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经营制度范文
时间:2024-02-21 17:47: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酒店经营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大家好!
首先感谢领导、同志们的信任和支持,给我这个机会,参加竞职演讲。我叫***,女,今年50岁,大专文化.从事过工人、生产计划调度、经营计划、综合统计管理等工作,**年。我一向勤勤恳恳,对待工作热情高、干劲足,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努力把工作做得最好今天我本着锻炼自己,为大家服务的宗旨站在这里,作为宾馆的一员,我衷心拥护这次竞聘工作。在这里我非常感谢大家给我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和施展才华的机会!竞选酒店经营业务管理,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支持。
竟聘上岗是公司用人机制改革的一项新的举措,是顺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企业的发展需要人才,为了使企业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大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不仅需要服务技能过硬的员工,还需要懂业务、善经营的管理者,只有平时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才能把握好每一次展现自身才能的机会,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酒店业务是酒店收入和形象的联接点,是酒店财政收入的综合管理部门。
大家都知道,现今的酒店竞争非常的激烈。从根本上说,就是在质量管理上比高低,在服务质量上见分晓。谁能坚持“质量第一”的经营理念,不断强化质量管理,以一流的服务赢得客人的青睐,谁就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反之,就会被淘汰出局。因此,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将是今年工作的重点之一。提高服务质量首先要牢固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从部门管理人员到每个员工,都要深刻认识"服务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要自觉坚持认真落实"让宾客感觉更好"的宗旨。部门在以往礼仪礼貌要求的基础上,从“准确、快捷、优质”上下功夫。即在完善今年“限时服务”的基础上,结合“一站式服务”,提高服务水平。我先介绍一下“一站式服务”:服务理念:“一站式”服务,是指宾客进入宾馆某一区域或某一岗位就能享有方便、快捷、集中的服务,不会受到冷淡、推委或拒绝,员工从提供本岗位、本部门的服务扩展到满足顾客对其他部门或宾馆的综合需求服务,从提供宾馆服务扩展到满足宾客对宾馆以外以及城市综合信息咨询,从提供共扩展到满足宾客个性化服务。“一站式”服务强调,部门员工均能就客人提出的任何问题尽量一次性给予满意答复,最大限度缩短宾客直接获得服务的路径。宾客入住后,其需要提供的服务和对宾馆的不满,只经过一人次的受理,便可得到延伸服务;要求部门员工都要抱着尽力满足宾客需求和为宾客排忧解难的态度工作,树立“首位负责”、“问题到我为止”的服务意识。
服务原则:部门全体员工不论职位高低,不论份内份外,不论是否在责任区域,不论在岗位或办事途中,任何时间、地点对宾客的服务诉求都应在第一时间受理,充分考虑宾客感受,予以妥善处理,并解决好后续问题,做好跟踪。从而最大限度、最高效率地满足宾客要求。
假如我竞聘成功了,我将会从平时的工作态度及工作质量开始。俗话说的好,态度决定一切。没有好的工作态度,就没有好的工作质量。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待工作有敬业精神,工作踏踏实实,时刻为企业着想,在平凡的工作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再就是自己要主动学习,加强自身的修养。一是业务方面,包括管理方面的知识及日常业务的处理。二是个人素质方面,包括自己的工作态度、习惯、心态等方面。工作中遇到问题虚心向同事请教,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才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提高工作质量,少说多做,用具体的行动和效果来说明能力.
我深知,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既然是竞争,就必须会有成功和失败。今天站在这个竞选台上,我充满自信,也十分坦然,无论成功与否,我都会继续执着进取,用心把工作做好。因为我坚信,酒店的发展需要勇敢和挑战,而成功的大门,一定会向勇敢者打开。
篇2
[关键词]酒店管理 经济型 市场竞争力
我国经济型酒店有巨大的市场空间。由于本土化经济型酒店缺少品牌效应,占据市场有限,包括全球前十强的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经济型酒店不断进入我国经济型酒店市场,其中多数品牌还想通过开拓经济型连锁酒店来扩大市场,即通过统一店名、统一标识、统一价格、统一服务、统一管理、统一营业时间、统一进货、统一促销、联购分销、统一核算等以提供标准化、规范化服务,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为了与国外经济型酒店抗衡及取得、扩大经济型酒店市场,我国一些经济型酒店开始仿效国外做法,也在大力推行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模式,以期通过规模效应取得巨大的经济效应。但从狼烟四起的经济型酒店市场看,在规模效应起重要作用的经济型酒店行业,我国经济型酒店在统一化、标准化经营方面明显不足,正成为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打造品牌,树立品牌形象的直接制约因素。
一、制约因素分析
1.传统管理体制的制约
由于传统管理体制的制约,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对发展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十分不利。如果各地区、部门只为自身利益着想,一哄而上,盲目连锁,就可能造成各连锁店都得不到足够的市场份额,由此形成各连锁酒店“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各家都难以有更大实力扩大规模,连锁店虽遍地开花却难以实现应有的经济效益。在连锁经营的过程中只重形式,不重实质,只是在店名、装修上进行“统一”,在起着重要作用的经营管理上仍然沿袭了传统的单店操作。从而许多经济型连锁酒店有连锁之名无连锁之实,这就极大地制约了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的规范、健康发展。
2.经营管理体制的制约
我国很多经济型酒店属国有企业,产权不分、责权不明,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管理者经营不善时又换一个地方工作,不负实质上的责任,在管理上随意性较强,在不同程度上导致连锁经营过程中的失范。 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恰恰是经济酒店建立规范化制度、参与竞争、增强自身实力的重要因素。同时产权状况不明晰使得总店、分店之间关系复杂,责权利不清晰等也是制约经济型连锁酒店统一经营的重要制约因素。
3.自身实力的制约
我国经济型酒店处于起步阶段,很多经济型酒店往往面临着资金不足,分点设置缓慢的局面,即使发展了一些连锁店,由于自身经济实力的制约也因为难以给连锁足够的人才、培训共同与其发展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连锁店成了虽有父母却无人教养的“孤儿”。另外由于我国经济型酒店品牌的缺乏,相比国外著名的品牌型经济型酒店,竞争争力不足,致使一些连锁酒店这山看着那山高。在经营过程中,由于经济利益的导向作用,不自觉地向国外著名品牌靠拢而发生“异化”。结果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反导致了邯郸学步的效果。
连锁经营专业人才的缺乏
专业化人才是连锁经营的重要因素。我国以往的酒店人才是按照高档酒店的服务要求培养出来的,无法适应经济型酒店一人多岗,一职全能的技能要求。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很少有既精通连锁经营又掌握酒店管理的人才。而我国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人才非常缺乏成为直接制约经济型酒店统一、标准化经营的直接因素。
二、应对策略
1.树立整体意识
政府应尽快转换经营管理体制,打破地区、部门、行业界限,以总店为龙头,进行统一管理。树立各分店经营一盘棋、最大效用整合资源的战略意识,以增强酒店品牌的总体竞争力为目标,不断取得、扩大市场。对于因战略调整而亏损的连锁店给予适当补贴或者其他形式上帮助。
