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制度建设范文
时间:2024-02-21 17:46: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统计制度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为了准确了解**年度全旗**乡镇领导班子考核责任目标运行情况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经旗干部目标责任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决定从8月上旬开始对全旗**乡镇领导班子考核责任目标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进行督查,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督查内容
(一)实绩考核督查内容
1、农民增收各项措施落实情况;
2、农村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具体包括重点种植业生产、养殖小区建设、动物防疫、人工配种、生态建设完成情况);
3、劳动力转移情况;
4、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情况;
5、城镇建设与管理情况;
6、环境污染整治情况;
7、城乡低保工作落实情况;
8、政府服务能力发挥,即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情况;
9、禁牧禁垦工作实施进展情况;
10、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落实情况;
11、新农村建设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12、政务、村务公开情况;
13、机关自身建设情况;
14、年内拟办抓大事办实事完成情况;
15、“心系农村、服务百姓”工作实施进展情况;
16、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
17、旗直部门在苏木乡镇实施项目完成情况。
(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督查内容
1、贯彻中央四个长效机制情况;
2、深化“三级联创”“双链双推”活动开展情况;
3、大学生村干部工作情况及管理办法的落实情况;
4、村干部值班制度落实情况;
5、村企共建工作开展情况;
6、社区综合示范区工程实施情况、阵地建设情况、“一帮双服务”落实情况;
7、非公企业典型创建工作开展情况、“双扩双创”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8、创新载体建设情况。
二、督查时间
从8月4日开始,到8月10日结束。
三、督查方式
半年督查采取听汇报、查资料、随机抽查与重点检查、实地走访查看等形式进行。
四、其他事宜
篇2
关键词:集热装置 PT100 单片机 温度测量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7-0112-03
近些年国家提倡绿色能源使用,太阳能集热技术也不断创新和发展。本课题对太阳能集热装置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增加了集热管的效能。为了检验这种新型太阳能集热装置的集热效能是否得到了提高,设计了温度检测系统对集热装置进行温度的实时采集。
这个温度检测系统将单片机和温度传感器有机结合,实现了对集热装置温度的实时检测并显示温度和实时的时间,该系统具有操作方便、工作可靠、精度高、移植性强等优点。
1 系统硬件电路
该系统种设计了PT100温度传感器、信号调理放大电路、模/数转换模块、时钟电路、按键和显示模块这几个部分。系统测量过程中先把PT100热电阻的阻值转换为电压值,将电压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送给A/D转换器,把转换的数字信号传给单片机,由单片机进行计算得到测量的温度值,最后在数码管上显示出来。系统同时外接时钟芯片DS1302,对AT89S51进行时钟控制和时间显示,最终实现温度的实时监控。本系统的组成结构如(图1)所示。
1.1 PT100温度传感器
铂电阻温度传感器精度高,稳定性好,应用温度范围广,是中低温区(-200~650℃)最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PT100温度传感器的阻值跟温度的变化成正比,属于正电阻系数。PT100的电阻值与温度值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在较小范围内测量时,电阻和温度之间具有如下关系式:,式中,为 (温度为零度时的阻值),T表示华氏温度。
PT100具有测量数值误差小,反应迅速、抗振良好、稳定性能好等诸多优点,因此应用广泛。基于以上这些优点,该系统中使用PT100测量新太阳能装置的温度。
1.2 信号调理放大电路
PT100测量温度时可以使用电桥电路或恒流源电路,电桥电路的输出与电阻阻值不成正比,数据处理不易完成;但是恒流源电路能够将电阻值与输出的电压构成优良的线性关系,然后用单片机对信号进行线性处理,因此本系统使用恒流源电路输出温度信号。本系统中的恒流源电路使用性价比较高的运放作为核心,恒流源电路的设计如(图2)所示。在电路的设计中采用了高精度的1.5K电阻和LM336-2.5V作为参考电压基准,保证了该温度检测系统的精度,使得测量结果真实可用。
放大电路中的首级放大使用了AD620。该芯片是一种价格低、功耗低的仪用放大器,其具有输入偏置电流低、建立时间短和高精度等特点,非常适合用于高精度的数据采集系统。AD620是由OP-07组成的三运放结构,其工作性能和指标时大大好于自制三运放电路的,它的1脚和8脚之间连接RG电阻,增益由关系式G=1+49.4KΩ/RG计算,该放大电路的设计如(图3)所示。
