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教育概念范文
时间:2024-02-21 17:46: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园语言教育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幼儿园通过语言教学发展幼儿语言,即是止目的又是手段。
所谓目的,是指通过语言数学,让幼儿正确掌握语言这个交际工具。因为幼儿阶段是语言发展特别是掌握语音的关键时期。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幼儿实施语言教育,帮助他们获得倾听、表述、欣赏、阅读等语言经验,促进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使他们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得到发展。
所谓手段,是指语言是向幼儿进行各方面教育的工具。语言在人的认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反映现实最重要的工具。它不仅能使幼儿直接地去认识事物,而且还能使其间接地、概括地去认识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语言和认识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制约,只有很好的掌握了语言,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语言对幼儿的思想品德教育也非常重要。向幼儿进行各方面的教育,总是通过语言进行的。在日常生活中、游戏中交流他们共同体验,表达他们的情感,也总是离不开语言。这些交流对培养幼儿的集体感,建立友好的集体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促进幼儿使用和掌握语言。可见,语言在幼儿教育的全部工作中,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贯穿在一切活动中,是幼儿思想全面发展的工具。
二、幼儿园语言教学的特点
(一)幼儿园语言教学主要是进行口语教学
口语是语言的基本形式,人们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总是先掌握口头语言再掌握书面语言。在幼儿阶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他们的口头语言,不仅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而且也符合人们掌握语言的一般规律。
幼儿园语言教学主要是进行口语教学,是区别于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之点。
(二)幼儿园语言教学,主要是在幼儿实际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的口语
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不要求给幼儿讲授语言方面的知识,而是要在幼儿与周围人们的实际交往过程中,在幼儿的各种活动中,引导幼儿去掌握语音词汇和口语形式。因此,幼儿园不仅要有目的、有计划地上好语言课,而且在幼儿生活的各个环节,都要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语言。
(三)发展幼儿语言要和认识相结合
幼儿词汇的丰富,概念的形式,都要以具体印象为基础。幼儿只有认识了具体物体,才能掌握代表具体物体的符号――词。幼儿只有掌握了大量的具体事物,才能形成某方面的概念。另一方面,幼儿只有掌握了语言,才能使认识精确,并使其成果得以巩固,才能逐步使他们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幼儿园语言教学目标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的幼儿园语言教育只提教育任务和要求,不提教育目标。80年代以来,人们才开始探讨语言教育上目标的问题。“目标意识”的增强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教育观念转变的结果。正是在充分认识到幼儿园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儿童发展之后,我们才意识到,有了符合儿童发展需要的教育目标,才能在教育过程中产生统领的作用;二是课程研究的结果。在探讨幼儿园课程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具体而明确的教育目标是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先导。
长期以来,幼儿园语言目标的制定,侧重知识技能的掌握。而新《纲要》指导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目标更多的注重幼儿情感、态度的培养,关注的是幼儿的终生发展。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新《纲要》中语言教育目标。
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能清楚地说也自已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从以上目标可以看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及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要落实这些目标,发展幼儿的语言,关键是为幼儿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去扩展幼儿的经验,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四、幼儿园语言教学的实施途径
幼儿语言的教育活动是特殊的语言学习过程,目的是使幼儿主动地获得语言经验,从而获得语言的发展,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施。
(一)运用幼儿文学作品进行教学
幼儿文学是丰富幼儿知识,发展幼儿智力的重要途径。文学作品的语言,是以经过作家加工过的艺术语言。优秀作品中的语言都是简练、生动、富于情感的。通过文学作品可使幼儿初步感受到汉语的丰富多彩和优美的词汇,培养他们学习语言的兴趣,幼儿文学作品和一般文学作品一样,是作家按照一定的审美观念来反映生活,塑造形象的,所以它对发展幼儿的美感和审美能力,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幼儿文学是向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工具,好的幼儿文学作品能通过生动形象的任务和情节,使幼儿认识到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应该学习什么,不应该学习什么。能激起幼儿模仿的愿望,把他们所学到的好品德见诸于自己的行动。
1.故事教学
故事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题单一,故事性强,情节生动,层次清楚。它着重叙述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结果,使幼儿对事件的经过有一个完整而清楚的印象,是幼儿比较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活动能发展幼儿运用语言进行讲述的能力。我在教学活动中经常会用到的故事有《聪明的鱼妈妈》、《小兔乖乖》、《猫和老鼠》、《小马学吃饭》、《小兔了找太阳》等。
2.儿歌和散文教学
儿歌和散文是幼儿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丰富幼儿各方面的知识,发展儿童观察、想象、思维、记忆等认识能力,同时又能培养和训练幼儿语言的准确和表达情感折能力。我经常会挑选一些想象丰富,内容生动且语言优美的儿歌和散文作为教学内容,如《片片飞来像蝴蝶》、《小牙刷》、《笑》、《绿色的梦乡》、《青蛙和星星打电话》、《春天》、《小雪花》等。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学习,丰富了幼儿的词汇,对发展幼儿的语言起了重要作用。
(一)运用游戏进行语言教学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游戏又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一种活动。它能给幼儿带来快乐,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习得知识。因此,健康的游戏是幼儿园独具特色的教育手段。幼儿园语言游戏主要有教师引导下的角色游戏和幼儿自主游戏。
(二)幼儿园日常生活动的语言教育
幼儿的语言发展是通过在日常的语言习得和有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中获得的语言经验实现的。作为教师要掌握日常生活中语言教育的基本策略,了解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专题活动。
第一、日常生活中语言教育的基本策略
1.把握日常生活活动,挖掘随机性谈话契机
(1)利用日常交往情境,指导幼儿学习语言。
(2)建议生活常规、提高幼儿理解语言和执行语言指令的能力。
2.创造双向互动的情境,营造口语际的氛围
