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的起源范文

时间:2024-02-20 18:06: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医学的起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医学的起源

篇1

一、职业倦怠的概念及其表现

“职业倦怠”的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者弗洛登伯格(H.J.Freudenberger)于1974年提出的,并定义为那些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1]。国外学者Maslach和Jackson认为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以及个人成就感消减三个层面[2][3]。其中,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现象产生的主要诱因,它是由于长期、过度的情感投入而引起个体对情绪和感情的耗竭感,主要表现为疲劳、烦躁、易怒和紧张等。去人性化是个体对他人表现出一种消极、冷漠、否定、怀疑的态度。个体成就感消减是个体对自己的工作和个人价值做出消极评价,缺乏成就感的一种表现。而以上状态往往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劳动者能力的发挥以及个人身心的健康。

在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中此种职业倦怠现象则突出地表现为以下精神状态和工作行为。第一,抑郁和焦虑,表现为长期的精神疲乏,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且经常感到周边的环境不安定,高度的警觉和敏感,极易发生身体上的病变,如失眠、全身酸痛、胃部不适、眩晕、神经性的头痛等等。第二,在以上精神和情绪的影响下,该类人员针对师生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发生不计后果的冲突,且不愿意或没有耐心听取同事与学生的建议与看法。对于自身所在单位的事务缺乏参与的热情,不愿与人交流,人际关系出现问题,个人认知发生偏差。此外,教学管理人员的此种状态不仅仅局限于工作中的表现,而且会影响和波及其家庭和婚姻生活的质量。该类人员往往将工作中的不满与冲突带回家庭,并将此种心理状态延伸至家庭的主要成员之间,造成家庭关系的不和谐,矛盾冲突时有发生,长此以往则会危机个人的婚姻状况。然而,由于工作和家庭中的事务压力与矛盾,往往会加剧该类人员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如此时没有加以认真对待和干预,则会发生难以挽回的个人与集体损失。因此,本文在阐述职业倦怠概念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分析了社会转型期,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现象产生的原因,并从个人要求、学校管理和社会环境三个层面提出减少职业倦怠现象,增进工作积极性的若干建议。

二、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现象的发生原因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相关文献的归纳中,尝试总结该类人员职业倦怠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转型时期,高校教育跨越式发展所带来的问题

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高校扩招以来,面对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殷切期望,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承担了越来越重的日常教学管理任务,不仅上班时间工作较多,甚至还需加班完成各项应急的任务,如课程安排、教材购置、考务安排、教学检查与督导以及各类师资培训等活动。此外,我国高等教育在许多层面都实现了飞速的发展,例如仅本人所在的省属高校广东海洋大学就涉及了博士、硕士、本科、高职高专和成人教育等各个层次的学历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骤然加大,使得一线基层工作人员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并有加剧的趋势。

(二)社会转型时期,个人成长环境的变化所带来的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百姓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长期目标使得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更加注重物质上的享受与安逸的生活。反观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人员,虽身处“象牙塔”,社会地位相对较高,并始终坚守自己乐于奉献,不计回报的高教管理理念,为高校的教学管理提供各种支持。但是由于他们处于高等教育工作体系的基层部门,相对工资水平却不高,尤其是年轻的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还需为购房、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问题而发愁。面对各种各样的社会需求以及各自不同的成长经历和家庭环境,对高标准的生活追求成为该类人员难以实现的人生期望,这将使得他们有较为强烈的职业挫败感,进而产生对立情绪,消极怠工。这成为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社会转型时期,教辅岗位的激励与评价机制缺失所带来的问题

首先,教辅岗位在目前高校所施行的岗位聘用制的职位管理中大多属于管理岗的最低一级即十级岗,岗位的竞评情况较差,有的岗位在校内竞评时甚至无人问津,只得临时招聘其他人员补充。其次,部分高校的领导对教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主抓学校的科研工作,而忽视教学工作。第三,学校对于教辅岗位的激励与评价机制缺失或流于形式,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晋升空间有限,该类人员自身缺乏长远的职业发展目标。此外,教学管理人员在高校这个大家庭中缺乏情感交流,缺失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工作价值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体现,严重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第四,教务处和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人员流动频繁,大家都希望流向对职称评定有利的岗位,致使许多刚刚培养熟练的管理人员流失。目前,由于缺失高校教学管理岗位的相关保障制度,使得他们的职业倦怠感有所加重。该制度的缺失看似对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影响不大,但从长远培养一批专业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服务意识较强的稳定的高校教学管理队伍来看,或许将带来许多无可挽回的损失。

三、减缓职业倦怠现象,增进工作积极性的若干建议

大量研究表明[3][4],过多的工作压力对工作者的身心健康会造成很大伤害,对组织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如引起工作者的不满、消极怠工、故意缺勤等职业倦怠现象。而该种现象在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社会转型期,高校如何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树立高校的良好教学形象,将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通过前述分析,本文将试图从个人、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提出缓解职业倦怠现象的具体建议,以期为新时期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一)个人要求层面

从教学管理人员的个人发展来看,首先,应树立正确的职业信念和职业期望。了解和熟悉教学管理岗位的职责和任务,将自己的人生目标与所在高校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充分认识该岗位的局限性,避免不切实际的幻想。其次,依据个体―环境匹配理论,引起压力的因素不是单独的环境因素或个人因素,而是个人和环境相联系的结果。工作的压力是由于个体能力与工作要求不匹配。只有当个性特征与工作环境相匹配时,才会出现较好的适应。因此,针对教学管理人员,应将工作环境和个体需求综合考量,实现该类人员对于工作环境和个人需求方面的要求。第三,依据职业规划的相关理论,教学管理人员需要学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并按计划完成各阶段的职业发展目标,并就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做出充分的准备与预案,从而预防个体成就感消减。第四,经常读书,读经典书籍,读励志书籍,并学会自我的心理调节。尤其在发生矛盾冲突时,被他人误解时,被领导无意识地批评时,更应该进行自我状态调节,要敢于面对现实,积极找寻问题解决的对策,加强与有关领导和同事的沟通,获取他们的理解,及时化解各种矛盾,构建和谐的办公环境。最后,应认识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工作过于追求完美,正视自己的缺点,消除不切实际的幻想,做回真实的自己。

(二)高校管理层面

高校各教学管理部门首先要推行高效、节能的现代管理设备与设施,减轻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建立以校园网和因特网为主的现代办公网络体系,提高工作时间的工作效率,争取不将工作带回家,将该类人员从繁琐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降低职业倦怠现象的发生概率。其次,高校针对教学管理部门,需要建立相关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采用绩效管理模式,科学合理地设定教务处和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岗位,适当调整工作内容,合理分配工作任务,避免发生同一岗位忙闲不均的现象。第三,高校工会组织应关心该类员工的身心健康,时常具备各种文体活动。一方面可以使职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另一方面,通过活动认识各单位的教职员工,为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人际关系的融通之路。最后,高校应为该类人员提供各种培训的机会,使教学管理人员在职业发展的不同时期都能接受应有的知识与技能培训。该举措一方面能提高教学管理人员今后应对各项事务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能使员工具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有效避免职业倦怠中情绪衰竭的发生。

篇2

起源于古代的整体论医学,无论是古代中国医学的阴阳五行,古希腊医学的地、水、火、风,还是古代印度医学的气、胆、痰,抑或是韩国医学的太阴、太阳、少阴、少阳,都是以人们所熟知的简单事物及相互间的联系,通过与人体系统的相似性进行比类取象,从而使人们了解和把握人体内部结构、功能和生理病理规律。

在古代,处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采用不同的由简单对象组成的系统,用于类比人体生理病理活动的整体特征,形成了世界范围内不同的传统医学体系,进而衍生出互不兼容的体质分类体系。古希腊时代的希波克拉底,是用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4种体液来描述人的体质的。人体个体4种体液比例恰当,则身体健康。这4种体液组合的比例不同,则形成了不同的体质:血液占优势的属多血质,黏液占优势的属黏液质,黄胆汁占优势的属胆汁质,黑胆汁占优势的属抑郁质。韩国的四象医学,在《灵枢•通天》“五态人”的基础上,将人的体质分成太阳人、少阳人、太阴人、少阴人4种病态体质,即多阳而无阴为太阳,多阳而少阴为少阳,多阴而无阳为太阴,多阴而少阳为少阴。把每种类型体质的结构形态、五官特征、脾气秉性、饮食嗜好等同脏腑大小及相关的生理功能、病理特征联系起来,同时与药物的四气阴阳性能相对应,并将日常摄取的饮食属性与体质阴阳结合,由此形成了融预防保健治疗为一体的相对完备的四象体质医学。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基于阴阳五行和脏腑、精气血津液理论,发展了庞大的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不仅能从宏观上辨识人的基本体质类型:气虚型、血虚型、阴虚型、阳虚型、气滞型、血瘀型、痰湿型、湿热型、火热型等,而且可以通过这些基本型的兼夹,确定复合的体质类型,并通过辨证体系对人体状态的进一步区分,把对人体体质的划分和辨识进一步细划到更细的人体各部分或不同方面的功能状态。

