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消费市场范文

时间:2024-02-21 17:46: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产品消费市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产品消费市场

篇1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消费市场;认知度;云南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健康意识不断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资助下,我们在云南省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调查,旨在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寻求合理的解决措施,在政府部门、生产者、经销商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一条公众认可的市场链,促进政府部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法律法规体系;敦促生产者改进和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提高消费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多方配合,互相监督,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农产品消费环境。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课题选择了云南消费市场上三种主要农产品大米、猪肉、西红柿进行研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昆明市、玉溪市和曲靖市在超市、农贸市场、流动销售摊位购买大米、猪肉、西红柿的消费者和一些居民小区的住户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20份。采用焦点小组、深层访谈、联合分析等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手段,对消费者质量安全意识和认知度进行研究,对调查数据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内容

首先调查消费者对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及认知度;其次是调查消费者对无公害绿色食品及品牌农产品的认知情况与消费情况;再次是调查消费者获知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途径和选择农产品时主要参考的因素。

三、问卷调查主要结果

由于调查内容比较多,我们选择几个主要问题进行说明。

(一)消费者人口统计学特性

1.性别。男122人,占38.13%,女198人,占61.87%。

2.年龄。受调查者年龄没有小于18岁的,各年龄段的都有,其中最多的是21―25岁,有43人,占13.44%,其次是61岁以上,有42人,占13.13%,第三是31―35岁,有40人,占12.5%,最少的是18―20岁,有8人,占2.5%,有1人不愿透露年龄。

3.学历。消费者中小学或中学学历的最多,有87人,占27.2%,无学历的最少,有11人,占3.4%。

4.职业。消费者中退休人员最多,有78人,占24.4%,商人最少,有16人,占5.0%。

5.收入。消费者中3000―4000收入的最多,有63人,占19.7%,第二是2000―3000,有46人,占14.4%,最少的是6500―7000,有2人,占0.6%。

(二)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和关注程度

1.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程度

(1)QS测试

我们把代表质量安全的QS标识图给消费者看,消费者认为见过这个标识的有263人,占82.2%,表示没有见过的57人,占17.8%。进一步问到消费者QS表示什么意思,能完全回答正确的占52.5%,完全不知道的占16.25%,其余的知道一点,但不全面。

评论:QS标志是中国食品最普遍、最常用的质量安全标识,所以多数消费者都见过,至于QS代表什么含义,能完全回答正确的占52.5%,完全不知道的占16.25%,其余的知道一点,但不全,说明云南消费者对QS含义的认知度还是不高。

(2)农产品产地认知

消费者熟悉大米产地的人数占55.4%,不熟悉的占44.6%;熟悉猪肉产地的占30.9%,不熟悉的占69.1%,熟悉西红柿产地的占36.9%,不熟悉的占63.1%。

评论:大米一般都标明产地,如东北米、遮放米,消费者较为熟悉,猪肉和西红柿一般不标明产地,消费者难以判断产地。

2.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

(1)消费者非常担心农产品中含有害化学成分的285人,占89.1%,无所谓10人,占3.1%,不担心和绝不担心的25人,占7.8%。

(2)消费者表示在挑选食品时会看标签上注明成分的有267人,占83.4%,无所谓43人,占13.4%,不会看的9人,占2.8%,缺失1人。

(3)消费者认为农产品质量需要认证的294人,占91.9%,无所谓14人,占4.4%,不关注12人,占3.6%。

(4)认为农产品质量需要更多法规来控制的有301人,占94.1%,无所谓13人,占4.1%,不赞同6人,占1.9%。

(5)认为农产品包装上需要印质检部门的认证的有287人,占89.7%,无所谓25人,占7.8%,不赞同7人,占2.2%,缺失1人。

(6)想从农产品标签上得到更多的相关信息的消费者有270人,占84.4%,无所谓41人,占12.8%,不想得到9人,占2.8%。

(7)对所有产品生产加工信息感兴趣的消费者占12.2%,对大多数产品生产加工信息感兴趣的占40.6%,对1―2个产品生产加工信息感兴趣的占31.9%,一点不感兴趣的占15.3%。

(8)对生产食品农场的所有产品是否取得质量认证感兴趣的消费者占23.1%,对大多数产品是否取得质量认证感兴趣的占43.4%,对1―2个产品是否取得质量认证感兴趣的占18.4%,一点不感兴趣的占15%。

评论:通过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几个问题的整理来看,云南消费者比较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

3.消费者对政府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能力的信任程度

认为政府能完全控制的52人,占16.25%,认为政府只能控制大部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85人,占26.56%,认为政府只能控制小部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150人,占46.88%,政府无力控制的33人,占10.31%。

评论:消费者对政府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能力不容乐观。

(三)消费者对健康的认知和关注程度

1.对健康的认知程度

对于哪种脂肪更容易导致人体血液胆固醇升高,50.3%的消费者回答正确;对于哪种食物中最容易找到胆固醇,74.69%的消费者回答正确;对于哪种食物是ω-3脂肪酸的来源,36.88%的消费者回答正确,16.56%的答错,46.56%的不知道。

评论:对于常识性的健康问题,多数消费者基本能答对,对于太专业的问题如ω-3脂肪酸,多数消费者不知道。

2.对健康的关注程度

如图2所示,有106和199名消费者表示关心和非常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占95.3%。有161和159名消费者表示熟悉和非常熟悉预防一些小问题如感冒,占95.3%,无所谓11人,占3.4%,不赞同4人,占1.3%。有221的消费者表示看广告或是其他信息时通常会关注有关营养方面的信息,占69.1%,无所谓57人,占17.8%,不关注22人,占6.9%。

评论:调查表明,绝大多数云南消费者都关注自身健康问题。

(四)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特性的认知和关注程度

1.对农产品质量的认知程度

(1)在对农产品质量性状的几个描述中,多数消费者认为农产品形状最不重要,占79.4%,而多数消费者认为农产品新鲜度最重要,占84.7%,对于是否是有机食品,63.8%的消费者认为不重要和最不重要,认为农产品中不能含有化学残留物,占60%。

评论: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真正含义不了解,导致63.8%的消费者认为是否是有机食品不重要。

(2)62.8%的消费者认为不能象以前一样购买到质量满意的农产品。

(3)对于如果遇到购买大米、猪肉和西红柿的质量问题,极少数消费者表示能在家里处理这些问题,占20%,有80%的消费者表示少数问题可以或不能解决。

(4)对于判断农产品质量的自信程度,有136人表示非常自信能判断大米的质量,占42.5%,有110人有点不自信,占34.4%,不是很有信心和完全没有自信的占23.1%;有107人表示非常自信能判断猪肉的质量,占33.4%,有118人有点不自信,占36.9%,不是很有信心和完全没有自信的占28.8%,缺失3人;有153人表示非常自信能判断大米的质量,占47.8%,有99人有点不自信,占30.9%,不是很有信心和完全没有自信的占21.3%。

2.对农产品质量的关注程度

一点不关心农产品产地的消费者占16.6%,对所有农产品产地都关心的占8.4%,75%的消费者表示对部分农产品产地关心。

对农产品生产企业的信息一点不关注的消费者占15.3%,完全关注的占12.2%,大部分关注的占72.5%。

对生产农产品的农场是否取得质量认证一点不关注的消费者占15%,完全关注的占23.1%,大部分关注的占61.8%。

(五)调查问题相关性分析

用Spss软件进一步对调查问题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

1.消费者地区差异分析

在QS测试和对消费安全的关注程度上,昆明、曲靖、玉溪三地消费者不存在地区差异。

对政府控制食品安全能力的问题上,昆明、曲靖、玉溪三地消费者存在显著差异,昆明有39.8%的消费者认为政府只能控制部分食品的安全性,曲靖则有67.8%的消费者认为政府只能控制部分食品的安全性,玉溪有36.7%。

在对健康的认知和关注程度上,昆明、曲靖、玉溪三地消费者不存在地区差异。

在对农产品质量的认知和关注程度上,大多数问题不存在地区差异,只有对农产品新鲜程度和化学残留重要性的认知上,存在显著地区,昆明有68.3%的消费者认为农产品新鲜度最重要,玉溪有10.1%,曲靖有21.6%;昆明有70.9%的消费者认为化学残留比较重要,玉溪有5.8%,曲靖有23.3%。

对于遇到农产品质量问题,能否自行处理问题,对于大米不存在地区差异,但对于猪肉和西红柿,则存在明显地区差异,表示对猪肉质量问题不能处理的消费者,昆明、玉溪、曲靖三地比例为79.6%、0%、20.4%,表示对西红柿不能处理的比例为55%,13.2%、31.8%。

