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理财范文

时间:2023-04-11 23:40: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理财,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理财

篇1

本世纪以来逐渐引入中国的CFP、RFP等倡导的理财规划的概念,则是针对个人与家庭的理财问题,也就是以理财者个人和其参与其中的核心家庭构成的社会最小的一个财务细胞的财务问题。这类理财问题因为其研究对象作为一个自然人特有的生命周期现象而形成了一套特有的理财知识体系,该体系的核心内容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几大理财规划。

尽管这两套理财的知识体系适用于不同的对象,但在现实的理财实践中,企业与个人这两类对象其实常常是无法分割的有机整体。企业常常是属于个人的,而个人资产中又常常包含有企业资产,在这样的情形下,上述的两套理财的知识体系都显得有所不足。

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属于一个个人或一个家族。对于这样的企业,其理财决策的时候就需要将这个企业放到这个个人或家族整体资产结构中来考虑,甚至很多企业的重大变动常常就是因为企业主本人生命周期的变化或家庭结构的变化。举例来说,融资是企业理财的一个重要内容,传统的企业理财的融资基本都是从金融市场入手来找到各种融资的方法。而现实情况是我们的金融市场目前对中小企业特别是私营中小企业还有很深的偏见和歧视,一般私营中小企业常常很难从金融市场上获得满意的资金。所以私营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常常就成为了企业主本人或其家族资金筹措的问题了。我们传统企业理财体系对这样的操作方式常常是武断的否定,同时又无法给出积极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导致了有些私营企业在这个问题上因为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产生不规范的操作,而带来很大的财务风险。而且一旦危机出现所影响就不仅是一个企业,还可能波及到企业主整个家庭的财务健康和家庭的日常生活。

在个人理财的实践中,很多理财师又常常是只针对理财者的家庭资产进行规划安排,而有意无意地忽视理财者的企业资产,甚至将理财者的企业资产排除在其家庭资产负债表之外,这样做的理论依据是个人家庭理财规划只针对理财者的家庭资产做安排和规划,其企业的资产个人理财规划师是无法触及的,因此不做考虑。但试想,一个有一千万元家庭资产的人和另一个也有一千万元家庭资产同时还有一个价值九千万元的企业的人,理财方式一样吗?所以在个人理财中也一定要将其企业资产考虑进去,将其家庭资产和企业资产合在一起构成个人资产的整体组合来考虑。甚至在很多具体的理财规划中,还特别需要利用理财者所拥有的企业来做一定的理财安排,比如税务规划、保险规划等。

篇2

关健词:财务管理理财目标理财内容理财地位

1理财目标要以企业的长远发展为根本

首先,理财目标应代表企业所有相关者的利益。近几年来,不少已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已认识到理财目标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的重要性。企业财务目标的制订,既要符合企业财务活动的客观规律,又要充分考虑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使之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衡量指标应该以相关者的利益为出发点,不少企业已注意了这点。企业要长远发展离不开相关人,仅以不损害相关人的利益为前提是不够的。如今,资本的范围、结构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以前的物质资本占绝对比重了,而是知识、信息、观念等也占了相当的比重,这一变化将会日益改善所有者的地位。众所周知,企业要发展离不开债权人、员工、政府、顾客等相关利益人,他们共同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贡献,理应分享企业盈余。债权人要求企业保持良好的资金结构和适当的偿债能力,以及按合约规定的用途使用资金;职工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提供人力资本必然要求合理的报酬;政府为企业提供了公共服务,也要通过税收分享收益。正是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构成了企业利益制衡机制,如果试图通过损害一方面利益而使另一方获利,结果就会导致矛盾冲突,出现诸如股东抛售股票、债权人拒绝贷款、职工怠工、政府罚款等不利现象,从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损害了企业的价值。所以企业在理财中必须兼顾和均衡各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利益要求,使包括股东的所有相关利益主体均能得到满意的回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利益最大化”。

其次,理财目标的实现应以履行社会责任为前提。企业是社会的,社会是由各个不同的人构成的,企业的价值不仅表现在对企业本身增值的作用上,而且表现在对社会的贡献上,表现在对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的贡献。前些年,为了追求企业理财目标(如企业利润最大化),造成了一些与社会目的相背离的情况如:酸雨、臭氧空洞、物种灭绝、绿洲沙化、全球变暖等。新形势下.国际竞争相当激烈,已不仅表现为经济利益方面的较量,还表现为生态、大众利益等社会利益。所以在追求自身及相关人利益的同时还要维持社会公众利益,保护生态平衡、防止公害污染,支持发展社区的文化、卫生、福利事业,才能在实现经营目标的同时,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有助于提高公众和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程度。这样企业才能长远发。

2理财内容要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在新的时代,企业在筹资活动中所筹措的资本,应当既有财务资本,又有知识资本,因为知识和掌握知识的员工将比资本和土地等自然资源更重要。知识将成为创造财富的最重要的资本。一个企业能否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对知识和新技术的拥有和掌握程度。在新的资产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商誉、计算机软件、人力资本、产品创新等所占比重将会不断加大,作用不断增强。拥有知识的专业化人才可用知识投资,取的股份,把个人的报酬与企业紧密联系起来,促使其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最大的努力。现代企业的员工也是知识的拥有者,他们给企业带来的是人力资本,而物资本的增值来源于人力资本,他们也应参与税后利润的分配,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它是知识经济时代决定企业在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关键因素,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树立知识效益和人才价值的观念。所以,现代企业的收益分配应以知识为导向,由于人力资本是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成败的关键,这就要求企业理财的分配形式应充分体现知识资本的价值,使员工的资产积累和增长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紧密联系,更有利于强化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理财内容要向广度发展,也就是国际化方向发展。加人WTO后,我国企业一方面不出国门就要面临世界顶尖企业的竞争,另一方面,我国企业也应主动走向世界,开展跨国经营,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国际企业理财活动包括境外筹资上市、跨国兼并、国际长短期证券及金融衍生产品投资、跨国资本流动、国际结算、国际税收筹划等一系列内容。

3理财的地位应进一步得到提高和加强

篇3

企业理财方式是指企业所采取的固定的财务管理办法,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与企业文化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世界的著名企业在其长期的理财过程中都会形成理财文化,理财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下,由企业财务部门和全体企业员工在长期的理财活动中,共同创造出来的理财成果和理财精神成果的表现形式的总和,是一个融合了文化和经济的新概念”。企业理财文化体现企业的管理者带领员工们加强企业财务监管,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的集体智慧结晶,在企业的理财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二、企业理财方式创新

(一)创新企业投资方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投资范围不可避免的扩大开来,其投资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实务资本资和项目投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前作为企业唯一的生产经营投资方式受到了现代化投资方式的冲击,企业再也不能只关注生产经营投资。现代化企业投资方式的主要特点在于其投资对象的改变,它们以企业运作为为主要的投资对象,包括资本运营投资,股票债券投资、基金投资、期权期货投资,它们在企业投资中所占的持续增大,地位持续上升,投资的形态变化日新月异,其中技术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目前已经成为了企业投资的基本内容。随着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企业投资范围也急剧扩大,主要表现为由当地向外地扩展,由国内向国外扩展。因此,企业创新理财方式必须首先注重企业投资手段的更新。企业理财观念对于投资手段创新影响巨大,同时投资手段改变能促使企业的理财理念的更新,从而促进企业快速健康的向前发展。

(二)创新筹资手段 传统的企业筹资方式主要有留存收益、直接投资、贷款和商业信用等。由于互联网的使用和快速交通系统的出现,全球的联系逐步增强,发达国家企业新出现的筹资方式开始影响我国的企业,促使国内企业开始重视现代筹资方式的采用,这些现代化的筹资方式包括发行股票、融资租赁、风险投资、发行债券及可转化债券、专项发行基金、补偿贸易等。这些现代筹资方式的采用迫使我国企业经营决策者的改变传统的理财观念,资本运营成为企业主要经营方式。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加快了筹资方式创新的步伐,并探索出了概念筹资、并购筹资和组合筹资等新形式。当代企业的发展不再仅仅依靠企业资本积累从而扩大经营,企业的发展和盈利的关键在于资本运营,企业资本运营目标在于实现价值增值。企业资本运营的对象突破产品营销范围,将其对象扩大到企业的资本。因此当代企业必须创新筹资手段,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企业的理财方式。

