昆山落地。康佳相关人士表示,希望借此基地提升公司对平板电视产业链的控制率。该项目总占地面积500亩,其中包括4条纯模组生产线和4条模组与TV一体化生产线,建成后年产值可达到128亿元。
实木家具将有新标准
今年5月份《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将正式实施,实木家具的称呼将被进一步规范。新标准将实木类家具分为全实木家具、实木家具和实木贴面家具三大类。全实木家具即所有的零部件(镜子托板、压条除外)均采用实木锯材或者实木板材制作的家具;实木家具即基材采用实木锯材或实木板材制作的家具;实木贴面家具即基材采用实木锯材或实木板材制作,并在表面贴实木单板或薄木(木皮)的家具。
2009年世界家具总产值将达3500亿美元
据米兰轻工业信息中心(CSIL)的《2009年世界家具业展望》报告,2009年世界家具总产值将为3500亿美元,中国将占到全球总产值的20%,超过美国19%的份额,首次位列世界第一。在全球总产值中,发达国家将占到61%,新兴国家占39%。
中国高速扫描仪市场将持续稳步增长
近日,IDC的《中国高速扫描仪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扫描仪市场两级分化明显:由于受到多功能一体机及数码相机不断普及的影响,中国平板扫描仪整体市场规模持续萎缩,2009~2013年的复合增长率为-9.3%;与此同时,由于行业市场业务信息化的拉动,高速扫描仪市场快速兴起,尤其是金融(包括银行、保险、证券)和政府(包括公检法、税务、海关等)行业用户比例在逐渐增加,一些高速扫描仪的新业务应用也更广泛地受到教育、物流、邮政、能源等潜力行业的青睐,高速扫描仪市场2009~2013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0%,2013年中国高速扫描仪销售收入将达到1.19亿美元。
纺织
国际泳联规范高科技泳衣
近日国际泳联(FINA)出台了名为《迪拜》的新规定,以规范选手在比赛中使用的泳衣。该规定,选手参加国际游泳赛事的泳衣不得覆盖颈部,不可长过肩部和足踝;泳衣的厚度不得超过1毫米;泳衣的浮力也不可超过1牛顿;每个选手在比赛中只能穿一件泳衣。另外,国际泳联还规定,从2010年1月开始,除限制泳衣的厚度外,还将对泳衣使用的非渗透性材料进行限制,这种材料不得超过整件泳衣表面积的50%。
优质棉花基地在津兴建
从天津市农业局获悉:农业部在天津市实施的“宁河县优质棉花生产示范基地项目”,日前在位于宁河县的天津市农业局原种场正式启动。该项目总投资867万元,其中中央投资581万元,地方投资286万元。据了解,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繁种区的农民生产种子比生产商品棉花每亩增加收入351元,人均年增收1400元。每年可为128~160万亩棉田提供优质高产、抗病棉花良种,以增产10%的保守估计,预计农民每年可增收1.72到2.16亿元。同时,在农民就业、生态效益提高上效益明显。
葡萄牙政府以刺激方案救助纺织工业
葡萄牙政府针对国内纺织服装工业宣布了一项8.50亿欧元的刺激计划。这将有助于纺织服装工业获得低息资金,促进出口,并确保这一劳动力密集部门不会丧失就业机会。政府鼓励纺织企业现代化,鼓励他们更新换代,同时支持出口企业获得出口信贷保险,帮助他们更快地获得欧盟资金。
建筑
青岛市将建“白泥”生产制砖激发剂生产线
近日,从环保部门召开的利用“白泥”生产制砖激发剂项目协调会上获悉,青岛市将建一条6万吨/年的激发剂生产线,可消化8~10万吨白泥,生产的激发剂将满足生产约1.3亿块蒸养砖的需要。该项固废资源化利用项目投入实施后,不仅可以节约可观的白泥处理资金,节省土地资源,同时还进一步提高了白泥的利用价值,为实施纯碱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寻找到一条新的途径。
亚洲水泥(中国)2009年投资增加25%
据路透社报道,亚洲水泥(中国)控股公司2009年资本支出将达到20亿元(2.924亿美元),主要用于产能扩建。该公司近日表示,这些资金将投向五条生产线,其中三条将于今年投产,剩余的两条拟定于2010年投入运行。公司的主要业务集中在长江中游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四川省内,预计2009年公司年熟料产能达到830万吨,2010年进一步提高至1386万吨。而公司去年的熟料生产能力为693万吨。
我国人造石产能突破3000万平万米
伴随着我国资源和环保产业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全国人造石行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目前产能已突破3000万平方米大关。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石材
业发达的广东、福建等地,近年来人造石自动化生产相继建成投产,仅福建水头就有17条线投产运营,全国己形成年产岗石板材300万平方米、人造石英石板材150平方米的生产规模。
全球绿色建筑市场将以60%的速度增长
