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学前教育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4-02-21 17:47: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浅谈对学前教育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浅谈对学前教育的认识

篇1

一体化 英语课堂 说唱 参与

语音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语音学好了,对于以后的语法学习、单词记忆、口语发展及提高听力都有积极作用,新课程标准中更是强调了语音教学的重要性。然而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语音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拼读能力差,记不住音标,单词或句子的语音形象和文字形象对不上号,更主要的是教师忽视语音教学或方法不当使学生对语音有了“轻视”“害怕”的不良心理。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初学英语者的语音教学,让学生轻松愉快而又顺利地过了语音这一关,成为摆在广大小学英语教师面前的共同问题。根据自己英语语音教学的经验与教训,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众所周知,语音教学需要进行很多的操练,因而往往会很枯燥,所以作为低段的英语教师,我们应当根据低段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里特征,以有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少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的焦虑感。所以,在语音教学中,我们尤其要注意方法和技巧。以下几点,根据学生的特点,归纳总结出来的进行语音教学的方法和一些技巧。

一、字母,音标,单词一体的音标教学

在英语字母教学的同时,强调字母的读音,让学生在学习英语字母的读音的同时学习基本的英语音标的读音。因为英语字母中包含了绝大多数的英语音标,在教授字母读音后实际上就教授了大多数的音标教学。比如,在教会了学生“a”发音之后,在教到字母“k”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进行chant: “k, k, [kei]”。这样,我们在教授字母“k”的同时,也复习了元音[ei],而且让学生知道了字母“k”当中包含着元音[ei]。

在字母音标一体教学的同时,把一些与字母读音相同的单词、或符合英语发音基本规则的拼写比较简单的单词同时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字母读音和音标读音的同时,学习一些基本词汇。比如在学习到字母“e”时候,我们可以列举一些单词,如“we”, “he” ,“she”等,让学生学习字母的同时,也能根据发音规律来归纳一些这些平时常用的单词

二、用游戏进行语音教学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和所教授的内容,设法编排、设计一些游戏活动来进行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地语音练习。我认为在低年级阶段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听力反应是相当重要的。在教学中可经常设计一些听辨音游戏:一类是书面练习,如 Listen and circle, Listen and tick, Listen and match,Listen and number; 一类是“听音举卡片”、“听音指单词”、“听音摆卡片”等等。教学中,尽量设计游戏,让学生高兴地练习,并要求学生成为一个“三者合一”之人,即做一个有心的聆听者、用心的模仿者和大胆的实践者.。

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做游戏不仅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还有利于学生智力开发、情感培养,促进求知欲。在语音教学中穿插一些趣味活泼的游戏,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状态下来加快认读音标,促进记忆,熟练拼读。在新授中,可以开展“比一比,谁读得最好”的竞赛活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他们的听、看、模仿的好习惯。巩固音标时,游戏更多,如:“快速认读音标卡片记时赛”,出示三四张为一组的音标卡片,迅速拿掉,让学生按顺序说出“你看到了什么?”;“What’s missing ?”的游戏,出示一组音标卡片,让学生读过之后,从中任意抽掉一张,然后打开其余的卡片,问“What’s missing ?”。其实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就会创出许多新的游戏来。学生们非常喜欢这些游戏,让他们在学中玩,玩中学,既满足了他们的娱乐愿望,又能够较好地学习音标,让音标教学真正摆脱枯燥无味

三、用说唱进行语音教学

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唱歌、跳舞,如果把一些教学内容有机地改编成歌曲、口诀,则是一种很好的辅导方法,因为歌曲、口诀能加深记忆,而且学生可以通过好的节奏和旋律把学到的知识和歌词一块儿记住。童谣、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文字简练,通俗易懂,易读,节奏感强,有韵味。在低年级英语教学中,通过说唱童谣、儿歌,练习发音、节奏、连读、语调等是一种又简捷又有效的好方法。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也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获取了英语语感。同时,现代化的视听手段和各种媒体――实物、图片、光盘、动画等直观教具,都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对语言的敏感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辅助手势和夸张的口型进行语音教学

针对上面提到的学生经常会出现英语元音发音不正确,英语词尾辅音后附加元音和英语词尾遗漏辅音等情况,经过课堂教学实践,我发现夸张的口型或者是手势是促使学生掌握这些比较有难度的发音的有效方式。