1.3 A/D转换电路
系统中的A/D转换模块使用了德州仪器公司的TLC2543,它是一种12位开关的电容逐次逼近的数模转换器,TLC2543的接口电路简单,主要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分别为CS片选端、输入/输出时钟端和串行数据输入端。系统中TLC2543与单片机的连接如(图4)所示。
1.4 DS1302时钟电路
DS1302是一种实时的时钟电路,它能够对从秒到年的常见时间单位计时,并且具备闰年补偿,其工作电压为2.5—5.5V。DS1302使用三线的接口方式同CPU实现同步通信,可采用突发方式一次完成多个字节的时钟信号传送。本系统中使用DS1302时钟芯片生成时钟信号,通过AT89S51进行控制,实时显示时间,完成对被测温度值的实时数据采集(图5)。
1.5 显示和按键电路
本系统的显示模块采用6个LED共阳极数码管来显示实时时间和被测温度值。数码管的相应码位连接至单片机P0口,数码管的公共引脚分别连接单片机P2.0~P2.5端,完成对数码管的位选。
本系统的按键共有3个,主要用作时间的设置和修改。其中连接至单片机的P3.2脚的设置键通过申请中断,修改设置的时间;其余2个按键分别是加键和减键,主要用修改时间使时间按增或减的形式进行调整。
2 软件设计
本系统的软件设计能够进行温度采集和显示、时间的设置和修改、温度的测量和计算等主要功能。系统的软件主要包括主程序、温度采集子程序、显示与按键子程序、时钟程序等。本系统的主流程图如(图6)所示。
3 系统仿真
本系统电路的仿真采用Proteus软件完成。Proteus软件进行仿真时是依托单片机最终实现的,仿真时先用Keil C51软件进行编译、链接和执行后生成一个HEX文件,将HEX文件与Proteus进行关联,最后实现仿真。仿真过程中由于PT100温度传感器在仿真过程中波动较大,不易于温度显示与测量。仿真中我们用电阻代替了PT100温度传感器,仿真中改变电阻值来反映温度测量。除此以外,Proteus是不能仿真LM336恒压电源的,所以在仿真时用软件自带的-2.5V的恒压源进行。
4 数据处理
太阳能集热装置的技术已经趋于完善,所以其集热效率的提高也非常有限。温度检测系统只有保证一定的精度才能检测出集热装置温度的变化。为保证温度检测系统的精度,除了在硬件中采用高精度的器件,还需要在数据的处理中使用合理的方法。
为了获得较高精度的温度测量值,系统需要建立高精度的数学模型。根据预知的PT100分度表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随后用工程量(标度)进行变换,最后对模数转换的结果进行计算得到所需的温度值。该系统将测量的范围分段,然后对分段范围中的数学模型查找系数,最后计算出被测温度值。为了提高系统测量的精度,在系统中使用最小二乘法做线性处理,系统最终计算出数学模型的最大理论误差值都小于0.1℃,满足了验证系统性能的要求。
5 结语
在本系统中以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进行对系统控制和线性化算法的运算,采用了高精度的器件保证系统温度测量的要求。在算法处理上,建立了需要的数学模型,使其具有运算量小、处理速度快、占用内存小等优点。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本次课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郑建国.一种高精度的铂电阻温度测量方案.自动化仪表[M],1997.
[2]陈正,喻红.热电偶测温的线性化处理模块.计量技术[J],1999,12:23-25.
[3]吕小红等.基于单片机的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微计算机信息[J],2008,6-2:119-120.
篇3
每年的第一个周四是凤凰卫视《社会能见度》的生日。迈入2008年,它3岁了。部分节目终于集结成书,该是一份最特别的生日礼物。
1000多个日日夜夜,我们精简得只有四五个人的团队陪伴我走遍大江南北,在边缘的城市角落,在偏僻的乡村田间,面对芸芸众生,用镜头、用心记录着转型期的中国。
那些画面或残酷。或悲凉,从不美丽,但因为真实,所以震撼。
记得在汉江流域的癌症村,采访中,我不止一次腹部的剧痛难忍而被迫停机。连最壮实的摄像师也顶不住污染水源的侵袭,捂着肚子,穿梭子洗手间和拍摄现场,劣五类的白河水,泛着泡沫,散发着恶臭,我们仅仅是在两天的饭菜中与它对峙,较量。而那些世世代代称白河为母亲河的村民呢?他们离不开那片土地,他们无上可逃。癌症,唯一的宿命。
还有那些断落的手指,不曾亲眼见过,却血淋淋、活生生地刻在脑海深处。珠三角的民工医院里。楼道狭窄,昏暗,简陋,挤满破旧的病床。病人老少不一,口音各异,但手臂处厚厚缠绕的渗着鲜血的灰白纱布却昭示着他们共同的命运。几十分钟的车程外,大都市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但在这里,手指断落了,手掌消失了,耳闻痛苦的,我压抑,窒息,甚至分裂。这是我们熟悉的中国吗?那个像北京和上海一样漂亮一样现代化的中国的呢?那个堆砌在高楼大厦上霓虹闪烁的中国怎么突然间遥远得如同另外一个星球?
3年,太多的哭诉,太多的无助,太多的生命之痛。
常有朋友问,看多了灰色的人生,你悲观吗?抑郁吗?我总是摇摇头,说不,说数不清的生命之痛反而让我们学会了珍惜,懂得知足。
我常想,假如我出生在某个癌症村,喝着污染的河水长大,也许我的身体里早就埋下了绝症的种子,早就闻到了死亡的气息。又或者,我的父母身陷冤屈,一贫如洗,也许从未有机会读书识字,小小年纪便不得不在社会底层漂泊、挣扎……
上天的恩赐,感谢,感激。
感恩的最好方式莫过于力所能及,善待他人。幸运的是,《社会能见度》给予我们一个平台。30分钟的节目或许不能改变他人的命运。但至少,我们在尽微薄之力。
感悟之余,还有思考。
工作,污染,医疗事故,不公正的遭遇……这是天灾?抑或人祸?这是飞速转型的中国必须付出的惨痛代价吗?这是急速现代化的中国真实的写照吗?在令人惊喜却缺少体温的经济数据背后,谁会去留意那些追不上GDP脚步的脆弱生命?