2.建立产权、责权分明的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产权、责权分明的产权制度也就是通过建立合同、或者其他形式上的法律关系,让管理者不越权经营,明确自己的经营职责,让总店和分店之间有明确权益关系。使管理者、总店和分店之间经营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使总店、分店及其管理者都产生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以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进而转化为市场推动力。
3.慎重选择品牌
加盟连锁经营须在进行加盟之前慎重对其品牌实力、发展潜力慎重进行考察,以免在加盟连锁过后才发现连锁品牌,实力不足,品牌不响,“钱”途暗淡。特别是看到国外一些著名的经济型品牌的酒店进入时,想退出原有连锁品牌而加盟其他品牌进行连锁,届时则由于合同、法律上的关系,难以退出。及时能够退出也会致使经营成本上升、甚至亏损。
4.培养专业人才
国外经济型酒店有多年的发展历史,有成熟的发展模式、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和人才储备。为此可派出一部分酒店工作人员到国外进行学习、交流。或者通过加盟外资经济型酒店来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自己的专业人才、引进国外先进人才。以尽快实现我国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的标准化、统一化、专业化经营。
5.建立一套完整的服务质量体系
在产权和管理制度方面,要使经济型酒店快速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是从微观上推进经济型酒店进入市场经济体系的基础,是建立市场主体的关键,是经济型酒店能按照商业化运作的前提。这个方面,国家有统一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做法。在使产权清晰、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上,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上,与各行各业的企业是一样的。在建立管理制度方面,经济型酒店可向三资酒店学习,作为开放最早的外资投资领域,其管理、服务等方面都与国际接轨,是经济型酒店学习的对象。在服务质量监控上,建立一套完整的服务质量体系、完善的服务培训体系、培训考核体系及服务质量稽核体系。通过各体系间相互作用,以保障其标准化的服务质量。
三、结束语
我国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发展现在处在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这些问题的出现一定是和行业发展的速度相对而言来看待的。与盲目推崇经济型酒店项目相比,现在的市场已经开始进入比较理智的时期了。也就是说经济型酒店行业已经开始从一个充满机遇的黄金时期进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了。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企业文化;酒店文化;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381-01
酒店的企业文化是酒店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是酒店核心的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酒店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方面,酒店文化就是酒店与员工共同秉承的价值观、酒店精神、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目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酒店业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企业文化的竞争,每个酒店的文化都会带有自身的特色,酒店文化是个陛化服务的源泉,酒店要在竞争中保持不败之地,就必须建设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一、酒店文化的重要性
1.酒店文化增强竞争力。酒店产品与其它产品不同,酒店产品是以客房、餐饮和娱乐为主,重要的是必须通过服务体现,服务具有无形性,综合性,生产和消费的同步性,不可贮藏性,质量评价的主观性,口碑营销性等特点,要求服务以规范化和标准化为基础,追求个性化和多样化。服务质量是由服务态度、服务技能和服务效率组成的,而其中关键的服务态度是由员工对酒店文化的认同和对酒店的感情决定的。客人选择酒店其实是选择喜欢和信赖的文化,独特的酒店文化能够提高酒店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是其它酒店无法模仿和超越的,能够形成无法估量的竞争力。著名的希尔顿、万豪等酒店品牌,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2.酒店文化提高客人的满意度。现代酒店文化树立了以客人为关注中心的理念,酒店在提供有形的和无形的服务,满足客人的需求的同时,关注客人的意见和建议,推出个陛化、细微化和亲情化的服务,让客人人住酒店找到享受、快乐、尊重和理解,提高了客人的满意度。
3.酒店文化增强团队凝聚力。酒店行业是人员流失率高的行业,服务型人才的缺乏是困绕酒店发展的问题。只有优秀的酒店文化能够统一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让员工找到归属感和责任感,约束员工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起到文化留人的作用。
二、酒店文化包含的内容
1.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就是酒店通常所说的硬件。酒店物质文化通常通过酒店的建筑环境,内部装修,设施设备,员工服饰,客房产品,餐饮产品和广告宣传等物质现象为表现和载体,物质文化是酒店文化的物质基础。
2.行为文化。指酒店员工在服务和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包括经营管理、经营活动、礼节礼貌、典礼礼仪、文娱活动、教育培训等行为现象,决定了服务质量的规范和标准。
3.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得到广大员工认同并自觉遵守的领导体制、组织机构、经营模式、管理制度等制度规范。能够约束酒店和员工行为规范,是企业文化的支柱和桥梁。
4.理念文化。理念文化是酒店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和精神成果,是酒店文化的核心部份,是酒店意识形态的总和,是其它文化的结晶和升华。
三、酒店文化核心价值观及文化用语
酒店文化反映酒店实际和未来的发展,必须经过反复提炼和不断完善,能够为广大员工遵循认同的价值观,切忌不可照搬照抄。酒店文化要做到酒店、客人与员工三者利益的统一,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统一,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总结十多年的酒店工作经验,我认为酒店应该确立以人为本,关注宾客的人性化理念,树立酒店与客人共赢的价值观,建立感恩包容和用心做事的核心价值观。
酒店文化用语体现了酒店文化的价值观,对酒店文化起到了宣传作用,我将具有酒店业共性的管理、经营和服务文化用语总结如下:
1.酒店管理文化用语。管理思想:用制度管酒店,用文化管员工,用服务管客人。管理原则:细节、细节还是细节,检查,检查,还是检查。管理要求:客人满意的服务,酒店满意的管理,员工满意的效益。
2.酒店经营文化用语。经营理念:满足顾客需求、创造酒店效益、实现员工价值。经营思想:以服务争市场,以市场争品牌,以品牌创效益。经营方针: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经营效益化。
3.酒店服务文化用语。服务理念:个陛化、细微化和亲情化。服务宗旨:真情服务、用心做事。服务准则:热情、细致、高效、安全。
四、如何推行酒店文化
1.酒店领导身体力行。酒店领导是企业文化的缔造者、发动者和推行者,酒店文化主要是通过企业家和管理人员的行为影响表现出来的。“其身正,不令而行”,领导应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企业文化才能传承和发展。酒店文化渗透在酒店的管理、经营和服务过程中,通过标语、案例、手册、简报、文化活动、演讲、典型榜样等载体体现,需要专门的部门不断进行挖掘、推广和拓展。
2.良好的培训体系和内部晋升机制。员工对企业文化由认知到认同到自觉践行,有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不习惯到习惯的过程。宣传和培训是贯输酒店文化的重要方式,美国的“希尔顿酒店集团”、上海的“锦江酒店集团”,都有自己的培训学校,企业文化的培训是其中的主要内容。酒店要建立内部晋升机制和激励机制,对于表现出色的员工和团队,与晋升、奖励挂钩。
3.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质检网络。酒店文化通店规店纪、服务标准、操作规程等制度的规范和约束,才能保障贯彻和执行。员工不会做你要求做的事,只会做你检查的事。文化定对了,制度也有了,但没有实施和监督,也不能固化成习惯和传统,只有形成质检网络,才能保障制度执行,才会形成文化氛围。
4.树立学习的典型和榜样。任何行业都有榜样,酒店业不需要员工有突出的业绩,但敬业爱岗、忠于酒店、真情服务、用心做事的员工才是酒店文化的真正推手。那些在平凡的岗位上将客人当成自己的家人,用真情服务让客人满意、感动和惊喜的员工,演绎了酒店文化的真谛,是广大员工学习的榜样。
篇4
