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制度意义范文

时间:2024-02-20 18:06: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保障制度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保障制度意义

篇1

社会保障社会分层阶层中间阶层

0引言

阶层问题研究经过国内外学者的多年分析和探讨,创造了一整套研究方法,以把握各社会层次间的差异、阶层的动态发展趋势和社会分层结构对社会运行的影响,对于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对于中国应当建设一个以什么为首要发展目标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是难以定论,既能支撑起国家经济发展的稳定性需求,又能更好的实现广大民众的公平性需求。社会保障又是否真正的保障了最需要保障的人、而不是给利益既得者锦上添花?这时就必须承认,以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分层在我国已然成型,面对这样的阶层问题,社会保障的长足进步就应该在社会分层的基础上体现针对性,有所建设性,否则就会导致长期的社会问题。

1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

1.1形式分化

中国自建国以来到1978年是形式分化,社会阶层的划分仅限于分工的不同,即常说的工、农、商、学、兵等,各个阶层之间并无实质的区别即经济地位的区别。在城市,职工和国家工作人员中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在农村,建立了“五保”制度和合作医疗制度,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优抚安置工作体系。但由于当时中国经济水平和发展工业的需要,工农剪刀差加大,农民和工人不论在工资、医疗、养老、住房各方面呈显著差异。这就是一直所说的“城乡(区域)二元结构”――社会保障的分水岭。

1.2事实分化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至今是事实分化,社会阶层的划分不仅限于分工的不同,而且在经济上突显出来: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两极开始分化;个体户、商人、企业主等阶层先富起来,东南沿海、经济特区、北京、上海等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并形成“区域阶层”。

首先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行退休费用社会统筹,实行企业职工个人交纳部分养老保险费制度,逐步形成个人、企业、国家三方出资建立养老保险基金,并且养老基金运营也逐步由“现收现付制”过度到“部分积累制”。其次是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完善了待业保险制度,保障了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再次是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破除了以往单位式、合作式的医疗保障模式,初步建立了社会化的以单位、个人、国家三方出资的医疗模式。此外,在社会救助、社会慈善事业、社会保障民营化等方面,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2中间阶层及其现状

2.1中间阶层

一般认为,社会中间层不是社会分层结构中某一具体阶层的代称,而是几个具有相近或相似特征,特别是收入水平处于中等左右的阶层的统称。中间阶层的人多数从事行政管理、工程技术、商业营销师、律师、医生、秘书等职业,一般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人在技能、职能、阶层、社会地位或权利等方面都居于中间地带。

2.2中间阶层的作用

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历程表明,中间阶层占据社会的主体,是现代社会走向稳定的重要结构因素,同时也是社会保障追求的理想目标,这就是社会保障的“缓冲器”作用和“安全阀”作用。

第一,中间阶层是介于社会高层和低层间的缓冲层,当它成为社会主体时,社会高层与低层间的冲突就会减缓,这是社会稳定的政治原因;第二,中间阶层是引导社会消费的最主要群体,当中间阶层占据社会的多数时,中间阶层的生活方式就保证了社会庞大稳定的消费市场,这就是社会稳定的经济原因;第三,中间阶层在社会上代表温和的、保守的意识形态,当这种意识形态在一定时期占据主导地位时,极端的和激进的思想就很难有市场,这就是社会稳定的思想原因。

2.3中国的现状

2.3.1中间阶层比重不大

中间阶层在全社会总人口数中所占的比重还不大,估计目前进入中间阶层的人口比例约占全国总人口总数的30%左右,而发达国家中间阶层的人口比例大约在50%以上,可见我国现在尚未形成中间阶层占社会主体的社会结构。

2.3.2中间阶层职业构成复杂,但行业性较强

中间阶层的职业构成比较复杂,但又体现出较强的行业性,其中主要有几大类行业:首先是垄断性质的行业,包括航空、金融、保险、电讯、外贸、房地产、旅游、烟草、电力等行业;其次是个体私营业主和乡镇企业家;再次是一批新兴的职业如律师、会计师、厨师、医生、证券交易人员等;还有外商投资企业中的从事管理工作和专业工作的人员。

2.3.3中间阶层一定的区域性

中间阶层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区域性,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比如,广东、深圳特区、北京、上海等地的居民收入水平、经济增长、购买力都远远高于其他地区,所以,这些区域中的中间阶层人数比重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经济发达区域的社会福利水平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呈现出“社会保障区域化”的特征。

3促进中间阶层发展,建设未来社会保障体系

3.1我国的阶层意识

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剧烈变化、转型的时期,人们的阶层意识出现萌芽。“我们于1996年对武汉市754位居民的抽样调查显示,有大约77%的人认为社会是可以分层的”。同时,阶层认知也与相对剥夺地位有关,在转型社会中,从人们是否丧失了传统计划条件下的既得利益和人们是否得到了期望得到的改革受益两方面来判断人们是否正在“沦入相对剥夺地位”。在中国的改革中,一部分人受益(先富起来的少数),使一部分人受损(落后地区、农民、工人等),而且从社会保障的体系可以看到农村的原有保障福利缩小,而城市的保障水平却大幅提高,但工人阶层的保障福利却遭到部分的破坏。应该从“结构、机会、过程”上对社会分配做出调整,而制定适合一定社会阶层结构的社会福利制度则是一个有效方法,它可以做到合理分配和实现福利“均等化”并有效保障各阶层利益,特别是保障“最需要保障的人”。

3.2社会福利大概念

社会学所考察的社会福利概念是一个大概念,它既包括人均国民收入、人均医生拥有量、人均能源消费量等物质福利,也包括人均教育程度、个人社会地位相对变化和社会价值实现程度以及整个社会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等精神福利。因此,一个国家要保持社会福利的持续发展并非易事,但其中要处理的首要关系就是生产力、人、环境。

首先,要保持社会福利的持续性必须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在经济上位社会保障创造条件。其次是人的关系,人必须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来获得社会保障;同时人口的数量必须与社会福利水平相适合,不能太多亦不能太少;此外在人口的“代际福利”传递上要保持适当的比例,以适应人口老龄化的来临。“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是人的长期发展以及社会福利在几代人中间都能得到社会保证”。再次,要处理好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使在福利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为社会福利的持续提供空间。

3.3社会福利阶层化调整

在总体上,可以看到中国社会福利的总体趋势:在阶层福利上,中国的社会保障越来越向中间阶层倾斜;在区域福利上,中国的社会保障越来越向城市倾斜。社会福利是为人而设立的,是面向人的一个社会功能或社会实体,检验一种社会福利制度是否科学、是否有效,关键要看它对人的作用和贡献。人不是在社会中孤立存在的,人是群的,要把人作为类来划分,进而更科学的理解人,而划分人最基本的、最科学的、最社会学的方式就是把人划分为阶层。所以,社会福利对人的意义也就是在于对阶层的意义。为了社会福利的健康、有序、科学、成功的发展,必须对社会保障进行阶层化调整,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完成中国改革发展的初衷。

因此,为了使中国社会福利的“天平”平衡,必须对社会福利进行“阶层化”的调整,而阶层化的调整的成功要素在于“中间阶层”的扩大和其社会福利的加强,使之成为中国人口的主体和社会保障所保障的主要方面,建立以中间阶层位主体的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文献出版社,2002.

[2]徐延辉.西方社会福利及其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J].社会学研究, 2001(1):78-79.

[3]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刘欣.相对剥夺地位与阶层认知[J].社会学研究,2002(1):81-84.

