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育的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4-02-21 17:46: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言教育的心得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语言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1

从肥城教育我们感觉到肥城教育同仁,他们教育的情怀,有教育的大智慧。我有以下几点体会吧!

第一个,我认为,一个单位、一个地区,要想把这个事干好,必须得有一个好的带头人。我认为,我们肥城的杜局长,他是个能人。他给我们介绍了很多争取资金的办法。可以说,通过他跟我们交流,他是充满大智慧的。这是一个感觉。他的很多故事,可能大家都听说过。

第二点,我觉得,从肥城教育感觉到,它确实可以出这么几个词:一个是全员、全程、创新、个性、多元等等。

第三点,我感受比较深的是:现在都在讲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现在好多专家也批这句话。说人民满意的教育不一定是好教育。但是我觉得肥城的人民对肥城的教育应该是满意的。肥城的老师、肥城的学生对肥城的教育也都是满意的。因为从他们的精神状态,从他们的音容笑貌我们就看到,他们对肥城的教育是满意的、自豪的。

第四点:我觉得,像肥城教育才真正做到了均衡发展。有好多地方均衡发展,其实都是通过搞一些材料,搞一些形式的东西,搞一些迎检的东西达到均衡。咱们不论是农村学校,还是城市学校,不管是校舍,还是老师,我觉得水平都很高。再一个体会就是肥城教育是高端、大气。大家应该都看到了。你看他们学校,我认为山东哪个县也打不到侧成这样的学校。这么多学校,高质量的学校,我觉得像我们就非常眼馋,觉得他们的学校肥城高端、大气。

再一个就是信息技术应用这一块。我觉得,应该是找到了很好的办法。咱现在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现在都在倡导,都在搞,都很盲目,都很忙乱,到底怎么做?等会我在谈一些想法的时候,我再谈自己的想法。都在做,我觉得肥城,我听了一节音乐课。我觉得音乐课上做的微视频就非常有用,特别是对农村的教育非常有用。我认为请城市的老师做一些微视频,我们农村的这个音乐课上可以用。是吧?他们也享受到城市孩子的这种音乐教育。因为现在我了解到农村的音体美课程开得不全,专业老师少。但是应用了这一教育技术呢,就解决了这一问题。

再一个共同体建设。应该说,共同体建设这一块给我们趟了路子。我们现在也正在考虑共同体建设这一块。这个所以应该说,咱肥城的共同体建设确实做得扎扎实实,做出了成效,非常明显,这是我的一些感受。

谈几点体会:

一个是,对共同体建设的一个认识。我在无锡杨梅小学挂职以后,这个学校最亮的一点就是他的共同体建设。他们搞共同体建设是这么定义的呢?他们认为共同体是借助这个言语和活动产生的一个精神交流、精神碰撞而促进精神层面发展的一个载体。它主要是只在精神层面上,他们这个活动共同体主要在校内。校内的自然活动共同体是什么呢,是教研组、备课组和办公室,当然他们还为了这个,还有一种是自由状态的共同体,就是指为了完成某个主题人物或者参加一项活动,临时组成的,任务完成以后自由解散的一个项目共同体。

会有一些共同体就是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活动,包括专家教师共同组成的共同体。昨天叫教授,叶老师昨天因为共同体提出来一些自己的想法,他提出来的就是老师和学生共同体,他认为这是最主要的,我认为也是这是最主要的。我认为所有的共同体,都是为了干什么呢,就是为了促进教师的共同发展。其实教师发展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体才能够发展。再一个,杨梅小学他共同体呢他有这么几点可以借鉴,一个就是管理中心下移。他们把学校的管理中心都放在在这个共同体上,他们的校长,他的管理人员比较轻松,管理起来比较轻松。他采取的这么几点“放”,就是放什么呢,就是放人权,再就是放事权,再就是放物权和财权。这一块他们都有每个共同体的活动经费,这样呢,就是共同体成员呢,有积极性。一开始就是通过这些途径来把活动先做起来,到了后来这些老师呢就不在经费上去考虑了。他们这个共同体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他们不仅去搞一些校园活动,同时他们还搞一些文化交流,有时候他们一个共同体,倡导比方说搞一个时装秀,要求各个共同体都要参与这个活动,所以他们提出的发展是什么呢,就是通过这样一些有意思的活动,让老师们拉近距离。

老师们当都无话不说的时候,他就能够碰撞,就能够交流,就能够缩短一些隔阂,就能够让这个共同体发展的更快,所以是不是这个共同体每年我们可以搞一些类似的这种的活动,这是我对共同体的认识。在一个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最近可能,特别咱们泰安市信息技术这一块抓的是轰轰烈烈,我的感觉就是信息技术必须早抓,早搞。只要早抓,早搞,早使用,用起来,我觉得,单位才不落后。这是必须的。因为是带动发展必须要使用信息技术,但是还有一个体会比较深的是我发现有一些,在翻转课堂之一块我自己的一些看法。我对翻转课堂,我们什么样的课去翻转,我们设计者必须心中有数,不是所有的课都需要翻转,而是一定的学科,一定的章节,一定的课时他需要翻转,不是每一节课都要翻转,我想。就举小学数学这一个例子,我最近对翻转这一块看来很多资料,看了很多课,我就发现有的课时没有必要翻转到,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数学。教研室李因为这件事,我曾经跟咱课标组的组长史教授,东北师大的,原来是校长,跟他通了电话,我和他说,小学数学这一块你有什么体会?他就和我讲,小学数学绝不能导学案导学,他什么观点呢?他说小学数学非常简单。

其实,教数学的老师都可能有这样的感受小学数学非常简单,他都是通过旧知识获得新知识,而且这些旧知识他需要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在未知的情况下去思维进行碰撞,进行交流,他才能产生火花,他才能产生创造,他才能有一些东西出来。如果我们当时就提前将这些信息提前告诉他,提前告诉他学习哪些内容,他在课堂上可能就失去了兴趣。简单数学教学,我们可以举个典型例子咱们这个平面图形的面积。实质上平面图形的面积就是从数格数数出来的。大家这里有一个小方格,一个小方格的样子,数着数着,太麻烦,他就出来了长乘宽。其他图形不就是长方形转换来的吗。所以,数学其实非常简单,实际操作操作,你就得到了这些知识。所以,我觉得就是有时候,有些东西对这个课设计来说过于复杂。老师成了一个干什么呢,在里面就是一个引着孩子走这个过程,老师成了引着孩子走这个过程,走这个过程。

