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统计报告范文
时间:2024-02-20 18:06: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统计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统计分析报告最忌报表搬家,数据堆砌,分析含量缺失;统计分析报告贵在探本溯源,数据支撑,析事明理深刻。而析事明理效果则表现在分析视角的宽窄深浅,依赖于统计数据的加工质量。
提高数据加工质量,学识深则技法强,辨析深则视角宽。而“关联”两个字则是提高数据加工质量和延展分析视角的重要技法。
技术关联:穿云破雾,探本溯源
分析视角:旅游收入增长,什么因素拉动?
原文摘录:我们用统计学原理的“因素分析法”测算(计算过程、具体公式略),在1998~1999年全县旅游收入的增长因素中,旅游人次增加的因素为77%;人均消费增加的因素为25%。这就是说,我县旅游收入的增长,主要是游客增加这个“量”的因素拉动,而让游客把更多的钱花在昌平这个“质”的因素则明显偏小。
技法提示①:运用“技术关联”,延展分析视角。上例分析视角是旅游收入增长因素探源,加工时把旅游收入、接待游人、游客人均消费两个年度的三组数据,进行了专业的技术关联(因素分析法),既得到了探本溯源的统计图像,又提高了分析文字的说理力度。
技法提示②:统计专业技法,应该用足、用活。这种情况在其他话题的分析报告中也非常普遍,其数据加工技法除了“同期对比”,还是“同期对比”。这种单调的“同比”,让统计学原理、统计实务中大量的专业技法束之高阁,既谈不上用足,更谈不上用活。不仅缩窄了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视角,而且还降低了统计产品的加工质量。
标准关联:长短横竖,界点鲜明
分析视角:旅游产业提供,多少就业机会?
原文摘录:目前,我县旅游从业人员约80lOo人,占全县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11%。以国际惯例,旅游业直接与间接就业岗位比例为1:5,这就意味着,昌平旅游业约为4万人提供了间接就业机会。
技法提示①
标准关联得当,分析视角独到。分析、评判事物(现象)的长短横竖、高低快慢、大小多少、好坏优劣时,如果把相关标准(包括临界点或区间尺度)与分析素材精恰地关联与嫁接,不仅会使分析视角深刻、独到,还会对事物做出“质”的评判。从而避免分析视角总是停滞在“数据变化简说、分析含量不高”的层面上。
技法提示②:相关标准尺度,需要用心积累。目前,没有哪一本教科书或学术载体,把测度事物(现象)的国际惯例,学术标准、理论尺度进行“百科全书”式的梳理,整合。要想通过“标准关联”提升分析角度,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有靠作者本人用心捕捉、用心积累。
逻辑关联:圆合照应,纠偏求全
分析视角:银行存贷增速,缘何距离拉大?
原文摘录:投资、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源,由于经济下行、需求减弱,企业经营环境突变,股市、房市震荡,使企业和消费者投资(消费)信心受阻,预计2009年上半年,仍会延袭这种心理预期。目前,银行存、贷款余额增速距离拉大,可以看出这种迹象(数据图、表略)。
技法提示①:注意逻辑关联,纠正以偏盖全。所谓“逻辑空间”,就是在不同环节、行业、领域、空间中具有内在关联关系的现象。无论分析数据,还是观察”情况”,都要注意逻辑空间,避免以偏盖全。如:大企业信心指数不能作为全部企业的信心指数(中小企业比重很大);分析生产领域的同时,还应观察消费、流通、就业等领域。
技法提示②:讲求空间照应,避免指标“单说”。统计人一定要培养“空间照应”的功夫:善于发现、分析区域空间内具有逻辑关联意义和价值的相关指标是同步趋势,还是此高彼低。是否有值得思考、关注的变化,动向。如:存款一贷款;产值一产量一库存量一销售量一实物量一能耗量;购进一销售一库存:竣工一销售一空置等等。尽量避免加工数据时就这个指标说这个指标,指标问不做任何关联,特别是不做逻辑关联。
延伸关联:小数变大,窄数联宽
分析视角①:就业“吸纳”作用,制造产业多大々
原文摘录:经济普查资料显示,昌平区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共计19.2万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8.4万人,在这部分人当中,制造业8.2万人,比重高达97.6%。这8.2万人的就业量,相当于全区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的45%;相当于企业从业人员(14.47万)的57%;相当于乡村从业人员的28%;相当于农村劳动力资源的25%。
分析视角②:透视旅游产业,提供多少“商机”?
原文摘录:据统计,在去年××万元的旅游收入中,餐饮和购物收入为××万元,这部分成果相当于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10%。其中,旅游餐饮收入××万元,相当于全县饮食业零售额的47%。全县接待游人992万人次,人均用于餐饮和购物的消费约17元,按每年100027的游人规模,今后若每人增加消费10元,一年就可增销1亿元。
技法提示:延伸数据关系,联宽分析视角。分析数据时,要善于延伸数据关系,扩大数据的关联视野,通过对数据的延伸关联,把“小”数点大。把“窄”数点宽,用点化后的数据生成说理文字,拓宽分析视角,强化说理效果。
例①在说明制造业从业人数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达97.6%以后,用四个”相当于”延伸关联了相关数据,把制造业提供的就业吸纳作用,描述得非常到位。
例②不仅使用“相当于”对旅游业的餐饮和购物成果数据进行了延伸,还关联出“今后若每人增加消费10元,就可增销1亿元”。
请您注意:延伸关联的范围、角度、方法,在教科书上是找不到的,全凭作者的思辨能力和信息储备,如果不善延伸、不会延伸,那么数据使用拘谨,分析视角浅泛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纵横关联:远近兼顾,视角拉宽
分析视角:“09”第一季度,趋势如何研判?
