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统筹管理范文

时间:2024-02-20 18:06: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品牌统筹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品牌统筹管理

篇1

【关键词】 银行网点 设备 集中采购 资源统筹

1前言

由于集中采购能带来规模效益,这种采购方式越来越多的被现代商业银行运用到其采购活动中。作为一家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集中采购重点,过去一直放在系统软件、大型计算机及存储领域。随着数据上收的完成以及管理权限的上收等条件的不断成熟,农业银行逐渐将目光转向了分布最广、与客户关系最密切的营业网点电子化设备。下面结合工作实践,就中国农业银行营业网点电子化设备配置的现状、采取的战略及其效果以及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粗浅的分析。

2农业银行营业网点电子化设备的需求来源

中国农业银行拥有37家分行,到2009年底,营业网点数量达到24000余个,营业柜员数量达到16万,在四大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网点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营业网点作为农业银行对外营业最直接的实体,集中了所有与营业相关的应用系统及配套的电子化设备与网络、供配电基础设施。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对网点电子化设备的要求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网点转型对设备提出更高要求

网点转型是中国农业银行打造“世界一流银行”的工作重点之一。网点转型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网点分类、功能分区与柜员职能转变。这种改变直接导致了网点对电子化设备的分类使用需求;二是流程再造。根据打造流程银行的战略规划,网点要实现“凡是银行能做的不要客户做,凡是后台能做的不要前台做,凡是客户一步能完成的不分两步操作,凡是机具和系统能办理的不到柜面办理,凡是能集中的不分散办理”。这就要求引入扫描仪、影像仪等新型设备,要求部署更多、更先进的自助设备等。

2.2科技进步推动设备不断进步

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银行科技部门为网点引入了更为先进的设备与管理方式。包括将一些传统的“傻瓜式”设备替换为采用图形界面操作系统的智能设备、部署对智能设备的远程自动管理系统等,不但大大提升了用户的操作体验,也改变了网点设备的自动化管理水平。另外,随着大量基于开放平台开发的B/S,C/S架构程序的使用,对与应用系统连接的设备的驱动接口规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外部监管要求

银行业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行业,与其它的行业比较,会受到更多的管理、管制的影响,在系统中安装一些强制性的应用系统,如身份联网核查和身份证核验设备。

综上所述,由于环境的变化,使网点电子化设备的更新,由单纯的业务需求推动,转变为业务需求和科技需求,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多向推动的局面。

3农业银行营业网点电子化设备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农业银行营业网点电子化设备配置的总体状况与管理水平还远不能与日益增长的需求相适应,主要表现在:

3.1旧设备面临淘汰,新设备亟待到位

一些旧型设备已不能满足业务需要,面临淘汰,但数量庞大,要完全淘汰需要一定周期,而新设备如无法及时到位,势必影响业务顺利开展。

3.2设备品牌复杂,管理困难

由于农业银行营业网点电子化设备一直采用分行分散采购的方式,使设备品牌十分复杂。以网点UPS为例,全国共有49个品牌,很多小品牌的产品,在农行存量只有几台、十几台。过多品牌的存在,容易导致无序竞争,滋生不规范的采购行为。对如此庞大数量的品牌厂商进行管理也是让管理人员头疼的事,不但设备维护效率低下、成本高,也无法进行集中管理。

3.3设备无统一技术标准,增加了应用开发成本

由于设备品牌众多,同时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要求,使一些应用程序开发时,需支持多个品牌的外设驱动,大大增加了应用开发的成本。

3.4设备配置无统筹规划

由于银行的很多营业系统都对营业网点的设备有使用要求,如果没有统一的统筹规划,各系统分别提出自己的资源使用要求,势必造成资金的重复投入,使投入的资金产生浪费,或设备闲置,利用率低。以扫描仪为例,集中作业平台、集中事后监督、信贷管理、单证中心等系统都有扫描仪需求,这就要求对这些系统的设备需求进行统筹。

4集中采购与资源统筹战略

由于网点电子化设备个体成本低,种类繁多,管理线条长,甚至财务属性亦不相同,相当一段时间以来,总行对这些设备采用的是比较粗放的管理方式。而对设备的需求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需求呈现明显的精细化趋势,这就导致了网点电子化设备配置的现状与需求的不适应。

面对网点电子化设备配置带来的挑战,中国农业银行采用了集中采购与资源统筹的战略,即通过制定设备技术标准,总行集中采购与统筹设备资源配置等手段,来实现规范全行网点电子化设备配置管理的目标。

4.1集中采购

由于农业银行营业网点电子化设备数量需求庞大,如果将品牌范围限制在有限数量以内,将使中标厂商产生巨大的规模效益,而农业银行也将从品牌减少中获得管理优势,因此,网点电子化设备十分适合进行集中采购。

集中采购分为三个阶段。前期采购需求计划的汇总整合、采购方案的统一制定,组织招投标,以及后期采购合同的督促履行、采购效益的评估分析等。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环环紧扣。为充分发挥集中采购带来的规模效应,需要在各个阶段做好以下工作:

集中采购前,一是要制定完备的设备技术标准。技术标准要紧扣业务需求,满足业务使用需要,同时除设备的电气指标外,还要格外对设备的驱动、应用开发接口提出要求,使设备应用接口与农业银行应用系统可方便的对接,降低应用开发的复杂度;二是要提出明确的服务需求。由于网点电子化设备使用频率非常高,而其分布地域又十分广泛,厂家优良的售后服务不可或缺;三是要通过市场调研,了解设备在我行及同业的需求情况,了解分行需求,总结前期分行采购经验,为后续制定采购方案提供依据。

集中采购时,要根据前期的调研情况指定采购方案,采用适当的采购策略,既充分引入竞争,又适度保护行内存量大,分行推荐使用的品牌,淘汰那些规模小,服务差的小品牌,保障农行利益。

供应商中选后,原则上按照1个一级分行1个品牌实施分配。总行只提供入围品牌与入围价格,具体采购由分行实施。分行根据实际情况与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并分阶段为供应商评分,根据分行评分考核厂商服务水平,作为后续付款依据。

网点电子化设备的集中采购,有利于设备管理的规范化,提高设备维护效率,降低设备使用成本,也有利于全行资源配置统筹工作的开展。

4.2统筹资源配置

在设备集中采购的基础上,由于供应商、设备类型及对应的单价已明确,总行便具备条件将全行网点电子化设备的配置进行资源统筹,即由总行为分行统筹各类设备的资金,并根据每类设备的应用规划,为各类设备制订详细的配置方案。

通过总行统筹设备资源配置,一是解决了各项目所需设备的资金,有利于设备的及时到位;二是减轻了分行负担,由过去分行科技部门从零购指标当中要指标,变为了总行专项指标;三是有利于总行统一设备技术标准规划的实现;四是做到了精细化管理,避免了资金的浪费和资源的重复配置。

4.3取得的效果

通过以上网点电子化设备集中采购与资源统筹的各项措施,取得了多方共赢的良好效果。农业银行网点电子化设备设备品牌数量大幅减少,采购成本大幅降低。以扫描仪为例,扫描仪品牌数量由全国14个,减少为全国4个,其中量产型高速扫描仪采购价格,在某分行集采前已竞争较为充分的采购价格基础上,再度下降了38%。与此同时,分行由于得到了总行的专项资金支持,购买设备不再捉襟见肘,可以按照总行要求有计划的更换老旧设备;网点柜员使用的设备档次得到了显著提升:柜员终端将由字符终端替换为XPE智能终端,扫描仪由平板低速扫描仪替换为滚筒高速扫描仪,柜员认证由传统IC卡认证改为更先进的指纹认证,等等。另一方面,由于品牌收缩,一些小厂商被淘汰,入围厂商的市场份额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由于每省只分配一个品牌,使得当地厂商可以专注于本省的销售,服务水平也提升了一个档次。