我常想我们不是救世主,我们不可能有呼风唤雨的法力,但我们可以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身边最细微的小事做起,让这个世界舒展的笑容多起来,也让人们能看到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拥有生命该拥有的尊严。
篇4
关键词 温度采集;风机自动切换;设定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7-0207-02
0 引言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之一,用于电压变换和电能分配和传输。对于系统来说,变压器发生事故将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研究变压器的异常状态对系统的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运行之中的变压器的异常主要有六种,分别为声音异常,温度异常,油位异常,外表异常,颜色、气味异常,变压器过负荷。其中温度检测易于操作并且检测准确,通过温度信号的检测可以十分清晰的检测出变压器的运行状态。
目前常用的变压器冷却控制装置大都是使用传统的继电器,并且人工来控制温度控制器机械触电的开闭,驱动交流接触器的线圈,从而接通冷却器。然而这种方式自动化程度低,易因风机群同时启动而电流过大。为解决这些缺点,本篇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变压器温度检测控制系统。使用51单片机为控制器并以固态继电器SSR为执行元件。具有温度在线监测,变压器强行退出,预警报警,风机自动运行及切换等实用功能。
1 硬件电路的设计
1.1系统综述
本设计为主要针对于油浸式风冷式变压器的温度控制系统,主要通过控制风机的启动来实现控制变压器运行温度。该系统由温度信号检测处理电路、A/D 转换电路、单片机监控处理部分、风机控制与故障预警报警模块以及通讯模块组成。
本设计需要测量的主要温度数据有:变压器上层油温,变压器表面温度以及室内温度。需要实现的功能为当变压器刚开始工作或需测量的三个温度值都低于由用户个人设定的设定值下限时,系统不发出运行指令使风机运行,风机即全部处于停止状态;当变压器上层油温未达到设定值而室内温度及变压器表面温度超出预设值,温度监视系统发出预警,并发出部分风机运行指令,使部分风机进行工作,为避免单一风机长时间工作, 应当在风机间进行切换;当变压器上层油温高于最低设定值并小于最高设定值时,温度监视系统发出预警,并发出风机运行指令,全部风机运行。当变压器上层油温高于最高设定值时,变压器应当停止,温度监视系统发出警告,并发出风机运行指令,全部风机进入运行状态。
本设计使用AD590作为采集温度元件,采集的温度数据通过元件AD0809进行A/D转换后送往单片机进行对比处理,决定是否发出风机运行指令并通过MAX232 接口芯片与上位机PC 的串行通讯。
1.2温度信号检测处理电路的设计
温度信号检测处理电路可以正确的检测和处理好各种温度信息是整个变压器温度检测控制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温度检测的准确与否决定着控制系统对变压器运行状态判断准确度。本设计中应采集的三个温度值经由温度采集模块采集并经由放大电路放大后输入至元件ADC0809,处理好的数字信号在经由单片机进行对比处理。为了确保放大输入ADC0809的电流与温度有精确的线性关系,我们采用恒流源的温度测量器件AD590。为了避免相互影响,使采集并放大后信号经光电隔离后连接到ADC0809 的INT0 口。
1.3 风机起停电路的设计
使用无触点的电子开关固态继电器来执行风机的起停及转换,为了实现该装置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电气隔离,采用了高耐压的光电耦合器 ,保证了控制电路的正常运行。单片机发出信号控制风机的起停,当固态继电器SSR输入点有来自单片机运行信号的输入时,发光二极管发光,双向可控硅在过零后马上导通,从而使得双向可控硅导通,风机中就有了电流通过,风机运转;当固态继电器SSR输入点有来自单片机停止运行信号的输入时,风机中就无电流通过,风机不运转。从而达到风机的起停与转换功能。
2 软件部分的设计
2.1软件设计综述
本变压器温度检测控制系统软件部分共分为下位机部分和上位机部分,下位机部分具体主要指处理器单片机而上位机具体主要指的是下位机通过MAX232 接口芯片串行通讯的监控室PC。
2.2 下位机软件设计
因为采集后的温度数据需要进行模数转换后才可使用,本系统采用中断方式判断温度信号转换完成情况。若转换未完成,就不发送当前温度至处理器;当转换结束后,跳入中断,将转换后数据读入单片机并传输给上位机。
2.3 上位机软件设计
上位机软件有2 种工作模式:循环检测模式和设定模式。
在循环检测模式进入之前,应首先进入设定模式。设定模式是为了方便用户在不同情况下对变压器不同需求所对应的不同温度要求而设立的模式,它允许用户根据需要对应测量的三种测量值的基准值设定不同的风机启动数值以及不同的警告和预警上限。确保本变压器温度检测系统的使用不受到大多数情况的限制,大大的提高了本系统的实用性。
在数据设定结束之后,可手动结束设定模式并进入循环检测模式,即正常工作状态。上位机循环发送各温度检测回路的编号,若温度信号转换完成,则单片机接收此编号并将各检测点温度数据返回。上位机将对数据进行处理,包括对异常温度数据的剔除和对数字进行平均滤波,通过进行处理后的数据计算出温度值并进行显示。并且计算处理后的数据与设定模式所设定的数据的对比结果,按照此结果决定是否发出对风机的投切以及预警和报警的命令。
3 结论
本文以51单片机为控制器并以固态继电器SSR为执行元件, 完成了变压器各种运行温度的检测, 并通过温度值与用户设定值的比较值,判断是否开启风机组以及开启机组的组别数。同时用户可在上位机设定模式中根据需要设定变压器上层油温,变压器表面温度以及室内温度的基准值,大大的扩大了本温度检测控制系统在现实中的使用范围。
参考文献
[1]胡开明.变压器温度监控系统的设计[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8(27):88-90.