2.消费者受教育程度差异分析

在对QS含义认识上,受教育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从回答完全正确的164名消费者来看,无学历的没一人答对,小学或中学有33人答对,占该组人数比例37.9%,高中或技校有38人答对,占该组人数比例48.7%,专科41人答对,占该组人数比例58.6%,本科以上52人答对,占该组人数比例70.3%,可以看出,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加,对QS标识含义认识的正确率呈增长之势。

在对消费安全的关注程度上,与受教育程度高低无关。说明不同教育程度的消费者都关心消费安全。

在对政府控制食品安全能力的看待问题上,受教育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受教育程度低的消费者更信任政府,受教育程度越高的消费者越不相信政府。

在对健康问题的认知程度上,受教育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健康认知的正确程度越高,表现出高度正相关;在对健康问题的关注程度上,表现出学历越高的消费者越关注自己的健康,但是在熟悉预防一些小问题如感冒和关注广告上营养方面的信息这两个问题上,与受教育程度无关。

在对农产品质量的认知程度上,如农产品质量性状重要性判断问题上,受教育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受教育程度越高的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性状认识、判断的正确率越高。但是对其他问题以及对农产品质量的关注程度上,不存在受教育程度差异。

3.消费者职业差异分析

在对QS标识含义认识的问题上,不存在职业差异。

对农产品中有害化学成分的担心、农产品质量需要认证、农产品质量需要更多法规来控制三个问题上,不存在职业差异,说明不同职业的消费者都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在政府能否有能力控制农产品安全的问题上,不同职业存在显著差异,较明显的趋势是技术人员与退休人员呈相反观点,技术人员认为政府无力控制或只能控制少部分食品的安全性,退休人员则反之。

在对健康的认知方面,如哪种脂肪更容易导致人体血液胆固醇升高,哪种食物中容易找到胆固醇,哪种食物是ω-3脂肪酸的来源,存在明显职业差异,技术人员和政府官员对问题的认识正确程度更高,无业者最低。

在时刻关心自己健康、熟悉预防一些小问题如感冒、看广告或其他信息时会关注营养方面的信息三个问题上,不存在职业差异。说明不同职业的消费者都关注自身健康问题。

对农产品质量性状重要性的认知,与职业无关。

能否和以前一样购买到满意农产品,存在显著差异,商人与其它职业相反,商人认为能,其它职业的认为不能。

对农产品产地的关注程度存在显著职业差异,家庭主妇关心农产品产地比例最高,占63.2%,技术人员最低,占29%。在生产企业生产加工信息、是否取得质量认证的关注上,不存在职业差异。

四、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通过对云南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调查,我们得到以下一些结论:1.消费者的消费安全意识比较高。2.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度比较高。3.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认知和关注度较高。4.消费者对QS标识的认知度不容乐观。5.多数消费者对政府控制农产品安全性的能力表示怀疑。6.对消费安全的认知和关注程度不存在地区差异;对健康的认知和关注程度不存在地区差异;对农产品质量的关注不存在地区差异,但对农产品质量的认知存在显著地区差异。7.受教育水平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受教育程度越高,认知的正确率越高,但在关注程度上,受教育水平无差异。8.不同职业表现出对不同问题的认知和关注上有差异。9.对政府控制食品安全的能力不同地区、不同学历、不同职业表现出明显差异。

(二)对策建议

1.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急需普及。目前,大多数消费者不真正了解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的含义,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三品”的理解和判断,决定了消费者对绿色食品、无公害及有机食品价值的评判和消费态度,进而影响其消费行为,在调查中发现了部分消费者认为是不是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并不重要的观点,因此,急需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

2.强化消费者的“绿色消费”理念。“绿色消费”是引导消费者树立科学的食品消费模式,应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

3.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维权意识、增强防范能力,努力学习掌握食品安全知识,并在购买和食用时要增强防范意识,严把识别挑选关,自觉构建起消费安全防线,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

4.加大公众参与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监督举报力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健康,因此,公众的参与极为重要。一方面是加强舆论宣传,增加信息透明度,让公众了解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及其政策走向。另一方面是让公众参与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对违法销售农产品的情况进行监督举报。

5.提高政府控制食品安全的能力。政府应发挥其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主导作用,营造一个良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加快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快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快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严格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提高政府的公众形象。

参考文献:

[1]何坪华,焦金芝,刘华楠.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关注度的调查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7,(23).

[2]邱重植,杨.基于食品安全的消费行为分析[J].消费导刊,2007,(12).

[3]谢敏.从市场失灵角度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分析[J].消费经济,2007,(6).

[4]于爱芝,李锁平.信息不对称与逆向选择[J].消费经济,2007,(6).

[5]周洁红,姜励卿.食品安全管理中消费者行为的研究与进展[J].世界农业,2004,(10).

[6]周应恒,霍丽,彭晓佳.食品安全:消费者态度、购买意愿及信息的影响――对南京市超市消费者的调查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11).

篇2

关键词:农村流通体系;突出问题;破解之策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3-0077-0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底,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0.32%,他们在数量上构成我国未来最庞大的消费群体。与此同时,农村消费市场作为我国规模最大、最具潜力的市场,虽然经过多年发展在质量上和档次上有了较大提高,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相对于城市消费市场和流通体系的发展而言,农村消费市场和流通体系的发展仍然比较落后。流通体系连接着商品生产和销售的两端,对于市场信息相对匮乏的农村地区,流通体系甚至决定着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全局。因此,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大力发展农村消费市场,健全农村新型流通体系,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

一、我国农村流通体系的基本态势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各类资源的配置,越来越多地依靠市场调节来实现。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新的农村流通体系初步形成,它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1.农村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层次不断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层次不断升级。200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5 342.7亿元,是改革开放初期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0多倍。在这十二多万亿之中,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为40 209.6亿元,占到全国消费品零售额的32%,是1978年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的38倍多。因此从规模和总量上来看,农村消费市场都有了很大提升。与此同时,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结构和层次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主要表现是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中用于食品支出的比重在逐步下降,恩格尔系数开始降低;随着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扩大内需政策的推行,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的保有量有了大幅提高,耐用品消费支出占农村居民总支出的比重稳步上升;随着农民外出务工机会的增多,他们接触并接受了一部分城市的消费观念,更愿意在子女教育、医疗保健、短途旅行等发展型、享乐型活动上增加支出。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大和层次结构的提升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果政策引导得力,农村消费市场很可能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引擎。

2.交易方式和流通业态不断创新,传统流通方式仍占很大比重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交易方式和流通业态也开始不断创新,传统意义上的集贸市场与各类新兴的综合市场、专业市场、批发市场以及期货市场共同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以及农村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新型流通业态已开始由城市向农村复制。例如,目前我国的农产品交易市场除了运用传统的交易方式外,还发展了订单交易、期货交易等现代化交易方式。但在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方面,目前我国仍以夫妻店、副食店等为主要的流通方式。这一流通方式和流通渠道虽然便利,但商品质量特别是食品安全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大量假冒伪劣产品通过这些渠道流入农村,农民的利益不能得到保证。为此,商务部2005年2月启动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旨在通过财政补贴方式,引导城市连锁店、超市等新型流通业态向农村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夫妻店、代销点等流通载体经过改造,成为标准的“农家店”、“放心店”,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放心、实惠的商品和服务。数据显示,至2009年8月底,我国累计建设改造36万家连锁化农家店和1 186个配送中心,覆盖全国84%的县、71%的乡镇和44%的行政村。到了2010年底,全国累计建设或改造连锁农村超市52万个,覆盖80%的乡镇和65%的行政村;建改配送中心2 667个,支持2 000多家零售企业与1.1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农超对接”。据此,传统“农家店”得到切实有效的改造,广泛分布的各类农资销售点提供了便捷放心的服务,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得到根本保障。

3.农村流通市场主体日趋增多,但无序化的特征也十分明显

在我国当前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农民经纪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经销商在农产品流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数据显示,我国现有从事农产品经销活动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20 000多个,还有近600万从事农产品流通服务的农村经纪人。此外,作为农业生产投入品的农资经营领域,目前已形成了农资公司、农业站所、个体经销商等多主体、多渠道共同参与的市场格局。并且,各种中介组织、季节性或临时性个体经销商也都参与到农村市场流通中来,使得农村市场竞争主体呈现日趋多元化的特征。市场过度竞争是一把双刃剑,农村流通市场主体的增多必然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失序和混乱,其突出表现是农村消费市场中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在广大农村地区,“重价格,轻质量”的传统消费观念依旧存在,这就使得农村市场上的商品主要依靠价格竞争取胜,从而导致各种价低质次的商品流入了农村市场。