原文摘录:2008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长10.6%,是全年单季增速最高的;在金融危机爆发的第四季度,我国GDP增长6.8%,较上年同期增幅下降6.2个百分点;同比数据显示,2009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长6.1%,较上年同期增幅下降4.5个百分点。增幅比上年四季度还低,似乎经济仍在继续走低;如果再看环比,即逐季观察同比增幅的下降幅度,便可以看出GDP增速下降的幅度已经缩小。表明经济减速渐趋放缓,回暖曙光初现。
篇2
(讯)最近,同程网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有过在线旅游预订经历的人群有70%左右为男性,他们当中有近80%的人年龄小于35岁,并且80%以上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因此,研究得出一个结论,即目前在线旅游预订的主力军为高学历的年轻男性。
从统计数据来看,在线旅游预订人群的性别比远远高于整个互联网用户群的性别比。据中国互联网研究中心的报告,2010年中国网络用户的性别比为55.8:44.2。
从年龄结构来看,在线旅游预订人群与整个互联网用户群是完全吻合的,也与目前的网购人群年龄结构类似。中国互联网研究中心的多份研究报告均表明,40岁以下人群是互联网用户的绝对“主力军”,他们同时也是各种网络购物活动的“主力”。
学历结构方面,在线旅游预订人群的学历层次明显高于整个互联网用户群(2010年,中国互联网用户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者占47.5%)。这一结构与旅游消费的特性有关,旅游与简单的上网相比属于非必须品,只有在既有时间又有金钱的情况下,大家才会考虑外出旅游。据调查,有近30%的在线旅游预订者的收入在月薪5000元以上,低收入者的比例不足20%。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数据并不意味着女性对于在线旅游预订的决策缺乏影响力。据同程网的另一组数据,在针对预订目的的调查中,有21%的人为“代他人预订”,表明上述70%的男性预订者当中不全部是直接的购买决策者,他们当中可能有相当一部分仅仅是“购买决策的执行者”,这在同程网验客中国行活动中验客群体分享上也有一定的体现。因此,在线旅游预订服务供应商在具体的营销实践中还是应该适当考虑到潜在的女性决策者。(编选: 来源:每日甘肃网)
篇3
关键词:旅游业 经济效应 苏州市
旅游业的不断繁荣,更好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这在学术界造成了不小的狂澜。我们所说的旅游业的经济效应是指旅游业在当地的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具体的讲包括对利税和货币收入的影响,还涉及到给社会提供的就业机会等。简而言之,旅游业经济效应主要是指收入效应、创汇效应、就业效应。
1 苏州旅游经济发展概况
近年来,围绕打造“天堂苏州、东方水城”的城市旅游形象,苏州市不断推进资源整合,旅游板块规划和品牌建设加快。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社会特色旅游联动发展,旅游产业多元化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在2006年至2011年的6年间,苏州累计接待海外旅游者1388.27万人次,累计创汇63.5亿美元,累计接待国内游客3.49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47.55亿元,实现旅游总收入4954.24亿元。
表1 苏州市2006~2011国际旅游情况统计表
■
资料来源:《苏州“十五”旅游发展公报》、《2011年苏州旅游业发展报告》。
表2 苏州市2006~2011年国内旅游情况统计表
■
资料来源:《苏州“十五”旅游发展公报》、《2011年苏州旅游业发展报告》。
2 苏州市旅游业的经济效应分析
2.1 收入效应
旅游业的收入效应就是指旅游业自身的收入跟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它不仅包括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如游客在旅游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当地的旅游服务,给当的增加的经济收入),还包括他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间接的影响,指的是在直接收入的引导下产生的收入,我们都知道,游客在旅游地住宿、吃饭的消费属于对当地经济的直接影响,而为其服务的职工从他们的消费中得到的工资再用于个人在当地的消费,这样就对旅游地的经济造成了间接影响。对旅游业的收入效应的衡量标准,学术界的观点还不是很一致,具体有以下几种说法:旅游总收入对GDP的贡献率、旅游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及旅游业总产值对GDP的贡献率等几个标准,因为统计资料是有限的,本文在分析苏州旅游业的经济效应时,主要运用的是旅游总收入对GDP的贡献率。
表3 旅游业对苏州经济的直接作用
资料来源:根据《苏州统计年鉴2006年~2011年》、《苏州“十五”旅游发展公报》、《2011年苏州旅游业发展报告》整理而成
由上表可以看出,2006~2011年苏州旅游业总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2011年达到了11.39%,说明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其总收入增长的速度超过了GDP增长的速度;而苏州旅游业总收入占当年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却基本成逐年下降的趋势,2011年降到了28.91%,说明苏州旅游业的发展速度略低于第三产业发展的速度。
2.2 创汇效应
旅游业的创汇效应指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通过发展国际旅游业,能够直接从国际旅游者的旅游消费中获得的外汇收入。因为外汇收入在平衡国际收支方面的作用是非同小可的,所以在增加创汇收入中,除了要加强对外贸易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发展国际旅游业,而且它具有很多的发展优势,比如减少了运输成本、通常不受贸易保护限制等。本文将从苏州旅游业创汇、出口创汇和我国旅游业创业、出口创汇的比较来分析苏州旅游业的创汇效应。
如表4所示,相对于国内其他城市,苏州旅游创汇额与全国旅游创汇额的比率较高,一般都高于2.4%,且有逐年提高的趋势,说明苏州旅游业的整体经济规模在全国位居前列。除个别年份外,从2006年~2011年,苏州旅游创汇保持着较高的增长水平,且基本高于同期中国旅游汇创增长率,尤其是在发生全球次贷危机的2008、2009年,相比于全国旅游业创汇率的负增长,苏州旅游创汇率不降反增,2008年的旅游创汇增长率更是达到了11.92%。
