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推广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4-02-21 17:46: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技推广工作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加强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加强政治业务学习,积极参加镇党委、政府组织的各种政治学习和活动,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充分利用各种可能的条件和机会,抓紧时间进行业务学习,不定期地组织站内人员开展学习和交流,有效地促进了自身素质的提高。进一步改善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深入基层,心系群众,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扎实搞好服务工作。
1、抓好农业先进实用新技术的推广、示范。
(3)金稻龙药肥的推广。金稻龙药肥是集追肥和除草于一体的一项新产品,是国家科技部、财政部重点扶持,中央电视台上榜推广的科技成果。继去年从县植保站引进推广后,得到了使用农户的普遍认可。根据县局领导在“金稻龙“推广会上的要求,为使这项科技成果惠及更多的群众,今年,我们狠抓了这项工作的落实。全镇推广了900余亩,较去年增加了400亩,主要分布在池***等村。插秧后5---10天施用,经田间观察,表现为返青快(3---5天)分蘖好,节位低,成穗率高;杀草谱广,除草干净、后期叶青籽黄杆亮,结实率高。经对使用农户的调查,每亩增产都在30—60公斤,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2、抓好实用技术培训,技术讲座和咨询服务工作。
技术培训是增强农民科技意识,提高技术入户率的有效途径。结合今年的推广工作,共举办了“优质稻栽培技术”、“中稻浸种育秧技术”、“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柑桔培管技术”等技术培训班6期,培训450人次,印发资料200份,通过培训,使参训人员都掌握了相应的实用技术,促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利用墙报经营服务点等积极开展技术宣传、技术讲座和咨询服务。今年共出墙报4期,刊出技术资料14篇,利用经营服务点开展技术讲座17期,接受咨询服务1700余人次。积极完成《**农业》的征订发行任务。
这些工作的开展,既增强了群众的科技意识,促进了实用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也帮助一些群众解决了生产中碰到的难题。同时,我们还进一步改善工作作风,开展服务上门入户活动,深入基层,下到田间地头,力争为群众多做实事,多做好事。
3、认真开展病虫测报,切实搞好病虫防治工作。
[1] [2]
>>更多同主题文章 【2012年农技推广工作总结】到 农村农业工作总结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同时,我们还根据县局的安排,对全镇因旱灾失收的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统计、上报,全镇因旱失收面积为109亩。
4、积极开展科技联帮活动。
继续开展科技联帮活动,做到人人有联帮对象,户户有发展项目,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使他们成为致富带头人,并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一方经济发展。如***等,在当地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自身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5、积极配合搞好农业执法工作。
搞好农业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守法经营,发现违法行为及时上报,并积极配合搞好农业执法工作。
6、加强组织纪律和工作联系。
加强组织纪律性,服从工作安排。搞好与局属各股站的工作联系,及时汇报工作,按时上报各种材料、报表和数据。
7、积极参加镇里的中心工作,按时完成镇党委、政府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存在的问题。
1、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慢、知识结构单一,影响了技术推广服务工作的质量。
2、留守人员的现状(老、少、好、弱),给技术推广带来了新的问题,能否解决好这个问题,事关农业产业发展大计。
3、小农经济意识,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信息服务等都是制约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因素。
四、工作思路。
1、技术人员要加强自身学习,加快知识更新,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适应工作要求,扎实搞好技术推广服务工作。
2、要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素质,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和风险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自觉投身于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之中。
3、坚持走“稳粮、调经、开发特色产业”的路子,筑巢引凤,千方百计引进龙头企业,并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篇2
2012年,乐东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抓好农业项目建设,开展2012年科技促进年活动,切实强化内部管理与自身建设,努力提升农技推广能力,为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一、抓好农业项目建设,全力服务农业生产
(一)示范推广水稻高产技术。 2012年乐东县晚稻万亩晚稻示范片选址利国镇的抱佛洋和荷秦洋面积10122亩,涉及5个村庄,4472户,人口18208人,三百亩高产核心示范区设在秦标村东边的抱佛洋。示范片全面推广“博优225”、”金博优168”等品种,在示范区内,有针对性地对水稻高产创建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及机插秧等专项示范。尽管今年晚稻生产后期遇到“山神”台风灾害性天气的袭击,全县其他田洋的晚稻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但示范片由于狠抓了各项防灾减灾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尤其是后期按量施放钾肥)落实到位,大大减轻了灾害的损失。水稻高产创建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于11月7日,通过省级水稻机械实割现场测产验收。现场测产了核心片的两个块田,其一是抱佛洋东片秦标村三队罗三弟家的金博优168,测产面积2.03亩,毛重1149公斤,经晒干扬净,实重896.2公斤,折亩产441.5公斤。其二是抱佛洋西南片秦标村一队关三弟家的博优225,测产面积1.75亩,毛重982.7公斤,干重766.5公斤,折亩产438公斤。专家组根据农业部水稻测产验收办法进行实割、测产,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亩产438公斤,亩增产87公斤,增产品质量7公斤,三百亩高产核心示范区平均亩产450.6公斤,亩增产100.6公斤,万亩示范片共计增产粮食880.6吨。
(二)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一是完成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全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3万亩,覆盖村庄172个,涉及农户51000户,发放施肥卡8000多张。二是完成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推广秸秆还田腐熟技术10万亩,汇总分析评价项目实施效果,开展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培训和巡回指导。三是继续完善测土配方施肥体系建设。全县采集和分析土壤样品500个以上,建成2个百亩以上的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和香蕉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基地,进行科学测土配方施肥,建立香蕉技术示范牌,配方施肥卡,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水稻和香蕉生产。在全县各镇举办巡回技术咨询,为农民提供面对面指导服务8场次以上,配方肥施用比例达到化肥使用总量的12%以上。
(三)示范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一是协助省植保站完成实施绿色防控项目,今年试点示范区由省植保站专家和我中心实地考察共同选定具有代表性的佛罗镇福塘洋、利国镇秦标村荷秦洋、黄流镇铺村芒果基地,示范区共安装90台太阳能杀虫灯,悬挂黄、蓝诱虫板1.5万片,3个示范区共面积1450亩,推广面积1万亩。二是做好绿色统防统治病虫害发生调查工作,一年来共派出植保人员300人次,发放统防统治药剂200多箱。同时以示范基地为技能培训平台,通过组织农民种植户参加学习培训,使种植户每人掌握1—2门实用技能,帮助广大农户学技术、用技术,实现增产增收。三是在全县开展水稻高产栽培、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绿色防控应用等实用技能培训5期,培训农民800人次。四是落实省农业厅有关文件精神,组织人员编制乐东县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方案,并做好前期的筹备工作。
