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教学内容范文

时间:2024-02-21 17:46: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前教育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前教育教学内容

篇1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内容;整合研究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是人们思想智慧的结晶,其不仅可以将形体美充分的诠释出来,而且人们还经常将它作为一种肢体语言进行交流,是一种有效的情感表达渠道和形式。学前教育中的舞蹈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幼儿肢体的协调性,塑造幼儿的独特气质,同时还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艺术素养和舞蹈意识,有利于推动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但是,当前学前舞蹈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舞蹈教学经常会受到艺术专业舞蹈教学内容的影响,过于注重舞蹈技能的锻炼,使得学前舞蹈老师的培养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一、学前教育中幼儿的基本特征

在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他们的年龄都相对较小,对一些新事物的认识能力、接受能力、语言水平等都极为有限,在了解幼儿特点的基础上,怎样才能将舞蹈内容更好、更有效地传授给幼儿,是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并且将其作为培养学前教育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目标之一。学前教师应该充当幼儿学习的领导者,注重舞蹈教学在幼儿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让幼儿在进行舞蹈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学前幼儿的年龄基本上都集中在4—6岁左右,这一时期正是他们身体机能、大脑组织结构等不断发育的重要阶段,通过学习舞蹈不仅可以不断拓展幼儿自身的认知范围、模仿能力和观察力,而且语言水平、事物认知能力、自觉性和稳定性等能力也会逐渐提升。此外,在学前教育教学中,幼儿的求知欲和自我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在身体发展方面会体现出较强的灵活性,并且日渐发展成熟。

二、当前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教学内容的问题

1、舞蹈难度大,无法适应学前教育实际

在学前教育中,由于幼儿受到身体发展和年龄的限制,使得他们对事物的接受能力较为有限,需要针对他们的发展特点合理的设置舞蹈教学内容,具体来说,就是舞蹈内容要尽可能的科学、简单以及实用,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幼儿发展需求。但是,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所设置的舞蹈课程内容基本上都过于专业化,而且教学目标越来越朝着专业舞蹈艺术院校的方向发展。在实际教学中,舞蹈内容并没有考虑幼儿的发展特点,不仅过于注重舞蹈技巧的训练,而且舞蹈动作的内容也极难,无法有效适应学前幼儿的身体发展机制,严重超出了幼儿的理解和接受范围,使得舞蹈内容在学前幼儿教学实践中的实用性较差。这种脱离幼儿发展实际的舞蹈内容教学,无法适应学前教育的实际,从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目标也难以实现。

2、舞蹈内容的技能性较强,缺乏一定的人文性

在教学活动中,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教学内容的课程结构安排普遍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形式上是很多老师都容易犯的错误,通常都比较关注舞蹈的表现形式,强调舞蹈技能的掌握和训练,没有将人文精神充分有效的融入到舞蹈教学中去。一般来说,舞蹈精神和表现形式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如果将它们分开进行舞蹈教学,那么幼儿学习会严重缺乏全面性。舞蹈学科本身具有着较强的人文性,如果只是掌握了舞蹈技能而缺乏人文性,那么老师在学前教学中就无法培养幼儿的思想品格和文化涵养。

3、各舞蹈内容之间相互独立,融合的紧密性不强

舞蹈作为表现形式,可以让幼儿向他人充分的展现自我、反映自我等,可以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培养未来学前教育舞蹈教师的重要场所,其在学生培养方面有着重要的责任,舞蹈教学质量对未来学生开展学前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学前教育专业在编排舞蹈内容时,普遍缺乏着科学性和有效性,每一章节的舞蹈内容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与其他艺术之间的渗透性和融合性不是很紧密,这极为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整合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教学内容的有效策略

1、整合的基本思路

学前教育专业设置的舞蹈课程通常包括基础的舞蹈理论、基本训练、幼儿舞蹈、舞蹈作品鉴赏以及民间民族舞蹈等多种内容。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实际教学中,要想将这些舞蹈内容有效地整合起来,不仅要按照舞蹈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和内容的系统性,坚持科学性、实用性以及教育性等基本原则,同时还要根据专业教学实际情况、专业课程内容、专业学生经验等,对现存的舞蹈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删减以及补充。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将舞蹈教学内容划分为四个模块,并选择相应的舞蹈技能和知识作为每一模块的主线和切入点,与其他板块内容进行有机融合,逐渐构建一个综合性的舞蹈教学集合体。此外,这四个模块之间不仅保持一种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关系,同时还要纵横贯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系统性。

2、充分凸显出舞蹈教学的价值

(1)儿童性。因为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未来会从事幼儿教师的职业,所以对学生进行儿童舞蹈技能、理论知识以及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在舞蹈教学内容的整合过程中,儿童性是其中需要重点强化和突出的要素,通过对课程结构的调整,提升幼儿舞蹈所占的比例,不仅要将儿童舞蹈单设成一个模块,同时还要在各个模块中融入儿童舞蹈中的基本元素,将儿童性充分的渗透到舞蹈教学中去。例如,舞蹈技能模块,老师可以将古典舞蹈和芭蕾舞作为训练的基本主线,并且渗入幼儿形体知识内容,方便学生了解幼儿的发展规律和生理特点,掌握训练幼儿形体的内容和基本方法;民族舞蹈模块,在进行民族舞蹈教学中融入一些民间的幼儿舞蹈内容,方便学生在自娱性和趣味性的舞蹈训练中感受民间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增强学生对幼儿舞蹈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儿童舞蹈模块,这一模块将儿童舞蹈的教学、表演以及编创等集为一体,凸显出学前舞蹈教学的特色;舞蹈鉴赏模块,其主要就是引导学生鉴赏儿童舞蹈作品,让学生深入的了解儿童舞蹈的基本特点。(2)人文性。当前,人们对“人文”的理解已经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文化现象,同时从教材内容和教材属性方面来看,舞蹈也被人们看作是人文的一种形式,具有较强的人文特性。舞蹈内容不仅与生产方式和社会发展相联系,同时还涉及了审美情趣内容,学前舞蹈课程所蕴含的人文性正是文化发展大背景下的有效补充。例如,云南白族中的仗鼓舞,它作为民族舞蹈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具有良好的人文性和独特性,其在舞蹈内容上,不仅将舞蹈渊源、道具、光效以及音乐等有机结合到一起,同时还将社会生活现象和思想内涵等通过舞蹈充分的展现出来。(3)师范性。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师人才的重要场所,舞蹈教育是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同时还要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熟练掌握学前舞蹈方面的教学知识和能力。在传统形式的教学中,往往都比较注重学生对舞蹈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舞蹈的创作。而在舞蹈教学中主要有教与学等内容,其中“教”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技巧和能力,学生在掌握基础舞蹈技巧的同时,还要对舞蹈教育思想和动作内容进行创新,不断提升自身幼儿教育水平。此外,在专业教学实践中,要让学生学会儿童舞蹈的编排,由浅入深的设计出符合幼儿身体发展特点和年龄阶段舞蹈动作,并且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选择舞蹈音乐,这样才能让幼儿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舞蹈,有效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塑造幼儿的体型。(4)综合性。在体现舞蹈内容综合性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不能将这种综合性看作是多种艺术的简单拼凑,而是要在儿童舞蹈模块教学中更多地融入戏剧表演内容。因为我国艺术类型多种多样,其中戏剧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形式,它包含着朗诵、表演、唱歌、美工、编导以及器乐等多种视听艺术,通过戏剧表演的融入可以方便幼儿进行综合性的实践和学习。而儿童戏剧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游戏性,能够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专业学生应该注重这种尝试,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进行舞蹈的编创、歌曲演唱、朗诵以及编导、录像、上传等,逐渐构成一种新的艺术美,增强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教学的综合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编创能力。

四、结论

总而言之,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重要场所,其教学质量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教学能力,而且对未来幼儿学习和成长发展也具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在舞蹈教学中,应该在充分了解幼儿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对原有舞蹈内容进行完善和整合,增强舞蹈内容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联系,突出舞蹈教学的儿童性、综合性、人文性以及师范性,提升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情感和教学能力,为学前教育培养更多优秀的幼师,通过舞蹈教学塑造幼儿的形体,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侯颖.关于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几点思考[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01:124-125.