如表5,虽然2006~2011年苏州旅游业创汇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但同期苏州的外贸出口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使得苏州旅游业创汇与出口创汇的比重基本维持在0.8%左右。而同期,中国旅游业创汇与中国出口创汇的比率基本都高于2.5%。比较而言,苏州旅游业创汇的能力相对于苏州外贸出口而言优势不明显。
2.3 就业效应
就业效应即旅游业的繁荣为社会带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就业机会:一是直接的,它与旅游者的直接消费相关,具体指那些在旅游企业中工作的人;二是间接的,它主要是指在旅游业的发展下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而带来的相关领域的就业机会,如给航空客运业、城市公交运输业等产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旅游业就业效应可用旅游业所引起的地区直接、间接就业总人数之和与直接就业总数的比值来表示。由于统计资料的限制,本文仅以2008~2010年苏州旅游业的就业乘数进行阐述。
通过对2008年~2010年苏州市旅游直接就业人数、旅游间接就业人数的计算,得出苏州市旅游就业乘数。见表6。
测算结果显示,苏州市旅游就业乘数明显,一般都高于3.7,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表明苏州市旅游业每增加1个就业岗位就会给全市的旅游行业及相关经济行业带来超过3.7个就业机会。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苏州旅游业的收入效应比较明显,但相比于第三产业的发展略显滞后;苏州市旅游业的创汇总额和增长率较为平稳,相比于同期出口创汇的发展比较滞后;苏州市旅游业的就业效应比较明显。
3.2 建议
3.2.1 扩大苏州整体经济规模
经济规模即特定区域各经济部门的规模以及各产业或部门间的相互经济联系。旅游业经济效应是与其所在地经济规模紧密相关的。当某地区的人口和土地面积规模较大,市场交换频率也会比较大,这样就会形成比较大的经济规模,这就必然会推动更多的经济活动的开展,从而更好地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而且,通过旅游收入增加本地区的收入,对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会形成更显著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想让苏州的旅游业越来越繁荣,并产生更大的经济效应而更好地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首先要在苏州的整体经济建设上加大力度,促进苏州整体经济规模的最大化。
3.2.2 提升地区旅游消费水平
旅游消费是指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产生的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消费的总和。旅游花费不仅能够使旅游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得以实现,而且还能够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从整体上推动经济的发展。所以一定数量的旅游花费,才能将旅游的经济效应明显地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刘东,梁东黎.宏观经济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杜江.旅游管理硕士论文文库[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3]苏州市统计局.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2006年~2011年.
[4]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11.
[5]师守祥.旅游业乘数研究辨正.旅游学刊[J].2007(10):32-35.
[6]陶金龙,袁勇志,何会涛.苏州市旅游业经济拉动效应的实证分析[J].社会科学家.2004(9):30-33.
篇4
关键词:大陆居民;赴日旅游;旅游消费
一、研究背景
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有助于扩大内需,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作用。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15年我国全年国内游客4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5%,国内旅游收入34195亿元,增长13.1%。入境游客13382万人次,增长4.1%。国际旅游收入1137亿美元,增长7.8%。国内居民出境12786万人次,增长9.7%。其中因私出境12172万人次,增长10.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逐渐由境内转向境外。目前中国大陆居民出境游的主要目的地是港澳台地区和亚洲各国,其中,日本是中国大陆居民出境旅游的第二大目的地国。2003年4月,日本政府发表了旅游观光立国报告书,揭示了其入境游人数过少,出入境旅游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并通过降低签证门槛、为国际游客提供诸多便利政策等一系列立法改革措施吸引海外游客赴日旅游。从2004年~2015年,访日游客总数从613万人次上升至1973万人次,12年间总涨幅为221.6%;中国大陆访日游客数从61万人次上升至499万人次,总涨幅为710.7%。可见,中国大陆访日游客增幅远远超过访日游客总增幅。2015年,中国大陆赴日旅游人数首次超过韩国,成为日本入境游市场的最大客源地。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旅游业的发展一直受到国内外经济学者的关注。我国学者研究的重点主要在于其对华市场开发方面。如凌强对日本观光立国战略的背景及发展状况进行了解读,阐述了日本开发对华旅游市场的重要性,并指出开发对华旅游市场的关键在于提升中日两国国民之间的好感。吴新兰就2015年上半年的中国居民赴日旅游购物热潮现象进行了原因探析,认为中国游客为日本带来了明显的经济利益,对日本企业及国民生活都带来了有利影响。但现有文献均缺乏对中国大陆居民赴日旅游消费的定量分析。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近年来中国大陆访日游客消费额、消费特点等指标走势的观察分析,揭示中国大陆居民赴日旅游对日本入境旅游业的影响,初步把握中国居民境外旅游消费特点,为中国旅游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中国大陆访日游客。研究数据来源于日本有关部门官方网站上公布的年度报告书及白皮书,主要有日本国土交通省观光厅的2010年至2015年访日外国人消费动向调查报告书等。
