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2-21 17:46: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型工业化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根据刘易斯的经典二元经济理论模型,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之路是在二元经济的发展框架中逐步推进的。首先是优先发展工业,将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从而促进城市化,同时工业的发展,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将最终促进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的工业化。假以时日,将最终实现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但是在新形势下,发展中国家将面临着实现工业化和发展新经济的双重任务,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相并存的三元经济结构发展模型。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图形来说明。
如图所示,我们用横轴代表市场化程度,用纵轴代表技术(知识)发展水平。图中两条虚线将坐标面平分成I、II、III、Ⅳ四块,它们代表具有不同市场化程度和技术水平属性的经济成份。针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现状:用I(市场化程度低,技术水平低)代表目前发展缓慢的农业经济成份;用Ⅱ(市场化程度较高,技术水平高)和Ⅲ(市场化程度低、技术水平高)近似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经济成份。如Ⅱ和Ⅲ大致分别类似于我国技术含量低但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大部分非公有制经济成份和效率低下的国有经济成份;用Ⅳ(市场化程度高,技术水平高)近似代表目标经济成份,它主要包括高新技术为特征的新经济成份和现代化的工业经济及农业经济成份。在这样的三元经济结构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方面要借助新经济成份实现I、Ⅱ、Ⅲ向目标经济成份Ⅳ转变;另一方面通过增量投资发展新经济成份,从而扩大目标经济成分Ⅳ。可见三元经济结构下的新型工业化是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综合作用的过程。其具体的运作机制,三元经济成份之间的关系,国家的作用以及新型工业化的具体内容等将是全新的,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二、新型工业化道路内含的是以技术(知识)和制度为基本驱动力的经济增长模式
工业化的本质规定是实现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为此各国必须依据自己的国情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传统的工业化道路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个根本区别还体现在它们所内含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孑然不同的。
第一,科技含量高。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下,一方面技术(知识),人力资本将是主要的生产要素,其具有递增的边际生产力,因而产品的技术含量高;另一方面在工业化过程中,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将大大提升整个国民经济的科技含量。
第二,经济效益好。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下,一方面高技术知识含量的投入要素所带来的产品本身就是高附加值的;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及运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将引起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质上是实现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表现,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此外,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高新科技的广泛运用成本和费用,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环境污染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将大大减少环境污染,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因为: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就其性质而言就是高知识、低资源消耗,低污染的产业。二,运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一方面可以加快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降低环境污染。三,新形势下,环保产品市场需求的扩大及高新技术的运用将大大提升环保产业的发展水平,实现工业化与环保产业的良性循环。
第四,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下的集约型发展道路将改变现状,使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其主要理由是:其一,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早已证明那种认为机械化、信息化一定会排斥劳动力,提高失业率的观念是错误的。其二,用高新技术特别是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将促进传统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其三,新型工业化并不违背产业演进规律。在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将是重要的产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基础,在一定意义上它的存在反而有助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其四,新型工业化道路所孕育的经济增长机制将有助于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的构建,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最后,须指出的是依靠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增长将是新型工业化道路所内含增长方式的另一重要特征。新型工业化对制度产品的需求也更加全面,即包括对正式约束的需求,如企业制度、技术创新制度等,也包括对市场观念、法制观念等非正式约束的需求,应该说,技术和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相互作用,互为补充的。
三、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最基本特征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良性互动
如前所述,在三元经济结构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着实现工业化和发展新经济的双重任务,这两者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矛盾统一体。其中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传统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良性互动将是解决这一对矛盾的根本途径。主要理由是:
1、从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看。第一,两者的内涵不同,工业化的本质规定是一个长期的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信息化是指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地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装备,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由于利用了信息资源而创造的信息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上升直至占主导地位的过程。第二,从历史角度看,成功的工业化都是与时代提供的先进技术紧密相联的。就信息技术本身而言,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而新型工业化离不开信息化。第三,在两者关系上,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物质基础,对信息化发展提出应用需求,而信息化通过工业化发展而不断得到深化和提升。因而发展中国家没有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大发展就无法为信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奠定必要基础,也就不会有信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真正发展。所以离开了信息化的工业化就不是新型工业化,同样离开了工业化的信息化将是片面的,低效的甚至是高风险的信息化。
2、从一定意义上说,知识经济属服务经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这些作为知识经济的基本要素必须附着在其他产业上,在为其他产业特别是工业的服务过程中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事实上,国内外经验已证明,在工业和服务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是提升产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篇2