5、尚待解决的问题

虽然中国农业银行营业网点电子化设备的集中采购与资源统筹战略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我们仍看到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5.1集中采购的效率问题

集中采购面临的一大问题是效率问题。网点电子化设备用途广,使用者众多,分行更新需求旺盛,而总行集中采购流程较多,周期较长,在集中采购期间,又不允许自行采购设备。因此如何缩短总行集中采购周期,加快集中采购进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5.2地区差异问题

中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很大,农业银行网点遍布全中国,东部与西部,城市与乡村,对网点电子化设备的使用需要,服务要求均不尽相同。虽然总行在集中采购的需求研制阶段,尽可能的考虑了各种因素,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会出现一些个性化问题需要解决。

5.3对分行管理要求提高

总行通过集中采购与资源统筹,实现了网点电子化设备的精细化管理。作为总行战略的具体实施者,分行需要对总行统筹资源进行再分配,对各类设备实施统一管理等,对分行的精细化管理水平要求更为严格。分行必须要努力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否则,就不能将总行的战略真正的落实。

参考文献:

篇2

一、目标任务

重点围绕××冬草莓、××枇杷、××二荆条辣椒3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切实维护品牌形象,不断提升品牌价值,加速构建西部一流、国内领先的品牌建设与使用体系。同时,加强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和市场营销,着力把公共品牌转化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生产力,加快推动成都近郊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基地建设。

二、建设内容

(一)打造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按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发展有机农业的相关要求,采取标准化生产方式,建设××冬草莓生产示范区0.5万亩,其中合江0.2万亩、永兴0.3万亩;建设××枇杷生产示范区2万亩,其中永兴0.1万亩、白沙0.7万亩、太平1.2万亩;建设××二荆条辣椒生产示范区0.3万亩,均位于永安。具体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做好提纯复壮,维护品种特性;二是积极引进新品种,提升产品品质;三是加强栽培管理,提高产出效益;四是加强产地相关指标的调查、监测和评价,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强化监督管理,统一宣传营销品牌和标识,杜绝不用、乱用和滥用地理标志产品品牌的现象。拓宽宣传渠道,利用报刊、电视、网络、广播等多种平台,推广普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有关知识。强化品牌营销,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合组织、行业协会、农村经纪人的作用,大力举办产品展销、一三产业互动节会、网上交易等多种营销活动,积极开发配套延伸产品,加快在大型超市、农贸市场、机场等设立××地理标志产品专柜,切实提高××地理标志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构建信息服务系统。建立地理标志产品信息查询平台,将已登记注册的地理标志产品进行汇总、公布,为经营者提供生产管理技术、相关法律法规、品牌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向消费者介绍地理标志产品的鉴别方法、维权途径等知识,并设立地理标志产品的统一包装,制定统一的使用办法,统一推进××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做大做强。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筹推进

成立地理标志产品品牌维护和使用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分管农业的负责人任组长,县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副组长,××质监局、县农发局、县财政局、县科技局、县环保局、县水务局等部门及有关镇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统筹安排相关事宜,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二)明确职责,分工协作

1、××质监局负责地理标志产品品牌维护和使用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任务分解等工作,加强产品质量抽查,注册地理标志产品的证明商标,指导业主正确使用地理标志,会同相关部门对违法使用地理标志的行为进行查处。

2、县农发局负责统筹推进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积极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加大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加快生产、营销等服务体系建设。

3、县科技局负责围绕全县农村科技工作的总体目标,抓好相关科技项目建设,认真落实科技奖励政策。

4、县财政局负责安排资金和监管资金使用情况。

5、县水务局负责指导有关镇做好水环境治理和农业灌排水基础设施建设。

6、县环保局负责每年对地理标志产品生产区域及周边的环境情况进行调查和整治,确保区域内水源、土壤等指标达到标准要求。

7、县气象局负责做好气象预报,及时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

8、县旅游局负责组织推动“一品一节”活动,促进一三产业互动。

9、××电视台、××新闻中心负责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作用,大力宣传地理标志产品,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10、有关镇要结合各自实际,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严格落实标准化生产相关要求。

篇3

关键词:会展旅游;发展模式;重庆

总书记在“314”总体战略部署中提出了“把重庆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率先在西部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定位。《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把重庆打造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会展之都’、‘购物之都’和‘美食之都’,形成区域商贸会展中心”。重庆市政府充分认识到高规格、高水平的展会不但是展示重庆自身实力和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而且也能有力地拓展传统旅游业的领域。依托重庆市作为我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和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的独特区位优势,开发会展旅游已成为重庆发展会展业的工作重心。

重庆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便利的交通网、发展迅速的会展经济等良好基础。

一、会展旅游的内涵

会展旅游因能提高城市知名度和提升城市形象,且带动相关产业性强、经济效益好,能提高举办地文明建设而广受国内外很多城市青睐。会展旅游是将会展业与旅游业有机对接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会展旅游概念尚未做出统一的界定,会展业界人士普遍认同的会展旅游是“MICE Tourism”(Meetings、Incentives、Conventions、Exhibitions Tourism的简称),是包括各类会议、展览会、奖励旅游、博览会、节庆活动、大型文化体育盛事等活动在内的综合性旅游形式。会展活动为传统旅游业直接开拓新的空间并顺应时代的需求而不断发展壮大。会展旅游具有消费档次高、经济效益好、信息交流广、产业带动性大、季节性不强等特点。

二、会展旅游存在的问题

1.主管部门协调不够,相关产业相分离

重庆市政府会展办公室主要负责全市重大会展活动归口统筹和事前备案,负责长江上游地区“会展之都”建设工作,承担会展行业管理工作并拟定会展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负责市内和本市外出、外地来渝举办的大型展会的统筹和协调,指导会展品牌和企业培育。在调查中发现,重庆多数会展活动由承办公司成立工作小组具体操办,包揽展会“策划-组织-实施-评估”全过程,缺乏细致的分工合作。例如,目前重庆旅游企业在展会活动中只是个配角,只有极少数旅游企业涉足展会的食宿、交通、旅游等接待工作。其实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在餐饮、交通、住宿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而会展的主办方或组织者往往避开旅行社、酒店等相关部门,直接操作相关业务。这不仅导致会展服务水平不高,而且会展业也与旅游、广告、餐饮等相关产业相分离。

2.会展品牌建设滞后,收益水平偏低

近年来,重庆会展数量迅猛上升,但称得上知名会展的却寥寥无几,只有“三峡国际旅游节”、“火锅节”等会展活动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其他会展活动的规模都较小,收益水平也明显低于国内其他会展城市。2012年,重庆共举办展会521场,直接收入54.3亿元,每场展会的平均收入只有1042万元;而四川成都举办展会154场,收入50亿元,平均每个展会收入3247万元,重庆会展的平均收入只有成都的1/3。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会展城市相比差距更大,重庆的平均收益水平是这些地方的十几分之一甚至是几十分之一。重庆本土会展企业运作的项目以复制国内其他地区的会展项目为主,甚至同一项目几家公司重复办展,导致会展项目大同小异、鱼龙混杂,会展活动缺乏较强的吸引力。