[2]陆坤主编.电子设计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
篇5
【关键词】系统可靠度指标;结构体系的抗力调整法;建筑框架结构设计
建筑框架结构的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用较为经济的途径达到建筑的预期功能要求,而可靠度指标作为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的控制参数,对建筑框架结构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我们国家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结构在可靠性分析领域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但是,目前建筑框架结构的设计所依据的规范大多只注重于可靠度计算,并没有考虑到建筑框架结构的系统性,因此,其设计的成果无法较为准确地反映出建筑框架结构的整体可靠性。本文利用结构体系的抗力调整法将建筑物结构体系的可靠性分析以及可靠度调整这两环节分两步独立完成,并且把可靠指标与目标可靠指标两者的比值作为抗力调整的依据,按照依据显示对建筑框架结构的各失效模式进行可靠度方面的分配与调整,从而按照结构体系的可靠度指标这一参数对建筑框架结构进行直接设计。
一、结构体系的抗力调整法
所谓的结构抗力调整方法主要是指一种较为实用的、对结构体系的可靠度进行近似计算的方法。结构体系的抗力调整法主要根据结构体系、结构的失效模式以及结构的构件这三者所具有的失效概率的相互关系,把结构体系的可靠性设计过程科学、独立地分成建筑结构体系的可靠性分析以及建筑结构体系的可靠度调整这两步完成,并且该方法较为合理的解决了对结构体系的可靠度的分配以及调整问题,将结构体系所具有的可靠性分析以及建筑框架结构的设计过程直接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建筑结构的可靠性设计目的。
结构体系的抗力调整法对于工程结构的设计以及建筑结构的检验来说,其实行过程较为简便、实用,计算的精度也符合一定的科学要求,具有一定程度的使用价值。然而,由于我们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起步较晚,国家对于建筑结构的可靠度的探索程度还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因此,利用结构体系的抗力调整法大力发展我们国家的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是未来建筑工程的设计人员需要重视的主要问题。
二、建筑框架结构的可靠性设计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分别从建筑结构体系的可靠性分析以及建筑结构体系的可靠度调整这两部分对建筑结构体系的可靠性设计进行描述。这几年,国内外相关领域对于结构体系的可靠性分析使用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如何直接利用得到的可靠性分析的结果对结构体系的可靠性设计进行施工,都还没有较好的解决办法。现如今,我们还只能对建筑结构构件所具有的可靠度实施调整,然后进行重复性试算,直到满足一定要求为止。然而,这种方法的操作不但繁琐,而且给结构构件的可靠度的调整以及分配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盲目性。
为了解决结构体系的可靠度的分配以及调整问题,我们提出了结构体系的抗力调整法,该方法是一种较为实用的、对结构体系的可靠度能够进行近似计算的有效性手段,它将结构体系的可靠性分析以及结构的设计过程直接联系在一起。通过实际操作,该方法将建筑框架结构作为了主要的研究对象,并且其计算的原理也完全适用于具有不同的失效准则的建筑框架结构的可靠性设计中,因此,对建筑框架结构的可靠性设计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若建筑框架结构所具有的目标可靠指标已经做了有关的规定,则该方法就可以直接对建筑框架结构进行设计。
为了提高建筑框架结构在设计过程中的工作效率,设计人员在实行设计之前需要依据自身经验,在理解、运用系统效应的基础上,对建筑框架的结构是否需要实行结构体系的可靠性计算作出初步地判断。对于一般的建筑框架结构的设计来说,要想让该可靠性设计法完全符合设计工程的要求,就需要确保建筑结构体系的可靠性分析以及建筑结构体系的可靠度调整这两个过程独立、有效的进行。
三、结构体系的可靠性分析
篇6
关键词:智能建筑 独立能源管理系统 分项计量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3-0170-01
目前,我国主要靠BAS系统,即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来实现智能建筑的能源管理。BAS系统通过保持对电力、空调及照明等电能设备的随时监控来检查这些设备是否具备良好的运行状态,同时运用编排好的程序(如预设的季节、时段、温湿度经验值等)对设备的各项功能进行控制并加以优化,从而实现电能的节约。
1 独立能源管理系统
统计表明,我国至少80%的智能建筑内的BAS系统只用于两方面,即监控设备运行状态以及自动控制,很少甚至不应用于能源管理及计量方面,因此,BAS系统运行过程中,电能浪费情况极为严重。现阶段,电能、气、水、油等是建筑能源的主要构成成分,其中,电能仍旧是能耗最大的部分。因此,在智能建筑中构建独立能耗计量系统,能够实现各类建筑能耗的监测、分项计量以及能耗数据信息共享,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在分析处理所接收到的能耗数据之后,就能选择出最佳的优化方案,从而维持系统的节能高效,实现“绿色智能建筑”。
2 智能建筑中独立能源系统的设计方案
2.1 能耗计量子系统
能耗计量系统的构成部分从上到下,依次为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首先,感知层主要由电表、气表、水表、流量计等计量仪表构成,这些仪表同传输层有个接口,能够实现数字的直接输出及传输,为数据库采集各类能耗的监测数据并传输至最上层的管理平台,实现建筑能源各个管理系统之间信息的有效流通。其次,在传输层中应用集成网络和通讯管理机技术来实现各个设备层与管理平台中所有装置之间的通讯。随着通信技术及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传输处理数据时可供选择的传输模式越来越多,而在独立能源计量与管理系统中,需要通讯层通过两级的传输模式来转发管理平台发出的控制命令以及从底层采集来的能耗数据。第一级是完成能耗数据由感知层至数据采集器的传输;第二级是完成数据由数据采集器至能源管理综合平台的传输。最后,应用层由数据采集软件、能耗信息软件、节能监测管理软件及SQL Server 数据库组成,其中数据采集软件能够对感知层的数据进行实时的读取,并将其存入数据库。节能监测管理软件主要是对各项能耗数据进行查询、统计及分析等操作。SQL Server数据库则发挥其存储功能。应用层的主要功能就是解包并分析上传来的数据,通过采取相关操作来完成设备运行状态的控制,优化建筑能源的配置,实现能源的节约。
2.2 BMS系统与能耗计量系统的结合设计
能耗计量系统虽然能够统计建筑内能源设备具体的能耗情况,然而在控制和管理能耗设备方面,却缺乏有效的手段。BMS系统虽具有控制智能建筑中各个管理子系统的功能,但是由于其高度的自动化,缺乏实际的评估数据,不能明确的判断出产生最优能源配置的具体行为和操作。因此,通过集成两种系统,可以实现计量功能与设备管理功能的结合与互补,对智能建筑节能目标的实现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
3 电能分项计量子系统实例分析
