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体系范文
时间:2024-02-21 17:46: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型农业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政策:推进粮食规模化经营
普惠政策有叠加。兑现落实中央对种粮农民的补贴资金78.5亿元,并通过基层调研和抽样统计,及时调整价格策略,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特别是种粮大户的种粮利益。
大户政策有创新。设置不同类区的差异化补贴门槛,提高了政策的针对性和激励作用。预计2014年全省将有11932户享受补贴,补贴资金6482万元,户均增加1621元,增42.5%。
直补政策有调整。在全省不同区域选择11个县(市、区)启动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完善试点工作。在兑付的方式上限定由县上通过“一折通”直发而不是县或乡镇发放。
现代农业:推进四川农业提质增效
现代农业建设加快推进。以7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60个省级现代农业重点县建设为重点,主抓万亩亿元示范区(2013年建成800个)、“千斤粮万元钱”和“吨粮五千元”粮经复合基地建设。2013年全省特色效益农业产值可达3800亿元。
农业设施装备水平不断改善。新建高标准农田217.6万亩,全省累计达到3483万亩;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3950万千瓦,同比增长7%;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5%;新增机电提水控灌面积34万亩;设施农业面积达到83.58万亩。
农产品安全水平稳步提升。积极建设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并全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三品一标”农产品累计达到3272个。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
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进展。96个县(市、区)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注册登记3.46万家农民合作社,培育省级示范社830家;家庭农场5513家,30亩以上种粮大户1.2万户。全省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1247.3万亩,占承包耕地面积的21.3%。
农业资源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全省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8.5万口;新建沼气工程350处、沼气集中供气9000户;美丽乡村创建全面启动,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全面铺开。
休闲创意农业发展迅速。重点打造休闲农业景区和休闲农庄,全年新建农业景区200个以上,经营单位发展到3万个,综合经营性收入560亿元,带动800万农民就业增收,休闲农业发展步入转型升级阶段
农业灾后恢复重建有序进行。“4.20”芦山强烈地震后,农业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有序展开。
防灾减灾:减少农业自然灾害损失
2013年,四川省防灾减灾监测预警、强化指导并行。全年投入救灾(补助)资金达7200万元,专门用于灾区农业生产物资补助,促进了抗灾救灾政策和技术的配套发展,抗灾应急能力显著提升。
2014农业新型经营体系构建加速破局
郭晓鸣(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主要农产品生产保持增长态势,但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2013年四川省粮食实现“七连增”,粮食及主要农产品产量将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但是相对需求而言,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更多农业生产者变为农产品消费者的趋势将不可逆转,进一步增大粮食的刚性需求。
土地流转进入规模更大、范围更广的新阶段,虽然局部地区粮食规模经营已有突破性发展,但总体上土地流转“非粮化”的趋势仍然有增无减。
规模化养殖继续保持扩张态势,这势必挤压一部分粮食面积。
农业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但农业效益提高将面临更大困难
农业生产经营也已进入高投入、高成本的新阶段,农业土地租金和融资成本不断上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攀升,因农业劳动力短缺将使人工成本继续提高,加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与农产品加工环节总体上仍然滞后,在农业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的同时,提高农业生产比较效益的困难进一步加大。
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经营方式深刻变化,构建农业新型经营体系的要求日趋迫切
就四川而言,农业新型经营体系的构建稍嫌滞后。2012年全省共有龙头企业8236家,农民合作社27241家,家庭农场5513个,相对于全省1885万户农户而言,发展不足,带动性不强。因此,2014年必将是四川构建农业新型经营体系的加速破局之年。
农民的收入保持进一步增长,但增长难度持续加大
篇2
(一)优势(Strengths)分析。
1.湖南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多元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湖南省逐渐打破了以政府为主的一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格局,基本实现了多元化。农村能人、农业龙头企业、乡镇涉农技术站所、多元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农产品行业协会等都成为了提供湖南农业科技服务的重要力量。湖南农民合作组织更是实现了多元化,涌现了众多新型组织,有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以及专业协会,如保靖县葫芦镇黄金村、双峰县农村科技合作社、汉寿县金穗米业有限公司、长沙宇田农业合作社、湘潭溢绿园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等。近年,湖南省农科院积极开展科技兴农富民活动,组建了诸如农业经济、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农业信息等数十种科技服务队,为构建湖南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提供新的力量源泉。
2.农业科技推广信息平台的建立和完善。湖南省科技兴农富民信息服务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农业科技与农民实现了零距离对接。该平台不仅具有远程语音视频、短(彩)信互动、电话热线、网络在线咨询等服务功能,而且推动了科技进村入户。2013年2月,湖南在原有的“一体两翼”综合服务平台基础上建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从而实现了与国家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的对接。2013年2月湖南省商务厅通报了湖南参加2012年冬季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会情况。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湖南各地区共上报供求信息239,430条,比夏季对接会增长77.5%。其中供应信息227,510条,求购信息11,920条,上报产品信息6,710条,共涉及有效商户27,624个,信息量全国排名第一。共促成成交129598.517万元,比夏季对接会增长29.6%。其中意向成交71031.704万元,实际成交49237.618万元,成交额全国排名第二。
3.拥有一支庞大的农业科技服务队伍。湖南省农业科研队伍实力雄厚,以袁隆平、刘筠、官春云院士为领军人物,拥有湖南省农科院、14家农业科学研究所和上百家科研企业。截至2008年底,全省农村实用人才达95万人,占全省实用人才总量的21%。2012年底,全省发展农民合作社14,435个,比2008年末增长3.5倍,172.68万农户加入合作社,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尤其是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建立更是为湖南扩大农业科技服务队伍提高科技人才水平提供了可能。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科技特派员服务范围已覆盖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在岗的科技特派员达到3,768人,累计选派10,512名科技特派员。共实施科技开发项目2,385个,创办和领办专业合作组织880个,创建利益共同体791个,形成龙头企业459家,带动项目总投资达44亿元。每年都有数千名科技特派员活跃在乡村的田间地头,为农业科技的发展服务。
4.湖南省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引领农民合作。从2009年开始,湖南省委、省政府每年将建设100个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大力支持省级示范社的发展。在省级示范社带动下,很多农村能人、龙头企业和乡镇农业技术站所等,尤其是一些返乡创业农民和大学毕业生已成为推进湖南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快速发展的主力军。如安化阿香柑橘专业合作社的“阿香”成为湖南唯一兼领柑橘和黑茶两大产业优势的“农字号”品牌。2012年,安化阿香柑橘专业合作社在8个乡镇发展基地32,000亩,销售柑橘1.2万吨;入社成员人均柑橘纯收入4,670元,比同乡未入社的农户高出1,110元。
(二)劣势(Weakness)分析。
1.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知识结构及层次分布不合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尤其是年轻力壮的农村“精英”大量外移,致使农村“空巢”化现象加重。而“留巢”人群多是传统耕作观念和种植习惯根深蒂固而市场观念淡薄的低文化人员,他们很难快速地吸收和转化现代科学技术和耕作方式,造成了农技推广举步维艰。据统计,2008年湖南省农业农村人才仅占全省农村劳动力的1.2%、占农村人口的2.1%。其中,硕士以上学历的仅为2.7%,本科学历26.18%,具有高级职称的仅为8.94%,大多是低学历、低职称人才。农业行政管理人才绝大多数特别是基层管理人员和农业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缺乏现代化的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和法制意识。现有农业经营管理人才18,520人,仅占农村劳动力的0.08%,远低于国家2%的平均水准。农业科技人才地域分布极不平衡,绝大多数分布在长株潭地区和省市级农业部,极少分布于湘西地区(张家界、自治州、怀化)和县乡以下农业部。其中,43.2%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就职于省级农业部门,32.8%的就职于市级农业部,县乡以下仅占24%。而全省乡以下单位中仅有9名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副高级职称的仅占6.6%。这种农业科技人才文化素质低、知识结构分布不合理的局面限制了农技的发展。
2.农技服务机构设置单一,服务方式滞后。目前湖南公益性农技机构一般实行单一功能的“官办、官包、官管”服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复杂化的农村种养结构,技术、品种快速更新,生产规模悬殊带来的多样化、个性化的农业科技服务需求。并且现有的农技推广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知识结构老化,仍采用以典型示范为主,辅以培训、咨询、发放技术资料、召开现场会等方式提供服务。而农村现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不齐全,提供信息化服务有限,因而无力应付当前品种结构复杂、服务需求多样、新品种新技术层出不穷的局面。
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时间长、见效慢,风险高,地区差异特别大。由湖南省科学技术厅公布的2012年510项应用技术成果中,有103项农业科技成果,占比20.2%,其中50%以上来自长株潭地区,湘西地区仅占8%左右。据湖南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2154.2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04.1亿元,却只比上年增长了3%,第一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仅为3.6%。
(三)机遇(Opportunity)分析。
1.信息化机遇。国家自2005年起为推进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陆续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如《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2011~2015)》、《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等,并多次组织开展专题研讨会,大力推进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业经营信息化、农业管理信息化和农业服务信息化。湖南借此机遇于2011年底推出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方案,并通过了论证。