从复杂性科学通过隐喻和类比建立复杂系统理论模型的理念来看,用一个我们构想出来的概念系统去描述一个现实系统时,只要两个系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就可以把相对简单的概念系统作为要描述的相对复杂的现实系统的模型,借助于这个概念系统来分析和理解存在于复杂的现实系统的现象和规律。原则上讲,在自然界存在的形形的现实系统中,相似性是普遍存在的。我们的古人,凭借他们天才的想象力,找出了自然界中人们最熟悉的5种事物———木、火、土、金、水与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系列的事物和现象的相似性。由此,把这“五行”及其相互之间的关联,作为理解和认知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等的模型。在起源于古代的中国传统医学中,我们的前人引入了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精、六经、三焦等概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具有相应的功能和相互联系的理论模型,并找出了利用这个模型描述的人体生命过程与现实人体实际发生的生理病理活动之间的某种相似性。依据这样的模型,人们就能较容易地理解人体的生理病理活动;并可以运用它指导我们对疾病和人体异常状态进行有效地调控。

依据复杂性科学的理念,与人体系统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可以通过类比,用于理解和掌握人体生理病理规律的简单模型不是唯一的,甚至我们可以说能满足这样要求的模型是无穷无尽的。就像在传统中医学中有脏腑辨证模型、有六经模型、卫气营血模型和三焦模型;而韩医学引进的是四象模型。现代医学依据整体模型建立体质医学体系,当然可以从零开始,采用隐喻和类比的方法构建一个与以往传统医学不同的人体整体模型,也可以直接引进古代整体论医学的模型为雏型,作为模型研究的起点,毕竟依据古代整体论建立的有些模型经过千百年的验证和发展完善,不仅有详尽的体质分类体系,而且建立了针对不同体质的有效的调控体系。

那么,如何对现存传统医学模型进行评判呢,也就是说选用哪个整体论模型作为体质医学整体模型的雏型呢?严格地讲,我们不能说一个模型对,另一个模型错。选择或评判模型,要看哪一个模型揭示或反映的现实系统的内在规律更广泛、更深刻,哪一个模型具有完善的辨识和调控体系,具有更广泛实际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与现存的古希腊、印度、韩国等传统医学体系及其体质分类体系,中国的传统医学的理论模型及其辨证论治体系对人体生理病理规律的揭示要广泛、深刻的多,且具有完备的体质与证候的调控体系。因此,从整体角度,将现代医学的体质医学奠定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体质分型体系的基础上,会使体质医学一开始就奠定在具有坚实的实践验证及应用价值基础上。

2.基于传统中医辨证论治的体质分型体系

中医的体质分型是以传统中医的证候为基础的,也可以说,体质是中医辨证体系里相对宏观、有一定稳定性的证候。体质类型可以是单一的,又称为基本型,也可以是复合的。如有气虚体质、阳虚体质,也会有阳气虚型的体质;有阳虚型、痰湿型体质,也会有阳虚痰湿型的体质。按照这种理念,将常见的病态或亚健康态的体质分成基本型和复合型两大类,基本型体质比较常见的有10种:平和质、气虚质、血虚质、阴虚质、阳虚质、气郁质、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火热质。具体分型及对应的判定指标如表1。以上列出了基本型体质的典型特征,在实际中,个体出现的征象往往较少或不典型,要注意识别和鉴别。

常见的复合型体质有:阳气虚质、气血两虚质、气阴两虚质、阴阳两虚质、气滞血瘀质、气虚痰湿质、上火下寒质等。复合型体质的辨识基本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型体质的特征同时出现来确认的。如同时有气虚质和血虚质的人,则可认为其是气血两虚的体质;同时有气郁质和血瘀质的人,可认为其是气滞血瘀的体质。上热下寒的体质则是在有如手脚冰凉,怕冷,易疲倦,喜食热,经常腹胀、便溏,腹部不适,得温则减等阳虚质表现的基础上,同时出现某些火热质的征象,如容易上火、口干、脸上起痘、有时心烦、脾气暴躁、失眠等。当然,上热下寒体质中的火热征象不像基本型的火热质那样典型。

3.体质医学的未来发展走向

把现代医学的体质医学建立在传统的整体论医学几千年形成的理论模型、体质分型和调控方法基础上,使得体质医学一开始就奠定在坚实的临床实践基础上。体质医学作为与疾病医学的相互补充,对处于亚健康和罹患疾病的人,将针对疾病的治疗和针对体质的调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整体的调控和全面的个体化治疗。然而,在古代朴素的整体论观念下发展起来的传统医学,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往往是直观的、笼统的,缺乏严谨的科学性,无论是相对于近代的分析科学还是现代的复杂性科学,整体论医学都还够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复杂性科学虽然在方法论层面上与整体论医学具有惊人的一致性,但复杂性科学既然是科学,就不可能抛开近代科学数百年来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否则就会回到古代朴素的整体论。与传统的整体论科学不同,在复杂性科学中,依据隐喻和类比建立的模型必须符合严谨的逻辑规则,同时一定要经过实证检验,并在实践的验证中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

将现代医学的体质医学奠定在中医传统的理论模型和辨证论治体系基础上,进一步要做的就是按照现代科学的原则和方法,对它分进行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提升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具体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对基本的体质类型的进一步区分

基于传统中医的理论模型和辨证论治体系,在前面谈到的10种基本体质分型的基础上,对体质类型进一步细划。只有这样,才能使现代医学对体质的调控更有针对性,也更有效。如在基本型阳虚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可区分为心肾阳虚、脾胃虚寒和脾肾阳虚等体质类型;在基本型阴虚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可区分为肺阴虚、心阴虚、肝肾阴虚和阴虚火旺等体质类型;在基本型气虚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可区分为肺气虚、心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等体质类型。

3.2体质辨识过程中客观指标的引入

目前,基于中医辨证体系的体质辨识所依据的基本上是患者的主观感觉———症状,和医生的定性观察———体征,缺少可用仪器检测的定性定量指标,加上这些症状、体征与体质类型之间的对应常常是多对多的网络关系,即同一个症状(体征)可见于一种以上的体质类型,一种特定的体质类型,往往是由多个症状、体征共同确定的。这就大大增加了体质辨识的不确定性。因此,引入客观指标及相应检测仪器用于体质辨识,对于克服医患主观感觉的偏差,提高体质辨识的准确性,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3.3由基本型体质组合成的复合型体质及调控方法的研究

体质不仅可以细划,也可以兼夹,也就是一个以上基本型同时并见的复合型体质。复杂性科学的研究表明,新性质的涌现是复杂系统的最大特点。涌现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系统具有了其组成部分所不具有的一种整体性质。一般地讲,在复杂系统中,上一个层次依附于下一个层次,而上一个层次的特性又是从下一层次中涌现出来,具有与下一层次不同的“新颖性”,并且从低一个层次的描述中,不能推出也不能预言高一个层次的新特性。依据这样一种理念,当我们发现由一个以上的基本型兼挟而成的复合型体质时,我们要切记,复合型体质所表现出的症状、体征,并不总是能归结为组成它的基本型体质所对应的症状、体征的简单相加;对它的调控也不能简单的归结为对组成它的基本型体质的各自调控的总和。这种情况下,就要把这种复合型体质作为一个整体,单独地进行研究,寻找它独特的辨识要点和调控方法。如我们前面提到的上火下寒体质的辨识和调控,就有它作为整体的特殊性。

3.4结合定性规则及定量选择的体质辨识模型体系

传统中医学中,由于人体系统的复杂性,某种确定的体质类型,与从人类个体所能观测、感觉到的症状、体征、检测指标,常常找不到确定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是以一定的概率相关联的。这样,在从患者了解、观察、检测到一组症状、体征后,如何依据这组确定性程度不高的信息,确定人的体质状况呢?在一个体质型所对应的症状、体征、检测指标组成的集合中,有些对该体质类型的成立是必要条件,但不充分;有些不是必要条件,但其出现会增加这种体质确定的可能性。由此,症状、体征和检测指标对体质辨识的意义有定性的,也有定量的。显然,如何基于体质类型所对应的由症状、体征和检测指标组成的集合,依据不同体质型的具体情况,找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算法,使中医对体质的辨识更精准,这恰恰是体质医学要借助于现代科学手段,作进一步研究的重要内容。

3.5建立用于中医人体模型描述、验证和体质辨识的计算机仿真平台

体质医学的体质分型是基于人体的整体模型的。在传统中医学中,人体的理论模型基本上是采用自然语言和自然语言加图表的方式描述的。也就是说,传统中医学的理论模型是典型的静态模型。人的生命活动是一个动态过程。作为一个生命有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的各个部分是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维持着内环境的稳定。在病理状态下,疾病也是在人体的各个部分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发生、发展、转化的。人体内部各部分的联系和影响、外部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均是一个动态过程。

篇3

关键词 彝医 预防医学

彝族医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预防疾病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和知识,用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记录下了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理论和经验,世代相传,为近一步研究彝医预防医学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1 彝医预防医学的起源

彝族的疾病预防观起源于原始时期。那时的彝族先民住在树上,过着“兽与人同处,人与兽相随,吃草籽树果”[1的原始人群居生活。人都赤身,故身体易受风雨霜雪侵袭,发生疾病。也易被虫兽石木所害,发生外伤。为此,彝族先民为保护自身,以防受到伤害,他们从树上取下树叶、树皮,作为御寒和防护身体的材料,这是彝医疾病预防医学的最初形成。随着狩猎的发展,彝族先民从野兽不易受寒受冻的事实意识到动物皮毛的作用。他们把获得的动物皮毛剥下来做保暖衣,比树衣又进了一步,大大增强了抗病御寒的能力。《蛮书校注》载“磨蛮……男女皆披羊衣”。《永昌郡传》载“夷分布山谷间,食肉衣皮”。《太平寰宇记・戎州》载彝族先民“衣非衣,羊皮,莎草”。时至今日,彝族仍有穿羊皮、麂皮缝制的衣服的习惯。从穿衣的发生和进步,可知彝族的最初预防疾病的知识是源于彝族先民们采集野生植物和狩猎这两项最基本的活动。火的发现,除了躲避野兽、抵御寒冷之外,最大的好处在于改变了吃生食的习惯,有了火,生水变成了开水,生果变成了熟果,生肉变成了熟肉,结束了生吞活剥、茹毛饮血的生食时代。肠胃疾病的发生大大减少了,并且使食物的消化加快,促进机体对营养的吸收,使原始彝民的身体素质和大脑得到提高和发展,从而促进了人类进化。对彝族先民的健康和预防疾病,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 彝医预防医学的内容