今天的推进新型工业化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刚才,崇谷市长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
2007年,全市上下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市”的第一推动力,精心组织,严密部署,狠抓落实,取得了良好成效,全市新型工业化考核进入了全省先进行列。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我们站在新的起点,着眼发展大局,不断深化对新型工业化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加快工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要充分肯定我市工业发展的成效。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新型工业化总揽发展全局,全力以赴谋工业、抓工业,加强了组织领导,强化了政策支持,优化了发展环境,营造了浓厚氛围,确保了全市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一是工业经济总量明显壮大。2007年,全市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24.33亿元,同比增长28.82%,增速在全省名列前三,在“一点一线”地区列第1,是我市工业经济近几年来发展最快的年份,全部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三次产业比重工业主导地位更加凸现。二是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工业企业实缴税金增长率达到28.5%,在“一点一线”地区名列前茅,出现了工业经济总量与工业实缴税收同步发展的喜人局面。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7.9亿元,同比增长93.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增加20%以上。工商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72.31%,工业税收增量占全市税收增量的73%以上。一年来的成功实践表明,市委、市政府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市”的第一推动力,大力实施“工业领跑”计划,切合*实际。只要我们坚持既定思路,不断优化措施,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就一定能够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坚定加快工业发展的信心。当前,我市工业经济已经进入了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准确把握发展态势,充分认识自身优势和潜力,进一步坚定加快工业发展的信心。一是资源优势较为明显。当前自然资源对工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市凭着有色金属、非金属、岩盐、瓷泥等各种丰富资源,加上区位优势和老工业基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一定能够在引进战略投资和产业升级等方面大有作为。二是产业带动作用增强。我市已形成一批重点产业,传统优势产业也正在发展壮大中,将拉动工业经济以较高速度增长。2007年,五大重点产业共实现产值411.86亿元,同比增长42.38%,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53.18%,拉动全市工业增长22.54个百分点;累计实现税金达14.1亿元,同比增长41.3%。三是工业发展平台日趋优化。随着省级工业园区的优化和衡钢深加工产业园、深圳工业园等一批工业园区的兴建,将进一步促进工业经济上规模上档次;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将为工业发展搭建有利的物流平台,有效地提高我市工业的竞争能力;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及服务平台的进一步优化,必将积极推动全民创业,加快催生一大批中小企业,扩大经济规模。这些有利因素将为我们加快工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发展主题,继续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市的第一推动力来抓,善于在宏观调控中抢抓机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努力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全面提升我市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
二、突出重点,进一步明确加快发展的主攻方向
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必须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不遗余力抓项目。项目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抓手,离开项目,工业发展就落空。一要加大项目引进力度。要充分挖掘现有国有企业及存量资产的优势,发挥地缘优势,瞄准世界500强、国内100强的大企业、大集团,积极与央企对接,成功引进一批投资超过20亿、10亿的项目。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按照引上游、带中游、扩下游的原则,争取引进国际国内精深加工的龙头企业来衡投资发展。二要加大项目建设力度。要突出抓好“双百工程”项目、“双五十”项目的建设,重点支持*钢管、水口山、特变电工、建滔化工、湘衡盐矿、中钢衡重、亚新科等产业龙头企业的项目建设,确保加大投资力度,尽快发挥效益。要突出抓好新引进的战略投资项目建设,重点支持深圳中航、合力叉车、衡利丰陶瓷、瑞达电源、中建水泥、南方水泥等项目,确保尽快投产达效。三要加大项目协调力度。要围绕重大项目建设,简化审批手续,落实优惠政策。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深入基层,深入企业,主动跟踪,超前服务,发现并协调处理存在的问题,为项目建设排忧解难。
(二)要竭尽全力抓园区。工业园区是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必须把工业园区作为工业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一要有明确的目标。我市主要工业园区均已完成规划编制,这有利于园区的下一步发展。这次,市委、市政府就市直一区三园2008年的发展目标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工业园区也要提出年度发展目标,做到年年有目标,年年有进步。二要有明显的特色。当前,我市工业园区不同程序地存在磁卡的同质化倾向,我们要找准工业园区产业发展定位,引导园区走专业化发展道路,要严格项目入园审批,形成专业突出、产业集聚、集约经营格局。三要有明显的优势。要在基础设施、管理体制上进行优化,形成自己的优势。要以省级园区为龙头,以县市园区和工业项目集聚区为链节,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功能完善、优势互补的硬件优势。要进一步研究、探索、创新园区的管理体制,促使各级各部门全心全意支持园区发展,优化管理模式和服务质量,真正实现对外完全开放,对内封闭运行。要着力加快*深圳工业园的招商和建设速度,打造湖南承接粤港澳产业转移的标志性基地,增强*工业对外吸引力。
(三)要凝聚合力抓集群。产业集群化是当今世界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提升产业整体水平,大力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一要着力扶优扶强。五大重点产业是我市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必须优化政策,集中财力、物力、智力,在融资、财税、国土、环境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推动五大重点产业快速发展,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催生出产值上200亿元,甚至500亿元的产业群,依托重点产业的发展壮大,全面提升*经济实力。二要加快培育新型产业。要发展一批具有明显“两型”特点的新型产业,促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高科技、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现代物流等新型产业,在传统优势产业中筛选出电子信息、新材料、精深加工等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重点培育,加快形成规模和带动效应。三要促进大企业“裂变”。重点龙头、骨干企业活力强、成长性好,对整个经济的拉动力大。要千方百计帮助其延伸产业链条、建设工业园、拓展发展空间。当前,要重点支持衡钢工业园、亚新科铝铸件项目、湘衡盐矿扩建项目、中钢衡重新建项目、紫光古汉工业园等一批“裂变”项目的建设,聚拢大批中小企业,扩大规模,提升档次,促成新的“聚变”。
(四)要群策群力抓创新。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切实强化自主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一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意识,进一步发挥大企业主力军作用,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统计显示,我市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平均比重偏低。衡钢、特变、中钢衡重、亚新科、天雁等大型骨干企业一定要咬定科技创新这座青山不放松,继续加大投入,主攻各自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争取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广大中小企业也要重视对自主创新的投入,要积极创立技术研发中心,在此基础上,扩大我市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数量,打破国家级技术中心零的纪录。二要加强产学研结合。要加强不同部门之间、企业与科研院所和高校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作,促进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的结合,促进传统产业与新型产业的结合,促进产业发展与人才教育培养的结合,促进科技研发成果与现实生产力的结合。三要增强质量意识和品牌观念。质量和品牌是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赢得长期竞争优势的根本所在。自主创新,必须与实施品牌创建、质量兴工和标准战略结合起来,不断增加我市名牌产品、免检产品数量,突破驰名商标的门槛。积极引导同产业企业向产品成套化、配套化方向发展,加速品牌扩张,实现同产业企业品牌等资源共享,扩大品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引导企业强化质量管理,推进贯标认证工作,以规模为后盾,以营销为保障,争创名牌。