[2]侯颖.探析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创新[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07:98-99.

[3]喻力娟.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J].大理学院学报,2008,09:71-73.

[4]杨艳霞.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9,02:58-61.

[5]陈雯.单一走向复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刍议[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5,06:66-69.

篇2

一、新课程中实验教学必须转变实验观念

据我了解,一般的老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更多的是把物理实验作为物理学科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物理实验的教育功能也仅停留在培养学生智力、操作技能、提高学习兴趣、调节课程气氛上,而忽视了实验教学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和其他素质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我们教育者必须努力转变实验观,要对实验教学有一个全面的和科学的认识,真正意识到实验教学本身独特而重要的素质教育功能。实验观念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中实验改革的前提和保障,思想是行为的指南,只有我们教育者的思想转变了,才会引起我们实验教学实践的转变和改革。

二、新课程初中物理实验教法反思

1 合理制订实验探究目标

实验探究目标是整个实验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对实验教学起着导向作用,它也制约着实验教学设计的方向,也决定着实验教学过程的实施和实验教学评价的开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中,必须有合理的、明确的、细致的、可以量化的实验探究目标。说简单一些,就是要让教师自己明确这个探究实验或这节实验探究课要达到什么目的,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掌握什么技能,归纳出什么结论。实验探究目标不宜制订过多,但要制订确切,从而发挥其在整个实验教学中的功能。

例如,有的老师只要是用到电流表的探究实验就提出“练习电流表的使用方法”的目标,用到温度计的实验就提出“练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的目标等等,这样提实验探究目标可以说是敷衍和应付。如果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中提出“练习电流表的使用方法”的目标就比较恰当,学生才学习了电流表的使用规则,理当练习;若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提出这样的实验目标就不妥当了,因为在做这个实验之前,电流表学生已经使用很多次了,已经很熟习使用方法了,再提这个实验探究目标就没有必要了。

2 探究实验教学因素的优化

实验教学因素包括实验教师、学生、实验教学内容以及实验教学环境等,共同构建了实验教学系统。在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实验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实验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地选用教学方法,合理地使用教学媒体,创设适宜轻松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主性。协调好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教学的教育教学功能,从而促进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一般来说,实验探究课学生的兴趣是很浓厚的,学生的探究积极性是很高的。只要我们充分抓住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兴趣,合理地组织实验探究,学生的探究实验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生的聪明来自他的手指头。”他一针见血地点明了“动手”的重要性,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就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做,让学生在动手中观察思考、讨论分析、推理、判断,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得出结论,使实验探究的过程成为学生再发现的创新过程。例如:在学习“液化现象”时,课本上有压缩体积液化的演示实验,而没有降温液化的实验,我们可以把化学中制取蒸馏水的实验搬过来演示。而这部分教学内容刚好在初冬季节,气温较低,也可以让学生对着铁皮文具盒或玻璃窗的玻璃呵气,不一会儿铁皮文具盒或玻璃窗上就会出现很多小水珠,让学生体会、研究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实验分组中要注意学生的搭配,操作能力强的和操作能力差的搭配、基础知识过硬的和基础知识差的搭配。否则有的小组实验探究开展得有声有色,而有的小组却冷冷清清,一塌糊涂。

在分组实验的时候,教师不但要注意各实验小组的活动(如,各小组器材是否有问题,各小组是否动手,各小组的实验进度,各小组的实验数据等),还要对有困难的小组及时帮助指导,还要注意到组内每个人的活动,基础好、操作能力强、性格外向的学生次次做,而其他同学坐着看,就达不到人人操作、人人动手的目的。针对上述情况,实验教师在分组实验时可以这样安排:每次实验时,由实验小组组长任命一人为主,其他为辅,轮流做主,使全体学生的动手能力都能提高。

3 学生自主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做出这样的结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基于对青少年思维特点的这种认识,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独立发现的道路让学生去走”的著名观点。我常常把个别实验交给学生去独立完成(当然,不能把一些有危险性和危害性的实验交给学生去自主完成),根据实验目的及原理,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去设想、探索多种方案,优化最佳方案,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自主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可以避免教师、教材对学生思维的压抑,避免无意识地将学生的思维纳入某一特定模式,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处于主动思维的状态,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广泛的探究兴趣、强烈的创新动机和自信心。

在物理实验中,我们可以激励学生不限于课本中的器材,将器材开放,让学生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去设计实验,鼓励学生写出有独立见解的实验报告,然后根据不同的实验类型,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分析得出合理的器材与步骤,这样就把以往学生抄实验报告改变为发散思维的过程。如在讲到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密度时,有些学生把课本中的玻璃杯换成了口杯等。在步骤上,有些学生把倒入部分盐水改为全部倒入,还有些学生在步骤上先称空杯的质量,再称倒入盐水后的总质量等等。对于器材的选择,我们要表扬学生肯动脑筋;在步骤上要肯定将盐水全部倒入的合理性,并对先称空杯后再倒入盐水称总质量的做法进行了讨论,分析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是可以的,但在将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测体积时,由于杯底和壁还粘有盐水,使测得的体积小于杯中原有盐水的体积,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这样使学生感到有一种成就的喜悦,师生探究的快乐,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验探究中潜移默化地得到培养。

