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4-02-21 17:46: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2-0243-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2.158
3-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园语言教学对于幼儿的语言发展及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在幼儿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学前期正是特殊的“游戏期”,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无疑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同时更是一种尊重儿童的教学理念。语言本身所先天具备的游戏性特征也使游戏在语言教学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鉴于游戏对于幼儿语言教学的重要性,笔者对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进行了一些调查和思考。
一、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游戏运用的现状分析
通过对于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游戏运用的现状进行调查,并进行问题分析与探究,得出结论如下:语言活动的主要形式是以故事、看图讲述、儿歌为主,以游戏形式组织开展的语言活动较少;语言教学中的游戏资源主要来自书籍和网络;教师担任游戏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和评价者角色;幼儿较为被动地接受并参与游戏。
二、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游戏运用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游戏观念的局限性
通过对教师的调查,发现可以了解到教师在观念上都很重视游戏,但在实际的语言教学中,教师往往并不把游戏置于必需的位置,常常是可有可无。教师对教学中的游戏的认识,大部分还停留在“游戏可以为教学增加趣味”的认知水平。因此游戏在教师眼中就并不是语言教学所必需的,只是作为需要时的“调味品”。游戏对于幼儿独一无二的价值以及对于改造语言教学的重大意义便淹没在教师局限的游戏观念中。
(二)语言教学中游戏的程式化倾向
语言教学中游戏的程式化倾向主要表现在对活动教案的“按部就班”。教师在活动以前对各个步骤的安排几乎是事无巨细。如何提问,预期幼儿怎么回答,该如何衔接下一环节,整个活动过程的分分秒秒都在设定与计划中。虽然这样的“课前准备”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掌控课堂,让课堂能够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开展,但同时,这样缺乏“自由”与“意外”的教案也给课堂带来潜在的“危险”。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天衣无缝”的教案,才使得教师因为严格“履行”计划而忽视了实际教学的“不可控性”和“非预设性”,甚至会导致诸如“教师暗示幼儿说出正确答案”、压抑或回避幼儿的“非计划”中的问题。在日常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因担心难以掌控游戏中的“不确定因素”会造成教学目标的偏离或给课堂秩序带来混乱而对游戏采取慎用态度。但同时,教师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如果过分拘泥教学目标的完成度,一切按照教学计划“按部就班”,也必然会离“游戏”越来越远。
(三)游戏中过多强调秩序与纪律
我听了很多语言活动,发现在一堂20~30分钟的活动里教师平均要进行5~8次的纪律维持,尤其是当活动课的内容不能强烈吸引幼儿的时候,幼儿的“违纪”次数会更多。经验丰富的教师倾向于进行更多的纪律维持,“请大家看某某小朋友坐得多神气”“我不会对你笑,因为你没有坐好”“老师看谁表现得乖就先去玩游戏(或去吃饭等)”,而且幼儿自身也已习惯做出教师期望的行为以获得教师的表扬。法国幼儿教育家凯果玛曾说:“如果要我在纪律与没有秩序和喧闹之间做出选择的话,我宁愿选择没有秩序和喧闹,因为喧闹和没有秩序至少表明:儿童是真正地活着!”然而,在“秩序”与“纪律”主导的活动课上,幼儿实际是根本无法“活动”起来。
三、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优化对策
针对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上述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优化策略。
(一)更新游戏观念,恰当实施游戏
为还原游戏的本来面目,教师要给语言教学中的游戏更多的自由。给游戏更多的自由意味着教师要把游戏主人、主体地位归还给幼儿,让幼儿自己尽情地投入游戏、享受游戏,在游戏中愉悦自我,发展自我。游戏开始后,教师不要过多地干预游戏,无需过分关注游戏中的对与错,或是游戏是否朝预期的方向发展。
彭海蕾认为:“幼儿园游戏教学实质是培养幼儿的游戏性品质。”我对此是持赞同态度的。在成人专制与权威成长下的儿童要么会变成一味顺从的“奴隶”,要么会走向暴戾叛逆的另一个极端。而在富于民主平等的游戏精神环境中成长的儿童,也必定能成为独立自主的人格和谐发展者。
(二)尊重幼儿,合理指导游戏
教师不论是设计游戏还是指导游戏,都要注意给幼儿预留适度的发挥空间。教师不能把游戏过程等同于“脚本”,要求幼儿按照脚本来“演”。脚本式的游戏只会让幼儿感到拘束与紧张,生怕出错受到教师的批评。一旦幼儿在游戏中无法体会到愉快与自由,幼儿也就无法真正在游戏中进行主动探索与内化,游戏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与意义。语言教学游戏兼具“教学性”与“游戏性”,因此语言教学游戏时要求教师既要“介入”,又能“退出”。美国教育家斯米兰斯基曾提出:“游戏辅导可以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同样,舍法提亚也认为:“成人参与游戏可以提高想象游戏的数量,促进儿童的认知、语言和社会性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介入游戏也要把握好“度”,不能对游戏进行过多的预设与安排,不随意代替幼儿决定或裁决对错。
(三)善于观察思考,多渠道开发语言教学游戏资源
教师不能被网络或书籍等有限的游戏资源所限制,要将语言教学中的游戏来源放大到无限的生活中,让生活成为语言课程内容的不竭之源。生活的丰富多彩也赋予了语言课程内容生动性、真实性,幼儿因为熟悉而能更好地接受。幼儿教师要做善于观察生活、开发课程的开拓者,而不是只知照搬“现成”的复述者。因此,教师不必拘泥于教材或教案,要善于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现语言教学的素材。
总之,当语言教学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时,儿童往往能更快更好地接受。教师应该让幼儿在自己有兴趣,能主动、能胜任的状态下,多听、多看、多做、多想,充分积累语言经验,使我们设计和组织的语言教学活动真正成为能促进幼儿积极运用语言能力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活动。
参考文献:
[1] 贾慧慧.幼儿园小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学游戏的现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篇2
【关键词】职业内涵;专业知识;艺术手段;一日生活皆教育
一日生活是教育幼儿的重要途径, 同时也是教育幼儿的重要内容。对于年龄小的幼儿来说,坐在教室里的集体教育是行不通的,而生活化和游戏化的教育活动就是一日生活本身。所以,作为幼儿老师,要使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具有教育价值,从幼儿的实际发展出发,使一日生活教育的作用最大化。
一、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健康教育开展的需求
《纲要》中指出: “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幼儿的成长是不可逆的,幼儿只有一个童年,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发展,均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教育应尊重幼儿的自然发展,适应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将幼儿园的教学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之中,可以促使教学有效性的发挥,同时也尊重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更是我们教育的意义与价值体现。
二、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健康教育实施现状
(一)日常健康行为教育存在不合理方面
1.目标意识淡薄,活动过程缺乏对目标的真正重视活动目标是整个教育活动的中心,是教学设计的归宿,整个的教育活动都是要围绕着活动目标进行的。 然而,在健康教育中,老师们通常只把精力放在活动的设计上,很多时候活动目标只是一个摆设,很难发挥他的导向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技能和知识方面的目标受到很大的重视,而诸如主动、乐观、合作等情感方面的目标都是被忽略的,活动中很少会有与之对应的内容,就显得目标可有可无,造成目标的流失。
2.教师对健康概念的认识不全面现在有很多的老师对健康的概念理解的很狭隘,常常把健康教育等同于卫生保健和体育锻炼,教师们的这种认识就常常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教师们只是在保健和体育活动中关注幼儿,这就使得老师们只向幼儿教授卫生和体育方面的知识,幼儿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是被忽略的; 教师会把健康教育等同于卫生保健和体育锻炼,所以保健医生和体育老师对幼儿就会有更多的教育,其他老师的教育机会就会缩少很多,因此,教师对健康概念理解的不完善对幼儿实施健康教育是极为不利的。
(二)饮食营养教育不健全,缺少常规指导幼儿身体健康是幼儿园教育的首要任务,幼儿的身体健康需要均衡的膳食营养作保障,但是当前幼儿园普遍忽视饮食营养工作。 在健康领域中,涉及到饮食营养的教育是很少的,而且老师也只是在课堂上说教,让幼儿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对身体健康有好处,却忽视了幼儿饮食习惯的培养。 这就使得幼儿在进餐的过程中,依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挑食行为,使得老师的教育没有什么意义。
(三)幼儿身体生长教育方面存在局限内容选择与组织重视身体结构轻功能。老师在组织实施生长教育活动时, 老师可能会利用一些道具更直观生动的展现在幼儿面前,但是仅仅只是停留在认识各部位的器官,而对于各个器官所具有的作用缺少相应的解释,使得幼儿只之其一不知其二。
三、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健康教育实施建议和策略
(一)幼儿日常健康行为教育方面的建议
1.制定合理的活动目标,发挥活动目标的实际作用制定的活动目标要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涉及到幼儿的方方面面,全面培养幼儿。 在课堂上,活动的进行要严格按照目标去执行,避免让目标成为摆设。尤其是在进行健康教育的时候,目标要切实可行,注重培养幼儿积极向上得到情绪,让幼儿充满正能量。
2.提高幼儿教师对健康本质的理解 促进和提高幼儿的健康水平老师们不能只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 还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所以,在以后的教育中,要把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置于同等的位置,从而才能使幼儿健康成长。 同时,幼儿健康教育的工作是我们每个老师的工作,不仅仅是保健老师的工作,只有所有老师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才能促进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
(二)幼儿饮食营养方面的建议健全饮食营养教育内容,加强老师的指导。 课堂中要多对幼儿进行饮食营养的教育,课堂上让幼儿知道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在进餐的时候适时的指导幼儿,遇到挑食的幼儿,主动向幼儿讲解食物的好处,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幼儿身体健康成长。