2.农业经营方式发生重大转变的机遇。党的十报告提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3]。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湖南各地掀起了农民工返乡热潮,返乡农民工与工商企业、合作组织3股主导力量积极投身于现代高效农业建设当中。公司化、园区化、合作化成为湖南省当前农业经营方式变革的三大趋势。
3.国家进一步加大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力度。农业机械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并能够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尤其是在2011年颁布的《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之后,农业机械化政策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十一五”期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累计351亿元。而在全国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湖南可以乘势而上,取得长足发展。
(四)威胁(Threat)分析。
1.经济全球化风险。经济全球化不仅能为湖南农业科技的发展带来机遇,更多的是带来多方面的威胁。一方面,跨国公司提供的丰厚待遇吸引了湖南省大量优秀农业科技人才,直接导致了本土农业科技人才的大量流失;而另一方面,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自主创新的农业科研成果保护意识较差,大量未被及时有效利用和转化的科研成果被国外一些科研机构抢占,有些甚至被抢先获取专利,严重制约了本省农业经济的发展。
2.市场机制风险。在计划体制时期发展起来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在实际运行中主要仍是自上而下的服务传递模式,或称行政指令驱动模式。各地政府根据自身偏好选择和应用农业科学技术,而在许多新的技术未经证实或并未被充分掌握时即被广泛应用了,致使事倍功半。目前湖南省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农、牧、林、水部门自成体系,分属不同管理机构,各体系之间缺乏沟通联系,并存在利益冲突,从而造成农业科技服务资源的重复浪费。因而,湖南省新型农业科技体系的构建将会面临以市场导向为主的运行机制的威胁。
3.自然灾害。近年来,农业自然灾害加剧、工业化致使生态环境更加恶化、农业自身污染越加严重、以及各种农业生产事故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迫使湖南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构建越发举步维艰。2011年成灾面积高达1879.82千公顷,增长24.13%,因灾经济损失合计2,670,254万元,与上年相比虽有所降低,但是仍占农业生产总值的5.5%。自然灾害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危害可见一斑。
(五)湖南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SWOT战略组合分析。湖南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拥有较好的内部优势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尤其是长株潭地区更应以SO战略为主体战略,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以及加大农机扶持力度的重大机遇,将自身优势发挥至极致。湘西地区农业科技服务发展落后,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最好以WO战略为主体战略,抓住机遇弥补自身不足之处。湖南各地区农业科技服务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为弥补区域差异性,建议湖南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时辅以ST战略,因为诸如经济全球化、市场机制、自然灾害等风险是很难避免的,唯有以己之长规避风险或者尽可能降低风险的危害程度,做好防御措施。虽然不适宜采用WT战略,但是建议学习其所采用的防御性措施,如加强农村教育、完善农村金融等。综上,湖南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构建本着利益最大化和地区差异化原则采取混合战略组合,整合现有资源,“构建主体多元化、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运作市场化”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篇3
关键词:创新型;英语人才;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245-02
一、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现状
现行教育产业的跨越式发展,高校各专业的不断扩招,使得当今人才的供求关系日趋平衡,用人单位理想的人才不仅仅应当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更应当具有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创新性的各种能力。然而,目前高校教师普遍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却严重忽视了各用人单位对特殊领域的英语语言技能的要求,“专业不专,语言不精”的现象还未能根本改变。另外,很多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既没有能动地反映学生群体职业要求的差异性,也没有满足用人单位对专业的语言技能的需求。这一现实情况为国内各大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敲响了警钟,其课程的设置不能脱离市场的需求,其教学目标应瞄准人才需求市场,并最大程度地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基本标准保持同步。所以,培养创新型的英语人才是各高校应对新形势下人才就业的重中之重。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大学英语的教学体系相结合,依据语言习得的研究结果,合理选择教材,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大学英语教与学的重心落实到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上来。培养出的学生既有专业技术知识又具有利用语言工具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的综合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国内外许多教育家和研究者如刘润清、黄炎培、马君武等,都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进行过研究,这些研究具有较强的时代背景。为了弥补或者缩小校园英语与社会英语之间的距离,一些大学开设了多种与实际需要密切相关的课程。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变化趋势,特别是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显著增加。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将会越来越以时代为背景,以社会需求为前提,并结合各院校所在省市的具体情况,调整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和实施办法,在不断地变化中求发展。
二、创新型英语人才的培养
本文的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研究主要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课外英语实践活动、英语课程考核方式、教学资源配置和学生职业素养与能力五个方面进行。其中,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主要是指我校联合办学的大一到大三年级学生的英语课堂教学;课外英语实践活动主要是学生参加的校内外英语第二课堂活动;英语课程考核方式是指学生期末总评成绩,涉及终结性评估成绩和形成性考核成绩两大类别;教学资源配置强调教学环境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主要包括大学英语网络平台的使用和校企联合平台的搭建和利用;学生职业素养与能力涉及到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尤其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1.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教学实践可以分为通识英语技能训练和后续课程教学两部分。通识英语技能训练主要指英语课程教学的实践化,把英语实践能力与其所学专业课程紧密相连。在课堂上最大程度地运用英语进行教学,充分利用课本配套光盘,学习地道的语音语调。精选听力材料,培养学生的听力兴趣,提高其听力能力。配合《大学英语口语交际策略》的内容,模拟情景进行口语交际练习,并且每节课前安排一至两名学生用英语做口述见闻,以此为渠道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通过学习扩充专业科技英语词汇,胜任一般性的科技文本的笔译工作。后续课程教学:开设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双语选修课程和全英文的专业选修课程。
2.课外实践。课外实践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相关专业的教师可以不定期邀请国外专家来校做学术报告,加强学术交流,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利用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中心巩固课堂所需知识,充分利用多媒体库资源扩大视野,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开设网络视频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丰富英语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小品大赛、英语辩论赛、专业词汇百词竞赛、英文朗诵比赛、英文主持大赛、电影配音大赛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口语能力,让学生克服口语表达的胆怯心理。
3.教学资源优化配置。教材选取:重视语言实用能力,增加听说比重,难度循环上升,内容广泛,有时代感。教学环境:各种教学资源经过整合与网络有机融合,形成综合性的网络支撑平台――课程教学网站。借助该网站,可以开展网络辅助教学活动,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和自主学习。推进校企联合,搭建实践平台,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教学模式从单一学校主体转向学校与企业相结合。学校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定制课程教学内容和评估标准,发挥企业以自身需求为基础在专业开发和建设中的作用。如与企业合作开展创新大赛,由企业“出题”、出资开展各种类型的英语竞赛活动,锻炼并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4.评估考核方法。评估考核是检查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实施具有很强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大学英语课程现行的评估考核方式中,大部分只依靠死记硬背就可以获得高分,知识的实践性、应用性严重欠缺。基于就业导向的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体系,评估考核方法侧重于学生所学专业领域与大学英语的结合,更加客观地反映学生语言的应用综合能力。
5.职业素养与能力培养。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除了要求“人岗匹配”即专业技能素质高外,企业的管理者认为人文素质更高的员工更会具有培养及发展潜力。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素质及职业素养的培养存在诸多契合之处。大学英语课程的授课内容以社会科技、职业名人、情感道德、优秀品质、学习能力、人际沟通和跨文化的相关内容为主。通过英语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巩固和加深了对语言知识的学习,还使学生将相关知识和能力内化升华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些职业能力的提高促使学生成为吃苦耐劳、意志坚定、社会责任感强、富有团队精神的人才,为他们成功就业铺平道路。
现代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是随着市场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教育者们不能以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教育问题。高等教育的教师们既要考虑授予学生相关的学术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培养其多方面的创新能力,这样的教育体系培育出的人才才会更加具有竞争能力,符合市场的供需关系,从而促动经济的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从章.创新型人才的能力培养[M].西安地图出版社,2009.
[2]庞雄奇.美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五大保障及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4).
[3]刘奎颖,郄丽娜.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及其与就业满意度关系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12).
