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的改善范文
时间:2024-02-21 17:47: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营商环境的改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XXX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小组办公室:
根据《XXX优化营商环境小组办公室关于完善优化营商环境指标改进措施的通知》要求,XXX税务局高度重视、迅速响应,对照表格分工对应指标逐项确认,认真研究,深入分析,查找问题,采取措施,开展整改工作,现将改进措施汇报如下。
一、提升站位,做实做细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组织相关科室召开专题会议,认识和把握当前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总体形势,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力开展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工作,关注核心指标问题清单中反映的薄弱环节及存在问题,结合工作实际,制定责任清单,将排查整改工作任务具体落到相关科室,明确责任科室和责任人,确保措施落实到位。
(二)学懂弄通、做到心中有数
深入学习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掌握指标体系,准确把握调查的重点指标、重点人群、重点数据、重点环节和重点时期等内容。通过多样形式,向系统内外准确传递营商环境指标评价体系的相关知识,提升系统内外对营商环境了解的程度。
(三)逐项整改,按期完成任务
对标报告及清单建立问题台账,逐条深入分析,查摆纠正,提出有效措施,扎实、细致、有效开展整改,总结工作经验,杜绝“重布置、轻落实”,确保问题整改到位,持续改进提升服务质效,完善优化营商环境。
二、加大举措,认真整改
(一)“开办企业”中实名登记的问题
措施:加强推广金税三期实名办税系统,将“按户实名”改为“按人实名”,实现“一次认证,全网通行;“一人实名,多户通用”,避免重复采集现象。企业办税人员只需要“刷脸”实名认证一次,今后就可以通过手机短信验证码的方式快速登录,办理各项涉税业务。办税人员实名认证后,与该办税人员关联的所有企业均可以使用,无需再逐户认证,减轻财务人员办税负担。
整改时限:已完成
(二)“开办企业”中办理发票领用的问题
措施:推行新办企业“套餐式”服务。对于新办企业需进行的税务登记、票种核定、实名采集以及增值税专用发票最高开票限额等相关涉税事项,实行“套餐”服务,将多次填表、多个流程、多次跑路,简化为一次填表、一个流程、一次跑路,实行即办服务。针对新开办企业专票申请时长的问题,严格按照XX税函〔2018〕54号中规定执行,即,办理纳税人首次申请,税务机关核定其专用发票最高开票限额不超过10万元的,不需下户进行核查,普票、专票申请时限一致。
整改时限:已完成
(三)“登记财产”中税务网络的问题
措施:全面实行不动产交易涉税事项入驻行政服务中心,推行房产交易、缴税、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的集成服务模式,按照“一窗受理,内部流转,一次认证,关联审批”的办理模式,将不动产中涉及的税务、交易、登记等所有事项整合设立综合性办理窗口,通过一次性告知、一次性受理纳税人的所有材料,优化业务办理流程。改造税务网络系统工作已在全省开展,2019年内能够使税务网络与房产交易中心、不动产登记中心的网络能够互通,提高办事效率。
整改时限:2019年12月前
(四)“纳税”项中税收政策宣传及执行问题
措施:积极开展纳税人需求调查,深入分析调查结果和数据,围绕纳税人关注热点和投诉反映的突出问题,及时研究配套性、针对性的应对和提升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不折不扣、不拖不延的落实好各项减税降费相关措施,开展针对性强、专业化的政策宣传,结合税法宣传月开展面向纳税人的培训辅导,加强纳税人学堂的建设,积极宣传最新税收优惠政策,确保红利传达到位。持续开展“简政 减税 降负”政策专题培训,确保减费降费优惠政策落地生根,让企业应享尽享,提高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
整改时限:持续推进
(五)“纳税”项中信用等级相关的问题
措施:加大推行纳税信用评价的力度,广泛开展宣传纳税信用评价工作。通过实体纳税人学堂培训,将各个等级的评定标准以及奖惩措施告知纳税人,引导纳税人重视纳税信用,提高税法遵从度。市、县两级联动推进银税互动工作,建立以征信互认为基础的银税合作机制,推进纳税信用和银行信用的有效对接,为纳税人提供安全便利的融资服务,全面助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结合试点个体工商户信用评价,与刺桐红村镇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分理处等乡镇银行开展银税合作,并向签约乡镇银行主动推送守信个体工商户名单,帮助个体工商户取得授信贷款,缓解个体工商户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问题,帮扶个体工商户发展壮大。
整改时限:2019年9月前
(六)“纳税”项中网络系统建设的问题
措施:多方面、多渠道收集纳税人反馈问题,建立问题台账,积极与上级局沟通协调,切实解决征管系统存在的问题。加大办税服务厅和自助办税服务厅“税务桌面云”系统的投入,将云计算技术引入纳税服务领域,搭建标准统一、数据集中、运维快捷、应用灵活、实用安全的系统,增强系统流畅性,提高办税效率、压缩办税时长,确保纳税人在申报高峰期能够顺利进行电子申报。
整改时限:持续推进
(七)“纳税”项中咨询渠道较少的问题
措施:大力推广税企联络“e平台”,实时接受纳税人业务咨询和涉税诉求等,推行“免打扰式”服务、辅导和风险提醒等,增进征纳理解互信,及时化解纳税服务投诉。建立纳税人网上办税体验区和网上办税体验群,对到办税服务厅窗口办理但已实现网上办理的涉税事项,向纳税人进行宣传指导,引导纳税人到网上办税体验区进行辅导,提高纳税人网上办税水平。
整改时限:持续推进
(八)“纳税”项中大厅服务的问题
措施:加强办税窗口人员的专业知识、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的培训,定期对窗口人员进行新个人所得税法、最新减税降费等相关政策进行培训,以及金三操作系统的培训,确保窗口人员能熟练掌握工作流程和办理要求,提高办事效率。对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开展纳税服务能力提升培训,优化办税大厅窗口服务环境,提升大厅物理布局,提升办税厅人员的服务意识,推进首问责任制,提高服务效能树立良好的税务形象。推出导税预审服务,将资料的审核和填写工作进一步前移,导税员一次性告知纳税人办理业务所需的资料,并对资料填报情况进行预审,防止纳税人多头跑、多次跑。加大对窗口人员的激励力度,统一考核标准,按月考核,促进窗口人员服务意识提升。组建咨询专家团队入驻办税服务厅,增强办税服务厅咨询辅导能力。
整改时限:2019年8月前
(九)“企业注销”中往返次数的问题
措施:一是优化税务注销即办服务。分类办理注销,对未处于税务检查状态、无欠税(滞纳金)及罚款、已缴销增值税专用发票及税控专用设备,且符合规定的纳税人(如:未纳入纳税信用级别评价的定期定额个体工商户、未达到增值税纳税起征点的纳税人),采取即时办结服务。对于不符合即办条件的,实行“一窗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的“套餐式”服务模式;二是采取“承诺制”容缺办理,纳税人在办理税务注销时,若资料不齐,可在其作出承诺后,税务机关即时出具清税文书;三是简化税务注销办理的资料,简化资料对已实行实名办税的纳税人,免予提供税务证件和个人身份证件;四是开设专门清税注销窗口。在办税服务厅设置清税注销业务专窗,提供专业的业务指导,并开展材料要件、形式、内容审核,符合条件的即时办理,缩短注销企业时间;五是强化“首问责任制”和“一次性告知”。纳税人到办税服务厅办理税务注销时,首次接待的税务管理员负责问清情况,根据事项和复杂程度,区分即办或非即办,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度,并做好沟通和辅导工作;六是优化内部工作流程。征管体制改革后,征管系统也实现了并库,注销流程统一化,改变了原来要走二套系统(原国税、地税系统)模式,实现了一家一系统的注销流程,简化注销流程,缩短了办理限时。
篇2
一、加强思想建设提高认识
