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安全宣传范文

时间:2024-02-21 17:47: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安全宣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金融安全宣传

篇1

关键词:金融安全;风险;防范

基金项目:2016年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校大学生金融安全意识及风险防范能力调查研究――以沈阳市高校为例”(编号:201610149018)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在校大学生金融安全意识及风险防范能力调查研究――以沈阳市高校为例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29日

一、开展该项调查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大学生作为年轻的消费群体,拥有旺盛的消费需求。作为成年人,他们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却缺乏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作为学生,他们还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和独立面对状况的能力。随着互联网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快速发展,衍生出众多专门针对大学生群体的诸如校园贷、网络信贷、分期付款购物、信用卡透支、互联网理财等金融产品;与此同时,大学生越来越青睐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电子支付渠道。但是,这些门槛低、方便快捷、良莠不齐的金融产品和支付渠道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提供便利、缓解小额资金短缺的同时,还存在隐形高息、泄露个人信息等诸多风险。由于大学生普遍缺乏理财能力和风险意识,部分在校大学生消费方式不够理性,在面对虚假宣传时易被诱惑,掉入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的陷阱;同时,防诈骗意识不强,轻易将个人证件借给他人或将个人信息资料透露给他人,金融安全意识薄弱,给非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如今日益暴露的大学生金融风险事件已引起了校园内外的关注,大学生的消费观、理财观、金融安全意识、风险防范能力已不仅仅是校园内的话题,而是成为了整个社会关心的话题。引导大学生加强金融安全意识,保管好自己的个人信息,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注重自身的信用问题,养成理财的习惯,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合理规避金融风险,对在校大学生来说已成为非常必要的事情。

二、调研情况

(一)调研对象。以沈阳化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辽宁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位于沈阳市的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调研对象,由于一些高校大四学生多在校外实习,不方便联系,所以调研对象主要针对大一、大二、大三这三个年级。

(二)调研内容。调查问卷共涉及19项问题,为了方便调研,只有一项是主观题,其余均为选择题。调研内容包括:被调查同学的性别、年级、使用过(或正在使用)哪类金融产品或服务?平常喜欢以何种形式购物方式?习惯的付款方式?网络支付的安全保护措施是有哪些?会定期更改自己的网络账户或银行账户的密码吗?在使用ATM机时会注意哪些情况?有人向您借钱时你会怎么做?银行卡和身份证是否会携带在一起?对于那些扫二维码关注APP送小礼物的活动参与过吗?如果别人向你借证件你会怎么做?您的证件(身份证、学生证)是否有借给别人用的经历?在公共场合您如何选择WIFI?在购买网上金融产品时会愿意购买保险以降低风险么?是否有为自己的网络金融账号绑定手机号码以实时掌握资金流动方向?认为学校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加强学生的金融安全意识?通过什么渠道获得金融安全风险防范措施知识的?您对提高大学生金融安全意识有什么建议或意见?

(三)调研路径。主要通过网络(QQ、微信、电子邮件、论坛)和实地走访这两种途径来发放调查问卷。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

通过QQ、微信、电子邮件,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25份,其中,女生78人,男生47人;实地走访式,课题组共发出300份纸质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40份。

(一)网购及网上支付已成为大学生普遍的消费方式。调查显示,现在大学生购物渠道主要是网购,而且女生比男生更热衷于网购。网络调研中的78名女生有85%喜欢网上购物,47名男生中70%喜欢网上购物。网购就会涉及网上支付,调查显示,对于金融支付方式的使用,支付宝是大学生最常用的付款方式,几乎95%的人会使用支付宝,无论男生还是女生。支付密码作为最重要的安全保护措施,调查结果显示女生更喜欢频繁的更换密码,多数在三个月到半年期间更换一次,而男生则很少更换密码。由此可见,女生比男生更注意支付安全,也说明女生互联网金融安全意识稍微优于男生。

(二)大学生网络金融安全意识薄弱。针对在“购买网上金融产品时是否愿意购买保险以降低风险”的调查,结果显示很少有学生会选择购买。通过采访不进行购买网络金融保险的同学,得知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他们根本不知道有网络保险的项目;二是个别认为自己的支付宝及网银足够安全;还有一部分人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多数情况下,麻烦不会找到自己。调查问卷中还对“是否有为自己的网络金融账号绑定手机号码以实时掌握资金流动方向”进行考察,其结果显示,女生们更倾向于选择“绑定”,以便定期检查、分析自己的账户变动和资金使用情况,而男生在此方面就稍有不足。究其原因,除了与女生的细心有关之外,还与她们经常网购有关,网购让她们对自己的资金更加关注更了解。整体来说,现在高校大学生网络金融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尤其是男生。

(三)高年级的比低年级的安全意识强。在实地走访收回的240份有效问卷中,针对“银行卡和身份证是否放在一起”的问题,有180人选择“放在一起”,占总人数的75%,其中大一、大二的学生居多,相对而言,大三的学生警惕性更强一些,他们多数选择分开存放。对于“扫二维码关注APP送小礼物的活动是否参与过”的情况,大一学生中有80%的人选择参与,大二有30%的人选择参与,而大三仅仅有4%的人参与。进一步询问大一参加活动的原因和大三没有参加活动的原因,大一有学生回答“我也不知道他们是做什么的,反正扫一下就可以得到小礼物,也不费事儿,礼物也挺可爱的。”一位大三学生则解释“这种扫码领东西见多了,新闻也报道过,有些是陷阱,怕被骗了。”对于公共免费WIFI的使用、ATM取款注意事项、别人向你借证件你会怎么做、有人向您借钱时你会怎么做等生活中常见问题进行的调研,结果显示,年级越高的学生,对于金融安全防护意识越强烈,风险防范经验也较多,而低年级尤其是大一的学生,这方面还很欠缺,不论是金融安全意识还是风险防范知识都有待于提高。