为了使智能建筑中电能消耗的分项计量产生更好地效果,需对电能分项计量回路进行合理的设置。一般来讲,不同建筑内配备了不同形式及较多数量的配电系统支路,而对每个设备的能耗进行计量比较困难,因此,需要在单独计量的外供电回路、制冷机组主供电回路、变压器低压侧出现回路、特殊区的供电回路、照明插座主回路以及电梯回路以及其它应该单独计量的用电回路[2]等主要的配电支路中配置单独的计量表。
一般来讲,新建筑中通常依靠改变建筑内的配电线路的方式来获取分项的能耗信息,这种方式最直接,同时也是最好的一种方式,但是也只能在新建的建筑中适用。为了实现已建建筑内能耗的分项计量,可以在下级支路中安装计量表,但是采用这种办法通常会产生一种极端,对建筑内所有的用电设备进行分类,然后把计量表内相应的能耗数据相加,这样一来,会产生过高的系统投资成本,包括计量设备成本、数据采集成本以及结点连接成本。此外,根据实际情况而言,很多建筑的现场条件根本不能提供计量表合适的安装位置。还要一种不太提倡的分项计量方式是对每个支路的能耗进行直接的计量,再根据每个支路相应负载的特点对数据进行拆分,最后各个负载上的用电量得到合理的分摊。然而,无论是哪种计量方式都是建立在充分获取配电系统信息的基础之上的。
实践表明,在智能建筑中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只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应用,就能够在投资适当的前提下,获取可靠具体的分析能耗信息。能耗大、功率大、数量少的设备适宜采取直接计量方式,确保获取较为可靠的数据,而功率小、数量多、分布广的设备适宜采取间接计量方式,即先对支路的总电耗进行计量,然后对其进行拆分计算来获取分项能耗。
4 结语
通过构建智能建筑中独立能源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建筑内能源更加精细的管理及能耗的动态监测,提升设备运行及管理效率,促进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增强智能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顾小军.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统[J].江苏建筑,2010(2):48-50.
篇7
系统运行维护必须做到技术安全和管理安全并重,配备必要的技术防护设备,同时用制度加以约束,制定合理的制度来保证设备技术安全。反之,管理制度需要适应技术的发展,管理模式要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调整,通过技术发展促进管理水平提升。
3.3准确了解保护对象原则
系统日常运行维护工作应有目的地确立工作重点,准确了解防护对象的特征,在系统中的性质、地位和重要度,同时对系统进行合理评估来确定运行维护工作的粒度。根据系统评估,确定运行维护工作开展的重点对象,例如,办公自动化(OA)系统重要度和防护需求较高,在制定运行维护管理制度时,应重点考虑其系统的检查周期、备份日期、审计频次、人员权限变化情况等;考勤系统重要度和防护需求较低,系统一旦发生故障,对机关、单位各项工作不会造成较大影响,在运行维护过程中可合理分配运行维护粒度。
3.4多层次、多安全单元防范原则
在开展系统运行维护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安全设备工作范围和其产生运行维护数据的关联关系,利用已有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技术性能,确保问题能及时显现并做到快速响应。各类安全设备、运行维护工具在系统运行中,会产生大量的运行日志和告警记录,通过对各类安全事件特征进行归类,提前做出合理的排查和定位,可使运行维护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3.5用户便利性原则
复杂的运行维护流程和管理制度将造成系统日常运行维护效率低下。在确保信息安全的情况下,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设计应尽可能减少冗余流程和环节,简化审批。可引入运行维护标准来设计标准化的工作流程,例如,可参考IT基础架构库(ITInfrastructureLibrary,ITIL)、ISO2000、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nformationTechnologyServiceStandards,ITSS)等通用性较强的标准来优化运行维护工作,使其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4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明确制定系统运行维护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系统管理体制、保证系统运行环境和数据的安全,才能保证系统为机关、单位各层管理服务,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管理制度组成部分应依据系统实际建设情况进行划分,按照事先制定的原则和统一标准进行分类编制,例如,根据内容分章节进行描述,或按工作对象制定不同的管理制度。制度内容应注意不同章节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管理的标准化,避免出现同一对象在不同章节中出现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标准。从系统运行维护工作和管理内容来看,制度内容可从以下两个维度进行划分。
4.1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的流程
大部分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是基于流程框架的业务模式开展的,即系统管理过程中的各种业务活动过程。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1.事件与事故管理。主要包括:对引起系统中断或可能导致系统中断、质量下降的事项进行处理、记录的过程。主要目标是尽快使系统恢复正常,减少对系统的不利影响,尽可能保证其可用,同时记录、评估事故与事件并为其他流程活动提供支持。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事件通告、事故事件记录、事件过滤、响应级别选择、事件升级、调查诊断、事件关闭、事件评估等内容。2.问题管理。主要诊断故障根本原因和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所经历的业务过程,主要包括:诊断、维修、恢复、记录、重大问题评估等内容。问题管理为后续运行维护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关经验和知识的积累。3.配置管理。主要范围包括:负责识别、维护系统或设备中的所有组成及各类设备或系统之间的关系,划分资源、提供正确的配置信息。配置工作主要包括:方案制定、配置识别、配置控制、状态记录、配置测试、配置实施、配置确认和审核等过程。4.变更管理。主要负责运行维护服务生命周期过程中对配置项的变更。具体对象主要包括:管理环境中与执行,支持及维护相关的硬件、通信设备、软件,运营系统,处理程序、角色、职责及文档记录等。变更管理过程包括:问题报告、变更请求、变更审核(评审)、变更通告、授权变更、变更实施等。
4.2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对象