篇2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我们应该从这七个典型案例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本次警示教育巡演现身说法地讲述了当事人的犯罪过程,分析了犯罪的原因,再现了他们伏法后对亲人和朋友造成的伤害。他们原来有的是兢兢业业的大学毕业生,有的是勤勤恳恳的营业经理、行长,他们都曾经是那么的优秀,那么的出色,那么的受人尊敬。他们曾经有过好的工作,好的收入,好的生活,但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他们没有抵御住形形的诱惑,为了金钱,为了满足奢靡的生活而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如果说利欲熏心使他们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那么盲目信任、放松警惕则是他们犯罪的保障。所以,作为工行审批部的一名员工,我深知审批的重要性,无时无刻不把高效防范风险,杜绝案件发生做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为此,我认为要想立足本职,把控风险,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严于律已,高度负责。

授信审批部门主要是从事审批工作,上对行长负责,下对营销部门负责。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分部员工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树立高度负责的工作作风。我们都知道,对自己严格就是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单位和社会负责。案例中有的同志就是对自己要求不严格,缺乏责任意识,才会把自己逼到了犯罪的道路上,使自己的前途、事业、爱情通通毁于一旦。所以我们干工作最基本的就是用党性、原则来武装头脑,从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完成本职工作,坚决抵御各种歪风邪气和不良的社会诱惑。

二、严谨高效,求真务实。

无论是法人业务还是个人业务,都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那么我们审批部的从业人员在保证审批效率的同时,更应该严谨地对待每一笔业务,照章行事,不走形式,脚踏实地。对于有争议的问题,要敢于坚持真理,用文件讲话,用制度衡量,绝不可以通过变通等手段诱导和从事非法操作等违规行为。

三、严肃认真,拒绝盲从。

俗话说“人熟为宝”很多做案人就是充分利用了人们对他的信任、熟悉、疏忽而达到最终犯罪目的的。在巡演中,我们不难看到那些作案人假借工作的名义,明明是休息,也到单位来操作业务,而他得逞的原因不正是因为同事们对他的熟悉和信任吗?而他做案的王牌不正是那张满是殷勤的笑脸吗?所以我们审批部的员工应该头脑冷静,对事不对人,做业务时只讲业务,拒绝人情,绝不可以因为同事的情份,亲友的关系,上司的指示等原因而出现任何毗露,对于那些讲人情、走关系的业务更应该格外小心,认真审查。同时拒绝后补资料等敷衍的语言和行为,做到绝不盲目服从、盲目信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过硬的业务本领,每一笔业务都要从严把关,从严掌控。

四、严追细查,强化监督。

篇3

通过北京市中关村中学邢校长的培训,让我明确了什么样的教师才是最受欢迎的教师;班主任以及班主任工作的职责是什么;班主任治理的聪明和技巧;怎么样才能算是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老师。班主任在学生全面发展的成长中起着导师的作用,并负有协调本班教育工作和沟通学校与社会、家庭教育之间的联系的作用,是学校对外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渠道和窗口。

1、热爱班主任工作是做好班主任的条件。热爱班主任工作,是干好班主任工作的源泉和基础。只有爱这个工作,才能想办法、动脑筋,才能全身心投进到班主任工作中,也只有热爱这个工作,才会取得成绩,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2、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核心。

尊重学生,就是把学生当“同等的人”来看,承认只有差异,没有差生;信任学生,就是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学好,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只有独具慧眼,才能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才能鼓励孩子不断探索,使他们才华得到淋漓尽致发挥。

宽容大度。这是班主任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宽容首先表现在能容忍学生对自己的不满。“假如你想有所作为,就要预备承受责难。”假如你不相信这句话,不按这句行事,那么你就永远不可能成为一名出色的班主任。宽容还表现在能容忍学生的缺点和错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为稚气未脱的学生,出错误是他们的特点,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容忍学生出错误,不要一棍子打死。

爱学生还表现在善于鼓励学生、赞美学生,因此,在班级的教育教学中,班主任应该以鼓励代替批评,以赞美来启迪学生内在的动力,让学生自觉地克服缺点,弥补不足,这比你往责怪,比你往抱怨会有效得多。这样将会使学生都怀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创造出*的氛围,有利于学习的成功、班级的进步。

对于这点我深感惭愧,平时对学生苛求的太多,看到学生的不足,或学生出错总会忍不住往大加批评,有时连一点余地都不留,把师生关系搞的非常的尴尬紧张。

很多班主任把心底对学生满腔的热爱都凝成冷峻的面孔和严厉的目光,以致学生并不知道老师心中还有爱。想想自己平时的言行,不禁为自己平时的言行捏了一把汗。实在我们很多的班主任,缺少爱心。对待学生,不是发现优点,肯定成绩,而是担任教育*,专找缺点,将题目“放大化”,因此,有很多个性突出。多才多艺的学生被我们当作“差生”而被打进“另类”。

3、加强师德修养,做学生为人的楷模。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体现师德的重要性之一,就是榜样作用,班主任不应该靠权力和大道理来施加影响力,而要通过自己的行为举止,用启发的方式,身体力行地做好垂范。一个好班主任,影响的不是孩子的现在,而是孩子的一生。因此,进步思想道德水平,加强自身修养是对每位班主任的基本要求。

4、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做知识的富有者。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最不能原谅的就是老师的一知半解,在知识更新加快、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今天,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学生并不由于教师年龄比他大而信服你、尊重你,而是由于你确实知识渊博才敬重和信任你,假如没有真才实学很难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故班主任要加强学习,走终身学习的路子,成为学习型教师。对此自我更是惭愧,体会也是非常的深刻,作为一名高中教师,除了自己专业知识以外,感觉几乎空空的,很多的方面都没有学生懂的多,也难怪学生缺乏敬佩的目光。

5、具备多种能力:班主任要具备的能力很多,如观察、分析、判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谈心和谈话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交往能力、总结工作的能力、处理应急事情能力等。既是*员,又是保健医生,还是工程师和艺术家,如在班级建设中,要形成良好班风,就要善于组建有力的班委和团支部,就要开展活动,以形成学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培养集体意识,这就需要组织能力等。

