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循环利用制度范文

时间:2024-02-21 17:46: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资源循环利用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资源循环利用制度

篇1

论文摘 要:文章论述了固体废物的性质和危害,并详实地介绍了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的对策,针对固体废物循环利用中产生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一、关于固体废物回收

固体废物通常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主要包括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按照固体废物产生的原因,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四类:

1.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是在工业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排入环境的各种废渣、污泥、粉尘等。工业固体废物如果没有严格按环保标准要求安全处理处置,对土地资源、水资源会造成严重的污染。

2.危险固体废物。危险固体废物特指有害废物,具有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传染性、毒性、放射性等特性,产生于各种有危险废物产物的生产企业。从危险废物的特性看,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潜伏着巨大危害,如,引起或助长死亡率增高;或使严重疾病的发病率增高;或在管理不当时会给人类健康或环境造成重大急性(即时)或潜在危害等。

3.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主要有:一是感染性废物,指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包括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垃圾等;二是病理性废物,指在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试验动物尸体,包括手术中产生的废弃人体组织、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4.城市生活垃圾。城市生活垃圾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有机类,如瓜果皮、剩菜剩饭;无机类,如废纸、饮料罐、废金属等;有害类,如废电池、荧光灯管、过期药品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固体废物的品种增多,数量不断增大。若不重视固体废物的回收处理利用,不仅浪费大量的宝贵资源,降低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也会把有害物质带入到生态系统中,当数量超过生态系统本身的自净能力,会导致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事实上,固体废物中有大量的可再生资源,回收处理后可成为新的资源重新进入生产过程,这不仅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而且还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固体废物回收处理利用中的循环经济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现实中,人们非常重视发展固体废物回收处理利用中的循环经济,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固体废物回收处理利用仍然存在值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1.固体废物回收市场秩序混乱:目前,回收行业已完全放开,大量流动人口加入到废旧物品回收行业,回收市场呈现出无序化经营状态;回收网点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利大抢收,利小少收,无利不收”;有些网点法制意识淡薄,打着收购废品的招牌,非法收购被盗的公共设施和企业产品,助长了不法分子的违法行为,引发了大量社会问题。

2.资源回收率偏低:一些企业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重建设项目,轻视废物处理利用;一些无处置能力的企业,也未能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将所产生的工业废物全部交由专业公司集中处置,或受利益驱使将企业所产生的危险废物转移给没有处理资质的企业进行处置,这很容易导致二次污染;废物回收的利益驱使着一部分非法收购者也参与到危险废物的回收活动中,将部分含有残值的危险废物拆解变卖或用以制假、造假外,余下危险废物未经处理随意丢弃,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同时,由于固体废物的分类回收体系和分类回收机制尚未完善和建立,所以,很多可以循环利用的固体废物没有得到充分回收和利用,一些不易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的丢弃现象严重,资源的回收多为低级的材料回收,如,废纸、废玻璃、废钢铁等。

3.工艺技术亟待提高: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仍在减量化,固体废物资源化产业发展缺乏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不够。加之,固体废物资源化具有技术难度大、社会效益好、经济效益差等特点,因此,固体废物资源化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处理处置设施小而全,导致了资金和人力资源的分散配置,产品成本较高,在回收市场不具有竞争优势;现行固体废物资源化工艺和技术、回收处理方式和能力不能很好适应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4.消费观念有待改变: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是推进循环经济、固废循环利用的重要环节,有什么样的消费,就有什么样的市场。人们在消费时,除了注重产品本身的性能外,还刻意追求产品外在的包装,使企业为迎合消费者的需求过度包装,增加了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

5.法律法规不健全:当前固体废物处理和循环利用的现状是,对城市和工业领域的固体废物处理有所重视,从《环境保护法》到《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止法》再到2002年的《清洁生产促进法》,甚至是目前正在起草的《循环经济法》都将固体废物立法的重点放在城市和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循环利用上。但还是不够的。现实中固体废物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循环利用程度低,法律的效力没有保障,结果不但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大量可循环利用物质的浪费,而且严重威胁着居民的身心健康。

当前固体废物防治问题越来越突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越积越多,长期得不到有效处置,给周围环境带来了严重危害,许多省市的废渣危害尤为突出,乡镇企业工业固废处置更是薄弱环节,急需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

三、发展固体废物回收处理利用中循环经济之对策措施

1.完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促进固体废物循环利用。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的政策、法律法规属于循环经济的立法范畴,循环经济立法近年来在一些发达国家发展迅速。目前,德国、日本、美国、瑞典、挪威等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比较完备,日本颁布了《推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等法律,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循环经济立法的国家,1996年生效的《资源循环和废物管理法》成为建设循环经济的基本法。国外成熟的立法经验说明,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建立,首先,必须制定基本的或综合性的循环经济法律;其次,要结合实际需要制定专门的循环利用法律、法规;再次,要在其他法律法规中充实与循环利用配套或促进循环利用发展的规定。由于我国具有自己的法律体系结构和环境立法传统,因此,不能照搬国外循环经济的立法模式,只能结合我国的环境立法结构在有关层次上定向地借鉴和吸收一些具体的立法或法律制度。要着手制定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利用、电器、建材、包装物等行业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生产者责任制度,委托者付费制度,污染损害者赔偿制度,宣传教育与职业培训制度,公众参与和监督制度,环境信息建设制度,市场准入和市场运行管理制度,发展与培育中介组织制度,推广循环产品标志与循环包装标志制度,消除废物再生利用的垄断制度,包括税费征收、可交易许可证、押金退款、绿色补贴、价格支持等在内的经济刺激制度。制定充分利用废物资源的经济政策,在税收和投资等环节对废物回收采取经济激励措施。

2.建设固体废物回收处理利用体系。对固体废物回收处理利用产业进行科学规划,整顿规范固体废物回收市场,尽快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逐步提高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率和资源化水平。扶持发展固体废物资源化企业和产业,加快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和产业中心建设,提高固体废物资源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区域间固体废物产出企业与固体废物资源化企业合作,引导固体废物资源化产业向集中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降低固体废物资源化成本。

3.开发固体废物回收处理利用技术。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的发展需要以先进技术、关键技术作为支撑点。而固体废物循环利用与传统经济活动的“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开放型物质流动模式相对应,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微观层次上,要求企业纵向延长生产链条,从生产产品延伸到废旧物品回收处理和再生,特别是对一些重点行业(如造纸、水泥、化工、建筑等),要先推广一些简单易行的技术措施,对重点企业要高起点地投资于循环经济;同时拓宽横向技术体系,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宏观层次上,要求整个社会技术体系实现网络化,发展高新技术环保产业,使资源实现跨产业循环利用,综合对废弃物进行产业化无害处理。要重视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开发和创新,将其纳入科技发展计划。加大固体废物资源化科技开发投资力度,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和垃圾的产生。

4.构建固体废物回收、处理、利用的长效机制。借鉴发达国家固体废物资源化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完善促进固体废物资源化的扶持和鼓励政策。不仅要重视资源的减量化,也要重视固体废物的回收和资源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争取国家支持,对固体废物回收处理企业及购买再生资源加工产品的企业和个人实行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公众多用再生物品。政府要加大对重大固体废物资源化项目的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方面的支持。构建固体废物回收、处理、利用的长效机制,促进固体废物资源化产业的发展。

5.加强固体废物资源化标准建设。提高固体废物资源化水平,推进固体废物资源化产业发展,加强资源综合利用,迫切要求制定和完善各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和废物排放及污染控制标准。实行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研究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明确生产商、销售商、回收和使用单位以及消费者对废物回收、处理和再利用的法律义务。建立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强制淘汰制度,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各种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主要通过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增强人们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加快发展固体废物回收处理利用中的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6.广泛开展循环利用的宣传教育引导绿色消费。在组织开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一系列宣传活动中,把推动循环利用发展作为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转变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大力提倡流行色消费,引导消费者自觉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一次性产品使用等与发展循环经济密切相关的活动逐步变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循环经济;废物管理;社会自我管制;延伸生产者责任 ;优先事项

中图分类号 F037;DF4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7)05-0143-0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始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化解环境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是一种按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的经济发展模式,倡导人类经济系统与环境和谐发展,目标是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区别于传统经济活动的资源―产品―废物的单向线性流程,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经济活动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型流程,以资源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为特征,以减量化、再利用和再生利用为原则。资源节约和废物循环利用构成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1]。目前德国的废物再生利用率居世界首位,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废物再生利用率达50%以上,其中某些废物种类的再生利用率更高,如包装物(77%)、电池(72%)、书写纸(87%)。德国绿点组织DSD创建的绿点标志已经在22个欧洲国家使用,以DSD为核心组建的“欧洲包装物再生利用组织”(PRO EUROPE),在实施欧盟包装物指令、消除成员国贸易障碍方面日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令人瞩目的成就与德国先进的废物管理立法和公共政策密不可分。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当局积极探索废物管理的新途径,完成了从末端治理向循环经济的范式转换。笔者试图从德国的废物管理法律框架的建立为切入点,分析其制度特色和环境政策内涵,以期有益于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建设。

1 德国废物管理法律框架的建立

1.1 1972年《废物处理法》

20世纪70年代早期,约5万个垃圾场遍布德国,多数都是位于城郊的未经管理和控制的生活垃圾和商业垃圾的倾倒地点。由于垃圾渗漏对作为饮用水源的地下水的严重污染,政府不得不考虑政策调整,1972年制定了《废物处理法》,主要目的是关闭无人管理的垃圾场,代之以集中的地方政府严密监管的垃圾场,此举成功地把垃圾填埋场压缩到300个。

1.2 1986年《废物防止与管理法》

大型废物处理厂的运行产生废气废水,废物的长途运输也会引起不利的环境损害。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不断增长,焚烧、填埋方式和新建处理厂受到民意强有力的抵制。德国政府环境政策的指导思想不得不从扩大末端治理能力转向注重源头削减和循环利用。相应的在立法中确立了废物预防和再生利用优先于废物处理的原则;规定了石油企业向消费者回收废油,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处理的义务――这是著名的“延伸生产者责任”的雏形。

1.3 1991年《防止和再生利用包装废物条例》及其修正案

1990年,德国政府制定了一个针对一次性聚乙烯饮料瓶的押金法。因为多数的德国饮料包装都是可重复充填的,所以该法主要影响的是进口产品制造商的利益,因此欧洲国家的几个产品制造商联合向欧盟委员会投诉押金法构成隐蔽的贸易壁垒。欧盟委员会支持了外国制造商,裁定德国针对单一产品、材料适用押金制违法。陷于被动的德国决策者迫切感到制定综合性包装物管理法的必要性。

1991年6月12日生效的《防止和再生利用包装废物条例》,设定了雄心勃勃的包装物强制性循环利用的系列目标,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计划到1994年1月回收全部包装废料的50%,第二阶段是计划到1995年6月,回收80%的包装废料,收集设施必须对被收集回的大部分材料进行循环利用。

该条例的最显著的特征,是要求把包装投入市场流通的制造者、包装者、经销者承担回收和循环利用责任,从而大大减轻了地方政府处理废物的负担,还规定制造商和经销商有权委托第三方替代履行回收利用义务。该条例1998年修正案,为处理包装废物设定了严格的先后顺序,首要的是预防、减少包装废物产生;其次是旧包装应当重复使用或再生利用;只有不能预防、重复利用和再生利用的包装废物才可以填埋和焚烧处理。

1.4 1994年《资源闭合循环和废物管理法》

经济手段的失败是德国走向循环经济之路的一个诱因。20世纪90年代早期,德国政府也曾尝试通过向生产者收费的经济手段来解决废物处理问题,目的是增加末端治理的成本,抑制废物产生量和鼓励循环利用。但是该法案遭到产业界特别是可能需要支付巨额费用的利益集团的强烈抵制,因而最终被迫放弃了这一做法。

1992年在里约举行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加快了德国转向循环经济的步伐。德国环境部长Klaus Tpfer选择资源节约作为废物管理的新突破点,提出了资源闭合循环的概念,意即资源历经生产、销售、消费环节后作为二次原料继续利用,始终处于闭合的经济循环中,以替代主要的原生资源。

1994年德国颁布了废物管理的综合性立法《资源闭合循环和废物管理法》,该法经过两年的过渡期后于1996年生效。主要内容有:

(1)采用了与欧盟废物指令相一致的广义的废物定义。废物指该法附件一所列的所有类型的持有者放弃、打算放弃或被要求报废的动产。一般而言,非经生产过程有目的制造出来的,或者产品生命周期终结时未能及时确定下一步具体用途的物质都视为废物。

(2)申明立法目的是提升资源闭合循环的废物管理、节约自然资源、确保废物处理与环境协调。

(3)规定废物的生产者、持有者和废物管理各方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应履行的基本义务。

1991年《防止和再生利用包装废物条例》和1994年《资源闭合循环和废物管理法》开风气之先,是循环经济立法的基石。德国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废物管理法律制度。其他相关立法还有:《商业废物条例》、《报废汽车条例》、《污水污泥条例》、《废木材条例》、《电池条例》、《废电子、电器设备法》、《居住区废物存储和生物废物处理设施条例》、《垃圾填埋条例》等。

2 德国废物管理立法的制度特色

2.1 “与环境相协调”的环境政策导向

建设资源闭合型循环经济社会,首先必须彻底改变“用过就丢弃”的毫无节制的消费至上理念。在德国废物管理的立法和实践中,处处体现崇尚环境友好、生态有益、可持续消费的制度定位。

《资源闭合循环和废物管理法》第一条就开宗明义指出,立法目的是追求循环经济、资源保护和与环境协调的废物处理。并设定废物管理的严格的先后顺序:防止产生―再利用―处置(Avoid-recover-disposal)。废物管理的原则、要求及其变通都是以最小化对环境和生态的不利影响为依归。另外,在循环利用时,物质循环和能量回收两种方式何者优先,也取决于何者更与环境协调。《包装废物条例》第一条也宣称以避免、减少包装废物对环境的影响为立法目的。

2.2 “延伸生产者责任”――废物管理政策的关键机制

“延伸生产者责任”(EPR)是瑞典教授Thomas Lindhqvist在1990年给瑞典环境部的一个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来的,是通过使产品生产者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尤其是回收、循环利用、最终处置负责,达到减少产品的总体环境影响的环境目标的一种策略。

“延伸生产者责任”使得传统的生产者责任向前、向后延伸。除了损害赔偿外,还包括承担产品回收、循环利用、最终处置的成本以及直接参与产品或产品环境影响的管理、提供所制造产品的环境特性信息等义务。

德国最早在废物管理立法上实践了延伸生产者责任,卓有成效地将全新的生产者责任概念融入它的《包装废物条例》、《资源闭合循环和废物管理法》等立法中,并以“产品责任”概括之,使生产者责任内容得以进一步具体化:

(1)设计、制造、销售的产品必须满足可重复使用、经久耐用、使用后能够安全地再生利用或以环境安全的方式处理的要求。

(2)在产品制造过程优先使用再生废料或二级原材料。

(3)标明产品包含的污染物。

(4)通过产品标签告知重复使用、再生利用的接收、押金支付安排等信息。

(5)接受回收的物品和使用后的残余废物,并进行再生利用或处理。

传统的产品责任是指缺陷产品致人损害时生产者、销售者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是一种侵权的民事责任。解决的是“在消费者、零售商和生产者之间有效分摊产品故障及伤害的风险。” 德国废物管理法上的产品责任[2],不同于传统的产品责任,不是违反民事义务的法律后果。主要关注产品环境风险的负担,是解决废物危机、实现环境外部性内部化的手段。具有法定性和行政强制性,相关规定的违反构成行政违法。EPR的落实是资源闭合循环废物管理的关键。

