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开发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4-02-20 18:05: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旅游开发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心城市;乡村旅游;开发策略
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社会经济活动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并发挥枢纽作用的城市。按其影响范围大小,分为全国性、区域性和地方性等不同等级。
乡村旅游开发是中心城市旅游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行政区划的中心城市一般都存在城市与农村并存的二元结构,许多中心城市都涵盖了大面积的城郊地区,不少中心城市的城郊面积甚至大大超过了中心城市主城区。从地域上看,中心城市的城市郊区是城市地域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假日经济的启动,旅游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专线旅游不断减少,短线旅游和城市周边旅游日益增加。在这种背景下,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迅速发展起来。本文以地方性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开发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地方性中心城市乡村旅游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地方性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开发策略。
一、地方性中心城市乡村旅游特征
(一)资源特征
1 圈层分布。地方性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资源呈现出圈层状的特征。一般由近郊非典型乡村旅游资源带、中郊典型乡村旅游资源带和远郊生态型乡村旅游资源带3个圈层组成。(1)近郊非典型乡村旅游资源带。近郊为紧邻城市市区的城乡结合部,既有城市设施和城市景观的延伸,也有交错分布的农村田园,呈半乡村景观。这个区域的乡村农业生产资源大多是以时令果蔬、花卉、苗木和药材等经济作物和农副产品加工为特色,这些经济作物的物产以及形成这些物产的条件和生产过程所具有的景观环境,构成了以经济物产资源为主的、城乡气息交融的非典型乡村旅游资源。(2)中郊典型乡村旅游资源带。离城市稍远的“中郊”以乡村田园的农耕风貌为特色,以农民生产劳作和生活场景为主,形成优美的乡村田园农耕景观。田园风光结合乡村聚落、乡村民俗和人文风貌,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乡村生活的独特魅力。中郊乡村所具有的农耕文化和生活方式,通常是乡村旅游发展中开发利用最普遍的资源,也是最典型的乡村旅游资源。(3)远郊生态型乡村旅游资源带。在这一区域中,乡村旅游资源与大面积的山林、河和湖等自然资源相结合,并与颇具特色的乡村社区生活方式构成乡村旅游资源。远郊生态型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是乡村性和生态性互相交织。
2 同一圈层的乡村旅游资源差异不明显,呈现同质化的趋势。由于中心城市涵盖的城郊,在同一圈层中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十分相似,乡村旅游资源的生成条件大体一致,乡村旅游资源类型大致相同,本身没有太大的差异,呈现出外部相似的宏观特征和资源同质化的趋势。
(二)市场特征
中心城市既是旅游客源地又是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客源主要来自中心城市主城区的本地居民以及外地中心城市来的游客。
1 本地居民客源市场。中心城市基础设施较好,通常与城郊地区有通达的公路和便捷的班车往来,游客乘车方便,旅途时间短,城市居民周末出游具有便利的条件。中心城市的本地居民客源覆盖面很广,既包含城市里先富起来的一小部分高消费人群,也包含普通工薪阶层、离退休职工和学生等,尤以后者为众。旅游方式以散客和家庭式出游为主,团队旅游较少。旅游时间以一日游为主,过夜游客较少,其中假日客源最多,无明显淡旺季。由于距离近和交通方便,属大众化消费,重游率较高。
2 外地游客客源市场。外地游客是中心城市乡村旅游的潜在市场。中心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外地客源市场充足。同时,许多中心城市还是优秀旅游城市,每年有数以百千万计的外地客源。中心城市的光环效应会辐射到城郊的乡村旅游,中心城市巨大的客源优势也会影响城郊的乡村旅游,并由此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一般情况下,早期吸引外地游客的是少数典型的乡村旅游地,随着中心城市乡村旅游的不断开发,中心城市的溢出效应愈渐明显,中心城市逐步成为城郊乡村旅游游客的中转站和疏散地。
(三)产品特征