作为班主任,要让你的学生深深地感到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是他一生中最难忘、最快乐、最充实,也是收获最大的一段时光,并对你产生情感上的依恋、人格上的崇拜,道德上的折服。一句话,由于有了你而幸福

通过听北京教育学院张红教授的讲解,让我内心深感震撼,平时很多已经习以为常的教育行为,可经过张教授的讲解,才发现实在我们很多的时候都是在重复同一种行为,再说“空话的实话”。让我们不得不对我们以前的教学行为做出深刻的反思。张教授从一种理论的高度上,深进浅出的讲解中,道出了我们目前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题目,不仅对我们班主任的工作又很高的指导意义,对我们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以及我们在生活中的生活都有一定的指导性作用。她以为,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具备的品质

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思想境界,包括做人的境界与做事的境界。

其次,要有聪明,指正确的目标(条件性反思)以及达成目标所采取的尽可能多的方法(技术性反思)。

再次,要要有好的态度,对于能够改变的事情努力往改变它,叫做勇,对于不能改变的事情接受它,叫做仁,能够正确地区分这两者,叫做智(摘自圣经)。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智者不惑。总结的是多么的深刻啊!

经验应该是在不断的积累中形成的,已经工作4年了,这四年中,在学习和工作中,是不是一直在积累,进步呢?仔细想来,实在很多都是在做着机械运动,重复以前的工作。更可怕的是有一些老教师,工作20多年了,却还是成绩平平,更是让人惊心。老师免不了俗,但不要庸俗,不要没有格调和品位,对待学生工作上应该往较真,但不是和学生较劲。由于较真是就事,而较劲就是对人了,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篇4

一、重视学习兴趣教育

在教学数学知识时,通过有关的实际例子,说明数学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意义,鼓励学生学习成才,并积极参加数学实践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成就动机。提倡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所有的数学成就都是在旧知识基础上的创新,这一切都源于对数学浓厚的兴趣。源于强烈的创新意识。

一个人涉猎知识越多,知识面越广,其创造性思维就越活跃,创新能力就越强。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学习更多更全面的数学知识,为将来的创新活动奠定扎实的数学功底。学生在接受教育和获取知识的同时,形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

二、正确认识数学中的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素质基础。即在全面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中小学生对数学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以及创新个性的问题。

三、营造数学学科创新教育的氛围

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力,应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教育的氛围。

1、数学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

这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可忽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应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2、具有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

在数学教学中,应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并重的模式,实现由“教”向“学”过渡,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3、教师给予启发性指导

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常常需要教师给予指导.应设计好有利于学生继续展开思维的问题,如;题目要求什么问题?你是怎样想的?如果知道哪些条件/你就有办法了?你能从已知条件中找到你需要的条件吗?等等。督促学生进行解题后的反思和总结,有利于思维的深入发展。

4、创造一套适应创新教育的课余活动。扩展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结构,扩大视野,真正提高学生素质,着眼于未来。

四、体现生活之中有数学

新时代的教育主张教育与实际运用相联系,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也就是要学以致用。新教材改变了以往数学教材只注重单纯数学知识、远离生活实际的体系,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就在实际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的理念,尽可能地把数学知识引入到社会生活场景中,把生活中的计算编到例题和习题里,体现了生活中有数学也需要数学,带领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现代化的生活更是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身边,我们时刻都在和数学打交道,数学已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需要就足以引起学习的愿望,何况教材中许多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也激发了学生好胜心和兴趣,缩小了学生和数学理论的距离,数学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了。只有课堂教学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学生才愿意上数学课,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五、倡导团队教育

班集体对学生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集体的作用是巨大的,学生都有一种强烈愿望希望自己成为班集体中的重要一员,希望融入其中,被班集体接纳,并在集体中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对别的同学有影响力。这种心理一旦得到满足,他会找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看到自己的作用、自己的价值,于是能放松自己、增强信心、积极发言、大胆表现,从而努力学习。让学生感到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极大的作用。

六、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篇5

参加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会的心得体会

4月5日、6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云南省中小学课堂教学研讨会,聆听了于永正、薛法根、贾志敏、吉春亚四位特级教师的公开课,他们的课无不闪现着思想的光辉,人性的光辉,中华民族语言的光辉,学生全面发展的光辉,师生共同成长的光辉。

他们的课是那么的实在。返朴归真的原生态语文教学又回到了我们的课堂。我们看到了语文课堂的三实:真实、朴实、扎实。他们都非常注重朗读的指导。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读书,这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文章中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必须通过朗读才能充分地体现出来。文章读得越好,越能说明学生理解得透彻并受到感染,就如同站在作者的立场上替作者说这番话一样。因此,文章一旦被学生高声诵读,就会变得好懂和易解,我想这就是所谓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语文课还有一点也是尤为重要,那就是背诵,学语文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如果我们的语文老师在自己的语文课上给学生两三分钟时间,背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段话……持之以恒这样去做,学生会受益的。这四位大师在自己的课堂上都体现了如何朗读和背诵。

下面我就薛法根老师执教的《我和祖父的园子》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综观薛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让我感受到了语文训练的“实在”和“精妙”。薛老师从词语的听写入手,步步深入,环环紧扣。不管是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还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情景,或是进行有感情地朗读,用好词来练写句子,都充分体现了教师教学的实在。教师教得实在,学生自然得益匪浅。

一、真正的大自然课堂

辅助手段简单。薛老师没有让事物投影、电脑、多媒体、各种精美的音乐动画占领讲台和课堂。学生在课堂上所能的,是自己的个性化理解,是自己独特的个性化感悟。教学程序简单。薛老师突出文本,注重阅读,整堂课就是在阅读中体验、交流、感悟,最后加以提升,让学生学习作家独有的语言方式来模仿写作。真正做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我以前也听过语文课,觉得很多老师是把文字和图片呈现给学生来理解课文,而薛老师却是把文字和图片融进了学生的脑海和记忆中。