篇3

关键词:数学教学;渗透思想教育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一般情况下很多老师都认为数学学科特点决定了,在数学教学内容中极少有思想教育的因素,而且发掘这些因素很困难。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孔子曰:身教重于言教。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又比如,教师可以不经意的将自己的书写工整美观的教案展示给学生看,将课件的设计过程让学生了解。在批改作业中,给学生以一些鼓钚缘挠锞洹J寡生能处处事事感受到教师工作的不易、工作的辛苦、工作的认真、以及对学生的关爱。这些现象对学生将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教育着学生成长。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进行《科学计数法》的教学中,可以告诉学生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也称可入肺细颗粒物。虽然它们的直径还不足人头发的粗细的二十分之一,但它们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并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有很大的危害。这样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在现在或者以后的生活中养成环保意识,自觉的维护环境,更有可能以良好的习惯影响自己的长辈、以后还可能影响自己的后代和身边的其他人。城市家庭的学生可以建议家长少开车,多坐公交上下班,农村家庭的可以建议家长不要焚烧秸秆,多采用生物技术进行秸秆还田。又如在进行《指数》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宏观世界的浩大无穷,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个个头不大的行星,太阳系又在浩瀚的银河系中,银河系又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作为现在宇宙中可能是唯一的智能生物,一方面我们要自豪,另一方面我们要珍惜。我们的生命是短暂的,要在这短暂的生命过程中创造自己的辉煌,这样才不愧到世间来走一遭,才不愧智能生物的名号。所以我们现在应该珍惜宝贵的学习时间,尽自己的能力学好各门功课,掌握好本领,这样才能立足于社会。再如在《完全平方公式》的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介绍杨辉三角。杨辉三角是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在1261年的著作《九章算术》中出现的,而他是摘录自北宋时期的数学家贾宪的著作《开方作法本源》。以杨辉算,比欧洲最早的同类著作要早393年,以贾宪算要比欧洲早600年。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认真学习别人学习方法的习惯。例如在进行《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教学中,需要进行小组实验。我们结论的得出又需要大量的数据,只有每个小组都认真进行实验,才能得出准确的数据。数据越大,频率就越接近概率,结论与每个同学的贡献都分不开。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每一个人(包括自己)都是社会不可分割的一份子,意识到自己的重要作用,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也认识到,完成一件较大的事,没有其他人的参与合作是不行的,每个岗位都是不可缺少的。

四、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篇4

论文摘要:对中美学校体育教学法教材的内容进行比较。中国的体育教学法教材涉及面较宽泛而不够细致,不仅包括教学方法、教学计划及教学评估等,还包括学校体育的功能、训练与竞赛等内容。美国体育教学法教材主要强调体育教学过程,特别强调对学习过程和教学对象的了解及课堂的管理。研究认为,两国体育教学法教材内容的差异应该来自于中美体育总的指导方针的差异,及两国学校体育教学法课程设置的不同。

通过改进体育教师教育来提高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已成国际共识。作为体育教师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学校体育教学法课程的设置形式与内容体系是影响体育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

中美两国体育院系都将体育教学法列为主要课程。由于中美教育体制不同,两国在体育教师培养的方式与课程设置上也有所区别。近年来,有关学者曾对中美体育教师的培养进行了比较研究。例如,王永盛和姜明对中美体育专业学生入学要求、课程设置及教育实习进行了比较,该文主要从宏观上比较了中美体育教师及研究生的培养。项世新等对中美本科体育师范教育诸方面(如入学条件、师范专业条件、体育师范学习的特殊要求、毕业及教师资格证书要求、本科体育师范课程内容等)进行了比较。关北光等曾比较了中美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本文试图通过比较中美学校体育教学法课程的教材内容,发现两国培养体育教师的差异,为我国体育教学法建设以及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1 中美学校体育教学法教材内容对比

从中美两国分别选出几本有代表性的涉及体育教学法的教材进行比较,其中,中国选取周登嵩、潘绍伟的《学校体育学》、毛振明的《体育教学论》、季浏的《小学体育新课程教学法》。美国选取《体育教学策略》、《体育教学技能发展》(Developing Teaching Skillsin Physical Eduction)、《充满活力的初中体育》fDynamic Physical Education for Secondary School Chil-dren)、《活动的儿童:体育教学中的反思性教学》rChildren Moving:A Reflective Approach to TeachingPhysical Education)。

1.1 中美学校体育教学法教材内容的共性

中美学校体育教学法教材内容存在两点共同之处。其一,体育教学法的教材都包括教学方法、教学计划、教学评估等章节。这表明中美体育教育专家都认为教学方法、教学计划、教学评估是学校体育教学法教材的核心内容,体育专业预备师资必须掌握这些知识。其二,分学段安排相应教学法内容。这说明中美体育教育专家对不同学段体育教法体系应该存在显著差异有共识。

1.2 中美学校体育教学法教材内容的差异

中国的体育教学法教材涉及面较广,不仅包括教学方法、教学计划及教学评估等,而且包括学校体育目标、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等内容。中国的教材对体育教学宏观方面的论述较多。例如,中国的教材比较详细介绍了学校体育对学生身心的发展,学校体育在家庭和社会中发挥的功能。另外,中国的教材对如何组织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做了介绍。

美国体育教学法教材主要集中在体育教学过程上,特别强调对学习过程及学生(教学对象)的分析。美国的教材除了介绍教学方法、教学计划、教学评估外,还用大量的篇幅讲述学生的个体差异、体育课堂的管理以及残疾学生的教学。相对而言,美国的教材对体育教学微观方面的论述较多。例如,美国的许多教材都有专门的章节介绍体育课堂的管理,详细讲述了如何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和学生个体差异采用预防性或纠正性的管理手段。又如,如何帮助残疾学生或具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学习体育技能,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建立终身体育观念,也是美国体育教材中一项重要内容。有的美国教材还详细地讲述如何根据学生身体的发展来教授基本的运动技能。此外,美国的几本教材都有相关的章节介绍如何观察教学过程的方法与手段,主要讲述体育教师如何利用不同的测评方法与手段,自我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与中国的体育教材不同,美国的体育教学法教材几乎很少介绍课余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内容。

2 中美学校体育教学法教材内容差异的成因

2.1 中美两国体育的总体指导方针

中国体育有两个重要的体育文件,即“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因此,我国的学校体育也必须围绕这两个计划而实施。而美国的体育教育实际由各州政府进行指导,各个地方学区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其主要方针是促进全民健身,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观念和习惯。州政府对课余体育竞赛并无具体要求,而校际间的体育竞赛和体育教学是分开的,有专门的竞赛协会和部门负责。显然,中美体育总的指导方针和管理设置的差异,也反映到了体育教学法教材内容上。

2.2 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

在中国,体育教学法只是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开设,相关内容多散见于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以及各运动项目命名的“术科”之中。例如,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教学法相关课程包括普通教育学、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诸多术科课程以及近年新开设的教师职业技能课程。然而,尽管体育教学法的相关课程看似很多,但在相关课程各自的内容体系中教学法的内容相对薄弱。这一点不仅在中国有关教学法的教材内容体系中体现,而且还可以从中国有关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的现状中得到间接印证。而美国体育院系的学生至少要上两门以上的体育教学法课程(如,小学体育教学法和中学体育教学法)。

美国有专门的体育教学法教材供小学和中学使用。例如,《活动的儿童:体育教学中的反思性教学》是专门为小学体育教学法课程而编写;《充满活力的初中体育》是专门为中学体育教学法课程而编写。美国的体育学者认为,中小学生在身体发育、心智水平、运动兴趣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教材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及教学管理的选择上都应有所区别。此外,中国的体育院系都开设普通教育学这门课程,而美国的体育系通常不专门开设这门课。在美国体育教师的培养计划中,普通教育学相关知识已被揉合到中小学体育教学法课程中了。

近十年来,美国在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教师教育研究领域发展迅速。美国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已从过去单纯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转变成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偏重于教师的“教”到着重于学生的“学”。一些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如“动作教育模式”、“运动教育模式”、“理解式球类教学模式”等都被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所采用。