与其它旅游产品相比,乡村旅游产品的主要特征是其所具有的乡村性和复合性。从乡村性特征来看,当前一部分乡村旅游产生于城市近郊,展示的是现代农村、农业的风貌,如农业高科技园游览等,但乡村旅游的主流产品仍然是具有原生态的乡村旅游产品。实践证明,成功的乡村旅游产品总是充满着浓厚的乡村性。从复合性特征来看,乡村旅游产品实现了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使农业资源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化。它将农事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和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生态、生产和生活相结合,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优势互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合社会效益三统一,是现代旅游业和农业实现双赢、共同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从产品开发的角度来看,一般旅游产品开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而乡村旅游走的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和“示范点”示范相结合的道路。自2001年推荐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候选点以来,各地都很注意示范点的建设,许多地方性中心城市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也都设有乡村旅游“示范点”。
由于各种原因,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产品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同质化倾向。由于乡村旅游是资源依托型的旅游产品,乡村旅游资源的同质化必然会影响乡村旅游产品的同质化,加上乡村旅游产品多为初级产品和服务,乡村旅游同质化相对比较严重,表现为产品定位模糊,有雷同趋向;活动内容简单,项目互相模仿;主题形象不鲜明,缺少营销策划;缺乏创新性的经营理念等。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的原因除了资源同质化、产品初级化以外,还与乡村旅游的开发道路有关。在资源同质、文化同源和地理位置邻近的背景下,首个开发成功的乡村旅游产品,在示范中树立起了榜样,但也有一些地方盲目仿效和跟风,乡村旅游产品的同质化现象由此加剧。
2 质量参差不齐。相比较而言,乡村旅游发展时间较短,乡村旅游所依托的旅游地一般地处经济欠发达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加上乡村一般缺乏发展旅游所需的现代服务业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旅游服务的质量。乡村旅游点大多面临着开发和保护不力、管理和服务水平落后等诸多问题。但是也有一些乡村旅游点,尤其是政府扶植的示范点发展迅速,在短时间内就开发了成效显著的旅游产品。例如,2009年厦
门市市、区两级政府投入了1200万元建设乡村旅游示范点,致力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环境综合治理、人员培训及宣传促销等。乡村旅游示范点五峰村于2009年6月28日正式启动,截至2010年2月,共接待游客9.2万人次,总收入达2000多万元,农民的直接收入达270多万元,同比增长480%,带动了五峰村周边劳动力107人就业,远远走在了同类旅游产品的前面。
3 空间分布以点状、轴带状不连续分布。许多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点,尤其是小规模的“农家乐”大多是自发形成的。它们在空间上以点状分布为特征,散落于各处。若有聚集,则大多与资源的自然禀赋有关,或者与交通线路相联系,在这种状况下,乡村旅游地就呈轴带状不连续分布,乡村旅游活动大多数以—地游或—线游(尤其是—地游)为主。
三、地方性中心城市乡村旅游开发和发展策略
(一)打造差异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充分利用各圈层资源的不同特色打造不同的乡村旅游产品,而对同一圈层的同质化旅游资源则要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错位开发,使各产品之间、各产品线之间存在横向或纵向的互补关系,而非同质关系。打造差异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首先要以科学的市场分析、资源调查以及合理的产品定位为基础,对开发地和开发项目进行开发适宜性评价,排除掉不适宜开发的项目。为了避免开发者盲目逐利或跟风开发某一种产品,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引导,如对有特色的产品提供优惠政策和专业支持渠道等。此外,制定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根据地域分布特点的不同,对乡村旅游的类型、结构和规模进行统一合理布局力避乡村旅游“一窝蜂”发展。在旅游产品和项目的设计开发中,要充分考虑客源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分别向不同的客源市场推出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顾客价值和顾客满意度、忠诚度,总体上提高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转贴于
(二)构建环城游憩带
乡村旅游点主要分布在城郊,与其它景点一起环城形成不规则的游憩带,环城游憩带的形成与建设已经引起国内外许多中心城市的关注,但对大多数地方性中心城市而言,环城游憩带尚处于发展初期。