今年全球绿色建筑工业将以60%以上的速度增长。美国著名咨询机构麦格劳一希尔建筑信息公司在《绿色建材2009年前景》报告中预测,该产业规模到2013年将达到目前的3倍,即960亿~1400亿美元。在全球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背景下,这样的商机显得格外诱人,欧美多家化工企业正争相采取措施在这一市场中“淘金”。
化工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防水涂料正式实施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防水涂料》于2009年5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对防水涂料中乙二醇醚及其酯类、邻苯二甲酸酯、二元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支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烃类、酮类、卤代烃类溶剂提出了不得人为添加的要求,并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放射性、甲醛、苯、苯类溶剂、固化剂中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等物质提出了限值要求、标准规定了防水涂料环境标志产品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技术内容和检验方法。
欧盟化妆品指令限用五种物质
近日,欧盟新化妆品指令,对化妆品中的维生素K1、二甘醇、甲苯、二乙二醇单丁醚和乙二醇单丁醚五种物质做出明确的禁用或有条件使用规定。根据法规要求,将在化妆品中禁止维生素K1的使用;允许二甘醇微量使用,但不得超过0.1%;规定甲苯在指甲产品中的最高允许浓度为25%,但产品须附有警告标签,说明须存放于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并且只供成人使用;规定二乙二醇单丁醚的最高浓度上限为9%;用作染发料溶剂的乙二醇单丁醚须符合氧化染发产品为4%和非氧化染发产品为2%的浓度上限。
我国规模最大丁基橡胶项目在浙江嘉兴奠基
近日,由浙江信汇合成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年产5万吨丁基橡胶装置,在中国首家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隆重奠基,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国生产规模最大的合成橡胶生产装置,该项目一期投资9.8亿元,按照整体发展规划,所有工程完成后,浙江信汇将成为以碳四资源综合加工利用为主、年产60万吨的合成橡胶生产基地。
未来全球甲基丙烯酸甲酯需求将继续增长
据报道,自2002年以来全球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年需求平均增速保持在4%~5%,预计未来还将以每年3%~5%的速度继续增长。亚洲地区将继续引领全球需求增长,预计每年增速为7%~8%,主要由液晶显示器、建筑业和汽车行业需求拉动。
亚太和拉美将成为全球甲醛市场主动力
据伦敦一家咨询公司研究报告《2009年世界甲醛市场展望与预测》,未来4年世界甲醛市场将以3%/年左右速度继续增长,其中亚太和拉美将成为主要消费市场,而现在最大的市场是欧洲,北美和中国。
医药
强生投资常州工业园建原料药物生产基地
由美国强生、比利时杨森公司和常州亚邦齐晖医药化工有限公司共同设计、建设符合欧美药品规范要求的原料药物生产基地,日前在常州高新区新北工业园区开工。该项目总投资约5700万元,一期投入3500万元,当年实现投产,同时将在杨森公司的帮助下通过欧洲COS、美国FDA的认证:新增产品大部分出口至美国、欧洲、澳洲等国际高端市场,预计新增利税6000万元、亚邦齐晖也将发展成为国内抗寄生虫原料药行业中的标杆企业,成为国内最大的抗蠕虫病药物的生产研究和出口基地。
印度尼西亚投资3600亿兴建人类禽流感疫苗厂
近日,印度尼西亚比奥・法尔玛制药厂股份公司表示,该公司于今年4月开始兴建人类禽流感疫苗厂,预定2011年开始运作。印尼政府已同意这项达3600亿印尼盾(1美元约合1.177万印尼盾)的人类禽流感疫苗厂的建设投资比奥・法尔玛制药厂首先须建起基建设施,作为疫苗原料的配卵装置,接着建设在比奥・法尔玛制药厂公司的工厂或其他疫苗工厂生产疫苗的设备。疫苗的主要原料以细胞和卵组成。公司将在芝沙鲁亚建造生产两种主要原料的设备。
去年我国西药制剂出口总额首破10亿美元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我国工业外贸出口造成了严重冲击,但是,日前来自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数据分析显示,2008年我国西药制剂类商品出口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出口额首次突破10亿美元关口,达到11.11亿美元,同比增长41.81%