2.3 政府与民间社会分工合作的废物管理体制

德国的废物管理体制实现了生产者、经营者、生产者责任组织、废物再生利用和处理产业、消费者、地方政府回收利用机构、主管当局之间的分工合作和互动。

(1)政府主管当局被授权制订有关条例规章,制定回收和循环利用的标准并强制执行;要对废物循环的全过程实施监管,确保消费者便利地送回废物;政府有责任提供信息咨询服务、通过政府采购引领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产品和再生材料消费行为;鼓励企业开发创新性的替代包装材料以及分类、循环利用废料的先进技术,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2)生产者和经营者对自己投入流通的产品承担EPR。

(3)消费者的责任是协助义务人收集和循环利用废物,不能随意丢弃废物。此外还包括承担包含在价格中的回收利用成本。德国立法鼓励消费者通过选择环境友好产品为资源闭合循环创造需求,从而影响生产者行为。

(4)生产者责任组织是由生产者建立和治理的、处理与EPR有关的执行目标的个别责任的共同体,是基于自愿或基于立法组建的、非营利的第三方组织。当生产者个别履行回收利用和押金-返还义务不经济、不可行时,生产者责任组织可以提供替代履行的协助。

德国当局通过给予事实上的经济利益、法律程序上的便利、免除不利益,积极诱导社会自我管制。既节约了管制成本,又提高了管制效率。

2.4 生产者责任组织的成功运作

德国的《资源闭合循环和废物管理法》和《包装废物条例》等都规定允许委托第三方代为履行产品责任。企业通过加入生产者责任组织得以免除产品责任。1990年9月28日,来自包装材料和消费者产品产业的95个公司组成了德国的生产者责任组织――Dual System Deutschland AG,简称DSD。DSD是一个提供包装废物回收利用服务的公司,基本定位是代为履行EPR,与项目中的所有参与者――生产者、销售者、废物管理产业、地方政府公平合作。

DSD拥有绿点(green dot)标志。希望加入DSD项目的生产者、经销商通过付费取得在其包装材料上使用绿点标志的许可。由绿点系统回收和再生利用包装废物,免除个别企业的履行义务。DSD并不自行建立分类和再生利用企业,而是与专业的废物收集、循环利用、处理企业订立合同,委托代为履行义务。目前DSD的合作伙伴已达到700多家。伴随欧盟一体化的努力,绿点标志目前已经被22个欧洲国家接受和使用。

德国政府对DSD的运营实施监管,从维护公共利益出发设定了某些限制,并对其与原有收集系统的衔接做了必要的协调安排。包括:

(1)设立全国性的赔偿基金。

(2)设定常规的收集明细表,收集箱的设置要便于消费者利用。

(3)整合DSD与州和地方的公共废物收集体系,使之一体化。

(4)强制达到法定的包装物收集和循环利用目标等。

DSD的实践表明,生产者责任组织以其组织能力和规模经济优势可以显著降低成本、筹集资金、采用先进技术、与政府和公众沟通,是生产者个别履行EPR的高效替代方式。

2.5 立法设定包装物回收、循环利用的目标和时间表

在包装废物管理方面,德国法并不直接禁止某些包装物如一次性饮料包装的使用,仅规定生产者、销售者负有回收利用责任,迫使企业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风险,给企业、消费者以充分的自我选择自由。同时,德国立法为各类包装废物的回收利用规定了法定的达标率和时间表,以增强强制性。

在《包装废物条例》中,每年各类包装废物的循环利用率,按重量计都要达到以下标准(1999年1月1日以后):玻璃75%,马口铁70%,铝60%,纸(纸板)70%,复合材料60%,塑料60%。

2.6 一次性饮料包装的强制性押金制度

德国的环境政策素以严格、强硬闻名,面对欧盟其他成员国不断的“贸易保护”指控,它依然坚定不移地实施一次性饮料包装押金制度。2005年德国《包装废物条例》第三修正案颁行,宣布自2005年5月28日起,对非生态有益的矿泉水、啤酒和充碳酸汽软饮料的一次性饮料包装征收押金;自2006年5月1日起,押金制扩展适用到一切对生态不友好的一次性饮料包装,而生态友好的一次性饮料包装,如纸盒和聚乙烯包装等则免于适用。

押金-返还制度本身糅合了政府管制和市场机制双重因素。旨在以价格机制鼓励使用可重复填充的饮料包装,减少一次性包装的使用和随意丢弃一次性饮料包装物的行为。据统计,在实施强制性押金的第一年,可重复填充使用的饮料包装的市场份额上升了10%。

3 德国经验的启示

3.1 循环经济立法应以“与环境协调”为政策定位

发展循环经济就要更新观念,倡导绿色设计、绿色消费、资源节约和清洁生产,摒弃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废物管理中,需要强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相对于无害化处理的优先地位,“减量”不仅意味着最小化废物产生量,还意味着经由安全有效的废物管理,最小化不利的环境影响。废物管理的政策选择不以生产、消费、处理过程废物产生量的多寡为唯一标准,同时应考虑废物的环境影响。宏观和微观的环境决策都要追求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最小化,把“与环境协调的”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

3.2 建立政府与民间社会分工合作的合作管制体制

企业的经营产生大气污染、水污染和有害废物,个体消费决策也是外部性的根源。环境管制是解决环境外部性问题的主要对策,但管制的成本是庞大的,也并非总能产生令人满意的结果。“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是同等重要的。”[3]

台湾学者詹镇荣指出,为克服管制失灵,现代国家尝试以“合作管制”代替公权力直接命令与禁止的单方高权手段成为一种潮流。即将部分国家责任分配于私人和社会,令其自我管制。这种社会自我管制具有自愿性和公益取向性,国家只提供正面或负面的诱因,私人保留是否为自我管制的选择自由,目的在于透过私人实现公益。但是,社会自我管制有其局限,必须为私人经济主体的自由决定设定最低限的法律规范框架约束,国家保留在自我管制失灵、公益目标无法达成时,采取积极矫正措施和直接介入的权力。

德国建立合作管制的实践给我们的启示是:一方面,实行社会自我管制,鼓励自愿履行和生产者责任组织代为履行EPR,可以减少单纯的命令强制手段,节约管制成本,避免政府过度干预。

另一方面,要通过适当的强制为社会自我管制设限。如果纯粹依靠自我管制,就难以杜绝搭便车现象和无效率的结果,此乃环境问题的外部性使然。

以德国的生产者责任组织DSD为例,过去它一直受到搭便车的困扰――参与绿点计划是自愿的,一些公司冒用绿点标志而不付费,甚至一度导致DSD发生财务危机。所以,1997年《包装废物条例》修正时加强了管制,要求不参与绿点项目的企业报告产生的废包装数量,并且其废物处理须经独立的第三方审计证明;授权DSD将未经许可使用绿点标志的企业诉上法庭。此举使得DSD系统得以维持良性运转。

此外,在法律中规定附期限的明确目标,才能为生产者履行EPR提供一种清晰的界定和有效的约束。只有立法才能保证任何收集、分类、循环利用的目标和时限的约束力。在废物管理方面,依靠企业自愿履行只有在符合成本收益或至少是有竞争利益才是可行的,没有适度强制,私人和企业一般不会情愿承担循环利用的成本。有些国家对废旧电池、废旧汽车实行自愿回收利用后,回收率逐年下降,最后不得不重新实行强制回收就是一个教训。

3.3 推进科技进步、发展环保产业是循环经济的支撑点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雄厚的财力和先进科学技术支持,要考虑现有经济技术的承载力。有美国学者指出,德国政府在某些时期不切实际的强制性回收利用目标制造了巨大的供需脱节,而供应并不能自动产生需求。就铝、铁而言,因为原材料价值高和相对低的处理成本,回收利用较可行,然而,像塑料废物,回收利用面临高的经济技术障碍,不考虑处理能力的决策,容易造成产供销的断裂。[4]

德国非常注重经济成长和环境管理中的技术贡献因素,鼓励新材料以及废物再生利用的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不是简单否定塑料包装的使用,而是通过科技创新突破瓶颈因素,不断提高资源化比例,降低再生利用成本,使废物处理能力的短缺得以缓解,废物产业得以可持续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回收利用目标要求,从而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废物产生量不断降低,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环保产业蓬勃发展的良性循环。

3.4 循环经济的优先事项仍需深入研究

强制性押金制合法性之争的关键,在于是否认同reuse相对于recycling的优先位阶。

德国法上肯定了reuse对recycling的价值优位。《包装废物条例》规定,如果全国可重复使用的饮料包装的份额连续两年低于72%,对一次性饮料包装实施的强制押金就会生效。由于临界点被突破,2003年1月1日,德国宣布强制性押金制开始实施,德国环境部长宣称,不如此则可重复充填使用的饮料包装市场就会崩溃。

欧盟委员会则指控这一制度构成对进口饮料的歧视。此前德国已经遭遇两起类似的诉讼。22个欧洲国家组成的欧洲包装物回收利用组织PRO EUROPE在一份声明中也表明了对德国押金制的反对立场。他们认为,现行一体化包装废物的收集、循环利用的体系,已经实现了包括饮料包装在内的包装废物的高效收集、循环利用。在此背景下德国强制押金制的采用,缺乏环境和经济的正当性,会造成三个方面的不利影响。

(1)负面的环境影响。实施押金返还,势必需要另外建立独立于现行体系的收集制度,增加运输燃料消耗、交通拥堵和CO2排放。而从保护环境的视角,可重复使用的包装是否优越于可再生利用的一次性包装也是值得怀疑的。

(2)负面的经济影响。独立运转于其它包装废物回收利用体系之外的押金-返还系统,必然增加生产者的开支,最终导致产品涨价,还会对现有的回收利用系统构成威胁。

(3)阻碍了欧盟内部货物自由流动。对使用一次性包装的国外饮料产品构成歧视。

PRO EUROPE的声明揭示了环境政策的两难选择:一次性使用的饮料包装虽节约运输成本但增加了资源消耗和废物总量,可反复充填的饮料包装虽可节约资源、反复使用,但是清洗和运输也需要消耗资源,两种选择都有其价值合理性和弊端,谁更“与环境协调”?

笔者以为,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reuse 是否绝对优先于recycling还有深入研究的必要。无论如何,环境政策保持谨慎是必要的,对个案的成本-收益分析在此应当存有一席之地。

4 结 语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2000年全球环境展望概览》中预言,“下个世纪对决策者的挑战是制定适当政策鼓励经济生产部门以更有效、更合理、更负责任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鼓励消费者支持和要求这种改革,这样全世界人民就能更公平地使用资源。” 21世纪的环境政策和立法应当体现生态价值的回归,以“与环境协调”为出发点,在政府和民间社会之间建立一种互动的新型合作关系,提升环境管理的效能,公平分担环境费用及分享其惠益,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冯之浚.论循环经济[J].中国软科学, 2004, (10) : 2~4. [Feng Zhijun. On Circular Economy[J]. China Soft Science,2004, (10) : 2~4]

[2][美]罗伯特・考特, 托马斯・尤伦. 法和经济学[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580. [Robert Cooter, Thomas Ulen. Law and Economics [M]. Shanghai:Shanghai People's Press, 1994. 580. ]

篇3

关键词:建筑业;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政策分析;

建筑垃圾是指弃混凝土、弃土、碎砖、碎玻璃等固体废弃物,主要产生于建筑物建设或拆除过程。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规模在不断扩大,而需要拆除的老旧建筑物也越来越多,这就导致了建筑垃圾的处理量也在逐年增加。从20世纪60年代起,发达国家就加强了对建筑废弃物回收处理方面的政策支持,通过法律政策手段推动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在我国的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本文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先进经验,提出我国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政策建议。

1美国、日本的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政策

1.1美国

美国是较早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的国家之一,主要从技术政策、法律政策、经济政策等方面引导企业从事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活动,促使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得以实现。

1.1.1分级利用建筑废弃物

美国建筑垃圾年排放量约3.25亿吨,占城市垃圾总排放量的40%。美国根据建筑废弃物的种类和特性,将建筑垃圾循环利用大致分为3个层次,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分层回收:1)低级利用。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分拣堆放,简单回填等,约占建筑垃圾总排放量的50%~60%;2)中级利用。建筑废弃物处理企业回收建筑垃圾,用建筑垃圾代替传统的路基材料。建材生产企业将建筑废弃物加工成为各种砌块、骨料等,约占建筑垃圾总排放量的40%;3)高级利用。将建筑废弃物加工还原,成为可循环建筑材料,如将建筑垃圾加工成水泥、沥青等再利用。

1.1.2制定完备的法律政策,规范建筑废弃物回收行为

美国建筑废弃物的有效利用得益于完备的法律制度。1965年颁布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法》对固体废弃物做出分类,对建筑产业废弃物的处置和排放做出规定。1970年颁布的《资源回收法》,进一步扩大了建筑废弃物管理的工作范围,从简单地控制排量、废弃物处理工作到回收、再利用、减量化等方面的管理工作。1980年颁布的《超级基金法》、《建筑垃圾填埋场设计规范》、《处理建筑垃圾行政许可制度》等法律制度则对建筑垃圾的处理做出更为详细的规定。相关行政部门做出专门许可后,企业方可排放或运输建筑废弃物。生产过程中产生工业废弃物的企业,不得随意倾卸废弃物。这些政策实现了源头控制,即控制了建筑垃圾的产生。

美国依靠政府强制力来推进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进行了三次大的政策变革。20世纪60年代,通过政府及部门的行政手段,实现建筑废弃物的污染控制;20世纪70年代,通过对市场进行经济刺激,鼓励企业在源头消减建筑废弃物产量;20世纪80年代,政府倡导、企业自律、公众参与三方结合,各州结合自身特点,制定法律规定,公开建筑废弃物年排放量,限制建筑废弃物的排放。美国各州积极响应联邦政府的政策,目前已有37个州提供建筑废弃物排放量信息,27个州提供建筑废弃物处理量信息,11个州提供再生建材产量信息。

1.1.3制订经济政策,引导、鼓励企业从事建筑废弃物处理活动

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策,鼓励更多的企业从事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工作。例如:亚利桑纳州的法律规定,若企业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再生资源或处理废弃物型设备,政府可以按10%的比例减少企业需缴纳的销售税;康涅狄格州政府对生产再生资源的企业,提供利率较低、风险较小的小额创业基金,同时减免该类企业的所得税、设备销售税及财产税等。美国也通过直接刺激手段,推动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例如,美国政府对排放建筑废弃物的企业征收排污费、垃圾税等。

美国环保局(EPA)发起了BuildingSavings计划,引导企业从事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活动,从源头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及排放。各州的政府与企业积极响应,出现了一系列示范项目。譬如,俄亥俄州的Marion参议员区在拆除过程中,对建筑废弃物进行人工分类和机械分类,回收可利用的建筑废弃物,使得该工程的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率达到82%,节省成本约160000美元。美国各州政府也制定政策,引导企业进行建筑废弃物分类回收。例如,加利福尼亚州环保局建立了建筑废弃物回收商品数据库;俄亥俄州环保局了建筑废弃物在线查询目录,为有意愿进行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的企业提供参考;德克萨斯州交通部于2013年投入6.77亿美元,用于购买再生建材,使得250万吨的建筑废弃物得以循环利用而非简单填埋,仅回收利用碎混凝土一项就为当地环保局节约了120万美元。