依据系统基本运行维护工作对象不同,将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划分为以下4个方面。1.设施、设备管理。系统中应建立针对设施、设备的严格管控制度。主要包括:机房管理、环境设备管理、安全设备管理、综合布线管理、客户端管理、通信设备管理、存储设备管理、外围设备管理、配电系统管理等。2.安全策略管理。安全策略是系统进行安全规划、实施安全技术部署的顶层文件,也是系统运行维护过程中必须保证的重要技术指标和配置项目。主要包括:安全策略制定、变更、、修订周期及安全配置项等内容。3.人员管理。系统运行维护人员是运行维护工作的主体,在运行维护管理制度中,需要对各级人员的角色授权、职责范围、工作内容、作业基本行为规范、任职条件等内容进行详细定义,确保既定制度得以顺利执行以及各级人员能严格履职。4.档案管理。系统档案主要包括:系统开发、运行阶段的各项文档,包括可行性分析报告、系统说明书、系统设计方案、实施方案、设备操作手册、测试报告等,需要在系统存续的全生命周期范围内记录系统运行情况,同时各类安全配置资料、分析报告、审计情况应建立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
4.3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框架
按照本文第三部分中提出的原则和第四部分提出的业务工作对象进行业务域划分,根据业务域内的工作流程对制度内容进行分析,以此确定制度中相互关联影响的部分,实现端到端流程的显性化和标准化,形成各项规定标准化的运行维护标准框架。使运行维护技术人员明确自身岗位所涉及的执行标准、考核指标、遵循原则。按照管理范围,将各工作流程涉及的运行维护工作划分出各工作模块,对各工作模块定义管理业务模块,向下一级划分各模块的子业务范围,形成自上而下构建制度的逻辑过程,避免各部分制度相互冲突,并对各业务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考虑和流程绘制,确定相关需要规定的约束条件,由此得出实际操作性较强的管理制度和标准业务流程。流程中各节点明确的责任岗位和质量衡量指标如图1所示,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框架
5结语
本文从机关、单位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基本框架、设计原则、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以期对机关、单位信息系统的实际运行维护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杜虹.切实加强网络保密管理[J].保密工作,2012,(12):12.
[2]李元峰,蔡雅良.浅析涉密信息系统的分级保护[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8,(06):78~79,82.
篇8
(1)加强德育建设是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人们的社会角色、利益关系和思想观念也正在由单一性、稳定性向多元性、多变性转化,在不同的主体之间出现了不同的价值观念冲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那些没有牢固的、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人,在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时,很容易受物质利益的诱惑,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这些不同的价值观也冲击着学校,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甚至形成与我国倡导的主旋律相违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要求特色高中加强德育建设。
(2)德育是高中生继承优良传统的重要载体
德育教学对促进青少年思想意识的健康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他们进行及时有效的德育教学,有利于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新时期的高中生德育教学要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国情,弘扬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不断提高他们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德育是高中生继承优良传统的载体,其主要表现为高中生在学习各科知识的同时,还能将祖先遗留下的传统美德不断发扬光大。只有具备了这种集体精神、敬业精神以及不断进取的精神,才能在应对未来的挑战时保持高昂的斗志。
2.特色高中德育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1)高中教育教学中存在实用主义现象
特色高中要本着“理论够用、强化实践”的原则,强化专业技能培养,增强学生职业竞争能力,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特色高中当前的现实选择。由于教育主导思想的变化,特别是职业教育就是择业教育的渲染,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思想道德教育,加上实践教学场所的拓展、分散和延伸,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德育教育的难度。特色的教育教学方式是特色高中教育的重要属性,也是它的特色所在,但由此而带来的实用主义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2)德育目标脱离现实
特色高中德育目标立足社会本位,强调德育的工具价值,忽略了德育的本体价值。将学生的修德与他人、社会、国家的需要相联系,过分强调个人为社会、为集体做出牺牲,忽略了修德与学生自我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之间的关系。这种德育往往拘泥于较高层次的道德教育,强调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等,要求单方面压抑自己的需要,去成全别人,甚至认为只要是为别人做出了牺牲,不管这种牺牲是否有价值、是否必要、是否适度,统统都是高尚的道德行为。这种德育方式将每个人都假设为具有较高思想境界的完人,德育目标立意过高,存在“圣人化”的倾向,强调社会本位和知识本位,以社会发展遮蔽了人的发展。
(3)教育方法缺乏新意
德育有着自身的教育规律。特色高中的德育工作必须顺应时展需要,由单一、静态、平面教育向多样、动态、立体教育转变,即由单向灌输转向双方平等交流,由封闭式转向开放式,由传递知识转向塑造人格等方面的转变。但目前特色高中德育基本上采取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日常思想教育工作、党团工作、学生会工作、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途径。实践中存在“两课”不生动、日常思想教育不深入、党团工作无特色、社会实践重形式、校园文化建设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凸显出德育方式人性化的缺失。德育和艺术教育脱轨,德育环境的实践性不足,没有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3.加强特色高中德育与智育建设的路径分析