二、我国农村流通体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中央加大了对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农村流通体系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通道。但总体而言,当前我国的农村流通体系建设中还存在着流通基础设施落后、流通成本居高不下、流通环境和流通生态欠佳等一系列问题,极大制约了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和农村繁荣的进程。

1.流通基础设施落后

目前,我国农村流通设施建设并未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之中,这就导致了财政支持的不到位,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例如,作为农村流通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公路,到2010年底全国仍有1 200个乡镇、12万个建制村不通沥青(水泥)路,运输不畅导致销售不畅的难题仍未得到根本改变。此外,在农产品销售终端,交易市场设施简陋,信息化、电子化程度低,交易程序复杂繁琐仍是农产品流通速度较慢、销售价格较高的重要推手。

2.流通成本居高不下

农村流通体系连接着生产和消费、向上和向下两条通道,农村流通体系的不健全,往往会致使农村流通的两头都不顺畅。例如,由于农村公路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城市生产的消费品就很难到达农村,即使经过多道中间环节最终送达,也会使得农村的消费品价格被数倍放大,甚至同一产品在农村和城市的“价格倒挂”现象,这不仅会严重制约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意愿,也会制约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大和扩大内需目标的实现。

3.流通环境和流通生态欠佳

中国流通环境欠佳的首要表现是流通体系的发展不均衡,城乡之间、地域之间发展差距明显。广大城市、东部沿海的流通基础设施完善,电子化信息化程度较高,而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则相对滞后。企业家将注意力集中投射于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中,农村的市场和渠道越来越被边缘化。这一短板使得中国农村流通体系的前景变得不容乐观。此外,中国流通生态欠佳的突出表现是农村流通体系的管理不完善,相关法律建设十分薄弱。除了数年前颁布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与管理指南》之外,我国农村市场管理还很少有别的法律、法规可循。农村流通体系规章制度缺失,加之现有的法律、法规又落实不到位,农村流通体系的秩序性、规范性便成问题,各个层次的流通主体涌入农村市场,农村流通领域中的假冒伪劣产品横行,这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

三、构建新型农村流通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为了破解当前农村流通体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构建新型农村流通业态,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着力畅通流通渠道

交通运输是制约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的“瓶颈”,在“十二五”时期,我们必须落实农村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加大对农村地区、中西部农村地区的财政支持,完善农村交通运输网络,加快危桥改造和安保工程建设。同时,在流通市场建设方面,我们要改变现有市场交易的落后局面,加大水电气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力度,扩大电子化交易系统的引入范围,加强对冷链物流发展的财政补助,大力推进现代化的市场管理方式。

2.着力加强市场监管

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对农村流通市场的监管,着力构建农产品流通市场的准入制度、交易制度、惩戒制度、信用制度。同时着力加强农村消费市场检验检疫机构建设,实行源头管理,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减少不合格产品流入农村的渠道和环节,将农村市场管理的责任具体落实到相关责任人,多种手段加强农村流通领域的监管。

3.着力促进新型竞争格局的形成

在构建新型农村流通体系的过程中,市场主体培育十分重要。目前,我国农产品市场参与主体主要由大型农产品购销商、农村合作组织以及农民经纪人构成,其他市场主体的力量还比较弱小。因此,为了促进多元竞争市场格局的形成,我们应积极引导连锁店、农村超市、专卖店等新型流通业态进入农村,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形成商品价格的合理形成机制,避免因为市场垄断造成的工业品卖价过高、农产品收购价过低等损害农民切身利益的行为。

4.着力培育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当前我国农产品“卖难”问题依旧突出,单家独户、各自为营的小农在农产品议价方面缺少话语权,他们只能作为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其切身经济利益得不到保障。而且,由于市场信息不畅,农户生产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难以适应市场行情快速变化的需要。在此背景下,着力培育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就显得尤为必要。因为成立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后,农户可以在进行农资购买和农产品销售方面实行联合,他们可以提升自己在买卖两端的议价能力,从而使自己获得最大程度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程国强.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07,(4).

[2]刘湖,彭晖.构建新农村现代商品流通体系实现城乡和谐发展[J].消费经济,2006,(4).

[3]高道友.构建我国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瓶颈及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09,(12).

[4]韩峰,阎栋.发展现代农业与农村流通体系建设[J].集团经济研究,2007,(20).

[5]崔永刚.进一步发展农村流通业[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5).

篇3

市的跨越,关键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抓住农村改革发展的契机,着力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思路对接。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加速融入长三角,首要的问题是要在认识上、思路上对接和融入。要以全市正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抓手,下大力气摒除那些不符合科学发展、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思想观念,如小农意识、封闭意识、保守意识,确立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新理念。一要确立规划引领理念。在农业发展规划上要突出分工合作,体现分工合作,围绕分工合作。要本着“加强交流、促进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政策和诚信为保障,充分发挥我市农业资源、环境、劳动力和区位等优势以及长三角地区农产品加工、技术、资金、市场等优势,吸引沪、浙、苏三省市农业产业化的“大龙头”在我市建基地、办企业,提高我市龙头企业的规模、实力和档次,提高我市农产品深加工的水平。二要确立市场运作的理念。积极开拓长三角地区农产品市场,逐步畅通我市与长三角地区间农产品销售渠道。建立和完善我市与长三角地区省市间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长效协调机制,推进地区间农业和农村经济联动发展。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对农业资源基础性配置作用,实现双赢。三要确立服务都市的理念。长三角地区是一个巨大的农产品消费市场,仅上海市,年消费需求约900亿元,自产约200亿元,需从外面输入约700亿元,这为我市农产品开拓上海等等大都市市场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要瞄准东部市场需求,研究长三角城市农产品需求品种、数量、质量、市场运作方式,充分发挥我市农业生产潜力,形成最大的比较效益。

四、差异发展。一要做好“吃”字文章。我市拥有

篇4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改革;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F4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4-0277-02

1 目前农业供给侧改革面临的问题

中国的农业改革目前正面临着对农产品供给的认识问题,需要了解到中国的农业生产和农业发展需求供给之间不平衡的现状,并认清农产品自身缺乏竞争力,通过农产品自身价格上的优缺点的比较,有效地了解中国农产品供应中的一些突出问题的影响农产品供给侧改革的方面,加强国家政策实施开展的力度和农业供给侧改革取得的实际效果,科学的分析农业供给侧面临的问题以及判断未来的发展趋势。

1.1 农产品的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需求逐年增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农村为了适应这种现状,在经济上也加快了发展的步伐。农产品的生产在经济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影响着全社会的需求,影响社会总需求,总供给的平衡。随着供应和生产的速度和质量不断提升,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的购买力不断提升,必须要利用农产品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农村不仅要注重“基本生存”目标,而且还要在如何吸引客户,丰富农产品的内容,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打造农产品的品牌形象等方面要加强力度。必须要将生产,发展的方向和消费市场结构、消费群体目标结合在一起,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和销售一体化的农业体系。但就整体而言,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技术落后,导致农产品质量上不高,只注重于低成本的生产,而忽视了农业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没有对产品进行深加工,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更高需求。在社会的食品消费结构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农业传统供给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之间的不平衡问题越来越显著,甚至“自己的a品卖不出去,别人的产品买不回来”矛盾的经济现象。

1.2 农业生产供给结构的发展相对落后

目前,中国的农业生产相对滞后,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农业,交通,水,电,信息技术等基本设施在偏远地区还是没有普及,而且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农业发展缓慢,农业的发展没有与畜牧业相结合,产业链不长,第二产业的集中程度不高,农民靠天吃饭,遇到自然灾害损失严重,农业生产缺乏优势和改革创新,农业发展没有一个新型的,强大的示范基地和示范区。小农思想根深蒂固,缺乏合作,开放的、包容的市场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应该得到加强,农业市场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的障碍和困难。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缺乏区域连片生产的理念,品种单一,质量和品牌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导致的农业产量得不到质的提升,缺乏优质农产品;受国际农产品消费市场的冲击,区域结构不合理导致的产量过剩,农产品价格暴跌,粮食的质量得不到提升。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必须要合理调整农产品内部结构布局,特别要划分清楚在农业生产相关的类别,如将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领域合理布局,采取规模生产,实行产业发展,保护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实施品牌营销战略,采取市场化的经营模式,从而有效地改善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以加强农业生产建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延伸产业链,畅通营销网络。

