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2-21 17:46: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在建设中国梦的进程中,倡导人人讲诚信,人人做诚信的人,人人做诚信的事更具有重要性。而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诚信文化变味变形甚至受到严重扭曲而使诚信程度大打折扣。因此,诚信文化的建设势在必行。
关键词 诚信文化 公路行业 建设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诚信是社会最普遍、最基本的伦理价值需要,是个人的立身之须、单位的立业之基、国家的立国之本。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公路文化是公路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元气”,是公路事业发展的活力之源。而公路诚信文化则是公路文化的核心,也是公路部门内增合力,外塑形象,促进公路事业健康和谐发展的根本所在。因此,在公路文化建设过程中,应把诚信教育贯穿于始终,大力倡导诚信文化,凝聚人心,彰显公路诚信力量,为振兴地方经济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当前行业诚信出现的问题
1、诚信道德体系脆弱
改革开放以来,从计划经济体制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与之相应的伦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传统道德伦理日渐缩减,各种文化思潮大量引入,拜金主义、利益至上观念泛滥,部分社会成员不顾应有的伦理道德底线和最基本的市场规则,背信弃义,牟取暴利。从“三聚氢氨”、“毒奶粉”、“染色馒头”到“地沟油”,有毒食品,假药品等泛滥,在公路系统的工程建设中也存在着较为普遍的层层分包、偷工减料等现象,导致出现豆腐渣工程。这些事件的不断上演,考验着我们的社会诚信体系与道德底线。
2、诚信管理理念不强
一些单位为迎合上级意图,取得暂时的信任,往往以失信为代价去争取政绩。在服务方面,尽管我们已经开展了“微笑服务,温馨交通”活动,但是一些地方对服务的内涵理解仍然比较肤浅,停留在表面上,出现了“脸虽然好看了,但事还是难办”,服务缺乏主动性,出现“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
3、诚信价值观出现偏移
当前,公路部门的主流是讲诚信的,是积极向上的。但不可否认,个别部门内部人际交往出现失信的苗头,诚信观念越来越被淡化和曲解,如:有的干部重“利”不重“信”,工作中放任自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图虚名,不做实事;有的干部对上级的规定指示表面上服从,暗地里消极对抗,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使政策执行重形式、走过场;有的干部在上级面前卑躬屈膝,媚态尽出,在下级面前则趾高气扬,官气十足,等等。
二、建设公路行业诚信文化的重要性
1、加强公路行业诚信文化建设是贯彻党的十精神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明确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同时也对诚信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出要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公路诚信文化建设,在广大干部职工中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诚信的道德规范,从而把公路的各项管理提升到诚信管理、文化管理的层次上来,是公路部门贯彻落党的十精神的必然要求。
2、加强公路行业诚信文化建设是培育高素质公路队伍、提升公路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孔子说:“信则人任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和品格。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的品德和素养,不仅难以形成内在统一的完备的自我,而且很难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取得成功。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规范,是建立行业之间、单位之间良性互动关系的道德杠杆。无论是单位本身实力和生存能力的增强与提升,还是单位内外关系的优化与完善,都离不开诚信。诚信不仅产生效益和物化的社会财富,而且产生和谐和精神化的社会财富。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日益频繁,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空前的冲击。加强公路诚信文化建设,就是要通过倡导诚实守信,实现文化管理,做到以文育人、以德昭人、以情感人,进一步提高公路部门干部素质,培育高素质的公路队伍;加强公路诚信文化建设,就是要使公路部门的制度、管理、执法、服务等各方面都做到诚信,充满先进文化韵味,用新理念、新思维、新办法去攻坚破难、推陈出新,不断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开创公路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3、加强公路行业诚信文化建设是树立公路良好形象、促进公路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交通公路部门是政府的重要窗口单位,直接面对广大行人、车主、驾驶人和社会各界。公路职工在工作中,必须始终做到诚信养路、诚信执法、诚信服务、信守承诺,只有讲诚信才能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认可,只有讲诚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公路诚信文化是公路工作的基础,是公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加强公路诚信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树立诚信理念,把依法治路和诚信服务统一于公路管理中,形成持续恒久的发展动力,并以此作为“推进剂”,才能使公路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取得新发展,使公路部门在全社会树立起良好形象。
三、建设公路行业诚信文化的途径
价值观是单位文化的根本,要想树立诚信单位,首先就要树立每个职工良好的诚信价值观,如何使得每个职工有正确的价值观,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加强单位诚信文化建设。怎样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呢?笔者认为重点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观念先导,教育培养
坚持从思想意识上入手,加强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使全体职工树立诚信的工作和做人理念,形成单位诚信文化。单位要从教育入手,增强职工的诚信意识。使他们明白:诚信是做人之本,也是工作之要,个人不讲信誉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单位不讲诚信就不可能发展。要把诚信看作干工作的基点,并通过不断学习,牢固树立诚信的思想。要把诚信作为公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2、制度规范,机制养成
要提高精细化管理的绩效考核程度,通过严、实、细、恒的管理,养成职工精益求精、严谨认真、快速反应的工作作风,追求工作质量的零缺陷。要建立内部竞争激励机制,在人事制度上要实现从凭关系、凭资历,向凭素质、能力和工作实绩转变;从委任制、终身制向聘任制、任期制转变,实行公平竞争、择优选用、优化组合。在收入分配上,建立职工绩效挂钩的效益工资制、岗位工资制、计量支付工资制等,通过严格的考核,实行奖勤罚懒,奖优罚劣。
3、法律制约,改革强化
要经常组织职工开展法律法规教育,特别要组织一些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培养职工遵守法律、依法治理、依法行政的意识,做到遵纪守法,管理合法,规范执法。针对当前公路部门的预算体制的变革,引导职工适应改革变化,面对逐步开放的公路建设、养护市场,要勇敢面对、积极作为,严格按照市场规律和竞争机制去做,建立起公平、公正、公开的招投标竞争体制,实现公路建设和养护市场化、规范化。
4、示范引领,环境陶冶
诚信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需要一个大环境不断地陶冶、锤炼。要建立全员广泛参与的大环境,进行集体熏陶。职工在集体参与中互相配合、互相激励,提高自身教育、自我规范的能力,才能创造出和谐、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竞争局面。职工的心是单位的根,领导者只有关心职工,职工的心才能贴近单位。所以笔者认为:第一,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在诚信建设中的表率作用。作为单位负责人,在诚信建设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掌握的资源、影响力和感召力都是普通职工不能比拟的,所以领导干部诚信意识的强弱,导向的好坏,对一个单位的诚信意识的树立,诚信制度的建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领导干部要有发展的眼光,不为一时的世俗所左右,不为蝇头小利所迷惑,敢于善于冲破不诚信的氛围和环境所形成的桎梏,从净化自身入手,从身边的小事着眼,不说不诚信的话,不做不诚信的事,渐渐的单位职工也会被领导者人格力量中诚信的光芒所感染。第二,注重诚信典型引导。要大力宣传颂扬诚信典型,创造出一个职工积极参与的环境,营造一个人人重视诚信建设的氛围,培养每个职工的敬业精神,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设身处地为社会、为他人着想,做到人人讲诚信、个个重诚信,就一定能够提高单位的诚信度,建立起诚信单位。
总之,诚信文化的建立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就公路行业而言,加快建立诚信意识、诚信机制、诚信环境对公路事业的健康发展,对公路行业形象的全面提升,都是势在必行的。
篇2
一、企业文化对于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内容,影响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目标的实现,是凝聚企业内部力量,团结组织意识,调适企业内部矛盾的重要手段,贯穿于企业经济管理与生产的全过程,是企业思想的集中体现,其形成与企业价值观、目标、处事方式、经营理念等直接关系,不同企业会形成不同企业文化,这是企业特有文化形象,通常是在特定生产环境和管理模式下,形成的企业特色精神财富,包括:企业道德规范、企业精神、企业环境、企业制度、企业产品等众多内容,是企业独特文化的沉淀[1]。企业文化具有导向性与约束性功能,能约束员工行为,引导企业目标实现和员工工作开展。另一方面,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能有效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宿感,从而防止人才流失,留住人才。在新经济环境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工作节奏与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员工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情绪波动大,易产生不安情绪,难免会影响工作质量。而且员工对企业信任度也在不断下降,非常容易造成人才流失,给企业带来损失[2]。人才是保证企业稳定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因此,企业应积极利用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对工作的责任感,提高员工对企业信任,减少员工不安情绪,使其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提高工作质量,从而全面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文化建设思路
通过前文分析,不难看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目前国内企业普遍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管理影响没有一个正确认识,缺少企业文化建设意识,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多存在缺失现象。企业应正确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加强企业文化文化建设。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企业文化建设思路:
(一)以人为本
人是企业组成基本单位,企业若想持续发展,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必须有稳定人力资源支持。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做到尊重员工个体性差异,给予员工关爱,调节好员工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塑造良好工作环境,通过企业文化熏陶员工思想,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促进员工职业道德的提升,使其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工作开展中领导层应给予一定重视,遵循“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时抓,两手都狠抓”的企业发展原则,加强企业文化宣传,注重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规律的体现,把企业文化内容传递给员工,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增强员工认同感,构建具有针对性的企业文化,通过企业文化来潜移默化影响员工职业观和职业定位,使企业文化价值得到发挥。
(二)建立体系
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毋庸置疑,想要保障企业文化建设有序性,使企业文化发挥最大效能,走向正规化,必须构建相关体系。企业文化体系的构建,不仅要考虑企业情况,同时要考虑行业情况和员工情况,保证企业文化体系的可行性。若企业文化要求偏离行业实际情况,不符合企业自身条件,对员工提出苛刻要求,不仅无法得到员工认同,反而会激起员工不满情绪,影响员工工作质量,甚至造成人员流失。
(三)转变思维
企业文化建设应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及制度文化三方面入手,“三管齐下”,正确把握员工的心理特点,摒弃以往的传统说教。实际上,很多员工并不喜欢说服教育,传统的企业文化宣传与教育方式大多不能发挥理想教育功能,所以企业文化建设要转变思维,占到员工角度,通过多种实践活动来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心与信任。例如,职业技能竞赛、业绩比拼等等,不仅能促进企业文化宣传,还能提高企业业绩。
篇3
【关键词】 两化互动战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