2.3 体育教师教育的基本取向

中美体育教学法教材内容的差异还源于两国体育教师教育的不同取向,即是否构建并实施体育师资培养标准。

美国体育教师的培养根据美国学校体育教学的需求而发展。自1995年,美国颁布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全国体育教学标准,大多数体育教师都将帮助学生建立终身体育锻炼的观念和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为最终教学目标。最近,美国进行了一系列的体育教学改革,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过去偏重教授集体运动项目(篮球、足球、排球等),到侧重更具体育锻炼价值的终身体育锻炼活动,包括双人隔网项目(网球、羽毛球等),个人体育活动项目(举重、高尔夫球等),户外体育活动(攀岩、徒步旅行等),水上项目(游泳等)和非传统体育活动项目(飞碟、轮滑等)。

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培养出有时代特点的体育教师,美国体育运动联合会最近颁发了新的体育教师培养标准——“2008年美国本科生体育师资培养标准”,明确6项内容:(1)科学与理论知识(体育预备师资应具备与培养体育人才相关的专业知识、科学和理论知识,并拥有把理论知识运用在实践中的能力);(2)体育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体育预备师资具有必需的运动技能和良好的身体素质);f3)课程的计划与实施(体育预备师资具有制定和应用教学计划和教案的能力,教学计划的制定必须依据地方,州及国家体育教学标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满足所有学生的不同需求);(4)教学的实施与管理(体育预备师资能够在教学中有效地运用教学语言、多种教学方法和技巧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学习过程和提高学习的效果);(5)教学效果的评估(体育预备师资能够运用多种测评手段分析和反思教学的效果,并及时调整教学决策);(6)职业素养(体育预备师资具备成为一名专业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多种素养)。美国各体育院系也对体育预备教师的培养计划进行了改革,对体育院系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如有些美国体育院系增设了“身体素质教学法”课程,这门课程主要是帮助体育预备教师学习如何在中小学体育课中教授身体素质的理论知识,以便于帮助中小学生提高身体素质。

美国的体育教学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美国学者认为体育预备教师在教育实习之前应有更多体育教学实践机会。许多美国的体育院系将中、小学教学法课程分为两部分:课堂的理论讲叙和中小学体育实践。例如,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贝克斯菲尔德分校教授小学体育教学法时,在学期的前半段,会先在课堂上讲叙体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安排体育专业的学生相互进行模拟体育教学,并去中、小学校观摩体育课。在学期的后半段,安排体育专业的学生去当地小学进行体育教学实践。刚开始,一名体育专业的学生教授8~10名小学生或者两名体育专业的学生教授18~20名小学生,逐渐过渡到一名体育专业学生教授20名小学生。同时,体育专业的学生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会相互观摩和相互评价。有教龄的小学体育教师和大学的教师也参与教学评估过程,并给体育专业的学生及时的教学反馈。又如,美国滑石大学小学体育教法课是在体育系学生进入学生实习课前的必修课程。学生在小学观摩体育课或独立上课的时间占整个小学体育教法课授课时间的70%。体育系学生在学院每周上一节课,学习体育教学和课堂管理的方法,然后用4h的时间(每周2次,每次2h)在小学校体育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实践。学生的教学评估包括自我观摩与反思,小学体育教师的课后反馈以及大学教师现场看课、评课。

美国体育教师教育重视强调体育预备师资对中小学生个体差异的了解。认识、了解并准确把握教学对象是当今美国为“师”素质第一要点。近年,美国的体育科研工作者对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男女学生的体育兴趣、不同种族的学生、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以及不同技术水平的学生加强研究,并建议体育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措施。例如。运动技能学专家发现,儿童学习投掷动作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因此,他们建议小学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和身体发展阶段,来安排教学内容与选择教学的手段。又如,由于男女中学生的体育兴趣不同,专家建议中学(尤其是高中)的体育教师应在学期初调查学生的体育兴趣,然后根据调查结果来安排教学内容。再如,目前美国的发胖儿童不断增多,如何帮助肥胖儿童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已成为体育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为了更好地帮助体育专业的学生了解教学对象,体育院系的教师不仅在体育教学法课堂中讲述教学对象的差异,而且,还带领体育专业的学生去中小学校观摩学生的行为、交流方式和体育技能水平,并要求体育专业的学生写出书面报告,详细描述学生的个体差异。

美国的体育教师教育还相当重视提高学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的能力。为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在美国体育教学法中,数码科技包括录音与录像的应用已相当普遍。例如,美国滑石大学的教师在上小学体育教学法时,要求每一名体育专业的学生运用DVD数码摄像机拍摄两次体育课全程录像。体育专业学生应用教师提供的教学评估标准,分析小学生学习活动,在课堂上提供给小学生反馈的频率和质量、课堂组织教学和管理的时间分配等,并通过分析所得的数据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反思。大学教师并根据预先制定的评估标准,对照体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录像和学生的自我分析,对学生的教学进行综合评估。

中美在学校体育教学法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内容上的差异,一定程度上是基于体育教师教育体制的差异,但在提高体育预备教师专业水平与促进有效教学的共同目标下,美国的很多做法具有借鉴价值。具体包括:一,重视体育预备教师的教学技能,突显体育教学法的学科与课程建设,并注重现代科技手段运用能力的培养;二,强调体育预备教师的实践知识与能力的积累,并以此整合实用的教育教学知识,通过课程综合化,过滤那些过于理论化或空洞的教育理论,以及疏理庞杂无章的术科教学内容或课程;三,构建并实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其中包括体育教师资格标准以及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标准,通过“标准”来促进体育教师教育“运动技能”本位,向“教学能力”导向的转型,进而改变体育教师聘任“惟‘技’是从”以及专业发展“自生自灭”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王永盛,姜明,中美体育师资培养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1998,18(1):20-23

[2]项世新,高原,巴特利,中美本科体育师范教育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1997,17(2):11-18

[3]关北光,胡军,朱建伟,等,中关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比较[J],体育学刊,2009,16(2):64-67

[4]周登嵩,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5]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篇5

【论文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现在的社会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讲道德的事情,所以我们要通过对比中西方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发现中国学校在道德教育这方面仍存在哪些不足的地方,吸取经验,促进我国学校的道德教育能更全面的发展,使我们祖国接班人的素质得到不断地提高。  

 

一、道德、道德教育的目的 

众所周知,“道德”这一术语源于拉丁语。起初意味着传统的习惯之意。而“伦理”的源于希腊语,即风俗、习惯、传统型惯例。所谓“道德”可以界定为:“作为某社会对其社会成员或成员相互间的行为的一种约束,为公众所认可的规范的总体。它并不伴有诸如法律那样的外部强制力,而是一种个人的内在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说,构成社会的人们旨在制约行为的一般公认的规范总体,就是“道德”。然而,这不过是道德的一个侧面而已。就是说,作为社会现象和社会来看,道德是那个时代某集团所承认的行为准则的总体。 

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旨在发展“善”,培养“好孩子”、“好公民”。不过,这种“好孩子”、“好公民”是从社会的角度提出来的主张。从个体角度看,尊重个人、实现人格才是它的目的。降生于世的人,为了生存就必须有基本的能力。但教育教育的目标终究是完美人格的实现。每个人必须对自身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正确的思考、判断并能付诸实践。 

二、学校的道德教育 

在现在的社会中,学校是影响儿童最深的一个地方之一,大部分儿童都是在学校学习到很多知识,并且为以后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儿童在童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里的一切都会对学生的成长造成很大的影响。然而,在人的一生中,不仅仅只有学习知识这一件事情,学会做人比学习知识则显得更重要。如果一个人只有知识,不讲道德,那将会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我认为,道德的教育才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灵魂。 