二、轻松幽默的自由课堂

课前,薛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一次对话,他向同学们问好,问同学们知不知道他的名字。刚开始,同学们不怎么敢说,在薛老师的微笑鼓励下,同学们开始大胆发言,有的甚至直呼其名,薛老师听了还对其进行表扬,说明他认真听老师的自我介绍。整节课,我们大家都被幽默诙谐的语言,灿烂的笑容,教学的艺术深深感染,似乎满屋子的学生、老师和作者一起走进了祖父的园子,感受到园子的生机勃勃、自由自在、丰富多彩、鸟语花香、鸟栖虫居;和祖父一起下种、栽花,一起拔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由、快乐、无拘无束,尽享祖父的宽容、疼爱、慈祥;和作者一起畅想、怀念、憧憬……薛老师,带给了大家轻松与自由,让学生觉得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听了薛老师的课,我深刻地领悟到真正能吸引住学生的是老师的魅力,这要靠自己在平时教学中不断地积累和探索。

三、令人向往的实效课堂课始 薛老师让学生听写三组词语,然后给词语分类。之后说出听写词语的目的是训练学生上课时要用心听、用心记。接下来让学生朗读课文,先让学生找到“园子里有什么,”再说说“我在园子里怎么样,”最后提出疑问“我为什么会这样?”从而明确了本课的中心:因为祖父的爱和宽容,让儿时的我享受到快乐。教者独具匠心,让学生用自己已经掌握的词语概括园子的美、概括“我”在园子里的感受,体会在园子里自由自在的心境。玉米可以长,也可以不长,长与不长,就看它愿不愿意,有随心所欲的感觉,完全没有约束,看过蝴蝶飞么?忽高忽低,忽近忽远,忽快忽慢……那才是真正的自由。让学生体会到一份无法体验到的自由和快乐。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感悟人物的思想感情,他以朗读为突破口,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地读书活动,使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学生的每次阅读,薛老师都注意点评和引导,有时也范读,让学生注意听,把自己读的和老师读的进行比较,并告诉学生,读时要有节奏,有变化,重音要读出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与主人公融为一体,和她一样调皮,一样自由,一样可爱。

这样入情入境,感情自然流露,对课文也就有更深刻的理解了。同时,让学生尝试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借昆虫、庄稼来表达自己的快乐,叫借物抒情。表达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幸福感。这一点,对学生今后的阅读、理解是非常有帮助的。一系列有序、有目的的引导不露痕迹,看似平淡,却是功夫深啊。

灵活运用的诗意课堂,在学完课文倒数第二自然段后,薛老师没有放弃将学生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上来,引导学生用笔来思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用“……愿意……就……”来写句子,在他的指导下,学生写出了不同的句子。薛老师让学生进行交流,读自己写的句子。薛老师也范读学生写的句子,并强调:三分文章七分读,给学生带来积极、愉快的情感。从孩子们交流的语句中,不难看出孩子们的心情也沉浸在作者祖父的园子里,自由地放飞。

篇6

关键词:默会知识 体验式教学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023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等教育中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呼唤越来越迫切,如何运用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对当代大学生施教使之成为创新型人才,成为众多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不懈探索的课题。基于默会认识论的体验式教学模式能够真正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创造出一片全新的沃土。

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呼唤基于默会认识论实施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毕业生素质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差;大学生家庭对子女的期望值高,等等。在这样的状况下,高等教育迫切需要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来增强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教育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对象即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进行培养的教育方式,是关于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在现有的经济形式和市场环境中,创新创业教育尤其重要,一方面,我国高校毕业生逐年大幅增加,而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企业用人计划大面积缩减,这两者之间虽然存在着矛盾,但是创新型人才却仍然受到企业的热捧;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苛刻,如对实践经验的要求。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学校摆脱以上两种矛盾,走出尴尬处境的重要举措。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办学理念,有其独特的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其中,创新是灵魂,创业是载体,创新创业是一种实践行为。创新创业教育是把人的“知”与“行”统一起来,实行“教、学、做相统一”、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性学习教育模式,是对目标性与操作性进行有机结合的系统学习过程。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为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也适应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构想。它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为源头,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和制度创新之路,形成创新型、创业型人才脱颖而出的培养教育机制,构成创新型国家的有机组成部分。

创新创业教育是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因此,应该围绕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提高来进行。更具体地说,就是要从创新创业知识、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人格和创新创业情感等创新创业综合素养的构成要素方面来展开教学活动。但想要把这四个方面很好地统一在教学活动中,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难以取得较好效果的。传统教学方式主要对学生实施明晰知识的教育,而实践中,创新创业却需要大量的默会知识,因此,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基于默会认识论来实施。 默会认识论来源于波兰尼对知识的分类和默会知识内涵的确定。默会知识的概念是匈牙利裔英国哲学家波兰尼首先提出的。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由于其可以被语言表达出来,故称之为名言知识,又可叫明确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它是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故可称之为非名言知识,又称为默会知识。本质上,默会认识可以看作是一种难以用名言符号来充分表达的理解力,一种领会经验、重组经验以期对之实现理智控制的认知能力。默会知识不能充分地用语言来表达,却可以通过行动来表达。同时,默会知识也是可以学习、传授、积累和批判的,但是,其学习、传授、积累和批判的方式不同于用语言来表达的明确知识。创新创业的前提是默会知识的拥有,创新创业需要主体在综合运用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挖掘知识、创造知识,能够利用现有知识碰撞和激发出新知识、新思想、新创意和新技术,并通过行动去实施和践行,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去调整和开拓,最终实现其目标。

总之,基于默会认识论实施教育是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可以说,没有默会知识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为空中楼阁。