***多次组织全体工作人员集中学习,加强认识提高思想,营造优化营商环境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同时加强思想建设学习省市区改善营商环境政策措施,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思想上创新思维、工作上落实政策,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切实提高优化营商环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加强队伍建设保证项目落地
**工作中影响营商环境的难点多、问题大,**队伍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强有力的工作保障。**加强工作队伍建设,形成了一批不畏困难、勇往直前,业务精、能力强、作风好的工作队伍。在工作中及时发现存在的环境优化、项目落地等方面的问题,形成意见清单,集中梳理集中解决。针对净地不净等工作难题,组织多部门联动形成合力,逐一梳理问题,形成解决方案,保证项目正常、顺利的开展,实现营商环境最优化。
篇3
一、问题情况
城区内依然存在少量流动摊点和自发形成的小市场,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夜间主次干道、繁华街巷露天烧烤有所探头。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县城区市容环境,不利于在客商面前展现我县城区良好的城市形象。
二、主要原因
由于老城区在车辆停放、农贸市场、烧烤经营等方面规划较为滞后,造成了相关停车场及停车设施配备不齐全、停车困难,流动摊点和露天烧烤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等问题。
三、整改措施
(一)宣传发动
召开营商环境改善工作专题会,梳理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分工,安排专人抓落实。通过出动宣传车循环播放、发放宣传页、新闻媒体报道等方式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市容环境整治通告和各类专项整治通告,同时对辖区内流动摊点、露天烧烤、城市牛皮癣、店外经营等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排查。
(二)集中治理
1.露天烧烤市场规范管理:对露天烧烤实施集中整治,占用人行道路、露天经营的烧烤摊点一律取缔。有独立经营场所在室内经营,违规经营的送达法律限改文书,对规定时间内整改不到位的烧烤摊点予以强制取缔。
2.城区秩序集中整治:开展集中清理活动,彻底清理城区内占道经营、店外店现象,各类经营性活动必须进场、进市、进院、进店。整治城区内的占道经营、流动摊点和乱贴乱画等十乱现象。
3、重点整治城市牛皮癣。集中大规模清理违法小广告,特别是对城区建筑物外墙、电杆、路牌、站牌、护栏等公共设施、公共场所、居住小区乱喷涂、乱张贴的违法小广告进行专项整治。加强与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加大执法巡查力度,全面取缔城区违法小广告。
4、加强停车设施建设,规范停车管理,与交警部门联合执法,严格规范城区乱停现象。严管重罚,加大对城区违规停放车辆查处力度,增加巡查频次,早中晚分队全天候巡查,加强高峰时期巡查力度;出动宣传车宣传,发放机动车非机动车整治联合通告宣传材料。
(三)加强日常长效管理
篇4
尽管2013年国际经济大环境依然严峻,但是国内经济发展大有希望。国家确立了今年GDP增长7.5%左右的目标,要求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同时,国家确定的物价目标(CPI),也充分考虑了百姓的承受力与经济通胀的压力,要着力改善民生。此外,支持服务业、物流业发展的系列政策先后出台。这些都给快递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快递服务“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快递业务量要达到61亿件以上,年均增长21%;快递业务收入超过1430亿元,年均增长20%,比“十一五”末增长1.5倍。
当然,要实现以上目标,还需要企业主体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
政府部门优化政策环境的方向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许多支持物流业、快递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从落实情况来看,不容乐观。针对当前快递业发展的一些难点,业界提出,期盼今年政府部门优化政策环境的工作应重点推进。
一是期盼继续抓好“物流国九条”、“流通业国十条”等政策的落实。针对“营改增”政策,业界希望能够解决试点中物流企业税负不减反增的问题,建议按照“降低税负、统一税率”的思路,妥善解决试点中的突出问题,以适应快递物流业“一体化运作、网络化经营”的需要。同时,希望能深化收费公路清理工作,降低过路过桥收费;协调解决物流用地难、地价贵问题;治理乱收费、乱罚款,落实“物流国九条”等对快递物流企业减负的政策承诺。
二是期盼今年交通运输大部制的改革有新作为。快递业希望交通运输部能够加快转变职能,理顺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管理部门的职责关系,在公路、民航、铁路等客货运输枢纽的建设中,推动邮政和快递的服务网点、处理中心等设施的同步配套,促进综合交通运输设施的集约利用。
三是期盼加强快递行业的市场管理与服务。从管理依据看,今年3月起新版《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施行。《办法》的实施,对快递市场的监管工作、快递企业的规范经营、快递员工的服务质量和快递用户的依法维权都提供了新的衡量尺度,关键在于严格执行;从管理机制看,快递业希望能推进省以下的邮政监管体制的建设。据了解,这一机制将目前邮政实行的中央、省两级垂直管理体制调整为上级邮政管理部门与地方人民政府双重领导,明确了中央与地方在职能配置、运行机制、工作衔接、干部管理等方面的关系,有利于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加快邮政快递业与交通运输业的融合,推动大部门体制改革,促进邮政业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从改进服务看,希望政府部门能够解决快递企业的实际困难,改善发展环境。例如,地方的交通、邮政部门等加大协调力度,改善快递企业的行车难、停车难状况,扩大高铁运送快件的试点,研究快递车辆的技术标准和快递电动三轮车技术标准等,改进城市配送服务,努力打通“最后一公里”。
快递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方向
尽管我国的快递市场业务量目前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2位,最高日处理量突破3000万件,且预计今年有望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快递市场,但从企业实际经营情况来看,尚存在许多现实的难题。
统计显示,2007年我国快递的件均收入为28.6元。今年上半年,该数据已经降低到16.4元。尽管居民收入不断上涨,但快递件均收入仅为6年前的一半多。此外,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量完成38.4亿件,同比增长60.6%;业务收入完成629.8亿元,同比增长34.5%。但同期收入的增幅仅为业务量增幅的一半,表明了快递业的经营成本在继续增加,而平均利润也在被继续摊薄。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快递业已成为微利行业。要突破当前的困境,除希望政府部门优化环境外,企业自身积极谋划转型升级也刻不容缓。
推进规范化经营与重组,促进转型升级。进入“十二五”以来,快递业的规范化经营成为大势所趋。就企业来说,应主动由偏重价格竞争转向服务品质竞争;由单一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术、资本与劳动密集型相配合的创新型现代服务企业转变;由单打独斗式的自我发展向合作、联手,共同发展转变;民营快递的组织形式,由加盟为主向以直营为主、加盟为辅转变;企业的生存方式向差异化竞争转变,小型企业经营个性化,中型企业经营专业化,大型企业向综合化物流运营商转型;改变粗放发展模式,努力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企业竞争力。
继续提升快递业的信息化水平。中小型快递企业应当努力改进现有的信息系统,或者引入新的系统,以符合日益严格的行业标准化、规范化服务对企业信息化的要求。大中型快递企业将努力完善信息系统在快递服务全过程的应用功能,加大员工的信息化技能培训,以维护其在市场中的领先水平。同时,为拓展企业的发展空间,应积极研究主要客户群的上下游需求,关注第三方物流等业务的信息化应用,为企业向综合性物流服务商的转型积累经验。
篇5
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文明街道。加强教育工作力度,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情况报告。希望大家喜欢!