研究方法包括:(1)定性研究法,查阅与日本入境旅游、旅游消费相关的文献资料,同时在互联网上搜集大众传媒对相关事件的评论,总结各方意见观点,使研究结果更加客观严谨。(2)定量分析法,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近年来中国大陆访日游客的有关数据建立数据库,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曲线回归分析等分析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和统计建模。
三、研究结果
根据日本国土交通省观光厅的访日外国人消费动向调查结果,2015年中国大陆访日游客总数为4993689人次,旅行总消费额为14174亿日元,人均消费额为283842日元。根据汇率0.061折算,人均消费额折合人民币约17314元。
1.中国大陆访日游客的自然结构
从中国大陆访日游客的性别结构来看,55.2%为女性游客,44.8%为男性游客,女性游客比男性游客多10.4个百分点。从年龄结构来看,男女性游客的年龄分布略有差别,总体而言,除60岁以上的老年组外,各年龄段女性游客人数均高于男性游客;男性游客在30岁-39岁年龄段的人数最多,其次是20岁-29岁年龄段;女性游客在20岁-29岁年龄段的人数最多,其次是30岁-39岁年龄段。说明赴日旅游最受中国大陆年轻女性群体的青睐。
2.中国大陆访日游客的消费特点
从消费结构来看,中国大陆访日游客57.1%的支出用于购物/代购,17.7%用于住宿费用,14.9%用于饮食费用,7.7%用于交通费用,2.2%用于娱乐,还有0.4%用于其他消费活动。平均每人用于购物的支出为161973日元。在商品的选择中,购买率最高的商品前三类依次为化妆品/香水、点心类食品和药品/保健品/洗浴用品。购买率较高的商品中单价最高的商品前三类依次为相机/摄影机/钟表、服装(不含和服)/鞋/包和电器。消费者满意度最高的商品前三类依此为化妆品/香水、电器和服装/鞋/包。在购物场所的选择中最多的为药妆店,其次为机场免税店和百货中心。
3.中国大陆游客消费额变动情况分析
2010年以来,访日游客年总消费额由11490亿日元上升至34771亿日元,增幅为202.6%;中国大陆访日游客年消费额由2498亿日元上升至14174亿日元,增幅为467.4%。可见中国大陆访日游客消费额的增长幅度远高于总水平。不仅如此,2010年~2015年期间,中国大陆游客消费额占访日游客总消费额比例(简称消费占比)由21.7%上升至40.8%,一直保持世界第一的排名;消费占比的年增长率依此为11.1%,2.5%,-21.3%,41.4%,48.1%,年平均增长率为13.4%。其中2013年中国大陆游客消费占比出现反常的负增长,主要原因估计与当年的中日争端有关。
篇5
本期分行业消费投诉量数据显示,网络服务、IT通讯、家电行业等三大行业仍是消费者投诉比较集中的行业,值得一提的是,本期旅游行业消费投诉增幅尤为明显。
暑期旅游投诉倍增
报告期内,正值暑期旅游旺季。中国质量万里行收到消费者关于旅游方面的投诉263例,是上期投诉量的两倍多,是去年同期投诉量的三倍多。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平台的十大类投诉中,旅游教育行业超过汽车行业,位居第四。
从消费者投诉地域分布统计,报告期内中国质量万里行收到消费者投诉的地域分布,主要涉及全国24个省市,集中于北京、上海、广东以及江浙等地区。
消费者在旅游行业方面的投诉,主要涉及通过旅游网站预订机票、酒店以及旅游项目,发现与页面不符,造成退款不及时,其中,因为消费者未明确具体退订事项引起消费纠纷的现象较为普遍。
报告期内,涉及在线旅游企业仍然为中国质量万里行旅游类投诉的热点,在线旅游网站类投诉占64%,针对去哪儿网、携程旅行网、艺龙网、途牛网、春秋航空的投诉较多,主要涉及酒店、机票、旅游项目的预订和售后服务问题。针对消费者投诉,去哪儿网、携程旅游网、酷讯网、艺龙网等知名旅游类网站能及时为消费者处理问题,并针对消费者的投诉问题进行一一回复,涉及淘宝旅行、同程网、驴妈妈旅游网等投诉问题,并未及时得到解决。
在实际旅游项目中,经过多年来政府的整治及媒体持续曝光,消费者对低价旅游团的警惕性有所提高。但是,不法经营者往往夸大产品所提供的旅游体验,热情招徕消费者,承诺旅游项目多、无强迫购物等,赢得信任,当消费者付款参团后,往往发现“货不对板”,易出现“旅游行程安排不合理”、“减少游览景点问题”、“擅自改变行程”等多种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旅行社通过传授珠宝辨别方法或极力渲染药材功效引发好奇心后,通过给予疯狂优惠轻松“拿下”消费者,消费者容易花高价当场购买质次价高的产品,事后维权遭遇困难。人民网旅游3・15投诉平台的《2014年上半年旅游投诉舆情报告》显示,消费者在云南、广东旅游易上当,购买玉器珠宝、购买药材、购买银饰成为消费者最容易“上当”的三大项目。
消费者在机场停留,遭遇旅游类会员卡、VIP服务等项目的推销,事后发现与售前承诺的优惠并不符合,申请退款兑现难。
网购投诉维权居高
不下引执法部门重视
报告期内,网络服务类投诉仍然居高不下,成为本期投诉量最大的行业。数据显示,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部收到网络服务类投诉2323例,相比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4%。
针对上期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分析报告中,近百名消费者针对1号店第三方店铺云娜箱包专营店订单异常的集体维权,事后1号店关闭该网店,有消费者称,该平台针对消费者的投诉,给出了相应的赔偿方案。截至7月28日,相关消费投诉大部分得到了1号店客服部门的明确回复。
7月,中国质量万里行《2014年上半年投诉分析报告》指出,新消法亮点成为消费投诉热点,其中,消费者比较关注的网购“后悔权”――7日无理由退货,成为网购投诉的最大热点。数据显示,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部收到消费者关于网络服务类投诉10682例,占上半年投诉总量的34%,与去年同期相比投诉量增长36%。
与此同时,全国工商系统及各维权平台纷纷呼吁,针对新《消法》中的亮点进行细化,提出的不少存在争议的消费维权热点,引起了国家工商总局的重视。今年6月以来,国家工商总局发力网购消费投诉维权。7月10日,国家工商总局和中国消费者协会就落实新《消法》“7日无理由退货”规定约谈阿里巴巴集团、京东商城等10家电商,要求参加约谈的电商企业及行业内其他电商企业在约谈会结束后30日内进行自查自纠,在经营活动中落实好“7日无理由退货”规定。