2 体验式教学是最好的默会知识教育

1970年,美国未来学者阿尔文・托夫勒在其《未来的冲击》一书中首次提出“体验经济”一词。他认为经济发展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等浪潮后,体验经济将是最新的发展浪潮。同时,认为体验经济时代中,体验能够使体验主体对事物的认识由感性飞跃到理性,使认知得以深化,情感得以升华。1984年,大卫・库伯在他的《体验式学习》一书中提出体验式学习理论,认为体验式学习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从具体的体验到观察和反思,然后形成抽象概念,在新情境中检验新概念的含义。体验式学习揭示了所有通过反思和概念化的体验到实践,再到进一步体验的学习循环模式。体验式教学是体验式学习与教学过程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它强调教学互动、自主参与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由此,我们可以说体验式教学就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用亲身的经历去感知、理解、感悟和验证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要求教师根据所讲授的不同内容,设计出不同的体验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内化知识、升华情感、积累经验、提高能力,突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体验式教学具有亲历性、个人性、情境性、缄默性、趣味性和师生互动性等特征,体验式教学是最好的默会知识教育。默会知识的特点与体验式教学特点具有高度契合性,默会知识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需要通过学习主体在体验中把握和重组,从而使得学习主体能够将教师所传授的明晰知识内省化为自身的默会知识,同时,将教师与其他同学的默会知识通过体验、交流、共享而扩展和吸收。体验式教学模式包括五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其主要以学生的体验为主,教师在学生整个默会知识内省化和社会化过程中,起着设计、引导和指导、启发及对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并升华的作用。体验主体――学生对各环节中所渗透的大量默会知识通过有效方式进行体验和分享并不断提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创新活动。学生在体验教学过程中的几个环节是:第一,初始体验。主要指教师在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特征的基础上设计出教学提纲和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体验。体验式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需要教师在设计课堂内容和环节时要考虑如何将大量的默会知识渗透入教学环节中,让学生不仅能够积极参与,并能深入体验。第二,觉察。觉察是学生在体验过程中,通过分析、研究来体会并感悟出体验教学过程中的默会知识。默会知识的情境性、默会性等特征决定了它的领悟或顿悟需要学习主体在体验中细细觉察,通过感官和知觉系统来对其间的默会知识进行识别。第三,交流和分享。交流和分享几乎是同步进行的,学生与教师间、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能够使大量的默会知识通过深度交流来实现共享,在共享中可以使不同类型的知识进行转化并被吸收和内省化。第四,整合运用。学习主体对知识的掌握不是最终目的,交流和分享不仅是为了获得感性体验和认知,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从感性体验中获得更多的理性认识和掌握相关的默会知识,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在默会知识的重组和整合下,对各种不同的知识进行整合运用,从而最大化地使知识发挥协同效用,创造出最大化的知识价值。第五,不断创新。创新的基础是创新主体掌握大量的默会知识,能够重组经验和知识,以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和创新是将所学理论用于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是新一轮体验的开始。正是在这五个环节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更多的默会知识,也提高了思维、实际动手及创新等多方面的能力。

总之,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所充当的角色更多的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通过为学习者创造仿真的学习环境与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内在激情,以形成学生团队学习意识与体验,促进学习者自身行为适应客观环境的改变,使学生通过默会知识的学习和领悟乃至顿悟,完成由“学会”(明晰知识)向“会学”(默会知识)的自主转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是主角,教师只是辅助和学习环境的创造者和提供者。

3 基于默会认识论的体验式教育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默会认识论的体验式教育教学是依托于难以言传的默会知识对学习者进行教育的教学方法。由于默会知识与明晰知识是截然不同的知识类型,有着缄默性、情境性、个体性等特点,因此,这种体验式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着明显的不同,需要教师能够通过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手段来对学生进行体验式教学,使学生在情境、体验和顿悟中来掌握大量的、有更大价值的默会知识,在增强学生知识整合和利用的同时,不断运用默会知识进行创新和创业。不同专业的基于默会知识的体验式教学存在一定差异,但基本的原理是相同的。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来说,这种体验式教学模式主要有:

第一,案例分析。案例来源于生活和实践,并被理论化、系统化、凝练化的知识缩影。通过案例教学和讨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培育和锻造学生的创新能力。案例富含大量的默会知识,仔细体验、挖掘案例中蕴涵的默会知识,可以使学生获得一种情境感,设身处地思考问题,并通过对问题的研究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由于教师一般拥有较丰富的默会知识和较强的创新意识,通过案例可以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创新体验,提高创新能力。当前,高等教育中的案例来源和数量存在明显不足,应积极鼓励校际、校企合作来推进案例库的建设。

第二,商业模拟。商业模拟是通过沙盘模型或商业软件将学生放入一个虚拟的企业环节中,让学生扮演或模拟和现实中的企业员工具有同样职责的角色,自主决策、自主运营、自主管理、自由竞争和自负盈亏,在相同的条件和资源环境下经营管理这个虚拟的企业,体验战略决策、生产研发、营销竞争、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关键环节,寻找机遇,发现错误,规避陷阱,通过学生的切身体验和训练,达到深化理论知识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的目的。其核心是通过学生对经营决策中默会知识的亲历和感受来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三,角色扮演。所谓角色扮演,是通过让学生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实施所扮演角色的职责与职能,来使学生体会一定的情境并解决相应问题的活动过程。任何社会角色职能的实现均需要大量的默会知识,甚至需要很多外人难以体会的知识和感受。通过角色扮演可以使学生在实施角色职能的过程中,能更好地学习、体会和消化相应的角色知识,并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如让学生利用一定的时间来真正地从事实地销售工作,了解、体验整个实践过程中各个环节,并通过与同学的探讨、与顾客的交流来掌握角色行为所蕴涵的大量默会知识,同时将其相应的活动过程、所面临的问题、解决方案等通过幻灯片的形式再现出来,让其实践教师的角色行为,通过向同学传授,与同学深入交流,使学生可以深刻体会角色行为和职能,并能通过角色间的共性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

第四,读书和商务报告。读书并非读读而已,而是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对书中文字、符号等明晰知识的阅读来思考并内省化为自己的默会知识,同时,通过自身默会知识的重组和外部实践活动来写出相应的商务报告。商务报告是指如调研报告、咨询报告等商务文书,是学生对书中知识的运用,是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书面资料。学生通过商务报告对自己所读书中内容的总结和使用,是对书中明晰知识通过内省化为自身默会知识,并进一步外化为明晰知识的复杂过程。

第五,室内拓展。室内拓展是在教室内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来培训和拓展学生技能的一种方法。如教师给每组学生一定的器材或材料,让各组学生根据一定的规则来对材料或器材进行加工或管理,使学生间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和共同努力完成相应的任务。这种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共同合作和学生间默会知识的交流和共享甚至碰撞来激发创新思维,以出色地完成任务,赢得竞争。