1.3 农产品生产成本增加导致供应量下降

农产品供应要想形成竞争优势,不仅要提高产品质量和水平,增加数量,满足社会需求,而且要进行规模生产,并且加大对科学与技术的投资力度。一方面,由于基础设施和技术的支持力度不高,农业生产的特点往往是高风险低收入,由于缺乏农业生产基地,使得农村市场根本就没有多大的吸引力。尤其很难吸引大企业进行投资,难以解决农民和农村机会平等问题,加之农业生产的风险较大,导致农村经济困难,农产品没有市场。基础产业往往在对资源的分配上产生冲突,因为农民的收入比较低,农业生产的组织结构很难集中,所以导致集中投资很难做到。这使得许多大企业很难以资助农业,导致农业技术落后,设施简陋,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高,直接导致农产品的供给竞争力下降。而与此同时,农也生产所需成本的市场价格波动也比较大,特别是种子,农药,化肥等这些产品的价格逐渐上升使得农业生产的成本变高,这要求必须要投入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以降低生产成本,逐渐形成开放性的市场格局,其中国外各地区农产品价格的优势将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农业发展造成冲击,农产品供面临国内外市场双重影响,农业供给侧改革经济不可避免的面临着新形势。

1.4 资源的承载能力不高限制了农产品供给的发展和转型

长期以来,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实行土地反复开垦的低水平发展,一直以来强调农业实现数量的增长,以满足总体粮食需求和粮食安全战略的目标,并且使用大量的化肥,农药和其它化学肥料,以增加农产品供给。这一措施带来了生态环境恶化和水资源利用不合理,与此同时工业污染和城市废水污染对农业生产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一方面,农业环境恶化使得农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障直接影响市场竞争力。在国外农产品种植技术发达,农产品质量高,占据了大多数的国际市场的份额,使得我国的农业生产竞争力下降,农民对农业生产的信心不高,缺乏政策引导国内农产品转型升级。在另一方面,中国的农业发展遇到了瓶颈期,对农业资源造成严重浪费。农业污染比较严重,对渔业,畜牧业等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对农业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很难衡量,这是制约中国农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2 农供给侧改革的想法和的具体措施

目前农业改革主要的方面就是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农产品一个有秩序的市场,减轻农民的负担,鼓励农业生产者生产更优质的产品,加大创新力度,引入先进技术和成果,在农村实行工业化和城镇化改革,调整产业布局和提高农产品的生产利率,引入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提供金融服务,积极的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发挥农产品优势,实现中国的农业供给侧改革。

2.1 供给侧改革实施的具体办法

2.1.1 按照经济学原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作为指导方针,指导农业生产,使其在市场配置资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是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发展规模型农业种植,减少农产品浪费,按照经营规模,生产标准,品牌营销策略的模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粮食作物产量的提高,以种植业,畜牧业为基础,并结合二,三产业发展;二是要稳定粮食生产,建设农牧业一体化的新结构,开发周期种植养殖的能力。基于宏观的市场调控政策,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建立有竞争力的产业。与此同时也要因地制宜,适时的调整农业生产数量。

2.1.2 高度重视生产过剩,如果农产品有存货过多,必须要降低成本,地价售出,防止农产品挤压导致的农民亏损,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首先,加强农产品供给的薄弱环节,着重解决由农业生产数量而导致的问题,着力提高农产品供应的效率和质量,保证供应的安全。既要鼓励节约资源,经低成本,摒弃过去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模式,以一种“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农业发展模式进行转变,把追求效率作为促进农业生产向现代化产业化模式的转变,改变原来的粗放的生产模式,将经济效益的提高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提高生态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2.2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具体措施

2.2.1 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大规模的农业生产,调整农产品结构,实现农产品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平衡。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农产品供应的战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使农业生产多样化,充分满足市场需求;加快适应市场需求,调整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用政策来指导和规划农业发展的目标;培养重点发展的产业,有助于农业生产者完善产业链,以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生产为基础,促进龙头产业的建设,加快农产品流通,促使农产品生产向深加工转化,提高农业产业化体系,实现农业产业向着绿色生态产业的方向发展。通过“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方式,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农村地区建立国家级示范区,改善农村基本设施,为农村地区信息化种植打下良好的基础,开拓海外电子商务项目,建立城乡生产和消费市场,促使新格局的和谐发展。

2.2.2 转变生产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补齐短板,促进供给侧改革的进程。尤其是“农产品生产者要对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成本M行分类管理,以更好地实现经济管的目标。地方相关农业部门要按照当地农村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和条件,以及农业发展的限制条件和农民合作组织进行承包土地建设的实际情况,加快对农村地区农业生产的精英力量和带头人的培养和培训,使其能够有效地应对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状况,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办法。为了完善市场机制,实现改革的目标,必须要加大农业政策的扶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财政和税收结构,制定相关政策保护农产品价格,适当的进行农业补贴,加大金融投资力度,制定农业保险政策,促进农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引进先进的灌溉技术等基础设施领域,进行机械化,规模化种植,探索多种生产形式和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业基础服务,开展各种新型的农业种植技术,深入推进示范社创建,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着力打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同时也要大力发展具有相当规模的家庭农场、以种植和养殖为基础的生态家庭农场。推广农业生态循环模式的试点工作,让农村的农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同时让生态环境也得到一定改善。

参考文献

[1] 杜俊涛.异化理论视域看高职高专学生消费问题[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2,(1).

[2] 周忠艳.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相关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

[3] 王书洲.关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的研究[J].新经济,2016,(6).

[4] 张首魁.深化供给侧改革的基本遵循:创新发展[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6,(1).

[5] 甄雪刚.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及前景[J]..商界论坛,2015,(49).

篇5

新疆农村居民消费情况

1978年以来,新疆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显著提高。2008年新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为2683.93元,较1978年增长20.49倍。

与全国相比,新疆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从绝对值看,2008年新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比全国人均低976.77元;从增长速度看。1978~2008年,新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年均增长10.59%,低于全国同期增速1.6个百分点。

与全疆平均水平相比,新疆农村居民消费增速缓慢。1978~2008年,新疆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720/o,比全疆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低3.95个百分点。由于消费增速缓慢,新疆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消费量差距日益扩大。1978年,新疆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9.65亿元,占全疆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4.08%;2008年,新疆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47.60亿元,仅占全疆的14.39%,比1978年下降29.69个百分点。

各地区间的农村消费差距不断扩大。2008年昌吉州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4569.15元,和田地区则为1455.60元,两者之比为3.14:1,而1990年两者之比仅为1.68:1。

扩大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

(一)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发展农村经济,增加新疆农村居民收入

实证分析表明,收入和消费支出是高度的正相关关系,居民收入水平在一定时期内的持续增长是决定消费者拥有较大购买力的先决条件,是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规模扩大的直接动力。因此,增加居民收入是提高新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必要条件。增加新疆居民收入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增加政府财政支农力度,完善财政支农体系

新疆农村地区的和谐发展,离不开国家的财政支持。应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同时,针对新疆农业生产风险较大的情况,继续完善农业生产补贴体系,逐步扩大农业补贴范围,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并建立有利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税收制度。

2.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

一方面,国家应通过农产品补贴政策,引导农户改变农产品品种较为单一的状况,努力实现农产品品种多元化,并努力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另一方面,要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地区比较优势不能充分发挥,是造成农产品销售难和农业比较效益下降的主要原因。没有特色也就没有优势。因此,在调整结构中,应从国内外市场需求出发,按照专业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建设集中连片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从而在整体上增强新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拓宽农村居民非农产业的收入来源

新疆农村居民非农产品收入来源较为单一,主要为农村家庭经营非农产业。在这方面,政府应大力支持农民家庭发展非农产业,逐渐增大非农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

在这方面,应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非农转移,不断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具体可采取的措施有:(1)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实行“订单”培训,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输送新型劳动者;

(2)通过政府购买公益岗位的方式,进一步拓展援就业岗位;

(3)完善农村就业制度,为农民创造平等竞争的劳动就业机会。对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各类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及财政奖励。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继续开拓农村市场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新疆各级政府应借西部大开发之机,用活用足国家的政策,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交通、通信、卫生、医疗、饮水、教育等各方面条件,加快建立和规范农产品市场,为农业消费品市场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农村基础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既能促进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在农村市场的销售,又能缩小城乡差别,引导商家重视农村消费市场。