20xx年,X街道以抢抓建设“一带一路”南向通道陆海枢纽城市为契机,以X区“三个率先建成”为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带动、产城融合、三产并进、绿色共享”发展战略部署,坚持以新城区和产业园为主战场、以落实项目征地搬迁工作为主线、以提升X新城区产城融合为动能,大力实施创建“五城”联创和综合整治活动,深入开展优化营商“服务企业年”活动,力促X新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主要措施及成效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综合竞争力。X街道联系工作实际狠抓实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落实贯彻:
一是落实X区产业集聚,壮大做强工业经济。重点打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大力推进北部湾中医药健康产业园,完成邦琪集团总部整体搬迁,力促建成肯泰、泰和等7个医药产业项目。
二是坚持产城融合,全面提升城乡形象。首先提升主城区管理水平,其次完善产城配套设施。
三是贯彻落实X区打击违法建设,整治非法占地行动的决策部署。通过创建325国道示范道路综合整治,加强营商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打击违法建设,整治非法占地行动,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今年以来,我街道共排查摸底各类非法占地335宗,违法建设X户,正在接受处罚调查X户,共组织拆违行为X次,已拆除X户约X㎡,处理违法占地约X㎡。同时拟在近期对清水窝、石吉、麻芎等畜禽栏、泰俊项目、华发一号、产业园等多处违法建设,共约X㎡进行拆除。
四是坚持生态发展,大力提升环境质量部署。
(1)通过水源保护区落实河长制、打捞水葫芦等举措,切实优化营商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的健康永续发展,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扎实推进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水环境整治共投入人力X余人次,打捞船只X艘,清运车辆X辆,铲车X辆,全面打捞清理水葫芦及周边垃圾近X吨,投入资金X万余元,同时将打捞上来的水葫芦及时凊运处理。通过此次专项清理行动,有效遏制了水葫芦的生长蔓延,改善了X生态环境,再现了昔日水清的风貌。
(2)加强主城区禁止养殖业的专项整治工作,以专项整治为契机,达到合理开发与利用农业资源,有效防治禽畜养殖业污染,保护水环境资源,优化营商境的工作目标。累计搬迁(清空)养殖场X个,清理生猪X头,鸡X羽;现存栏X头、牛X头、鸡X羽。
五是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常态化。
(1)优化政务办理及服务流程,发挥社区群众综合中心作用为群众和企业排忧解难,通过加大力度完成本街道行政权力运行流程编制和优化工作,进一步减少办事环节,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间,压缩裁量空间,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方便群众办事;
(2)发挥党建廉洁工作站、党代表工作室作用,为完善群众和企业服务机制保驾护航。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坚决抓好征地拆迁,确保经济稳步提升。
确保重点建设项目的贯彻落实。主要抓好产业新城、医药产业园、X产业新城、肯泰医药等医药产业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抓好华发壹号城市综合体征地拆迁工作;继续协调推进壹品荔园、万和市场、大华富贵、碧桂园、康桥1209等重点项目的建设;推进XX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抓好固定资产投资;抓好腾飞锌业、华润混泥土、广远矿业等规模以上工业产值,预计新城规模以上企业两家以上。
(二)加强财税征管,增强经济社会发展保障能力
不断增强可用财税发展能力,特别注重加强房地产税收源头的征收管理工作。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特别是要抓好皇马工业园一、二区招商引资等工作,努力发展工业。
篇6
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大干180天,全力推进五大战役”的“抓紧实施中心城区市政交通基础建设和改造,整治交通拥堵,力争三个月内取得明显成效”的要求,针对本街道辖区内城区道路占道摆摊的问题,采取综合措施,有效改善交通秩序,现结合本街道城区交通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推进中心城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区交通组织管理水平,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城区交通秩序为目标,全面开展城区交通改善整治工作,着力解决交通堵点、难点、热点问题,进一步提高交通管理水平,改善通行条件,规范交通行为,营造安全、有序、文明的交通环境。
整治目标
以交通改善整治为契机,采取综合整治措施,强化重点路段的重点整治,加大沿街经营秩序的整治,通过三个月的交通改善整治活动,使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道路的通行秩序和沿街店面的经营秩序进一步好转。形成交通状况明显改善的良好态势,为创建海峡西岸“绿色城市”、营造中心城区良好交通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组织领导
成立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进贤社区居委会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由组成。
整治重点
全面清理马坑、新建路段和汽车站周边的店外店、违章占道摊点、乱堆放装修弃土、移动广告招牌等违法违章行为。
人员组成
整治工作人员由街道办事处、市行政执法局四鹤执法大队、市卫生监督所、四鹤工商所、四鹤派出所等人组成。
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8月1日至8月15日)
1、市行政执法局四鹤执法大队、四鹤派出所各安排1辆宣传车上街宣传。
2、制作宣传告知牌6块。放置3个路段的显著位置。
3、街道办事处负责印制宣传单1000份,并牵头组织人员上街分发、宣传。
4、3个重点路段所在社区要对本辖区的人员进行宣传劝导教育。
(二)集中整治阶段(8月16日至9月15日)
在宣传发动的基础上,由以上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专项整治联合执法队,对3个重点整治路段逐个进行专项整治,对继续违规占道经营的各类流动摊点,店外店进行清理、坚决取缔,包括:乱占道经营、乱摆摊设点、乱占道作业、乱堆乱放的行为。同时对违反市容环境卫生相关规定的人员进行宣传、劝导,并登记备案。
(三)强化整治阶段(9月16日至10月31日)
采取定人定岗加巡查的措施,继续保持高压态势,防止回潮,巩固取得的成果。
1、进场入店经营:新建路段的流动商贩,由办事处协调市场管理部门解决经营场地问题,统一纳入规范管理。
2、实施不定期整治:集中整治后,由街道办事处、市行政执法局四鹤执法大队、四鹤工商所、四鹤派出所及相关部门依照《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省城建监察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规范,进行常态管理。对反弹严重的现象,由街道牵头组织市行政执法局四鹤执法大队等有关部门不定期进行集中整治。
其他工作要求
