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4-02-21 17:46: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环境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环境的概念

篇1

关键词:城市水环境 水资源 承载能力 研究框架

本文将从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谈到内涵,揭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真正含义,讨论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的概念;从影响水资源承载能力大小的主要因素分析来探讨水资源承载能力量化研究的框架;并针对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提出几个关键问题。

1 城市水环境与水资源承载能力概念

1.1 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及内涵

水资源承载能力(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 – CCWR,又可翻译成Supporting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 – SCWR)的概念,最早源自于《生态学》中的“承载能力”(Carrying Capacity)一词,是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的一部分。其研究的主体是资源与环境系统,客体是人类或更广泛的生物群体。而“承载能力”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马尔萨斯(Malthus)“人口理论”中关于“有限粮食对人口增长的支撑能力”的论述(Seidl and Tisdell, 1999)。20世纪90年代早期,有的学者提出了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并被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城市区(施雅凤等,1992;李令跃,2000;Guo等,2001;左其亭、陈曦,2003)。近年来,我国不少学者对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关于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定义,人们从不同研究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这里列举几个代表性的定义:

(1)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指某一地区的水资源,在一定社会历史和科学技术发展阶段,在不破坏社会和生态系统时,最大可承载(容纳)的农业、工业、城市规模和人口的能力,是一个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而变化的综合目标(施雅凤等,1992);

(2)在某一历史发展阶段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条件下,水资源对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支撑能力(刘燕华,2000);

(3)某一历史发展阶段,以可预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为依据,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发展为条件,在水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下,该地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最大容量(李令跃,2000);

(4)一个流域、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在不同阶段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在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当地水资源能够维系和支撑的人口、经济和环境规模总量(何希吾,2000);

(5)一定的区域内,在一定的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下,天然水资源的可供水量能够支持人口、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能力或限度(冯尚友,2000);

(6)水资源承载能力,指的是在一定流域或区域内,其自身的水资源能够持续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并维系良好的生态系统的能力(汪恕诚,2001);

(7)可理解为某一区域的水资源条件在“自然-人工”二元模式影响下,以可预见的技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水资源的动态变化为依据,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发展为条件,经过合理优化配置,对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最大支撑能力(惠泱河等,2001);

(8)在一定的水资源开发利用阶段,满足生态需水的可利用水量能够维系有限发展目标的最大的社会-经济规模(夏军,2002)。

关于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定义还可以列举很多。尽管在表述上各有不同,但其表现的基本观点和思路并无本质差异,都强调了“水资源支撑能力”的含义。从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含义来分析,至少具有如下几点内涵(左其亭、陈曦,2003):

(1)在“水资源承载能力”概念中,主体是水资源,客体是人类及其生存的社会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或更广泛的生物群体及其生存需求。“水资源承载能力”就是要满足客体对主体的需求或压力,也就是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规模;

(2)“水资源承载能力”具有空间属性。它是针对某一区域来说的,因为不同区域的水资源量、水资源可利用量、需水量以及社会发展水平、经济结构与条件、生态与环境问题等方面可能不同,水资源承载能力也可能不同。因此,在水资源承载能力定义或计算时,首先要圈定研究区范围。

(3)“水资源承载能力”具有时间属性。在众多定义中均强调了“在某一阶段”,这是因为在不同时段内,社会发展水平、科技水平、水资源利用率、污水处理率、用水定额以及人均对水资源的需求量等均有可能不同。因此,在水资源承载能力定义或计算时,也要指明研究时段,并注意不同阶段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可能有所变化。

(4)“水资源承载能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标准应该是以“可承载”为准则。在“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和计算中,必须要回答: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支撑到什么标准时才算是最大限度的支撑。也只有在定义了这个标准后,才能进一步计算水资源承载能力。一般,可以把“维系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作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本准则。

(5)必须承认水资源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系统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不能孤立地计算水资源系统对某一方面的支撑作用,而是要把水资源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系统联合起来进行研究,在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复合大系统中,寻求满足水资源可承载条件的最大发展规模,才是水资源承载能力。

(6)“满足水资源承载能力”仅仅是可持续发展量化研究“可承载”准则的一部分(“可承载”准则包括资源可承载、环境可承载。资源可承载又包括水资源可承载、土地资源可承载等),它还必须配合其它准则(有效益、可持续),才能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研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合理配置时,应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准则(包括可承载、有效益、可持续),建立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根据以上分析,本书作者曾把“水资源承载能力”简单定义为:“一定区域、一定时段,维系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水资源系统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规模”(左其亭、陈曦,2003),可以概括为图1.1的概念图。

图1.1可以形象地表达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简单解释如下:

水资源系统与生态系统相互支撑、共同作用,来共同支撑社会经济系统。

社会经济系统对水资源系统可以进行开发利用和保护,对生态系统一方面可以进行保护,一方面又有可能进行破坏。因此,社会经济系统与水资源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又是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支撑的社会经济规模太大,水资源系统和生态系统就难以支撑,难以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在一定条件下,如果生态系统达到良性循环的极限,这时其对应的社会经济最大规模就称为是“承载能力”。因此,水资源承载能力是在“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复合大系统”有机运转下,达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目标时的“最大社会经济发展规模”。

在特定的城市区,所确定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就是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因此,可以仿照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定义,把“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简单定义为:“在特定的城市区,一定时段内,维系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水资源系统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规模”。与一般流域或区域相比,城市区人类活动强烈,人口、工业、商业集中,本地水资源一般满足不了城市用水需要,污水排放集中且量大,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一般比较复杂。另外,一般城市区不是一个完整的流域,在计算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时,要满足流域(或更大区域)尺度上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要求(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要求)。也就是说,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一般是基于一定水资源边界条件下进行的。

1.2 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影响因素

从以上关于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内涵分析可以引申出影响水资源承载能力大小的主要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水资源系统本身特性

水资源系统是水资源承载能力的主体,水资源系统的可利用水资源量大小是其承载能力的内因。也就是说,水资源承载能力大小首先是由水资源系统所能提供的水资源量决定的。在城市区,一般本地水资源满足不了用水的需求,需要考虑流域(或更大区域)一定的水资源条件。

第二类:人类活动能力及意识形态

人类是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客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水资源承载能力。(1)水资源利用率。这是决定单位水资源量能够养活多少人口或带来多大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是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的关键指标。(2)科技进步通过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重复利用率、污水处理率等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科学技术能促进经济增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处理成本,改善人类生存环境。随着科技的进步,原来不能治理的污染现在可以治理了,原来需要花费很大代价才能治理的污染现在需要花费较小的代价。这些变化都有可能促进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提高。(3)本区域发展战略。它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规划或发展模式,对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有重要影响,从而影响到水资源承载能力。(4)管理体制和法制。它反映了人们用水、治水、保护水资源的基本思路。有些管理体制或法制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有积极作用,有些甚至有消极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水资源承载能力。

第三类:定义“是否可承载”的目标差异

这是关系到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的一个关键问题,也就是,要人为确定“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时的最大承受能力才是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前文在定义“水资源承载能力”概念时,是以“维系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判断目标。另外,也可以制定一些判断目标,计算得到人为干预下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肯定会因为确定的目标差异而导致计算结果的不一致。

1.3 水环境承载能力的概念及内涵

前文对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进行过简单介绍和探讨。从对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定义和解释中可以看出,水资源承载能力特别强调“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这个目标。针对水环境来说,水体到底能容纳多大的污水及污染物,这是水环境承载能力计算问题。在城市区,生态与环境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区所具有的水资源数量和水资源质量。因此,可以说,水环境承载能力是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表现的重要方面和前提条件。

关于水环境承载能力的概念及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关系,汪恕诚(2001)曾论述为“水资源承载能力讲的是用水即取水这一面。你用了水之后,产生了污水,污水又排放到一定的水域里去,这个水域能够承载多少污水和污染物的排放呢?因此,水环境承载能力指的是在一定的水域,其水体能够被继续使用并仍保持良好生态系统时,所能够容纳污水及污染物的最大能力。”

如果不去过多地“抠字眼”的话,水环境承载能力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水环境容量”或者说是“水环境(水体)纳污能力”、“水环境容许污染负荷量”等等,都是一个概念,一个意思(崔树彬,2002)。实际上,两者也有细微差别,水环境承载能力强调以“保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目标。但是,为了在实际应用中便于操作和显示污水处理厂的作用,针对城市水环境问题,本书作者建议采用“水体容许城市污水最大排放量”作为水环境承载能力指标。这种定义就与“水环境容量”、“水环境(水体)纳污能力”、“水环境容许污染负荷量”等概念有很大区别。它不仅取决于水体纳污能力,还与该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有关。也就是说,本书定义的水环境承载能力不仅是与水体本身的纳污能力有关的问题,还是一个与人类活动有关的问题;是在人与自然共同作用下,水体所能容纳的最大城市污水排放量。这种定义的优点是,可以很清楚地区分出一定条件下城市最大可以排放的污水量。这种定义的缺点是,还不能表达水体纳污能力,并且计算的承载能力与污水处理能力有关,这在不同年代可能是一个变值。为了克服这种缺点,在应用时同时采用“水环境纳污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来分别表示“水体所能容纳的最大污水量”和“水体所能容纳的最大城市污水排放量”。

根据本书定义的水环境承载能力概念,可以把城市水环境承载能力计算思路形象地表达为图1.2的形式。

简单解释如下:

城市生活、生产、生态需要从水体中引水,同时又排放出大量的污水。在排放的污水中,一部分被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排入水体,一部分直接排入水体。如果排入水体的污水量过大,就难以确保水体水质能被控制在某一可接受的范围内,也就难以确保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在一定条件下,如果生态系统达到良性循环的极限,这时其对应的水体最大可以接纳的城市污水排放总量,就称为“水环境承载能力”。简言之,水环境承载能力是指“水体维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所能承受的城市污水最大排放量”。

水环境承载能力控制目标强调的是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样的状态才算是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用哪些指标来表征?