四、提高在校大学生金融安全意识及风险防范能力的建议

(一)加强媒体宣传教育力度。在资讯发达的今天,通过加强媒体宣传提高大学生的金融安全意识及风险防范能力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尤其是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电台、报纸等媒介,对已经发生在大学校园里的具有警示意义的鲜活实例进行报道,更能引起大学生的共鸣,让他们知晓哪些行为会带来金融风险,又该如何进行防范。宣传部门可以不定期地在大学校园举办金融知识宣传活动,并给学生发放金融安全知识手册。学校可以利用校园广播循环播报金融知识,或在校园官网开设金融安全知识专栏,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让同学们在学习之余把金融安全重视起来。

(二)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或相关知识讲座。高校设立面向所有专业学生的金融理财知识课程,普及金融知识,倡导合理消费,防止掉入超前消费陷阱。除此之外,还可以请金融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专题讲座,它既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又是课堂的延伸。通过视频播放、情景模拟等方式,介绍、解释生活中遇到的金融现象和热点问题,帮助学生了解金融知识,初步树立健康的金融诚信、金融安全、金融消费、金融理财理念。

(三)组建金融或理财社团。各高校可以鼓励学生组建金融或理财社团,社团以金融专业的学生为主,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开展相关互动提供条件。社团应配备金融专业的指导教师。社团承担金融知识志愿宣传、定期组织参观、投资模拟大赛的策划组织等职能,并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参加金融方面的各种竞赛等。

(四)大学生加强自身管理。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面对不断推陈出新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机构,大学生要加强自己的判断力和管理能力。一方面要树立理性的消费观,不攀比、不过度消费,这样就不会掉进那些非正规金融的“陷阱”;另一方面保护好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及密码、网上支付密码等,自己的重要证件不轻易外借或交给别人。与此同时,大学生要珍惜个人信用记录,提高对个人信用的认知度。

主要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金融诈欺犯罪;金融资金安全;欺骗;损失结果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9.086

刑法修正案(六)新增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根据《刑法修正案(六)草案说明》,骗取贷款罪的立罪理由是“人民银行等部门提出骗取贷款行为危害金融安全,但要认定骗贷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很困难。”而票据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入刑则是“有的常委委员和部门提出,骗用贷款入罪,那么用欺骗手段骗取金融机构的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行为的,也应该入刑。”显然,本罪的设立从立法者层面而言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司法实践中对相关金融诈骗犯罪“非法占有目的”举证难的问题,其立罪正当性在“危害金融安全”,从而要求将刑法对于金融风险的“防御战线”前移,对骗取金融机构的金融诈欺行为予以犯罪化构建。

1 金融诈欺犯罪的保护法益应限于金融资金安全

究竟何谓金融安全?欺骗金融机构是否就意味着对金融安全的侵害?这是讨论本罪设立正当性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在笔者看来,金融安全是一个极为宽泛且含义模糊的概念。因此,对于立罪正当性而言,需进行必要的缩限。有学者提出,对于金融安全而言,资金安全固然是其应有之意,但更主要的是指金融信用安全。其认为,贷款诈欺行为不仅仅表现为对金融机构资金权利侵害,更严重危害了金融信用安全。换言之,贷款诈欺行为不仅仅涉及到被骗者的个人财产安全,更重要的是,它直接影响了人们对市场的信心,影响了市场的心理秩序,具有超个人价值。而贷款诈骗罪只规制非法占有的金融欺诈行为,偏重对金融该机构资金安全的保护,未能充分体现对金融安全信用的保护。因此,基于对金融信用安全的强调,骗取贷款罪应体现对非诚信行为的否定,采取行为犯的立罪模式,而无需实际危害结果的发生,以此促进金融市场参与者金融信用意识的形成。还学者提出“(所有)金融法罪构成形态的立法设计应首选行为犯,而不是结果犯。”

金融信用是否需依靠刑法来塑造,或者说,将其作为第一性保护法益做立罪设计,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首先,笔者认同金融信用在金融市场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信用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原动力,金融业是信用构成的体系。因此,极有必要以法律为中心构建信用制度体系,以指引人民在金融活动中遵循诚信原则,并通过对失信行为否定及惩罚,为人们的信用行为提供明确地标准。然而,一个现实是,如今,尽管我国已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对经济主体交易的诚信行为进行规范(如《民法通则》、《合同法》),并出台了相关征信规范,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但不可否认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尚处在完善阶段。有学者一针见血的指出,在制度缺失中,最主要的就是缺乏以法律为主的金融信用监管制度体系。特别是金融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缺乏,由此带来因授信不当导致金融合约不能履行,以及受信企业对履约计划缺乏管理而违约的现象频繁发生;因为对客户的信用状况缺乏了解,也使许多企业屡屡受骗上当,造成大量的经济纠纷和交易损失。因此,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全面确立金融信用主体、运行及救济等方面金融信用法律规范,以形成具有彰扬与惩罚功能的金融信用法律运行机制;并通过教育、宣传培养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在金融信用立法尚不完善的今天,就将其作为犯罪保护法益做入罪设计,有违金融刑法补充性原则。因此,对于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而言,其保护法益应限于金融资金安全。

2 “欺骗”行为不应成为独立的入罪评价标准

对于“欺骗金融机构就意味着对金融安全的侵害”的论断,笔者认为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并不全面,甚至有夸大的成分。以骗取贷款罪为例,诚然,实践证明,使用欺骗手段取得贷款,有可能会对贷款的安全回收形成一定的风险,但同样的实践也证明了,行为人采取欺骗手段并不必然导致期后无力偿还。实质上,作为种类物,贷款适用“占有即所有”规则,借款者仅需到期偿还同等币值的货币就算履行了义务,因而无法根据骗用财物价值的大小、骗用时间的长短、对于被害人的财物利用可能性的妨害程度,来判断骗用行为是否达到了值得苛处刑罚的程度。