2.加快对农村市场的开拓

在开拓农村市场方面,工商企业一定要根据农村市场的特点和农民消费需求的趋势,加快开发和生产适合农村消费的商品,增加农村市场的有效供给;同时,要转变观念,把农村作为商品销售的重要市场,采取灵活多样的促销手段,及时把农民所需的商品运到农村,使农村购买力得以实现。

3.重视发挥城市市场对农村市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努力形成城乡消费品市场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近几年来,随着新疆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公路的延伸,发挥城市市场对周边农村市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的条件已基本具备。在这一有利环境下,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城市的商贸流通企业将一些新型业态网点和服务业网点逐步延伸到小城镇,如超市。连锁店等下乡,弥补农村市场新型流通业缺乏或比重过低的局面,让农民也得到平价、安全、优质、实惠的服务。

(三)继续完善消费环境,合理引导消费

应严厉打击各种消费欺诈行为,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规范市场行为,并制定尽量细化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使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更具可操作性,为保护消费者正当权益提供法律保证。

在此基础上,应积极引导城乡居民树立消费新理念:第一,应大力对合理消费观念的宣传,改变传统消费观念,使人们树立“生产是为了消费,消费才能促进生产”的消费观念;第二,加强对各类商品使用功能知识的教育,让消费者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消费品知识,从而增加消费需求;第三,要积极推广信用消费等现代消费方式,通过消费实践来引导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更新。

(四)强化信贷消费。配套信贷消费法律法规

首先,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鼓励开展信贷消费,同时要大力普及信用文化,加快信用立法,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规范和鼓励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的发展。其次,政府及金融等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发展农村消费信贷。由于农村的环境、生活条件、经济状况等与城镇居民有很大的差别,因此需要建立具有农村特点的信用体系,逐步扩大住房消费信贷规模,增加品种,拓宽消费信贷领域,确定合理的消费信贷利率,使更多的农民能接受信贷消费方式。

篇6

本刊讯(记者 王欢)1月1日,2016武清特色农产品展卖周在天津市武清区环渤海绿色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拉开帷幕。作为2015年武清区惠民工程之一,持续一周的展卖周由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政府主办、天津正中农贸市场开发有限公司承办,汇聚了40余家武清本地龙头农贸企业以及近100家周边区县和外埠知名农贸企业,本地市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国内名特优农产品的“一站式”购物体验。

展销大厅里,杨村糕干、猫不闻速冻食品、学清公社黑色系列农产品、东马坊豆腐丝、田水铺青萝卜、益捷绿色食品猪肉、黑马蔬菜、绿翅肉鸡、和平挂面、有机杂粮等武清特色农产品,以及盘锦蟹田大米、北京顺鑫农业集团系列快餐产品、东北绿豆酒、东北绿豆粉丝、东北有机小杂粮、内蒙古羊肉、内蒙古牛肉干和奶豆腐等国内名特优农产品一应俱全。寒冷的天气并没有使消费者的购买热情“降温”,琳琅满目的特色农产品吸引众多市民前来选购。为扩大农产品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开幕式还举行了特色农产品签约仪式,几家农产品供货企业和销售企业现场签约。此外在现场表演的精彩文艺节目也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

正中农贸市场开发有限公司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说,“此次活动旨在充分推介武清名特优农产品,提升武清‘放心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探索农产品供给侧改革路径,进一步丰富全区节日消费市场,惠及服务当地及周边群众。此次参展的百余家农贸企业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全国名特优品牌,不但地方特色突出,而且绿色安全、品质优良、价格合理,市民在活动期间购物满100元即有好礼相送。为切实保障食品卫生、商品质量和市场秩序,我们将履行好监督、管理职能,真正将本次展卖周办成一次采购盛会,使广大消费者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据了解,近年来武清区始终将农产品品牌建设作为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政策、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目前该区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8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00余家、“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70余个,共培育出猫不闻速冻食品、黑马蔬菜、可居食品等15个农产品著名商标,田水铺青萝卜、西肖庄黑色农产品被核准为地理标志商标,学清农产品、大黄堡鱼被注册为农产品集体商标。

篇7

特色品牌农业是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的有机结合,它摒弃传统农业经营模式,是一种依靠特色占市场,凭借品牌提效益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王中川认为,特色品牌农业是以农业生产高新技术应用为支撑,以城镇居民为主要营销对象,并通过打造知名农产品品牌和实施品牌营销,最大程度提升农产品的附加价值,确保农户利益最大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该定义突出了品牌,却没有说明特色,因而不能说是特色品牌农业。笔者认为,特色品牌农业就是特色鲜明、品牌响亮的农业,它的标志是特色品牌农产品。特色品牌农产品是一种通过生态化和标准化生产、加工的品质鲜明、声誉口碑好、影响范围大、适合中高端消费的一种植物、动物、微生物产品或原料型加工产品。    

在特色品牌农业中,特色是发展的基础,品牌是发展的保障。“特色”的关键在于“特”。所谓“特”,应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产品种类少而精,企业才有精力和能力做得专业,才有实力和机会赢得消费者的“芳心”;二是产品质量独特,与众不同,就是“别人没有而我有,别人有而我优,别人优而我专”。所以走特色的发展道路总能独具特色、独领。品牌则是以产品质量和安全为基石,以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认识、信赖、情感总和为制胜点,做让消费者“吃得地道和安心、用得专业和放心”的农产品,并在消费者心里树立良好形象,从而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不断发展。

品牌农业的理论基础

1 品牌是价值的凝练和升华。

新时代的发展使得品牌成为商界瞩口的焦l从,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有效武器。因为品牌源于产品,但却远远高于产品,是产品质量的保证。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川曾说过,品牌在本质上代表一种承诺,这种承诺是品牌价值的凝练和升华,是卖家对买家在产品特征、利益和服务等方面的承诺。

2 品牌是质量的表征。

当人们不知道何种商品的质量较好,又不可能逐一品鉴时,常常相信品牌产品,因为品牌产品得到社会行业或同类消费者的认可。尤其是有机、绿色、地理标志等农产品,通过特定行业标准生产认定,代表特定质量水平,更使人们相信和购买。

3 追求品牌是人们对高价值商品的体验困。

在人们收入提高后,消费水平和消费标准也相应提高。对中高收入人群而言,体验品牌的质量和功用,消费与收入吻合的品牌商品,既是消费需要也是自身地位、自身价值的体现。不仅表现在自己消费,也表现在向亲朋赠送品牌产品。即使一些收入不高的青年人,追求品牌商品、消费品牌商品也是一种满足虚荣心的攀比行为。在当今社会,人们追求品牌已突破品牌价值的局限,更多的是身份、地位和自身价值的象征,是人们满足心理需要的一种方式。

特色品牌农业的理论基础

篇8

关键词:农村消费市场;内需;社会保障

中图分类号:F713.582 文献标识码:A

2008金融危机以来,国家的刺激措施实施后,作为内地市场最重要部分的农村消费市场并没像政府希望的那样活跃进而拉动总需求的持续扩张,反而呈现出低迷走向。笔者认为这种情况是收入差距拉大造成的。要想进一步打开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内需,必须调整收入分配的格局,给予农村更多的政策支持。

一、刺激农村消费需求的重要性

从起因来看,中国之所以不能在这场危机中幸免,主要在于中国以出口为主的经济增长结构。08年金融危机让中国出口贸易严重缩水,丧失了国际市场的政府和企业才意识到拉动内需的重要性。如果国内需求旺盛,形成产销链条的链接,形成内销为主出口为辅的经济增长结构,中国经济就能在国际经济环境中就能处于相对独立,安全的地位,从而减轻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损害。经过两年时间的调整和发展,中国经济似乎恢复繁荣,但作为国内主要消费市场的农村消费市场仍然低迷,内向型增长结构未形成,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从结果上来看,中国作为第一人口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60%,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群体,如果能让老百姓尤其是农民的存款进入流通,就能为生产者提供足够大的消费市场进而恢复生产,进而维持我国经济的持续正常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所做测算显示:“农村人口每增加1元的消费支出,将对国家经济带来2元的消费需求;在农村人口中对任何家电产品的普及率增加一个百分点,就可增加238万台(件)消费需求。”农村消费需求提升对“扩大内需”目标的实现是至关重要的。

二、农村消费需求低迷原因及影响

国家统计局的2005年的数据指出,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比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落后整整10年。造成消费差距的原因如下:

(一)收入水平决定消费水平。由于政府对农副产品价格的控制,同时,农业生产资料的成本如化肥价格的不断上涨,种地得到的收益越来越少,与之相对,进城务工的收入成为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由于文化水平所限,多数农民属于非熟练工人,只能从事一些附加值产出较低的简单劳动,劳动力收入就相对较低。按照统计部门的数据,全国农民工的年收入平均水平是8000元上下,相对于城镇正式工人15000元左右的水平。这种差距的结果是一方面城镇居民对耐用工业消费品的需求饱和,开始向住宅、高新产品等多方面升级。而农民的收入主要投向建房和子女的教育,耐用消费品少人问津,导致消费断层产生,给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带来困难。

(二)农村公共产品的缺乏严重制约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农村居民收入虽然相对较低,但不代表他们毫无购买力。金融危机以来,国家制定了家电下乡、机动车换补贴等政策刺激农村消费,但为何农民消费积极性仍然低迷呢。原因就在于农村公共品缺乏。对于广大农民而言,很多耐用消费品即使买回去,使用条件也不成熟。买来彩电,由于农村未铺设有线电视网而无法实现“有线”;买来冰箱,由于农村电费过高而不符合经济原则;买来洗衣机,却没有水龙头。由此可看出农村消费环境的恶劣。配套设施不到位,使得很多耐用品难以打开农村市场,反观城郊的农村,由于城市设施建设的辐射效应,耐用消费品就颇受农民欢迎。这反映了农民不是不需要消费,而是不愿意浪费型消费。

(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滞后也大大削弱了农民的消费热情。养老保险、基本医疗等保障的缺失使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加,为了年老也能继续维持基本生活水平,农民不得不储蓄防老。另外,逐年增长的教育支出也迫使很多农民咬紧牙关存钱,于是更加谨慎购买,节制消费,尽量把更多的钱存入银行。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影响了社会总需求,削弱了市场消费需求的后劲。

三、政策向农村倾斜,刺激农村消费需求

(一)提高农产品价格,加大对农户的补贴。收入是消费的前提,没有收入任何刺激和激励措施都是空谈,要拉动农村消费,需要国家给予实在可行的政策倾斜。近年来,农产品价格虽经历了几次上涨,但农民获得的收益与其付出并不对等,这是由于国家为稳定物价一直抑制农产品价格,进而保障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而这是国家政策在初次分配上对农村的不公平。因此,在收入进行初次分配的市场阶段,国家应放宽对农产品价格的抑制,提高农业生产要素在收入的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重。同时,借鉴欧美国家经验,如脱钩补贴和种植面积补贴形式,加大对农户的补贴。

(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农村生产生活基本配套设施不到位限制了农民的消费积极性。这种局面的改变需要政府部门从长远利益出发,科学规划,落实养护责任,加大后续投入和管理,使农村项目建设发挥长期效益;其次还要加大资金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资金实行国家、省、市和县的分级配套政策,但多数县、乡财政对基础建设都感觉有心无力。要想改变农村这一现状,只有靠国家财政的加大投入。第三,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共建共享的基础设施网络。如建设路网、电网、通讯信息网、教育文体娱乐设施网、以农村饮用水工程和农田水利设施项目为重点的水网、以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为重点的环卫设施网等“六网”联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三)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降低农民消费顾虑。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国改善国民生存质量,提高消费意愿与信心,进而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捷径。通过收入再分配,加大对社会保障的财政支持,加快新农保进程,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改善农村医疗保健设施,提高贫困人员生活质量,使农民更多的享受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福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医疗、贫有救济,对未来生活的安全感增强,对于当前消费的顾虑减少,从而提高消费意愿,不至于造成过多储蓄的现象。

参考文献:

[1]朱杏珍.收入差距与启动内需[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1,2

[2]张梦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村消费[J].消费导刊,2009,5

[3]社会保障研究组.养老保险覆盖面扩大即可持续性分析[J].统计研究,2008,12

[4]陈铭.对我国促进内需政策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09,5

[5]杜辉,李仲明.从收入分配的角度阐释我国居民消费不振[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篇9

本文对黑龙江省宁安市果蔬产品流通现状进行了描述,从批发市、流通体系、机制和流通服务业等方面提了出果蔬流通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四点对策建议,试图为促进宁安市果蔬产品流通而提供理论参考和智力支持。

【关键词】

果蔬产品;农产品流通

宁安市是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下属的一个县级市,自然资源禀赋好,具有多重从事果蔬经济作物生产经营的优势,然而农产品流通的滞后问题,一直影响着当地果蔬产业的发展。由于农产品生产的地域性与消费的普遍性、生产的季节性与消费的全年性之间的对立,使得农产品流通成为化解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变现农产品价值、创造农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活动,因此,农产品流通是否高效、畅通,关系到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根本利益。近年来,随着居民支付能力的急速提高,农产品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这就要求突出做好新型、高效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设工作。

1 宁安市果蔬产品流通的现状

果蔬产业是宁安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历来是牡丹江和远东地区的菜篮子和果篮子。宁安市委、市政府始终将蔬菜水果产业作为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尤其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果蔬。上世纪90年代,宁安市已经编制并逐步实施了调整粮经生产结构的发展规划,旨在提高经济作物的生产面积。目前,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3万hm2,其中,果蔬生产面积占到45%。当前,宁安市每年生产的果蔬产品主要销往内地与国外,其中,大部分销往国外,例如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地。总体上看,目前,宁安市多元化果蔬流通体系初步建立,多形态流通模式与多种成分流通机制并存,流通绩效初步取得。

2 宁安市果蔬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宁安市果蔬流通市场取得初步的发展绩效,市场得到一定程度的发育,但是由于诸多问题的存在,甚至一些问题已经成为宁安市果蔬流通市场发展的瓶颈,一定程度上羁绊宁安市果蔬流通市场的发展。

2.1 批发市发展不足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基本依托。一方面,宁安市规模化专业批发市处于缺位之中,大宗农产品销售活动主要发生在农村自然状态下的小集贸市场之中;另一方面,勉强能称得上批发市场的小规模农产品市场,也没有摆脱传统的交易方式,交易手段相对落后,进而使流通与销售的作业载荷偏低。总体上看,目前宁安市农产品市场体系面临着缺少交易量大、知名度高、辐射范围广的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问题,导致宁安市现有市场平台,既不能支撑本地农产品顺利地流入全省乃至东北区域,又不能对外地客商产生强大的吸引力,难以打造诸如山东寿光一样的驰名品牌批发大市场的效应。

2.2 流通环节不规范

流通环节不规范一则表现在流通环节过多上面。胡定囊研究表明,我国水果流通过程中的总浪费率达到30%左右,蔬菜的总浪费率达到了45%。据数据显示,宁安市果蔬产品在采摘、包装、运输、储存中的损耗率在10%-20%左右,但与欧美发达国家蔬菜流通环中的5%损耗率相比较,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二则表现在流通浪费导致流通成本居高不下上面。宁安市的果蔬产品流通模式经过层层批发、多级零售,每一个环节均至少加价5%至10%,这些成本最终都会转嫁到零售价格中;宁安市的种植散户较多,给收购和运输造成了困难,又为高额浪费问题重重地增添一个砝码。同时,宁安市没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不能对本地果蔬产品流通进行企业化管理,进而缺失减少和杜绝流通浪费的管理平台,这便为浪费引致流通成本过高又浓浓地平添一笔黑油彩。

2.3 流通技术落后

宁安市果蔬农产品流通技术落后主要表现三个方面,一是果蔬品运输装备技术落后,缺乏现代农产品物流作业的元素,特别是冷链运输装备严重缺失,导致农产品流通露天常温作业问题的彰显,进一步催生低保鲜率和低保活率的问题;二是包装技术缺乏,农产品包装仍采用传统工艺,如捆装、简易塑料包装进入农产品消费市场,甚至不经过任何包装直接进入消费市场;三是流通管理技术落后,宁安市农产品流通尚不存在流通管理配套系统,绝大部分的流通都是经纪人各自组织,他们依赖少量和十分简陋的设备开展最原始的流通管理,不具备诸如现代检测、分类、电子信息采集和编码、信息处理与传输、称重和结算等管理条件。

2.4 流通服务体系相对滞后

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是指为农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提供综合配套服务的体系。现行的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主要包括生产服务层、流通层和消费服务层。宁安市的流通服务体系相对滞后体现在服务主体薄弱和服务内容单一等方面,从生产层次来看,流通服务项目单一,服务质量低。从流通和消费层次看,流通服务表现为单一的交易服务,缺乏现代流通方式相适应的金融、信息、物流及网上模拟等全方位的配套服务。