1.2日本

日本国土面积窄,自然资源匮乏,使其必须考虑如何节约资源,实现建筑废弃物的高效循环利用。日本将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划分为三个阶段:建筑废弃物产生阶段、建筑废弃物处理阶段以及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阶段。通过对各阶段的立法,结合严格的管理制度,减少了建筑废弃物的排量,实现了建筑废弃物的再生利用。

1.2.1建筑废弃物产生阶段的法律和政策

在建筑废弃物的产生阶段,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源头限制建筑废弃物的产生。日本政府对建筑物的建造和拆除有着严格的约束,表现为:在项目的设计阶段,要求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建筑废弃物从施工现场的排放;设计需尽量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新建或拆除建筑物需向部门申请,不得擅自拆除等(见表1)。

1.2.2建筑废弃物处理阶段的法律和政策

在建筑废弃物处理阶段,日本法律中规定,建筑废弃物的处理需由排放者负责,排放者可按法律规定,将建筑废弃物委托给建筑废弃物处置企业进行处理。日本的《废弃物处理法》、《建设副产物妥善处理推进纲要》等法律中规定建筑废弃物由企业亲自处理或委托给其他具有相关资质的企业进行处理。对于不按法律规定履行义务的企业或个人,政府将对随意燃烧丢弃者处以5年以下拘役或1000万日元以下罚款(见表2)。

1.2.3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阶段的法律和政策

在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阶段,为保证建筑废弃物被高效回收,日本政府确立了建筑废弃物分类回收制度。为规范再生建材的市场,引导企业从事再生建材生产活动,日本的法律中采用建筑废弃物处理的准用许可制度,明确了相关企业的责任与入行准则。政府需要为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的单位或企业提供资金资助,以鼓励企业进行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同时,法律中规定了工程项目中必须使用建筑废弃物再生建材的种类与比例,要求公共建筑必须使用建筑副产品作为原材料,明确表示未按规定使用将受到处罚。法律强制要求政府和施工单位使用再生建材,可以保证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企业的利益,使得更多的企业从事再生建材生产,以实现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见表3)。

2美国、日本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政策的经验和借鉴

2.1完备的法律体系,保证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美国和日本通过立法,既控制了建筑废弃物随意填埋、堆放的现象,又保证了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实践证明,实现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关键,在于制定一套完整且符合本国情况的法律。如美国政府于1965年颁布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法》和1970年修订的《资源回收法》等,日本政府于1970年颁布的《废弃物处理法》及2003年颁布的《建筑废弃物再生促进法》等十几部法律详尽规定了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方法、程序、相应的激励政策与惩罚措施。这使得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有了法律依据,在法律的约束下促使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

2.2宏观政策与微观政策相结合,加强政策的可操作性

美国、日本建立了完备的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法律体系又结合法律制订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保证了法律的系统性与政策的可操作性。美国环保局针对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法律,发起了BuildingSavings计划,列出示范工程节省的材料和资金,鼓励企业进行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日本结合法律规定,在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各个阶段实施不同的政策,如在产生阶段实行建筑物新建拆除备案政策,在处理阶段实行建筑废弃物转移联单政策,在回收利用阶段实行分类回收、强制性使用建筑废弃物的政策。法律与政策之间有效衔接,确保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2.3政府激励扶持建筑废弃物回收处理企业发展

为激励建筑行业相关企业积极从事建筑废弃物回收处理,美国、日本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激励政策,并且带头购买再生建材。美国的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企业可获得税费减免,各州政府带头购买再生建材,国家的审计人员有权对未按规定购买再生建材的地方政府机构进行行政处罚。日本为使企业增加对建筑废弃物回收处理设备、技术研究及开发项目的投入,首先鼓励中央和地方政府率先购买和使用以建筑废弃物为原料的再生建材。通过这种方式,鼓励企业开展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活动。

表3日本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阶段法律措施

3我国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政策现状及问题

3.1我国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政策现状

随着现代建筑业的飞速发展,新建工程、扩建工程、改建工程、需拆除的工程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大量的建筑废弃物产生。对我国近十年来建筑废弃物的年产量进行估计,发现我国建筑废弃物年产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见表4)。

从2010年开始,我国建筑废弃物产量增长速度大幅提高。经测算,2010、2011两年的建筑废弃物排放量年增长率达到19%以上。其中,拆除建筑物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废弃物,占建筑废弃物总排放量的80%以上。

建筑废弃物治理问题已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已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政策,对建筑废弃的回收处理做出详细规定。1995年颁布的《城市固体垃圾处理法》,对于建筑垃圾的收集处理等方面做出相应具体的规定,明确了设计方、施工方以及政府部门的责任。2005年经修订后颁布的《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就污染者依法负责、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监测;采用先进工艺从源头控制固体废弃物的产生等问题作出规定,并规定企业对固体废弃物处理需申报登记,经有关部门许可后方可处理。2005年颁布的《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中对企业运输建筑废弃物的过程做出规定,企业在获得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处理建筑废弃物,不得随意丢弃建筑废弃物,运输建筑废弃物的路线、时间不得随意更改,对违反规定的企业进行处罚。为规范建筑垃圾循环利用行为,我国于2013年6月成立了中国环境卫生协会建筑垃圾管理与资源化工作委员会,了关于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报告,以探索适合我国建筑废弃物循环再生的道路。

3.2我国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政策存在的问题

我国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促进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但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处理仍然存在问题。

3.2.1缺少关于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专项法律

涉及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法律虽然多,但是没有专门的法律来规定建筑废弃物的处理途径。长期以来,我国对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仅在法规中有所涉及,还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只是进行规定,不具有强制性。缺少专门的法律也使得各监管部门的责任范围不清,对建筑废弃物的监管体系存在漏洞。

表42004~2013年国内建筑垃圾年产量估计值

注:1.建筑施工垃圾年产量=建筑年竣工面积×单位施工面积建筑垃圾产生量,按每建成1万平方米的建筑,会产生建筑垃圾550吨进行估算;2.建筑拆除垃圾年产量=建筑年拆除面积×单位拆除面积建筑垃圾产生量,通常我国拆除建筑建筑面积约为当年新建建筑施工面积的10%左右,结合当前拆除建筑物的结构特点,按照拆除1平方米建筑物约产生1.30吨建筑垃圾进行估算;3.建筑垃圾年产量=建筑施工垃圾年产量+建筑拆除垃圾年产量

3.2.2缺少达到政策目标的配套制度

为实现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美国采用建筑废弃物分级利用,日本细化建筑废弃物的种类以便对其进行分类利用,而目前我国对建筑废弃物的利用则是堆放或填埋,仅要求建筑企业需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但没有回收利用措施与之相匹配。此外,对处理回收建筑废弃物的责任方的规定也不够明确。

3.2.3惩罚多于奖励,难以调动企业积极性

我国的法律中仅提到政府对从事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对该类企业进行扶持。但政策中未详细说明何种行为可以享受税收优惠,优惠政策有哪些,政府如何对企业进行扶植等。相反,政策中对排污费的计量方式及收取范围、对排放建筑废弃物的企业采取的惩罚措施规定的十分详细。国外的经验表明,通过政府的激励和税收优惠可以调动企业从事建筑废弃物处理利用的积极性。如美国各州对从事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的企业或机构给予税收优惠与经济鼓励,购买再生产品或用于生产再生产品的设备可享受优惠政策。日本鼓励相关政府部门率先购置再生建材,通过“绿色消费”机制来刺激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这些国家的建筑废弃物数量在短时间内迅速下降,与本国的激励政策是密不可分的。

4完善我国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政策建议

美国、日本的经验表明,实现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与政策、法律息息相关。政府作为集体利益的维护者,应发挥其理性,通过设计、安排有效的政策,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从而实现对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借鉴美国、日本的经验政策,结合我国在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过程中的问题,对我国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管理提出以下建议:

4.1制定一套可供操作的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政策体系

制定专项法律,配合现有的法律法规,制定并完善具体的规定与措施,形成一套可供操作的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政策体系。我国已出台多部关于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法律,但只是一些笼统的条款,这使得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没有法律保障。因此对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需制定专项法律,出台适应我国国情的政策与措施,解决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率低、随意填埋堆放等问题。同时,各监管部门应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成立建筑废弃物处理专项委员会,使得各部门既可以各司其职,又能做到相互配合。

4.2深化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政策

具体的政策中应明确生产者的责任及责任延伸的范围,并细化各主体在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过程中的责任分配,政府对企业进行监督,保证政策的有效运行。同时,政府应鼓励企业对建筑废弃物采取分类回收方法。经分类回收的建筑废弃物可以直接进入市场进行利用,建筑企业不需要对分类回收企业进行支付,而且经分类的建筑废弃物,质量更高,杂质更少,回收利用价值更高,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

篇4

[关键词] 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0 [文献标识码] B

一、对畜禽排泄物进行综合利用的重要性

(一)减轻农业污染、加强环境保护的有效方法

我国的畜牧业发展十分迅速,1978年至2014年,我国肉类总产量从4584万吨增加到8540万吨,奶类产量从736万吨增加到3725万吨。畜禽养殖数量的大幅增长也使畜禽排泄物量持续增加。根据我国2010年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公报的内容看,因畜禽产量持续增长且养殖方式发生转变,畜禽养殖业的污染排放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农业面源污染之一。根据估算,20世纪80年代,我国畜禽粪便量仅有6.9亿吨,至2010年,我国畜禽排泄物量已经达到22.5亿吨。可以看出,若不对畜禽排泄物加以处理,势必会给环境带来很大负荷,也会对人和畜禽的健康方面产生影响,因此从防治与治理环境污染的前提出发,对畜禽排泄物进行回收处理与循环利用十分必要。将畜禽粪便转化成可利用资源,能够缓解农村生活和生产能源缺乏的问题,减少农村秸秆的燃烧以及畜禽污染物的排放,从而减轻对空气、对土壤以及对水源的污染,是保护环境与生态、治理农村污染问题的最好方法,同时也符合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发展绿色畜牧业这一目标。

(二)产生可再生资源的重要途径

当今工业和农业快速发展,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资源利用量正不断增加,其中不可再生资源时刻面临着枯竭的危险。畜禽粪便可作为资源进行使用,因畜禽粪便含有氮、磷等多种利于动植物生长的元素,在经过合理化处理与加工之后,畜禽粪便可作为优质饲料用于养殖业,也可作为有机复合肥料用于种植业,还可作为能源用于生活与生产,因此可以说是利用价值很高的资源。目前,因循环利用畜禽粪便这一工程受到的重视程度较低,使我国近八成的畜禽粪便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回收与利用,这是对畜禽粪便这种可循环利用资源的一种浪费。若加大对畜禽排泄物的回收与处理,将这种资源充分用于农业生产与生活当中,将会从很大程度上节约其他不可再生资源,并控制畜禽排泄物对环境的持续污染。

畜禽排泄物的能源潜力十分巨大。2010年,我国畜禽粪便可产生沼气潜力为1072.75亿平方米,折合甲烷643.65亿平方米,折合煤炭量7659.41万吨,同年我国天然气的消费量为1070亿平方米,可见畜禽粪便若转换为能源使用则可减少60%的天然气消耗,因此从资源循环使用与能源再生的前提出发,对畜禽排泄物进行回收处理与循环利用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保护人与自然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

我国部分地区因受到耕地面积的限制,使畜禽排泄物在经过处理之后没有发挥很好的作用,利用效果不明显,污染程度依旧很大;另外有些地区的畜禽养殖区域集中建于人口密集处,加大了畜禽排泄物对人与畜禽生活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引发人畜疫病传播的潜在因素。通过对畜禽排泄物加以处理与利用,将从很大程度上缓解环境压力,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对人与畜禽的健康是一种很好的保障。

二、黑龙江省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现状分析

黑龙江省因畜禽养殖地域比较集中,村、屯养殖户之间距离较近,该种养殖方式使畜禽排泄物较为集中,不但污染了养殖区周围的水源、空气以及农户的居住环境,加快了畜禽疾病的传播,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绿色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目前,黑龙江省内有个别规模较大的畜牧场已经投资和建设了畜禽废弃物处理设施,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对畜禽排泄物进行综合处理与利用:一是采用机械进行排泄物固液分离;二是采用机械翻堆方法或大棚进行高温好氧发酵处理畜禽粪便,获得腐熟度较好的有机肥;三是采用厌氧发酵生产沼气。

在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方面,黑龙江省的部分地区已经逐步建成畜禽粪便处理厂以用于畜禽粪便的沼气化,并能够通过先进设备与技术,比较有效且科学的对畜禽粪便进行回收、转化与利用,但是全省其他大部分地区还无法实现畜禽粪便循环利用产业的规模化、模式化发展。黑龙江省畜禽养殖量正逐年上升,畜禽排泄物产生量较大,若提高对畜禽粪便资源的循环利用,将能产生大量再生能源,减少其他能源消耗。但绝大部分的养殖农户的畜禽排泄物储存方法仍为存放在贮粪池或粪坑,而基本不定期清理,因此畜禽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现象不容乐观。目前黑龙江省在畜禽排泄物综合处理与循环利用方面,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与潜力,需要引起重视。

在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的相关政策支持方面,黑龙江省于2012年4月被国家列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国家为推进示范省建设,从2012年至2014年期间对黑龙江省投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补助资金8亿元,着重用于畜禽排泄物的污染治理。2013年,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厅了《畜禽养殖污染总量减排技术指南》,用于指导畜禽养殖业污染总量减排工作。对已建成的牧场,要支持其进行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新建牧场要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畜禽粪污治理公司与牧场进行广泛合作,提高畜禽排泄物的综合利用效率,从而有效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三、影响黑龙江省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水平的因素

(一)家庭特征及农村经济社会因素

1.畜禽饲养农户处理与利用畜禽粪便的方式,受其家庭特征的影响。第一,农户对畜禽排泄物进行综合利用受其饲养畜禽规模的影响;第二,畜禽养殖农户家中的家庭非农劳动力人口数越大,其对于畜禽排泄物进行综合利用的程度就越小,直接废弃比例越大;第三,畜禽饲养农户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越高,对畜禽排泄物直接废弃不用的比率也随之升高。

2.农村社会经济条件也影响着农户对畜禽排泄物的综合利用。如人口集数大的地区或农村,畜禽排泄物的废弃比例很小,用于还田的程度较大;当地企业较多的地区,解决农户非农就业的比例大,畜禽排泄物的废弃比例便随之增高。

(二)其他因素

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影响着畜禽排泄物的综合利用。第一,因畜禽养殖农户或养殖厂对排泄物污染的治理力度不大,使畜禽排泄物过分集中于一处,加大了冲洗污水量,而污水普遍被直接排放,使环境承载的压力巨大,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第二,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设施不健全,使其综合利用率不高。第三,畜禽养殖属于微利经营,农户普遍无力承担畜禽排泄物处理的费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治理难度。