篇2

摘要:现代教育管理要具有时代特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革新内容,创新方法,更新手段,保持先进性。要树立可持续管理观念,致力于制定、实行公平的政策,创建具有持续性的公平竞争环境,建立起适应形势发展进行持续性调整的机制,以实现管理效能整体性提高的目标。

关键词:教育 教学 管理 创新 认识

如今,教育改革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任何一个教育组织都十分重视教学管理,因为它与教学成绩一样,都是学校生存的命脉,创新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也是提高学校知名度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学校教育组织必须依靠它来赢得社会、政府、家长和学生对学校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一所质量高的学校绝不是只靠着有几位著名教师、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或者教育经费充足,而是由于学校管理的整体水平和全体教职工共同创造的结果。从中可以看出,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是刻不容缓的。

一、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创新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1、教育管理者的创新素质

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一个过程,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不断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保持教育思想观念的不断变革和及时更新,这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发动机”,操作这台发动机的正是学校的管理者。因此,学校的管理者是学校教育教学制度创新的关键。

学校管理者支配和引导着学校各个群体的行为,他们是否具有创新素质将直接制约和影响学校的发展和走向。如果一所学校没有一位富于创新的校长,做事情前怕狼,后怕虎,保守求稳,那学校也只能永远望它校之“项背”了。学校管理者必须敢于否定学校旧有的、束缚人性张扬的条条框框,大胆进行教学管理制度创新,这是教育事业发展对学校管理者提出的理性要求,也是取得成功的要素之一。

2、学校内部的创新氛围

目前学校要在比较理想的水平上开展创新教育,还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特别是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尚不能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也就是说学校内部的创新氛围还不够浓烈。教育创新是一种具有高度自主性的创造性教育活动,它不是教育管理者独自单方面的行为,而是必须由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的一种整体性、目的。它依赖于全体教职工的真诚投入,依赖于不同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意见的交流与撞击。我们必须努力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开放和宽容的创新氛围,创造一种以创新为内涵的校园人文环境,给教师以自由想象的时间和空间,给教师以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在教师的相互沟通、相互刺激、相互诱导中,提高工作乐趣,激发创新潜能。

二、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必须遵循两个原则

1.以人为本

现在多指是指经营者或管理者的一种领导方式或理念。学校管理正是如此,要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注重个体的差异发展、注重群体的和谐发展,从而达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有活力、善创新的教师队伍是教改向纵深发展的前提,也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任何一项创新活动都离不开人的参与。

2.民主管理

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没有民主的管理,就没有民主的教育;没有制定政策时的民主,就没有执行政策时的严格。一所学校,如果只有少数领导干部的积极性,而没有全体教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那么这所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将难以开展。有关研究资料表明,教师群体对于民主、平等、尊重的情感需要,对于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较其他社会群体有更强烈的追求。因此,在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建设过程中,教育管理者应充分发扬民主,实施合作式、民主式管理,为教师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从而满足教师群体的心理需求,使每一名教师都成为自觉的创新主体,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局面,逐步达到人与学校、人与教育、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三、确立整合思想,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科学管理水平和管理机制直接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发展水平,科学合理而富有特色的管理制度则会极大地强化激励的有效性。新的教学管理机制必须致力于有效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要求。其基本特点是:管理体系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管理组织从单一控制型转变成综合支持型,管理模式由刚性向弹性转变,管理方式由过程型向目标型转变,管理方法由行政化、控制为主向民主化、引导为主转变,管理手段由单一化向多样化、网络化转变。

1.完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形成有效组织保障

完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是确保学校开展正常工作的根本任务。上海有一所小学,2000年归并了6所村校,成为一所拥有近1700名学生,130多名教师的大型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无疑使原先“垂直式”的管理方式增大了管理的难度,影响了管理效率。在此情况下,校长结合学校实际,确立整合思想改革了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取消了副校长、教导主任等层级,改为条线负责制。把学校常规工作按学科及学校管理的需要,分成若干个条线,每个条线设一个负责人,管理该条线的人和事,并全权负责该条线工作的实施。条线负责人上对校长书记负责,下对教职员工和学生负责,与此同时,接受校长书记和师生员工的监督和评价。从而形成了校长书记——各条线负责人——教职员工的三级管理网络,学校内部管理由垂直管理变为扁平式管理,确保了学校常规管理能落实到处,构建结构完整、环环相扣、体现整体优化的教学管理工作系统。