考虑城市水资源系统和范围更大的区域水资源系统生态良性循环,一般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加以控制:一是,城市污水或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得超出一定限度(即,总量控制);二是,一定区域水体的水质不得超出水体本身水功能区的水质标准(即,浓度控制);三是,城市相关河流的径流量不得小于河流最小基流量(即,满足生态用水)。如果把这三方面的控制范围作为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判别目标,在这种目标下得到的最大允许城市污水排放量就是水环境承载能力。其基本思路是,以控制目标为约束,以水量水质模型为基础,反推水环境承载能力,称此方法为“基于模拟和优化的控制目标反推模型”方法(A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Based Control Object Inversion Model),简称COIM模型。关于水环境承载能力的计算模型及方法详见《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理论.方法.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 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量化研究框架及关键问题

2.1 量化研究框架

基本思路:紧扣水资源承载能力概念,以“水资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相互制约(模拟)模型”为基础模型,以“维系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控制约束,以“支撑最大社会经济规模”为优化目标,建立最优化模型。通过最优化模型求解(或控制目标反推)得到的“最大社会经济规模”就是水资源承载能力。我们称此方法为“基于模拟和优化的控制目标反推模型”方法(A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Based Control Object Inversion Model),简称COIM模型方法。

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框架简单表述如图2.1,表达了水资源承载能力量化研究“COIM模型方法”的基本思路。

COIM模型方法是把城市最大社会经济规模(即,这里代表水资源承载能力)作为目标函数,把水资源循环转化关系方程、污染物循环转化关系方程、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相互制约方程、水资源承载程度指标约束方程以及生态与环境控制目标约束方程联合作为约束条件,建立起一个优化模型。通过该优化模型的求解,得到的目标函数值就是水资源承载能力。

在COIM模型中,水资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和相互制约关系得到了体现,并且水资源承载能力概念所要求的“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也被作为一个约束条件包括在模型中。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计算结果既可以采用优化模型求解来得到,也可以采用控制目标反推得到。

2.2 关键问题

针对上文介绍的COIM模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关键问题:

(1)目标函数选择问题

图2.1是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的一个框架图。如果水资源被开发利用后,能确保水环境及生态系统可承载,那么,这时的水资源系统处于可承载范围之内。根据这一最大范围就可以确定水资源系统能够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规模,这就是水资源承载能力。

在此模型中,用最大的社会经济规模来表达水资源承载能力。所以,一般“水资源承载能力”不只是一个数值,而是由表征社会经济规模的一组数值组成的集合,如人口数、工业产值、农业产值、城市面积等。可以把“水资源承载能力”的集合表达为:

F={f1,f2,∧,fn} (2.1)

上式中,F为水资源承载能力;f1,f2,…,fn分别为社会经济规模的表征指标。为了叙述方便起见,下面只选择人口数、工业产值、农业产值三个指标来进行讨论。

从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可以引申出:假如工业、农业及其它行业发展规模和用水量一定,可以通过人均用水定额来计算城市水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即得到“水资源人口承载能力”;再假如生活用水一定,可以通过万元产值耗水量来计算最大的经济发展规模,即得到“水资源经济承载能力”。实际上,在一定条件下计算水资源人口承载能力和水资源经济承载能力都是比较理想化的。因为它们都是假设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得到的结果。实际上,人口、社会、经济是一个十分复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大系统,应该把它们纳入一个大系统中来研究。

因此,针对COIM模型来说,首先遇到一个问题就是“目标函数选择问题”。到底是选择一个指标还是多个指标?一方面,它决定着模型的性质和求解方法的选择。如果是单指标,所建的模型是单目标优化模型,如果是多指标,所建的模型就是多目标优化模型;另一方面,它还影响到模型约束方程的选择。假如选择的是单目标(如人口),还要考虑其它表征社会经济规模的指标(如工业产值、农业产值)与已选择的目标(如人口)之间的量化关系,需要把这个量化关系方程作为模型的一个约束条件放到模型中;再一方面,目标函数的选择也反映了水资源承载能力关注社会经济系统侧重面的选择。一般,人们在分析计算水资源承载能力时经常用到“人口总数”指标,所以,在COIM模型中,常常选择“人口总数”最大作为目标函数。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建立“人口总数”与“工业产值”、“农业产值(或耕地面积)”等指标之间的量化制约方程。可以简单理解为,在一定条件下,如果人口数要增加,其所需的经济收入和粮食产量也应该随之增加,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用一个区间数来表达。并把这个量化制约方程作为模型的一个约束条件。通过这个方程,模型不仅考虑了“人口总数”单个目标值,也同时考虑了其它表征社会经济规模指标的变化。这样一来,在计算结果中,表达社会经济规模的指标也同样可以写出多个。

(2)基础模型问题

在上文介绍的COIM模型中,需要建立表征社会经济系统、水资源系统、生态系统变化及相互制约关系的量化模型,作为模型的约束方程,用于表达“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耦合系统互动关系。由于耦合系统的复杂性,量化建立这样的基础模型十分不易。因此,建立COIM模型,必定会遇到基础模型问题。关于这一部分详细内容可参见有关文献。

为了表征水资源量之间的变化,需要建立水资源循环转化关系方程。包括大气降水量、蒸发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各业引用水量、排放水量、跨区域调水量、流入本区水量、流出本区水量等等,建立各变量之间的量化关系和量化方程。用这些方程把水资源循环过程定量化地联系起来,从理论上满足水量平衡要求。

为了表征水中污染物运移转化关系,定量计算水体污染物浓度和排放污染物总量,需要建立污染物循环转化关系方程。包括各业污水排放量、污水处理量、污染物自净消耗量、来水污染物总量、出流污染物总量、地表水体污染物总量、地下水体污染物总量等等,建立各变量之间的量化关系和量化方程。用这些方程把水中污染物循环过程定量化联系起来,同时能定量计算某特定水体的污染物浓度和城市排放污染物总量,为“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判别约束方程提供计算基础。

社会经济系统是水资源系统承载的对象,其众多指标也是相互制约的,它们组成一个完整的巨系统。这个系统本身也是相互制约的,因此需要建立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相互制约方程,以表达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整体趋势和相互制约关系。特别是当目标函数为单目标时,建立这种关系方程更为重要。另外,研究规划水平年的水资源承载能力,不仅要弄清楚水资源系统的变化,而且要结合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变化,需要站在变化了的自然和社会来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水资源承载能力量化研究的另一个基础模型是对社会经济系统的模拟。

为了约束水资源利用量不能超出水资源可利用量,选用水资源承载程度指标约束方程,即用“水资源承载程度指标 ”来表达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已经承受压力的程度,并要求 ≤1,以确保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会超出水资源可利用程度。

水资源承载能力控制目标强调的是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但什么样的状态才算是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这就需要在模型方程中具体列出生态与环境控制目标约束方程,以表达生态系统的极限条件。

另外,考虑到水资源承载能力是建立在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复杂大系统之上,所以需要建立“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耦合系统互动关系量化模型”,以有机地表达这个耦合系统的运转关系。首先,把水量变化、水质变化与生态系统变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水量—水质—生态耦合系统模型。实际上,该模型是一个以反映水量循环为主的水量模型、以反映水质变化为主的水质模型、以反映生态系统状态和演变的生态系统模型以及三模型的耦合模型(左其亭等,2002)。其次,再把“水量—水质—生态耦合系统模型”与“社会经济系统模型”耦合起来,作为系统的结构关系模型,嵌入到优化模型中,参与优化模型的计算,也可以通过二模型的中间关系变量直接建立耦合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左其亭等,2001)。

(3)“是否可承载”的标准选择问题

这也是关系到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的一个关键问题。本书在定义“水资源承载能力”概念时,是以“维系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判断目标。在实际操作时,用生态与环境控制目标约束方程来判断。但是,在该约束方程中,如何确定“是否可承载”的标准是问题的关键。上文已经介绍了应该控制的三个方面:一是,城市污水或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得超出一定限度(即,总量控制);二是,一定区域水体的水质不得超出水体本身水功能区的水质标准(即,浓度控制);三是,城市相关河流的径流量不得小于河流最小基流量(即,满足生态用水)。如何定量确定控制目标方程是问题的难点。

(4)指标选择问题

篇2

【关键词】 城市 环境

Abstract : The paper mainly explores the engineering environment design.

1.环境的含义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场所,也是向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所必须的自然资源的供应基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明确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其中,“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就是环境的科学而又概括的定义。它有两层含义: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所说的环境,是指以人为中心的人类生存环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毁灭。同时,环境又不是泛指人类周围的一切自然的和社会的客观事物整体。比如,银河系,我们并不把它包括在环境这个概念中。所以,环境保护所指的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环境,是作用于人类并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界事物。

1.2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这个概念也在发展.如现阶段没有把月球视为人类的生存环境,但是随着宇宙航行和空间科学的发展,月球将有可能会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组成部分。

2.环境问题分类

一类是由于自然环境因素的破坏和污染所引起的。如:火山活动,地震,风暴,海啸等产生的自然灾害,因环境中元素自然分布不均引起的地方病,以及自然界中放射物质产生的放射病等。

另一类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超过了环境容量的容许极限,使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超越了环境自身的承载能力,使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或出现自然资源枯竭的现象,这些都属于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问题,多指人为因素造成的。当前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于是人们呼吁“只有一个地球”,“文明人一旦毁坏了他们的生存环境,他们将被迫迁移或衰亡”,强烈要求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环境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伴生产物。具体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2.1由于人口增加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

2.2伴随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

2.3人类在开发建设活动中造成的生态破坏的不良变化。

2.4由于人类的社会活动,如军事活动,旅游活动等,造成的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破坏,珍稀物种的灭绝以及海洋等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3.工程环境的治理和保护

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人们日益追求生活环境优化的今天,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激化了。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在世界范围内推行,我国也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正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设计领域的一种战术回应,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也因此从观念转变到理论建构乃至设计,创作的方法技巧等方面都必将得到重大的发展。此间,“生态经济”,“生态产业”,“生态美学”及“生态建筑”等新概念应运而生,冠以“生态”的各种词汇频频出现在各行各业的文本中,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实现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绝非易事。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是在城市发展战略或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指导下相对独立的规划体系,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进行。从宏观到微观可分为: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绿色空间系统规划———环境设计三个层次。每一层次含空间性质,功能,生态质量,绿化,环卫,人群特色及景观风貌等研究内容。

3.1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生态平衡质量,绿化水平,社会服务及特色风貌等指标,在定性的基础上逐步定量化,使目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

3.2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研究和预测。其中包括价值观念,心理需求,文化取向;人口规模,人口特征(年龄,职业,性别,消费层次等等);人群在城市空间系统中的流动,集散和停留时间等规律;休闲方式选择与休闲文化取向。

3.3城市生态环境空间序列规划。对城市的生态绿色空间进行调整,空间规划从用地规模,空间规模,空间序列组织,空间视线及环境效益等方面综合研究,形成“点,带,场”相结合的空间系统。这些空间包括有:城市广场,主要步行街道,城市滨水地带,公共绿地,居住小区绿地,大型建筑庭院及市郊农产品绿地等。

3.4城市空间环境功能规划。包括生态效益功能,活动利用类型(游憩,娱乐,运动,集会,展示,分隔,交通……),人流及文化艺术表达等各项功能。规划同时要对城市各主要空间作出系统的主次功能的认定。

3.5城市特色风貌的规划。在总体特色风貌目标的控制下,充分考虑环境主要空间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主题等方面的规划。

3.6绿化规划对空间进行全面的指标控制。基于各空间功能,生态指标,建设条件确定各空间绿化指标时效要求。绿化指标包括绿化覆盖率,绿地率,郁闭度及叶面系数等。绿化规划要对各主要空间值等特征加以规定。

3.7局部空间环境规划。对城市“绿色空间”的人口容量进行测算,制定生态环境目标(空气,湿度,土壤,灰尘,噪音及风等)和环境保护治理的措施。

3.8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与区域生态系统的关系。城区与郊区绿地系统的协调关系,区域空间调节关系,休闲人口流动的关系等等。

首先从设计和规划上来说要与国际接轨,无论是从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研究和预测、城市生态环境空间序列规划、城市空间环境功能规划、城市特色风貌的规划、绿化规划对空间进行全面的指标控制、局部空间环境规划、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与区域生态系统的关系等等,将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和环境很好的融合到一起,解决当地环境和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在某些问题上的矛盾。

解决环境问题和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美化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参考文献:

[1]庄惟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与伪可持续发展[J],建筑学报,1998,(11),54-56.