四、提高黑龙江省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水平的对策

畜禽排泄物的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没有相关约束的情况下,农户在排放畜禽养殖废弃物与排泄物时,不重视任意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因此应进行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创新。第一,明确农村环境资源产权。通过分散或明确农村环境资源产权,确立相应的责任、权利和利益主体,建立起有效的使用、补偿和责任承担机制。第二,实行严格排污许可证制度。建立基于市场的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证和可交易的环境资源配额制度。第三,选择使用排污标准和排污收费制度。

畜禽粪便的循环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是新时期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必然选择。首先要加强畜禽排泄物的价值宣传,让公众更多的了解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方式及产业发展所产生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与生态价值,激励农户参与畜禽排泄物的循环利用及产业发展;其次,各地政府部门应广泛深入的组织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如举办经验交流会、成果展示会、专题讲座、研讨会并印发宣传品等,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宣传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的好处;最后,做好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项目的集成示范与推广,扩大产业发展的辐射效应。要运用多种方式,让广大农民和社会民众认识到畜禽排泄物循环利用所带来的利益,促使其尽快树立资源循环利用意识,让农民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这一过程当中。

[参 考 文 献]

[1]林福丽.减少畜禽排泄物对环境污染的措施[J].河南农业,2014(5)

[2]朱佳伟,王丽斌,张林源.畜禽粪便的环境污染与资源化利用[J].当代畜牧养殖业,2013(11)

[3]徐霄,毛正荣,尹献远.衢州市“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4(10)

篇5

(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摘 要:循环经济是资源战略的实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客观要求的重要途径,是促进资源连续使用以确保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安全措施。本文通过分析循环经济会计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循环经济会计的存在问题,主要包括:会计核算内容不完整、缺乏对循环成本的反映以及缺乏对环境、资源成本与收益计量的披露,最后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完善循环经济会计的对策。

关键词 :循环经济会计;资源成本;循环利用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0-0179-02

一、循环经济会计

循环经济就是在物质的循环、再生、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传统“大量消耗、大量生产、大量废弃” 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是造成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恶化的主要原因,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20世纪的结尾由德国和日本率先提出并实践。主要是从需要减少废弃物最终处置的角度提出。其具体做法是:降低生产产品的材料消耗和消费体系;继续通过售后服务的复杂手段的使用时间和营业时间;废弃物资源化通过工业化提纯或自然净化法进行回收。

循环经济是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特点是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是一种新的生产模式,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根据在生产和再生产周期的所有方面的要求代谢和共生延伸产业链之间的关系,以“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为表现形式,是集约型增长模式。循环经济是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的污染与发展的思路,为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间的矛盾。

二、循环经济会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密切相关的会计和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对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改变的重点。循环经济的理论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思路和传统会计无生态环境状况,强调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提出“末端治理” 和谐经济与环境为宗旨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传统的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线性经济活动,提供财务信息的管理,考核和责任追究,从而达到经济利益的目的。和循环经济的要求,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与此同时,可再生资源利用有限的资源,延长发展的时间,从而为确保资源的循环利用。因此,传统的会计循环经济具有一定局限性。

(一)会计核算内容不完整

随着逐步建立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就是形成了“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机制”,对企业使用环境资源对自然资源和破坏价格的消费生态环境。在我国的会计实践中,现行的会计制度中,还没有与环境保护和资源匹配的会计制度,只有在企业管理成本中包含排污费和绿化费用,所有这些都说明,传统的会计倾向于企核算业相关信息、资金和物资,而对企业的相关的资源、环境、废弃物和生态环境的关系监管力度不够,。

(二)缺乏对循环成本的反映

传统的会计成本是指各类企业在生产和销售商品、提供服务日常活动所发生的成本,对生产的环境成本没有考虑,在宏观层面上虚增国家的财富。目前的会计准则不给确认会计要素的环境下,由于缺乏对环境会计行为规范,无法统一的环境会计和信息披露模式,带来环境信息披露一定的困难,对现行的会计制度,仅有“排污费”和“绿化费”项目,缺乏相应的会计制度系企业的“管理费” 。目前的会计处理,仅反映流通成本,不考虑生产成本、再生成本、回收成本、重置成本,企业很难准确地记录和反映环境管理活动,不能充分披露其现实和潜在的环境责任和环境风险。

(三)缺乏对环境、资源成本与收益计量的披露

传统的会计没有资源的经济问题,环境带来纳入核算系统中的会计计量,因此,缺乏有效的度量对象的资源,环境会计,没有能量消耗和会计计量与资源,环境和控制权的补偿。由于环境成本和效益一般不通过市场交易确认以市场交易价格,为有效测量的会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传统的会计只考虑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很少考虑环境因素,当前的财务报表提供关于货币市场操作的货币信息本地化,并在普遍性和全面性的高度发出的信息。信息使用者无法了解企业的具体情况,缺乏定量的方法是科学的,可行的指标体系,环境资产的货币计量、环境责任、环境成本和收入信息披露缺乏可操作性,这将直接影响到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 。

三、完善循环经济会计的策略

(一)扩大核算内容引入新的计量方法

对于参与恢复环境的整体核算的企业,经济业务的产品的再利用,应增加自然和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资本、环境收入、环境成本和利润核算环境会计要素。资产应增加环境资产、绿色固定资产、绿色无形资产账户等。要加大环境负债账目负债,企业会计计提污染专项资金。环境资本加入所有者权益、收入。除了确认传统经济收入的元素,也应包括自然环境和资源,环境收入的社会环境。应包括自然资源,环境保护支出,回收废开支及其他开支的费用英寸传统的会计计量是根据历史成本原则,以测量与金钱的经济事务。循环经济需要转移环境资源金融资源会计的重点,这些资源是由自然的人积累形成的,不是按照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等方法来确定它的价值,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再生周期是很大的差异,很难确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不仅受到金钱和历史成本计量的经济问题,它应该实现两种方法的货币和非货币计量相结合,相互补充。

(二)创新企业会计核算体系

企业管理的循环经济模式下的创新是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内容。事实上,学术界提出了“环境会计”、“绿色会计”等理论,特别是以“环境会计”为主 。 “环境会计”是环保为核心,采取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权益、环境因素,如成本收益核算内容,使用的基本理论和会计方法,采用多种计量经济学的基于方法的价值,会计和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成果的环境问题的管理。这些不同点这些理论,就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现有的会计制度,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收入等基本要素,在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会计假设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与重建。循环经济要求的核心业务是全面反映环境、资源和生产相应的模式,一方面是实际成本,另一方面又回到了环保责任。因此,循环经济的模式,改进核算方法,会计制度问题的创新下的企业会计体系问题。

(三)增加循环资源的确认、计量和披露

资源循环利用为资产的确认,可以清楚地反映企业资源循环利用中财务报告的情况,体现了循环经济的企业的贡献度,为管理决策,投资者和政府与公众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资源和最具有实物形态,类似于传统企业利用生产资源,资源循环利用与可靠性的回收,确认该资产是真实的,可核实的。确定为流动性资产资源,循环可以设立专门的“流动性资产的资产账户”,反映资源和周期。在会计,可以降低成本,或确认为收入,或确认为所有者权益。在回收资源的测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组合,从循环利用的资源,以鼓励企业重视的角度来看,在综合分析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余材料,产生作为副产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购买的资源回收企业,不同的处理方法,充分体现循环资源的实际成本。关于资源循环利用的披露,可以考虑设立一个独立的报告,特别披露,可以清楚地揭示企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可以准确地向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公众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循环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贡献,单循环经济重点企业。这种新的会计处理企业将带来更多的实惠,才能使企业和各方充分重视回收各类的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生产资料,再生资源各单位全面恢复生产资源的循环利用,人人都在提倡循环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玉平.我国循环经济会计初探[J].经济师,2012,(8):57~62.

[2] 徐松梅.循环经济对我国会计核算模式的影响[J].北方经济, 2012,(6):36~42.

[3] 李恩柱.中国循环经济会计模式研究[J].财会通讯,2011,(5):56~59.

篇6

【关键词】上海市高中 课本循环 调查

一、引言

(一)调查背景

在当前大力建设和谐社会背景下,须坚持循环经济,在校园环境中加强学生的课本循环意识、提升学生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意识。课本循环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外学校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对课本循环这一问题开始调查研究并制定有效措施,例如美国、奥地利、英国等学校都在教师后设置存储柜,学期结束后学生将留在柜子中以便下一年级升学学生使用。国外课本循环使用情况十分普及。据统计,我国一年要用课本20亿册以上。按每人每学期课本平均重1500克计算,如果课本连续使用5年,可节约528万吨纸。因此,课本循环的节能减排意义十分突出,但是目前高中阶段课本循环仍停留在理论阶段,学生的环保意识、节约意识仍须通过更多有效方法进行提升,因此继续进行课本循环情况调查和制定措施十分必要。

(二)高中课本循环调查意义

尽管目前全国实行教科书循环使用还面临一些困难,但是,中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有利于节约国家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对构建节约型社会也具有深远意义。实行教科书循环使用、开创校园绿色化学在不久的将来变为现实。

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关键措施循环。使用课本能够实现资源的节约。达到降低课本生产的频率以及生产数量,直接节约水资源、森林资源以及相关能源等,有效缓解目前我国面临的资源紧缺问题。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环保意识。处于高中阶段的青少年处在形成良好品德的重要阶段。在高中学校内加强循环利用课本活动的宣传,能让学生意识到人类的生产发展所依赖的环境以及资源,对自身的身体健康存在重要影响,同时也对中国的持续发展存在重要影响。减轻高中求学阶段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上海市某教育学院教授提出,一个学生在求学阶段,每个家庭的每位学生至少需要花费3800元,这算是一笔不小的经济开支,循环使用课本能有效减轻经济困难经济在课本上的开支压力,减轻求学阶段贫困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

(三)调查目标

论文通过对课本使用现状的调查分析,了解学生群体对书本循环利用的看法及支持情况;针对课本循环使用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课本循环使用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提高课本使用效率,从而实现节能减排。根据调查中获得的课本循环的问题与困难,集思广益,采访有关专家、教授、讲师、同学及家长,获得了一些良好的建议、找到了相应的针对性强、可行性高、创新度强的措施,来解决高中课本循环利用的问题。该方案在随后跟进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二、上海市高中循环使用课本调查研究方法

(一)基本资料

基于高中阶段的教育课程知识内容基本固定不变,课本内容也未进行频繁改版,上、下届学生学习课程基本相同这一情况,为了深入了解高中旧课本的循环使用情况,现特别选择了上海市吴淞中学高一、高二、行知中学高二、上大高二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是针对高一高二的学生进行调查,(由于需要添设更多的模拟卷、学科课外辅导类用书,因此高三学生难以得到一个确切信息,不在调查范围内)。此次参与调查高一、高二学生总人数为178人,共发出问卷调查250份。参与调查分析的高中阶段男女生构成情况如下表。

(二)调查步骤及内容

(1)问卷收放和访谈步骤。分别走访不同学校;在各年级学生中随机取样进行调查;网上进行电子问卷式调查,听取专业人士及社会人士对书本循环的看法和建议等。

(2)调查问卷涉及的主要内容。被调查人的学籍信息;使用书籍科目频繁程度;个人对二手旧书的处理方式;对书本循环的看法和建议等。

(3)问卷方法数量。在期中阶段一共发放250份道调查问卷,其中吴淞中学高二100份,吴淞中学高一、行知高二、上大高二分别为50份。

三、调查数据内容分析

(一)关于循环利用课本的重要性

设计这样的问题目的在于明确高中生群体之中对于二手课本或教材的接受程度如何,课本循环的接受面有广。在对高中学校进行的多分问卷调查分析之后,得出的结果显示,11%学生认为不必要坚持书本循环,20%学生表现出的的无所谓的态度,69%学生认为加强书本循环十分有必要。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多数学生本身也拥有循环利用课本方面的环保意识,但是这样的环保意愿并不十分强烈。同时,也存在部分高中阶段学生缺乏环保意识以及责任意识,对环保尚未形成概念。这样的现状迫使必须加强环保宣传,重视学生个提议是以及在宏观方面操作的互相结合,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才能获得效果。

(二)高中开展课本循环使用推广活动

35%调查者表示不清楚是否开展过活动,44%调查者表示曾经开展过,而21%调查者表示不则表示学校从未开展过这样的活动。从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仍旧缺乏主动对循环利用旧书这样活动的关注意识。面对这样情况,社会、学校必须加紧进行宣传,坚持从个体学生抓起,发扬环保意识,并利用高中学生的规模优势拓宽活动影响,最终实现对整个社会进行影响的目标。

(三)使用频率较高的教科书比例分析

46%的学生经常利用到的是英语、数学、语文等课本,27%的学生使用了历史、政治、信技等多门副科课本。高中阶段的科目主要是围绕着上述提到的课程进行教学,数年来多没有改变过。另外调查发现上海市部分高中学校当前已经没有安排劳动技能课程。

(四)循环利用认可度

32%的调查者偏好在开学阶段下发期末收回一个学期以内归自己所有。这样能在完成一学期的学习之后不必再操心花费时间解决废旧课本回收问题;23%学生赞同利用储物柜,一边能够具有一定的私密空间完成学习;25%学生希望通过图书进行课本的借阅,以便能够获得更为专业放心的管理流程;20%学生对发放下课回收的课本的形式表示赞同,这样能够易于管理以便降低课本丢失率。

以上数据直观表明高中学生比较偏向进行旧课本的循环方式。当然,就行旧课本循环处理的形式不仅限于以上几种,当以上为学生较为偏好的几种处理方式,同时也可以看出来,进行有组织、有规模完成旧书的回收和处理十分必要。

(五)循环使用推动因素比例

12%学生认为家长在循环利用可不能方面的支持十分重要;26%学生认为在政府帮助下能够更高效开展活动;28%学生认为学校鼓励和支持好似实现循环利用课本的根本所在;34%学生认为学生的环保意识才最为重要。

上述数据可以得出,循环利用课本存在多种多样的影响因素,在实现循环利用课本的过程中,除了学生环保的自觉性以及自身建立的环保意识,所有学校,整个社会相关规范组织,同时也需要加强宣传。此外,家庭方面的教育、政府的财政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四、问卷调查中得到的结论与建议

(一)调查获得的基本结论

(1)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教学科目课本存在较高使用频率,而信息技术、劳动技能等副科课本则使用频率偏低,通过对这一现象分析,设想将副科、主科的课本进行分开,分门别类进行循环利用。不论哪种课本,都会存在一定使用周期,正因如此,循环使用二手教材便存在一定的风险。在旧课本的流通之中,可以通过学生或者旧教材流通机构将这样的风险进行分担,利用旧课本代售方式,加强旧课本流通程度。

(2)部分高中生担忧循环再利用课本存在学生本身不同意这一最大困扰。然而在调查过程中,结果却让人十分乐观,虽然有接近20%学生认为无所谓,然而还是有69%学生对循环再利用课本这一活动表示赞同,从支持百分比数据来看,循环利用课本是受到广大高中学生支持的活动。高中课本存在使用期限,同时也具有稳定性,例如,英语、数学、语文等公共基础学科。据分析偶尔这类课程也会有需要教科书的作业和复习内容,但这类课程可是相对较松,教师将需要教科书的任务在课内完成。若非用书不可,可利用复印所需书页,将其发放给学生的方法。

