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现状范文
时间:2024-02-21 17:46: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发展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城市,燃气,节能,发展
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的社会需求推动了城市燃气行业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家政策,亦为城市燃气行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我国城市燃气由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等3类气源构成。2004年"西气东输"管道投入商业运营,使得天然气用气人口首次超过人工煤气用气人口,2009年已接近液化石油气用气人口;2009年天然气消费量占领了56.4%的燃气市场,首次超过液化石油气,成为燃气领域的主导气源。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价格在市场中所发挥的杠杆作用越来越明显。煤炭、石油、液化石油气等替代能源的价格市场化程度较高,价格走势取决于供需关系。2013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调整天然气价格的通知,我国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向市场化方向迈进,过去廉价的天然气将成为历史。城市居民价格承受能力虽然强,但地方政府一般出于民生考虑,基本不做调整,或调整时滞较大,难以与上游气价形成联动,影响天然气价格的传导。
因此,替代能源竞争、上游资源涨价以及下游用户对于价格传导的阻力,将直接压缩天然气价格的上升空间。
随着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和城市燃气公用事业的逐步放开,港资、民资、国际跨国公司等资本竞相涌入,加之改制后的国有燃气公司摩拳擦掌,使得现有城市燃气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成熟优质的管道燃气项目渐显稀缺。因此,只有以足够的实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众多效益好、规模大的燃气项目作为支撑,才能掌握城市燃气行业跨区域整合的话语权,进而在城市燃气行业的变革中胜出。
城市燃气联系千家万户,具有公益性、安全性、季节波动性及连续性等特点。近年来,燃气行业的发展大多通过“跑马圈地”的方式占有市场,掩盖了行业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不少城市燃气企业尚无能力采用储气设施、应急气源和可中断用户等方式应对可能存在的供需矛盾或紧急状况。随着天然气用户的增多,保障安全稳定供气已成为各燃气公司生产运营的重中之重。
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为城市燃气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天然气是最低碳的化石能源,大量利用天然气不仅可以降低能耗、提高效率,而且能够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同时,天然气是我国实现低碳经济、实现二氧化碳减排承诺的现实选择,因而为天然气在城市燃气行业中替代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开拓了广阔前景。
天然气产业快速发展,引领城市燃气进入新的发展机遇期。2020 年以前,我国天然气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到 2020 年,全国天然气需求量将超过3 500×108 m3,年均增速超过10%,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将接近两位数,且消费中心继续南下东移,利用区域遍布全国绝大多数县级以上城市。与此同时,从基础设施到国家政策,均为城市燃气行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天然气管道进一步完善,已初步形成西气东输、陕京输气管道系统、川气东送等国家干线管网,管道总里程比“十一五”初期增加近2倍;在2007年8月国家颁布的天然气利用政策中,明确将城市燃气类中的城镇居民生活用气、公共服务设施用气、天然气汽车用气以及分布式热电联产等列为优先类。
各地政府大力支持城市燃气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预计 2020 年城镇化率将达到 50%~55%。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各级政府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城市燃气行业的支持力度必将越来越大。
我国天然气市场步入了快速发展期,城市燃气行业也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预计 2020 年我国城市燃气行业天然气需求量将达到约1 000×108m3,年均增速将达到10%,天然气用气人口将超过 6×108人,气化率将接近80%。城市燃气的需求分布,仍将集中在环渤海、长三角和东南沿海地区。这3个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城市较为集中,如环渤海的北京、天津,长三角的上海、南京、杭州,东南沿海的广州、深圳、佛山等。西南地区城市燃气需求量也较大,特别是川渝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气资源产地,同时天然气利用历史悠久,设施较为完善。
城市燃气行业联系千家万户,具有公益性与安全性以及季节波动性和连续性等特点。过去几年,我国燃气行业的发展大多是通过“跑马圈地”去占有市场,从而掩盖了行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不少城市燃气企业并没有能力用储气、补充气源和调节用户等方式来应对可能存在的供需矛盾或紧急状况。随着管道天然气用户的增多,如何保障安全稳定供气将成为各大燃气公司未来需要考虑的重中之重。
我国《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条例》明确提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燃气应急储备制度,组织编制燃气应急预案,采取综合措施提高燃气应急保障能力,至少形成不低于保障本行政区域平均3天需求量的应急储气能力”。根据《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2012》,2012年城市燃气企业天然气供应量865亿立方米,根据条例要求,天然气应急储气能力应该至少达到7.1亿立方米;但2012年全国天然气应急储气能力仅为5.5亿立方米,没有达到最低标准。多数企业主要依靠长输天然气管道保证气量供应、调峰和应急,自有储气设施能力严重不足。
篇2
关键词: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中原城市群的发展现状分析
收录日期:2012年7月9日
一、中原城市群发展历程
2003年7月,省委、省政府在《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正式提出了中原城市群的概念,明确界定了中原城市群的范围。2004年2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突出抓好中原城市群建设,完成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建立中原城市群联动发展机制。这一期间,由省发改委牵头,河南省编制了《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构想》。2011年1月,中原经济区被正式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同年3月被写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年9月,政府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自此,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探索一条通过建立城市群区内合理的机制体系,对于推动中原地区参与国内新一轮的区域竞争和协作,带动中部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原城市群发展现状分析
本文以2010年数据为例分析河南九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
(一)中原城市群总体经济实力不强。(表1)从表1可以看出,郑州作为中心城市,其各项经济指标均处于领先地位,处于第一梯度;洛阳各项经济指标紧随郑州之后,而焦作、许昌、平顶山、新乡经济发展水平明显低于洛阳,在本文中,将这五个城市同时列为第二梯度城市;漯河和济源两市经济实力相比第二梯度城市又下降一个层次,开封经济实力也明显处于落后状态,因此本文将这三个城市列为第三梯度城市。本文认为,虽然郑州发展水平稍高一些,但是从表1中可以看出,总体来说中原城市群的经济实力都不强。
(二)中心城市首位度低,辐射带动作用小。本文首位度的计算是把郑州和洛阳两市的指标作为研究对象。(表2)
城市首位度是指用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来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状况的指标。目前在我国,首位度已经演变为国家或区域中规模最大的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数量的比值。根据表2的数据,按照公式S=P1/P2(其中S为常数,P1为最大城市人口数,P2为第二位城市人口数),可以计算得到郑州的城市首位度为1.32。按照位序-规模法则,两城市指数的标准值应是2。比较后可以看出,郑州的城市首位度不高,需要进一步增强人口聚集能力。
(三)一体化发展进程缓慢。中原城市群自提出至今,除了郑汴一体化,几条城际公交开通外,中原城市群没有实质性进展,似乎比中原城市群发展原规划进展要慢了很多。在一体化发展方面,中原城市群传统的行政区经济思维定式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层面有所反映,各种体制性、政策性和设施体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中原经济区是中国城乡差别最难平衡的一个区域,如何解决二元社会平衡问题,是中原经济区创意规划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对于中原城市群来说,长期以来各区域在产业选择、布局及环境保护设施、法规等方面,均没有纳入城乡经济一体化新格局统一管理的轨道。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布局和建设,城乡在基础设施方面也存在二元化现象,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建设极为不利。
三、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工作举措
(一)提高中心城市郑州的功能建设。一个城市群的地位和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城市的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中原城市群要一体化发展,建设大郑州是关键,提高郑州中心城市地位,进一步发挥其对城市群其他城市发展的辐射和带动力,是中原城市群城市体系优化设计的首要任务。充分发挥郑州市的比较优势,把提高产业竞争力作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重点抓好两个中心和两个基地建设:一是以中原国际物流园区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物流资源、物流设施、物流企业向园区集聚,以此把郑州建为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二是以郑州金融商务集聚区建设为重点,整合金融资源,推动金融机构集聚,壮大金融业整体规模,努力把郑州建成区域性金融中心。
(二)发挥市场机制与政府引导的双重作用。城市群一体化核心在于优化资源配置,必须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由于现阶段阻碍要素流动的体制性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与行政体制有关。因此,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引导、推动和协调作用。中原城市群区域内产业发育和市场化程度较低、政府的越位、缺位现象突出。因此,作为政府,一方面要将一体化的着力点放在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完善市场机制上来,完善以生产要素市场为重点的资源配置机制,优化创业发展环境;另一方面政府应当主动作为,把推动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把提升产业竞争力作为城市群产业一体化的着力点,尤其要注重完善优势区域的产业环境,强化市场与产业的互动、建立专业化的服务体系。
(三)加快破除体制障碍。进一步深化城镇户籍、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率先在中原城市群内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区域统筹。稳妥有序地调整行政区划,适时将荥阳、中牟、许昌、新乡、修武、博爱等县(市)撤县(市)建区,逐步将长垣、武陟、孟津、新安、尉氏、伊川等县撤县建市,推动撤乡并镇和并村联组,促进人口集聚。
(四)开放市场,加强与发达经济体的联系。首先,积极加强与珠三角和长三角的有效对接,通过交流学习比较先进的市场经济文化和先进的管理模式等,切实推动经济发展;其次,要完善开放机制,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拓展开放领域,在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上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最后,切实扶持内部有实力的企业,鼓励其参与资本运作,让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境内外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实现企业的低成本扩张,提升整体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晓丽,方创琳,王发曾.中原城市群的空间组合特征与整合模式[J].地理研究,2008.2.