第六,创业计划与实践。在当前就业压力剧增的状况下,大学生创业教育显得更为重要,因此,要求高年级学生编写创业计划不仅是基于默会知识的体验教学方式,更是对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当然,学生编写的创业计划并不要求多么宏伟,但必须是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并能够利用一定的资源来进行实践。这种体验式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大学期间所掌握的明晰知识和默会知识能够被表达出来,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创业计划的编制和实践培养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精神。

此外,如导师制、与专家会谈、管理游戏、创新实验室、创新创业竞赛、在企业内实习等体验式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的情境,从而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默会知识教育机会,同时也为其走上社会进行创业与创新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基于默会认识论的创新创业体验式教育教学保障思考

由于默会知识特性不同于明晰知识,其难于用语言、文字、图表等形式表达出来,因此,对于默会知识的教育教学实施与评价需要有相应的保障措施,主要有:第一,基于默会认识论组织教育教学的教师。教师是这种教育教学的实施主体,他能够通过组织材料和授课过程来予以实现。第二,积极投入体验和默会的学生。学生积极投入体验并领悟所学理论和实践中的默会知识才能产生实际效果。第三,基于默会知识的各种教学理论与实践材料等。教学理论与实践材料需要更多的蕴含默会知识,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第四,基于默会认识论的考评体系。默会知识更加注重过程和行为本身的考核,与传统教育教学方式仅注重文字表达等明晰知识考核存在巨大差别。第五,校方需要为此创造相应的教育教学氛围和平台。

总之,基于默会认识论的创新创业体验式教育教学需要教学主体、客体、对象、措施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协调,才能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施效果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韩美贵,刘智元.创业教育课程中实施体验式教学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

[2]马丽娜,南纪稳.探究体验式教学[J].当代教育论坛,2007,(6).

篇7

关键词:改革;探究性实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分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177-02

在物理新课程中,探究性实验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教师们普遍反映的一个难点,如何实施中学物理课堂探究性实验教学?如何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情境?本人根据实际教学过程所总结的几点体会谈谈自己不成熟的观点。

一、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考察我们当前的实验教学的现状发现,不少课堂上,学生们也在自己动手,也在忙于收集数据,解释并求证结果,但是如何根据有限的线索确定证据收集的方向,如何在不止一个可能合理的解释面前做出决策呢?这对于学生至关重要,但这个环节常常被教师替代,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实验设计要具有探究性是指:所设计的实验包含的物理规律往往隐藏在较深的层次,需要学生去挖掘。实验的条件和结果之间往往存在较大的距离,需要学生去跨越。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往往不太明确.需要学生通过尝试错误,得出假设并验证假设来寻找。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依据新课程的理念,不断改进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最好的效果,同时还要引起学生的实验兴趣。通过演示实验,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可以使学生感兴趣,通过学生实验,让他们感受实验的乐趣,从而对学习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要在内容上把握主干,形式上注重质量

很多教师用“高效益”的方式将实验的结果得出的规律告诉学生,然后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反复通过习题训练理解掌握规律,而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老师对于学生的实验探究要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指导。虽然探究学习方式开始会比较耗时,但由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较为深刻.完全可以在后续的学习中通过少花时间用于反复巩固而补回。最值得选择的内容应该是对于学科来说具有核心和基础地位的那些概念和规律性知识,因为学生真正理解了这样的知识,就等于掌握了学科知识的主干,形成了扩充和扩展自己知识结构的能力。

三、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形式

探究性实验教学应该说可以形式多样化,教室、实验室、野外、家里都应是探究性实验的场所,人数可以是一个或几个甚至几十个,不仅局限于正规实验器材,还可以是自己制作的简易器材。当然在实际教学中,最常用的是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

1.课堂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其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接受物理知识,为理解提供直观材料。传统的物理演示实验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缺乏对实验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根据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设计原则,在演示实验中,要通过增加演示实验的创造成分,给学生提供更大的思考空间,把部分有探究价值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探究实验。在课堂的演示实验中应先让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的装置,要让学生人人有自己的猜想、观点、看法,并努力形成各自的实验设计,然后在教师的提示下操作实验,得出正确结论。这样改进后的新的实验教学环境,应该说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有更多的实验热情和探究欲望。所以笔者一直认为,即使是教师的演示实验,也要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可以由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教师操作,或由一个学生为大家演示。

2.学生分组实验。传统的学生分组实验教学,通常先由教师就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数据采集及处理办法清清楚楚地讲一遍,然后学生动手实验,教学时间一般为两课时。实验中学生只是“照方抓药”,难以激发他们的实验积极性。应当说几乎每一个学生实验本身都蕴含着探究的成分,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前增加实验的未知性,实验时间可放在知识教学之前。

四、实施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存在的困难

在新课程中如何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在探究性活动中,学生确实可以获得更多自主探究的空间,但正像一位同学所说:“这样的实验需要自己去猜想、去探究。通过实验可以验证自己的猜想和设计是否正确,这种方法既促使我们动脑,又锻炼了勇于猜想、大胆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可学校没有这么好的实验器材,也没有这么好的实验环境啊。”另一位同学说:“我也想自主探究,自己得到实验的方法,得出有用的知识,可我的知识不够,实验的能力不行……”

首先,物理教师本身的主观因素。部分教师不愿意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认为做实验花费时间,影响教学进度;还有部分教师不愿意钻研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方法,导致教学方法单一化,影响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开展。

篇8

关键词:职业选择 新社会阶层 大学生群体

一、研究背景和方法

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制度、产业结构、分配方式的变化,我国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新社会阶层。所谓新社会阶层,是指广泛分布在我国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的知识分子。新社会阶层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大学生群体如何认识新社会阶层?新社会阶层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有哪些影响?两者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

2.研究方法

通过访谈调查的方法提炼大学生群体对新社会阶层的认识和新社会阶层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因子,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得到了第一手数据作为论文分析的基础。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均是针对北京市八所有代表性的高校进行。调查对象比例基本与当前北京高校在校生比例一致:重点高校与非重点高校比例为2/3、男女比例为3/2。共发放问卷1600份,收回有效问卷1309份,回收比例为81.8%。

二、新社会阶层影响大学生群体职业选择的分析

职业选择又称职业选择意向,是劳动者对某项职业的向往,也就是希望自己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