2.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形成弹性管理模式

教学管理制度是一种稳定、规范的特有教育资源,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质量保证的组合模式和激励约束机制。创新教育教学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从传统的管理制度向现代化的、先进的、科学的管理制度转变,实现制度创新,真正实现由管理者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因此,必须建立严格而又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给学生以充分的发展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主导作用。我们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要求,对现有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清理、修订和完善,积极改革过分强调统一要求的管理模式,突出多样性特点,变硬性管理为弹性管理。近年来,中小学推行的二期课改,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多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创新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具有重大实践意义的课题。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应该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与危机感,及时把握创新的机遇,不断加快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的步伐,使学校能够不断发展优质教育资源,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语境;认知语言学;外语教学

一、语境研究历史的简要回顾

语境是语用学和语言交际理论中一个基本的、核心的概念。语境研究理论源于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

他认为语言不仅能传递信息,而且是一种行为方式。英国语言学家弗斯(J・R・Firth)把他的语言环境概念加以扩展,提出整个社会环境,包括文化信仰等,都构成了语言环境的一部分。

韩礼德(M・A・K・Halliday)是继弗斯之后伦敦功能学派又一个在语境研究上做出贡献的人物。他提出了“语域”这一术语,将其分为话语的范围、话语的方式和话语的风格三个方面。后来韩礼德又提出了“场景”“方式”和“交际者”,并认为每一部分的改变都可以产生新的语域。

英国语言学家莱昂斯(Lyons・J)归纳了构成语境的六个方面(交际双方具备共同的语言知识)。莱昂斯以知识去解释语境,他所强调的是语言外的各种社会因素对语言表达方式选择的影响。

二、语境理论的发展――认知语境

近年来,研究学者开始对该问题进行动态的分析。在这一方面,最著名的是法国学者斯波伯(Sperber)和英国学者威尔逊(Wilson)

用关联理论分析的“认知语境”。关联理论把语境看成一系列假设,投射在人们的大脑中,目的是在交际互动中正确理解话语,因为要理解每一句话语,所需要的语境因素都是不一样的。另外,也有学者针对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去语境化”总结出“回归语境化”,这是指在语言研究中重新认识并引入语境因素。认知语言学所取得的成就就是发展了认知语境,因为它恢复被转换生成语言学所

排斥的语境,构建出包含语境因素在内的语法理论。

三、认知语境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在认知语言学中,语境与说话人(或听话人)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经验密切相关,并直接参与语言结构组织体系的构建。因此,认知语境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

1.认知语境对外语教学的启示之一是在语法教学中以语言意义为中心

认知语言学研究以语言意义为中心,并把意义和语法等同于概念形成过程,而概念形成过程必然涉及形成概念的人和其他语境因素。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使用这些概念,可以帮助学生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语言形式。

2.为利用语境因素进行词汇教学提供了启示

上面提到的认知域,是一种抽象化的语境因素。利用认知域概念,我们可以解释一些细微的语义差别。例如,shore和coast都有“海岸”的意思,两者之间的差异只有通过各自涉及的认知域(或框架)才能得到解释。因此,认识并深入了解涉及有关词语的认知域,可以帮助我们在教学中更有效地讲解和辨析词语的意义。

3.认知语境也体现在以用法为基础的理念中

这里举例说明:英语中名词的复数形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区分规则的和不规则的是常规处理,例外情况无法解释。而按照认知语言学中的语言知识是以用法为基础的理念,人们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名词复数图式([N-s]),规则的复数形式(如books)就被看作是这种图式的一个例子。不规则的复数形式(如teeth)能够脱离这种图式而单独储存在头脑中,是因为它们有很高的使用频率,因此可以脱离常规图式。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不断巩固和完善自己的语言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4.认知语言学回归语境化的主要特点是在语法理论的核心概念中引入了语境因素

比如,在认知语法看来,时态是把话语跟背景联系起来的成分,其作用是建立话语表示的内容与背景的联系。现在时中,说话人把自己在直接事实中的位置当作观察的初始位置,说话时间被感知为直接事实的一个方面。而过去时形式带有过去时语素,表示所指的过程是与说话人分离的。如果我们在讲解时态的意义和用法时,能够使学生认识到时态的背景设置作用,就会使他们在使用动词时态的时候感觉有据可依。

综上所述,认知语言学把语境因素引入语法理论的构建过

程,恢复了被转换生成语言学所排斥的语境方面,构建出包含语境因素在内的语法理论体系。因此,认知语境对外语教学的启示也跟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不同,主要体现在语境因素的概念化、

抽象化和语法化及其对语言认知、理解和使用的作用。当然,认知语境对外语教学还有很多独特的启示,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参考文献:

[1]Levinson,S. A review of Relevance[J].Journal of Linguis-

tics,1989.