8月下旬,为了督促电商企业进一步落实新《消法》的“7日无理由退货”规定,国家工商总局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工商部门对电商企业落实新《消法》“7日无理由退货”规定情况开展检查,重点检查电商企业标注不适用无理由退货规定的商品、购买过程中“一对一”确认环节、因消费者拆开外包装查验商品而被商家拒退无理由退货等方面的情况。
篇6
[摘 要]通过对国内有关旅游研究博士论文(包括博士后研究报告)与北美旅游研究博士论文的对比分析发现,国内和北关参与高层次旅
>> 旅游学学科树构建及旅游学研究的时空特征分析 以学术研究引领旅游学科发展 从体验视角看旅游的本质及旅游学科体系的构建 从2000~2009年《旅游学刊》载文统计探究旅游学术研究的发展 解构与重构:旅游学学科发展的新思维 试论旅游学的学科基础 浅议高等旅游教育发展与旅游学科体系构建 旅游学科发展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基于旅游业发展变迁的旅游学科知识体系建设 社会学框架下的旅游学学科属性定位分析 评《旅游学学科体系框架与前沿领域》 旅游学科视角下的旅游文化概念研究 从混沌理论哲学观对旅游学混沌态及学科体系探讨 我国旅游学研究现状与学科体系建构研究 旅游学科研究进展及当前研究热点领域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旅游学术研究的前沿关注(二) 旅游学的逻辑:在有关旅游学科问题的纷纭争论背后 关于旅游学科发展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旅游学研究方法论体系研究 近五年国外旅游学研究趋势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从旅游研究博士论文看旅游学学科发展 从旅游研究博士论文看旅游学学科发展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通过对国内有关旅游研究博士论文(包括博士后研究报告)与北美旅游研究博士论文的对比分析发现,国内和北关参与高层次旅游研究的学科类别、学科参与度及选题背景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同时学科参与总体上分散但又相对集中的趋势都比较明显。文章最后就中国旅游学学科发展问题提出了建议。[关键词]旅游研究;博士论文;旅游学学科;中国国内;北美[中图分类号]P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006(2004)06―0009―06
篇7
第一条为了加强旅游统计管理,保障旅游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以下简称《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结合旅游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旅游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旅游企事业单位的经营、业务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咨询,实行统计监督。
第三条旅游统计的基本内容,是对旅游企事业单位、旅游区(点)接待工作量、经营效益、旅游从业人数等情况进行的统计调查和对旅游者实施的抽样调查。
第四条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事业单位必须依照统计法律、法规的规定,提供旅游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其它与旅游业有关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统计法》的规定,如实提供旅游统计调查所需要的情况。
第五条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旅游统计工作的需要和国家旅游局的统一规划,有计划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配备或逐步更新必要的统计计算和数据传输设备,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国旅游统计信息自动化管理网络系统。
旅游企事业单位应当为旅游统计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并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
第六条旅游统计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
国家旅游局负责对全国旅游统计工作实行统一管理、业务指导和组织协调,国家旅游局综合统计机构承担具体工作。
地方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本辖区内的旅游企事业单位和旅游者的统计调查工作。
地方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统计工作的需要,确定承担统计职能的机构。
第七条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统计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完成国家或地方统计调查任务,收集、汇总和公布全国或地方旅游统计资料;
(二)制定全国或地方的旅游统计报表制度和抽样调查方案,建立统计登记制度;
(三)组织协调和管理本部门非统计职能机构制定的各项统计调查,审核其拟制发的旅游统计调查方案及其统计调查表,并纳入统一编号管理;
(四)会同人事教育部门,组织对在岗旅游统计人员的培训,对旅游统计人员进行考核、奖励。
第八条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配备专职统计人员,旅游企事业单位应当配备专职或固定兼职的统计人员。
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统计人员,应当符合国家旅游局规定的旅游统计人员资格条件,并保持相对稳定。
第九条旅游统计是国家统计的组成部分,是提供旅游信息的主体。经国家统计局批准制发的旅游统计调查制度属于国家统计调查制度。
旅游统计调查制度主要包括旅游定期报表制度、旅游抽样调查和旅游专项调查。
第十条旅游统计调查项目分别由国家旅游局和地方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并依照《统计法》的有关规定,报国家统计局或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或备案后,组织实施。