(3)目前,高中学生在旧课本的处理过程中,主要利用到的方法便是储藏课本,另外也有部分学生将旧书本按照废品的价格进行出卖,由此得出循环利用旧书本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必要性,能够大大降低资源的浪费。一些教学课程时间安排较短,或教学内容相对长期不变,如美术、音乐等印刷质量较好的教科书,采取相对长的使用年限。而数学、英语等主要教学科目的课本,可先不循环再利用或将回收使用的周期进行缩减。

(4)从循环再利用课本的利弊出发,设计出的方法同时也受到多方重视——20%学生提出上课发放旧课本、下课再回收(专指副科课本)的建议;23%学生提出配置个人储物柜的希望;25%学生提出图书馆进行借阅建议;32%学生则支持开学发放课本,学期结束后收回。高中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回收利用旧课本工作,在坚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一主要原则基础上,构建起回收利用课本的工作制度或者管理条例。统一印制后,再由上级层层下发,由书本使用者自行将新印制书页加入活页本恰当位置,最后经检查,保证每本书在学期末上交后都完整无缺。若给学生提供上锁书柜,需资金支持。对于破损书本,不可能在上交后由学校一一排查,一一修复,因此在上交之前就让学生自行修复书本。不仅降低修复书本的成本,还能使学生更加爱惜书本。

(5)循环再利用课本的可行性分析。在对上海市高中学校的课本循环情况进行调查并加以分析后,高中学校循环再利用课本的措施方法是存在一定可行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a.超过70%学生十分支持循环再利用课本的活动,部分学生同时认为更新课本的时间不应该低于3年;b.随着学生年级的提升,学生都能够意识到教科书利用过程中的有效性,均表示能够实现课本的循环回收;c.若是能有中间结构完成旧课本的借阅和返回工作,那么学生便会少了很多课本借还方面的麻烦;d.部分高中学生缺乏快速获得旧课本的渠道,这也是加强再利用课本的有利因素。调查分析认为,可以构建起专门的旧课本的回收部分,回收和借阅旧书本,也可获得适当使用经费,一步一步实现课本的购买经费的平摊,具体细节需要进一步讨论和完善。

(二)循环利用课本存在问题基本建议

篇7

关键词:循环经济法;预防优先原则;循环利用原则;合理处置原则;适当分责原则

中图分类号:DF46文献标识码:A

一、循环经济法基本原则的逻辑起点

追求资本的高收益是市场经济主体的主要动力源,然而,商品经济的无限扩张性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续所需的两个基本条件――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呈现出日益短缺的趋势。以至于维护环境安全、促进资源效率不仅是现代经济面临的难题,也成为包括循环经济法在内的现代法律制度必须努力应对的问题。作为调整国家等公共机构在促进废物的预防、循环与合理处置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法律部门,循环经济法把保障环境安全和资源效率作为其两个基本功能,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其制度构筑。

(一)循环经济法的价值之一:环境安全

现代环境问题根源于社会演进的无序性,尤其受制于近代以来经济发展的粗放性和自发性,特别是利润至上性。近代的生产和消费不仅继承了自然经济和简单商品经济的传统,即把自然视作取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和用之不尽的废物排放场,而且把简单商品经济的获利观念扩展到极致,即,把基于价值规律的优胜劣汰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这种经济方式和观念无法把环境要素有效地内部化于经济活动,割裂了环境资源与经济资源的关联,把人类生存环境置于人类经济过程之外 ,从而形成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有学者指出,在任何社会制度中,工业主义都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因;也有学者强调,资本主义的内在冲动、惟利是图的贪婪、开发新市场的愿望及无止境地刺激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是生态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1]。然而,无论二者分歧为何,其共同之处在于,现代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产物。

循环经济法具有检讨人类经济活动方式、保障环境安全的功能。首先,循环经济法反映了人类伦理观念的变迁。非人类中心主义和弱势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转向,反映了人类对现实生态问题的深度忧虑及渴望重建人类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强烈愿望。彼得•辛格主张,一切知觉生物都具有内在价值,应当获得与人一样的平等利益考虑,因为它们有自己的欲望,并能感知痛苦与快乐[2]。一些学者甚至把伦理关系扩展至整个生物圈。艾尔多•利奥波特提倡的“大地伦理学”涵盖了土壤、水、植物、动物或统称的大地;阿尔恩•纳斯把生态运动区分为 “浅表的”和“深度的”,其提倡的“深度生态主义”要求为了生物圈本身而保护其整体性[2]275;276。弱势人类中心主义认为非人自然物可以兼具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3]。依照上述观念,知觉生物、甚至知觉生物以外的非人存在物都具有不以人类利益为转移的生存权、存续权,除非出于特别的正当理由,人类无权限制、侵害和剥夺。这些伦理观对于调整、约束人类的经济活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无疑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循环经济法通过遏制人类经济活动的负外部性,修复、保护各种人类环境,顺应自然系统的正常演变机理,维护人与自然的正常物质、能量交换,不仅体现了对非人物质世界的关注与爱护,从而展示出其新的伦理观,而且也使人类经济行为的环境影响得到控制,有助于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其次,循环经济法可引导、强制各类主体预防废物、循环利用资源、合理处置废物。其中,可循环资源的再利用、再生利用、热回收,不仅可弱化人类经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有利于从源头控制自然资源的有形消耗,而且能减少末端的废弃物形成和堆弃,以解决环境问题。而废物的预防制度和处置制度又可分别从源头和末端抑制环境损害的形成。但是,市场主体偏好于追求市场净收益,而不愿主动、有时也无法把环境因素内化于经济过程,因而会抵制一些市场效益差但有益于环境的循环经济活动。换言之,市场主体只会考虑把那些可以货币化的因素纳入经济决策过程。然而,环境因素却无法、也不能被货币化。如果环境的价值由经济理性确定为反映供给和需求的货币价格,则环境就被定性为一种商品[4]。这无助于解决环境问题。一方面,自然不可能被分割成碎片纳入价格体系,因而,环境资源无法充分货币化;其二,商品经济的无限扩张本性会把资本化的资源消耗殆尽,所以,从长远看,资本化反而会加剧生态环境恶化[5]。因而,市场化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政府等公共力量的介入则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依托,特别是,循环经法可借助于国家强制力、通过利益激励和强制制度的安排促使市场主体积极实施废物的预防、循环和合理处置,以应对环境问题。

(二)循环经济法的价值之二:资源效率

人类存续所需物质皆源于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持续供给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最基本保障。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诸多自然资源被迅速消耗,甚至面临枯竭。所以,提升各类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耗,成为应对自然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认为,效率,“意味着从一个既定的投入量中获得最大的产出”[6]。 “效率标准同时考虑商品的社会总成本和社会总收益。当社会总成本和社会总收益之间的差值达到最大值时,效率标准也达到了均衡状态。”其实,经济领域的效率有两种衡量标准:其一,有形标准或使用价值标准。据此,效率即追求使用价值的充分利用,表现为同等条件下实物形态的低投入、低废弃,结果是资源节约。其二,无形标准或市场价格标准。据此,效率即以较少的价格投入获取较大的价格产出,表现为同等条件下货币形态的低成本和高收益。这两种效率标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方面,使用价值形态的效率往往依托市场价格形态的效率予以实现;另一方面,使用价值形态的高效率未必体现为市场价格形态的高收益,市场价格形态的高效率可能与使用价值形态的低效率同时并存。自然资源是人类存续之本,市场只不过是联系作为主体的人类和作为客体的自然界的桥梁和手段之一。所以,对人具有决定意义的是自然资源的有形利用水平,市场价格形态的效率应服务于使用价值形态的资源效率。

循环经济法主要关注使用价值形态、即有形的资源效率。因循环经济活动形成的社会关系可分为私权型和公权型。体现意思自治的私权型循环经济关系主要由民商法调整。私权型循环经济关系是盈利性主体和非盈利性主体自主推动的结果。盈利性主体(各类经营者)以获取利润为首要目标,体现为市场价格的投入和产出是其关注的核心;非盈利性主体以获取产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其中,通过市场获取产品和服务的非盈利主体往往把其使用价值最大化的追求转换为对市场价格的追求。因此,私权型循环经济活动主要追求无形的资源效率。循环经济法调整的是公权型循环经济关系。公权型循环经济关系主要因国家等公共机构介入循环经济活动而形成,体现的是公权力对循环经济的鼓励、促进。而国家推动循环经济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维护有形的资源效率。由于循环经济主要仰仗市场,基于市场价格的净收益就成为衡量“循环”方法是否可行的主要标准。即,当“循环”方法的净收益低于“非循环”方法的净收益时,循环就难以被实施[7]。也即,循环经济的直接实施者――经营者、公民、政府等――主要关注资源的无形效率,一般不具有主动关注使用价值形态自然资源效率的偏好。而无形的资源效率的提高并不必然导致有形的资源效率的相应跟进,直接实施者还可能因此放弃废物的预防和资源的循环利用。这无助于或非最有助于人类资源问题的缓解。因此,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政府必须从社会的整体利益出发,以有形的资源节约为目标,采取适当措施,激励、强制相关主体实施有益于有形资源节约的循环经济行为。所以,循环经济法的价值之一也就体现于促进有形资源效率的实现。

(三)小结

在位阶上,法律价值高于法律原则,法律原则又高于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是法律价值的展开,法律规则又是法律原则的具体化。换言之,法律价值是法律原则的终极根据[8],法律规则通常由法律原则证成[9]。尽管各国的意识形态、社会体制、法律传统相异其趣,但是,环境安全和资源效率却是各国循环经济法的共同价值。循环经济法的价值要转化为具体法律规则,必须以循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为中介;资源效率和环境安全价值主要借助于预防优先原则、循环利用原则、合理处置原则、适当分责原则渗透于循环经济法规范之中;环境安全价值与资源效率价值因而是循环经济法基本原则的逻辑起点。

二、预防优先原则

所谓预防优先,是指在生产、服务、消费中充分利用原料、能源和产品,尽量减少弃用物、副产品的产生,以从源头控制资源环境问题。“3R”和“4R”原则[注:关于“3R”和“4R”原则,有不同的说法。其中,较常见的表达,“3R”即“Reduce, Reuse, Recycle”,汉译为“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4R”即“Reduce, Recovery, Reuse, Recycle”或“Reduce, Reuse, Recycle,Reorganize”,汉译为“减量化、再回收、再利用、再循环”或“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重组化”。]中的“减量化”体现的就是预防优先原则。预防优先原则要求法律规则的设计有助于促进产品体积的小型化、产品质量的轻型化、产品功能的增大化及产品包装的简化,以减少废物的排放[10]。环境法的预防优先原则表明,环境法不仅限于抗拒对环境具有威胁性之危害及排除已产生之损害,而是预先防止其对环境及人类危害的产生;对具体产生的危险立即做出反应不是该原则的主要目的,其首要功能为,在根本无危险出现或有出现可能时预防性地对“人”加以保护或对生态环境加以美化[11]。这种理念同样适用于循环经济法。即,循环经济法的预防优先原则并不以废弃物的事后循环和处置作为首要目的,而是以通过资源和产品的充分使用把废弃物控制在经济过程中为要旨。现代资源环境问题凸现以前,就存在各种降耗、抑废的理念和实践,不过,其主要着眼于资源和产品的经济效用,而现代法律制度同时也突出环境安全。设备内物质循环、生产少废产品和引导消费少废、少害产品是贯彻预防优先原则的重要途径[12]。预防优先是将危险性控制于未来、并创造规划和保存未来世代的环境空间及资源的原则,[11]173它是循环经济法实现环境安全和资源效率价值的首要依托。

预防优先原则被一些国家和区域性组织的法律明确为循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日本法把“抑制产品成为废物”作为建设“循环型社会”的首要途径,即,“必须通过原材料的有效利用和使产品尽可能长期使用”来减少废物的产生[12]1。德国法也把此设定为“循环经济原则”的首要原则:“先要避免产生废物,特别重要的是减少废物的量及其危害性。” [12]118欧盟的《废物指令》也强调了此原则,即,“各成员国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鼓励废物的预防”[12]173。中国的《清洁生产促进法》把“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作为主要的立法目的,并把清洁生产的核心内容确定为“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强调“优先采用资源利用率高以及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注: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1条、第2条、第16条。]可见,诸多国家和地区已试图依托立法使体现环境安全和资源效率价值的预防优先原则付诸实施。

预防优先原则蕴涵有积极实现环境安全和资源效率价值的理念。与事后处置相对应,预防优先原则强调废弃物的事前控制,是一种积极防控的资源环境思维。初形成时,环境法突出污染的治理和生态破坏的恢复;而现代环境法,特别是循环经济法,不仅观念上而且制度上已发生根本性转变,即“环境法和环境行政的理念、目标要求从‘公害对策’向‘环境管理’脱毛”[13]。此种变迁之原因,大体有二:其一,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化使得事前防范更可取。相对于有限的生态环境承受力,公害和生态破坏的频发明显恶化了人的生存条件,而事后的消极治理也加重了社会成本。这使得系统的、积极的生态环境对策的形成变得十分必要。换言之,“要保持良好的环境,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维持下去,就要认识大气、水、大地、动植物等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把地球规模上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界的自净能力收入我们视野中来,人为地管理起这些自然资源,从而在恰当地分配、利用它的同时,形成谋求良好环境的恢复、创造人类和自然可以共存的循环型社会”。[13]18其二,国家观的变迁奠定了预防优先原则的理念基础。人类关于国家功能的观念经历了从消极到积极的转换。消极国家观以古典自由主义为理论基础,主张国家应奉行不干涉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放任主义。即,“政府除了保护财产之外,没有其他目的”[14];政府的主要功能在于国防、治安、公共工程[15];或者说,国家的作用主要是关心公民的负面福利(防范外敌侵犯和遏制内部冲突),如果再向前一步,即,关心公民的正面福利(维护或促进民族物质繁荣),就会对人的真正目的的实现构成威胁。[注:洪堡认为,关心正面福利主要是指救济穷人、间接促进农业、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进行财政和货币操作、实施进出口禁令、防止自然灾害和灾后重建等。(参见:威廉•冯•洪堡.论国家的作用[M].林荣远,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36.)]垄断资本主义以来形成的积极国家观则主张,国家应积极介入经济、社会生活。即,国家权力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对个人自由的侵害;只有国家行使更大的权力,促进全体社会成员所拥有的能力和力量充分发挥,社会中存在的自由才能得到增长[16];国家的行动就是维护各种权利;权利是得到国家承认并由国家加以维护的要求[17];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是国家责任的题中应有之义[18]。导源于市场经济的复杂性和利润至上性的现代资源、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并对传统国家观提出了挑战。而积极国家理念正符合此客观需求,并为政府主动介入经济领域,抑制因经济发展产生的资源、环境危机奠定了观念基础。循环经济法的预防优先原则正是积极国家观在现代经济领域的具体体现。换言之,现代环境问题的广泛性、深刻性使得公共权力管控的事务范围,特别是私人行为的范围不得不扩展,并由事后治理变为事前防范[13]59;60;63 。