[4]边文霞.本科教学模式与大学生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关系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
篇4
欧美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等都居于世界前列。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表明,生产率的提高取决于技术的进步,而新技术的产生和应用又有赖于一个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虽然各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尽相同,在供给主体、服务性质和服务内容上有差异,但它们都在确保农业技术从实验室到达田间地头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发达国家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其农业成功的重要保障。而在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农协为农民生产提供了完善的社会化服务,大大促进了其农业发展。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组织化、集群化趋势明显,农业科技贡献率稳步提升。然而,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还不能充分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公共服务能力还不够强,农业公益能力特别是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防疫、农产品质量监管等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服务能力和规范程度也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够完善,带动能力不强;市场体系中经营组织商业化过于严重,服务也不够规范;同时,各服务主体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可见,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已迫在眉睫。本文就建立我国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必要性、模式选择等进行分析与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建立和完善我国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做参考。
一、为什么要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早在1991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就指出,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村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一项伟大事业,对于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健全双层经营体制,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小康目标,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在该通知中,农业社会化服务指的是包括专业经济技术部门、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其他方面为农、林、牧、副、渔各业发展所提供的服务。那么,我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要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是因为我国家庭经营规模较小,农业劳动力呈现低质化、老龄化、妇女化的特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对公共产品性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有较大需求。改革开放后,我国家庭经营规模小,户均8.4亩,而且被分成若干块,种植2—3种作物,新技术对农户的吸引力很小,要靠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把农户引导为专业农户。同时,农业劳动力呈现低质化、老龄化、妇女化的特点。虽然在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上文化水平占接近70%,但真正留在农村又从事农业生产的文化水平低,有典型调查表明小学文化水平以下的占50%以上。2002年以来,我国农村中40岁以上的劳动力年龄人口占劳动力年龄人口总数的比例逐年上升,2008年该比例首次突破50%,反映了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老龄化特点。张红宇指出,目前我国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其中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务农农民年龄已接近60岁。[2]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工业转移,使农业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农忙季节短缺、区域性短缺问题突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此外,近几年来,农业规模化水平持续提高,截至2011年上半年,土地流转面积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16.2%,比2007年提高11个百分点①,2010年全国生猪、奶牛规模化养殖水平比2009年提升了3%-4%②,与之伴随的是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对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出了新要求。
二是因为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农业服务供给既存在市场失灵问题,又存在政府失灵问题,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迫在眉睫。一方面,农业(信息、技术、金融等)服务具有公益性质,存在市场失灵。正向的例子是近年来我国选育出一批优质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如在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高产优质抗病虫棉花新品种选育”项目及“863”计划“转基因棉花品种选育”项目支持下,由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所陆地棉育种课题组成功选育出了转基因抗虫棉花新品种“国抗62(2000-2)”,农户在实际种植中效果良好。反向的例子是良种供应,我国现在持证种子经营企业有8 700多家,但99%的企业没有研发能力,国内前10名企业的市场份额仅有13%,面对国际种业公司的垄断基本上无能为力③;如山东寿光的蔬菜种子,由于政府缺位,当前超高价位的洋种子正在蚕食菜农的利润空间。农业金融服务方面,供求失衡问题凸显,农民贷款困难,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政策性农业金融值得我们借鉴。可见,农业服务的市场失灵要求建立政府主导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农业服务也存在政府失灵。政府系统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无法包办一切,在市场上可以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部分农业服务,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由农民合作组织提供农业服务的经验也可以学习。此外,行业管理部分(如农业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联合社等)要交给农民自己管理。
三是因为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要求我们切 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而农业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现代科学技术传播,农业现代产业体系建立,农业现代经营形式创建,农业现展理念形成,新型农民培养等,都需要有一个较为完善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来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如此,则家庭经营可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可以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提高集约化水平;而统一经营可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可以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可以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可以进一步优化,农民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
二、建立什么样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和经营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与此同时,全国各地都在开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创新模式不断涌现。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各地的实践结合起来,很好地回答了“建立什么样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问题。根据供给主体、服务性质和服务内容的差异,本文将对不同类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进行概述。
(一)根据供给主体分类
一是依托政府公共服务机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在国家层面,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启动了以农产品为单元、产业为主线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到2010年,全国共建设50个农产品的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累计投入财政资金31.218亿元。在全国各地,许多地方由当地的农口部门牵头,联合相关机构建立了现代农技服务咨询平台,为农民生产提供服务,如浙江的农民信箱工程与农技110、云南蒙自的农技短信平台、山东临沂的庄稼医院、陕西岐山的《农民之友》电视节目、吉林省农委与网通公司共同组建的“12316”农业服务网、海南海口的电子农务博客等。同时,一些地方开始实行农技推广责任制,如浙江省上虞市积极推进农技推广机制和服务创新,加快构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在粮食、蔬菜、水产、茶果、畜禽、花卉苗木等六大主导产业中全面推行农技推广工作责任制度;根据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性质,上虞将全市现有的农技推广人员分为首席农技师、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和社会化农技推广人员,并按产业确定技术人员,按业绩对每个技术人员进行考核和奖励。
二是农口以外部门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除了农口部门,许多相关部门也在为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作贡献,效果显著。如科技部的科技特派员与科技入户工程,中国科协的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商务部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供销合作总社的新网工程(农资连锁配送网络、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等。
三是村集体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村集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主要是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形式提供的,包括技术服务、销售服务、土地流转服务等,如浙江省桐庐县中门村依托茭白专业合作社对1 300亩基地500个农户开展种苗、植保、耕作、品牌、销售等五统一服务,并利用村的资源开展内外协调和联络,村组织为合作社提供办公和技术服务场所,共同推进统一服务;浙江省安吉县皈山乡尚书圩村的农户在村委会指导下将手中的林地、林木产权经资产评估折成现值后入股,成立尚林毛竹股份合作社,由合作社来负责一切林业生产与相关的经营活动,最后根据合作社的收益进行按股分红,合作社的财务管理也委托给了村委会;安徽省肥西县三河镇木兰村成立“土地流转合作社”,483户农户以1 600亩抛荒地和低洼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包流转给32个大户从事粮油和特种水产养殖等规模经营。
四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民通过加入合作社,实现农业生产活动与农业经营活动的合理分工,农户可以专心于农业生产,而将其他农业经营活动,例如农业生产投入品的采购,新技术的选择,信息的获取,产品的分级、包装、加工、贮藏、运输、营销以及品牌化等分离出去,由农民专业合作社来统一经营与服务。[3]具体地说,有产前团购与技术服务,如山东省武城县农民科技信息服务协会为农民朋友提供良种、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团购直购”服务,通过集体向厂家直购,比市场价可节省10%;产中技术指导服务,如陕西省富平县周家坡苹果产业化协会成立于2002年,目前有会员1 600多人,拥有2 000多亩的果园基地;产后服务,如山西太谷县同怡农产品经济合作社主要从事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业务,合作社优先收购会员的葡萄,收购员记录每户的价格、数量等信息,结算时拿出净盈利的20%,按照农户的交易量分别返还给农户。