[2]李效军、陈翔,可持续的生态建筑设计[J ],建筑学报,2001,(5),47-50.

篇3

摘要:有论证表明花园具有认知符号的功能:既能从字面意义上也能从隐喻意义上体现自然和城市环境的重要特征。有希望看到的是,关于花园对于自然/城市关系的应用能够获取花园、自然/城市三者之间密切关系的一个新的理解,能在此背景下引起对花园角色的重新认识。类似地,花园欣赏是城市美学的一部分。关于自然/城市环境的审美趣旨,这个分析也支持该观点:既要针对花园审美的内在性和外在性方面,也要针对自然/城市。

关键词:花园;自然;城市;美学范例

中图分类号:10―02.B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981(2014)02―0098―05

一、关于自然,城市美学的当代著述

在当今关于环境美学领域的引领哲学作家中,艾伦・卡尔森颇有信服力地认为就理解环境的审美方面而言,美学和科学是可以兼容的两个领域。卡尔森主张,我们能够从自然科学和环境科学中获得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充分理解自然之美,这种审美专注的品性实际上已存在于环境之中。

与卡尔森相反,诺埃尔・卡诺尔认为对自然的(审美性)欣赏通常包括因自然而感动或触感……并通过参与其中。根据卡诺尔的说法,对自然的美学体验不需依赖由科学范畴提供的认知知识。此外,与卡尔森的以科学为基础的环境美学相反的是,巴德指出这种有秩序、有规律、有协调性的价值会在关于自然的科学理论中被认可,而不会演绎为对环境的审美性欣赏。

借鉴现象学的贡献和另一种非西方的来源,阿诺德・柏林特以审美投入的概念来建立他接近环境美学的基础。他的这种审美投入的理论认定:人类的延续性与其对自然的理解相呼应。

其他一些当前关于自然美学的争论和评判,也出现在马尔科姆・巴德、格伦・帕森斯、艾米丽・布莱迪和其他作家的作品当中。帕森斯和布莱迪先后对自然的环境美学的主题提出了一个批判性的观点,他们把这种观点应用于探究主题的方法之中。

环境美学家所感兴趣的一个争端在于:自然的审美评价是否具有内在性(在欣赏它们本身属性的基础上以自身为目的去评价),或者是有工具性(以功能或用途为基础作评价)。在解释自然美学时,考虑到我们以前环境工程的经验,回顾有关环境美学的论述,我们最好否定任何试图以内在性或者工具性的评价作选择的做法。《美好城市形态》的作者凯文・林奇把问题简要化了:实用和审美功能是分不开的。审美体验是一种比那个同为感知和认知更为激烈和有意义的形式,这些感知和认知后来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进而演化成一种极端的实用目的。在本篇文章中,这将是指导我们调查涉及自然/城市花园的方法。

显然,自然与城市中的环境价值之所以被人重视,是因为其本质特性可为生活质量的提高而提供经验,也为生态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这样,自然与城市使生活质量得以提高,这种审美体验突破美学内在性与工具性的价值边界。它们包括满意度,这种满意度基于对美丽景观或建筑杰作的欣赏,以及由自然生态的良性开发和结构良好的城市环境所带来的实际利益。

二、花园、自然和城市

本文中,我的目的是要避免谈论环境美学中过于普遍化的问题,而是专注于一个特定的问题:从花园到自然/城市的关系。举例来说,我希望在尼尔森・古德曼的《语言的艺术》中引入一个哲学概念,以此来证明花园是可以作为链接自然与城市的符号。不难理解,花园将架构起自然与城市环境之间一座象征性的桥梁。花园,自然和城市在接下来的分析中是关键性术语。在考虑到世界各地城市中各种形式的花园后,我将运用尼尔森・古德曼的例证理论,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待从花园、自然到城市的象征性关系。古德曼象征性系统中的例证是艺术和其他领域中的三种符号指涉的模式之一。

花园:实际上,几乎每个城市都把多样性的花园作为城市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在这个意义层面上,花园是一个公共空间,为草木,鲜花和自然界其他形式的“呈现、栽培和享受”而建立的。花园是由自然物质建造而成的,其中包括土壤、植被、树木、小草、鲜花、岩石。②这里的讨论将限于花园里有特色的植物和其他自然元素,虽然我了解斯蒂芬妮・罗斯和其他人的观念,他们赋予花园这个术语一个更广泛的含义。然而,除了这些自然元素之外,花园通常包括园林建筑结构,也具有娱乐和象征等多种功能。像城市一样,花园是一个构造的环境,为了审美欣赏的目的而运用设计原则,将自然元素进行恰当合理的组构。因此,花园成了一个微环境,为创造者和欣赏者提供了创造性的机会和。同时。花园具有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的实用功能。例如,在城市的空间组织上,居民和游客被城市环境所吸引,花园被当做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元素。花园不同于公园,公园可能包括一些属于花园的元素,却用于各种目的,比如作为集结而用的纪念碑,或是作为娱乐、游乐场和游泳之用。

自然:在理解了关于自然美学的论述后,你会对自然有一个广泛理解。对某些人来说,自然包括风景如画的视觉景观,有特色的山、森林和湖泊。在大众意识中,自然的价值主要体现为视觉特性,它的审美价值则有时如同是我们对一幅画的欣赏。这种自然的观点因其未能区分自然审美与艺术欣赏,未能解决审美及人类其他方面的健康问题的生态价值而一直备受批判。如上所述,当前自然美学的研究兴趣点在于以一种更全面的方式探究自然审美,以致获得由自然科学和环境科学所提供的信息。因为“自然进化”、人类干预以及开发自然资源都会导致自然景观上重大的变化,使得对当代对自然的理解日趋复杂化。

城市:在自然界中,城市是一个专业化的空间。城市是呈现人类价值和利益的建构性环境,这种环境由人类居住的密度和专业化功能所形成,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进程。城市以其视觉元素为基础,为审美提供了丰富的意义空间,对城市的审美欣赏首先需要主体从空间上积极参与,也需要视觉体验参与其中,甚至超出视觉体验之外。参与对建筑、商业、政府、制造、运输和文化生活的审美,这都为审美参与提供可能性。如阿诺德・柏林特所理解的一样,对城市兴趣和影响的专注在历史上已经转变了,而且会继续变化。城市环境中固有的也会发生变化。

三、花园的历史

在目前的情景中,我提议把花园视为一种文化建设,这种文化建设为自然的审美环境和城市的审美环境架构了一座桥梁。简要回顾一下花园的历史就知道,几百年前花园就已经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城市中。④例如:出现在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克里特岛,墨西哥,中国,日本,非洲,以及西欧和美洲的城市中。此外,花园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花园的主要类型包括附属于宫殿的皇家园林,神殿和僧院附近的花园,为了哲学冥思的禅宗花园以及像纽约中央公园一样的公共花园。在东方文化中,禅宗花园的修建是为了哲学的冥思。现代城市的花园,例如开罗的花园,既有利于提高贫困者的社会福利,也有利于社会融合,也为居民提供了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植物园里面的稀有物种,既提供了美学价值,也提供了科学价值。当今150个国家中,就有1800多个植物园。

东西方世界的花园设计

为了准确地了解花园是审美欣赏的一个资源,比较16世纪到19世纪的西欧花园和中国的花园无疑是有用的。因为它们代表了不同的哲学和文化价值,也展示了不同的园林设计风格。①但是,无论是西欧的还是中国的花园,里面都会有天然的树木、鲜花、草地、溪流、池塘和岩石。此外,里面可能也会有雕塑、建筑物、亭子、桥以及它们的动力工程体系。这些元素都是根据的园林特定的风格而精心设计的。

欧洲的花园,像法国凡尔赛宫这一类的,都是沿着一个中心轴对称分布的。也许是追求从毕达哥拉斯到笛卡尔的理性哲学,欧洲花园里天然以及人工构建的元素都是根据几何原理,依次精心设计。这种风格强调和谐与平衡的美学价值,甚至自然植物的有机展现都是为了凸显花园的整体设计风格。

中国的主要城市,像北京、上海、徐州、南京、扬州都一致把重要花园看成是现代城市装饰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花园的风格已经延续了三千多年。相比起对称的花园设计,传统的中国花园设计偏爱不规则的形式。由此,花园少了许多设计者人工造作的痕迹。尽管不同城市的花园有共同的天然的和构建的元素,但是它们都保留了当地的风格。例如中国花园中的岩石、水这些天然的元素,它们都尽可能地被设计成在自然界中实际存在的样子,有些中国花园,植物被赋予一定的象征意义。例如,竹子代表力量和适应力,松树代表长寿和持续力,而荷花就象征着纯洁。

在花园设计中强调自然与道教、佛教的哲学思想的一致性,这也许是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在管理上的理念。道教和佛教都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视为一种远离尘世烦恼的避难,一种精神修养。

在日本,10世纪至12世纪的传统花园部分受到了中国花园设计风格的影响。稀疏的植被、多彩的鲜花、落叶的植物,以及一个坐落在池塘中央岛屿上的山字型的高地都是标志性的元素。两座或更多的桥梁把山和海岸连接在一起。同样突出的还有禅宗花园,特别是始于14和15世纪京都为冥思而建的禅宗花园。像京都西园寺那样的禅宗花园都偏爱一种稀疏的、抽象的设计风格,用石头来代表山。