三、循环利用原则

循环利用是指对于在生产、服务、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废物要尽可能地继续予以使用,直至失去利用价值。“3R”和“4R”原则中的“再利用、再循环、再回收、资源化、无害化、重组化”体现的正是循环利用原则。作为循环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核心,循环利用原则要求循环经济法的制度安排应有利于 “物尽其用”,特别是能使原料和产品在反复利用中实现功用最大化。一般而言,废物的形成可以被抑制,但不可能完全避免。当废物产生后,“变废为宝”是最为可取的选择。日本法律把废弃物中的有用物质称为可循环资源,可循环资源的循环使用方式包括再利用、再生利用和热回收三种。再利用又可区分为两种情形:其一,是指将可循环资源作为产品予以使用(包括对可循环资源进行维修后的使用);其二,是指将可循环资源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组件或者部件予以使用。再生利用是指将可循环资源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原材料予以使用。热回收是指将可循环资源中可用于燃烧的全部或者部分资源,或者可循环资源中有可能燃烧的资源,用于获取热能[12]1。也有学者把资源的循环利用区分为原级资源化和次级资源化,前者是指将消费者遗弃的废弃物资源化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后者是指废弃物被变成不同于原先类型的新产品;原级资源化的资源利用率高于次级资源化[19]。“废物只不过是放错地方的资源”[20],所以,不论何种形式的资源循环利用都既可降低原生资源的使用量,又可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从而有利于资源环境的恢复和持续。基于此,在循环经济法中,循环利用成为仅次于预防优先的重要原则,并成为各国法律追求的重点。

循环利用原则在许多国家的循环经济法中以不同的方式得以体现。现代社会对资源循环利用的价值取向经历了从控制废弃物到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环境的变迁[21]。所以,当代循环经济法把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作为保护资源、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持续的条件。日本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强调了循环利用原则。日本《循环型社会基本法》首先声明该法遵照《环境基本法》的基本理念,并把环境安全作为资源循环利用的主要考量因素,即,“鉴于减少废物处置总量可以有效降低环境负荷,因而对可循环资源必须尽可能予以循环利用。”[12]1而德国和美国则从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两个角度对循环利用原则予以规范。德国《循环经济和废物处置法》把“保护自然资源”和“有利于环境”作为该法的两个主要目的[12]118。美国分别从环境和健康、物资、能量三个角度申明了国会对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的态度,并把“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有价值的物资和能源”作为《资源保护和回收法》的立法目的[12]1;134;135。瑞典《废弃物收集与处置法》强调:“不管是否出于节约资源、原材料或与环境保护有关的需要,废弃物管理都应当以促进采取有利于废弃物重复使用和循环利用的措施方式进行。”[22]为促进可循环资源的有效利用,依法建立产品责任延伸制度、明确资源循环利用率等也成为各国的普遍做法[23]。除《循环型社会基本法》外,日本颁布了大量以资源循环利用为主要内容的专项立法。[注:这些专项立法主要有《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容器和包装物的分类收集与循环法》、《特种家用机器循环法》、《建筑材料循环法》、《可循环性食品资源循环法》、《车辆循环利用法》等。(参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政策法规司.循环经济立法选译[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Kenichi Togawa.Background of the Automobile Recycling Law Enactment in Japan.Environmental Economics & Policy Studies,Vol. 6(2004):271-283.)]“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企业在资源和废物综合利用等领域进行合作,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也是中国清洁生产法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注: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9条。]在各国看来,由于废弃物可控制不可杜绝,所以,不论是基于资源效率的考量,还是缘于对环境安全的关注,如何变废物为重新使用的资源是需要重点应对的一个法律问题。

作为次优的选择,循环利用也具有局限性。“循环”在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时受三个条件的制约,即理论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理论可行性是指并非所有资源环境问题在理论上均能用“循环”方式解决。如,化石能源问题基本上不能以“循环”途径而是以“非循环”途径(如替代、减量等)解决。技术可行性是指一些资源环境问题虽有以循环方式解决的理论可能性,但却面临着技术方面的巨大障碍,不具有技术条件。如,对于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理论上可以利用光合作用实现从“能源碳”到“生物碳”的资源循环,但是,大规模吸收和转化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仍然面临无法克服的技术问题。经济可行性是指一些已经具备技术可行性的循环方案也面临经济性挑战,或者面临着与“非循环”措施的竞争;当循环的经济收益低于其成本或低于其他非循环措施时,“循环”技术就没有生命力[7]62。循环方法的运用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这已被建立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国家所认识。日本的《循环型社会基本法》规定,国家应当通过制定法规或其他措施确保可循环资源进行循环的条件有三,即,技术上可循环、经济上可循环、对建立循环型社会有益[12]4。德国法也把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作为废弃物循环的条件,即,“废物利用从技术上应是可行的”;同时,“废物利用相关的费用不超过必须承担的处置废物的费用”[12]119;120。理论可行性强调的是客观状况;而经济可行性与技术可行性突出的是主观条件。主观因素具有较强的可变性。特别是科技进步既能克服废物循环中的技术障碍,也可使废物循环的经济可行性得以实现。因而,技术对于废物循环至关重要。技术的缺乏和不成熟必然制约废物的有效循环利用,而适当和先进的技术则不仅可使循环利用成为可能,还可提高循环利用效率,并有助于满足多元的市场需求。

四、合理处置原则

合理处置原则要求采取适当措施减少无法通过循环方法予以消除的废弃物的环境危害。废弃物的利用优先于处置,但是,当某些废弃物无法进行再利用、再生利用、热回收时,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弱化、甚至去除其不利影响,或者进一步挖掘其利用价值。合理处置原则是指循环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应有助于及时、恰当处置废弃物。德国法律从技术和成本两个方面界定了废物利用和处置的界限:只要是可能的和有经济价值的,特别是一种物质和能源有可能创造市场,就要遵守利用废物的义务。而一旦废物利用失去了技术可行性和经济价值,就应当进行处置。换言之,“不利用的废物,长期不在循环经济之内,为了保护公众健康,必须处置”;“废物处置包括处置废物的准备、转让、采集、运输、处理、储存和堆放”[12]119;120。日本法不仅强调利用优先于处置,而且也规定了废物处置必须在技术和经济可能的范围内进行的原则[12]1;2。这样,如果无法在生产过程中把废物彻底转换为有用的产品,或者废物只能转变其存在形式却不能在量上减少和消灭,即,从全社会来看,消除生产、生活中的废物是不可能的,那么,作为“事后治理”的废物处置就不可避免。

废弃物处置应合理。由于生产、生活中的废弃物无法完全消除,如何降低废物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就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其一,要力图使废物价值用尽。不能直接在经济循环中使用的废物并不表明其彻底丧失了利用价值,恰当的物理和化学处理可能会使其重新恢复可用性,如,被污染的废水经过处理就可被重新使用。所以,寻求可行途径和方法使废物变为具有重要价值的经济、环境要素是废物处置应遵循的重要目标。其二,废物处置应始终把生态影响作为优先考量的因素。废物处置活动主要受成本、效益和环境安全的制约;当经济可行性与环境安全相冲突时,应首先考虑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经济、技术等条件维护环境安全。因为,人类的健康、社会的持续发展重于当前的经济增长。所以,德国法强调:如果废物处置是以对环境有利的方式进行,就要取消废物利用优先权[12]119。废物处置主要有三种途径,即,转让、存放、处理。其中,转让是指废物被所有人有偿或者无偿地转移给另一主体;转让的一般是有利用价值的废物。如果法律明确要求在国内处置废物(如德国),那么,废物就不能转让给国外的主体。存放是指在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对废物进行存储和堆放;存放针对的是不能或不需要进行深度处理的废物。处理是使废物的物理或化学状态发生较大变化的处置措施。废物的处理和存放可产生能够利用的物质和能量,对这些物质和能量应当尽可能加以利用[12]120。综上,环境安全兼顾资源效率是废物处置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五、适当分责原则

循环经济法环境安全和资源效率价值的实现依托于循环经济法的实施,而其有效实施离不开各类主体的积极参与。参与循环经济法实施的主体可分为政府、经营者(包括代表性组织)、公众(包括代表性组织),但不同的循环经济参与主体承担的法律义务应当合理区分,此即适当分责原则。该原则体现于各国的法律安排中。日本法强调,“为了建立循环型社会,必须使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在合理承担各自责任的前提下采取必要的措施,并使其公平合理地负担采取措施所需的费用”;而且,还具体划分了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责任[12]1;2。循环经济法既然是各国政府促进本国循环经济法发展的法律规范体系,那么,其相应的制度安排就要遵循这一精神,把政府、经营者、消费者的行为限定于适当的范围,使其互相配合,互不干扰。

首先,循环经济的性质是适当分责原则得以确立的基础之一。一方面,循环经济的实施应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依照实施主体和运行方式的不同,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大体可分为三种,即,自然经济、政府经济、商品经济。其中,自然经济是由私人主体实施的满足自己需要的经济形态,此种经济形态在奴隶制和封建制社会占统治地位;政府经济是指由政府按计划实施的满足不同主体需要的交换经济,此经济形态曾在诸多社会主义国家居于支配地位;市场经济则是指以自主交换为基础的满足不同主体需要的私人经济,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经济形态,并正在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循环经济是指在传统经济之上突出废物的预防、循环使用和合理处置功能的经济形式,而这些功能既可与传统经济结合起来实施,也可单独实施。无论以何种方式进行,废物的预防、循环利用、处置都是可被分解并交由不同主体实施的事务,即,它是一种私人物品,而私人物品最适于由私人主体以市场竞争方式自主实施。循环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是天然的,也是最重要的[7]66。“循环经济决不是政府经济,既不是计划经济的回归,也不是市场经济的另类”;“在循环经济发展中,政府扮演的只能是配角,而不是主角”;“从无限政府到有限政府已成为公共行政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应有选择”[24]。有效的市场意味着效率;尽管市场并不能解决所有循环利用问题,但市场为资源的循环利用提供了基本平台,市场主体是循环利用活动的主导力量。

另一方面,循环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政府参与。尽管科学技术可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市场能为企业带来竞争动力[24]82,但是,废物循环利用的外部性和收益的不确定性会使依托技术开发和市场机制的循环利用活动无法实施。即,废物不像一般资源那样会自动形成市场,其市场化的条件需要政府通过政策和法律予以提供[7]68。由于废物的抑制、循环和处置具有一定的公共物品属性,所以,无法有效依靠市场把成本彻底内部化,合理收益难以实现,私人主体缺少从事废物控制、循环和处置的动力。换言之,“在缺乏政府干预以及现行的财产权体制下,自发处理环境中的垃圾废物会使企业处于一个竞争不利的地位”[25]。而废物减少有利于自然资源的节约、保护及环境安全,有益于整个社会,即,废物控制具有公共需求属性。所以,依托公共权力,借助于法律,建立控制和诱导性的经济及非经济性的约束机制,实现废物领域供需平衡,促进循环市场的生成与演进,是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必须适时做出的制度安排。政府的依法介入不仅要保证循环经济实施主体能够从废物控制活动中获得经济收益,而且要保障废物控制主体严格履行义务。

其次,不同主体的功能差异是适当分责原则得以确立的基础之二。就政府而言,它拥有庞大的经济、政治、强力资源,是现代社会实力最强的综合性组织,此为其优势。但是,政府建立于层层基础之上,而政府人员普遍具有私人利益目标,且任何机构皆有部门利益倾向,所以,公众的委托利益在与各主体利益相互碰撞中被逐渐削弱,只能部分地被转换为终极主体的行为目标,此为其劣势。而经营者和公众则不同。经营者和公众的弱势在于其仅拥有有限的经济、政治、强力资源;不过,无论多元投资企业,还是独资企业、个体经营者、普通公众,要么其管理者与委托者之间的层次一般远不如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情况复杂,利益传输中的错位相对不明显;要么根本就不存在中间主体,此为其优势。所以,企业和公众对资源的利用效率高于政府,但政府在处置涉及面广的公共事务方面优于企业和公众。基于此,对于那些责任能够具体分解到每个企业和公众的事务(私人物品),应由经营者和公众直接承担;而那些责任不易具体分解的事务(公共物品)则应交由政府直接负责。循环经济事务分为两类:其一,是循环经济的直接组织实施,包括生产、服务、消费中的废物预防、废物循环、废物处置;其二,是引导、规范循环经济的法律、政策的制订、实施及依法对循环经济活动的监管、调控。其中,前一类是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成本和收益易于统一,应主要由经营者、公众从事;后一类为公共物品,无排他性或排他性弱,成本和收益难以统一,应主要由政府实施。

再次,环境权理念是适当分责原则得以确立的基础之三。传统的理念和实践皆把生态环境维护责任置重于国家,并体现为两个特征:其一,从维护过程看,是政府单边治理,公共参与较为零散、被动,形成政府主导局面;其二,从维护结果看,事后治理的特征明显。然而,环境权理念有力地影响了人们对资源环境问题的认识。环境权的主体包括自然人、社会组织和国家,但自然人是环境权的典型和基本主体;从自然人的角度看,环境权就是指能够享有良好环境、并可请求对妨碍加以排除和预防的权利[26]。但是,作为环境问题主要受害人的公众是弱势群体,很难统一行动,所以,法律往往通过强化公众、政府、经营者义务的方式实现其合法权益,从而推动循环经济适当分责原则的形成。

一则,公民环境权有助于公众循环经济责任的建立。法律重视通过公民的环境义务实现公民环境权。环境权通过强调良好环境是一种权利,确立了环境行政中公民的法律主体地位[13]68。由于享有适于生存的舒适环境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所以,公众便自然拥有与生态环境权相关联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请求权等,为此,充分地参与就成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必要途径。对公民而言,环境权意味着生存利益,但是,公民也必须为环境权益实现承担相应义务。[注:政府不仅需依法为公众参与设定各种具体的义务,而且还需采取具体措施(如保障公众信息渠道有效畅通)予以落实。(参见:Nicky Mee, Debbie Clewes, Paul S. Phillips &Adam D. Read.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a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Strategy for Kerbside Recycling: a Case Study from Rushcliffe, UK[J].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Volume 42(2004):1-26.)]特别是,有时设定义务比仅仅赋予权利可能更有益于弱势群体。所以,荷兰《环境法》规定:“任何人知道或有理由怀疑某人行为或过失会造成环境受损的结果,他必须在合理要求下制止其行为,或尽可能要求其防止该后果发生,如果该后果不能阻止,应尽可能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22]1152“国家之所以要通过立法,将一部分社会利益规定为义务,是因为在权利所体现的‘正当’与义务所体现的‘应当’中,后者对于社会利益具有更直接、更强烈的保护意义。”[27]实质上,公众循环经济责任既是公民环境义务的体现形式,也是公民环境权的实现依据。

二则,公民环境权为经营者循环经济责任的确立提供了理论支持。循环经济的主要实施主体是包括企业在内的各类经营者。所以,无论是节约资源,还是保护环境,经营者皆应为主要责任主体。公民环境权意味着,经营者不能因自己的利润追求而忽视公众的环境安全。这无疑进一步强化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有责任纠正那些由它们引起的不良社会影响”;“企业不能无视外部成本,来使利润‘最大化’,而应当想办法使这些利润最小化”[28]。因为,“企业的经营行为必须具有社会意义,就像企业的社会行为必须具有经济意义一样”[28]133,即,“如果承认循环经济是一种物质性活动,把效率革命和技术革命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依赖,就必须承认企业责任制度在法律安排上的意义”[24]84。质言之,经营者的循环经济责任正是经营者社会责任的具体化。

三则,公民环境权为政府循环经济责任奠定了理念基础。公民环境权不仅意味着公共机构应承担保障公民环境权实现的职责,而且为公民采取具体行动参与环境保护、特别是请求公共机构维护自身环境权益提供了法律根据[13]68,69。基于此,政府应当建立软约束和硬约束两类制度来保障公民环境权。就软约束而言,“法律和政府所做的就是如何为企业选择或安排一个激励机制,使企业将节约或效率较为自然地纳入其内在的行为机制之内,降低交易成本”[24]86。而硬约束则要求政府制定各类禁止性制度,并保证其实现,以通过剥夺当事人选择权来确保必要控废措施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布赖恩•巴克斯特.生态主义导论[M].曾建平,译.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184.