2.1 天人相应顺应变化

彝族认为,人由天地而生,人体结构必然与天地相仿,仿着天地形成,仿着天地活动,仿着天地变化。这就是彝医的“人与天地同观”。《宇宙人文论》:“人体与天地相仿,同样具有五行。当清浊二气充溢,由五行而形成天地之后,随着五行的变化,形成人体的根本。五行中的水是人的血;金是人的骨;火是人的心;木是人的筋;土是人的肉。天上有日月,人有一双眼睛;天上有风,人有气:天会雷鸣,人会说话:天有阴晴,人有喜乐:天有云彩,人有衣裳”。生动的描述,将天人合一刻画得如此形象。正因如此,彝医认为,自然界中各种因素的变化,都会对人体的生命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哎哺(阴阳)失调,发生疾病。例如,一年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更替;一日有昼暖、夜凉的不同;天气有风、霜、雪、雨的变化。如果人不能适应这些自然因素的变化,就会导致脏腑功能紊乱发生疾病或加速疾病的恶化。《劝善经》说:“天一会冷,一会热,一会下雨,一会刮风,会使人生病。不管男女,夜里起来要穿衣服,否则要生病”。彝医提出要适时增减衣被,以顺应人对自然的变化,以防疾病发生。

2.2 择地而居 注重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彝医在注意到季节气候对人体产生影响的同时,也注意到环境对人体的影响。认识到居处环境和地点的变更,以及水源的污染等,会导致身体适应能力及抗病能力减低,从而出现水土不服和其他疾病。提出要根据环境、地域的变化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主张居处要选择在依山傍水,水源洁净,土地肥沃,无瘴气及传染病流行之地。彝族史书《勒俄特衣》记载彝族先民武五格自在迁徙途中经过大凉山以东的马边地方时,认为:“马边者地方,上面有山山太高,下方有沟沟太深。下有马边城,摆子疟疾流行处,不是兹敏的住处,我不愿住此”。可以看出,彝医认为在环境恶劣的地方,瘴气流行的地方,不适宜人居住,要按季节迁徙;远离流行区,以避免瘟疫的侵袭,防止种族灭绝。充分体现了彝医对疾病的发生以采取预防为主的思想。

2.3 注意饮食卫生,饮酒有度

彝医认为饮食不洁,喝酒过度,都会损伤机体,导致疾病或者死亡。《劝善经》告诫人们:“不要吃生肉、生血和生肝子,要煮熟吃,不要用生命换口福”,意识到吃生肉不慎会有生命危险。现代医学认为:猪、牛、羊等动物,特别是猪感染了旋毛虫病以后,其肌肉内会有大量旋毛虫幼虫寄生并结成包囊。人吃生肉感染旋毛虫病,重症患者可出现恶病质、脱水和虚脱,或因毒血症、心肌炎而死亡[2]。彝族饮酒讲究酒德和提倡节饮,认为微醉为上,大醉为下,烂醉有失体统,酗酒闹事则行为恶劣。故彝族有“酒好只需一杯,子贤只要一个”。“酒喝一杯值黄金,酒喝两杯值白银,酒喝三杯如狗屎”的谚语流传。认识到过度饮酒对身体的危害,《劝善经》说:“饮酒多了则成痨病,成疯病,也有成鬼崇,不论男女都会这样。酒醉发酒疯时,不知父母,不知亲戚”。这与中医认为“酒者,能益人亦能损人……,若升量转久,饮之失度,体气使弱,精神侵昏。宜慎,无失节度[3]”的观点是一致的。

2.4 避忌病邪 杜绝传染源

彝医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了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的重要性,并摸索出了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劝善经》说:“人生来就骨肉孱弱的,得注意忌避,不接近漆,就不会过敏:不接近疮,就不染疮;不接近麻风,就不会传染麻风,不要相信命中注定那些话”。说明彝医对过敏、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有较深的认识,不信迷信,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对于经医治无效死亡的病人,主张“要尽快掩埋,不能再屋里过久停留,以免邪气伤人”[4]。对于得传染病死亡的人,主张火葬。病死家畜深坑掩埋,不能服食。《劝善经》说:“牛马生病流行时,要忌避,要好好封锁牛场。因为背病死牛马粪的、背病死牛肉的、吃死牛肉的都要被传染”。彝医这种积极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健康人群的做法,与现代医学防治流行病的原则是相符的。

2.5 推算“衰年”“禁日”预防疾病

“衰年”和“禁日”是对人类生命运动形式的一种表达,是彝医预测疾病特有的一种方式。“衰年”是彝医通过十二兽纪年法(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所推算出来的人生命过程中的周期性衰弱年份。彝医认为,在这种年份中,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疾病和意外事故,而且治疗困难,病后恢复缓慢。主要表现在对针刺、药物以及其他疗法均易变态和危险反映。故率年又叫危险年。这种用来测定和解决生命节律以及预测疾病变化的规律,彝族称钩藤为茜草科植物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Miq.)Jacks.、大叶钩藤Uncaria macr-ophylla Wall.、毛钩藤Uncaria hirsuta Havil.、华钩藤Uncaria sinensis(Oliv.)Havil.或无柄果钩藤Uncaria sessilifructus Roxb.的干燥带钩茎枝。用于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痫抽搐,妊娠子痫,高血压等[1,2]。现代化学研究表明,钩藤茎枝中含有多种吲哚类生物碱,其中钩藤碱、异钩藤碱为其主要有效成分[3]。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钩藤具有降压、抗心律失常、镇静、抗癫痫和抗癌等多种药理作用[4]。但目前未见野生与栽培药材鉴定方面的系统研究报道。本文对贵州产野生和栽培的钩藤类药材进行了较系统地显微鉴别研究,可为该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鉴别依据。

为“戈波”或“生命历”。因此,彝医主张重视衰年,在衰年中用药格外小心,对于身体的各种不适都要及时治疗,以免酿成大患。

按照衰年的推算,一个人出生后,便按以十二兽顺序的排列增长着岁数,当他30岁之后,生命周期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节律性变化。这种变化的发生随个人属相在生命历上的不同而有早有迟,但第一个衰年的出现总在31―38岁之间。此后,每隔8年这种周期性衰年便会重现一次,而且越来越明显。例如,一个属虎的男人,他生命中的衰年周期性发生在39、47、55、63、71、79、87岁,这些年份中,容易发生各种意外事故和疾病,在生活、生产中要多加注意,提前预防。

“禁日”是指人体可能发生危险的日子,故又称“人辰日”。彝医的禁日主要指禁止针刺体或人体某些部位的日子。《彝族医算书》中对于某些禁日中禁刺部位发生的疾病,改用药物治疗,并可作为万一不慎在禁日中因施行针刺损伤人体后的应急治疗措施。如:初二,禁刺心口,但如损伤而致病时,可吃杉木鱼胆治疗;十四,禁刺咽喉,但如伤病,可以将金子或银子烧红淬水,引水服,亦可吃麂胆、獐胆。不仅提出了预防的方法,还提出了因预防不慎出现问题的解救措施。

3 结语

彝医的预防医学是彝族医学的精粹和特色,自然质朴思想中寓于着科学的唯物主义,在民族生息、繁衍的漫长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向我们展示着彝族医学的博大精深。但目前还没有一部独立、完整,全面、系统的彝医预防医学专著,在对于民族医药积极发掘、研究的今天,对彝医预防医学的系统收集、整理、研究,总结,并上升提炼成彝医预防医学体系,是从事民族医学研究人员的重要任务和课题。

参考文献

1、4 关祥祖.彝族医药学[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200.

2 庄树文,吕冬云.旋毛虫与人类疾病[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6(60):87.