3 问题成因分析

3.1 政府作用有限

政府调控农产品流通的作用滞后于农产品流通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为政府对农产品流通工作的指导和管理相对不足,宏观调控乏力;缺乏着眼于长远考虑的宁安市农产品流通发展的整体规划;针对促进农产品流通和食品安全的政策体系,还没有形成;政府对农产品流通企业的支持性政策也相对缺乏;财政资金对农产品流通投入较少。有限的政府支持,自然不会推动宁安市农产品流通批发市场形成与发展,同时,流通规范性的形成、流通技术的改进,乃至流通服务业形成与发展都将沿着自然演化的路径而进行。

3.2 产品品牌建设不足

产品品牌是市场从小到大,从无序到有序发展的催化剂,也是农产品流通的剂。某种农产品品牌形成之后,消费者对其将逐渐地建立起消费偏好,推动交易额发生由少到多的演变,由此带动批发市场和规范流通的形成,以此来迎合日益扩大的交易需求;品牌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需要各种流通技术做支撑,由此带动流通技术的形成与发展。依托流通技术,特定品牌产品会被保质保量和及时地送达消费者手中,使消费者对特定品牌的偏好被强化,进而推动农产品流通平滑地发展。目前,虽然宁安市已培育涉农商标380件,占牡丹江市涉农商标的37.6%,但是品牌的知名度差,认知度低。这种品牌建设的窘境无助于宁安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形成、规范流通的生成与流通技术的发展。

3.3 缺失流通规划与市场机制不健全

目前,宁安市农产品流通存在下面明显问题,即市场存在随意建设,空间布局分散,规模偏低,设施简陋等问题;流通节点关联秩序混乱,各类市场重叠交织;生产者、中间商和消费者之间的隐讳关系盘根错节,流通市场的公平差和透明度低,海外市场规模发展缓慢;市场管理规范与传统流通习惯相矛盾,流通监管流于形式。这一切都在指明宁安市农产品流通存在流通规划缺失和市场机制不健全的症结,正是这个症结长期得不到破解,才有诸如批发市场难已出现,乃至其它问题的演生。

3.4 流通信息平台建设滞后

农产品市场信息是联系农产品产、供、销的纽带和桥梁。宁安市农产品市场信息流通不畅的主要表现是广大农村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滞后,传统媒介并没有成为农产品市场信息的重要渠道。宁安市果蔬品由于信息资源匮乏、信息开发资金不足、信息结构不畅、信息交流网络不健全等原因,导致农产品流通相对落后,进而阻碍了批发市场的顺利形成,同时流通服务体系的建设也因此受到抑制。

4 对策建议

4.1 多维度加大政府的支持

第一,政府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贷款规模,从而扩大其生产规模和精深加工能力。第二,根据生产标准,政府职能部门对农产品出口企业资格审查,并赋予达标企业进出口经营权,并创建农产品的出口保险机制;第三,在“绿色通道”的基础上,政府应该建立各级公路车辆准入制度,降低或免除公路运营费用,同时在燃油上面进行补贴,以此减轻农产品流通总成本和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第四,政府鼓励宁安市进行“一村一品”的生产安排,逐步引导各类专业化生产走上规模化发展道路,引导农户利用物理、生物防治和农业生产工艺的方法,生产无公害的优质农产品,依靠专业种植、规模生产和农产品高质量的优势,打造流通商向产地市场聚集的向心力。

4.2 健全果蔬产品流通体系与机制

层次分明和完备高效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是流通市场有序和繁荣的根本前提,也是实现优胜劣汰,引导宁安市内销和展开对外竞争的基本平台,为此,宁安市需要突出做好下的基本工作。第一,完善批发市场体系。合理规划批发市场的布局;重组合并效率低下和重复建设的批发市场;扩建、升级改造运行良好、管理规范的批发市场;在特定作物主产区建立专业型批发市场;在大型农产品生产基地新建一批批发市场。第二,规范市场准入机制,严把源头关。严格落实入市者的责任,认真审查入市者的资格,定期检查入市者的经营行为;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质量可追溯体系;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责任制、辖区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推动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第三,落实监管机制,规范市场操作。监管机制分为政府监管机制、市场监管机制、自我约束机制,三种机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完善监管制度要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另外加大监管力度,以政府监管为主,对监管人员明确定岗,并定期进行考核。

4.3 推进果蔬品信息平台建设

市场经济越是发展,贸易越是全球化,市场信息的导向作用就越明显,信息网络的作用就越重要,因此应该有针对性地完善宁安市信息平台的建设。首先,由专家展开调研并充分论证合理的信息节点布局方案,然后政府利用行政力量,整合市内各地区各种农产品流通相关的信息网络资源,构建全市集中统一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平台。其次,依托宁安市合作经济组织实体,做好农产品流通信息收发工作。政府利用政策为合作经济组织装备农业信息收发装备,并根据信息供给的数量与质量给予适当的奖励。

4.4 做好品牌建设工作

一则,做好品牌整合的设计工作。利用香瓜、西瓜和木耳等已有品牌市场优势,设计带有宁安市浓郁特点的农产品统一品牌,并使之覆盖到宁安市的所有农产品;二则按照“健康的环境才能生产出健康农产品”的理念,加强宁安市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打造优质农产品的形成条件,从而为本地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奠定环境基础。三则,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规范体系的建设。依托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并按照高于国家标准的原则,围绕“农产品品种、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规范、产品质量与安全、包装标识与贮存、检测检疫技术”等各层面,加快制定高标准的规范体系,以此为基础,构建食品放心工程,夯实宁安市农产品品牌建设的质量基础。四则做好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依靠地域历史文化特色,注册文化地理商标。

【参考文献】

[1]黎元生.农产品流通组织创新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1).

[2]罗必良.中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4).

[3]袁永友,周启红,陈万卷.中部地区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优化探讨[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9(6).

[4]杨薇.中美农产品流通政策比较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

[5]任兴洲.我国农产品流通形式的发展现状与完善思路[J].市场营销导刊.2007(5).

[6]丁华“.四流”协同理念在新型农产品流通模式打造中的体现[J].经济经纬,2007(3).

[7]赵利梅.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J].农村经济.2007(7).

[8]祝春秀.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实践与问题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0(6).

篇10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支付能力;消费环境

中图分类号:F32;F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0)01―0088―04

国内最终消费包括城镇消费和农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远远低于城镇居民,而且两者的差距还在扩大。20世纪80年代,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是农村的2.3倍左右,到20世90年代以来,扩大到3.6倍左右。我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6.06%。农村比城镇人口,消费水平又低,消费增长潜力大。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与城镇居民消费不仅在消费水平上,而且在消费结构上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且城乡消费差距还在持续扩大。挖掘农村消费市场,提高消费水平和改善消费结构,有利于拉动经济平稳增长。本文希望分析制约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政府制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消费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一、制约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

1.收入水平低,增长速度较慢,贫困人口多。

收入是决定消费能力的根本性因素,农村居民的低收入水平决定了他们消费能力较弱。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收入逐年提高,2007年人均收入达4140.36元,比1990年增加了3454.05元,增长了5倍多;同期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加了13392.4元,增长了9倍;1990年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是城镇家庭人均收入的45%,2007年这个数据降低到28%,这表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增长量大,但与城镇居民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还在不断扩大。这些数据只是反映城镇家庭和农村家庭人均货币收入的差距,如果我们把城镇居民享受的福利、住房补贴、实物补贴、医疗补贴、教育补贴等考虑进去,城乡收入差距会更大。从表1也反映这种差距的变动趋势。

按照我国设定的人均年收入低于785元的农村贫困线标准(国际通行标准是每日每人1美元,每年约为2500元人民币),在2007年未,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数约1500万人。如果按照国际上通行标准来确定,农村贫困人口数远大于这个数。2009年,我国将绝对贫困线标准提高到1196元,按此标准确定贫困人口数,将新增绝对贫困人口近3000万人,而且大约90%的绝对贫困人口属于农村居民。特别对于广大西部地区更是如此。