究其原因,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专家认为,药品消费是刚性消费,市场需求量不会发生较大变化。而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消费者倾向于选择价格低廉的仿制药品。我国的西药制剂由于质优价廉、性价比较高,因而受到世界市场的欢迎。
电子
电子信息业振兴规划出炉
期待已久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近日出台。《规划》提出,今后三年,电子信息产业要围绕计算机、电子元器件等九个重点振兴领域展开。《规划》将从七方面出台配套措施,即落实扩大内需措施、加大国家投入、加强政策扶持、完善投融资环境、支持优势企业并购重组、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还指出,在集成电路、软件、通信、新型显示器件等重点领域,鼓励优势企业整合国内资源,支持企业“走出去”兼并或参股信息技术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鼓励金融机构对电子信息企业重组给予支持。
武汉投资15亿建中国最大多品硅生产基地
由于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蓬勃兴起,多晶硅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武汉东立置业近日与东西湖区政府签约,投资15亿元在该区循环经济工业园建设年产1500吨的多晶硅生产基地。该项目建设一期为2年,建成达1500吨产能后,预计年创产值30亿元,成为湖北多晶硅产业“龙头”。4年后实现5000吨年产能,成为中国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基地。
2010年全球传感器市场可达600亿美元以上
咨询公司INTECHNOCONSULTING的传感器市场报告显示,2008年全球传感器市场容量为506亿美元,预计2010年全球传感器市场可达600亿美元以上。调查显示,东欧、亚太区和加拿大成为传感器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而美国、德国、日本依旧是传感器市场分布最大的地区。就世界范围而言,传感器市场上增长最快的依旧是汽车市场,占第二位的是过程控制市场,看好通讯市场前景。
国内半导体产业仍将平稳较快发展
全球半导体厂商继续来华投资的整体态势不会改变,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平稳较快发展的大趋势更不会改变。2009年产业发展将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下半年会出现明显回升。今后三年,国内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仍将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机械
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正式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正式公布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未来三年(规划期为2009~2011年)我国汽车产业的目标和重点任务,以及实现上述目标和任务的十一项政策措施。《规划》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汽车产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第二部分是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第三部分是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主要任务;第四部分是政策措施;第五部分是规划实施。
船舶工业振兴规划细则出炉
《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加快建立船舶产业投资基金、扩大出口船舶买方信贷规模、购买弃船可享内销远洋船政策、船厂流动资金贷款享受利率优惠、“弃旧造新”获贴息贷款、“资本金注入”支持兼并重组等六大政策,以振兴我国的修、造、拆船业。
东芝三菱电机加大在华投入
近日,东芝三菱电机(北京)公司在京宣布,与上海之凌电气公司合资1000万元,成立以风电为主配套设备及高压变频设备销售公司,该公司将销售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武会社品牌下的系列高压变频设备。新的销售公司注册资金1D00万元,公司将占80%股权,上海之凌占20%股权。
篇8
然而现实中的教育实践,却有意无意疏忽了原创精神的价值确认、经验梳理和精神塑型。一旦熄灭了原创的火种,教育的生态何来绿茵匝地?生命的成长何来蓬勃生机?