篇3
关键词:中小城市;物流
随着我国物流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物流业在我国较大城市有了极大的发展,基本实现了与国际物流接轨。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物流体系已经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而中小城市物流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我国物流体系发展的重点。针对中小城市物流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中小城市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中小城市物流公司(企业)零散
目前,国有物流业、民营物流业与外资物流业三足鼎立,形成相互补充、相互竞争、相互制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尽管这些公司在发展上都有不凡的业绩,但同时也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和不足。中国邮政、EMS、尽管网络庞大,但机制有够灵活;中铁快运价格便宜,但触角只能伸到铁路沿线;民航快递管理经验不足,快递企业基本处于分散经营和各自为战状态,相互间的业务往来、双方和多方的责任、义务缺乏有力的约束和监督,业务梗阻和快件丢、错、漏、损等现象时有发生,各快递企业间诸如相互拖欠结算款项、民地赔偿、跟踪查询等方面的矛盾和纠纷也常常出现,就目前来看,中小城市的物流主要是传统物流,没有一个比较完整系统的物流。运输、仓储、包装、搬运和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零散和分立于不同的产业之中,各种资源没有进行整合。
2.不能有效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计算机辅助运输线路设计和车辆配载的现代科技手段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已成必然,将会极大地提升物流的运作效率。目前中小城市的物流公司,虽在某一些方面引进了高科技的运行手段,但更多的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手工操作阶段。由于新技术和新设施往往投资较大,因此不少企业对此望而却步。这种现状也制约了新型物流企业的培育,影响了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提高。中小城市的物流业是否能经受住这种竞争并站稳脚跟,取决于它们是否能提供低成本、并且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如果没有现代科技手段作为支撑,这一点是很难做到的。
3.中小城市物流污染严重
物流作为生产和消费的中介,是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基本环节。但现代物流活动的诸多方面都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在一些商品交易市场,仓储地点,都可以看到垃圾成堆、噪音、大气污染也很严重。这种影响的程度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加剧,对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二、针对现存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1.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引进先进管理经验与技术
创新是中小城市中每一个物流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创新活动贯穿于现代物流发展的全过程,从严格意义上讲,现代物流的发展不取决于投资能力,主要还是取决于创新能力。增强技术创新,要强调学习和交流,要培养学习性的企业。因此,现代物流企业要提倡经验交流与知识的共享,避免互相封锁。要引进和吸收那些大型物流业成功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并改造我们原有的落后的物流设施、尽快地提高中小城市物流现代化水平,推动中国现代物流发展。
2.建立经济与生态相协调的现代绿色物流制度
中小城市物流企业就环境污染严重问题,应大力加强对物流绿色化的政策和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物流系统目标、物流设施设备和物流活动组织等进行改进与调整。在绿色物流的实施中,通过利用废料拓展逆向物流,促使物流循环和封闭,产品和服务实现非物质化。对于经济系统通过物流和能流分析,全面降低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产生和排放,促进循环经济目标的实现。其次,要加强对现有的物流体制强化管理,按照流通绿色化的思路来进行物流规划整体设计,构筑绿色物流建立与发展的框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绿色生产、绿色经营,打破地区、部门和行业的局限,发挥政府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不能只强调生产和消费的绿色化,而忽视了物流的绿色化。在中小城市经济发展规划中,将绿色物流与地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重视物流体系建设,实现物流系统的整体最优化和对环境的最低损害,将有利于物流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3.加快培育和引进专业的物流管理人才
现代物流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物流人才,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中高层人才。他们熟悉经贸流程、国际法规,并掌握流通体系、市场分布、企业管理及网络信息技术。我们要加大对物流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制定物流人才引进相关优惠政策。提倡产、学、研相结合,建立一种融现代物流的研究、开发与教育为一体的新型机制,物流企业要与研究咨询机构、大专院校进行资本与技术的结合,发挥各自的特长优势,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同时,要尽快实现物流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包括专业培训和执业资格认证制度等相关措施,建立起人才激励机制,培养和造就一批熟悉物流业务、具有跨学科综合能力的物流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参考文献:
[1]上海第二工业大学:21世纪中国经济新增长点——现代物流发展的热点与趋势.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1).
[2]王 伟:物流企业战略与模式——宅急送案例评析.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1).
篇4
关键词:沿海城市 经济发展 现状 对策
沿海城市的地域特殊性决定了其经济发展的方向,其经济发展应针对地域资源特色构建自身的经济发展特色,以此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集中在海产品养殖、沿海旅游以及对外贸易港口、加工等几方面。科学的分析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现状,明确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资源的浪费有助于沿海城市的特色经济建设与发展,有助于沿海城市资源的合理使用。
一、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将经济发展的中心更多的放在了沿海资源的开发,以资源优势进行经济结构的构建与发展。忽略了经济发展中,经济发展观念的重要性。这与我国改革开放后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改革开放后的沿海城市以沿海优势得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造成了其经济发展的不足,其将沿海作为唯一的经济优势进行经济结构的构建,忽略了其他地域资源优势,造成了单一结构经济的现状。这一现状也直接导致了沿海城市经济结构抗风险能力的降低,造成了目前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沿海城市应认识到多渠道经济发展结构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科学分析城市多资源优势及其发展前景,以多渠道经济发展打造具有抗风险能力的、科学资源利用的经济发展结构。
二、针对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现状的对策分析
(一)科学分析资源优势,构建多渠道经济发展结构
针对传统沿海城市单一经济结构发展的现状,现代沿海城市应科学分析自身优势资源,以资源优势构建多渠道经济发展结构。其资源优势的分析需要对城市周边地质环境、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人文景观进行科学的分析,发现自身城市的独特之处,以此促进旅游、种植、生产制造等多渠道经济模式的发展。这需要沿海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对城市的资源进行主要分析与调查,并将其与国内其他沿海城市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自身的独特资源,并以此为基础打造现代多元化沿海城市经济模式,促进沿海城市经济抗风险能力的提高,促进沿海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城市剩余劳动力的解决、城市资源的综合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整合优化传统行业经济结构,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质”的飞跃
整合优化传统行业是现代沿海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针对单一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不足的重要工作。虽然在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针对传统行业的经济结构继续了上下游行业的建设,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规划使得其上下游行业各自为战,影响了行业的抗风险能力。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沿海城市应针对城市传统行业经济结构进行整合优化,对其上下游行业进行规划治理,以此促进整个行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例如:针对沿海城市加工行业所必须的包装制造业,城市经济规划中对其进行细致的规划,以具有较高资质的出口包装企业作为龙头带动保障制造业的综合科技水平,促进其经济的发展与稳定。同时对加工行业的原材料供应基础进行规划,针对其原材料的种类科学的开展招商引资,促进加工行业的稳定发展。通过对上下游资源的建设及整体规划促进传统制造业、加工业的行业发展。
(三)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由于旅游业的发展是一项需要长时间积累方能见效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以在各级地方政府的经济战略制定中并非首选经济发展战略。但是旅游业所具有的特点对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没有重工业、矿业等行业的污染、其基础投资建设较小等特点使得其特别适合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环境及发展方向。同时沿海城市独特的自然资源、沿海特色等适合发展旅游资源,而且旅游资源还能够带动城市的整体服务行业,如餐饮、住宿等行业都会由于旅游行业的兴起得到极大的发展。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沿海城市在注重旅游行业资源的调查与分析,注重对城市的整体规划及相关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发展,通过逐步开展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促进沿海城市旅游经济结构的优化,促进沿海城市多渠道经济的发展。
(四)积极开展沿海城市的特色资源调查,为多渠道经济发展结构奠定基础