[2]何兆熊,蒋艳梅.语境的动态研究[J].外国语,1997(6).

篇4

一、营造美好的英语氛围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往往需要安全感,需要相信不会有人使他出洋相或难堪,他们喜欢参与各种活动,喜欢做游戏,喜欢意外的惊喜,只要课堂氛围能满足这些需要,他们就会有学习的动力,如何营造好课堂氛围呢?

1.体验英语国家的文化特点。如英语墙报、英文图片、英文字母、标志、杂志等,墙壁上可展示一些英语单词或词汇卡片,教室内的物品可用卡片标出相应的英语单词,也可将学生所做的图画、粘贴画等贴在墙上,这样能使学生体会到教室不仅属于教师,也有他们自己的创作。小小的成就感会激起他们对英语的兴趣。

2.尝试是学好英语的第一步。没有一个学生学习语言而不犯错误,如果他们惧怕嘲笑,惧怕失败,他们就不愿尝试使用新的英语单词或句子。也就无法进步。所以必须鼓励他们敢于尝试,通过大量的示范、提示和表演来帮助他们,当学生发音有误或回答错误时,可让其他同学帮助他,但不要过分强调他的发音和用词,而应充分加以表扬和鼓励,并对他的这种“尝试”表示肯定。

3.运用丰富多彩的游戏。课堂上充分利用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的游戏实施教学,不但能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获得学生对语言学习的直接反馈。小学生活泼好动,争强好胜,在玩中学,玩中用。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运用知识,能使学生在玩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如在教学“What's missing?”时,运用卡片游戏,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卡片,避免了单词的机械重复,学生在刺激有趣的过程中练习了单词。

二、交互式对话

在起始年级,英语既强调听说,又兼顾读写,以期达到各项语言技能之间的平衡。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是随着感知能力的提高而同步发展的,儿童需要用习得母语的方法来学习英语:通过周围的人讲出去的词语去学习。所以,上英语课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不同交际情景中用英语进行交谈的机会。

1.课堂上日常用语可使用英语来交谈,并配以适当的动作。从而养成良好的文明语言习惯和一些基本的交际知识。每一节课的前五分钟可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或者做简单的互相问候,使这些口语成为每一节课必要的对话。如: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How are You? Fine, thanks. What day it is? It's Monday. What's this?It's a…等。

2.进行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小组、学生与全班的英语对话,可通过游戏、歌曲、全身反应活动等方式进行。例如:在学习人的身体器官时,教师可手指自己的某个部位,让学生快速说出相应的英语单词,教师还可以快速地说数次“touch your head,touch your nose”等,学生马上指出相应的部位,看谁的动作最快。这种方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就记住了这些单词。教师可创设真实可信的情境,使他们能经常进行角色表演并自编对话,教师可指导、组织活动,表演示范对话,必要时可纠正学生的错误。但是,课堂的重点不在于教师干什么,而在于学生做什么。学生实实在在地用英语越多,其语言能力的提高也就越快。

三、英语操练要贴近生活

“情景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然、流利的英语表达能力,要想让英语真正成为一种交流工具,应该鼓励初学者积极地运用这门语言。所以,课堂上的操练必不可少,而操练内容必须贴近生活。

例如在教学Senior Book2 Unit17 Disabilities时刚好班上有个同学小时候患小儿麻痹症,整天要坐着轮椅来上课,行动很不方便,但是这个同学特别懂事且勤奋好学。于是我就利用生活中的这个例子,一方面想给这个同学更多的鼓励,另一方面,能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残疾人,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并从他们身上学到一种精神,那就是“身残志不残,自强不息”。所以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What do some of the difficulties Wang Zhiping have to overcome?

2.Do you think what kind of help you would need and how you would want others to treat him?

3.As we know,Wang Zhiping is a good student .No matter what difficulties he meets, he won’t give himself up.Do you think what you can learn from him as a normal student?