我们虔诚呼唤教育原创精神,既是为生命张目,更是为生命壮行;我们执著于教育的原创精神,就是走向教育功能和生命潜能的原生态开发。
所谓教育的原创精神,就是在原生态教育情境中促进生命精彩“即席创作”的意识、激情和勇气,就是识他人所未识、创他人所未创、行他人所未行。
基于原创精神的教育原创行为,就是在你发现学生向你报告同桌弄丢了心爱的文具时,就是在全班学生费尽心思却不能回答某一问题时,就是在班级获得了运动会亚军考试成绩却下降时,你是否机智有效地解决了当下发生的种种问题。富于挑战性的教育情境和问题,每天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发生着。成功解决预料或非预料中的问题,就是教育原创精神的行为演绎。
教育的原创精神何来?源于对生命无条件的真爱。惟其如此,教师才有对生命状态的深切关注,才有对生命培育的原创冲动。教育的原创智慧何来?源于生命与生命的心心相印。惟其如此,教师才能对个性迥异的心灵迷茫与困顿、情感渴求与期待,予以机敏体察和适切回应,才能为生命注入自我破茧、成长、壮大的不竭力量。
置身教育行进的瞭望台,我们热切期盼教育实践拓荒力量的觉醒。当下教育正面临历史性的变革,需要集聚强劲的拓荒力量,需要明智勇敢地回到正在被偏离的教育原点,并由此起步,放飞教育生机勃发的创新力量。
篇9
一、2019年产业发展情况
1、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情况
我县主导产业主要有大蒜,种植面积45万亩,年产量67.5万吨,辣椒15万亩,年产量3.75万吨,棉花33万亩,总产3.3万吨,肉鸭养殖宰杀,日宰杀量16万只,林木加工业,现有各类加工企业30多家。特色产业主要有甲鱼养殖,番鸭养殖,樱桃种植等。
2、产业化龙头企业情况
2019年,全县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3亿元、利税7.8亿元。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47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31家。***食品有限公司肉鸭第二条日宰杀量5万只的生产线正在建设,项目投产后日宰杀能力可以达到10万只,可增加劳动力就业400多人。**果蔬有限公司积极进行新旧动能转换,与中国科学院签订了大蒜深加工技术合同,计划投资1700万元建设大蒜深加工生产车间和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年可生产大蒜素60余吨,大蒜多糖1200余吨,蒜粉6000吨。**面粉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新上日处理500吨的全自动面粉生产线,采用国内先进中粮面粉生产设备,可日加工挂面240吨.预计年产值3亿元.**食品有限公司正在建设肉鸭熟食制品生产线,项目建成后不但延长了肉鸭加工产业链,而且可增加就业200余人。****面粉有限公司投资1.6亿元,日产500吨面粉生产线正在建设。
3、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随着龙头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县食品加工,木材加工,棉纺加工等各类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明显增强,截至目前,共带动各类生产基地80余万亩,带动农户20余万户。涌现了一批产业基础较好,主导产业突出的镇和村。**镇的大蒜和辣椒被评为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镇,**镇被评为市级一村一品示范镇;**村地瓜、**村苦瓜、**村番鸭被评为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此外,还有14个村被评为省市级示范村。我县的**食品有限公司、巨**食品有限公司,两家公司与我县及周边县市100余养殖户签订回收合同,确定最低回收价,保证了养殖户的收益。**镇的**家私有限公司规模快速膨胀,产品在国内展览并多次获奖,有力带动了我县的林业的发展。
4、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连接趋于紧密
利益连结机制是连接龙头企业和农户的纽带,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环节,我们积极探索合同、契约、订单农业,利润返还,股金分红等多种形式,建立龙头企业外联市场,内联基地和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连接机制,通过改造传统模式,规范发展各类中介组织,使龙头企业与农民的联结机制由松散型向紧密型发展。**果蔬有限公司领办创办农民种植合作社联合社,涉及5个镇12家大蒜种植专业合作社,有效增加了抵御风险的能力,给家庭困难的农民提供担保贷款,并负责产品销售,解决了种植户种难和卖难的问题。联合社的成功经验得到了省市农业主管部门的肯定,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示范主体。
5、农产品品牌意识逐步提高
**食品有限公司肉鸭冷冻分割系列产品获得山东省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山东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省级新六产示范企业,公司董事长张**获得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和**市第二届菏泽十大新农人。此外,我县新获得省级新六产示范主体3家。**镇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县农业产业化工作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和先进县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工水平低,市场竞争能力弱。主要表现在粗加工多,精加工少;初级产品多,附加值高的产品少;中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加工中运用一般技术的多,高新技术较少。
2、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一是产地初加工水平低。二是综合利用不足,农产品副产物和加工副产物的60%没有得到循环利用。三是布局比较分散,产业聚集度低,资源不能共享。四是创新能力不足、模仿多、创新少,引进多、自创少,单打独斗多、联合创新少,多数企业缺乏品牌宣传推介资金。五是服务体系不健全,专业化服务机构少,针对性不够强,难于与企业有效沟通与对接。
