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振兴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4-02-21 17:47: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振兴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振兴存在的问题

篇1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业;发展对策

引言

报告中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处理好“三农”问题的关键,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分,也是逐步成为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当地的基础设施也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进而产生许多工作岗位,为当地的贫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使人民的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村民通过美丽的自然环境,得到了源源不断的收益,生活在生态宜居的地方,村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就会大大提高。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也会被更深层次地发掘弘扬,一些古老建筑、优秀的传统少数民族文化就会被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居民的思想会更加开放,与外界的交流会更多,为了更好地吸引外界游客,村民会积极学习,进而提升本村文明风气,这对于乡村精神文明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贵州经济的发展增速虽然较快,但相对于一些发达地区增长空间较大,乡村旅游业起步相对较晚,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因此,本文将贵州省旅游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贵州旅游业实现乡村振兴提出了一些措施。

1贵州省旅游业的现状

贵州是名副其实的旅游大省,打造了“爽爽的贵阳”等脍炙人口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而且旅游业也是全省经济支柱产业。据贵州省统计局数据,2019年,贵州省接待游客113526.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318.8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7.21%、30.07%,占据贵州省2019年GDP的很大一部分。在乡村旅游业的推动下,国家政策的倾斜与扶持,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旅游+农业”等模式的不断发展,贵州省大部分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贫困乡村摆脱了贫困,建成了新型的农村。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好花红镇好花红村、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万峰林街道处纳灰村入选了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对于贵州省来说,乡村旅游业一直是当地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产业。

1.1“山地旅游+地方特色”模式

贵州省依靠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拥有较多丰富多彩、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舒适宜人气候条件。同时贵州的历史文化底蕴颇为深厚,从1930—1936年,的足迹遍及贵州的68个县(市、区),留下了众多历史遗迹,如娄山关战斗遗址、会址、乌江渡口、四渡赤水等地点。这些丰富的资源条件,形成了目前贵州旅游产业的一个发展模式,创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主体功能区,形成了特色突破、多极拉动的旅游模式。

1.2“全域旅游+智慧旅游”模式

贵州省发挥交通与旅游区位优势,做好荔波、赤水、七星关、碧江、玉屏、盘州、独山、道真、威宁、桐梓、思南、从江、罗甸等多个旅游门户,创建了多个优质的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了“云游贵州”全域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和相关旅游服务APP,形成了以花溪青岩古镇、黄果树瀑布等景区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智慧景区,引领带动了贵州旅游产业的高质量、智慧型、全方位的发展态势。

1.3产业融合模式

贵州省创建了旅游业和农业相互融合发展的特色旅游模式,形成了具有贵州独有的特色乡村旅游。在贵州山地特色的基础上,探索研究出了观光体验、休闲创意等特色功能融合模式,通过发挥区域种植、养殖特色,合理系统地设计和规划,建设乡村商业品牌,充分利用品牌效应,同时依靠当地特色的民风民俗文化、生态田园风光等优质旅游资源,提供多种多样的体验式游玩服务,让游客充分地沉浸式观光畅游,创新打造了一批具有贵州独有特点的农业与乡村旅游休闲示范区,为突出“爽爽的贵阳”的城市形象定位和宣传多彩贵州作出贡献。

2贵州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2.1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由于地势原因,贵州省山区较多,导致乡村发展建设较为缓慢,一些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卫生等方面设施较为落后。而对于游客而言,这些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否和旅游体验感息息相关,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游客的反馈将决定这些旅游景点是否可以长久发展。很多景区在村镇,然而有些道路坑坑洼洼,并未得到很好的修缮,停车场位置不足使得出行不方便,景点之间不能快速直达,基本没有公共卫生间,卫生间多为村镇村民自建,卫生环境较差,旅馆多为自家房屋改造,住宿条件简陋,卫生不达标等一些问题都将会带来游客一些负面反馈,导致游玩时间缩短,经济收益减少,甚至可能会产生负面宣传,不利于景区的长久发展。

2.2缺乏专业人才,管理制度不完善

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而言,不可或缺的就是专业化的管理人才。然而对于乡村旅游业而言,很多景点都是依靠当地居民经营,以农家乐、民宿为主,性价比较低,村民由于缺乏专业的经营与管理知识,很多村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导致综合素质偏低,服务水平和质量均有待提高。同时,还因为管理制度混乱,缺乏规范化统一的管理制度,使得乡村旅游业呈现一种杂乱无章的粗放式经营状态。要想实现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多个部门之间协同合作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然而现存的问题却是难以形成统一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以及缺乏现代化专业化的管理人才。

2.3乡村旅游品牌缺失

对于旅游业而言,一个知名的品牌显得尤为重要。一些知名旅游胜地和城市文化旅游景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知名品牌,而对于贵州省当地的乡村旅游业而言,则缺少品牌。乡村旅游业主要依托于当地政府,靠政府的力量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很少会与第三方合作,如旅行社、旅游公司等。同时,由于乡村旅游规划并没有制定管理制度,因此政府对于乡村旅游的财政支撑可能是有限的,会阻碍当地乡村旅游业的优化配置和资源整合。临近的乡村之间未必能够形成利益共同体,产生集群效应。大部分都还处于“农家乐”这个层面,不能创新推出更具有发展前景的旅游品牌,缺乏竞争力。

2.4安全意识薄弱

安全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保障,目前贵州省的乡村旅游还存在一些安全问题。贵州地形比较复杂,有很多瀑布和大水潭,安全隐患较大。安全设施落实不到位,如,濒临水潭的地方没有安装防护栏,缺乏安全警告牌等。一些森林探险项目存在安全问题,如,一些岩洞没有开发,就对游客开放,探险项目没有配备专业的导游,而是由游客自行联系当地的村民来引导,甚至在旅游旺季,人手不够的时候,由当地未成年人充当导游,引导游客进山探险;而且山里部分地方没有通信网络,遇到突发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

2.5环境保护不力

对于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而言,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绿色手段,帮助实现乡村振兴。然而在实际的乡村旅游产业开发过程中,有些人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对当地的旅游景点大肆开发,一些洼地、峰林、峰丛、溶洞、暗河等遭到破坏,甚至破坏了原有的历史遗迹、生态资源等,使其变得面目全非,最终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而且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不够,只顾“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管生态环境的修复。如,直接将废水排到河里,就地焚烧垃圾等行为。

3贵州旅游业实现乡村振兴的措施

3.1推动基础设施与旅游区域的协调发展

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是要保证旅游景区有配套的基础设施,如加宽美化乡村连接县城的道路,修建公共卫生间并配备工作人员定时清扫,对餐饮及住宿情况进行持续监督,通信网络全覆盖等。只有拥有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安全舒适的景区环境,游客才能在游玩时感到身心舒畅,扩大景区的口碑,游玩人次才会增加,乡村旅游才能更好地发展。由此可见,基础设施的提升、人居环境的改善,是乡村旅游提质升级的基础性保障。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在规划区域旅游时应将基础设施建设考虑在内,将餐饮、住宿等行业与乡村旅游融为一体,相辅相成,共推贵州旅游业的经济发展。