同时,不论是贷款关系、还是票据承兑关系或开立信用证、保函,其实质都是金融机构对金融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其基础的法律关系都是建立于平等主体间,要求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合同关系。从这一角度而言,法律对双方的保护应该均等的,公平的。如果欺骗金融机构意味着对金融安全的侵害因此应做入罪设计,那么金融机构欺骗金融消费者的行为是否也须入罪?单方面入罪设计将带来刑法偏向保护,使司法机关沦为金融机构的讨债工具,金融机构可借此罪将本应属贷款中的民事欺诈纠纷,甚至对仅采取欺诈手段但贷款用途正当并具有充分偿还能力的行为人全部诉之于公权力打击,这无疑会不当扩大打击面。

3 金融诈欺犯罪应以损失结果的发生为成立要件

篇3

5月10日,国家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对媒体宣布:2006年医药费增长幅度下降,医药费用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了遏制。

第二批外资法人银行有望 六月开业

继第一批四家外资法人银行开业后,荷兰银行、恒生银行、星展银行、日本瑞穗实业银行和日本三菱东京日联银行等外资银行也分别向中国银监会提交本地注册法人银行开业申请。星展银行上海分行行长陈国华表示,最快6月初就能开业。

私募股权基金有望成我国 中小企业融资重要途径

由天津市政府、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和美国企业成长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将于6月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洽谈会届时将为海外私募股权基金与国内中小企业搭建融资平台。

证监会警示股市不会只涨不跌

中国证监会5月11日发出通知,要求强化风险揭示,开展投资者教育,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也没有只赚不赔的投资产品。

我国能源金融安全问题应引起关注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项俊波认为,随着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和金融竞争的加剧,我国能源金融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目前正在逐渐显现出来,我国能源金融的发展正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进而对能源金融安全构成严峻挑战,能源金融安全问题应引起关注。

第三次煤电联动将缓行

进入5月,第三次煤电联动并没有如传闻一样出台。近期是否会实行煤电价格的联动呢?综合多方情况分析,由于煤、电两个行业利润增长情况反差较大,电力紧张情况基本缓解,甚至出现部分地区电量富余,以及避免居民生活负担增加过快,第三次煤电联动可能会暂缓出台。

土地增值税清算后税款将 多退少补

据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宋兰介绍,国家税务总局和各级地方税务机关将进一步做好土地增值税的清算工作,确保土地增值税条例及其细则的贯彻落实。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后的税款将多退少补。

社保资金、房屋拆迁等成 反渎职侵权重点

最高人民检察院5月9日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开展全国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宣传月活动。会议透露,涉及民生的安全生产、食品卫生、医疗医药、教育管理、社保资金、房屋拆迁和企业改革改制等领域发生的渎职失职犯罪已成当前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查办案件的重点。据了解,最高检决定从今年5月10日起至6月15日止,在全国检察机关开展反渎职侵权宣传月活动。

篇4

1、召开防范非法集资,人人有责的工作会议,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加强对非法集资风险的高度重视,并在会议后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自查活动。

2.家长和教师们签订不参与非法集资承诺书。

3、在班级群内向家长宣传非法集资的危害。

4、利用家园联系栏对家长进行非法集资的宣传,让家长树立安全的理财意识。

篇5

一大清早,嘉陵区大通镇的集市已经热闹起来,赶场的人们三三两两逐渐聚集起来,国家级送金融知识宣传服务站一一嘉陵联社大通信用社摆开了宣传摊位,宣传队也开始忙碌起来。金融知识宣传片吸引了路边行人顿足观看。摩托车、电瓶车在人群中穿行,悠扬的喇叭声提醒着路边的行人避让。这是9月1日,大通信用社举行的“金融知识进万家”集中宣传活动的热闹场面。

嘉陵联社针对农村留守人口众多,金融知识水平总体上较低、如何争取银行业机构金融支持了解不够深入的现状,拉开了“金融知识进万家”宣传活动的序幕。特别是在大通信用社,LED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的“提高自我防范,杜绝金融诈骗。记牢银行热线,防范短信诈骗。金融诈骗手段多,多听多问多防备”宣传口号格外耀眼;“多一份金融知识,多一份财富保障”易拉宝宣传展架格外醒目。集中宣传点上,6名农信工作人员身披绶带,精神抖擞。他们有的正在围绕个人贷款、信用卡、借记卡、银行理财、电子银行、自助设备、代销业务、非法集资等内容向客户进行耐心讲解,有的正在为客户发放金融知识宣传折页。

宣传点上还特意摆放了便民袋、金融知识宣传扑克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小礼品,深受客户欢迎。活动吸引了一大批对银行业务不甚了解的群众,尤其是老年人前来咨询,他们对资金安全颇为关注,宣传人员结合宣传资料,详细讲解各种类典型的电信诈骗手段,为老年朋友筑起一道金融安全的“篱笆”;而对于中青年群众来说,当下发展迅猛的电子银行业务吸引了他们的目光。宣传员借助信用社日趋完备的电子银行产品,就如何开通网上银行、转账汇款、缴费支付、投资理财、个人贷款等各项个人金融服务进行了详细讲解,为广大青年实现足不出户就能享受金融服务普及了知识,在场咨询的群众无不对此称赞。