(四)示范推广农村沼气技术。一是完成农村沼气建设目标任务,建设完成户用沼气池250个,建立1个县级沼气服务站,完善县级服务网点的基础设施,为农户提供优质服务。二是加强村级沼气网点管理,提高沼气后续服务水平,发挥沼气池效益。三是总结推广沼气、养殖小区、“三位一体”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打造乐东县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
二、开展科技促进年活动,提升农技服务能力。
(一)实施2012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
根据我县的农业生产情况,围绕粮食、瓜菜、热带水果、天然橡胶和畜牧等主导产业,主要搞好示范基地建设、科技示范户培育、农技人员的培训三大任务,组织技术人员制定项目方案。同时按方案要求,已完成确定3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选址和技术指导单位、11名省、县级指导专家、90名指导员、900名示范户等前期筹备阶段工作。
(二)强化防灾减灾科学指导。一是切实加强病虫情、墒情信息监测,为领导决策和防灾减灾指导提供科学依据。二是根据突发性重大天气变化和主要农作物生长发育进程,有针对性地制定分区域、分品种、分季节的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三是科学应对台风、低温、洪涝等自然灾害,组织农技人员下乡、进村、入户开展生产技术指导,努力实现抗灾夺丰收。
(三)搞好农作物病虫害普查及指导防治工作。组织调动植保植检人员奔赴全县主要田洋、坡园地等农业生产基地,深入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的普查工作,根据病虫害发生动态,编印发《病虫情报》40期,每期印发300多份,发到各镇农技站、村,指导广大农民防治病虫害,把损失降至最低限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我们还将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情况及时上报省农业厅和省植保植检站。
(四)开展红火蚁的调查监测宣传工作。一是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按照省农业厅红火蚁调查监测工作方案,将红火蚁的识别、鉴定、防控等技术资料发放到各镇及村委会。通过广播、板报、横幅和技术培训等形式,广泛宣传红火蚁的特征及危害特点,使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红火蚁的危害性。二是派出植保人员300多人次重点普查九所新区、尖峰、佛罗、黄流等镇杂草丛生的荒地、前做种植哈密瓜、豆角等瓜菜的荒地,全县农田田埂、靠近水源的地方、堤坝、路边、村道、草坪、绿地以及房屋墙角、庭院附近的垃圾堆、学校等场所,截止目前,尚未发现红火蚁为害情况。
三、转变机关作风,强化农技队伍建设,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012年,我中心紧紧围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把干部作风建设与提高为农服务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一是转变干部作风,提高执行力。我中心认真贯彻执行《乐东县关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活动的实施方案》有关要求和规定,充分认识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提高执行力的重要意义,坚持执行问责制度,形成主要领导抓分管领导,分管领导抓直接负责人的机制,实行定时汇报制度。二是加强廉政建设,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我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增强党的观念和党性修养,干部职工能够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还律己之心,始终保持清正廉洁本色。三是加强作风建设,提升“三农”服务效率。我中心从强化内部管理入手,努力提高农技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通过“制度执行检查年”活动,从而使农技服务效率明显提高,我中心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敬业精神明显增强。
四、存在问题
(一)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问题
由于乡镇机构的改革,把原来的农业技术推广站人员合并到镇政府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归镇政府管理,县农技中心不能直接领导各镇农技人员,要想推广农业技术,就需县农技中心派员到各镇实施,对全县188多个行政村显得力不从心。
(二)推广资金缺乏
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需要试验、示范和推广,但是从上而下,这方面的资金不够。
(三)农技人才缺乏
我县有45万人,11个乡镇,188个行政村,负责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少,加上农技人员知识更新慢,结构单一,农业技术推广难度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技服务工作的开展。
六、下一年工作计划
1、继续做好2012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工作,并利用项目的实施,在全县择优培育科技示范户900户(其中,水稻200户,瓜菜300户、水果170户、橡胶30户、养殖200户),同时集中培训农技人员90名,培训农民9000名,提升农技人员的服务能力和农民的科学种植水平。
2、积极筹集资金,通过集资自筹,争取上级科技项目资金和县财政专项资金等,专用于我县创建农作物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充分发挥沼气池的效益。
3、加快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创造有利条件,分期分批选送农技人员到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修深造,积极开展农业学术交流活动,向农业先进市县取经,不断积累和丰富我县农技推广工作经验。
篇3
州位于省西部,是全国最早建立的专区级民族自治州,也是我省幅员面积最大、资源最富聚、人口最少、条件最艰苦的民族自治州。下辖18个县,325个乡(镇),2734个行政村,幅员面积15.3万平方公里,有113.78万人,全州有农业人员93.8万人。2014年全州农作物播面132.13万亩,其中:粮、油、菜播面分别达到111.80万亩、8.54万亩、10.52万亩,预计总产量分别达到26.89万吨、1.3万吨、22.21万吨,分别较上年增6.3%、11.1%、10.1%,全州农业生产实现“七年增”,种植业人均增收2200元,较去年增300元。粮食作物主要有青稞(裸大麦)、玉米、小麦、马铃薯、豆类,经济作物有油菜、蔬菜、水果、蚕桑、茶叶、花卉、食用菌、中藏药材等,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自治州。
二、组织管理情况
今年省厅下达给我州18个项目县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经费,共计1335万元,根据文件要求,我局及时下发了相关文件,对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定方案,细化措施,加强管理等进行了强调和安排,各县也高度重视,一是成立了领导机构。各县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为组长,县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以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并指派了相关人员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日常事务,并制定了实施方案,细化了工作措施,做到了工作任务落实到人,责任落实到人。二是完善了工作机制。1.建立了目标任务考核制度。各县将年度的工作目标任务进行量化、分解并与各乡镇农技推广人员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做到了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年底根据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2.建立了包村联系制度。各县专家定点联系到乡、村,实行专家技术负责制。县乡农技推广人员包村联户,直接与产业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科技示范户等挂钩,开展农业生产技术指导。3.建立健全了培训制度。各县制订了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主要依托州外大中专院校和培训机构,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使培训工作走入常态化、制度化。今年全州共计培训383人,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4.建立健全了绩效考评制度。按照县级农业主管部门、服务对象和乡镇政府三级考核的要求,以县级农业主管部门考评为主,将考核结果作为农技推广人员评先评优、绩效工资发放、岗位等级晋升、续聘、解聘的主要依据。5.建立健全了多元化推广制度。依托农技推广机构,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服务组织等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良种统供、病虫统防、生产资料统一配送、耕种收机械化统一作业等全方位服务。同时积极构建“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长效机制。