3.2完善旅游业规划,保障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自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后,贵州旅游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紧抓这次机会,开发旅游资源,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利于贵州将自然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添砖加瓦。但是大开发不等于滥开发,不能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要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寻找平衡,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障自然资源不受损害,要积极保护当地的峰林、峰丛、溶洞等自然景观,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提高当地居民和游客保护环境的意识,只有在保障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旅游业经济才能持续稳步增长。

3.3挖掘民族文化特色,突出乡村旅游特色

通过挖掘各地民族的历史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农耕文化等,把乡村旅游和少数民族文化融合起来,保留少数民族村寨的原汁原味,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突出乡村旅游发展的特色化,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感受当地的文化底蕴。乡村旅游要准确地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将旅游产业延伸至其它产业。如,在保留传承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开发乡村养老、影视基地、婚纱摄影基地等其它旅游产品,打造独有的乡村旅游品牌。

3.4加强人才培训,提高乡村旅游专业服务能力

乡村旅游业面临着人才紧缺的现状,为了解决这种局面,要培养旅游专业人才,要开展好职员素质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能力。对于乡村旅游的经营者来说,可以将乡村居民进行统一管理,进行培训,并通过建立与培训相关的考核制度来评价培训情况,提高乡村旅游职员的整体专业能力。此外,还可以采取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为农村输送旅游专业人才,这不仅能够提高整体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质量,还能节省大量的培训费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环境下,贵州省的乡村凭借着特有的旅游资源和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快速发展,但还存在乡村旅游品牌缺失、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贵州的乡村旅游业要积极查找问题、改进问题,激发乡村旅游市场,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加快贵州省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邓小海,肖洪磊.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乡村旅游转向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8(05):42-49.

[2]董菁,毛艳飞,张良.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村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研究[J].农业经济,2018(09):50-52.

[3]王琳丽.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20(06):40-41.

[4]黄快林,黄立霞.以乡村旅游业助推乡村振兴[N].湖南日报,2018-11-18(002).

[5]陈永驰.河南省乡村振兴进程中乡村旅游业发展路径研究[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20.

篇2

[关键词]创新驱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科技创新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7099

在社会经济的推动下,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有了较大发展,各类产业不断进步,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长远发展准备了条件。在国务院振兴战略的支持下,东北地区在多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就,老工业基地逐渐进入正轨,经济效益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在实际情况中,面临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也面临着较大挑战,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落后性。因此,老工业基地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认知到创新的重要性,并落实到工业生产各个环节,大力引进各种先进技术,这样才能更好保障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1东北老工业基地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工程开展较为落后

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很多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工程开展方面存在一定落后性,亟待创新。工程创新内容较多,主要包括技术集成创新、知识集成创新、产业集成创新、环境集成创新等内容,但是实际情况中,依旧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度、工业设备老化等问题。东北老工业区缺乏一些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平台基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致使技术集成创新存在缺陷。老工业区中重大基础设施较为缺乏、清洁能源体系亟待完善、交通网络也未全面建成,致使老工业基地产业集成存在缺陷。一些老工业基地不注重进行生态建设、没有对一些天然草场进行有效保护,致使环境集成创新存在缺陷。

1.2科技运用较为落后

大多数老工业基地在高新技术方面存在缺陷,仅作为加工工厂使用,自主知识产权不足。在高新技术方面,知识产权大都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一些关键生产技术都掌握在外国一些企业中,而我国一些老工业基地在核心科技方面严重缺乏,也没有自身的知名品牌,导致企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很多企业都只是依赖于技术引进,却忽视了自身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东北老工业基地虽然进行了技术改造,但依旧以引进技术为主,自主技术创新活动不足,而且对引进技术的内化也不足,致使产业技术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高,对企业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影响。

1.3产业经营较为落后

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来说,产业创新有着重要作用,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也是促进产业信息化、生态化的有效方式,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创新不足,致使存在的一些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许多老工业基地自身规模不足,对市场资源没有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在知名企业的培育方面存在缺陷。一些老工业基地没有打破自身区域界限,不注重对外合作,相应合作的建设、对外开放政策的建设也不完善,致使老工业基地规模难以得到有效扩大。

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对科技价值进行有效吸收是提高老工业基地经济效益的重要方式,但是很多老工业基地都没有获取较好的科技价值,各个环节没有得到有效创新,致使老工业基地盈利性较差,时常出现亏损问题。例如,在辽宁省中,石化产业曾是第一大支柱产业,但是在经营过程中出现较大亏损,严重影响企业正常运作。

结构合理性是促进老工业基地稳定发展的前提,在新的环境下,要求老工业基地对主导产业进行合理选择、准确规划一些战略性企业,并对一些衰退产业进行清除,这样才能保障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合理性。但是在实际情况中,老工业基地的服务业水平依旧较为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多种现代服务经济存在缺陷。在创新驱动过程中,很多老工业基地资源消耗过大、传统产业占比大、污染严重,最终给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这种情况下,对科技活动制度进行创新至关重要。在实际情况中,科技生产关系包含多种类型,主要包括科技劳动成果分配形式、科技劳动资料所有制形式、科技劳动者活动形式。但是一些老工业基地科技活动制度存在缺陷,进而出现多种问题。

2以创新驱动为基础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再振兴的方法分析

2.1推动科技创新

在以创新驱动为基础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再振兴时,管理人员须注重分析社会实际,加强科技创新,促进各生产要素的创新,合理应用相应资源,以提高提高老工业基地的核心竞争力。在进行自合创新时,管理人员必须对创新重点进行合理选择,包括一些能迅速实现产业化的研究领域、市场前景较大的领域、资源优势较强的领域等内容,这样才能打造出自身的知名品牌,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促进老工业基地的稳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2.2推动工程创新

老工业基地必须对各类知识集成进行整合、创新,与一些高校、研究所进行合作,建立并完善文献信息共享网络、大型科学仪器装备协作公用网络,这样能够较好提高老工业基地的仪器装备社会化水平,促进各种科技要素的集成。老工业基地须建立一些科学合作创新平台、研发机构,主要涉及一些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工程中心等内容。在新的环境下,老工业基地须加快清洁能源体系的建设,并完善电力外送通道,解决用电问题。老工业基地需对周边河流进行有效应用,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对防洪减灾体系进行完善,并健全交通运输体系,为老工业基地的稳定发展准备条件。老工业基地还需注重进行水污染防治,加强生态建设,注重保护自然森林资源,避免造成环境污染,给老工业基地的运作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

2.3推动产业创新

老工业基地须打破自身固有的地域、行业限制,始终坚持政府引导以及市场引导,对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老工业基地需加强对外合作,建设多种大型合作平台,对对外开放政策进行完善,并促进企业的改革重组。有关部门须加大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扶持,完善相应的财政政策,合理配置相应资源。有关部门可鼓励一些企业发行企业债券,联合建立振兴产业投资基金。老工业基地须选择自身的主导产业,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建立自身品牌,对各类资源进行合理应用,从多方面进行发展。

3结论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获得一定的发展机遇时,也面临着较多挑战,如果工业基地管理人员不加强重视,依旧采用以往的方式进行操作,将难以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因此,加强创新至关重要。企业必须对社会发展形式进行准确分析,引进各种先进技术,优化各工艺环节,制订出完善的发展计划,合理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开发各种实验室、研究中心,积极引进人才,这样才能更好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参考文献:

[1]穆俊杰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再振兴的创新性思考[J].现代交际,2016(1):89-91