3.硬件设施落后,从业人员服务水平低

目前重庆有6家会展场馆,总展馆面积约72.75万平方米,居全国第六,除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外,其他场馆的音响、试听、灯光等内部硬件设施较落后,尤其娱乐设施少,档次较低。据2012年统计,重庆共有5所本科、6所高职院校开设会展专业,在校生合计1236人。与重庆现有160多家会展企业、需求从业人员4000多人相比,急需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会展人才。而重庆的会展专业主要是会展经济与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两个方向,设立会展旅游方向或开设会展旅游课程的高校屈指可数。目前重庆从事会展旅游的人员多是从旅游行业转行而来,专业化程度偏低,对会展旅游操作流程一知半解。面对即将走向国际化的会展旅游,重庆需要具有会展、旅游、同声翻译专业知识等综合性人才,但是重庆目前这种高素质人才很少。

三、会展旅游开发模式

1.实现会展旅游市场化运作

会展旅游市场的开发和培育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主导,但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宏观管理层面,微观层面必须依赖有效的市场运作。缺乏正确引导和监管也是会展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在开发会展旅游市场中,重庆会展办公室要依据“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进行正确的引导、沟通、协调和管理,不能具体负责操办或干预过多,强化企业在市场中的主体行为,逐步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

2.重视并加强行业间的合作

由于旅游、餐饮等相关行业缺少对会展旅游的全面认识,所以重庆的会展业与旅游等相关行业相分离,进而制约会展旅游市场开发。会展旅游的成功开发不论对会展企业还是对旅游企业等相关部门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一方面,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达可以吸引更多的宾客参与展会活动,进而拓展会展业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开展会展活动能获取更多、更高质量的客源,开拓业务范围,会展业对旅游业具有直接推动作用。所以,会展和旅游等相关部门要树立“双赢”意识,在客源开拓、市场运营、场馆后续利用、配套服务等方面密切合作。

3.加快会展旅游专业人才培养

开发会展旅游市场,必然需要具有会展旅游实际操作经验和专业理论知识的高素质人才。针对缺乏会展旅游专业人才这个问题,重庆应发挥西部科教文化中心的优势,加快会展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一是依托重庆高等教育优势资源,选择在师资实力较强的会展专业中开设会展旅游这门课程,也可以直接开设会展旅游专业,为会展业界输送掌握会展旅游理论知识的专门技术人才;二是注重对会展旅游从业人员的定期培训,增强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三是加强国际会展组织的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使培养的人才与国际化会展旅游专业人才接轨。

4.实施会展旅游品牌化战略

会展旅游开发的重点是品牌化建设。实施品牌化战略是重庆会展旅游得以持续发展的需求,也是重庆应对其他会展城市激烈竞争的需要。重庆会展旅游品牌化战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旅游业的品牌化战略。此战略能有效促使会展旅游者由潜在的动力转化为现实的重要动力。二是会展业的品牌化战略。只有在全国乃至国际树立起具有影响力的会展品牌,才能吸引诸多的外地参展者,这样才能为重庆会展旅游带来更多的潜在客户。旅游品牌和会展品牌的有机结合能够为开发重庆会展旅游提供坚实的基石。

参考文献:

[1]梁留科.会展旅游的理论及其案例研究[J].经济地理,2004(01).

篇4

一、统筹推进农民集中安置点建设,加快引农入镇步伐。

工作目标:2014年计划新建住宅楼6栋,共计216套,2014年底使入住农户达到300户以上。措施:结合镇域总体规划布局,把农村居民集中安置点建设与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集中建房点建设相结合,重点建设“水上家园”集中安置点,总占地面积27830平方米,总规划户数666户;积极引导安置点农户“白天就业工业园、晚上居住新型社区”,从根本上将农民变成城镇居民,融入二、三产业。

二、统筹推进工业园区建设。

工作目标:建设全国活性炭科研中心和建成全国的活性炭循环经济产业基地。措施:按照“一个基地、三个新区”(省级新型工业培育基地,现代工业新区、现代物流新区、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目标,大力发展竹、木炭加工为主的产业链,突出活性炭产业链条延伸,推进活性炭精深加工和相关配套产业建设,提高产业集聚度,形成板块式推进;鼓励、引导发展食品加工业,开发利用土特农产品加工成为商品,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抓紧威骏高分子功能布材料科(无纺布)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完善工业小区二期建设,建立集群化、高新技术化的新型工业发展模式,将小区逐步建设成生态化工业园区。

三、统筹推进城镇化建设。

工作目标: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好千吨万人集中供水项目工程。措施:2014年新建自来水项目,集中供水工程建立储水池1个,埋设输配水管网10000m,安装自来水入户设备2200套;工程总造价221.95万元,申请财政拨付196万元。修建中心广场、移民安置广场等文体活动场所,给群众提供健身休闲的活动场所,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篇5

摘 要 政工干部要在党建工作中,如何围绕中心工作,把握工作定位,服务企业发展,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等等,都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在打造有作为党建品牌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应有作用。

关键词 政工 能力 素质 建设

一、强化“四种意识”,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强化助推发展的意识。政工工作要取得成效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推发展,这既是领导要求,也是实践共识,是我们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推发展,这种意识必须牢牢地根植内心深处,在助推发展中找准位置,选准着力点、切入点。政工干部要主动谋划、主动切入、主动参与,增强助推发展的工作力度和工作效果,做到公司党委的重点工作部署到哪里,宣传舆论就跟进到哪里;难点问题集中在哪里,宣传舆论就深入到哪里;群众话题关注到哪里,宣传舆论就引导到哪里,不断增强宣传舆论工作的有效性。

二是强化和谐共进意识。企业发展,需要和谐的氛围。宣传思想文化系统不仅要大力宣传和谐理念、和谐思想,营造和谐发展氛围,而且要率先树立和谐理念、践行和谐思想,用和谐共进意识推进工作。要加强交流,及时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共建和谐上,政工干部是排头兵。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关注的本身就是对和谐的促进。要注重协调合作,强化协调联动,对于牵头的工作,要主动思考、超前谋划,对于配合性的工作,要积极上手、发挥优势。

三是强化品牌创建意识。思想政治工作要善于打造品牌,扩大工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品牌创建时,要在集团公司品牌的总体统筹下,打造自己的品牌。加强对本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梳理,明确创建品牌目标、措施,制定运行方案,打造亮点,凸现创意,扩大影响,深化效果,努力把常规工作做出特色,把特色工作做出影响,把有影响的工作做成品牌。

四是强化统筹协调意识。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思想政治工作涉及面宽,对此,要强化统筹意识,加强整体谋划、区分任务的轻重缓急,把问题考虑得早一点、远一点,博采众长,多谋善断。例如,理论武装是宣传部门牵头,但也涉及到领导班子,涉及到干部队伍,涉及到基层建设,还涉及到工会、劳资、企业管理等部门,所以没有统筹全局的方法,不调动各部门、各方面的积极性,单打独斗,工作是不可能干好的。要强化统筹意识,善于抓住工作主题主线,主动沟通协调,把完成重点任务与做好日常工作有机统一起来,正确处理重点与一般,主导与引导,当前和长远的关系。要善于整合各方面力量,使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潜心学习、深入研讨,努力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要通过不断的学习研讨,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努力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得、有所思、有所悟、有所用。