[2]彼得•辛格.实践伦理学[M].刘莘,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55―58;269―272.

[3]尤金•哈格洛夫.环境伦理学基础[M].杨通进,等,译.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157―164.

[4]简•汉考克.环境人权:权力、伦理与法律[M].李隼,译.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11.

[5]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耿建新,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22―26.

[6]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M].王奔洲,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2.

[7]徐崇龄.为循环经济定位[J].产业经济研究,2004(6):62;66.

[8]周安平.行政法的价值、原则与目标模式[J].比较法研究,2004(2):141.

[9]迈克尔•D•贝勒斯.法律的原则[M].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13.

[10]冯之浚.论循环经济[J].福州大学学报,2005(2):8.

[11]陈慈阳.环境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169―170.

[1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政策法规司.循环经济立法选译[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19.

[13]原田尚彦.环境法[M].于敏,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18.

[14]洛克.政府论:下篇[M].叶启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58.

[15]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郭大力,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254―376.

[16]徐大同.现代西方政治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8―19.

[17]鲍桑葵.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M].汪淑钧,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205;207.

[18]邹永贤,等.现代西方国家学说[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155;159.

[19]周宏春,等.循环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102.

[20]厄恩斯特•冯•魏茨察克,等.四倍跃进――一般的资源消耗创造双倍的财富[M].北京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译.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7.

[21] Harvey Alter.Cost of Recycling Municipal Solid Waste with and without a Concurrent Beverage Container Deposit law[J],Journal of Consumer Affairs,Vol. 27(1993):166-186.

[22]赵国青.外国环境法选编:第一辑•下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1152.

[23] Kris Christen.New State-Levele-Waste Recycling Law[J].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Vol. 40 Issue 13(7/1/2006):4051-4051;A. Van Schaik & M.A. Reuter.The Time-Varying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Recycling Rate of Rroducts[J].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Vol.40 (2004) :301328;Kenichi Togawa.Background of the Automobile Recycling Law Enactment in Japan[J].Environmental Economics & Policy Studies,Vol. 6(2004):271-283.

[24]肖国兴.论循环经济的路径依赖及其法律安排[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5(4):82.

[25]默里•韦登鲍姆.全球市场中的企业与政府[M].张兆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37.

[26]大须贺明.生存权论[M].林浩,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97;198.

[27]董保华,等.社会法原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170.

[28]乔治•斯蒂纳,等.政府、企业和社会[M].张志安,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23.

On the Basic Principle of Circular Economy Law

DONG Suzhan

(Law School,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篇8

关键词:固体废物 循环利用 生态工业园 绿色消费

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矿物资源的日趋枯竭,生物资源滞后于人类需求,昨天的废物势必又将成为明天的资源。目前,我国面临的经济高速增长、环境状况严峻、资源相对缺乏局面,而发达国家自从90年代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固体废物循环利用产业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一、发达国家的主要做法

1、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立法管理作为环境管理中的强制手段,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德国颁布了《包装废弃物处理法》和《循环经济和废物处置法》,前者制定了“污染者负担”原则,明确商品生产和流通业对包装废物回收和循环利用的义务;后者的核心是产品责任制,规定对废物管理的首选“避免产生”,然后“循环使用”,最后才“最终处理”。日本是循环经济立法最健全的国家,在立法体系上采取基本法统率综合法和专项法的模式,制定了以《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为基本法,《废弃物处理及清洁法》和《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为综合法,《容器包装再利用法》、《家用电器再利用法》等为专项法律的法规体系。

2、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由于废弃物管理的技术研发和前期投入很多,很多企业经营都是微利甚至亏损。针对市场的失灵,政府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强力的支持作为有力补充。欧盟国家在政府直接管理方面的主要做法有融资帮助、环保专项基金支持、照顾性的分配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鼓励废物回收与再生企业投资等。对于一些国家紧缺的资源,欧盟通过征收排污费、生态补偿税、资源使用税的方式,提高直接利用原生资源产品的税收标准,使再生品有一定的价格优势,拉动循环经济产品消费。

3、鼓励企业技术创新

循环经济主要通过采用高新技术引导各行业推广3R技术、清洁生产、废物资源化,从经济活动源头上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从而有效实现经济利润和环境改善的双重目标。日本政府积极开展对基础研究人员的培养教育,促成各学术团体和研究型机构业务的开展,并拨出专项基金鼓励进行废物处理和3R化应用技术的开发研究。

4、加强民众环保和循环利用意识

发达国家充分发挥社团法人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生态环境意识,改变传统的消费观念,推动绿色消费理念。如日本注重公众参与,发动市民开展义务收集公共垃圾,并发放垃圾分类处理和再利用的宣传小册,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废旧资源回收和垃圾减量工作。加拿大注重把正确处理垃圾的知识纳入各级学校教育中,从学生抓起,从小就培训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意识。

5、建立生态工业园区

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生态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设计的一种新型组织,是循环生态工业的聚集场所。其目标是尽量减少区域废物,将园区内一个工厂或企业产生的废物或副产品用作另一个工厂的投入或原材料,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最终实现园区内污染物的“零排放”,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和绿色化转向,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生态工业园区是国际新兴的环保理念,是实现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一些发达国家,如丹麦、美国、加拿大等很早就开始规划建设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生态示范区。目前,国际上最成功的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生态园区是丹麦的Kalunborg生态工业园区。该园区以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制板厂4个厂为核心企业,把一个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另一个企业的投入或原料,通过企业间的工业共生和代谢生态群落关系,建立“纸浆―造纸”、“肥料―水泥”和“炼钢―肥料―水泥”等工业联合体。

二、我国固体废物再利用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我国固体废物产业发展现状

这几年,我国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把发展固体废物循环利用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措施。在国家一系列鼓励资源综合利用政策引导下,我国固体废物再利用取得明显成效。

(1)利用规模不断扩大

2009 年,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为13.82亿吨,综合利用率达67.76%, 比2000 年提高了15.96 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大宗固体废物除尾矿、磷石膏、脱硫石膏受技术经济等条件的限制利用量较小外,其它废物基本实现了由“以储为主”向“以用为主”的转变。

(2)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企业和科研单位不断的技术创新,我国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有了很大突破,开发了一批用量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的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如掺量达90% 以上的粉煤灰、煤矸石制砖技术,磷石膏生产硫酸联产水泥技术,煤矸石、煤泥混烧发电技术等,钢渣高温熔渣快速粒化技术、微晶陶瓷技术和热能回收技术等几十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已开发利用脱硫石膏单线年产5000 万平方米的纸面石膏板生产线,全煤矸石生产烧结砖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利废建材设备制造逐步实现国产化。

(3)利用途径不断拓宽

过去曾被当作垃圾填埋和堆存的粉煤灰,不仅成为生产建材产品的主要原料,而且广泛应用于高等级公路和市政工程建设,如三峡大坝利用粉煤灰作为混凝土掺和料,共浇注2800 万立方米;北京奥运会场馆及配套设施工程建设利用粉煤灰350 多万吨。近年来,粉煤灰、煤矸石、脱硫石膏等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正在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可以生产氧化铝、特种硅铝铁合金、超细高岭土、高强模具石膏等产品,应用前景和发展势头较好。

(4)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目前,资源综合利用已成为许多企业调整结构、改善环境、增加就业机会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如广东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资源综合利用、资源循环利用、企业科学发展”的思路,于2003年投资建设梅县荷树园电厂,将梅州本地大量废弃的煤矸石综合利用起来,掺烧劣质煤发电,形成了煤矸石综合利用―清洁发电―新型建材(灰渣砖、水泥填充料)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走出一条变废为宝、循环利用的科学发展之路。

2、存在问题

(1)发展循环经济观念落后

一些地方、部门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战略意义认识不足,在实践中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力,片面追求政绩观。

(2)法律法规不完善

从总体上看,我国还没有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框架,相关的法律、政策严重缺位,尚未形成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外在动力和内在利益机制。

(3)综合利用产品应用水平偏低

整体看,我国利用大宗固体废物生产的产品种类较多,但技术含量和应用水平不高,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高附加值综合利用储备技术和装备,产业化应用滞后。

(4)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

目前,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的综合利用水平高,如南京、上海等地的粉煤灰、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率已达到100%,但在山西、内蒙古、陕西、贵州等资源丰富的省份和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煤炭资源和火电厂较为集中,大宗固体废物产生量大,再加上受价格、市场等因素的限制,综合利用规模较小。

(5)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属性界定模糊

目前我国的固体废物再利用产业被看作是公益性行业。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医疗垃圾、建筑垃圾分别由环卫部门、环保部门、卫生部门、城管部门分头负责管理,每个部门又有自己的收集和处理系统,这些部门既是垃圾治理监督管理部门,又是垃圾处理的具体实施单位,缺乏独立经营的积极性,限制了固体废物再利用产业的市场化。我国迄今为止还没有对固体废物再利用产业进行明确定位,也没有提出其发展途径:是单独作为一个产业发展还是在原有产业内部建立分别对应的回收再利用体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废弃物趋于多样化、复杂化和混合化,多头管理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三、借鉴启示

1、制定、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制定循环经济基本法,将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方针、制度以及措施法制化,用于指导整体性的循环经济建设。修订《环境保护法》,对发展循环经济作出原则性规定,在分则中单列清洁生产和资源的节约、回收、再用、再生利用规定,或将之分散列于污染防治、资源与生态保护的章节之中;修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矿产资源法》等专门性的环境法律,对资源的节约、回收、再用、再生利用作出特殊的规定;修订《政府采购法》、《税收征管法》和《商业银行法》等法律,在其中纳入政府对循环经济扶持和激励的内容等。

2、加强政府指导与支持

根据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经验,对固体废物循环利用,政府可采取的管理手段有融资帮助、环保专项资金支持、鼓励废物回收和再生企业投资等;经济激励手段主要包括减免税费、绿色补贴和价格支持等。政府必须注重采取手段的有效性、管理可行性、成本最小化和措施的性。此外,对于一些紧缺的资源,通过经济手段提高直接利用原生自然资源产品的税收标准,使原生产品处于价格劣势,从而拉动对循环经济产品的消费。

3、广泛开展循环利用的宣传教育引导绿色消费

在组织开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一系列宣传活动中,把推动循环利用发展作为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转变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大力提倡流行色消费,引导消费者自觉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一次性产品使用等与发展循环经济密切相关的活动逐步变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

4、建立生态工业园区

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理论为指导,在已建立一批国家生态示范园的基础上,继续构建和完善生态工业链条,实现企业间资源的循环利用形成新的发展模式,最终实现园区污染物“零排放”和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洁,逄辰生,张瑞久,《欧盟城市固体废物立法管理及实践》,《节能与环保》,2008,第8期,第22-25页

[2] 陈洁,逄辰生,张瑞久,《德国城市固体废物管理与综合处理分析》, 《节能与环保》,2008,第9期,第19-21页

[3] 张瑞久,逄辰生,陈洁,《法国城市固体废物的管理与处理》,《节能与环保》,2009,第6期,第27-28页

[4]高明阳,王龙生,《美国固体废物管理中的行政许可制度初探》,《网络财富》,2009年3月,第24-25页

[5] 张瑞久,逄辰生,陈洁,《英国的城市固体废物管理与处理方式》,《节能与环保》,2010,第5期,第23-25页

[6]姜鑫,边增光,《关于我国固体废物处理利用发展现状分析》,《商场现代化》,2010,4月上旬刊,第70页

[7]龙涛,刘太春,高玉宝,《我国金属矿山固体废物污染及其对策分析》,《中国矿业》,2010,第6期,第54-56页

[8]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委员会,《我国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治理行业发展综述》,《中国环保产业》,2010,11,第18-21页

[9]杨健、董珂,李国会、李晓华、孙颖,臧秀清,《中国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现状综述》,《天津科技》,2009,第三期,第36-37页

[10]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委员会,《我国固体废物处理利用行业2008年发展综述》,《中国环保产业》,2009,9,第19-23页

[11]姚志伟,《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犯罪立法的完善》,《法制与社会》,2009,12(中),第324-325页

[12]胡涛,吴玉萍,张凌云,《我国固体废物的管理体制问题分析》,《环境科学研究》,2006,第19卷增刊,第33-39页

[13]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委员会,《我国固体废物的管理体制问题分析》,《环境科学研究》,2005,12,第39-41页

篇9

1.法律措施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并制定出相关法律的国家.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导致垃圾的大量排放,使垃圾的处理问题日益突出.1972年,德国联邦政府颁布了《联邦废物管理法》,将各种废物的收集和处置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该项法律的颁布改变了西德人的生活习惯,一般生活垃圾,塑料容器以及纸类等开始被分门别类地回收。随着西德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1986年联邦政府制定了“避免产生废物、废物再利用及安全处理原则”,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对废物的认识从“怎样处理”上升到了“怎样避免产生”的高度。德国循环经济理念的导人体现在1991年颁布的包装废物管理条例》中,该条例根据“污染者负担原则”,明确了商品生产和流通业对包装废物回收和循环利用的义务。

1992年德国通过了(限制废车条例》,规定汽车制造商有义务回收废旧车;1994年颁布了(循环经济与废物清除法》,后经过数次修改,于1996年10月以((循环经济·废物管理法》正式生效。该法使世界环境保护运动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即由过去的末端治理转向全过程控制;提出“本法律的目的是促进循环经济,保护自然资源,确保废物按有利于环境的方式进行清除”;确立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要求,即任何生产过程首先要尽量避免或减少废物的产生,对于无法避免而产生的废物,包括生活垃圾和废纸、旧电池、旧汽车等,要求尽量采取循环利用的措施,以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规定了产品制造者在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的责任,对于某些特定的产品,只有明确了回收的可能性后,才允许投放市场。

日本是循环经济立法最全面的国家,也是国际上较早建立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发达国家之一。其所有的相关法律文件,集中体现为“三个要素、一个目标”,即减少废物,旧物品再使用,资源再利用,最终实现资源循环型社会的目标。日本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比较健全,可以分成三个层面,基础层面是《推进形成循环型社会基本法》;第二层面是《废物处理法》和《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这两部综合性法律;第三层面是(《容器包装再利用法》、((家用电器再利用法》、建筑材料循环利用法》、食品循环再利用法》及((绿色采购法》五部专业性法规。1991年制订的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完善了汽车及家电循环利用的判定标准以及事先评估、信息交流等体系。1993年颁布的环境基本法》中增加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循环利用等内容,并将此作为国民的义务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1994年政府又根据该基本法制定了(环境基本计划》,决定将建设循环型社会作为环境政策的长期目标之一来实施,并把实现低环境负荷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体系作为目标。日本把2000年定义为“循环型社会元年”,不仅新制订了基于“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推进形成循环型社会基本法》、((建筑材料循环利用法》、《食品循环再利用法》、《绿色采购法》,还修订了《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并更名为《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I修订了1970年制定的(《废物处理法》,加强了控制废物产生和不正当处理的措施.?,002年制定了《汽车循环利用法》,在此基础上,又于2003年3月制定了建设循环型社会的长期指导方针《推进形成循环型社会基本计划》。