篇2

[论文关键词]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完善

根据第5次人口普查资料。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部人口的63.78%。由于农村养老依然主要依靠子女。所以,在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之后。农村养老所面临的形势尤其严峻。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对实现我国养老保障的社会化意义重大。

一、农村养老面临的困境

我国计划生育工作使人口年龄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提前到来。由于我国农村养老基本上依靠子女,因此,这种人口形势必将给农村养老带来很大困难。

一是老年人口数量大、增长快带来的困难。目前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阶段。据预测,我国老年人口总量2010年将达到10542万,2020年为15093万,2030年为19816万,2040年为25653万。可见,我国老年人口在数量上有着极快的递增趋势,从1982年开始,经过28年就翻一番。再经过20年又翻一番。2040年达到峰值时会超过2.5亿。这些老年人口中约有70%生活在农村。从宏观上说,面对如此众多的农村老年人群。农村的养老形势将是非常严峻的。从微观方面说,家庭子女减少,使完全依靠家庭养老成为十分困难的事情。经过20多年卓有成效的计划生育工作。我国农村的总和生育率已经降至2.0左右。两个子女的家庭占绝大多数。但也有不少家庭只有一个子女。这一代人口将面临十分沉重的家庭养老负担,平均每个人需要赡养几个老人。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二是经济支持力的限制。世界人口老龄化产生和发展大都是以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的,有关资料表明。发达国家进入老年型社会时的人均GNP一般达到20000美元以上,而我国农村2000年的人均纯收入仅为2252元人民币。可见。我国人口老龄化与所需的社会经济条件严重错位.采取家庭养老的模式,将面临诸多困难。而要发展社会养老保障事业。必然会遇到如此之低的收入水平的限制。

三是家庭结构变化所带来的限制。目前。我国农村家庭核心化的趋势日趋明显,子代与父代普遍分居,这就给家庭养老带来一些不便。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明显加快,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迁,子女远离老人身边的情况日益增多,由此也会给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带来重大影响。

四是文化观念变化的限制。尊老、敬老、养老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家本位的观念对家庭养老制度起着重要的文化支撑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也趋于淡化,具有东方浓郁色彩的传统养老文化正逐步解体。

二、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人口老龄化的客观要求和未来发展趋势说。农村养老必然发生由以家庭为主向以社会为主的转变。为了适应人口老龄化的需要,我国自1991年就开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试点工作。十几年来,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工作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无论与人口老龄化的要求相比,还是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比,都还存在较大距离,还有很多问题急需解决。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主要问题是参加者少、覆盖面窄。目前,我国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只有5000多万(包括乡镇企业职工),占农村人口的6%左右;建立社会保障基金会的村委会仅占村民委员会的1/4左右。大多数农民仍然生活在社会养老保障之外,依靠子女养老。社会化程度低、保障功能差是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第二大问题。目前农村以养老、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工作仅在小范围内实行。没有大面积推广。社会保障基金调剂范围较小。而且,目前实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基本上属于个人储蓄式的,即使集体给以补助。也是划入个人账户。存在着保额低、兑付少的问题。年老后所领到的养老金根本不足以“颐养天年”。

第三。模式单一。不符合农村特点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第三大问题。目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主要采取资金储蓄积累的模式,农民以货币形式一次性或分期交纳保险金,年老后定期领取养老金。在不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不少人由于收入水平较少,承受能力较低,无法加入养老保障系统。 转贴于

三、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关系到能否解决好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但目前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尚难以适应现实需要。因此,尽快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实属形势所迫,必须抓紧抓好。

首先。更新养老观念,提高对社会养老保障的认识。从宏观上说.长期以来我们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形成了重城市轻农村的格局。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认识上存在偏差。这种偏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看不到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其二是存在畏难情绪,认为对人口数量近9亿的农村人口建立社会养老保障虽有必要,但不可行。从微观上说,家庭养老的传统对今天的农民依然有着重要影响。农民把依靠子女养老视为天经地义的事情,而对进养老院或享受“五保”待遇报有偏见。因此,要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首先要求我们提高认识,更新观念。一方面要提高各级政府对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认识,这是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也要提高农民对社会养老保障的认识,这是实现社会养老保障的前提条件。

其次,加速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养老承受力,这是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所必须的经济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逐年提高,多数农村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解决了温饱问题,至2000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2252元,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为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奠定了经济基础。使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具备了启动的条件。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还要注意开发我国农村老年人力资源,把兴办农村老年产业、开发农村老年人力资源和加速发展农村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通过有效的运行机制把农村养老的压力变成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形成农村养老保障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双赢”效果。

第三,加快改革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并尽快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促进农村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模式转化。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着诸多弊端,如保公不保私、保富不保贫、保强不保弱、保城市不保农村等,彻底变革这些弊端已迫在眉睫。在大力改革养老保障制度弊端的同时。要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促进以家庭养老为主向社会养老模式的转化,引导农民逐渐从依靠子女亲属供养的家庭养老模式中解脱出来,并逐渐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当然,要在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建立起全依附性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在短期内用社会养才代替家庭养老。目前时机还很不成熟。但是,若从现阶段我国农村的实际出发,从县级统筹入手,以依靠农民自身的能力为主,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还是有一定基础的。

篇3

论文关键词:农村;农民;社会保障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也进行了重大变革,逐步改变了原来城市居民由企业保障、农村居民由集体保障的格局。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目标就是努力形成适合我国生产力水平、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管理和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一场正在进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对于农村的广大成员来说,仍然未能彻底改变其所处的无保障或低保障的状态。如果这个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将形成巨大的社会隐患。下面,就加强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实意义

(一)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维护农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客观需要

生存权是人权的基本内容,它是作为社会个体的人生存所必不可少的权利,是基于人类生存本能而自然产生的。农民作为社会主要劳动者,应享有与城市居民一样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这是受到我国法律保护的。但是,目前我国事实存在的城乡社会保障“二元制”的结构,使农民的生活处在风险较高的状态之中,占总人口70%左右的农民社会保障费支出仅占全国社会保障费总支出的1l%,而占总人口30%的城镇居民支出却占全国社会保障费的87%,这对农民是不公平的,是对农民权利的一种剥夺,同时也与我国当前大力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精神相违背。

(二)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缓解农村人地关系紧张状况的必要措施

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矛盾。当前农村约有3.5亿剩余劳动力,其中有1.2亿常年外出打工,剩下的2.3亿则滞留在土地上。尽管国家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做了很多努力,但我国城镇化进展却依然缓慢。这其中除了户籍制度没有完全放开外,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民没有社会保障,以他们微薄的工资根本承担不起在城市生活的社会成本,等他们残了、病了、老了,还是要回到农村。这样就导致了两种矛盾:一是农民工虽然进了城,但他们赚了钱也不在城里消费,都带回家养家、盖房,对城市经济带动不大;另一个就是尽管种田已经无利可图,但他们宁愿选择抛荒也不愿放弃土地承包权,因为土地是他们最后的依靠。这种情况对当前一再倡导的农业要实现规模经营是一个极大的障碍。

(三)是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的物质基础

长期以来,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计划生育政策难在农村落实并不是因为农民文化水平低、觉悟低,而是因为农民没有社会保障,“养儿防老”是他们的一种现实选择。当前我国农民的养老、医疗问题除了靠自己的积蓄解决一部分外,更多的都是靠子女保障,子女越多,日后的保障系数就越高如果赋予农民切实的养老医疗保障,农民是不愿意多生养子女的。因此,要顺利落实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四)是扩大内需、推动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举措

当前我国农村的储蓄率居高不下,但农村消费水平不高,农民有钱也不敢花的原因是农村缺乏一个令广大农民放心消费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民担心的是一旦他们失去劳动能力,养老和医疗问题就得不到保障,所以农民要“积谷防饥”,为未来打算。这样就失去了农民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扩大内需的政策很难收到显著效果,国家经济发展也缺乏持久的拉动力。目前,世界金融危机仍不见底,对我国的经济影响依然存在,中央适时提出了扩内需、保增长的战略思想,而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因此尽快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广大农民的后顾之忧,促进农村消费,是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农村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一)保障资金严重不足