(三)幼儿身体生长教育方面的建议教学内容要全面,不能只重视身体结构忽视功能。 幼儿正处于身体生长的阶段, 课堂上对幼儿讲解各个器官的作用是很有必要的,幼儿可以更全面的认识自己。
(四)幼儿安全生活教育策略
保护和教育并重。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每一个步骤都渗透着安全的教育,不能一味地保护幼儿,可以让幼儿自己在活动中增强保护自己的能力。实践比理论更重要。 对幼儿的安全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让幼儿自己去实践意义更好。 平时可以进行一些演习,增强幼儿的逃生技能。 这比空洞的讲课有很大价值。
(五)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建议
加强幼儿心理素质教育,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根据幼儿时期孩子的特点,制定和选择适合他们的方法和技巧,用最直观最生动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良好的情绪、性格和心理素质。
四、结语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联系。而作为教师,尤其是幼儿教师,是孩子健康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个引路人,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所在,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在生活、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要学会调节心理压力,完善自我。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带着明媚的心情,乐观的态度,与孩子一起成长。
参考文献:
[1]顾荣;学前儿童卫生健康教育[J].苏州教出版社;2013.
篇3
关键词:渗透性语言教育;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322-01
幼儿园语言教育不仅需要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也要重视渗透的语言教育活动,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可以为幼儿提供较为正式的语言学习和使用环境,是幼儿比较系统地学习语言。而渗透的语言教育则是充分利用幼儿生活和学习经验,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为幼儿提供广泛、多样的语言学习机会,通过运用语言获得新的生活经验。
费厄斯坦的中介理论从社会构建理论出发,强调教师与儿童之间的相互作用,重视儿童主体地位,尊重儿童的个人需要,关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儿童的支持等主要的核心原则,符合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原则,与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领域所倡导的三大教育观念:完整语言教育观、整合教育观和活动教育观的基本内涵一致,可以给幼儿园语言教育领域提供行之有效的教育思路。
中介理论认为,为了给学习者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学习经验,中介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中介"。教师的中介作用是通过使用"工具",帮助学生找到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和达到目标。工具有很多种,而最重要的工具就是语言。在幼儿园语言教育过程中,语言既是目标,同时又是达到目标的手段。在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语言、实物、图片等创设语言使用情景,促使儿童的语言学习。而在渗透的语言教育活动中,不论是其他领域的活动,还是幼儿的自由游戏,都是幼儿语言学习的鲜活"工具"。《纲要》明确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幼儿在其他领域活动中印证语言经验,能产生由衷的快乐,提高对语言的兴趣"。在音乐活动中,幼儿跟着歌曲的旋律自由创编歌词,体验语言与音乐结合的乐趣;在美术活动中,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绘画作品,培养幼儿理解、感受和体验美的能力。多领域的渗透性学习能使幼儿在活生生的情景中对语言产生兴趣,形成良性循环,促使幼儿学会使用语言。教师除了在其他领域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外,还可以利用自由游戏、日常生活等一日生活环节随机进行语言教育。例如可以根据小班幼儿的需要设置一个"说话角",在这一区域摆放舒服的小桌子、小椅子,方便幼儿边玩边说;还可以指导幼儿自己制作一些手工,做好后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
渗透的语言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促进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有效交流,提高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而这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中师幼及幼幼之间语言互动不足的缺憾。
《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语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思维、社会参与水平、交流技能、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教育应当渗透在所有的活动中。"
我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专家论述了儿童学习语言的三大特性:易行性、积累性和渗透性(赵寄石等,1993),其中渗透性是指语言学习是随时随地进行的,儿童不必为学习语言而付出额外的智力负担,在不知不觉中会获得大量的词汇和理解表达的经验,语言学习渗透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在儿童所获得的各类知识中。
1.幼儿期就开始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具有重要性、可能性
幼儿自身是具潜在创造力的,三至六岁的幼儿精神世界充满着好奇,探索和幻想,他们的思维往往不受习惯的约束,能根据问题的要求使用一种新的、非同寻常的方法去寻求答案。另外,据心理学研究测试,四至四岁半是发散能力的一个飞跃变化时期,这个时期对发展幼儿能力和创造力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要抓紧对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要让他们错过了这个重要时期。
2.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关系,同为智力与创造力的重要因素
人们为什么能通过交谈、通信等语言活动来交流思想呢?就是语言和思维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语言活动离不开思维,语言不是空洞的声音或字形集合,而是有确定意义的心理现象。语言的意义不是别的,正是思维的内容或结果,思维的水平,往往影响着语言的水平。语言又是思维的工具,思维之所以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念存在于词当中,抽象逻辑思维的进行或最后的结果都必须以词作为它的工具、它的承担者。所以有人把语言称为思维的最合适的"物质外壳"。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时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发展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思维的发展,能促进语言构思能力、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而教师在向幼儿进行语言教学时,指导幼儿从各个角度去认识事物、描述事物,鼓励他们去构想不同的答案,语言内容也就新颖、奇特、表达生动,促使幼儿的思维活动呈现多向性、独特性、变通性,提高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正如叶圣陶所说:"语言是思维的定型,思维是语言的基础"。由此可见,发展语言能力就是发展思维能力,而发展思维能力正是发展智力的核心。
3.幼儿语言教育现状与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关系
在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传统教学中,有不少好的经验,其中也不乏创造性教育,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实际上注入式多,定向思维多。在故事教学中,常见的是教师讲,幼儿听,然后提几个问题,在老师指点的范围内学习词句、记忆情节。在诗歌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是机械地让小朋友一遍一遍地读,直到能背诵为止。有些本来是属于创造性讲述范畴的课型,如续编故事、生活经验讲述等,也被束缚在教师所规定的范围里,因而限制了幼儿的思维。产生这些现象,往往是由于教师忽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幼儿积极性、创造性的特点。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幼儿思维活动的定向性,转变为多向性、变通性,为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总之,幼儿教师应该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遵照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把渗透性语言教育体现在幼儿园教育的各个方面,贯穿于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从而解放和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篇4
一、直观演示法
教师演示实物或教具,把数或形等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我在教学10以内的双数、单数时,让幼儿数出准备好的实物:豆子、扣子,先数出2个,用数字卡片“2”标在下面,然后再数出1、3、5、7、9个实物,从而认识单数和双数。
二、实物操作法
教师供给幼儿足够的实物材料,创设一定的环境,通过自身的实践进行学习。教数的组成与分解,我让幼儿通过小木棒、小纽扣、雪花片插塑等的分与合,配以相应的数字卡,幼儿不仅掌握了10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规律,还体验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三、生活体验法
在幼儿的一日世界里,到处充满数学。早上8点半之前上幼儿园(时间);每天要玩什么样的玩具(颜色、形状);排队(序列)等。可以问幼儿教学楼从楼下到拐弯处有多少台阶,幼儿会运用加法算出总数;接着再问从二楼到拐弯处是几层台阶,到楼下还剩几层台阶,幼儿又可运用减法得出结果。
四、游戏兴趣法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比较数的多少时,我运用了音乐游戏《抢凳子》进行教学。音乐开始,6位幼儿围着5条凳子走,音乐停止时,有一位幼儿未坐到凳子,然后让幼儿动脑筋想为什么,从而比较5比6少1,6比5多1。正如皮亚杰曾经指出:所有智力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对幼儿智力具有促进作用。
五、引导发现法