【摘要】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外部经营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减少和控制成本已成为酒店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而良好的成本控制也体现了酒店管理者的水平,将最终提升酒店的经济效益。文章就如何控制酒店经营成本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酒店经营成本构成及其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成本控制策略。
【关键词】酒店;经营成本;控制策略
酒店是一个复杂的运营系统,要确保酒店运作高效有序,需要很高的管理水平。受制于我国企业整体管理水平较低的现状,除国际品牌及少数国内品牌酒店管理水平较高外,绝大多数酒店企业管理水平依然较低。由于目前外部经营环境的恶化,使得酒店不得不将精力转向加强管理、控制成本方面,严格控制经营成本已成为酒店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酒店企业成本管理中普遍存在着成本意识淡化、成本管理弱化、成本行为软化的“三化”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效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从目前整体成本控制水平来看,通过控制经营成本来提高效益还有很大的潜能。深入细致地进行成本构成和特点分析,采取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策略势在必行。
一、酒店经营成本构成
从广义上讲,酒店的经营成本包涵了营业成本和费用(本文均引用此概念),与一般企业在核算科目上大体相同,包括一级科目中的营业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四项,二级核算科目视各酒店的具体情况设置,三级科目一般按部门设置。酒店经营成本核算科目设置如表1所示。
二、酒店经营成本构成特
从总经营成本构成比例上看,酒店经营成本成本以人员工资、餐饮成本、水电能源消耗三项为主要组成部分,占总成本的80%左右,是成本控制的重点。人员工资约占总成本的20%,水电油能源约为30%,餐饮成本约为25%~30%。
从各部门的成本、毛利率来看,客房部、餐饮部、娱乐部各具特色。从表2的分析可知,客房部的主要成本为折旧和摊销费约为50%,人员工资及其它为30%左右,部门毛利率最高,约为40%~50%,总成本的可压缩性低;而餐饮部的餐饮制作原料成本和人员工资达其部门成本的65%左右,可控余地较大,可通过加强采购、管理和激励机制来予以降低,其部门毛利率仅为10%~15%;娱乐部的成本构成与客房部类似,可缩减性较低,部门毛利率居中,但人员多、杂,管理难度大。
三、酒店经营成本控制策略
(一)确定经营模式
酒店经营成本控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管理工作,经营模式的选择决定了成本控制的难易程度。客房部的管理相对较易,且利润率高,采用目前的管理模式即可。餐饮部人员多,原材料种类多,消耗主要靠厨师班控制,管理难度大。但餐饮部所提供膳食服务质量的好坏,会间接地影响客房部的入住率。传统的餐饮管理模式工作量大且效果不太好,很难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难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较好的模式是目标管理制,将经营管理权放至部门,酒店重点控制部门利润总额、部门总收入和易耗品破损率,按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予以奖励和处罚。如管理层缺乏餐饮业经验,也可考虑部门整体租赁经营。至于娱乐部,目前主要采取部门整体租赁经营,这种方式对酒店来说管理较为简便,但大部分利润都流入了租赁者手中。鉴于酒店管理的复杂性以及为了充分发挥部门管理人员积极性,可考虑目标管理制,既可简化管理又可提高利润,此方式已在一些酒店成功实施。(二)确定经营成本控制重点
成本控制是一项系统控制工程,所要控制的点多、面广,核算工作繁杂,要想面面俱到、滴水不漏难度非常大,实行分类管理和重点控制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式,也符合管理控制学的原理。为了更有效地控制成本,可根据各成本项目在总经营成本的构成比例及其可控制性将成本分为A、B、C三类,实行分类管理。重点控制A类,严格监控B类,C类成本项目是一些比例不大、可缩减性小、对总成本影响较小的项目,实行一般性控制即可。从上面的成本构成分析可知,总经营成本中以人员工资、餐饮原材料消耗、水电油能源消耗三项为主,占全部总成本的80%,是成本控制的重中之重,将其归类为A类控制点(关键控制点),其控制的好坏直接决定总成本控制的成功与否。低值易耗品、酒水、洗涤费、维修费、培训费为B类,属严格监控类,其控制是否有效对总成本和利润率有较大影响。除A类和B类以外的项目归为C类。
(三)确定目标成本考核指标
在确定成本控制重点后,目标成本考核指标设置就是关键,设置合理与否决定了控制能否有效地实施。考核指标的设置,应该像挂在树上的苹果,可以看得见,站在地面上却摸不着,但使劲跳起来或爬上去又可以摘下来,这样的指标就是合理的指标。至于具体应设置为多少,应视各酒店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历史经营状况、同条件下同行控制水平而定,原则上既要有挑战性又要有激励性,应该遵循“宽于立而严于行”。考核指标的确定是一项十分重要、严肃的工作,制订时一定要慎重,要在详细研究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确定,指标一旦确立,不管效果如何都要严格执行,以保证其严肃性,不合理的地方可在下一次制订时再予以修订。制订考核指标时应重点注意部门利润总额、总收入额和低值易耗品破损率。
(四)建立成本监控体系
从组织架构上,应设立专门的成本控制机构。这一点已在酒店行业普遍实行。财务部一般都设有成本主管,但目前的成本主管不是真正的成本控制者,由于其没有真正的管理权限,实际上只是行使成本核算职能,其主要工作就是核算成本和汇报成本状况,并不实施监控职能。因此,酒店不但要设立专门机构和人员,更要赋予相应的监控权限,以保证其行使更重要的监控职能。
从制度上,应建立相应的监控制度。一是在加强预算管理的基础上,严格物资的采购和费用的核报,物资的采购和费用的开支由使用部门申报,财务部审核,总经理审批,实行3级审批;二是健全各种财务制度,如《采购员制度》《保管员制度》《物资出入库制度》等;三是建立回收利用、以旧换新制度,杜绝浪费。
从部门成本控制的角度上,客房部的成本可压缩性较小,对其进行控制收效不会很大,要提高其部门的利润率主要应从开源的角度考虑,提高收入是主要手段。餐饮部应重点控制原材料的采购和消耗,降低直接成本。对于控制采购成本,主要从制度上予以规范,重视提高采购人员职业道德素养,拓宽采购渠道,重视所购物品的质量。至于消耗控制,主要实施者为厨师班,由于膳食制作专业性较强,不太好进行监控。目前很多酒店厨师班实行总工资额包干制,不管工作量的大小、厨师班人员多少和餐饮部门收入的高低,酒店都给行政总厨一固定工资总额,由其自主聘用人员和进行工资分配。这种方式对于成本控制不利,成本控制的好坏全由厨师班人员思想素质和心情而定,外部几乎起不到控制作用。较好的控制方式是厨师班收入与单位收入消耗率、工作量等具体指标挂钩,这样才能让他们重视成本,主动采取措施降低成本。娱乐部的成本主要是折旧和摊销,占部门总成本的60%左右,但该项目在酒店投入运营后就确定了,不具控制性。可控制部分主要是人员工资,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员工人数是较可行的做法。总之,各部门各具特点,应视具体情况予以确定控制重点。
从思想方面来看,应加强对员工成本意识的培养、教育和宣传,让成本控制意识深入人心,使全员参与成本管理,以便控制措施严格执行。做好这一工作,首先要从管理层做起,老板和高层管理者要讲成本、讲效益,不但自己要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和如何控制成本,更重要的是要让全体员工也有这方面的意识,主动去控制成本。
总而言之,酒店成本控制是一项复杂但又十分重要的管理工作。要做好这一工作,首先是要针对酒店经营成本的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建立科学的成本费用监控体系,运用“三化”(即制度化、目标化、经常化)管理模式进行监控;其次要强化成本意识,全员参与成本管理;再者就是考核指标和控制手段要合理并严于执行。只要灵活运用以上措施并不断探索成本控制的新方法,酒店经营成本就一定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喻启军.酒店业成本控制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10):13-16.
篇5
大家好!
很感谢公司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让我有机会能在此展示自己的才能,我今天竞聘的职位是:______酒店财务经理。
我是20**年7月在我们___集团快速发展的时候成为其中一员的。在这三年多来的工作中,我深深的被___集团特有的企业文化所吸引,被董事长的个人魅力所吸引!虽然有过困惑、迷惘、失望,但是更多的是快乐、欢笑,我更为我是___这个大家庭的一员感到自豪!
酒店财务经理一职,对我来说是一个崭新的挑战,对于未来我诚惶诚恐,但我庆幸的是: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很感谢酒店丁平总经理及酒店各位同仁,尤其是酒店前任财务总监晏虹及财务部的全体同仁们,正是他们的辛勤劳动和付出,使我对未来的挑战布满信心!