现代学校教育立足于人的完整生命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培养,道德教育就构成了主宰、凝聚和支撑整个生命成长的决定性因素。倘若缺失了德性的生长,那么人的生命的其他部分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可见,教育中人的生命的完整性规定了道德教育的统摄性。实际上,居有统摄状态的道德教育又必然是通过渗透的方式而非依赖于独立时空展开的。在此问题上还存有误区,很多人认为,只有安排了单独的时空,道德教育才会有了现实的抓手,这在实际的学校教育生活中就表现为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活动在时空设置上的冲突。其实,正如德罗布尼斯基所认为的那样,道德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现象,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侵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道德的表达方式也是多样的。因此,真正的道德教育更多地只能借助于各种复杂的渗透的方式完成的,而由此产生的影响最终也就变成人的内在稳定的心性品质。 

1.西方学校的道德教育(以美国为例) 

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与美国国家的性质具有很大的关系。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多民族的国家。美国的年轻,体现出它较少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注重现实,具有进取奋进的特性。美国的多民族,反映出它的多元性文化共存,具有开放、包容、公平竞争的特点。因此,美国提倡的总的道德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全体国民具有这种特性的美国精神。美国又是一个分权制的国家,各州掌管各自的教育事务。因此,很难整体性地描述出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这是因为在美国根本就能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学校道德教育的大纲或计划。然而,通过各州教育改革的文献和对道德教育的规定的及各州学校实施的道德教育方案,也可以大致勾画出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标与内容。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较注重爱国家、对国家忠诚的教育。美国并不在学校中大张旗鼓地向学生宣传要爱国、要对国家忠诚,而主要注重的是通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思想意识和基本技能,塑造具有爱国精神或没有精神的一代人。通过学习没有政治体制、法律制度、国家行政体制及功能、多元化、国家决策过程以及比较美国与其他类型国家的差别,是学生更好地了解美国的国情。注重通过国际理解、交流等国际主义教育,使学生了解美国在国家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其他国家的关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培养有责任心的公民这一目标,在美国的学校中倒是较为明确提出的,并通过专设的课程,使学生了解人人都享有法律上规定的各种文件、义务和责任,懂得尊重他人、遵守各种法律规定、履行自己的承诺等,培养学生具有自我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2.中国学校的道德教育 

个人品德是个人在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自我完善、自觉的和稳定的倾向。个人品德与政治观点等不同,在不同背景的人群中容易产生共同的理解,不易产生明显的分歧。这部分内容即古人“修身”的内容。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个人品德教育,应进行现代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教育;进行中华传统美德和文明社会应具备的品德教育。其主要内容是:正直、善良,诚实,宽容。这些品质为人们所公认,并容易在行为中表现出来。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仅仅把这方面的品质看成是对他人生活的适应,而不是主体人生活的需要,那么这种道德就必然是表面的,注重法律的。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刻苦勤奋,珍惜时间,有责任感,坚持不懈是学习成功的重要条件。责任感、有毅力、自制力这方面的品质虽然被教育者认为是重要的,但学生却并不容易意识到,同时也是最难具备的。这类品德更多地突出了道德行为主体的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能力,其特点是不易通过短时间的道德行为表现出来,甚至没有特定的道德行为作为其载体。这方面的品德体现出学生对于其个人行为和个人欲望的控制能力,是内在的。 

家庭,是学生的安身立命之地;家庭,也是学生的真情爱意之田。社会在进步,人心更重要;家庭在变革,美德值万金。家庭美德教育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珍爱家庭、孝敬父母、勤劳俭朴及文明礼貌的教育。人的生活从家庭开始。教育学生爱自己的家,爱自己的家人,尊敬、关心父母,听从他们的教导和指点。无论大中小学生都要参加家务劳动,培养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珍惜劳动成果。学生有条件的可以勤工俭学,以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教育学生在生活上力求节俭朴素,不追求奢侈享受。虽然有的学生家庭生活条件较好或很好,但还是提倡勤俭朴素,在生活上不要攀比,不要追求高消费;在生活上要互相谦让,互相照顾,这样家庭才能安宁幸福。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法学教育 诉讼法学 法律适用  

    诉讼法学课程在我国法学本科教育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教育部的“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中,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都是独立的一门课,行政诉讼法和行政法合成一门学科。对于诉讼法学的教学内容,哪些应当固守、哪些应该拓展,笔者谈一点个人己见。 

一、诉讼法学教学内容的组成与固守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诉讼法学统编教材的体例和内容,就会发现诉讼法学的教学内容安排有两个基本的特点:第一,体例和知识点与法典几乎是同质同构;第二,理论内容主要是对法典条文的注释。例如,陈光中先生主编的《刑事诉讼法》教材,其第一编“总论”主要对应《刑事诉讼法》法典第一编“总则”;教材第二编“分论”主要对应法典第二编“立案、侦查和提起公诉”、第三编“审判”、第四编“执行”。[1]再如,宋朝武教授主编的《民事诉讼法学》,教材“理论编”包含了《民事诉讼法》法典第一编“总则”的第一章“任务、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教材“制度编”主要对应法典第一编的第二章至第十一章;教材“通常审理程序编”主要对应法典第二编“审判程序”的第十二章至十四章、第十六章;教材“特殊程序编”主要对应法典第二编的第十五章、第十七章和第十八章;教材“民事执行程序编”主要对应法典第三编“执行程序”;教材“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编”主要对应法典第四编“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2]这样安排诉讼法学的教学内容是科学合理的,它的好处在于便于学生迅速地掌握国家法律规定,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现行法律法规。 

以法典为基础、着力注释法典内涵其实是诉讼法学教学的传统风格,在大陆法系各国以及旧中国都存在着这种现象。例如,民国时期陈瑾昆著述的《刑事诉讼法通义》就与当时的“刑事诉讼法”法典有紧密的对应关系。[3]再如日本学者松尾浩也著述的《日本刑事诉讼法》与日本刑事诉讼法典也存在着密切的对应关系。[4]在西方,中世纪后兴起的法学,首先一个流派就是注释法学派。通过对罗马法的注释,传播法学知识、灌输法律理念,对西方法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今天我们进行包括诉讼法学在内的法学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应当坚持这个传统,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当然,言讲诉讼法学的教学内容与法典同质同构、以注释法典条文为主,绝不意味着我们的教科书和课堂教学就是简单的法条释义。理论的铺垫、理性的解剖、理智的批评、理想的建议,在诉讼法学教学中是随时都存在的。比较而言,本科教育着重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研究生教育则以“为什么”或“应该怎么样”为主。笔者认为,可以把我国现行以法典为基础、结合理论论述的诉讼法学教学内容分解为四大组成部分,它们分别是: 

1.基础理论 

该部分主要讲解这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历史沿革、若干诉讼原理和诉讼理念等。[5]台湾学者的教科书也有这部分内容,尽管有人阐述得多,有人介绍得少。[6]??? 