篇7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果品顺畅销售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千方百计拓宽销售渠道,努力改善营销环境,全方位搞好营销服务,不断提升我县果品的知名度,全力促进果品销售工作。
二、目标任务
三、时间安排
1、宣传动员阶段(8月10日至9月底)。召开苹果营销会议、安排部署营销工作、培训营销队伍、治理营销环境。各级、各部门要通过学习有关政策、法规知识,总结以往的营销经验,把握最新市场动态,统一思想认识,规范行业行为,强化服务功能,提高工作效率。
(1)早、中熟果品销售。早、中熟果品产量虽小但耐贮性较差,销售工作要紧紧抓住今年早中熟苹果销售开局早、起价高的有利形势,抓早抓紧,快采快销。
(2)晚熟果品销售。各级各部门要广泛宣传,督促果农紧紧抓住冷库收购时期以及“国庆”和春节前后果品销售旺季,充分利用我县已建立的苹果直销窗口上市销售,力争春节前后完成果品生产总量80%的销售任务。
四、工作措施
1、及时召开全县果品营销工作座谈会,由果业局牵头召集县级相关部门、各乡镇、各果品经销企业、经营大户研讨今年营销工作,明确工作职责,落实有关责任,确保销售工作的顺利进行。
3、充分利用全县各大冷库贮藏企业和现有各类果品贮藏设施,最大限度地增加果品贮藏总量,达到贮足、贮满,减缓销售压力,做到延期销售,实现贮藏增值。
4、建立健全果品销售信息及采集网络。县果业局、有线电视台和各主产乡镇、社区果站要进一步建立完善苹果销售信息采集网络,明确责任,按时采集、定期,使果品产销动态信息交流畅通。
5、由苹果营销环境治理办公室牵头,按照“绿色通道”通知精神,从9月份开始对我县苹果营销环境进行专项治理,为果商创造良好的营销环境。
6、由县苹果营销办公室牵头,组织工商、果业等部门加大对经纪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壮大果品营销队伍。
7、县果业局、各乡镇、社区果站要建立果商接待站,及时为果商提供详实的苹果生产信息,确保果商吃、住、行安全满意。
五、几点要求
1、充分认识当前苹果营销形势,增强做好苹果营销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今年我县的苹果生产又是一个丰收之年,预计总产将超过25万吨,但在金融动荡、债务危机的国际大背景下,今年上半年果品市场又出现价格下跌,部分苹果经营者及企业发生亏损,加之国内经济通胀预期高涨,居民消费能力下降等因素的影响。我县今年的苹果营销工作将面临严峻的形势。因此,各乡镇、社区应高度重视,要把苹果营销工作作为今年农民增收的大事来抓,要认真制定营销方案,多方联络客商,努力开拓市场,积极探索果品销售的新路子,全力促进我县苹果的顺畅销售,确保苹果增产,农民增收。
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营销工作顺利进行。
为了加强苹果营销工作的组织领导,县上成立苹果营销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主管农业副县长担任组长,监察、公安、农业、工商、技术监督、果业、交通、植保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下设三个办公室,由农业局牵头,果业局参加成立苹果营销办公室(电话:),主要检查全县苹果销售进度及营销措施落实情况;由监察局牵头成立苹果营销环境治理办公室(电话:),重点督查、督办各职能部门改善苹果营销环境工作措施的落实和处理违章违纪行为;由工商局牵头成立苹果营销仲裁办公室(电话:);法院按属地管理原则设立三大塬区临时法庭,负责协调解决营销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
3、通力协作,分工负责,全力以赴搞好苹果销售服务工作。
篇8
一、当前基层工商所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工商所整体执法水平亟待提高
归纳起来,工商所整体执法仍存在三种现象:一是“重罚轻纠”现象。通过调查,发现一些工商所在执法办案时,只注重对当事人罚款,而对违法行为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去纠正重视程度还不够,虽然有些地方也在市场中推行了“警示预警”制度,但在实践中,这种制度没能被很好的贯彻,这在执法中就走进了“重罚轻纠”的误区。具体表现形式有:1、只罚不纠。即对市场上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只罚款,对已售出的存在严重隐患的产品不认真追查;2、只打不追。一些工商所只对查到的问题进行处理,而对表面现象背后的隐患问题不注意追查。3、手段单一。通过我们对部分工商所处罚文书的调阅,发现部分基层执法人员对行政法律规定的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领会不深,处罚决定书的处罚条款往往只有罚款一项,不会运用警告、通报批评、限期改正、责令停业整顿等措施,致使某些违法人员误认为执法机关只要罚款,不管纠正。二是“重实体、轻程序”现象。这类现象通常表现为:1、随意简化程序。其一,将一般程序案件作简易程序案件处理。简易程序只适用于罚款和警告两类,而且罚款的幅度法律也有明确规定,但在基层执法实践中,有的执法人员将没收财物、停业整顿的案件作为简易程序案件,有的将罚款几千元的案件也以简易程序处理,一味图简单省事。其二,任意简化某个程序中的某些环节。如在简易程序案件中,有的执法人员往往就只给当事人开一张处罚决定书,省略了亮证、告知等现象。2、有意规避法定程序。其一,对行政处罚案件进行变通处理来规避法定程序。一些被处罚的当事人为了自身利益和声誉,要求工商部门不要下处罚决定,自己以变通的方法交罚没款,如交赞助费或交管理费等,这样既可以将不计入成本的罚款变为计入成本的各项费用逃避税收,又可以抓住工商部门的把柄,牵制工商部门以后对自己的查处。其二,执法人员主动与当事人协商来规避法律。少数工商所鉴于当地执法环境,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很大,一些执法人员为了尽快结案、息事宁人,就主动和当事人协商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幅度,只要谈妥,就凭当事人的认识材料处罚。但这种行政处罚只要当事人提起复议或诉讼,工商部门将必败无疑。3、故意违反法定程序。这些程序包括回避程序、调查程序、告知程序、时效程序等。有利害关系的不回避、进行调查时不亮证、勘验后不请鉴证人签名、符合听证条件的不告知听证权、采取先行登记保存超时限,这些问题许多执法人员觉得无关紧要,但在诉讼中往往就是这些小细节成为工商部门的死穴,只要当事人诉诸法律,工商部门极有可能“吃官司”。三是“重证据、轻规范”现象。这种现象集中体现在基层工商所的大量案卷文书中,一些工商所法律文书的制作在实践中不规范,归纳起来,主要有:1.有的文书没有执法人员的签名;2.有的案件当事人在文书上不签字,只按手印;3.有的询问笔录修改过后不要求当事人签名;4.处罚决定书和罚没收据上的当事人不一致;5.收集的证据没有提供人签字,证据来源不清;6.现场检查笔录和询问笔录内容过于简单,不反映违法事实和违法现场涉案物品的数量、质量和状态;7.复议期间和复议机关交代不准确等。
上述三种现象的发生和存在,极大地影响了工商所的执法工作,虽然近三年来,我市基层工商所在执法办案的数量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每年工商所办理的案件占案件总量的百分比达到了%,但大案要案很少,万元以上的案件比率只有%。究其原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1、工商所缺少综合执法人员。现有的不少执法人员以前从事的是个体或企业专管工作,大多没有系统涉猎过执法知识,这就导致他们不熟悉法律、法规,不懂得执法程序、执法技巧及有关查帐、取证等专业知识,因此,这一部分人在办案过程中往往问题不断。
2、少数办案单位和执法人员思想偏差,存在一切向“钱”看的倾向,对已经流向市场、存在隐患的涉案物品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而且存在怕麻烦、怕费事、怕人情、怕出错的消极畏难情绪,认为差不多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深究不放。
3、是综合执法手段不强,工商执法依据不足。在众多工商执法法规中,有执法力度和强制措施的甚少,而且可操作性不强,这就导致行政执法依据不足,手段不硬,难以达到理想的执法效果。