近年来,四川省一直将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作为工作重点。2007年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四川省的基本工作思路是“一主、三化、三加强”,指出要加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2011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更是着重强调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两化”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对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做出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并明确提出实施“两化互动”战略是四川省一个具有开创性意义的重大战略部署。
现阶段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四川省各项经济工作都要以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推进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在此背景下,四川省“两化互动”战略的提出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发展观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两化互动”战略进一步强调了工业化的新型化
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同于传统工业化道路,传统工业化把工业化单纯看成是量的规定性,认为工业化就是现代化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展并达到占绝对优势的过程,即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以农业占统治地位向工业占统治地位的转变。从量的扩张上表现为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经济学界根据人均GDP将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化划分成为三个阶段:人均GDP在300美元以下为工业化初期;人均GDP在800—3000美元之间为工业化中期;人均GDP在3000美元以上为后工业化阶段。四川省许多地区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或向后工业化过渡阶段。但这种衡量方法只注重了量的规定性,忽视了经济结构等质的规定性。
而新型工业化则强调了质与量的统一,强调了工业化过程中要注重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工业化发展速度适度等。四川省在推动两化互动发展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新”字文章,强调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驱动力,把推动科技成果转换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各市县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注意工业化发展速度的适度化,注重工业化发展中的可持续性与环境保护问题等,切实在工业化过程中体现结构调整、内涵发展等主题。
二、“两化互动”战略强调了城镇化道路的新型化
一般意义上的城镇化是指伴随着现代工业化、社会分工的细化而产生的人口不断由农村向城镇地区集中的过程。其包含多层含义: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人口规模与地域规模不断扩大等。
四川省两化互动战略则强调了新型城镇化要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强调了其科学发展属性,强调了城镇形成过程中的集约式、平衡式、协调性发展。新型城镇化注重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文化、公共服务保障等内涵为中心,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注重物的城镇化转为注重人的城镇化,切实保障新进城人员的社会就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要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绝不能以牺牲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利益为代价来推进城镇化,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居住与经济发展载体。
三、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应当协调发展
当前四川省进入工业化与城镇化“双加速”阶段,更需要遵循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经济规律,促进四川经济社会的协调平衡发展,也是我国十二五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特别是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发展,仅依靠自发力量是不够的,必须把自发行为转变为自觉行为。
1、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工业化与城镇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两者是相辅相成、互助共进的关系。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和根本动力,城镇化是工业化空间依托的必然结果,并为工业化的发展创造条件。两者的协调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两化互动发展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根本原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
篇4
【关键词】:建设事业;信息化;城镇化;新型工业化
中图分类号:TU-0 文献标识码:B
一、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的理解
1. 新型工业化的含义
(1)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即是发展高新技术(包括信息技术)和优化产业结构。
(2)新型工业化的五个要素,即:①科技含量高;②经济效益好;③资源消耗低;④环境污染少;⑤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其中,科技含量高是指高科技作用的充分发挥,它统率其他四个要素:①要使经济效益达到较高水平,必须充分应用高技术改造原有产业,使生产效率不断提高;②要降低资源的消耗量,必须改造原有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这也必须依赖高新技术作用的发挥;③要减少环境污染,不仅要靠治理污水、废气、废物的高技术和新工艺的发明和创造,而且要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生产工艺和流程,减少生产过程的“三废”的产生量和排放量;④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同样离不开用高科技内容来武装劳动力和管理人员。
事实上,在新世纪,对于高新科技的掌握、创新和应用程度将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强弱的主要标志。因此,新型工业化必须紧紧抓住高科技这一主导工业化发展的“总纲”,从而为新型工业化确定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2. 信息化的含义
(1)信息化是由计算机、信息技术、互联网等生产工具的革命所引起的工业经济转向知识(信息)经济的一种社会经济过程。
(2)信息化包括信息技术的产业化、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信息化、生活方式的信息化等内容。
3.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1)信息化是手段,目的是要加快提升我们的工业化水平。离开了工业化之本,信息化就会成为空中楼阁,信息化只有和产业结合,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其高效率的优势,才能真正发挥出威力来。
(2)信息化覆盖工业化的整个进程,伸展至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个角落,赋予工业化以崭新的内容和现代化特征,并以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广度和深度为主要标志。
4. 信息化与高科技的关系
(1)信息化是高科技的基础,它提供了高科技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信息化构建的网络科研平台,高科技的发展不可想象。
(2)高科技又源源不断地为信息化输送更加新鲜的血液,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
5. 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之间的关系
(1)信息化水平(NIQ):38.46%(2000年);工业化水平:51%(2001年工业产值);城镇化水平:37.7%(2001年)
(2)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完成工业化的标准:国际上有三个最重要的结构性指标: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必须降到15%以下;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20%以下;城镇人口上升到60%以上。
(3)我国工业化现状:在我国,1979年的GDP总量中,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28%、48%和24%.到了2001年,这三个数字已变为15%、51%和34%.所以从产值指标看,我国在上个世纪末已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但是,从更为重要的就业和城镇化指标看,我国的工业化之路才刚刚走了一半左右。2001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为3.65亿,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仍然高达50%,高于20%的国际工业化标准;而到2001年,我国城镇人口所占比重为37.7%,也低于60%的国际标准。
二、信息化与建设事业
建设事业涉及的领域多,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住宅与房地产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城乡规划关系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关系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质量等。所以重视和加快信息化与建设事业的结合,改造和提升传统的建设行业,推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以上分析和建设事业发展要求,以信息化带动建设事业的发展,应重点开展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1. 积极推进建设事业电子政务,提高政府监督管理水平、决策水平。加快政府对企业和社会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加快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发挥政府信息的导向作用。
2. 积极推进建筑业、住宅产业信息化,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3. 积极推进给排水、供热、燃气、环卫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以及房地产等领域信息化,提高服务水平。
4. 科学、有效地推进建设事业各类企业信息化,加快企业信息化发展步伐,以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使企业适应新的技术、市场、体制环境,成为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
5. 积极推动数字社区建设,提高社区信息化水平。
6. 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这也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新的国际竞争环境,根据企业对电子商务的要求,积极开展电子商务试点,探索电子商务发展策略和路径,为电子商务发展创造各项必须的基础,包括信用、法制、物流、观念、体制的基础等。
7. 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快信息资源商品化进程。在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中,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快信息资源商品化具有双重意义:通过创造信息资源市场化的环境,使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通过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更多地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知识、信息的需求,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产业基础、就业基础。如建设领域的GIS数据的开发应用。
8. 构造完整的建设事业信息化支撑体系,从装备、技术、市场、管理、运行
机制到人员培养等各个方面努力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为行业内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创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
三、推动建设事业信息化与工业化应注意的问题
1. 关于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问题
在前面论述中,我们知道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是发展高科技和优化产业结构,事实上,我国面临着既要完成传统工业化,又要迎头赶上世界新产业革命的双重任务,从全局看,要发展那些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战略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呈现多层次性,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有很大需求和发展潜力。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特点,既形成了低劳动力成本的国际经济竞争中的独特优势,也对就业造成了巨大社会压力。比如,建筑业是典型的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拥有一支庞大的产业队伍,但长期以来,劳动生产率较低、效益也不高。在利用信息等高新技术手段提升建筑业劳动生产率和效益的同时,解决好就业问题致关重要。