农村保障包括资金保障和服务保障两大系统,而资金保障在两大系统中具有关键的作用。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保障资金不足。其原因有二:一是国家财政的投入与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状况不适应。国家对农村民政社会保障的投入,核定的社会救济费,其保障能力只有原来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二是烈军属优待、五保供养采取农村负担的方式,单纯实行农民负担,难以提高优抚和五保供养标准。

(二)保障覆盖面窄

一种情况是农村民政对象应保未保的现象普遍存在。据统计,全国农村有300多万“三无”孤老残幼人员,应保未保的有l5万人,约占总数的5%。另一种情况是在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一部分农民处于社会保障的真空地带。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离土不离乡,原农村社区内的保障已很难起到保障的作用,而在目前城乡分割的劳动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下,他们无法取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保障权利。

(三)保障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主要表现有四个方面:一是目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仍然很低,二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问题尚待解决,三是一些地方因合作医疗解体而使早已被消灭或控制的地方病、传染病再度发生甚至流行,四是农村社会保障机构的组织和制度效率低下。从当前的情况看,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要求和愿望就是实现“生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然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从各方面看都无法满足农民的需要,这严重制约了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发展。

(四)农民的失业风险正在产生并加剧

农民失业风险的产生与加剧,成因有三:一是耕地少,大部分农业劳动力的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并难以向非农部门转移;二是由于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等,土地收益难以维持基本生活;三是完全脱离土地的农民和家庭增多。事实表明,农民所特有的土地保障功能正在弱化,这乃是农民失业风险产生与加剧的根源所在。

三、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与对策

(一)多渠道筹措农村社会保障资金

解决资金不足,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机制。一是要求国家投入资金,包括救灾、特困户生活救济和优抚补助;二是为了弥补国家投入的不足必须开辟新的税源,征收社会保障税;三是要建立个人帐户,不论集体补助多少或有无补助连同个人缴费全部记在个人名下;四是要鼓励农民积极参加各种商业保险,如商业性养老保险;五是要通过有关政策和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强化农村集体对保障资金的投入;六是要采取政府积极引导和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在一定范围内推行强制性养老保险和养老储蓄。

(二)着力抓好社会互助活动

中华民族具有扶贫济困的光荣传统。虽然我国农村几经变革,但这种传统的互助行为一直延续下来,并有所增强,传统社区互助活动为农村社区保障实施提供了可接受的社会基础。在抓好社会互助活动上,一是要大力宣传社会互助的意义及好人好事,并采取激励手段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率;二是要拓宽社会互助的领域,要注重对社会互助活动的引导,使募集到现金、衣、被的管理和发放落到实处,确保社会互助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三是要坚持生活救济与生产扶持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建立“救灾扶贫基金”、“村民互助储金会”等基层群众性基金组织,从资金及技术、信息上扶持社保对象,兴办经济实体或其它生产项目,增强自我保障能力。

(三)建立健全三项制度

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需要建设的具体制度很多,但就目前而言,广大农民的基本要求与愿望是实现“生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因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医疗保险三项制度建设是重点。第一,建立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社会救济制度,完善该制度,一是要科学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二是正确界定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第二,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目前我国农村的医疗保险大致有合作医疗、统筹解决住院费、预防保健合同等多种形式,其中合作医疗是最为普遍的形式。实践表明,农村合作医疗是广大农民通过互助救济,共同抵御疾病风险的好办法。在这方面,一是要正确选择合作医疗的形式及内容,二是要合理补偿医疗费用。第三,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农村养老问题变得曰益突出和紧迫。在这方面,一是要正确规定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和缴纳方式,二是要切实做好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及保值增值工作。

(四)土地政策必须具备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灵活性

我国农村联产承包变革普遍坚持了土地福利性均分的原则,把土地作为保障农民基本生活需要的主要手段。执行好土地政策,一是必须坚持农村家庭经营制度,这是保持农村土地分配福利性质的需要;二是要严禁违法征地行为,严格控制征地规模,为农民留足可以生存的土地:三是停止“四荒地”拍卖,由政府征用农村社区中集中连片的“四荒地”用于生态环境恶劣地区“整体搬迁”的移民开发,将稀缺的土地资源用来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手段,避免土地分配的两极分化。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强化农民特有的土地保障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民的失业风险。

(五)大力加强社会保障立法工作

篇4

论文摘要:我国现阶段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这除了过多地依赖于政府财政投入的、二次分配的和外部的支持方式外,主要是未能真正启动广大农村家庭和农村集体经济资源的内生性活力。通过全面实行土地资本化,构建“以土地换社保”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模式。有助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论文关键词:社会保障;社会养老;农村;制度设计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的目标,其关键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要有重大突破,尤其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必须在运作机制、覆盖人群、负担能力、保障水平等方面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框架之下,在深化改革中得到完善与创新。但我们也发现,虽然我国近年来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但有关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方案在思路设计上,如果过多地依赖于政府财政投入的、二次分配的和外部的支持方式,这显然只能是提供低水平的保障能力。更重要的是未能真正启动广大农村家庭和农村集体经济资源的内生性活力,最后有可能走向西方福和国家的道路。为此,有必要按照发展经济因素市场的原则,依托家庭财产(土地)保障和财政支持,通过全面实行土地资本化,“以土地换社保”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以此促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顺利开展。

我国现阶段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其主要特征为:

(一)农村总体上仍然以传统的家庭保障为主要模式。这种保障模式的农用土地为生产资料,通过农产品生产获取劳动收入。为了增加家庭收入,便产生增加劳动力数量和“养儿防老”的家庭人口需求。但是,我国现行土地制度起家庭保障作用的农村土地只是一种资源形式,不能够以完全的资本形态在市场上运作。农户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为劳动收入,其财产性收入及资本收入极少。受土地收益的限制,多年来我国农村中收入水平提高缓慢,其中纯收入增长的绝大部分为务工等劳动收入,大多数农户在社会保障的支付能力上十分有限。许多地方试点就发现,以个人缴费为主的模式很难在经济欠发达农村推行。

(二)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在多数经济欠发达地区,集体经济虚构化现象严重,村、组根本无力承担社会保障要求的财力支付。这与城市中有各种类型用工单位及相应经济实力是有根本区别的。在多数农村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主要体现在农村土地产权的“集体所有”这点上。一般只有在集体土地非农化过程中的土地收益才可以转化一部分为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收益。但目前这种收益大部分通过国家土地征用后再有偿出让的过程为政府所得,失地农民得到的补偿有限,最终受益很少,还产生了不少新问题。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有扩大趋势,少数经济发达地区的财政实力雄厚,可以在城乡统筹发展上发挥较有力的作用,可以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促进农村建设,走城乡一体化的道路。但就广大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当地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有限,城镇和工业缺乏对农村地区的足够的经济辐射及带动能力,且地方财力困窘,一些财政赤字县长期靠上级财政支撑。如有的县一年所增加的财政收入还不够当年全县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调资需要的开支,要依靠这些地方财政建立全覆盖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缺乏客观的经济基础。因此,我们在有关目标定位上要充分认识有关国情充分考虑地方政府财政提供公共产品的实力,以及农村集体经济和社区经济的现实特征。