环城游憩带的建设可以将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开发置于整个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背景上统筹考虑,使乡村旅游产品更好地与主城区目标客源市场的需求对接,在充分满足目标客源市场需求的同时,合理分工协作,打造差异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使各个乡村旅游点充分发挥乡村旅游效用,分享乡村旅游带来的效益。
构建环城游憩带首先要将环城游憩带的规划纳入到城市旅游发展规划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环城游憩带的规划和建设。通过环城游憩带的规划,以项目和资金两个手段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在统筹考虑的基础上确定开发重点,并在资金、土地、配套设施建设、宣传促销和乡村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给予扶持。在此基础上,依据区域开发理论,优化乡村旅游的空间结构,实行“以重点景点为依托的据点式开发和以点穿线的开发相结合”,即以具有一定发展条件的重点旅游点为基础,建设和开发形成中心城市环城游憩带的旅游经济增长点,然后逐级扩散,开发次一级旅游区域,最终形成环城游憩带空间结构优化的点轴系统。
环城游憩带的构建在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同时,对城乡旅游一体化和提高区域中心城市的旅游综合竞争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通过环城游憩带的构建,不但可以满足中心城市居民及中心城市游客的旅游需求,而且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轻城市中心旅游热点的环境压力。二是环城游游憩带的构建可以与城市旅游相辅相成,提升中心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三是环城游憩带上的各个片区根据自身资源的特点,区分不同的细分市场,进行差异化定位,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形成差异化的旅游产品,可以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市的旅游产品体系。
(三)推行乡村旅游标准化
标准化的思想是对基础标准、硬件设施、功能布局、安全卫生、生态保护和服务质量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既可以维护乡村旅游者的利益,也可以规范乡村旅游经营者的行为,还可以有效解决乡村旅游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2004年,上海市率先了《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而后不少省市也相继出台有关规范,对经营“农家乐”和发展乡村旅游等提出明确的经营管理和服务质量要求,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在实践中有力地推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2007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商务部《农家乐经营服务规范》,更是促使乡村旅游的管理深度得到有效拓展。但从总体上看,乡村旅游标准的针对性、体系化还必须加强,而且标准的颁布多用于衡量,指导作用尚未得到很好的发挥。
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要执行和参照执行各种乡村旅游的标准和规范,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要求和实施方案。制定新标准前应进行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并且要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在实践检验中不断修订完善。
做好乡村旅游标准化的实施与推行。大力加强对乡村社区的标准化宣传教育,发挥乡村旅游标准化先发地区和优秀经营户的示范效应,对乡村旅游标准化实施动态管理,大力推动优秀旅游乡村的发展,注重乡村社区的参与,加强参与人员的培训与管理等。通过乡村旅游标准化的实施,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质量。
(四)发挥中心城市主导功能城乡统筹发展
地方性中心城市在区域旅游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主导作用。地方性中心城市往往既是区域旅游目的地,又是区域旅游客源地和旅游集散地,它承担着区域旅游经济的组织和协调活动。因此,应发挥中心城市主导功能,城乡统筹发展乡村旅游。
1 城乡旅游产品互补。市场需求多样化是当前旅游发展的一种趋势。旅游地为满足市场需求,必须开发出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城乡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导致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旅游产品各具特色,要在乡村旅游产品差异化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划、打造城乡互补的区域旅游产品体系,满足不同类旅游者的需求和同类旅游者的不同层次需求。