三、强化措施,进一步凝聚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要确保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取得实效,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责任,调动和凝聚方方面面的积极性。
(一)切实强化责任。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点多线长面广,需要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各级各部门的责任。一要强化党委政府责任。实践证明,党委、政府的责任感越强,新型工业化工作推进的力度就越大,效果就越明显。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的领导,坚持新型工业化第一推动力不动摇,一以贯之,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要配齐配强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保持人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党政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工业,分管工业的领导要全力以赴抓工业,其他几大家相关领导要联系重点项目和核心骨干企业,及时解决推进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二要强化部门责任。过去一年,各部门特别是各成员单位认真履行职责,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年,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全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找准工作位置,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强大合力。要适应新要求,结合部门职责,进一步研究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政策措施,创造性开展工作,真心实意为企业办实事、办好事,全心全意帮助企业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共同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创造条件。要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不断提升服务企业的质量和水平。三要强化企业责任。广大企业和企业家一定要不断增强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内部管理,加快企业发展。要进一步强化社会责任,坚持诚实守信,合法经营,抓好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维护稳定等工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同增长。
(二)努力优化环境。优化发展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一要优化扶持政策。现代区域经济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投资环境的竞争,哪里的环境好,资本、技术、人才就会流向哪里。要在继续推进硬环境建设的同时,把更多精力放在营造软环境上,加强诚信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着力打造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良好环境。要根据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的实际需要,积极优化促进发展的各项政策。二要创新服务方式。要切实增强为企业、为投资者、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创新服务方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单一服务为全面服务,变单次服务为跟踪服务。在项目洽谈、签约、开工、投产等各个环节,在投资者生产、生活各个方面,都要提供人性化、人情化、人文化的服务,让投资者放心投资、安心创业、舒心生活、顺心发展。三要营造良好氛围。要及时总结推广有效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的成功经验,大力宣传推介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的先进典型,在全市上下营造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富民强市的良好氛围。要把改进干部作风作为优化环境的重要内容,继续组织对机关作风进行评议,让政府职能部门直接接受企业和舆论的监督。要加大对严重破坏投资环境、影响经济发展的人和事的查处力度,依地依规进行严肃处理。
篇3
根据政府的安排,我以20__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间进行全新兴产业调查,正式的调查登记工作在今年一季度全面展开。刚才,统计局abc局长介绍了全新兴产业调查工作的总体部署,通报了全新兴产业调查工作的准备情况。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充分认识新兴产业调查工作的文秘站网性和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观念的变化,我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传统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计算机应用服务业,计算机销售业,信息咨询服务业,物业管理业,社区服务业以及房屋租赁业和房屋装饰装修业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对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扩大了就业面,吸纳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二是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突出,有关资料显示,信息产业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般在30左右;三是增长速度高,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了一个产业链。可以说新兴产业的发展,已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文秘站网力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但是,由于这些行业是在近几年才形成一定规模,现行统计制度还没有完全涵盖它们,这不仅低估了全及各地经济的总量与水平,也无法准确客观地反映全及各地产业结构的调整进程。为此,政府决定开展一次全新兴产业调查。
通过调查,可以全面查清上述新兴产业的底数,掌握其经济总量和地区、行业、单位类型等分布情况,准确客观地反映全及各县区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为委、政府及各县区科学决策提供文秘站网依据,使我们对情、县情有一个更加准确的把握。同时这次调查对规范新兴产业统计,完善国民经济核算特别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也具有文秘站网意义。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里面的一个首要的目标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__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因此,开展这次调查工作,也可以说是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总之,这次新兴产业调查是一项非常文秘站网的情力调查,开展这项调查不仅仅是一个县区、一个部门的问题,而是涉及全大局的问题,各县区、各部门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调查的文秘站网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同心协力,密切配合,共同把调查工作做好。
二、加强领导,密切配合,认真搞好新兴产业调查工作
为了高质量完成本次调查工作,各县区要切实加强对新兴产业调查工作的领导。要按照政府的要求,把调查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特别是分管领导,一定要认真负责,主动抓好当地的调查工作,认真布置各个阶段的任务,亲自协调解决调查中的重大问题,督促检查各项工作的落实。当前主要是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全新兴产业调查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落实委常委、常务副长陈德铭同志的文秘站网讲话精神,及时研究当前工作,抓紧县、区新兴产业调查组织机构的组建工作,并落实相应的人员。县级新兴产业调查领导机构是此项调查工作的基层指挥部,县、区政府的分管领导是本地新兴产业调查的第一责任人,各县、区的新兴产业调查领导机构及办事机构要迅速建立起来,做到领导力量到位、工作人员到位,并立即投入工作,保证全新兴产业调查的顺利进行。