由于集团公司的人事调整,我于20**年11月酒店财务负责人至今。在这半年来,酒店财务经理的工作,就我的理解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严格执行集团公司和酒店的各项规章制度,正确核算酒的各项经营情况,确保酒店资产的安全,并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2、根据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结合集团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结合酒店实际,制定适合酒店内部的治理制度和方法。
3、根据酒店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对酒店面对的未来事项做出正确的猜测和参与决策,并参与到酒店的各项经营治理,使酒店的财富达到最大化。
4、员工的培训和治理工作,建立一支有朝气、有战斗力的团队。
5、对人力资源和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
6、酒店外部和内部的沟通、协调工作。
7、筹集酒店发展所需的资金。
8、通过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使企业获利。
9、正确核算酒店各项经营情况,为酒店领导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现阶段,酒店领导层开动脑筋,集思广益,采取了各项行之有效的工作,如强化内部治理,对各部门的“物耗、低耗、办公费”等制定了定额,对员工实行绩效考核,改变了营销策略等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仍存在不足:
1、酒店的营业收入,尤其是活动中心和餐饮的经营情况不佳,酒店大厅的利用率不高,活动中心经营情况不佳,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酒店的经济效益,对员工的积极性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酒店的各项内部治理工作还有待加强,尤其是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协调工作。
3、员工培训力量不足,员工业务水平欠缺,且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够,缺少“酒店是我家,我爱我家”的信念。
4、酒店员工流动比例过大,造成员工队伍不稳定,既影响了员工的业务能力和业务素质的提高,也对酒店经营有一定影响。
5、酒店原有客户流失较多,营销力量不足。
6、酒店应收账款中,与集团公司有业务关系的政府部门所欠消费款过高。
7、酒店的各项规章制度还不完善,还没做到科学化、程序化、标准化。
针对酒店现阶段存在的各项问题和不足之处,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严格执行集团公司和酒店的各项规章制度,正确核算和反映酒店的经营情况,确保酒店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2、根据集团公司的各项制度,结合实际,制定适合酒店连锁发展的各项财务制度,进行流程再造,对酒店的财务及各项工作进行规范,做到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
3、加强自身能力的学习,虚心向酒店同行以及各位同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酒店经营治理能力,提高自身的经济知识素养、法律知识素养以及科技知识素养,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汲取新知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真正成为酒店和部门的经营治理的行家理手。
4、加强对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的学习,深入贯彻集团公司“以人为本,以诚待人”的企业文化;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治理工作,提高人的价值治理能力,不仅要善于发现人才和利用人才,更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5、关心、爱护、培养、教育员工,使员工与酒店一起成长,让每一位员工都有归属感、成就感,真正让员工建立起“酒店是我家,我爱我家”的信念和主人翁意识。加强团队建设,培养一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良好团队。
6、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和酒店的各项工作任务,协助酒店领导层做好各项工作,提高执行力,保证酒店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7、加强对酒店各项财务数据和资料的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综合分析研究酒店经营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参与治理、参与经营、参与决策,以实现酒店财富的最大化。
8、盘活酒店闲置资产,抓好资金的筹集、资金运用等工作,确保酒店经营及发展所需的资金要求,年内完成湖天一色店或会同店的开业。
9、加强与集团公司、酒店客户的联系及协调工作,确保应收账款的及时回收,确保资金的安全。
10、承担起酒店内部规范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等工作,控制好酒店最敏感的环节和岗位,如货币资金岗位等。树立和培养全体员工的全员营销和节约观念,强化治理,从治理中要效益。
篇6
引言
市场经济的发展变革,推动了酒店业的快速发展,为了提升酒店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酒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完善财务管理工作。通过规范而又高效的财务管理,可以及时反映酒店的经营状况,并为酒店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有效地控制酒店的经营成本,充分利用酒店资源,实现预期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新时期酒店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理念落后
新时期酒店在管理过程中存在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严重脱节的现象,而且很多酒店管理者都缺乏现代的财务管理理念,忽略了财务管理工作对酒店经营管理的重要影响。有些酒店甚至没有人用专业的财务经理,财务管理机构设置也不健全,导致酒店财务管理严重脱离长期发展规划,增加了酒店的财务风险,不利于酒店的长期发展。
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内部控制贯穿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内部控制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但是新时期酒店财务管理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内部控制问题,具体表现为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无法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行严格的内部监督管理,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制约了酒店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投资行为不理性
通常情况下,酒店的装修设计以及维护成本非常高,很多酒店投资者却忽略了对当地市场需求的调查,甚至是为了节约酒店设计成本而盲目效仿其他酒店,导致很多酒店风格雷同,但是规划布局却很不合理。由于缺乏对酒店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无法掌握酒店业的具体发展动态,从而不能进行明确的市场定位,很多酒店投资者都是在可行性投资分析不成熟的情况盲目进行投资,最终损失惨重甚至破产。
4.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紧缺
财务管理人员是酒店财务管理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其业务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财务管理的整体成效,然而大多数酒店都将经营管理重心放在影响推广和服务质量上,忽略了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系统培训,导致财务管理人员无法胜任财务管理工作,酒店财务管理机构形同虚设,严重制约了酒店的长期发展进程。
5.预算和成本控制不健全
财务预算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管理酒店的收支计划,是酒店经营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当前我国很多酒店都忽略了预算管理,没有充分发挥预算的规划和调控作用,甚至出现实际超支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酒店经济效益的提高。此外,大部分酒店缺乏成本控制意识,成本控制体系不完善,往往重视事后控制,却忽视了事前和事中控制,导致酒店成本费用大大增加。
二、新时期酒店管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1.更新财务管理理念
更新财务管理理念,酒店管理者需要提高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设置专业的财务管理机构,并聘用财务经理,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体系化。同时要强化酒店财务部门、市场部门、采购部门以及其他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促进酒店财务管理制度的全面贯彻落实,提高酒店财务管理的整体效率。
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完善内控体系,需要酒店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酒店员工整体的内部控制意识,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对酒店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实行严格的监管,规范财务管理的程序,明确财务管理职责权限,杜绝贪污腐化损害酒店企业经济利益的行为,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公正性、合法性和透明性,推动酒店的长期经营发展。
3.优化投资渠道
酒店业具有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因此我们要优化投资渠道,可以通过构建酒店经营平台,将酒店的投资、管理与经营服务适当地引入社会,优化社会人力、资源以及设备组合,拓展投资渠道,进而实现酒店经营管理利润最大化的发展目标。
4.提高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
为了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酒店需要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具体包括岗前培训以及后续工作过程中的定期培训,并且要重视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为有效的财务管理人员提供进修机会,鼓励其主动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酒店财务管理工作奠定人才基础。
5.加强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
在酒店做出经营决策之前,需要结合酒店业的市场行情以及酒店具体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条件,编制合理的财务预算,为酒店经营管理提供依据。同时,要强化酒店的成本控制,结合财务预算,并对酒店经营成本进行科学的核算和分析,优化资源配置,努力降低采购成本、服务成本等各项成本费用支出,提高酒店的经济利润。
篇7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外资企业正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在这样一个时期,我国的国营酒店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机遇是国营酒店与外资酒店进行竞争,会促进国营酒店的服务质量及管理水平的提高,逐渐向国际的酒店经营管理标准靠拢;挑战是由于外资酒店的管理水平相对更高,尽管我国的国营酒店管理在近些年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与外资酒店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这无疑会冲击国营酒店的市场。因此,加强经营成本管理本文由收集整理是我国国营酒店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一、国营经营成本管理的内涵
国营酒店的成本管理是指在正确的财务政策的指导下,建立起有效的经营成本管理体系,在酒店管理的生命周期业务过程中进行科学的控制,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从而达到提高酒店的竞争力,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目的,最终实现国营酒店的可持续性发展的一种管理制度。
二、国营酒店经营成本管理的现状
(一)经营成本管理意识淡化
长期以来,国营酒店的成本管理意识是比较淡薄的,酒店员工甚至一些管理者普遍认为成本费用的高低与自己无直接的关系,他们片面的认为酒店经营成本管理是酒店部分部门(如财政部门等)的“专利”,是酒店高层领导的责任,从而他们不会有效地发挥自身在酒店经营中的主观能动性,因而造成严重的浪费。这样的成本管理也只能是名义上的,实质上并没有落实好。