篇2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幼儿园的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幼儿园语言活动方面。幼儿在六岁以下会对具象事物比较感兴趣,且容易理解和掌握,对抽象的语言和文字教学难以理解。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在音乐活动中加入图谱方式教学,该方式形象、生动,更便于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可以将图谱运用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提高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和掌握的水平。本文主要针对图谱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的应用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更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图谱;幼儿园语言活动 ;运用;研究探讨;建议措施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承担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希望,所以提高幼儿园教学水平的研究力度是一个重要的任务。幼儿园对抽象的语言难以理解和掌握,所以需要通过具体、形象的画面来提高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在进行语言活动中,可以采用图谱的方式进行教学。因为图谱具有便利、灵活的特点,可以生动的将事物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清晰的描述出来,然后在描述的过程中加入情感和灵魂,真正的实现幼儿跟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一、图谱在语言活动中的作用
1.利用图谱可以很清楚、明确的将文字所要描述的内容表达出来,含义深刻,意味深长。图谱跟文字在本质上有共同特性,就是通过图谱或者文字可以将包含的内容表达出来,但图谱具有其灵活性,在进行表达时可以让幼儿更清楚地的理解图谱中的含义,避免了文字叙述的冗长和繁杂,让幼儿可以轻松自如的进行学习。因为幼儿对图幅的画面会比较感兴趣,学习起来也会更有劲,体验到教学活动中的丰富多彩。
2.利用图谱中生动和形象的图像,可以让幼儿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想象力,对事物产生了好奇心,逐渐激发起探求新鲜事物的欲望。这样就可以将图谱跟语言结合在一起,共同发挥出作用,提高了幼儿表达语言的水平和能力。
3.利用图谱的效率更高,可以方便随时进行图谱讲述。在一些语言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遇到幼儿提出的问题,教师没有准备,不知道该用何种语言进行描述和表达出来。这时就可以在黑板上进行简单图谱的绘制,根据图谱的内容来边观察、边讲述,这样就可以很方便的将语言的内容进行表达,提高讲述信息的效率和质量,幼儿也可以更明确。
二、图谱的种类
在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可以使用多种多样的图谱样式,但对于不同的情况需要具体分析,根据需要学习的内容和性质,分析幼儿的具体情况,然后制定相应的图谱类型。通常使用的图谱形式有文字型图谱、图画型图谱、图表型图谱和符号型图谱等类型:一般来说,如果是帮助幼儿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提高记忆力,还是采用图画型的图谱进行讲解,提高其记忆水平和思考水平;对于教学活动中难度较大的问题或者是突破性的问题需要采用文字型图谱进行叙述和表达,同时搭配符号型的图谱;图表型的图谱主要是用于总结性活动过程中,发挥其价值和优势。
幼儿的各种活动中都可以运用图谱教学法进行,包括了科学活动、建构活动、音乐活动和体育活动等项目中,并要根据活动的类型和特点来选择适合的图谱教学方式。通过在各种各样活动中穿插图谱,可以将活动过程中难以表达或者难以理解的问题用图谱的形式进行描述和讲解,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和理解效率,更好的掌握语言活动过程中的内涵和思想。
三、利用图谱辅助语言教学活动的注意事项
1.将图谱教学引入到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可以开门见山的将幼儿的注意力引入到图谱中来,摒弃了传统的问题导入、歌曲导入、角色导入、小故事导入等方式,大大的提高了“导入效率”。其中在利用图谱导入语言活动时可以分为两种方式,其一,为使得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更好的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和价值,从整体上感知和把握文学作品中的精神和内涵,所以就需要绘制一些较为精美的图画,让幼儿大致理解到作品的主旨,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其二,直接将要讲述的问题导入到语言活动中去,然后采用图谱的形式进行表达和概括,该方式对于有意义和价值的故事性活动比较有效。
2.很多文学作品中会涉及到一些具体的故事情节,或者某个环节较为复杂,单凭文字叙述,对于幼儿来说理解上存在很大困难,记忆就更困难了。所以要想合理的表达出曲折复杂的故事情节和文学思想,就需要利用图谱方式来“讲述”。例如在学习“狼和羊”的故事时,幼儿对狼的概念和羊的概念比较陌生,对于狼跟羊的关系更就搞不清楚了,所以就很难理解狼和羊的曲折复杂的发展过程。这时教师可以采用小图谱的形式,绘制多个图谱让幼儿首先要明确狼和羊的概念,然后交代狼和羊之间的误会,进一步叙述故事的环节和内涵等。
3.利用图谱的形式进行语言活动教学,可以加深幼儿对事物的记忆。一些文学作品中会出现拗口和难以想象的情节,幼儿进行叙述时就会遇到很大困难。因此采用图谱,帮助幼儿在理解整体意思的基础上可以快速的进行复述,提高复述作品的效率和质量,这样还可以提高幼儿对文学作品中内容的理解。同时,利用图谱进行幼儿语言活动教学,还可以为创编做出贡献,在整个创编环节中,教师可以采用图谱对幼儿的记录情况进行创编,然后讲评,有助于讲评工作的进行,提高了效率。
4.教师通过讲评过程的中的图谱来辅助语言教学,梳理了知识的结构,提高了掌握基础知识和内容的能力,对幼儿自主评价能力也有所提高。
四、结合语
幼儿的语言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跟其他语言活动有根本性的差别,幼儿天真无邪,对事物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较浅,所以对很多事物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困难。为了提高幼儿在语言活动过程中的理解能力,让幼儿更快、更好的掌握文学作品中的内容,理解活动的思想和内涵,就需要加大对图谱教学法的研究和探讨,提高图谱教学法的运用水平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万黎. 上海市幼儿园教师语言领域教学知识的现状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2]李晓萍.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课堂提问的观察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3]张伶.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 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2007,02:102-106.
篇3
关键词:幼儿;学习;语言教育;问题对策
幼儿语言教育教学即幼儿在幼儿园教师的带领下学习适应社会的语言的过程。在整个幼儿语言教学过程中,幼儿是课堂主体,语言是客体,主要目的是让儿童认知语言、理解语言,能与周围的语言环境进行自由的相互交流,为适应未来的发展奠基。
一、当前幼儿语言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重视不够。幼儿与中小幼儿不同,其尚未形成基本的自理水平。因此,家长认为幼儿学不到任何知识,将幼儿园当成托儿所,更多的是将儿女寄托在幼儿园,重视儿女的身体健康,忽视儿女的学业,这种现象在区县基层幼儿园表现得尤为突出。同时,一些些自办幼儿园适应家长的心理要求,更多的是帮忙“看小孩”“当保姆”,在教学方面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很多专业教师被排挤到位,而具有经验、能够照顾小孩的成为热门人选,以致幼儿教学名存实亡。
(2)教学方法欠妥。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因对象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别。幼儿对新鲜事物会充满神奇感,更愿意投入到对神奇事物的学习当中。然而当前的幼儿园教学忽略了幼儿的实际情况,在语言教学中创新不足,课堂设计单一,幼儿学习关注度不高。在教学课堂设计方面,幼儿教师太过随意,自认为幼儿年龄小、不懂事,自己可以随意应付,课下备课不勤奋,课堂上把幼儿当成看客,不能正确引导幼儿学习语言。
(3)内容脱离实际。幼儿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方面缺乏深入思考,对幼儿所处的环境没有过多的研究和分析,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或按照课本,或按照个人逻辑,或参照其他教师,以致教学内容或超过幼儿理解范畴,或没有结合实际造成理解困难,或吸引力不强。
(4)师幼关系不融洽。按照先进的教学理念,幼儿和教师应当站在同一平台进行沟通交流。幼儿处于成长初期,对外界的认知需要教师的引导,而教师应当在此刻做好模范作用,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这就需要幼儿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师生不对等的观念,放下身段,融入他们的生活圈。
二、对幼儿语言教育教学的几点建议
结合自身的幼师经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如何提高幼儿语言教学水平呢?