迄今为止,城市的花园主要是作为审美欣赏的对象,这种审美欣赏是一种通过环境所展现的身体与心灵的接触。然而,这些花园提升了城市作为一个文化中心的整体吸引力,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发展旅游业,因而也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在另一个层面上,花园通过展现植物群、动物群和其他的自然种类,为公民教育提供知识。

现代城市的花园为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提供了其他切实可行的方法。例如,阿迦・卡恩・特拉斯特建造的阿尔安赞花园参与了历史上著名的开罗达斯艾尔一艾哈迈尔时代的革新。③它使低收入的埃及人恢复正常生活,在健康和教育方面得到保障。另一个扩大了公共服务范围的花园是科亚花园项目,科亚花园项目在世界各地的第三世界国家建造花园,通过发展社区花园来帮助那些穷人和流浪汉。用花园的理念来营造社会融合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两者都用这些项目阐明了一个观念:即花园既有审美提升的实际、外在的维度,也有内在的维度,这些事例说明审美在促进人的健康的完满活动中得以实现。

简要回顾不同文化中城市环境花园,是为了显示花园为城市环境所做的重要贡献,它把天然的和建构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尽管存在文化差异,但都成为城市居民幸福生活的主要因素。即使它最基本的形式是个人价值和创造力的体现,但令城市闻名世界的私立花园一定会吸引过路者的注意力,使他们驻足享受花园的美景,同时对那些保护城市环境的创造者产生由衷的敬意。

四、花园作为连接大自然与城市环境的符号

在本文剩下的部分中,我将更多地从哲学的背景来探讨花园与自然/城市的关系。为了完成此重要工作,我将参阅纳尔逊・古德曼的审美符号理论。④古德曼在他的《艺术的语言》以及他另外的著作中,把语言放到艺术作品象征的讨论中来。我将在他丰富而复杂的艺术符号叙述中采用一小部分,试着说明我们该如何理解花园作为一个符号,有助于解释花园与自然/城市之间的关系。能达到我们目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范例。范例是三种主要符号形式之一,是用来解释艺术作品是如何作为符号起作用的。范例与表征或表达不同,指的是一个符号与其所指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所指是花园与城市/自然之间的关系。符号例示事物具有支配和指涉的双重属性,这些范例符号对它们所例证物进行非引申性支配,主要途径或参考方向是来自被象征的(在这里是自然/城市)和符号(花园)。范例也是古德曼艺术符号叙述审美的一种征兆或指标,这些也许可以支持我的观点,花园可以作为一种审美符号的形式。

范例非引申性地发生在花园和自然之间,因为两者都包括活着的树木,花朵,岩石和水。举例来说,在中国的园林中,有着生动形式与外表的岩石体现了群山和花园池塘所涉及的平静湖泊的自然景观。类似地,范例也发生在花园与城市之间,例如,通过花园和城市中的建筑性亭子和其他建筑物呈现出来。花园也充分体现了自然与城市的共享功能(这是三者中相同的特征)。例如,桥梁连接被溪水分开的部分土地。在自然与城市中,桥梁建立起两种天然分割区域环境之间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在自然界和城市中的桥梁都表明了人类设计和建设的干预。花园也拥有这些相同的功能。在另一个层面上,花园实际上体现了生长、成熟和腐败的周期,这也同样发生在自然与城市中。

我建议把花园作为符号来理解自然/城市的联系,也涉及到隐喻的使用。据古德曼的观点,表达是隐喻性的例证。继古德曼之后,我将隐喻作为一个概念性的过程来理解,即“一个熟悉的方案是隐含地应用到一个新的境界或用一种新的方式理解旧的境界”与前面举的例子相呼应的是,花园里所体验的成长、成熟、腐烂的隐喻也可以作为可能发生在自然和城市中的隐喻。

由于花园至少在某些情况下是一件艺术品,是隐喻式的而不是字面的意义,似乎是恰当的象征手段,适合专注于花园的审美方面。在这样的情况下,花园的字面意义特征转换成具有丰富审美的隐喻,简要地抓住了自然和城市关系方方面面,这些都超出了字面的联系。

花园的隐喻式理解,让花园体现了传统的审美价值,如天然或形式的美丽、愉悦以及其他特定的表现特征,如和谐、平衡或优雅,美学家可能渴望联系到自然与城市环境的审美特征。同时,隐喻似乎抓住了情绪和感觉的本质,甚至是一个人在经历享受花园空间时带来的想象反映。这些都不是相应环境的字面上或“客观上”的品性。

因此,花园作为符号可以作为字面上的范例,当它着重于自然或城市环境中的某些特征来使它们突出,或者表现两者是怎样连接的。然后,这些特征会直截了当地在自然和城市或者两者中被识别,或者可以隐喻式的应用于自然或城市或两者中。例如,在柏林犹太博物馆,有一个花园,里面囊括了所有大屠杀幸存者定居国家的植物(字面范例)。花园的地面是不平坦的,没有一个地方你可以站稳脚。因此这个花园就是一个难民经历的隐喻,靠从相应的大屠杀幸存者国家的植物来例证。①

墨西哥瓦哈卡州的民族植物园例证了既从自然景观又从文化指涉该地区的历史。坐落在早先16世纪的圣多明各修道院,该花园形成于此气候带,同时传递该区域在10000年以前开始使用种子这一历史信息。人类学家选择的植物包括了仙人球、风管琴仙人掌以及来自该区域其他植物的丰富采样。这些植物共同唤起了人们所熟知的那些感觉:仙人掌和巨蛇之土,“鲜花装扮而又多刺、干燥而又被飓风湿透”(波布拉・聂鲁达)。有一种红色的染料,从挤压当地的一种白寄生虫中获得,被称为花园喷泉水中的胭脂虫色,从而作为一个激烈的提醒:萨博特克祖先们的血祭仪式和本地殖民征服时期的流血事件。

对花园例证城市/自然的特征的应用并不假定存在一个既定的语言或语言类的符号系统。相反,探讨花园和其运用符号来了解自然/城市问题的指涉是基于经验。在此情况下的经验将包括什么是组成花园、历史上花园的多样性、以及花园与自然/城市共同属性的知识。

对花园作为一种符号形式来指涉,这里也许在有些方面更接近于图像的作用,我们能够理解图片,不是基于语义或句法规则系统上的语言能力。确实是这样的,我们对花园的体验程度受到视觉和知觉的显著影响。然而,欣赏花园的经验不像绘画或者其他视觉艺术,涉及到除了味觉外的所有感官。用凯瑟琳・埃尔金的话说“我们听到鸟鸣虫叫(在一个城市花园中听到从城市远处传来的沉寂声音)。我们嗅到了鲜花和落叶的味道。我们感觉到脚下的地面(可能感觉到我们踏过其他植物)。”

读懂花园来洞察自然或城市环境,要利用连接这些实体的更广泛的经验和知识。花园作为连接自然和城市的符号的最主要的依据是“自然的”关系,它存在于符号(花园)和其所指(自然/城市)之间,以共享特征为方式,例如,生长的植物、岩石、自然界的水、以及建筑、桥梁、雕塑,由凝聚人类思想和行为的设计联结起来。解释花园作为联系自然/城市的符号取决于一系列复杂的观察经验,包括视觉、听觉和每天在自然和城市中遇到的其他感官体验,以及从历史、科学、哲学和美学资源获得的各种系统性知识。

识别、比较和解释花园作为符号的指涉领域并不是一个抽象的系统。相反的,它是遍布世界各地城市中的实体性花园。每一个花园实例都会带来自然和文化元素,它们特别适合于所处的城市环境。在这种情况下,象征关系是一个花园中的自然和城市特性的采样,而不是描述或者描绘。

像古德曼指出的,一个符号的“正确性”或有效性取决于我们想要的符号来完成什么。标准随着符号的类型改变。由于在这里我们的兴趣是了解自然/城市的审美特征,故最能表达主题的审美特征的实例是行之有效的。在任何情况下,衡量一个符号的价值在于启发知觉、以及提高我们理解问题的能力。当我们的经验考虑到各种各样的花园与一系列的自然/城市布局有关时,花园最能启发我们对城市/自然的了解。

然而,简单地介绍符号作为创新是不够的。我们介绍的概念应该引入一些有用的兴趣点。在这种情况下,本次讲座的主题“自然/城市”呼吁我们对怎样更好地理解自然与城市是如何关联的问题进行重新思考。自然与城市环境概念化中有一个问题是:确定图像足具丰富性,以此来考量这些实体的复杂性。花园提供了一个生动的符号,它直接涵盖了城市/自然的多方面,而较少是通过人类知觉或是通过口头或图像式的方式来了解自然/城市环境。因此,在目前的情境下,把花园作为一个符号应用似乎是完全值得考虑的。

在结束花园作为符号连接自然/城市的讨论时,我简要总结一下,并要得到一些启示。我已经指出花园具有认知符号的功能:既能从字面上意义也能从隐喻意义上体现了自然和城市环境的重要特征。像城市的概念,花园涵盖了一系列文物:从中国乾隆皇帝的御花园(它在北京紫禁城里是为了在皇帝隐退后提供一个生活场所),到整齐或超整齐的凡尔赛花园,甚至可能还包括一个个简朴窗栏花箱中的嫩绿枝叶和伫立在当代纽约市区公寓窗台上的花。我们希望,这个关于花园对于自然/城市关系的应用能够抓住三个实体之间密切关系的一个新的理解,并在此背景下引起对花园角色的重新认识。

篇4

关键词:城市林业 概念 建议 对策

一 城市林业的兴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如噪音、大气污染、水质污染、飘尘、温室效应等,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的基本生存条件,促使人们致力于把森林引入城市, 使城市置于森林中,确立森林生态系统在城市生态环境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但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对城市林业的重视往往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学术界把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城市化水平低于30%为初级阶段,为缓慢发展期。城市化水平达到30― 70%为高速发展期,人口加速由农村向城市转移,这一阶段,城市数量和规模迅速增加和扩大。当城市化水平高于70% 时,为城市发展成熟期,这时城市数量和规模趋于稳定。