二是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新兴产业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按照上制定的工作要求与工作安排,认真制定我的工作计划,落实各项具体工作措施,明确分工,落实岗位责任。做到各项工作一环紧扣一环,每一项任务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县区也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调查实施方案,提出具体的工作方法和措施,明确每一阶段的工作目标,夯实责任>!<,落实任务,并确保完成。计划、经贸、财政、建设、司法、民政、教育、工商 等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在新兴产业调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和安排下,明确职责,相互配合,讲求时效,确保调查工作一次成功。
三是落实经费。目前全各级财政都比较困难,但不能因经费紧张而影响新兴产业调查工作。必须拨付必要的调查经费,保证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级调查机构要管好用好调查经费,本着从紧、从严、从实的原则,精打细算,做到少花钱多办事,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
三、大力开展宣传工作,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参与新兴产业调查工作
这次调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组织协调难度较大,技术要求比较高。各级政府特别是调查工作机构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和释疑解惑工作。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报刊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新兴产业在振兴汉中经济,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中的文秘站网地位和作用;广泛宣传这次调查的目的、方法以及调查的文秘__网意义;广泛宣传这次调查的各项具体要求,为调查工作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宣传和广泛的动员,把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民委员会、社区居委会的力量发动起来,让他们理解调查、支持调查,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文秘站网作用。
要动员和教育全新兴产业调查所涉及的各类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其它法人及其产业活动单位,以及被调查的城镇居民住户,遵守《统计法》,严格按照调查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如实填写调查登记表,按时上报调查资料,不得瞒报、虚报、迟报或拒报。对于那些不按调查要求如实填报调查资料的单位,要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对情节严重的,要给予通报批评和依法查处。各级调查机构与调查人员,要认真履行对被调查单位的保密义务,不得泄露被调查单位的商业秘密,不得泄露被调查住户的家庭及个人隐私。
调查的目的就是要取得准确、可靠的调查数据。调查数据质量是调查工作的生命,关系到调查工作的成败。各级调查机构一定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要以工作的高质量保障调查数据的高质量。为了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对于在调查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要进行表扬鼓励。对于工作拖拉,不负责任,不能按时保质完成调查任务的县区和单位,要进行通报批评。
篇4
[关键词]固定资产;信息一体化;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4.054
[中图分类号]F810.6;F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4-00-01
1 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政府采购管理
第一,采购预算管理细化程度不够。预算单位编制的年初采购预算还比较粗放,信息系统对采购计划的信息审核,主要是依据预算总额控制,还不能按照具体的采购项目预算实施细化控制。第二,采购预算完成率不高。部门采购预算编制不严谨、审核把关不严格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原因是预算编制时未充分考虑资产存量、采购限额标准、实际工作需要等因素。
1.2 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和财务核算的衔接
固定资产采购的后续管理还不到位。预算单位采购固定资产在验收付款后,由于缺乏有效控制措施,致使部分资产未及时登记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不能准确反映单位资产的真实存量信息,影响了信息系统对采购计划关联审核的有效性。
1.3 资产存量管理
部分预算单位的部门预算与财务、资产核算口径不一致,制约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对资产采购业务的关联控制。资产管理信息质量不高,部分预算单位(如教育系统)资产设备的来源渠道比较复杂,资产取得有区级采购、上级部门代购、无偿调入和接受捐赠等多种形式,部分资产增量信息存在未及时、完整登记的问题。
1.4 基础管理
政府采购及固定资产的基础管理还不完善。一是职责分工还需进一步明确,比如对政府采购计划执行的后续监督,涉及采购合同信息的录入管理,采购信息与资产管理、财务信息的比对、系统维护等基础性工作;二是业务审核(审批)流程还需完善,比如对采购预算追加、集中采购目录外项目采购、协议供货目录外项目采购的审批流程未完全实现信息化管理。
2 成因分析
重资金、轻资产。预算单位往往把采购资金管理特别是资金的争取和使用,作为财务管理的重点内容,却忽视财务账簿的规范化处理、资产台账的完整登记,致使资产信息不能及时登记信息系统和资产明细账的现象时有发生。
重形式、轻实质。部分预算单位把编制采购预算作为形式上的需要,采购预算宁有勿缺、宁大勿小、宁全勿简的思想不同程度的存在,致使采购预算编制时不考虑限额标准及资产存量等因素,不能准确反映单位的采购需求。
重结果、轻过程。部分预算单位执行采购预算过程中,未充分考试采购项目实施时间和与项目整体进度的衔接,采购计划安排缺乏前瞻性,不考虑采购准备、采购实施过程所需时间,以及项目流标的重采时间,更多地关注采购结果是否实现预期目标,反而导致年初确定的采购预算在当年度不能完成采购。
3 强化国定资产信息一体化建设的对策
3.1 强化财政基础管理
明确管理科室职能和岗位职责,细化资产采购、租赁、处置等监管工作要求。建立政府采购业务流程、资产处置审批流程,采购预算追加审批流程、协议供货目录外货物及服务采购审批流程、采购计划超限额标准审批流程,嵌入至信息系统,以规范政府采购、资产管理业务程序。
3.2 探索行政事业固定资产的“闭合”管理机制
3.2.1 强化资产购置预算管理
财政部门审核部门采购预算时,参照集中采购目录、固定资产存量、资产配置标准,并考虑年初部门预算、存量资产使用年限等因素,相对合理地确定行政事业单位下年度的资产采购预算,并细化预算项目,以提高采购预算编制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对采购预算执行的信息化控制,改变过去按采购预算总额控制的思路,逐步调整为按采购明细项目实施审核。
3.2.2 强化采购计划管理
根据批复的部门采购预算,审核采购计划,明确采购方式,关注采购计划自动审核与现实情况不一致的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醒预算单位,及时完善技术参数和要求预算单位补充基础信息。
3.2.3 强化资产信息管理
定期由信息系统自动审核其资产系统信息与财务账面资产数据的一致性。增加资产报账的前置审核程序,经区财政资产管理科室确认资产已录入信息系统并加盖印章后,由财政结算中心办理财务结算。
3.2.4 强化资产处置管理
严格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按照资产处置审批权限、审批流程、资料准备等限制性规定,加强固定资产处置管理:一是完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二是及时跟踪拟处置资产的使用现状,对于已达报废年限仍可继续使用,且所在岗位、工作性质对办公设备没有更高需求的,暂缓更换;三是跟踪已处置资产的去向,关注报废资产回收收入是否纳入非税管理,赠与、无偿划转是否办理交接手续等。
篇5
>> 互联网金融TPPP与商业银行博弈研究 博弈视角下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关系的发展 城市商业银行构建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策略研究 基于金融功能观的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比较 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变研究 基于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商业银行的对策研究 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研究 互联网企业与商业银行博弈分析 互联网征信的意义、问题及商业银行的对策 传统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竞争与合作研究 第三方互联网金融企业与传统商业银行之间的竞合博弈行为研究 商业银行开展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 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营销策略研究 试论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结合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商业银行对互联网金融的反击 商业银行的互联网金融之路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挑战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李真.互联网金融征信模式:经济分析,应用研判与完善框架[J].宁夏社会科学,2015,(1).