五是龙头企业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龙头企业比较好地解决了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其主要通过如下模式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1)“公司+农户”模式,即龙头企业为基地上的农户提供生产资料和资金技术,农户按公司的生产计划和技术规范进行生产,产品由公司按照合同价格收购销售;(2)“公司+合作社(协会)+农户”模式,此种模式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由农民自己成立的合作社(或专业协会)通过与企业达成一致来提供,由于提供方是农民自己的组织,农民采纳新技术、对信息的信任度等等都比原来的“公司+农户”模式下的要好得多,事实证明,此种模式下,农户的违约率也大大降低,企业直接与合作社打交道,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3)“公司+政府机构+农户”模式,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乡镇政府机构对接,利用政府部门的组织资源连接农户,这样也可以减少企业与农民的交易成本;(4)“公司+村委会+农户”模式,即农 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村委会作为中介和农户进行对接,可以节约企业的交易费用,农民对村委会也比较信任,有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和信息的沟通,另外,对于农民的生产过程也可以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六是不同民间服务主体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除了公共服务机构、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等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外,其他社会力量,如不同民间服务主体,也因地制宜地提供了农业社会化服务:(1)村级科技服务站(员)的以服务换市场模式。服务站是依托农资供应商、农民技术员或专业大户,在行政村建立的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农资供应和市场信息等服务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一方面,具备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信息咨询和政策宣传功能,另一方面,具备农资连锁经营(配送)服务和农产品销售信息服务功能,可以确保农资优质廉价和农产品优质优价,有利于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物资配送,统一销售价格。这类服务站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农民购买其化肥、种子、农药、饲料等生产资料,是典型的“服务换市场”模式。(2)农村经纪人协会服务模式。在县或乡镇层面上成立农村经纪人协会,把分散的经纪人联合起来,有利于为农民解决产后销售问题,促进农民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顺利对接。(3)农产品批发市场服务模式。许多农产品批发市场(如寿光农产品批发市场、深圳布吉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在多年发展中探索出物资集散、价格生成、信息、标准化建设、商品促销、服务引导、产业带动等七大功能,并构建了“公司+销地批发市场+产地批发市场+中介组织+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在对农民提供社会化服务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七是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全国各地都在探索农村金融机构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模式,如山东菏泽的“农村信用社+专业合作社+农户”,通过信用社向合作社派驻独立董事,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信息不对称,提高信用社对合作社的金融服务水平;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农信社创建了“信用社+养猪协会+农户”的服务模式,为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湖北省嘉鱼县农信社大力支持蔬菜基地建设,近年来累计投放贷款1.5亿元,使该县成为全国闻名的“蔬菜之乡”。
(二)根据服务性质分类
从上述各供给主体所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具体内容中,我们可以发现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公益与经营相结合的。这也符合农业服务供给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并存的特点:政府失灵的地方,用经营来补充;市场失灵的地方,用公益来补充。此外,由于一些经营也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公益性支持,所以具有半经营半公益的性质。具体地讲,依托政府公共服务机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农口以外部门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村集体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主要是公益;龙头企业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民间服务主体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主要是经营;半经营半公益服务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特征决定其所提供的农业服务是半经营半公益服务,与农业公共服务部门、私人部门相比具有独特的组织优势。[4]作为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农民合作组织需要获得更多的政府扶持。
(三)根据服务内容分类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不同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主体所提供的农业服务有所不同,在种植业和养殖业单项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就种植业而言:民间服务主体在所有服务的提供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了水利设施及灌溉服务的提供外,其他各项服务的提供比重均超过60%。水利设施及灌溉服务的提供占最主要地位的是村集体,政府作为服务主体在所有社会化服务中起着较大作用的服务项目有:提供水利设施服务、施肥指导服务、购买良种服务、打药技术指导服务和灌溉服务。村集体在所有社会化服务中起着相对较大作用的服务项目是:提供水利设施服务、灌溉服务、机耕服务和提供租用农机服务。合作组织在所有社会化服务中起着较大作用的服务项目是:农产品储存、打药技术指导、施肥指导服务。龙头企业在所有社会化服务中起着较大作用的服务项目是收购与销售、加工、包装和运输服务。科研单位在所有社会化服务中起着较大作用的服务项目是购买农药、良种和化肥的服务。就畜牧业而言:政府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在养殖业各环节单项服务的提供中,占比重较大的是畜禽防疫、饲养技术和优良种畜禽的提供。村集体在养殖业各环节中提供的服务所占比重较大的是畜禽产品的运输和加工服务、畜禽的治病服务、畜禽的防疫服务。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在养殖业各环节的社会化服务提供中所占比重较大的是饲养技术的提供、畜禽的销售、畜禽的治病及优良种畜禽的提供等。
从农户需求角度来看,我们调研发现农户对综合性社会化服务需求率从高到低的顺序分别为:技术信息、价格信息、政策法律信息、信用等级证明、贷款担保、介绍贷款渠道、组织集体贷款和组织外出打工。农户对种植业单项社会化服务需求的顺序分别为:购买化肥、购买良种、购买农药、灌溉服务、收购与销售服务、水利设施提供服务、购买农机、机耕服务、播种服务、打药的技术指导服务、施肥服务、租用农机、大宗农作物收割服务、农作物采摘服务、大宗农作物脱粒服务、农机修理、运输、农产品包装服务、农产品储存服务、农产品加工服务。农户对养殖业单项社会化服务需求顺序分别为:畜禽防疫、畜禽治病、畜禽销售、饲养技术、优良种畜禽提供、饲料供应服务、屠宰服务、畜禽产品运输和加工服务。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就服务内容来看,无论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给方还是需求方,都有着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之分,所以在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时要注意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的协调发展。
三、怎样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新时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指明了方向,就是要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建立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服务体系,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主体、多样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格局。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将有利于强化双层经营中“统”的功能,为农民生产经营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把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经营变为相互联结、共同行动的合作生产、联合经营,实现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要围绕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的“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和经营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要求展开,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农村商品流通服务、农村金融服务、农村信息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等方面进行制度优化,形成长效机制。具体地说,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由各级农业行政部门主管,上联农业科研、交易单位,下联村级服务站点、科技示范户、农业企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户,专职从事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方面,要发挥专业服务公司的作用,让农民可以随时找到与之相应的耕地、灌溉、植保、收割、运输等服务;农村商品流通服务方面,要充分发挥供销社的流通功能和合作社的组织功能;农村金融服务方面,推进小额信贷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要逐步建立由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民间金融组成的,相互配套、功能齐全、分工合理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信息服务方面,要实现农村信息服务内容多样化、渠道多样化、手段现代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方面,农产品安全的监管、检测、法规、科技支撑、标准体系建设等都需要逐步建立与完善。
(二)主体建设
就政府主体而言,要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提高人员素质,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其中,县级技术推广机构的改革是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点之一。无论是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管理体制创新,还是乡镇农业服务机构健全、村级服务点建立、高素质农技推广人才队伍的培养,都需要在县级技术推广机构的指导下进行。目前,县级技术推广机构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不同专业分属不同的部门领导,降低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知识结构老化、人员老龄化现象严重;县级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等。县级技术推广机构的改革定位是确定公益性农技推广的职能,构建公益型推广模式,主要推广以下几类技术:政府重大发展战略的相关技术,以及对整个国家、地区产生总体性影响的技术;难以保密的公益性技术;一些经济效益不太明显但公益性明显的技术。2009年,农业部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的意见》指出,深化改革、加强建设、因地制宜、鼓励探索;坚持公益性定位,在人员编制、财政经费、服务条件等方面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在运行机制和服务方式上不断创新,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切实增强为农服务实效;强化县级农业主管部门的管理指导职责,切实解决乡镇或区域性农技人员服务缺位和不到位等问题;与各地乡镇机构改革相衔接,统筹规划,综合建设,全面推进改革与建设工作。在政府主体建设过程中,还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理清政府与市场的界限;牢固树立全局观念,摒弃利益部门化;相信和依靠群众,充分尊重农民的经营自主权。[5]
同时,支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要切实加大对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支持力度,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支持发展供销合作事业,加强供销合作社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活跃农村流通、完善商品流通体系、建设现代农业、拉动农村需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满足合作社实体建设的金融需求与农户资金借贷需求。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优化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继续发挥专业技术协会在信息传播、技术培训、生产服务等方面的作用。推进农民经纪人立法工作,规范农民经纪人队伍。鼓励农业专业服务公司的发展,扶持农民创业。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开展多种形式技术合作。