2.基本原则 

这部分基本都是把相应法典中的基本原则加以详细介绍。稍微复杂一点的会增加外国法律中的基本原则和学理上主张但立法尚未采纳的一些基本原则。从法的要素角度看,法律原则是与法律概念、法律规则并列的组成部分。从法的适用角度分析,法律原则有助于准确理解法律、正确运用法律,以及可以弥补具体规则之漏洞。因此,这部分的学习其实非常重要,但常被学生所忽视。 

3.诉讼制度 

诉讼法学对诉讼制度的介绍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三大诉讼法共同的、内容基本一致的诉讼制度,往往称之为“基本制度”,例如回避、合议、两审终审、公开审判、陪审等;另一类是某诉讼法独有的,或者其制度安排有特色的诉讼制度,例如刑事诉讼中的辩护制度、强制措施制度,民事诉讼中的和解制度等。诉讼制度作为比较集中的规则安排,对于确保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是学习的一个重点内容。 

篇7

论文摘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价值取向的素质教育,教学创新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途径。搞好教学创新,要明确教学创新的内容体系,探索创新性教学模式。教学创新的内容体系主要包括教学观念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和教学评价创新。创新性教学模式主要有意义接受性教学模式、问题导向性教学模式、必修课与选修课互教学模式、互动交往性教学模式、主体性教学模式。

“事实越来越证明,我们的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增强的一个主要因素”。说明要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增强国际竞争力,必须提高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教育。发展教育,就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题中要义和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教学创新则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途径。搞好教学创新,就要明确教学创新的内容体系,探索创新性教学模式。

一、教学创新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途径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价值取向的素质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热情和探索性学习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素质是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品质,主要由三方面要素构成:第一要素是创新人格,属动力系统,包括强烈的动机、不懈的追求、学习热情、探究欲望、创新精神、自主性、主动性、好奇心、求知欲、坚韧性等;第二要素是创新思维,属智能系统,包括思维的敏锐性、流畅性、变通性、批判性、发散性、独创性等;第三要素是创新技能,属工作系统,包括创新基础的基本知识技能、获取和利用新知识信息的能力、操作应用能力等。创新教育就应在培养学生这三种创新素质上下功夫,尤其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究欲望、创新精神放在首位。

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但其生存和发展不能脱离开人类社会,就是个体的学习也不能脱离开社会的帮助和支持。通过社会的帮助和支持,个体才能发挥潜能,主动获得需要的知识、能力、技能、价值,有信心、有创造性地应用它们。学校教育正是学生发挥潜能、获得发展的社会帮助和支持系统。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然而,学校教学长期固守的“观念”或“模式”,如“应试教学”严重压抑了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已不适应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而必须改革和创新。

所谓教学创新,就是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产生出新颖、独特教学价值的创造性教育活动。可见,教学创新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或教学内容的增减,而是教学功能上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学革新和教学发展的价值追求。这就意味着,教学创新要给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发展和提高创造教育的、学习的条件。创造了条件,还要发挥其作用,而作用的真正发挥,必须通过学生自身主动的选择、改组和利用,即如果没有学生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再好的条件也不可能发挥真正作用和收到好的效果。第斯多惠就曾说过: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和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所以,教学创新的目的在于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创新的内容体系

教学创新从其内容体系来看,主要包括教学观念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和教学评价创新。教学观念创新,就是要以创新教育思想为指导,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科学的民主先进的教学观念。

如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主体观,就是强调学生只有发挥主体性,才能使其学习更有创造性的成分,才能更主动地获得发展。“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学习者必须“成为他们获得的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但不否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而且体现了教师为学生主体服务的宗旨。确立以能力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质量观,就是把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实现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向以培养能力为中心的转变。科学技术在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因特网的出现,对人来说重要的是需要知识时知道用什么手段、到哪里获得的能力,而不是掌握了多少知识。可见,知识不能忽视,能力更为重要。确立以活动教学为中心的学生发展观,就是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学是师生学校生活的中心内容,活动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表现形式,既能体现学生的丰富个性,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创造的欲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内容创新,就是要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造,因为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教材中,而教材建设又总带有一定的滞后性和局限性。对教学内容的改造应突出“四化”,即教学内容的背景化、教学内容的过程化、教学内容的新颖化、教学内容的应用化。教学内容的背景化是指教学内容产生的社会背景、时代背景、科学背景和知识背景等。教学内容的过程化是指教学内容产生、发展的过程,即教学内容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发展的?发展到了什么程度?还会有什么发展?等。教学内容的新颖化是指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在认真选择教材上的教学内容的同时,选择吸纳与其相关的最新的科研成果,关注最新的科研动态。教学内容的应用化是指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生活、发展的联系程度,即教学的内容要能够帮助学生去思考、解决社会生产、生活、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实现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创新,就是要改革和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又要总结和概括创新教学的经验,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其关键都在于如何使用。这就表明,无论是传统的或现代的、中国的或外国的教学方法,并不是看其本身有多少创新性,而是看使用者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它们。杨振宁教授在对中美教学方法比较后认为,中国学校的授课总是先将一种无可置疑的理论讲出来,然后再用这个理论去解释相关的现象,这种教学方法被称为演绎法。美国学校的授课往往是先讲有关的现象,然后再给出多种理论来解释,至于哪种理论更有道理,需要学生共同参与分析、比较和选择,这种教学方法被称为归纳法。由于归纳法并不预先设定什么强制性的标准答案,鼓励怀疑和批判,鼓励学生自己分析和比较,从而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判断和选择的空间,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评价创新,就是要打破“一把尺子”评价所有学生的单一评价模式,主要包括教学评价改革创新、教学评价观念创新和教学评价方法创新等。教学评价改革创新就是要明确为什么要进行教学评价改革?教学评价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应该进行怎样的教学评价改革?等。教学评价观念创新就是要树立教学评价超前观、教学评价专业观、教学评价合作观、教学评价伦理观、教学评价开放观和教学评价全程观等。教学评价方法创新就是要实施中介性教学评价方法、创造性教学评价方法、区域性教学评价方法、教学质量监控方法和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等。总的来说,就是要采取合格加特长’的学分制多元评价模式””,让等级制评价、形成性评价和保护学生“分数隐私”成为教学的实际行动,适应学生个性差异和潜能差异的需要,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三、创新性教学模式

教学有模式可循,但不能模式化。创新性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模式的规范下,努力把单向传授、被动低效的割裂知识内在联系、忽视应用和社会实践为特征的应试教学模式转化为多向互动、主动高效的具有创新特征的教学模式。它旨在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理解基本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真正实现“减负”的同时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可以在一定创新性教学模式下独立自主地进行创新性学习,发挥主动性、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结合自l己的思维特征和个性品质,寻找、发现、创造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我们通过对教学模式的梳理和改造,认为创新性教学模式主要有意义接受性教学模式、问题导向性教学模式、必修课与选修课互教学模式、互动交往性教学模式、主体性教学模式。

意义接受性教学模式。教学创新不排斥接受教学,还要以接受教学为基础。意义接受性教学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加强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通过积极的思维加工,使旧知识获得改造和重组,产生出新的知识。学生主要是学习间接知识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获取大量知识必须是接受性的。而接受学习不等于机械死记,奥苏贝尔用有意义学习理论对接受学习进行科学分析后指出,它完全可以是有意义的。有鉴于中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在中小学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习还难以成为一种有效的、首要的手段。”因此,使学生出现稳定而明确的有意义学习行为,使学生有组织的知识体系长期保存下来,教师在使用意义接受性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就必须清晰地组织教材。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意义接受性教学是他们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