(三)创新企业分配手段 传统的企业剩余利润分配手段为物质资本投资者凭借其拥有的企业股份来分配。但是由于当代社会技术水平的进步,无形资产也已经开始成为企业总资本的重要部分,无形资产的所有者依据其评估价值来参与利润分配已经得到社会的认可。代社会技术水平的进步同时也使企业盈利来源也得到了扩大,其来源不再是单一的生产经营领域。而且目前很多企业所获得的非营业利润已经超过了营业利润。与此同时,企业利润参与分配的对象也发生了变化,其中人力资本已经成为重要的企业利润分配方式。另外,许多上市企业还出现了一些非投资性股票在一定条件下成为企业利润分配的对象,使得现代企业利润分配已经不仅仅是物质资本参与分配。企业分配手段对于企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企业必须不断创新分配手段,协调好各方面的利润,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四)创新理财工具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企业高效的理财工具。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导致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系统更新换代特别快。因此企业必须关注理财工具的创新。这对于企业特别重要,企业信息管理必须依赖计算机来提高效率,无论是收集基础信息还是整理企业决策信息,手工记账还是电算化会计,收集原始生产信息还是调度指挥,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普及到企业的每一个方面。提高计算机在企业理财管理中的利用效率,必须关注企业计算机软件开发和软件的更新换代工作。新的软件系统往往比旧系统的功能更加强大,能显著提高企业理财管理的工作效率,企业特别需要关注应用在经济管理过程、活动分析和经营决策中的重要软件,这些软件的更新对于企业的理财管理效率的提高比普通软件意义更加重大。

(五)创新资本运营 当代企业的发展不再是增加企业资本积累从而进一步扩大企业经营规模,资本运营在扩大企业规模和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企业资本运营的首要目标在于企业价值增值。企业资本运营对象不再局限于产品营销这一狭小的范围,而是已经扩大到企业的各种资本,企业管理者可以运用企业资本的内变、扩张或收缩等形式,还能依靠资本市场和金融衍生工具来增加企业资本价值并使其达到最大化。企业创新资本运营理念能够改变企业管理者的理财行为,使其更加关注企业整体发展和资本价值的最大化,并能有效规避风险和提高企业收益,从而使企业将其价值最大化。

三、企业理财文化建设

(一)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理财文化建设意识 企业理财文化的形成依赖于每位员工的积极参与,因此企业必须重视提高企业员工的理财文化建设意识。发动全体员工学习企业理财文化,使其认识到企业理财文化建设的作用,总的来说具有以下作用:导向作用、凝聚作用、约束与规范作用、激励作用。企业理财文化具有导向作用是说企业形成了优秀的理财文化能够起到指导员工的行为的作用,使员工们在理财文化的熏陶下形成相同的理财观念。企业理财文化具有凝聚作用是指它能够团结员工,增加员工对本企业的群体认同感,真正将自己视为企业的主人,促使企业员工形成主动节约企业资源的行为习惯,减少企业资源浪费。约束、规范作用是指当企业各管理部门和企业员工在进行各项经济活动时,企业理财文化能起到约束作用,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迫使其自觉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企业理财文化的激励作用是指其能起到激励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员工自身的工作价值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促使企业员工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不断树立新的企业理财观 由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企业面临着不断变化的理财环境,因此企业必须及时更新财务管理制度、创新财务管理方法、采用新的财务管理手段。企业想要及时更新财务管理制度、方法和手段,就必须在企业内部不断树立新的理财观。塑造和完善企业理财文化,不仅只是财务部门的责任。必须依靠全体企业员工共同努力,各管理部门通力合作,积极更新企业理财观。企业的管理者要重视自身理财观的更新,并支持企业财务经理的企业理财观的创新工作;财务部门的管理者和员工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不断采用新的财务管理工具;企业各部门必须注重内部协调工作,加大内部的监管力度,规范本部门员工的经济行为;企业员工必须具有企业主人翁意识,积极参加新的理财知识的培训,从而培养理财意识,接受新的理财观念。

(三)完善理财激励与约束制度 企业建立起系统而完善的理财约束与激励制度,能促进企业员工参加理财活动,大大提高其工作热情,并促使相关财务人员规范自己的行为。因此在形成企业理财文化过程中必须注意完善企业理财的激励和约束制度。一方面要切实从物质和心理两方面鼓励踊跃参加企业财务管理的企业管理者和普通员工,激励他们为企业理财活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企业员工中举行各种理财活动,并评选理财标兵,给企业树立榜样,为企业理财文化建设孕育良好氛围。另一方面,企业必须建立起约束机制来制约财务人员的经济行为,制定出基本的理财规章制度,加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提高企业理财人员的工作水平和理财效率,使财务人员们在企业经济活动中自觉的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

(四)发挥财务经理的带头作用 企业的财务经理在企业理财文化建设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思想、意识和视野能直接影响企业形成什么样的理财文化。其经营哲学和经营经验、价值观、道德感深刻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理财文化的水准。具体来讲,财务经理自身的经营哲学观和个性特征决定和影响着企业理财文化中的企业理财理念、理财价值观、理财道德等内容。在企业理财文化的塑造过程中,财务经理必须承担主要责任,积极促进企业形成规范合理的理财文化。财务经理要领导财务人员制定理财文化建设的总方案,并监督企业实施所制定的理财方案,并且要带头遵守企业理财规则,身体力行贯彻理财方案。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企业理财行为规范,成为企业理财文化的榜样。企业形成了系统的而又科学合理的理财文化会促使其理财工作水平的提升,大大提高企业的理财效率,财务经理为企业理财文化建设所做的贡献也会永远为企业和企业员工所铭记。

参考文献:

篇4

(一)利润最大化

这种观点认为,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了财富,利润越多则说明企业的财富增加越多,越接近企业的目标。

但利润最大化的理财目标实践中也存在一些缺陷。其一,利润是一个绝对数,未考虑同投入资本的关系,不能科学地说明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不便于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比较。另外,会误导企业选择投入资本额较高的项目,而不是高效率的项目,不利于资金的有效使用。其二,未考虑获得利润的时间和风险,难以对不同时期获得的利润额的大小做出判断,且会促使企业管理当局不顾风险大小追求最大利润。其三,往往导致企业只关心当前利润,忽视在科技开发、产品开发、产品市场占有率、生活福利设施、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下功夫,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二)股东权益最大化

以美国为代表。美国企业有如下几个特点:

1.所有者。美国以个人股东居多,这些个人股东不直接控制企业财权,只是通过股票的买卖来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决策。

2.职工。美国劳动力市场非常发达,从高级经理到普通员工,都可以通过劳动力市场来调换工作。因此,员工与企业之间没有稳固的关系。

3.债权人。美国债权人与企业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当企业财务状况好时,各银行会主动提供贷款;反之,当企业财务状况差时,则要求企业清偿到期债务,甚至可能要求企业破产还债。

4.政府。美国政府一般不对企业进行干预,但要求企业遵循有关法律法规。

从以上可以看出,在美国,企业优先考虑的是股东的利益。企业股东以个人股东居多,这些个人股东不直接控制企业财权,只是通过股票的买卖来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决策;职业经理的报酬也与股票价格直接相关,因此,股票市价成了财务决策所要考虑的最重要因素。而股东权益也是通过股票的市价得以充分体现。因此,股东权益最大化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他们的财务管理目标。

事实上,股东权益最大化有其不足之处:其一,股东权益最大化需要通过股票市价最大化来实现,而事实上,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不仅包括企业经营业绩,还包括投资者心理预期及经济政策、政治形势等理财环境,因而带有很大的波动性,易使股东权益最大化失去公正的标准和统一衡量的客观尺度。其二,经理阶层和股东之间在财务目标上往往存在分歧。其三,股东权益最大化对规范企业行为、统一员工认识缺乏应有的号召力。人力资本所有者参与企业收益的分配,不仅实现了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权益,而且实现了企业财富分配原则从货币拥有者向财富创造者的转化,这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