一是要在学识领域上进一步拓展。作为政工干部来讲,学习就是工作,学习就是责任,学习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生存需求。现在是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作为政工干部,必须紧跟时展步伐,以与时俱进的思想、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带头学习各种理论、政策、知识和方法,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开阔视野,努力成为知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实践运用灵活、掌握前沿管理思想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特别要注重学习借鉴现代管理学、组织学、心理学等科学思想和方法,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二是要在政治素养上进一步提升。对思想政治工作来说,理论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材料的深度、工作的深度;理论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政工干部工作能力的大小。提高理论水平,是一个长期过程,今天的学习培训,不可能使大家的文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立竿见影,但大家要通过学习培训,认识到自觉加强理论修养、提高政治素质,是一种能力、是一种觉悟、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责任。希望大家坚持学习、持续学习、用心学习,打牢理论功底,争做懂理论、精业务的宣传思想文化干部。

篇6

一、统筹职业教育管理,优化整合职业教育资源

1.明确部门职责。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负责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学校学籍的审批、管理及学校的日常管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技工学校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日常管理。完善就业资格准入制度,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并将之纳入劳动监督范围;农业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抓好农业职业教育与培训;财政、发改、扶贫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别抓好落实。

2.整合职业教育资源。统筹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调整教育结构,适度控制普通高中规模,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使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招生比例大体相当。统筹发展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规划,打破行业、部门、学校类型界限和保护壁垒,通过“合并、共建、划转”等方式,优化整合职教资源。

3.扩大职业学校规模。进一步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坚持统筹规划、整合资源,通过强强联合、强弱联合等整合方式,减少学校数量,扩大学校规模,提高办学效益。尽快在蟠龙新区建成区职业教育中心新校区。到2015年,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数量控制到5-6所左右,在校生规模达到10000人,所有学校均达到国家《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

二、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提升工程,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4.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提升工程”,按照“政府统筹、科学规划、校企合作,分步实施”的思路,遵循统筹规划、资源共享、体现特色、注重效益的基本原则,依托区职教中心等重点职业学校和部分龙头骨干企业,到2015年,建成1-2个具有现代化生产水平的重点领域专业性实训基地。职业学校完善相关专业所必须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职业教育实习实训网络体系。

5.实施品牌建设工程,打造职业教育骨干体系。依托职业教育品牌建设工程,加强职业学校实训基地、示范专业和精品专业建设,积极创建省级示范性职业学校。到2015年,区职教中心办好1个精品专业;全区重点办好2个品牌专业,扶持发展1-2所品牌学校;建成1所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不断扩大全区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技能人才培养水平。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职业教育质量提高

6.明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任务。以培养学科带头人为目标,以专业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专兼结合、校企结合、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学历提高与专业培训并重、教学水平与指导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加大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力度,努力造就一支数量足够、技艺高超、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爱岗敬业、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到2015年,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达到专业教师总数的50%以上。

7.完善师资培养和继续教育制度。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培养制度,采取校本培训、校外进修、校企合作、产教研结合等方式,多形式开展“双师型”教师培训工作。建立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对新任教师必须进行不少于120学时的岗前培训。完善在职教师进修学习制度,鼓励教师获取第二专业资格证书。到2015年,中等职业学校具有硕士学位教师达到专任教师的10%以上。建立职业学校教师社会实践制度。新任专业教师在上岗前必须在指定企事业单位进行不少于三个月的专业实践训练,在职专业课教师每年不少于一个月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

8.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面向普通高等学校、骨干龙头企业和社会择优录用专业教师,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在职、离职待岗或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和实践课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立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政府各主管部门要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20%以上。区职教中心兼职教师工资纳入财政预算。

四、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

9.明确加快发展面向农村职业教育的职责和目标任务。区级相关部门和乡(镇)政府要切实承担发展面向农村职业教育的责任。努力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满足农村新成长和青壮年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培育新型农民,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区职教中心牵头,联合区内有关农、林类行业协会、企业组织和乡镇农科教服务中心,组建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中心,构建覆盖城乡的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服务网络体系。大力开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特色农业、机械化农业等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各职业学校要根据自身条件,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设涉农专业。区职教中心要办好一个涉农专业。

10.健全区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以区职教中心为龙头,以区农科教服务中心、乡镇农科教服务中心、农村中小学校及其他培训机构为基础,健全覆盖区、乡、村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深入实施“人人技能工程”、“一网两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和进城务工人员培训,每年培训新增劳动力1000人、新型农民1000人。

五、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1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制度,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12.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培育和推进优势专业,形成专业品牌,创办特色学校。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质量评价观,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与评价制度。开展评选职教教研成果、职教教学设计比赛和学生技能竞赛。进一步推进双证书制度,双证书获证率达95%以上。广泛开展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活动,加强创业教育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提高。

六、加强领导,加大投入,营造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

13.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重点支持骨干和紧缺专业人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养培训、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和贫困生资助。“十二五”期间,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主要用于省级民生工程职业教育项目配套、实训基地建设、现代农业试验区扶持、示范、品牌专业建设、品牌学校建设、表彰奖励。全部免除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费。继续加大对职业教育投入,积极改善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快职业教育发展。

篇7

其一:__科技公司提供了一个能实现我个人价值的平台

产品有了广阔的市场,方能树立深受客户青睐的产品品牌;企业有了驰名的产品,方能树立万年长青的受世人景仰的企业品牌;个人有了理想的平台,方能树立实现人生价值的个人品牌。在it业,__科技公司提供的平台,正是实现我个人价值的理想平台,包含专业的产品策划力、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前沿的科技水准。

其二:拥有技术管理和产品规划设计的优势,具备担当技术副总的能力和条件

6年多来一直躬耕于it业,有四年的项目和产品研发经验;2年的项目和产品规划设计及研发管理经验;一年专职的外企游戏项目管理经验。亲身体验过台湾铁路局公文管理系统、公文管理系统、省()公安厅综合信息查询系统、成都市公安局公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大型复杂项目的研发、管理、规划设计工作。多年的实践塑造了我善于学以致用,态度积极,工作认真负责,掌控能力和执行能力强的特色。

四年外企it工作经历,更进一步历练了我的掌控能力和执行能力。正是因为对产品研发的关键活动,例如分析设计、计划、风险、质量、跟踪、评审、配置、测试、成本等了如指掌,参与过大型it公司软件研发过程改进,并亲自掌控和执行过多款产品的规划及研发管理。塑造了我优秀的技术管理、产品规划设计的掌控能力和执行能力。

u技术上的优势

%26oslash;擅长驾驭软件工程:cmm/cmmi、软件统一开发过程(rup)、uml、需求分析设计、测试、软件过程改进等软件工程理论及实践;

%26oslash;精通j2ee平台下系统软件架构、设计、开发,熟悉.net平台下系统软件开发;

%26oslash;熟悉电子政务、电子商务、oa、手机游戏软件、安放监控等行业(l领域)的业务和技术;

%26oslash;善于探索it最新技术;

u产品规划上的优势

%26oslash;具备快速地将业务需求进行分析、构思、设计成产品或项目解决方案;

%26oslash;具备良好的产品规划和设计思路;

u研发管理上的优势

%26oslash;精通软件项目管理,如需求管理、计划、风险管理、跟踪、评审、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等;

u个人品牌上的优势

%26oslash;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是我的为人做事信条;

%26oslash;工作态度积极、认真,敢于承担责任,有强烈的责任心;

%26oslash;具有任务执行力强的做事风格;