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思考,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自主发现和探索数学初步知识。如大班幼儿学习减法时,幼儿通过观察、操作后,知道原有一个物体去掉这个物体,一个也没有了或者说等于零,就用1-1=0来表示。用同样方法,可以知道2-2=0,3-3=0等。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发现规律,凡是两个相同的数相减都等于零。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数学家皮亚杰说过:作为教师,既然我们教儿童,那我们就要了解儿童怎样思维,儿童怎样学习……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只有坚持多种方式方法的灵活运用,才能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使幼儿计算教学符合新《纲要》中的:“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省林州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李莉
摘要:目前,我国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这极大地影响到了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效果,同时也给幼儿以后的学习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在对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我国幼儿园语言教学的对策,以期为促进我国幼儿园语言教学效果的提升做出探索。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教学;问题;对策
幼儿园时期的儿童正处于一个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有效的语言学习将会为其以后的学习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囿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目前幼儿园语言教学的现状仍有许多不完善之处,随着理论层面对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不断深入以及实践的不断探索,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改革正在不断深入。
一、幼儿园语言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幼儿园语言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1 语言教学缺乏情境
语言来自于生活,脱离生活的语言将丧失其生命的活力。目前幼儿园语言教学就是在课堂上教小朋友朗读、背诵以及简单的书写。这种脱离了生活环境的教学方法效果欠佳,一味的单方面的知识灌输带来的仅仅是僵化的知识掌握,而不是在生活中的灵活运用,无法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到的知识只能会随着时间而遗忘。
2,语言教学目标模糊
教学目标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指明了方向,没有正确教学目标的指引,教学活动很容易陷入迷途。目前幼儿园教学就存在类似问题,很多语言教学老师对于本课程教学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在我国应试教育体制的桎梏下,很多语言教学老师将应试教学过早的延伸到了幼儿园这一领域。不管是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还是在教学评价模式的采取上都是应试教育目标的折射。这种教学目标不明确乃至不正确的结果就是导致幼儿语言教学效果的大打折扣。
3 教学辅助手段运用不足
目前我国很多幼儿园的教学辅助设备严重不足,很多幼儿园仅仅在教学条件方面极度匮乏。一个教室仅仅有黑板一张,教师授课基本上依靠手书,教学手段的欠缺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效果的不佳。幼儿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应综合运用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感官刺激才能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以及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其注意力,没有教学辅助设备如多媒体的运用,很难实现上述目的。
二、完善幼儿园语言教学策略
针对上述幼儿元语言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1 创设利于语言教学的情境
良好的情境氛围对于幼儿语言教学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幼儿园语言教学过程中应树立良好的氛围来鼓励幼儿敢说、多说,从而有效地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这样才能学以致用,提升幼儿语言教学效果。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将学生与老师的位置进行了严格界定,学生不但没有机会进行语言练习,同时由于对老师有一种畏惧心理,即使有机会也不敢进行多说,这种情况亟待改变。教学情境氛围的营造不仅仅是停留在物质环境层面以及形式层面,更应该注重心理层面氛围的营造。
2 明确教学目标
相关教育部门应尽快出台幼儿园语言教学的目标,防止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倾向,尤其是要对于应试主义的教学目标加以批判,必经应试教育体制本身就存在诸多的问题,如果再将这种教育目标强加到心智尚未成熟的幼儿身上很容易起到巨大负面作用,其结果不仅仅是幼儿园语言教学效果的不佳,更严重的情况是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基于此幼儿园语言教学目标的制定至关重要,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规范的幼儿园语言教学目标,从而给幼儿园语言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一个可供遵循的标准,而各个学校也应结合自身的情况灵活制订教学目标,给幼儿语言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依据。
3 加大对教学辅助手段的投入
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学条件的恶劣与国家的投入不足有关,也与幼儿园办学者的认识有关。我国幼儿园建设方面国家的投入一直不足,一方面由于我国接近一半的幼儿都是在民办幼儿园上学,而相比公办幼儿园来说民办幼儿园的办学条件更为恶劣,这就导致教学设备投入方面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也与幼儿园语言教学老师的认识有关。例如很多老师认为利用多媒体上课很容易引起幼儿的分心,同时也没有合适的教学内容适宜进行多媒体的播放,导致有效地设备没有得到有效地利用。鉴于此,一方面是加大对幼儿园教学设备的投入,另一方面就是转变幼儿园语言老师对教学设备的认识。
篇5
关键词:幼儿园;渗透;语言教育
近年来,关于对幼儿园语言教育改革的研究有不少突破性的进展,如应彩云老师的情景阅读就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感受。但在现实中,语言教育的不足现象还是比较普遍,尤其是大班幼儿语言发展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如何才能改变现状,让幼儿充分受益于语言活动,这是摆在每位幼儿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渗透式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凡事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大班幼儿升学也不例外。就语言学习来说,主要有前阅读准备、前书写准备、听说准备以及习惯准备几个方面。多数幼儿园都很重视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随着小学新课程的全面实施,语文学习的要求和任务都有了新的变化,如一年级的识字、听说、时间、方法习惯等要求提高了,那么,对幼小语言学习衔接的要求也不可避免地要有所改变。但目前幼儿园渗透式语言教育有以下几点问题:
问题一:高压、高控制。
如果一节30分钟的语言活动一半甚至大半都是教师在讲话,这不是一节成功的语言活动;如果幼儿都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自主性无法体现,也不是一节成功的语言活动。生态化的语言活动不需要教师的满堂灌、教师的全程语言参与,而是需要铭记。
问题二:低效、低关注。
一节语言活动最基本的是让每个幼儿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在教师与幼儿的抛接球过程中,一些所谓的问题或是不习惯举手的幼儿会受到忽视,因此环节设计、提问方式要面向全体、照顾个体。虽然幼儿的内心发展是有变化的,对故事是有感触的,但没有机会在集体面前表述,他们的心灵就得不到肯定的滋养,难以盛开语言的花朵。
二、对策与建议
(1)创设氛围,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①平等的课堂氛围。“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教师要创设平等、自由的语言学习气氛。平等课堂氛围还在于良好的师幼互动。如上海名师蒋静老师在“吃掉黑暗的怪兽”这个活动中,就设计了六种不同目的的问题来完成与幼儿的互动。一是引发孩子兴趣的问题,如白天和晚上有什么不一样?二是引发孩子思考的问题,如你觉得是白天好还是黑夜好?三是引发幼儿理解的问题,如还有哪里有黑暗?让孩子理解黑暗的含义。四是引发幼儿质疑的问题,如不要黑暗好不好?五是鼓励性的问题,如敢不敢一个人睡?六是引发幼儿经验提升的问题,如还有谁需要黑夜?以上这些有价值的提问激发和挑战了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激起了幼儿新旧经验之间的冲突,从而在活动中产生了精彩纷呈的师幼互动。②活动延伸。活动延伸作为一个容易忽视的环节,如果重视,可以发挥它特有的作用。如早期阅读《国王生病了》,在活动的最后,幼儿对“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畅所欲言,很多幼儿都意识到了运动的重要性,虽然临近喝牛奶环节,但幼儿情绪很高涨,我就让他们再填写运动计划表,和同伴说说自己的计划。
(2)给予鼓励,让幼儿乐读、悦听、乐意学。“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明确指出:“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我们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而不是遇到孩子不专心倾听或插嘴时,总是不予理睬或大声批评。进了小学后,倾听能力变得尤为重要,因此培养大班幼儿倾听能力不容忽视。如故事《重要电话》,因为内容较多,教师采用分段讲述的方式,当讲到一半时,故意停了下来,让幼儿猜测自己一个人在家会怎么办?幼儿自由表述,接着教师抛出问题:“让我们来听听看,故事中的莎莎是怎么做的,她的做法和我们班的谁最像呢?”这样,幼儿都会竖起小耳朵仔细倾听故事了。再如每周一的晨谈活动,要求幼儿周末注意听“新闻”,把听到的“新闻”以“新闻联播”的形式说给大家听,并进行评价。
(3)把握关联,让数学、科学、艺术来参与。渗透式课程需要各学科之间有机结合、相互融合,才能达到最完美的效果。如艺术与语言的融合,我们要鼓励大班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艺术作品的感受,用优美流畅的语言对作品展开丰富的联想。如在欣赏《金蛇狂舞》时,我们先让幼儿畅所欲言:你觉得这首曲子是怎样的?它使你想起了什么?你觉得什么时候听这首曲子比较好,为什么?最后,我们引导幼儿进行小结,推动幼儿对《金蛇狂舞》作“综合的评价”。
(4)家园合作,让家长、教师、幼儿来分享。“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当前的社会功利的形式下,不少家长对幼儿教育知识了解甚少或错误地认为幼儿阶段就应该以学量文化知识为主,对于语言教育更是一味追求幼儿识字的数量,以孩子认字的多少来评价幼儿园的好坏,还会炫耀自己的孩子会背多少唐诗识多少字。为此,我们应该立足农村实际,从宣传入手,从小事做起,随时、随地、随机渗透幼儿教育的理念。如可以利用村委会等地的宣传栏展示幼儿的作品,让幼儿平时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时当小小宣传员,唱歌、跳舞、画画等,再现幼儿园的生活,展示自己的成长,引发家长主动与教师密切合作,达到家园教育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周兢.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1996.