1.新社会阶层影响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

调查结果显示,85%的大学生认为新社会阶层“先就业后创业”的经历和观点影响他们毕业后的职业规划。在不同家庭收入背景的大学生调查中,我们发现经济困难家庭(根据北京市政府公布的标准,我们界定家庭月收入在1200元以下的为经济困难家庭。——作者注)的大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社会阶层“先就业后创业”观点。来自不同家庭收入的大学生中,家庭月收入在1200元以下认为受到影响的达到86.02%。这些学生多来自农村和中小城镇,家庭经济收入不高,本科毕业后没有足够多的社会资源和经济条件可以依赖,只有先就业维持基本的生存。

2.新社会阶层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期望

调查结果显示,新社会阶层思想行为影响大学生工作期望,但是影响的比重是不同的。家庭月收入在15000元以上的大学生,影响比重为66.13%,家庭月收入在1201元到4000元之间的大学生,影响比重为62.37%。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新社会阶层思想行为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期望程度是比较高的。不同年级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影响期望的比重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逐渐清晰。

3.新社会阶层影响大学生工作地域的选择

调查结果显示,36%的大学生认为新社会阶层在二线城市取得成功的行为会影响自己对工作地域的选择。家庭月收入在15000元以上的大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社会阶层思想行为对职业选择地域的影响,比重达到了40.32%。家庭月收入在15000元以上的大学生群体家庭条件相对较好,成长视野比较开阔,加之有一定的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资源支持,有一定的能力去实现自己建功立业的想法,在思想行为上更接近新社会阶层的观点。

三、结论

1.大学生群体对新社会阶层主观认识模糊

新社会阶层是改革开放后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产生的新的群体。而大多数大学生能够对新社会阶层的思想行为和新社会阶层的发展方式做出辩证的判断。对于新社会阶层人士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予以肯定,并乐于学习;对于部分新社会阶层人士通过违法违纪手段进行发展的方式持否定态度。但大学生对于新社会阶层这个新兴社会群体的关注度并不高,在一些问题上对新社会阶层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2.大学生群体与新社会阶层客观相互需要

大学生群体拥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储量丰富的知识和一定的工作技能,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依靠力量,必然会受到新社会各个阶层的重视。新社会阶层作为一个有利益需求和话语主导需求的阶层,会主动寻求大学生群体加入。在中国当前的经济环境中,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形势严峻,需要寻求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就业岗位。新社会阶层所涵盖下的行业和企业成为大学生职业选择和现实就业中最为集中和最为主要的去向。

3.大学生群体与新社会阶层长久相互影响

新社会阶层的职业选择模式影响着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轨迹,吸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新社会阶层的行业。大学生迫于就业的压力也不由自主地加入到新社会阶层的行列。现在新社会阶层的中高知、高资群体就是由当年的大学生群体发展起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进入新社会阶层行业的大学生大部分必然会成长为新社会阶层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主题班会 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C-0071-02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主要是运用心理学相关理论,利用班级的团体特征,采用团体辅导、咨询和治疗的技术,从而认识和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的心理问题和困扰。由于其具备新颖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不仅扩展了大学生主题班会形式和内容的空间,而且为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深入大学生群体提供了新的平台。目前学者们对大学生主题班会的研究主要涉及大学生主题班会的内涵与意义、指导思想、设计原则、形式、实施过程的研究和创新的研究,还没有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模式和内容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本文旨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模式创新进行实证研究。

一、研究过程和结果

(一)研究过程

以广西某高校2009、2008、2007、2006级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每个年级挑选3个专业(文科、理科和工科),每年级3个班级,共计12个班级,总人数724人,男性326人(45%);女性398人(55%)。本研究设计了《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调查问卷》,让研究对象就自身在学习与生活环境中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描述。

(二)研究结果

1.统计结果表明,涉及大学生具体的心理问题共有47种,经过筛选、整理和归类分为生活适应问题、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与性心理问题、性格与情绪问题、神经症等6类。就总样本724人而言,生活适应问题405人(56%)、学习问题340人(47%)、人际关系问题304人(42%)、恋爱与性心理问题282人(39%)、性格与情绪问题181人(25%)、神经症123人(17%),可见,生活适应、学习和人际关系问题是大学生比较关心和突出的问题。

2.各常见心理问题在不同年级的分布表明,无论哪个年级,生活适应问题都是主要的问题,同时大学生比较关注学习问题。人际关系、恋爱与性心理也是大学生比较关注的内容,大学生希望了解和掌握相关方法和技巧,以及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性格与情绪的关注程度相对较低,可能与大学生自信心和个性有关。对神经症关注较少,并不是说大学生没有相关症状,而是相关专业知识较少,不知道如何去区分。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3.从年级趋势来看,生活适应问题在大一需求最高,大二、大三降低,并渐趋平缓,大四需求又逐步上升;学习问题方面,大一需求最高,大二、大三逐渐降低,大四需求升高;人际关系、恋爱与性心理、性格与情绪和神经症问题,大一到大四逐渐需求升高。可见,针对每种心理问题年级需求趋势而言,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应在大一和大四多涉及一些生活适应和学习方面的内容,人际关系、恋爱与性心理、性格与情绪和神经症等方面的内容应随着年级逐渐增加。

4.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形式是活动开展的主要载体,本研究以张锐在《主题班会形式综述》中提出的主题班会十二种形式为基础,同时按照团体心理辅导的要求进行了整理和修正,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四种基本活动形式:模拟表演、咨询答疑、专题辩论、社会实践。本研究在主题活动设计、策划和实施中均采取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方式。即以各班级的心理委员为基础,通过志愿参与原则组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工作团队。一年内,各年级团队按照上述四种基本活动形式进行主题活动设计,开展活动共计122次(其中大一52次;大二37次;大三22次;大四11次)。经分析发现,不同年级倾向采取的主题活动形式不太一样。低年级的学生比较喜欢以模拟表演的方式开展主题活动,高年级偏好需要深层次思考的形式,如专题讨论;大二和大三对咨询答疑的形式比较偏好,可见随着学习和生活逐渐深入,大学生比较关注个别问题的解决;从大一到大四,学生逐渐关注社会实践类的活动形式,显然与即将走入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有关。