三、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情况
一是各县专家组成员充分利用农时季节并结合当地实际,重点加强青稞、小麦、马铃薯、蔬菜、小杂水果等优良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广工作,提高科学技术的入户率和落地率,今年全州科技入户率达到了90%。二是大力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各县按照每村遴选培育3个农业科技示范户要求,侧重性地选择有一定文化程度、有一定种植经验,乐于助人的农户为本村的科技示范户,进行重点培养,按照10:1的比例选聘科技指导员进行新品种、新技术培训推广,全面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据统计,全州共有科技示范户88个,科技指导员577人。购买了科技示范手册2431本,科技指导员手册897本。三是狠抓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各县结合各自实际,狠抓青稞、马铃薯、蔬菜等新品种、新技术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形成“专家组+试验示范基地+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全州共有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基地52个。四是整合粮油高产高效创建、农民培训、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动物疫情监测与防治等重大项目,充分利用农业科技书屋等现代化手段开展技术培训服务,全面推进农业科技服务进村入户到田,让农民真正受益。
四、队伍建设情况
按照省厅要求,我州已于去年底圆满完成了163个乡镇的改(扩)建条件建设,经各县积极与县编办衔接,争取人员划转情况较好,截止目前,全州有乡镇级农技人员推广人员386人,县级351余人,州级104人,其中,正高职称4人,高级职称85人,中级职称229人,初级352人。同时各县制定了基层农技推广“特岗计划”,鼓励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到乡镇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全州农技推广管理队伍进一步优化,科技推广工作逐步迈入正规化,为全州建设现代农业打下了良好的人才支撑。
五、信息化建设情况
各县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按时将项目开展情况在《基层农技推广网》上填报,录入。根据省厅要求,我州只有县纳入了“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建设”任务,该局成立了“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建设领导小组”,从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落实人员加强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安排、落实,州局也随时加强了督促和监管。根据省厅安排,今年我州18个县未纳入云平台建设任务。
六、调动各方面积极情况
按照川农业函〔2014〕434号文件精神,为调动乡镇农技人员的积极性,各县年初都制定了《乡镇农技人员目标绩效奖励实施方案》,并对外公示,对目标任务完成较好,业绩突出的个人按照文件规定的标准进行奖励。同时,为激励基层农技人员的工作热情,今年州政府出台了“康巴英才奖励政策”,对在农业推广、科研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农业科技人员,每月增加1000—3000元不等的奖励工资。这些政策,很好地调动了全州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七、督促检查情况
今年8月,我局先后派出3个由财务、科教、纪检等科室人员组成的工作组,对我州的18个项目县就今年的“补助项目”完成情况进行了督促、检查,重点抽查补助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从检查结果看,各县都是按照省厅的文件标准,进行科技推广、示范户物化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兑现补助,无滥用项目资金的现象。
八、促进产业发展情况
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全州农业产业的发展,建立油、菜、果、药、菌等特色产业基地达到28万亩,特色产业可实现产值20亿元。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基地90万亩,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20个。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2%。有力地提高了全州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九、存在问题及相关建议
一是项目资金下达较迟,与该年度项目的推进速度不同步,绘该年度的工作开展带来一定难度。
二是个别县财政存在跨年度拨款的现象,造成部门今年做工作,明年付费用的现象。
篇4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中心以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产业扶持政策为契机,五个“亿元工程”产业化项目建设为抓手,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注重在产业发展的关键点上寻找工作突破口,从发展和壮大优势产业入手,强抓产业化建设不放松,调优结构促增收,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全面落实建设项目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使各项工作呈现出新的起色。
(一)粮食工作不断升温,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恢复
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是深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需要。为落实中央及省号文件精神,确保我市的粮食生产安全,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针对我市的实际情况,我们紧紧抓住结构调整不动摇,以市政府既将出台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有效制止了我市粮食种植面积连年下滑的趋头。强化服务,提供粮食生产保障,积极为广大种粮农户提供种子、技术、信息、农资、政策等多方位的服务。据统计,全市上半年春粮总面积万亩,总产量吨,平均亩产达公斤,同比增公斤。全年安排单季稻种植面积万亩,比上年万亩增万亩,落实旱杂粮种植万亩,比上年万亩增加万亩。
(二)优势产业不断壮大,产业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半年来,我们以五个“亿元工程”为载体,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围绕不断壮大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绿色高效农业,着力提升特色产业,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经济新发展。上半年,发展改造新桑园亩(其中列入蚕桑产业化项目管理的亩);发展良种茶园亩,计划全年种植亩(任务亩);去冬今春新增花卉苗亩,全市总面积已达亩;发展各类水果亩。
实施品牌战略和标准化技术,有效地带动了茶叶产业的发展,春茶总产量吨,总产值万元,同比增加万元,其中名茶吨,同比减,但实现产值万元,比去年的万,增。全市饲养春蚕万张,比上年同期的张增加张,增,蚕茧总产值万元,比上年同期万元,增加万元,增,万户蚕农实现户均增收元。花卉苗木发展势头强劲,上半年产值万元,比上年同期万元增,销售产值万元。春季蔬菜播种面积亩(含马铃薯亩),比上年净增,总产值万元,同比增长。月水果总产量吨,总产值万元,分别增和。牧业总产值(不包括蚕茧)万元,同比增加万元,其中养猪产值万元,同比增加,占牧业总产值的。
(三)组织化建设不断推进,产业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在前二年成功组建茶叶、茧丝产业协会的基础上,上半年又相继成立了优质肉羊、果业、花卉三个市级产业协会。依托产业协会,带动了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全市新建乐平乡西乐村柑桔专业合作社、藻溪镇大棚水果专业合作社等果业专业合作社个,(正在组建的有个);新建蚕桑专业合作社个。为进一步引导农业结构调整,搞好产销衔接,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农民利益,我市积极推行订单农业,今年在农业局和市茧丝产业协会共同协助下有家专业合作社与天松集团丝业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合同。