[5]中国网络信贷行业发展报告(2014-2015)http://.cn/skwx_ps/bookdetail?SiteID=14&ID=3955175.
[6]中国征信业发展报告.http:///gzdt/att/att/site1/20131212/1c6f6506c5d514139c2f01.pdf.
[7]程鑫.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征信体系完善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上海金融,2014,(11).
[8]何树红,杨采燕.我国信用体系的健全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控制[J].经济问题探索,2009,(2).
[9]四川银监局课题组.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研究[J].西南金融,2013,(12).
[10]许天骆,王亭熙.博弈论域下商业银行信贷的风险控制[J].统计与决策,2012,(12).
[11]彭鹏,罗剑朝.中国信用制度设计的博弈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5).
[12]李锋,陈倩.信息共享对信贷市场影响的演化博弈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5).
篇6
[关键词] 品牌品牌知识产权新型工业化
品牌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它所蕴涵的信息性、科技性、创新性符合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要求,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品牌知识产权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逐渐成为企业争相占领的制高点。
一、新型工业化理念下的品牌知识产权
“品牌”一词在社会生活和政策领域中广泛使用,有学者从语源学和语义学的角度,认为“品牌”与“商标”是同义词,“品牌”的狭义与“商标”的狭义相同,“品牌”的广义与“商标”的广义相同;但是,“品牌”与“商标”的法律地位不同,“商标”是法律术语,是我国商标法律制度保护的客体,而“品牌”并非法律术语,未见于我国现行任何法律之中。笔者赞同这一观点,并采用既包括商标的外在形态,更强调商标内涵的广义的“商标”为论述的前提。
知识产权是无形资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指知识产品所有人对其智力创造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我国《民法通则》和有关科技法律规定,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发明权、发现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以“品牌”的广义与“商标”的广义相同为前提,品牌知识产权即商标权,是知识产权中的工业产权之一。保护商标专用权是我国商标法的核心内容,它保证了商标注册人的绝对使用权和禁止权。
上述讨论是基于法学范畴的,在经济学(特别是制度经济学)范畴,在新型工业化理念下,品牌知识产权有其独特的意义。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因此,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归根结底是要把知识创新放在战略的高度。这就需要尊重自主知识产权、鼓励知识创新,以“品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品牌知识产权产生于对企业的科学技术、创新成果或经营模式、企业文化等的尊重与保护,因此,品牌知识产权作为一种产权,具有排他性、可分割性、可转让性、有限性和行为性等产权的基本属性。同时,品牌知识产权对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减少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调解资源配置有重要作用。此外,品牌知识产权有助于转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工业的科技含量,以无形资本带动有形资产进入市场,是新型工业化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
二、品牌知识产权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角色
新型工业化强调三次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以及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协调。品牌知识产权作为法学界和经济学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第一,品牌知识产权是新型工业化的“拥护者”。品牌知识产权建立在高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的基础之上,通过对知识及劳动成果的尊重与保护来引导人力、物力等资源向“高、好、低、少、优”的方向流动,以引导工业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第二,品牌知识产权是新型工业化的“护卫者”。新型工业化的顺利进行需要良好的市场环境来支持。知识产权的出现及制度经济学的兴起,赋予品牌知识产权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能力。品牌知识产权通过对权利主体、客体、内容的界定,并以法律的形式予以保护,这就使品牌的经营与竞争环境法制化。同时,品牌这一无形资产运作的法制化必然带动产业实体运作的法制化,最终维护了新型工业化的市场环境;第三,品牌知识产权是新型工业化的“加速器”。品牌的出现推动了人类经济发展进入高级阶段,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也需要品牌及品牌知识产权的推动力。品牌是企业最具竞争力的无形资产,品牌知识产权能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企业的竞争力,因此,打造品牌、获得品牌知识产权成为企业获胜的关键。
三、品牌知识产权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作用的发挥
如前所述,在新型工业化理念下,品牌知识产权既有法学意义,又有经济学意义。因此,品牌知识产权的作用不仅限于法律意义上对品牌知识产权的保护,它还具有更高层次的经营价值。就我国的现实而言,要充分发挥品牌知识产权在新型工业化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将“保护”与“经营”结合起来,拓宽品牌知识产权的作用空间。
品牌知识产权战略的最低层次是保护品牌知识产权,而保护的首要环节是商标注册。尽管我国的《商标法》在修订过程中逐渐重视对未注册商标和驰名商标的保护,但国内外商标被抢注的案例不胜枚举,因此,提高品牌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是发挥品牌知识产权作用的首要环节。
篇7
一、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的理解
1、新型工业化的含义:
(1)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即是发展高新技术(包括信息技术)和优化产业结构。
(2)新型工业化的五个要素,即:①科技含量高;②经济效益好;③资源消耗低;④环境污染少;⑤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其中,科技含量高是指高科技作用的充分发挥,它统率其他四个要素:①要使经济效益达到较高水平,必须充分应用高技术改造原有产业,使生产效率不断提高;②要降低资源的消耗量,必须改造原有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这也必须依赖高新技术作用的发挥;③要减少环境污染,不仅要靠治理污水、废气、废物的高技术和新工艺的发明和创造,而且要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生产工艺和流程,减少生产过程的“三废”的产生量和排放量;④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同样离不开用高科技内容来武装劳动力和管理人员。
事实上,在新世纪,对于高新科技的掌握、创新和应用程度将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强弱的主要标志。因此,新型工业化必须紧紧抓住高科技这一主导工业化发展的“总纲”,从而为新型工业化确定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2、信息化的含义:
(1)信息化是由计算机、信息技术、互联网等生产工具的革命所引起的工业经济转向知识(信息)经济的一种社会经济过程。
(2)信息化包括信息技术的产业化、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信息化、生活方式的信息化等内容。
3、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1)信息化是手段,目的是要加快提升我们的工业化水平。离开了工业化之本,信息化就会成为空中楼阁,信息化只有和产业结合,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其高效率的优势,才能真正发挥出威力来。
(2)信息化覆盖工业化的整个进程,伸展至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个角落,赋予工业化以崭新的内容和现代化特征,并以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广度和深度为主要标志。
4、信息化与高科技的关系:
(1)信息化是高科技的基础,它提供了高科技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信息化构建的网络科研平台,高科技的发展不可想象。