活动当天,就大通一个宣传点就向群众发放了便民袋5000个,宣传资料10000余份,不仅宣传了农信社先进、便捷的结算网络和品种繁多的金融产品,树立起了嘉陵联社现代金融服务的崭新形象,更提高了社会对提升金融素质和加强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的重视程度。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我区联社每个网点将更深入地开展金融知识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入户宣传活动,把送金融知识下乡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建立普及金融知识长效机制,真正让农信金融服务走进千家万户。

(文/吕泉材 刘大勇)

篇6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消费信贷 完善对策

一、高校大学生是消费信贷的重要参与者

消费信贷,是以刺激消费,扩大商品销售,加速商品周转为目的,以未来的收入为依据,以特定商品为对象,由放贷人向借贷人提供的贷款,以支持借款人购买消费品或进行消费活动,其实质是放贷人向有一定支付能力的消费者调剂资金余缺的信贷行为和信用关系。[1]自2005年开始我国消费信贷规模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截止2015年已达到约21万亿人民币。同时,网络消费信贷则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一种消费信贷方式,更是当前高校大学生的一种主要消费方式。

作为消费信贷的重要参与者,大学生的信贷消费主要集中在数码电子产品、学习生活消费、休闲娱乐消费、创业消费四个主要方面。[2]大学生群体有着享受生活的消费观、前卫新潮的消费心态、个性时尚的消费方式,因而消费信贷平台非常符合其消费特点。但大学生生活来源单一、花销两极分化,对网络借贷接纳意愿度高,投资心态不成熟,看重小额灵活、低成本消费的特点,[3]也使得互联网消费信贷对高校大学生产生了很多不良影响,包括盲目消费、攀比消费、冲动消费等。互联网消费信贷的快速发展和数码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正好迎合了大学生对消费信贷的巨大需求,进一步激发了大学生的消费信贷欲望。

二、高校大学生消费信贷行为的现状分析

(一)问卷发放

本研究以互联网为主要平台,发放问卷并收集数据。问卷面向在校大学生,问题涉及受访大学生的每月生活费水平、对网络消费信贷的了解来源、使用的消费信贷平台、网络信贷消费品种类等方面,基本涵盖了研究所需的数据内容。问卷设计以选择题为主,答题便捷,有效率较高,目标发放问卷30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267份,有效回收率89%,问卷发放时间为2016年6月至10月31日。

(二)问卷调查结果

在样本学生中,男女比例为109:158;样本学生分布在各个年级,其中大一学生80人,大二学生150人,大三学生28人,大四学生8人,其他1人;所在地区以沈阳市和天津市居多。

在大学生的每月生活费水平方面,3.75%学生每月生活费在500元以下,31.09%学生每月生活费在500~1000元,65.16%学生每月生活费在1000元以上。

三、高校大学生消费信贷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网络消费信贷门槛低

一方面,网络信贷行业的准入门槛低,对于想要进入该行业的人而言,创建网络借贷平台很简单快捷,只需要几台电脑,几个员工,少量的资金就可以搞定一个网站,再加上一点宣传就能吸引很多大学生前来信贷消费,从中谋取丰厚的利润。这种较低的网络消费信贷行业准入门槛正是当前该行业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进一步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对平台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就进行信贷消费,从而上当受骗,造成比较大的经济损失。

另一方面,网络信贷的发展为小额信贷拓展了广阔的空间,贷款人群的数量和范围不受限制,借贷双方资金对接效率高,这也为大学生的网络消费信贷提供了机会。同时,网络贷款审核程序较简单,审核效率高且主要为信用贷款,无贷款抵押且不需要第三方担保人担保。有贷款需求的大学生不需向平台提供资产上的抵押即可获得贷款,那些无资产抵押又想申请银行贷款却被银行拒之门外的大学生也可以获得资金上的帮助。因此,正是网络信贷的准入门槛低和大学生网络信贷的容易获得,促使越来越多的大W生选择网络消费信贷。

(二)网络消费信贷监管缺位

我国的网络信贷发展起步较晚,但在近几年发展迅猛,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尤其是监管缺位。一方面,由于当前国内对P2P等网络信贷平台尚无明确的政策法规框架,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以及行业标准,因而导致市场参差不齐,[4]监管比较困难。此外,中国目前个人征信体系没有全面建立,网络借贷公司贷款资质审查又不够严格,导致大学生比较容易接触到网络消费信贷,进而产生一系列问题。

另一方面,在我国网络消费信贷监管方面,突出的问题就是很难确定具体的监管部门,即针对网络信贷缺乏一个专门的监管机构。此外,网络信贷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只需在工商部门注册就可以运营,后期的发展限制较少。再加上我国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支持,本身又缺乏经验,传统的监管手段在当前并不适用。因此,正是由于我国在网络消费信贷监管方面存在的不足,使得大学生消费信贷的安全性难以得到根本的保障,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深受其害。

(三)大学生对自身和网络消费信贷的认识不足,金融安全意识薄弱

在问卷调查中,大多数大学生仅仅通过网站广告和校园传单了解到网络消费信贷,对其理解尚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缺乏全面准确的理解,对于网络信贷方面的安全意识淡薄,未能掌握一些关于网络信贷的基本经验和技巧,导致在遇到网络信贷时易冲动消费。

大学生往往引领着潮流,对于3C产品和衣帽等有着大量的需求,但是每个月的生活费并不能使他们感到满意,潜在的消费需求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满足,只能通过网络信贷来满足,但是由于自控能力差、超前的消费观、盲目攀比的价值观以及金融安全意识薄弱,导致网络信贷安全事件频发。这不仅与大学生自身消费能力弱,缺乏对基本金融安全知识的掌握有关,也和学校方面缺乏对于网络信贷安全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有关。