这样既让学生了解这单元要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让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学会关心爱护残疾人,并且学习他们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又比如,在教学Senior Book2 Sports 这一单元之前,我先展示几张同学们参加校运动会的照片,这样立刻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接下来我就根据这些照片问了以下问题:“What sports were they playing?”,同学们很积极地发言,(eg.100-metre race, long jump, high jump, etc )于是我就趁机又问了一个问题:“How often is the sports meeting held in our school?”,然后就顺理成章地引出了这单元的重点:something about the Olympic Games。由于这堂课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整堂课上得非常流畅,同时,学生也可以从中学到一些实际有用的知识。

篇5

【关键词】特殊教育;语文教学;方式;思考

新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化社会和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实现由教到学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因此,特教工作者要转变教学观念,在语文教学方面,语文教学方式的改变应该是我们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目前特殊教育语文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然而,特殊教育语文教学模式仍然存在着部分不良的状况,如:低年级反复地枯燥乏味地学词学句,忽略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中、高年级语文教学则是被“灌输──分析──训练”的方式占据了主阵地;一些教师依然“以学科为本”,忽视了教育对象的发展,把聋生当成机器的复制品,在教学流水线上进行打磨,然后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成品验收,这实际上是对孩子最大的不尊重和身心摧残。应是学习主人的聋生们一直处于被动、压抑的地位,只有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资格。这样的教学模式根本不能适应聋生的学习需要,也不可能让他们去发现、去创造,更谈不上提高教学效率了。

二、让特殊教育语文教学回归现实生活

“从概念到概念,活泼泼的文字变成了僵死的东西,活生生的形象黯然失色。语言文字本是交流思想的工具,尤其我们的语言,是最讲究神韵的,没有形象的感受,没有对字里行间的情感的体会,没有对语言文字的品尝意会,学生怎么能读好作品,又怎么能写出好文章。”陶行知先生在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生活即教育”,认为教育与生活从来是分不开的,“教育是从生活中得来的”。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提倡走近学生,走进生活,在新理念的指引下,我觉得要让我们的教学活动回归到现实生活中,从而加强聋生的语文实践,提高聋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和水平。在特殊教育中,聋生由于听力障碍,主要依靠视觉、肤觉、味觉、嗅觉等其他途径感知外界事物。生活是聋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可见,传统的“讲解、灌输”式课堂教学是不利于聋生的语文学习的。因此,我们的学习活动一定要“以人为本”,把教科书与聋生的生活融合为一体,给聋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让聋生在与现实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使他们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一定要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回到聋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去,去激发聋生作为学习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欲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内化为聋生作为学习主体的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生命活力的知识。

三、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更多增加生活实践

(一)通过体验生活提高生活方面的技能。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应使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使教学成为一种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对于聋生来说,表演是他们最擅长的,恰好在我们的教材中有一些富有情节性的童话、寓言和故事。我在教学这些课文时,常常让聋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学习活动中注重借助情境的创设,使聋生身临其境,体验课文中的故事情节,便于他们较好地理解课文,收到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效果。

(二)仔细观察与认识生活。特殊教育语文教材中有一些课文描述比较贴近聋生实际,常常被聋生见到的生活现象,但是由于聋生没有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他们往往容易忽视或知之甚少。因此,教师要在平时注重生活的积累,指导聋生留心去观察,认真写观察笔记。这样聋生才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和写观察笔记,去认识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现象和规律,积累生活素材,从而为学习这些描述生活现象的文章打好基础。在我的要求下,学生曾经留心观察过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活动情况,并对自己观察到的情形仔细做了记录。当学习《要下雨了》一课时,孩子们翻开自己的笔记本给我看,在我的赞扬声中,他们表现得那样满足,体验到了学习的幸福滋味。上课时,他们很轻松地划出了课文中描写小动物们在下雨前活动的句子,还纷纷举手把自己观察到的其他小动物的活动情况讲给大家听。这样,学生不仅在学习课文时显得游刃有余,而且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他们观察和理解的能力。

篇6

关键词:风土民情教育;学习方式;更新知识;新课改要求

新修订的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选编了许多反映风土人情的课文。这些课文选材广泛、贯穿古今,或风土、或风情,也有淳朴的民情、远去的记忆,角度多样,反映了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奇特魅力。比如,初二课本中有鲁迅先生的《社戏》、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萧乾的《吆喝》、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刷子李、泥人张)等。这些课文引领着学生进入一个个神奇、新鲜的境地,让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语文学科所具有的人文性、工具性、思想性特点通过这些文学名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如春雨落地,润物无声,陶冶着每一位诵读者的心灵,净化着他们的灵魂,让他们感受着生活的美,更让他们感悟到生命的崇高。所以,我认为语文教学要注重风土民情教育。