(1)坚持以人为本,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特色高中德育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从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出发,将学生作为德育的主体和根本,把人的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出发点,充分认识和把握人的个性,引导和满足人的正当欲望。正视学生的价值与权利的存在,尊重学生在特色高中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合理需求,分析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取得学生的信任和理解,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现代教育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德育目标的确定上,考虑社会的要求,重视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在德育内容的安排上,依据职业教育要求,遵循学生心理和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2)拓宽途径,建立开放型德育模式
学校应打破单纯的课堂灌输、报告宣传的模式,积极采取各种现代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德育功能,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采取开放式的教育方法,加大德育的信息注入量,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其正确区分、辨别、选择和吸收多种社会信息的能力;树立全方位德育理念,加大渗透的力度,把德育教育同其他学科教学结合起来,提出“人人有责”的德育模式,把德育渗透到学校管理、服务工作的各个领域。
(3)改进德育方法,实现德育手段多样化
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使得传统的德育手段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特色高中必须调动一切资源,使德育丰富多彩。要在利用好课堂、广播、电视等传统教育方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网络在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利用互联网等载体来丰富德育的内涵,确保德育的效果。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学校可以考虑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道德教育的平台。
篇9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分布式控制步进电机
中图分类号:TP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210034-01
一、引言
冗余机器人有七个关节即七个步进电机需要控制,总共须占用十四个引脚,由于机器人每个关节的控制需要三个定时器,采用的控制是一种分布式结构系统,即将每个关节用一个单片机控制,可以解决定时器资源不足的问题,还能使扩展的软硬件的实现都比较简单。
二、主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
主单片机控制系统是示教盒与下位单片机之间的桥梁。其主要功能包括与示教盒、从单片机AVR之间的通讯控制,示教数据的处理与存储,再现时的轨迹插补,以及对系统的实时监控等。
(一)存储器的扩展。AT89S8252内部有8K可串行下载的FLASH程序存储器,选择扩展片外不掉电数据存储器。
数据总线由PO口提供,在数据总线扩展时,PO口与许多芯片相连,数据究竟走哪条通道,由地址线控制各个芯片的片选端决定的。
由于扩展的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使用不同的指令和不同的控制信号,两者的地址空间可以重叠,均为64K字节。此外,对片内和片外的数据存储器的操作也用不同的指令,故允许二者地址重复,对于程序存储器而言,不论片内,片外都使用相同的指令,依靠硬件电路进行选择。
(二)通讯电路。通讯部分主要包括主机AT89S8252与示教盒之间的串行通讯和主单片机与下位AVR单片机AT90S2313之间的多机通讯两部分。上位单片机的串口用来与示教盒通讯。而与AVR单片机之间的通讯涉及到多机通讯问题,所以扩展了一片串行接口芯片INS8250实现与下位单片机的串行通讯。控制器采用异步方式串行通讯,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可同时进行。
利用INS8250芯片的并行数据和串行数据之间的转换功能,8位并行数据经D7~D0双向引脚写入芯片或由芯片读出。串行数据位经SOUT脚输出,经SIN脚输入。寄存器地址信号、、是在片选有效作用下用于选择芯片内部寄存器的。
INS8250的SOUT输出的串行数据经过一片245分别与6个AVR单片机的RXD相连,哪个单片机接收此数据,则主要由软件来控制;AVR的TXD则分别经过三态门接到INS8250的SIN脚,哪个三态门打开则由触发器273来控制,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多机通信中易出现的高低电平短路现象。
(三)微处理器监控电路。微处理器监控电路采用MAX706芯片。监控电路见图1:
图1监控电路
(四)AVR下位机的硬件电路设计。AVR关节控制器,驱动系统使用的是AT90S2313型AVR单片机。
1.时钟电路。采用内部时钟方式,其中晶振值选用4MHz,两个电容值选用30PF。
2.通用串行接口UART。AT90S2313带有一个全双工的通用串行异步收发器。
(1)数据发送。数据发送通过把被传送的数据写入UART的I/O寄存器来初始化。当UCR中的TXEN位被设置为1时使能UART的传送。
(2)数据接收。接收器前端的逻辑以16倍波特率采样RXD引脚的信号,当线路闲置时,一个逻辑0的采样将被转换为起始位的下降沿,并且起始位的探测序列被初始化。让采样1指示出第一个0采样,跟随1到0的转换之后,接收器在第8、9和10个采样RXD引脚。如果三个采样中两个或两个以上是逻辑1,则起始位是噪声尖峰而被拒绝,接收器继续探测下一个1到0的转换。如果一个有效的起始位被发现,就开始起始位之后的数据位的采样。
三、步进电机的驱动电路
机器人各关节采用步进电机驱动,步进脉冲信号CP用于控制步进电机的位置和速度。驱动器的CP信号为低电平有效,要求CP信号的驱动电流为8-15mA,对CP的脉冲宽不小于5μS。方向电平信号DIR用于控制步进电机的旋转方向。步进电机的驱动电路如图2所示,AVR单片机AT90S2313的15脚为PWM控制引脚,用其控制驱动器使能端,就可以控制电机以不同转速转动。
图2步进电机控制驱动电路图
四、结论
机器人分布式控制系统具有成本低、精度高、可靠性好、功能强,最大限度地发挥现场总线节点的处理功能,具有很好的扩展性,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阳、韩伟,分布式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0,04(2).
[2]霍迎辉,步进电机的微机和单片机控制[J].电机技术,2005,02:No2:9-10.
[3]宋建国,AVR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8.