2 城乡客源市场的互补与共享。城市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一级客源市场为中心城市居民,二级客源市场可以是来自中心城市旅游的分流客源。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部分农村居民利用农闲时节,到邻近的中心城市旅游,构成城市旅游客源。鉴于此,要发挥中心城市的主导作用,促进城乡旅游市场的共同繁荣。另外,从大区域来看,城市旅游与乡村旅游同属中心城市旅游,可以构成一个整体。因此,应进行整体营销,进行统一的形象定位,共同开发中心城市以外的客源市场。
3 共享中心城市的旅游业资源。在城乡统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可通过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发展理念,统筹区域规划,整合资源,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环境综合治理、人员培训及宣传促销等,以促使乡村旅游的发展共享中心城市的旅游业资源,最终实现城乡旅游共同发展,提升整个区域的旅游发展水平。
注释:
①葛全胜、吴殿延《西部旅游开发战略的初步探讨》,载于《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81期第21至28页。
[参考文献]
[1]何景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125-128
[2]孟明浩,顾晓艳,近年来国内关于城郊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2,(6):71-75
[3]王林,喻考鹏,城市化进程中的城郊旅游研究U]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6):113-116
篇2
关键词:乡村旅游;动力机制;生态旅游;农村经济
1 引 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生活的人们对田园风光的向往,寻求对大自然的真实感受,开拓了乡村旅游市场。乡村生活牵引着城市居民走出城市,走进乡村,去体验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乡村旅游的这个过程,拉近城市与乡村的距离,缓解城市居民生活、工作压力,使人们回归自然,享受乡村绿色。同时,可持续的乡村旅游开发将会促进城乡资源的合理化利用与城乡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乡村旅游也可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乡村社区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共建乡村人居和谐环境。
2乡村旅游的概念界定
通过大量对先行研究的文献考察,国内外学者和学术机构从不同的视角,对乡村旅游做了不同的界定。较有代表性的是欧洲联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其中“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整体营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
笔者综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将乡村旅游作如下定义:在乡村地域内,利用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林水牧业生产作业、农耕或游牧文化、民俗传统、历史古迹、农家民居等资源条件,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为到访者提供观光考察、休闲娱乐、健身疗养、交流结友等体验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大众旅游的新式旅游开发活动。乡村旅游包括农业观光旅游、乡土文化旅游、乡村度假旅游以及乡村生态旅游等多方面,是一项区别于城市旅游,具有地域性、乡土性和综合性的新型旅游形式。 3 乡村旅游开发动力系统分析
乡村旅游开发不是单纯的旅游资源及接待设施的开发,而是所在地域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乡村旅游开发既不能游离于国家经济实力和政治制度等宏观环境之外,同时在微观上又要受到开发者的思维和意识的影响。
3.1 乡村旅游开发的一般动力因素
1)经济发展。乡村经济基础的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收益下滑,迫切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具有高度的产业聚合效应,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经济振兴,寻求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
2)政府推动。为了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法国、日本等西方国家政府相继制订了“休假法”、“度假区法”等法律法规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并加大对乡村旅游开发的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我国政府不断推出的振兴农村经济的“三农”政策和兴起的“建设新农村”活动等都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的发展。
3)乡村活性化与平衡年龄结构。通过完善社会福利设施、创造舒适环境与大量就业机会等旅游开发项目,既满足老年人修养生息需求,又吸引大批年轻居民留守,改善当地人口年龄结构,永保乡村发展的“动力源泉”.