(1)明确教学目的。幼儿语言相比较中小学教学来讲,更具有实践性。中小学生学习的内容在实践中不一定用得到,其多数是靠考试成绩评定水平高低。而幼儿语言教学则是让幼儿学到在实践中与人交流的能力,即听得懂别人说什么,能表达出自己想说的,更进一步就是培养幼儿礼貌的习惯。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以此为目的,不应脱离教学的宗旨,让我们的教学真正服务于幼儿的发展。
(2)贴近幼儿实际。在教学中,幼师首先要掌握幼儿的思想认识和对外界事物的学习规律,站在幼儿的角度分析问题、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然后结合幼儿周边存在的人、物或自然现象等进行教学,让幼儿能够直接感觉到教学内容。比如,在讲解“猴子捞月”这个成语的时候,首先明确教学目的,即让幼儿理解“猴子捞月”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哪些时候可以用“猴子捞月”表达自己的意思。其次,认真思考做好课堂设计,结合“猴子捞月”的故事,在不同的阶段设定不同的问答和活动环节。比如,在讲到“老猴子说:快想办法把月亮捞上来”时,可以让幼儿猜猜猴子是怎么捞月亮的?再如,在讲到猴子捞月亮的环节时,准备相应的器材,让幼儿体验捞月的过程,认知水中成像的概念。然后,分小组讨论“猴子捞月”的意义,让幼儿结合实践造句。最后幼师适当对故事进行展开,讲解月亮方面的物理知识以及我国关于月亮的传统故事;讲解水中成像方面的知识,组织幼儿开展相关的活动。上述的教学内容“猴子捞月”虽然在实际生活中不曾常见,与幼儿的实践又差距较大,但通过设计,把幼儿周边环境中的自然现象引入课堂,既激发了幼儿的自主思考能力,又挖掘了幼儿自身的创造力。
(3)丰富教学形式。幼儿教学内容虽然简单,但在教学形式方面则千变万化,需要花心思去思考、去准备。幼儿教学的形式主要包括传统的课堂教学、丰富的课外活动以及教学活动,在活动设计方面应当多采用游戏的方式,让每个儿童都参与进来。对于游戏的设定需要结合儿童的特点进行,既简单、容易理解,又能让幼儿都参与进来。比如,在教幼儿认识动物时,让幼儿通过学习每种动物的叫声和走路姿势,达到教学的目的。
(4)融入儿童的世界。对于一名幼师,能够融入儿童的世界是衡量其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当幼师融入儿童的世界,其个人不仅会接受纯洁心灵的洗礼,人生观念得到提高,对幼儿的教学也能够游刃有余,找准学习的关键所在,让幼儿真正体验语言交流的魅力。综上所述,在幼儿语言教育教学中,克服问题的关键是客观把握幼儿的实际,通过经验积累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从而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有效教学,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蒋俊华.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学指导语策略之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
[2]李晓萍.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课堂提问的观察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篇4
关键词:幼儿语言 教育情境 原则环境评价作用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人们的彼此交往离不开语言,尽管通过文字、图片、动作、表情等可以传递人们的思想,但语言是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方便的媒介。德国知名学者威廉・冯・洪堡曾经说过:“每种语言都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智慧。”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代际的传承。但是目前,我国的汉语随着世界大融合的趋势已经呈现退化趋势,很多人不重视本国语言的学习,以为能开口发出声音就是语言,其实不然。因此,进行语言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幼儿语言教育。《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培养幼儿正确运用语言交往的能力,而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幼儿具有学习语言的巨大潜能。因此,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我们必须给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关键期得到科学、系统、且有个性化的语言教育,全面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下面是我对语言教学方面的几点见解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乃是激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在幼儿语言教学中运用“情境”开展教学,能把概念具体化,传授方式趣味化,变灌输为感悟,变说教为体验,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的认识与情感相结合,引起情绪的共鸣,促使幼儿全面发展。所以,面对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在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做到创境激趣、以趣激学、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自主地探索获得语言知识。
二、善于借助幼儿活动来启发、引导、促进幼儿对语言的学习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相互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体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
例如,我们可以在教室的墙壁上开辟语言角,布置图片内容,供幼儿讲述,还可以故意让图片不全,培养幼儿续编故事的能力,从而拓展了幼儿语言、思维及叙述能力。此外,我们还可以设置娃娃家区角游戏,让幼儿观察爸爸妈妈在家做些什么事情,教师在玩游戏时以客人的身份去做客,引导幼儿在游戏时交谈,尽可能让他们多说,引导他们在游戏时用语言来表达自己要做的事情。幼儿在游戏中不仅获得了游戏的乐趣,更重要的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不断地提高,语言不断得到升华。当幼儿在学习语言的活动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对提出的问题给予点拨。
三、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注意言传身教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教师,不仅承担着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的重任,还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责任。这要求教师必须言传身教,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幼儿园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的影响十分大,甚至是一生,所以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们要不断进行深入的学习,加强自身良好的文化素养,将要求内化到自身的行为实践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改变幼儿,这样才能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驾轻就熟,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语言的方法,让幼儿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教师要学会爱每一个幼儿,善于观察幼儿,尊重每个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规范,待人接物要有礼貌,真正做到以身示范,使幼儿的思维活跃,快乐健康成长。
四、要重视在语言教学中评价的作用
幼儿发展评估要“在日常生活中与教师教学过程中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平时观察到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行为表现和积累的作品是评价的重要依据。首先,评价要有真实性。只有在真实的生活和实际生活中进行评价才能有针对性,促进幼儿的发展。比如,我们在要求复述一个故事的过程中,我们预估到幼儿会犯的错误,但此时,我们不应对幼儿进行提醒和警告,而是等他复述完毕之后再进行合理的建议,这样就能帮助他在真实的语言生活中规避错误。对于幼儿语言的评价,我们要对幼儿在学习语言过程中的努力认真进行评价,这样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力,激发他更加热爱学习语言的兴趣。
总之,幼儿期是掌握语言的关键时期,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就成为幼儿语言教育必然的任务。幼儿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达到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效果。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为幼儿创造一切机会,满足幼儿“说”的愿望,使幼儿想说、会说、喜欢说、能说,进一步提高幼儿语言的发展,使幼儿语言不断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唐超,王悦.维果茨基的心理语言观及其对幼儿教育的启示[J].学理论,2010(27)
[2]赵寄石,楼必生.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
[3] 黎红.丰富语言教育活动,促进幼儿语言发展[J].基础教育研究,2002(S1).
篇5
幼儿的语言学习主要是在与他人交往和在运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完成的,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语言既是指学习的内容,又是指他们进行自我表达和思维的工具。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和学前教育实践证明,幼儿时期是人类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是语音、词汇、语法,或语言交际功能方面都处于迅速发展时期,在这一阶段,如果能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加上适宜的丰富多彩的刺激,幼儿语言的发展将会突飞猛进;而如果错过这一阶段,或给了幼儿不恰当的示范和指导,那么孩子很可能在将来出现语言障碍,甚至形成不良的语言交往习惯。因此,从小培养和发展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让幼儿正确运用语言,对幼儿的成长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幼儿语言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困境
在高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根本途径。为了全面提高幼儿的素质,我们把提高幼儿语言能力作为提高幼儿整体素质的切入点,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艰巨的任务。然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的同时,在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具体的困难与挑战。
近年来,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都在提高,也意识到发展幼儿的语言很重要。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不高。相对于城镇地区的教育普及程度,农村地区发言仍较为活跃,人们习惯用方言交谈。环境的限制,家长普通话水平的参差不齐制约了幼儿规范语言的学习。因此,幼儿的语言教育应融合多种理念来开展。
三、幼儿语言教育中情景创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情境语言教育是创设以儿童生活为中心的语言运用情景的一种教育方式,让幼儿置身于类似于真实的情景之中,通过幼儿的参与、联系、扮演情境角色,按情境角色的要求学会表达,从而获得不同生活下运用语言的能力。
对于幼儿来说,语言不仅仅是学习的对象,更是与人交往、学习所必须掌握的本领,是生活的工具。那么,怎样才能让幼儿学好语言,用语言与同伴交往、与别人交流,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别人及时了解自己的需求和内心想法呢?