[2]刘志中再工业化背景下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2(5):93-97

[3]徐坡岭,贾春梅老工业基地振兴改造的创新路径与技术选择:新发展经济学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4):3.4-4.1

篇3

一、振兴过程中政府面临的问题

(一)政府面临的自身问题

1.政府权力运用不当,行政效率低下。政府在弥补市场失灵的过程中,侵入了市场调节的有效领域,破坏了市场运行的有效机制。政府通过不合理的价格机制、设置市场准入障碍、乱收费、乱摊派等方式干预市场运行和企业经营,这在客观上干扰了市场的正常运行,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限制了市场优势的发挥。

2.政府对市场监管不力,造成经济秩序混乱。政府角色定位不准确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对市场监管不力,对市场行为的整顿和规范不及时,进而造成市场秩序混乱,甚至滋生很多腐败现象。政府经济活动无章可循,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商业欺诈屡禁不止、招投标弄虚作假、文化市场混乱,重特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3.政府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水平不高。近年来,尽管各级政府为保证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的成功实践,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但是,政府提供的服务还很不到位,甚至存在缺位。具体表现在服务意识比较淡薄,官本位的影响还比较的大,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而这种淡薄的服务意识必然导致其工作能力、工作作风以及政策水平有限,使许多服务项目流于形式;

(二)政府面临的其它问题

1.地区经济增长缓慢,出现相对衰退的迹象。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由于改革开放严重滞后,国有企业缺乏活力,而民营经济和外商投资经济发展缓慢,导致地区经济增长不景气,甚至出现相对衰退的现象,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竞争力不断下降,市场份额急剧减少。在1981至2001年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制造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为18.7%,2001年已经下降到8%;[1]

2.国有企业比重高,职工下岗和就业等问题突出。作为老工业基地,也是中国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国有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国有经济在地区经济中占重要地位,这便造成其国有企业比重高,产权结构单一。而产权结构的单一必然会导致就业结构的单一,随着国有企业的衰退,大批职工下岗,失业率增加,就业压力很大。在一些资源枯竭的矿业城市,这种情况更为严重。如辽宁抚顺矿区拥有占全市人口三分之一的职工和家属,现在12.25万人需要重新安置;

3.资源型城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可持续发展问题严重。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尤其是资源型和原材料工业城市,资源型城市长期依赖资源型产业,且以资源开采和初加工业为主,在经历多年大规模开采后,面临资源枯竭问题,由于重工业所占比例大,资源和能源消耗较高,环境污染严重,大庆地区的森林覆盖面积逐年下降,草原退化、盐碱化和沙化的面积已经占总面积的84%,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

二、振兴过程中政府角色的内容

(一)政府角色定位的原则

经过上面对振兴过程中面临的政府问题的分析,可以说政府对于自身的角色首先应确立“养民生、复民性、禁民非”的思想方针,并以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原则以深化政府角色内容:

首先,以人为本原则。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政府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促进人的发展作为自身角色的终极目标,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的最佳配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其基本权利得到尊重,合法利益得到维护,合理要求得到满足。

其次,公平正义原则。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过程中,公平正义的核心就是政府应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创造一个公平的机制、规则、环境和发展机会,使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的维护和实现。如果让少数人瓜分国家资产或权力寻租,将严重背离公平正义的原则,导致群众的不满,使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丧失必要的公众支持。因此政府必须确保社会各方都有利益表达的机制,都有集体谈判的功能与参与博弈的途径,在经济利益以及政治权利的分配格局上都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争取自己的诉求,这样才能奠定构建和谐社会深厚的根基;

再次,依法行政原则。法制是构建繁荣社会的基本支点。从法律的角度看,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核心,是各种权利的再界定,权利的界定需要通过法律来规范和解决。因此,政府在转变角色的过程中必须切实树立依法改革的理念,通过完善法律体系建设解决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经济性矛盾和体现,真正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重要战略推进到依法运作、依法管理的新阶段。

(二)政府角色的具体内容

1. 成为设计人

首先,营造科学、合理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时代的进步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经济、社会才能沿着更加良性的轨道运行。就如何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应主要在以下两方面作好工作:一方面,地方政府要明确国家政策,并以此为指导方针,出台适应地区情况的相关法律,构筑良好的政策环境。政策是政府干预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和为公众提供服务的重要形式。政策的透明度和稳定性是政策效力的重要保证。

其次,重视科技,重视技术的市场化。同样作为老工业基地的鲁尔区是目前世界信息技术中心之一。在欧盟及德国各级政府的资金支持下,鲁尔区几乎所有城市都建有技术开发中心,全区有30个技术中心。产业的现代化转型需要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为了适应转型,从1961年开始,鲁尔区就建立起数所高等院校。13年内,就从一个没有大学的地区成为欧洲境内大学密度最大的工业区;鲁尔区有一个从技术到市场应用转化的体系,所有大学和研究所都有“技术转化中心”,以帮助企业把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3.成为保护人

首先保护好一方水土。当代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向人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些问题既对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目标,也使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的综合国力研究达到前所未有的难度。南美大国巴西当初对亚马逊河流域的开发造成森林资源和环境植被大规模破坏,引发了严重的生态问题。致使亚马逊森林以每年5%的速度从地球上消失教训十分深刻。针对这种情况,东北地区政府作为一名“保护人”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问题,加强对水土流失和河流流域的根本整治。

其次保护好一方百姓。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一项系统工程。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其重要的一环,是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前提。在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中,传统产业、重型产业的比重大。随着一些企业的倒闭、破产和职工下岗,失业已成为一项引人注目的社会问题。黑龙江省低保人数居全国第一,其中有许多为下岗、失业人员,为了搞好东北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调整与改造,政府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的重要环节来抓,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尤其要注意解决弱势群体最低生活保障保和医疗问题;社会保障体系的可以以民营经济组织为重点,提高参保率。

篇4

关键词:经济转型 土地利用 经济发展

阜新市作为全国第一个经济转型城市。2008年,辽宁省提出了“突破辽西北”的战略政策,以阜新市为核心,大力发展辽宁西北城市的经济,促进辽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转变用地观念、创新用地的模式、完善用地机制,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土地利用紧紧围绕经济转型,创新土地利用模式,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土地用地的需求。

一、 阜新市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阜新市的土地利用现状和经济转型的发展,在200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分为三大类农用地、建设用地和其他土地。

(一)阜新市土地利用现状结构

1、农用地结构与评价

2005年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增长,保障生态用地的集约,生态承载能力和生态服务的有效提高。农业用地转为建设用地要严格控制,统筹安排农用地,土地利用经济效率的提高,并促进土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生态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区域生态服务功能的得到可持续性利用。

2、建设用地结构与评价

根据阜新市2010年―202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的总规模指标,借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突破辽西北等政策的优势,以保障经济的社会发展为重点发展目标,合理集约的配置各类建设性用地,使区域的土地利用加快一体化进程。

建设用地的增加定会对生态的服务功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必须实严格的控制土地利用的总量、利用好土地的增量、盘活好土地的存量等一系列问题。使建设用地的区域结构得到好的调控和空间布局的分配,要土地利用开发与生态服务的环境保护目标相一致,促进经济的合理发展。这样就可以避免或减缓建设用地增加而产生的负面环境影响。