问题导向性教学模式。教师设计出富有探索性的问题,刺激学生突破传统课程的束缚,进入知识世界去求知。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教师只是“教练”。这就要求教师把自己信奉的知识、价值观及理由“推荐”给学生,并提供与此相关的各种不同见解,学生在讨论中作出自己的选择,决定是否接受教师的观点,或提出自己的观点。这种模式的主要过程是:设计问题一激发兴趣一开展教学一发现问题一小组讨论一解决问题。即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可能性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在开展的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在教师指导下讨论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逐个实施,最后筛选出最佳方案。这种模式,改变了教师“说了算”、一手导演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既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必修课与选修课互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打破了必修课一统课堂的学科课程模式,把学习生活还给了学生,更加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特长,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发展潜能的机会,推动他们主导自己的学习生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初中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高中学校“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

学校在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设置上,应努力处理好国家课程(必修课)、地方课程(必修课、选修课)、校本课程(选修课)的关系,鼓励学生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选修适合自己发展的地方课和校本课,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科技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办出自己的真正特色。这就要求:优化必修课教学,解决好教学目标、内容与授课时数之间的矛盾,努力提高教学效益;开足选修课程中的必修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搞好选修课的自选课程,完善活动课程体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互动交往性教学模式。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的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活动,是一种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相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维度

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是新一轮课改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进,要整体考虑“三个维度”,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一、改进课堂教学内容:由传统的单一传授知识,改进为知识和方法并重。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过分注重传授给学生知识,几乎把课堂教学内容定性为:知识。总是罗列了一大堆语文知识点。著名的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学生中心理论代表人物罗杰斯主张“学会学习”。可见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因此,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应包括知识和方法。在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中学方法,再运用已有方法自主学习和获取知识。尤其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教学中要不断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语文,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方法。正如教学生打鱼,不直接给“网”、给“船”,而是要教会学生怎样“织网”、怎样“造船”,怎样“打鱼”。让学生掌握“捕鱼”的方法,锻炼培养学生运用方法去捕“鱼”的能力。这样,学生掌握了学习语文的方法,今后的终身学习就有了支柱。

1、在阅读教学中,也要将基本的阅读方法列入教学内容,要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例如,结合《在山的那一边》、《金色花》等现代诗歌教学,重点进行朗读训练,教会学生朗读的技巧、方法,学会处理停顿、轻重音、缓急、扬抑、悲欢等。学会借助语音、语调及肢体语言等方式方法表达感情。阅读诗歌的最佳方法就是多诵读,反复的读,即能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诗歌阅读教学中,就要以朗读为重头戏,促进学生感悟意象并体验情感。说明文教学就要注重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征,理清说明顺序,了解说明方法。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学会阅读的几种方式:浏览、略读和精读;默读与朗读;速读等。

2、提高阅读效率的方法。例如,“抓文眼”就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背影》、《台阶》、《老王》三篇文章的教学,其中的一项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文章的一种方法,即抓“关键性语句”或“抓文眼”。“抓文眼”能有效提高阅,是学生快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重要方法。要提高学生的这种能力。那么,在教学《背影》的过程中,就要重视指导学生阅读中抓住关键语句,引导识别,体会作用。从整体来说,体会抓住全文的文眼:“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一句,及几次的“背影”语句。从片断来说,文章第六段是重点,要深入理解和体会此段的内容和情感,可以借助抓几句“文眼”。这一课学完后,接下来的《台阶》和《老王》两课,就要引导学生运用这一方法来阅读。《台阶》中抓住“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句,《老王》中反映几件事的句子。当然,以后的许多文章都会有,如《陋室铭》全文“文眼”:“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句,凡此等等,在适当的机会,就要提醒或检查学生是否已学会了此方法。

二、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改“单法”为“多法”。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适当新颖”原则,指出教学模式及方法的“适当新颖”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密切结合教学目的和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求知心理,创设情境,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和实践。

语文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语文课单一的“传授”方法,充分运用现代教学的方式、方法、手段。运用多种教学法进行教学实践,结合不同的课文,寻找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这样,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法进行教学活动,将极大地培养和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哈瓦德.加德纳提出的“多重智慧”理论也为此提供了理论基础。教学要注重“多重智慧”,就要求课堂教学要多方法,多形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1、教学方法选用。例如,《春》可以运用传统的引导启发法;《济南的冬天》可以运用问题教学法;《山中访友》可以运用体验教学法;《秋天》可以运用成功教学法。这样,各种教学法的交叉,将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将化“死水一潭”为“流水不腐”。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当然,一节课中,有时也需要多种方法相结合,既运用启发法又运用讨论法等,这要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

2、多媒体教学。充分、综合运用多媒体,有效改进课堂模式。例如,在《背影》一文教学中,不妨做些课件。用powerpoine格式将课堂教学重点、基础知识点、各个教学环节中涉及到的重要内容以及学习方法做成幻灯片。用flash格式将课文重点段的朗读做成音像课件,用于朗读示范。下载中央电视台电视诗歌散文《背影》:父亲过铁道片断(rm格式),借以加强朗读训练,朗读示范,加深对背影的直观感受,助力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更加深入感受父亲的关怀,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和情绪,参与情感的体验。

3、软件或网络教学。还可以运用网络电脑或借助软件进行教学活动。以游戏形式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过关、思维训练及能力训练。如:借鉴诸如北京发现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能力教学模式”:融会贯通多媒体课堂。充分利用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开发的教学软件。

4、室内课与室外课相结合课。为什么语文教学总要在教室内上呢,如《行道树》、《秋天》等这样的课,如果把它放在室外来上,不是可以“文”“景”结合吗。让学生置身于自然界之中,亲身去感受和体验,以此进行“人文对话”和“人景交融”。

5、课堂讲授与课堂实践活动结合课。这样的课型,意在提供平台,让学生走进课文所描写的内容里,进入角色中直接去体验感受。如:《石壕吏》,让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组织一堂短“剧”演出,让学生将课文搬上“舞台”。成立几组剧组,由学生自行组织组合,还可对各组的演出进行评比,也还可组织进行剧评,以提高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和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

篇9

关键词:高职学生 入学教育 大学认知教育

大学新生的适应性问题早已引起众多高校学生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鉴于高职学生的特殊性,高职院校学生的入学适应性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入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对高职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其中,高职学生对高职教育的认知情况影响着高职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规划,甚至影响其今后的职业与人生规划。大学认知教育是高职学生入学教育的基础和核心,不容忽视和懈怠。

一、大学认知教育的涵义

大学是什么?大学教育将给予我们什么?我们如何度过三年高职生活?这是每一个高职学生都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回首三年,很多高职毕业生往往发出这样的感叹,如果让我高职三年重新来过,我一定不会是现在这样。我们有理由相信经历过在实践中检验过的高职学生,重新来过都会比现在更好。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对大学有了明确而清晰的认知,大学才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认知或认识在心理学中是指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大学认知就是对大学的形成、发展和使命,包括大学的理念、制度和文化,特别是大学生的角色与任务,形成全局性的认识、判断和理解。高职学生大学认知教育就是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和促进高职学生对高职教育的形成、发展和使命以及高职学生的角色与任务形成全局性的认识、判断和理解。