(三)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以日本为代表。日本企业有如下特点:

1.所有者。日本企业的股东多为法人,股权相对集中,股票不经常转让。

2.职工。日本企业推行的是终生雇佣制和逐级提升制,劳动力市场不太发达,企业与员工之间存在着比较稳定的关系。

3.债权人。日本企业的负债比率比较高,一般为80%左右。日本实行主银行制度,每一家大企业都有一家大银行支持,银行与企业之间有着稳固、密切的关系。

4.政府。日本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比较多,政府通过各种中长期的计划,引导企业投资方向和经营、财务政策。

从以上可以看出,日本企业普遍实行主银行制,在企业资金来源中,债权人(主银行)所占比重很大,因此理财目标仅仅定位于股东权益最大化是不够的,还必须考虑与企业关系密切的集团如债权人、客户、供应商、社会公众、潜在的投资者、政府、战略伙伴的利益,满足这些集团的利益需要,是企业理财的目标。

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企业理财目标相比,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同样充分考虑了不确定性和时间价值,强调风险与报酬的均衡,并将风险限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而且它还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第一,营造企业与股东之间的协调关系,努力培养安定性股东;第二,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关心职工利益,培养职工的认同感;第三,加强与债权人的联系,重大财务决策邀请债权人参与,培养可靠的资金供应者;第四,关心政府政策的变化并严格执行,努力争取参与政府制定政策的有关活动。此外,还要重视客户利益,以提升市场占有率,讲求信誉,以维护企业形象等。

二、我国企业理财目标的演进

我国企业理财目标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专注于产值最大化。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把产值放在了中心地位,片面追求发展速度,不仅以产定销、以产定利、以产值核资金,编制计划以产量、产值决定其各项指标,而且要求所有工作把保产值放在首位。产值最大化的要求在恢复经济时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负面影响不断增大。

第二阶段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改革开放以后,在初创的市场经济平台上,企业经营实现的利润多少,不仅体现了企业对国家的贡献,而且与企业和职工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利润最大化得到了青睐。利润作为增加业主投资收益、提高员工劳动报酬的来源,也是企业补充资本公积、扩大经营规模的源泉。因此利润最大化为理财目标在改革开放初期,对于纠正那种“只要出东西、赔赚没关系”的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第三阶段是探索资本利润率最大化。随着经济管理的精细化,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也暴露出一些弊病。因为利润额是个绝对数,它无法反映所得利润额同投入资本额的关系,因而不能科学地说明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高低,不便于在不同时期、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比较。同时,利润本身没法标明发生的时间,不能计算资金的时间价值,也不能有效地反映风险问题,导致企业不顾风险大小而一味地追求最多的利润。

第四阶段是把握企业价值最大化。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逐步完善,企业投资趋向多元化,投资者要求回报最大化,员工要求利益最大化,必然要求企业效益最大化,并迫使企业经营者关注和研究如何使资本实现最大限度的保值增值。只有企业资产价值增大了,生产能力强大了,企业才具有持久的盈利能力,才会有雄厚的抗风险能力。实现了企业价值最大化,才能实现资产所有者权益的最大化。在股份制经济中,企业价值最大也就是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充分体现了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有利于制约企业追求短期利益行为的倾向。因此把企业价值最大化列为财务管理目标才是科学合理的。

由上述所见,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尚未如西方企业(以日本为代表)那样,明确提出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理财目标,这与我国长期以来企业所有者缺位和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的约束弱化有关。因此,树立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企业理财目标,是我国企业的当务之急。

三、从企业契约模型看现代企业理财目标

根据现代企业契约理论,企业的一般模型包括涉及所有交易主体的契约,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实质上是一系列契约关系的契合(Jensen M.C. and Meckling W.H., 1976),企业的性质是一张“契约网”。

在这个契约网中,涉及到多个契约主体,称之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因之,企业是由利益相关者形成的利益集合体。由此而形成的结论是,企业不是经理层的企业,也不是所有者的企业,而是利益相关者的企业。正如赛特和马其指出的那样,企业是运用标准的规则和程序、融合多方的、冲突的利益的联合体。

各利益相关者参与到契约当中,以改善他们的命运。契约要求每个主体都要向企业贡献资源――资本、技能、产品或信息,但是,这种贡献不是无偿的,作为回报,企业允许每个利益相关者从企业中取得资源。某个利益相关者付出和取得资源的形式、数量和时机是一个各利益相关者之间讨价还价的问题,最终形成了组成企业的一系列契约。

由此可见,在企业的契约网中,提供资源和取得回报是一个对立统一体,利益相关者向企业提供资源,相应地,企业必须给予利益相关者以相应的回报。因此,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必然成为现代企业的理财目标。

在中国现阶段,明确现代企业理财目标是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因为企业是由利益相关者所形成的利益集合体,因而确立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理财目标,就能有效地克服企业的各种短期行为,使企业能够统筹兼顾,平衡各相关者的利益,做到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多方共赢,共同发展,这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主要参考文献:

篇5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理财现状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由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以及现有的企业外部环境所决定,中小企业很难争取到发行股票上市的机会,在发行企业债券上,因发行额度小也难以获准,而银行因信用风险较高而不愿向中小企业提供信用贷款,造成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相对有限,所有这些因素给中小企业成长带来了最大的障碍,即“融资难”。此外,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以及自身的弱点,很多中小企业难以将所筹集的“宝贵”资金加以有效使用,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雪上加霜”。仍存在着规模较小、人才不足、科技手段滞后、资本充足率低下、不良贷款多、风险管理手段落后。

(一)结构不合理。公司治理不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薄弱

长期以来,许多企业注重会计核算,并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核算上,在核算的规范、准确、及时、全面等方面下了不少的气力,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却忽视了财务管理,将财务管理的理财工作变成了核算的一个辅助成份,处于次要地位,将企业资金管理仅仅理解为对资金使用的合法性进行监督,至于有效地调度资金,运筹资金,降低资金使用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内容却未真正纳入其职责范围。使财务部门的职能还停留在对经济业务的事后反映、核算上,或是对经济业务的事后监督上。

(二)市场定位不明晰。业务特色不突出,过分注重规模扩张,缺乏战略计划

资金是企业经营必不可少的原动力,是企业经营赖以依存的物质基础。资金的多少决定了企业的实力。因此,不少企业把理财的重点放在千方百计地筹资上,总以为只要有了资金,企业经营就会如鱼得水、效益日长。但事实上,很多企业的资金量并不缺乏,缺乏的是营运资金及运用资金的能力,不能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随着资金的不断筹集,将必然导致优质资产少,劣质资产多,资产流动性差,变现能力不强。

现金是企业中普遍可接受的、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可满足企业日常业务的现金支付需要,可防止意想不到的支出,可用于投机性的购买机会。因此不少企业总以为手中现金资产越多越好。但是殊不知,流动性强的资产,其收益性是最差的。如果置存过量的现金,会造成资金不能投入周转,无法取得盈利而遭受损失。一个企业应置存多少现金,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最佳现金持有量,在现金的流动性和盈利能力之间作出最佳选择。

现实中,有些企业总是把资金紧张挂在嘴上,并常为筹资金而疲于奔命。似乎企业的理财目标便是筹资,似乎只要筹到资金便是见到效益。如果企业没有好的支出项目,没有科学、有效地使用资金,使取得的资金不能产生效益,或产生的效益低于筹资成本,这样企业苦苦筹集的资金越多,其效益会越差。

(三)企业普遍具有利润追求偏好

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具有利润追求偏好,将利润视为企业经营的根本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讲核算、讲利润逐渐成为人们经营企业的法宝,因此利润表也成为我国企业界人士最为关注的一张财务报表。然而,人们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它所带来的负向作用,即容易导致短期行为、容易导致数据失真等等。80年代我国的“承包制”已经证明,追求利润势必会严重伤害企业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四)产品创新和开发能力、科技开发和应用能力、人才储备不足