篇4

关键词:个体化医疗;老年医学;教学改革;新思路

“个体化医疗”(Personalizedmedicine)指从个人角度,根据遗传和基因组信息与生活环境,并结合临床表现为人类提供量体裁衣式的健康医疗服务[1]。广义的个体化医疗是依据个体差异进行疾病管理,以期达到治疗效果最大化和副作用最小化的一门定制医疗模式[2],侧重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精神”。狭义的个体化医疗则结合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等信息及生活方式,为患者量身设计出最佳治疗方案与治疗药物,其核心内容为遗传学、基因组学、药物遗传学、药物基因组,以及环境[3],侧重于“人类基因组”,是在预防、诊断、治疗和后期康复的全过程中,依据患者的个体特征、需求和偏好设计治疗策略。是广义个体化医疗在理论和技术上的发展与延伸。1999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27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百年人口老龄化的进程[4]。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和现代医学的发展,个体化医疗日趋成为可能并成为老年人群的需求。但因受制于经济与技术发展的客观实际,进程相对缓慢,需要循序渐进。

1我国老年人群个体化医疗的发展需求

1.1现代医学发展让老年人群个体化医疗成为可能现代医学正经历由传统标准化医疗向个体化医疗的巨大转变。标准化医疗忽略个体差异,个体化医疗是以患者的大量信息为基础,通过综合分析各方面特点,制定出适合每位患者独特的、最佳的治疗和预防方案,提高治疗的针对性以取得最佳疗效。因此,美国现代老年医学已从传统亚专科以“疾病为中心”的单病诊治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医疗,为老年患者提供全面合理的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最大限度地维持和恢复患者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现代医学的变革让我国老年人群个体化医疗成为可能。

1.2人口老龄化增速促进老年人群慢病高发老年患者具有生理功能减退、储备能力下降、功能残缺等特殊的老年问题或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多种慢病并存或多重用药引起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病情易受心理、精神、社会和家庭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老年人口已经突破2亿,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2025年前,将以每年100万人数增加,预计20世纪末,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33%[5-6]。人口老龄化的增速促使老年人群慢病高发,并形成以下特点:未富先老,发展极度不平衡;老年人群寿命延长,失能、半失能与空巢老人的数量增多导致社会养老刚性需求增加;国家养老体系和医疗保障体制尚不健全;部分老年人群期望安度高质量的晚年生活,医疗消费标准增高。

2我国老年人群的个体化医疗现状

现代医学发展对医疗卫生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促进个性化医疗的进步,但全面实施老年人群的个体化医疗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障碍。老年人群数量激增与各方需求之间的矛盾将影响我国老年人群个性化医疗的推进。

2.1老年医学专业开设数量与质量难以满足老年病专科发展需求高等医学教育对老年医护人员个体化医疗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当前老年医学和老年健康服务业的发展远不能满足社会老龄化的需求。其中,老年医学专业人才的严重不足是主要的问题。调查显示,我国222所医学院校中,59所建立了老年医学专业[7],存在部分学校课程设置上有缺陷,专业师资不足,临床教学实习基地缺乏等问题。部分医学院校老年医学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研究生,尚无统编的老年医学教材、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在校期间没有开展系统的老年医学理论教育或临床实践:科学学位型研究生课题涉及衰老机制偏少,临床实习匮乏;专业学位型研究生接触临床相对较多,临床工作能力较强,但其科研培养时间短,科研能力相对较差[8]。极少的三级综合型大医院设置老年病专科,开展老年医学教育培训的合格师资和基地缺乏。部分老年人专科医院或护理院正在积极筹建中,专职医护人员相当匮乏。与我国部分医学院校老年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相似,我校老年医学专业挂靠于临床医学专业(老年医学方向):专业设置上缺乏独立性;课程设置仅在临床医学专业基础上,增设了老年医学(36学时)和老年护理(32学时)两门课程,学生只了解老年病医疗与护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后期临床见习和实习与临床专业完全相同,没有老年专科实习基地,与老年个体化医疗标准相差甚远。

2.2患者和医护人员缺乏对个体化医疗相关内容的深入了解在我国,个体化医疗尚处于发展阶段。由于教材内容更新缓慢,个体化医疗尚未编入医学教材,国内一流院校的个别学生通过科研学术活动初步了解个体化医疗,我校作为普通医学院校,临床专业(老年医学方向)的学生在校期间对个体化医疗内容体系了解甚少。广大患者即使存有简单的个体化医护需求,但由于医疗费用和医疗模式的制约,对广义的个体化医疗需求已望而却步,对于基因组学等深层次的个体化医疗知识更是闻所未闻。另外,由于我国目前以传统医疗模式为主,大部分医护人员仍按照传统医疗模式为患者服务,缺乏个体化医疗信息与内容的接触。调查研究显示部分医护人员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9]。

2.3尚不完善的老年病样本库阻滞了个体化医疗的高质量实施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的老年病样本库是按照疾病种类建立,不利于老年疾病机制研究和个体医疗的高质量实施。未来老年医学研究应对衰老起因、老年疾病特征与防治措施进一步探讨[10]。明确发病与衰老的相关机制是预防和治疗老年疾病的基础,从分子生物学、基因层面去揭示发病和衰老的原因,尽快实现“从基础到临床”。病变部位的标本对于发病机制研究、诊断性生物标记物筛选、靶向治疗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建立包含患者血液、尿液、脏器组织及个人家庭情况、心理特点、社会关系等信息的符合老年病和抗衰老研究的规范化样本库,是老年医学的基础,这让高质量的个体化医疗成为可能。通过高质量生物样本与完整的临床信息,分析归纳患者的各项检查与诊断情况,形成一个综合、巨大的数据库,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让患者得到较好的治疗[11],真正实现“基础到临床”。

2.4缺乏制度保障的老年医学职业资格认证限制了老年个体化医疗进程我国目前非常缺乏老年人专科医院或老年护理院,尚无老年医学专业执业资格证和许可证设置制度,政策方面亦未出台对患者医疗信息采集的保护措施,这些不利因素都大大限制了老年人个体化医疗的进程。《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医疗机构要积极支持和发展养老服务,有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做好老年慢病防治和康复护理;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专院校对口专业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12]。由此看出,国家高度支持老年医学建设,各项制度的落实会逐步推进老年医疗个体化进程。

3我校老年医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新思路

3.1我校老年医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老年医学(GeriatricMedicine)是预防和治疗与老年相关的疾病,最大限度地维持或恢复患者的功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学科[13]。个体化医疗以个体获得最优质的健康为目的,而不单是治疗疾病,这与现代老年医学教育相吻合。未来老年医学将以老年综合评估、多学科团队协作、中长期照护基地联网为特点。其中,多学科联合工作是老年医学的突出特点,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护理、保健医学、社会医学、老年生物学和老年心理学等。多学科融为一体,相辅相成,蓬勃发展。另外,在个体化医疗背景下,大数据云计算理应成为老年医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内容。显然,目前我校老年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后期临床实践诸方面都远远不能满足现代老年医学和个体化医疗发展要求,老年医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3.2我校老年医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3.2.1独立设置老年医学专业:教学大纲要求与课程设置对未来医生的培训、考核、医疗水平的评价等有很大影响。老年医学起源于临床医学,专业领域上息息相关,但老年病的发病机制、治疗策略与途径有其独特性,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和服务对象大多与老年人有关。现代医学与老年个体医疗的强劲发展促使老年医学逐渐走向学科交融式发展。因此,我校老年医学理应成为独立的专业设置,并按照现代老年医学和个体化医疗的发展需求,重新设置教学大纲、课程安排和后期实践教学,突出个体化医疗特点,以适应老年医学的快速发展和个体化医疗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3.2.2更新现有教学大纲、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促使老年医学教育与人才培养成为医学发展的重要领域,也是未来老年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都需要突出老年特色,除医学与护理知识的学习外,需要开设心理学、社会学、营养学、人文关怀等课程。另外,由于个体化医疗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出了新见解,分子诊断、大数据等课程也需要列入教学大纲的新要求。另外,新设置的教学大纲,利于现代医学知识的融合、传授,便于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整体掌握,模块化教学模式有必要取代传统教学模式,后期实践教学也应着重老年疾病机制的探讨、诊断与防治,以促进个体化医疗的实施进程。

3.2.3适度加大老年医学专业招生人数:独居或失能老人的增多,“421”家庭或空巢家庭等使得老年人群的医护问题成为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难题,专业医护人才相当匮乏。未来需要更多专业化的老年医护人员,以满足老年人群晚年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提高需求。因此,我校适度加大老年医学专业招生数量是顺应时展,满足未来老龄化社会和个体化医疗的重要举措。

篇5

众所周知,医学从根本来说是以人、以人的生命、人的健康为服务对象。医学这一特征决定了它必须植根于人文学科的基础之上。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医学高新技术引发的社会、伦理和法律问题也日益增多。医疗费用高涨、医患关系疏离、医疗资源浪费、医疗纠纷增加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医疗卫生领域面临着艰巨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应对当前的挑战以及自身的发展,医学学科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已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医学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已经明确提出,医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社会医学是医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其知识基础来有两个主要的来源,即医学学科(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等)和社会科学(要包括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政治科学、管理科学、经济学、伦理学等)。可以说,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应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一门医学学科。它的实践活动主要是在医学领域,其主要任务在于揭示健康和疾病的社会属性,研究社会对健康的需求,各种社会因素对健康、疾病的影响,以及从社会的角度来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个体和人群健康,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社会医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未来的卫生工作者初步建立起社会医学的观念和思维模式,以“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指导医疗卫生实践。同时,加强医学生社会医学的教学也是当前改革医学高等教育、广泛开展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医学院的社会医学教学已经成为各个专业、各个层次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健康状况转变、21世纪新医学目标提出和确定的背景下,笔者就“医学模式转变”和“社会因素与健康”这两个社会医学的主要教学内容来探讨如何使其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相结合。

一、实现医学模式转变与树立医学人文精神的结合

在社会医学中,医学模式主要指的是健康和疾病观。现阶段医学模式的转变即是指从传统、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现代、多维度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对我国医学科学以及医学教育的影响是持久而深远的。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文精神曾经一度与医学脱离了关系。例如,仍有一些临床医生在诊疗中只关注病人生物学指标的改变而忽视社会心理因素对患者健康状态的影响;在医学院校中,医学生普遍存在对医学专业课程学习很重视,投入了极高的热情和精力,而对其他一些人文学科或交叉学科的选修课程则不感兴趣。但在今天,疾病的变化和医学科学的进步已经向将医学囿于“见病不见人”框架下的生物医学模式提出了挑战,过分强调生物病因而不注意社会病因的观念,逐渐显露出它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社会医学有关医学模式转变的教学内容就是立足于科学的发展观念下,摈弃片面的生物医学模式,倡导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一进步的医学观念。