一、语文教学开展风土民情教育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整体目标中提出: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学习这些课文有利于这个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语文教学开展风土民情教育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材中选编的这些课文,有的离现实生活有点远,有的历史久远,如:《俗世奇人》(刷子李、泥人张);有的是地域偏远,如:《云南的歌会》;有的课文现实中还在上演,如:《安塞腰鼓》。老北京的吆喝可能听不到了,但安塞腰鼓却可以看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吸引着学生关注生活、关注世界,他们会联系记忆中的库存,激活已有的知识,然后去比对、去鉴别、去探索,一直到去传承和去创新,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会学习。

三、语文教学开展风土民情教育有利于广大语文教师更新知识,提高使用教材和改造教材的能力

曾经遇到过一件事,有一位小学生在学习《北京的立交桥》一课时,因为这个小孩家住农村,没有去过大城市,所以他没有见过立交桥,他问老师立交桥有几层,老师也不知道,考虑了半天,老师对这位学生说大概有四五层。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情。这件事,应该引发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语文老师如何才能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答案是要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使用教材的能力。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教师要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坚持学习,及时补充、及时更新知识。到现在,教师要知道街和路的区别,了解了这个知识,才会把握清方向,才会建构起立体的知识。这样,教师在编写地方教材或者指导学生进行民俗风情方面的写作时才会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下笔、指导时才能得心应手。

四、语文教学开展风土民情教育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篇7

一、着眼于培养以“兴趣”为核心的非智力因素,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前提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除智力因素之外的一切心理因素,一般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品格等。它在学生学习的智力活动中起着定向、调节、维持、强化的作用,使智力因素不断发展,成为学习掌握知识的原动力和前提。实际上不少学生数学学不好,并非智力底下,而是非智力因素的不良影响所致。因此,要落实素质教育,培养非智力因素是前提。

我的做法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耐心启发诱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知识价值观念和学习目的性,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通过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直观教学手段、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设疑、布谜、创设悬念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用榜样和名人故事来激励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积极引导、严格要求来磨练学生学习数学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独立思考、刻苦钻研、仔细审题、认真作业、检查验算等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兴趣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正如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员对所学教材有内在兴趣。”

二、着眼于培养以思维力为核心的智力素质,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

智力又称职能,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诸多方面。对数学学习来说,思维力是智力诸因素的核心,学生的智力素质以思维力为最重要。因此,要落实素质教育,培养思维力是核心。我的做法是:首先要顺应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入手,加强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中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和概括,训练学生由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其次要加强思维训练和数学语言的训练。启发引导学生在知识形成、巩固和运用过程中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思维方法的训练,让学生想得清楚,说得明白,条理清楚,逻辑性强。第三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发表独立见解。精心设计巧妙安排.给学生造成发挥创造能力的情境。使学生创造思维的萌芽得到成长壮大。

例如:教学“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可以先揭示能否把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后,再求它的面积。在学生积极探索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将圆剪成一个个相等的小扇形,然后拼成一个与圆等积的类似长方形。接着带领学生观察、比较长方形的长、宽与圆的半径、周长之间的关系。最后让学生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自己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一步一步操作分析、思考,让学生经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有“扶”有“放”,“玩”中有“学”,“动”中有“静”。不仅让学生深刻领会了公式的来龙去脉,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教会了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本领.同时在学生头脑中孕伏了圆方之间相互转化、面积守恒的辩证思想。真正达到了教学大纲提出的“既长知识,又长智慧”的要求。

三、着眼于对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

注重学法的指导是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之一。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单靠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许多东西要靠自己去学习。这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的任务不单是教数学,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去学数学。这正是古谚“受人之鱼,只供一餐所需;而给人之渔,终生受用不尽”给我们的启示。因此,要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是关键。我的做法是:一要指导表述,优化“讲”的过程;二要引导观察,优化“看”的过程:三要诱导思维,优化“想”的过程;四要鼓励质疑,优化“悟”的过程。