(四)在城市化和工业化推动下,农村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养老家庭保障方式受到严重挑战。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一代人成长周期以来,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加速凸显,2006年我国农村老龄化水平已达7.5%.高于城市水平(6.4%)。其中农村因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青年人大量转移,实际的农村老龄化程度更高,问题也更为严重。如四川劳务输出大县的“留守老人、妇女、儿童”问题就十分突出。农村人口结构畸型化。我国农村65岁以上人口达6000多万,约占全国老龄人口近70%。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民政部门即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和试点,但却存在政策不完善,个人缴费标准低,保障水平弱,管理制度有重大缺陷等问题,实践已证明是不成功的。当前在城市化和工业化推动下,广大农村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养老家庭保障方式受到严重挑战:单纯依靠土地从事种植业的劳动收入的土地保障能力也日渐弱化:农村人口的不稳定状况及“两栖”流动特征突出:外出人员返乡的大部分为老弱病残及智能偏低者,这进一步加重了劳务输出地区(多数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社会保障的负担。因此要在现有的土地制度框架下实现广覆盖的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合作医疗、公共卫生、低保、五保、扶贫、救灾等),关键是财政补贴和财政兜底问题,能否实现有关目标及达到应有保障水平,与财力密切相关,其中又要求以中央财政的支付能力为主体。按照现有的一些政策设计的思路,如果中央财政在支持力度上达不到一定水平,我国广大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很难有实质性的推进。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核心部分。农民的保险费支付能力又直接取决于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入水平。例如,成都市目前推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要求农民个人缴纳费用的比重为80%,政府提供为20%的比重,已经符合退休年龄的个人要一次缴纳近6000元现金,才能领取每月150元的养老金。如此缴费水平,仍然有不少人参加有困难:而且其保障水平也十分低下,只能起一点生活补贴作用。因此,如何切实提高农村家庭的经济收入,从而提高其参保的经济能力,以及重构集体经济运作的平台,启动农村家庭和集体组织(村组)经济资源的内生性活力等问题,则是需要充分重视和重新认识的问题。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现有的农村经济制度框架下,是很难有大的突破的;即使有所推进,也是很缓慢的。但是我认为,如果在农村的财富之源——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上有所突破,通过农村土地资本化的创新,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可以得到较好的发展。这一模式不仅可以进一步扩大我国土地的市场化水平,也与“以人为本,富民为先”理念的转变相吻合。其潜力巨大,可能成为发展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突破口。

有的专家认为我国的财政收入增加迅速,支付能力不断提高,不需要通过城乡土地制度的改革,为农村社会保障提供资金来源。其实我国中央财政预算仍然是“赤字财政”,政府对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农村公共设施等“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十分低下。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五保户救济、企业人员退休金等方面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如果按高标准要求,财政支付能力就有很大问题。目前一些学者指出,我国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正在不断地弱化。因此需要开辟财政等二次分配方面的新的保障来源。这种观点是基于人均农用土地数量不断减少.来自农用土地的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和国民总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的情况下提出的,不能说没有一定道理。但是上述看法又是建立在农村家庭的土地的农业用途及收入的基础之上的,土地仅是作为一种农业生产配置的家庭经济资源形态存在。因而其收入增长潜力十分有限,当然很难发挥出有效的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功能。但如果能够通过解放思想,观念转变和体制创新,将农村土地最大限度地资本化,就可以地生财,为农村家庭和集体经济组织增加收入,从而为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保证。

有关农村土地资本化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模式的设想如下:

(一)按照“以土地换社保“的原则,对有条件在城镇定居已有稳定收入的农村户口家庭(即“农转非”家庭),通过与集体签订放弃承包土地和宅基地的协议,便可以以彻底放弃家庭承包的农用地和宅基地为交换条件,取得由政府财政提供的法定劳动年龄结束后养老金的合约。即以放弃现期基本财产权而获取一定的预期收益的老年基本生活保障。其标准可暂按当时、当地城镇平均工资的50%发放。这笔费用可由政府的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除了少部分已达到和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口外,其余的大多数人为预期性的财政开支,并不需要现在来支付养老金。目前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保持农村家庭承包的集体土地长期不变,对稳定社会和提供一定的家庭保障有一些作用,但也同时造成农村土地的大量闲置、撂荒和浪费。如近年来许多农村家庭成员早已转移到城镇就业,收入已相当稳定,但仍未放弃农村承包的土地。如在调查中发现,四川一些劳务输出大县,60%左右的劳动力外出打工。以上的农村家庭宅基地及住房被闲置或半闲置。这是对经济资源和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如果政府能通过“以土地换社保”的方式将这批土地“赎买”出,再通过土地开发整理等方式使之转变为耕地或城乡建设用地加以及时、充分利用,对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十分有利,并可大大缓解耕地资源不足的矛盾,减轻耕地保护的沉重压力,对增加建设用地供给能力,推进城市化有积极的意义,还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彻底离土转移和定居城市稳定就业。在我国农村现行土地制度框架下实现人口城市化,需为离土进城农户同时配置两套土地。农村中的承包耕地及宅基地等土地未放弃,同时在城市就业居住又要由政府为之配置相应的土地资源。如果设想在2020年前全国有2亿农村人口转移入城,双重配置土地的资源总体数量惊人。此办法的实施对广大边远地区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较为公平。因为这些地区区位条件差,很难有工业项目布点和由政府征地带来的集体土地收益。但通过这种方式可取得相当数量的外迁农户的宅基地及退包耕地。当地可通过土地开发整理方式新增一定数量的耕地.村组等集体经济组织可以通过有偿出让新增耕地指标和农村非农建设用地指标,取得~笔土地收入。而当地政府利用有关指标区内调剂,可以在保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耕地面积控制的情况下,合理统筹安排工业布局和城镇布局,集体经济组织(村、社)利用有关土地收入即可支付一部分作为留土农民的养老保险费。此举可使离土农民和留土农民均能从中受益,使集体土地产权的收益权也得以真实体现。 转贴于

(二)对因城市建设、国家重点工程等社会公益性土地征用的失地农民进行合理的经济补偿,除住房重新安置外,还应包括对劳动人口的城镇就业的免费技能培训,以及为有关家庭全体成员提供养老等社会保险。有关费用均应由土地征用后“招拍挂”出让的土地市场收益来支付,即一般人讲的“以土地换社保”的形式。而对非社会公益性质的土地征用,则应考虑尽快开放农村集体土地市场交易市场,直接由用地单位与被征土地的乡村集体进行“招拍挂”等方式的交易谈判,以确定合理的土地价格。当地政府则退出交易者的角色,而是以第三者身份,按市场交易规则指导、监督有关交易、谈判活动依法进行,使之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用地年度计划及土地市场管理的其它要求。政府从农村集体出让土地的收益中收取交易税,并为用地单位办国有产权证书及用地协议等。政府应规定集体土地征用收益必须按一定比例为失地农民办养老等保险,或直接从交易土地的收益一次性提取一定比例作为社保基金,以体现“以土地换社保”的原则。政府由征用等行政手段转为交易中介性质,通过市场方式达到建设用地的集体所有权转变为国家所有权,并从中获取一定的土地收益。有的专家和地方提出的工业等用地采取农村集体土地入股企业的方式则不太妥当.因为企业经营有很大的风险(如发生企业亏损或破产的情况),收益的取得有周期,以及企业的资产转移、积累再投资等问题,不可能为农民提供社会保障和发挥保障作用。

(三)进一步开放农村集体土地的资本化运作经营的范围,使之由不合法到合法并规范管理。目前各地,尤其是大城市周围乡镇、旅游度假地的农村集体或个人利用集体土地和宅基地进行房地产开发,形成了数量不少的所谓“小产权“商品房,再进行出租或出售,其价格低于用国有土地的房地产商开发的商品房(即“大产权“商品房)。“小产权”商品房虽然不符合现行土地管理法规要求,但又是客观上普遍发生的事物,实质上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非农用土地的资本化运作,是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所有者与国有土地产权所有者(政府)对土地收益的博弈结果。事实上,我国城市中广泛存在机关事业单位利用自己占用的国有土地修建廉价的“集资房”及“经济适用房”等情况,其价格也是低于市场上出售的商品房的价格,可见政府在国有土地利用的管理上也并不规范。目前有关部门对于农村“小产权”商品房在管理上是禁而不止,各级地方政府也无从入手加以妥善处理。其解决办法可考虑为承认其合法性,但严格限定只能在现有的农村非农用地(如农民宅基地、废弃的乡镇企业用地、交通用地等)上开发:也可通过土地开发整理使乡村居民点集中的方式,在节约出来的集体产权的宅基地上进行集中开发。要加强管理和监督,对占用耕地的违法行为进行严惩。政府可明确规定对过去和今后开发的“小产权”商品房补收、征收土地占用税和高额的房产交易税,专项用于土地开发资金及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基金的筹集,从而为国家开辟一大税源以充实城乡养老基金。