2. 关于建立建设事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实现信息共享问题
标准化是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关键性基础工作,对于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建设事业涉及的领域多,业务跨度大,情况复杂,所以,建设事业信息化标准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建设事业信息化建设的成败。人们常讲改造和统一已有的多个应用系统比新建一个统一的、新的应用系统要困难得多,这个问题是由于原有各系统标准不统一或无标准造成的。标准不统一就无法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过去我们对规范化、标准化重视不够、工作滞后,造成了行业内各自为政、遍地开花式的开发,导致重复劳动、资源浪费以及通用性差、生命周期短等一系列弊端。所以在新一轮的信息化建设中,首先要重视标准的制定工作;第二、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第三、制定的标准要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和公正性,应使其成为市场发展的原动力,并能引导技术的发展方向,但不应使标准变成技术壁垒或成为技术发展的阻力。
3. 关于总体规划、分类指导、政府推动、需求牵引问题建设事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和资金密集的系统工程。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庞杂,概括起来说建设事业信息化内容包括:电子政务、行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三大方面;二是我国幅员辽阔,各省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众多,各地信息化水平,经济条件迥异。所以为确保建设事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和整体效益的正常发挥,应首先制定出总体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其次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和行业情况,进行分类指导,第三本着实用为本、急用先上的原则分期分批开展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政府的推动和组织协调非常重要。
4. 关于提高认识与人才培训问题
篇5
要求,要把兵团真正建设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纵观兵团发展历史,兵团充分发挥特殊体制优势和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先进生产力的示范区,从根本上解决了新疆农业发展的问题。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兵团如何成为先进生产力的示范区?兵团地处资源丰富的新疆地区,经济发展实施优势资源转化战略,以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能耗高、排放多,因此,“新型”的第一要义应该是促进资源充分利用,控制进入自然系统污染规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有限资源、无限价值”,其本质是循环经济。尤其是,在当前兵团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投资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必须在“新型”上着力,在循环经济上发力,构建循环性工业体系,把循环经济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走出一条符合兵团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和兵团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党的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党的十提出“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把循环经济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切入点和突破点。
国家高度重视循环经济的发展,于2005年了《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对于循环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之后,国家陆续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关于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发改环资〔2010〕801号)、《“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13年,国务院专门印发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国发〔2013〕5号),把循环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的原则,明确了提高资源产出率、土地产出率、水资源产出率等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具体目标,较为完善地提出了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政策措施。
为推动工业循环化发展,自2005年起,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环保部、科技部等部门,选择钢铁、有色、化工等7个重点行业的42家企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4个重点领域的17家单位,国家和省级开发区、重化工业集中地区和农业示范区等13个产业园区,资源型和资源匮乏型城市涉及东、中、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10个省市,作为第一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2007年和2012年又启动了第二批和第三批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截至2013年底,国家已经确定了三批50个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已安排循环经济专项资金40多亿元予以支持,支持园区关键链接和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带动社会投资970多亿元。
循环经济不仅是兵团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涵,更是兵团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途径。如果把“资源密集型产业”比作一列火车,循环经济就是为其铺设的专用“新型”铁路。兵团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落后,产业链短,企业竞争力弱,产品附加值低,能耗强度和排放强度居高不下,要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确保兵团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在“新型”上着力,在循环经济上发力,把循环经济作为兵团工业发展的生命线,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化解兵团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不足矛盾,促进兵团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实施,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环保驱动型循环经济是兵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第一部曲
循环经济首先是“化腐朽为神奇”的经济模式,既是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命脉,又是资源密集型产业的解药。通俗地讲,循环经济是资源密集型产业的“保健药”,既能治病,又能强体。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把对环境有害的固体废异物、有害排放物转化为经济资源加以利用,以发展促环保,实现企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促进。在产业园区内,企业间的循环寄生关系,既降低了排放企业的环保成本,又能够提高废物利用企业的经济效益,将大大提高以产业间循环型产业链为主的“产业寄聚优势”,并助推“产业集聚优势”的形成。兵团园区比如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开始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和循环经济基础设施,为入园企业提供良好的“寄聚环境”。
此外,推动不同行业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也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的区域范围,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和信息集成,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使得一家工厂的废气、废热、废水、废物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使企业间形成互利共生的网络,实现物流的“闭路循环”,从而达到物质、能量的最大利用,并实现整个区域经济体系向外的“零排放”。
“十二五”以来,在国家差别化产业政策、产业转移政策以及新疆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引导下,兵团发展起一批资源密集型和高能耗型工业,如煤电、煤化工、钢铁、水泥、有色金属、多晶硅等,形成了一批支柱产业,但资源密集型产业固体废弃物,如粉煤灰、微硅粉等,直接堆放既占用土地,又造成环境污染。一师电力、五师电力、七师电力、锦疆热电、天富热电以及青松建化、南岗水泥、雁池新型建材等工业企业,把治理“三废”――废渣、粉煤灰、废气等作为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利用火力发电产生的粉煤灰、炉渣、脱硫灰等固体废弃物生产水泥、蒸压砖、陶粒、耐火材料等建材,不仅实现各自企业内部的小循环,而且实现电力、建材产业循环组合,电力行业的废弃物成为水泥、建材行业的重要资源。如果没有循环协同,就需要企业自身花钱处理。通过发展循环经济,粉煤灰从前几年的花钱处理,发展成为赚钱的水泥、蒸压砖的原材料,水泥企业使用粉煤灰,每吨也可以节约15―16元成本,并通过向电厂提供脱硫石膏,电力企业也减少了自己建处理固体废弃物、石灰石等设备投资,循环协同不仅在环境保护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大大节约了投资和运营成本,在经济效益方面得到提高。除了利用粉煤灰生产水泥、蒸汽砖外,兵团发改委正在着力推动企业借鉴发达地区经验,利用先进技术提取白炭黑、氧化铝、高端板材等,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半径。
水是新疆发展的牛鼻子。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花钱的污水处理便可以转化为挣钱的中水回用。“十五”以来,兵团城镇污水日循环再利用量预计达18万立方米,年总利用量达6500万立方米以上,可满足相当于近20万亩农作物的灌溉。经处理达标排放的城镇污水主要用于棉花等农作物、生态防护林、自然植被的灌溉,为兵团发挥生态卫士、保护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兵团发改委正在全力推进中水回用体系建设,尽快实现从污水处理向中水回用的升级。
三、经济驱动型循环经济是兵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第二部曲
资源产出率是评价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也是反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指标。循环经济是以更少的资源消耗,生产出更多的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是提高资源产出效率。
以有限的资源创造无限的价值,既是资源密集型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更是兵团的产业发展战略。资源产出率同样是衡量资源密集型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对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循环利用是兵团工业提质增效的关键。在兵团,棉杆、枣树枝等都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利用。在十三师,海螺水泥对本地水泥企业实施并购后,大力推进循环经济,比如低温余热利用等,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在西部牧业采用先进成熟的机榨、浸出和自动连续式精炼生产工艺从葡萄籽皮、番茄酱渣籽中提取油脂生产高档保健食用油;再从籽皮中采用萃取法与超声波提取法相结合的连续逆流超声提取单宁和原花青素、作为高级抗肿瘤、抗衰老药品原料;提取后的籽皮可作为配料进一步加工为新型优质饲料。通过对动物不喜欢的植物进行深加工,既提取了有市场价值的原料,又使这些植物成为很好的饲料。优质饲料供应西部牧业奶牛,奶牛产生的粪便制成有机肥与石河子垦区葡萄和番茄种植基地,形成“农产品加工废弃物深度资源化畜牧养殖畜粪种植基地”的完整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链条。
四、技术驱动型循环经济是兵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第三部曲
遵循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规律,新疆和兵团实施优势资源转化战略,资源密集型产业成为兵团工业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按照产业转移规律,目前进入兵团的企业大多处于资源密集型产业链的高耗强度、低附加值环节,主要业务多属于技术成熟型、市场饱和型产品。
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大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难以跳出“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实力弱―市场竞争力弱―盈利能力弱―研发资金不足”的恶性怪圈。尤其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研发投入越来越高,投资收益周期越来越长,风险也就越来越高。