4)旅游需求多样化。旅游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供需求不平衡的矛盾,旅游业需要寻求进一步拓展市场,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5)环境保护。乡村地区特有的垄断性资源面临环境保护的压力,而乡村旅游规划开发从某种程度上促进当地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如图1所示。
3.2 乡村旅游开发动力系统模式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发现,乡村旅游开发涉及到众多宏观、微观因素,其发展的动力系统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多方主体共同驱使。众多学者对如何协调各关系主体而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其中,学者邹统钎从战略的角度提出乡村旅游地的社区主导开发CBD( Community-Based Development)模型。它包括3个方面的内涵:产业链本地化、经营者共生化和决策****化。所涉及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有当地居民、外来投资企业以及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如图2所示。该模式作为一个理论框架模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在我国现阶段,农村的社区居民在涉及到国土资源整备和地区经济结构布局的旅游开发事业时候,涉及社区居民的主导权以及软实力(管理能力)和硬实力(经济实力)等问题需要协调解决。一般而言,当旅游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合理,景点和旅行社合作关系密切,景点和旅游产品信息宣介成本较低,投入的回收期较短。如何协调好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各方的权益,在现有的机制上建立一个操作性强的动力因素协调系统成为该类课题进一步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4大连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动力机制构建
4.1大连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大致可概括为:村落民居旅游模式(包括以古民居、古宅为凭借进行开发,以新农村新风貌为凭借进行开发)、民俗风情旅游模式、田园生态旅游模式和综合旅游模式四种模式。
经过实地考察发现,大连市乡村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是田园生态旅游。这种开发模式即以农村田园生态环境和各种农事活动为凭借和吸引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摘农家果、做农家事”为特色,把生态与风情结合起来,旅游与休闲结合起来,大力开发诸如竹乡游、花
乡游、渔乡游、水乡游、樵乡游、果乡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回归自然、寻找梦想的心理需求。该开发模式在大连乡村又主要表现为娱乐体验型农园和农业公园两种形式。笔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利用软件绘制了大连市乡村旅游地分布图,如图3所示,大连大部分县市区都有各据特色的生态农业旅游区,、 总体来看,大连市的娱乐体验型田园生态旅游仍处于自发阶段,没有明确的旅游主题,也没有系统的产品设计和市场开拓计划,开发主体和经营主体多为个人或自发结成的小团体。休闲农业公园型田园生态旅游,虽然有一定的主题和活动安排,也有较具规模的事业主体,但也仍然处于一种缺乏总体规划自发形成、自主小规模运营的状态。
通过进一步考察笔者发现,现阶段大连的乡村旅游存在以下问题:乡村旅游深度开发的“机车”动力不足;乡村旅游开发理念空泛方法陈旧;没有健全乡村旅游供需销售网络;完全承包制的经营模式严重地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分布散、规模小、档次低、旅游服务质量亟待规范;旅游产品单一、缺少创新、季节性强;乡村资源利用不完全与乡村环境的破坏等。
4.2大连市乡村旅游深度开发的动力机制构建
针对基于上述的理论考察和大连市乡村旅游的实地调查而形成的大连乡村旅游深度开发所面临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健全大连市乡村旅游开发的动力机制。 第一,健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推动机制。乡村旅游具有投资小、风险小、经营灵活、不误农时,明显的本土性,非常适合农民经营,可以看作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最佳途径之一。农村的资源优势就是以葱郁的绿色和优美的环境为依托的产业资源,而这些资源正是最为重要的旅游业资源。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而新兴的旅游产业以其高度的产业关联度和聚合作用,会不断加强对乡村其他经济成分的带动,实现农村经济的振兴。这种对以发展乡村旅游而振兴农村经济的期待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经济推动因素。
第二,乡土情粘合的开发管理团队为乡村旅游深度开发提供了牵引机制。乡村旅游开发是一个对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产生重大影响的行为,协调各关系主体,实现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推进机构。这个机制包括:促进乡村旅游事业蓬勃发展的旅游经营者、有能力协调代内各关系体权利的旅****a>行政管理机构和有代际公平利用意识的乡村居民。以法国和日本的开发经验而沦,成功的乡村旅游开发都是有一些认识到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并成为发起者、赞助者、投资者,热心地推进旅游发展的人,而且这些人结成组织,通过彼此相互合作,促成了当地旅游的发展。