从西方城市发展的历史来看,当城市化水平进入高速发展期,面对城市建设扩张的各种压力, 很容易忽视环境建设,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而且城市建设一旦定型,再要改造将十分困难。因而,在城市化建设中造成了许多负面的教训。人们经过痛苦的教训之后,才有所觉醒。城市林业和城市森林的研究才应运而生。1965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庄绳教授在森林生态学讲座中,首先提出“城市林业”的概念,揭示了自然林业逐渐和工业文明相融汇。这一概念提出后,引起很多国家的重视和认同。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的荷兰、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等国都开展了较为广泛的城市森林建设的理论与研究。世界许多国家,如美、英、法、日、德、俄、澳、阿根廷、波兰、印度和新加坡等,都将发达的城市林业作为城市繁荣文明、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当前,现代化城市建设都在紧紧围绕建成生态城市、城在林中、林在城中这一新的目标迈进。如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是在一片不毛之地建立起来的现代化城市,在建设中十分重视城市林业,它的森林绿地就占城市面积的68%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 建有长150km 宽115m 的环城森林绿化带。香港土地十分宝贵,但它建有21个自然公园和森林公园,绿地率超过40% 。最近,欧洲国家,以德国莱比锡大学为首,组织德、英、意、芬兰、荷兰等5国的8个城市, 共同研究21世纪现代化城市绿地空间发展对策。

二 城林业的概念和范畴

2.l 城市林业的概念和范畴

2.1.1 城市林业的概念

“城市林业”第一次最早出现在2O世纪6O年代初的美国,这一偏向系统管理的概念主要为了解决城市土地利用的经济、环境、社会、生态效益如何达到最佳结合点的问题。城市林业是由林学、园艺学、园林学、生态学、城市科学等组成的交叉学科并且与景观建设、公园管理、城市规划等息息相关。内容涉及广泛,但以城市森林培育、经营和管理为核心和重点。所谓城市森林是指在城市及其周边生长的以乔灌木为主的绿色植物的总称。而城市林业则又根据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

狭义的城市林业概念是:城市林业是林业的一个专门分支,它是研究培育和管理那些对城市生态和经济具有世纪或潜在效益的森林、树木及有关植物,其任务是综合设计和管理城市树木及有关植物,以及培训市民等。

广义的城市林业概念是:城市林业是研究林木与城市环境(包括气候、土壤、地貌、水域、动植物、居民住宅区、工业区、活动场所、街道、公路、铁路、各种污染等等)之间的关系,合理配置、培育、管理森林、树木和植物,改善城市环境,繁荣城市经济,维护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门科学。

2.2 城市林业的范畴

城市林业是指既有城市气息又有森林系统的,既符合城市发展又有利于人类定居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复合体。目前,对于城市林业的范畴的基本观点是:凡是城市范围内森林、树木及其他植物生长的地域,以及地域内的野生动物,必须相关设施等都属于城市林业的范畴,主要包括城市水域,野生动物栖息地、户外娱乐场所、城市污水处理场、公园、花园、植物园、城市街、道、路旁的树木及其它植物;居民区、机关、学校、医院、厂矿、部队等庭院绿化;街头绿地、林带、片林、郊区森林、风景林、森林公园,以及为城市造林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的苗圃、花圃、草圃等生产绿地等。

2.3 城市林业的作用

城市林业建设具有能创造和改善生物的栖息环境,缓和温室效应,改善城市小气候;可吸滞烟尘和粉尘、监测和吸收有害气体,维持二氧化碳平衡,净化城市空气;能减菌、杀菌,减弱和消除噪声以及防风固沙、美化环境等功能,为营造安全、美观、效率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 我国城市林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城市森林、树木和绿地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城市公共绿地偏少,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难以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国城市平均绿化覆盖率仅为35.11% ,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为8.30m² ,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落后于联合国要求的力争世界城市人均绿地面积60m² ,国际标准要求达到的50% 的绿化覆盖率。

3.2 城市林业建设尚未完全纳入城市整体规划,

城市林业的发展滞后于城市发展速度,城市绿地和森林被征占和毁坏的情况还比较严重。

3.3 城市林业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规模的防护林体系,特别是树种的单一,使许多城市形成“多街一树”的单调景观,立体绿化效果差,因而难以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4 由于认识和技术上滞后,缺乏精通业务的管理人才,导致我国城市林业经营管理粗放,使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在生物多样性、持续稳定性及再生能力等方面表现不良,对环境压力的承受力还很脆弱。另外,由于我国城市林业尚属起步阶段,城市森林资源和经营管理尚未形成一套符合城市林业特色的法规和法令。尤其是由于我国体制上的特点,城市林业涉及林业、环保、城建、土地等多个部门,在关系及职能协调上尚存在一些问题,如产权、经营管理权属的划分等,给城市林业有序、稳定和持续的发展带来了障碍。

3.5 全民对城市林业的参与和认识不足。目前城市林业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还没有引起各方面的足够重视,城市绿地和城市森林环境对城市经济社会的影响还没有得到城市居民及全社会的认识。

四 城市林业发展目标与对策

城市问题实际上是人、城市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作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不平衡、不协调的现象。城市作为一个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城市林业的建设目标是为人们创建一个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景观舒适度。为此,提出城市林业建设与发展的对策建议如下:

4.1 提高全社会对城市林业的认识 由于对城市林业内涵、作用和功能的认识不足,一是导致了解决城市问题方法的偏废;二是导致了资金投入不足和投入不当;三是导致城市绿地经常成为城市建设蚕食的对象,遭受人为破坏。因此,我们要广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林业建设重要性的宣传和教育活动,逐步提高全民对城市林业重要性的认识,鼓励全社会参与城市林业建设和保护。

4.2 建立必要的机制,把城市林业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之中 城市林业规划中要结合城市特点和经济发展战略,扬长避短,因地制宜进行规划设计,协调处理好生产和建设、人与环境的关系。做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城市发展与城市林业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4.3 扩大城市森林和绿地面积、提高城市森林资源、树木及绿地的数量和质量,建立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的城市绿地及城市森林景观结构。

4.3.1 在扩大城市绿色空间布局时,要坚持普遍绿化与重点美化的原则,见缝插绿,把凡是能够种树、种花、种草的地方都充分利用起来。在绿地较少的老城区要大力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以增加城市绿色覆盖率。

4.3.2 在树种选择、植物配置方面,要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外来树种,以丰富城市森林树种资源。要先发展乔木树种,注重乔、灌、花、草合理搭配。要根据其生态学特性给予科学的搭配,栽植成各种类型的植物群落,达到既绿化叉美化的理想效果。要充分考虑植物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运用季相变化原则,丰富城市森林景观。

4.4 科学地经营管理城市林业城市林业经营管理的总目标是改善城市环境,即要达到美观、安全和高效。这就必须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同时,要理顺体制,把园林部门和林业部门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协调好林业、园林、环保、城建、市政、国土、交通等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确保我国城市林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4.5 加强城市林业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我国城市林业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缺乏专门的经营管理人才和科研队伍,因此,必须加强人才的培养和科研队伍的建设。在我国高等院校开设城市林业的有关课程,使园林、林业、以及城建规划专业的学生都能了解城市林业的内容。培养专门人才,健全科研机构,组织多学科、多部门专家学者共同协作攻关,研究我国城市林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发展道路、发展战略,以及新技术、新设备,并与决策部门通力合作,确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林业体系。

4.6 广筹资金,增加城市林业投入要建立城市林业多元化投入机制,以全社会为基础,组织群众投工、投劳、投物、投资,全民动手植树种草,依靠全体市民的力量绿化美化城市。

4.7 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法治力度完善和制定城市林业发展的有关法律和规章,健全监督检查机构和执法体系,并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加大执法力度,做到依法建绿、依法护绿、依法兴绿,确保城市林业健康稳定发展。

篇5

关键词: 城市规划设计;决策支持;技术方法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sustainable city environ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emerging topics in the field of modern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To do this task, not only nee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field synergy multi-disciplinary experts, there are a number of decision support technology and method. In this paper,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city environment planning and design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the project, the special needs of decision support, and based on this, some important decision support technology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design in the contemporary city can use and method are summarized and discussed.

Key words: city planning; decision support; technical method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可持续性城市环境规划设计的概念

根据可持续发展三基线(Triple-bottom Line)原则,城市环境规划设计应当注重自然、经济和文化三方面的持续发展,建设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健康发展、文化生活丰富多样的人居环境。相比传统意义上的城市规划设计,它更加注重节约自然能源、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居民交往、开辟就业机会、丰富文体医疗设施等问题。其决策因素更加多样,决策过程更加复杂,对规划成果的预见性分析要求更高,因此也更加需要先进的决策技术和方法的支持。

2 可持续性城市环境规划设计的决策需求

人类聚居的城市,可以看作是由互相关联的价值体系和各种活动构成的复杂、动态的有机体,它所包含的内容,远远超出了给排水、交通、土地使用、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等特定学科领域或学术问题的范畴。可持续性城市环境规划设计要求不同决策者能够充分理解和把握城市这个有机体之中众多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而且能够在项目进展的不同段,使包括城市居民在内的各方相关人士能够有效地参与到决策过程之中。传统的以个人创作加专业小组讨论式的规划设计决策过程,以及图纸和模型等表达手法,已经无法满足可持续城市环境规划设计项目的复杂要求,它需要更加先进而有力的决策支持,这尤其体现在项目设计方案的三维视觉化表达、项目进程中的互动交流与过程控制、以及项目建成后的环境影响分析与环境预测等三方面。

(1)三维视觉化表达

可持续性城市环境规划设计提倡多专业、多背景、多层面相关人群共同参与的规划设计过程;其中,清晰的表达和顺畅的交流是决策成功的关键。传统上,规划设计方案通过各种专业设计图纸、技术文件以及手工模型来表达。对于普通市民或非专业人士来讲,前两者往往很难理解,人们更希望看到模型。但手工制作模型耗时费力,而且成品很难做进一步调整,因此有很大的局限性。可持续性城市环境规划设计决策过程需要能够将复杂的专业术语和项目成果转化为直观的三维、动态视觉语言,并将其中各类因素及其关系清晰表达出来的技术,以及有助于专业人员在项目进展过程中不断进行多方案比较、调整和改进的视觉化手段。

(2)互动交流与过程控制

如前所述,可持续性城市环境规划设计强调多方参与的设计过程,而众多不同背景的决策人群必然对当地自然、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因素有着多种不同的理解、愿望和需求,同时,规划设计方案的形成与各种内外因素之间也有着广泛而复杂的联系。在方案进展的不同阶段,都需要方便操作的互动交流平台,以促进项目参与各方全面了解信息、互相理解愿望、最终达成决策共识。

(3)环境预测与环境分析

在可持续性城市环境规划设计项目中,人们需要较为清楚地了解项目的实施对未来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包括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对服务设施的影响,对城市居住人口密度的影响等等。对这些影响能够做出准确预测和综合分析的技术将成为项目设计决策的重要依据。