(2)高科技又源源不断地为信息化输送更加新鲜的血液,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
5、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之间的关系:
目前我国“三化”水平:
(1)信息化水平(NIQ):38.46%(2000年);工业化水平:51%(2001年工业产值);城镇化水平:37.7%(2001年)
(2)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完成工业化的标准:
国际上有三个最重要的结构性指标: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必须降到15%以下;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20%以下;城镇人口上升到60%以上。
(3)我国工业化现状:
在我国,1979年的GDP总量中,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28%、48%和24%.到了2001年,这三个数字已变为15%、51%和34%.所以从产值指标看,我国在上个世纪末已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转贴于
但是,从更为重要的就业和城镇化指标看,我国的工业化之路才刚刚走了一半左右。2001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为3.65亿,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仍然高达50%,高于20%的国际工业化标准;而到2001年,我国城镇人口所占比重为37.7%,也低于60%的国际标准。
二、信息化与建设事业
建设事业涉及的领域多,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住宅与房地产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城乡规划关系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关系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质量等。所以重视和加快信息化与建设事业的结合,改造和提升传统的建设行业,推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以上分析和建设事业发展要求,以信息化带动建设事业的发展,应重点开展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1、积极推进建设事业电子政务,提高政府监督管理水平、决策水平。加快政府对企业和社会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加快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发挥政府信息的导向作用。
2、积极推进建筑业、住宅产业信息化,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3、积极推进给排水、供热、燃气、环卫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以及房地产等领域信息化,提高服务水平。
4、科学、有效地推进建设事业各类企业信息化,加快企业信息化发展步伐,以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使企业适应新的技术、市场、体制环境,成为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
5、积极推动数字社区建设,提高社区信息化水平。
6、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这也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新的国际竞争环境,根据企业对电子商务的要求,积极开展电子商务试点,探索电子商务发展策略和路径,为电子商务发展创造各项必须的基础,包括信用、法制、物流、观念、体制的基础等。
7、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快信息资源商品化进程。在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中,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快信息资源商品化具有双重意义:通过创造信息资源市场化的环境,使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通过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更多地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知识、信息的需求,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产业基础、就业基础。如建设领域的GIS数据的开发应用。
8、构造完整的建设事业信息化支撑体系,从装备、技术、市场、管理、运行
机制到人员培养等各个方面努力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为行业内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创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
三、推动建设事业信息化与工业化应注意的问题
1、关于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问题。在前面论述中,我们知道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是发展高科技和优化产业结构,事实上,我国面临着既要完成传统工业化,又要迎头赶上世界新产业革命的双重任务,从全局看,要发展那些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战略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呈现多层次性,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有很大需求和发展潜力。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特点,既形成了低劳动力成本的国际经济竞争中的独特优势,也对就业造成了巨大社会压力。比如,建筑业是典型的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拥有一支庞大的产业队伍,但长期以来,劳动生产率较低、效益也不高。在利用信息等高新技术手段提升建筑业劳动生产率和效益的同时,解决好就业问题致关重要。
2、关于建立建设事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实现信息共享问题。
标准化是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关键性基础工作,对于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建设事业涉及的领域多,业务跨度大,情况复杂,所以,建设事业信息化标准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建设事业信息化建设的成败。人们常讲改造和统一已有的多个应用系统比新建一个统一的、新的应用系统要困难得多,这个问题是由于原有各系统标准不统一或无标准造成的。标准不统一就无法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过去我们对规范化、标准化重视不够、工作滞后,造成了行业内各自为政、遍地开花式的开发,导致重复劳动、资源浪费以及通用性差、生命周期短等一系列弊端。所以在新一轮的信息化建设中,首先要重视标准的制定工作;第二、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第三、制定的标准要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和公正性,应使其成为市场发展的原动力,并能引导技术的发展方向,但不应使标准变成技术壁垒或成为技术发展的阻力。
3、关于总体规划、分类指导、政府推动、需求牵引问题。
建设事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和资金密集的系统工程。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庞杂,概括起来说建设事业信息化内容包括:电子政务、行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三大方面;二是我国幅员辽阔,各省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众多,各地信息化水平,经济条件迥异。所以为确保建设事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和整体效益的正常发挥,应首先制定出总体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其次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和行业情况,进行分类指导,第三本着实用为本、急用先上的原则分期分批开展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政府的推动和组织协调非常重要。
4、关于提高认识与人才培训问题。
目前,部分地方和企业对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行业信息化意识不强,重视不够。信息资源作为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发展的战略资源的重要性还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信息和信息服务的价值还没有得到社会普遍承认,所以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认识和开展信息化工作的自觉性。
篇8