现代沿海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应加大对城市特色资源的调查与分析,这对特色资源开展多渠道经济发展结构的建设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以葫芦岛城市经济发展为例,其在注重传统制造加工业的同时还以旅游行业作为辅助,构建了多渠道的经济发展模式。另外,针对葫芦岛市所具有的钼矿、天然气资源,该市还进行了综合产业结构的调整。以旅游业、传统制造业为基础,钼矿开发及天然气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打造了多元化的城市经济结构,其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及抗风险能力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以城市发展规划促进沿海城市经济的发展
城市建设规划及道路交通的建设对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城市规划的科学实施能够使城市土地得到科学利用,并针对经济特色以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的发展、提高城市的宜居水平。例如:针对制造业、加工业排放及噪音对城市宜居水平的影响,打造现代城市工业圈,将工业制造行业转移到城市基本住宅区域的下风处,减少生产加工气味、烟尘对城市居住环境的影响。同时通过工业园区的建设还能够将工业生产的废水等进行综合治理,有效保护沿海城市的经济环境。虽然沿海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沿海运输条件,但是公路建设对其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利用城市规划手段将相关的制造产业链整合到同一工业园区,有助于减少产品的运输费用,降低整体产品的成本,促进城市制造行业的经济优势体现,促进其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利用城市规划与道路建设的逐步优化促进沿海城市传统制造业的行业优势提升,促进沿海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壮大。
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沿海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虽然也在进行相关的整合与优化,但是其大部分职能的应用还仅仅局限于单一行业之中。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沿海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应加强自身职能的开展与应用,通过对城市规划的建设意见提出,科学的规划城市经济发展结构,促进沿海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的提高。同时针对单一经济结构对城市经济风险的影响,加快自身特色资源的调查与开发,构建以基础制造业为根本的,以旅游、矿业资源为辅助的经济结构模式,以此打造多元化经济发展结构,促进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靖,李宏洋.中国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现状.经济快讯,2009;12
[2]曹阳,郑伟祥.特色经济发展路线--现代沿海城市的经济增长点.经济快讯,2008;12
[3]魏忠信.发展沿海特色经济,开创沿海城市经济建设新篇章.财经快报,2009.10
篇5
关键词 蓖麻产业;现状;建议;吉林白城
中图分类号 S565.6;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320-01
蓖麻是白城市的传统作物和重要经济作物,蓖麻产业是极具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近年来,随着蓖麻良种的推广使用,蓖麻种植面积的扩大,经济效益的凸显,组织力度的加强,广大群众对蓖麻产业的认识大大提高,白城市蓖麻产业呈现大发展的趋势。
1 白城市蓖麻产业发展现状
1.1 种植基础较好
白城市是全国重点蓖麻产区之一,该地的土壤、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蓖麻生长,种植蓖麻历史悠久,广大农民有种植蓖麻的经验。白城市最高峰时期(2000年)蓖麻种植面积达9万hm2,产量10万t,占全国的1/ 3左右,占世界的1/ 9左右。自2006年以来,随着蓖麻籽价格上扬,种植面积呈现恢复性增长,2012年全市蓖麻种植面积3.56万hm2,产量达6.1万t。围绕“优质、高产、高效”这一目标,不断引进推广适应性广、抗病性强、产量高的新品种,促进了蓖麻产业的发展,也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更是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愿望。通榆县从山西省引进的CSR24.181、经作1号、中北3号等蓖麻良种与其他杂交蓖麻品种相比,具有不炸英、不落果、不秃尖、抗病虫性能好、可以一次性收获的特点,经过几年的种植实践,种植户普遍认可。且这些品种投入不高,耐旱、耐碱、抗灌,一般肥力的地块就能获得高产,获得稳定收入。
1.2 市场前景广阔
世界蓖麻主要产区分布在印度、中国、巴西等国家,产量占全世界蓖麻总产的90%以上,还有印尼、巴基斯坦、泰国、法国、尼日利亚等国家,但产量较少。全世界蓖麻种植面积约为110万hm2,平均产量1 650 kg/hm2。国内蓖麻主要产区分布在内蒙古通辽地区、吉林省白城地区和山东、山西等地,占全国蓖麻种植面积的80%。我国正常生产年份蓖麻种植面积约20万hm2,蓖麻油产量只有30万t,而每年需求量却在70万t左右;年产蓖麻籽50万t,年需蓖麻籽110万t左右,缺口在1/2以上。这就为国内蓖麻油生产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空间,也为蓖麻种植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1.3 产业体系框架成型
随着市场看好,2007年以来,吉林向海油脂工业有限公司、吉林盛吉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兴健蓖麻开发有限公司相继投资建设了蓖麻深加工项目,设计加工能力在11万t以上,企业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在吉林省农业委员会的支持下,以白城市为主成立了吉林省蓖麻产业协会,在白城市组建了14个分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逐渐提高。以洮南和通榆为中心的交易市场辐射域内5县(市、区)和内蒙古通辽、突泉等地,购销网络遍布全国各地。蓖麻产业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龙型经济格局基本成型。
1.4 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正常年景,蓖麻新品种CSR24.181、中北3号、经作1号,产量均可达2 500 kg/hm2以上,按近3年蓖麻籽平均销售价格5.4元/kg计算,收入可达13 500元/hm2,扣除生产费用2 100元/hm2,纯收入11 400元/hm2。如采取地膜覆盖栽培,产量均可达3 000 kg/hm2以上,收入可达16 200元/hm2,扣除生产费用3 000元/hm2,纯收入可达13 200元/hm2。而且蓖麻有耐旱、耐碱、耐瘠薄、可一次性采收等特性,在栽培上还有投入少、劳动强度小、省工省时等优点,这也是蓖麻新品种增产增效的重要因素。从长远看,蓖麻叶和茎杆还可以综合开发利用,吉林向海油脂工业有限公司正在进行技术改造,2013年产值达3. 5亿元,实现利税1 200万元,2014年准备利用蓖麻饼生产有机肥,年计划产量15万t。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经济效益还能大幅度提高。
2 建议
蓖麻产业是白城市避灾农业、高效农业的重要作物,应大力发展蓖麻产业,不断加大推广力度,从而达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税收增长等多赢效果。建议具体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2.1 加强生产基地建设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有利契机,积极争取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的支持,加强蓖麻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在无井地块打抗旱水源井,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建立与基地生产相配套的物资供应、病虫害防控、科技指导等多元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扩大种植面积。充分利用白城市适宜的气候、土壤条件,抓住龙头企业原料需求量大和当前蓖麻市场价格高、销路畅的良机,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引导农民扩大蓖麻种植面积。大力推进土地流转,逐步实现规模化经营。三是提高单产水平。重点抓住杂交种应用和膜下滴灌新技术推广2个关键环节。依托白城市农业科学院蓖麻研究所,加快引进、培育适合本地气候土壤条件的蓖麻高产抗病杂交新品种,研究高产栽培技术,重点探索防治枯萎病的有效方法。大面积推广CSR24.181、经作1号和中北3号等优良品种,因为这几个蓖麻品种较其他同类品种在同等条件下可增产25%~30%。采用膜下滴灌新技术,还能延长生育期,增加结实率,单产量还会大幅提升,切实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2.2 加快龙头企业建设
一是帮助企业完善服务。加强政府推动作用,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发展蓖麻产业的措施及方式,及时推广好的做法。在生产和加工环节实现有效对接,做好综合服务。调动农民种植蓖麻的积极性。二是延长产业链条。目前,先进国家蓖麻加工产品已达3 000种以上,我国仅有几种,精深加工空间很大。因此,应高度重视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鼓励、支持蓖麻加工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密切合作,重视引进先进工艺、设备和技术,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新产品开发的能力,形成一种原料、多种产品、综合效益的发展格局。三是拓宽融资渠道。蓖麻产业和其他农产品加工企业一样,都面临资金严重短缺问题,相关部门必须合力解决。金融部门要发挥主力作用,研究建立防御投贷风险的新措施,既要保证信贷资金投入安全,又要保证龙头企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实现金融部门与龙头企业的双赢。发改、农业、农发办等部门要积极搞好项目立项工作,最大限度争取国家和省里扶持。企业自身也要拓展思路,积极内引外联,采取合资、股份、合作等经营模式,提高社会融资能力[1-2]。
2.3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一是加强中介组织建设。首先,利用蓖麻专业合作社可以解决政府部门解决不了的一些问题,是农民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有效途径。这就迫切需要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加强规范与管理,推动协会不断完善与发展。其次,健全专业合作社的规章制度,创新运行机制,通过提高合作社工作质量,由单项服务向综合配套服务发展,使蓖麻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由松散型合作型向紧密型组织转变。二是探索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协会组织协调,促边企业和农户紧密合作,逐步建立“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农户”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培育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真正实现蓖麻产业化发展,实现企业获利、农民增收、产业兴旺的多赢目标。三是增强企业带动功能[3-4]。鼓励加工企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帮助农户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能力,提供信息服务。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收购,增强企业对基地农户的带动功能,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和产品竞争力。
3 参考文献
[1] 徐良.我国蓖麻产业发展现状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2):109.