四、完善高校大学生消费信贷行为的对策

(一)提高网络消费信贷门槛

一方面,政府应提高诸如P2P、分期乐、校园贷等消费信贷平台的准入门槛,如适当提高消费信贷平台的注册资金、增加对消费信贷平台运营条件的限制、密切监控消费信贷平台的风险等,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性规定,从不同的角度提高消费信贷行业的准入门槛。

另一方面,政府应严格限制信贷平台对大学生的消费信贷。比如信贷平台必须严格审核大学生的信贷申请材料,实行线上和线下审查结合的方法,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申请,坚决拒绝,务必层层审核,严格把关,确保真实准确。此外,也可规定大学生申请信贷消费要根据要求提供担保人等。

(二)加大对网络消费信贷监管的力度

一方面,政府应该大力推进网络信贷的立法进度,完善现行的法律法规,清晰的界定网络信贷各个主体之间的责任和关系,就网络信贷平台的合法性、借贷资金的安全性、交易的真实性等方面加快立法进程,以适应社会实际的需要。

另一方面,政府应该明确网络信贷的监管主体,确立专门的监管机构负责监督管理,银监会、证监会、工商部等部门积极协作,明确各个部门的监管职责和范围。同时,政府应该加强引导网络信贷行业自律,对于相关的重大信息给予披露,提升行业的清晰度和透明度,促进消费信贷行业健康发展。

(三)完善大学生网络消费信贷行为

一方面,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遇到自己喜爱的商品,做到不盲从、不攀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适当消费。同r,可通过兼职、勤工俭学、创业等形式增加自己的可支配收入,提升自身的消费能力,以此来满足对消费的需求。

另一方面,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课堂和课外时间,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安全知识和网络金融安全法制教育,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信贷网络安全教育活动。如举办消费信贷安全知识大赛、消费信贷安全知识调查等,既可以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又可以在校园中宣传网络消费信贷安全知识,积极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自控能力。此外,高校也可成立专门的信息安全管理机构,负责校园网的日常安全与管理工作,及时了解本校学生的网络信贷使用情况。

参考文献

[1]周显志.论加强和完善我国消费信贷法律制度建设.载《法治论坛》2011年6月30日,第九页.

[2]王瑜,范伟源.大学生消费信贷现状分析.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2016.

[3]宫慧菁,吴珏贤,陈敏纯等.基于消费角度的经济发达地区高校学生对网络借贷的使用意愿[J].商场现代化,2015 (8):261.

[4]任孟磊.P2P网络信贷平台风险管理现状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5.

篇7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精神,切实加大对“三农”薄弱环的金融支持,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在调结构、惠民生、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银监会17日印发《关于改进农民工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总结经验,持续改进城镇化过程中进城务工人员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服务的匹配度和适应性,着力破解贷款“两头难”问题。

银行业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紧密结合正在开展的支农服务“三大工程”,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金融服务信用档案,建立健全与村委会、社区服务中心和用工单位的信息沟通与共享机制,力争实现进城务工人员信用档案建档全覆盖。要充分利用个人品行、收入能力和资信状况等各类“软信息”,推广实施社会公开授信评议,动态调整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把信贷支持进城务工人员就业创业作为重点,立足其贷款需求多样化的趋势,创新符合实际需求的服务产品。开辟贷款“绿色通道”,开办进城务工人员就业、消费、返乡创业和困难救助等贷款新品种,全面覆盖生产生活需要。灵活运用多种金融工具提供存款、贷款、汇兑、转账、信用卡、理财、信息咨询等综合金融服务,让进城务工人员同等享受现代金融发展成果。

要推广贴近进城务工人员的金融服务方式,着力破解贷款“两头难”问题。鼓励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推广“金融服务中心”做法,设立区域外服务点,为进城务工人员就近提供服务和贷款协助。引导务工地金融机构开办金融服务专柜,安排部分信贷资金,开办由用工单位担保的小额贷款,解决因生活急需而暂时无法兑付工资所造成的困难,协力解决贷款难问题。主动选择与信誉度高的劳务中介机构开展业务合作,采取批量化方式集中办理劳务贷款。探索针对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和接受培训进城务工人员的贷款管理方法,提供更多培训教育机会,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就业。

《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大力开展“阳光信贷”,进一步简化进城务工人员贷款手续,缩短审批时间,合理确定期限。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对一些资金需求量大、建设周期较长的地方重点建设项目和农业优势产业给予支持,吸引更多返乡的进城务工人员投身当地生产建设。加快建立覆盖大多数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现代化支付结算网络,促进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现代化支付手段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应用。加强针对进城务工人员的金融知识宣传教育,不断提高金融意识和运用现代金融工具、产品的能力。开展金融普法宣传,帮助广大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家属增强金融安全意识,远离非法集资,切实维护金融权益。

篇8

(一)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一是增强社会诚信意识。以宁乡县为例,该县组织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在校学生信用知识讲座和专业岗位培训,积极开展诚实守信和职业道德教育、信用知识普及,增强社会各界信用意识;新闻媒体开辟专栏,定期公布失信行为的“黑名单”,将诚信教育纳入到人大的监督范围,形成人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二是建立诚信控制平台。全县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与金融监管部门以及金融机构、公共服务机构抓紧清理、整理、归集和报送信用信息;制订公共征信管理办法,加强对个人和企业征信活动的监督管理;建立和完善信用信息平台,提供信用信息技术支撑。三是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县政府把政府公共信用建设纳入政府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对诚实守信的公务员,优先评优评奖和提拔任用;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投放各项基金、科技经费、财政贴息、税收减免,落实电价优惠,开展政府采购、项目招标、信贷投放等工作时,对诚实守信的企业和个人优先扶持,对有失信行为的不予支持。四是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依法制止和打击各类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全力清收和化解不良贷款。全县开展清收党政机关、行政事业单位欠银信部门逾期贷款的相关工作,维护金融债权,完成信用乡镇、村、户的评比验收挂牌工作,在全社会营造重信用、讲诚信的良好风气,力争2009年创建省级金融安全区。