3、生态功能用地的结构评价

城市的开发建设离不开土地的合理利用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控制土地合理利用的基础上,要控制好生态功能用地基础性上的开发建设,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和水源保护区的建设上,保护好自然生态以及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性,对建设用地和生态功能用地的空间布局进行相对的功能性协调。

(二)阜新市土地现状分布特点

1、阜新市转型前土地现状特点

(1)全市各类用地中未利用土地较少

全市已利用土地面积861,355.07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3.44%,人均土地0.54公顷,人均耕地约0.20公顷。人均土地占有量和人均耕地占有量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城镇用地中矿区用地比重较大

依托矿区形成的新邱区、太平区以及海州区的五龙、平安地区已逐渐萎缩,人口逐渐向城市中心区迁移,原有煤矿用地为城市的规模发展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后备土地资源。阜新市36个建制镇及各农村居民点,多为自然形成,居住分散,人均用地面积超过全省水平和国家规划标准。

(三)土地利用存在问题分析

1、转型前1997年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1)优质耕地逐年减少,尤其是近郊菜田严重减少。

(2)土地沙化有延续的倾向。

(3)城镇土地利用较为粗放。能源生产是促使城市形成的主导产业,矿业用地较 多,土地利用粗放。

(4)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分散,人均用地面积过大。

(5)乡镇企业经营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占地面积大、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特别是小砖厂、小煤矿对耕地的破坏比较严重。

2、转型后2005年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1)耕地质量偏低,坡耕地比重大,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量的75%,大部分中低产田缺乏配套的水利设施。

(2)工矿废弃地多。多年连续的矿产资源开发形成的废弃矿坑、矿井、矸石山、采煤沉陷区等,破坏了大量的土地,造成了环境污染,制约了城市整体发展,亟待治理。

(3)土地生态脆弱。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土地达到55万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4%,市域北部土地生态问题尤为突出。

二、结论

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阜新市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产业结构也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所以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土地利用的集约,加强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以及依法依规的用地意识的增强,土地生态安全的建设和保护,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保障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苑春宇.阜新市经济转型的路径及效果分析[D].吉林大学.2011.4

篇5

关键词:中部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支持重点

一、中部老工业基地发展现状

经过“一五”和“二五”的建设,一大批国有企业中部建成,奠定了中部六省(包括河南、安徽、山西、江西、湖南、湖北)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90年代末以来,中部老工业基地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的惯性影响一度陷入困境,主要是因为不适应经济体制变化,近年来虽然发展势头良好,但相比全国,仍然出现了相对衰退的迹象。

中部六省总人口三亿六千万,占全国总人口的28.1%;地区生产总值三万亿元,占全国的比例23.4%;可是21世纪以来,中部六省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却在逐年下降,2008年,12个中部老工业基地(国家支持的第一批12个老工业基地城市依次为武汉、太原、洛阳、焦作、郑州、南昌、淮南、湘潭、大同、平顶山、株洲、长治)生产总值八千二百亿元,占中部六省的比重为25.6%,其中1995年该比例为23.2%,2000年该比例为24.8%,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可是自2002年以来,中部12个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六省城市的工业相比全国平均水平均呈现衰退

从中部老工业基地的主导产业来看,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主导行业对当地经济发展有明显的支撑作用。武汉形成了以机械、冶金、汽车、纺织、石化以及高新产业为主,建材、轻工也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洛阳形成了以有色金属、机械装备制造、能源、石化、新材料等为主体的工业体系等等。

二、中部老工业基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部老工业基地经济近年来出现了一定的加速,并没有出现非常明显的衰退现象,但是工业发展却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主要问题有:

1.老工业基地内的国企历史包袱比较沉重。在过去,一个国有企业相当于一座城市,学校、医院、燃气站、水厂等生活设施一样俱全,每年这些方面经费非常巨大,另外企业内部退休人员比重较大,目前这些退休人员脱离企业很困难,企业人员负担很沉重,企业的负债率也比较高,2010年,中部六省的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是62.7%,而全国的平均水平是59.2%。

2.社会保障能力相对较差。一是资金缺口大。例如郑州市养老金累计缺口已经超过了30亿元。二是养老保险长时间处于“空账”状态。目前的“部分积累、统账结合”的制度,早已无法解决历史欠账,三是医疗无法得到保障,企业员工大多由于企业效益不好没有参加社保。

3.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低。中部几个省去由于地处中部,不沿海,开放程度相对滞后,从利用外资角度看,中部六省整体偏低,与其经济总量不相符。2010年中部十余个老工业基地实际利用外资36亿元,占中部省区的一半,但仅占上海市的55%。

4.结构调整任务重。一是中部基地多为劳动密集性产业,产业结构层次相对较低,缺乏技术密集型产业,二是企业装备相对陈旧老化,早已经跟不上目前的技术进步,生产效率低下,三是企业不合理的组织结构,专业分工程度低,还没有形成产业链集聚。

5.经济转型难度相对较大。重工业及资源型城市的结构转型相对比较困难。这些老工业城市经过多年的开采,许多城市资源早已或者接近枯竭,急需转型,但由于成本较高或者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替代方式而存在转型困难的状态。

6.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矛盾。中部老工业基地的很多国有企业都建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但是受条件影响,企业大多是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环境污染严重。

三、中部老工业基地发展的政策建议

中部老工业基地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东北老工业基地遇到的问题比较类似,我们要参照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方法并结合中部的具体情况提出适合中部的政策。

1.社会保障支持。一是养老保险要做实个人账户,据实由中央财政弥补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通过转移支付形式拨款。二是下岗职工由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给予相应比例的经济补偿。三是对困难退休人员由中央财政予以补贴。

2.财税支持。一是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型。允许老工业基地从事石油化工业、装备制造业、船舶制造业、冶金业、汽车制造业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可以抵扣购进生产设备所含增值税税额;二是对企业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可在不高于 40% 现行规定摊销年限的基础上缩短摊销年限。

3.国企改革支持。一是将学校、医院等机构向社会转移,脱离企业体制,二是重组改制厂办大集体,其中不足以支付解除劳动关系补偿金的,差额部分由该国有企业、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另外对符合破产条件的老工业基地企业,优先进行全国企业兼并。

4.金融支持。要将中部老工业基地贷款规模扩大,针对中部老工业基地国家开发银行提供技术援助贷款支持和开发性金融软贷款,另外要解决有关企业的不良贷款问题,同时相应的提高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入债券和股票市场融资的比重。

5.矿产资源和土地支持。在选择国家资源型城市改革试点城市时要优先选择中部老工业基地的资源型城市,优先安排中部老工业基地的矿山环境评价调查工作,制定恢复治理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6.接续产业支持政策。允许地方政府根据不同的资源耗费,收取环境补偿费,成立以国家、地方与企业三者为核心的中部老工业基地改造基金,专项狐狸衰退产业退出问题以及连续产业培育、职工培训和就业安置等问题。对连续产业要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提供低息贷款等政策支持。(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凤武:“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策略研究”[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5(1),62—65。

[2] 林木西,杨哲英:“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东北亚经济合作”[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3),69—72。

[3] “十一五”期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形势分析[J],领导决策信息, 2004(29),30—31。

[4] 高树印,蔡基宏:国家支持的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的界定与选择[J],经济经纬,2006(3)。