3 适应以上需求的当代决策支持技术与方法

当代的规划支持系统( Planning Support System, 简称PSS)最早由哈里斯(B. Harris)提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得到逐步应用,进入21世纪以来,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也逐渐增多。尽管大多数还处于研究阶段,但也出现了少量比较实用的、甚至是商品化的规划软件。其中所采用的一些新兴的技术与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和满足可持续性城市环境规划设计对决策支持的需求。

篇6

关键词:环境生态设计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新区

一、环境的含义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场所,也是向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所必须的自然资源的供应基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明确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其中,“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就是环境的科学而又概括的定义。它有两层含义: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所说的环境,是指以人为中心的人类生存环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毁灭。同时,环境又不是泛指人类周围的一切自然的和社会的客观事物整体。比如,银河系,我们并不把它包括在环境这个概念中。所以,环境保护所指的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环境,是作用于人类并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界事物。

(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这个概念也在发展.如现阶段没有把月球视为人类的生存环境,但是随着宇宙航行和空间科学的发展,月球将有可能会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组成部分。

二、环境问题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由于自然环境因素的破坏和污染所引起的。如:火山活动,地震,风暴,海啸等产生的自然灾害,因环境中元素自然分布不均引起的地方病,以及自然界中放射物质产生的放射病等。

另一类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超过了环境容量的容许极限,使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超越了环境自身的承载能力,使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或出现自然资源枯竭的现象,这些都属于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问题,多指人为因素造成的。当前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于是人们呼吁“只有一个地球”,“文明人一旦毁坏了他们的生存环境,他们将被迫迁移或衰亡”,强烈要求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环境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伴生产物。具体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人口增加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

2.伴随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

3.人类在开发建设活动中造成的生态破坏的不良变化;

4.由于人类的社会活动,如军事活动,旅游活动等,造成的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破坏,珍稀物种的灭绝以及海洋等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三、环境治理和保护

在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方面,**市这几年下了很大的工夫。对于母亲河的治理就已经略见成效。2007年5月,总书记亲临黄河视察工作,黄河市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们一定要把她治理好,一定要把环境治理好。

以前,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的破坏,黄河两岸的环境一度非常恶化,绿城经常在开春的时节会经受一次又一次沙尘暴的洗礼,而我们的母亲河也在很多河段出现了断流的现象。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人们日益追求生活环境优化的今天,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激化了。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在世界范围内推行,我国也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正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设计领域的一种战术回应,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也因此从观念转变到理论建构乃至设计,创作的方法技巧等方面都必将得到重大的发展。此间,“生态经济”,“生态产业”,“生态美学”及“生态建筑”等新概念应运而生,冠以“生态”的各种词汇频频出现在各行各业的文本中,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实现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绝非易事。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是在城市发展战略或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指导下相对独立的规划体系,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进行。从宏观到微观可分为: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绿色空间系统规划———环境设计三个层次。每一层次含空间性质,功能,生态质量,绿化,环卫,人群特色及景观风貌等研究内容。

1.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生态平衡质量,绿化水平,社会服务及特色风貌等指标,在定性的基础上逐步定量化,使目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

2.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研究和预测。其中包括价值观念,心理需求,文化取向;人口规模,人口特征(年龄,职业,性别,消费层次等等);人群在城市空间系统中的流动,集散和停留时间等规律;休闲方式选择与休闲文化取向。

3.城市生态环境空间序列规划。对城市的生态绿色空间进行调整,空间规划从用地规模,空间规模,空间序列组织,空间视线及环境效益等方面综合研究,形成“点,带,场”相结合的空间系统。这些空间包括有:城市广场,主要步行街道,城市滨水地带,公共绿地,居住小区绿地,大型建筑庭院及市郊农产品绿地等。

4.城市空间环境功能规划。包括生态效益功能,活动利用类型(游憩,娱乐,运动,集会,展示,分隔,交通……),人流及文化艺术表达等各项功能。规划同时要对城市各主要空间作出系统的主次功能的认定。

5.城市特色风貌的规划。在总体特色风貌目标的控制下,充分考虑环境主要空间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主题等方面的规划。

6.绿化规划对空间进行全面的指标控制。基于各空间功能,生态指标,建设条件确定各空间绿化指标时效要求。绿化指标包括绿化覆盖率,绿地率,郁闭度及叶面系数等。绿化规划要对各主要空间值等特征加以规定。

7.局部空间环境规划。对城市“绿色空间”的人口容量进行测算,制定生态环境目标(空气,湿度,土壤,灰尘,噪音及风等)和环境保护治理的措施。

8.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与区域生态系统的关系。城区与郊区绿地系统的协调关系,区域空间调节关系,休闲人口流动的关系等等。

**省**市**新区的开发和建设现今已经即将完工,首先从设计和规划上来说就是与国际接轨的,世界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对整个新区的建设做了一个全面而又详尽的规划和设计,无论是从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研究和预测、城市生态环境空间序列规划、城市空间环境功能规划、城市特色风貌的规划、绿化规划对空间进行全面的指标控制、局部空间环境规划、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与区域生态系统的关系等等这些入手,都是将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和环境很好的融合到了一起,很好的解决了当地环境和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在某些问题上的矛盾。很好的解决环境问题和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美化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参考文献:

[1]吴良镛,面向21世纪的建筑学[Z],国际建筑师协会“北京”(讲稿),北京,1999

篇7

[论文摘要]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形成以生态伦理观和生态美学观为基本的出发点的城市发展,规划和设计理念。通过回顾和认识所在城市中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分析中国现阶段城市发展中面临的严峻的生态问题,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方法。

一、环境的含义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场所,也是向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所必须的自然资源的供应基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明确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其中,“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就是环境的科学而又概括的定义。它有两层含义: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所说的环境,是指以人为中心的人类生存环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毁灭。同时,环境又不是泛指人类周围的一切自然的和社会的客观事物整体。比如,银河系,我们并不把它包括在环境这个概念中。所以,环境保护所指的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环境,是作用于人类并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界事物。

(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这个概念也在发展.如现阶段没有把月球视为人类的生存环境,但是随着宇宙航行和空间科学的发展,月球将有可能会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组成部分。

二、环境问题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由于自然环境因素的破坏和污染所引起的。如:火山活动,地震,风暴,海啸等产生的自然灾害,因环境中元素自然分布不均引起的地方病,以及自然界中放射物质产生的放射病等。

另一类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超过了环境容量的容许极限,使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超越了环境自身的承载能力,使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或出现自然资源枯竭的现象,这些都属于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问题,多指人为因素造成的。当前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于是人们呼吁“只有一个地球”,“文明人一旦毁坏了他们的生存环境,他们将被迫迁移或衰亡”,强烈要求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环境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伴生产物。具体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人口增加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

2.伴随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

3.人类在开发建设活动中造成的生态破坏的不良变化;

4.由于人类的社会活动,如军事活动,旅游活动等,造成的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破坏,珍稀物种的灭绝以及海洋等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三、环境治理和保护

在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方面,郑州市这几年下了很大的工夫。对于母亲河的治理就已经略见成效。2007年5月,总书记亲临黄河视察工作,黄河市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们一定要把她治理好,一定要把环境治理好。

以前,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的破坏,黄河两岸的环境一度非常恶化,绿城经常在开春的时节会经受一次又一次沙尘暴的洗礼,而我们的母亲河也在很多河段出现了断流的现象。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人们日益追求生活环境优化的今天,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激化了。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在世界范围内推行,我国也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正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设计领域的一种战术回应,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也因此从观念转变到理论建构乃至设计,创作的方法技巧等方面都必将得到重大的发展。此间,“生态经济”,“生态产业”,“生态美学”及“生态建筑”等新概念应运而生,冠以“生态”的各种词汇频频出现在各行各业的文本中,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实现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绝非易事。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是在城市发展战略或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指导下相对独立的规划体系,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进行。从宏观到微观可分为: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绿色空间系统规划———环境设计三个层次。每一层次含空间性质,功能,生态质量,绿化,环卫,人群特色及景观风貌等研究内容。

1.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生态平衡质量,绿化水平,社会服务及特色风貌等指标,在定性的基础上逐步定量化,使目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

2.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研究和预测。其中包括价值观念,心理需求,文化取向;人口规模,人口特征(年龄,职业,性别,消费层次等等);人群在城市空间系统中的流动,集散和停留时间等规律;休闲方式选择与休闲文化取向。

3.城市生态环境空间序列规划。对城市的生态绿色空间进行调整,空间规划从用地规模,空间规模,空间序列组织,空间视线及环境效益等方面综合研究,形成“点,带,场”相结合的空间系统。这些空间包括有:城市广场,主要步行街道,城市滨水地带,公共绿地,居住小区绿地,大型建筑庭院及市郊农产品绿地等。

4.城市空间环境功能规划。包括生态效益功能,活动利用类型(游憩,娱乐,运动,集会,展示,分隔,交通……),人流及文化艺术表达等各项功能。规划同时要对城市各主要空间作出系统的主次功能的认定。

5.城市特色风貌的规划。在总体特色风貌目标的控制下,充分考虑环境主要空间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主题等方面的规划。

6.绿化规划对空间进行全面的指标控制。基于各空间功能,生态指标,建设条件确定各空间绿化指标时效要求。绿化指标包括绿化覆盖率,绿地率,郁闭度及叶面系数等。绿化规划要对各主要空间值等特征加以规定。

7.局部空间环境规划。对城市“绿色空间”的人口容量进行测算,制定生态环境目标(空气,湿度,土壤,灰尘,噪音及风等)和环境保护治理的措施。

8.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与区域生态系统的关系。城区与郊区绿地系统的协调关系,区域空间调节关系,休闲人口流动的关系等等。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的开发和建设现今已经即将完工,首先从设计和规划上来说就是与国际接轨的,世界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对整个新区的建设做了一个全面而又详尽的规划和设计,无论是从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研究和预测、城市生态环境空间序列规划、城市空间环境功能规划、城市特色风貌的规划、绿化规划对空间进行全面的指标控制、局部空间环境规划、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与区域生态系统的关系等等这些入手,都是将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和环境很好的融合到了一起,很好的解决了当地环境和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在某些问题上的矛盾。

很好的解决环境问题和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美化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参考文献