四、幼儿语言教育中创设的策略探索
幼儿的情感体验具有明显的直觉性、形象性,总是在一定的道德活动中产生的。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设计语言教学,便于优化语言教学,也便于在情绪上感染幼儿,为幼儿提供尽可能丰富的语言环境,促进幼儿智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幼儿的情感和语言观念,以直觉的情感与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为主要形式。幻灯、录音、实物等都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恰当地加以应用,可以缩短教材与幼儿之间的距离,使幼儿置身其境,为其“知、情、意”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最近发展区”。语文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信息,往往是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操作不能直接发现的信息,往往来自于一个故事,一个童话之中。在《小鲤鱼跳龙门》这样的童话中,可借助各种“鱼”的实物、标本及图画,巩固幼儿有关“鱼”和“鲤鱼”的概念,再启发幼儿动脑筋思考,讲述自己和鱼的故事,从而深化幼儿对小鲤鱼以及人和鱼生活环境的物体、事件的信息,增加新的概念。
实践是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引导幼儿参与实践活动能有效帮助幼儿将认识转化为实践,帮幼儿加深理解所学到的知识。节假日,可要求家长带幼儿参观地方上的名胜古迹、城市建设、企业,让幼儿通过眼看、口问、耳听,直接参加社会实践。来园时,以“演讲会”的形式,引导幼儿讲述调查情况,深化幼儿的认识。通过各种社会实践,不仅可以使幼儿“言之有物”,还可以使幼儿从活动中、从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中受到教育、启发。
教师和儿童是构造愉快学习和交流过程的共同体,创设支持性的语言教育环境,教师是支持者也是平等的交流者。与幼儿交往,重要的行为反应是“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这样就有了与幼儿一起分享和协作的学习过程,通过不同方式探索如何使用语言,在幼儿需要的时候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新《纲要》明确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因而要求“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在各领域活动中重视语言的价值,支持幼儿在活动中扩展语言经验,我们的语言教育就这样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融入了孩子们的生活,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在日常的语言运用中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五、教师在幼儿语言教育情景创设中的作用思考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只有做到时时留心、处处留心,那样很容易发现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空间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当然,教师的语言素质对幼儿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应注重不断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不断促进自身语言综合的素养,才能有效地培养祖国的下一代。
六、结束语
幼儿语言教育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在普及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同样面临着挑战,巧妙设计在教学中,教师、教材、幼儿三者应该是构成了一个互动的教学场所,并不是孤立、单独地存在着,而是以其他两个部分作为自己存在的参照物。三者和谐共振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达到美好的教学境界。
幼儿教学,教师将教学目标外化为一个学生幼儿容易接受的,让幼儿身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厚的情绪氛围可以感受,让幼儿先感受、后表达。幼儿教学,应针对幼儿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以“形”为手段,以“趣”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周围世界”为智慧的源泉,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保证,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求知、认知的乐趣,使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和自我需求的活动。
篇6
关键词:儿歌 幼儿 幼儿语言 幼儿语言教育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学习语言最关键的时期。因此,如何为幼儿创造各种语言习得的环境,调动幼儿学习语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极大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是幼教工作者所关心的话题。儿歌作为一种很好的语言范例,一直以来都深受儿童的喜爱,它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于一体,是幼儿语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一种重要的幼儿教学资源与手段。
一、儿歌――伴随幼儿成长的语言
儿歌作为儿童文学中最古老、最基本的一种文学体裁,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宝贵遗产。清朝文人杜文澜在《古遥谚・凡例》中把“儿遥,小儿谣,婴儿谣”等归入“童谣”一类。《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中则对儿歌进行了这样的阐明:“儿歌是儿童口头传唱的歌谣,中国古代称为童谣。儿歌的概念,是五四后歌谣学兴起后才普遍使用的。”[1]周作人在《儿歌之研究》中对儿歌首次给出定义:“儿歌者,儿童歌讴之词,古言童谣。”[2]本文认为,儿歌是一种以低龄幼儿为接受对象、吟诵性曲调的一种儿童文学文体,具有韵律节奏强、句式整齐划一的特点。儿歌内容浅显单一、通俗易懂,节奏鲜明活泼、生动有趣,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能够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
二、儿歌与幼儿语言的发展
语言是一种符号,它是以反映一定事物而存在。幼儿对语言的认知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从掌握语音、词汇到句子,从不理解到部分理解再到完全理解,逐步形成、逐步完善。在短短的几年间,从反射性发音到呀呀学语再到基本掌握口语,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幼儿在语言习得过程中,一方面从中吸收了各类词汇,扩充了知识;另一方面,随着知识领域的扩大,他们的联想和叙述能力也增强了,促进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儿歌作为幼儿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因其符合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而倍受幼儿喜爱。0―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幼儿对语言刺激非常敏感。幼儿的语言习得能力是以其生理器官的感觉、运动机能为基础的。发音器官、语音听觉系统和神经中枢的成熟是幼儿语言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生理前提,感知觉、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想象能力等心理发展是幼儿语言发生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儿歌的内容、形式非常贴近幼儿实际,易于为幼儿接受。
三、儿歌――幼儿语言教育的新资源
审视当前我国幼儿语言教育的情况,结合儿歌进行教学已成为幼儿语言教育的新兴教学资源与手段。在此,本文主要从内容与方法这两个方面分析儿歌是如何成为幼儿语言教育的新资源的。
(一)儿歌可以成为幼儿语言教学的内容资源