(二)经营成本管理对象与内容认识不清
部分国营酒店在经营成本管理的过程中,仍实行传统单一的、狭窄的模式,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成本管理理念。目前一些酒店对人力资源的耗费缺乏相应的重视,从而导致酒店内部人员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发生,例如有些酒店一线的人员相对紧缺,且薪酬不高,而二线的却恰恰相反。除此之外,一些酒店忽视对员工的职业培训,这导致员工的工作效率很低,无形中造成经营成本中人工成本的升高。
(三)酒店内部机构的设置不合理
我们都知道,我国的很多国营酒店都没有设置财务总监的职位,这导致国营酒店的财务总监在实施经营成本管理的时候,不容易协调酒店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因此,这样一来就很难控制国营酒店相关部门的日常支出。例如很多国营酒店在采购环节的问题是比较突出的。在采购环节,采购价格监督力度不够,造成酒店管理者不能及时全面掌握市场的价格行情,不能有效地实施动态寻价机制来降低采购成本。
(四)经营成本管理的控制体系不完善
首先,当前我国许多的国营酒店缺乏健全的经营成本管理的控制体系,没有形成以企业战略为核心的成本管理体系。缺乏对供应、销售等环节的重视,缺乏对定额管理、计量验收等方面的考察与监督。因此,在很多时候,酒店经营成本管理成为了无用的摆设。其次,部分国营酒店缺乏较为灵活的成本管理方法,仅仅过分地依赖于会计系统。这样一来,无法全面的了解酒店在经营环节中的一些具体信息,从而导致酒店管理者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与决策,从而不利于酒店的日常运转。
三、加强国营酒店经营成本控制的建议
(一)提高国营酒店员工的成本意识
国营酒店员工成本意识的高低能够直接影响到酒店成本管理的效果。因此,提高国营酒店员工的成本意识十分有必要。为此,酒店应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建立一个良好的全体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氛围,全面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他们的积极响应,从而有效地发挥出成本管理的成效。
(二)合理设置内部机构,加强监督
我们都知道,酒店内部机构不合理,不利于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不利于发挥成本管理的成效。因此合理设置内部机构是必需的举措。例如,酒店中应设立财务总监来领导财务部门,并将采购采购部门及仓储部门隶属于财务部门,由财务总监直接领导。这样一来,就有利于财务部门全面地、及时地了解采购产品的价格,有利于完善采购价格监控机制,有利于规范仓库物资储备与材料验收的工作,从而有效调控餐饮成本率,提高利润空间。
(三)建立健全经营成本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国营酒店成本的控制比较侧重于事后的反馈,可在事前的经营成本管理环节上,是比较薄弱的。因此,应尽快建立健全经营成本管理体系,提高酒店的经济效益。为此,酒店管理层应综合运用成本动因分析及价值链分析等一些科学的成本管理工具,来对酒店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与管理。
篇8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评价;酒店
中图分类号:F23
文I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2.047
酒店作为旅游业的高端主体部分被广大投资者看好,虽然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酒店行业营业收入与利润呈现略微下降趋势,但并未阻挡酒店业的快速发展,新晋酒店以及酒店管理公司数量不断增加。酒店涵盖了住宿、休闲娱乐、餐饮、健身等多种业务,酒店的业务特点决定了其内部机构部门繁多,组织结构有扁平化趋势。
酒店业作为新晋的成熟行业,随着酒店经营者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知,以及法律对财务报表相关的内部控制的披露不断完善,收入、费用、资产等财务报表内部控制成为酒店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建设内容,对发展战略、社会责任、全面预算等非财务报表内部控制的建设则相对薄弱。
1 酒店业内部控制背景分析
1.1 内部控制是酒店业重要的管理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制度是对企业经营活动各方面的规范,内部控制的有效程度直接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规范性、财务报表数据的可靠性以及盈余持续性。内部控制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个方面对企业经营过程进行约束,企业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关键,内部控制在采购物资、销售产品、成本管理、绩效评价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更有效率的实现战略目标,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动力。
1.2 有效的内部控制可规避经营风险
根据行业生命周期理论,在快速发展的成长期内,酒店业所关注的是市场份额,随着酒店业进入到行业成熟期,进入行业完全竞争状态以后,酒店行业中酒店企业或酒店管理公司所面临经营风险成为其首要关注重点。
通过对内部控制的建设,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流程可以预防和防范经营过程中遇见的常规经营风险,同时面对非常规经营风险可以较快的应对,减少偶然事件给企业经营带来的损失。从内部控制建设的根本出发,经营过程中不断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及时更新内部控制流程,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与执行提供保障。
2 酒店业全面预算控制存在的问题
2.1 酒店企业对内部控制建设积极性弱
2012年起法律强制性要求上交所、深交所主板上市的公司实行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实施强制要求。以A股上市6家酒店公司为例,自2012年开始每年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自我评价并进行披露,在对6家上市酒店公司公布的四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研究分析发现,其内部控制建设主动性弱。号百控股(股票代码:600640)于2014年开始披露其2013年同内部控制相关的资料,未按照相关规定实行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调查发现,A股上市公司仅有华天酒店(股票代码:000428)于2009年始对监事会以及独立董事对内部控制评价的意见进行披露,其他上市公司酒店集团管理者并未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价。2015年披露内部控制相关信息发现,金陵饭店(股票代码:601007)同锦江股份(股票代码:600754)两家上市公司2015年并未披露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占酒店业上市公司的33.3%。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作为一种企业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承诺,借助“自我评价”来约束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的建设和维护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向预期使用者公开表明上市公司的对于内部控制建设的立场和态度,公开并不代表其内部控制一定不存在缺陷,但是未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则充分表明其对于内部控制建设主动性较差。
2.2 酒店企业内部控制更新滞后
酒店业属于服务行业,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宏观经济包括整体经济增长、法律环境变化、政治因素等,“十二五”期间,由于三公消费等影响,市场渐趋理性,国内高端酒店市场遇冷,一改前几年的凶猛发展势头营业收入以及盈利能力同以前年度有较大的下滑。目标客户群以及酒店组织构架内发生的变化所带来的经营管理上的变化并未在其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中进行披露。
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相关资料显示部分酒店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并未根据企业经营状况以及人员变动等及时更新,其中华天酒店(股票代码:000428)于2015年更换董事会、监事会、审计委员会成员共计6人次,其中监事会更换累计3次占监事会总人数60%,控制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而并未在2015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中进行披露相关变化导致的内部控制更新。
2.3 内部控制建设重点集中于财务控制
根据事务所对A股上市的6家酒店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出具的审计报告显示,6家酒店上市公司四年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均为有效,而针对于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则没有任何事务所进行评价和提供合理保证。上市公司需要会计师事务所关于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出具审计报告,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成为上市公司的重点关注领域,6家酒店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报告显示其均建立了相适应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主要由审批授权、合同合法合理性复核以及制度建设等组成,对财务报表内部控制相关人员的不相容职务相分离、责任人的明确、签字审批权责、留档备案制度等有明确的制度设计。
酒店上市公司对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视度不高,对发展战略、社会责任、全面预算等非财务报表内部控制的建设则相对薄弱,缺少与之相对应的评价监督机制与体系。虽然成立审计委员会,但审计委员会形同虚设,内控建设报告中并未体现内部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的建设与监督。
3 酒店业建立有效内部控制的措施
3.1 结合自身环境设计内部控制流程
酒店业在充分考虑行业特点、地域特点、人文环境、国家同地区政策走向、员工素质能力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基A上,将服务定位于不同的消费者,提供的具有特色的娱乐设施,所在地理位置的差异,不同省份利好政策的扶持,维持酒店的必要的成本,全年游客的入住比例会因酒店不同而有所差异。酒店企业的微观环境是设计内部控制系统的基础,也是内部控制系统所控制和需要与之适应的客体,酒店应该建立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提升内部控制系统的效用性。
3.2 树立内部控制全局观念
内部控制规章就有较强的指导性,树立全局观念使得内部控制体系与企业战略结合在一起,以实现战略目标为导向,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为目的,便于实现内部控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职能和作用。
在酒店集团的角度,可以将董事会、监事会、审计委员会成员组成领导组作为内部控制最高权力机构,需要专职内部审计人员,直接向领导组进行定期与不定期汇报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及时处理在执行控制过程中遇见的非常规事件。需要集团主要责任中心负责人树立按照内部控制流程进行管理的理念,成为内部控制体系的执行者与设计者,同时需要内部审计人员从酒店未来发展的长远角度结合酒店具体资源情况来进行流程设计,根据执行者的实际反馈情况发现内部控制体系中薄弱环节,维持酒店内部控制有效的运行。
3.3 及时更新内部控制系统
酒店企业应建立信息系统管理,并及时进行更新,防止内部控制体系流于形式。酒店业人员变动频繁、市场环境变化以及目标客户群导致的营销手段发生变化等都会引起新的经营理念或经营模式,这就使得一成不变的内部控制系统无法适应新的要求,流程并非一成不变。
内部控制系统是根据企业经营环境以及组织结构量身定做的控制流程,宏观经济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旅游业快速发张带动酒店业进入完全竞争模式,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需要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来实时更新内部控制流程,注重对于流程的查漏补缺,及时修复漏洞,使得内部控制流程更具有效用。
4 总结
内部控制作为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和发推动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树立重视内部控制的企业文化,调动企业全体员工参与内部控制的积极性,设计科学的适合企业个体的内部控制体系,实现酒店业内部控制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先治,戴文涛.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研究[J].审计研究,2011,(1):6978.