1.强调医学思维方式变革的必要性“看病不看人”的传统思维方式已明显与现代医学的要求背道而驰。医学思维的变革可具体体现在:①在临床诊断中,要了解病人的社会背景和心理特征,进行立体诊断或者整体诊断(所谓立体诊断即从生物、心理、社会的三维空间进行诊断)。②在临床治疗中,要充分考虑影响病人康复的社会心理因素,既要有针对病人具体病症的临床治疗处方,也要根据立体诊断开出社会医学处方。

2.建构立体思维和立体知识作为一名现代的医学生,必须扩大知识面,转变观念,在牢固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努力学习哲学、政治、经济、法律等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努力学好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学及医学心理学等医学人文科学知识。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真正地落实以人为本的精神,才有能力给病人作出心理和社会诊断。

3.强调以人为本的医学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原理。在最具人性化、最能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医学领域,更应该使人文精神起到引领和导向作用。医学起源于人类互相关怀的需要,与人文精神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有学者提出,人文精神是医学科学的旗帜。医学的本质就是人文关怀。在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而言,接受医学模式的转变,自觉增强人文学科的知识和修养,提高自身关注人生价值的能力,这样才能增进对病人的了解、对人的完整性的了解以及对病人痛苦本质和来源的了解,这既是现代化医学的要求,也是对现代化医生的要求。

二、实现综合分析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与自觉加强人文素质修养的结合

社会因素是指社会的各项构成要素,包括环境、人口、文明程度(政治、经济、文化等)。在现代医学中,大多数的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都是以研究与人类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的生物学现象为主。而在医学模式发生转变的今天,作为医学服务对象的个人,不仅仅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个体,而且也是有着社会属性的人,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社会属性会越来越突出,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客观事实也说明了社会因素对人的健康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社会医学的研究中,探讨社会因素对个体和群体的健康与疾病的影响的是一项主要的任务。社会医学认为,在疾病的产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社会因素都具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及可以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社会因素可以导致疾病的产生和健康状况的损害,也可以促进疾病的康复和健康水平的提高;社会制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健康相关的文化因素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居民的健康状况,而个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所承受的心理应激水平、获得社会支持的情况等因素则与个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在社会因素与健康的教学内容中,可考虑从以下两个层次来实现综合分析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与提高医学生加强人文素质修养自觉性的结合。

1.从医学问题社会化的背景出发来引导学生从社会的角度思考医学问题“医学问题社会化”,是指将精神或躯体疾病当成是社会问题或政治问题来看待。例如期间,有人提出精神疾病是思想病,可用思想来治疗。简单地把医学问题社会化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不仅会影响对疾病的及时治疗,还无益于有效解决真正的社会问题。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医学的社会化也是医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必然表现。医学问题的社会化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例如,健康、疾病等的概念的社会含义;对医学领域有社会人群的研究,如病人、医生、护士等角色分析,角色的社会化问题;对医患关系、医护关系、患际关系等的研究等。可以说,医学问题社会化是医学与社会互动的结果,对社会科学基础理论了解和人文科学理念的树立将是未来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必备条件。因此,对于当代的医学生来说,一方面树立社会大卫生观,自觉提高对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兴趣,学会从社会的角度来分析和看待健康和疾病的问题;另一方面逐渐摆脱生物医学根源论的局限,学会从全局的角度来分析健康和疾病的问题,这不仅可以为学好专业医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还可在对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了解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修养。#p#分页标题#e#

篇6

关键词:现代医学;医学院校;终身教育;构建途径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3.188

我国政府在2010年7月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我国应该加快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各高等院校应该加快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因此,我国的高等医学院校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加快教育体制的改革,加快医学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创建终身学习的医学体系,促进医学技术的发展。

1 现代医学终身教育的内涵

终身教育思想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近年来的大力推广和普及,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新时期,我国的高等教育应该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加快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一方面,积极发展多种教育形式,为学习者提供各种教育场所和机会,最大限度地创造学习的条件,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加快思想的转变,树立终身教育的教育理念,促进个人的终身、持续的学习,以满足学习者不同时期的学习需求。高等医学的终身教育则是由医学院校的基本教育、毕业后的再教育及继续教育三部分组成,其中医学院校基本教育是医学终身教育的基础,医学生通过基础医学理论的学习,成为一名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医学人才,并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毕业后的再教育则是医学生在毕业工作过程中通过规范的专业医学知识学习,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逐步成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继续教育则是一个漫长的学习、教育的过程,医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新的医学知识、技术、理论和方法,从而成为医学专业人才。

2 医学院校终身教育的意义

高等医学教育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可以改变高等院校的教学模式,加快学习观念的转变,使医学生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可以充分的利用大学的教学、实验、信息等优势,推动我国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实现高等医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同步发展,促进医学教育过程由自发向自觉的转变,实现医学院校功能的转变,使高等医学院校成为当地医药卫生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和人才的储备中心。此外,医学院校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加快了我国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步伐,大大提高了人们学习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我国人民的文化水平,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3 现代医学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3.1 医学学历教育

我国各大医学院校应该加快构建完善的医学学历教育,通过对在职医务人员、高等院校医学生的学历教育和学位教育,使其掌握基本的医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同时加强与其他院校的合作,共同进行相关课程的教育教学,并共同制定学历教育的内容。目前我国在职的同等学历医务人员大多都通过参加研究生培训课程并申请硕士学位,这是目前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的医学终身教育形式。

3.2 继续医学教育

各医学高等院校应该积极组织国家级、省级、市级医学继续教育教学内容的推广,鼓励在职医务人员和在校学生积极的学习,并颁发相关的医学继续教育证书,激发医务人员学习的积极性。高校医学继续教育应该的内容应该根据国家的规定和本地区的需求进行选取,注重医学专业的科学性、针对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以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为重点,促进医学继续教育形成一个持续的、长期的教学过程。

3.3 卫生保健职业技能的培训

积极开展卫生保健职业技能的培训,通过开展培训班、专家讲座、技能训练等多种形式,提高学习者的职业技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是检验医务工作人员职业技能的标准,因此应该积极的组织学习者进行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使医务工作人员满足国家相关的医学职业技能规定,实现技能的提高。

3.4 全科医学教育

我国卫生部于2002年正式启动的医学继续教育工程中,将面向社区医护人员的全科医学教育作为医学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使社区医护人员掌握临床医学、康复医学、预防医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促进基层医护人员的全面发展,推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发展,提高社区医护人员的职业技能,为社区人民提供优质的医护服务。

3.5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

作为医学生毕业后在教育的重要内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加深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从而实现临床治疗的规范化。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是医学生成为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经之路,可有效的保证临床医师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3.6 远程医学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是通过互联网实现继续教育的主要方法,学习者在接受远程教育的过程中,自由度较大,不受时间、地点等的限制,可以更方便的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的内容,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其更加强调学习者自身的积极性,是实现终身教育的最佳方式。

参考文献:

[1]刘永萍,朱修援.地方医学院校构建医学终身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03):166-167.

[2]李心蕊,李白桦.试论现代远程教育与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04):3-8.

[3]国卉男.中国终身教育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4]李文章.终身教育理论指导下的高校课程设置[D].汕头大学,2008.

篇7

1 语言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远古时代,随着类人猿共同生活及集体狩猎的需要,经过了千百万的锤炼,他们的口、舌、喉相互配合,渐渐地学会了利用简单的音符表达情感;利用大声吼叫传递信息,以此达到某种目的,当然也收获着由于语言给人类文明带来的喜悦。正如革命导师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劳动不仅创造了语言,也创造了人本身”。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逐步提高以及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人类的语言也逐渐从简单的发音传递信息、到结绳记事,进而发展为今天能表达内心情感及复杂心理活动的完整的语言文字体系,成为“人类交流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列宁语录)。可以说,语言文字的发展对于推动全世界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各个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也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技术交流提供了重要的承载工具,这种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有力地推动着各民族自身独特文化的发展。

除了语言文字的发展外,另一种与人类起源一样久远的文明是医药学。在与大自然长期漫长的艰苦斗争中,远古人类在面对生老病死等自然现象时,逐步学会了从最初的被动祈天拜神等精神活动外,到偶然发现一些具有药用价值的矿植物,并主动寻找利用它们来疗伤治病的实践活动。随着斗转星移、年轮的增加和实践经验的提高、传承和积累,世界许多民族都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原始医药学。不难想象,语言文字和医学的发展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从远古的口耳相传,到中古的一代一代的著书传播知识,以至到今天的医学的高度发展,语言文字的发明、利用和提高,无疑对人类医药学的传承、交流和发展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青藏高原是人类文明产生较早的地区之一。根据近百年考古发现和历史学家研究,从阿里地区到康藏地区都已经发现了万年以上的石器遗迹。由此判断出,在距今5万年左右就有人类生活在这些地区。古代藏族人民不仅创造、发展了自己的语言文化,在与自然和疾病的长期斗争中,也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是药三分毒,有毒必有药”的说法,充分说明藏民族很早以前就已经有了原始的医疗,并且掌握了一定的药物学方面的知识。可以肯定地说,藏医学是勤劳智慧的藏族人民长期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逐渐形成的。虽然目前我们仍无法明确指出藏医学问世的具体年代,但据藏医学最早的文献―苯波教《大藏经》中顿巴・辛饶米沃切(公元前1917年)所著的医典《蹦耶》的资料显示,原始藏医学的萌芽距今已有三千九百多年历史了!在近四千年的藏医学的发展历史中,藏语言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进作用,特别是藏语文字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原始藏医学的萌生和发展。以后,随着藏语、汉语、维吾尔语和蒙古语等多种语言在藏区的使用,藏医通过与内地和其他国家医学的交流,使藏医药文化不断发展,也使之成为中华传统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2 纵观历史,藏医从最初的萌芽状态发展到今天具有完整体系的医药学,其中藏语言和文字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公元7世纪,藏文字的出现为藏医药的诞生和建立奠定了基础;公元11世纪以后,广泛的交流以及藏医药学校的成立,推动了藏医学人才和藏医药体系的逐步完善;20世纪中叶,和平解放以后,藏医药学进入了一个辉煌的时期。