(四)对广大留地农民家庭,要通过建立土地租赁合作社等方式,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公司+合作社“方式将耕地等作为股份投资,获取土地股金收益:也可由农户与产业化公司签订土地租赁合同,收取土地租金。出租土地的农民既可在当地农业公司中作农业工人获取工资收入,也可外出务工,获取务工收入。在一部分农户彻底离土放弃承包地的基础上,扩大部分种植专业户的土地经营规模,使之家庭收入显著增加。只有在广大农户财产性收入大幅度增加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行‘个人缴费、政府补贴、集体补助”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

(五)大力发展“农家乐”等乡村休闲旅游业,发挥农业土地等资源的生态、保健和文化功能,创造社会财富。积极鼓励有条件的留土农村家庭利用庭院、自留地及周围的林盘、果园等农用地发展家庭第三产业,使农村土地获取资本化的收益,促进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不能按照过去用集体土地办乡镇企业的方式在农村发展工业,为农民争取土地收益。工业布局有其客观规律,如区位条件等对生产成本制约很大,农村或农民自己办工业,其土地利用必然是低效率的;乡村发展工业还有“三废”排放、处理不力的环境污染等更严重的问题难以解决。

篇5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障碍分析;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6)08―0029-04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为农民工提供一系列基本生活保障,使农民工在年老、疾病、失业、灾害、及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下,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制度。据多份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农民工在失业、工伤、医疗、生育、养老、工资、住房等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着与城市居民就业人员诸多的不平等,他们的就业、生活在激烈市场竞争的环境中,随时可能落人“无工作、无收入、无保障”的“三无”境地。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已经到了必须引起高度关注并需要采取有效行动的时候了,现阶段的必要投入必定赢得以后长久的综合效益。但目前,仍然存在各种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障碍因素,这些障碍因素有群体自身的,也有群体外部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有现实存在的,也有历史遗留的,充分认识分析这些障碍因素有利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建立。

一、建立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障碍分析

1.户籍制度的歧视。中国户籍制度虽然得到很大的“解放”,但“名亡实存”的户籍行政管理对农民工进城后在教育、就业等方面的一系列限制,使得他们难以融入就业城市原有的社会经济组织内。首先,户籍制度的存在使得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和他们的家属不能得到城市永久居住的法律认可,他们的迁移预期只能是暂时性的或流动的。其次,现有的就业政策、保障体制和社会服务供给方面对外地人的歧视性对待,也根源于户籍制度。现有的待遇区别也是根据是否具有本地户口而被识别的,现有的歧视性政策也是依据不同的户口登记地而针对不同人群实施的。第三,虽然城市偏向政策许多方面都已经或正在进行改革,但只要户籍制度存在,就存在着政策反复的可能性。

2.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化。随着各种制度和政策的松动,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但同时,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二元分割却形成了。两方面的因素导致了这种二元分割的出现:一方面是非国有经济部门的迅速扩大,导致了资源的重新配置,而这些部门的劳动力资源主要来自于进城的农村劳动力,同时非国有经济部门也是农民工存在于城市的主要土壤;另一方面,在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同时并存于城市的情况下,城市劳动力具有农村劳动力不可比拟的许多优越条件,如户籍、受教育程度等。于是在就业的选择上,城市劳动力主要存在于条件较好的国有经济等部门,而这些部门具有较好的社会保障条件,而农民工的就业主要存在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劳动关系大部分建立在临时性就业、家属或个人和社会关系上,而不是基于有正式保障的合同安排。

3.资金障碍。资金问题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建设的核心问题。中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大多是由于社会保障资金不到位所致,如社会保障统筹层次低、覆盖面不完整等。近几年新出现的一些因素更加剧了这个矛盾。(1)随着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日益走向攻坚阶段,下岗职工也日益增多。这些下岗职工与原单位脱离关系,进入就业中心,归入一般社会失业人口,让部分隐性失业显性化。这样失业人口会以更大比率增加,中国的失业保障基金可能会出现收支赤字。(2)目前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正从“国家一单位”保障制向“国家―社会”保障制转变,以往数十年来中老年职工养老金积累的空白迅速转化为巨额的历史欠账。社会保障体系转变前参加社保的这部分人占到目前已经领取社会保障金人数的70%~80%,但当年他们并未交纳社会保障中个人应交纳的那部分钱,就必然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上一代人用现代人交的钱,现代人将来用下一代人交的钱来维持社会保障的延续。那么唯一的问题在于:钱从哪里来?(3)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底部老龄化与顶部老龄化同时“夹击”,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发展很快,形势严峻。老年人口的赡养系数不断提高,老年保障金等提取比例也将随之快速增加。(4)社会化管理及运行系统的建设需要相当的资金投入,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人员费用、技术设备等,均需要政府投入或从社会保险基金中提取。

4.观念上的误区。目前社会上对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认识存在以下几种误区,这些误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1)政府承担城镇居民特别是下岗职工社会保障的负担已经是异常沉重了,因而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已无力承担。这种观点忽略了中国政府是全民政府而不是“市民”政府。(2)农民工虽然从事工人职业,但他们仍是农民,还有土地,如果他们在城市里无法生活,还可以回农村去。这种观点忽略了农村土地的生活保障功能也在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多、种地成本的不断上升、农产品的价格逐渐下降而逐渐削弱的现状。(3)中国政府以往并未承诺过解决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农民工仍然是农民身份,因而同样可以不考虑。这种观点忽略了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在本质上并非是政府承担已有的承诺,而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确保每一个国民均能够免除生存危机的必要举措。

5.立法工作滞后。中国虽然在1999年颁布了两个社会保障方面的单行条例即《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和《失业保险条例》,但作为社会保障法的核心部分《社会保险法》尚未出台,其余部分如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等,则几乎处于立法的空白地带。

从现行的社会保障的各种行政法规、规章的适用范围来看,中国社会保障的涉及范围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主要适用于城镇,不适用于农村;二是主要适用于城镇公有制的机关、团队和企业,而不适用于非公有制的企业。从这两个特点来看,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把“农民工”排除在这一范围之外的。

二、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

根据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农民工的就业现状,笔者认为,建立现行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路是:先将农民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当地居住年限较长,市民化程度较高、流动性较低的农民工。另一类是,流动性较广、市民化程度较低的农民工。然后分项建立起适合农民工特点的、易于未来衔接的社会保障项目,配合其他相关规章制度,如户籍制度的改革,使农民工真正拥有他们可以依赖的社会保障。待未来各项条件成熟后,再与城市、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合并,形成中国一元化的社会

保障体系。

1.建立覆盖所有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农民工所从事的多为4D(脏、累、重、险)工作,工作条件比较恶劣,随时要面临发生各种事故的危险。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不仅可以保证一旦出现职业伤害事故农民工可以得到相应的赔偿,而且,由于建立起了针对农民工的工伤保险机制,用工单位将会更加注重用工过程中的安全保护措施,其结果将有可能大大减少农民工的职业伤害事故。这一制度应该覆盖所有农民工,并由政府强制执行。具体做法可以借鉴目前城市职工工伤保险的办法,参照《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实行办法》的规定,实行社会统筹,建立工伤保险基金。

2.建立面向农民工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的社会救助制度。考虑到中国目前实际情况,将农民工全部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不现实。应对农民工的分类,对于那些年纪较大、已近市民化的农民工,应将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对于年纪较轻、流动性较强的农民工,对他们的社会救助不应是单纯的经济救助,而应是提供劳动机会。政府应为他们建立一种特殊的最低生活保障体制,即“公共劳动”形式的最低生活保障体制,以使那些失业的、身上一点钱没有的外来民工能够通过“公共劳动”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