游戏在幼儿生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在儿童生活中,游戏是一种精神的体现,游戏是幼儿理解、体验、超越生活的方式。[3]儿歌是幼儿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它与幼儿的游戏相伴相随。儿歌对于幼儿语言教育的作用也就和游戏的作用联系在一起,使幼儿在游戏中受到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儿歌也是一种语言游戏。儿歌是训练幼儿思维的最好材料。通过对儿歌的设问,启迪幼儿进行思考。如《谁的什么比腿长》:“谁的胡子比腿长?谁的脖子比腿长?谁的鼻子比腿长?谁的尾巴比腿长?虾的胡子比腿长;鹅的脖子比腿长;大象的鼻子比腿长;老鼠的尾巴比腿长……让幼儿通过思考,总结小动物的外貌特征,达到锻炼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通过绕口令儿歌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如《树子和柱子》:“有个小孩叫树子,割草丢了灰兔子。有个小孩叫柱子,玩水丢了黑裤子。树子去找灰兔子,捡到一条黑裤子。柱子去找黑裤子,拾到一只灰兔子。通过对这些形式儿歌的训练,可以极大地促进幼儿对语言的把握。
(二)儿歌可以成为幼儿语言教学的方法资源
儿歌不仅可以作为幼儿语言教育的内容,它更可以作为一种语言教学方法。挖掘儿歌内涵,使儿歌与语言教学相结合,可以形成幼儿语言自主学习的新途径。为此,在日常幼儿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儿歌的特点及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将儿歌与语言学习完美地结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教师可以通过儿歌来达到提高幼儿发音目的。如《躲猫猫》:“躲猫猫,躲猫猫,你藏好,我来找,马上就要找到了,找到我们一起玩。”在这首儿歌中,我们可以集中地练习元音音素“ao”。儿歌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幼儿仔细地学习元音音素,而且还能使幼儿灵活地掌握发音技巧。此外,儿歌还能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幼儿情绪,激发学习兴趣。语言学习是枯燥的,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幼儿喜闻乐唱的儿歌,不但能放松精神,增加语言学习的趣味性,还能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
四、基于儿歌的幼儿语言教育策略
(一)充分开发和利用儿歌语言材料
儿歌是幼儿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语言养料。要发挥儿歌的语言教育功能,必须要首先利用好儿歌这个语言教育的材料。因此,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文化研究者,应重视儿歌的收集、整理、研究以及儿歌资源的开发。其次,利用儿歌进行语言教育必须要基于儿歌的特点,依据和遵循幼儿身心的发展规律。由于幼儿语言学习、语言教育的特殊性,在通过儿歌实施语言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儿歌,传授给他们的儿歌必须符合他们的接受能力,让幼儿易于并乐于接受。如小班幼儿对儿歌的认知主要来自于对儿歌的节奏体验,为此,在小班语言教育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可采用诵读、吟唱的方法来促使儿童学习儿歌,提高幼儿的语言感悟能力;中班和大班幼儿随着探索意识的增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创编或创作儿歌的形式进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此外,由于儿歌本身就是一种口头文学,具有内容浅显、语言通俗等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基于幼儿的模仿特点,促使幼儿在听赏过程中主动模仿儿歌,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二)充分发挥儿歌在三个教育领域的作用
幼儿的语言发展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合力。首先,家庭是儿歌教育的最初阵地和重要阵地。家庭日常的生活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语言交往机会,使幼儿通过实践,练习和运用语言。家庭在对幼儿语言教育上有着不可取代的优越性。如利用亲子活动来调动家长参与念儿歌活动中,和幼儿一起念唱儿歌。其次,幼儿园是对幼儿施行正规化、专门化语言教育的主要场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为此,幼儿园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儿歌教学:通过示范领读和让幼儿朗读,通过幼儿儿歌朗诵比赛等主题活动形式进行儿歌教学,促进幼儿对儿歌的理解,最终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最后,社会教育在幼儿的儿歌教育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领域的儿歌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社会文化产业应该将儿歌与影视、网络、游戏等媒体实现共谋互动,使儿歌成为一种能诵能唱的作品,发挥儿歌更大的教育作用,让孩子们在儿歌中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137.
篇7
【关键词】学前教育 幼儿文学 语言教育 教师口语整合模式
《幼儿文学》、《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师口语》三门课程是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幼儿文学》以婴幼儿文学和婴幼儿心理学理论知识为基础,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懂得作品鉴赏,学会婴幼儿文学作品的创作和改编,形成理论为指导、作品鉴赏为基础、写作训练为提升的三方面有机结合的基础课程特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以下简称《语言教育》)是研究0-6岁儿童语言发生发展的现象、规律及其训练和教育的科学。该课程重视语言活动实践、组织和幼儿园基本语言活动类型的指导策略等。《教师口语》是以普通话为基础,以艺术语言为手段,提高幼儿教师口语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语言水平的课程。三门课程有独立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培养不同的专业能力和素养,课程系统性强,知识结构牢固,分开教学固然有极大优势,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三门课程在部分内容上交集点非常多且相辅相成,联系紧密。在分别教学中,出现了选用的教学材料相互之间关联性小,教学内容重复,资源浪费以及学生实际操作效果欠佳等状况。为了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笔者所在院校针对实际情况,进行了三门课程部分内容渗透融合的教学探索,探索整合教学模式,力图寻找一种科学、经济又有效的教育路径,综合全面地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在实践中获得最大收益。
1.以幼儿文学为出发点的内容整合
1.1以幼儿文学作品为教材线索,融合渗透朗诵和活动设计。
《幼儿文学》《语言教育》《教师口语》交集点集中在对幼儿文学作品的教学部分。学前专业师范生在幼儿园语言领域应达到的实践水平是:能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符合幼儿审美情趣和认知水平的文学作品;再以文学作品的鉴赏、理解为基础,进一步设计欣赏、朗诵、表演等相关语言活动;最后把整个活动方案转化成实际教学活动。完整的过程,涉及到三门课程的核心知识架构,即:对文学作品的鉴赏理解、语言发展规律的把握,活动方案设计能力和艺术地表现作品内容及组织巧妙的教学语言。由于实际运用的需要,三门课程得以在幼儿文学知识及技能运用上实现教学内容的融合渗透、资源高效利用。
以幼儿文学作品为教材组合的基础,重新整理教学内容的结构和框架,涵盖对幼儿文学作品的理解、加工、设计以及对幼儿文学作品的鉴赏、改编、艺术再现、活动设计等。
幼儿文学主要讲授的文学体裁有:儿歌、幼儿诗、婴幼儿童话、婴幼儿故事、婴幼儿图画书、婴幼儿散文、幼儿戏剧几大类别,每一种类别重点介绍其概念、发展、特征、分类和引导鉴赏,在此基础上选择不同类型的作品,作为朗读、朗诵、戏剧表演的内容,在幼儿教师口语课程中重点分析情绪情感的处理方式和表达技巧。幼儿戏剧的改编与表演融为一体。几种类型再放置于活动指导课程的文学作品欣赏、早期阅读活动指导、看图讲述指导类型,设计相应的活动和游戏。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层层深入,将幼儿文学作品从理解到艺术再现,再进行幼儿园活动指导贯穿始终,使理论学习尽快地融入实际,指导实践活动。以幼儿诗歌《小弟和小猫》为例,柯岩的这一首幼儿诗,以活泼风趣的笔调,巧妙地再现了生活中一个寻常的场景。整合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着力引导学生了解的是作品的情趣、想象、人格化小猫的巧妙作用以及“满头满脸都是泥”的顽皮小弟的生动形象。接下来与学生一起分析该作品如何以有声语言生动再现,怎样用表情语气对比出诗歌开头的顽皮的弟弟形象和最后呼喊“妈,妈,快来给我洗个澡。”的害臊、可爱的弟弟形象;人格化小猫的语言、语气如何设计等。最后,根据教学活动设计要求,对本作品进行系列活动设计,如:欣赏活动,绘画活动《我有一个淘气的弟弟》《我有一个爱干净的弟弟》,谈话活动《爱清洁讲卫生》等。幼儿园活动设计实际是深度挖掘作品内涵,并以幼儿能理解的方式组织教学,没有对作品的理解,就谈不上好的活动设计。