2.1 藏语文的发明促进了原始藏医的脱胎换骨 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着分化、统一的过程,而社会的统一总是要求语言的统一。当社会生活发生渐变和激变时,语言一定会随着社会生活的步伐发生变化。当人类社会发展到新石器时代,随着人们日常交流的深入,刻字等符号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保留思想意识的需求,因此逐渐发明了文字。在原始宗教―苯教的文献记载中,公元7世纪以前,苯教创始人顿巴・辛饶米沃切曾经使用一种“象雄文字”。这种文字并不完备,流行地区和使用范围也不广,主要是巫师、苯教徒用以书符、画咒、记述教义。当时在藏区,除了相当蒙昧的原始医学之外,相传在吐蕃第一任藏王拉妥妥日年赞时期,就有来自印度的吾西嘎西及其后裔的行医活动。

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建立了强盛的吐蕃王朝。随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法律的颁布及文化交流活动的需求,创立藏语文的需求迫在眉睫。于是松赞干布派遣大臣吞弥・桑布扎去天竺学习梵文,并结合藏语言的特点创造了藏族拼音文字。藏文拼音文字的出现是吐蕃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藏语拼音文字的优点在于简便性和普及性,以30个字母为基础的藏文文字,经过以后若干年的修订、完善逐渐的能够表达藏民族生产生活的内容。藏文文字的发明,使得藏民族以前口耳相传的原始文化得以记录下来,实现了文明的积累和传承,便利了文化的交流和传递,极大地促进了藏族其他文化的发展。除外,藏文的发明也为后来藏医学与周边民族的医学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当时,为了巩固吐蕃王朝与邻近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关系,松赞干布迎娶了尼泊尔的赤尊公主与唐朝的文成公主,她们带来了大量的经典著作,包括医学及其他方面的经典,其中有中医医典《医疗大全》、《头伤医治简述》,以及印度医生带来的《布夏母本、子本》等,还从邻国特别是从天竺迎请博学多识的专家、译师,极力翻译、整理佛学、医药书籍等。此外,天竺医生巴热达札,汉地医生韩维康(又称韩文海―笔者注)、大食国医生嘎林诺三人总结和借鉴三国医学精髓后,合编了七卷本的《无畏武器》。到了吐蕃第三十八代赞普赤松德赞时期,他还邀请汉地、天竺等九位知名医生,与当地众多藏医进行了广泛的医学研讨,并将多个民族的医学著作译成藏文,还设立了藏医学校。8世纪金城公主入藏后,又带来了《月王药诊》,由天竺翻译家摩哈衍那和比如扎那在藏族医生和翻译家的帮助下翻译成为藏文,该书无疑对藏医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2 各民族医学的交流催生了独特的藏医学,并形成完整的医学体系 随着藏文的不断完善,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之间医学的交流。这一时期,藏王广泛地邀请汉地、天竺、尼婆罗、克什米尔等国在当时医学界享有很高声誉的医药学者来访,藏族医学家同他们一起就医药学方法与理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研讨,使得藏族医学家能够广泛吸收印度、中国各地的医学精华,为以后研究医学和著书立说、进一步丰富与发展藏医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藏医药学在其形成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曾涌现出了许多才华横溢,著书立说的杰出人物。这一时期,被后人称为“药王”的玉妥・云丹贡布(708年出生)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不辞艰辛,为了发展藏医学,曾赴天竺等国三次,汉地五台山一次进行医学交流。他认真学习和研究了天竺、汉族等医药学理论,吸收其有利的医学精华,在与著名印度翻译家比如扎那共同探讨、翻译并传授释迦牟尼佛所讲授《四部医典》精华的基础上,编写了举世闻名的藏医学巨著―《四部医典》。《四部医典》有一百五十六个章节,涉及到生理解剖、病因病理,临床各科、诊断治疗、药材方剂、手术器械以及医学伦理等内容,是对藏医药学基本理论和具体临床实践的完整总结,标志着完整藏医学体系的形成。其中详细阐述了与西医的细菌学、胚胎学相近的论述,可见当时的藏医学已是符合科学精神的先进学术之一。这部藏医学的经典著作至今在国内外仍有较大影响,目前已有汉译全本和俄、英文译本,《四部医典》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医学财富。

吐蕃时期的藏医学文化与周边国家、地区的交流进入了空前盛世,为促进藏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试想如果没有藏王松赞干布时期创造的藏语言文字作为基础,藏医学的发展在当时决不会有如此的成果,许多藏族医学家在有关藏医药方面的著述立说也不能取得如此辉煌的造诣。

到了公元11世纪,在医学史上被视为第二药佛的新玉妥・云丹贡布翻译、借鉴并吸收了从汉地传来的《月王药诊》之精华,以及《月光》、《八支医要》等医著,结合地势气候,对《四部医典》作了大胆的补充、修订和整理,使得其内容进一步充实完善。此外,他还著有《大小八支医要集》等重要的藏医学历史巨著。公元17世纪,即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时期,为推进藏医学文化,在药王山设立了藏医学校,召集全藏知名医生,对于《四部医典》进行编撰、校订。当时的藏文典籍文献取得了非常巨大的进步,浩如烟海,功绩非凡,是对人类文化的重大贡献。幅员辽阔,是一个方言很多的地区,如果没有统一的语言文字支持,《四部医典》的校订工作必然有很大的难度,由此可见,藏医学的发展与语言的铺垫作用密不可分。

2.3 和平解放极大推动了藏医学走出 自和平解放以来,藏医学与内地乃至世界的交流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藏医学的长足发展,为藏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

1989年,大学藏医系与自治区藏医学校合并建立了藏医学院,成为独立设置的藏医药高等院校,有来自四川、云南、青海、甘肃、内蒙等地的学生来学习,为了帮助学生的藏医专业的学习,学校还专门开设了藏语、汉语和英语课程。1990年9月1日,拉萨市藏医院扩建为自治区藏医院的成立是藏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的又一标志。

2000年,自治区党委五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将藏医药列为自治区重点发展的六大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同年,在拉萨成功举办了首届国际藏医药学术会议,来自德、美、法、俄、日等国的18名专家和中国国内包括台湾、香港地区的58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收到论文500多篇,在学术上和政治上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该藏医药学术会研讨了藏药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促进了藏医药学术的交流和繁荣,扩大了藏医药在国内外的影响。在这次会议上,多国的医学专家对藏医擅长治疗的脑神经系统疾病、溃疡病、胃炎、心脑血管病、高血压、风湿和风湿性关节炎、肝炎等都有严谨的科学报告,标志藏医药的临床研究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本次大会上藏语、汉语、英语、德语、日语等语言都被频繁应用到,这次医学交流会是一次多语言的文化交流会,大会的圆满成功,再一次向世界证明了语言文化的交流对于推动藏医学走向世界的桥梁作用。

2.4 如何借助语言文字,扩大交流,推动藏医药学走向世界

21世纪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交流化、知识多元化、全球同步化和市场经济化。但是,许多农产品商人和药品制造商为了追求商业利益,大量的使用化学成分较多的饲料和药品,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危害。因此,人们对于传统医学、绿色食品和绿色药材的需求和青睐越来越迫切,人类健康成为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关注的主题,这为藏医药学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空间,给传统藏医学走向世界,为世界人民的健康服务提供了绝好的发展平台。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借助语言工具将藏医药发扬光大,走向世界造福全人类的健康事业,是藏医药发展的新课题。

藏医首先是文化,然后才是医学;自古以来,藏医药学为藏族人民的防病治病,以及整个民族的健康繁衍做出了巨大贡献。尽管现代医学已经进入以信息工程、基因工程和生物工程为代表的发展阶段,但是,具有3800多年悠久历史的藏医药依然魅力不减,受到越来越多海内外人士的青睐。在现代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发生重大变革的今天,藏医学的独特优势正引起医学界广泛关注,相关研究正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藏医学走向世界,一方面需要更好的发掘原有的药材、药方,确认有用成分,减少有毒副作用;另一方面,需要大力加强与世界医学的交流与学习。这一切都离不开语言这一辅助工具。

1959年民主改革后,特别是党的以来,藏医药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进一步重视与大力支持,使其在、青海、四川、甘肃等各藏族聚居地区都取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在祖国内地也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一些与藏医药相关的典籍正被翻译成英、日、俄等多种文字,对推动藏医药学在全世界传播并得到世界的认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至今为止,一直没有全面系统地组织过相关的翻译工作。

总之,随着每一次科技进步,人类的语言都会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而任何文化的发展又都需要语言作为其交流工具;语言文字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藏医药的发展也有着密切关系。我们也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藏医药学文献的英语翻译工作,促使她走出中国,更广泛地在国际上传播,从而提升民族医学以及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这一工作具有以下重要的意义:第一、可以促进藏医药学在世界范围传播,提升藏医学的国际影响;第二、通过系统翻译藏医学著作,可以使国际医学界更加了解和重视藏医学,促进未来合作、发展现代藏医学;第三、可以有效反驳西方编造的“文化毁灭论”。目前系统翻译经典藏医文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迫切性。因此,我们要积极利用语言文字这一人类交流的主要工具,推动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播。继承、发扬、光大藏医学的理论精髓和实践经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参考文献

1 桑吉东珠・昂巴.《浅说藏医药学的兴起与发展》.