3.建立针对农民工的医疗保险制度。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分散农民工的风险,应该建立针对农民工的大病医疗费用部分社会统筹的机制。对于已近市民化的农民工,应该实行与城市职工相同的即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对于市民化程度较低的农民工,由于其流动性大、没有单位难以统一管理等,可实行目前北京的做法,即农民工不建立个人账户,不计缴费年限,缴费当期享受相关待遇。用人单位以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60%为基数、按2%的比例按月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其中1.8%划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0.2%划入大额医疗互助资金。凡参加大病统筹医疗保险的农民工均可持大病医疗卡到指定医院接受治疗。

4.完善农民工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当前已经出现的许多地方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投保相结合、基金积累模式和现收现付模式相结合的“混合性”制度是可行的。对于已近市民化的农民工,应实行与城市职工相同的即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并应确保其个人账户能在全国范围内转移。对于市民化程度较低的农民工,则可设计一种过渡性的方案,比如制定一定范围内不同档次的缴费率供农民工自愿选择,同时规定凡雇佣农民工的企业必须根据农民工所选择的缴费率而缴纳相应档次的基本养老保险费。

5.妥善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险的异地转移问题。农民工流动性大,具有回乡务农的可能性。如果社会保险不能向农村转移,那么农民工只得在终止、解除劳动关系或离开原就业地时,用一次性领取的方式来享受其社会保险待遇。这实际上起不到社会保险的作用。因而,“一次性领取”社会保险待遇的做法应当由社会保险转移所取代。

农民工社会保险的转移有同一统筹地区内转移、不同统筹地区间转移和城乡转移等情形。用农民工社会保险转移取代目前的“一次性领取”,应当按不同险种分步实施。鉴于农民工流动性强和回乡务农可能性大的特点、以及不同地区社会保险标准存在差异的情形,统筹基金部分转移难度大,在现阶段可考虑采用完全积累式,除了个人缴费全部记入个人账户外,用人单位缴费大部分或全部也记入个人账户,待条件成熟后,再按与城镇劳动者相同比例记入统筹账户。农民工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后回到农村,由于年老、残疾等原因不再可能进城务工时,可以将其社会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转移到其农村住所地的县级或乡镇级社会保险机构,按规定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6.广开思路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筹资。(1)转换土地保障功能的思路。土地是农民和农民工的传统保障载体,当农民离开土地而成为农民工后,仍有必要从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中寻求农民工社会保险基金(主要是养老失业保险基金)的来源。如:实行承包土地有偿转让制度,按一定比例提取社会保障基金;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时,要从规定获得的土地补偿费和劳动力安置费中提取一定比例补充农民工社会保险基金等。(2)财政转移支付的思路。农民工在城市工作,为所在城市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然而农民工除了取得劳动报酬外,享受城市公共产品的份额显然低于城市劳动者,离城回乡后更不可能直接分享城市发展的利益。为此,有必要在农民工输入城市与农民工输出地区之间建立一种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应当限定一定比例进入财政转移支付接受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险基金和农民工社会保险基金。

篇6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 原则 具体建议

社会保障制度在目前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然而在农村8亿多人中,很多人都不清楚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缺乏了解。因此,为了保障他们以后老年生活等有保障,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刻不容缓。

一、建立农村权利保障制度所依据的原则

1.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要与我国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由经济发展来支持的,它要以经济实力作为基础。此一般来说,各国的社会保障水平是与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水平不足,使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人们缺乏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往往造成社会的不稳定;而保障水平过高又会加重在业者的负担,不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且会使一些人成为躺在国家身上的懒汉,削弱经济发展的动力。

2.符合少数民族特点。民族地区适宜的发展模式应该是在正确的民族观下指导选择的,只有符合该区域各民族的发展需求,实现其历史阶段作为民族中的基本元素“人”的福利最大化的发展模式。

3.社会保障制度应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的原则。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以国家为主体的一种国民收入再分配形式,因此,从理论上说,它应该是公平的,一视同仁、无歧视地对待所有的公民。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具有生命力,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键是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与效率是一对矛盾,但又不是截然对立的,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的制度,可以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找到最佳的结合点,使公平和效率可以同时得到适度的发挥。

4.保护弱者的利益。强弱的分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而弱者保护则是现代文明以人为本的体现。在法律领域倡导弱者保护,应以界定弱者身份为其逻辑起点和核心。社会保障制度理应是保护弱者利益的最有利的工具。

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具体建议

(一)尽快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建立农村最低保障制度是农村社会救济制度的重要部分,也是尽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第一步。在农村地区,应尽快出台最低保障线,同时应该考虑各个地区的差异,根据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地方财政能力,农民增收潜力,地理环境等进行调整,以确立公平合理的保障资金,在次基础上,对低收入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因灾病或残疾致贫的家庭、无劳动能力等特殊群体作出适当的照顾,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明确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来源,建立资金来源的多源化,在资金的安排上,应该以政府的投入为主,同时通过捐赠,发行彩票等各种方法增加资金,以保证农村保障资金的充足。

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上,政府应当发挥主导的作用。各级政府在当年的预算中都应该安排适当的资金,确定专门的机构来保障资金到位和使用,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对那些挪用,私自占用等破坏这部分资金的行为进行惩处。同时,应该实行资金由专门的银行来收取和管理,在资金的发放上也有银行来完成,这样就可以解决资金不能按时到位,资金被挪用和被贪污的现象,更能保障资金的有效性。

(二)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农村地区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是防止村民为看病而生活困难的一项措施,也是解决“老有所养”的重要一个方面。目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基本推行,但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偏低,村民的意识比较低,村民参保对象不多,这严重影响了养老制度在该地区推行,增加了政府社会保障的压力。所以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大力宣传养老制度,是村民真正认识到该制度的优点,远行方式,制度安排,以及标准等等。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力争资金途径多样化,努力提高养老保险数量,尽力减轻村民的负担。在运行模式上。最后。为确保农村养老保险费发放和使用均能安全有效,需要建立严格的监督监管机制,并处理好综合监管和分业监管之间的关系。在制度的推行方面,鉴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经济结构差异、农业人群经济实力的差异,我国农村养老保险不可能采取同步发展的方式,而应采取非均衡推进方式。

(三)积极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制度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要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①在各个乡建立医疗服务所,加强医疗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完善和落实医疗规范和管理制度,切实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②从合作医疗的筹资机制来看,应采取以个人缴纳‘集体补助和政府予以支持的办法进行,即集体补助部分一般应占筹资总额的20%,农民个人缴纳的合作医疗基金一般应占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在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上,应由各地合作医疗管理组织根据筹资数额与以往医疗费用实际支出情况,按照以收定支、略有节余的原则自主确定,一般应控制在40%75%范围以内,使享受合作医疗的成果。③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建立相关的挡案制度和信息制度,保障每一个村民都能加入到农村合作医疗当中来,政府应逐年的增加资金的投入,逐年提高报销的比例,开拓资金来源的渠道,从而实现资金的足额。④对于各种病的报销比例应该有所区别,根据看病的花消适当的作出调整,在那些花消大的重病,大病应该高于那些花消小的轻病、小病,不能搞“一刀切”,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合作医疗制度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忠瑜等,《少数民族权利保障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

[2]青海省统计局编,《2003-2007年青海省国民经济发展情况》2008年1月

[3]许荣生主编,《民族理论概论》,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5]李俊杰,《从民族地区小康进程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版),2003年第5期

[6]王佐龙,《法社会学视野中的“三农”问题与权利扶贫》,《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4期

[7]雷振扬,《社会转型期少数民族文化利益保障探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第3期

[8]王佐龙,《西部社会民族法律文化研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

[9]吴忠民,《社会公正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

[10]韩大伟、厉放、吴家亨,养老金体制国际比较、改革思路、发展对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

[11]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国家计委社会发展研究所课题组/新东方/1997(1)

[12]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王放/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6)