[2]陈幸军.幼儿教育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姚群利.幼儿园与小学语言学习的脱节问题和对策[J].早期教育,
篇6
2. XX地区优质幼儿园入园孩子家庭背景调查与思考
3. 高入园率背后的思考以XX地区为例
4. XX地区幼儿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性调研
5. XX地区推进幼儿教育均衡化调研
6. XX地区各社会阶层的幼儿教育机会差距分析和对策建议
7. XX地区城乡幼儿教育差距分析和对策建议
8.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意向调研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9. 幼师生教育实习与幼儿园教师的职后成长研究
10. 就职最初三年与幼儿园教师的生涯发展
11. 艺术素养在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地位
12. 幼儿园教师职业形象调查与分析
13. 幼教职业的德性价值研究
14. 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与幼儿园教师的素质
15. 幼儿园男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
16.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与专科生在就职初期的表现比较研究
17. 职业态度与职业能力在幼儿教育中的影响比较研究
18.儿童参与理念对学前教育改革的启示
19.从绘本到活动------有意义教育活动设计策略
20.有效教学原理与学前教学活动的设计
21.学前儿童对绘画作品评价倾向性研究
22.ARCS模型对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启示
23.美国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4.英国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5.加拿大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6.澳大利亚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7.新西兰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8.幼儿园特殊教育个案研究(观察与实践)
29.当代中国学前教育理论的进展概念、功能、儿童观、教育观等选择一个研究
30.幼儿园蒙氏教育生态的个案研究
31.灾难事件后儿童心理的调试和康复
32.幼儿行为问题与父母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33.受忽视幼儿的成因及教育
34、儿童作家之利弊
35、幼儿教师的三重身份家长、老师、朋友
36、幼儿图画书研究
37、幼儿语言教育的演进
38、语言学视野中的语言教学活动
39、阅读研究与早期阅读
40、图画书在学前教育中的功能、应用及发展前景(幼儿图画书教学实践研究)
41、民间童话研究(建议结合文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重视角)
42、幼儿童话作家论
43、语言修辞法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
44、幼儿园经典诵读教育的探索与研究
45、幼儿文学作品教学研究
46、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研究
47、幼儿园文化研究
48、学前儿童英语教学研究
49、学前儿童英语教师培训研究
50、幼儿英语故事教学
51、文化教育与幼儿英语教学的结合
52、杭州市幼儿园英语教学调查
53、关于幼儿第二语言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54、儿童英语游戏教学法
55、英语特长带班教师进行幼儿园日常教学之模式及策略个案研究
56、幼儿园网页制作
57、幼师生人文素养调查
58、幼儿美育目标与途径
59、幼儿园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发展前景及对策研究
60、信息技术与幼儿园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
61、幼儿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62、幼儿文学(中某体裁)研究的互文性视角
63、幼儿散文的符号转换功能研究
64、技术发展对幼儿戏剧/影视剧发展的影响(各项技术,如工业技术)
65、幼儿体质与健康研究
66、健康教育中的幼儿体育活动研究
67、主题活动背景下的幼儿园数学教育现状调查
68、幼儿园数学教育幼小衔接现状调查
69、幼儿数概念的认知发展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部分选题相关文章:
1.学前教育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2.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3.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写作题目参考
4.学前教育毕业论文致谢词
5.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7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 早期阅读 文献研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将早期阅读纳入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最新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提出:要“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农村幼儿园早期阅读研究的主要内容
早期阅读:也称前阅读。《教育大辞典》对“早期阅读”的定义是“儿童一岁半以后即开始的阅读。主要由成人将儿童读物中的内容读给儿童听,儿童识字后进入自己阅读。”周兢认为“早期阅读是儿童接触书面语言的形式和运用的机会,是儿童发展语言和元语言的能力的机会,是儿童掌握词汇构和文字表征的机会,同时也是儿童发展学习读写的倾向态度的机会”。美国国家研究院早期阅读委员会在《预防阅读困难――早期阅读教育策略》一报告中指出,适当的早期阅读包括“通过阅读从印刷品中获得意义,有足够频繁且深入的阅读机会,定期、经常面对拼写――语音关系,了解字母书写机制的本质以及理解口语单词的结构”等。
由此可以看出,早期阅读注重对幼儿自主阅读核心能力的培养,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阅读、认识文字,它具有更深刻的内涵和更广泛的意义。
我国学者在研究农村幼儿园早期阅读研究的内容和方式可以总结为:创设阅读环境、提高幼儿早期阅读的能力、有效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期阅读活动,提高农村幼儿的阅读能力及探索出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方法、形式和途径、选择具有本土化特色的适合幼儿进行早期阅读的材料等问题。
二、研究现状的归纳与启示
(一)对农村幼儿园早期阅读研究的理性审视
国务院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这是继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后,第二次将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在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书香社会”。
尽管农村教育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农村幼儿的早期阅读教育尚未得到足够的关注,就农村幼儿早期阅读教育而言,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规范对农村幼儿园的教学、教材、经费的管理。比如在经费管理上,应该做到专款专用,用于改造阅读环境和购买早期阅读所需的教材和教具等。
当前大量指向早期阅读教育的研究对象为城市幼儿,对农村幼儿的早期阅读研究甚少,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农村幼儿的早期阅读教育问题应引起研究者的高度重视。研究内容可以涉及农村幼儿早期阅读的家庭准备状况、农村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的实施状况、预防农村儿童读写困难及提高他们的读写能力方面、影响农村幼儿早期阅读发展的因素以及有效的干预措施等方面。
(二)做好传统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
在进行早期阅读研究时,很多城市幼儿园的经验值得借鉴到农村幼儿园研究中。比如:首先,幼儿园可设立专门的儿童阅览室,每个班级开辟“快乐阅读区”,教师也应积极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心理环境。其次,在开展常规阅读的基础上结合“世界读书日”等主题活动,形成全园阅读和幼儿乐于阅读的氛围。鼓励孩子续编、仿编故事,制作故事小画册与朋友分享。第三,明确基本的阅读要求和规则,如:看书、取放书、借还书、对破损图书的修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后,鼓励家长树立正确的读书观,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和幼儿共同阅读。
陈雅典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融合全方位教育资源,建构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整体阅读体系。充分发挥家长的主动性,开展“邀请家长进园实践、教师走进家庭指导、幼儿阅读活动进社区”等交互式实践活动。还可以借助幼儿园网络平台,评选“书香家庭”“优秀家长”等,以此提高家长参与的积极性。
当然对于农村幼儿园来讲,我们需要创设适合农村幼儿进行早期阅读的有利环境,选择适合农村幼儿园早期阅读的内容,收集日常生活中具有本土化的早期阅读材料,探索农村幼儿进行早期阅读的有效策略。
(三)利用现代媒介技术,建构多维整合的早期阅读教育