此外,还要认识到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的发展会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配套,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配套反过来又会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设水平,同时促进农业组织化、规模化、集群化的发展。
(三)市场建设
一要开拓农村市场,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加快农村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网络建设;建设以绿色农副产品物流交易中心为龙头的农副产品流通网络,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食品安全和农民增收。充分发挥信息网络在农村流通现代化中的作用,如商务部、中国农业银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近期达成“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信息化建设合作协议,该协议旨在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的流通网络为载体,通过实施信息化改造,促进农村商流、信息流、资金流融合,加快农村流通现代化步伐。要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支持社有企业参与“万村千乡”和“双百”市场工程以及“农超对接”、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工作,鼓励社有企业积极利用农村物 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小商贸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开拓农村市场。
二要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完善农业信息收集和制度,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减免运销环节收费,长期实行绿色通道政策,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要以加强产销衔接为重点,加快建设高效、畅通、安全、有序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深入推进“农超对接”工程;着力提高农产品流通的组织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健全覆盖生产、流通、消费的农产品信息网络,完善储备调运制度;加强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落实索证索票和购销台账制度;制定实施全国和地方农产品市场发展指导文件,促进合理布局,有效解决批发市场重复建设与零售网点不足并存等问题;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尽可能减少购销活动的中间环节和费用,实现流通体系高效运转。
篇5
1 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实践
1.1 改革课程设置 优化课程体系
长期以来我校大一学生开设普通化学理论及实验课、分析化学理论及实验课。这种理论课和实验课同属一门课程的教学模式,体现不出实验课的重要地位,也不利于教学管理。例如在评定学生重修课学习成绩时会带来很大的不便。多年来虽然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但范围总是局限在把这两门课程分割开来,改革力度不够。从2013年开始我们打破现有的课程设置,将两门化学实验课合并,建立与化学理论课相适应、与专业课密切结合、以基本操作技术训练为主、突出能力培养和适当照顾学生个性发展的化学实验课程新体系。实行单独考核、独立计分。
1.2 完善教材建设 更新实验课内容
随着课程设置的完善,更新实验课教学内容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重新编写了实验教材,更新和重组了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重,加大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性质验证实验由16%降低为8%,增加了化学合成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内容。学生拿着自己合成的翠绿色化学产品[Fe(C2O4)3]?3H2O爱不释手,拍照留念。设计实验要求学生独立查资料、设计实验方案、经过教师修改和学生课堂讨论,完善实验设计方案、独立完成实验,撰写报告。每次的实验内容也分别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加深。如,通过配制所用的部分试剂,掌握配制准确浓度和近似浓度溶液的方法和区别。
实践证明,教学内容的改革,极大地提高了上学生实验课的热情,主动动手实验的意识增强。
1.3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实验素质
针对大一学生实验仪器认知率低、基本操作功底差、独立实验能力缺乏及实验整体意识模糊等特点,并总结多年来的教改经验。从学生实验的“前、中、后”3个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
(1)实验前强调“看和记”。改变过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从进入实验室开始”的一惯做法。实验前两周给学生布置考题,包括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处理、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规则、电子仪器使用规程、常见仪器的认知和使用方法等内容。开课前组织学生先看自制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术》电教片,再针对布置的考题进行笔试。保证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前掌握实验室常识和基本的实验知识。
(2)实验中强调“说和做”。严格规范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首先要求学生进入实验室,一定要讲化学语言,不说外行话。如,水加热至沸腾,不要说把水烧开;不要随便把玻璃仪器叫成××小盒或××小瓶;其次从细微处开始规范学生实验操作。如用橡皮筋固定瓶塞、玻璃棒的使用、仪器洗涤和摆放等。通过给学生正确的实验理念、规范的实验操作,使学生养成严谨的实验态度,掌握正确的实验技能。
(3)实验后强调“思和写”。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做实验缺乏全局观念,对每个实验没有整体认识,往往“照方抓药”式实验。针对这种情况每次实验结束组织学生讨论。内容包括实验结果自我评价,做的好和不好各找几点原因;发表实验感想;实验内容提出改进意见等等。或教师提问,提问时尽量让学生回答完整的问题,如,本次实验共几个步骤?用几句话概括本次实验如何操作的等等。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验的完整思维和表达能力。有时让学生把实验结果写到板书上让大家评判,以此规范学生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和书写实验报告。事实证明,学生愿意参与讨论,普遍反映通过讨论很受益,比老师讲效果好,动手能力提高很快。
1.4 优化考核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配合教学方法的改革,建立多元化的实验考核方法。主要包括:平时考核40%((预习5%,出勤、纪律和卫生5%,实验操作15%,实验报告15%)、笔试5%(实验常识等)、设计实验占20%(撰写设计方案10%,实验实施及结果10%)、定量分析实验考试占20%(指定某实验,全面考查准确度及精密度)、期末过关考试15%(分口试5%和操作考试10%两部分,每个学生单独抽签进行,逐个过关。口试主要考查做过的实验原理、现象解释、注意事项等。操作考试是把全部实验分解出若干个的单项操作项目进行动手能力考核)。
教学实践和学生反馈结果都表明,这样的考核方式,能够切实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教学效果普遍反映良好,同时也受到专业课教师的好评。
1.5 完善实验室建设,优化实验教学环境
近年来在完善实验教学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制作了《分析化学实验操作技术》电教片,把学生难以掌握的实验操作技术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自编程序,用计算机评定学生实验结果,使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现代化。学生实验结果能够当堂处理,实验报告随堂交,提高实验结果真实性;建立了教学资料库;购置了大量的仪器设备;在完善实验室硬件建设的同时,注重抓实验教学的规范管理,有健全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的档案管理、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化学实验室被评为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 进一步改革的设想
2.1 创造资源条件,开设化学实验选修课
目前国内重点高校化学专业已进行了开设化学实验选修课的尝试。化学课是高等农业院校的重要基础课程,可以尝试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术选修课,以提高学生实验素质。笔者了解到近年来全国很多高校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重点考察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开设化学实验选修课对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考研复试能力和学生的就业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曾经有学生说过,大一、大二时没有认真上实验课,以后特别希望能有机会再认真学习实践,但可惜再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2.2 加速科研成果向实验教学的转化
篇6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山丹县
一、因地制宜,立足主导产业
紧密结合山丹的生态类型、光热资源和生产条件,布局产业,打造基地。在南部高海拔冷凉区域培育了马铃薯种薯繁育和油菜制种产业基地;在中部温寒区域培育了马铃薯商品薯、原料,油菜,啤酒大麦产业基地;在北部温凉区域培育了中药材、高原夏菜产业基地;在高海拔、气候冷凉、土壤瘠薄的区域,培育形成了燕麦、藜麦产业生产基地。同时,一方面在整合相关项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加快农民土地确权,按产业需要适度规模化推进,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以粮油作物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为依托,引导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广高产技术,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
二、因人制宜,突出新型主体
根据支柱产业不同特点和所在不同的区域类型,针对种植、农机、销售等关键环节的特征,不断探索,建立了适宜山丹县的四种土地流转模式,并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一是能人带动型。发挥县内能人优势,积极搭建能人创业平台,支持对外合作,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租赁农民土地发展规模化经营,带动土地流转。二是企业基地型。发挥加工流通龙头企业的作用,引导龙头企业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租赁承包农户土地建立核心原料基地,发展订单农业。三是主体经营型。按照“长期流转、股份经营、合作发展”的模式,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导,以农民家庭经营为基础,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组织抱团发展,促进土地整村规模经营。四是亲友托管型。引导全家外出务工和进城经商的农户,将承包地托付给自己的亲朋和邻居代耕代种,以此形成托管式的土地流转。
三、因事制宜,紧扣关键节点
紧紧抓住产前、产中、产后关键时期,紧扣农事操作关键节点,在最佳时期,依托专业合作组织,把推荐的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配套的生产资料,落实到农民的田间地块。一是产前紧扣种子供应、新技术落实、示范点建设等关键节点,充分利用实体店和电商,把优良品种、配方专用肥、农药和地膜等统一配送到田,保证农用物资供应到位。二是产中紧扣农机操作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节点,在协助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主体购置农业机械的同时,强化农机农艺融合,指导开展统一机械耕作、水肥管理、保持防控等,提高管理水平。三是产后紧扣农产品购销、储藏等关键节点,为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技术培训、信息、组织产品推介活动;协调加工、储藏、运销组织,积极探索“企业+基地+网店”或“协会+基地+网店”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统一开展农产品分类包装及调运销售,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四、因类制宜,区域整体推进
根据不同类区主导产业,社会化服务的内容,推广技术的先进程度,以及农民的接受程度,围绕新型经营主体,建立技术团队,落实技术措施,实行区域整体推进。一是标准化生产、配方施肥和机械深松耕等通用性技术实行整县推进,实现技术全覆盖。二是在马铃薯、油菜等作物种植区域,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采用垄作栽培,增施有机肥,覆盖降解膜,秸秆、悬挂频振式杀虫灯以及粘虫板这“五位一体”的绿色高产高效技术,实现了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技术整体推进。三是马铃薯高垄机械栽培、马铃薯机械收获、油菜机械覆膜等技术,加强农机专业化服务,实现整体区域推进。四是农作物药剂浸(拌)种、病虫害综合防控等实用技术,以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主体,实现了整乡推进。五是农资供应、订单农业等措施,通过加强农业经营主体与种植大户之间的联系,签订购销合同,实行整村推进。
五、因效制宜,全程全员服务
篇7
一、农民学习特点