篇9
一、我国酒店连锁经营现状
1、中国在世界酒店业中的位置
中国的酒店业和许多其他产业不同,他们从改革一开始就接触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模式,这是一个和世界高度接轨的行业。那么,目前中外酒店业的运营情况以及中国酒店业在其中的位置是怎样的呢?从一些酒店经营分析报告中可以看到,人均拥有客房数量最多的国家是澳大利亚,每1000人拥有客房数量达到了38间;美国的客房数量也较多;相比较而言中国的人均客房数量就比较少,不过仅北京地区而言,每1000人拥有客房数还是达到了9间。对于全球酒店业经营形式,集团大多采用连锁经营的形式,我国的酒店集团也在不断借鉴国际酒店的经营方式。最后从酒店财务收支结构和财务风险等方面看,我国的酒店业还不够规范,在产业结构、运营效率、盈利水平、可持续运营等方面均存在较大问题,面对境外资本的加速进入,亟待进行产业内部的调整升级和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
2、国内酒店市场的统计分析
经国家统计局确认的统计结果表明:2003年,我国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三大市场全面快速增长,国际国内旅游业收入达55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43%,高出国民经济总体增长速度3个百分点。尤其是入境旅游人数达979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99%。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8.78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2.01%。在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的大背景下,这些数字的极大增长,以及在短短的二十几年的时间里外资酒店从无到有、直至发展至上百家,这不能不说明中国酒店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在过去的几年中,亚洲一直是构成中国客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来华市场的64%。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来华客源中增长较为瞩目的是由商务和休闲客人组成的市场。中国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为国内饭店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
3、酒店连锁集团在国内的经营情况
目前国内的酒店管理的形态主要有下面三种:一是国际管理饭店,他们是由国际饭店管理公司管理或挂牌的酒店;二是国内管理饭店,即由国内饭店管理公司管理或挂牌的饭店;三是业主自行管理,该类酒店未加入任何连锁管理品牌的独立运营饭店,业主自行管理或自行组织管理团队进行管理。其中饭店管理公司在国内存在如下4个层次:外国管理公司10余家,港澳及中资外籍公司约30家,国家旅游局批准的40家,工商局批准但未在国家旅游局备案的约60家。这一百多家公司共管理着大约400-500家饭店.
从对国内部分酒店经营抽样统计汇总看,目前国内在高端的4-5星级饭店中,接近一半的酒店有酒店管理集团进行不同层次的连锁经营,跟业主自行管理相比,他们在客房的平均入住率上在五星级酒店上要高出9个百分点左右,在四星级酒店上要高出5个百分点左右;在平均净房价上,在五星级酒店上要高出200元左右,在四星级酒店上要高出150元左右;在每间客房税务及折旧前收益相差很大,在五星级酒店上,每间客房平均相差3万元以上,四星级客房相差2.5万元左右。可见,酒店的连锁经营给酒店带来的效益是比较可观的。随国内酒店业的进一步规范,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业主自行管理的酒店数量会进一步锐减,而成为连锁酒店成员。同样,通过数据也可以看出,国际饭店管理公司管理的饭店,无论在入住率、净房价、每间客房税务及折旧前收益等指数都要比国内饭店管理公司管理的饭店要好,在市场竞争中优势是比较明显的。
4、我国酒店连锁经营运作中可能存在的缺陷
(1)规模太小难以实现规模效益
从国际定义可以看出,连锁经营以规模取胜。门店越多,商品经营成本就越低,产品就越具有竞争力。根据国内外的经验来看,一般开业23年内达到13家左右的门店数量,公司开始体现规模效益。但是酒店属于资金和劳动力高度密集型的企业,国内多数连锁酒店企业网点规模小,而且常常只有酒店不见网络,分散经营成本较高,规模效益没有得到发挥。
(2)连而不锁、管理规范化程度低
组织形式的联合化和标准化是连锁经营的前提条件。只有对门店实行统一采购配送,统一经营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服务规范,才能体现连锁经营的优势。如果只有相同的店名店貌而没有标准化的商品和服务,那就是连而不锁。在体现连锁经营重要特征的统一性上,许多企业重形式轻内容。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曾对国内32家特许经营企业进行过调查,调查发现,有30%的企业没有加盟手册,20%的企业没有运营手册,即使有运营手册也没有很好地贯彻执行。由于连锁经营业的统一性特点,很容易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一块牌子倒了则所有的牌子全倒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将会给连锁经营企业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3)没有建立信息化的物流配送系统和实时管理系统
从世界顶级连锁经营企业沃尔玛的经验来看,有效的物流配送是保证公司达到最大销售量和最低成本的存量周转及费用的核心。比如麦当劳认为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它的配送体系。而我国大部分连锁经营企业没有真正建立与其经营相适应的高效配送中心。即使部分企业有配送中心,自动化水平也很低,在和供货商直接联网方面基本处于空白。有资料表明发达国家连锁企业的配送比例一般为80~90%,而我国仅为30%~40%。可见,配送效率低、配送品种少、价格高等问题比较明显。
(4)缺少资金和人才
从业界发展情况来看,国内酒店业从八十年代才开始起步,目前在规模和资金上和均无法与国外酒店巨头相比拟。而就人才和经验而言,我国连锁经营人才也奇缺,主要是缺乏专业人才,特别是高级管理人才,这成为了我国连锁酒店进入快速发展的一大瓶颈。
(5)传统财政体制和流通体制的制约
我国目前实行的财政分税制,缺乏跨地区的完善透明统一的纳税手段和网络化的纳税系统。我国目前连锁分店在当地都需注册登记并具有法人地位,这就产生了分店对当地政府照章纳税的合法性问题。一般来讲直营分店没有独立的财务权,而是由总部统一核算。这样就造成了跨地区跨部门办店的利益分配矛盾。连锁企业的跨地区经营往往会造成地方利益的冲突,在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的情况下,不顾连锁企业的规模,只在各部门内部实行封闭式经营。由于各部门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是自行其是、各立山头、形成条块分割。行业界限明显的连锁企业如不打破传统的行业管理体制,各部门内盲目连锁只能造成在有限的区域内的过度竞争,形成重复投资,白白浪费有限的资金。
二、我国酒店集团未来连锁经营战略
1、全球化视角下的战略管理
在酒店业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快速变化的今天,酒店的管理者必须考虑超越现在和企业之外的问题:客源市场的消费模式是否变动?政府的产业政策对我是否有利?替代型和互补型的厂商的发展战略和市场策略是什么?二年以后、五年以后、甚至更长时期以后我的企业的发展目标是什么?还需要什么资源?等等。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和解答将导致中国酒店管理的重心从“策略”到“战略”的转移。策略层面的管理行为正在成为常识和常规,而战略层面的管理行为则成为“企业家”的分水岭。没有战略层面的管理,中国的酒店企业也可能有一时的红火,但是不能保证其长期稳定的成长,也不能保证人力资源、营销网络等方面的良性运作。
2、发展跨国经营
从国际酒店集团的发展进程来看,集团化与国际化是高度相关的,而国际化又是与客源流向相关的。就目前而言,中国酒店集团要不要搞跨国经营?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关键是如何搞?我想主要是融入、学习和创新。即融入到跨国旅游企业集团的国际分工体系中去,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学习成功的国际酒店集团的商业运作和内部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智慧,结合国内旅游市场和出境旅游市场的变化进行持续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可以说,随着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市场的发育和壮大,中国酒店业采取更高级形式的跨国经营,在酒店产业全球化的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完全有可能的事。