2 第司・桑吉嘉措.《蓝琉璃》.(上册),人民出版社,1982:91-93.

3 达莫・洛桑却扎.《色金》(手抄本).自治区藏医院图书馆,62-64.

篇8

[关键词] 转化医学;胃肠外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4;R6-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5)17-80-03

The role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in the clinical teaching of gstrointestinal surgery

HE Songbing1 JIN Zhen2 GAO Ling1 DONG Xiaoqiang1 DING Xiaolin1 ZHAO Hong1

1.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215006, China; 2.Jiangsu International Travel Healthcare Center Suzhou Branch,Suzhou 215006,China

[Abstract] As a new medical concept,translational medicine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medical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as the deepening understanding of its connotation.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is an important branch and sub specialty in general surgery,and it involves a wide range of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clinical practice.However,it has some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clinical teaching.Carrying out transformation of medical education in clinical teaching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which makes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core valu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ractice.It should not only be one of the trends for the clinical teaching,but also there are of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medical students training to strengthen the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enhance the clinical skills.

[Key words] Translational medicine;Gastrointestinal surgery;Teaching

转化医学是新近医学领域中的新概念和关注点,但是其起源其实已在上个世纪,转化医学的核心内容是解除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隔阂和屏障,使基础研究成果能及时为临床应用,而临床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能及时反馈给基础研究者,引导其研究方向,最终的目的是使临床患者获益[1]。胃肠外科是普通外科学领域中传统而又新兴的临床学科,其学科的发展与基础理论和临床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本文就转化医学在胃肠外科临床教学中的意义及应用浅谈自己的体会。

1 转化医学的起源与理念

转化医学的概念其实出现是在近20年前,1996年Geraghty J[2]首次提到了“转化医学”的新名词,作者通过具体的临床案例-家族肉病的基因突变部位的研究结果转化到临床手术的个体化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指出了其价值。转化医学可以说是“从实验室到病床”和“从病床到实验室”的双向转化研究,其理念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将基础医学研究取得的成果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治和预防以及对临床医生的观点及假设,通过设计基础研究加以验证[3-4]。

而正式明确提出转化医学理念在医学中重要性的是在2003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制定了全新的医学研究规划,明确提出了转化医学在医学基础研究转化为临床实践应用过程中的核心地位[5]。转化医学以疾病诊治为研究切入点和出发点,强调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紧密结合,使科研成果尽可能快速转化为疾病的诊疗,以促进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医疗实践并服务于患者为最终目的,真正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从而实现一个科研与临床的双向、连续的转化过程[6]。近年来,随着对转化医学内涵理解的不断深入,其在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

2 转化医学在胃肠外科临床教学中的重要性

随着外科亚专科方向的不断延伸和日趋普遍,胃肠外科已成为普通外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涉及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体系范围广,此外胃肠道肿瘤是胃肠外科中的主要疾病,目前肿瘤学领域普遍存在理论基础与临床衔接较差的现象,因此在临床教学中势必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处于基础理论学习的医学生或从事相关科研的研究生对于胃肠外科的专业知识相对缺乏,同时对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也难以发现,导致其学习和研究容易脱离临床;而胃肠外科的临床医生更注重临床实践技能的开展及应用,对该领域最新前沿的理论知识及科研技术方法的掌握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因此在传授知识时势必会缺乏先进性和实效性,这种师生双方脱节的情况是比较普遍的[7-8]。并且循证医学表明临床医学的进展与进步越来越依赖与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科研工作的成果与突破。而转化医学的理念和初衷似乎正是可以打破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之间的屏障,发挥其桥梁作用,已开始在多个学科教学及临床实践中应用转化医学的理念并显示出重要意义和良好前景[9-12]。在胃肠外科的临床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培养学生转化医学理念的理解与应用。国内有学者通过传授转化医学理念结合病例讨论的教学模式显示出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不足的效应,表明适合当前临床教学实践的需求,同时也适应现代医学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教学效果明显改善,值得在胃肠外科临床教学中应用和推广[11]。此外,近年来我国医学教学逐渐顺应时代的发展模式与趋势,大力培育转化医学人才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措施与策略。医学研究生的培养也逐渐过渡为临床型和科研型,在两种研究生教学培养模式在我国专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各自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我们发现各自的教学培养过程中也存在不足,我们需要有机结合两者的优势,引入转化医学的理念,在培养过程中注意优势互补,发挥其桥梁作用。通过转化医学理念的应用,还可以借此建立科研与临床的交流合作平台,形成双向的良性循环和积极氛围,培养临床教学与实践的团队精神,提升医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和科研领导与协调能力,形成积极和谐的局面,其目的也是促进个人及所在团队的成长与成功。

3 转化医学在胃肠外科临床教学中的经验体会

转化医学理念的核心内容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整合,力争多学科多层次的交叉与融合,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思维及团队合作精神。落实到临床教学的具体实施,首当其冲就要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知识体系构架为基础进行教学章节的设置和安排,对于没有接触临床实践和直观感受到医学生,大多理论知识缺乏学习主观能动性。因此首先,我们对已有的课程内容和授课形式进行改革,在授课过程中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引入学科前沿知识,尤其是在胃肠外科领域微创技术的应用近年来飞速发展,以腹腔镜、机器人为代表的微创技术应用在本学科专业中显示出强大的优势和无限的前景,我们结合视频对微创技术与传统手术的比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相关学科领域的交叉互动。其次,我们近年来在临床教学中也采用了以病例为引导,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的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中心的思维是创新的源泉,为学生解答问题不是PBL教学模式的目的,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进一步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法。在PBL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将临床现有的疾病和病例与学生以前已学的理论知识相联系,同时也会为学生在探求问题的途径上提供帮助与指导,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主题讨论,引导学生思维、讨论、分析,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小组的合作查找与主题讨论相关的各方面资料,最终尝试形成自己的诊治意见并建立最佳的治疗策略[13]。最后,我们在胃肠外科的临床教学中引入了胃肠道肿瘤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的模式,MDT就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治疗模式,他是由多个相关科室相互协作,对患者诊疗决策,通过集体讨论的形式来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在每周两次的讨论过程中我们结合讨论的患者病例信息与该学科领域的最新前沿,进行全面系统的讨论,此外还设有疑难病例讨论、前沿专题讲座、临床试验汇报等形式,对于胃肠外科的临床教学也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学生普遍反馈长期在MDT学习熏陶下,对于胃肠外科专科知识理论学习和实践获益很大。这种整合胃肠外科相关多学科体系,有助于减少单纯理论教学的灌输性、提高学科之间的连贯整体思维、增强学生临床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因此,在PBL教学模式和MDT学习氛围的引入下,胃肠外科的临床教学显示出明显的成果。

现在是信息网路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渠道的教学资源,高效整合相关研究技术平台,使转化医学的理念早期深入学生的学习和思维。首先,我们在授课时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信息平台获取相关资源。胃肠外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临床指南、系统综述及临床试验等成果都最先呈现在网络上,通过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可以帮助师生感受到最新该学科领域的现状与进展,将这些内容贯穿于临床教学过程,早期使转化医学的理念得到强化,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也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转化医学的理念[3]。与此同时,加强转化医学理念的引入与应用需要一系列策略的推进,包括教学课程体系的优化、师资力量的强化以及拓展实践的应用等等[14]。

4 结论

总而言之,转化医学作为一种新理念近年来受到极大的关注,在临床教学中的引入旨在发挥其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技能的桥梁作用,与此同时也为医学教育改革探索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时期的新要求。在胃肠外科的临床教育中开展转化医学教育,使学生接受理解其核心价值并在实践中应用,应该是临床教学中的趋势之一,对于培养医学生强化创新思维和增强临床技能都具有重要意义。诚然,转化医学要真正深入医学教育体系中并逐渐显示出其效应,应该是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需教师、学生及教育机构各方多方进一步努力探索[15]。

[参考文献]

[1] 洪琪,郭进,刘媛,等.转化医学:新世纪医学发展新动力[J].医学教育探索,2009,8(3):339-341.

[2] Geraghty J.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J].Lancet,1996,348(9025):422.

[3] 梁伟,葛淑华.基于转化医学理念的脊柱外科研究生临床教育模式改革初探[J].转化医学杂志,2013,2(5):318-320.

[4] Choi DW.Bench to bedside:the glutamate connection[J].Science,1992,258(5080):241-243.

[5] Zerhouni EM.The NIH roadmap[J].Science,2003,302(5642):63-72.

[6] Lehmann CU,Altuwaijri MM,Li YC,et al.Translational research in medical informatics or from theory to practice.A call for an applied informatics journal[J].Methods Inf Med,2008,47(1):1-3.

[7] 刘妍,张志宏,杨阔,等.转化医学理念在泌尿外科研究生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意义[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2):6-8.

[8] 秦新裕,刘凤林.如何切实有效地开展胃肠肿瘤的转化医学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3,16(1):1-3.

[9] 杨俊涛,唐永梁,郭勇.转化医学在肝胆胰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3,42(15):1788-1789.

[10] 李洪波.浅谈转化医学理念在微创神经外科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2014,27(4):400.

[11] 王治国,阮灿平,,等.胃肠外科临床实践教学对转化医学理念结合病例讨论模式的实践可行性[J].高等教育,2014,7:400.

[12] 熊强,邬叶锋,赵登秋.转化医学在肝脏外科临床中的应用和发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3,7(11):4995-4997.