新型职业农民是专业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工作,具有较高农业生产技能,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其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业生产且高于当地平均收入水平的职业化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本质仍然是农民,其职业化进程是资源聚集和再学习的过程。新型职业农民是新生概念,对其开展教育培训,首先要了解农民的学习特点。
对农民而言,学习受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双重影响,外部环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土地生产资源。目前,中国农民人均耕地仅1.4亩左右,排在世界120多位。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的小规模生产经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越来越小,影响了农民生产经营和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教育培训资源。近年来,农业中等职业院校纷纷转制、合并,高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又深入不到基层,凸显出农民教育培训资源不足。而作为农民教育培训骨干和主体的县级农广校,实力与农民教育培训要求相比却力不从心,据2012年统计数据表明:县级农广校固定资产平均125万元,教学设备平均5.6万元,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教育培训需求。三是经费投入。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农民教育培训资金虽然逐年都有增加,但仍远远不足,基层单位的设施和条件还比较落后,不仅不能适应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也成为了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发展的障碍。
农民本身的问题依然主要体现在文化基础薄弱、结构不合理以及家庭生产活动条件差等方面。在外部环境、自身问题以及历史因素的影响下,农民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特殊性。一是文化水平较低,理解能力较弱。据统计,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占到70%以上,农民对一些比较高深的理论知识理解困难,从另一个角度看,他们期望获得通俗易懂的讲解。二是思想局限性,学习主动性不强。受历史因素、生产条件等多方面影响,“小富即安”的小农思想较为严重,对发展前景期望不高,影响农民参加学习的积极性。三是在岗学习,学习时间少。农民接受教育培训属于在岗学习,不仅要参加农业生产劳动,还要负担家庭生活,社会活动繁杂,学习精力分散,集中学习的时间较少。四是学习目的明确,期望实际。农民是生产经营者,学习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基本生活需要,当生产上遇到了问题或寻求进一步发展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并期望能接受到与他们的需求相一致的教育培训,学习后就能用得上,用上就能获得效益。
面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新形势、新任务,不仅要解决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量大面广问题,还要解决职业农民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问题,远程教育广泛性和灵活性的特点能很好地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要求。为保障新型职业农民的远程教育学习质量,需构建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核心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二、体系构建原则
1. 以人为本的原则
远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包括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环境等,服务的核心是新型职业农民,要以方便农民为出发点,提高农民生产技能为目的,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2. 实用实效原则
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是保障高效的远程学习质量的主要措施。支持服务体系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做好支持服务工作,不断满足不同层次的农民教育培训实际需求。
3. 导向性原则
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中心,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导向,针对不同学习需求、知识水平、学习动机以及信息素养等,提供特定的服务内容。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支持服务体系。
4. 服务产业原则
立足当地农业产业布局和主导产业发展实际,把服务产业、支撑产业作为远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首要任务,以提高学习质量和农民综合素质为重点,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急缺人才和急需技术开展远程教育培训。
三、落实主要环节
1. 学员组织管理
针对农民开展的远程教育培训是开放式教育,学员的组织是开展远程教育培训的首要环节。由于农民对接受教育培训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自律性较差,造成了农民学员组织困难。如何把新型职业农民学员有效组织起来,是摆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面前的一个难题。县级农广校具有扎根基层,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的先天优势,一方面熟悉农民的生产生活规律,另一方面能经常开展“三下乡”、“送教下乡”等活动,与农民关系密切。充分利用政策支持,采取基层组织推荐、自主招生等多种形式,将真正有学习愿望、积极性高、有生产规模的新型职业农民组织起来,将有限资源最大化利用。
2. 学习合理规划
县级农广校按照远程教育培训的总体要求,根据农民生产生活规律,及时掌握有关农民教育培训需求,结合当地产业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适合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远程教育培训规划。在原则上,农忙季节根据作物生长状况安排生产技术课程,农闲季节根据教育培训需求,组织开展农民创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内容的学习。县级农广校进一步落实责任分工,制定长效机制,使远程教育培训逐步纳入科学化、正规化、经常化的规划轨道。
3. 理论答疑辅导
设立农民教育培训“教学点”,在每个教学环节配置相应的教学人员、场所、设备等,围绕学习目标,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辅导工作。教学辅导采用“导师制”辅导方式,将培训农民学员按专业分组,辅导教师分派为培训小组“农民教育培训导师”,“农民教育培训导师”送教下乡,开展学习过程全程辅导。“导师制”方便教师与学员的互动交流,面对面答疑释惑,解决学员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4. 技术实践指导
远程教育培训仅仅讲解理论知识,农民学员难免存在难以理解或困于直接应用的难题,需要加强技术实践指导服务,满足农民在远程学习中实践性教学、生产实习与现场操作等方面的需求。技术指导服务以农民实践技能培训为主,把课堂搬到农民生产现场,根据远程学习反映的问题和需求,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入社,深入农民田间地头,进行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打造“农民田间课堂”。加强学员和技术人员之间的沟通联系,开展后续跟踪技术服务,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学员回访,了解并协调解决学员在技术上遇到的困难,有效保障教育培训质量。
5. 创新考试考核
考试考核是远程教育培训的必要环节,是学习支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员的考试考核应当以能力提高和技能培养为导向,强调对学员的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一是过程管理,在教育培训的过程中组织实施作业和检测,体现职业农民学习的态度和过程;二是考试考核,在课程结束时进行专业测试,实现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考核的统一;三是第三方认证,结合职业技能鉴定等有关证书的认证,实现不断改善和提高内部质量的目的。
四、强化质量保障
建设远程学习服务体系,需要创造更良好的远程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对远程教育学习的满意度,提高远程教育核心竞争力,保障远程教育培训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提高“支持服务”认识
学习支持服务是远程教育学习效果的有力保障,需要全体人员的积极参与,不断加强服务意识。建立健全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和制度,为开展学习支持服务提供必要的人、财、物的保障,落实服务过程,加强服务评价,建设服务文化,为远程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
2. 加强“空中课堂”建设
针对农民数量众多、居住分散的特点,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推进“空中课堂”建设。将农民教育培训视频、语音或课件等资料搬到网络上和栏目中,农民学员接收端只要能上网或接收电视信号就能进入课堂听课。教育培训机构与学员之间通过语音网络等方式进行实时交互;通过卫星远程教育网络,结合“农广在线”互联网络平台,充分发挥中央电视台《农广天地》,山东电视台《农广校之窗》、山东广播电台《致富指南》、山东党员远距离培训网《农事》等栏目作用,实现空中课堂立体化。
3.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为了保障远程教育培训实践效果,结合本地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和分布的实际情况,加快推进农民教育培训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依托和整合现有农民教育培训资源,重点扶持技术水平高、发展前景好的基地,打造出具有较高水准和地区特色的农民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实训基地主要功能是技术技能的实践操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岗位和技能的实际操作训练,使学员的技能操作得到充分锻炼,制订“菜单式”培训制度,突出实训基地教育培训针对性和科学技术先进性,为“技能落地”提供平台。
4. 加强 “流动课堂”建设
为了方便农民就近培训,通过农广校配备的“科技培训直通车”,以巡回课堂的形式,进村入户为农民提供教育培训、科学普及、技术推广、信息传播等服务。在汽车上配备电视、投影仪、电脑等设备,以及适合当地农民需要的图书、光碟等技术资料,在农民方便的地点设置课堂,进行生动形象的视频培训,再配合培训教师的答疑,使农民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技术。
5. 加强“办学队伍”建设
教师是提高办学质量的核心和关键,以提升能力为核心,对校长、教学管理人员、专兼职教师分级开展轮训。通过课堂理论与实训基地培训相融通,培养一支既有理论会讲课,又有技术能动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注重把一线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充实到兼职教师队伍中去,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明确教师在学习支持服务工作中的职责,激发教师开展支持服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条件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各类知识更新培训,提高教师学术水平和支持服务能力。加快建立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师资库,设立农民教育培训讲师团、导师团和辅导团,切实提高远程学习支持服务。
篇8
关键词:设施农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201-03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工科与农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专业。所谓“复合型”是指在农业工程、环境工程和生物技术三方面复合的知识结构平台上各种能力或潜能的相互交叉、渗透融合。该专业具有实践性、应用性、产业性极强的特点。但是在全国本专业教学过程中,没有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这与社会对该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因此,构建我国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十分必要。
一、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1423”型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构建
1.“1”个新型实践教学方案的修订与完善。新方案压缩单项实习内容和时间,由原培养方案的9周减少到4.5周,增加了专业综合实习内容和时间,由原培养方案的5周增加到8周,达到提高学生的复合型能力,实现工农知识融合掌握,提高学生解决生产实践的问题。
原实践教学方案中专业实践教学包括设施操作技能训练、设施环境工程学实习、综合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等17个实践教学环节,这些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完全伴随课程性质进展进行,对单独课程教学效果良好,但实习内容重复现象严重,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合理化安排实践教学具有较大的改进的空间。修订后实践培养方案主要包括认知实习、专项实习、课程设计、综合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科研创新实践6个方面。这六个方面理清了实践教学层次,增加了总体实践教学的时间,调整了课程实践和综合实践的比例,提高了综合实践环节的比例。形成了比较清晰的循序渐进的层次和顺序,强化了实践教学,突出了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中的重要性。