3、知名品牌产品少,发展后劲不足。企业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经营管理粗放,营销人才匮乏,市场开拓不足。加之检验检测体系还不够健全,手段落后。因此,全县优质农产品加工的比重偏低,知名品牌产品较少,影响了农副产品加工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4、科技投入少,创新能力弱。农产品加工业领域经费投入偏少,加工技术力量支撑缺乏,我县农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居多,小、散、弱、差情况突出,难以做大做强。
5、资金困难。由于新旧动能转换和疫情影响,部分企业因投入较大造成了资金上的负担。同时银行贷款难,资金周转不开,有的经营出现困难。
6、对农产品加工业支持力度不够,缺乏必要的助推力。
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政策少、力度小,营商环境有待优化,职能部门对企业索取多,支持少,有些优惠政策落实难。
三、对市乡村产业振兴的建议
1、把握乡村产业振兴重点,着重扶持优势产业。坚持规划先行,引领乡村产业振兴有序推进。充分立足我市实际,尽快编制我市乡村产业振兴五年规划,重点扶持主导产业,明确工作任务,设定完成时限,并给予政策倾斜,确保乡村产业振兴落到实处。
2、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生产过程全覆盖。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包括产、供、销等各个环节,这些环节的正常运行对物资、信息、资金、科技的社会化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议搭建为农服务综合平台,围绕不同阶段的生产需求,提前、产中和产后全程服务。搭建三网融合的信息服务快速通道,有效连接农户与市场、生产与技术、政府与农民,变“小规模、分散化”的小家庭经营为“规模化、产业化”的大家庭经营,通过实现农业规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此外,要加强对农业经济形势、气象、病虫害等信息的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便利。
3、延伸乡村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物流、储运、批发,打通农业生产全过程,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坚持特色发展,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乡村环境整治与发展特色民宿经济、优质农产品电子商务、乡村休闲旅游、养生健康结合起来,建设运行高效的乡村产业链。加快培育乡村产业发展新业态,推动生态资源和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4、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高质量促进科技升级。积极搭建平台,促成农业院校、科研单位在我市建立农业技术研究所及生产实验基地,探索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产业推广模式。加大“引资引智”力度,进一步加大乡村产业招商力度,积极招引国内外知名大型农业龙头企业来菏发展。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建立农业专家热线、农业咨询机构、农业技术服务团等平台,为农民提供政策咨询、科技指导、市场信息等服务。。
5、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确保资金投入取得实效。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保障和稳定增长机制,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产业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结构和效率,统筹安排各类功能互补、用途衔接的涉农资金,实现财政支出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优化政策导向,吸引社会协同支持乡村产业振兴。深化“政银担”合作,探索建立面向“三农”的担保贷款风险分担机制,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引导金融资源下沉。建立健全适合乡村产业特点的金融体系,积极稳妥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支持其开展投资、保险等涉农综合业务。设立农业融资风险补偿基金,扩大农业农村政策性保险面,探索农业综合保险试点,拓宽设施果蔬、特种水产、休闲农旅等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险业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能力。
三、下步工作计划和打算
1、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
一是调整充实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内部设立政策协调组、运行监测组、金融服务组和五个行业小组。粮油、畜禽、果蔬、纺织、林木加工五个行业小组分别负责各行业发展情况的调度、调研和政策研究。二是明确任务目标。各行业下达年度任务目标,出台考核办法。三是加强运行监测。由县统计局对产业发展重要指标、企业运行等情况一月一分析,形成运行监测报告。
2、突出抓好重点企业培育
研究制定《关于加快培育30家重点企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十大农产品加工园区、十大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的意见》,对重点企业加大支持力度,大力推进加工园区、原料基地建设。