只有夕阳企业,没有夕阳产业。不管什么产业,只要企业有核心技术,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面向循环经济,紧紧围绕资源产出率,构建循环性技术创新体系,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是资源密集型产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循环型技术创新既能实现企业的“开源”,又能实现企业的“节流”,使企业步入“经济效益越好,研发投入越高,企业竞争力越强”的良性发展轨道。随着企业经济实力的不断攀升,企业研发实力的不断提高,企业才有可能面向现有技术路线进行突破型创新或革命性创新,才能构建起“资源密集型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新疆天业把循环经济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全过程,通过技术创新促进循环经济,电石渣制水泥技术、电石渣烟气脱硫技术、电石炉气制乙二醇联产1,4-丁二醇技术、烟道气回收制碳酸钠技术、大田农作物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能源、资源和水资源消耗,从源头和过程实施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实践循环经济理念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五、兵团工业循环经济的工作重点
抓住国家循环经济“十百千工程”契机,在做好循环经济专项规划的同时,重点做好如下方面的工作。
一是重点做好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发展。以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为契机,从全局角度、战略角度统筹规划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推进步骤,将循环经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做到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同时,工业园区在引进和培育大企业、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时,要优先支持循环产业链补链项目和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完善循环产业链条,实现园区的循环化发展。工业园区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把“产业寄聚”培育成为招商引资的竞争优势。
二是做好重点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在有色金属、水泥、化学化工、电力等行业,推广循环经济技术,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以循环工业模式为目标,形成以能耗低、污染少、投资密度大、效益好的资源节约、清洁生产、综合利用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和工业生态链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
三是做好重点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以龙头企业为重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推进企业内循环、企业间循环和循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构建资源密集型企业迫切需要的循环化发展环境。
篇6
[关键词] 工业化理论 综述 新型工业化 途径
一、工业化理论演进综述
1.工业化理论的微观基础
工业化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经济增长的过程,最初的工业化理论起源于对经济增长模型的探讨。后来的经济学家了哈罗德―多马模型中关于资本―产出比率是个固定常数的假设,像罗伯特・索罗和爱德华・丹尼森等经济学家,尝试用不同生产函数的方法解释增长的根源。他们仍然使用新古典的生产函数,但包含了更多的生产要素,把资本存量(K)、劳动力(L)、可获得资源(R)和生产效率(A)等因素纳入生产函数中去,得出新的生产函数方程式。这样产出的决定因素从资本推广到了资本、劳动力、资源和生产效率。因此工业增长的贡献性要素,除了资本存量的增长外,还包括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增长、可获得资源约束的降低、引起效率或生产率提高的技术进步等。
之后的新增长经济学学家修正了传统增长模式中收益递减或收益不变的假设,提出了规模收益递增的假定,新增长经济学强调知识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知识决定着各种投入要素组合在一起的方式,随着知识的积累,即使同样的投入要素也可以以异常多样的形式加以组合,由此带来边际生产力递增的无限空间。一国的知识水平越高,则其人均收入水平和经济增长率也越高;不断地使用和创造出知识,是发展中国家谋求长期增长之路。他们的理论暗示者决定一国工业增长的关键在于其人力资本的规模,以及知识创新的氛围,这种氛围包括适宜的制度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人们据此认识到知识创造和知识传播的重要性,提出了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的结论和战略。
2.工业化理论的中观基础
新增长经济学理论已经认识到工业的规模效应,规模收益递增来源于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追求内部规模经济促使企业进行专业化生产,而为了获取外部范围经济则要求企业间的协作和产业间的协调。产业协调即产业结构问题,也就是要建立工业部门的前后向联系以及平衡三产之间的关系。
一些经济学家从产业结构出发讨论工业发展模式,产生了平衡增长和非平衡增长的争论。平衡增长的支持者们,如兰格纳?诺克斯和保罗・罗森斯坦―罗丹等人论证,如果各国想成功地获得持续增长的话,就只能同时而且全面地发展各种工业。这种理论也被称为“大推进”理论。主张非平衡增长的学者,比如艾伯特?赫尔希曼认为没有任何根据表明,所有的国家必须遵循既定的模式去发展,尤其是在其发展的早期阶段,能够而且必须集中精力发展为数不多的部门,这些部门往往是工业化进程中的关键部门。然后通过工业的前后向联系,导致新工业部门的创见。在之后的工业化理论发展中,学者更多的是采用了非平衡增长理论,如增长极理论、非均衡增长模式等,不仅强调产业间的非平衡增长,也强调地区间的非平衡增长。
另外一些经济学家则把工业增长的视角延伸到了考察三产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关系。在关注两者之间关系的学者中,有些是从工业的角度出发的,另一些则是从农业的角度来看的。前者主要关心的事,农业收益和剩余递减或就业不足是如何影响工业部门发展的。他们建立了“两部门模型”,认为农业收益和剩余递减,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农业劳动力剩余,也即存在着就业不足或隐性失业,这为工业化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
3.工业化理论的宏观基础
上面所讨论的工业增长或经济增长理论没有把市场需求和国际贸易问题考虑在内。一些经济学家们则进一步把需求约束条件和贸易因素引入到对工业增长或经济增长的研究中来。经济学家首先把需求的产生设定在一国内部,需求取决于人均收入水平。霍利斯?钱纳里与其合作者通过对一些国家的发展历史的考察发现,工业化程度与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有关,但不存在一个单一模式。而根据恩格尔定律,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描述工业化与居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恩格尔发现随着家庭收入的增长,人们花在食品上的开支预算便会下降。我们可以据此作进一步的表述,随着经济增长,消费者的需求会沿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轨迹向上攀升,由于消费者主体消费的变迁,整个国民经济内部的产业结构将做出很大的调整――农业比重下降,工业和服务业比重上升。在工业部门内部则表现为低层次工业品生产部门比重下降,高端工业品生产部门比重上升。如果把一个国家放在一个开放的国际环境之中,人们则发现一国的工业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其他国家的影响。
4.新型工业化理论
上述的工业化理论由两个特点:一是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社会发展;二是工业化过程是一个渐序发展过程。实际上没有考虑到经济增长的社会、自然制约因素,也掩盖了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社会、环境问题,如贫富差距愈趋扩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等。也没有考虑到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国际环境已与发达国家的历史环境不同,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工业化道路已经不适应发展中国家。针对这些问题,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工业化理论进行了反思。与经济线性增长相对的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把社会、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问题结合起来。如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了“宇宙飞船”理论,戴利则推崇由穆勒的静态经济思想演化而来的“稳态经济”,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以梅多斯为代表的罗马俱乐部提出的增长极限论。
5.对工业化理论的评述
工业化理论是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因为从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成了一国寻求本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经济增长主要是指工业增长。不管是理论分析还是实证分析,对工业化的动力的探讨一直是经济学家关注的重点之一。经济学家首先关心的是工业增长的内生变量,他们最早认识到资本和产出之间的关系,随着实践的推进和认识的深化,劳动力、资源、技术、知识等要素逐步被引入到对工业增长生产函数的分析中来。对工业增长的外在因素的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领域,经济学家认识到了外部规模经济的存在,因此生产系统对单个企业的收益具有重要意义,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的增长也具有重大的意义。传统的工业化理论至少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社会发展;二是工业化过程是一个渐序发展过程。一些经济学家据此对传统的工业化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了新型工业化理论,它基于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
因此,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首先要着重注意知识的积累和制度的变迁,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与社会氛围。另外新型工业化有别于传统的工业化,须在人类与自然之间建立起协调发展关系,在人类内部达到和谐发展,代际之间获得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二、我国的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
1.我国工业化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相比,我国当前的工业化进程具有一些有利条件,具体表现为:(1)自建国以来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我国基本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有了一定程度的资本存量、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积累。按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UNDIO)和世界银行的研究,二产在社会商品生产增值总额中的比重在40%~60%者为半工业化国家,我国目前应属于半工业化国家。(2)处于信息化时代,知识的作用日益超过其他因素成为工业增长的主要要素,通过知识的积累和传播完全有可能加速我国工业化进程,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发达国家使用很长时间才完成的工业化过程。(3)利用后发优势,正如新增长理论所论述的那样,更能吸引发达国家(地区)提供的过剩资本和先进技术,跟我国所固有的比较优势――丰富的劳动资源结合起来,以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后发优势还表现在能够吸取发达国家在传统工业化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然而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也遇到了巨大的挑战,这些挑战是与我国的具体国情联系在一起的。首先,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当匮乏,许多关键性资源、能源已经或即将不能满足工业进一步增长的需求。“三农”问题仍然制约着工业化进程;其次,虽然人力资源相当丰富,但人力资本存量却相对不足,这在以知识为主要动力的信息化时代是十分不利的,如果不能在短期内提高我国国民的总体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那么跨越式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再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市场机制在国民经济运行中所起的作用还是比较有限的,资源仍无法得到优化配置。与此相关的制度还不是很完善,一些关系和体制还没有理顺,产业、地区之间尚不能协调发展,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最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受到了发达国家的“先发优势”的制约,发达国家在许多部门,特别是高科技产业部门具有绝对优势,致使我国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主要体现为在贸易利益的分配上处于不利地位。另外在经济全球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发展空间同样受到了其他急切需要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的约束,要与他们在国际市场上展开激烈竞争。