无论是从国家宏观层面还是中国经济发展现实来说,我们都应发展好我国的信息产业,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全面、深刻贯彻党的号召。发展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促进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进步伐。
我国工业化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工业化在建设过程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然而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仍然处于发展阶段,还没有完全实现,并且离新型工业化阶段还有一大段距离,这是我国当前工业化发展的状态。和新型工业化国家比较,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我国的工业总值占世界比例较小。有关数据调查显示,1999年我国的第二产业产值仅仅占世界总产值的5%左右,名列第四;2001年,我国仅有11家企业排名进入了世界500强,并且这11家企业中没有一家列于世界前列。更为严重的是这11家企业里没有一家工业制造企业。由此可见,我国在工业化发展上还很薄弱。
其次,我国工业产业的产物种类不多,并且相比于其他国家来说工业产物的档次不高。我国工业化产业产品面临着有数量没质量的严重问题。和从国外进口的商品比较,我国出口的工业产品普遍价格低廉,这就导致我国工业产业值难提高的问题。据调查,在1998年中国大陆仅有青岛啤酒一家企业位于亚洲前50家品牌,这说明我国工业产业不仅种类不多、档次不够外,还缺少世界知名品牌。在2001年我国只有海尔集团闯进了世界知名企业前100名行列,有些产品虽然是中国生产制造的,但是只有贴上国外的标签才能在国外畅销,这造成了中国工业产业产品对国外品牌的严重的依赖性。
最后,我国的工业化领域企业的规模不大,并且我国的工业产值占世界总产值比重很小。例如1999年,我国汽车的销售产量仅占世界的3.6%,这导致我国工业产业的排名远远低于美国、日本,并且我国没有进入世界工业企业前500名。我国虽然地大物博,称得上是经济大国,但是我国距离经济强国仍存在比较大的差距。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制造国家,并且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还是纺织品产品出口最大的国家。尽管如此,我国仍远远落后于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没有一个国家位列于世界前20名纺织国家名列。这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即我国虽然属于经济大国,但我国绝不属于经济强国。所以,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工业化产业只能称得上是世界产品的加工厂。因为我国的工业化领域企业的规模不大,所以,我国只能处在多国合作生产产业中的最后工作线上。这大大地降低了我国的产品利润,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工业生产产值。
综上所述,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在企业规模、技术规模、工业产品质量、工业化素养等方面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工业化的整体竞争力还很弱,要想将我国工业化发展成新型工业化还需在多方面做出很大的努力。
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为解决我国工业化发展落后,同时为引导我国向新型工业化方向发展,必须处理好信息化产业和工业化产业两者之间的关系。利用信息化的发展推动工业化的发展,同时发展好我国的信息产业。从而把我国的经济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促进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因此,用信息化发展推动工业化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信息化为什么能推动工业化的发展?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我国的资源能够通过信息化方式得到全面高效的配置,从而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将会得到大范围的提升。第二,如今是网络化时代,信息化恰好通过网络途径将我国工业产业的产品推广到世界的舞台,这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工业化产品迅速地走向世界,提高我国工业化生产总值。第三,信息化元素的加入将给我国工业化产业带来一场革命性的技术改革和工业领域结构性改革。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受到了信息化发展方式的洗礼,并且世界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等都产生了巨大的改变。信息化的到来对于工业化来说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更新,更是影响了工业化领域技术性的变革。这种革命性的变革,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工业化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管理领域的改革,大大地加快了我国向新型工业化方向发展的步伐。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要想跻身于世界经济之林,信息化的发展必不可少。现代工业化的发展如果没有网络技术的加入,没有互联网的加入将称不上新型的工业现代化,更不可能实现工业现代化。只用通过将信息化引入工业化发展中,对通过先进的、科学的信息化手段对传统的工业化产业进行改革,才能将传统的工业化企业发展为适应世界发展所需的新型工业化企业,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生产管理的意义
首先,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发展的管理方式是社会经济稳定迅速发展的良好助力剂。2016年,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所以必须为我国社会经济稳定迅速发展注入新鲜元素,其中信息化技术便是其中之一。当今世界诸多国家借助信息化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拥有世界先进的高科技技术,因此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信息化技术通过快速、互通的互联网技术拉近了各国之间贸易的交流,带动了各国贸易出口量和进口量。通过信息化技术各国能够快捷方便的了解掌握世界经济的发展走向,为各国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便捷方式,从而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其次,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发展的管理方式是提高我国整体生产力水平的有效途径。通过信息化手段,我国的文化、技术等可以快速推广到世界其他国家,同时世界其他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文化也会通过信息技术快速流传到我国。进而通过信息化技术促进我国和世界各个国家进行技术、文化等的交流,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并使社会各类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信息化技术的到来带动了我国新生产领域的出现,如光电子领域、电子商务领域等,因此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劳动力需求,带动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发展的管理方式能有效快速地将我国的生产力推向新的发展水平。
最后,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发展的管理方式是调整我国经济内部各类产业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的有效手段。通过信息化推动传统的工业化发展策略能为传统的工业化产业向新型的工业化产业转型提供坚实稳固的技术支持,进而提升我国工业化甚至整个生产领域的科技水平,实现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化工业的成功转型。
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生产管理方法
加快信息化产业的发展步伐。要想发挥好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首先要做到加快信息化产业的发展步伐,用先进的信息化产业带动传统工业化产业的发展。从而将传统的工业化成功转型成新型的工业化。通过建造信息高速公路和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等手段,加快信息化产业的发展步伐,为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加快信息化领域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软信息”的建设。目前,我国已有良好的硬件基础设施基础,然而软件基础设施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加大软件基础设施建设。只有“软信息”和“硬信息”都发展好,才能更好地为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的发展奠定牢固的发展基础。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变革传统工业产业。我国加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建设信息化产业,因此我们应发挥好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对传统的工业产业进行变革。从而促进传统的工业产业向新型工业产业发展,整改传统工业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将我国的工业化发展推到一个新的发展平台,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经济竞争力。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我国工业领域的产品、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提高工业产品的出口率,从而拉大世界对我国工业产品的需求,提高我国工业产品的出口利润,促进我国经济的有效增长。