2.经济指施

税收创度。日本的“再循环利用设备特别补偿办法”规定:对废纸和废饮料瓶类制品再商品化设备制造业、生态水泥制造设备、废家电再生处理设备除按一般规定给予退税之外,还按商品价格的25%进行特别退税。对废塑料制品再商品化设备制造业、建筑废物再生处理装置、废木材破碎及再生处理装置,除按一般规定给予退税之外,还按商品价格的14%进行特别退税。美国亚利桑纳州规定,企业分期付款购买再生资源及环保设施可减税(销售税)10%;在美国康奈狄克州,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除可获得低息风险资本小额商业贷款以外,州级企业所得税、设备销售税及财产税也可相应减免.荷兰政府的目标是在10年内把全国废物产生量减少90%,其措施除了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外,对产生废物的人和企业都要征税,采用清洁生产或建立污染控制设备的企业,其投资可按1年折旧(通常折旧期限为10年).丹麦率先实行了“绿色税”制度,对生产原材料征收材料税以促进少用原生材料、多利用再生资源。德国已经开始征收生态税,对除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外的能源都要征收生态税,间接产品也不例外,例如1升汽油的价格为1.7马克,再加6芬尼的生态税。

共瓜侧度。美国于1995年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对那些把绿色化学原理与化学品的设计、制造、使用相结合的突出化学技术进行奖励,充分体现了美国对环境保护方面创新性工业研究成果的重视。日本的许多城市实行了资源回收奖励制度,对社区、学校集体回收旧报纸、旧包装箱的行为给予一定的奖励,以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回收可再利用的资源。近年来,欧洲不少城市采取了付费交投包装废物的办法,这是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办事,受环境意识和经济利益的双重驱使,许多消费者乐于这样做。

绿色采劝翻度。日本的《绿色采购法》规定,国家机关必须率先采购环境负荷小的产品。其目的是通过不断扩大对环保产品的需求来提高资源再生产品企业的知名度,以促进企业扩大生产量,降低成本、降低价格、最终形成资源再生产品的良性循环。现在日本各行政机关纷纷制定了绿色采购方针,有166种物品被定为政府优先选择购买物品,其中以100%废纸为原料、白色度不足70%的复印纸被定为最优先购买物品,到2001年,政府特定购买物品的采购比例已达到了92.6%。美国各州也陆续制定了再生资源产品政府优先购买的有关政策法规,通过行政干预各级政府的购买行为,促进政府优先采购再生资源产品,同时规定审计机关有权对政府各部门购买再生产品情况进行检查,对未能按规定购买的行为将处以罚金。

收费侧度。日本颁布的《家用电器再利用法》规定,制造商和进口商对制造、进口的家用电器有回收、再商品化的义务,并规定了4种废旧家电的处理费,其中每台电冰箱为4600日元,每台空调器为3500日元,每台洗衣机为2400日元。生活垃圾收费是减少城市生活垃圾数量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对每袋生活垃圾的收费增加1.5美元,城市垃圾总量可减少18%.现在,日本的3250个市、区、村中收取生活垃圾处理费的为2535个,收取工业废物处理费的为2833个,有效改善了日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既不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也不是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的生态平衡模式,而是强调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和相互协调的生态型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现阶段,我国的循环经济进程,还更多地停留在概念层次上。要把理论转变为行为的实施,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需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在政府、企业、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推行国民经济绿色核算制度,推广绿色消费,引导企业开发绿色工艺和技术,进行生态设计和清洁生产,实行产品的双绿色认证。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主要体现在法律、经济、教育、技术及市场等方面。

德国的《包装废物管理条例》颁布以后,从1991年到1995年,制造商们为了减少处理包装废物所付的费用,纷纷将包装减少到最低限度,全国包装废物的总产生量减少了12%01991年,德国成立了进行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的DSD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在1997年的包装废物回收率为89%,循环利用率高达86%。相当于从每一个德国公民手中回收废物73.7公斤。循环经济使德国在GDP增长两倍的情况下,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了近75%0

3.教育措施

教育措施主要包括理念的确立、研究人员的培养、各类人群的教育等。生态环境理念的确立和带有创新意识的专业人才培养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近几年来,日本政府积极开展对基础研究人员的培养和教育,促成各学术团体和研究型机构业务的开展,并从科学技术研究基金中拨出专项基金鼓励科研机构进行废物处理及3R化应用技术的开发研究。

各类人群的宣传教育重点是充分发挥社团法人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通过广泛的宜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生态环境意识,改变传统的消费观念,推动绿色消费的进行。从20世纪60年代的环境运动到21世纪的循环经济,世界上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已经经历了三个历祖第一是以政府命令为主导,通过行政手段的方式来实现污染控制;第二是基于市场手段的经济刺激作用,注重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和技术创造力来实现废物的处惫第三是在进一步完善政府和企业作用的基础上要求实行信息公开,其实质是实现了公众监督和全社会共同努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文明思想。

日本特别注重公众的参与。1998年笔者曾在大宫市参加过一次由非政府组织发起,东京大学小林教授做的市民环境家计薄讲座。讲座强调了家庭参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禽要做到的几个方面:有计划的购买食品,在食品有效期内用完,适量烹饪,不剩饭。自备购物袋,利用简易包装,购买简易包装产品;协助地方公共团体和商店、回收团体进行资源性废物的分类回收,争取每人每天从家庭排放的垃圾且比上一年度减少15%。名古屋市的非政府组织还发动市民开展义务收集公共垃圾活动,并发放介绍垃圾分类处理和再生利用的宣传小册子,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废旧资源回收和垃圾减量工作。

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特别注重将正确处理垃圾的知识纳人各级学校教育中,从学生抓起,让每个人从小就充分意识到正确处理垃圾的重要性。作为一个移民城市,蒙特利尔市特别注意制作多国文字并适应不同阶层人员的宣传材料。所制作的宣传品既有趣味性,又有持久性,宣传品的载体形式多样,使人每天看得见记得住。

4.技术措施

循环经济主要是通过采用高新技术引导各行业推广3R技术、清洁生产和废物资源化。日本北九州市的生态型城市建设所取得的显著效果得益于3R化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短短的二十几年时间,通过高新技术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实施清洁生产运动,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从而更有效地实现了经济利润和环境改善的双重目标。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四年后不仅减少了84%的污染物排放,还取得了2125亿日元的经济效益。现在北九州市不仅摘掉了闻名于世的重污染工业区的帽子,而且城市的工业生产总值增长了6倍。

日本东京电力株式会社和财团法人千叶县都市公社联合在千叶县的幕张新都心高新技术开发区投资约69亿日元,建成了地表水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并于1990年4月开始投人使用。该技术利用污水处理厂排水水温夏季约为250C、冬季约为17℃且比较稳定的特点,将污水处理厂排水中蓄积的热能通过蓄热式热泵系统为49万平方米的区域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空调源。在每年提供1290亿大卡热量、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减排了6800吨二氧化碳、2.9吨氮氧化物。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符合循环经济3R原则并能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的热泵空调技术在建设日本的循环型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环境产业化”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绿色高新技术支持。

5.市场措施

市场措施主要是通过健全可循环利用资源的交换、收集及回收利用市场来完成。日本的废物交换情报网络系统非常发达。在日本既有社团法人机构的“循环经济研究会”每周定期发表有关循环经济方面的信息,同时各地的有关部门也相继建立起废物交换情报网络系统,日本的各市区村几乎都有专门发行二手货信息的报纸及时向市民信息并组织旧货调剂交易,以利于市民进行资源循环再利用。这样的社会中介机构可以使市民、企业、政府形成一体,通过沟通信息、调剂余缺,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篇10

关键词 城市;住宅;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系统;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remaining relatively stable and balanced ecosystem ecological residential area has been the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trend and fashion. And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real life on urban ecological residential area water recycling.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ecycling of water resources for urban ecological residential area.

Keywords city; residential; resources; cycle; ecology; system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城市生态住宅小区是节约和循环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资源利用最有效,环境清洁、优美、舒适的人工复合系统。由于生态住宅小区能够大大降低因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破坏或暂时失衡等影响而产生的各种风险,因此有利于提高小区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和持续发展。水是生态住宅小区的基础。水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在生态小区规划建设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水资源的“开源”是实现小区资源利用的首要环节。它要求在自然物质一经济物质一废弃物的转换过程中,通过高新技术的使用来推动物质的有效转换与再生,以及能量的多层次分级,从而在满足消费需求的同时,又能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达到生态环境建设的目的。因此,研究生态住宅小区水资源循环利用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案例概述

东方太阳城十分重视绿色生态设计,把它作为落实可持续经营理念的技术保障体系。绿色生态设计要求“对影响所规划地区的自然界力量进行生态学的观测”,通过观测确立最适合这些自然条件的设计形式。环境中的各元素不仅承担来自人类需求的社会功能,同时也参与物质能量循环,承担着影响生态平衡的自然功能。绿色生态设计谋求这两种功能的和谐统一,强调尊重自然、享受自然、适度消耗、可持续发展。在东方太阳城的设计中,绿化和水体不仅是景观要素,也是环境优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系统包括雨水管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利用植物调节改善气候条件,通过水体帮助创造舒适的小气候以及清洁能源的利用等。生态设计理念的实施得益于一系列新技术的采用。如环保生态的雨污水处理系统。东方太阳城在整理、平整基址时,利用现状地貌自然形成约16万平米人工水体,通过水体达成雨水收集、防洪调蓄、改善小气候的作用,取消了惯常采用的管道雨水系统,节省了投资;雨水流入水体后受水生植物的作用得到净化,而雨水的注入又能防止水体变质。污水处理加入了中水系统,处理后的中水用于绿地浇灌和水体补水。采暖方式以水源热泵为主,独立住宅中使用了地源热泵,使用中除系统运行的电能外,其余能源均从地下采集,不需另外经济投入。这些新技术的采用有效地提高了老年社区的环境品质并降低了社区运营成本。

2、生态小区水环境

生态小区水环境系统(Water Systems),是指满足小区内居民水量,水质要求的前提下,将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集成一体的水环境系统。它由给排水系统、污水处理与中水回用、雨水收集利用、绿化与景观用水等几个方面组成。生态小区水环境应实行低质低用高质高用的用水标准,最大限度地提高水循环利用率和用水效率,减少小区污水排放量,实现小区用水的良性循环,节水率不低于8%,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lO%。小区水环境系统设计中给排水子系统的设计是核心,在生态住宅小区中,节约用水和水的循环使用是生态小区水环境系统设计的重要内容。在过去的城市小区建设中,小区的给排水只是从工程角度的给排水,水从城市管网中来,或从其他自然环境中来,把好水引进建筑,把污水排放到城市管网,让城市去承担污水,这样既不利于节水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也不利于水污染的控制,不是生态住宅小区水环境发展的方向。作为生态住宅小区的给排水系统应靠生态功能来解决,让好水进入建筑,排出去的也应是好水而不污染环境。

“生态型小区"很重要的一个衡量标准,就是能否解决好水的循环利用。我国单位工业产值的水耗是发达国家的3.5倍,工业用水的重复使用率低,而生活用水的重复使用率几乎为零,从污水处理走向中水回用,乃至实现一定地域内水资源的良性循环,污水的就近处理、就地消化将是必然的趋势。在水资源紧缺的现实下,将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后作为再生水资源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推广及应用势在必行。

中水回用是实现城市住宅小区污水资源化的重要方式,居住小区采用中水系统后,小区用水量将节省30%—50%。小区污水回用开辟了第二水源,降低了小区自来水取用量,经处理后的污水回用于小区,减少了污水的排放量,减轻了受纳水体的污染,也减少了治理环境污染的投资。所以污水回用既节约了水资源,也消除了环境污染,具有多重效益。一般而言,宾馆建筑设置中水处理系统可节水60%,办公楼可节水40%,民用住宅小区可节水20%。

中水优先用于小区绿化和杂用,水量多余时储存起来备用或直接排入雨水管道,不再收集到城市的污水厂集中处理,从而减轻污水集中处理的负担和节省部分污水收集管道的建设费用,小区的污水得到原位再生处理。

中水回用的经济性是决定其能否广泛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中水回用的成本由污水收集、污水处理、回用供水、污泥处理、运行费用等组成。中水回用,实现污水资源化,是目前解决节水治污两大问题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当今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3、生态住宅小区水资源循环利用综合系统

通过政府引导、小区规划,建设过程中的配套设施等同时建设,小区居民的积极参与,资源循环利用型的生态小区将呈现在我们面前:即小区内产生的雨水和废水经过适当处理,一些被用户冲厕重新利用,一些用于污水源热泵的水源,作为居民采暖、制冷和热水的资源,一些用于小区绿化灌溉和道路冲洗.在住宅小区内实现了水资源的零排放和全利用。

节能、节水、治污生态小区资源的循环利用不但节约了水资源,充分合理利用小区垃圾为小区居民提供了更多资源和能源,而且治理了污染,美化了环境。生态小区水资源循环利用综合系统见图1。

图1生态小区水资源循环利用综合系统

4、实现生态住宅小区资源循环利用的保障措施

4.1研究、制订地方性法规

明确规定生态住宅小区必须使用再生水、中水的分类收集;对于不使用或不建设再生水、中水的企业和单位,要求交纳相当数量补偿金,由政府统一支配,用于建设城市集中污水处理回用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或补助建设中水设施的开发商、企业等。对于有设施而停用的,给予处罚。鼓励小区水资源利用的商业化处理方法,制定积极的经济政策,使投资者、建设管理者、使用者的合理利益得到满足。

4.2合理规划和建设资源循环利用的设施和设备

要实现住宅小区的资源循环利用,必须规划、建设好住宅小区内的雨水、污水收集处理的设施和循环利用系统,建立和推行住宅小区水资源循环系统的管理制度,鼓励措施和支撑体系,为小区系统能正常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4.3建立资源价格体系

对于城市供应资源和小区循环利用资源实行不同的价格体系。总的原则是既要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又要使居民尝到使用小区提供循环使用资源的好处。例如将中水的价格确定为饮用水50%一70%。这样以价格为导向,既可有效地鼓励中水设施的建设、使用,产生环境效益的同时产生经济效益,使污水回用、中水利用健康发展。

4. 4通过宣传和引导,使节能和治污成为自觉行动

通过小区的媒体、公共场所宣传节能、节水和治污的的政策、方针和其重要、必要性,使广大居民首先从思想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进而从行动上按照生态住宅小区的要求进行节能和治污,最终使之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结束语

小区水生态循环利用模式是一个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水资源利用最有效的人工复合系统。在这个模式中,不仅实现了各类水资源“分质供水,优质优用,低质杂用"的要求,还做到废水再生回用,实现了居住小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生态住宅小区水环境生态化有着极大的现实作用和意义,它是实现城市住宅小区节水的重要途径,能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用水供需矛盾,减少污水排放量,保护环境,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l】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7.

【2】大连市统计局.2007大连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3】盖美,田成诗.大连市水资源现状及成因分析.辽宁师范人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3):259.362.

【4】秦明乐.大连市城市供水节水2010年规划,1999.

【5】颜京松,王如松.生态住宅和生态小区(I)背景,概念和要求.农村生态环境,2003,19(4):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