加强对财务人员,特别是财务管理人员理财知识的更新重视财务人员的后续教育。尽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务知识进行了不断地更新,但是财务职业似乎是--fl手艺,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流传;企业和财务人员又不注重后续教育,造成财务人员学习不够,知识更新不够,整体素质较差,头脑中还是计划经济的那种多要钱、多筹资金,忽视资金管理的观念,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理财的要求。外国产品、资金和管理方法不断涌入不仅对我国企业的产品、质量、技术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且对我国企业现有的财务管理观念和方法也产生巨大挑战,理财中的误区逐步显露出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立于不败,必须掌握和运用科学的理财方法,进而降低企业的成本。因此企业要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培训,学习新的会计制度、财务准则和财务管理知识,学习外国先进的理财观念和科学的理财方法。同时财务人员,特别是财务管理人员要积极、主动地自学并要在实际工作中得以准确地实施和运用。

二、“企业资本可持续有效增值”是中小企业理财定位的理性选择

我国的中小企业在金融市场开放和金融自由化以后。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将属于地地道道的小企业。这就决定了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其自身存在的地域设置局限性和天然的诸多不足,只要得不到体制和机制上的解决。只要对市场进行细分,找准自己的目标市场.同样能有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因此,中小企业的理财业务就必须服务并服从于自己的市场定位。

资金管理与配置需要理性和冷静,特别是中小企业。作为一个能够指导企业财务总体活动的管理目标,应该具备以下四点特征:

一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从资本保全、资本保值增值。利润和经济效益四者的关系来看,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关键、是核心。因为没有经济效益就没有资本保全,更谈不上资本保值增值。

二是要体现资本可持续有效增值。如果一边是报表的高利润,一边是大量的呆滞的应收账款,就体现不了有效增值。

三是要体现在能不断提高企业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上。

四是要体现维护整体利益的目标,即要正确处理好企业与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它们的合法利益。而企业资本可持续有效增值的基本含义是在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形成规模经济,达到资本的有效增值,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并且各利益主体都能从中得到实惠。

五是要制订理财计划。制订理财计划,实际上是对自己过去和现在的经济状况进行总结、分析,制订出未来一个时间段内的财务目标,并对两者进行结合找出达成方式、实施步骤的过程。找出失误和不足。

三、当前中小企业的理财策略

(一)资本存量管理

资本存量管理的目的,是使现有资本得以充分利用,潜在经济效益得以充分挖掘。所谓潜在经济效益是指在现有技术水平条件下,企业实际经济效益与最大可能经济效益之间的差异,在资源(或生产要素)投入(存量)一定条件下,主要表现为实际产出与最大可能产出之间的差异。潜在经济效益的存在主要是企业资源存量没有充分利用造成的。从资本存量角度看潜在经济效益存在主要是资本闲置和资本利用率低造成的。

资本利用率低的直接表现是: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开工不足、原材料利用率低等。资本存量管理就是要针对资本闲置和利用率低的原因,盘活存量资本,包括在基建投资管理方面缩短建设周期,降低基建成本;在生产经营领域凋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搞好资源重新配置,降低废品率,提高产品质量,压缩库存产品等。

(二)资本增量管理

一个持续经营发展的企业,仅有资本存量管理是不够的资本增量管理也是重要问题。资本增量管理的目的,一是优化企业经济规模,取得最大规模经济效益;二是加快技术创新与改造,提高技术进步的经济效益。资本增量管理关键在于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的能力。资本增量管理要实现上述目标,从企业理财角度,必须搞好以下四方面的管理:第一,企业规模管理,即处理好资本投入与企业经济规模的关系,确定合理的企业规模。在现阶段特别要注意搞好企业扩张和组建集团的财务管理。第二,技术进步管理,搞好技术选择、技术创新、技术推广、技术引进、技术改造。从财务角度搞好项目可行性研究,正确处理收益与风险的关系。第三,企业筹资管理,选择筹资渠道、筹资方式,优化筹资结构,降低筹资成本。第四,企业投资管理,摘好财务预测,选择科学的财务决策程序与方法,提高投资收益率。

(三)资本配置管理

资本配置问题是资本经营的核心问题。其实,无论资本存量管理还是资本增量管理,实质上都存在资本配置问题,即存量资本配置与增量资本配置。资本配置管理的目的是要提高资源配置经济效益。所谓资源配置经济效益,是指由于资源配置结构变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资源配置经济效益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资源投入一定的情况下,如何配置资源使产出最大;二是在产出一定的情况下,如何配置资源使投入最小。从资本资源配置看,提高资本配置经济效益就是要解决:一是一定量的资本如何在不同产品或不同用途之间进行配置,使投资收益率最大,如多项目组合投资决策等;二是生产一种产品如何优化配置各种资本资源的结构,使成本最低,如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结构优化,固定资产内部结构优化,流动资产或原材料内部结构优化等。另外,从企业权益角度看,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结构的优化,也属于资本配置管理的范畴。

篇6

“天下英雄皆我辈,一入江湖立马催。”从大学校园到社会的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老板,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在这巨大的转变中,我们可能彷徨,迷茫,无法马上适应新的环境。我们也许看不惯企业之间残酷的竞争,无法忍受同事之间漠不关心的眼神和言语。很多时候觉得自己没有受到领导重用,所干的只是一些无关重要的杂活,自己的提议或工作不能得到老板的肯定。做不出成绩时,会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老板的眼色同事的嘲讽。而在学校,有同学老师的关心和支持,每日只是上上课,很轻松。常言道:工作一两年胜过十多年的读书。两个月的实习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从中到了很多知识,关于做人,做事,做学问。

自学能力

“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参加工作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除了英语、计算机和国际金融操作外,课本上学的其他理论知识用到的相对比较很少,当然这只是针对的现在所从事的工作。我担任的是理财顾问(或称操盘手),平时在工作就是面对电脑观察外汇市场行情的变化,查找和了解最新的国际金融政策和一些重要商业机构的财务情况,在根据这些信息和数据判定外汇市场的走势,最后找准时机,选择合适的价位进仓。看上去是乎没用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不过其他的同事他们的专业也是百花齐放,有英语专业的,有国际经济于贸易、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等。但是现在的社会是知识复合型的社会,它所要求的不仅是专业的更是全面的。我们这一批新的员工都是经过高等教育的,这在我们培训中就显现出来了,在我们工作一星期后我们就熟悉了所有的工作流程,这也充分说明了我们有及强的适应能力和自学能力。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太快,靠原有的一点知识肯定是不行的。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设法解决,实在不行可以虚心请教他人,而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要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

工作很轻松

在广州和几个同学一起住房住,住的地方离工作的地方不算是很远,有6个公车站,但是每天早上7点30就得起床去挤公交车,因为广州的公车确实太挤了,这还不要紧,最重要得是还塞车,一塞下来就是未知数,6个站,在梧州的话不会超过20分钟,这里有时一站就得花这么久的时间,一般去上班平均的时间是40分钟,我们是9点上班,还有30分钟的预留时间,想想够惨的,就算再热再差的天气,只要不是周末,都得去上班,公司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周末从来不加班,因为周末的外汇是不开盘的,还有就是一些国外比较重要的节日如圣诞等,我们上班要求很严格,男士一定要正装,要打领带带工牌,上下班都要打卡,迟到或早退都是要扣工资的,我们必须克制自己,不能随心所欲地不想上班就不来,而不像在学校可以睡睡懒觉,实在不想上课的时候可以逃课,自由许多。

每日重复单调繁琐的工作,时间久了容易厌倦。象我就是每天就是坐着对着电脑看k线图和一些相关的经济指标,显得枯燥乏味,中午休息的时候可以上qq和其他同学聊聊天之类的。但是工作简单也不能马虎,你一个小小的错误可能会给客户带来巨大的麻烦或损失,还是得认真完成。如果哪个客户有意向的还得到处奔波去商谈。而事实上所有的业务并不是一次就能交易成功的,他们必须具备坚忍不拔的个性,遭遇挫折时绝不能就此放弃,犯错遭领导责骂时不能赌气就辞职。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依靠父母的收入,而有些人则是大手大脚的花钱。也许工作以后,我们才能体会父母挣钱的来之不易,而且要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理财能力,我们刚毕业,工资水平普遍不高,除掉房租餐费和日常的开支,我们常常所剩无几,一不留神可能就入不敷出成为月光一族,但此时我们再也不好意思伸手向父母要,因此很多时候我们要合理支配我们手中的这笔少的可怜的钱。