[5] 魏后凯,振兴老工业基地:让政策“注入”变为内生动力[N],辽宁日报,2003-08-18。

[6] 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篇6

关键词:乡村旅游;动力机制;生态旅游;农村经济

1 引 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生活的人们对田园风光的向往,寻求对大自然的真实感受,开拓了乡村旅游市场。乡村生活牵引着城市居民走出城市,走进乡村,去体验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乡村旅游的这个过程,拉近城市与乡村的距离,缓解城市居民生活、工作压力,使人们回归自然,享受乡村绿色。同时,可持续的乡村旅游开发将会促进城乡资源的合理化利用与城乡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乡村旅游也可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乡村社区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共建乡村人居和谐环境。

2乡村旅游的概念界定

通过大量对先行研究的文献考察,国内外学者和学术机构从不同的视角,对乡村旅游做了不同的界定。较有代表性的是欧洲联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其中“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整体营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

笔者综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将乡村旅游作如下定义:在乡村地域内,利用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林水牧业生产作业、农耕或游牧文化、民俗传统、历史古迹、农家民居等资源条件,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为到访者提供观光考察、休闲娱乐、健身疗养、交流结友等体验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大众旅游的新式旅游开发活动。乡村旅游包括农业观光旅游、乡土文化旅游、乡村度假旅游以及乡村生态旅游等多方面,是一项区别于城市旅游,具有地域性、乡土性和综合性的新型旅游形式。

3 乡村旅游开发动力系统分析

乡村旅游开发不是单纯的旅游资源及接待设施的开发,而是所在地域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乡村旅游开发既不能游离于国家经济实力和政治制度等宏观环境之外,同时在微观上又要受到开发者的思维和意识的影响。

3.1 乡村旅游开发的一般动力因素

1)经济发展。乡村经济基础的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收益下滑,迫切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具有高度的产业聚合效应,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经济振兴,寻求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

2)政府推动。为了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法国、日本等西方国家政府相继制订了“休假法”、“度假区法”等法律法规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并加大对乡村旅游开发的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我国政府不断推出的振兴农村经济的“三农”政策和兴起的“建设新农村”活动等都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的发展。

3)乡村活性化与平衡年龄结构。通过完善社会福利设施、创造舒适环境与大量就业机会等旅游开发项目,既满足老年人修养生息需求,又吸引大批年轻居民留守,改善当地人口年龄结构,永保乡村发展的“动力源泉”。

4)旅游需求多样化。旅游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供需求不平衡的矛盾,旅游业需要寻求进一步拓展市场,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5)环境保护。乡村地区特有的垄断性资源面临环境保护的压力,而乡村旅游规划开发从某种程度上促进当地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如图1所示。

3.2 乡村旅游开发动力系统模式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发现,乡村旅游开发涉及到众多宏观、微观因素,其发展的动力系统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多方主体共同驱使。众多学者对如何协调各关系主体而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其中,学者邹统钎从战略的角度提出乡村旅游地的社区主导开发cbd( community-based development)模型。它包括3个方面的内涵:产业链本地化、经营者共生化和决策民主化。所涉及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有当地居民、外来投资企业以及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如图2所示。该模式作为一个理论框架模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在我国现阶段,农村的社区居民在涉及到国土资源整备和地区经济结构布局的旅游开发事业时候,涉及社区居民的主导权以及软实力(管理能力)和硬实力(经济实力)等问题需要协调解决。一般而言,当旅游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合理,景点和旅行社合作关系密切,景点和旅游产品信息宣介成本较低,投入的回收期较短。如何协调好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各方的权益,在现有的机制上建立一个操作性强的动力因素协调系统成为该类课题进一步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4大连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动力机制构建

4.1大连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大致可概括为:村落民居旅游模式(包括以古民居、古宅为凭借进行开发,以新农村新风貌为凭借进行开发)、民俗风情旅游模式、田园生态旅游模式和综合旅游模式四种模式。

经过实地考察发现,大连市乡村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是田园生态旅游。这种开发模式即以农村田园生态环境和各种农事活动为凭借和吸引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摘农家果、做农家事”为特色,把生态与风情结合起来,旅游与休闲结合起来,大力开发诸如竹乡游、花乡游、渔乡游、水乡游、樵乡游、果乡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回归自然、寻找梦想的心理需求。该开发模式在大连乡村又主要表现为娱乐体验型农园和农业公园两种形式。笔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利用软件绘制了大连市乡村旅游地分布图,如图3所示,大连大部分县市区都有各据特色的生态农业旅游区,、

总体来看,大连市的娱乐体验型田园生态旅游仍处于自发阶段,没有明确的旅游主题,也没有系统的产品设计和市场开拓计划,开发主体和经营主体多为个人或自发结成的小团体。休闲农业公园型田园生态旅游,虽然有一定的主题和活动安排,也有较具规模的事业主体,但也仍然处于一种缺乏总体规划自发形成、自主小规模运营的状态。

通过进一步考察笔者发现,现阶段大连的乡村旅游存在以下问题:乡村旅游深度开发的“机车”动力不足;乡村旅游开发理念空泛方法陈旧;没有健全乡村旅游供需销售网络;完全承包制的经营模式严重地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分布散、规模小、档次低、旅游服务质量亟待规范;旅游产品单一、缺少创新、季节性强;乡村资源利用不完全与乡村环境的破坏等。

4.2大连市乡村旅游深度开发的动力机制构建

针对基于上述的理论考察和大连市乡村旅游的实地调查而形成的大连乡村旅游深度开发所面临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健全大连市乡村旅游开发的动力机制。

第一,健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推动机制。乡村旅游具有投资小、风险小、经营灵活、不误农时,明显的本土性,非常适合农民经营,可以看作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最佳途径之一。农村的资源优势就是以葱郁的绿色和优美的环境为依托的产业资源,而这些资源正是最为重要的旅游业资源。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而新兴的旅游产业以其高度的产业关联度和聚合作用,会不断加强对乡村其他经济成分的带动,实现农村经济的振兴。这种对以发展乡村旅游而振兴农村经济的期待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经济推动因素。

第二,乡土情粘合的开发管理团队为乡村旅游深度开发提供了牵引机制。乡村旅游开发是一个对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产生重大影响的行为,协调各关系主体,实现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推进机构。这个机制包括:促进乡村旅游事业蓬勃发展的旅游经营者、有能力协调代内各关系体权利的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和有代际公平利用意识的乡村居民。以法国和日本的开发经验而沦,成功的乡村旅游开发都是有一些认识到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并成为发起者、赞助者、投资者,热心地推进旅游发展的人,而且这些人结成组织,通过彼此相互合作,促成了当地旅游的发展。

第三,健全乡村旅游开发的吸引力机制。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而旅游资源的核心要素是吸引力要素。乡村的环境资源和产业资源的旅游价值越来越大,成为农村发展乡村旅游最大的优势。在开发乡村旅游时,应将新导入的旅游产业与既存产业(农林渔牧业)之间建立起互为依存的关系,协同发展。对旅游资源或旅游产品的开发应突出乡土性,不断提升现有资源开发,其形成步骤和运行机制包括:①居民开发构想;②专门机构的设计案;③社会组织的建议案和政府机构的宏观控制;④旅游资源开发方案;⑤旅游资源开发施工。如图4所示。