1.2以幼儿文学为基础知识,以活动设计为实践运用,调整开课顺序。
三门课程的理论基础是幼儿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等方面的知识。朗诵、表演、活动设计是在此基础上的逐层深入,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充分考虑的文学基础的重要性,将幼儿文学课程安排在最前面,学生在充分理解作品,掌握了作品鉴赏方法之后,才能够顺利的处理情感和抓住作品精髓设计相关活动。幼儿文学课程之后,幼儿教师口语和语言活动指导是几乎同步进行的,为的是能够在学生学习表现作品的同时掌握如何在进入幼儿园之后令孩子们通过系列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感受作品,理解作品,进而体验文学作品的美和情趣。
2.调整教师教学内容安排,改编考核模式
2.1三门课程教师的信息互通和教学交流
由于三门课程有自身的学科特点,讲授课程的教师仍由三位老师分别承担主要课程内容。在整合教学材料部分,三位教师会共同就在作品选择、理解鉴赏角度、情感分析等方面需定期沟通交流,力求在作品的处理上做到贯通一致,避免学生的无所适从。
通过经常长期的磨合和信息的交流,三门课程逐渐由两名教师担任,其中就整合部分的教学内容而言,一位教师能贯彻一致最好。通常在语言教育课程活动设计时,教师将作品如何赏析,情感如何把握、如何做朗读技巧的分析一并与学生进行了讨论并以艺术地声音和综合手段表现出作品,需改编的作品会按照教学的实际需要做调整。由此可见,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需要懂文学、懂作品,懂艺术表达,更需要了解幼儿、深入教学前沿,知道幼儿文学在幼儿园的实际运用才能够使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得到更好的执行,切实提高学前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
2.2三门课程的综合考核方式
《幼儿文学》《语言教育》两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在分科教学的情况下常采用笔试、做考卷等方式进行,侧重对理论、方法等的记忆。《教师口语》课程因其课程的特殊性,常采用个别朗读的方式作为考试形式,体现对艺术语言技巧的掌握。实施整合的教学模式之后,课程在考核方式上有了较大转变。首先,淡化了理论知识的记忆而强化了实际的分析和应用;其次,变个人技巧展示为集体合作,使作品呈现在很大程度上变得形式多样而富有表现力。最后,考试以小组进行实践操作的方式进行,改变了笔试的方式,也使学生从关注课本知识、强化记忆的状态改变为全面关注作品内容和表现手法,关注实践运用。具体的考核程序是:分组搜集作品,分析作品内容,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交流作品的联想与想象等,同时设计集体表现作品的方式,如配乐朗诵、幼儿戏剧表演等,最后是展示对该作品的活动设计,以说课或实施教学的方式完成。对于这样一种实践型的,完整贯通的考核方式,在实际运用中大大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增强了学生关于幼儿文学作品理解表现指导的成熟思考。
3.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优势
3.1三位一体教学成效与学前教育实践结合更加紧密。
长期以来,三门课程在学前领域中承担着重要的专业素养培养重任,希望学前教育师范生在儿童文学素养、分析鉴赏能力、作品表现力、活动设计能力方面均能掌握系统的知识架构,将来能为孩子们介绍更多更优秀的文学作品,使幼小的心灵尽早的浸润于文学的温暖殿堂,教师设计恰当巧妙的方式使幼儿感受文学的魅力,语言的精彩,情感的共鸣,游戏的快乐,形成对真善美的追求和最初的道德价值判断。传统的完全分开授课方式使这股力量无形间有所削减,整合教学模式可以从作品鉴赏到最后的组织幼儿活动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在课堂上掌握的内容可以即刻运用于幼儿园实践当中。如大三的学生在进入幼儿园实习以前,已经起码掌握了若干诗文的背诵、故事的讲述、幼儿戏剧的改编与表演,并根据这些内容设计了若干语言活动指导,学生进入岗位后能较快地开展活动,为自己赢得了信心,增加了勇气。
3.2整合的教学实践有利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优势明显。
综合能力的提升在考核这一环能更加充分地展现出来,用学生自己的话来形容:“这样的考试让我既兴奋又紧张,既可以大胆利用各种资源搜集信息,又不能抄袭,必须得自己消化领悟,才能实施。这样的考试对我将来的工作有更直接的作用。”
3.3三位一体教学内容分合适度。
诚然,三门课程的部分整合,不能抹杀和取代三门课程各自的系统性,因此在教学改革实施阶段,我们只做了部分的融会贯通,这也是根据实际需要所作的调整,即讲授三门课程的时间是分开的,部分内容是整合的。幼儿文学的发展史、作家作品的广泛介绍、创编改编的基本技巧,语言发音基础、基本朗诵技巧和幼儿园多种语言活动指导类型都是不能缺少的独立内容。
本教学改革的意图是为从实践出发,寻找一条综合教学的思路,探索一种新的课程结构。专业的学习是为了实际的运用,课程的设置不能只从相对独立的专业体系出发,也需要考虑从工作实践出发,探索最佳的内容和方式。换一种教学角度和思路,换一种课程建构模式,走出一片新的教学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1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论幼儿文学》主编瞿亚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1月第一版
[4]《幼儿教师口语》主编钱维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
篇8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小学化教学 3~6岁 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2012年国家教育部出台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从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大方面出发将三观:儿童观、教育观、质量观渗透到幼儿教育的一日活动中。《指南》引导家庭、社会形成科学的幼教价值观和方法,尤其对于防止和克服当前的“小学化”倾向,提高广大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以及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指南》从幼儿园日常保育和教育的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出发,把每个领域中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的幼儿应该达到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单独列出,并在“教育建议”部分对当前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误区和困惑,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和可行措施。
1 语言领域
幼儿语言是幼儿与外界交流的工具,幼儿在运用语言的同时也在提升其判断能力、思维能力,而且对其他领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指南》强调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一个宽松的、自由的语言环境,家长和老师要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敢想、敢说,并且喜欢说;家长要经常和幼儿亲子共读。家长在和幼儿一起讲故事、看书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幼儿阅读的兴趣,提升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增进亲子关系。
目前幼儿语言学习忽视了幼儿的日常语言交往经验,太注重对幼儿的思维训练、智力开发和右脑开发,导致对幼儿语言教育的弱化。语言教育沦落为识字教育,语言故事沦落为识字教材,幼儿教室成为缺乏语言表达机会的教室。因此,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当前的现状:(1)用大量的经典童话丰富孩子的心灵,挖掘童话故事中的品格教育价值。(2)增加幼儿的语言表达机会。(3)系统地组织和引导家长在家庭中与幼儿共读。(4)传统经典诵读莫过头。
《指南》突出强调腰围幼儿提供强有力的社会经验支持,在阅读活动和生活情境中来培养幼儿对文字的兴趣,这符合幼儿学习发展的规律,对于克服当前的死记硬背灌输式识字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2 科学领域