3、致力于复合型酒店集团的建设
复合型酒店集团,在市场中具体表现为酒店集团与其它酒店集团或非酒店业企业集团通过资产融合、法人持股、人员派遣、市场契约等方式构成的集团有机体。其中各集团之间不存在支配与被支配关系,而是相互配合、相互支援的关系。对于中国酒店集团来说,在新的一个世纪里,要设法通过证券、基金、金融等市场平台,寻求与民用航空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之间的产业互动,或者相互持股,或者战略联盟,或者共用网络等方式形成产业集群,从而在产业互动过程中加速酒店集团的生长与发育。
三、个案分析(开元酒店集团连锁经营概况)
开元旅业集团从一家政府招待所起步,在十年时间内发展成一个大型旅游集团,目前是一家以旅游酒店业为主导产业,同时经营房地产开发和金融投资,跨区域发展的股份制企业。共拥有下属企业19家,资产13亿多元,为浙江省最大的旅游集团之一。开元旅业集团的发展,是以酒店业务发展作为主线展开的。这一过程基本可以用“单体=》多家=》集团”的发展路径表示。市场的发展和变化导致了公司管理模式的相应变化,并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对开元酒店集团连锁经营价值链分析主要可从硬件建设、服务项目的提供、营销体系的支持、人力资源、技术发展与创新等五方面进行,从中可以看出开元酒店连锁经营在现阶段发展的基本运作模式。
1、硬件建设的分析
开元酒店管理公司,具备提供国内一流水准酒店所必要的管理、营销、客房预订服务的知识和经验。连锁系统所能提供的服务将在管理合同签订之前进行介入。在酒店的地段、地点选择上,按《项目定位功能规划建议报告》体系进行评估,并提供给业主主要意见。在设备的配置、功能布局上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酒店的布局上,管理公司会按《工程设备标准与产品模式》标准提出设计要求。同时管理公司通过与美国WATG公司、贝尔高林设计公司等国内外一流的酒店建筑和室内设计专家的合作,使酒店的概念设计与策划,体现出地域文化特色和国际化的现代设计理念。在酒店的识别体系上,管理公司有严格标准的《开元酒店VI手册》,并将《酒店VI考核评分标准》与总经理的年度绩效考评挂钩,严格控制酒店的对外宣传、形象策划等,保证酒店连锁的统一形象。而且,作为对外统一宣传的宣传册、形象广告都由管理公司市场部门统一监制,这从制度上保证形象识别的统一。
2、服务项目的提供
开元酒店管理公司能根据酒店管理的经验和要求,编制出产品部门的管理模式与标准,如财务、餐饮、房务、工程、市场、康乐《管理模式与标准》,涵盖酒店的各个部门,完成了连锁管理作业体系,达到管理酒店的管理模式与标准作业的统一。
在经营模式的设计上,目前,开元酒店根据市场情况,设计出大客房、大餐饮和大康乐的经营模式,这与国际酒店有明显的不同。首先,开元酒店连锁定位是中等城市的高档酒店,规模一般都是300间客房以上、四星级以上,配备齐全的餐饮、娱乐、会议设施;其次,酒店的餐饮规模都较大。目前,开元酒店的餐饮营业额占整体收入的43%左右这与其他酒店连锁有显著的区别。一般酒店连锁公司都重视客房,而开元在餐饮的成功经验使得连锁的酒店都重视餐饮的经营,2003年开元酒店的餐饮收入达2.3亿元,位居浙江省餐饮行业收入第二位。“餐饮、娱乐聚人气、打品牌,客房收效益”,由此而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开元产品特色。
在利润管理方面,开元酒店有中央财务控制系统即结算中心,统管现金流和利润流。
3、营销体系的支持
开元酒店管理公司可以为连锁酒店提供品牌广告、公共关系及沟通、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各项支持,但与国际酒店连锁集团相比,这一项仍处在起步阶段。
4、人力资源
开元酒店连锁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相对来说是走得比较超前或是说做得较好的一块,与国际酒店连锁集团相比而言,目前建立的开业支持体系、人才招募体系、中高层培训体系已形成了完善的人力开发和支持链。
首先,在人才招募体系上,已经有成熟的任职标准体系和职务说明书,并有较宽泛的人力招聘渠道,集团内部的接班人计划的实施也为酒店连锁扩张提供中高层的人才保证。
在开业支持上,有协助保证制度来支撑。同时,开业培训清单、开业物购清单、开业流程清单、开业设备技术清单从开业的四个方面形成独特的支持保证,管理公司各职能部能提供专业训练培训保证。
在培训上,管理公司编制了《培训管理手册》,系统地策划集团培训,并编制了四级培训课程大纲和课目。
5、技术发展与创新
开元酒店连锁是注重技术发展与创新的。开元酒店在其成长的经历中,一直注重集团内技术的共享,如每年会举办技术比武,探索创新发展;集团成立诸如餐饮研究、培训俱乐部等多个柔性组织,来进行技术的研讨和学习,酒店管理公司一直在扮演着技术发展的引导者的角色。
低成本运作是开元酒店营运成功的一大优势,中央采购在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及时成立了配送中心,对大宗产品和常用品进行集中配送,有效地降低了成本,避开采购风险。
配送中心还与多家供应商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如棉制品、客房一次性用品、酒水、饮料、陶瓷用品等,与国内一流的供应商建立战略联盟,控制价折和质量。
开元酒店与一些规范性的酒店连锁系统相比较,在技术顾问、内部控制、法律、标准检查以及母公司的监督与控制这些方面相对较完善,这也是民营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所注重的一些方面,但在现场营业顾问以改善利润以及重新装修方面的顾问就显得有些不足。
独立的财务会计检查制度是开元连锁酒店的一大特色,开元酒店的财务控制是直接受集团直线控制,且财务总监级管理人员也有集团直接任免。独立的检查、审计管理从根本上保证了财务的完善,降低财务风险。在内控上,每年二次的内控检查报告制度、离任审计制度、定额审批制度等从多个方面来构筑开元酒店连锁财务管理体系。
内部报告体系也是开元酒店的一大特色,酒店管理公司形成虚拟的垂直管理体系,各酒店的部门总监每月的月度报告都要上交公司总监审阅,每月酒店的报告也按统一的格式上报管理公司,而管理公司的月度工作有《管理月报》下发与各酒店进行沟通。
开元酒店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是连锁酒店服务质量的保证。管理公司建立了规范的《产品最低标准》与检查标准,并按五级分级系统进行分类管理。
通过开元酒店连锁经营的价值链分析,可以从中发现开元酒店的连锁从体系上是基本建立起来了,在硬件特色上取得领先优势是开元连锁酒店成功的基础,但在品牌、营销体系上还很薄弱,没有形成一个有机体。跟国际上成熟的酒店管理公司相比,其连锁经营的模式趋向与管理合同的输出,在开元酒店品牌尚缺乏市场美誉度、忠诚度的特点下,是适合其现阶段的生存和发展的。
篇10
一、酒店餐饮部门面临的压力
目前来讲,酒店餐饮部门主要面对几个方面的压力:第一,水电气等主要能源价格的波动决定着酒店餐饮部门利润的高低;第二,酒店餐饮部门的装饰装潢在其市场占有率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决定了其追求的不再是果腹或者是满足基本的温饱,而走向了追求舒适的就餐环境、科学的营养搭配和优质温馨的服务等,其中就餐环境的舒适与否直接决定顾客重复消费的次数,酒店餐饮部门深喑之理,为维持生存和既有市场占有率还必须忍痛“放血”;第三,新劳动法的颁布实施,对劳动者权利的进一步保障及作为用人方的酒店餐饮部门提出了新要求,酒店餐饮部门必须在劳动法的规范下使用劳动者,必须付出更高昂的成本代价;第四,适时推出新菜,不断研发名菜,尽量满足常客对菜品“喜新厌旧”的饮食需求,也使酒店餐饮成本不断上升。
由上述分析可知,酒店餐饮部门要稳定市场份额同时不影响投资回报率,就必须在成本费用控制上有所行动。
二、目前酒店餐饮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产成本增长给酒店餐饮带来的压力
1.高投入低回报是旅游星级酒店的共同特征
追求功能全、高档次、规范化服务,存在建造成本高和经营成本高的两高现象。在某些中小城市修建一家200间客房的三星级酒店投资约需8000-10000万元,修建一家200间客房的四星级酒店投资约需10000-15000万元,而经营一家三星级酒店年营业总额约1000-1700万元,利润只占营业收入的10%;一家四星级酒店年营业总额约2000-2500万元,利润也只占营业收入的10%。
2.能耗、人力资本支出是酒店经营成本的两个制高点
星级酒店除面临上述投入高、产出低,社会酒楼、娱乐、经济型酒店的竞争压力以外,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对旅游酒店的压力更大更具体。其中能耗、人力资本支出是酒店经营成本的两个难以攻克的制高点(见表1)。