(二)基层执法体制不尽完善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两个认识”不统一
一是县局各股室对执法办案工作的观念认识不统一,重视程度不统一,指导力度不统一,难以形成合力。出于职责本位考虑,公平交易局侧重于执法办案,法制股侧重于执法监督和案件质量,办公室或财务股侧重于收支和财务纪律,各业务科室则偏重于各自业务范围内的事。这本十分正常,但涉及执法办案工作时,往往出现各持各的态度,各出各的力,各支各的招,很难协调一致形成合力。
二是县局机关各股室对基层分局(所)具体执法办案的指导意见不统一,基层难以执行。由于职责不同,各有侧重,各科室站在不同角度考虑问题,发出指导意见。意见的不统一,甚至相左,让基层很难应对,有的直接影响到办事效率和执法效力。
2、“三个方面“不完善
一是机构设置方面,仍然存在着职责交叉问题,没能很好解决统分结合的矛盾。如县区局的公平交易局、直属局、市场监管往往三管齐下,一项工作,工商所往往以一对三,做无用功,导致基层工商所彼于应付。
二是人员培训方面。上级对基层工商所培训滞缓,没有很好解决执法指导的问题。基层所精通法律、懂业务、善执法的业务骨干非常少,能办案、有经验的经检人员不成比例,现行的培训工作明显存在不足,从各县区局自行组织的培训来看,一是培训的内容滞后,新的法律、法规或规章出台,上级机关不能及时进行培训,如何运用,只能由基层去摸索;二是培训的方式落后,所举办的执法培训多是从规范角度讲述不能怎样做,禁止怎样做,至于可以怎样做,应对问题可以怎样变通适用,无这方面的培训指导。这就使得执法培训在指导性、实用性上大打折扣。
三是在执法机制和装备方面,首先是机制不活。县区一级只制定了严格的惩罚措施,有明确的责任追究机制,但激励机制明显不足。出现了这样一个不合理局面:执法办案存在过错追究,不执法办案则无任何责任追究,导致“干事的人是非多”的现象发生,使执法人员的积极性受到了挫伤。其次是装备落后。从我市整体情况看,仍有个工商所没有执法车辆,占基层工商所的%。至于微型摄相机、现代化的检测设备等更是寥寥可数。再有就是办案经费难支,在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工商所由于经费的问题已经影响到日常监管执法。有的工商所苦于拿不出检测费,甚至放弃案件办理。
3、“四个矛盾”较为突出
一是高标准要求与低素质状况的矛盾。机关股室顺应依法行政和监管方式改革的需要,对于指导、规范基层分局(所)执法办案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而基层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不尽如意,其实际执行能力与预期要求相距离甚远。这是一个长期性的根本矛盾。同时,执法人员严重不足也是制约基层工商执法的一个重要问题。例如,以我们调查的无为县蜀山工商所为例,该所一线在编人员仅8人,承担着辖区5个乡镇、3个综合市场、780户个体工商户和211户个私企业的监管任务,其难度可想而知。另外,年龄结构偏老的问题也是我们在基层调查所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以无为县局石涧工商所来说,该所在编的一线7人当中,35-40岁的2人,40-50岁的1人,而54岁以上的竟达4人,年龄结构严重老化。这与我市自管理体制垂直以来一直很少进人有着很大的关系。由于后续力量不足,目前,我市有个县局的个工商所人员缺编,平均只有5-6人。
二是实行刚性标准与谋求弹性空间的矛盾。不管是法律、法规的硬性规定,还是各种办法、规定、制度及考评标准等,均体现了对基层执法工作的刚性约束。而基层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希望在操作上给予尽可能大的弹性空间。就是说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度难以掌握执行,不能很好地做到因所制宜、因案制宜。基层埋怨机关箍得过死,机关指责基层随心所欲。
三是指导不力与落实不够的矛盾。站在基层工商所的立场上,现实队伍素质状况,使得基层执法办案需要强有力的业务指导和工作支持,希望机关各科室能很好地发挥指导、参谋、协助、支援等作用。但由于机关股室人员的调配受多种现实因素的制约,实际素质达不到指导职能的内在要求,指导、协调作用体现得并不充分。在这种情况下,基层反映机关股室指导不力,不无道理。站在机关股室立场上,很好的工作安排、工作调度,因为基层的认识偏差、执行不力而流产,达不到预期效果,则是基层落实力度的问题。正反两方面的问题,都是今后加强基层执法工作中应着力解决的现实难点。
四是职能办案机构与基层分局(所)争抢案源的矛盾。应该说,这是一对积极的竞争矛盾,但问题是在竞争中形成了互不信任、互不理睬的“两张皮”局面。按理,县局公平交易局是办案的指导、协调机构,是系统各基层分局(所)执法办案的总“头目”,但由于公平交易局和各基层所均承担有很重的预算任务,迫于预算任务压力,在办理案件上产生了争抢案源的“分灶吃饭、单打独斗”的局面。公平交易局忙于自身办案、办大案,无暇顾及指导基层办案,基层发案后欲独立完成,不愿请公平交易局参与办理。这种只分不合的状况,分散了有限的办案力量,发挥不了整体合力优势,体现不了执法办案的拳头作用。
(三)基层执法环境亟待改善
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是多头执法的问题突出。如与质监、卫生等部门职能重叠,执法范围模糊不清,常常出现某些领域的交叉执法、重复执法。例如,今年8月份,无为县姚沟、蜀山、白茆等地有不少经营户反映,在今年6月份工商部门己对他们经营的商品进行了全面检查,可未隔几天,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又对他们出售的奶粉进了抽检,并对其中3户下了处罚通知书,要给每户几千元的处罚。类似这样的例子,在乡镇还有不少。
二是孤立执法。具体表现:许可审批部门发放许可证、批准文件或者吊销、撤销许可证(或批准文件),并不主动通知工商部门,完全靠主体当事人自觉行为来沟通。反过来,即使工商部门对主体当事人作出了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也仅仅只公告而已,各行政许可部门仍然按照本部门的规定作出行政许可行为。孤立执法,缺乏有效的行政执法链接,必然影响工商部门的行政执法效力。
三是协作困难。当出现暴力抗法事件时,工商部门只能依靠公安部门来处理;当事人拒不履行处罚决定书规定的义务时,只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但此时的工作主动权已不在工商部门手中,公安、法院的办事效率如何,提出怎样的要求或条件,工商部门只能看别人的脸色行事。高门槛、高成本的执法协作,使基层工商部门始终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四是执法“死角”较多。基层工商所管辖的区域一般在农村,随着农村购买力的旺盛,在城区监管较严的情况下,违法分子往往认为,广大农村是消费的金矿,也是有关管理部门不设防的空档、薄弱处,他们纷纷将大批假冒伪劣产品从城市向农村进军,发生在农村的违法案件逐渐增多。而根据目前工商所的职权,许多案件不能处理或处理的力度明显不足。相对于城区来讲,农村经营者的法律意识相对较差,各种违法行为相对较多,对抗检查的心理较强,过激行为也较多,查处难度较大。农民的法律意识不强,缺乏举报违法行为的主动性和责任性,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普遍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为了那么点吃亏,何必去较真的思想,既让违法者有机可乘,客观上纵容和助长了各种违法经营行为的产生和蔓延,又影响了工商机关对各种违法行为的查处。例如我们在调查中就发现,执法人员在检查经销假烟的商店时,围观的农民就说,假烟便宜,又不会吃死人,查它干什么。在这样的环境中执法,难度是可以想象的。