第三,健全乡村旅游开发的吸引力机制。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而旅游资源的核心要素是吸引力要素。乡村的环境资源和产业资源的旅游价值越来越大,成为农村发展乡村旅游最大的优势。在开发乡村旅游时,应将新导入的旅游产业与既存产业(农林渔牧业)之间建立起互为依存的关系,协同发展。对旅游资源或旅游产品的开发应突出乡土性,不断提升现有资源开发,其形成步骤和运行机制包括:①居民开发构想;②专门机构的设计案;③社会组织的建议案和政府机构的宏观控制;④旅游资源开发方案;⑤旅游资源开发施工。如图4所示。
第四,网络营销的开展为乡村旅游深度开发引入了新的销售机制。旅游宣传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可瞄准市场,利用多途径、多媒体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宣传。电子时代的旅游业能够实现旅游商品信息的自由流动。过去由于旅游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不平等交易现象,现在得到了较大地改善。相对于其它大众媒体,网上宣传有着节省成本,传播范围广,信息更新方便,可以时时查阅和方便调取等优点,但由于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门人员来维护,这使得很多乡村旅游经营者望而却步。如果当地能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联合体,委托某一网页开发业者就有望解决这一实际问题。 第五,生态环境的改善为乡村旅游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保障机制。以往生产活动的过度开发容易造成资源的退化和枯竭,生态质量下降,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和谐统一的生态旅游经济关系是消除生态危机的途径,是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发展旅游,使农村的旅游产业资源和自然环境得以保全和改善,从而替代了高能耗企业的引入。此外,为了维系或提高乡村旅游业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必须将旅游业的一部分收入,返还于环境的保护。
篇3
[关键词]乡村旅游;弱势群体;原因;对策
[作者简介]文军,广西大学生态与旅游科学研究所所长,环境景观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博士;李星群,广西大学商学院讲师,硕士;陆明,广西大学商学院2005级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5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5―0066―03
一、调研背景
近20年来,我国的乡村旅游得到快速发展,迅速成为旅游业中的一个新亮点。目前国内对乡村旅游的研究已比较成熟,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结果,近5年以“乡村旅游”为专题研究的学术论文就已超过400篇。这些研究已广泛涉及乡村旅游的概念界定、产品开发、景点区规划、市场营销、发展模式、经济文化冲击、资源基础与保护等主题。相比之下,对于已开发乡村旅游村落中的经济弱势群体却鲜有关注,相关研究显得严重不足,相关论述零星分散,缺乏对已开发乡村旅游村落中经济弱势群体的研究。虽然近几年来广西的乡村旅游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在广西农民脱贫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前对广西乡村旅游的研究还比较少,且不系统,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只有10余篇论文对广西乡村旅游进行了探讨。研究层面主要基于宏观和个案研究,研究内容基本是如何开发乡村旅游,缺乏对广西已开发乡村旅游的村落中的经济弱势群体的关注。
二、研究目的与方法
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的存在,对旅游乡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十分不利。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将极大地影响广大村民开发乡村旅游的积极性,不利于广西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对广西乡村旅游开发尚缺乏比较系统的研究,尤其还缺乏对广西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方面的研究,“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课题组于2006年5月~2006年12月分批对广西已开发乡村旅游的村屯进行了调研,旨在系统研究广西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乡村旅游开发对广西农民脱贫致富的作用,以期揭示乡村小型民营旅游经济发展机制等问题。调查范围涉及整个广西区域,主要调研的县市包括龙胜、阳朔、恭城、临桂、灵川、资源、灵川、桂林市近郊、乐业、田东、田阳、南宁市近郊、武鸣、靖西、东兴、北海市近郊等县市,调查村屯或乡村旅游景点共32个,调查对象为乡村旅游经济实体及对照样本(未进行乡村旅游经营的村民)。为保证本次调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次调查通过实地调查、问卷法与深度访谈获得第一手调查资料。问卷采用面对面的调查方法,调查完即回收问卷,未能完成调查的样本不列入统计分析中,共完成调查样本250份,其中有效样本213份,对照样本264份,其中有效样本232份。深度访谈在征得被采访人同意的前提下进行录音后整理,每次时间为2~3小时,共完成12份样本调查。本论文的内容取自调研中与广西已开发乡村旅游村落中弱势群体的收入现状调查模块和一些实地调查内容的总结。虽然乡村旅游经济实体样本与其对照样本数不一致,考虑到样本比较多,分析的准确率会高一些,加上本论文的分析是用百分比来表示,因此,对照样本多出部分在分析中没有剔除。
三、经济弱势群体的特征分析