2.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途径
鉴于我国当前工业化进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注定了我国的工业化模式不能沿袭发达国家的模式,而应该探索新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模式,即新型工业化模式。新型工业化模式至少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跨越式发展;二是可持续发展。在信息化时代,要实现跨越式和持续性就必须强调知识创新和科技的作用,也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与政府的作用。为此,我国迫切需要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进一步深化改革。
具体地说就是:(1)优先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实施科教兴国;(2)坚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3)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把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发展循环经济;(4)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把工业化与人力资源大开发结合起来,优化产业结构,把农业人口转移到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中去;(5)努力促进国家创新;(6)改善政府职能,把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到政治体制改革,优化宏观调控,切实完善市场体系。(7)推进产业集群发展,通过完善产业集群治理,提升集群竞争力,进而增强区域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吉利斯等著黄卫平等译:发展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杨树旺易明肖建忠:产业集群治理:结构、机制与模式,宏观经济研究,2008,(1)
篇7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城市;社会管理模式;城市社会需求;转型与重构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4)02-0030-04
社会管理作为“规范协调社会关系、社会行为和社会组织,以维护社会秩序的活动”,[1]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当代中国的经济腾飞中,新型工业化城市既面临着急剧变革的形势,也承载着传统社会管理的历史沉疴,其社会管理模式改革面临着重塑与转型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一、新型工业化城市社会管理模式转型与重塑的时代背景
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新型工业化城市的各种社会要素加速流动,社会结构急剧变化,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尽管一些地区进行了社会管理改革的积极尝试,努力构建适合自身的社会管理模式,但在复杂的经济社会环境面前,效果并不理想。
新型工业化城市人员流动频繁,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中,新型工业化城市传统的社会结构率先解体,社会结构由封闭转向开放,由简单走向多元,新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在不断产生并发展壮大。由于新型工业化城市有着更多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大量流动人口向其集聚,有的地区流动人口数量甚至超过本地户籍人口。在大量的外来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由于多种原因难以融入其生活工作的城市,成为“游民群体”,社会认同和归属感较差,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开放性、流动性的不断加速,“两新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民间的“草根社会组织”不断涌现,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乃至心理、精神的寄托和归属,导致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社会管理领域空前扩张,社会管理任务空前加重。
新型工业化城市社会需求更加多样,社会管理压力持续加大。在新型工业化城市,人们的生存型需求得到满足后,开始重视发展型需求,包括人力资源开发、精神文化投资和消费、自身权利需求、社会安全需求和社会保障体系等。由于现有的城市供给体制机制无法对这些发展性需求提供充分有效供给,新的社会需求的满足方式尚未成型,导致人们在生活中缺乏保障感和安全感,对政府的不信任情绪和对社会的不满情绪潜滋暗长,“国家”与“民众”的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政府社会管理压力持续加大。
新型工业化城市中,社会管理的复杂性空前增加。经济高速增长的边际效应出现衰减趋势,利益分化日益严重,利益冲突时有发生,社会成员受益不均,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不断涌现,特别是那些在改革开放中利益受损的群体的心理承受力比较脆弱,对现实不满,滋生了仇富、仇官、仇警心理。加之在网络化背景下,不良文化也在迅速滋生蔓延,进一步冲击着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面对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急剧变动、利益格局快速调整、思想观念不断变化的新形势,社会管理工作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
社会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不够,凸显了新型工业化城市社会管理改革的紧迫性。在不少地区经济建设“一手硬”、社会管理“一手软”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地方管理机构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理念滞后,社会管理措施不当,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不强,效果不好。
综上,新型工业化城市社会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特殊性、复杂性和挑战性,对社会管理内容、方法乃至模式进行本质变革的要求日益迫切。可以说,新型工业化城市遇到的最大困境不是经济领域的挑战,而是社会管理的滞后性所带来的束缚。
二、新型工业化城市的社会管理创新探索
为了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我国许多新型工业化城市在社会管理领域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构建新的社会管理理念和目标
总体上看,新型工业化城市用实际行动在以人为本理念、源头管理理念、综合治理理念和依靠群众理念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2]表现在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改进服务工作,在管理中服务,在服务中强化管理,力求做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结合,以人为本理念初步形成;通过构建行政责任、法治政府建设指标及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积极建立社会管理的长效机制,发挥人大政协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平台的作用,努力实现社会管理的规范、科学、高效,源头管理理念意识增强;通过政府各部门协调运作,注重加强社会管理的综合治理,在综治基础工作体系、综治工作责任体系、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社会管理服务工作体系等方面着力,初步树立了综合治理理念;通过创造条件不断扩大公众参与,通过各种渠道发挥群众作用,如建立专业性社工队伍,建立治安队、巡逻队等各种群防群治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与社会管理,逐步树立依靠群众理念。
(二)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创新
新型工业化城市根据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际,积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具体表现在:成立各级社会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形成了上下有效互动的社会管理纵向领导体系和多部门联合协同工作的横向工作网络;建立社会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由负责专门社会管理工作的部门召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举行会议,研究部署社会管理工作,加强社会管理的动态协调和源头治理;推进社会管理制度建设,通过一系列地方政府制定的制度,包括政府社会管理科学民主决策、奖罚分明的考核、执行制度、群众权益维护制度、综治维稳工作制度等,不断为社会管理提供法律保障,使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①建立“大调解”机制,②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的良性互动,建立专职调解员制度,构建起“以专带兼、专兼结合、网络化”的“大调解”格局,建立人民调解组织与、公安、法院等部门的调解联动工作机制及警民联调机制,化解了大量社会管理难题。[3]
(三)推进社会管理方法的建立与完善
新型工业化城市根据矛盾多发的实际情况,在社会管理中上强调统筹兼顾,既注重统筹政府各部门的力量,也注重激发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积极发挥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努力改变主要依靠行政手段通过管、控、压、罚实施社会管理的方式。一些地区在管理中注意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既包括法律手段,也包括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既注重借助道德力量,也善于进行舆论引导;既注重通过试点先行典型引路,也善于集中力量进行重点突破;既注重发挥我国的政治优势,也善于利用自身优势加快社会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经过不断探索,新型工业化城市在领导方法上努力做到了由行政命令向教育引导转变,在管理方式上开始由简单管理向综合服务转变,在工作方法上逐渐由堵截向疏导转变,初步形成了社会管理的方法体系。
(四)进行社会管理内容改革和创新
新型工业化城市在其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对于自身遇到的社会问题积极进行改革和创新。在管理主体方面,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简政放权,通过“大部制”等方式,努力建设强政府、大社会,力求向政府主导型的社会共同治理转变。在社会事业方面,注重民生问题,在扩大和稳定就业的同时,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完善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制度、福利制度。在服务管理方面,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加快建设新型城市社区,增强基层群众自治活力;不断创新人口管理,努力消除户籍歧视;加强社会治安,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成一站式服务平台,做到人员聚合、职能联动、窗口前移,提高办事效率。在社会组织方面,进行行业协会改革,使协会拥有了更大自;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创新扶持政策,建立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制度,建立社会组织扶持基金和孵化基地,不断拓宽其参政议政渠道。
三、新型工业化城市社会管理模式评析
(一)新型工业化城市社会管理模式的演变趋势
第一,社会管理权力从高度集中向分权转化,呈现出社会化趋势。我国传统社会管理体制的主要弊端在于政府管理体制的过度国家化,改革这种政府高度集权的社会管理体制,关键在于政府向社会分权。新型工业化城市率先回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向社会放权。表现在:实现政企分开,政府将经营权、决策权、人事权下放给企业,企业自负盈亏;管理重心下移,将大量管理权利下放给基层组织;对公民的管理逐渐放松,公民的自由性和流动性空前增强,公民社会成长迅速。
第二,社会管理的主体从一元向多元转化,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是社会管理的唯一主体、社会服务的唯一提供者。新型工业化城市率先改变了这一模式,开始尝试由国家总揽一切社会事务、支配社会资源的国家全能型社会向国家、市场、社会逐步分立的权利分散型社会转化;城市民众由依赖单位生存的“单位人”向独立自主性日益增强的“社会人”、“社区人”转化;各种类型的民间组织、社会组织迅速发展,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社会管理作用。
第三,社会管理的手段从人治向法治转化,呈现出法治化趋势。表现在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社会管理机制建设,在公众参与行政决策机制、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机制、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和社会诚信机制方面不断完善;推进立法听证常态化,重大事项进行听证已经成为一道必须经历的程序,部分城市还将网络直播模式引入立法听证会;严格责任考评,建立考评体系,探索采取第三方参与立法后评估模式,尝试对政府立法,包括规章制度进行立法后评估。
第四,社会管理重心下移,呈现出“基层化”趋势。社会管理的根基在基层,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新型工业化城市重视基层社会管理的作用,把工作着力点和突破口放在基层,全面提升其管理水平。突出表现在:推行社会管理全覆盖,建立网格化的社会管理工作责任体系,构建“街道-社区-基础网格”三级体系,依托街道(乡镇)和社区,充分发挥各方的力量和作用,实现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全覆盖。与此同时注重信息建设,积极建立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实现联网对接,互联共享,网上智能服务作用明显,快捷方便的基层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日益普及。