二、大学认知教育的目标

高职学生大学认知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首先,它可以帮助学生顺利适应大学学习生活,为圆满完成学业打下坚实基础;其次,其深层价值在于引导学生跨越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再次,其现实意义在于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学生成才。因此,高职学生大学认知教育的目标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帮助学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

从中学进入大学,高职学生很容易处于一种迷惑、盲从或者放纵的状态。很多学生到了大二才在茫然中意识到合理安排高职生活的重要性,但又因缺乏合理规划的能力而无从下手,眼看时间已过去大半,也就心有不甘地跟着感觉走了。大学认知教育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教育管理活动,帮助学生从迷茫状态中摆脱出来,提前认识、合理规划自己的高职生活,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引导学生适应、熟悉、规划高职三年时光,帮助高职学生顺利成才,是高职新生大学认知教育的首要目标。

(二)促进学生实现人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然而,在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下,中学教育大多片面追求升学率,加重了学生的学业和心理负担,忽视了学生德育心理等问题。成长在相对封闭环境中的高中学生,往往缺乏个人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的能力,自主意识比较差。特别是升入高职的学生,大都存在学习习惯、意志品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大学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成长期和缓冲器阶段,如果不能形成较为完备的自主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将对今后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帮助学生跨越人生发展障碍,顺利走向实现生的全面发展的道路是高职学生大学认知教育的第二个目标。

(三)促使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认知教育还有一个目标是对未来职业发展做出初步规划。高职教育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教育,其教学内容围绕生产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岗位需求进行设计。大多数学生的职业生涯将和高职期间所学的专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高职学生能否在入学初期就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建立明确的目标,做好合理的规划,将直接影响到高职学习生活的质量和未来事业的发展。

三、大学认知教育的内容

(一)“大学”教育

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大学的起源、发展,重点学学的理念和文化,使学生尽快了解大学实质,体悟大学精髓,为学习和成长提供精神支撑,帮助学生尽快确立高职生活的方向性。大学的共同特点就在于倡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追求真理是科学精神的核心价值。教师要教育高职学生崇尚科学,精益求精地学好专业知识,并且能创新,敢实践。真、善和美是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如果缺乏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力,常常会陷入精神世界的空虚和贫乏。科学精神和人文价值是高职学生大学认知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高等职业教育

1.明确高职教育的基本问题。一是高职教育的定位。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二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即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三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即校企合作,“双赢”共进,大力培养职业技能。

2.确定高职学生的角色与任务。教师要让学生树立“责任以行,能力为重,创新是魂”的理念,使学生顺利度过大学适应期。首先,要学会在“三个世界”里学习。一是知识世界,即通过课堂学习和阅读书籍增长知识。二是经验世界,即培养专业能力,主动实践,积极锻炼,学以致用。三是虚拟世界,即学会利用网络时代,获取资讯,获得多方面资源支持。其次,要掌握三种学习方式。一是自主学习。真正的教育必然是自我教育。大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由选择的空间,学生要逐步从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要有所守有所放,有所为有所不为。二是合作学习。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生应充分发掘和利用自己同伴的精神文化资源,互相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合作共事的能力。三是体验学习。开展技能训练、参加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参加专业社团活动等,都是体验学习。在体验的过程中,学生能巩固知识,生成能力。三是要把握三个学习重点,即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学生还要了解专业发展的“前沿”,关注专业发展的新成果、新技术,形成“特色”,让自己学有所长。

(三)人生与职业规划教育

大学教育在人的一生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一个人生涯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学生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只有那些在高职阶段个性化地塑造出个人竞争优势的学生,才能更顺利进入职业生涯的轨道,少走弯路。因此,高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我设计尤为重要。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应初步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早定目标,学有所向。教师则应引导学生综合分析与权衡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特点,对自己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从而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大学认知教育为学生学习与修身指明了方向,促进学生奋发进取,甚至会影响其一生。因此,做好高职学生大学认知教育甚为关键,且刻不容缓。

作者简介:

篇10

关键词 整合 扎染艺术 课程资源 切入点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0076-02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为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不仅设置了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框架,而且强调学校和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形成具有良好适应性的丰富教学模式。从课程资源以及时展的要求来看,教材不但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而且其作用呈相对下降的趋势。所以,在认识上要打破教材作为惟一课程资源的局限,合理构建课程资源的结构和功能,即使在教材的开发和建设方面,也需要进行结构上的突破,体现时展的多样化需求。课程资源的开发要适应地区的差异、不同学校的特点以及学生的个别差异,从学生兴趣与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精选对于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于技能,及时反映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尝试以多样、有趣、富有探索性的素材展示教育内容,并且能够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课程实施更多地应该是如何更好地“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

扎染艺术是具有悠久的历史,凝聚了几千年的文化精神,是中国古代灿烂纺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人类工业化的进程,在机器印染工艺的冲击下,传统印染工艺因其特有的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需要。怎样让祖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继续传承下去并适应新的时代,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更有责任和义务,来继承和发扬中国民间传统扎染的知识和技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门艺术,把中国传统扎染艺术发扬光大。

教师通过对民间艺术资源扎染内容知识的扩展,结合学校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民间扎染知识和技能,促进中国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把扎染引入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是进行审美教育、创新教育和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教师结合教学选择教材中相应的切入点将手工扎染渗透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对传统扎染艺术知识的教学,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调动教师进行美术课程资源研究的积极性,在传授民间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课程资源观。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学生通过对扎染艺术的学习,体会扎染艺术的魅力,加强对祖国文化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教师怎样能把课外的资源与教学内容进行相互整合是关键。我们在教会学生手工扎染技法的同时,寻找美术课程中的与手工扎染相关联的地方,将课外资源与课程进行整合形成自己的校本教材。《文化衫的设计制作》是一节设计应用.领域的课程,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文化衫主要设计类别与功能,在认识文化衫的主题、风格、色彩、材料等设计要点的基础上,融入相关的扎染技法的制作。例如文化衫的领口与袖口,教师要教会学生简单的串缝法,用这样的针法可以染出二方连续样式的图案,而文化衫的前胸或后背,根据学生对扎染技法掌握程度不同,可自由选择,自由捆扎法,夹染和扎染结合的方向,或先缝再扎的方法,这样学生就能运用扎染的方法制作一件文化衫。《墙壁小装饰》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课业内容中也涉及到一些“造型.表现”领域的知识,是一节既重设计又重情趣的课业。学生通过欣赏形式各异、风格多样、材料不同的墙壁小装饰,了解装饰作品的基本知识,探究装饰作品与空间环境的关系,体会装饰作品可以烘托和提升空间环境的艺术品位,提高创造美好生活的兴趣,愿望和能力。学生通过几年扎染技法的学习,已经能设计出简单的图案,染出一幅漂亮的扎染作品。让学生用各种材料与扎染作品相结合,大胆创造制作出一幅幅壁挂作品。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把几个课例课程整合前后对比,用表格的形式呈现:

美术课程的整合不仅提高了美术教师之间的凝聚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生主动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推动了学校德育、文化的建设,形成了学校教学特色。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明显提高,一批优秀教师在不断成长,他们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有了明显的转变,专业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随着课改的深入开展,美术教师积极参与课改和课题的研究。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方向完善思路,进一步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学模式,课堂效率美术教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