2.“4”个环节的全程实践教学的构建。“4”个环节的全程实践教学是指“认知―专项―综合―科创活动”环节。(1)增加认知实习,强化学生对复合型能力的认知。认知实习包括工程训练、设施技能操作训练和综合认知实习。虽然是认知实习,但其实践的内容是综合性的,其实践时间打破常规,安排在一、二年级,通过认知实习使学生对专业能力的复合型要求有一定的认知,启发学生的专业思维,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为以后有目的性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2)缩短专项实习和课程设计时间。专项实习包括植物保护实习、生物学实习、测量实习、设施环境工程实习、设施栽培实习、温室综合管理实习等;课程设计包括温室结构与构造课程设计、园区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建筑电气课程设计、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休闲农业建筑课程设计、休闲农业艺术与设计课程设计以及温室智能化管理顶岗实习等。专项实习和课程设计直接针对核心内容进行,安排在大一到大三期间,时间控制在0.5~1周,强化和深化学生的专项知识和技能,为以后的综合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奠定基础。(3)强化综合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实习是学生将工农两方面知识有机结合的一次演练。我们与温室企业、设计公司、农业园区等20家企业、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学生进行4~5周的顶岗综合实习,参与一线的管理、生产和设计等任务,以保证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在毕业论文(设计)设计实施过程中,学生参与实习单位或导师的科研工作、生产管理或规划设计工作,从实践中选题,毕业论文(设计)具有科研创新或实际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运用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从而为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4)补充科研创新实践,培养复合能力。创新与科研技能实践,不占用实践教学的计划时间,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最有力的补充。创新与科研技能实践的基本支撑:一是国家、学校的科创项目;二是老师的科研、实践项目;三是校外实践基地。学生可充分利用大一到大四的课余、节假日时间进行。创新与科研技能实践时间安排更为灵活、内容更综合,是我们多年来大力发展和支持的实践内容。现已建立和完善学生科研创新的长效机制,加强资金和研究平台保障,培养学生自己的科研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利用了大学4年的计划教训时间和节假日,综合性实践教学的时间得到保障,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复合能力奠定了基础,提高了教学质量。
3.“2”是指“点”与“面”相结合的实现模式。“点”上实习主要包括工程训练、设施技能操作训练Ⅰ、设施操作技能训练Ⅱ、生物学实习、植物保护实习、测量实习、设施环境工程实习、设施栽培实习、温室综合管理实习、温室结构与构造课程设计、园区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建筑电气课程设计、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休闲农业建筑课程设计、休闲农业艺术与设计课程设计等15项内容,重点提高学生的单项技能。“面”上实习包括社会实践、暑期综合教学实习Ⅰ、暑期综合教学实习Ⅱ、毕业论文(设计)、科研创新项目等内容,是课程实践的深化和强化的综合性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设计温室时,学生不仅简单地从温室工程建造角度设计,而且从植物需要、环境特点等多方面综合考虑设计,从而实现了工程和农科有机结合,优化了温室结构。另外,在设施农业产业中,不仅考虑种植植物种类、栽培管理技术要求,而且考虑产品市场销售。在实习安排中,我们重点加强面上的实习,保障其时间和实习效果,实习贯穿大学四年,计划内综合实习时间达21周,实习内容紧密结合校内(外)实习基地的一线科研、生产和管理等,并在学校导师和基地导师共同指导下进行。对单项点的实习则针对性强,要求精益求精,短时间内突破单项技能的瓶颈,为综合性实习奠定基础。“点”与“面”的合理安排和组合,以理论教学为线,融会贯通,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复合能力。
4.“3”是指与校企、校研、校社三联合的实训基地。近年来,我国设施农业产业发展迅速、遍及全国,涌现出大批设施农业企业、科研单位和农村合作社,建立了大量的设施农业基地,为实践教学拓展空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有利于我们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实践空间。校内建立了设施农业环境与生物技术实验室、园艺植物与设施生理生态实验室、温室工程实验室、陕西省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践教学基地。校外与20家著名的温室公司、景观规划设计公司和设施农业园区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建立了长期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这些基地的建立实现了校企、校研、校社联合培养模式。学校、企业、研究所和农村合作社可为学生提供不同层面、不同需求的实践平台,既满足了学生的实践实习场地需求,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条件,也为企业等用人单位提供了技术支撑与发展活力。扩大空间,汇聚研企社资源,建立多层面实践教学基地。2008―2011年连续3年,先后选派了346名设施专业本科生分别到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都市温室有限公司、北京京鹏温室有限公司、北京中环易达设施园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榕绿宝石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华大基因、宁夏中卫市新阳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宁夏丰甜科技农业有限公司、陕北安塞生态示范园区、榆林市农业科技示范中心、阎良天成园、西安尊地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杨凌新天地示范园区、杨凌现代化创新园等公司进行综合实践。校企、校研、校社联合的方式,既为学生实习增加了实践基地,又让企业、科研单位和合作社与学校合作,促进了他们的发展。我校与宁夏丰甜科技农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宁陕科技合作项目协议书,与宁夏中卫市新阳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承担了国家支撑项目。
二、实践效果分析
1.实践教学体系得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通过改革,提高了教师和学生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改革了陈旧的实践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提升了实践教学队伍素质,完善了实践教学制度;加强了学生动手能力,提高了学习主动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素质。对在生产实习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查找资料、设计方案、动手实施等一系列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通过这种训练使学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对理论知识的再认识,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设施科学领域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维,深刻认识学科在现代农业和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及发展前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养成勤于学习、勇于实践的良好个性品质。同时,也是对学生进入社会前的一次心理调整。如通过“专业劳动课”教学实践,学生自主选择实践对象和实习实践环节,自由安排实践时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精神。在新的课程论文、毕业论文指导模式下,从一开始就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极大地加强了学生科技创新素质。自2008―2010年本科生公开达24人次。应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达25.88%以上。
2.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一系列实践教学和科研活动,教会学生探求知识的方法,使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步增强,创造能力不断提高。2007年,申请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学生占总人数的2.92%,2008年增加到了20.37%,参与学生的人数比例增加。每届毕业生中有20%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通过实践教学,增强了学生的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了专业学生的质量,学生对口就业比例提高,2010级毕业学生从事本专业的人达85%之多。
3.更好地解决工科知识与农学知识的衔接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加强了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联系和了解,缓解供求不对应的问题,满足社会对设施专业技能人才的需要。过去围绕课程进行单项技能培养,工科内容和农学内容不易很好衔接,学生综合能力很难有质的提高。通过多次综合实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工科和农科两方面的知识。我们的教师虽本身研究方向是侧重某一方面,但由于常年从事设施农业方面工作,而且大多从事社会服务,工农两方面知识结合较好,在教学中也能兼顾两方面知识,这也是我们培养学生复合型能力的关键所在。实践教学新体系建设后,我们跟许多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关系,保证企业能有一定数量的实习生,以给学生提供了除正常实习时间以外随时实践的环境条件。寒暑假给学生长时间实习提供了条件,我们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单位实习,保证了企业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满足了企业需要相对稳定的、长时间的实习生要求,也为学生了解企业、了解社会需求奠定了基础,很好地解决了就业时供求难以对应的问题。
4.实践教学的社会反响好,报考率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自2003年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2个班52人来,至2007年招生已达4个班,招生规模扩大了1倍。生源地涵盖全国各地,第一志愿报考率逐年增高,由2007年的33%提高到2009年的54%。从学生不了解该专业到目前招生规模的不断壮大,说明了该专业自2003年创立以来,逐渐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尤其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5.实践教学改革了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了全国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作为全国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首创者,本团队对该新型专业的创建及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经验被全国20余家高校借鉴,尤其是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体系一直被其他高校引为模版。2007年,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规划设计院等全国30多所院校、科研单位参加了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召开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促进设施专业的完善与发展”为主题的全国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研讨会。我们在会议上重点介绍了我校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路与举措,受到同行的一致赞誉。2009年举办了全国设施专业师资培训班,为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17所高校的教师进行了设施工程方面课程的培训,受到了同行的好评。2010年完成了全国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学规范,供全国高校借鉴。
6.与研企社合作,节约实习经费,保证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经过我们八年的努力,我们筛选了一批有经济实力、热情为实践教学服务的研究单位、涉农企业、农村合作社作为我们的实践教学基地。这些校外基地不仅提高了实践教学的场所,而且承担了实习学生的吃住行费用,一些单位还给学生劳动补助,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学校的实习经费,保障了我们高质量的实践教学。而且校外基地指导老师丰富的实践经验也是我们实习效果的有力保障。
篇9
7月2到8月2期间,我通过面试有幸进入中国农业银行莱阳市支行实习,虽然实习的时间不长,我却在这宝贵的时间里学到了好多东西,丰富并实践了大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深感自己知识面的匮乏,鉴定了我积极学习的信念。在工作中,工作态度的转变是我学到的重要的一笔人生财富。"技术水平只能让你达到一定的层次,而为人出事的态度及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才是提升你的真正法宝。"主任的一席话给我上了实习的第一课。在实习期间,我虚心学习,认真工作,认真完成工作任务,并与同事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得到了行里员工的一致认可。在实习中,我学习了农行改革的各案例,并发现了改革中的问题,结合本专业的学习。