第四,网络营销的开展为乡村旅游深度开发引入了新的销售机制。旅游宣传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可瞄准市场,利用多途径、多媒体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宣传。电子时代的旅游业能够实现旅游商品信息的自由流动。过去由于旅游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不平等交易现象,现在得到了较大地改善。相对于其它大众媒体,网上宣传有着节省成本,传播范围广,信息更新方便,可以时时查阅和方便调取等优点,但由于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门人员来维护,这使得很多乡村旅游经营者望而却步。如果当地能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联合体,委托某一网页开发业者就有望解决这一实际问题。

第五,生态环境的改善为乡村旅游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保障机制。以往生产活动的过度开发容易造成资源的退化和枯竭,生态质量下降,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和谐统一的生态旅游经济关系是消除生态危机的途径,是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发展旅游,使农村的旅游产业资源和自然环境得以保全和改善,从而替代了高能耗企业的引入。此外,为了维系或提高乡村旅游业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必须将旅游业的一部分收入,返还于环境的保护。

篇7

当前影响我国林区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矛盾有

(1)政企不分。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政企合一、企业事业交叉的经济运行体制。而由此导致三方面的矛盾,一是存在一定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如林区、县政府机关、教师同工不同酬,工资差距较大,造成大量人才流失。二是林区建设包括林区基本建设、公益事业、社会事业等,造成重复建设浪费严重。三是国有森工企业承担着庞大的政府经费和社会负担,难以进入市场经济体制进行正常的市场竞争。

(2)市场环境有效性不高。森工企业难以作为市场主体进入市场竞争。一方面束缚了国有企业的发展,一方面降低了投资者对这一市场环境的信任程度,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生产布局结构不合理。

(3)原有的生产布局结构不能适应现在的林区经济发展。

(4)国有资产的管理不严。没有对国有资产进行合理的利用,没有人真正关心国家所有者的利益。可行性论述:目前林区经济发展体制改革面临难得的机遇。如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为林区生产布局调整、职工分流提供了有利的政策资金支持;生态保护区建设为林区改善自然资源环境提供了条件;西部大开发为林区基础设施的改造提供了有利条件,改善了职工生活条件,为吸引投资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可以为发展林区经济,振兴林区企业提供全面的经济支持。同时近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实践工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去中小企业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拟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

第一部分:现阶段林区经济发展的现状。通过对现有的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阐述进行林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第二部分:现阶段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对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阐述,分析问题形成原因过程以及问题的影响面。

第三部分:针对现有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对现阶段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剖析,寻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并从根本上提出解决方法。

2011年3月1日3月30日毕业实习调研。

篇8

随着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竞争已经由传统的资源、资本、技术以及人力资本的竞争逐渐向制度和企业文化竞争转变。对企业文化的实践与影响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企业文化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作为一种企业管理理论,出现在西方的企业界。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企业文化能够给经济发展注入新鲜的生命活力,除此之外还能够给企业带来有形、无形的社会效益,其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因此,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经营业绩的有效手段和精神动力,是企业凝聚力的表现,对于促进黑龙江省企业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鉴于当今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企业文化整体上较为落后,观念上较为陈旧,眼界上不够开阔,“等、靠、让、推”等思想束缚仍旧长时间存在着,一些老工业基地的企业甚至还谈不上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这无形中羁绊着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的发展与振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明显地处于劣势。因此,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企业文化创新发展具有相当程度的必要性。

一、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内在需求

大力发展黑龙江企业文化是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内在要求。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所在,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在当今时代,文化和经济日益交融,在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的同时,文化的经济功能明显增强,经济的文化含量不断提高,对促进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1]。因此,在当今各界纷纷为振兴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献计献策的背景下,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充分发挥具有浓厚黑土地域的企业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针对黑龙江省历史文化和地缘特点,走创新发展之路。要认真落实文化建设的各项政策和措施,符合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内在要求。

实践证明,一个具有优秀企业文化对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事业心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深刻影响企业与员工的人文思想和价值理念,其文化氛围能够持续不断地激励和引导企业与员工积极向上的行为,从而促进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我们应该看到,黑龙江地处祖国边疆,远离中原文化发达地区,历史上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文风不盛”“重武轻文”“重实轻文”的价值取向。改革开放以来,虽然黑土文化逐渐得到世人关注,但是由于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政策导向、思想理念等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导致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滞后的同时,精神文化建设方面也很薄弱,企业文化更是没有形成足够的规模,这就造成了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企业文化的滞后性。

在没有形成强大文化凝聚力的背景下,尽管黑龙江省的文化教育并不落后,省会哈尔滨市高等院校和技工学校林立,数量上甚至在全国前列,但是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企业人力资源上仍然处于被动局面。一方面精心培养的本土人才纷纷“孔雀东南飞”,另一方面“外来的和尚也不来念经”,这无形中严重制约了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发展振兴。

因此,振兴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以地域文化创新为发展的新契机,更新传统观念,转变落后的思想,拓展黑龙江省的文化发展空间,扩大企业文化张力,大力倡导与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相协调发展的新思想、新观念,为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提供文化支持和精神动力,这也是振兴黑龙江经济发展的关键。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社会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精神文明的建设,而企业作为社会组织之一,其文化建设更是不容忽视。企业文化的创新发展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观和社会的文明进步的表现。推进企业文化的创新发展是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黑龙江省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内在要求,是构建更加和谐健康的社会关系,切实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历史证明,每一个成熟的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这种企业文化品质是以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基础,同时也成为民族精神、国家精神和区域人文精神的内核。尤其是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识到企业的活力和优势,所以打破以往仅追求“铁饭碗”的想法而自愿选择到企业中发展,相当一部分有志青年人生志向为自主创业。因此,老工业基地中企业人力资源的年龄倾向于年轻化,其涵纳的年轻人的人数在整个社会中年轻人的比重越来越大,他们的价值理念和精神品格越来越代表社会精神文明的主流。

由此可见,黑龙江省企业文化的创新发展并不仅代表该企业的软实力的建设以及未来竞争力的增强,更是黑龙江地区特有文化形态的依托和承载,直接关涉到其优秀文化的弘扬和传播,越来越承载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三、弘扬内涵丰富的黑土文化的必然要求

黑龙江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少数民族历史,兼容并蓄的移民文化以及丰富的知青文化,因此黑龙江省具有内涵丰富的区域历史文化,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并通过各种途径来发扬。而黑龙江省企业文化的创新发展就是发扬内涵丰富的黑土文化的必然要求,应该加以足够的重视。

在黑龙江省企业文化发展创新的过程中,应打破龙江人传统思维的束缚,大胆改革。在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过程中,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些深层次矛盾与问题逐步显露出来,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思想不够解放,观念陈旧落后;存在等待、观望心理;缺乏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魄力。部分领导干部思想僵化、墨守成规,认识上长期裹足不前,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不能用发展的观点去认识问题、用发展的思路去寻找问题的解决之道,导致一些问题与矛盾不断积累无法得到及时解决。部分领导干部存在等待、观望的心理,怕担风险,不敢作为,导致错失了发展的良机,阻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