五是执法(或处罚)难。现在,在基层工商行政执法过程中,说情太多、干预太重、执行太难等问题较这突出。现代通信联络的发达,使得案件的说情越来越多,原则在人情的攻势下往往会作出让步;行政干预过重的问题还一时得不到很好解决。处理好服务企业、优化环境与强化监管执法力度之间的矛盾很难把握。基层工商所执法更是两头为难。在被调研的无这县石涧工商所反映,基层工商所的很多工作普遍处于“两难境地”,无论做好做不好总有一头不满意,例如,既要依法严把粮食、棉花市场主体的准入关,又要为乡村财贸任务的顺利完成,而给粮食、棉花的收购、加工企业“开绿灯”、创造“宽松环境”;既要完成上级层层下达的报刊征订任务,又不得违反“自愿征订”原则的纪律;既要加强市场监管,但又没有必要的经费保障和检测检验设备;既要打假除劣,但又没有及时、有力、低成本的执法手段等等。至于执行难,是说不清道不明,一个案件办结后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又要过新一轮人情关。何况法院是否将案件执行到位,申请人无法监督。我市无为县开城工商所在查处一起无照经营案件时遇到执行难的问题,后通过法院辗转反复近3个月才把案件办结,费用化了好一笔,虽然有一定的社会效应,但实际上得不偿失,类似这样的案件,在我市为数不少。
在这次调研中,基层工商所在普遍反映执法难同时,还涉及到暴力抗法的问题,以无为县局为例,近年来,该局基层工商所遭遇暴力抗法的事件,先后有5个工商所的11名基层执法人员在执法中受到了暴力侵扰,1名执法人员受伤。近3年来,全市工商系统共发生暴力抗法事件起,先后有名执法人员受到侵害。
综合分析影响基层执法环境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我市经济水平总体发展不平衡,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下岗再就业人员不断增多;同时做生意难,无照经营者也不断增加,经营者素质良莠不齐,等等,给基层执法带来很大阻力。
二、消费者自我维权法律意识不强,客观上纵容和助长了各种违法经营行为的产生和蔓延。从我市四县一区查处的案件来看,由投诉发生的比例是相当低的,只占年案件量的%。消费者缺乏举报违法经营行为的主动性和责任性,影响了工商机关对各种违法经营行为的及时查处。
二、强化基层工商所执法的几点建议
1、配强人员,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执法队伍。目前的执法队伍现状,较难适应日益复杂的行政执法重任,理应结合机构改革和公务员制度的实行,将人员力量合理地向执法岗位倾斜,配齐配强各类执法业务人员,逐步加大执法力度。可以通过考评考核,尽快把那些政治、业务素质过硬的人员充实到执法岗位,并通过循环考评淘汰制度,优化执法队伍。同时,由于胜任执法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在系统培训的基础上,尽可能稳定这部分人员,不能“走马灯”似的调换,以保证执法稳定性、连续性。
2、优化环境,为基层创造相对宽松的执法条件。特别是县(市)局机关,要重点解决暴力抗法的应对、解决办案手段的不足、解决案件的有效执行、解决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执法链接、解决地方行政干预等问题,为具体执法办案工作减轻阻力,排除干扰,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改善装备,解决基层办案交通、通讯、经费支出等困难。必要的执法装备是提高执法效力的有力保证。目前,相当一部分基层分局(所)没有配备办案用车,摄像机、照像机等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至于办案经费也没有实行单项列支、专款专用,而是随收支两条线的财务帐一同周转,支出困难,这与执法办案快速反应的基本要求不相适应,应尽快解决。
4、把握原则,科学处理好严格执法与规范约束的关系。本部门自上而下有关执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虽然看不见,但实实在在的影响基层执法工作。在基层队伍素质还不能一蹰而就的前提下,必须注意把握鼓励执法办案与严格执法约束之间的平衡。没有执法办案的规范是空洞无物的依法行政,基层的执法工作,走“发展-规范-再发展”的路子。在指导执法办案方面,坚持循序渐进、松驰有度的原则,既不能一味强调案件的高质量而箍得过死,也不能一味强调加强案件办理而放松质量要求。在这一问题上,统一发展观念、统一执法思路、统一操作原则、统一考评标准,十分必要。
5、基层工商所要积极抓住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社会热点,作为改善执法环境,树立工商形象的突破口,并以此带动其它工作的开展。例如,可结合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大力查处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违法经营行为(例如欺诈消费、虚假宣传、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树立起切实为群众办实事的良好执法形象。同时,要善于抓住执法机遇,营造执法声势。如对电子、电脑游戏、网吧和各类娱乐场所的整顿,基层工商所要在辖区开展有力的执法行动,坚决取缔无照经营电子、电脑游戏场所和各类无照经营美容院茶室、舞厅,对娱乐业中存在的各类违法经营行为进行严厉查处,进而树立工商执法威信,获得群众的好评。
篇9
一、什么是城市的软环境
软环境是指一个城市的诚信环境、服务环境、制度环境、文化环境、文明环境等。
1、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良好的诚信环境是一个城市吸引投资的重要因素,它包括政府部门在投资者、企业和市民中的诚信形象,企业与市民的诚信行为等。一个不讲信用、不守承诺,假冒伪劣、坑蒙拐骗行为泛滥的城市是难以吸引大批投资者、经营者进入的。
2、投资者在某地投资建厂,需要来自政府各部门、城市各方面的真诚、高效、优质的服务和帮助,因此良好服务环境的建立与形成是城市投资环境建设的又一重要环节。
3、与投资有关的制度环境主要包括有利于投资的创业环境,有利于发展成长的人才环境等。一个政府是否对本市市民有凝聚力、对外部人才资金等各类资源和企业有吸引力,关键的因素在于体现政府开放意识、开阔胸怀以及服务导向的各种政策和制度。
4、一个城市的科技、教育与文化的发展状况和水平,是城市竞争力的体现,决定着城市有无吸引力以及能否可持续发展。因此建设城市投资环境不能忽视科技教育的发展、文学艺术的繁荣、文体设施的建设以及历史文化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城市的档次、品位与魅力,增加对外部资源的吸引力。
5、城市文明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两者既有区别又有交叉,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对前者有巨大的反作用,作为城市投资软环境的“文明环境”主要是指后者。一个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从时间上看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它与城市的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发展密不可分,指标上可用城市秩序、社会环境、市民素质、政府行为等进行衡量;现实中体现在市民的文明行为、企业的诚信行为、政府的廉政高效行为等方面。因此城市文明环境也是城市投资环境的重要方面,因为城市的综合竞争,最终体现为人的竞争、文明程度的竞争。
二、建设、改善城市的软环境即投资环境的建议和对策
1、投资环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需要政府各部门自身工作方式与思想观念的转变,也需要企业和市民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但是,由于政府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主要投资者,是城市发展的领导者,是政策制度的制定者与创新主体,担负着城市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的重任,这就决定了政府在城市投资环境建设中必然处于规划、领导、指挥、协调的主导地位。由投资环境的内容所决定,城市投资环境建设实际上是与文明城市建设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一项宏大系统工程,所以政府应当在投资环境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承担重要职责。