(一)跟主任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及各种文件在实习的前几天里,我主要跟主任学习,一方面要学习相关的实务操作,其中会计占决大多数,既要强化已有的知识,还要学习新的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学习人民银行下达的相关文件。结合农行金融报,金融研究等杂志刊物,了解银行改革的方向,动态。今年是四大商业银行改革的关键时刻,银行改革举措众多,是什么因素引发的政策改变呢?实务操作上,农业银行对现有系统进行改革,从9月1,中国农业银行将开始使用农行综合应用系统(abis)。业务操作上,加强对票据结算的管理,从7月1开始,启用新版票据及结算凭证,同旧版相比,对票据用户有什么要求?相应的规定有什么变化?金融动态上,分析金融大家言论,关注人民币汇率改革-自xx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股权分置改革。其别是对吴敬琏关于股市五大观点-中国股市黑不得;政府托市,国企圈钱祸国殃民;中国股市是泡沫;中国股市受政府决定,政策无人预测;千点不该托市,补偿流通股股东不公平的争论。产品经营上,商业银行是如何一步步进行混业经营的尝试-银证一***,银行基金号发行。信贷经营上,关注身边的变化,公司的兼并重组,同时,铁矿,原油,劳动力成本价格上升,都会影响企业信贷质量。
在学习中,我深切的感到,学习就是为了提高,提高素质,加强对工作的负责态度,每一个员工都有权利和义务去学习!因为四大商业银行中,农行改革起步晚,存在的问题又多-资产负债率低,坏帐多。资产准备率也是最低的。因此,作为一名农行员工都应该积极对待改革,并在改革中,以实际行动履行一个员工的责任。
(二)跟业务员学习操作
在学习了各种相关知识的同时,我还积极向业务员学习。因为现在银行是实行的柜员制,所以我并没有机会去进行操作,但是就是从旁边的学习中,我学到了工作之外的东西。当银行提出从以产品创新为中心到以顾客为中心转变的原则时,就是对业务员最大的挑战和考验。业务员所要求的不仅是熟练的业务操作,更应懂得如何同顾客交流,为顾客服务,服务优于管理,一个好的管理者更是一个好的服务者。起初对于那种一张报纸,一杯茶的管理者的生活在这彻底改变,报纸是了解客户,了解银行的手段。茶是服务于客户的。"创建学习性组织,争做学习性员工"每个员工勤奋学习的精神,带动着银行业务的广泛开展。
(三)跟客户经理的学习
客户资源的优劣决定了一家银行业务结构盈利状况和竞争力水平。实施客户知识管理可以提高客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实习中,我归纳总结了客户知识管理的结构,并用理论知识和时间不断丰富。改善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拓展业务空间,发展利润源泉。在对客户服务的同时,我明白并领悟着,农行在资产总额大但资本欠缺的情况下,是如何利用资本的稀缺性的。利用最少的经济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是每个客户追求的,资本追求利润,决定了资本是闲不住的,只有通过创新金融产品来节约经济成本。
小结
篇10
1.农村信息化的概念
农村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是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农村经济发展到某一特定过程的概念描述。它是在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以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高新技术,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的过程。
2.农村信息化的特征
2.1统性和集成性
农村信息化是生产、生活所需信息,以及经济社会、道德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
2.2多样性和差异性
农村不同阶层的信息需求不同,表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
3.农村信息化的内容
农村信息化包含在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进而向信息农业演进的过程,具体有以下内容:
3.1农村资源环境信息化
它是整个农村信息化系统的重要基础,关键内容是建立各种农业资源与环境数据库及相应的检索系统。
3.2农村社会经济信息化
它有助于加强农村资源的共享,提高农村信息资源的利用程度,提高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的经济效益, 促进农民增收。
3.3农业生产信息化
它具体指动、植物管理的自动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能大幅提高生产的精确度,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消耗,促使农业生产高效益。
3.4农村科技信息化
它能有效传递农业生产、科研、技术开发、教育之间的需求信息并指导农业生产、科研、推广、教育部门的有机协调与正常工作,促使农科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3.5农村教育信息化
它是指农村教育和培训手段的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3.6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信息化
它是整合农业生产资料的供求信息建立数据库上网运行,并开展农资电子商务,从而促进农资生产和经营企业效益的提高及农业生产的发展。
3.7农产品市场信息化
它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流通环节,简化了交易程序,节约了交易费用,从而有助于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和滞后性,降低市场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3.8农村管理信息化
它通过网络化管理农村行政、农业生产、农业科技等要素,逐步实现智能化管理,加速农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提高农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3.9农民生活信息化
它包括生活、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各方面,有利于彰显人性自由和提高生活质量。
二、农村信息化对于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1.农村信息化是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保证
能够建立起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形成横向相连、纵向贯通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渠道,改变农村市场信息服务滞后的状况,确保广大农民获取最新的市场信息和农业技术信息,保证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最优化,从而找准市场,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2.农村信息化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保持农村稳定的重要动力
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开展电子政务,促进政府与公众的相互沟通与相互信任,有助于实现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并建立一个依法行政、廉洁、“以人为本”的政府;此外,农民通过这种现代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拓宽知识面和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提高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自觉性,进而保证社会的安定。
3.农村信息化是促进科教文卫体公共事业建设,保证其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法宝
促使建设农村社区数字文化阅览室,强化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保证先进文化最大限度地输送到农村;此外,建立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医疗救治、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和卫生监督信息系统、食品药品监管业务在线申请受理和审批行业数字证书以及食品药品监管热线等能最大限度建设以资源整合为基础的社会事业服务大平台,实现科教文卫体公共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4.农村信息化是缓解农村劳动力过剩压力的重要手段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世界上最庞大的非充分就业群体,农村信息化能够促使农业信息产业发展,容纳大批就业者;能够提高农村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使一部分投入到农产品物流和营销产业就业的农民,充分利用农业信息技术,提高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水平。
三、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我国的农业信息技术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农民信息化意识淡薄,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
农民是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主体,农村信息化进程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农民信息意识的增强。然而现阶段,大多数农民尚未形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主动获取有效信息的自觉性,而仅仅依靠传统落后的言传身教的直接示范和交流方式;此外,农民信箱用户通过农民信箱平台建立网上免费摊位并买卖信息最终达成交易的,仅局限于部分种养大户和农业企业。这些在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大大阻碍了农业的迅速发展。
2.农村信息流动不畅,信息缺乏时效性和针对性
由于缺乏对市场需求的准备把握,大多数农民的生产决策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经济上遭受损失不可避免;由于信息流动不畅,近些年来造成的“谷贱伤农,果滞坑农”的现象比比皆是。现阶段,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仍是广播、电视和报纸,这些传统的媒体只能将市场信息单方向地传递到农民手中,却无法将农民的需求信息反馈回来,导致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相脱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农民对于农技、农资和农产品市场等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尽快为农民提供一个崭新、快捷、全面的信息传递渠道,让农民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准确地制定前瞻性的生产计划,刻不容缓。
3.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在农村普及尚需很长一段时间
纵观全国,虽然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已建成大量网站,但对于经济实力薄弱,生活仍徘徊在温饱线水平甚至温饱线水平以下,且文化素
质又普遍较低的农民来讲,他们已没有多余的经费来购置并不昂贵的农村信息服务设备,况且还要支付价格不菲的运转费。因此,如何让急需农业市场信息的广大农民获得廉价的信息服务,是农业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4.基层现代网络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现阶段,基层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与农村信息化建设需求尚存在较大差距。基层干部普遍缺乏网络、计算机的理论及操作知识,有的甚至无法运用常规软件进行办公导致在实际工作中过分依赖村信息管理员及大学生“村官”,大大降低了工作力度,严重影响了农村信息化进程。
四、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就要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探讨适应市场化运作、可持续发展的农村信息化建设模式。具体措施有:
1.提升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秉承“集中、统一、规范、效能”的原则,营造“统一兼容、资源共享、高效适用”的各级网络中枢服务平台环境,构筑全国“统一、规范、畅通”的信息网络体系。切实加大农村基础网络建设力度,鼓励、引导网络运营商结合自身优势,为农村信息化服务,推进和完善 “金农工程”、“农民信箱工程”、“村村通工程”、“信息化普及村工程”等信息化工程的建设。
2.加强农村信息资源整合
围绕“市级抓提升,乡镇抓延伸,村组抓服务”的思路,依托农经网、远教网等已经形成的运行保障体系、服务体系和运行维护投入体系,进一步整合农经网、远教网站点,充分利用好两网现有的人员和设备,实现多部门、多行业的涉农信息资源整合,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实现多网功能合一,提供便捷的农业信息服务,满足农民对市场信息多样化及个性化的需求。
3.加强农村现代网络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重点抓好基层干部的农村信息化技术培训,通过培训、考核、发证等手段提高基层干部的网络、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业务能力。大力提升农村信息管理员队伍素质,积极拓展人才培养引进渠道,积极利用农民经纪人、种养经营大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有关社会中介力量,发展壮大农村信息管理员队伍,促进队伍整体水平提高。
五、结论
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新任务,加快建设农村信息化,具有普遍的指导示范意义。农村信息化是我国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推动力。
参考文献:
[1]杨军喜,朱晓飞.当前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五大问题[J].信息化建设,2009,(4).
[2]张喜才,秦向阳.农村信息化对于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分析[J].农业网络信息,2007,(11).
[3]陈良玉,陈爱锋.中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 [J].中国农业信息导报,2005,(2).
[4]董增礼.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促进区域农村经济快速发展[J].农业网络信息,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