[2] 朱倩,郭志强,王宏伟,等.中国蓖麻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09(16):15-17.
篇6
关键词:景观园林设计;发展现状;发展方向
引言
如今的城市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在城市景观园林中表现出来,城市景观园林设计往大了说可以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总体形象,而往小了看,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存在着景观设计艺术。由于景观园林设计非常重要,所以,其受到现阶段人们的广泛关注是必然会出现的结果,也说明如今人们对生活环境的关注日益密切。
1城市景观园林的设计现状
1.1对景观园林的认识不足
现阶段虽然城市基本都已经启动了景观园林的建设工作,但确实还存在一些人对景观园林的认识不足现象,对于景观园林的相关知识还停留在传统观念阶段,缺乏真正的认识[1]。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景观园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认识只是一个基本的“知道”概念,还无法意识到景观园林真正的作用点在哪些地方,也谈不上研究景观园林实际应用,这样一来,便导致了虽然很多城市在建设景观园林,但是所建设的项目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还有些城市在对景观园林进行设计的时候,更重视的是景观园林的观赏性,而忽视了绿化的重要性,这种景观园林设计只能是一时为城市带来好处,而缺乏长远的发展意义,对城市的绿化意义不大,更无从谈起真正意义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1.2景观园林设计不符合实际
很多设计师的设计内容单单看图纸内容看不出问题,但是在真正施工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不能做到工程的顺利开展,即使问设计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也问不出所以然来,最后的结果要么是对设计方案重新修改,要么就是暂停园林的施工。这种现象的产生因素无外乎是以下2种:园林设计师在对景观园林进行设计的时候,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只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设计,追求新时代创新园林;景观园林设计师在设计园林时,没有认真对待设计工作,设计完成后,没有回过头来审核设计是否可行。
2城市景观园林设计的发展方向
2.1遵循绿色生态发展
我国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带给了生态环境一定的破坏,这是人们不愿意看到的,但是这也是经济发展必然会经过的历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改善必然会越来受到人们越多的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也是现在我国的发展目的,但是在部分城市景观园林设计中,设计师显然理解错误了怎么才能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他们认为只要将自然物种应用在景观园林设计中就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种错误的认识显然无法实现对自然的尊重。真正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要遵循绿色生态的自然发展,在对城市景观园林设计的时候,不仅仅是对外在美进行考虑,还要将环保意识融入进设计中,真正实现人、自然二者的协调共进。
2.2从城市的整体发展着手
城市景观园林的建设要使人才得到充分的应用,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对园林进行建设,综合考虑景观的后期效益,使用最好的建筑材料,并在管理的基础上降低景观园林建设的成本投入,最终使园林充分展现出城市的风格特点,成为性比价较高的实用性园林[2]。设计师对园林进行设计的时候要从城市实际情况着手,多方面考虑园林与城市的发展是否统一,真正使园林为城市带来经济效益,从而推动城市的发展。
2.3园林与物种的有机结合
园林建设中植物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植物能够展现出园林的不同特点,所以,设计师在对景观园林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在遵循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植物多样性,将不同物种使用在园林设计中,与园林进行统一性的搭配,四季变化的不同让园林具有不同特点,但是无论哪个季节园林都具有观赏性,在物种和园林统一搭配的基础上,使园林设计更具有美观性及科学性。
2.4园林设计从人的心理着手
在对园林设计之前要对当地人们的生活状态进行了解,调查人们更想要什么样的景观园林,从人的心理角度出发进行设计,设计出真正符合人心的景观园林,这样的园林才能真正使人得到身心的愉快。想要把握人心并不容易,设计者需要深入到人群中体验生活,并且在了解了人们的想法之后还要进行总结,最终才能将设计理念应用到园林设计中,实现生态发展与园林实用性的协调统一。
3结束语
城市景观园林展示着一个城市的特点,能够有效带动城市的整体发展,在对景观园林进行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很多因素,还要使生态与园林的共同发展,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才能使设计出来的景观园林更具有价值。总之,景观园林设计非常重要,对景观园林的设计要考虑当地自然景色,结合当地人文特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路亚星.生态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现状与对策[J].美术教育研究,2017(13):93.