2、建设和改善投资环境需要先进的理念作指导
(1)用“亲商、安商、富商”的引资理念,指导投资软环境建设。我们要变“招商引资近视症”为放眼全局、着眼未来的大招商观念;坚持以诚信为本,以环境优势取代政策优势;健全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彻底改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官僚现象;改变只爱凤凰不栽树,只爱外资不服务,只想让外商养牛,又不为外商种草的以我为主思想;进行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实实在在地为外商做实事,用我们的热情热心给外商“家”的感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情招商引资、以商招商引资、环境招商引资,使招商引资工作富有持续性和发展潜力。
(2)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都关城市形象”的观念。
现实中人人实际参与招商引资虽然不可能,但是人人可以参与城市的对外宣传,人人可以影响城市形象、形成投资环境。为了真正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形成人人关注城市环境,人人自觉为本地环境改善,做贡献的局面,除了要加强宣传和号召之外,还应运用具体政策和制度建立必要的激励与监督机制。
3、、运用营销思想建设良好投资环境
(1)树立“顾客”意识,突出“顾客”导向
政府职能部门要明确自己的定位,真正变管理为服务。实际上市场经济政府职能部门与投资商的关系,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商家”与“顾客”的关系。来自国内外的投资商就是一个城市的顾客和上帝,作为城市主体利益代表的政府职部门必须切实转变观念,树立顾客意识,变管理为服务,尤其是与外商直接打交道的职能部门更应率先实现角色和位置的转换。
(2)出台方便客商投资办企业的政策措施
运用营销思想建设城市投资环境,还必须想投资商所想、急投资商所急,只有充分满足投资商的需求,才能实现招商引资目标。这就需要城市有关部门不断根据形势变化和发展需要,不断制定和出台方便客商投资办企业的政策措施,以优化自己的投资环境。
篇10
广泛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改善的投资环境,推进工业强区发展战略,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只有改善投资环境,才能提升工业化、城镇化的水平;只有推进工业强区发展战略,才能增强的总体实力。
一、区区内企业的现状
近几年来,区政府及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强区实施意见》,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创新机制,搭建平台,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在项目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引入、园区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区内工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加工制造业转化步伐加快,已经形成了一区三园工业布局。即工业开发区,腰铺工业园、乌衣工业园、城南科技园。全区中小企业发展到420家,规模以上企业达56家,已形成家电配套,机械制造,轻纺服装,新型建材,农副产品深加工及非金属矿加工六大支柱产业,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2亿元,工业经济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1%,主导地位突出,二00七年底实现财政收入2.02亿元。同时山区的旅游资源倍受外地客商青睐,改革后的茶业、林果业正在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区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正逐步显现出来。
二、投资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表现
区实施工业强区发展战略以来,区域内的投资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但是,从我们调查问卷的情况来看,投资环境还不尽如人意,还不能适应拉高标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硬环境建设尚不能到位
(1)企业用水的问题还没解决。腰铺工业园区企业用水靠企业自身解决,目前滁城的自来水标准输送管道只铺到琅琊区的花园路,离园区尚有一定的距离,园区企业用上自来水一时难以解决,政府承诺的事情未到位,园区业主有一定的怨气。
(2)通往园区内的道路交通状况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园区内有的主干道年久失修,路面凹凸不平,路肩坍塌。例如老滁全路,载重汽车通行困难;坐落在老滁全路方位的企业之间道路在一块土地上出现2——3平台的现象;而在非园内企业的交通运输则行走在“村村通”道路上,3.5米宽的路面,两个大车无法会车,不少地方还在公路上人为设置障碍,限制车辆通行,致使企业生产原材料运进,产成品运出十分困难,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准备来此处投资发展的客商“望路心叹”。
(3)园区内生活设施的欠缺。由于园区都是新建的工业新区,职工的生活设施未能配套,给职工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例如腰铺工业园100多家企业已有1万多名企业员工,其中80%是外地人员,因企业内部不具备居住条件,教育,医疗,商品供应无从谈起,职工过着早来晚归的生活,造成企业职工流动频繁,致使企业靠增加工资和不断培训新职工办法来维持生产,无疑加大了企业的成本。同时企业所需的高级技术人才不愿来此创业,即使来了也留不住,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4)少数企业治理污染措施跟不上去,影响了周边企业的生产经营。在前几年的招商引资工作中,由于对入驻园区企业把关不严,凡来者都欢迎,致使个别有污染的企业也被引进园区,例如腰铺园区喜旺防水材料责任有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有毒气体,周围数公里范围内气味难闻,既影响了本企业职工的身心健康,又污染了周边企业的环境,关停企业、增添技改设备难度较大。污染问题对毗邻企业是种伤害,给园区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招商引资软环境不适应
(1)服务环境:由于我区政府功能不全,许多职能部门是垂直领导,项目审批权在上面,致使审批程序复杂,环节多,办事周期长,一个项目入园审批到土地证、房产证办到手要走七个步骤。法定需要147个工作日,如在环节上出现问题,耽误的时间就更难于推算。造成投资者疲于奔走,找门路,托关系,无可奈何。再加上少数职能部门认识不到位,服务大局的意识不强,衙门习气严重,推诿扯皮,办事拖拉,效率低下,有的作风粗暴,关卡林立,该提供的服务不能及时到位。乌衣某企业要办理权属证件,原108亩的人工测绘图纸要变为电子测绘图纸,有关部门要收取费用30万元,不给钱就不给办理手续。出现了政府权利部门化,部门权利利益化现象,个别职能单位认为自己是垂直领导,地方管不到,把条块管理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投资环境,成为发展一大瓶颈。