(二)继续深化金融服务创新试点,改善金融服务环境。一是扩大金融服务创新试点业务范围,加强金融服务创新,强化会计国库、货币发行、调查统计等基础工作。二是加大科技和人才资源投入,建立安全高效的资金清体系,加强支付结算管理,进一步推广个人支票、全国支票的交换通用等结算工具,提高社会资金的安性和运行效率,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三是加强征信业的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完善信贷登记咨询信息系统的功能,做好信贷信息的录入和变更,完善中小企业征信系统、个人征信系统建设,为银行机构防范信贷风险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四是进一步提高国库管理水平,落实好国库集中支付,完善财、税、库、银横向信息联网系统,提高服务效率。五是切实加强人民币管理,认真做好反假、防假工作,保持流通中人民币的清洁度。

(三)采取措施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县域金融稳定环境。一是县级央行要站在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高度,把加强金融监管和打击金融犯罪结合起来,确保金融安全。二是要树立“大金融”观念,提高金融稳定工作质量。建立一套科学、严密的金融风险监测体系,研究分析辖内影响金融稳定的因素,加大金融稳定监测。三是认真贯彻《反洗钱法》,建立和完善人行反洗钱联动机制。四是在县政府金融稳定领导小组内成立保险业合作协会,以领导小组和保险业合作协会的名义规范保险业务行为,以优质服务公平竞争,规范保险经营秩序,维护金融稳定,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五是充分发挥人行金融稳定联席会议作用,加强人行的金融监管和执法检查,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秩序。六是设置金融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备无患,确保辖内金融安全无事故。七是对存款人、投保人、股民、基民等投资者进行风险知识教育,树立投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投资者心理素质和风险承受能力,维护各类金融市场的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二、县级央行加强窗口指导,督促金融机构加强信贷服务,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行货币信贷政策意图,引导地方经济金融科学发展。一是在全面建设“两型”社会先导区的过程中,要配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好金融在市场配置中的中心作用。二是强化窗口指导,按照央行金融调控和信贷政策,结合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找准经济与金融的结点,引导和推动银信机构积极增加有效信贷投入,加大对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优质信贷方式,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信贷投入。三是要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增强县级央行资金支持能力,积极运用再贷款、再贴现货币政策工具,支持金融机构具备充足的流动性,引导加大信贷投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四是充分利用人行设立的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争取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和公司债券、股票并成功上市,拓宽企业在债券和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二)加强货币信贷指导的针对性,督导县域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持力度。一是着力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现扩大信贷总量上的大突破。二是县级央行搞好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协调政府、银行、企业的关系。三是加强货币信贷政策实施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力度,引导金融机构继续转变观念。四是建立银、企、政联席会议机制。

(三)督促指导各类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和谐快速发展。

1.充分发挥国家政策性银行的功能,拓宽农村金融服务领域。一是拓宽国家开发银行的金融服务领域。在国家开发银行向商业化转轨过程中,拓宽国家开发银行的金融服务领域更具现实意义。国家开发银行开拓和加强对县城的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放,能加快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同时要加强对县域经济的重点项目、工业化、农村集镇城镇化等新兴项目给予政策性支持,加大国家开发银行对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二是继续扩大农业发展银行的金融服务领域。近年来,已相继扩大了农发行服务农村经济的功能,但还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继续扩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农业开发性项目、农业产业化项目、农业支柱产业建设、农民扶贫贷款、农村公益性项目等服务范围,给予政策性金融支持,加大对县域“三农”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

2.强化县域商业银行、合作银行、邮政储蓄银行金融服务意识,创新金融新产品,提供优质快捷金融服务。一是适度增加贷款授权,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营造良好的信贷投放环境。一要改革现行的上级行对县支行的授权授信模式,适当给予或扩大县级支行的信贷权限、财务权限,在

建立严格贷款责任制的同时,改变贷款增长“零风险”的欠科学规定,给县级支行一定的经营自,以便其争取优质客户,扩大贷款市场份额。二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研究制定中小企业贷款管理办法,废除对县域中小企业的信贷歧视政策。三要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念,建立科学的信贷考核机制,既有利于加强贷款风险管理,又能调动信贷人员贷款营销的积极性。

二是把握信贷支持方向,实现调整信贷结构上的突破。一要支持农业产业化;二要支持新型工业化;三要支持县域经济民营化。通过信贷支持、资金融通、人才培训和信息咨询等服务,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引导私营、个体企业尤其是科技型民营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三是推行金融服务营销策略,实现信贷支持重点上的突破。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强信贷营销,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和农户贷款难问题。县级行社要增强服务意识,深入市场和企业调查研究,针对县域经济的特点,制定适合县域经济特点的信贷营销策略,做好对县域中小企业的贷款营销工作,及时发现、积极培育优秀客户和贷款项目,为增加信贷投入创造条件。针对中小企业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灵活的营销方式,挑选优秀人才担任客户经理,根据企业生产周期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对效益好、信用好的企业的大额流动资金贷款可试行授信额度管理,适当放宽贷款抵押品范围;对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开展综合授信业务,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结算、咨询等一揽子的金融服务。

三、县级央行协助地方政府引进新型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组织和产品,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1.协助地方政府积极引进新型金融机构促进地方发展。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要固守在大中城市,跟国有商业银行争客户,而应把触角伸到县域经济这个层面上来,这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大空间、大舞台,一定能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大有作为,并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城市商业银行进入县域发展取得的成功就是实例。