弱势群体是社会弱势群体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指城乡中那些被排除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之外,不能享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缺乏必要而稳定的经济来源,处于贫困状态或接近贫困状态的人群。农村经济弱势群体是经济弱势群体中的一部分,是指农村中的贫困人口及低收入者的集群,它包含了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相对贫困人口两部分。农村经济弱势群体也指现阶段我国城乡中那些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乃至被排除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之外的不能平等享受或不能享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以至于缺乏必要的、稳定的经济来源而已经处于贫困状态、接近贫困状态和趋向贫困状态的具有农民身份的人群。唐玉凤等(2006)认为农村弱势群体也指目前在我国农村社会结构中参与社会生产和分配的能力较弱、经济收入较少的社会阶层。
在项目研究中,我们将广西已开发乡村旅游村落中的经济弱势群体界定为乡村民营旅游经济实体及其对照样本中经济收入处于“下等”和“中下”的村民群体。与其他社会弱势群体相比,旅游乡村中经济弱势群体具有明显的特征,除具有经济收入低、生活质量差、社会地位低、承受能力差等一般特征之外,其特殊性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经济收入是指相对收入而不是绝对收入,即强调其经济状况是与本村其他居民进行比较,可能纯粹就经济状况而言,在全国范围内,这些弱势群体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村经济弱势群体;其二,这些弱势群体一般拥有改善自身条件的机会,但由于经济基础差、文化水平低、年龄过大等诸多因素导致贫困或相对贫困;其三,乡村旅游开发村落经济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的旅游乡村其经济弱势群体的状况是有区别的。
四、经济弱势群体的现状与产生的原因分析
在广西乡村民营旅游经济实体调查样本中,收入处于“下等”和“中下”的有37例,占总数的17.4%。在未创办民营旅游经济实体村落中村民收入处于“下等”和“中下”的有110例,占调查样本总数的48%。以全部样本来分析,广西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的比例为33%。在广西开发乡村旅游的村落中,已创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的37例样本中,我们发现其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仅有4例具有高中或中专学历,其他均为文盲或小学学历,占总数的89.2%。对于未创办乡村民营旅游经济实体的对照样本,具有高中或中专学历仅有3例,其余均为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总数的97.3%。综合课题的前期研究,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与其最高学历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即文化的贫乏是导致其家庭收入少的主要因素之一。从未创办乡村民营旅游经济实体的调查数据我们得出,232个有效样本中,缺乏经济基础的占有185个样本,占总人数的比例为80%。数据证明了经济因素是广西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不能生产自救或脱贫致富的一个主要原因。其他因素导致乡村居民创业难的主要有年纪大、身体差或有残疾、有病、要带小孩、担心风险、性格不适合、没兴趣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占
样本总数的20%。经济弱势群体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存在的普遍现象,综合调查结论,广西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几下几个方面:经济因素,主要有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者,如缺乏创业基金等的村民;文化因素,主要指拥有信息、知识资源量少的人,如由于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创业的能力等无法创业的弱势群体;生理因素,主要有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与病人等。
五、经济弱势群体的帮扶对策
(一)建立健全经济弱势群体的帮扶机制
建立合理和高效的运行机制是实施旅游开发乡村中经济弱势群体帮扶战略的重要保证。应根据“帮扶战略”的要求构建一套制度化、常规化、人性化的运行机制,为解决旅游开发乡村中经济弱势群体问题提供各种保障,并注意措施和运行机制的灵活性。帮助旅游乡村中经济弱势群体提高素质、转变观念、开阔思路,增强主动参与和自我发展的意识,以教育培训为主,增强已开发乡村旅游村落中经济弱势群体的自我造血功能。
(二)改进扶持方法。完善二次分配机制
改变当前对旅游乡村弱势经济群体的救助方式,变生活救助为旅游扶贫开发救助,在旅游扶贫开发中,方式由现金和实物援助为主转变为培育自我发展能力的援助为主,扩大在技术、项目、培训和销售等方面的有效援助。将乡村经济弱势群体的援助纳入发展乡村旅游开发的大环境中加以考虑,旅游开发项目和人工需求应该重点照顾村落中的经济弱势群体。积极稳妥地推进旅游开发乡村的分配制度改革,既要使资源在市场调节作用下实现优化配置,又要兼顾社会公平,特别关注村落中的经济弱势群体。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利用税收杠杆加大对高收入群体的收入调解力度,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开发村落村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有效地保护和救助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
(三)重视乡村教育培训,健全科教扶贫长效机制