篇7
关键词:宣城市;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0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5-0008-02
宣城市是安徽东南门户,和江苏、浙江接壤,地处苏浙皖3省交汇区域,辖7县(市、区),96个乡镇办事处,818个村(社区),17 716个村民小组,总地域面积为
12 340km2,耕地面积为19.90万hm2。截至2016年底,全市总人口为279.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5.56万人,占人口总数的84.12%,农户数为69.17万户。
农民合作社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意义逐渐显露出来。每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会把农民合作社发展的问题摆在重要的位置来强调,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在于利用好农民专业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多方位、多渠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特e是自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各种农民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不断发展壮大,逐惭成为一支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力军,农民合作社成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管理农村社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2]。农民合作社为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 宣城市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
1.1 宣城市农民合作社发展速度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各地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完善的法律依据。另外,近年来宣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把大力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社作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主要途径,大力支持宣城市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截至2016年底,全市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合作社总数达3 085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45个,省级示范社35个,市级示范社229个。2016年全市农民合作社总数比2015年增加359个,同比增长13.17%,合作社成员总数23.6万个,平均每个合作社有62个成员,农民合作社带动非成员农户42.58万户。由表1可知,宣城市农民合作社从2010年到2016年,全市合作社数量不断增加,2016年末农民合作社比2010年增加2 137个,全市合作社总量是2010年的3.25倍。入社农户数达到19.1万户,比2015年增加2.6万户,占全市总农户数的27.6%,带动非成员农户数42.58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61.6%。
1.2 宣城市农民合作社从事行业情况 宣城市是一个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农业大市,从表2中可以看出,2016年末全市农民合作社总数为3 085个,其中从事种植业1 278个,占合作社总数的41.43%;林I449 个,占合作社总数的14.55%;畜牧业542个,占合作社总数的17.57%;渔业305个,占合作社总数的9.89%;服务业292个,占合作社总数的9.47%;其他219个,占合作社总数的6.06%。2016年农民合作社统一组织销售农产品总额为68.5亿元,农民合作社经营收入为48.29亿元。
2 宣城市农民合作社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总体规模偏小,制约着合作社作用的发挥 宣城市农民合作社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农民合作社发展仍然处在起步阶段,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宣城市合作社的数量还不够多,规模还不够大,覆盖面还不够广,参与农户比例不够高,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到目前为止,全市还没有一家产值过亿、带动农户上千户的农民合作社,在全省知名的品牌也屈指可数。规模偏小使得农民合作社在与其他市场主体竞争时处于弱势地位,从而大大降低了合作社在规模联合等方面的作用,成为制约农民合作社长久发展的主要问题。
2.2 农民合作社运作不够规范 农民合作社运作不够规范主要在运行、制度、民主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不够规范。这是当前全市各合作社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合作社没有完整财务帐目,未建帐或未按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建帐,未建立成员帐户或不完全,合作社、公司、村集体和相关组织产权不清,合作社内部成员盈余分配机制不完善,没有严格按照章程实施返利。
2.3 农民合作社的民主机制不健全 目前,宣城市农民合作社整体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组织比较松散,机构不健全。在产权结构上,资本集中化的现象十分严重,存在“内部人控制”的隐患。合作社中人数占绝大多数的普通成员的出资,却占据很小的比例,农户不出资就可以加入合作社,这种低门槛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农户参加合作社,但结果是普通成员对合作社经营根本不关心、缺乏参与民主管理的动力,普通成员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这对农民合作社的民主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2.4 合作社成员整体素质偏低 由于农民合作社参与者大多数是农民,合作社的负责人一般由所在村组负责人或当地的种养殖大户担当,靠长久积累的经验做事,难以适应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大部分合作社依据当地特色资源优势发展经营,由于自身认知的局限,对如何将产业做大做强以及对合作社和产品的定位模糊不清,对创优创牌方面的意识相当缺乏,从而导致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
3 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扶持,促进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 缺乏资金是多数农民合作社所面临的问题,合作社资金缺乏是限制宣城市农民合作社发展的主要因素。当地政府与财政部门应当给予农民合作社专项奖补资金,设立相应的配套资金,用于农民合作社培训、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质量认证等,地方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农民合作社的培育工作,加大对农民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为农民合作社积极争取国家、省对农民合作社的扶持项目,重点组织示范社申报。加强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其他涉农经济活动相应的税收优惠,进一步促进农民合作社快速发展。
3.2 加强行业管理,规范合作社发展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农民合作社运行机制,按照分类指导、分级负责、注重实效、方法灵活的要求,使农民合作社运行制度化和规范化,促进农民合作社良好运行,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农民合作社法人代表、骨干社员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指导农民合作社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农民合作社管理制度,实行部门联合评定示范社机制,把各级示范社作为扶持的重点,助推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3]。
3.3 加强农民合作社品牌建设 从合作社发展的实践可以看出,充分挖掘地方特色农产品,加上有效的营销方法,积极打造地方农产品品牌,可以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增加农产品的经济价值,提高合作社成员收入,进而促进农民合作社自身的发展[4]。积极引导农民合作社加强品牌建设的意识,对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进行及时总结和推广;组织农民合作社参加相关农产品展销会、知名品牌评选活动及产品会,多渠道对农民合作社品牌进行宣传,为农民合作社宣传品牌和开拓市场创造有利条件[5]。
参考文献
[1]杨世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农场经济管理,2016(11).
[2]武婷,武之新,王继贵.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及持续发展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11(3):58-60.
[3]黎桂先.贵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贵州农业科学,2015,43(1):216-219.
[4]石玉梅,张敏.新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32):18562-18565.
篇8
一、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的基本特征
要对我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提出一个完整、可行性的思路及相应的对策,就必须对其基本现状做系统深入的了解。根据有关统计数据和案例来,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地区级城市在数量上的扩张已经基本完成,但质量亟待提高。
1999年全国地区级城市的数量为233座,占全国总数的35%。按地区级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来分组,其中东部地区为103座,占总数的44%,中部地区为90座,占总数的39%,西部地区为40座,仅占总数的17%。从1979-1999年这20年期间,地级城市的数量由64座增加到233座,上升了264%。这期间,207~50万人之间的城市增长速度相对快一些。从全国情况看,全国城市668座,城市数量比1979年增加了2倍。这其中,100万人以上城市人口增长了1倍,50万-100万人口的城市增长了50%,50万人以下中、小城市人口增长了两倍以上,数量由173座猛增到588座,升幅达240%。这类增长最快的城市,平均规模只有18万人,主体部分是典型的小城市。这一方面反映了近20年来,城市数量扩张的速度很快,是推动我国城市化的主要力量,同时也暴露出城市的规模不足,功能有限,质量也急需提高。这与一直以来我国限制大中型城市发展的政策有关。从地级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来看,全国很多省份普遍存在城市综合竞争力不强、城市功能偏弱,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未能更好地发挥。这种状况严重城市质量,弱化了中心城市对广大腹地的带动作用。
(二)地区级城市的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显著。
受综合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交通条件等影响,我国中心城市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异比较明显,沿海与内地,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带之间差别较大,各省区内部中心城市发展也不平衡。
从全国来看,在全国233个地区级城市中,东部占了103个,相当于44%。中部拥有90个,占全部城市的37%。西部却只有40个,占全部城市的19%。1999年,全国地级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在50万以上的有82个,其中,东部9个省(辽宁10个,山东8个,江苏6个,河北5个,广东4个,浙江3个,福建2个,广西2个);中部9个省(黑龙江8个,河南7个,安徽5个,湖北4个,湖南4个,山西2个,内蒙古2个,吉林2个,江西1个);西部九省除了西藏和宁夏没有外,其余平均只有1个。如果用一个地区级城市数在全国总数中的比重来衡量该地区的城市化程度的话,东部和中部在全国中心城市中的份额高于36%,这反映了较高的城市化程度。相对东部和中部来说,西部在全国总城市数中的比重仅为t9%,这也反映了较低的城市化程度。此外,通过对各个城市经济总量、市场发育程度、基础设施水平、投资环境等指标综合分析结果,也证明城市化发展的不平衡。
(三)发展地区级中心城市已经成为有效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现实选择。
我国的城市功能、城市体系还很不完善,相对于化发展水平而言,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可以判断,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依靠农村工业化来推动的城市化发展阶段已基本结束,中心城市的发展将是下一阶段我国城市化的主要动力,而今后区域间的竞争在相当程度上将更多地体现为各区域中心城市之间的竞争。加快中心城市发展,已成为推进中国城市化的现实选择。
从区域经济看,中心城市是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和集聚地。广东、浙江及江苏经济发展经验表明,中心城市是培育财源的关键所在,是增强发展后劲的最主要源泉。总之,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增长中作用日益显现。加速中心城市发展也已成为发达省份的普遍共识,成为其推进城市化的战略重点。