2.协助地方政府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组织和产品,激活农村金融市场。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总行和银监会关于开展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组织和产品试点的联合文件精神,协助地方政府开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试点和推广,积极参与上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组建和运行监督,引导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为中小企业和农民提供金融支持,为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二是协助地方政府和有关企业发行集合委托贷款,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直接融资。如今年11月宁乡县政府通过与长沙市商业银行合作在其宁乡支行发行的5年期8000万元金洲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集合委托贷款,不到半天就被抢购一空,说明集合委贷深受民间资本的“青睐”,我支行将继续协助政府和有关企业做好集合委贷的发行工作,激活民间资本,为经济建设直接“输血”。

篇9

一、互联网金融的基本定义及显著特征

1.互联网金融的基本定义

当前对于互联网金融尚无权威定义,学术界基本上通过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对其进行描述广义的互联网金融是指一切借助互联网媒介提供的金融服务及互联网技术下的资金融通(王石河,2012)。狭义的互联网金融是指将互联网技术运用于传统金融行业,并通过手机、网路平台等实现支付清算、资金融通、金融信息中介等功能的金融服务模式。本文以狭义的互联网金融定义作为研究范围。

2.互联网金融的显著特征

与传统的金融行业相比,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特征主要体现在这样三个方面:其一,平台化。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互联网金融能够摆脱地理空间的限制,在互联网平台上操作更为简洁,用户能够利用分布更为广泛的终端,甚至是移动终端,就能够完成信贷、融资等金融业务,而不需要再跑到网点办理相关业务;其二,平民化。互联网金融用户极为广泛,对比传统的金融行业主要针对企业或者高收入人群,而互联网金融行业则面向更多的普通用户,而且借贷的额度、周期等更加灵活,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具体可参见余额宝等“零门槛”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其三,风险性。存在其特殊的风险,由于互联网金融引入了互联网工具,其不但具有传统金融行业中的利率市场化风险、资金流动性风险,而且还存在技术风险和网络欺诈等虚拟风险。

二、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金融存在的主要风险类型

1.信息失真的风险

信息失真的风险是当前互联网金融存在的一种比较典型的风险类型。通常,会计信息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出金融活动的所有行为,是金融决策的重要依据,这一点对于互联网金融而言也一样。为了实现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实现互联网金融影响范围的扩大,为人们的生活创造更为良好的条件,做好互联网金融信息的管理,保证信息的质量尤为重要。但是,在经济新常态下,因为部分组织和人员在相关利益的驱使下,不能够严格的执行互联网金融管理的相关措施。部分人员缺乏必要的责任心,不重视对互联网金融信息的有效处理,甚至故意隐瞒部分信息,使得信息失真,不能够为客户的投资管理提供决策和依据。这使得互联网金融的信息不真实、不客观,导致互联网金融的相关真实信息被掩盖,增加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程度,不利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2.技术的风险

互联网金融是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作为依托发展起来的,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不同类型的金融业务要应用到不同类型的技术,这对保证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确保金融业务体系有序、合理的实施尤为重要。但是,在应用不同类型的信息技术过程中,可能存在相应的技术问题,使得互联网金融运转受到影响。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系统安全风险

互联网金融系统安全风险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合理应用、应用有效性等直接相关,当前常见的系统安全风险主要包括:(1) 系统加密技术存在漏洞。应用计算机系统运作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只有在互联网系统稳定运行的情况下才能够正常运行,但是若其安全系统存在漏洞,一旦受到黑客攻击、病毒侵袭,则其保存的相关信息会受到窃取、破坏,从而使得金融系统受到冲击。(2) TCP/ IP协议安全性能较差。当前,互联网采用的传输协议是TCP/IP协议,其主要特点在于信息交流畅通,但是存在安全程度较低的问题,使得当前互联网金融安全管控效果不佳,相关信息容易在传递过程中被盗取。

(2)互联网金融机构抵抗风险能力较差

从当前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来看,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较快,该行业企业的数量在迅速的增加,但是大多数的企业持续时间较短,大量的企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破产。究其原因主要是互联网金融在发展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市场利率、股市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且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较传统的金融机构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互联网金融的生存发展面临考验。

(3)金融监管不及时导致问题频出

互联网金融在发展的初期,监管机构在制度建设,法律规范方面不够健全,特别是针对部分“创新金融产品”超出原有传统金融产品运作框架,一度成为监管真空区域,同时部分互联网金融产品还存在虚假宣传的情况,直接盗取客户的信息,通过违法操作而谋利,这使得互联网金融的局部出现了问题,限制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三、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对策与建议

1.构建并完善互联网金融的信息披露制度体系

一个完善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制度体系建设需要从下述三个方面着手:第一,交易各方的相关信息必须真实、完整、有效。由于当前存在信息失真、交易方信息造假等现象,在交易之前必须确保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就是要求交易相关资料经专业部门与机构核实验证,同时对其出具可被查证的相关报告;第二,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方在接受申请过程中,必须做好相关的调查工作,并要求对方提供全面的资产负债情况信息,提前做好相应的预测工作。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实现风险可控;第三,在运营互联网金融体系过程中,要执行全面准确的信息记录,通过记录在整个运营过程中存在的相关行为、信息,避免信息不全导致的决策不合理情况。

2.构建完善的互联网金融安全体系

构建完善、健全的互联网金融安全体系,能够显著的提高互联网金融相关业务的安全性,降低由此而导致的金融风险,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1)优化互联网金融运行环境

为了确保利用计算机系统开展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可以得到有效实施,应该强化计算机系统的防火墙、密保等安全防护措施,增强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避免由于其受到黑客、病毒等侵袭,确保互联网金融业务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