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现代媒介技术在儿童早期阅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将现代媒介技术引进早期阅读教育有其巨大的优势,比如动画冲击效果、集图片、音乐、视频于一体的多感官体验、永久性的循环利用等等。儿童早期的阅读教育不仅仅只是单纯的语言教育,而是应该集语言、认知、社会等领域发展于一体的多维、全面的教育。早期阅活动与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和发挥图画书在各学科教育中的价值,在美国的幼儿教育实践中是非常普遍的,也是值得我们借鉴。
(四)建立家园一体化,推进亲子阅读的深入研究
我们要充分发挥幼儿园的教育所长,增进幼儿园和家庭的合作,建立“家园一体化”的儿童早期阅读促进机制,引导和帮助家长为儿童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早期阅读环境和氛围。一方面,幼儿园要定期为家长推介一些适合儿童阅读的图书资源,引导家长选择适宜的图画书。
另一方面,幼儿园也可以充分利用园内已有的图书或是集合儿童家庭中的阅读资源,由教师进行分类和筛选,通过开设班级图书屋、图书漂流站等方式让儿童定期借阅,鼓励家长在家庭中建立固定的亲子共读常规,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为儿童朗读故事,与儿童共同看书。
篇8
摘 要:在渭南地区选取10所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从幼儿园开设英语课程的现状、师资队伍、英语课程实施情况、教学效果、家长的配合情况等得出结论:在各种现实问题面前,目前在渭南地区幼儿园中实施浸入式英语教学是不可行的。
关键词:浸入式 幼儿园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c)-0101-02
1 浸入式英语教学
浸入式(Immersion)是指用第二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模式,即儿童在校(园)的全部或一半时间内,被“浸泡”在第二语言环境中,教师只用第二语言面对学生,不但用第二语言教授第二语言,而且用第二语言讲授部分学科课程。也就是说,第二语言不仅是学习的内容,而且是学习的工具。[1]
该文的“浸入式英语教学”这一术语来源于“浸入式外语教学”,它是一个年龄在50岁左右,比较年轻、新颖、受欢迎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开始于加拿大的法语浸入式教学,随后被借鉴到其他外语教学中,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加拿大法语浸入式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一次革命,它的成功使传统的外语教学有了一个新的方向。于是在我国高校先后出现了所谓的双语教学、浸入式教学等。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热”这股浪潮在国内已经四处蔓延,无所不在,这股浪潮似乎已经涉足幼儿园这一领地,英语教育的低龄化问题已经摆在面前,然而如何实施却是个问题。伴随着浸入式外语教学在美国、新加坡、荷兰等国的成功经验,我国的幼儿园英语教学也开始借鉴这一模式,然而这一英语教学模式在幼儿园的英语教学中是否可行,尤其在像渭南这样的二线城市的幼儿园英语教学中?
2 渭南地区幼儿园英语教学现状
2.1 仅30%的幼儿园开设英语课程
笔者走访了10所幼儿园,其中5所幼儿园为渭南市下设县级幼儿园:澄城县县幼儿园、大荔县实验幼儿园、合阳县县幼儿园、蒲城县县幼儿园和华阴县实验幼儿园。4所为渭南市重点幼儿园,其中以哈佛幼儿园为主要研究对象,1所为渭南市郊区幼儿园。在所研究的10所幼儿园中,其中5所县级幼儿园以及市郊区幼儿园均未开设英语课程,在4所市级幼儿园中,仅仅3所幼儿园开设此课程,所占比例为30%。
2.2 幼儿园英语教师现状
在开设英语课程的3所市级幼儿园中,其中2所幼儿园有自己的固定英语教师,一名是刚刚毕业的英语专业的大专毕业生,另一名是其他专业毕业,但热爱英语,故在承担幼儿的保育工作的同时兼职英语课程。另外一所开设英语课程的幼儿园没有自己的全职英语教师,但开设了英语课程。采用了临时聘请渭南师范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来授课。
2.3 幼儿园英语教材选取
被调查开设英语课程的3所幼儿园,幼儿所使用教材为《剑桥幼儿英语》、《洪恩幼儿英语》还有被誉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重点课题《“时代佳英”幼儿英语教育研究》等。这些教材均以彩绘本为主,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内容均比较贴近幼儿日常实际生活,应用性较强。比如:自我介绍、打扫教室卫生、当秋天、玩滑梯、玩跷跷板、数数等。这样的教材使知识点的迁移性较强,便于幼儿应用和记忆。
2.4 幼儿园英语课程实施状况
关于幼儿英语课程的实施情况可以从课前教师备课、课堂教学手段、课后家庭温习以及英语学习环境四点入手。
备课是教师课前对教学的准备,教师做到胸有成竹才能上好课。幼儿园英语课程内容非常简单,但是如何让幼儿消化这些内容却很难。由于教师教龄短,没有教学经验,且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在所调查的幼儿园中,英语教师均不备课。认为教材太“简单”而没有必要备课。
由于没有备课,缺乏思考,课堂上就采用了老师读,幼儿反复跟读,老师读一遍,幼儿读三遍这种机械的模式。再有,由于幼儿年龄较小,课堂秩序难以维持,整个英语课堂上,大部分幼儿在跟读,个别幼儿到处乱跑,压根不知道这是在上课。环境吵闹,部分跟读的幼儿甚至听不清老师的发音,只是机械地大声“朗读”。例如:drink,drink,drink,drink water.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课后,幼儿均有配套练习。一周两次英语课,课后有英语作业,幼儿的英语作业都是听力,根据听到内容来判断命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圈笑笑脸,错误的圈哭哭脸。出现的问题是,其一,家长知识层次跟不上,父母忙于上班,爷爷奶奶不懂英语。不能保证帮助幼儿完成家庭作业;其二,部分由父母接送的孩子,谈及英语课后作业,均认为英语就是玩,不用完成作业;其三,部分家长认为,课本配套的磁带需要磁带播放机,家里根本没有这机子,还有部分家长嘲笑幼儿园购买的教材可笑,用他们的原话说就是“都啥年代了,还用磁带,太落伍了,还是大城市好”。
课程的开设和实施离不开环境,环境包括有机体以外的影响人的发展或受人的发展影响的任何事件或条件。环境主要有物理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该文从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两方面展开调查。物质环境是看得见的环境。在幼儿园里,物质环境又分为室外环境和室内环境两种。在所调查的幼儿园中,无论从室内还是室外,均未看到有任何英语标识。经了解得知,资金不到位是一个问题,但更重要的问题是园方、教师对英语环境不够重视,认为没有必要,忽视了环境潜移默化的语言教育作用。语言学习的另一种方式是在语言交际中获得。但在所调查的幼儿园中,根本不存在人际语言环境。师师之间,师生之间,幼儿之间达不到用英语来交流的程度。只是在偶尔的课堂中会存在师生之间的交流。
2.5 幼儿园英语教学评价体系
幼儿构成了幼儿园英语教学的主体,而幼儿园的英语教学不同于中小学的基础英语教学,不用过度关注英语语法以及书写能力的培养。幼儿园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幼儿的英语学习兴趣以及听说能力。所以,幼儿及其家长的喜好成为评价幼儿园英语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调查中发现,75%的家长对实施浸入式英语教学这一想法非常满意,但对实施效果持怀疑态度。90%的幼儿对浸入式英语课非常喜欢,但问及所学内容,却一概不知。从幼儿的知识反馈以及家长的态度可以看出,对于如何尽可能地提高浸入式英语教学的效果迫在眉睫。
3 渭南地区幼儿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发现,渭南地区幼儿园英语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其一,幼儿园开设英语课程的大环境还不成熟,仅个别幼儿园开设英语课程,而从开设的效果来看,只是做做样子,争取生源;其二,师资力量匮乏,教师队伍年轻化,无任何教学经验及相关专业知识;其三,像渭南这样二线城市幼儿的家长素质跟不上教学的要求。仅个别家长会督促幼儿完成课后作业。
4 结语
根据渭南地区目前幼儿园开设英语课程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得出: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在渭南地区幼儿园中实施浸入式英语教学是不可行的,家长们切不可盲目听信幼儿园所鼓吹的完全浸入式英语教学,忽悠了自己,从而也忽悠了孩子,给孩子的后期英语学习带来障碍。
参考文献
[1] Robert Kenh Jonhson,Merall Swain.Immersion Education: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M].Tronto: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篇9
在培训里,陈小树老师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 分析与指导。第一,语言教育的涵义。语言教育是听、说、读、写、 观察、表演、思维、想象、操作等行为的整和。第二,幼儿园语言教 育的目的、特点和规律。我们要了解语言教育的目的和幼儿各个年龄 阶段的特点,根据幼儿语言发展的三个规律听说—读写,接受—表 达,听读—说写,来进行语言活动的设计。第三,幼儿如何学习语 言。根据幼儿语言发展的三个规律,幼儿在五个方面中学习语言 1、在 模仿中学习。