二、中心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中心城市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主要讨论要素流动、行政区划调整、区域一体化和城市化等有关因素。
(一)要素流动。
从要素流动来看,我国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必须解决一个关键,即人口流动问题。户籍制度以及“离土不离乡”的工业化和劳动力转移战略是限制我国农村剩余资本向中心城市集中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实现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变“离土不离乡”的工业化和转移方式为“离土又离乡”的工业化和劳动力转移方式,而后者又有赖于户籍制度的改革。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市场化过程中,由政府严格控制的制度体系在发生松动,并成为了改革对象。到为止,这种松动的主要表现还不是以户籍制度的彻底改革为特征,而是以逐渐开放城乡间的要素流动,对户籍管理工作进行试验性改革。如2002年以来,石家庄市、郑州市等政府已经相继出台了完善和落实户籍制度改革的新举措,重点放宽了投资、经商、办和购买商品房等人员迁入城市的条件,但并没有完全放开。目前,仅仅从要素流动的角度讨论中心城市发展问题,可以讲对其影响最直接的仍是户籍制度。与此相连的劳动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都与户口问题相关。
(二)行政区划。
发挥中心城市功能和按经济区不按行政区组织经济活动的设想,早在10多年前就提出来了,并且在上海、重庆、大连、武汉等城市设立打.破行政区划的经济区,我国的一些中心城市如上海、天津、武汉、广州等,在上都曾是某一区域范围的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交通运输中心、信息中心。然而解放后在按行政办法组织经济活动的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城市所发挥的主要是工业生产基地的功能;城市的经济活动有时只限于为本城市服务,辐射面缩小。城市作为经济中心的作用下降,功能萎缩。与此同时,按行政组织经济活动,人为地阻断了经济活动的联系,形成困扰我们多年的城乡分割、市县分割、乡乡分割、城城分割,这些人为的分割严重制约了经济活力。
最近几年来,某些中心城市与周边县市的矛盾也相当突出,存在发展空间的矛盾、经济管理权限的矛盾、产业发展的矛盾、城市和区域规划的矛盾、基础设施建设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严重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并影响了中心城市功能的发挥,造成了经济建设中的浪费和不配套。中心城市经济区能打破县市域的局限,在人口、劳力、资源、交通、生产、流通、市场等方面形成一个比较统一、协调的格局,这对我们目前的行政区划提出了改革要求。不但要求经济发展在更大的范围和在强大的中心城市的带动下进一步壮大,同时也对现行的政府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与调整,以克服体制性障碍,加强区域性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功能和协调功能。
改革现行的行政区划,首先要对一些城市的管理辖区范围进行调整,突破现有行政区划,通过城市形态的调整,解决中心城市发展所需要的生存空间,完善中心城市功能。
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世界上大多数市,场经济完善的国家所设置的政府行政体制看,在中央政府下设三级政权机构是比较通行的。简化政府管理层次和职能是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应该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通讯、交通的便利,中间管理层次的简化、撤并,县域区划、县级机构和职能的调整转变也是客观需要。这不但是促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的要求,也是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求。今后各地经济联系越来越广泛,县域不利于在开放的环境中进行交流。有时,它会成为地方经济分割和地方保护的一个利益因素。而且,现在有的县人口不多,但五脏俱全,县政府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优势不明显,但对财政增加的负担却是显然的。当然,区划调整要考虑到各方面的情况,但主要应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经济的内在联系、区域协作情况以及文化习俗、地理自然特点而定。通过主要扩大地级城市和一些经济强县(市)的地域,逐渐使目前的市、县两级政权改革成一级,并相应地使其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形成中央、市、镇三级政府管理格局。
(三)区域一体化和城市网络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交通通信发展和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我国区域一体化程度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各级行政区域之间仍然壁垒高筑,各自为政,在此情形下,企业往往倾向于分散在各级小区域内摘自我发展。这严重抑制了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不利于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因此,为了促进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必须大力促进区域一体化和城市网络化。
21世纪是城市的,是逐步走向城市网络化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由于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部分产业或服务不再与其所在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保持密切的联系,或不再以其所在地的“供养”人口服务为主业,其服务辐射范围也远远超过了当地居民。它立足于某地,却服务于全球或大区域,植根于小城市却服务于大城市。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这类空间组织形式越来越发展,并在其所在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深远的作用。跨国公司是全球化过程中最典型企业空间组织方式,其本部和主要分支机构的选址越来越与传统的自然资源占有型选址、市场区位依赖型选址、地域区位中心型选址无关;而更靠近交通网络枢纽型、信息网络节点型、环境质量优越型和无形、软性资产型选址。
从国际上兴起的“网络型城市”来分析,其基本结论是:城市密集地区存在着一种复杂的走廊型城市网络,他们的功能和区位关系特征表现出比传统中心地城市的明显优势,其中美国的旧金山是代表,而这类城市也被称为“网络型城市”。网络型城市由多个不同节点组合形成了一个独特又富有弹性的创新环境。网络型城市比同等规模中心城市享受更大的多样性和创造性,更少的交通堵塞和更多的自由空间。网络型城市的特点可概括为:不是城市连绵带式的简单堆砌,而是走向空间有序化、多元化和柔性化。这种创新空间是未来城市空间组织的方向。三、结论
今后的5—10年,是我国的关键时期。根据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的现状和当前面临的突出,应尽快实施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能有效推进中心城市发展的对策措施,把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和适当扩大城市规模结合起来,促进有条件的地级市向大城市发展。
(一)突出地区级中心城市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完善其功能。
城市化实质上是一个人口和非农经济向城市地域集中的过程。自1949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前,的城市化是一种人为和外生的过程,不是由市场导向的内生过程。我国中心城市的发展现状和成绩是在体制转型时期,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结果,这是由经济发展的内在作用自发导致的。
目前,中心城市的自我发展能力、集聚和辐射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要制定和实施一些鼓励促进生产要素向城市集中的政策。通过引进人才、资金和技术,促进城市增强自我发展功能。在城市自我发展的问题上要解放思想,开阔思路,搞开放型城市,这样城市发展才有活力,才体现出较强的集聚功能。
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的完善,不单是其本身的发展问题,更关键在于;一个区域通过“中心市场”去组织生产的社会化协作和分工。在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中心城市功能不完善,不能提供高效的服务,限制了城市间的协作和分工,区域未能形成合理的经济结构。“十五”计划纲要要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做好“完善”这篇文章,应加强中心城市政府职能的转变,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建立区域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的经济协调机制。
(二)适当调整行政区划,引导产业和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
行政区划调整是加速城市化进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一条重要途径。目前,我国行政区划大多是在建国初期以行政管理和政权建设的需要为依据设立的,数量过多,面积过小,人口偏小,布局也极不合理,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化进程和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应按照经济发展,以有利于资源配置,有利于规模经济,有利于城市功能发挥为标准,采取措施进行合理的行政区域调整,突破各个地区画地为牢的分散格局,适当和适时调整行政区划,撤乡并镇、撤县并市等。这对于扩大中心城市发展腹地,推进城市化进程;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城市基础设施资源的利用程度;对于精简机构,降低行政开支,减轻农民负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地区级中心城市尤其是一些较大的城市可以从周围县(市)归并,对有县无城的县建制可以逐渐将县城调整为中心镇,还可以通过相邻城市合作,形成协作机制。在突出中心城市作用的同时,可对具备一定条件的一些强县区划进行调整,使经济强县能同周边的县进行合并,扩大强县区域,使有条件的强县从市辖县的体制下独立出来,赋予其与中心城市同等的地位和行政经济管理权限。
(三)有重点、分阶段地支持和引导一批中心城市的加速发展。
中心城市的加速发展有其内在必然性。今后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市场机制将扮演越来越最重要的角色。但由于完全自发的市场活动并不能使城市规模、布局结构达到最优。所以中央政府应当有意识地推动一些有条件的中小城市加速发展成100万-200万人的大城市。可以考虑从现有的50万人以上,100万人以下的地区级城市中选择一批基础和发展潜力较好的作为重点支持城市,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促进要素集聚,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功能,扩大城市的规模,促进有条件的地级市向大城市加速发展。这项政策可以考虑以滚动方式进行,例如每批10-20个城市,达到目标后再转向下一批。选择的标准应包括:合理的城市布局,良好的区位条件,良好的或可改善的基础设施条件,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基础(特别是有新兴产业的生长点或发展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较好的市场环境,高效廉洁的政府和较高的市政管理水平,无明显的资源约束(例如水源匮乏)。
(四)突出“中心”顺势发展,进一步优化我国城镇空间结构。
篇9
[关键词] 环渤海区域;城市化;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F12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7-0136-03
[作者简介] 李 冰,河北工业大学在职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河北 廊坊 065000)
全球化带来了生产要素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从世界范围来看,生产要素呈现“东移”的趋势,即由西欧转向东亚,由大西洋向太平洋,构成了新的劳动地域分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相继抓住机遇顺应趋势,大力引进外资获得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这两个地区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同时也构成了带动我国整体经济增长的两个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全球生产要素东移趋势继续加强的同时,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心逐渐北上。东移和北上这两趋势的共同作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把目光聚焦在环渤海地区。环渤海地区将成为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的观点不断地被媒体和学者论述和肯定。事实是这样的吗?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较,环渤海经济圈似乎更多地停留在口号上,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它的发展依然步履沉重。这使得人们不禁要问原因何在?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在于环渤海经济圈的城市化的水平低,大量的农民兄弟滞留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被闲置,进而导致经济发展水平低。