四、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篇8

一、言传身教 身教重于言教

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应具备渊博的学识和高超的教学技能,又应具备健全的人格,这样才能促进未成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班主任的品德、能力、兴趣、心态、情绪、情感、气质、心理健康状况等都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作用,对未成年学生心理发展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班主任作为未成年学生最主要的模仿对象,其榜样作用、示范作用、楷模作用集中体现在教学过程之中。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以教师的心理健康为基础,用教师的人格塑造未成年学生的人格。班主任在未成年的学生面前,尤其是在课堂上一定要表现出愉快乐观、积极进取、自信、自尊、自爱、自强、自立、民主平等、宽容大度等良好的心理品质,用正确的动机、积极稳定的情绪、高尚的情感、顽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去影响未成年的学生,塑造未成年的学生,使这些未成年的学生在模仿中完善自己的人格。因此,班主任尤其要注意用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未成年的学生树立可望而又可及的榜样。

二、潜移默化 树立良好班风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未成年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重要场所。班风是班集体在情感上、言论上、行动上的共同倾向,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无形的教育力量,它支配着全班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自然也影响着未成年学生的心理。教育实践表明,积极健康的班风对未成年学生的影响,往往比教师个人的力量要强大和有效,是未成年学生自我教育的手段。良好的班风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制、守纪律、坚强、勇敢、奉献精神等良好心理特征,在未成年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成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培养心理品质 开展班队活动

未成年学生的心理是在活动中产生、发展并表现出来的,这是心理学的一个基本观点。从这一观点出发,班主任就应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未成年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班队活动,来培养未成年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少先队活动与心理教育相结合,面向全体少年儿童,人人可为,天天可为,可提高少年儿童的心理素质。班级专题性活动具有较强导向意识,目的明确,是未成年学生心理品质养成的必然途径。班级 游戏 活动,是培养未成年学生同情心与合群心理的最好途径,由于合作游戏贴近学生的生活,这种情景下的心理品质养成痕迹淡化了,心灵却被深深感化了。社会实践活动,科技活动体育锻炼活动、自我服务劳动等都是进行健康教育理想场合。

四、矫正自卑心理 排除心理障碍

作为未成年学生心理辅导的主力军的班主任来说,仅仅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是不够的,还需了解心理异常的各种表现形式,这样才能在日常班级教育中,准确地把握未成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矫正。

未成年学生心理问题的矫正,主要是自卑心理的矫正。自卑心理又称自我否定意识,表现为消极的自我评价。这是与自尊心相对立的一种病态心理。矫治未成年学生的自卑心理应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深入了解未成年学生、关心未成年学生;

(2)适当考验、增强未成年学生自信心,培养他们能够忍受旷日持久的考验,不畏首畏尾,用榜样的力量树立这些学生的自信心;

(3)教师要善于在集体活动中发挥每个同学的特长,以此来鼓励自卑者树立信心,促使其进步;

篇9

关键词:初中数学;理论研究;新人教版

初中数学是整个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正确地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包括数学定理、公式等,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概念化是新人教版数学教学的重点要求。学生只有在对公式概念、定理法规、理论知识理解无误的基础上,将其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各种类似推理的题目中,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所以按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就必须不断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学习的系统化、灵活化,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教育学生灵活掌握各种数理概念。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习动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才能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游戏教学、设问教学的同时导入有趣生动的学习案例,将学生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听课情绪,随之紧密引入与课题相关的内容。

二、表扬学生,不断增强数学基础能力

事实证明,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造条件经常表扬学生,可以不断巩固和加强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因人而异、难易有别的提问,有针对性地表扬鼓励每一个学生,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有趣;当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适当地给予启发指点,使学生能够自主顺利地完成任务,增强学生基础学习的能力。

三、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

新课标在教学中建议:增强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情况,尽量多地创设出数学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并灵活地在生活中引入数学。这样,让学生了解生活经验与数学概念、公式等数学知识存在的内在联系,并善于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中。

四、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要精心设计教案,选择教学教法,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其次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不断进行复习。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可以采用新奇的表达方式、幽默的语言,启发学生去积极思考,增强学习感染力,尽量让学生自己组织,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重视实践活动的教学,提高学生数学实际运用能力

在课堂实践活动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多观察、多思考、多讨论,开发学生的数学推理思维能力,让学生尽量多地参与实践活动,也可以将数学教学活动引向校外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亲自参与并主动实践,积极地综合运用数学基础知识解决各种生活常见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非常重要,必须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这样,才能实现学生数学能力本质的飞跃,才能让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在新人教版的课标下,教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通过提供给学生参与学习讨论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初中数学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袁洪丽.数学概念教学浅谈[J].考试周刊,2010(28).