2、需在交流和运用中发展起来;3、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 4、需要良好的语言环境在教师指导下学习;5、在游戏中实践。除了 孩子自己的发展,我们教师也要为孩子创设宽松的语言环境,让幼儿 在模仿,发音、用词和掌握语法规则等方面学习语言,幼儿园也要帮助 幼儿成为积极的语言运用者,在交往中逐渐学习理解和表达不同的意 图倾向,教师需要特别注意保护运用语言交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 还应努力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增长幼儿的知识,开阔幼儿的视野, 加深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和理解,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使幼儿的 有事想说,有思想感情表达。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良好的语 言环境,语言环境有助于语言的习得与提问,幼儿语言是在运用的过 第1页 程中成长起来的,而幼儿语言的运用又是在实际的语言交流中实现 的,在幼儿园里,教师为幼儿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语言情境,给幼儿创 设可以帮助他们操作运用多种语言交流行为的交往情境。在幼儿阅读 习惯的养成中,家长也要充当重要的角色,坚持每天睡前为孩子读一 个故事,这样可以培养幼儿对文字的兴趣,幼儿喜欢模仿成人的活 动,如果家长有一定的阅读习惯,便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会起到事 半功倍的作用,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第四,语言活 动组织常见误区。
1、重教轻学,我说你听。
2、缺乏有效反馈。
2、片面追求形式变化; 3、说教成分多,忽视文学美; 4、对本班幼儿语言发展水平把握不到位。
总之,要想设计好幼儿的语言教育活动,我们老师要把握每个幼 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创设良好的语言环 境,那样我们的活动才能顺利的进行! 第2页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心得体会_幼儿园集体教学的活动设计与组织心得体会幼儿园集体教学的活动设计与组织 培训心得体会野芦沟学校 王永琴 9 月 23 日全县的几百幼儿教师响应上级领导的指示,听取了教 授讲的《幼儿园集体教育教学活动和设计与组织》,让我们这些一线 教师在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上得到的学习和提升,告诉我们如 何去设计集体教育活动。
幼儿园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由教师向幼儿施加影响的动。
指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劳动活动环节中引导幼儿习从而实现某种 目的的活动。还特别是在如何设计集体教学活动一一给我们做了详细 的讲解,让我们知道怎样去选择内容、分析教材和孩子、制定合适的 教学目标、分析并确定重难点、做好充分活动准备、合理设计活动过 程。然后通过活动讲解让我们去思考问题,从中让我知道了自己教学 中的不足及努力的方向。
“幼儿园教学”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的就是集体教学活动。而幼 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特点含有群体性和集中性。如何让幼儿园集体教 学活动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呢?首先我们必须在教材的内容上好好挑 选,还要认真分析选材的内容,并分析了解自己的学生现状和各方面 的能力,设计好合适的集体教学活动方案。
我们该如何选择合适的教材内容呢?在选材时我们就必须考虑 选材的科学性、对于孩子们起到的教育性、更要适合孩子们的年龄特 征、引起孩子们学习的浓厚兴趣。
选好材料内容后,我们当教师的还要通读教材,整合内容,正确 地把握好教材的思想内容;把握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要做到这些, 我们当教师的必须对教材内容多读多思,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 自现。”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把握好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更好地掌1 握好教材的思想内容,选取最合适教学方法,完成好教学活动,达到 教学目的。总之,听了教授的讲座后,使我受益匪浅,豁然开朗。她的教学 理念,教学的语言,教学的方法都是我值得学习的。所以,在今后的 工作中,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给自己充电,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2015.9.242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心得体会_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环境创设与组织指导学习心得广州市天河区天晖幼儿园 2014 年第二学期教师学习 心得体会《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环境创设与组织指导》学会心得 执笔:李诗为丰富幼儿园区角活动,促进区角活动的创设和指导,真正发挥 区角活动的时效性,本学期幼儿园组织了各年级的级组长到上海去学习,在级组长学习完后,回来给我们分享了此专题, 我说说我的学习心得。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兴趣和发展的需要, 设 置一定的教育环境和活动类型,引导幼儿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与材 料、环境、同伴、教师充分互动获得经验与发展的活动。区域游戏活 动的特点:自主性、开放性、探究性、娱乐性、娱乐性,从以上几点 使我知道了开展好区域活动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要从多方面去考 虑,把各方面的文化运用到区域中,“滋润”着每一个孩子,只有把 区域活动开展好了,才能满足孩子各方面发展的需要,有益于幼儿的 身心健康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为幼儿 的探索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 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 发表不同意见, 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
支持和引发幼儿的操作摆弄、探究、实验、制作等活动,引导他们通 过自己的发现主动建构有关的知识经验。而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 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 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 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 正好验证了这一理念的科学合理性。
准备环节是第一环节,其中包括区域环境的创设以及区域材 广州市天河区天晖幼儿园 2014 年第二学期教师学习 心得体会料的准备和投放。在区域活动中,活动环境和材料是活动成功的重要 组成部分, 只有在与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孩子才会获得经验和知 识。
一、创设良好的区域环境 新《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 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要根据教育 目标、教育内容的具体要求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做整体的安排,应 一切从幼儿的水平和发展需求出发,要让幼儿做主,让幼儿成为区域 的主人, 由幼儿决定怎样布置是否会直接影响他们自由交谈展开的程 度。
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中既要考虑到幼儿之间能相互交流、 共同合作, 又要注意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从而使幼儿能专注投入某一活动,充满 自信地探索问题。
活动区设置是要善于利用班级环境的地理因素, 通过师生 共同商量,采用固定和灵活设置相结合,创设丰富多彩的、多功能的 具有选择自由的区角,让每个幼儿有机会自由选择,用自己的方式进 行学习。尽可能 地使活动动静分区:一般将较为安静的区域安排在 室内:如语言区、计算区;相对会发出较大声音的活动安排在靠近门 口:如表演区、体育区、科学区、动手区等.并根据游戏情况灵活调 整.另外,要让环境说话,让幼儿与环境互动起来。应该充分利用特 定的空四周墙壁展示与课的主题相关的资料、照片、或孩子的美术制 作作品。总之,在活动室里,所有可以利用起来的空间都用上了。根 据季节的变化、主题活动的变化等,孩子们会主动地配合教师布置周 广州市天河区天晖幼儿园 2014 年第二学期教师学习 心得体会围的环境。
孩子按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自由选择表现的形式, 共同装扮活动区。
二、活动区材料充分的准备及合理投放,促进幼儿主动参与 区域活动中,材料是幼儿活动的对象,与幼儿的年龄特 点、经验、能力和需要相适应的材料,能激起幼儿对学习的主动性, 使他们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主动观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 题。因此在准备、选择、提供操作材料时,我们根据幼儿兴趣和发展 水平进行投放。
1、 家园配合准备区域材料。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 主要通过材料来表现。区域活动材料越丰富,形式更多样,幼儿在操 作过程中就会变得更聪明、自信、大胆。而利用自然物和废旧物品就 成了很好的丰富区域材料的形式,在材料收集中就需要老师、家长和 幼儿共同配合。一是充分利用自然物,在自然区域里,有着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天然游戏材料。如小树叶粘贴成小动物、叶子拓印、制成 “书签”;捡来小石头、小树枝当成计算材料;小石头染色,当成飞 行棋子;叶子当成小伞、做成扇子、帽子 、、、、、、孩子们在随 心所欲的玩乐中得到了自由的体验和创造的乐趣, 也增加了想象力和 合作能力。二是巧用废旧物品,如老师或幼儿带来家中的洗发水瓶、 化妆瓶子投放到“理发店”;方便面碗种上葱、蒜;小朋友把以前穿 过的小衣服带来,变成了“娃娃的盛装”;瓶盖做成串铃等等,幼儿 参与制作,动手能力进步了,创新意识增加了,环保意识提高了,也 广州市天河区天晖幼儿园 2014 年第二学期教师学习 心得体会更喜欢玩区域活动了。
2、根据幼儿兴趣投放材料。