[13]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问题及对策/李焕林/学术论坛/2001(4)

[14]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选择:激励与增长/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易纲,汤弦,王晖/金融研究/2000(5)

篇7

论文摘要: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一直未能完全建立,农村老年人正面临着十分严峡的生活风险,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本文认为,在中国现阶段应该建立“家庭保障为主、社会保障为辅、商业保障为补充”的多层次保障模式,促进我国农业的规模化和中国的社会转型。

共和国诞生至今,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农村社会保障却始终处于边缘地带,尤为突出的是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后,在原有的一些针对农村老年人的保障项目被削弱的同时,新制度却又未广泛建立,农村老年人不得不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生活风险。毫无疑问,滞后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如果长期无法充分发挥它“安全网”与“稳定器”的作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会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在改革开发日益深人的今天,建构合理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便日益显得迫在眉睫和至关重要。

一、现状

(一)设计有误,难以普及推广

现行《方案》规定了“坚持自助为主,互济为辅”的原则,实行“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扶持”的政策。但由于没有规定集体缴纳养老保险调剂金的义务,对国家的责任也没有具约束性的具体规定,因而在实际工作中,“以个人缴纳为主”变成了“完全由个人缴纳”,农民的个人社会养老保险账户形同个人银行储蓄账户,甚至还不如银行储蓄账户。银行储蓄由个人保管,可以随时支取;养老账户由养老保险机构管理,必须在退休年龄后才能支取。农民还不得不承担养老保险管理机构的运行费用和保险基金被违法挪用的风险。这样的制度设计明显与减轻农民负担的大原则相违背,许多农民不愿也无力接受,导致农村养老保险始终无法真正推广。据统计,到1997年底,全国投保人数仅为8200万人,人均缴纳保费仅为231元,无论从覆盖面还是从保费额来说,都很难满足21世纪农村老年人口的需要。

(二)范围笼统,阻碍社会发展

现行《方案》将农村务农、务工、经商等各类人员全部纳人保险对象,如同一道无形的绳索,将已经实际脱离农业生产的务工、经商人员再次束缚在了土地上,使这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只能离土不能离乡”、“只能进厂不能进城”。迄今为止,我国农业劳动力以不同方式实现的向外转移在2亿人以上,但据有关资料,其中80%以上是兼业型转移。这种转移方式,一方面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1984年承包农户平均土地规模0.55公顷,目前内陆地区户均0.46公顷,沿海0.26公顷一0.33公顷。更有甚者,部分农民“只承包不耕种”,一面进城务工,一面任承包地荒废,这直接影响了我国的粮食供应。这种情况若不及时扭转,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与现代化不可能实现。另一方面,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首先,农业的长期滞后必然使我国还不十分强大的工业体系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其次,就业、户口等政策与二元的社会保障制度导致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固化,阻碍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最终导致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受阻,社会结构的转型速度大大放慢。由此可见,只有对农村社会保障对象进行科学划分,为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建立适合自己的保障体系,才有可能割断他们与土地的联系,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和社会转型。

(三)对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和贫富差距作用不大,不利于社会稳定

从实施状况看,由于制度设计的问题,《方案》的主要参保对象是务工、经商人员。虽然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越来越大、保费越来越高,但由于经济承受能力不足,收人最低、最需要保障的农业从业人员参加保险的却不多。这样,由于再分配最重要的客体的缺失,社会保障无法充分发挥它国民收人再分配的职能,对缩小贫富差距作用不大。另一方面,由于《方案》仅覆盖在部分地区,农民更愿意在保险覆盖的区域内流动。这样,经济发达的、能够推行养老保险的地区能够吸引愈多的人才,而经济欠发达的、未推行养老保险的地区人才日益流失,业已存在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越来越严重。社会分配不公平是不稳定的终极根源。现行《方案》不仅没有缓和这种不公平现象,反而加剧了差距的扩大,对社会稳定十分不利。

二、对策

(一)范围划分合理化

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必须合理划分农村社会保障的涵盖对象。笔者认为,应该将已经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小城镇居民和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划离农村社会保障系统。

1.构建相对独立的小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改变现行(方案》将小城镇务工、经商人员纳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做法,构建相对独立的小城镇社会保障体系。首先,这个保障体系必须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相区别。这样做能够吸引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让他们将小城镇作为安身立命之所,避免其向大中城市的盲目流动,减轻“城市病”;同时又可以减少农业从业人员,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另一方面,小城镇多是二、三产业从业人员,遭遇的风险结构与农民不同,理应为他们设计适合于他们自身的保障项目。其次,小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必须与城市的相区别,因为小城镇的主体乡镇企业的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还难以承受以城市为参照系的标准高、项目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小城镇的兴起与乡镇企业的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社会结构领域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实现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现实选择。只有迅速构建相对独立的、合理的小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才能真正发挥小城镇和乡镇企业在我国的独特作用,促进我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

2.将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纳人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现行的将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纳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作法,不仅不能够减弱农民流向城市的热度,反而睁强了他们流动的盲目性。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某些发展中国家出现过的所谓“过度城市化综合征”,苦如北京市1995年抓获的犯罪分子中,外地人占近一半。“大禹治水,堵不如疏”,与其弹精蝎力地阻止农民进城,不如通过制度设计正确引导农民进城的热情,让他们的流动更趋理性。将进城务工、经商人员纳人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后,能否定期支付社会保障费用,成为每个进城农民必须考虑的问题。对于已在城市居住多年,且有相对稳定经济来源的进城农民,能够也愿意支付这笔费用;而对于进城时间较短,且求职不易的农民来说,这笔费用的支出有利于限制他们的盲目进城。这样做,不仅可以拓宽城市社会保险金的筹集渠道,更重要的是,如果为中国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进城农民踏入了城市社会保障的大门,他们与土地的联系更易被割裂,有利于农业的规模化和中国的社会转型。

(二)制度设计科学化

小城镇从业人员与进城务工、经商人员的脱离,使农村社会保障对象的主体将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那么如何构建一个既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农村具体情况,又适应社会结构转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呢?笔者认为,在中国现阶段应该建立“家庭保障为主、社会保障为辅、商业保障为补充”的多层次保障模式。

1.家庭保障为主

以家庭保障为主的原因在于:一、虽然社会保障的国际趋势是以国家责任而非家庭责任为主,但我国农村目前生产力水平低,国家和集体无力扶持,农民也没有多少能力参加完全积累制的养老保险,要求农民参加国家养老保险只能是一个良好的愿望罢了。在现阶段强调以家庭保障为主更具现实性。二、家庭养老在我国拥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子女对家人的赌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且受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保障。家庭保障为主的养老保险是具有可行性的。具体考虑是以遍布农村的农业银行分支机构代替保险机构,以个人养老储蓄账户代替现行《方案》规定的个人保险账户。这样做的优点是:一、可以省却保险机构的营运费用;二、可以避免保险金被娜用等违法现象;三、农民可以拥有一个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支取的个人账户,有利于市场经济下人力资源的流动。

2.以社会保障为辅

强调家庭责任绝不等于推卸社会的责任。恰恰相反,如前所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仅依靠家庭,难以为老年人提供足够保障,这时就濡要社会责任的辅助。首先是国家责任。农村的养老参保可以是自愿的、也可以是强制的,但关键是由国家出面,提供一个优惠、合理的利率保证。如果农民参保是强制性的,这样的保证有助于实现社会公正;如果参保是自愿的,那更斋要这样的保证以争取农村人口中的较大比例人群参加。其次是集体责任。集体可以模仿城市社区大力发展养老院、义诊等社会服务事业。另外,还可以考虑发挥土地的保障作用。如果农民能够获得一份长期的、有保证的土地承包合同,即在土地承包期间,政府官员不得以任何理由废止的合同,那么土地的价值就能够为农民发挥保障作用。譬如,农民可以在承包期将土地租给他人耕种,以租金作为补充养老金,或在农民退休后将土地退还集体,以获得集体的养老补助等。