篇10

论文关键词:成人大学英语学习 成人学位英语考试 反拨作用

论文摘要:测试对教与学有极大的反拨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问卷调查成人教育学位英语考试反拨作用收集到的反馈信息及数据来探讨了其对成人学生学习产生的反拨作用。文章指出应当正确处理教学与测试的关系,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 引言

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是成人教育水平质量的标志。成人教育学士学位授予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从我院近几年成人教育的学位授予情况来看,学位英语合格率是影响成人教育学生获得学士学位授予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成人英语教育水平质量是每一位成人英语教育者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反拨作用”是指语言测试对教学和学习所产生的影响(Hughes 1989),这种作用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Alderson & Wall (1993)对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15个反拨作用假设。Bachman &Palmer认为,对考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参加考试的体验或备考的体验;二是对其考试成绩所提供的反馈;三是根据其考试成绩所作出的决定(1996:31).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研究成人学位英语考试对成人学生学习英语产生的反拨作用,以期对成人英语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Alderson & Wall 提出的15个反拨作用假设和Bachman &Palmer认为对考生的影响主要体现的三个方面为基础制定了调查问卷。200份问卷以随机的形式发放给贵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07级、08级本科学生,收回有效问卷187份,占发放率的93.5%。

三、 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将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数据收集后输入计算机,用SPSS15.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成人教育学位英语考试对学生学习的态度、目标、方法等方面产生了正面反拨作用和负面反拨作用。

1. 正面反拨作用

首先,这一大规模的考试使学生开始重视英语学习。被调查的学生中有55%的学生认为学位英语考试是促进自己学好成人大学英语的主要因素,因为,他们想取得学位英语合格证进而获得学位。其次,有53%的学生认为考试还激发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课余学习热情,花不少时间和精力自觉地钻研有关考试的书籍。

2. 负面反拨作用

首先,60%的学生认为学位英语考试无助于素质教育。考试的内容和评分标准客观上导致学生应试学习现象的产生,并导致学习目标或学习范围越发狭隘。尤其到考前,全副精力集中于大做模拟题,搞考前复习、强化训练。这不仅影响到了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也冲击着了学生英语后续学习。其次,调查结果表明59%的学生认为通过了学位英语考试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水平。学位英语考试作为一种大规模的标准化考试对于部分学生来说会猜会蒙也有幸运通过考试的。再者,58%的学生认为英语学习是一种负担。他们觉得学习英语就是为了考试,毫无乐趣可言,也没有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并且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工作联系较少。最后,61%的学生课余学习活动还较为单一。因为成人学位英语考试不考听力,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是做练习题。

四、讨论

通过本次调查以下几点值得我们讨论:

1.应当正确处理教学与测试的关系。测试只是检验促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是教学系统中的一个环节。成人的学习是一种业余学习、在职学习,他们的学习受社会的干扰很大。因此,笔者认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永恒的主题。教师应提高课堂讲课艺术,提高学生语言和交际能力,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策略,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也只有提高了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再者,教师应指导学生课余学习活动呈多样化比如听英语广播看录像和电视节目读英语报刊等,这不仅提高了他们通过考试的能力也有助于巩固他们的语言基本技能。

2.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人学生的年龄相差较大,并且他们的文化教育水平、工作环境、学习动机等个体差异明显,使得成人学习者群体结构具有复杂性。而动机是第二语言学习中最有影响的学习者个体差异因素之一。Brown (1987)根据学习动机的原因,把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受内部因素的支配和推动,如兴趣,求知欲;外在动机受外部因素的约束,如学习外语是为了取得高分,或为了拿到一张文凭、证书等。根据学习动机的长远性,动机还可分为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远景动机是为了达到一个长远的目标,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近景动机是学习活动与结果相联系的一种学习动机,它起作用的时间短暂而不稳定,具有较大的情境性。因此,成人英语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针对成人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制定培养目标,拟定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案,加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和树立远景动机,引导学生扩大语言信息,尽可能创造性地使用所学知识,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持其持久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其应用英语的能力。

五、结束语

成人高等教育直接担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重任。成人英语教育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成人教育的规律,结合成人的特点,找准成人教育的定位,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士学位授予质量奠定基础。应加强成人学位英语对教学的正面反拨作用,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优点,克服其对教学的负面作用,使测试与教学的互动关系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