第五,社会管理回应社会需求意识增强,呈现出“互动化”趋势。新型工业化城市积极开展“政社互动”创新实践,政府职能转移激发了社会组织的能量,政府社会管理与社会多元主体有效衔接、良性互动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初现端倪:大胆创新基层民主管理,引导、推动群众组织发挥自治功能,建立政府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有效衔接机制;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释放社会活力,探索政企合作新方式,推进政府与行业协会的协同治理;结合社会管理重点和难点,政府与社会团体、社区组织在社会服务、社区治理、社会救助等领域共建共治;注重发挥社会个体能动性、创造性,在政府决策、治安管理等领域推动公众有序参与社会管理;根据虚拟社会的发展实际,积极搭建网络政民互动平台,快速解决网民反映的突出问题,初步建立政府社会管理与网民自律管理的良性互动机制。
(二)新型工业化城市社会管理模式的缺陷
从总体上评估,我国新型工业化城市社会管理模式也有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
第一,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民间力量参与不足。新型工业化城市政府在职能转变问题上进行了诸多改革,表明了政府在职能转变上的魄力和决心,但是,新型工业化城市政府职能转变尚不到位,其社会管理职能依然是通过建立专门的机构来行使。政府对自身的管理职能定位不清晰,有限政府的理念尚未确立,对行政管理、市场管理和社会管理职能划分不清,政府“缺位”、“越位”、“错位”现象时有发生。民间力量参与社会管理机制不完善,社会组织的自治程度不高的现象比较突出。
第二,公民社会基础薄弱,公民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程度不高。公民社会是社会管理的主体和基础,成熟发达的公民社会是社会管理有效推进所必需的社会基础。新型工业化城市的公民社会正随着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而迅速崛起,影响力日益扩大,但公民社会基础还很薄弱,其发展面临许多制度性困境。公民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程度还不高,公民的志愿精神和公共精神尚不成熟。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对社会管理的运行产生了消极影响。
第三,社会管理的有效性不足,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新型工业化城市大多成立了专门的社会管理部门,但在实际工作中,与社会管理工作相关的部门众多、职能交叉且各自为政,常常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在面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时,工作理念、手段不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解决问题不力,导致一些社会矛盾不断升级;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未能有效跟进对新的领域和新生事物的管理,存在不少社会管理的“真空地带”;社会管理运行机制系统设计不足,导致一些制度在破解社会管理难题的有效性方面受到影响;基层组织未能获得法定的管理权限,也难以获得相关授权,在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时往往捉襟见肘,效果不佳。
第四,社会管理的方式比较单一,不能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包括沿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管理方法,特别是政府主导下的以行政方式为主的管理方式,社会结构复杂化及管理任务繁杂化与社会管理方式单一化的矛盾比较突出。同时,就管理对象而言,对体制内人员约束较多,管理比较严;对大量新产生的且日益增多的体制外人员约束较少,管理办法不多。
综上所述,我国新型工业化城市的社会管理创新探索成果显著,但亦存在明显不足,其社会管理的实质依然是全能型政府管理模式。因此,如何实现新型工业化城市社会管理模式的转型和重构,依然是现阶段社会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
四、新型工业化城市社会管理模式转型与重构的路径选择
新型工业化城市社会管理模式的转型与重构,需要围绕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结合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尊重社会管理规律的基础上,在社会管理的理念、体制和内容等方面进一步着力,努力建立起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新型社会管理体系。
(一)树立适应形势需要的新理念,实现社会管理理念的彻底转型
先进的理念是做好社会管理的前提和先导,实现社会管理理念的彻底转型,是构建新型社会管理模式的重要保障。
第一,以人为本理念。《管子》言:“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社会管理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人,这些人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不仅有具体的利益诉求,也有不同的情感诉求,还有公平、正义方面的价值追求。在社会管理的实践中应该克服轻视人、忽视人,不重视做人的工作的错误倾向,改变“见物不见人”、“见事不见人”的错误做法,坚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社会管理的全过程中,既包括具体执行,更包括制度设计和方法创新。这是实现社会管理模式转型的一个方向性问题,也是一个关键性问题。
第二,公平正义理念。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价值观的终极追求,也是保障社会和谐运转的必要条件。正如亚当·斯密所指出的,“正义犹如支撑大厦的主要支柱,如果这根柱子松动的话,那么人类社会这个雄伟而巨大的建筑必然会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4]在社会管理领域维护公平正义,既要落实“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等经济政策,更要通过政府的再分配和慈善事业的第三次分配进行调节,以逐渐缩小贫富差距。同时,寻求公平与效率、共同富裕与一部人先富起来的平衡机制,加快建立、完善各项社会管理制度和公共政策,建立维护公正的制度环境,逐步构建完善的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体系,努力实现社会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
第三,社会本位理念。在政府与社会的力量对比中,重心必须向后者倾斜。明晰“社会本位”的重要性,树立“社会本位”理念,既是形势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管理模式转型的要求和体现。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由“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变,就是逐步促成社会走向独立、自主和自治,使政府管理和控制社会向调控、引导、服务社会转变,向政府与社会的合作治理乃至共治转变,从而建立起现代化的社会管理模式。
第四,法治理念。法治理念的确立,意味着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管理理念的根本性变革。社会管理视域下的法治,一方面,通过立法、执法和司法,明确不同国家机关的权力边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另一方面,通过法律规定公民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基本义务,以培育、塑造公民作为社会共同体的主人翁意识,从而“实现国家、社会、政府、公民之间良性互动与社会管理的和谐有序”。[5]
(二)加强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构建社会管理的机制保障
社会管理体制就是围绕社会管理活动所建立的一系列制度、规范和措施,在社会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影响社会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只有重视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问题,才能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和充满活力。因此,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是社会管理模式转型的关键。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必须围绕“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运行机理,以以人为本、服务优先、改善民生和社会公平公正为基本原则,坚持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人民群众等共建共治共享的路径,构建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现代社会管理体制。其创新的内容包括:支持和保障社会管理的运行机制、基本公共服务的联动机制、防止各类行政事务擅自进入社会组织的隔离机制以及相应的激励机制、动力机制和监督机制等。
(三)构建新型的社会管理架构,全方位重塑社会管理模式
第一,在努力构建“有限政府”的同时,强化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主导作用。一方面,要求加快政府体制改革,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力度。厘清政府的职能定位,强化政府制定规则和进行监管的“掌舵”功能,科学设置政府的社会管理机构、划分政府的社会管理部门的权限,解决好“管什么”和“怎样管”的根本问题,避免政府对那些管不好也管不了的社会事务进行直接干预和管理,避免出现政府在社会管理中走向“总揽一切”或“过度退让”两个极端。政府社会管理职能要有“进”有“退”:“进”就是对以往忽视和“缺位”的管理和服务领域,例如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等领域,政府应该主动负责;“退”是指政府勇于向社会组织“放权”,敢于让其“接力”,退出那些可以由社会组织来提供更好的管理和服务的领域。另一方面,要强化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主导作用。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确保社会管理沿着正确轨道运行的关键。这就要求政府要将更多的公共资源向社会管理倾斜,在维护社会治安、保障社会公平、提供社会规范等公共服务方面,真正肩负起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责,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第二,培育、规范社会组织,构建“一主多元”的社会管理结构。要积极培育和规范社会组织,大力改善其生长发育的法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作用以取代和填补因政府退出造成的缺位,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财政支持和政策保障,从根本上改变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包揽一切的作法,形成“一主多元”的管理结构,即政府主导——社会合作模型,形成以各级政府为主导,企事业单位、公民社会、群团组织等部门的多元主体并存的结构,进而构建“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与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6]
第三,重视公民参与,重构社会管理的群众参与渠道。约翰·克莱顿·托马斯认为:“社会的变迁、治理模式的变革及其带来的其他规范性价值的转变,意味着公共管理者以及政府组织以外的领导者都必须面对一个不断强化的、必须履行的责任,那就是,在所有类型的公共决策过程中,必须让公民参与进来。”[7]公众参与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因素,公众是社会管理的最基本元素。健全公众参与机制,为公众参与提供制度性的法律保障,是建设民主、科学和高效社会管理体制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要积极创造公民参与的平台,丰富参与的方式,充分运用重大事务公决会、民情恳谈会、事务协调会、工作听证会和民主评议会等形式,推动公民在参与过程中提升民主意识、公民意识;另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健全专家咨询和论证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制度等,积极创造各种便利条件保障公众有序参与社会管理。
第四,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危机管理能力。新型工业化城市情况复杂,危机问题频发,危机管理日益重要。搞好应急管理,需要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要求,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应急管理机构。要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加强各级干部应急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全社会防灾救灾和应对危机的能力。要加强社会管理防控体系建设,有效防范和处置社会矛盾和冲突,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第五,重视绩效评估,完善社会管理绩效评估体系。有效的绩效评估是提高社会管理质量的重要一环,也是社会管理发挥作用的基础工作。在制定绩效评估体系时,要注重实现绩效评估指标多元化,注意处理好发展与秩序、效率与公平、服务产出与社会满意度、当前显性政绩与未来发展潜力、量的指标和质的指标等要素之间的关系,保证评估程序的科学性和结果的真实性、有效性。
综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改革。新型工业化城市既面临着社会管理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承载着引领社会管理新发展的时代任务。
注 释:
①作为中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政府
在2008年11月颁布出台了《关于深化城乡统筹进一步提
高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的意见(试行)》,在全
国首次分清了政府和村级自治组织在农村公共服务和社
会管理中的职能职责,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组织进行了
分工。
②江苏省南通市探索建立了处理社会矛盾纠纷的大调解,
逐步健全了较为完善的大调解组织机制、制度体系和运
行规范,形成了矛盾纠纷的受理登记、首问负责、排查
分流、联动联调、定期回访、调处督办、培训管理、统
计报表等各类运作制度,维稳效果比较明显。
参考文献:
[1]何增科.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路线图[M].国家行政
学院出版社,2009.