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检测工作,是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高、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有效载体。今年已制订标准个,其中《天目山牌桑蚕鲜茧质量标准》已由临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优质肉羊饲养管理技术规范》即将由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结合我市实际,先后制订了《关于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的意见》、《××年临安农产品质量抽检实施细则》等实施意见,上半年全市开展土壤样本的定量检测分析次、完成上市农产品抽检批次,合格率送杭州市定量检测批次,合格率。
(四)品牌建设卓有成效,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农业的核心是市场,市场的核心是品牌,品牌的核心是认证。为推进农产品品牌战略实施,切实提高“天目山”牌的知名度,我们在抓好产品质量的同时,着力抓好品牌宣传工作。参与承办了××年天目青顶新春品赏会、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临安天目青顶产销见面会等活动。积极组织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已组织申报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个,面积达万亩,申报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个。天目青顶及天目山牌高山蔬菜、优质瓜果等系列产品,已被广大消费者所青睐,成为了长三角的知名品牌。
二、主要工作措施
半年来,全体干部职工以求真务实、统筹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按照提前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强市名城胜地的总体要求,着重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保证。
⒈深化蹲点服务,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实行农技人员捆绑式蹲点服务,是农技服务在新时期的一种探索和大胆的尝试。今年农技中心安排蹲点人员名,其中基层蹲点人,项目蹲点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另有名同志担任村级指导员。在工作中,蹲点人员始终以兢兢业业、艰苦朴素的敬业精神,在生产的第一线搞示范,传技术、授经验,与农民朋友同甘苦。通过蹲点服务,培植了一批效益农业示范点,推广了一批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发展壮大了优势主导产业,进一步增强了我市农业的发展后劲。
在对蹲点人员的培养和教育中,中心积极倡导“以老带新”、“以强带弱”、“以党带群”,强化以个体思想能力的提高来带动整体推进的意识,努力创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不断强化蹲点人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努力发挥职能,在确立为民之心、落实富民之举、探索兴业之策、开拓强市之路上下功夫。通过学习,同志们进一步树立了专心致志、尽心尽责、任劳任怨、奉献“三农”的精神,为推进产业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受到了各级领导,龙头企业,产业协会,合作组织和广大农民的赞赏。
⒉加强项目建设与管理,确保项目实施成效
项目建设,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过程,是拉动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上半年共计申报各类项目项,已立项项。其中省农业标准化推广实施项目项,杭州市农发基金扶持项目个(立项项),杭州市丰收项目项(立项项),科技创新项目项(立项项),临安市科技项目项(立项项),申报杭州市都市农业示范园区个(立项个),市级示范村个(立项个)。目前,各项目已全部制定了实施计划,正按验收标准全面实施。
今年,市委、市政府在去年出台茶叶、蔬菜、优质肉羊等产业化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将蚕桑列入在内。目前我市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申报工作已全部结束,经各产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小组审核,报局审定后,共个项目被立项,其中茶叶个、蚕桑个、蔬菜个、优质肉羊个。
⒊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我市在发展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积极引入农科教结合机制,按照“项目带动,科教帮扶”的要求,中心各业务站密切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搞好服务。以举办培训班、送科技下乡、现场咨询、实物展示为主要手段,上半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期,受训人次;开展科技下乡次,发放各种技术资料余份,接受各种技术咨询余人次。积极组织实施“百村示范、万户联动”工程,在全市确定个村建立科技示范点,由农技人员驻村蹲点进行科技示范,带动个农户成为科技致富的典型,无性系良种茶栽培技术、方格簇营茧技术、波尔山羊改良技术等一大批先进实用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篇5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实现全县粮食总产6亿斤的总体目标,以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为载体,以超级稻高产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以推广超级稻品种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为核心,坚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整合资源、共同推进的工作措施,加大超级稻良种及配套集成技术示范推广力度。开展超级稻生产经营主体培训,着力构建“农科教、企社户”紧密联合的超级稻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运行机制,促进超级稻生产技术进村入户,实现“双增一百”目标,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二、目标任务
2014年在全县25个乡(镇)全面组织实施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早、晚稻示范推广面积各10万亩(具体见附表),重点在、等重点示范乡(镇)推广应用面积9万亩。辐射带动全县其他乡(镇)完成推广应用超级稻面积20万亩,实现百亩示范方双季亩产1100公斤,万亩示范片双季亩产1000公斤。全县培训超级稻技术骨干200人次,科技示范户1500户以上。
三、实施内容
今年,超级稻示范推广工作的重点是按照良种良法配套,开展技术集成创新,通过培育科技示范户,组织好高产创建。同时,要发挥科技示范村的带头作用,搞好现场观摩,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促进超级稻面积推广应用。
1、示范推广超级稻主导品种:根据我县生产现状,确定推介一批超级稻主导品种。早稻:淦鑫203、03优66、新丰优22、金优458;中稻深优9516、天优华占、甬优12号、Y优1号;晚稻:五优308、五丰优T025、丰源优299、天优998、天优华占、甬优12号。
2、集成配套高产技术:各乡镇要针对当地水稻生产制约因素,因地制宜开展专题试验,实行重点突破,集成2-3项简便实用,农民易掌握的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综合应用双季超级稻“早、壮、强”、水稻“三高一保”、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水稻“三控”施肥、超级稻“三定”栽培等栽培技术原理指导超级稻生产,重点抓好超级稻合理选种、培育适龄壮秧,科学控苗增穗,氮肥后移,施好穗粒肥等关健技术,充分发挥超级稻穗大粒多,高产稳产优势。
3、科学选择万亩示范片:根据我县实际,确定建立以等三个乡镇相对集中连片2个万亩超级稻高产示范片建设活动;在镇文院村、镇村建立两个百亩核心示范区;每个核心示范区将树立一块标志牌,主要内容为:行政责任人、技术负责人、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实施面积、产量指标等,同时对核心示范区参与农户进行造册登记,建立工作台账。
4、深入开展超级稻主体培训:围绕超级稻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充分利用科技入户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的平台,采取室内培训与现场培训、“专项技术培训”与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培训方式,广泛培训超级稻示范户,县农粮局重点培训乡镇农技人员、种粮大户、示范片核心区农户。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培训不少于50—80户示范户,示范户田块要尽可能连片,优先选择种粮大户、便于参观学习的农户作为示范户。做到示范区村村都有示范户,充分展示超级稻增产、增收效果,积极引导农民自觉示范推广超级稻,今年,我县超级稻示范户培训不少于1500户。