下面是我在一次早上发表汇评时的一些纪录,让大家分享一下:

4月23日 早上汇评

各位同事大家早上好,今天美指三角形整理接近尾声,欧系货币维持区间振荡,欧洲股市小幅走软,市场情绪依然较为谨慎。美元指数开于71.44基本盘出触底反弹的走势,随着国际现货黄金跌破900美元/盎司关口,美元指数也触及71.87上方高点。非美货币方面,欧元受到容克和茹耶置评打压英国央行公布的会议纪要显示,4月9日到10日会议上,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以6-3通过降息25个基点的决议,多数委员认为降息25个基点符合市场预期,由于鹰派成员认为消费与产出并未如预期般大幅放缓,并担心高通胀预期情况持续,该纪要弱化了市场对英国央行未来大幅降息的预期,支持英镑反弹。导致市场区间振荡。

篇7

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需要对所在的发展环境进行深入研究,并应用与发展环境相适应的理财模式。低碳经济具备能源效率高、能源消耗低、废物排放低的特点,能够为企业的理财环境带来重要影响,但是企业的反响却微乎其微。目前企业理财主要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丝毫没有对生态环境进行考虑,这样必定使企业的经营策略与低碳经济发展相违背。所以随着低碳经济全球化的蓬勃发展,企业需要对低碳经济为理财环境所带来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更好地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并促进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

一、概念

(一)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就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指导思想,通过经营生产创新、挖掘新能源等措施,尽量降低对高碳能源的使用量,以减少对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使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得到共同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具有低耗能、低污染、高效能的特点,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大进步。低碳经济的核心就是能源技术与制度的有效创新,而促进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落实低碳经济的重要目的。因此,有效开展低碳经济是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企业理财环境

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理财环境不属于财务管理系统,但是却对财务管理系统有着强有力的制约作用。企业的理财环境通常由经济、政策、社会与金融四个环境组成,其中经济环境对企业的理财情况有着决定性作用。

二、低碳经济对企业理财环境的影响

(一)国家政策环境

随着全球低碳经济热潮的发展,各国政府都制定并落实多项促进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的政策,例如:减排政策、贷款优惠、资金支持等。首先,在减少排放方面,西方相应国家制定了比较全面、明确、系统的减少排放的标准与目标,例如:欧盟国家规定要求相应行业在2020年对碳的排放量要比2005年少20%;其次,在明确碳税方面,美国第一个对没有达标产品实施征收碳关税,而国内在2012年对碳关税进行明确,每单位为十元;再次,在对碳进行交易的相关市场方面,各个国家对二氧化碳的价格进行制定,在超出所规定的额度后,需要额外的交付相应费用。而国家政府为了有效推动低碳经济的迅速、良好发展,都对资金以及相关资源进行了大量使用,例如:英、美、法三国都对企业的绿色工程有着明确的投资规定。此外,对公众以及企业的投资行为进行有效鼓励,使人们认识到低碳经济可以带来的益处,这是各国落实低碳经济的重要政策。

(二)金融环境

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对全世界的产业发展以及金融资源变化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所以明知企业已经向着低碳经济逐步转变,以进行良好发展。目前我国政府以及金融领域提升了对绿色项目的开发与拓展力度,这就表明将来金融领域会将所拥有的资源向着低碳经济发展,而开展低碳经济的企业将会更加容易获取投资,反之就十分容易遭到淘汰,不能得到良好发展。例如: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能源公司被美国私募基金所收购,这就是因为买家十分坚持对所收购公司新建十一个燃煤发电厂的经营规划进行削减,同时增强对能源高效利用以及再生能源方面的投资力度,以促进企业的更好发展。

(三)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的改变主要就是人们相应观念的改变,特别是人们的消费观念,这是因为消费是低碳经济能够顺利发展的坚实基础。低碳消费可以对新时代的消费理念、价值与心态进行充分体现,所以在进行相应决策的过程中需要对低碳消费的标准进行充分考虑,并以其作为考量依据以及重要的影响因素,从而在实际购买过程中对低碳产品进行有效选择。在新时代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企业只有开发、生产、销售低碳节能的产品,才能够使自己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为市场消费提供更加优异的服务,从而为全国人民开展低碳消费建立良好基础,以有效推动低碳经济的顺利发展。

(四)法律环境

法律环境发生变化后会对企业的税收策略造成重要影响。征收碳税会提升出口企业的税务负担,使其产品的竞争力明显减小,所以企业在开展理财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对怎样争取更大的税收优惠进行有效考虑,但是会出现资源投入以及碳排放成本增多的状况。随着相关法律的制定与落实,企业能够应用的原材料会明显减少,而财务成本会提升,从而增强企业的理财难度。如果碳排放量超出标准,碳税以及罚款会显著增加企业的排放成本,并严重影响企业理财活动的顺利进行。然后企业会倾向于低碳经济的有效进行,可是企业对现有设施的升级以及对新设施的购买,都会对自身的现金流向造成相应影响。

三、理财对策

(一)构建绿色理财体系

低碳经济具备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特点,但是目前的经济模式通常都会出现高消耗、高污染以及低能效的状况,两者截然相反。所以低碳经济首先要求企业需要对相应的技术给予投资,还会要求企业对自身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革新,其特征就是所需投入的成本较高,但是不能马上就获得相应效益。所以目前大部分企业还是将环境保护视为社会的责任,同时并没有关注绿色投资能够为其自身未来发展所创造的效益。因此,大部分企业只是对环境保护问题持应对态度。但是低碳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成为必然,生态环境与能源的保护利用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经营过程中的重要战略内容。企业只有在理财方面采用有效战略,才可以在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立于不败之地,并在此过程中获得更好的竞争优势。所以企业需要对低碳产品进行生产与销售,并将低碳社会的建设作为企业的发展任务,同时改变之前利益最大化的理财经营理念,对经济效益、社会利益以及生态环境效益进行有效联合,并以其作为开展绿色理财的重要目标。与此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文化以及制度为企业目标与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可靠保障。

(二)构建理财内容体系

企业理财的实际内容可以对其管理目标进行真实体现,而主要内容包括:筹资、投资、营运与利益分配方面的管理,以及财务策略、风险与活动有效管理。所以对企业理财目标进行建立时需要以其内容为中心,以真实的利益关系、落实绿色管理、开展绿色投资、执行绿色分配的策略为基础,为企业理财活动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可靠保障,从而使企业在营运过程中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的相应要求。也就是第一,企业在发展与投资过程中,需要提升对低碳经济的重视力度,并进行相应的战略规划,然后制定对低碳投资策略进行有效评估的方法;第二,企业在进行筹资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争取政府资金、税收相关政策的有利支持,努力争取大量的投资资源;第三,企业在营运过程中,需要有效落实资源的综合运用、新能源的开发、节能减排等措施,从而使企业的营运能够达到低碳标准;第四,企业在利益分配过程中,可以以低碳经济所创造的效益情况为绿色投资方实施额外的利益分配,与此同时还可以为企业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三)构建理财评价系统

企业自身的理财评价作为对其理财活动以及理财目标进行有效检查的重要标准与措施,所具备的真实、有效性能够对企业财务目标的良好完成造成直接影响。通过相应调查显示,有的企业没有对节能环保措施进行有效落实,其根本原因就是企业不具备健全的评价系统以及惩罚、奖赏制度。所以国内企业可以向国外企业的成功做法进行相应借鉴。首先,可以开展有效的绿色财会核算,并以此为依据对企业低碳经济的投入、资产、负债以及效益进行评估;其次,编制绿色的财务年度报表,可以对企业在低碳经营过程中的投入?c效益进行有效说明;最后,对企业的低碳财务指标进行明确制定,从而对企业、部门以及工作人员所创造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进行有效评价,以更好地促进企业健康、绿色的发展,为企业理财创建更好的环境。