2.消费观念落后。

受根深蒂固的传统消费心理、消费习惯及消费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具有几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消费观念保守,奉行节俭持家。消费只是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精神文化消费、教育消费相对较少。二是积累性消费特点突出。农村居民日常生活开支较少,消费比较集中,如房屋建设、子女教育、婚嫁等方面的支出占收入的比重较大,多年积累,一次性大量消费。三是求实、求廉购买动机明显。虽然农民的收入有较大的提高,支付能力增强,价格对他们的购买决策有很大的影响。四是消费的趋同性和从众心理较为明显。农村居民购物信息闭塞,对商品信息缺乏直接的了解,对商品的认知受亲属、乡邻等他人的影响较大。表2反映了城镇和农村居民各类型消费构成情况,这是收入水平和消费观念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从表2发现城镇和农村消费所占的比重最大的都是食品。农村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比重)略低于城镇,似乎农村消费水平高手城镇,这与实际情况不符。究其原因是农村居民消费的食品大部分属于自给性农产品,而城镇居民消费的食品来自于市场购买,农村食品消费统计数据偏低。医疗保健有较大的较强的刚性,虽然农村城镇医疗保健消费比重低于农村,但是绝对值远远高于农村。农村居住消费比重远远高于城镇,而农村的衣着、文教娱乐及用品的消费比重远远低于城镇。农村居民消费观念落后是影响消费水平提高的主观性因素。

3.消费环境差。

除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水、电、路、通信等消费硬件设施较完善,消费市场秩序相对规范,消费环境条件总体上有利于刺激和满足居民消费外,我国绝大多数农村为农业主产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农村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农民消费受到抑制。农村居民分散,购买力低,商业盈利能力差,阻碍了诸如便利店、连锁店等业态的现代商业发展。第一,商业业态单一落后,购物环境差。农村商业网点少,主要是个体店铺和集贸市场业态的商业形式,经营规模小、环境差、商品周转率低、商品流通成本高。这些业态的商业形式商品品种单一、品质低、服务能力差,假冒伪劣商品充斥于市场。目前我国农村市场实行连锁经营的交易额占农村交易总额的比重不足10%,夫妻店、食品店仍然是农村生活品流通的主要环节,农村超市等新型业态发展滞后。第二,没有形成完整的商品物流服务体系,物流成本高。农村交通道路等级低、没有形成网络体系、物流设施装备差、物流信息化水低,难以形成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商品经营户购销以自营物流为主,效率低、成本高。第三,商品消费条件不完善。电视、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脑等家用电器,没有电力、自来水等条件,就无法使用;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没有良好的交通道路条件,也会影响其运行。虽然经过这几年国家对农村电网、乡村道路、电视信号接收设施等农村基础设施进行了大力的投资,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镇相比,还相当落后,农村居民对家用电器、交通运输工具的消费使用受一定的限制。

4.消费支出预期具有不确定性。

农村居民不仅要承担自然灾害风险,还要承担社会和生活保障的风险,愿意把收入作为一种风险金储蓄在银行,降低了即期消费欲望。农村居民未来的消费主要包括子女教育、改善家庭住房、养老和医疗,这些消费费用还在不断地增长,不确定性很高。虽然,国家已经在农村实施了新型合作医疗保险,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部分地区推行了养老保险制度,大幅度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是仍然还要承担一部分不菲的医疗和教育费用,对收入不高的农民来说,仍然是沉重的负担。绝大部分农民没有养老保险,除了子女提供赡养费用外,年老的农村居民基本上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深入,失去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多,他们虽然获得了一部分的补偿,但与预期的支出增长幅度相比,微不足道。农村居民必须把当前的一部分收入储蓄起来,以备将来医疗费、养老等不可预期的费用支出,这必然影响即期消费欲望和购买能力。

二、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的措施

消费机理表明,消费运行的良莠,对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和功效,有着决定性的意义。首先,消费是经济整体增长的最终动力。其次,消费具有独特的检测机制和反馈功能,它是度量经济运行效率和效益的“测量器”,又是引导经济运行不断改善的“指示器”。再次,消费也决定着财政金融政策的实践效果和转移支付的实现力度。我国经济已经从供给约束型经济转向需求约束型经济,这就要求必须把扩大有支付能力的国内最终需求,作为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城镇消费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农村消费水平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进一步挖掘农村市场的消费需求,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重要内容。

(一)强化支持农业生产发展的力度,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虽然目前有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从事非农生产和服务,农村居民收入包括农业生产收入和非农生产劳动报酬,收入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农业生产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稳定增加农村居民的农业收入,是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的根本。笔者认为提高农业效率和效益应采取以下措施。

1.加大政府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我国农业生产组织是以农户为单位,缺少大型农业组织,规模小和资金少,对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如田间道路、浇灌渠道、乡村公路等的投资建设无能为力。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具有准公共品的属性,政府应该把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纳入财政开支的范畴。加大投入,建设和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系统,改善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2.创新生产经营模式,优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结构。

我国主要以一家一户的为单位的农业生产组织,规模小,但还要承担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双重任务,经营模式落后。一方面,必须大力发展以经营农产品为主的流通组织,促进农产品的销售。流通组织专门从事农产品销售,了解农产品市场需求;农民专门从事农产品生产,熟悉农业生产。发展农产品流通组织,理清流通组织与农业生产者之间的价值分配关系,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进行合理分工,有利于农业的专业化经营。另一方面,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组织,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农业机械在一家一户的生产组织中难以发挥作用,生产效率低。组织农户之间建立生产合作组织,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生产效率。农业生产组织开展横向和纵向合作,创新农业生产组织模式,是提高我国农业生产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3.创新农产品交易模式。

农产品生产周期长,而且需求弹性小、供给弹性大,农产品价格呈发散的蜘蛛网结构,农业生产者面临巨大的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农业增产不增收并非偶然现象。我国农产品以现货交易为主的交易模式,不具备发现未来商品价格的机制,难以回避价格波动的市场风险,而期货市场具有抑制商品价格波动的功能。当前我国上市交易的农产品期货品种还很少,很多粮食价格风险没有转移的场所和机会,因而无法反映农产品整体市场价格信息,并不能为农民提供有效的比较价格,也远远不能满足众多需要生产经营者进行套期保值交易来规避农产品现货市场价格风险的需求,大大制约了农产品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功能。扩大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交易范围和规模,特别是扩大大宗农产品期货交易市场,如小麦、水稻、玉米、黄豆、油菜子、猪肉、牛肉等,有利于农民进行生产决策,避免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合理调整农产品结构和规模,降低农业生产风险,稳定农民的收入水平。

4.扶持农业生产服务组织和农业生产资料企业的发展。

发展农业生产涉及种植、饲养、农药等技术服务组织,涉及农机、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企业,涉及农产品流通、物流、加工等农产品流通企业。这些企业或组织运行的成本和效率,直接影响到为农业生产所提供的服务或产品的价格和质量。大力扶持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技术服务、农资生产、流通、加工等企业组织的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5.扶持农业保险发展。

随着气候的恶化,极端恶劣的天气频繁发生,加大了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风险,保险是抵御农业生产风险的一种手段。目前国内商业保险不愿意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究其原因是农业保险比其他商业保险的风险更大,农业保险利润微薄,甚至要承担亏损的风险。政府应该设立政策的农业保险公司,以扶持农业保险业务的发展,降低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风险。

(二)加强对农民劳动技能的培训,提供就业信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开展农业生产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让一部分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并保证这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才能大幅度地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农村剩余劳动力缺少非农劳动技能,特别是缺少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劳动技能和知识,一般只能从事不稳定的低报酬重体力劳动,加之就业信息闭塞,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虽然政府已经出台了农民工培训的相关政策,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却有许多问题。一是忽略农民工对技能和知识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二是只注重技能培训,不注重文化素养培养。三是缺乏系统规划和制度保障。政府应根据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劳动力需求的实际情况,全面、系统地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工作,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素养,并扶持劳动中介组织发展,加强管理和引导,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提高农村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

(三)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农村居民的消费信心

农村居民面临自然灾害风险、养老风险、收入的不稳定性风险、支出的不可预期性风险,加剧了农民持币的动机,以应付未来的消费支出,降低了即期消费意愿。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向农村的财政性转移性支付力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农村居民对未来的不安全感,增强消费信心。

(四)完善农村消费信贷市场,提高农村居民的即期消费能力

我国消费信贷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消费信贷市场极不平稳,城镇消费信贷相对发展较快,而农村特别是贫穷落后的农村的消费信贷发展极其缓慢。农村的实际经济条件、消费信贷体系和运行环境制约了消费信贷的发展。政府和金融机构共同推进农村消费信贷环境的改善,如建立个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消费信贷的法律制度、创新消费信贷模式等等。针对不同的消费信贷品种和贷款对象的多元化需求,在利率、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实行差别化信贷服务,有针对性地设计和推出消费信贷业务品种,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开发创新,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扩大农村居民的即期消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