地方旅游统计调查方案不得与国家旅游统计调查方案相抵触。
第十一条按规定程序批准的统计调查方案,必须在调查表的右上角标明表号、制表机关、批准或者备案机关、批准文号。对未标明上述字样的调查表,有关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填报,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有权废止。
第十二条旅游定期报表制度是按照统一规定的时间、内容、计算方法和程序,由旅游企事业单位报送相关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自下而上逐级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全面统计调查。
全国《旅游统计制度》由国家旅游局和国家统计局共同制发,国家旅游局组织实施。地方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完成国家《旅游统计制度》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的实际需要,可以适当增加统计内容,会同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制定本地区的《旅游统计制度》并实施。
省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向国家旅游局报送统计资料时,必须同时报送符合标准的数据库(以计算机远程传输或软盘的方式报送)。
第十三条抽样调查是从全部调查对象(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样本进行的一次性调查。
旅游抽样调查主要包括对来华旅游的外国人、回国旅游的华侨、回内地旅游的港澳同胞、回祖国大陆旅游的台湾同胞在中国大陆消费情况及其一日游游客所占比重的抽样调查,大陆居民在国内及出境旅游情况的抽样调查,以及根据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组织实施的其它抽样调查。
第十四条专项统计调查是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中非统计机构因管理需要而进行的旅游专项统计调查。
旅游专项统计调查需经有关部门审查、协调,授颁统一表号后方可制发。旅游专项统计分别由各专业职能机构实施。
旅游专项统计调查主要包括:旅游度假区统计、劳动工资统计、旅游教育统计、旅游质监投诉统计和旅游区(点)接待经营统计,以及根据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进行的其它旅游专项统计。
第十五条凡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审批或纳入旅游行业管理的旅游企事业单位,应当到相关的旅游统计机构办理统计登记,并建立统计台帐和核算制度,按规定报送统计资料。
第十六条旅游统计资料实行分级管理。全国旅游统计资料由国家旅游局统一管理;地方旅游统计资料由当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管理;专项旅游统计资料由实施专项旅游统计调查的机构负责管理。
第十七条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收集统计报表时,应当做好报表的审核工作,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性。下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向上一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上报的统计报表,须经本部门主管领导审核、签署。当汇总报表中旅游企事业单位数量变动较大时,应当说明原因。
第十八条地方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季度、年度向上一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报送统计分析和抽样调查报告。
第十九条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规定,建立健全旅游统计档案管理制度。
旅游统计原始资料的保存期为5年。
第二十条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定期公布本辖区的旅游统计资料。
地方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公布重要的统计资料前,应当征求上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
国家旅游局负责审定、公布和出版全国旅游统计资料。省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审定、公布和出版本辖区的旅游统计资料。
宣传、新闻和出版单位需尚未公开的旅游统计资料,属全国性的,须经国家旅游局核准;属地区性的,须经当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核准。所发表出版的旅游统计资料必须注明资料提供单位。
第二十一条对在旅游统计工作中作出贡献或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二条国家旅游局每年对省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重点旅游城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重点旅游企业的统计工作进行考核。
地方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本辖区下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的统计工作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报上一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十三条旅游企业评优和对旅行社的年检,应当将企业旅游统计考核情况作为必要条件和内容之一。
第二十四条对违反《统计法》和本办法规定的行为,由有关部门根据统计法律、法规、规章给予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
第二十五条凡超过旅游统计报表制度规定的报送时间未报统计资料或不按要求报送统计数据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给予警告,并寄送《违规通知书》。
篇8