5.本研究对组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工作团队采取了正规社团的管理模式,无论哪个年级的工作团队,都有具体的工作章程、职责和范围。在具体实践中,笔者发现其活动形式有如下特点:大一学生的工作团队是以年级为单位,即整个大一年级只有一个工作团队,人员来自各个班级,大家集体工作,统一部署相关活动;大二学生以年级为主,但是有分散的班级独立活动;大三学生根据具体活动主题的不同,在活动既有集中,但更多的是分散;大四学生的工作团队以班级为单位,只在班级内部开展。大一学生的主题班会基本上在校内举办,大二开始逐步走出校园。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模式创新探究

(一)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模式

就目前的研究而言,还没有出现针对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模式研究。基于实践的结果,本研究尝试提出以学生工作团队为主体,以指导教师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实施模式。该模式共分三个模块,即主题选定、活动设计和活动开展,详见图1。

主题选定主要是通过科学的方法,甄选出针对学生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急需解决的共性和个性心理问题。主题确立之后,应着手设计方案。活动设计是将选定的主题在相关的心理学理论和辅导技术的基础上按照学生的兴趣设计出符合不同的年级、不同的专业和取向的活动方案,并具有独特性、新颖性和创造性,同时逐步建立专业的活动主题数据库。活动开展主要是将活动方案在个别班级进行示范。结束后,对活动效果做出评价。传统的班会点评往往由辅导员(班主任)唱独角戏,对班会的意义、过程及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按照心理学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要求,应鼓励学生对活动进行总结与点评,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优缺点,并通过相互交流取得成长经验。最后将修改和完善的活动方案推广到其他班级。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1.特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所谓学生为主体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主题班会以学生自愿组成工作团队,参与主题班会的策划、实施和推广等全过程,也就是全程的主体性。全程的主体性保证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和动力,使活动无论从需要、过程还是效果都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二是心理帮扶内容和活动形式要考虑到不同年级的需要,即遵循年级的主体性。

2.存在的问题。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开展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由于缺乏专业的指导和学习,指导教师的整体水平较低,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心理学理论和技能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同时各高校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专业教师人数不足的现实问题。二是活动时间冲突问题。目前大学生的主题班会多使用周末晚点名的时段,势必会与其他内容的主题班会发生冲突。三是学生工作团队的指导和延续性问题。在大学生工作团队中的同学积极性很高,但是存在相关知识和技能薄弱的问题。加强指导和帮助,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和方法是保证活动延续性的关键。四是活动形式和内容的推广问题。这包括在不同班级、年级使用的问题,还包括将内容和形式渗透到其他内容的主题班会问题。五是活动效果评价的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活动中,评价相关工作和活动效果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制定和完善一系列评价体系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六是经费问题。主题班会活动因设计和用途的需要,在活动设计中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经费是影响活动有序和正常开展的重要因素。

3.相关工作的展望。教育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越来越高,2011年9月16日专门下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文件,将心理健康教育正式纳入大学教育的必修课程之列。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班会必然是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的有效举措,是深化文件要求的科学尝试。

虽然关于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研究还比较少,但是其所具备的新颖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不仅扩展了大学生主题班会形式和内容的空间,而且为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深入大学生群体提供了新的平台,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解决效果评价问题、主题活动的延续性和衔接性问题,还应考虑活动内容和形式整体的需要性、适应性和内在动力性问题。同时,以学生为主体的工作团队无论活动设计、实施还是推广应逐步从校内走向校外。主题班会实际上就是团体辅导形式深入到大学生群体中,只不过是形式和过程更加简明,但是其影响程度更加广泛,同时其研究成果和经验又可有效服务其他主题的班会,并为其他主题的班会提供借鉴。其必然向模式化、常态化、结构化、年级化、时代化等纵向和横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明.大学生主题班会的现状调查与优化策略[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2)

[2]张明,秦伟伟.近十年大学生主题班会研究述评[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9)

[3]崔璨,张玉敏.关于大学生主题班会内容和形式的思考与探索[J].成功教育,2010(4)

[4]焦贺言,易金.论主题班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5)

[5]姜莉莉.浅谈如何开展大学生主题班会[J].吉林教育,2009(9)

[6]毕爱红等.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

篇10

通过做课题,我们建立起了在农村初中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制度,促进了学校德育教育建设。

(1)选编了适合初中生特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课题组编写的校本教材《农村初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选编》重点突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以中国梦为主题的理想教育以及创新精神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

(2)找到并用实践证明了初中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渠道,确立了德育教育活动化原则,为德育提供了一个以听、说、唱、读、写、动为教育形式的德育模式。在学校层面,由学校校长和教导主任具体领导、筹划一系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活动,并将通过教育活动实践证明的属于可行的内容编写成了校本教材――《农村初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活动手册》。课题组在以德育活动化原则的思想指导下,每学期都要在重要日子举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

(3)帮助学校建立了全员参与德育的工作机制和新的科学的学校德育评价机制。学校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校长亲自负责德育工作,以教导室、共青团、政教处、学生会、班级为依托,以班主任、政史地课教为骨干的工作小组。同时学校要求全体教职工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人人负责的局面。为落实教育教学管理各个环节的德育要求,学校每天在校园广播中播放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故事和歌曲,在每个重要日子都要举行主题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和编主题手抄报比赛,定期举行体育比赛。

(4)通过德育课题研究,老师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理解增强,其师德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大幅提高,造就了一批以音乐达人龙世明为代表的学校课题研究人才。

通过课题研究,本课题的理论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达到了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不少成果被教育行政部门采纳,并在较大范围内推广应用:①课题组编写的校本教材《农村初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内容选编》和《农村初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校本教材》解决了在初中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的内容选择、途径选择和策略选择等困惑。该校本教材作为本课题实践经验的结晶现在学校的全面使用,完全符合实践―理论―实践的原理,必定对农村初中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德育起到促进作用。该教材始终坚持以来指导德育工作,强化学生的“共同理想”意识,以“两种精神”激励学生的斗志,用“荣辱观”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②本课题确立德育活动化的原则完全符合受教育者的认知规律,改变了德育传统上以教师教导、说服、劝诫为主的模式,转向以活动体验为主的养成教育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反思,在与人交往中和在日常生活中去体验、感悟,去构建与时代所希望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