其三:技术副总是一个能展现我个人能力的最佳职位

__科技公司的技术副总作为公司产品规划和研发以及项目施工的领导者和决策者,肩负着整个公司的产品线能否强大,产品能否打开市场,产品能否按预期的目标盈利;肩负着公司产品研发的成败,产品品牌能否有效树立,公司品牌能否打造成功;肩负着项目施工以及社会服务形象的建设;更肩负着未来五年公司能否成功上市,公司能否百年不衰的大计。

肩负着:

%26oslash;产品策划的效果

%26oslash;产品研发的成败

%26oslash;技术导向的成功

%26oslash;售后服务的信誉

%26oslash;公司品牌、产品品牌的树立

因此我深信能肩负起技术副总这样的担子和责任,也深信这是一个能展示我个人能力的最佳职位,也深信规划、研发、工程部门在我的带领下一定会达到公司的最高目标。

综上所述,在__科技公司的这个平台之上,拥有丰富的产品开发和管理经验、具备良好的产品规划设计能力、掌控能力、执行能力的我,一定会在技术副总的职位上肩负起公司长远发展的使命。

(三)设想上岗后工作计划

技术副总担负着公司产品规划、产品研发、项目施工等工作的开展和有序有效的进行。如何才能保证呢?当前这三个部门或多或少的存在工作目标不明确、无计划、随意性部署事情。严重缺乏整体规划、全面部署、统筹安排、严格执行的意识,造成人力资源浪费、设备浪费,也会造成错失可遇不可求的发展机遇,也会造成一人懒散、推诿扯皮,其他人也乐于效仿的不良风气,长此以往也会造成严重影响公司整体计划的实现。

因此需要整体规划、全面部署、统筹安排、严格执行,方能解决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现将各部门工作目标和今后的实施计划描述于此:

1、目标

产品规划设计:快速响应业务需求;

产品研发:研发流程标准化、研发过程透明化、研发责任明确化;

项目施工:科学计划、高效施工、责任明确;

2、计划

2.1、产品规划设计:快速响应业务需求

一方面,围绕公司业务需求展开所有产品规划工作;

另一方面,根据市场,纵深挖掘重点领域的客户需求,设计构思新的产品,并提供给

销售部门销售。包括:u新产品方案设计规划

u产品或项目设计方案

u产品或项目演示方案(ppt)

u售前技术支持

u团队建设

3、总结

篇8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北京 10010)

摘 要:物资调配体系建设任重而道远,作者从基层管理角度出发,对目前地市级供电企业调配室运转,提出解决方案模型。通过“品牌”的推广,为物资集约化体系提供一条创新之路。

关键词 :供电企业;物资调配;二维矩阵;体系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6-0246-02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建设物资调配体系的相关要求,借助物资集约化改革之春风,国网—网省—地市公司“三级”调配体系已初步建成。物资调配体系的提出,是国家电网公司“物资集约化”改革中的重要举措,是物资部门立足管理提升、转变工作思路、保障服务质量的捷径之一,具有较强的推广示范意义。

建立物资调配体系的初衷,是基于平等互赢原则,为供应商和业主之间提供一个公开的服务平台,实现资源、信息和业务的共享。经过调研,我们在充分分析调配体系理念与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冀北地市公司管理实际,引入了“二维矩阵式”组织架构理论。将该理论大胆地应用于物资调配体系建设。

一、国家电网公司物资调配体系建设要求

关于物资调配体系建设,是国家电网公司基于目前物资管理面临的两个现实背景做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一是坚强智能电网任务异常繁重,物资供应形势更加严峻;二是“五大”体系建设对物资集约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公司高层多次指出,要“立足于为生产经营全过程服务,加快构建科学的仓储配送体系,提高物资服务质量和响应速度”。加强“深化物资供应保障机制建设,巩固清仓利库成果,建立科学的仓储管理体系和物资调配体系”。

二、地市物资管理现状

地市物资部门在经历了“市场经营型”、“经营管理型”和“职能管理型”等一系列转变后,在业务流程、经营模式和员工素质培养方面都做出积极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建立了以物资计划为“龙头”的管理模式。即以物资供应链中的上游管理为核心,将需求计划作为指导,引领各个业务的管理重心。在业务管理体系中,通过统计分析和信息共享,确定各专业的“业务职责”。在岗位职责管理中,通过岗位轮换、职责延伸等方式,将计划、配送、仓储等业务整合,培养多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消除工作中的“短板效应”,形成“集约”管理模式。

二是在“后采购”时期,基层物资部门“精准”定位,各项管理责任重塑,实现了整体管理自经营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基层物资部门通过取消采购职能、执行物资标准、强化合同执行等具体业务调整,实现职能变更。在此基础上,物资调配理念的适时提出,基层物资调配室的创建成立,又使物资工作“双向”服务的理念“落地、开花”。

三、物资调配体系问题分析

参照目前管理模式和运转情况,基层调配体系存在以下两点问题:

一是调配室业务未完全融入常规专业工作中,其工作流程和规范标准尚未完善。

参照目前运转模式,由于调配室业务未完全覆盖物资供应链各个环节,由此造成其游离于常规业务之外。换句话讲,调配室业务员均为兼职,虽有业务跟进,但未形成规范、标准的工作流程,且调配室仅对合同执行、供应商评价工作进行整合追踪,未涵盖物资全业务,无法形成全业务闭环链,不能达到预期要求。

二是宣传力度不够,对内对外未形成“品牌效应”

按照目前调配室运行情况看,仅有少部分项目单位及供应商通过调配室解决问题。这说明,一方面调配室宣传力度有待提升;另一方面,由于调配业务未全部纳入物资整体业务中,管理重点有所偏差。

基于上述两个问题,要依托“物资集约化”改革,深化计划“龙头”管理,将其纳入调配室业务中,提升调配室在整个物资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统筹管理物资所有业务模块。

四、地市级物资调配室典型模型

1、整合业务 闭环流程

从管理角度,提升物资调配室在整个组织机构中的层级,建立“二维矩阵式”组织架构,形成“集控式”物资管理模式,并在整体物资管理和各专业管控方面形成“双闭环”。

所谓“二维矩阵式” 组织架构,在直线职能制垂直形态组织系统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种横向的领导系统,既有横向专业分工又有纵向的统筹管理,指挥服从与分工协作共存。是专门从事某项工作的工作小组形式发展而来的一种组织形式。可称之为"非长期固定性组织"。“二维矩阵式”组织架构的优点:(1)加强了横向联系,专业设备和人员得到了充分利用;(2)具有较大的机动性;(3)促进各种专业人员互相帮助,互相激发,相得益彰。而其缺点是:(1)成员位置不固定,有临时观念,有时责任心不够强;(2)人员受双重领导,有时不易分清责任。

我们将其理论引入调配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良,扬长避短。

从矩阵优点角度出发,将调配室提升职能地位。在业务管理中,统筹计划、仓储、配送、合同等物资所有供应链条数据,从需求计划的出口接入,到供应商履约评价反馈,形成物资供应链闭环管理。在数据流程管理中,引入物资调配系统,将数据流、管理流、供应流形成业务单和记录单,直观反应物资供应链中实时状态,做到管理标准化、数据可视化、业务流程化。

而此种转变,将彻底打破原物资部门内部专业与专业间的业务壁垒,消除人员间的“短板效应”从而充分发挥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消除矩阵缺点,一方面将调配室日常管理值班人员定位为主管级别,提升整个调配体系中核心人员能力,并有针对性的在职能内部,进行岗位轮换。另一方面,通过调配室“月计划、周协调、日调度”的工作机制,继续深化和加强调配室内部人员之间的联系和交流,逐步提升人员间的全局观,消除因职责业务集约形成的责任模糊、业务叠加等短板。