(2)强化数据管理工作

为了保?C互联网金融业务中涉及到的所有信息和数据得到合理保护,且不会出现丢失、被窃取等情况,必须制定一个统一、合理、高效的技术标准规范。后续的所有工作都应该基于该方案进行。利用该方式能够提高互联网金融在实施过程中的安全性、有效性与合理性,减少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发生概率。

篇10

关键词:一带一路 上海自由贸易区 开放型经济 法律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7) 04-0252-01

一、“一带一路”战略下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背景

2013年,中国决定建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015年12月,国务院了首份推进我国自贸区建设的战略性、综合性文件《关于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若干意见》,对自贸区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文件指出,要积极同“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商建自由贸易区,形成“一带一路”大市场,将“一带一路”打造成畅通之路、商贸之路、开放之路。

二、“一带一路”战略的目标与功能

1.目标

“一带一路”旨在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加强与亚非欧和世界各国互利合作。不难看出,“草原计划”、“欧亚联盟”、“一带一路”的目标基本一致,都是旨在扩大所在国对外开放,深化与欧亚地区国家经济合作,促进本国和欧亚地区经济发展。

2.功能

通过国际产能合作,拉动全球市场需求,有力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上海自由贸易区须推动双方之间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想通,为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自贸区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三、“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上海自由贸易区开放型经济存在的法律风险

1.金融犯罪猖獗

CAFTA(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以后,资金出入境、贸易融资等活动更为频繁,衍生出一些处于监管灰色地带的金融机构,个体户、小型贸易公司更倾向于利用不合规的金融机构以缩短交易成本获取更大收益,而利益蒙蔽下的违法操作得不到及时控制与有效监管将会使非法活动泛滥成灾,也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有序竞争,损害金融机构的声誉和正常运行,威胁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因此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下,上海自贸区反金融类犯罪监管合作刻不容缓。

2.互联网金融犯罪日益横行

“上海自由贸易区互联网+”带来网络恐怖犯罪监管新挑战,跨境电商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机构以合作方式进入上海自由贸易区,随着“电商丝路”格局的深化,上海自由贸易区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网络犯罪挑战。网络的开放性、跨国性和共享性,导致跨境网络洗钱犯罪具有高科技性、国际性和隐蔽性的特征,使得跨境网络洗钱犯罪形式更快速、更隐蔽,追查难度增大,并且各国跨境网络侦查技术、刑事管辖规定存在差异,使得洗钱分子往往利用各国监管真空地带进行跨境洗钱,境内外很多恐怖组织利用网络犯罪来宣传他们的极端思想、招募人员、策划恐怖袭击、从事洗钱犯罪活动,加大了监管难度。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犯罪的日益横行阻碍了上海自由贸易区内“一带一路”战略的实行。

3.金融体制的法律风险

我国现有的金融体制以管制为基本特征,不管是内资还是外资,设立都需要进行审批。如此一来,在我国设立自贸试验区就需要更大力度的改革创新和系统的制度性改革。所以,金融领域的制度创新充满了复杂性和艰巨性。例如,在上海自由贸易区金融监管不利的情形下,国内利率{于国际市场利率,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如果此时开放资本项目那么可能会有大量的热钱”涌入自贸试验区,从而造成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四、“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上海自由贸易区开放型经济存在的法律风险防范路径

1.完善开放型经济现有合作机制

2014年,中国开放型投资高达1230亿美元,同比增长14.2%,成为世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据不完全统计,上海自由贸易区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投资规模在1亿至10亿美元的案例数约100余起,10亿至100亿美元的大规模投资则约20余起,投资主要集中在采矿、交通运输及制造业等领域。因此,完善“一带一路”战略下,上海自由贸易区沿线家现有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就显得尤为必要。

2.借鉴天津自由贸易区投资的改革制度

天津自由贸易区实行负面清单制度,负面清单制度充分体现了“法不禁止即自由”,上海自由贸易区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指导下,须充分尊重个人、企业、经济组织在合法的框架下自由地进行贸易。此外,金融资本项目、投资税收政策等具有代表性的投资制度,也需要在开放的资本运行模式下,依照国内关于财政、税收法律制度对上海自由贸易区金融资本项目运营等一系列开放型经济活动进行规范。

3.逐步开放金融资本项目

随着上海自贸区经济的逐步开放,我国金融资本项目发展的进程明显加快,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内,可依照以下顺序逐步加快对金融资本项目的开放:先放开有直接真实交易背景的金融资本项目,后放开无直接真实交易背景的资本项目;在无直接真实交易背景的金融资本项目中先放开与实物交易间接有关的金融资本项目,后放开与实物交易无间接关系的金融资本项目;先放开长期资本交易后放开短期资本交易;居民境外资本项目交易优先于非居民境内资本项目交易的开放;对机构投资者的开放优先于个人投资者。但有―点需要指出的是,自贸试验区金融资本项目的自由化是为投资便利化和贸易便利化服务的而不是毫无保留的所有的资本项目的自由化。

4.加强对金融犯罪的惩戒

4.1上海自由贸易区须完善海关、外汇管理局及对外贸易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同时加强对此类金融管理部门的监督,“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对行政执法人员履行职责的行为、依据、处理结果予以及时公开,便于公众监督,提高管理效率。

4.2加强上海自由贸易区网络安全中心的建设,预防互联网金融安全犯罪,聘请相关的专家及技术人员防范黑客等恶意入侵金融安全系统的行为。

4.3对于洗钱等金融类犯罪予以严厉打击,可完善相关的刑事法律制度,提高起刑点,加大财产刑、自由刑等处罚力度,对实施此类犯罪人员起到威慑作用。

参考文献

[1]桑百川、杨立卓.拓展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关系,《经济问题》,2015年第8期.

[2]王蕊、袁波.《中国自贸区发展与开放水平分析》,载《国际经济合作》2015年第6期,第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