关键词:中国-东盟;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原因
本文从出入境旅游人数的角度对双边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加以考察,认为进入中国的东盟游客数量反映中国向东盟出口旅游服务情况,而进入东盟的中国游客数量反映中国自东盟进口旅游服务情况,针对中国对东盟旅游服务贸易逆差现象,分析主要原因。限于数据可获得性的局限,本文选取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五个东盟主要成员国的数据进行研究,虽存在一定的偏差,但从总体上看仍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一、中国-东盟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1.中国向东盟出口旅游服务现状分析
在我国旅游服务出口快速增长背景下,中国向东盟出口旅游服务增长趋势也较为明显。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我国接待东盟五国游客数量为181.4万人次,约占接待全球游客数量的16.2%;2002年为225.9万人次,较上年增长了24.5%,为中国接待外国旅游人数的16.8%。2007年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协议》签署时,为390.6万人次,较2002年增长了72.9%,但在中国接待入境总人数中的比重下降至15.0%。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当年,中国接待东盟五国游客数量为428.6万人次,比2007年增长了9.7%,在中国接待全球游客数量中的比重上升至16.4%, 高于自贸区初建时的比重。
2.中国自东盟进口旅游服务现状分析
东盟秘书处的统计年报显示,2001年东盟接待中国游客数量为243.3万人次,占东盟接待全球游客数量的10.1%;2002年为283.7万人次,较上年增长了16.6%,为东盟接待全球游客数量的11.4%,较上年增长1.3%。2007年该数量高达392.6万人次,较2002年增长了38.4%,其在东盟接待全球游客数量中的比重约为11.2%;2010年中国进入东盟的旅游人数达到541.6万人次,相对2007年增长38.0%,比重上升了2.7%,为13.9%。
3.中国-东盟旅游服务贸易差额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我国在双边旅游服务贸易中总体处于逆差国状况。具体来说,除2005、2006年外,我国接待东盟游客的数量均少于东盟接待我国游客的数量,且2005年以前这一差额波动幅度较小,最大差额为2003年的62万人次,最小差额为2004年的43.9万人次,比最大差额缩小了29.2%。2007年该差额达到最小值2万人次,之后中国在双边旅游服务贸易中逆差状况重新出现,而且逆差趋势有不断扩大的趋势。2010年中国接待东盟游客数量与东盟接待中国游客数量的差额为负向的113万人次。因此,中国为何在双边的旅游服务贸易中处于逆差状况,值得我们深思。
二、中国对东盟旅游服务贸易逆差主要原因分析
中国对东盟的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归根结底是双边旅游服务竞争力的差异。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2011年旅游业竞争力报告》,中国及东盟各国旅游业竞争力排名情况如下表所示:
数据来源: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11年旅游业竞争力报告》整理编制。
通过对比可知,东盟国家中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旅游业竞争力强于我国。尤其是新加坡,其旅游业竞争力综合排名第10位,位居世界旅游业发达国家行列,而中国旅游业竞争力排名为39位,远远落后于新加坡。旅游业竞争力高于中国的另一东盟国家为马来西亚,其世界旅游业竞争力排名为35位,较中国排名靠前4位。从该角度可以解释近年来中国出境游客以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为旅游目的地的现象。具体到三大子系统的综合排名,中国的法规框架排名情况最差,在139个国家和地区中位于第71名,远远落后新加坡第六的排名;商业环境和设施的排名也仅为64名,次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文莱的排名;而我国的人力、自然和文化资源相对丰富,世界排名超过东盟所有国家,为我国旅游业竞争力的综合排名作出一定贡献。
篇9
一、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
今年以来,我局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着力改变影响我县旅游业改革建设的思想观念、发展思路、措施方法和体制机制,提升实力、增强活力,推动旅游业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通过不断的学习,在大局观念、工作纪律、工作效率、工作创新等方面有较明显的转变和提高,也使全局干部职工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加强,为做好全年工作奠定了坚实可靠的思想基础,推动我县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积极开拓,争取项目建设
1、半年来,我局通过不懈的努力,与3月份完成了《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报告》初审工作。目前针对提的问题进行完善修改。
2、通过积极争取,我局争取到两个旅游星级厕所建设指标。近日已签订责任书,厕所选址及设计工作正在着手准备。
三、四、深入调研,拓宽思路,推进我县旅游业开发步伐
根据《转发县发改委关于若羌县开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和要求,我局抓紧落实完成《若羌县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前期工作,及时确定了《规划纲要》,明确指导思想、编制任务等方向,为旅游业“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改变观念,强化服务,提高我县旅游接待能力
今年1--4月份,我县共接待旅游人数8129人次,同比增长1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2万元,同比增长19%。根据统计所得数据,我县旅游人数呈增长趋势。