通过上述对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改良,基本形成调配系统在地市级的最佳解决方案和模型,具备推广和示范的典型经验意义。

物资调配中心(室)业务功能定位为“物资调配、资源统筹、监控预警和应急指挥”。作为物资供应公司虚拟管理机构,统筹协调物资专业在计划、采购、仓储、配送等各业务环节的节点流转,并作为物资对外窗口部门,重要结果信息。统一对内协调工作流转,统一对外接受信息。物资调配室主要服务对象是冀北调配中心,公司各主网单位、县分公司和集体企业,各物资供应商。

2、规范标准、形成“品牌”

在内部管理成型的基础上,加强对主业和供应商的服务意识,努力将调配体系打造成物资系统独特的“服务品牌”。笔者借鉴客服品牌和调控体系管理经验,结合物资调配管理需求,提出调配品牌建议:

(1)在国网范围内各地市公司,设立统一的物资业务受理电话(区号不同),统一接受业务受理信息,记录问题。

若在国网范围内建立统一业务受理平台,鉴于物资调配体系服务对象的局限性(主业单位和供应商),经计算运营成本与社会效应性价比后,认为可将所有地市调配服务电话设置成统一称号。

(2)以“多专多能”的物资管理人员为基础,建立日常值班制度,设立值班主任、值班主管和接线值班员。迅速记录和判断问题类型,提出处理意见,并引入“月计划、周协调、日调度”的工作机制。

(3)对值班流程、日志和业务问题等,形成问题受理单,由专人追踪各单据的运转情况,形成业务闭环。最终由调配室向相关单位和供应商接受和反馈信息,形成“统一对内、统一对外”的调配管理模式。

(4)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范实施细则,优化工作流程。统一值班人员仪容仪表、行为规范,标准服务规范、业务受理流程,形成国家电网公司垂直管理品牌。

篇9

关键词:雀巢公司;跨国发展;全球化;发展战略

一、公司跨国经营策略

雀巢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经营所取得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独特而有效的经营策略。这些经营理念和策略,成为了公司130多年来稳步前进,不断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公司最为宝贵的经验和财富之一。以下,就来总结和分析一下雀巢公司全球化经营的几大核心策略。

1.经营多元化,扩大公司规模

雀巢公司起初只是一个提供奶制品的公司,而销售范围也只限于其国内或周边国家,因而自1867年其创立以来的起初三四十年其发展并不显眼。然而,自从1908年在澳大利亚投资设厂,开始它的第一跨国经营尝试后,雀巢公司便开始通过入股、联合、吞并等方法将资金投入到更广阔的国外市场。而公司也从最开始的提供奶制品,延伸到炼乳行业,除了发展传统的食品业,制作各种适合各国各地区人们不同口味的巧克力和咖啡外,雀巢公司还进军到速食行业,并且占有了美国两大制药公司的大量资本,雀巢公司的经营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原先的食品行业。这种多元化的经营方式,不仅壮大了公司的规模,充实了公司的产品,推动了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开拓,也使得公司分散风险的能力得到加强,公司协同效应得到增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如今,其在全球销售的产品已达数千种,经营范围囊括了食品业、眼科医疗用品业和化妆品行业。

2.因地制宜,实施本土化策略

由于雀巢公司需要不断开拓国际市场,深入到各国各地区的市场,而各国各地区的情况又有所不同,资源也有所不同,这样就使得雀巢公司需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策略,以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资源,在本土化的基础上不断深入市场,实现利益最大化。

3.从品质抓起,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在食品消费产品行业,一个大型公司要不断发展壮大需要很多策略,但是一切策略都是要立足于过硬的成品质量的基础上。由于食品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因而没有过硬的质量水平,一切其他再高深的策略也是纸上谈兵,而且公司的品牌形象也难以真正建立。因而,雀巢公司全面奉行“品质管理”哲学,并且把其作为公司广大员工的工作准则。雀巢公司一向非常注意对原料的精选以及对其化学成分的分析,例如雀巢公司为了在中国东莞建立咖啡生产基地,曾经特地派遣资深专家到云南咖啡豆生产基地进行考察,了解咖啡豆的质量以及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和指标,并且指导当地农民如何用科学安全的方法去种植咖啡豆,从而从源头便确保了雀巢咖啡纯正的风味。而在生产过程中,雀巢公司在每个生产车间都设有高效能的实验室,每天对生产车间所生产的所有产品进行质量监控,任何一件产品都决不会在未经专家检查的情况下出厂,不允许有任何漏网之鱼。另外,针对质量检验的需要,公司设立了各种实验室,其中包括工厂实验室、地区实验室和瑞士沃韦中央控制实验室。这一套完整的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确保了雀巢产品的高质量、高品位和高信誉,为公司赢得了世界各地消费者的信任。

4.提高科研实力,开创食品科技

正所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个跨国公司如果想要得到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必定需要足够的科技优势,这就要求它要在产品的科研和设计上下足功夫。而雀巢公司在产品研发上一向都是十分重视。随着其生产规模和范围的不断发展和扩大,雀巢公司也不断增加其科研经费的投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不断开发出适销对路、满足人们各种需求的新产品。雀巢公司在瑞士洛桑设有开展基础应用性研究的研发中心,该中心设备先进、仪器齐全,拥有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的近600名高科技人才。这些来自世界各国的人才由于熟悉各自国家、各自地方的食品原料使用情况、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俗等等,因而为项目的研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个研究中心以市场导向确定科研课题,把研究成果及时转到该公司相应的技术开发中心,从而进一步开发成产品并将其投向市场。另外,雀巢公司还不断健全其在世界各地的科研体系,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典、马来西亚等11个国家建立了22个技术开发中心,每个开发中心均专注于适应本地区消费特点的食品的开发研究,以充分利用当地原料为开发原则,开发高质量的适销对路的新产品。

5.以市场为导向,捕捉市场信息

由于公司的成败是直接取决于市场销售的情况,因此市场行情和信息对公司生产运营来说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唯有不断关注市场的行情和需求变化,不断调整经营策略,与市场同步,与市场接轨,方能使得自身处于不败之地。雀巢公司便很注重于对市场信息的捕捉和收集,并据此不断做出有效的反应。雀巢的信息反馈系统十分强大,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可以及时收集各地市场需求变化的情况以及消费者的态度和反应,从而及时发现各种问题,并尽快地加以研究和解决。例如,随着世界各地单身职业人士和双职工夫妇的不断增多,对快速、省时的饮食的需求不断上升,于是,雀巢公司根据这一趋势,对速冻产品进行了大量的研发,生产了一系列速冻食品。另外,雀巢公司根据市场调查所反馈的信息,大力介入“宠物”食品的生产和经营。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雀巢生产和销售的“宠物”食品就占领了75%的该行业世界市场份额。同时,雀巢公司还十分重视消费者所反馈的信息,并且迅速地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以维持消费者对公司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例如,根据许多消费者反映,在许多市场上所出售的雀巢西红柿汁的纯度不足,不能使他们满意。于是,雀巢的科技人员通过改良西红柿品种、改革生产工艺的方法,提高了西红柿汁的纯度,成功地赢得了这些消费者的信任。