3、统筹推进农副产品品牌建设
一是提高质量,争创品牌。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省级标准化基地2个,其他标准化基地15个,面积 24万亩;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农产品监测,组织农资打假、农药管理等专项整治活动,二是培育主体创建品牌。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商标注册、质量管理、科技创新等手段,创建一批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和产品品牌。
4、加大创新力度,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依靠科技进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我县大蒜、辣椒、棉花、小麦等主导优势产业,进行科技攻关,积极与科研院所对接,引进先进技术和工艺,开发一批技术含量高的特色名拍产品和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产品。鼓励龙头企业走产学研一体化的路子,使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改变我县农产品初加工、低附加值的现状。不断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延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运用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创新发展能力。
篇10
一、 项目指导思想及建设背景:
1.据农业农村部消息,农业农村部关于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工作,要突出服务乡村振兴。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眼乡村产业发展需求,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选择盘活利用模式。要统筹考虑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环境容量、产业基础和历史文化传承,选择适合本地实际的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模式。鼓励利用闲置住宅发展符合乡村特点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创意办公、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以及农产品冷链、初加工、仓储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支持采取整理、复垦、复绿等方式,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整治,依法依规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政策,为农民建房、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提供土地等要素保障。
2.为了积极落实国家“一带一路”、“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扬泰机场二期工程的建设是势在必行。随着机场提档升级,人流、物流、产业流将会迅速聚集,得天独厚的优势,临空经济区建设将成为丁沟的载体和平台,将大批发展要素吸引到这里,机场经济圈正在崛起。
3.光线中国电影世界项目是我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将在空港新城规划区内建设国内规模最大的摄影棚组群。西浦光线电影学院落户,既凝聚着西交利物浦大学多方面的资源优势,又涵盖光线传媒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品牌IP等多领域的实质内涵。两个项目将对地区影视文化旅游全产业链发展,空港新城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4.丁沟镇朱桥村朱套组位于启扬高速机场互通高速路和安大路机场连接路交汇之间,紧邻机场。朱套,名如地形,四面环水,村落房屋之间小巷多,风景秀丽,有“小江南”的美誉。小村落民风淳朴,人文历史悠久,明朝的举人进士韩如善和朱三嘚曾居住此地。目前,除去首批拆迁户,该组还有65户人家,309人,耕地445亩。该地段将受益于机场利好辐射
二、项目方案、方式,建设规模、实施进度及投资分析(另详):
1.乡村游(农活体验、果蔬采摘、捕鱼)机场旅客变游客;
河道和村道整理;各种公共设施和配套设施完善;农田、八边地、河流由公司集体承包,统一规划,有机生态种养殖;
2.民宿居民交闲置房屋入股或租赁,一户一方案,改造装潢预算和施工监理(不新增建筑面积,旧房改造)。首批50个床位(经济型、中式精品型、乡村田园风型、集装箱型)。
3.餐饮农家乐,特产便利店,乡村酒吧,烧烤(200人次)
资金来源:政府乡村振兴项目资金+村企合作企业资金+农户个人资金=1000万
三、项目组织、劳动定员、运行操作:
公司运行:扬州市源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农户
项目名称:水韵朱套—小江南
四、项目社会效益分析、风险分析:
项目效益达成村居环境好,人人有事做,户户有钱赚,文旅品牌响。
风险分析:1.坚决守住法律和政策底线,不得违法违规买卖或变相买卖宅基地,严格禁止下乡利用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所,严格禁止私搭乱建;2.公司与农户,公司与集体的合同合法合规,要有法律约束效应。村民要树立集体意识、抱团意识、规范意识和大局观念;3.特种行业经营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措施;4. 经济下行,消费滞后,管理可能落后,收益周期延长; 5. 政策性拆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