[1]吴良镛,面向21世纪的建筑学[Z],国际建筑师协会“北京”(讲稿),北京,1999

篇8

关键词:环境艺术 现代城市 建筑 融合

一、城市环境艺术发展的要求

环境艺术是为实现人类生存居住环境的艺术化、科学化服务的以造型艺术为主导、以科学技术为互动力的系统整合艺术;环境艺术是利用各种艺术方式和技术手段,对实体环境进行总体艺术设计,以创造空间形态美的一种综合艺术;环境艺术是以美学、道德和生态问题为基础的公共行为。发展城市环境艺术就是要按艺术原则进行城市环境的建设。城市环境艺术几乎涵盖了公共艺术、或称室外造型艺术的一切。

二、现代城市环境艺术发展趋势有以下特点:

1.对环境艺术的重视程度普遍有了提高,涌现了众多喜闻乐见、异彩纷呈的精品。从政府到民众都越来越认识到环境艺术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越来越认识到环境艺术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下,在艺术家和建设者们的辛勤努力下,我国城市环境艺术水平大步提高。环境艺术已经成为城市形象的文化艺术名片,成为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的必备条件。

2.科技的日新月异发展越来越推动和支持环境艺术的创新。如雕塑中之有“七彩金”出现,水景中之有音乐喷泉出现。环境艺术照明也在科技的支撑下,以其独特的艺术构思,创造不同环境的艺术风格,给人以美的感受。这就充分印证了19世纪的法国大作家福楼拜关于“越往前进,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在“塔底分手,在塔顶汇合”的著名论断。这就是说,艺术和科学必然要完美结合,互动发展。“七彩金”是我们环境艺术委员会公共艺术部的主任黄剑独创的新型雕塑材料,不锈不蚀,永不褪色。《明皇贵妃马球图》群雕中杨贵妃发髻上用七彩金制作的牡丹花替,绚丽幻变,光彩夺目,打破了金属雕塑的单一色彩,更增加了雕塑的感召力和艺术的魅力。为奥运场馆创作的这群雕塑,人物和马的形态各异,动感极强而富有击球时的热烈情节,足以为奥运会增色,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3.环境艺术的需求正在由大、中城市向小城镇扩延,提升了我国城市环境艺术的整体水平。

4.环境艺术布局由点向线(如道路两侧、水系两侧)和面(如广场、街区、城市)发展。

5.环境艺术的审美取向越来越向“人工环境自然化”发展。崇尚自然、追求自然,促进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三、城市环境艺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由于城市环境艺术刚刚才开始受到普遍重视,目前一些城市,甚至是大城市、明星城市,“环境艺术”水平还不高,“现代化”和“艺术化”还存在很大落差。例如:

1.缺乏环境艺术总体设计。一些城市的街景和天际轮廓线不美,城市色彩不丰富;一些城市没有让人“过目不忘”的艺术精品和艺术标志物;杂乱无序、尺度不当、摆放位皿不当、艺术效果较差等现象每有所见。一些住宅小区虽然很重视环境艺术,但因规划设计不到位,意境不高雅,流于景点的堆砌。

2.个别环境艺术作品过于抽象和另类。特别是个别雕塑作品,没有很好考虑当地居民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情趣,甚至抽象另类到教人看不恤。城市环境艺术是公共艺术,应该能与公众交流,被公众感知和认可。不是大众认可的作品,就不具备在公众场合存在的资格。

3.环境艺术作品雷同和重复较多。艺术的生命是特色,特色的大敌是模仿。建筑造型缺乏变化和特色,造成所谓“千城一面”,出现了城市形象的特色危机。而国外一些城市无论如何变迁,都极力维持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这种特色使人一见之后就把它铭记于心。

4.一些环境艺术作品没有体现出本地历史文化和艺术的环境特色。艺术家努力表现自己思想、风格的艺术品,却往往脱离了城市的文脉与人民的精神风貌。此外,不恰当地照搬国外的名作精品,也成为环境艺术的不和谐音。凡此种种,一些城市给人总的观感是:现代的城市设施,落后的环境艺术。迫切要求我们把城市的环境艺术建设作为城市现代化建设一个重要课题。

四、现代城市环境艺术发展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21世纪的现代城市,不仅要具有现代气息的城市设施,更要具有现代气息的环境艺术。优秀的城市环境艺术是现代城市的重要标志。现代城市的环境艺术应当强调生态性、文化性、经济性。兹分述如下:

1.城市环境艺术首先要注重生态性

环境艺术的生态性可以简单表述为:生态美。即艺术和生态的完美结合,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生态美”初步表述为“由于环境内部生态结构健全、生态系统平衡而表现于外部,被人感知的美感”。可见,在城市环境艺术中首选要注重生态性。

2.城市环境艺术要注重与人文的结合

城市环境艺术的发展,需要与当地的人文环境相结合,与当地的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观等相统一,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注重城市环境艺术与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城市是历史文化积淀的载体。一个城市的文脉,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审美作用和凝聚力作用。现在我们的建筑要找根,有的是找到了我们中国建筑文化的根,有的是找到了欧洲建筑文化的根。这体现了我国环境艺术的包容性和博怀。

篇9

【关键词】常德;地域文化符号;环境设计

人类不同的文化发展方式与发展历史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的地域文化造就了城市独特的魅力与文化气质。其文化气质主要通过以建筑为主体的室内外环境的物质形态符号,向外界传递并让外界感知。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态在城市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对当下城市环境建设具有重要价值。笔者认为,科学、系统地利用常德地域特色文化,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环境,是常德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必然途径。

一、地域文化与环境设计

(一)地域文化与文化符号

文化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创造的各类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的形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其价值。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具有多样性、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的特征。文化以物质形态与非物质形态存在于社会的各个层面,其以物质形态为载体,同时又游离在物质之外的人的意识与社会中。文化包含不同地域内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地域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地域的文化特性,地域文化同时具有传统与时代特征,并以动态的方式进行自我革新与发展。文化在社会生活中以多样化的形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以不同的符号形式与物质载体来传递文化信息并对人类社会行为发挥其作用。文化信息以显性与隐性的形式存在于多样性的符号中,符号可理解为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物质形态,具有地域性的文化符号,则是指具有独特地域性的文化信息的各类物质形态与意识形态。

(二)环境符号

从现代设计的角度来理解,环境是人类生存的自然与人造的空间场所。城市环境由建筑、城市广场、街道、花园、河流湖泊、绿地等物质形态构成,物质形态同时也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向外界传递文化信息。从符号学的角度看,环境构成的各种形态与元素都是承载文化信息的文化符号。环境不仅反映了一个地区、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也反映了本地区人们对生活的理解。以人为活动主体的城市,通过环境系统这一巨大的载体传播,以可见、可触摸、可感知的形态,向人们充分展示自己独有的文化气质并影响人的活动与认知。

(三)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是对人类生活需要进行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是人类社会思想意识、道德伦理、审美情趣、生活方式的集中显性表达与体现。城市的形成与发展都是环境设计的结果,环境设计是人类对物质与精神满足的创造活动。在创造过程中,物质功能的满足是人类生活的必需的最低要求,精神功能的满足则是人类生活的更高的要求。环境设计的范畴是以建筑为主体的室内外空间的各物质形态的创造与改造,具体体现在城市与乡村中的建筑、文化、自然、景观之间的相互依存与融合。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物质的丰富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了人类对于物质功能的需求,精神功能的满足已成为人类一切活动追求的目标。城市的魅力与文化气质则主要通过以建筑为主体的室内外环境的物质实体向外界传递并让外界感知,地域文化的体现对现代城市环境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二、常德地域文化特征

常德位于湖南北部,古称“武陵”,是一座拥有20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常德地处五溪文化、荆楚文化、湖湘文化的交汇处,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与文化遗产,常德地域文化特征基本可概括为以下几个层面。

(一)有多样性的传统文化符号、文化遗存

文化遗存有城头山农耕文化、善德文化、桃花源文化、常德饮食文化等;文化符号有常德民居建筑的形制,以及常德汉戏、丝弦、皮影、沅州石雕、木雕、刺绣、擂茶、陶艺等艺术形式。这些传统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其艺术价值同样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二)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

常德历史上名人辈出,创造了丰富的社会人文文化,既有屈原、陶渊明、杨嗣昌等历史名人,又有林伯渠、、丁玲、蒋翊武、等近现代名人,还有“刘海砍樵”“车胤囊萤”“孟姜女”等美丽的民间传说。其文化内涵涵盖了治世修身,对美好生活、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及弘扬勤俭好学之美德等。

(三)多样性的自然文化资源

常德的地理位置特点使常德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如桃源石门的茶叶、湖区的芦苇等。这些常德特有的自然资源为特色地域文化符号的构建提供了广泛的物质基础。

三、常德地域文化符号的构建

文化符号的构建,是对常德地域文化的符号化过程。笔者从自然、历史、人文三个层面进行收集整理,从符号学角度对文化元素进行分析,并从设计学的视角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归纳常德地域文化系统中各种可以在环境设计中应用与表达的文化符号、文化元素、文化精神。笔者认为,常德地域文化符号的构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科学、系统地分析常德地域文化体系。通过对地域文化的挖掘与整理,建立起常德地域文化的结构体系,以此为常德地域文化符号构建的基础。在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价值的基础上,要结合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突出个性与艺术创新。第二,从环境的物质形态入手,使地域文化转化为可识别与感知的物质形态。将常德地域文化中提取的文化精神、文化元素、造型元素,通过现代设计手法融入城市环境的各个层面,让城市环境在隐形和显性两个方面都能表达出常德地域文化独有的精神内涵与艺术气质。从而使地域文化在城市环境中彰显出独特的文化个性,并形成新的适应时展的地域文化符号。第三,把握好地域文化的传统性与时代性的关系。地域文化随社会发展而革新变化,地域文化具有传统与时代双重特征。日本工业设计师黑川雅之在《设计未来考古学》书中提到:“进入21世纪之际,地域文化的价值不再是保存,而必须构建出具现代思潮及精神层面的积极意义,如此,个人与地域文化的发酵作用才得以产生,进而达到新的发展与应用。”因此,对常德地域文化符号的构建,要分析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时代特征。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同时也要保持创新观念,肯定传统地域文化的动态性和进步性,把常德传统地域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需求的实际相结合,从而使常德地域文化资源在常德环境建设中发挥其价值。

四、常德城市环境设计中的文化符号的应用思路

城市环境设计是个很大的设计范畴,城市环境构成的建筑形态、建筑的外部空间、组成环境系统的各种物质等,都是文化信息的承载者与传播者。环境构成元素与构成形态物质存在多样性的特征,常德地域文化符号在环境设计中应结合环境形态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地域文化符号的应用与文化的表达。