6.相互协调,统筹管理

作为一个庞大的跨国公司,而且营销范围又极为广阔,雀巢公司十分需要有效的统筹管理。正所谓船大调头难,如果雀巢公司可以有效地进行统筹管理,那么将会赢得更大的利润,实现规模效应,不断发展壮大,反之,将会是公司组织混乱,效率低下,成本加大,陷入恶性循环和无限深渊。事实上,雀巢集团在统筹管理上一直是相当重视,也做得相当不错。雀巢公司的组织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随着其业务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如今,雀巢在瑞士沃韦市有三家公司负责统筹世界各地200多家经营公司的业务。雀巢有限公司是控股公司,持有联营公司的股权,其责任是检验各公司的盈利状况,以确保集团的整体利益率,另外,控股公司也负责如何以最佳方式分配财政资源。雀巢的产品技术援助有限公司分为两类:进行技术研究的公司和进行技术援助的公司。它们为世界各地制造和销售雀巢产品的公司提供工程师、市场推广、生产、组织、管理和人事培训的秘诀。农业服务是雀巢公司提供的一种特别技术援助,由农业专家把实际知识和技术传授给当地农业师和兽医,再由后者根据实际需要协助农民排忧解难,例如,上面所提到的雀巢公司专家到我国云南咖啡豆生产基地考察和指导种植,便是一项农业服务。而雀巢世界贸易公司则负责监督雀巢产品在全世界的进出口情况,从而更好地协调生产。最后,再由雀巢在全球拥有的200多家经营公司根据各自市场的情况提出各自工作计划以及管理和业务目标,赢得各自的细分市场,从而推动雀巢的全球业务发展。

二、公司发展形势分析

1.内部环境

(1)雀巢存在的优势(Strengths)

①雀巢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大食品制造商,也是最国际化的跨国集团之一,其生产规模大,生产范围广,营业额和市场份额大;②以市场为导向,善于捕捉市场信息,并及时做出有效的反应;③善于把握市场,不断开拓和发展新的市场,拓宽国际化财源;④多元化经营,有较强的抵御风险能力;⑤科研力量强大;⑥在统筹规划和管理协调上较为成熟;

(2)雀巢存在的劣势(Weaknesses)

①雀巢产品中有大量的本土品牌,这就需要公司进行大量的广告投入,挤压了公司的利润;②为了更好地打进各地市场,雀巢公司需要多元化经营,实施本土化策略,这就使得其产品种类过于庞大,加大了管理的难度,例如,仅雀巢咖啡这一品牌就有100多个品种的产品;③雀巢许多产品容易被模范,许多与雀巢产品品种相似的品牌不断涌入市场;④雀巢部分产品的价格偏高,不利于其在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二三线城市的销售;

2.外部环境

(1)雀巢公司的机会(Opportunities)

①每个国家或每个地区的人们对于那些了解其本土饮食和风俗习惯,提供他们所习惯和需要的产品的外企的接受程度往往要好于其他外企,而雀巢公司正是进行多元化生产,本土化经营,因地制宜,因而在开拓新的更大的市场上相对来说更有优势;②一些国家本土企业的食品质量尚未到达一个较好的水平,但是人们对生命健康的重视和关注正在不断加强,这为雀巢等长期以来产品质量过硬的国际知名品牌提供了机会;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以及更多的国家加入到WTO,各国间的贸易往来正不断增多,这也为雀巢深入到更多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条件;

(2)雀巢公司的威胁(Threats)

①雀巢的许多产品需要面临与同行业的世界知名品牌的激烈竞争,例如雀巢咖啡现在正在面临着卡夫食品公司的麦斯威尔咖啡的强烈冲击,另外,随着星巴克等国际知名咖啡连锁店的发展,雀巢咖啡的需求也会受到极大的冲击;②雀巢公司近年来发生多起食品安全问题事件,这在以前都是少之又少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雀巢公司的品牌形象和消费者认同感;③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本土企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不断推出与雀巢产品相类似的品牌,再加上有本国或地区政府一定程度上的保护和扶持,难免会从雀巢手上分走一杯羹。

三、总结

尽管雀巢在全球市场上所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且近年来发生了诸多不利于雀巢的事件,但是其在世界食品消费品行业的领先地位还是不可动摇的,而且主要竞争对手与其差距仍然十分巨大,甚至其2011年的销售额比百事公司和达能公司二大同行业巨头加起来的同年销售额还多,这也更能说明雀巢作为一个大型跨国公司其全球化经营策略的成功以及其对危机和突发事件的强大公关处理能力。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这对于还处于刚刚起步而经验不足的中国跨国公司,其借鉴和学习的意义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参考文献:

[1]刘星星著:《雀巢在中国得到了什么》.

(http:///qk/97866X/200203/11184582. html),《政策与管理》2002年第三期.

篇10

关键词:城乡统筹 旅游产业化 竞合方式 生态旅游

乡镇旅游,是把旅游业与农业结合在一起,利用乡镇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以农、林、牧、副、渔等广泛的农业资源为基础开发的旅游产品(宗驰鸣,2009)。如何在当前城乡统筹发展语境下,发展我国乡镇旅游产业,推动乡镇旅游产业化发展,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且为丰富我国旅游及其相关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

城乡统筹下我国乡镇旅游发展状况

旅游业的发展壮大对各类经济要素产生强大的吸附力和牵引力,从而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加速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唐智勇,2003)。目前,它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旅游者的首选。发展乡镇旅游文化,构建城乡统筹新模式,必须重视创建乡镇旅游文化品牌。

(一)景区边缘地区乡镇旅游产业

历数我国知名风景区,无一不处于乡镇环境中,乡镇旅游业的发展也由此开始。原因有四方面:第一,需要保护风景区周围的环境;第二,风景区周围的农民发现了其中的商机,纷纷涌入景区内部,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景区内部的社会秩序;第三,乡镇旅游者的增多导致物质需求上涨;第四,经济能力有限的游客需要很多一般水平的综合设施。

(二)老少边贫地区乡镇旅游产业

老少边贫地区多为山区,现有的自然条件很难发展第一、第二产业,而且这里的交通条件也相对比较落后,所以老少边贫地区的现代化文明程度较低。但同时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良好,景色优美,保留着古朴的传统文化特色。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与民俗文化一起构建出浓郁的乡镇特色,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满足人们的乡镇旅游需求。像广西桂林的阳朔渔村、井冈山的拿山盆地地区等都是国内著名的乡镇旅游胜地。老少边贫地区并不是所有村庄从一开始就处于落后地位,有的村庄在历史上是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只不过后来在某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才逐渐失去原来的功能。这些村庄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不大,至今保留着传统文化风尚,如古朴的民俗风情及建筑艺术。其依靠传统建筑文化景观与民族农业景观,开发出适应旅游消费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乡镇旅游产品。像江苏昆山的周庄、安福县洲湖镇的边塘村以及江西乐安县的流坑村都是乡镇旅游开发典范。另外,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朗山村及徽州的呈坎村和唐模村也以乡镇旅游而为人们所熟知。

(三)城市郊区乡镇旅游产业

根据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将国内城市划分为市场型、资源型和混合型三类。从乡镇旅游的具体内容来看,城市郊区的性质不同,各有特色。市场型大城市郊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在于客源市场稳定,可以满足城市居民节假日度假、庆典活动等需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工业文明发达,郊区也受现代文明影响,表现出现代农业特色。大城市郊区的乡镇旅游既包括农村聚居景观、农业观光园,还包括现代科技农业景观以及自然景观等,如北京韩村河、上海浦东孙桥、广东东莞以及江苏张家港等。另外,都市游客普遍对乡镇采摘活动和务农活动感兴趣,都市郊区可以针对这一点开发更多采摘旅游产品和务农旅游产品。资源型城市数量较多,不同城市旅游资源差别很大。湖北随州市乡镇旅游开发初具规模,如今已经建立起传统农业文化为基础的农业旅游区。随州市以全市为单位制定统一的旅游发展规划,将观光种植业、观光养殖业、观光生态农业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并种植了长达30公里的银杏观赏区。此外,随州市依托神农故里旅游区,建设了反映原始农耕文化的主题公园,展现现代生态农业,并取得不错的效果。