一、环渤海经济圈与城市化发展模式
1.环渤海区域经济涵义。一般来讲,狭义的环渤海经济圈指包括京、津、冀、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在内的环渤海区域所形成的经济地带,包括三省两市。广义的环渤海经济圈是指环绕渤海全部及黄海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包括北京、天津两直辖市,河北、辽宁、山东、山西和内蒙古五省(区)。本文所指的环渤海经济圈为广义的环渤海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的概念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这一经济圈是中国北方最有经济活力的地区,同时也具备了良好的农业、工业、交通、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条件。京、津、冀地区、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是环渤海经济圈内三个核心板块。
2.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模式及类型。世界各国城市化模式各不相同,概括起来可以分成三种类型:
(1)工业化带动的城市化,以美国较为典型。
(2)由政府引导的城市化,以日本较为典型。
(3)农业凋零导致的城市化,以拉美国家较为典型。
二、环渤海区域城市化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的显著特征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不仅发展速度快,而且经济规模占全国的比重越来越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未来20年,长三角的腹地将继续扩大,浙江大部、江苏大部、安徽一部分地区都将进入城市群的范围。珠三角地区将和香港、澳门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其优势更大,辐射力更强。京津冀城市群中的各大城市特色和优势十分明显,互补作用强,北京具有政治、文化和高科技的优势,天津具有港口和制造业的优势,石家庄具有商贸业的优势。尤其是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对城市群发展的影响更大。可以肯定,三大城市群在未来20年仍将主导中国经济的发展。
山东半岛城市群以济南、青岛为中心,包括烟台、潍坊、淄博、东营、威海、日照等城市。发挥临海和靠近日、韩的区位优势,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势头很猛,带动了山东全省的发展。随着城市群对外辐射力的增强,城市群的范围将不断扩大。
辽中南城市群以沈阳、大连为中心,包括鞍山、抚顺、本溪、丹东、辽阳、营口、盘锦、铁岭等城市。该地区城市高度密集、大城市所占比例最高。沈阳是东北和内蒙古东部的经济中心、交通和信息中心,全国最大的综合性重工业基地。大连是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东北地区最大的港口城市和对外贸易口岸。辽中南地区工业化起步已近70年,在工业化推动下形成了中部城市密集圈和沈大城市走廊。近年来,逐步形成了以沈阳、大连为中心,以长大、沈丹、沈山、沈吉和沈承五条交通干道为发展轴线的城镇布局体系,提高了地区城市化水平。
三、环渤海经济一体化面临的问题
环渤海经济圈提出 20多年来,在面临大好机遇下其一体化进程却不尽人意。据《财富时报》
报道,目前环渤海经济圈内各路“诸侯”都有自己的一套发展计划,北京、天津、河北已经联手打造“京津冀经济圈”,山东“半岛都市群”战略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辽宁正借着兴东北工业基地之东风大张旗鼓营造自己的制造业基地。环渤海经济一体化面临以下问题:
1.国有经济比重偏高,政府干预大。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环渤海地区国有经济比重最高,而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2年环渤海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占全国国有经济的比重为 25.83%。2003年北京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高达 53.85%。隐含着政府对资源控制和对企业干预大,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
2.市场分隔严重,民企经济发展缓慢。在计划经济时期,环渤海地区工业基础好于长三角、珠三角。而当进入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缺乏市场经济意识、体制僵化,各地争夺企业、资金、技术等要素流入而限制外出,各自维持自己的市场,对企业的异地并购设置障碍,民营经济无论数量还是质量较长三角、珠三角低,如在2005年全国百强县前十名中全是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环渤海湾地区竟无一县入围。过分重视国企,不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这种经济结构是经济整合中难以打破行政壁垒的重要原因。
3.产业关联度小,人文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产业关联度小,没有形成彼此间的产业链,或者产业链很短。相比之下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产业关联度强,形成了兴衰与共的关系。环渤海地区京津冀、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自成体系,各地都有自己钢铁、煤炭、化工、重型机械、汽车等传统产业,港口合作也很不够。以钢铁为例,河北省钢铁产量 4000多万吨,居全国第一;天津也在发展自己的钢铁工业作为支柱产业,年产量六七百万吨,有的钢厂还要从河北运生铁炼钢。北京是知识经济基地,北京人才聚集,虽研发功能强,但没有向环渤海地区辐射;天津承接产业转移少,没有将北京的高新技术转化到天津,转移到河北的也很少。鲜明对比的是长三角、珠三角许多大企业在当地设厂,到北京设立研发机构,或与北京科研力量合作。
4.各自为政,竞争大于合作,制约着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环渤海各省市距离远、战线长,相应合作难度大,但最主要的是行政壁垒严重,各地各自为政,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划不协调。从目前情况看,政府间相互制约,没有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竞争大于合作,甚至没有合作,各地都在建立自己的制造业基地,如京津冀经济圈、辽东半岛经济圈、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黄(河)三角制造业基地等。甚至相距 130公里的京津两大直辖市,它们对于区域经济的带动功能在竞争与较量中日渐抵消。各自为政,区域合作的意向大于实质行动,信息不能共享,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流动不畅,而恰恰这些因素阻碍一体化的进程。
5.产品出口竞争力弱,利用外资差异性大。与长三角、珠三角的东南沿海 5省市相比,环渤海 5省市在面积上相等,同为 51万平方公里,东南沿海 5省市出口额占全国 70%以上,而环渤海 5省市分额仅占20%。仅广东一省的出口额就是整个环渤海地区的 2倍。环渤海地区的贸易依存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3年全国贸易依存度为 60.2%,环渤海地区平均为46.07%,低 13.5个百分点。在利用外资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 2003年北京利用外资占区域总额的 55%,环渤海地区利用外资和经济总量小,且结构不合理,是影响区域经济整合的重要因素。
四、城市化落后的原因分析
1.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对经济圈的发展有客观的制约或促进作用。这一规律对环渤海经济圈有重大的影响。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环渤海经济圈空间跨度较大,特别是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更是隔海相望。自然条件的限制和空间距离,加大了经济圈内的交易成本。
2.区域定位与分工。区域经济学认为,区域内产业间有基本的分工与协作,共享基础设施,围绕一个或几个共同的综合目标发展,这三项是构成经济区域的条件。一般来说,一个经济圈需要龙头和腹地的相互配合,有不同的定位。环渤海经济圈一直没有形成一个龙头,也没有形成一个腹地。环渤海各路“诸侯”都有自己的一套发展计划,北京、天津、河北联手打造京津冀经济圈,山东正在打造以青岛为中心的半岛都市群,辽宁正在建立以大连为中心的辽中南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的概念对三个核心板块明显缺少吸引力。
3.竞争与合作。在长三角经济圈内,上海、江苏、浙江的产业关联度强,形成了荣辱与共的关系。虽然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竞争,但是它们的合作要大于竞争。它们已经成为一个经济共同体,相互之间已经成为一个合作的机构。而环渤海地区京津冀、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自成体系。环渤海地区各主要城市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各自的产业体系,产业的同构性较为突出,差异性和互补性不明显,相互之间的贸易需求较弱,政府通过协商来实现城市化的动力不足。由于条块体制的分割,环渤海地区在经济发展上呈现产业结构的趋同现象。
4.行政壁垒。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环渤海各省市距离远、战线长,相应合作难度大,但最主要的是行政壁垒严重,各地各自为政,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划不协调。
五、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建议
第一,城市化是经济发展中的自然发展进程,不应脱离经济发展而刻意地追求它,更不应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指标。最近几年,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需要加速发展,把城市化发展的一定速度作为目标去推动经济增长的一般论述经常见诸报端,而深入研究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水平并具有说服力的著述凤毛麟角。经济史发展说明,城市化始终都是以工业化为发展动力的。中国国情复杂,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更加上处于体制转型时期,人口众多而资源总量与环境容量有限。城市化发展速度不是单纯的主观愿望,更不应脱离上述实际而去追求它,从近10年的发展实践看,新世纪初期10年左右,城市化速度应低于 1%,如定为 0.7%至1%之间,更符合发展的实际。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中虽未明确列入城市化水平一项,但把城市化水平列为现代化水平和城市竞争力的考核内容而成为间接政绩考核指标的并不乏见,这都是不妥的。
第二,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不断完善全国城市化发展规划。国家“十一五”规划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并制定了分类引导人口城镇化,形成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健全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等四项方针。这是建国以来国家关于城市化发展方针最全面的表述。要具体地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笔者以为,还应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制定出全国的分区城镇化发展规划。即根据“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将全国划为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具体确定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城市化速度。这一规划中应首先确定经过统计分析所确定的全国和各地区工业化发展水平,然后,提出依据这一发展水平要求的全国与地区(经济区域或主体功能区)城市化发展的需求量(速度、人口、土地、基础设施等)和供给量(就业岗位、建设面积、教育、医疗发展规模、城市准入制度等),制定这种量化的城市发展规划,是落实全国城市化方针的第一步,它可以为地区城市发展提供具体依据,制约各地区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发展速度方面盲目攀比与膨胀。同时,向全国公布这一规划,有利于行政的公示和透明,更好地实施全国的行政监督。
第三,地方政府应多做城市化发展的基础工作,加大这方面的公共物品供给,特别是其中的制度供给。地方政府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对城市化引起的变化与存在问题最了解。地方政府应结合本地的情况,具体贯彻执行国家城市化的方针和规划,多做城市化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这包括规划、引导和调控城市的经济发展,为城市化和城市的现代化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制定科学的城市规划,做好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如发展城市内部基础设施,提供优质的公用事业服务,发展公共教育与医疗卫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城市防灾系统,改善城市福利水平,建设良好的居民社区等等;特别是重视城市化的制度创新,摸索创立新的制度机制,在建设宜居城市、繁荣城市、节省城市和生态城市中多做实事,在快速而健康的城市化中努力实现供需均衡。
参考文献:
[1]金颖,赵文武,王恩杰.环渤海经济圈发展与挑战[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6,(9).