因此,振兴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企业文化,应从思想上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切实解决领导干部思想观念及精神状态上存在的问题。“思想观念落后是最大的落后。”人是受思想支配的,领导干部思想解放的程度、精神状态直接影响自身工作效率的高低及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因此,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企业的经济要发展、要进步,就必须时刻保证广大领导干具有先进的思想和意识,保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解决问题,企业文化大胆创新。改变当前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落后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发展理念及精神状态的落后,这些突出问题制约了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应打造责任文化、奉献文化、务实文化,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转变领导干部落后的思想观念,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觉悟和素质,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感和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企业文化导向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其重要性已被许多管理学家所认识,如美国管理学家彼德斯和托马斯在《成功之路》一书中写道:“文化占有主导地位并且贯穿始终,这点已被证实是出色公司的根本性特征,无一例外。……在这些公司里,下面的职工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懂得他们该做些什么事,因为他们对于公司那为数不多的几条具有指导性的价值观了如指掌”,“但是,经营得较为逊色往往也有强烈的文化,不过,这种文化却误导组织削弱了其功能。这类公司关注的不是顾客,而是自己内部的人事纷争;它们重视的是数字,而不是产品,也不是制造和销售产品的人。”[2]

篇9

一、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必要性

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有利于贵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四新”主攻“四化”、促进农民增收,最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一)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是贵州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关键举措

全力推进产业振兴可以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为农村经济增长提供不竭源泉。贵州农业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快速转变的关键时期,客观上需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村产业体系。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要把加工业和休闲旅游作为重点产业,突出山地特色,与贵州特色山地农业融合,做优做特第一产业、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做活做精第三产业,着力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让农村产业融合成为农民生活富裕和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新动能,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为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提供有力支撑。

(二)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是贵州充分释放

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潜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内陆山地省,如何发挥自身山地特色优势,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是贵州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有利于充分盘活乡村资源,释放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潜力,借助二三产业的发展延伸产业链与价值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业全产业链、价值链转型升级,实现农业多元价值的增值,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有利于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贵州面对国际和国内双重竞争压力,能够守住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底线,持续挖掘和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潜力和价值,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三)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是贵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的重要支撑

贵州明确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的发展战略。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之间客观存在着一种相互联动的发展关系,新型工业化不仅能够加速贵州的工业化进程,推动全省工业倍增行动,而且能够为贵州山地特色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开辟广阔前景,加快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的发展步伐。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有利于更好地链接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强化三者紧密的联动关系。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高水平的城镇化带来对高品质、安全农产品的更多需求,带来对农村旅游业、乡土文化、田园风光、电子商务、仓储物流等新产业、新业态的需求。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有利于更好地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市场需求,助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四)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是贵州实现农民

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升农村居民收入,促进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就业是民生之本,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增强群众自主发展能力、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是拓宽农村居民就业增收渠道的根本之策。随着农村人口流动性增强、农民分工分业加快、农业生产集约度提高,传统农业生产经验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致富的需求。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有利于延长农业产业链,将传统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和职业农民,并参与到产业链的各环节中来,真正让农民分享到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

二、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困难与挑战

党的十以来,贵州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一产基础弱、产业链延伸不充分、产业主体发育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各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一)一产基础弱,难于支撑农村产业融合

第一产业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基础,实现农村产业深度融合需要强大的一产作为支撑。但贵州农业发展基础薄弱,2019年,贵州一产增加值占全国比重仅为3.2%;粮食产量1051.24万公斤,仅占全国比重的1.5%。全省生态绿色有机农产品发展多年,但产量仍然较少。受地形地貌限制,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质量效益低下;生产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现代生产要素难以引入,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导致生产成本过高,农产品缺乏竞争力,对一二三产业实现深度融合发展难以提供有力保障。

(二)产业链延伸不充分,产业融合合力无法释放

产业链延伸不足主要表现在:一产向后延伸不够。一产是“压舱石”,为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全省相当部分的农旅融合产品单一、缺乏特色、规模小,经济效益不高,带动作用不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普遍偏低,产业链条较短,贵州农村产业融合经营主体虽然在山地特色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探索,但融合模式主要采用“种植+加工”“种植+销售”模式等,都是二次产业简单融合,产业链延伸、产业融合的增值收益不高。除酒、饮料和精制茶等加工业外,其他农副产品加工附加值低。二产向两端拓展不足。第二产业是纽带,延伸农产品的产业链与价值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工业发展对矿业、白酒业、装备制造业等少数行业依赖大,占比达70%以上,产业结构刚性明显,抗风险能力弱。依托工业园区建设的特色食品、医药、白酒业等具有一定程度的聚集效应,但总体仍呈散沙状态、规模过小。三产向高端开发滞后。第三产业是发展新引擎,引领乡村产业加快发展。农业价值链高附加值的绝大部分都在加工、流通、营销等环节,受教育水平低、地形多山地、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因素制约,农村地区营销水平、电商、物流、供应链等发展滞后,产业链条难以向高端开发领域延伸,直接导致农村只能售出低附加值的原产品。

(三)融合主体孱弱,小而散小而弱问题突出

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增长较快,但质量参差不齐,多数是家庭农场、合作社及本土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农户带动作用不够明显。尽管市场前景广阔,发展势头较好,但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低,龙头企业竞争力弱,产业融合引领作用不强。现有各类行业协会多数属于松散组织,在推进区域化、品牌化方面服务能力不足。

(四)农户不能充分分享农业产值和附加值

贵州在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建设方面作了很多扎实有效的工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有实力的新型农业主体比较缺乏,而参与农业经营的龙头企业又大多涉足非农领域,农村居民不能够充分分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带来的增值收益。大部分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在实际作用中显得十分脆弱,一方面很多新型产业融合经营主体利用其在产业链中的强势地位,获取了产业发展的大部分利润,而农民处于产业链的弱势地位,主要还是从事初级农产品生产、销售,而产业链利润主要集中于二、三产业,导致农民难以获得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带来的利润,进而导致农民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和农户在合作中地位不平等,合作诚信度低,导致订单违约率高,没有形成与农民风险共担、利益与共的局面。

(五)农村产业融合要素供给不足

贵州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供给能力不足,严重制约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深入推进。贵州作为典型喀斯特地貌山地省份,国土面积的92%是山地和丘陵,喀斯特面积占全省面积的61.9%,天然限制了土地资源供给,其中农业用地尤为稀缺,导致土地流转成本过高,难以满足现代产业融合发展对大量土地资源集中使用的要求。农业因前期资金投入大、周期长、经济效益见效慢、资金回收时间长,对投资吸引力不足;又因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的影响,大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近年来,贵州农村青壮劳动力外流严重,农业生产主要依靠老人和妇女,新型职业农民总量低、青年后备力量较弱、文化程度较低,人力资源供给不足。

三、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对策建议

从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培育新型融合主体、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强化要素保障等方面,对贵州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

立足自然资源特征,打造特色优质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形成具有贵州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精耕细作、精深加工、精准扶持,打造精品农业,构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在夯实山地特色种养业的基础上,拓展多种产业,深挖农业的多功能性,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和扩大农业农村服务业,建立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和聚焦区,让贵州山地优质农产品实现就地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商贸流通、市场开拓、电商业态、旅游农业协调发展。

(二)促进产业链接,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推动农业产业价值链上下贯通、充分延展,促进山地特色农业与二三产业纵向融合,实现山地特色优势农产品种、养、加一体化生产及商、贸、服一体化运作。促进农业与生态旅游、文化创意、休闲娱乐及乡村康养等多产业融合发展,支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有效融合,在创新商业管理运行模式、共享基础设施配套、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开展有效合作。调整财政投入、贷款担保等扶持资金向农村产业链协同发展项目倾斜,积极引导产业链之间互补共融,强化产业链协同效应。