(四)乡镇旅游中的民俗文化旅游产业

民俗文化是在某一民族间代代流传下来的文化事象,它形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特殊历史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并逐渐成为某些地区的经济支柱产业。各个旅游部门一定要认识到旅游业在发展产业、解决就业以及调整经济结构中的重要作用,树立起旅游与文化发展密切联系的正确理念,激发社会力量发展旅游产业的积极性,保证旅游在餐饮、住宿以及其他领域的拉动作用,扩大消费需求,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升当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国乡镇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竞合问题分析

(一)我国发展乡镇旅游的优势

随着休闲度假市场的发展,处于城市边缘地带的乡村因“放逐式”的原生态田园环境,受到旅游者尤其是城市游客的向往,乡村旅游必然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文化影响(唐丽等,2007)。与城市环境相比,农村地区环境开阔、景色迷人,空气清新,加之独具特色的文化,是生活在紧张、喧嚣、压力环境中城市居民很难体会到的,乡镇旅游对城市居民来说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应充分利用乡镇地区的地理人文条件来发展乡镇旅游。发展乡镇旅游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乡镇旅游的真实古朴性。乡镇旅游实质是一种生态性旅游活动,它借助农业文化景观、生产活动、生产环境以及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将考察、观赏、休闲、娱乐等旅游活动综合在一起,带给游客难以忘怀的旅游体验。在乡镇旅游中,旅游环境优美、自然,旅游民俗文化简单、健康,体现出原真性,吸引大量游客前往。目前尚未被开发的乡镇景观是乡镇旅游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乡镇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性。乡镇自然条件是乡镇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条件之一,我国广大乡镇地区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既包括自然资源,也包括人文资源,如崇山峻岭、海岸河滩、名胜古迹以及民俗民情等。这些都是发展乡镇旅游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通过开发和改造,都可以成为独具魅力的旅游景观,成为乡镇旅游发展中重要的旅游资源。

3.市场发展空间广阔。乡镇旅游市场前景广阔。首先,国家颁布了一系列重视农村问题的方针政策,为农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其次,农村市场空间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对农村生活环境十分向往。因此,乡镇旅游在我国面临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乡镇旅游产业发展的桎梏

乡镇旅游将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利用农村景观或农村资源吸引游客前来,使游客在品尝、观赏、游览等活动中达到娱乐身心、放松休闲的目的。近年来,乡镇旅游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乡镇旅游成为旅游行业重要经济增长点,为促进农村地区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乡镇旅游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发展。

1.对乡镇旅游理解不深且概念混乱。国内部分学者将农业旅游与乡镇旅游混为一谈,有人认为乡镇旅游就是观光旅游,这些错误观点限制了乡镇旅游的内容,并造成了乡镇旅游内容上的单一化。在调查中发现,传统农业模式对部分领导干部和农民的影响根深蒂固,他们很难站在脱离农业的角度来分析农业,更不能认识到乡镇旅游在发展当地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甚至还有的人认为乡镇旅游开发和农业经济发展是对立关系。因此,农村旅游的主要形式仍然是农业观光,现有乡镇旅游产品难以全面反映出乡镇旅游的不同层面,甚至有的乡镇旅游产品已经违背了乡镇旅游的文化内涵,降低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产品开发程度低且开发模式单一。当前,乡镇旅游产品开发主要表现为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和观光农业旅游产品两种形式,忽视乡镇传统文化和民俗资源。乡镇旅游开发过度依赖自然资源,没有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地域文化特征不明显,开发模式多样性差。必须科学合理开发乡镇旅游资源,将其转化为适应游客需要的旅游产品,提高效益。开发中应该注意,绝不能单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好奇心而摒弃其原真性。部分乡镇旅游产品创新程度低、开发程度不高,这不但加剧了竞争的残酷性,增加了市场风险和效益下降。如很多乡镇旅游大力发展观光旅游,因游客时间有限,消费水平不高,难以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3.乡镇旅游管理混乱,品牌效应不高。在乡镇旅游开发实践中,负责管理工作的人员通常由村干部或者村民担任,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限制了乡镇旅游的后续发展。我国的乡镇旅游经营模式处于粗放阶段,这种忽视管理、效益低下的落后经营模式不利于乡镇旅游业的发展。乡镇旅游在开发和经营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自然资源和资金投入难以有效利用,经营管理者品牌意识淡薄。

城乡统筹下构建我国乡镇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路径

(一)政策优先发展模式,加强政府主导与科学规划

各级地方政府要在乡镇旅游设施标准出台,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及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引导乡镇旅游健康发展。政府要统筹安排乡镇旅游,做好统一规划,这不但降低投资风险,减少重复性建设和盲目开发,也有利于城乡优势互补,保证乡镇旅游健康发展。制定乡镇旅游的统一发展规划应做好如下工作:第一,确定乡镇旅游合理的发展布局;第二,设计良好的乡镇旅游产品;第三,确定乡镇旅游规模和接待游客的能力;第四,分析乡镇旅游市场需求;第五,打造乡镇旅游品牌。

(二)完善公共服务基础,提升乡镇旅游服务水平

要重点建设乡镇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首先要保证交通条件、水电条件、通讯条件的顺畅。注重提升旅游环境质量,为游客提供良好的符合相关卫生标准的食宿设施。重视建设排水系统,避免洪涝自然灾害,电路设计要合理,保证正常供电。乡镇旅游需与乡镇改造有效结合起来,做好居民建设规划,保证开发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另外,要大力保护体现当地特色的传统建筑,还要兴建具有乡镇特色的现代化建筑,既改善了农村环境,又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游览资源。此外,是为搞好各项服务,有关部门从现在开始要着手搞好专项工作定项培训,提高旅游专项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曲臣,2000)。

(三)尝试走集约化经营模式,提高乡镇旅游的资本运营效率

当前,交通行业和通讯行业表现出了极快的发展速度,这为旅游业的规模效应和范围效应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我国乡镇旅游经营分散,地方割据,难以实现良好的旅游发展。面对这样的形势背景,旅游行业应该实行集约化发展模式,构建大型旅游集团,资本结构要多样化,在创建旅游品牌的基础上走网络化营销之路,推广联网经营,最大限度地减少行业成本。在构建大型旅游集团时要控制企业规模,同时要注意优化企业结构,这样才能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提升旅游品牌战略模式,树立旅游业的新形象

要合理运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以及经济手段,加强行业内部的宏观调控和综合管理,既要注重提升旅游、餐饮、住宿的服务水平,同时也要保证休闲、娱乐的协调发展,不断提升乡镇旅游的管理水平,保证游客的旅游体验。要尽快构建旅游服务体系,适应游客不断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综上,乡镇旅游要在当前的背景条件下走创新化、综合化、产业化发展之路,最大限度地发挥乡镇旅游在繁荣农村经济,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宗驰鸣.浅论乡镇旅游产业化发展现况及策略[J].考试周刊,2009(40)

2.唐智勇.旅游产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J].宏观经济管理,2003(9)

3.唐丽,方百寿.道教音乐与崂山旅游[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