[2]郭鸿懋.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中国城市化速度探讨[J].学习与实践,2006,(11).
[3]王娟.我国郊区城市化模式探讨[J].农业经济,2007,(1).
[4]赵群毅.对环渤海经济圈概念的再认识[J].北京社会科学.2006,(2).
[5]樊坚,王树理.新形势下环渤海经济圈的战略研究[J].价值工程,2006,(7).
[6]朱士童.关于“城市化”与城市发展前景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6,(21).
篇10
随着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开展,我国城市给水工程建设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在“八五”期间,我国城市平均每年供水量递增998×104m3,城市供水行业累计投入建设资金为400亿元人民币,约占整个城市基础设施总投资的14.7%。全国自来水日供水能力5年新增2 974×104m3,完成计划的118.8%,比“七五”时期增加77%。
据建设部1996年统计年报,在我国现有的666个城市中,建设系统内已有水厂2032个(全社会为4000个),综合供水能力为10 617×104m3/d(全社会供水能力为19994.46×104m3/d),供水普及率达到94.99%,人均用水量为208.02L/d。若以1 元/m3计算,年产值达300多亿元。按照建设部的《建设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纲要》,“九五”期间将新增供水能力4000×104m3/d,到2000年时城市供水普及率要达到97%(2010年的目标为98%),城市人均生活用水量达到210L/d(2010年的目标为240L/d)。2000年要重点解决108个缺水城市供水不足问题,城市供水能力达到2.4×108m3/d以上,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达到3.2亿。在“九五”城市建设大中型的507个项目中,城市供水项目为183个,占36.09%,投资达723.16亿元,占总投资的24.3%。
2城市给水存在的问题
2.1供水量不足。我国城市缺水有4种类型,即资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管理型缺水和污染型缺水等。我国河川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62×1012m3,相当于全球年径流量的5.6%,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只有2392m3/a,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10800m3/a的22%,是美国的1/5,加拿大的1/50,居世界第110位,被列入世界12个贫水国家名单。
2.2水源污染日趋严重。近年来,全国水污染仍呈发展趋势,工业发达地区水域污染尤为严重。据7大水系和内陆河流的110个重点河段统计,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Ⅰ、Ⅱ类的占32%,Ⅲ类的占29%,属于Ⅳ、Ⅴ类的占39%(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COD、挥发酚和BOD等)。黄河、松花江、辽河属Ⅳ、Ⅴ类水质的河段已超过60%。淮河枯水期的水质已达不到Ⅲ类,其大部分支流的水质,常年在Ⅴ类以上。
长江和珠江的水质为Ⅳ、Ⅴ类的江段已超过20%。与此同时,城市内及其附近的湖泊普遍已严重富营养化,例如滇池的藻类含量达3 000×104个/L。此外,全国以地下水源为主的城市,地下水几乎全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据1993年的资料报导,全国有97%的大中城市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118个城市中只有3个城市的地下水未受到污染。地下水污染物一般以酚、氰、砷、硝酸盐为主,铬、硫、汞次之。
总之,目前我国80%的水域、45%的地下水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源严重污染。因此,除危害人们健康和影响工农业产值之外,对城市供水也造成了严重危害。
2.3供水水质标准偏低。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订的饮用水水质标准存在着项目少、标准低的差距,尤其对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检测项目更少。我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仅有35项指标,而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有49项,日本1993年底开始执行的为59项,欧盟制定的为66项,美国环保局安全饮水法中规定的水质指标共83项。并且在一些单项指标的规定上,我国较低。例如浊度,我国是3~5 NTU,发达国家是1NTU。
另外,从饮水标准制订颁布的周期上看,我国是10年左右修订颁布一次,而发达国家是3~5年就要修订一次。
关于我国饮水的合格率情况,根据有关研究部门的调查资料:1986年符合饮水标准的占10%,尚可的占20%,不合格的占70%;1992年符合、尚可的共占50%,不合格的占50%。另据统计,全国有76%的自来水厂水质存在指标不合格现象。
2.4建设资金短缺。由于历史原因及80年代以来国民经济的突飞猛进,使城市的市政工程设施处于滞后状态。在城市供水方面,形成目前"欠账"多、面大、点多而又须集中快上的态势。另外,给水工程是系统工程,一般工程量较大,施工较复杂,建设周期较长,故所需的投资相对较多。尤其是长期形成的“城市自来水是社会公益福利性事业”的观念,未能把供水行业当成工业,未视自来水为商品,使市场经济的机制无法在供水行业推行,造成不少城市供水行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靠国家财政补贴运营。因此,形成了城市给水工程建设资金普遍严重不足的状态。
3城市给水工程发展特点
近年来,我国城市给水工程的发展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建设规模越来越大。
现在新上的城市给水工程,起步一般都很高。过去衡量大水厂的标准是以10×104m3/d为界,现在尤其是城市地面水厂的建设规模,大量为(10~30)×104m3/d,不少城市已开始建设(50~100)×104m3/d的水厂。
3. 2长距离引水工程越来越多。
由于城市近区水源的水量或水质已不能满足供水的需求,只有跨地区跨流域寻找水源,造成长距离引水工程越来越多。
3.3水厂净化工艺越来越复杂。
由于经济和技术的原因,使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加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来水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样就导致了水厂净化工艺将越来越复杂,处理流程越来越长。
3.4利用外资建设的项目越来越多。
由于近些年所上的给水工程规模大、水源远、要求高,因此工程量大,所需投资多,而国家财力不足。所以,近些年来北京、天津、成都、哈尔滨、南京等城市有近百项城市供水工程建设,分别采用长期贷款、合作经营等方式成功地引进国外资金,新建扩建给水工程。据资料统计,全国引进外资建设的给水工程项目,已列入国家计划的共129项,规模2 811×104m3/d,总投资287.7亿元人民币,引用外资额为16.57亿美元。1990年-1996年,仅19家自来水厂引进的设备费就达1.84亿美元。
- 上一篇: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现状
- 下一篇:幼儿园语言教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