(2)法制环境:区企业周边的法制环境总体是比较好的,但是也出现过企业周边的居民翻墙入室偷盗财产,由此引发一些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大王镇的“冠珠烟花爆竹厂”的土建纠纷,珠龙镇广卫村的50千伏变电工程,均引起长时间的。消耗了政府大量的精力,拖延了企业的建设工期,伤害了投资者的信心和感情,损害了的投资环境。同时个别执法部门工作人员借手中的权利,以执法管理服务为名,向企业经营者乱检查、乱摊派、以罚代处的现象时有发生,经营者敢怒不敢言,有损执法者的形象。
(3)融资环境:由于来我区投资的中小企业居多,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是贷款难,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金融部门给企业贷款需要财产抵押担保,而新办的企业土地证和房产证一时难办到,抵押贷款就此搁浅。二是有的企业在资金运行中不规范,造成了双方不信任,金融部门“贷富不贷亏”的理念,一时难以改变,风险意识占主导地位。三是,我区中小企业的贷款主要依靠农村信用社,而对于我区市郊联社,国家又规定贷款规模在500万元以内,所有这些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4)政策执行环境:过去的几年中,区积极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政策环境的优惠性、配套性、连续性不够。一些部门和单位置优惠政策于不顾,各执已见,导致优惠政策未能发挥应有作用,个别部门说的多,做的少,承诺多,兑现少,政策落实不到位,有失诚信,企业很无奈。
三、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强力推进工业强区发展战略的几点建议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差距不大了,企业投资者更多关注的是投资环境,因此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积极推进工业强区发展战略,根据我们调研的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提高对改善投资环境工作的认识,投资环境的好坏优劣,已成为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谁能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谁就能赢得经济发展更大的主动权。许多投资者都感到,在投资问题上,与其有一个好项目,不如有一个好地方;与其有一个好地方,不如有一个好环境。所以,投资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们一定要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抓住机遇、快速发展的全局性重大任务,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把治理改善投资环境同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实际结合起来,认真履行职责,把治理和改善投资环境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2、解放思想简政放权,创造优质的服务环境。大建设,大发展需要一个良好投资环境,需要一个顺畅体制,才能确保快速高效,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区投资项目审批环节繁琐,时间周期长,这发展瓶颈问题要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新改革的办法加以解决。我们应以“百日提效”为契机积极向上反映,放权于。政府各职能部门要把减少、规范行政审批制度作为工作重点,能够用市场经济手段解决的问题,不要采取行政的方法来解决。要学习外地经验,简政放权,建立高效的规范服务体系,实行“一厅式”办工、“一条龙”服务、“一站式”收费。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职能部门行政管理的监督制约措施。不断规范检查、收费、罚没行为。要向社会公布收费项目、标准、依据、监督机构和举报电话,做到亮证收费,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防止,根治“三乱”问题。
3、严格执法,努力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良好的法制环境是投资环境的重要保障,是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首要问题。要抓好对执法人员的思想教育,树立为投资者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的意识,坚持依法办事、依法管理、执法守法的观念,提高执法效率,实现最佳执法效果。要严厉打击不法分子的干扰和破坏活动,切实保证外来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使投资经营者具有安全感,愿意来投资,敢于来投资。为投资者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4、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向外来投资商提供满意的投资硬环境。目前,由于我区财力有限,在基础设施路、水、电、气建设上,争取与市里资源共享,主干路网争取市里投资建设。我们也可以学习外地经验,即社会出钱,政府办事,投资者收益的模式,克服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的困难。一是高起点、高质量建立工业园区,特别是新建的乌衣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步到位。二是尽快完善园区内“六通一平”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园区内原有附属物的清除措施要得力,工作力度要到位。三是对于老百姓呼吁多年的道路,如老滁全路要尽快拿出改造方案,并投入实施。积极争取市公交部门开通滁城至乌衣的公交车,改善企业职工的交通条件。四是加快园区内综合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在园区周边拿出一定土地,建立商品住宅小区及功能齐全的服务社区,方便职工的生产与生活、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5、下大力气,攻克工业用地瓶颈。近年来受计划用地的制约,供地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工业园区已被列为省级工业园区,作为东向发展的前沿地带,又是欠发达的地区,建议在享受省级工业园有关政策基础上给予土地、财政扶持等方面更多的优惠和倾斜,特别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上给予先修编调整,直接核定下发用地指标,安排更多的土地置换指标,增加土地储备总量。享受县级同一政策,进一步拟定我区土地出让价格和土地使用税率。此外加强对土地使用的督查力度,以圈地为目的的客户要清除出园区,将有限的土地配给好的项目。
6、科学招商,合理布局。调整思路,实现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上的转变,努力在招大商、引大资上下功夫。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项目坚决不要,对能耗高、贡献低的、单纯劳动密集型项目坚决少引进,注重利用区内优质资源,围绕我区六大支柱产业,重点引进相配套、相关联的项目,努力形成产业集群,树立“只有招大商才能大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大对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的培植力度,通过政府有目的引进大产业,形成规模效益和产业链,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培大扶强一批规模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