[2]杨韶华.以改革创新精神破解社会管理难题——深圳市
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调研[J].求是,2010,(17).
[3]编写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学习读本[M].国家行政
学院出版社,2011:39-40.
[4][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谢宗林,译.中央编
译出版社,2008:106.
[5]付子堂.法治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最优模式[J].法制资
讯,2011,(12).
[6]张凯兰.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的社区民间组织发展
[J].湖湘论坛,2009,(3).
[7][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
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5.
篇8
成本会计的含义就是通过核算某个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有费用得到的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会计方式。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为成本核算。而成本核算作为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指在会计制度的指导下,准确计算出企业生产中产生的成本,进而为企业实施会计管理提供参考的依据。
2、工业化企业应用成本会计核算的重要性
2、1有助于降低现代工业化企业的成本
成本会计是基于企业成本管理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会计类别,它主要的使命就是帮助工业企业开展成本控制,通过一系列管理方法与管理技术,管理工业化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的所有成本消耗的价值,合理且严格地控制各种费用支出。
2、2为工业化企业的管理决策和市场战略提供参考与指导
对工业化企业而言,科学和合理的管理决策和市场战略至关重要,它关系着企业在未来的发展势态,特别是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市场背景下,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工业企业必须要合理制定自身的管理决策和市场战略。所以,现代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不仅可以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还可以为制定管理决策和市场战略提供参考与指导,提高管理决策、市场战略的科学性、合理性。
2、3有助于改良现代工业企业体系结构
现代工业企业的体系结构非常复杂,因而各种人力、财力、物力消耗会随之上升,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合理的改良内部体系结构有助于实现各种资源的合理分配,来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运行质量,降低企业在运行过程当中的成本消耗。
3、工业化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存在的一些问题
3、1管理层的成本核算意识有待提高
就目前而言,还有个别现代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开展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为管理层缺乏成本核算意识。主要表现在个别管理层在实际工作中无法清楚地认识在成本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和意义,未将成本核算纳入企业管理重要日程中,以至于在成本核算中常常出现失误,变向地增加了现代工业企业的成本负担。另外,还有个别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其专业素养不够、专业能力不强,无法有效地核算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忽视了成本问题,会计行为有待规范,这也是导致企业收益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3、2现代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范围过窄
我国还有很大一部分的现代工业企业在开展成本核算时过于关注自身生产产品时所需的成本,忽视了对产品生产之前的规划、设计阶段以及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环节产生的成本,但是这些均属于企业生产成本范畴。对现代工业企业来讲,产品生产所需的资源正在不断降低,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跟劳动时间的降低也导致产品的制造成本占生产总成本的比例下降。
4、现代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运行对策
4、1提高现代工业企业管理层的成本会计核算意识
作为现代工业企业的管理层,其自身必须深刻意识到成本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并且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的会计制度,实现成本核算制度的细化,如此才能更好地核算出现代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所产生的成本。而从事会计工作人员,要不断学习,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在成本会计核算时,能够全面综合考虑生产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支出,正确运用科学的核算方法提高现代工业企业的经营效益。
4、2扩大现代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范围
现代工业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常常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切不可仅仅重视对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的核算,还应该重视企业在生产过程和经营过程中制造费用的核算,并充分结合考核工作开展整体性处理。
4、3借鉴国外先进核算方法
西方成本会计发展成熟,特别是随着系统工程、战略管理、限制理论、电子计算机等被广泛应用于成本会计后,逐渐形成了新型重管理的经营成本会计。我国要充分借鉴西方这些先进的会计成本核算办法。
5、结束语
对于现代工业企业而言,成本会计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意义,通过成本会计能够降低企业的成本开支提高其盈利能力、为管理决策和市场战略提供参考与指导、帮助改良企业体系结构,因此必须要重视现代工业企业成本会计,并不断加强对现代工业企业成本会计发展策略的研究與实践力度,提高现代工业企业本会计工作的质量与有效性,保障企业实现长远、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世鹏 郑平武 何国田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篇9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指导、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的两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推进大会10月12日在京召开。会议围绕《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以下简称《计划》)中的重点工作进行了探讨和经验交流,并研究了落实专项行动计划的重点工作和思路。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出席会议。会议同时宣布成立中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咨询服务联盟,并启动中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咨询服务平台。联盟将为政府、行业、企业、研究机构等提供两化融合政策支撑、水平测度、贯标认定、标准规范、咨询培训和成果推广等服务。
杨学山指出,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关键词是“认识”与“思路”。
所谓认识,就是要在思想上真正理解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在整个工业转型升级、工业由大变强的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其中要强调重要性、紧迫性和复杂性三个方面。重要性指的是要充分认识两化融合是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工业由大变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条件和必然要求;紧迫性指的是我国工业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亟须信息化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复杂性指的是两化深度融合推进过程中的许多问题都源于其复杂性,两化深度融合的推进要面向不同个体、技术、企业和行业,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
所谓思路,就是须将两化深度融合的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切入点、路径等问题分辨清晰。杨学山表示,两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中明确了“3+1”个目标,即三个实质性目标,一个形式性目标。三个实质性目标分别指信息化条件下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信息化对工业转型升级的作用,以及工业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形式性目标是2018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到82。同时《计划》明确了八项任务:第一项任务是建立管理体系标准,之后的两项任务分别是推动企业转型和推进中小企业两化融合,其他任务包括发展电子商务,提升重点行业智能化的水平,加强智能监管、智能制造生产模式培育,利用互联网实现工业融合创新等。
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徐愈在会上介绍了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建设和推广计划。他表示,该体系是一套帮助企业规范性、系统性推进两化融合的通用方法,主要用于指导企业建立和优化两化融合管理过程。建设这项体系并进行推广是两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的“一号行动”。徐愈介绍,推广计划将主要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研究制订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计划将在今年10月底前形成初稿,12月份试行稿,明年在组织开展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不断修改完善管理体系,形成修订稿;第二阶段是形成国家标准,目前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总体要求的项目书已经完成,接下来将争取尽快完成国家标准立项草案,到2015年年中形成报批稿和国家标准;第三阶段是通过认定服务体系的建立推广这套管理体系标准,包括推动成立第三方认定的管理组织,建立第三方认定的服务体系,搭建咨询与认定的服务平台;第四阶段是开展试点推广。工信部明年将进行500个不同区域和不同行业的试点工作。
篇10
[关键词] 工业化;城镇化;融合发展;防城港
[作者简介] 赵成江,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广西 桂林,541006;刘俊杰,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广西 桂林,541004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3)04-0044-0004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工业化能够拉动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化,而城镇化能够有力地吸引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是解决就业、实现市场扩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工业化城镇化融合发展,就是要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以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实现两者共同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十七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十报告提出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互动,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近几年来,广西实施了一系列支持北部湾经济区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如进行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城镇建设投融资渠道,简化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程序,指导各地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等。防城港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也明确提出,力争到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达56%,进入城市化加速阶段。工业化与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推进器,促进了防城港经济的快速发展。尽管防城港市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无论工业化还是城镇化水平都远远还未达到发达地区的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只有充分认识工业化与城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才能为加快防城港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提供驱动力。
一、防城港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态势
(一)工业化现状