(三)培育多元化、多向性的新型融合主体

按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综合实力雄厚、运营模式先进、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大力推进“三变”+“三联”的联动模式,发展多领域、多种形式股份合作。不断壮大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大力推行高效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物流运输、现代营销、智慧农业等。加快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服务农户能力,强化作为农户与市场之间的纽带作用。

(四)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

以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持续增进农民福祉为核心,引导“三产融合”主体之间及其与小农户之间紧密合作,形成风险共担、互惠共赢、包容互促的紧密型利益共同体。创新订单农业,建立订单农业信用体系,鼓励、支持农业经营主体与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发展“互联网+订单农业”模式。大力推广毕节“六联六带”的利益联结模式,实现有利可联、有法可联。

(五)强化要素保障,激活市场活力

篇10

要突出重点区域,大力实施村庄道路、房前屋后、田野荒地、河流沟渠及国省县道两侧生活垃圾治理攻坚行动,清理积存垃圾,消除各类卫生死角。小编准备了在全县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材料,欢迎参考。

同志们:

X月X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X乡村振兴调度推进会议,X月X日,市里又召开全市乡村振兴工作视频会议,查摆乡村振兴特别是农村环境卫生方面的突出问题,剖析原因,深挖根源。X个单位作了很好的发言,相信大家都能践行承诺,说到做到。一会,X书记还要讲话,大家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以下三点:

一、认清“六块短板”

X书记指出,当前全省区域发展最大的短板在X,X发展最大的短板在乡村,乡村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村容村貌上。总体来说,在农村环境卫生方面,我们仍然存在“五块短板”:

一是存量垃圾多。村前屋后、河塘沟渠、田间地头陈年垃圾随处可见,塑料薄膜、果蔬套袋、农药罐、农药袋等农业废弃物随意丢弃。建筑垃圾随意倾倒、乱堆乱放。二是墙体广告乱。各种小广告、野广告随意张贴,乡村“牛皮癣”随处可见。广告牌陈旧破烂,条幅乱拉乱扯。三是村容村貌差。乱搭乱建、乱贴乱挂、乱堆乱放现象严重。强弱电线路乱,马路市场依然存在,店外经营、占道经营问题突出;道路两旁砖瓦、砂石料随意堆放;相当一部分农户庭院不收拾、厨房不整理,房内房外、院内院外不整洁;个别房屋破烂,残墙断壁,杂草丛生。四是生活污水多。污水随意倾倒,沿街横流。坑塘、沟渠水体黑臭。五是乡村道路差。部分自然村没有村村通,相当一部分村没有实现户户通;农村公路路肩修复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安全隐患突出,群众意见较大,等等。为彻底解决乡村环境卫生存在的突出问题,县委、县政府研究确定,分两个阶段推进这项工作:第一阶段,从现在起到国庆节,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行动,打一场乡村环境卫生治理突击战、歼灭战;第二阶段,到今年年底,利用X个月的时间,在全县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七大专项行动,基本改变农村脏乱差。在此基础上,利用三年时间,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三年提升行动,确保农村环境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二、抓好“两个重点”

这期为期X天的集中突击活动总的要求是,速度要快、措施要硬、效果要好,从县城到乡镇驻地到社区村庄全覆盖,不留空档、不留死角,所有村边、路边、墙边、沟边,所有庭院、工矿企业、单位都必须彻底清理存量垃圾和小广告,确保每个乡镇、每个村都必须发生大的变化。关键要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解决好谁来干、怎么干的问题。首先,要领着干。对乡村两级环境卫生整治实行网格化管理,乡镇街区主要负责同志和村支书、村主任分别担任网格长,是第一责任人。联系乡镇的县级领导干部、帮包县直单位,也要纳入网格管理,直接下沉到村,指导、参与大扫除行动,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其次,要发动群众干。县乡村三级干部,不仅要当好战斗员,和群众一起干,更要当好指挥者、发动者、组织者、宣传者,坚决扭转“干部干、群众看”的怪像。要调动好四个方面的积极性,即发挥好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充分调动党员、团员、妇女在活动中的生力军作用;发挥好老师和孩子们的积极性,小手拉大手,学校家庭一起上;发挥好退役军人、退休老教师、老干部的参与和监督作用;村长、街长、胡同长、家长“四长”同发力,汇聚起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动手的磅礴力量。第三,要比着干。要尊重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及时发现总结涌现出来的典型,打造样板村、样板街、样板胡同和样板庭院,通过组织现场观摩、现场学习、现场比较等多种形式,让大家学有目标、赶有榜样。

二是解决好干不好怎么办的问题。县里对各乡镇街区推进情况两天一通报,乡镇对村一天一排名,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来一场大竞赛、大比武。集中活动结束后,县里将组织力量逐村检查验收,好的以奖代补,差的约谈问责。

三是解决好长效机制的问题。要建立对保洁公司的考核奖惩机制,群众、村、保洁公司多方参与的监督机制,乡村两个层面的评比考核奖惩机制,做到天天比、时时抓、月月评,实现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精细化、信息化、常态化。

三、开展“七大行动”

一是环境卫生治理专项行动。要突出重点区域,大力实施村庄道路、房前屋后、田野荒地、河流沟渠及国省县道两侧生活垃圾治理攻坚行动,清理积存垃圾,消除各类卫生死角。要健全城乡环卫一体化垃圾处理体系,确保垃圾及时收集处理。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处理,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尽快全面铺开。二是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行动。坚持市场化运作,推行EPCO污水治理模式,提高农村污水治理能力。加强乡村污水处理站和管网等硬件建设,乡镇驻地和污水处理站所在地村庄主要街道污水管网实现全覆盖。特别要建立健全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保障机制,确保正常运行。要大力整治农村黑臭水体,对偏远村庄的现有黑臭水体,采取集中抽取、运输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或者原地化学处置方法进行治理。三是乡村改厕专项行动。要以群众满意为目标,科学确定改厕标准,确保群众建得积极、用得满意。要完善后续管护长效机制,保障改厕长期发挥效益。四是乡村道路治理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农村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具备条件的路段全部实现路田分家、路宅分家,整治路肩,全面提升县乡公路两侧绿化水平。五是农业废弃物治理专项行动。要把秸秆处置作为重中之重,搞好宣传培训,特别要引进推广相关机械设备,引导农民采取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化、粉碎还田、建设沼气池等方式,实现秸秆减量化、资源化,变废为宝。要高度重视畜禽粪便处置工作,结合全国试点,以环保治理为契机,严格处置标准,健全完善处置设施,加大综合利用力度。六是村容村貌治理专项行动。要集中清理私搭乱建、乱堆乱放,全面拆除残垣断壁。对现有农房推进风貌提升;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修缮传统建筑。要积极开展村居街巷和庭院绿化,建设绿色生态村庄。七是乡风文明专项行动。利用文化宣传栏、农村广播、文化墙、乡村大舞台、村民文化演出等各类平台,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壮大乡村意识形态阵地。要加强基层文艺队伍建设,鼓励扶持各类群众性文艺团体发展。坚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不断丰富乡村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