(四)健全理财制度

在开展低碳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企业理财会涉及到更多领域,工作内容会更加复杂,所以企业需要对目前的理财制度进行有效健全与创新,从而为低碳理财提供可靠保障。第一,企业需要构建集中的理财模式,这样不仅能够显著提升财务工作的效率以及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还能够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效果,从而确保企业在低碳经济中理财任务的顺利完成;第二,提升信息化程度,通过利用信息管理平台为低碳理财的真实、可靠性提供保障,以有效提升企业对资金的管控力度,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及时反馈,进而能够更好地对企业生产资源、阶段以及管理任务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低碳管理标准;第三,需要建设全面的低碳理财预算制度,对理财的相关指标进行重点关注,从而对低碳经济可能带来的投入、效益变动进行综合考虑,然后对投入费用的预算策划进行明确制定,并严格进行落实与控制,进而为资金的供给与合理应用提供确切保障;第四,构建相应的激励机制,以对工作人员以及企业利益进行有效统一,提升企业在理财活动中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力度。

篇8

关键词:公司理财 中小企业理财目标 企业价值

确立中小企业理财目标是明确现财思想、建立现财方法和措施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目前对中小企业理财目标的认识还存在不同的观点,为此,本文就现代企业制度下,如何确立、实现中小企业理财目标作一浅析。

一、各种理财目标的比较分析

(一)关于股东权益最大化

股东权益最大化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他们的中小企业理财目标。

事实上,股东权益最大化有其不足之处:其一,股东权益最大化需要通过股票市价最大化来实现,而事实上,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不仅包括企业经营业绩,还包括投资者心理预期及经济政策、政治形势等理财环境,因而带有很大的波动性,易使股东权益最大化失去公正的标准和统一衡量的客观尺度。其二,经理阶层和股东之间在财务目标上往往存在分歧。其三,股东权益最大化对规范企业行为、统一员工认识缺乏应有的号召力。

(二)关于企业价值最大化

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中小企业理财目标相比,企业价值最大化同样充分考虑了不确定性和时间价值,强调风险与报酬的均衡,并将风险限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而且它还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第一,营造企业与股东之间的协调关系,努力培养安定性股东;第二,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关心职工利益,培养职工的认同感;第三,加强与债权人的联系,重大财务决策邀请债权人参与,培养可靠的资金供应者;第四,关心政府政策的变化并严格执行,努力争取参与政府制定政策的有关活动。显然,以上利益相关者都有可能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影响;股东大会或董事会通过表决决定企业重大的财务决策,董事会直接任免企业经理甚至财务经理;债权人要求企业保持良好的资金结构和适当的偿债能力,以及按合约规定的用途使用资金;职工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提供劳动必然要求合理的报酬;政府为企业提供了公共服务,也要通过税收分享收益。正是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构成了企业利益制衡机制。

二、我国中小企业理财目标的选择

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中小企业理财目标则是显得更为科学。

但是,用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中小企业理财的目标,如何计量便成了问题。为此,现在通行的说法有若干,其中,以“未来企业价值报酬贴现值”和“资产评估值”具有代表性,这两种方法有其科学性,但是其概念是基于对企业价值的一种较为狭隘的理解。企业是社会的,社会是由各个不同的人构成的,企业的价值不仅表现在对企业本身增值的作用上,而且表现在对社会的贡献上,表现在对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的贡献。所以中小企业理财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中小企业财务活动的客观规律,又要充分考虑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使之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那么,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衡量指标应该以相关者的利益为出发点。

那么,如何计算相关者利益呢?薪息税前盈余的概念,这个概念充分体现了上面所述狭义的“相关者利益”。在理论上便于理解,在实际中,有确定的数字,也具有可操作性。

不过,单纯的“薪息税前盈余”不过是薪、息、税和净利的简单相加之和。这个指标有其缺陷,即它不考虑各种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相关程度的差异与各对象所冒风险的大小。事实上,谁与企业关系越密切、为企业提供越为关键的资源,谁对企业的影响力就越大;另外,谁为企业经营所冒风险越大,其要求就应该越大程度地被满足。

因此,有必要对这个指标做出修订。一种可行的作法是为薪、息、税各按其重要性设定一个权数,权数依据各相关利益者的相关程度和其所冒风险的大小而定,并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客观环境进行适当调整。当债权人的对企业的控制较大的时候,利息权数可以大一些;相反,可以适当提高税前盈余的权数而降低利息的权数;而在一些高科技企业,职工个人的劳动能力和成果对企业影响较大甚至于有时会对企业的命运起决定性作用,这时,就必须提高职工薪金的权数。在企业偿债能力较强的时候,债权人的风险较小,利息的权数可以设定得低一些;相反,可以加高反映所有者利益的净利的权数。修订后的指标不仅反映了企业的资源情况及各相关者对企业的贡献,并且体现了高风险、高报酬的思想。

三、实现目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一)管理决策因素

1、项目投资和资本结构。这是决定企业报酬和风险的首要因素。任何投资都会有风险,而企业实施科学严密的投资计划将会大大减少项目的风险。具体操作时还应考虑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确定项目方面,实行“统一规划、民主集中和专家评审”的可行性论证方法;二是在使用资金方面实行投资预算、总量控制和封闭追踪的专款专用办法。

2、投资报酬率与风险。企业的盈利总额并不能反映股东财富,在风险相同的前提下,股东财富的大小要看投资报酬率。企业为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在面临众多投资机会时,往往通过资本预算来作出长期计划决策。“货币的时间价值”是公司理财从量上分析的一个重要观念,也是评价投资方案的基本标准。因此,为提高投资报酬率,必须对“货币的时间价值”有所研究,找出适合于对资金筹集、投资、使用和回收进行研究的数学模型和分析方法,如采用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内含报酬率法等,从而提高财务管理决策质量,实现企业中小企业理财目标。

(二)外部环境因素

企业外部环境是企业财务决策难以改变的外部约束条件,对企业中小企业理财目标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企业要更多地适应这些外部环境的要求和变化。

1、法律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手段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将受到法律的具体规范,无论是筹资、投资还是利润分配,都要与企业外部发生经济关系。目前与企业中小企业理财目标休戚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企业组织法规、财务会计法规、财政税务法规等等。财务工作人员应该了解、熟悉并掌握这些法律知识,做到有法可依,在守法的前提下完成企业理财的职能,实现企业中小企业理财目标。

2、经济环境。国民经济的发展规划,体制改革的相关措施也对企业中小企业理财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企业能够正确地预见政府经济政策的导向,对理财决策大有好处,国家对经济的优惠、鼓励和有利倾斜,企业如果认真加以研究,按照政策行事,就能趋利除弊。

四、相关问题的考虑

(一)紧密配合企业战略总目标,做好财务计划

企业管理中,战略的选择和实施是企业的根本利益所在,战略的需要高于一切,中小企业理财首先要根据企业总目标的要求,配合企业战略的实施,认真做好财务计划。计划并非一个资金问题,还要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加以思考,以提高企业对不确定事件的反应能力;增加有利机会带来的收益。财务计划确定后,要将计划具体化,进行财务预算,进一步细化各种现金收支、长期资金筹措、短期资金信贷等预算,使理财预算成为企业中小企业理财目标的控制标准和考核依据,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促使企业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报酬率

成本控制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但单纯以成本最低为标准,只局限于降低成本本身,一般不能改变风险。因此,企业在投资管理、流动资金管理、证券管理、筹资管理等经济活动中,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获得利润,使企业总体边际收益最大,另一方面要以利润换效率,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以求达到股东投资报酬率最大。

(三)合理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

企业的资产不是无限的,企业获得的利润不仅仅表现在降低成本和降低资产消耗方面,还表现在提高资产利用率方面。改变资产用途,利用有限的资产多生产盈利更高的产品也是一种现实的选择,对于存在明显资产闲置的企业,提高资产利用率即是降低成本提高盈利水平的关键之一。盘活存量资产、增加产品产量、调整产品结构、销售更多的社会需要的商品来增加数量收益,不仅是一种市场策略,有时也是一种成本利润策略,从企业战略意义上讲,提高资产利用率也是实现中小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企业现阶段的中小企业理财目标的较好选择,应是使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而追求中小企业理财目标,始终不能偏离中小企业总目标的要求。而且,确立中小企业理财目标,要树立长期的观点,中小企业理财目标实现与否,不应该局限于短期行为,也不应该只考虑利润取得的多少,还要与质量、技术等其他管理目标联系起来加以考虑,以求实现中小企业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荆新,王化成.公司理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7