四、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县农粮局成立超级稻示范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专家指导组。由县农粮局局长任组长,分管种植业的副局长任副组长,县农机局、农技中心、土肥站、植保站、种子站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县示范推广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督察指导;抽调农业系统具有副高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成立专家技术指导组,实行首席专家责任制,专家技术组负责做好本地适宜超级稻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筛选、栽培技术规程制定、示范推广工作的检查指导、编印相关技术资料等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在超级稻示范推广过程中,采取县专家组成员负责核心示范区、每人包3—4个乡(镇),乡镇农业综合站人员结合本乡镇的实际制定推广实施方案,每人负责3—4个行政村,每逢农事季节或生产关键期,务必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面对面向农户传授新技术,确实解决好生产过程的各种问题,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2、加大宣传,强化培训。县乡两级农技推广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等各种宣传手段,广泛动员科技人员以及广大农民积极参与超级稻示范推广工作,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吸引农民广泛参与,发挥示范户的积极作用,加强技术培训、强化技术指导促进各项措施到位,搞好技术服务。万亩高产示范片乡(镇)要充分发挥高产示范样板作用,在关键季节分别组织1—2次现场观摩会议和2次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员直接参与核心区的全程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全面提高超级稻技术入户率。
3、整合资源,提高效果。超级稻示范推广需要多部门的合作,要强化农科教企结合,调动推广部门、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种植大户等多方面的积极性,要把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与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阳光工程、测土配方施肥、种子工程、植保工程、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农业科技入户项目等工作相互衔接,充分利用这些项目建设和实施的有利平台,在更大程度上、更广范围上推动超级稻发展,发挥超级稻品种的产量潜力和增产效果。
4、抓好测产验收,宣传经验典型。2014年超级稻测产验收工作将由省厅组织专家现场验收,客观公正评价我县超级稻实验效果。乡镇各地要及时总结超级稻示范推广的先进经验和高产典型,及时汇报超级稻工作进展,提交工作总结。同时,通过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扩大辐射力,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扩大影响,推动大面积超级稻发展。
五、工作安排
(一)方案制定
1—2月,按照省厅工作方案制定本地具体实施方案,宣传推介超级稻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落实超级稻万亩高产示范片建设地点和示范乡(镇)1500户超级稻示范农户,落实有关技术试验。
(二)组织实施
3—7月,超级稻早稻示范工作落实和技术培训与指导。项目技术专家组及各示范乡镇分级开展技术培训,并深入基层开展市场调研和技术服务,现场指导稻农生产,抓好早稻集中育秧,了解各地超级稻市场及示范推广中的问题和典型经验,提出促进超级稻示范推广的对策措施。同时,做好早稻测产和总结。
8—10月,超级稻晚稻示范工作落实和技术培训与指导。项目技术专家组及各示范乡镇分级开展技术培训,并深入基层开展生产调研和技术服务,现场指导稻农生产,了解各地超级稻生产及示范推广中的问题和典型经验,提出促进超级稻示范推广的对策措施。开展流动现场观摩,做好晚稻测产和总结。
篇6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明确规定,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实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以及群众性科技组织和农民技术人员相结合的推广体系。农技推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政府、农技推广机构到农技推广人员,涉及到不同部门和许多环节。对这样一个系统的推广行为进行评价,就必须使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够全面系统反映和测度评价对象的主要特征和状况,体现内涵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能够从不同层次上全面评价农业技术推广行为。
1 从实际情况出发构建农技推广体系
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主体,随着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深入,不同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的具体路径和模式均存在着一定差异,指标体系的构建,要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使指标的设置更加符合实际需要。不仅仅反映农业技术推广行为的数量特征和本质特点,而且还要反映农业技术推广系统的动态发展变化过程,这就要求各个指标之间必须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指标之间应遵循着实用、可操作性原则。在实际应用中,构建指标体系在遵循所反映理论应具有完整性及指标准确性和代表性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指标的量化和获取数据的难易程度与可靠性,使指标体系在实际评价工作中便于操作和计算。
农业技术推广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推广过程涉及到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及信息交流等诸多方面,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必须统筹安排、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使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发挥最大潜能。中国的农技推广机构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它是政事合一、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合一的机构,同时又是试验示范、培训推广、执法监测与经营服务的四位一体的组织。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复杂化、多元化决定了必须制定一个明确的、高效的管理制度。因此,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管理制度是影响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行为的内部首要因素。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管理制度和农业技术推广绩效之间是成正比的关系,一个好的管理制度对整个农技推广体系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地正向影响,反之,如果管理制度本身存在缺陷,对农业技术推广行为绩效的消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其次,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硬件设施是推广人员从事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物质基础,和农技员推广能力的发挥存在高度正相关的关系; 专业技术设施和硬件设备的完备性及现代化程度直接关系到农技员潜能的发挥和科技成果的推广效率; 创新能力的发挥是农技推广机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第2层次是对农技员推广行为的评价。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所有农技成果转化的实施者,因此,农技员是影响整个农技推广体系推广行为的重要因素。
随着科技成果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的要求也应随之提高。因此,衡量人员管理制度的指标包括:年人均培训次数和培训支出经费、推广费用中用于推广人员补贴的费用比率、人员招聘是否存在规范性和公开性的招聘程序、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与比例构成、每千户拥有的农技员的数量。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必须制定一系列工作管理制度观测、约束和激励农技推广人员在农技推广中的行为。具体的指标包括制定: 农技员最低入户指导的天数、定期汇报工作总结的次数、填写下乡工作日志的次数、年均经验交流的次数。
按照经济学理论,农技员推广行为的选择是理性的,其推广行为直接受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对其努力认可程度的影响,工资和福利待遇对农技员的工作安心程度具有重要的影响。由于农技员工作条件比较艰苦,在国外如日本、丹麦和意大利等国家,农技员不仅仅能够获得至少不低于公务员的工资待遇外,还享受较高的咨询服务补贴。因此共选择7个指标度量激励和约束制度执行情况,分别是人均年工资水平、人均推广事业费、人均推广项目经费、人均每次下乡的补贴费用、新成果推广增加的千元产值奖励费用、工作绩效是否与评职称挂钩、工作绩效是否与晋升挂钩。