[13] 何宋兵.PBL教学在培养外科实习生临床思维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1):128-130.

[14] 姚艳,黄觊,马长生.转化医学理念与医学研究生教育[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1):62-63.

篇9

有机化学与医学密切相关,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该课程对医学的重要性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教学实践证明,结合医学专业学生特点,恰当地联系临床和生活实际,能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真正认识到有机化学对于医学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在讲解旋光异构时,我们结合手性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差异,进一步向学生介绍目前市售的绝大多数药物具有手性,而手性分子的一对对映体可能的药理活性、代谢过程及毒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沙利多胺(thalidomide,反应停)。沙利多胺在20世纪50年代在德国以消旋体形式上市,用于治疗和缓解孕妇妊娠期呕吐。后来发现(S)-thalidomide异构体具有镇静作用,但(R)-thalidomide异构体不仅没有镇静作用,反而对人体胚胎有强烈致畸作用(图1)。虽然20世纪60年代初该药撤出市场,但是已经有大量畸形婴儿出生。通过这一“20世纪最大的药物导致先天畸形的灾难性事件”,使学生认识到有机药物分子与体内大分子之间严格手性匹配与分子识别的重要性。我们还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近年来人们发现该药物对于麻风病结节性红斑[4]、HIV相关性消瘦、口腔溃疡、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等治疗有效,并在抑制恶性肿瘤方面展现出较好的疗效[5],美国FDA在1998年批准将其用于麻风病结节性红斑的治疗。该药物起死回生的例子可使学生认识到人们对有机化合物的认识是一个螺旋式发展的过程。

磺胺类药物(sulfonamides,SAs)是一类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化学治疗药物,即具有对氨基苯磺酰胺结构的一类药物的总称。在磺胺问世之前,西医对于炎症,尤其是流行性脑膜炎、肺炎、败血症等,都因无特效药而感到非常棘手。作为“含氮化合物”章节的知识扩充,我们向学生介绍磺胺类药物的发展历史:该类药物起源于1932年德国药物学家GerhardDomagk发现的一种化工染料———百浪多息(prontosil),它的发现和在临床中的成功应用,使现代医学进入化学医疗的新时代。后来由于百浪多息易产生强烈耐药性和存在肾毒性,磺胺家族又发展出磺胺甲噁唑(SMZ)与甲氧苄胺嘧啶(磺胺增效剂,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二者配合使用即为复方新诺明。我们还进一步向学生介绍磺胺类药物的抑菌机制是通过对氨基苯磺酰胺(磺胺)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进而抑制其生长繁殖;在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之前,磺胺是最好的抗菌药物。油脂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是生命的能量来源之一。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这部分知识是不可缺乏的。油脂的熔点高低取决于其所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量。我们在进行教学时,首先通过学生在生活中可体验的知识进行讲述。植物获得的油脂多为液态,称为“油”;而从动物所获得的在常温下呈固态或半固态,称为“脂肪”。然后讲述虽然二者在结构上都是三酰甘油,但“油”是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油脂,由于不饱和脂肪酸中的碳-碳双键大多数是顺式构型,导致羧酸脂肪链之间不能紧密接触,分子之间作用力减小,因而熔点降低。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油脂氢化引入“植物奶油”(marga-rine)问题。由于人们担心动物油脂中的饱和脂肪酸可能会对心脏带来威胁,而植物油在高温下不稳定、无法长时间储存,因此,利用催化氢化反应,如镍(Ni)催化,使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的双键与氢原子结合成为不饱和程度较低的脂肪酸,其结果是油脂的熔点升高(硬度加大),这就是植物奶油,亦称人造黄油[6]。富含反式脂肪酸的植物奶油虽然可以使食物的味道、口感更好,但对人体健康非常不利,会加快动脉硬化,增加人类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如此融知识、生活、医学常识等一体的油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上述的典型实例讲解,许多学生认识到有机化学同临床医学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该课程对医学的重要性,从而对课程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教学

篇10

【关键词】 隐性病症;胃肠道间质瘤;螺旋CT;检查;数据分析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419-01

一 引言

胃肠道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 是胃肠道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病症,包括了多种细胞成分的一种原发性的瘤状组织,原发于胃肠组织粘膜下位,是靠近食管和的区域,受二者的影响可想而知,同时也会起源于肠道膜,腹膜和胸腔膜等部位,其发病机制复杂。在刚开始的时候人们主要通过病人的发病反应和症状来粗略判断,这种方法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没有可靠的判断原则,容易误诊,再者因为早期的医疗条件相对比较落后,无法为患者提供科学的检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显微镜,微创治疗,高科技检测技术,现代生物学和病原学的发展和完善,对以前看似复杂的病症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并很快替论落后的经验主义医学。尤其是螺旋CT诊断更是让医学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 研究的资料与方法

某医院自2012年以来做胃肠道间质瘤手术30例,均有可供参考的完整手术记录。主要是运用多层螺旋分析扫描,扫描的数据包括管电压、管电流、间隔厚度、螺旋参数。具体检查的方法是在检测前要求病人需空腹5―8个小时,并在期间喝一千毫升左右的热水,然后让病人处于自然平躺状态,用螺旋CT扫描仪对患者进行全身的扫描检测,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出相对应的部位脏器的参数报告。医生对得出的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处理,根据医学的正常数值对患者的状况作出判断,从而采取必要的治疗手段。一般情况下病人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这是解除间质瘤最有效的方式,药物对间质瘤可以作为辅助的治疗措施。

二 结果

1、大体观察

对于医院送检的30例肿物中,直径在1cm-30cm之间,其中4例为良性,11例为潜在恶性,15例为恶性瘤,这三者的直径分别为(2.63±0.93)cm、(6.32±2.23)cm、(15.05±3.82)cm,随着病情的变化,切面也随之改变,由实性、质地坚韧、硬且脆,呈鱼肉状,逐渐变成灰白、灰红色伴出血,同时,粘液也会发生变化,逐渐胶原化、钙化,最后是溃疡坏死。在送检的30例胃肠道间质瘤中,发生部位分别为:15例胃部、1例直肠、7例腹腔、2例结肠、5例小肠;其中有7例位于腔内、8例位于壁内、2例处于腔内―外型之间、8例位于腔外、5例在胃肠道外部;同时,其中有1例为肿瘤多发,22例为单发,7例合并发胃癌。

2、镜下观察

胃肠道间质瘤的构成主要有: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其中梭形细胞一般不规则排列成束状、漩涡状、栅栏状等,而上皮细胞则一般不规则排列成弥漫片巢状、器官状、花瓣状等,但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梭形细胞,胞界模糊不清,胞质噬伊红;上皮样细胞却胞界清晰,胞质饱满,透明空亮,因此,根据胃肠道梭形细胞与上皮样细胞之间的数量比例,可以将胃肠道间质瘤分为:梭形细胞型、上皮样型以及混合型。在送检的30例肿物中,21例为梭形细胞型,5例为上皮样型,4例为混合型。

3、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分级

一般来说,每一种肿瘤由良性转变为恶性,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胃肠道间质瘤当然也不例外。一般判定肿瘤的类别是根据其大小、组织形态及临床情况。以下是胃肠道间质瘤的分级标准。

三 讨论与分析

根据科学的数据统计,发现胃肠道间质瘤多发于中老年患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这与男性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有很大关系。胃肠道涉及胃和肠道两个脏器,但以胃器最为多见,其次才是小肠、大肠、肠黏膜等部位,胃肠道间质瘤的生长多在平滑肌和肠黏膜的下端位置,这种情况多引发平滑肌和胃肠痉挛,患者出现胃痛的情况较多,并伴有恶心、反酸,饮食不振,腹部肿块,严重者可能还会出现吐血,全身发热不止的病症,这主要是由于患者胃肠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不能对身体的正常机能做出相应的反应,机体不能正常地工作,引起一系列紊乱。这也就是为什么胃肠道间质瘤多发于中老年人群的原因。随着现代医疗卫生器械设备的不断改善、引进和推广,医学、生物学尤其是病原微生物学的快速发展,胃肠道间质瘤目前被清晰定性为良性间质瘤和恶性间质瘤。其中以胃肠道间质瘤的良性多发和以十二指肠肠道恶性间质瘤的多发为主要现状。

胃肠道间质瘤较易检测和控制,患者的发病率最高,在对患者进行胃肠道检测时除了做CT层析扫描外也可以通过胃镜,插管,B超扫描检测等方法,这几种方法也可以较清楚地观测到病症,但是不同的检测方法对间质瘤的不同反应也不一样;胃镜对胃壁内的黏膜受损情况显示良好,但无法观测到胃壁外侧的黏膜受损,所以如果瘤体生长在胃壁外侧则此种方法就显示出了其不足所在;B超仪扫描能较好地反应间质瘤的发病部位及瘤体大小,但是对近胃部位的检测效果则不理想,尤其是十二指肠黏膜间隙的病变,而且上述的检测方法只对胃肠间质瘤有检测效果,但对于除了胃肠部位的其它脏器的间质瘤体病变不能取得良好的检测效果。

四 总结

综上所述,胃肠道间质瘤起源于多分化潜在的间质纤维细胞,病理上主要由胃肠道肌层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多形性细胞组成。检测胃肠间质瘤的最有效方法是螺旋CT扫描,它能够清晰地传送有关瘤体的大小、病变状况、发病机制,以及与之关联的血管神经等组织的基本情况,根据具体的数据显示,准确判断其所处位置,良性或恶性,有无转移的可能,有针对性地对病症进行治疗,这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治疗及现代医学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旺,周元芳;CT 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的价值[J];四川医学,2010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