教师投放材料丰富程度可直接关系到幼儿活动质量, 能使幼 儿尽兴尽情地“研究”他们的世界。活动区材料投放应该是丰富多彩 的,然而,丰富的材料并不等于越多越好,多则滥,滥则泛。幼儿注 意力具有不稳定性, 过多过杂的材料投放, 尽管能吸引幼儿投放活动, 但也易造成幼儿玩得分心,玩得眼花,一会儿拿这个玩玩,一会儿拿 那个玩玩,只学会了拿起一物——摆放片刻——丢弃——另换一物, 显然这与我们投放材料的初衷是相悖的。因此,在投放材料时,应考 虑材料与活动目标的关系,做到有的放矢,加强材料投放的针对性、 目的性和科学性,并依据对幼儿活动的观察,进行定期更换与补充。
我们通常在开展某一区域游戏前,先与幼儿共同探讨,再根据幼儿的 认识特点、兴趣及教育目标,共同制定区域游戏的规则。
3、提供层次性与多样性的活动材料,满足不同幼儿发展需要。
一 方面,材料的投放要根据班级幼儿不同的需要、能力,尽可能多地提供有较强操作性、趣味性、可变性的材料吸引幼儿的主动探 索。众所周知的“水桶”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不可能 是整齐划一的。不同的幼儿,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甚至同 一年龄的幼儿,他们之间也存在着能力上的差异,而且发展速度也不 一样。所以我们在提供材料时,千万不能“一刀切”,既要考虑“吃 不了”的幼儿,还要兼顾到“吃不饱”的幼儿,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 适宜的环境中获得发展。
这样可以让每个幼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材 广州市天河区天晖幼儿园 2014 年第二学期教师学习 心得体会料,给他们提供不同的操作机会。在活动中,允许操作能力强,完成 较快的幼儿在完成本次活动后选择第二区角内容, 这样既让操作慢的 幼儿有足够的操作时间,也让操作快的幼儿减少消极等待现象,使每 位孩子都获得成功感另一方面,围绕教育目标,提供多样性的材料。
4、要选择在活动时间内易观察到变化的材料(科学区里应特别注 意)。
5、注意收集材料的安全卫生。
篇10
【关键词】部分国家与地区;学前双语教育;经验;问题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3-0006-05
国外一般使用“bilingual education”来指称学校中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作为教学媒介教授数学、科学等学科课程的教育。我国学者称之为“双语教育”。〔1〕双语教育与第二语言教育和外语教育的显著区别在于,双语教育旨在通过全部或部分运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学科教学,既让学生掌握学科内容,又提高学生第二语言或外语的运用能力。第二语言教育和外语教育的直接目的则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母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与教授的学科内容无关。〔2〕许多研究表明,双语教育在帮助学生提高学业成就和掌握第二语言或外语方面比单纯的语言教学更有效。国外许多双语教育项目已经在学前阶段开展,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旨在梳理一些国家或地区学前双语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希望对我国起步探索阶段的学前双语教育实践有所启示。
一、学前双语教育政策
澳大利亚双语教育政策的演变在西方国家具有代表性,它体现了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政府对双语教育的态度以及政策趋势。澳大利亚双语教育主要经过三个发展阶段:〔3〕第一个阶段自1945年开始,延续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社会普遍认为非英语背景学生的母语基础是实施同化教育的最大障碍,因此,鼓励政府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放弃母语的双语教学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淹没式双语教育(submersion bilingual education)或过渡性双语教育(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模式得到发展。第二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民主化运动的开展,保存母语的教学活动被看作是公民确认文化身份和保持教育公平的权利。虽然对这种观点一直存在争议,但母语与第二语言并重的双语教育项目在这个阶段得到发展。第三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至今仍处于发展之中。社会开始承认双语教育不仅对非英语背景的移民学生有益,而且对英语背景的学生也大有好处,掌握一门外语对学生将来的就业有潜在益处。一些着眼于提高学生外语能力的双语教育项目开始受到重视。澳大利亚维多利自由幼儿园多元文化联合会资源中心对学前双语教育项目进行了政策、模式和策略的调查研究,建议澳大利亚所有的早期教育项目均应配备引入双语教育项目的条件。〔4〕
在其他一些以英语为母语或官方语言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双语教育政策的发展大致相同。在美国伊利诺斯州教育委员会(Illinois State Board of Education)2002年的早期学习标准(Illinois Early Learning Standards)中,虽然外语教育在儿童众多学习领域中仅有简单几条规定,但能在儿童学习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已经体现了美国语言教育政策的很大进步。该标准规定,早期外语学习的目标是儿童能够“使用目的语在课堂内和课堂外进行交际”,“使用目的语建立和加强在学科、职业和科学技术方面的联系”。〔5〕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强调外语运用能力和建立外语与学科内容间的联系是外语教育的主要目的,以外语作为教学媒介的双语教育项目受到鼓励。布什总统曾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考虑,号召增加阿拉伯语、中文等语种的教学。更多家长认识到为儿童提供一个宽泛的国际化背景的重要性,〔6〕美国学前阶段的双语教育项目得到发展。
欧洲一些国家也开始认识到在学前阶段开设外语课程的价值。在希腊,外语尚未正式进入公立学前教育机构,但在私立学前教育机构中,学前双语教育项目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接触和学习外语对儿童的智力发展有好处,还有助于开阔儿童的地理和文化视野。〔7〕
在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学前双语教育政策的发展体现了政府在面对英语强势文化渗透与母语保护需要之间的矛盾心态。之后,把推行母语教学,提高中小学生的两文三语(两文是中文和英文,三语指普通话、粤语、英语)水平纳入香港幼稚园、小学及中学的工作重点。而在台湾,经过综合考量,“教育部”对幼儿学英语提倡“三不原则”,即幼儿园原则上“不能全天全时段教英语或双语”,“不能单独设英语科课程”,也“不能聘请专职外语教师教英语”。〔8〕但也有研究显示,政府的政策宣传难以抵抗市场机制与民众意愿的挑战,现实情况是“放眼望去,英语教学已成为台湾学前教育的主流趋势”,幼儿园普遍实施全美语或双语教学。
总体来看,多数国家或地区尚未颁布学前双语教育的官方教育政策,但是多样化的双语教育实践一直存在。在双语教育项目的目的上,西方国家不再单纯为移民适应主流社会提供服务,而是逐步转化为同时为所有儿童,包括以英语为母语的儿童,提供外语技能及其文化传统的双语教育。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则将掌握英语这门国际通用语言作为主要目的。各国或地区学前双语政策的发展趋势为:一是吸引更广泛的以英语为背景的儿童参加双语教育项目,提高外语运用能力;二是进一步确认开展学前双语教育对整个社会发展的价值,体现一种更宽泛的实践准入制度。研究者还需要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学前双语教育的价值,用以推动政府制定明确的双语教育政策。
二、学前双语教育模式
双语教育的存在和发展源于社会生活的需要,不同国家和地区根据当地需要采取不同的双语教育模式。根据目的与背景的不同,各个国家先后出现过十余种双语教育模式,〔9〕如淹没式双语教育、过渡性双语教育、浸入式双语教育等。双语教育模式又可分为强势双语教育和弱势双语教育。强势双语教育以帮助移民或少数民族尽快过渡乃至同化到主流语言和主流文化中为目的,最终将学生培训成单语人或低水平的双语人。弱势双语教育对两种语言一视同仁,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熟练掌握两种语言的双语人才,同时尽可能保留学生的母语,营造多元文化的社会氛围。弱势双语教育符合国际化发展趋势,发展迅速。
浸入式(immersion,又译沉浸式、浸润式等)双语教育是近些年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较快的一种双语教育模式。学前浸入式双语教育是指教师以儿童的第二语言或外语作为儿童一日或半日生活的媒介语言,进行学科教学和生活活动,目的是让儿童理解组织活动的日常用语以及学科教学内容,并提高语言交际技能。〔10〕有关研究显示,在浸入式双语教育初期,儿童在英语学习方面可能会相对落后,但是最终英语、数学等学科技能都会提高,甚至在认识水平上会比单一语言儿童更为超前。早期学习第二语言并不意味着母语的丢失。〔11〕参加学前浸入式双语教育的儿童既不会耽误本国语言的学习,还有可能熟练掌握外语。浸入式双语教育模式在教学目的、时间安排、教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较高。如果不能像加拿大法语浸入式项目那样为儿童提供足够的语言体验机会,那么浸入式双语教育项目很可能会失败。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为英语程度较低的儿童开办了学前添加式双语教育项目(plus bilingual program)。研究发现,该项目对学前儿童有显著影响,71%的学前儿童在学年结束后获得比相应年龄更好的发展。〔12〕
新加坡自1966年开始正式实施以英语为媒介语,母语为第二语言的双语教育,绝大部分幼儿园开始实施双语教育。幼儿园为不同年龄段幼儿各配备一名英语教师和一名华语教师,使用美国或加拿大出版的英语启蒙教材,分别运用英语和华语实施教育。〔13〕
在台湾,托儿所、幼儿园多与短期英语补习班合作,由外籍教师,或外籍教师与中籍教师搭班,教授幼儿英语。一部分托儿所、幼儿园把原先一周开展一至两次的英语才艺课程逐渐改为由外籍教师教授英语的半日或全日制双语教育模式。