2 夯实硬件设施创新农技推广能力
农业技术推广的硬件设施是推广人员实施技术推广的物质保证,农技推广人员所推广技术的先进程度和标准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推广设施的现代化程度,共选择3个指标,即专业技术人员人均专业技术设施(电脑、硬盘)的数量、人均交通工具的数量、现代办公条件拥有率。
长期以来,我国以政府推动为主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出现了“线断、网散、人走”的局面,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陷入了从事行政事务和成果推广双重选择的两难境地,在推广体制和机制上创新与发展,实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选择乡镇服务区域站数量、村级综合服务站数量、农业科技示范户数、农业科技基地数量、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五个指标。
农技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对是否能够高效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具有重要影响,农民对农业技术成果多元化的需求使得农技推广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研究表明,职称和学历越高,下乡指导农户的天数越多,由于下乡入户指导条件艰苦,需要较好的身体条件,身体健康程度和下乡推广的时间也具有重要的关联作用。因此,选择对农技员推广能力有较大影响的个人特征指标有农技员的年龄、从业的年数、学历、职称、是否具有编制。
篇7
具有显著的示范作用基层种子管理站代表政府进行种子管理,行使的是公益性职能,依托种子推广管理部门信息和技术优势,广泛引进近年来省内外投放市场的新品种进行展示试验示范,符合当地实际,对生产和农民选择优良品种更有指导性,通过现场观摩评选活动,严格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具有显著的客观公正性,能让广大干部群众直观看到新品种的优良高产性,可以从中优中选优,从而提高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入户率和覆盖面,对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起到显著的示范推广效果。
2当前农作物新品种展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部省级及州级组织的农作物新品种展示工作,由于领导重视,经费投入充足,实施科学规范,宣传引导示范作用显著,但布点少、辐射面小;而面向生产、面向农民的县乡基层,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领导重视不够,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力度不大。种子管理站由于工作经费紧缺等原因,在农作物新品种展示工作中科学规范程度不够,一是没有固定的试验示范基地,需要时临时选择农户的田块作为展示田,面积小,难以合理安排布局参试农作物新品种,也难以达到展示区交通便利、排灌方便的要求,而且,户主的种田水平也难以达到展示田科学栽培管理的要求,制约着参试品种高产性能的发挥;二是成熟收获前无力组织由各方参与的新品种现场观摩评介会,仅靠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的宣传,从而降低了农作物新品种展示工作在宣传引导推广优新品种方面的示范作用;三是农技、种子等部门分工协作不够,各行其是,有的专搞水稻,有的注重玉米,以新品种引种观察试验取代农作物新品种展示工作,甚至只搞大春作物的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小春作物无暇顾及。以巍山县为例,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后,县级种子管理站承担着种子管理的公益性职能,但仅有人头工资费,无开展种子管理工作的工作经费,每年财政仅拨付给人员工资65.7万元,无工作经费,导致在开展农作物优新品种展示示范、宣传引导推广新品种等方面举步维艰,困难重重。
3建议措施
3.1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中心建设,强化其农技推广职能
县乡(镇)农技服务体系是最基层的农技推广部门,是新品种推广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要运用行政和经济手段,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增拨人员经费,吸收农技院校毕业生充实到基层,彻底改变目前县乡(镇)农技中心人员不足、技术老化、经费偏少的现状,以进一步强化其基层推广职能,使新品种推广形成网络,达到县有新品种引进核心试验展示点,乡镇有新品种展示片,让广大农民通过新品种展示田的宣传引导作用,尽快用上适合本生态区域的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工作,促进农业现代化向纵深发展。
3.2争取政府支持和财政资金投入
实践证明,新品种示范展示为各级农业部门和广大用户提供了直观评价新品种的平台,是加快新品种推广的有效途径。农作物新品种展示工作是一项公益性工作,试验示范本身还具有一定风险,不会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农作物新品种展示工作要有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保证公益性,因此,基层以种子管理为主的农技部门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主动向各级政府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反映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争取政府支持,将种子管理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增加投入,这样才能确保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工作健康规范运作。
3.3建设相对稳定的试验示范基地
充分抓住当前国家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契机,按生态区域择优布点,建设相对稳定的农作物新品种试验展示区,逐步减少在农户承包田搞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工作的情况,以提高试验示范工作的科学规范化程度,也便于现场观摩。
3.4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要科学严谨
篇8
一、目标及内容
规范白莲生产及初加工过程中的各项操作规程,引导我县白莲产业健康发展。加强农粮局、工商行政管理局部门协作,建立执法联动机制,强化质量检验,加大对白莲产品质量抽检力度。严厉打击有害物质超标等白莲生产、经营中的掺杂使假等不法行为。杜绝有害物质超标白莲产品上市销售。重点打击在鲜莲加工时使用药水浸泡去壳脱衣;在白莲烘干时使用硫磺等有毒有害物质熏制白莲;使用药水浸泡或硫磺熏制过的白莲上市交易等违法经营行为,一经查实,将依法从严从重处理。
二、工作措施
为确保此次行动效果,本次行动从生产、初加工、销售3个环节入手,部门分工负责,各环节主要工作措施如下:
(一)白莲生产环节
1.加强宣传。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印发《关于加强全县白莲市场监管的通告》,发至全县各乡镇、村、村民小组。在县有线电视大众媒体播放电子滚动条幅,告知农户、经营户在白莲种植和加工过程中禁止使用国家禁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禁止添加化工原料产品。
2.加强监管。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规范农资销售和使用行为,督促建立农药销售和使用档案记录,严防禁用农药在白莲等农产品上使用,一经查实,按相关规定从严处理。
3.指导白莲标准化生产。深入农户田间地头,推广白莲无公害生产技术,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科学种植,进行无害化生产,提升白莲品质。
(二)初加工环节
深入农户特别是白莲大户巡查,一是大力宣传,让莲农知晓违规操作既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损害了莲农及白莲经营业主自身的利益,得不偿失的道理。二是发现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材料不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的技术规范、用药水浸泡鲜莲或用硫磺熏制白莲的违法行为,立即责令停止,并对被污染的农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监督销毁。
(三)销售环节
1.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重点突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定,在城区及各乡(镇)中心地段醒目处张贴通告,同时利用宣传车巡回播放、发放相关资料,以提高企业负责人、个体工商户、白莲种植大户的质量意识和法律意识,使其充分意识到个体违法给白莲产业带来的危害。
2.加大白莲产品的抽检力度。重点对全县白莲市场上及外销的白莲进行现场速测和抽样送检,现场要认真速测各项指标、详细记录商品来源、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全县抽样送检样品至少达到30个。外销白莲大户抽样送检要求100%全覆盖。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上下联动。由农粮局、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等有关部门组成白莲专项整治联合执法小组,会同各乡(镇)农技推广综合站、工商行政管理分局开展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协作配合,形成合力,认真负责地做好整治工作。