五、强化安全生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根据县委、县人民政府及巴州旅游局的要求,我局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我局与我县各大宾馆(酒店)、农家乐(风情园)签订了《20__年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六、保质保量完成其他工作
我局在人员少的情况下,按照有关要求,做好“法治进单位”、保密工作检查验收工作。同时积极完成了我局上半年安全生产、精神文明建设、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工作。
七、下一步工作计划
1、督促完成《若羌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报告》的编制工作;
2、抓紧落实旅游星级厕所建设工作,积极争取资金到位。
3、加强与疆内外各大旅行社的联系,促进阿尔金山旅游活动的开展;
4、加强宣传促销,提升若羌旅游业的地位;
5、加快康拉克旅游景区的建设运行,力争尽快进入营运阶段。
6、做好“楼兰文化节”相关工作。
八、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1、我局人员少,给日长工作的开展带来诸多不便。
篇10
《中国奢华旅游白皮书》(The Chinese Luxury Traveler White Paper 2013)由胡润百富与亚洲国际豪华旅游博览(ILTM Asia)连续第三年合作。
旅游决策过程
旅游目的地的启发主要来自网络和杂志,6成消费者会自己决定旅游目的地,一般选择与家人或朋友同行,观光目的日益突出,商务目的退居其次。选择酒店时考虑的最主要因素仍是地理位置和品牌,其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增加。而在预定行程和酒店时,主要由本人预定或者通过秘书,第三方在线预订网站成为个人或家庭旅游主要预定酒店方式,商务旅游则主要通过当地商务伙伴预定。
旅游出行方式
根据胡润百富2013至尚优品品牌倾向报告指出,中国高端消费者去年出国频率比上一年减少0.4次,平均达到2.8次。以旅游为目的出行的比例超过商务出行。出国5次以上的比例下降,而出国1-5次的比例上升。一线城市高端消费者的出国频率略高于二三线城市,且没有出国的比例只有6%,二三线城市这一比例是其两倍。
选择不定期出游的最多,而在假期出游时,春节是首选,十一长假其次。
一般来说,平均每个出国旅行团有9.8人,52%以3-10人的小团队为主。出国行程平均7.4天,6成以上在5-8天,超过8天的占21%。出行63%乘坐经济舱,37%乘坐商务舱或头等舱。每次通常去1-2个国家,最喜欢法国,其次是美国。家人朋友或企业家自己是主要预订者。在安排行程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购物,其次是文化、美食美酒及商业事务。
据胡润百富ILTM2013国内旅行社调研显示,对于人均花费1万美元以上(不含机票)的奢华旅程,旅行团规模更小,行程更长,平均每团7.1人,比一般少2人,超过10人的旅行团仅占16%。行程则更长,皆在5天以上,平均9.6天,比一般长2天,超过8天的占53%。出行乘座商务舱和头等舱的占到了3/4。最喜欢的国内航空商务头等舱是国航,国际航空商务头等舱是新加坡航空。选择去法国的居首位,达68%,紧接着是瑞士,达63%。与家人出行的占多数,也有不少是与校友会、协会或俱乐部成员一起出行。
酒店预订
胡润百富ILTM 2013国际酒店调研指出,中国游客预定酒店大多会通过国内旅行社,其次为当地生意伙伴。在选择酒店时,地理位置和品牌知名度仍然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分别达6成。此外,服务也是选择酒店的重要标准之一,达45%。平均1家酒店入住5晚,入住人数多半在3-10人。七成是自由行。在酒店房间上的花费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而在食物、酒店购物、Spa等的花费基本持平或较少。
香格里拉仍然是中国酒店行业的标杆,已经连续九年在胡润百富至尚优品品牌调研中蝉联最受青睐的酒店品牌。希尔顿保持第二。半岛、喜来登排名上升。四季第一次进入前十名。丽思卡尔顿排名下降。
旅游目的地
三亚、香港和云南继续稳居国内旅游目的地的前三名。保持去年的上升趋势,仍居第四位,杭州上升一位至第五。新疆从去年的第十位上升至第六位,厦门从去年的第十一位上升到第八位,四川也从去年的十三位上升至第九位。
中国高端消费者对欧洲的兴趣显著上升。最青睐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前十名中欧洲国家占一半:法国、瑞士、英国、意大利和德国。法国与美国仍然前两名。对英国的兴趣显著上升,排名从去年的第十三位上升到第五位,占22%,亿万富豪中排名更升至第三位,占32%。澳大利亚、马尔代夫和日本排名下降。
旅游地产表现活跃,拥有国内度假房的中国高端消费者达57%,而在亿万富豪中,拥有国内度假房的比例达79%。三亚仍是中国高端消费者最青睐的国内度假房所在地,而选择在香港购买度假房的比例继续上升,从去年的9%上升到13%。拥有海外度假房的中国高端消费者占32%。而在亿万富豪中,拥有海外度假房的比例达50%。中国高端消费者国外度假房的所在地首选仍是澳大利亚。
南部地区高端消费者对南亚国家更感兴趣,新加坡居第一,占40%,选择马尔代夫与泰国的分别占23%与21%,较平均高出近10个百分点。东部地区的高端消费者相对更青睐东亚国家。上海人相对北京人更喜欢亚太地区,比如澳大利亚、韩国与日本,北京人相对上海人更喜欢欧洲,比如意大利和德国。与一线城市相比,二三线城市高端消费者更喜欢美国,对英国、澳大利亚和迪拜的青睐程度也更高。
中国游客消费拉大与第二名差距
中国游客消费第三次蝉联全球第一,且拉大了与第二名的差距,占比24%,比去年上升4%。俄罗斯、日本、印度尼西亚和美国继续位列第二至第五位,且占比保持稳定。泰国及马来西亚跻身前10名。亚洲国家在前10名中占到6席,显示了亚洲游客巨大的消费能力。
中国游客消费增速与前两年相比有所放缓,但仍保持50%以上的快速增长,增长率达到57%,而全球游客消费增速则稳定在30%左右。与此同时,中国游客的单笔消费金额也在持续增长,2012年平均每笔消费金额为875欧元,比上一年增长8%,拉大了与全球平均的差距。2012年中国游客单笔消费金额比全球平均高出71%,而去年和前年分别为68%和57%。值得注意的是,相当一部分中国游客消费是代替朋友购买。
中国游客购物主要选择专卖店或品牌零售商进行购买,百货商店也是重要购物地点。购物首选是珠宝和手表,其次是时装和服饰。(根据全球最大退税机构Global Blue 2012年全球旅游者消费数据,数字不包含机场免税消费,不包含Global Blue会员以外数据。)
据此前的《胡润百富2013至尚优品品牌倾向报告》统计显示,赠礼是中国高端消费者旅游购物的主要目的之一。赠送给男士的礼品选择最多的是手表,占28%,其次是红酒,占26%。女性相对更喜欢赠送给男士手表(30%),而男性对男士礼品的首选是红酒(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