幼儿的科学学习主要包括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在科学探究方面,《指南》强调应注重激发幼儿好奇、好问、好探究的欲望,让幼儿体验探究过程的乐趣。在数学学习方面,强调要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数学的有趣和有用性;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促进幼儿在日程生活情境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儿童是在与外界积极主动地建构中学习的。因此《指南》建议家长及幼儿园老师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和引导幼儿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方法,积极动手、动脑,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学会简单的记录,并跟他人分享交流。
例如,《指南》鼓励孩子们观察动植物,探究物理现象,了解季节变化的周期。但《指南》对数学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求5~6岁的幼儿能够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理解“加”和“减”的实际意义,能够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具体形象的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等。
但在幼儿园上大班,不少家长会问幼儿园老师教不教100以内的加减法。其实这并不符合学前阶段幼儿的成长、认知规律。过多强调机械记忆,对孩子未来的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会有不利影响。
3 健康领域
健康领域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指南》着重强调了三点:一是成人应为幼儿提供均衡合理的营养膳食,满足其成长发育需要;同时要为幼儿营造一个温馨的人际环境,使幼儿情绪安定愉快;二是锻炼幼儿动作协调、灵敏的能力,掌握一定的平衡能力;三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当前,许多教师和家长对幼儿保护过多,给幼儿的锻炼机会太少,重智力轻体育,对幼儿的身体素质、协调能力等关注不够。不少家长还在课余时间给幼儿报了很多兴趣班,挤占了幼儿玩的时间。很显然这些做法与《指南》的精神是相悖的。只有身体和心理和谐发展,幼儿才能有一个积极的、健康的精神风貌。
现在,很多幼儿园会通过讲故事、情景表演等教育形式对幼儿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例如,通过让幼儿们自己表演儿歌《小兔子乖乖》,使幼儿明白除了熟悉的家人,不能跟陌生人走;幼儿园邀请警察叔叔穿便装扮成陌生人进入园所,用各种方式哄骗幼儿,以此考验幼儿的反映和表现。这些幼儿园认真领会《指南》的教育思想和参考《指南》的教育建议,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4 社会领域
社会领域主要包括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两个方面。《指南》强调家庭、幼儿园和社会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充满爱的、温馨的、平等的生活氛围。因为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会激发幼儿的交往意愿,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发展起正确的“自我”观念,学会如何与自己、与他人友好相处,为以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关心尊重他人章节中,《指南》要求3~4岁幼儿在身边人生病或不开心时能够表达同情;4~5岁幼儿能够知道父母的职业,能体会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5~6岁幼儿能够尊重为大家提供服务的人,并且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指南》强调对孩子的感恩教育一定要融合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能够参与其中并能够亲身感受到。
5 艺术领域
篇9
【关键词】言语缺陷 教养方式 语言环境 语言能力
幼儿的语言是主体与客体交互作用的产物,语言能促进幼儿认知和思维的发展。由于农村家庭教育观念和教养方式的不当,导致越来越多的幼儿缺少良好的语言学习的机会,语言能力大幅度滑坡。
一、调查资料
1.自然情况
姓名:小宇
性别:男
出生年月:2001年11月
爱好:唱歌
2.家庭情况
三代同住。爷爷:普通工人;奶奶:务农;爸爸:司机;妈妈:无固定职业。妈妈在家里的文化程度最高,大专。平时爷爷奶奶看管孩子,教养方式是溺爱型。
3.表现情况
(1)一岁:没有突出的表情变化,未出现“伊呀”学语。
(2)一岁半:目光呆滞,不能正常与人交往,没有简单的词语表达,如爸爸、妈妈等。
(3)两岁:经常莫明其妙地手舞足蹈,咬牙切齿,歇斯底里地大声喊叫,不能针对地说出爸爸、妈妈。
(4)三岁:进入幼儿园小班,从不与他人交往,不关心周围发生的事情。喜欢带音乐的玩具,如玩具手机。
(5)四岁:仍不能与他人交往,间接性地冒出话语并不断重复。
(6)五、六岁:喜欢哼唱歌曲,不能与主要家人以外的其他人交流,即使在父母引导下说话,也不能直视交流对象的眼睛,没有表情。喜欢危险的游戏,如跳高,拼命奔跑等。五岁时被诊断为自闭症和语言障碍,六岁在专门的心理诊疗机构治疗,语言有突出的进步,半年后放弃。
二、分析原因
小宇表现出的状况反映了他的身上存在着严重的语言障碍,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农村家庭教养方式
在农村,长辈在家庭中占有突出的地位,爷爷奶奶溺爱孩子,父母较少教养孩子,在最初小宇出现不正常反应时,母亲提出要到医院检查,遭到爷爷奶奶的拒绝。此后,母亲再未提出这样的要求。
2.农村语言教育观念
农村家长只注重孩子是否“会说话”,如果是男孩,他们会更多注重孩子的“玩”。小宇的玩具丰富,尤其是他喜欢的玩具手机,种类齐全。当小宇发出单音节时,否认了生理缺陷。未关注幼儿语言表达的完整性、规范性、连贯性。可见,家长对语言教育的认识缺乏,因而在进行语言教育时的随机性更大,教育质量低,致使语言发展缓慢。
3.农村家庭语言教育环境
家庭中的成员很少有意与孩子沟通,普通话与方言皆有,幼儿缺少语言模仿的环境,而且家长疏忽语孩子的交流。小宇的家长每天忙于自己的事情,妈妈也很少把握主动教育的机会,教育责任完全交给长辈,让孩子缺失了最重要的示范和交流对象。
小宇喜欢看电视、录像(VCD)等新型媒体,这些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内容,牢牢地吸引了孩子,也应该使孩子学会许多语言,增长不少见识,但家长完全依赖于这些“设施”,没有成人与孩子的语言沟通,无形中使孩子失去了真正“听”和“说”的机会。小宇家基本看不到幼儿图书,孩子不能通过看看、讲讲来提高其语言能力。
三、建议
(一)提高家长的认知能力和教育态度观念
著名的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能力。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对他智力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幼儿园、社区要利用各种机会如家长会、家访等,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知道幼儿语言的学习不仅仅是幼儿园、学校老师的责任,不仅仅是同伴的交往、交流,他们的语言肯定会得到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力量。
(二)父母是幼儿语言发展的教育者
1.使用规范语言
父母要注重使用统一的语音,让幼儿有模仿的“榜样”,注重讲话的方式,不讲粗话、脏话。家长示范时,要语速适中,口齿清楚,态度亲切,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母语语言环境。
2.在现实生活中增加与幼儿交流的机会
语言交流是语言发展的前提,大部分只有在向孩子提出某种要求时。才与他们进行较长时间的交流。其实生活的丰富多彩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源泉。父母应多带他们走出家门,逛商店,看动物,参加一些有意的社交活动,让孩子在多种场合中学会观察、尝试体验、丰富和充实其经验,增强幼儿学习和表达的欲望。家庭生活是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重要元素。当然,生活本身就是一本取之不尽的教科书,如果每一位家长都作一个有心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无疑会得到发展的。父母在做事时,尽量在孩子面前多说话,用语言来诠释自己的动作、表情,调动孩子参与对话的积极性,通过对话使孩子语言表达无意识中得到培养。比如,“妈妈今天穿的衣服是什么颜色?”“苹果是什么形状?”、“爸爸干什么去了?”等等,久而久之,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在无形中得到了增强。
3.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爱尔维修说:“人刚生下来时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特别是幼小时期所处的环境不同,有的人可能成为天才或英才,有的人则变成了凡夫俗子甚至蠢才。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这充分说明了环境在幼儿生长过程中是多么的重要。父母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为孩子创设一个宽松、活泼,欢快、和睦的语言学习环境,利用晚上睡觉前的时间,给孩子讲故事,说笑话,组织旅游参观等。