(二)强化抽查,严格执法。要抽调精干力量和技术骨干,集中精力,推进整治工作,加大抽检频率和力度,对各类违规行为依法严肃处理,并将查处结果及时上报。
(三)加强宣传,积极引导。要加强宣传,以积极引导为前提开展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到宣传全覆盖,不留死角。
(四)及时总结,巩固成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专项整治工作中好做法、好经验的推广工作,认真做好整治工作总结,巩固整治成果,并于整治行动结束后及时报白莲专项整治联合执法领导小组。
四、时间安排
本次专项行动自7月10日至9月底,为期50天,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7月10日-7月20日)一是制订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开好部门协调会;二是宣传发动,利用张贴通告、宣传车巡回播放、发放相关资料、有线电视大众媒体播放电子滚动条幅等各种宣传形式,为白莲联合执法专项整治行动造势。
篇9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按照“标本兼治、着力治本、打防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坚持属地管理,突出整治重点,强化监督检查,依法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积极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促进现代农业建设。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专项整治,清理整顿农资市场主体,规范农资生产经营行为,严厉查处生产、销售假劣种子、农药、肥料、农膜、兽药、饲料、农机及农机具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违法行为,推动农资市场秩序实现根本好转,保障春季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
三、工作重点
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有7项,分别是种子(含种畜禽)、农药、肥料、农膜、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农机及农机具。
种子,重点是严厉打击和查处生产经营假劣种子、无证生产经营、未审先推、未在当地种子部门登记注册、无授权委托书、无质量检验报告及种子合格证,尤其是外省种子进入我县经营手续不全的假劣种子、包装标签不规范等违法行为,督促种子生产经营者建立健全生产经营档案、索证索票、经营台帐,严厉打击哄抬种子价格、损害农民利益等行为。
农药,重点是严厉打击和查处违规生产经营和经营销售国家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生产经营假劣农药、过期农药、无登记证生产、添加未登记成份、擅自扩大使用范围、一证多用、套用或冒用证件、标签不规范以及“以肥代药”等违法行为。销售商点严格建立索证索票和台帐、信誉制度。坚决杜绝毒鼠强、三步倒等违法禁用药品,彻底查处经营不规范、人药同处等违规操作,确保人民生命安全。特别是我县地处陕甘交界,流动售药点较为严重,要加大对三不管地区流动销售的查处力度,要暗设举报人员,一有情况讯速出击,严防假药渗入我县市场。
肥料,重点是严厉打击和查处有效成分不足、未经登记、包装标识不规范、夸大使用效果等违法行为。
兽药,重点是严厉打击和查处经营假劣兽药、无证生产经营、有效成份含量不足、标签说明书不规范、夸大疗效等违法行为;加强禽流感疫苗、猪蓝耳病疫苗、口蹄疫疫苗监管,坚决取缔违禁兽药。彻底杜绝药混合经营,以人用药代替兽药、过期兽药、无批号兽药等混乱现象,确保养殖户用上放心药苗。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重点是打击和查处生产经营假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滥加添加剂、无证生产经营的饲料厂、作坊和预混料生产单位随意滥用添加剂,坚决取缔无生产许可证、无产品批准文号、无产品标签的“三无”饲料生产企业和无注册商标、无检验报告单或检验室形同虚设等违规操作企业。严查在饲料加工和饲喂环节添加三聚氰胺、瘦肉精、苏丹红、莱克多巴胺等违禁品的行为,杜绝在饲料中非法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质行为。重点监测饲料中违禁药物、反刍动物中牛羊源性成份,强化对违禁药物及埋植剂的禁用监管。
农机具,重点是严厉打击和查处制售假劣农机具及零配件、盗用冒用转让农机推广许可证书、产品不符合安全标准及无推广许可证等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加强农机试验鉴定、农机维修监管、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着力清查农机零配件“三无产品”,净化农机市场。
农膜,重点是严厉打击和查处违反国家强制标准生产超薄农用地膜、棚膜和生产原料参杂使假等违法行为,开展农膜产品识假辨假维权知识宣传,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拒绝使用低价伪劣农膜产品。
四、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自查阶段。各乡镇、相关业务部门要按照整治重点,认真履职,积极配合,属地管理,各自出动,认真做好农资生产经营者培训、督查。种子管理站对全县种子委托销售商和经营销售的资质全面摸底纠查,通过注册登记,种子抽检、送检,严格控制非法种子进入我县,让广大农民买上放心、可信种子。县农技中心和畜牧中心要对全县的农药、农膜、农兽药等经销门店进行调查摸底、造册登记。
第二阶段,抽查和督查阶段。对重点农资市场进行抽查和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督促及时整改,并进行跟踪监督。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整治活动结束后,各乡镇、各部门要向县农资打假办公室上报工作总结。
五、主要任务
(一)清理整顿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县农牧局、工商局、农机局、供销社等部门要切实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依法加强对我县农资生产经营主体的资质条件审查,保证我县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资质条件达到法定要求。要在春耕前组织对我县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进行全面清查,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对不符合资质条件的,要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要依法吊销其生产、经营许可证、登记证;对无证生产经营的要坚决依法取缔。
(二)规范农资生产经营行为。县农牧局要加强对农资生产、经营者的培训工作,提高农资生产经营水平。重点培训与农资生产经营相关的法律知识、农资产品防假、辨假和使用知识以及农资产品经营等方面知识。要指导、督促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建立健全生产、经营档案,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和体系,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实现农资质量全程跟踪和可追溯管理。
(三)强化农资市场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属地管理原则,强化责任,县农牧局、工商局、农机局、农技中心、畜牧中心、种子管理站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辖区农资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和集散地及生产经营单位、门店的日常监督管理,加强对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监管,对一些群众投诉强烈、市场秩序混乱的地区集中督办。对近年来群众投诉多,违法生产经营农资产品行为情节严重以及造成重大农业生产责任事故的农资生产经营企业要加强监管,重点整治,彻底封堵假冒伪劣农资的流通渠道。同时,要严密监测农资价格和供应情况,对乘机囤积农资、哄抬价格行为,县工商局、物价局要坚决查处。
(四)加强农资广告监督管理。针对目前部分农资广告宣传不规范、内容不实、误导农民群众的现象,县农牧局、工商局、广电局要切实加强监督管理,认真开展虚假农资广告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对广告宣传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虚假农资广告的违法行为。
(五)加强农资产品质量抽查。根据我县农业生产实际需要,在春耕前农资购销高峰季节,县工商局、质监局要对重点农资产品流通和使用环节的质量监督抽查,重点监测群众反映较多、问题突出的区域、市场和企业。对不同农资品种实行产品质量定期定点监测和跟踪监督,准确把握当地农资质量状况,提高农资质量预警能力。要依法及时公布市场监督抽查和例行监测结果,引导农民正确选购和放心消费。
(六)狠抓农资案件查处。县农牧局、工商局、质监局、纪委、检院、法院、公安局、农机局、供销社、畜牧中心、农技中心、蔬菜站、种子管理站要组织精干力量,采取明查暗访等形式,严厉查处一批大案要案。对区域性制假售假行为,要实行集中整治,坚决果断予以查处,防止反弹。同时要加大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震慑违法犯罪分子。