篇8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保障政策 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D632.1 文献标识码:A

1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农民工是我国在特殊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是当代中国由农业型社会走向工业型社会的过渡型群体,是我国当前工人阶级中新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保障是一项国家基本的社会安全制度,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我国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尽快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这是适应城镇化、老龄化和国家长远发展的需要。自国家颁布农民工社会保障相关政策以来,学术界对将农民工纳入现行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还是为农民工建立相对独立的社会保障体系一直争论不休,各地也实施了不同的方案。现如今,农民工可以参加的社会保险项目日益增多,但是这一群体的参保比例却很小,而且还出现了农民工纷纷退保的现象。

2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运行中的不足

2.1农民工的参保率较低,而且企业也不愿意参保

对于农民工而言,他们不愿意参加社会保险,主要是因为:第一,我国农民工工资水平较低,除维持必要生活外根本没有其它资金拿来投保;第二,农民工调换工作岗位后没有办法转移、保持养老保险关系,导致多数农民工只能选择退保。第三,退保手续太繁琐,而且退保时只能把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中的钱提取出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部分的权益将完全丧失,所以,对农民工吸引力不大。另外,对企业而言,为农民工缴纳保险费会直接增加企业的成本,因此,企业会想方设法逃避缴纳保险费,不愿意参保。

2.2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设计不灵活,户籍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农民工是在人口城市化进程中介于农民和城市工人之间的一个过渡性的群体,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并没有考虑到农民工流动频繁、就业不稳定的社会情况,加之各个地方的规章和政策又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给农民工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带来了许多困难。另外,基于二元户籍制度,农民工虽然进入了城市,但不被城市所认可,仍保持着制度限定的农民身份,这样使得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难以推行。

2.3农民工退保率较高,相关立法缺失

由于农民工自身对社会保障认识不到位、流动性强、工资水平低以及政策不完善等原因,农民工对社会保险心存疑虑,因此,尽管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来抑制农民工退保这一现象,退保率却居高不下。据相关资料统计,全国农民工退保率大约占总数的40%左右,而有些农民工高度聚集的区域,农民工退保率竟高达95%以上。

3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

3.1降低农民工参保门槛,建立分类分层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国家应出台具有吸引力的政策,针对参保门槛高的情况,降低缴费基数,调整征缴比例,提高农民工个人参加社会保障的积极性,从而降低参保门槛,提高参保率。另外,根据农民工的收入状况、流动程度、所从事的工作性质等情况进行分类,国家和用人单位在自己的承受能力范围内按照农民工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体系,最终构建统筹兼顾、城乡对接的分类分层的社会保障体制。

3.2改革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管理模式,实现制度间的衔接与协调

我国对社会保障的改革方向是逐步采用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保障费,养老、医疗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办法。针对于农民工个人缴费部分,国家应拓宽融资渠道,提高农民工参保积极性。除此之外,还应加大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制定农村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办法,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3.3加强农民工社会保障立法,打破户籍制度的限制

目前,我国有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立法存在着许多漏洞,政府应加强《农民工权益保障法》、《社会保险法》、《养老保险法》等相关法律政策的制定,建立一套科学的法制体系。另外,由于户籍制度及各种歧视性制度的存在,很难消除社会保障领域存在的二元现象,因此,取消户籍制度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公民迁徙自由,让农民工能够在城镇落户,从根本上来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樊轶侠.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现状、问题与设想[J].当代经济管理,2007(8).

[2] 黄黎平,彭晓玲.农民工社会保障现存问题与对策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版),2006(1).

[3] 张蕾.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2).

[4] 胡文秀.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3(5).

[5] 杨丁丁.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6] 郑功成.农民工社保背后的七大问题[J].半月谈,2004,(07).

篇9

关键词:财政支出;社会保障制度;转移支付;社会公平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近些年来取得了很大进步,在很多方面作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变革。但总的说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角度来探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一、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所面临的问题

1 社保基金中个人空帐运转

自中国养老保险开始由

“现收现付”向“统账结合”转轨,为确保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按时足额发放,造成了个人账户的基金被用来弥补社会统筹基金的不足,这样就导致了个人账户的空账运转,并且还要支付“空账户”的利息,进而导致统筹账户基金透支个人账户基金。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当城市居民中独生子女这一代人成为养老保险的主要交纳者时,人口结构将会朝着更加不利的方向发展,养老金账户将面临更为严重的清偿危机。

对此,我们目前改革的主要方向是试图通过个人账户的设立和“做实”,并将做实以后的个人账户基金投入资本市场保值、增值来解决将来的问题。

2 地区社会保障水平不平衡

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社会保障也不平衡。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尽管有经济发展水平、土地面积、人口、自然条件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但地区间财政能力的差异却是最重要的原因。一般来讲,地方政府的社会保障财政支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要缩小各地区间的差距,只有加大中央的财政转移支付。

3 财政支出结构、支出制度不合理

我国财政在社会保障支出的结构上也存在很大的不合理与不平等性,一方面城镇社会保障支出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农村几乎与社会保障无缘。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财政支出中用于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只有社会救济一项,其余的项目几乎就是空白。

4 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总量水平较低

我国对社会保障的支出远不及行政管理费支出,二者之间的绝对差额量呈上升趋势,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带来的必将是财政支出结构的进一步失衡,社会保障支出必会受到更大损失,这与一个责任型政府、廉洁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是不相适应的。

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及建议

1 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基于政府责任的承担方面,社会保障基金应提高到全国统筹,原因是在目前达到省级统筹之后,并不能完全解决劳动力在全国范围内的流动所带来的保险转移问题,并且省级统筹必然会导致各地方权力的分割和对于中央财政的依赖。

在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方面,实质上是通过财力调节的方式理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促进政府间社会保障权责的对等,增加财政困难地区的财政收入,从而增强其支出能力,使各地区社会保障制度提供的基本生活需求保障大致均等。

2 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开展多渠道筹集方式

坚持以人为本,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断提高民生支出比重,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坚持财政基金向社会事业倾斜。根据各地区政府间经济、财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的不平衡程度,设置横向均等化转移支付项目和指标,采取补助与激励相一致的方式,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使全国不同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大体均等,逐步实现不同区域间财政经济的均衡发展。

3 加强相关法律监督机制

篇10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以下简称《决定》),加强对各地医改工作的指导,我部选择了20个有代表性的城市(名单附后),作为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请记住我站域名/

一、重点联系城市要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中先行一步,争取在制定实施方案、完善有关政策、推进配套改革和加强基础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确保年内建立起比较规范和完善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推动其他城市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要加强信息交流。重点联系城市要按月向部里通报改革方案的设计、改革进展情况和方案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问题。部里将通过召开重点联系城市经验交流会、开展典型调研、印发简报等形式,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重点联系城市解决医改工作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难点问题。重点联系城市所在省(自治区)的劳动保障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重点联系城市改革工作的领导和具体指导,确保重点联系城市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

为加强联系,重点联系城市及其所在省(自治区)劳动(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要确定一名联系人,连同重点城市基本医疗保险有关基础资料(见附件2),于1999年3月底之前报部医疗保险司。

三、部里将优先选择部分重点联系城市,作为医疗保险科研项目合作单位,根据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和项目攻关,为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支持。

附件:1.重点联系城市名单

2.重点联系城市基础信息统计表(略)

附件1:

重点联系城市名单

-------------------------------

|省、市、自治区|重点联系城市|省、市、自治区|重点联系城市|

|-------|------|-------|------|

| 北京市 | 北京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

| |呼和浩特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

| 吉林省 | 长春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

| 山东省 | 潍坊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

| 安徽省 | 芜湖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

| 福建省 | 南平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

| 湖南省 | 株洲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林市 |

|-------|------|-------|------|

| 重庆市 | 涪陵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

| 云南省 | 大理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