在家庭中建立一个“图书阅览室”,孩子能随时翻阅自己喜欢的书籍,并通过与孩子一起阅读图书,引导他们在欣赏画面的同时,建构对画面的语言,父母可先做示范,再由孩子进行讲述,父母给予递词等的帮助,增强幼儿语言表达的信心和成就感。
4.在游戏中开展幼儿语言教育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由于游戏所具有独特的特点而成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又适合其发展水平的幼儿阶段的主导活动。所以,父母在生活中多与幼儿玩些语言游戏。如玩《连环组词》游戏。父母先说一个词,然后请幼儿连下去,后面组词时必须有一个字和前面最后一个字组成一个词。例如。汽车――车轮――轮胎――胎儿――幼儿――童年……对幼儿可以不要求字同,只要求同音组词。例如,幼儿园――原子弹――胆子――子女――女孩……这些语言游戏使幼儿在连续不断“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获得大量的语音、词汇和理解表达的经验。
(三)利用幼儿的喜好发展语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孩子喜欢的事物,激发语言学习的兴趣。比如个案中的小宇非常喜欢手机,家长可把手机的铃声设为“小宇,小宇你快来,快来和我打电话”,和孩子做“打电话”的游戏,在简单的情景中发展对话语言。也可以把小宇喜欢的歌曲放在手机里,让孩子在兴趣中学习语言,家长并适时的录下他的说话、唱歌的声音。让孩子听到自己的“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让孩子看到你对他取得的一点点成绩是信任和肯定的,这样的鼓励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语言的学习。
(四)加强家园配合,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篇10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教学;语言培养
教学游戏活动是幼儿园教学中一项主要教育课程,不仅能够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个性品质,还对促进幼儿身体、语言、认知、意志、情感及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其中2~3岁的幼儿正是对事物的意识和理解由模糊到清晰,同时也是语言认知的黄金期。在教学中,应注重将语言教学活动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不仅让幼儿感受到了教学的乐趣,而且使幼儿语言的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
一、激发幼儿对语言的兴趣
尽管幼儿从妈妈那里就开始对语言有了初步的认知,但对这种表面现象仍要注意培养,并给予发展。这不仅仅是为了开展教学方便,而且要使这种表达能力得以巩固、保留,并成为终生的一种需要。要想更好的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首先要培养他们对于语言的兴趣,幼儿教师可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认识到幼儿对语言的兴趣
在教学工作中,大家不难发现这样的情况:当教师为幼儿进行讲述故事时,他们马上会静下来,一双双小眼睛紧紧地盯着你;当教师讲故事时并演示动作时,他们马上会跟着表演动作,这诚如[美]H·加登纳所说的“,幼儿最迷人、也最显露的行为,是他们戏耍语言的倾向,一个幼儿到两岁的时候,他就开始理解语言的交际功能了”。因此,在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幼儿对于各种语言的兴趣,时刻观察,并进行保护。
2.激发幼儿对于语言的进一步发展
幼儿从认知到对语言表现出了兴趣后,就应该及时的激发和培养。首先要让幼儿更多的接触语言,增强语言对幼儿的感染力。为此,要将语言贯穿渗透于幼儿一天的活动之中。例如,在用餐之前,教师可以为幼儿介绍饭菜,让幼儿在感知香喷喷饭菜中安静地等待用餐;在开展角色游戏时,专门创设一个“表演台”,里边有各种动物的头饰和演出用品的道具,幼儿可以上台讲述并表演故事;在幼儿午睡时,教师可以给他们讲故事,让他们更快的进入梦乡……另外,幼儿教师也可以经常组织幼儿玩一些有趣的角色游戏,全面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兴趣。
二、对幼儿进行合理的教学
幼儿园的语言教材,无论是美术、体育、娃娃家,还是音乐欣赏、律动,都韵含着一定的语言教育内容。教师只有把教材分析透彻,才能更好的设计教学活动,发挥教材的教育功能。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教学游戏活动。
1.情感教育
每一个教学游戏活动都要让幼儿随着老师来表达思想感情、抒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所以,教师在演绎故事时,就应该把故事所要表达的内涵充分地表现出来。针对这一点,老师在日常的语言教学中,应注意从情感入手,引导幼儿对故事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从而培养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和对语言的表现力。例如:在故事《一只手套》的教学实践中,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被故事的情景深深吸引住了,当我表演到几个幽默、滑稽的动作时教室里又是一片笑声,我讲完故事向幼儿提问“:大灰狼和大毛狗把手套一个戴在脚上,一个戴在头上,对不对?应该戴在哪儿呢。”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地说“:戴在手上。”从这节课中可以看出幼儿对平时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都比较熟悉,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结合日常生活的事开展一些活动,让幼儿充分感知、想象,让幼儿对日常游戏活动充满兴趣。
2.品德教育
幼儿园在语言教材中的品德教育是幼儿语言教育的核心内容。让幼儿在原有的认识基础上理解其教育内涵,是达到语言教育目标的根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就有好多幼儿都缺乏对父母长辈的尊重,对自己的父母没有礼貌。稍有不顺心意的事就大喊大闹。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上课时,应着重向幼儿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例如:故事《小乌鸦爱妈妈》,讲述了小乌鸦长大以后不忘妈妈的养育之恩,叼来虫子喂妈妈的故事。教师便可从中进行引导:“连小乌鸦都知道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爱护妈妈,照顾妈妈,那教师小朋友应该怎么做呢?”幼儿听后,大声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了自己的心声,使幼儿充分认识到了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教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中激发了幼儿尊重他人的行为。通过语言游戏活动,教给幼儿歌唱、讲故事、角色表演等活动方面的粗浅知识和技能,来促进幼儿语言的提高。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启发引导、培养幼儿的性情和品格,激发了幼儿对语言认知和提高。
三、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节成功的教学活动课,除了好的教学设计和幼儿的良好配合以外,教师的主导因素至关重要。一节课能否上好,能否达到教育目标,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与教师的表现是分不开的。尤其幼儿在心理和生理发育过程中,无论从学习语言的能力和动机方面,还是从心理人格完善方面说,都存在“渴望独立与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但幼儿仍然会表现出对参与游戏活动的强烈动机,在参与这些游戏教学实践中,幼儿也提高了语言思维和简单的交际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整个幼儿教育实践中要严格根据幼儿的心理特征,合理引导和启发,要示范启发幼儿形成做某件有意义的事情的心理动机和意识,而不能刻意追求幼儿掌握了多少基本的概念性的知识。
在教学中,模仿是幼儿的主要学习手段。所以,教师的示范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也是幼儿能否正确掌握教学内容的关键。如:教唱歌时,教师准确、清楚的范唱对幼儿正确学习歌曲、掌握歌曲内容、了解歌曲节奏有很大帮助。特别是教授新课时的示范,会给幼儿留下完整、深刻的印象。
总之,教师在语言教学中要认真分析、研究教材,从培养幼儿良好品德为出发,通过各类教学活动,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珍珍.论游戏活动中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J].语文学刊.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