[2]财政部会计资格考试中心.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2009,12

[3]康跃飞.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J].财会研究,2007,(3)85-86

[4]孙桂华.孙鹏.经济与管理[J].2008,(10)102-104

篇9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由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以及现有的企业外部环境所决定,中小企业很难争取到发行股票上市的机会,在发行企业债券上,因发行额度小也难以获准,而银行因信用风险较高而不愿向中小企业提供信用贷款,造成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相对有限,所有这些因素给中小企业成长带来了最大的障碍,即“融资难”。此外,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以及自身的弱点,很多中小企业难以将所筹集的“宝贵”资金加以有效使用,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雪上加霜”。仍存在着规模较小、人才不足、科技手段滞后、资本充足率低下、不良贷款多、风险管理手段落后。

(一)结构不合理。公司治理不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薄弱

长期以来,许多企业注重会计核算,并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核算上,在核算的规范、准确、及时、全面等方面下了不少的气力,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却忽视了财务管理,将财务管理的理财工作变成了核算的一个辅助成份,处于次要地位,将企业资金管理仅仅理解为对资金使用的合法性进行监督,至于有效地调度资金,运筹资金,降低资金使用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内容却未真正纳入其职责范围。使财务部门的职能还停留在对经济业务的事后反映、核算上,或是对经济业务的事后监督上。

(二)市场定位不明晰。业务特色不突出,过分注重规模扩张,缺乏战略计划

资金是企业经营必不可少的原动力,是企业经营赖以依存的物质基础。资金的多少决定了企业的实力。因此,不少企业把理财的重点放在千方百计地筹资上,总以为只要有了资金,企业经营就会如鱼得水、效益日长。但事实上,很多企业的资金量并不缺乏,缺乏的是营运资金及运用资金的能力,不能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随着资金的不断筹集,将必然导致优质资产少,劣质资产多,资产流动性差,变现能力不强。

现金是企业中普遍可接受的、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可满足企业日常业务的现金支付需要,可防止意想不到的支出,可用于投机性的购买机会。因此不少企业总以为手中现金资产越多越好。但是殊不知,流动性强的资产,其收益性是最差的。如果置存过量的现金,会造成资金不能投入周转,无法取得盈利而遭受损失。一个企业应置存多少现金,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最佳现金持有量,在现金的流动性和盈利能力之间作出最佳选择。

现实中,有些企业总是把资金紧张挂在嘴上,并常为筹资金而疲于奔命。似乎企业的理财目标便是筹资,似乎只要筹到资金便是见到效益。如果企业没有好的支出项目,没有科学、有效地使用资金,使取得的资金不能产生效益,或产生的效益低于筹资成本,这样企业苦苦筹集的资金越多,其效益会越差。

(三)企业普遍具有利润追求偏好

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具有利润追求偏好,将利润视为企业经营的根本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讲核算、讲利润逐渐成为人们经营企业的法宝,因此利润表也成为我国企业界人士最为关注的一张财务报表。然而,人们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它所带来的负向作用,即容易导致短期行为、容易导致数据失真等等。80年代我国的“承包制”已经证明,追求利润势必会严重伤害企业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四)产品创新和开发能力、科技开发和应用能力、人才储备不足

加强对财务人员,特别是财务管理人员理财知识的更新重视财务人员的后续教育。尽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务知识进行了不断地更新,但是财务职业似乎是--fl手艺,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流传;企业和财务人员又不注重后续教育,造成财务人员学习不够,知识更新不够,整体素质较差,头脑中还是计划经济的那种多要钱、多筹资金,忽视资金管理的观念,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理财的要求。外国产品、资金和管理方法不断涌入不仅对我国企业的产品、质量、技术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且对我国企业现有的财务管理观念和方法也产生巨大挑战,理财中的误区逐步显露出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立于不败,必须掌握和运用科学的理财方法,进而降低企业的成本。因此企业要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培训,学习新的会计制度、财务准则和财务管理知识,学习外国先进的理财观念和科学的理财方法。同时财务人员,特别是财务管理人员要积极、主动地自学并要在实际工作中得以准确地实施和运用。

二、“企业资本可持续有效增值”是中小企业理财定位的理性选择

我国的中小企业在金融市场开放和金融自由化以后。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将属于地地道道的小企业。这就决定了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其自身存在的地域设置局限性和天然的诸多不足,只要得不到体制和机制上的解决。只要对市场进行细分,找准自己的目标市场.同样能有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因此,中小企业的理财业务就必须服务并服从于自己的市场定位。

资金管理与配置需要理性和冷静,特别是中小企业。作为一个能够指导企业财务总体活动的管理目标,应该具备以下四点特征:

一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从资本保全、资本保值增值。利润和经济效益四者的关系来看,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关键、是核心。因为没有经济效益就没有资本保全,更谈不上资本保值增值。

二是要体现资本可持续有效增值。如果一边是报表的高利润,一边是大量的呆滞的应收账款,就体现不了有效增值。

三是要体现在能不断提高企业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上。

四是要体现维护整体利益的目标,即要正确处理好企业与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它们的合法利益。而企业资本可持续有效增值的基本含义是在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形成规模经济,达到资本的有效增值,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并且各利益主体都能从中得到实惠。

五是要制订理财计划。制订理财计划,实际上是对自己过去和现在的经济状况进行总结、分析,制订出未来一个时间段内的财务目标,并对两者进行结合找出达成方式、实施步骤的过程。找出失误和不足。

三、当前中小企业的理财策略

(一)资本存量管理

资本存量管理的目的,是使现有资本得以充分利用,潜在经济效益得以充分挖掘。所谓潜在经济效益是指在现有技术水平条件下,企业实际经济效益与最大可能经济效益之间的差异,在资源(或生产要素)投入(存量)一定条件下,主要表现为实际产出与最大可能产出之间的差异。潜在经济效益的存在主要是企业资源存量没有充分利用造成的。从资本存量角度看潜在经济效益存在主要是资本闲置和资本利用率低造成的。

资本利用率低的直接表现是: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开工不足、原材料利用率低等。资本存量管理就是要针对资本闲置和利用率低的原因,盘活存量资本,包括在基建投资管理方面缩短建设周期,降低基建成本;在生产经营领域凋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搞好资源重新配置,降低废品率,提高产品质量,压缩库存产品等。

(二)资本增量管理

一个持续经营发展的企业,仅有资本存量管理是不够的资本增量管理也是重要问题。资本增量管理的目的,一是优化企业经济规模,取得最大规模经济效益;二是加快技术创新与改造,提高技术进步的经济效益。资本增量管理关键在于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的能力。资本增量管理要实现上述目标,从企业理财角度,必须搞好以下四方面的管理:第一,企业规模管理,即处理好资本投入与企业经济规模的关系,确定合理的企业规模。在现阶段特别要注意搞好企业扩张和组建集团的财务管理。第二,技术进步管理,搞好技术选择、技术创新、技术推广、技术引进、技术改造。从财务角度搞好项目可行性研究,正确处理收益与风险的关系。第三,企业筹资管理,选择筹资渠道、筹资方式,优化筹资结构,降低筹资成本。第四,企业投资管理,摘好财务预测,选择科学的财务决策程序与方法,提高投资收益率。

(三)资本配置管理

资本配置问题是资本经营的核心问题。其实,无论资本存量管理还是资本增量管理,实质上都存在资本配置问题,即存量资本配置与增量资本配置。资本配置管理的目的是要提高资源配置经济效益。所谓资源配置经济效益,是指由于资源配置结构变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资源配置经济效益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资源投入一定的情况下,如何配置资源使产出最大;二是在产出一定的情况下,如何配置资源使投入最小。从资本资源配置看,提高资本配置经济效益就是要解决:一是一定量的资本如何在不同产品或不同用途之间进行配置,使投资收益率最大,如多项目组合投资决策等;二是生产一种产品如何优化配置各种资本资源的结构,使成本最低,如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结构优化,固定资产内部结构优化,流动资产或原材料内部结构优化等。另外,从企业权益角度看,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结构的优化,也属于资本配置管理的范畴。

{四)资本收益管理

资本经营从一个周期看,往往始于筹资,终于收益分配;从持续经营角度看,资本收益分配既是终点,也是起点。因此,资本收益管理是资本经营的重要环节。资本收益管理从广义看应包括资本收益过程管理、资本收益业绩管理和资本收益分配管理。

【参考文献】

[l]张向青.企业卓越理财[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2]赵夏箴.中小企业信贷融资[J].投资与金融,2003,(10).