防城港建市20多年来,经济总量迅速增加,地区生产总值从1993年的17.3471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457.5亿元,工业总值也由1993年的4.1299亿元增加到了199 亿元。产业结构渐趋合理,产业结构由1993的0.36∶0.24∶0.4调整为2011 年的0.14∶0.53∶0.33,工业产值占总产值的 45.3%。立足港口和区位优势,以工业化为导向,以工业园区为主要建设平台,促进产业集聚,工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目前,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水平的指标较多,如人均GDP水平、工业化率、产业结构、比较劳动生产率,等等。本文选取工业化率以及产业结构衡量防城港工业化程度。按照工业化率划分,当工业化率达到40%~60%时,即处于工业化中期,如图1,2008年防城港工业化率首次超过40%,2011年已经达到45.27%,可以认为防城港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2011年底,防城港第二产业的增加值比重53%,远远超过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比重33%。按照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当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到20%以下,且第二产业比重超过第三产业时,就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据此判断,防城港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二)城镇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防城港市以大城建为核心,突出“滨海、门户、生态”三大特色,按照“三湾三岛一核心六组团”的总体布局和“四沿线、四片区、两景区、两改造”的建设重点,积极推进城市建设百项工程,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至2011年末,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达48.97平方公里,城镇人口比重突破50%,基本形成由“一个中心城区——三大城区——十六个镇”构成的城镇体系。
衡量城镇化水平,一般采用城市化率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从上图2明显看出近年防城港市与广西及全国城市化率相比的情况。2011年末防城港市常住人口87.84万人,城镇人口44.08万人,比2005年增加12.30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为50.18%,比2005年提升9.56个百分点,城镇人口比重比全区高出8.38个百分点,比全国只低1.09个百分点,在广西14个地级市中排名第4位。可以说,防城港的城镇化相比于区内以及全国来说,发展还是比较快的。
(三)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现状
按照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时的速度不同,它们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发展、城镇化滞后工业化发展以及城镇化和工业化同步发展。判断一个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融合发展关系可以用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2011年防城港城镇化率为50.18%,工业化为45.27%,它们的比值为1.11。同年全国的城镇化率为51.27%,工业化率为46.8%,它们的比值为1.10。与全国平均城镇化工业化水平以及它们的比值相比,防城港均相差不大。直观来看,防城港的城镇化率略微高过工业化率,与全国相比也相差不远。但从全球的情况看,防城港的工业化率相对于城市化率而言,还是偏高不少,城镇化远远滞后于工业化,并非理想的“两化”(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平均城镇化率为50.9%,与防城港相当,但是工业化率仅为26.1%,远低于防城港。防城港“两率”( 即城市化率/工业化率)比值为1.11,全球的平均比值为1.95。(50.9%/26.1%=1.95)。防城港的工业化率相对全球平均水平高出了近一倍,在工业化推进的城市化率的提升中,远远不及全球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区别就更为显著。2010年,美国的城市化率/工业化率为4.1,即城市化率高达工业化率的4.1倍。同年同一比值,法国为4.11,英国为4.09,德国为2.64,日本为2.48,共同呈现出城市化率远远高于工业化率的特征。即便是“金砖五国”中的巴西、俄罗斯、南非和印度,城市化率除以工业化率的比值也分别达到3.22、1.97、1.38和1.15,都高于防城港,可以说,防城港的城镇化任重而道远。
从上表1可以看到,近些年来,防城港的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甚至有学者认为已经偏快了。但是跟全球其他发达国家相比,防城港还是处于“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的地步,从理论上来说,防城港的城镇化相比于工业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四、防城港工业化与城市化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工业化城镇化互动融合发展效应滞后
尽管工业化和城镇化两轮驱动对防城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效应,但从横向对比看,仍存在产业结构水平与产业集中度偏低、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和工业装备水平较低、城镇经济集聚能力和辐射功能偏弱、很多城镇性质和功能不明确且缺乏特色、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力较弱、城市建设资金投入较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相对薄弱等问题。
2011年,防城港市GDP为413.77亿元,在全区排名第13位。由于工业化率相对不高以及工业结构不尽合理,工业对全市城镇化发展的支撑力度仍显薄弱,对城镇化的推动效应不明显。虽然从数据看,防城港在2011年城镇人口已超过农村人口,但这其中包括很多居住在城市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这部分人口由于没有城市户籍,不仅没有真正享受到城市公共服务带来的福利,甚至抑制了他们的消费水平,延缓了工业化进程。不仅如此,由于防城港城市化远滞后于工业化,很大一部分农村人口没有进入城市,工业品需求的本地市场没有启动,对工业化的推动作用不够明显。
(二)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阻碍城镇化进程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农耕时期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农业,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逐渐转移到工业上,而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劳动力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 从各国经济发展经验上来看,三次产业吸引劳动力的大小不同,对经济发展及城镇化的带动作用也不同。 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吸引劳动力能力及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最大,其次是第二产业,最后是第一产业。 工业内部产业吸引劳动力的能力又有所不同,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吸引能力最大。虽然近几年防城港工业发展迅速,但对于能够充分容纳企业周边城镇富余劳动力的传统产业重视不够,导致工业化进程加速,但劳动力吸引能力没有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镇化发展。
(三)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于工业化进程
理想的城市化进程应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推进, 融合发展的。而防城港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则滞后于工业化,道路交通、给排水等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功能还不能满足工业化进程需要,就业、就医、就学、住房、生活环境等城市生活功能也不能满足工业化积聚人才需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市政基础设施不齐全,城市服务功能不完善。特别是目前中心城区里仍存在城中村,县级及以下的小城镇存在许多低层次的落后面貌。城市生产服务功能水平低,影响产业项目引进建设。相对于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的脚步,防城港的城镇化进程有些滞后。
五、加快防城港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面对防城港工业化、城市化相对落后的状况,要实现其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坚决按照中央、自治区党委及政府所制定的方针和政策,把工业化和城镇化融合发展作为防城港当前和今后的主导方向和核心战略,毫不动摇地坚持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融合道路。
(一)坚持科学布局,着力优化城镇规划
科学规划防城港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明确其城市空间结构、职能特点、主导产业及其发展方向。把“三岛三湾一核心六组团”的城市框架作为防城港市建设和对外开放的重点区域来规划、建设和管理。大力发展中心城镇、重点镇、适度发展一般建制镇。对一些经济无特色、区位无优势、资源较贫乏的乡镇,可以通过区划调整与相邻的乡镇合并,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其次,注重塑造具有特色的城镇建设。结合地理位置、资源条件、人文自然景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按照“农村城镇化、城镇特色化”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地推进建设。
(二)大力发展临海港口,以大港口促大工业发展
推进防城港市的工业化进程,必须立足港口发展临海工业。港口、物流和工业,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不能割裂开来,要利用港口大力发展物流,以物流促加工,以加工促港口,实现以港口带动临海工业发展的新突破。在政策制定上,要从过去的“以港立市”转变为“以港引工、以工促港、港工互动”。初步形成了“前港后厂、前港后区”的格局,实现了港口带动临港工业发展的新突破。在新的形势下,在保持大西南出海主通道的同时,通过加快建设更大泊位和实施多元化经营,实现由第一代港口向第三代第四代港口的迈进,把企业发展成为一个以港口为主业,运输、物流、加工工业多业并进的现代化产业集团,才能适应港口自身发展和整个防城港市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三)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通过培育防城港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立足现有基础,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增强产业竞争力,优化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快防城港六大园区的发展,建立工业经济增长新平台。进一步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做大园区经济规模。同时围绕现代产业发展,大力推进关键领域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鼓励原始创新,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使得现有成果尽快应用到现实,推动经济的发展。
(四)增强工业园区的集聚和辐射效应,带动城镇化建设
工业化城镇化融合发展的切入点要落实在工业园区。工业区要科学规划,明确定位,突出特色,明确六大园区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园区功能定位,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基础上,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进驻工业园区,并培育形成特色产业群。重点做好工业园区与城市新区要素、结构、功能以及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之间的全方位融合,避免单纯追求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要素而忽视城市发展要素,形成园区与城市之间的二元结构。进一步推动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引导产业关联度高的企业进入园区,推进产业发展重心向工业园区转移,努力做强做优工业园区,发挥工业园区的集聚和辐射效应,推动周边城镇的发展,带动城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5.
[2]段杰,李江.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动力机制及发展前景[J].经济地理,1999,19(6).
[3]郭可莎.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2,(2).
[4]何卫东,张磊.对中国城市化水平的反思[J].城市发展研究,2000,(6).
[5]叶裕民.中国城市化滞后的经济根源及对策思路[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5).
[6]周一星,曹广忠.改革开放20年来的中国城市化进程[J].城市规划,1999,(12).
[7]朱海玲,龚曙明.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联动和互动的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13).
[8]姜爱林.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关系研究[J].财贸研究,2004,(3).
[9]简新华,黄锟.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J].经济研究,2010,(3).
[10]周其仁.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J].中国对外贸易,2012,(5).
[11]徐维祥,唐根年,陈秀君.产业集群与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2005,(6).
[12]仇保兴.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与企业集群[J].现代城市研究,2004,(1).
[13]段禄峰,张沛.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