通过对某中小城市具有代表性的几家酒店的调查,能耗和人力资本两项支出约占营业收入的35%至40%。为了降低成本,各酒店采取各种节能措施,压缩人员编制,节约人力成本。2007年A酒店和D度假村为创建评定绿色旅游酒店,在节能上用尽心思,也只降低了2-3个百分点,而同期人力成本却上升了2-4个百分点。在调研中,酒店总经理对水、电、气的市场高价反应最为强烈。物价上涨而酒店的餐标却没有上涨,新劳动法实施后人力成本上升让酒店在经营中更头痛。
3.经济型餐饮企业的不断涌现对酒店餐饮店带来了巨大冲击
经济型餐饮企业租用城市居民楼房第一、二层作为营业场地,租金低;水电气价税费低;物品的采购不考虑品质和档次,价格低;在经营中对清洁卫生、环境污染、服务质量没有标准要求,经营成本低,对酒店的餐饮造成了冲击,迫使酒店降低餐标竞争客源。经济型酒店低投入、低成本、高回报的效应,不仅造成了酒店内部的恶性竞争,动摇了酒店在社会经济中同业的绝对地位,而且造成了酒店队伍的分化,部分酒店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再次投入巨额资金改造升星,走向高端。
(二)缺乏严格规范的采购制度和监督机制,生产环节创新意识不强,综合利用度不高
对于每一个酒店的餐饮部门来讲,无论其规模大小,经营业绩好坏,都必须建立明确而具体、严格而科学的原材料采购制度。多数酒店餐饮部门材料采购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制度,遵循经验行事,在应对突发事件,如雪灾、旱灾等严重自然灾害事件时显得束手无力,在竞争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
(三)管理方法因循守旧,现代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没有在酒店餐饮管理过程中得到充分应用
经营很长时间的某些酒店餐饮部门会形成不同程度的思维定势,沿用比较传统的管理方式和生产方式,无法在与新兴酒店餐饮部门的竞争中实现突破和创新,以致于在物价上涨压力和竞争对手的强势夺利下显得慌乱。
(四)酒店餐饮部门理念得不到及时更新
很大一部分酒店餐饮部门认为成本控制就是成本节省,没有意识到现代意义上的成本控制不仅仅意味着成本的节省,也在于成本的避免。这种理念上的陈旧使得酒店餐饮的成本控制变得异常艰难。
三、酒店餐饮成本费用控制的实施对策
(一)制定严格规范的采购制度和监督机制,控制采购成本
各酒店餐饮部门要建立明确的原材料采购计划和审批流程,同时,酒店餐饮部门的财务负责人应定期对日常消耗的原辅料进行广泛的市场价格调研,熟悉货源市场的价格构成,对物资采购的报价进行分析反馈,对价格时刻保持高度敏感性和警觉性,可以采用限价采购、竞争报价等竞争性采购技巧,规定供货单位和供货渠道,降低采购价格。
合理计算酒店餐饮部门正常经营状况下应保持的物品库存量,根据本酒店的年、月、日经营情况合理设置库存量的上下限,对于不易变质、大宗购买比较经济的物品可以允许较多库存,对于那些易变质的物品要保持高度警惕,必须保证库存物品在有效期内正常生产销售。(二)目标管理在酒店餐饮部门成本费用控制中的应用
目标管理就是使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参与组织目标的制定,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使其在目标实施中实行自我控制,以努力完成目标的现代管理方法。这种管理方式简单地讲,可以说是全员管理的一种方式,它尽最大可能调动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并使其参与酒店餐饮部门成本费用的控制,可以整合全体员工的力量,以更加迅速和高效地实现酒店餐饮部门成本费用控制。酒店餐饮部门的很多决策制定都可以邀请员工共同完成,然后进行目标分解。目标分解就是将总体目标在纵向、横向或时序上分解到各层次、各部门以至具体人,形成目标体系的过程。即把该酒店餐饮部门的经营目标从经理一直分解到酒店最基层的每一位员工。(三)酒店餐饮部门的业务流程重组
酒店餐饮部门完全可以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并彻底设计业务流程,以实现在关键业绩,如成本、质量、服务和响应速度,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酒店餐饮部门要建立标准化的操作体系,对生产质量、产品成本、制作规格进行数量化,并用于检查指导生产的全过程,随时消除一切生产性误差,达到控制管理的效能。制定标准成本,保证菜肴在制作、加工过程中,能够按规定的份量和比例出品,同时保证厨房工作运行有序,并最终实现期望的毛利率。除此之外,还可以对食谱进行标准化制作,从份额大小、投放原料的名称、规格、数量、时间、温度和方法等控制原料的投放数量和规格,严格控制产品质量。
(四)酒店餐饮部门理念上的更新能控制成本
酒店餐饮部门成本控制的思路应该从成本节省到成本避免转变,从理念的转变上搞好成本控制。传统的成本降低基本是通过成本的节省来实现的,力求在工作现场不浪费资源和改进工作方式以节约成本,将发生的成本支出,如节约能耗、防止事故、招标采购原材料或设备等,是酒店的一种战术的改进,属于降低成本的一种初级形态。高级形态的成本降低需要酒店在产品的开发、设计阶段,通过重组生产流程来避免不必要的生产环节,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是一种高级的战略上的变革。
战略成本控制的首要任务是关注成本战略空间、过程、业绩,可表述为“不同战略选择下如何组织成本管理”。即将成本信息贯穿于战略控制整个循环过程之中,通过对酒店餐饮部门成本结构、成本行为的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寻求长久的竞争优势。它把酒店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综合起来,酒店的价值链贯穿于酒店内部自身价值创造作业和酒店外部价值转移作业的二维空间,价值链不同于价值增值,它是更广阔的外在于酒店的价值系统链,酒店不过是整个价值创造作业全部链节中的一部分,一个链节。因此,战略成本控制从酒店所处的竞争环境出发,不仅包括酒店内部的价值链分析,而且包括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和酒店所处行业的价值链分析,从而达到知己知彼,洞察全局的目的,并由此形成价值链的各种战略。
(五)采用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酒店员工潜力,多途径提高职工素质
人力资源开发在现代企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其在实现企业目标上的巨大功效已经得到显现。酒店餐饮部门必须对本单位的所有员工进行系统管理,科学定编,动态用人,科学合理地定制定编定岗,合理使用各类型人员,并根据经营季节,动态使用人员,合理控制人力成本。制定专门的员工教育月、学习日等,为他们讲解成本控制常识,长期给他们灌输成本控制的责任意识,让员工自觉养成成本控制的良好习惯,自发地参与到酒店餐饮部门的成本控制工作中来。
(六)建立费用支出的内部控制制度
针对酒店餐饮部门的费用管理对于酒店餐饮部门成本控制的作用也十分重要。酒店餐饮部门可以根据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对各项费用分别由各个职能部门归口掌握和管理,并将归口管理的费用指标进一步分解,落实到各部门、班组以及个人,分级负责。根据各项费用发生的环节、地点和职能部门的分工,按照“谁花钱、谁负责、谁经手、谁管理”的原则,确定费用管理的责任部门,确定费用分级管理层次及考核指标,确定各项费用的不同控制方法,确定费用节约、浪费的经济关系。
认真做好酒店餐饮部门内部的费用预算,建立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酒店餐饮部门日常开支的内容均应纳入预算范围,定期分析检查。对费用的支出进行严格控制,采用费用支出审批制度,预算内的费用开支,由经手人填单,经主管人员审批,由财务部门审核后即可开支报销;预算外的费用开支,经主管经理批准后,由财务部门审核,提出意见,报总经理或其授权人批准。公关应酬费、广告宣传费等费用的支出直接由总经理或其授权人负责审批控制。
酒店餐饮部门还必须开展好成本费用考核。可以从成本率和费用率两个指标来考核,成本率指一定时期内费用额占营业收入的百分比;费用率指一定时期直接成本占营业收入的百分比。
结语
控制成本是提高餐饮部乃至整个酒店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笔者在对酒店餐饮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对餐饮成本进行成本控制的一些想法。此项研究的目的在于,使酒店的投资者及管理者对成本能保持清晰的认识,认清本酒店在运作中问题出现在哪里,从什么角度去应对,不断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把成本控制工作做得更好,克服物价上涨等因素对酒店利润的影响,提高市场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美]博克尔.波特(Poter.M.E.),夏忠华.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