篇10
一、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增长,农牧民收入稳步增加。
上半年预计全县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含农场)达30657万元,比去年增加8457万元,同比增长38.1%;农牧民人均收入(不含农场)1048元,比去年增加353元,同比增长50.8%;农牧民人均劳务创收77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8元。
二、粮棉生产稳步推进,设施农业步伐加快。
20*年,我县小麦播种面积10.3万亩,单产466.17公斤/亩,较去年增加3.77公斤/亩。其中冬小麦8.5万亩,较去年增加44475亩;平均单产470.65公斤/亩,较去年增产8.25公斤/亩;总产40005.51吨,较去年增加21266.51吨;春小麦1.8万亩,平均单产445.0公斤,总产8010.0吨。完成优质小麦亩产550公斤高产技术推广0.375万亩。完成复播作物播种面积8.7万亩,其中套种黄豆面积7.7万亩。
综合我县实际和棉花市场行情,今年我县在棉花生产品种布局上作了适宜性调整,今年全县种植棉花面积72万亩,其中长绒棉种植面积48.37万亩,陆地棉种植面积23.63万亩。上半年,全县已落实新建温室土地面积149.8亩,新建大中小拱棚面积7460亩,亩均效益万元以上设施农业面积2300亩。全县已投入生产的日光温室面积3235.2亩,大中小拱棚面积8594亩。
三、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全面展开。
围绕节本增效,高产栽培,丰产增收任务,在已有成熟实用技术的基础上,结合高新技术进行科学组装、配套,不断改进完善作物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大面积推广运用,努力提高技术到位率。
1、大面积推广运用作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努力提高技术到位率。
20*上半年全县推广果棉间作棉花高产技术面积(陆地棉120公斤/长绒棉85公斤,次宜棉区陆地棉80公斤)4.2万亩、滴灌棉花150公斤(长绒棉100公斤)面积15.*万亩,推广优质小麦550公斤高产技术0.375万亩,落实棉花滴灌高产示范面积(陆地棉180公斤/长绒棉120公斤)0.5万亩,完成滴灌棉田套种小茴香2.58万亩、直播酸枣地套种小茴香12.42万亩。
今年全县落实复播作物面积8.7万亩,其中复播套种黄豆亩产50公斤以上面积7.7万亩、复播套种特色经济作物0.8万亩。冬小麦播种面积计划种植12万亩以上。
2、大力推广运用测土配方科学施肥技术,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根据全县土壤调查,结合历年土壤养分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提出全县各乡(镇)、村(连)施肥推荐方案,并印发给各乡(镇)、村(连),使全县农田施肥配比更加趋于科学化、规范化,提高了肥料利用率。20*年上半年全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65万亩,完成“3414”肥料试验10个。
3、狠抓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确保农作物生长安全。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充分发挥病虫害四级网络监控体系,认真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工作。20*年上半年我县各类病虫草害发生面积57.6万亩次,防治各类病虫草害57.6万亩次,其中:棉花病害防治5.7万亩,农田杂草防治33万亩,果蔬病虫害防治18.9万亩;推广“绿色植保”(无害化治理)6.5万亩;结合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及时各类病虫预测预报18期,制作农事顾问电视专栏5期。测报覆盖率达95%以上,准确率达90%以上。
4、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针对以往我县棉花、小麦、玉米种植品种多、乱、杂的局面,加快了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狠抓种子田的申报、办证、标牌生产制度和田间检验工作。全县共四家制种单位申报32660亩制种田,我局严格按照产地检疫规程进行操作,并建立和完善产地检疫田间档案。20*年全县72万亩棉田全部使用良种,良种覆盖率达100%,落实棉花原种繁育田面积0.6万亩,落实小麦种子田面积3860.5亩。
5、农村能源环保建设成效显著。一是农田“白色污染”治理成效显著。据调查统计,20*年上半年我县农田废膜亩均残留量2.41公斤,同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二是狠抓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面积落实和技术指导。按照无公害技术操作规程,全县共落实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面积25万亩,占农业用地的10%以上。三是加快农业检测中心体系建设和计量认证步伐。现农业检测中心计量资格认证前期工作已基本就绪,并已提交上级部门审核验收,力争年底通过资格认证。四是农村能源建设有新起色。今年全县大力实施农村户用沼气2500余户农户,现已建成565户沼气池,已建沼气池使用率达50%,建立沼气服务站5个,其中县级1个、乡级4个,目前上级部门资金还末到位,现乡村级服务网点规划选址、人员配置等工作已准备就绪,等上级部门资金到位后启动建设,确保沼气服务覆盖面达到100%。
6、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壮大农业科技队伍。充分利用“科技之冬”、“科技三下乡”活动,采取集中培训、举办讲座、现场授课、试验示范等方式,开展以农作物高新技术、节本增效实用技术培训,同时还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现场会、观摩会、检查评比等活动,促进交流和宣传。联合科协、科技局计划开展绿色证书培训人数170人,现已完成绿色证书培训53人,目前节水滴灌、户用沼气、设施农业培训班正在进行之中,截止目前全县共培训农牧民实用技术人数达6000人。
7、狠抓防雹减灾体系建设,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上半年全县共发生重大天气过程8次,累计防雹作业252班次,作业高炮炮弹2982发、火箭弹424枚,保护农田面积约90万亩,有效遏制了冰雹灾害的发生。
8、加大农业执法力度,促进农资市场规范运作。上半年,我局牵头组织农技、种子、农业检测、工商、质检等部门对全县的农资市场开展了3次集中式拉网检查,共检查了52户种子经营户、4家制种单位、25家店面、30个流动摊位销售的农资,共出动执法车辆13车次,执法人员72人次,累计检查各种农药、微肥、生物调节剂共计60多种,合计4000余吨,产品合格率达95%;调运检疫300余吨棉种,产品合格率达98%。有效地净化了我县农资市场秩序,切实维护了农民利益。
9、狠抓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一是认真落实国家有关“两免一补、三补贴”惠农政策。近期我局将联合相关部门认真抓好棉花良种补贴政策的落实,切实将棉花良种补贴资金449.4万元补贴资金补贴到户。二是加大对农村“三乱”和各种达标升级活动的治理力度,严格执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确保各项减负工作落到实处。上半年全县实现减轻农民负担总额3018.6万元,人均减负204.16元。三是严格规范农村土地承包制度,认真调解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上半年共调解4起农村涉地纠纷案件,处结率达100%。四是加强村级财务审计力度,健全了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制度。上半年共完成12个行政村的财务审计,审计金额达944.5*0万元,查处违规资金22.4186万元,现金短缺17509元,挪用金额13200元,涉及违纪人数23人,已追回违规资金3*09元。五是认真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工作。上半年我县共转移农村劳动力人数4748人,实现外出劳务创收1288万元,人均创收77元。
四、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差;二是农业科技事业经费不足,制约着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三是技术人员素质不高,在高新技术推广和应用上,跟不上形势发展和需求;四是乡镇农技站剥离中心后,技术人员岗位流动性大,业务工作严重脱节。
五、下半年工作打算
结合地县“三干会”精神,下半年农业系统将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重点抓好棉花中后期管理、复播任务落实、设施农业任务落实、冬小麦面积落实和管理、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任务落实、以及良种补贴政策落实等工作。
一是树立全县农业生产一盘棋的思想,充分发挥职能,抓好全县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和服务。
二是加强棉花田间中后期管理工作力度,重点抓好滴灌棉田的田间运行管理、棉田病虫害防治、水肥运筹、化学调控等关键环节,为实现我县今年棉花增产、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全力抓好复播作物和冬小麦播种任务落实。力争全面完成8.5万亩复播任务,重点抓好7.5万亩复播玉米套种黄豆和12万亩冬小麦播种的各项工作。
四是进一步加强设施农业技术培训和服务,提高温室生产效益。一是重点抓好新建温室的“五落实”,尽快协调有关乡镇及早动工,完成新建任务。二是及早安排落实秋延茬集中育苗工作,原则上做到秋延后蔬菜生产100%进行育苗移栽。三是提高温室大棚利用率,确保利用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