篇9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也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深刻把握城镇化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物质财富收入提升的方向和重大意义,准确研判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妥善应对城镇化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1978-2013年,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3.7%,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8个,建制镇数量从2173个增加到20113个。根据世界城镇化发展普遍规律,我国仍将处于城镇化率30%-70%的快速发展区间,这意味着我国的城镇化发展仍将持续一个高速增长期,在这个期间内既伴随着机遇,又面临着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回顾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过去传统的粗放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已经带来产业省级进展缓慢、资源环境持续恶化、社会不稳定因数增多等一系列矛盾和风险。伴随着国内外内外部环境的发展和变化,城镇化的发展必须以提升质量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新的发展理念。为此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构建绿色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和消费环境。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服务城镇化发展相关行业及企业的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和能源等资源,促进资源可以续利用,提高效率。推进实施绿色建筑行动计划,完善绿色建筑行业标准及认证体系、扩大强制执行范围,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强力推进建筑工业化。
2 我国住宅工业化发展现状
我国住宅工业化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伴随着解决人们居住问题的工业化思路,住宅工业化的发展历程漫长而充满曲折。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到80年代末,运用 PCa 大板工业化方法进行批量化进行住宅建设经历了研究、生产、使用、发展停滞等阶段。当时在国外大板工法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技术,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全国建筑生产企业在推行标准化、工厂化和机械化的发展装配式住宅建筑,建筑业曾经开发了一系列新产品、新工艺,如大板、升板体系、预制装配式框架体系等预制构件,而当时介于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落后,工业化生产技术、管理等各环节不健全,对国外相关技术及工艺没有充分的消化和吸收,出现了很多的质量问题。不仅降低了工业化住宅在人们心目中印象,也失去了一次宝贵的推动住宅产业化生产力水平提升的机会。
20 世纪末至进入 21 世纪后,受我国住宅产业化方针政策的推动和住宅技术发展的需求,住宅科技进步加速发展,我国住宅工业化研究、生产使用与实践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机遇期。政府对住宅产业化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推广应用不断取得新成效,相关建筑企业和民营资本对住宅工业化技术问题也进行着许多大胆而富有成效的尝试,积累了宝贵技术和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我国的住宅工业化的发展取的了较大发展,在住宅工业化的设计理论、计算方法、技术创新、制作工艺、安装工艺、质量检测和混凝土新型材料研究等方面,已经形成一套独特的体系;一些新技术、新工艺已经经受住了市场的检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人们从新理解和定义了住宅工业化的概念和认真,推动了住宅工业化的蓬勃发展。
3 新型城镇化与住宅工业化的发展关系
强力推进建筑工业化是实现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大举措,住宅工业化又是建筑工业化的优选方向和必由之路,因此住宅工业化将再一次推动住宅产业化生产力水平的全面提升。区别于传统的住宅工业化的认识,当前所谓的住宅工业化是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建造住宅,是将住宅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而建成的住宅的生产方式或技术手段,这种生产方式或技术手段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点,集结了新的技术创新,凝结了新的发展理念。
3.1 新型城镇化与住宅工业化的互动关系
篇10
论文关键词:西江经济带,新型工业化,评价体系
西江是珠江的主干流,上接云贵、纵贯两广,被称为连接西南和华南的“黄金水道”。西江流域面积35.3万平方公里,占珠江流域面积的77.8%,年货运量1.44亿吨,约占全国内河航运里程的20%,水运能力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位。西江流域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全国最大的磷矿、硫铁矿、铝土矿、锡矿以及石灰岩矿等都集中于此,并拥有极其丰富的水电资源,其货运量占我国内河航运总量的20%。我国西南各省区的物产,多经西江水道由澳门运往世界各地,特别是广西,80%的出口商品均由西江外运。因此,大力发展西江经济带经济,加快沿江产业布局与升级,是满足沿西江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的需要。为此,充分利用和发挥珠三角(港澳和广深等地)的龙头作用,把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北部湾开放开发带来的机遇,打造西江开发轴带,把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十二五”规划时期的建设重点,从而带动西江整个流域的开发。但发展西江经济,工业经济是重中之重,中上游城市发展壮大其工业经济,而作为下游城市,广东则考虑减轻工业污染,环境清洁等因素,因此,以西江黄金水道建设为依托加快建设西江经济带,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措施,构建成区域互动协调发展战略新格局,对于推动广西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工业发展现状
2002年以来,广西全区响应十六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意见,加速推行新型工业化建设,全区国民生产总值年均19%以上,而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25%。其中,西江经济带各城市工业增加值增长除百色和来宾市外,均超过了全区工业增长的平均水平。但同时,各市的增长水平都呈逐年下降趋势,持续增长可信度减弱。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西江经济带广西沿江各城市新型工业化评价,找到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并给出相应对策是发展和壮大西江经济带当务之急。
表1 西江经济带(广西区)各城市工业增长率一览表
工业增长率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平均增长率
南 宁 市
31.30%
33.97%
28.38%
23.36%
12.94%
25.99%
柳 州 市
32.72%
32.23%
27.47%
25.44%
15.03%
26.58%
防 城港 市
28.56%
43.38%
56.62%
37.72%
16.25%
36.51%
贵 港 市
63.50%
23.14%
44.69%
23.45%
11.77%
33.31%
玉 林 市
2.99%
101.65%
26.71%
23.13%
18.96%
34.69%
百 色 市
27.03%
43.25%
20.08%
24.97%
1.25%
23.32%
来 宾 市
30.31%
20.49%
24.77%
15.59%
- 上一篇:简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 下一篇:幼儿园教学方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