(一)对传统地域文化符号的直接利用

在常德的城市环境设计中,设计师应根据具体环境对象功能性质的特点与要求,针对性地应用传统文化符号。例如,常德传统木质民居建筑的特征与形制、建筑构件等,可用于建筑及其外部环境的设计中;景观设计中可采用反映传统生活形态的雕塑;室内环境设计中则可以将桃源木雕的艺术形式予以应用,桃源木雕具有图案夸张拙朴、题材广泛多样的艺术特征,设计中则可利用其艺术特征结合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设计。同样,在环境设计中,可应用具有常德典型农耕文化特征的各农具形态,以借用、置换、夸张等艺术手法运用于城市广场的景观、室内陈设装饰等,使具有常德地域性的、民俗性的器物散发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文化表达。

(二)对具有地域特色的自然资源的利用

环境设计中,材料是其实现的必要条件。具有地域特征的材料,为地域文化的表达与审美意图的实现提供了多样性的艺术语汇。常德具有丰富的竹、木、石材、芦苇资源,这些特有的自然资源为构建常德地域文化符号提供了广泛的物质条件。设计师在设计中应尊重材料的本质,利用材料自身的审美气质与文化信息指代,并结合具体环境的需求,以创造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环境形态。

(三)对常德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涵的演绎与表达

精神文化在环境设计的应用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具体到不同属性的环境空间个体,是对该环境空间场所精神与场所气质的营造。场所精神决定了场所的本质和特性,不同的场所因人们的活动需求、表达的情感不同,所具有的场所精神也就不同。环境设计中的精神内涵表达是城市环境设计中的重点,也是设计要突破的难点。常德的“善德文化”“隐逸文化”“茶文化”,以及传统民间传说、民俗风情体现出的常德人对于美好生活、社会道德的价值追求,可以作为地域文化表达的元素。环境设计中应充分利各种技术手段、材料及其所蕴含的文化认知,营造具有常德文化精神的环境空间。

结语

文化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不断自我革新与融合,环境设计中对文化的应用应继承传统文化精华。在保持地域特色的基础上,设计师应以追求更好生活的态度,积极创造出适应时代需要的、满足人类需求的、富有文化意味、审美个性特征的地域文化符号。只有尊重本地域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才会对本地域文化继承和弘扬产生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季蕾.植根于地域文化的环境艺术设计[J].东南大学学报,2013(8).

[2]赵江洪.地域性非物质文化与本土设计体系[J].湖南大学学报,2012(1).

[3]黑川雅之.设计的未来考古学[M].王超鹰,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4]刘谊,邵静.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承[J].北京农业,2014(12).

篇10

[关键词]建筑设计;柔性边界;建筑空间

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空间的高强度利用一方面实现了土地的集约利用,另一方面还存在因不同功能公共空间之间融合不当而导致的资源浪费的问题。因此在保证建筑内部空间质量的同时,建筑内外过度空间的高效利用则更应该值得推敲。设计师则不可避免地需要面临在有限的建设用地和资源条件下,对建筑的边界充分利用并进行柔化设计,创造出更多相互延续、渗透的弹性空间,从而实现高效、有序、紧凑的集约型人居环境。

一、边界的概念

1.建筑边界

建筑边界是近来建筑设计中的常见概念,边界顾名思义是两个事物之间的分界线或是分界空间,放在建筑设计当中就可以理解为所设计的建筑实体和周围环境之间交接的部分,包括空间或是分界带,像是建筑旁的河流、围墙、外墙设置等都可以作为是建筑边界,而对于建筑边界的有效处理也是建筑设计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建筑设计师的设计素质也是一种考验。

2.边界的分类

根据建筑边界在界定方式上的不同,又可以将其分为是柔性边界和刚性边界两种,其中刚性边界很好理解,就是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确定分界,一般都是有确切实体来作为分界的,使得建筑和周围环境之间分隔得十分清楚,从外界看能够将建筑实体清晰突出出来,这样的刚性边界处理有一定的好处,在一段时期内也得到了建筑设计师的认可,制造出建筑内外的明显分界,突出建筑特色。但随着人居和谐概念在建筑行业中的不断渗透,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建筑本身的独特性,而且还要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和谐度,处理好建筑独特性与环境融合性之间的关系,因而柔性边界处理方式在近年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3.柔性边界

柔性边界与刚性边界有着明显不同,其可以是没有实体分界线的,可以是一段空间,作为建筑和周围环境之间的过渡阶段,让建筑能够自然地过渡到周围环境当中,也常常可以用“灰色空间”来形容柔性边界。本质上是两个相邻区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既可以作为建筑空间的外沿部分,又可以作为外部环境边界,将外部环境和内部建筑空间联系起来,而不是明确分割开,在现代建筑当中也比较常见。

二、柔性边界在建筑设计边界中应用的作用

柔性边界在近年被得到广泛应用与其在建筑设计和城市环境建设当中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具体来说柔性边界的应用作用主要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

1.实现城市环境与建筑的融合

柔性边界是建立在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的模糊地带,通过柔性边界能够将建筑空间和城市环境有效地融合起来,消除建筑和周围城市环境之间的距离感,将建筑实体自然地融合到整个城市环境当中。像是在新旧城市改造过程中,旧城区与新城区之间就存在着明显的分界,而利用柔性边界则能够消除新城区和旧城区之间的强硬边界感,实现新旧城区之间的良性互动,将原来的城区界线打破掉,不要用生硬的围墙来进行划分,而采用一些绿化带或是城市广场等空间来作为城区之间的分隔空间,让新旧城区能够就此联系起来,从而实现城市环境的一种连续性,而两者之间新旧的不同还能够通过柔性边界的处理表现出层次感来,从而丰富城市环境层次变化。

2.沟通建筑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

建筑内外部空间有效利用对于提升建筑人居和谐性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柔性边界能够将建筑内部和建筑外部有效沟通起来,这样人们从建筑外部走入建筑内部时不会产生强烈的违和感,从而增强建筑内外部的连续性。像是将外部的自然景观部分引入到建筑内部空间当中,既能够有效提升室内环境,又能够将外部环境延续到建筑内部,减少建筑实体对周围自然环境的破坏。再比如新旧城区改造过程中,为了维持老城区和老建筑所塑造出来的年代感,在进行新建筑设计时可以将其表面与老建筑进行同样处理,或是采用老建筑所用的部分材质,或是在色彩上与老建筑色调一致,这样既是对老建筑风格的一种延续,又能够实现新老建筑之间的自然延续,保持整个空间环境上风格的统一。

3.打造复合多义空间满足人居和谐需求

在现如今城市高密度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有限的土地资源已很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日常活动与工作需求,人们行为活动的分散性与多样性需要不同层次的建筑内外空间,因此需要赋予空间多功能灵活使用的能力。然而柔性边界的出现正好能划分出功能新区,这种功能新区不同于其他核心区域所具有的明确专一的功能属性,它身上带有周边环境的映象从而具有复杂多义的功能特点,成为空间层次中的活跃点,激发空间交往能力。复合功能以紧凑用地,从而满足和谐人居环境需求。

三、柔性边界的处理措施

柔性边界在建筑设计和城市环境当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建筑设计师在进行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将柔性边界考虑到建筑设计当中,并通过一些处理措施来将原本刚性边界的建筑进行柔化,从而实现建筑与城市环境的一体化,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处理方法来实现边界柔化:

1.增加柔性构件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在建筑外侧增加柔性构件来实现对建筑边界的柔化效果,实现建筑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自然过渡,这种方法是在建筑外部添加因而对建筑内部空间面积的影响也非常小,不会减少建筑内部面积,这样就不会影响其内部的经济效益。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可以通过在外侧添加高低篱笆或是绿化带的方式来柔化外层,也可以在建筑表面上添加一些通廊、披檐等构件来对建筑外侧进行柔化。像是位于济南市中心的党史陈列馆,它的旁边分别是趵突泉公园和五龙潭公园,为了能够与外部环境融合起来,在博物馆外部的设计上则添加了屋脊、回廊等,外部增加一个绿化带与公园相连起来,将回廊设置在其中,这样公园中散步的人群可以通过回廊直接到博物馆,这样一个设计就可以将原本硬性的博物馆与公园的软环境联系起来。

2.开放建筑底层

开放建筑底层实际上是一种减法柔性设计,是将建筑外侧向内凹一个线性的通透空间来实现与外部环境的渗透。这种方法并不占用外部空间,反而将外部环境充分地引入建筑内部,通过内外环境物质交流与转化的方法来实现建筑外侧的柔化,可以将建筑外侧凹出一部分建作柱廊、玻璃长廊等,形成半开场的公共空间,从而加强边界的渗透,使得此空间的交往活动受到周边其他空间所带来的支持从而形成复合空间,增加了空间的可参与性。

3.丰富建筑表皮

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为了避免占用或是减少建筑外内部面积,可以通过丰富建筑界面的方法来实现柔性边界,在建筑表面做文章,通过对建筑表面材质或是外形进行独特设计来实现柔性化的处理,比如建筑表层材质采用与周围环境风格一致的建筑材料,或是外形上与周围环境风格统一,而且还可以建筑于现在比较火热的玻璃幕墙来实现建筑表面的柔化。玻璃幕墙很多人认为其实刚性边界的代表,将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严格分隔开,其实并非如此,玻璃幕墙处理的好的话也可以作为柔性边界的代表。比如在Z58改造设计中,周围街景绿化比较多,而为了不占用外部面积,办公楼可以不用重新建立绿化来实现柔性处理,而是可以将临街一面的墙壁设计成百叶窗式的玻璃幕墙,通过玻璃的反射能够将周围的树木、绿化带等都映入到建筑表面上,而外墙设计为百叶窗式的又能够和外界环境稍微有些差别,产生一种模糊感,从而达到柔化目的。

四、结语

柔性边界可以说是连接城市空间环境和建筑实物的桥梁,对于推动建设集约型人居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柔性边界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不仅能够缓解当前高密度城市用地紧张的问题,还为人们带来了人性化的建筑内外环境与趣味空间。因而设计师应该加强对柔性边界的重视,继续探索出更加丰富的设计手法使建筑边界更加柔化。

参考文献

[1][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TheImageOfTheCity)[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Derk.de.Jonge.找寻失落的空间[M].谢庆达,译.高雄:创兴出版社,1990.

[3]曹文婉.柔性边界在大学开放空间的应用[J].艺术教育,2015(1):62.

[4]于广民.营造都市与自然的柔性边界——香港置地•约克郡[J].景观设计,2013(5):121.

[5]潘公凯.跨越当代建筑与艺术的边界——生成与营构[J].城市环境设计,2013(7):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