篇10
一、前言
我国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共有列车调度、计划调度、动车组调度、综合维修调度、供电调度以及客运调度六大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承担着高速铁路运营的相应功能,各子系统内部又均有详细的岗位分工,且各岗位间联系复杂。本文跟据列车调度子系统的功能,就其岗位设置以及各岗位间的联系做简要分析。
二、高速铁路列车调度系统的功能
我国高速铁路列车调度系统的核心功能是依靠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CTC)来实现的,有些铁路分公司还用到铁路综合视频监控平台(CRSC)、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和FAS电话监控系统等系统辅助实现各种功能。
高速铁路列车调度系统的工作是在计划调度子系统制定的日实施计划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保证列车严格按照日实际计划以良好的秩序安全运行。其具体作用如下:
(一)调度指挥中心列车运行计划管理。其中包括:列车运行计划接收、列车运行计划管理、列车运行计划调整(自动调整和人工调整)、实绩运行图管理、维修作业时间管理、车站作业计划管理、邻台计划显示和列车运行计划下达。
(二)列车运行监控与追踪。铁路总公司调度指挥中心、高速铁路调度所及车站,以图形、图像、图表的方式,实时监视所管辖范围内高速铁路信号设备工作情况,追踪列车运行,调度员借此掌握实时而准确的信息。
(三)列车运行调度指挥与控制。包括控制模式及控制权的转换、列车进路自动控制、人工列车进路控制、自动调车进路控制、人工调车进路控制、临时限速及区间股道封锁和控制失败报警。
(四)列车运行计划的实时调整。当遇到列车运行时间偏离、停站时间延长情况时,要实时地编制列车运行调整计划,防止打乱正常运行秩序。这是列车调度系统最主要的功能,也是体现列车调度工作质量的关键。
(五)车站运行管理。车站终端具备车站运行管理的功能,能够实现车站运行计划管理、调度命令管理、列车运行监督与控制等功能。
三、列车调度系统岗位设置及各岗位间联系
为实现以上功能,高速铁路列车调度系统主要设有:调度长、列车调度员和助理列车调度员三种岗位。其中列车调度与助理列车调度为不同岗位,但二者工作的主要内容均是组织管辖范围内列车安全有序运行,仅在具体划分时有主辅和协调分工,因此本文在考虑与其他岗位业务联系时将这两个岗位视为一个整体。
正常情况下,列车调度员根据接收的日班计划组织本调度区段行车指挥工作,监控管辖范围内各技术设备状态、列车运行状态和技术作业过程,编制并下达列车运行调整计划(包括限速、停站时分和股道运用)。正确及时地与行车指挥有关的调度命令、行车凭证和口头指示。
列车调度(助理)在高铁值班主任的领导下开展日常工作,主要任务是监督列车运行,实施列车运行计划,及时调整晚点列车,修改和设施维修计划,进行进路自动控制和人工控制。正常情况下与其发生业务联系的岗位主要有客运调度、车站值班员、车站综合控制中心和列车司机,一般情况不主动与动车调度、供电调度、施工调度和动车司机调度联系。
非正常情况下列车调度(助理)与其他岗位(系统)的具体联系如下:
对于高速铁路列车调度(助理)而言,获知非正常情况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各种信息系统(CTC调度监视系统,防灾综合安全监控系统和铁路综合视频监控平台等)监测到高速铁路行车相关技术设备状态异常或列车运行环境(异物、风、雨等)恶劣;二是高速铁路运输生产的其他岗位(列车司机、供电调度,动车调度、施工调度,工务人员,车站值班员、沿线关键路段值守人员等)发现异常(如晃车、线路状态异常、塌方等)后主动向列车调度(助理)汇报。
列车调度(助理)发现异常或收到非正常情况报告后,需要在其正常工作基础上强化与异常来源岗位(系统)的联系,并对非正常情况进行二度确认,进一步了解详细信息(具体情况、时间、地点或区间,可能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根据获得的信息判定非正常情况种类、等级并对其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初步评估。
在非正常情况确定和初步评估基础上,列车调度(行调)根据规章制度和各种应急预案、文件及时联系相应岗位工作人员,如动车调度、供电调度、施工调度或动车司机调度,根据需要可要求其前往行调台,以便了解专业情况或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非正常情况下,列车调度需要及时联系当班值班主任,值班主任根据情况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向上级汇报。影响较小且易于处理的,可由值班主任指挥处理,在处理结束后电话知会相应上级即可;影响较大、对可选方案难以选择或与其他部门协调困难的,需及时汇报并请领导亲临行车调度台现场指挥决策。
四、与列车调度系统相关的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突发事件处置实例分析
某局某次列车发生区间停车后处置如下:该列车发生区间停车后,司机立刻汇报列车调度,列车调度确认停车区间和具置。随后,列车调度向前后列车确认接触网供电情况,前后列车运行正常,无跳闸。列车调度通知后续列车和邻线列车限速160km/h行驶,以免发生事故。值班主任、电调室人员到场,动车司机和随车机械师向行调、供电调和动车调度汇报情况,确认是高压锁闭问题,重启复位,恢复运行。列车调度员取消其他列车限速命令,恢复运行,持续时间20min,后续列车影响较小。
在整个事件中,首先,列车调度员迅速确定了停车区间及具置,并向前后列车确认运行状况,下达了限速命令,这就将前后列车不明情况发生追尾撞车事故的风险降到了最低,控制住了信息传递不畅通这一重要危险源。其次,通知值班主任和电调室人员到场,以最短的时间找出问题,尽快恢复运行,这就将本次区间停车事故的影响降至最低,并未引起大面积晚点。由于处理得当,本次区间停车事件没有导致追尾事故或者严重晚点,是列车调度工作中处理成功的一起案例。
参考文献
[1]彭其渊.《高速铁路调度指挥》.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2]王东海.基于调度员视角的高铁调度管理效率研究.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3]赵春雷 刘志明.高速铁路调度指挥体系的研究.高铁论坛.2010年第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