篇10

一、私营企业主的理财误区

1、私营企业主缺乏应有的理财知识。私营企业想要做大做强,除了和经营有关,和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也密不可分。通过调查了解发现,一部份私营企业主由于知识层次不高,缺乏应有的理财知识,另有一部份私营企业主忙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疲于应付各式各样的应酬或各式各样的费用审核控制,而缺乏应有的企业理财知识和税务意识,导致公私账目混乱的情况已是屡见不鲜,账目的混乱直接影响到企业财税规划,科学的财务规划在某些业务环节更能合理避税。在一些规模不大的私企里,往往没有自己的财务监管人员,到结账时便外包给税务师作报表核算,企业内没有自身的财务制度,更谈不上“科学”二字。企业主缺钱用便从公司账目上提取,甚至自己的配偶、子女也可随便从公司账目上提取现金用作个人消费支出,再列入公司账目“差旅费”、“管理费用”等科目。这种做法,往往在被税务机关查出后,不仅企业得补交所得税,还需缴纳罚金,正因个人消费不能作为税前扣除,违反了税法的规定。

2、家庭财产与企业财产合二为一。在一些私营企业中,企业主仍然给自己支付极低的工资,而将个人和家庭开支记入公司管理成本中。“既然钱都是自己的,无论放在公司还是自己的账户里,都没有什么区别。”在这些企业主的思想意识上,将个人生活开支记入企业成本及费用,不仅能减少个人所得税,还能抵减企业利润,从而减少企业所得税,正可谓“一举两得”。不少私营企业主认为“公司财产也是我的财产,为何要分开?我为何不能动?”,“赚了钱都投入企业,花钱时找企业拿”。一些企业主公私账户混为一体,家庭需要资金支出便从企业提取,企业资金周转不灵便将家里的钱往公司砸,发觉公司账面不平便让财务通过做账解决,通过做假账来掩盖业务流程的不合理,甚至设计出另外一种业务过程来达到少交税的目的。事实上,这便已构成了偷税行为。其实,企业主只是企业法人代表,并不能因此将公司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混为一体。他们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方面,税务局已经明确将这类纳税档案归为“虚假申报”,属于偷漏税行为。一旦被税务稽查部门查出,轻则补税罚款,重则被判处刑罚(根据刑法规定,偷漏税行为最高刑罚为无期徒刑)。另一方面,将公司和家庭的财务合为一体往往现金流易出现问题,导致将家庭财务风险与企业财务危机交叉混合,可能导致企业衰落。

3、私营企业主缺乏对理财风险的预警。由于私营企业主的收入不很稳定,也没有进入国家社会医疗保障范围,因此,私企老板应尽早在年轻时给自己做一份全面的人生保障规划。私企老板及家人需考虑意外伤害及医疗保障、住院费用报销及补贴、重大疾病保障,以弥补家庭整体保障需要。由于企业受经济周期和政策性风险影响较大,同时竞争压力也不断升级,使私营企业主的收入不确定性增加,如近年的贸易磨擦不断升级,由于欧盟和美国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进行设限,导致了众多贸易公司的倒闭。因此,要长久地做“富人”,私企老板应该首先“富家庭”,家庭是最稳固的保障线。

二、私营企业主的理财筹划

1、私营企业主应提高理财筹划意识。私营企业主在时刻关注企业经营的同时,应熟悉国家的财经政策,熟读国家的税法规定和相关的财务知识,制定规范的企业财务制度,以便更好地规划企业发展,并使得家庭免受企业财务风险之累。私营企业主理财需要把家庭和企业账户分开,一旦企业发生风险时才不至于使得家庭财政出现危机。依税法规定,我国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经营所得,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不少企业主将自己的开支都列在企业账目上,甚至买车买房都列入公司账目,但是这些项目列入公司账目上,往往会得不偿失。2003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已联合发出通知,明确规定个人投资者的消费性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个人投资者以企业资金为本人、家庭成员及其相关人员支付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的消费性支出,以及购买汽车、住房等财产性支出,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利润分配,并入投资者个人的生产经营所得,依照“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除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的个人投资者,以企业资金为本人、家庭成员及其相关人员支付与企业经营无关的消费性支出以及购买汽车、住房等财产性支出,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企业的上述开支不允许在所得税前扣除。而针对个人投资者从其投资的企业借款长期不还的问题,通知规定,纳税年度内个人投资者从其投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除外)借款,在该纳税年度终了后既不归还,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其未归还的借款可视为股东的红利分配,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2、私人企业主公私受益的理财筹划。从上述税法中可以看出,公司财产和个人消费支出有严格的区分,不能将个人消费列在公司支出中以逃避税收。在合法的前提下,也可以通过划分物品的使用权而增加企业主家庭收入,从而减低总成本;同样,也可以利用资产的属性和特性来巧妙避税,从而增加公司实际资产。私营企业主把公司财务和家庭财务独立核算后,企业主可以将公司占用个人财产产生的费用全部列入公司费用。通过增加企业的租赁费用支出和房产、汽车等支出,这样做就增加了企业税前费用列支,减少企业在税收方面的支出。比如,公司的房产和车辆是企业主自己所有的话,企业主可以适当地向公司收取租金,这样也可以为家庭增加一定的现金收入。将企业财产与家庭财产分离,即将企业无偿使用的房产、汽车改为租赁使用,尤其是企业大量占用家庭的财产(房产、车产)时候,如果不注意规避这方面的风险,这将影响家庭的财务状况。辆车的日常费用(油费、过路过桥费)均纳入公司费用中列支;另外,家庭的通讯费用亦可通过某些方式纳入公司费用中列支。这样就减少了家庭的现金流出。

3、私营企业主要做好长期理财筹划。由于目前影响中国私营企业主收入的因素较多,收入不很稳定,特别是贸易企业受政策性风险影响较大,如近年中美纺织品贸易导致了众多贸易公司的倒闭。因此,要长久地做“富人”,私企老板应该首先“富家庭”,家庭是最稳固的保障线。私营企业主每年年终可以将企业所赚取的收入按比例地提取作为自己的收入后转为家庭收入,这样就能增加家庭财务的保障。另一方面,私营企业主及其家庭成员多数没有进入国家社会医疗保障范围,因此,私企老板在进行理财规划时,应该尽早给自己和家人做一份全面的人生保障规划。如私企老板及家人需考虑意外伤害及医疗保障、住院费用报销及补贴、重大疾病保障,以弥补家庭整体保障需要;退休养老计划,以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现在每月8 000元生活水平,一对夫妻就可以过悠闲的退休生活。如某私企老板,在距离退休年期27年做退休计划,以预期平均通胀率3%的水平计算,每月退休支出的未来值则是17 965元;而足够20年退休生活所需共4 311 600元。因此,私企老板应该为自己考虑购买理财产品,确保退休前一年退休基金能达到4 311 600元或以上。

4、私营企业主的投资理财筹划。一些私营企业主经过多年的经营拼搏,积累了一定的资金,由于受到市场变化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其资金投向受制约严重。对此,私营企业主可以投资收藏品,例如器皿、字画等,这些竞拍所得的艺术品不是用于装点企业门面,便是用于搞企业博物馆,旨在提升企业形象和品位。这些收藏品可以归结为企业的固定成本,每年提取折旧列入成本中,因为在我国的企业所得税法中并没有把收藏品排除在固定成本之外,只要符合“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施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 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两年的,也应当作固定资产”这一条例即可。收藏品作为固定资产,每年都得折旧,最终在账面上消耗为零资产,可是一般收藏品的价值只会往上攀升,甚至淘到好的收藏品还可以有大幅度的升值空间,从而也增加了公司的实际总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