双语教育项目可以依据教育目标选择应用何种模式开展双语教学。如果教学目的是要提高儿童的第二语言或外语流利程度,则需要为儿童提供全浸入式双语教育环境。如果目的是让儿童接触和了解外国文化,获取初步的外语能力,那么可以每日固定进行短课时的双语教学活动。
任何教育目标都可以转化为有趣的活动和游戏。有学者调查了幼儿园有效外语教学活动的特点,〔14〕认为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在具体教学策略上,简单有活力的游戏,配合身体动作,并能使多数儿童参与的活动是最有效且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三、学前双语教育项目评估
调查研究显示,美国许多早期双语教育项目缺乏常规的、严格的评估程序和改进策略,也缺乏常规的、适当的发展性评价工具,难以对每个儿童母语和第二语言的发展进行详细评价。许多正在使用的评估工具存在需要调整和延伸的问题。〔15〕资料显示,项目评估也是大多数国家学前双语教育项目发展较为薄弱的环节。
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外学前双语教育项目积累了一些有效的评估手段。例如,国外双语教育项目大多采用过程性评估方式评估儿童的语言学习。过程性评估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儿童语言学习的基本情况,以便选择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儿童的一些基本信息,如儿童的家庭语言环境、档案等都要妥善保存。当儿童转学或升级时,这些资料要随之移交,作为接手教师了解儿童的重要依据。下面几项资料通常是必不可少的,如家庭语言环境调查报告、语言能力测试水平、语言应用技能成就清单、关键经验的记录、儿童的代表作品、与家长的沟通记录等。一切能够帮助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师了解儿童个别需要的材料都是有价值的,教师要认真收集并保存。
四、学前双语教育师资
学前双语教育项目中,通常由常规教师和第二语言或外语专业教师分别负责儿童不同方面的发展。〔16〕面对3~6岁的学前儿童,语言专业教师既需要精通第二语言或外语,又要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素养,才能采用适当的策略帮助幼儿习得语言,并发展其语言运用能力。符合要求的学前双语教育师资短缺,这一直是困扰各国学前双语教育发展的难题。
学前双语课堂与其他课堂类似,但是更强调语言的发展特征。除了日常的早教活动,如数字概念发展、阅读准备、艺术和体育发展等,双语课堂中的幼儿还要通过手指游戏、韵律诗、音乐和戏剧活动等来学习第二语言或外语。双语课堂要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文化信息和经验,帮助幼儿在母语和第二语言文化生活间建立联系。在双语课堂中,语言教师的作用往往是多重的。〔17〕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语言教师必须懂得与学前教育相关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并且精通幼儿游戏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同时,语言教师还要具备开展部分学科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的能力。语言教师要对幼儿的第二语言或外语能力和学业进步进行评价,并对家长和管理者提出改进建议。此外,语言教师常常担当特别导师的角色。在过渡性双语教育课堂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幼儿常常出现难以融入主流社会的问题。此时,语言教师有义务帮助幼儿适应陌生环境和课程。语言教师还可以为常规教师提供有价值的视角,引发常规教师换一个视角思考教学策略的有效性问题。
符合要求的双语教师极为短缺,这是各国双语教育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有些双语教育项目聘请外籍教师担任语言教师。外籍教师虽然外语能力较强,但其他方面的能力欠缺。有学者调查了日本的语言交换项目JET(Japan Exchange and Teaching)中外籍教师在日本幼儿园中的任教情况,发现大多数外籍教师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学前教学法的培训和指导。〔18〕许多外籍教师不懂日语,在与常规教师和幼儿的沟通上存在很多困难,无法维持课堂常规。
要改善双语教育师资短缺问题,需要建立完善的学前双语教师培养和培训网络。政府教育部门、高等学府以及具备成熟发展经验的双语学校等都可以成为双语教师的培训教育机构。在美国,地区性的“多功能资源中心”(multifunctional resource centers)可以为第二语言教师以及管理者提供在职培训服务。另外,TESOL(Teachers of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NABE(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Bilingual Education)及其附属的两个专业培训机构也可以每年一次或者更频繁地开展双语教师集中培训服务。
五、学前双语教育中的家长教育
对家长进行双语教育培训,这对双语教育项目的顺利开展意义重大。家长不仅是幼儿语言发展的示范者,而且是幼儿接受何种早期语言教育的决策者。因此,家长对双语教育项目的理解和支持非常重要。一些国家的学前双语教育项目对此非常重视,但仍需要进一步改进。在澳大利亚,双语教育对家庭和文化发展的益处一般能得到非英语背景的家长的理解,因为这与维护家庭尊严有关。但是很多非英语背景的家长没有渠道了解早期语言发展的重要性,包括双语教育对幼儿认知发展的潜在作用,以及双语教育在当前已经成为一种教育优势,而不再是劣势等问题。〔19〕而许多英语背景的家长则认为幼儿没必要在学前期接受双语教育。在这方面许多双语教育项目还缺少相应的解决措施,在对家长进行系统教育方面存在不足。双语教育项目需要创新方法来满足家长教育的需要,提高家长对双语教育的认识。
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双语教育在我国内地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学前双语教育实践虽然已经初见成效,但在学习目的、内容以及方法策略等方面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学前双语教育实践有很大不同,“投入不足、水平偏低、力量分散”仍是我国内地双语教育研究与实践的主要特点。我国内地双语教育实践的现状与社会对双语教育的迫切需求形成了巨大而鲜明的反差。研究者迫切需要在深入研究国情的基础上,批判性地吸收与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双语教育经验,以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双语教育项目,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与个人对外语学习的需要。
参考文献:
〔1〕〔9〕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
〔2〕〔16〕〔17〕WALLING,DONOVAN R.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25 questions and answers〔M〕.Bloomington,Indiana :Phi Delta Kappa Educational Foundation,1993.
〔3〕〔15〕〔19〕ROSEMARY MILNE.Bilingual preschool programs:Future directions〔C〕//Australia:FKA Multicultural Resource Centre.the 28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pplied Linguistics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 Adelaide:University of Adelaide, 1993.
〔4〕ROSEMARY MILNE.Bilingual models for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Birth to five years〔R〕.the 20th World Congress of the World Organization for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1992.
〔5〕American:Illinois State Board of Education,Division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Illinois Early Learning Standards〔S〕,2002.
〔6〕〔10〕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Foreign language instruction:Implementing the best teaching methods: Essential information for education policy〔S〕,2006:1.
〔7〕CHRISODOULA MITAKIDOU.Learning English in a Greek preschool〔J〕.The Reading Teacher,1997,(2):166-168.
〔8〕卢慧真,陈泰安.由国家语言政策评估台湾幼儿英语教育之现况发展〔EB/OL〕.〔2007-01-02〕.lib.tit.edu.tw.
〔11〕WINSLERADAMDIAZ, RAFAEL M,ESPINOSA,LINDA.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 does not mean losing the first:A replication and follow-up of bilingual language development in Spanish-speaking children attending bilingual preschool〔J〕.ERIC ED412768,1997.
〔12〕SCHMITT DORREN R.Longitudinal study of a bilingual program for four years old〔J〕.ERIC ED375676,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