在乡村旅游开发村落,科教扶贫是对经济弱势群体最根本、最彻底的扶贫,是扶贫的长效机制。实施对经济弱势群体救助单靠一时的送钱送物势必陷入“扶则解贫,不扶返贫”的怪圈,难以从根本上让弱势群体走出困境,应该着眼于建立救助弱势群体长效机制。研究表明,旅游乡村中经济弱势群体的文化素质低是造成其收入低的主要原因,村民的收入与他们所具备的文化素质的高低密切相关。要做到乡村旅游开发与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同步进行,对于经济弱势群体要改变传统的生活救助为科技救助。加大教育援助将有效促进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增强其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获利能力。加强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就业培训,建立“校一村”科技帮扶体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为弱势群体提供多种职业、多种技能的培训服务,以改变其文化低、劳动技能单一的状况,使其尽快就业。此外,解决好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的子女受教育问题,不使家长的贫困和弱势延续到下一代也非常重要。
(四)建立乡村旅游股份公司。探索多种形式的发展模式
当前广西各地乡村旅游经济多是各自为政,乡村旅游开发村落的旅游开发多以市场化形式进行调节。为加强对乡村旅游开发村落中经济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在乡村旅游开发村落中成立旅游公司,建立村级董事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其目的是以分散的农户为基础,组合成团体,在协作中提高竞争力,从而在市场上求生存、图发展,以统一的面孔对外。董事会要以旅游乡村的公共旅游资源为基础,村民均是公司的股东,每户村民都有基本股份,村民通过多种投资获得更多的股份。公司可以由村民自己经营,也可委托经营或聘请管理公司进行经营管理,也可将经营权作股份转让经营权,村民从分红中获得利益,从参与管理或被聘为工作人员之中获得就业机会。
(五)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的保障问题仅靠一家一户是无法解决的,要从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人手,强化村级组织功能,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积极帮助、扶持有脱贫致富愿望和条件的经济弱势群体尽快脱贫致富。在搞好村级班子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的基础上,引导农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开展多种经营,村民依据自身条件,“因地制宜,益农则农,益旅则旅”,积极为广大村民特别是那些经济弱势群体搞好服务,依靠集体的力量改变旅游乡村的整体面貌,走向共同富裕。
篇4
关键词:乡村旅游民族地区开发模式
一、前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国家。共有S个少数民族自治区,26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少数民族大部分分布地处偏远山区、牧区以及高寒地区。这就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其赖以存在的基本物质基础,即范围广阔的农村,而其原始秀美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农耕文明、自然与历史遗存相结合的农业和农村景观以及淳朴厚重的民族风情的存在,又进一步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劣势,但另一方面,其在开发乡村旅游方面却是具有显著优势,而如何把这种潜在优势转变咸现实的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是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首先分析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借鉴汉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提出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保障措施。
二、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的制约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到技术落后、资金紧缺、人才奇缺的情况下,旅游业的发展所要求的服务档次、接待规模以及施标准很难达预期的标准,旅游业运作过程卜分艰难。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滞后的条件下,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面临如下问题:旅游开发所需资金不足,接待能力和开发规模有限;当地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体系不健全,旅游业产品供应不足,市场经济发展落后;旅游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导致配套接待设施条件难以达到规定标准;民族地区自我积累能力不足,人均收入水平低下导致商品流通滞后;教育培训严重缺乏,导致旅游人才缺U较大,旅游接待和服务的质量难以向国际标准看齐;旅游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2.政策依赖性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过程中,政府起到了主导的作用。无论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还是旅游产品的对外宣传等-系列工作,都需要政府来主导参与。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对地方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因此旅游业才被很多地方政府列为优先扶持产业或主导产业。为了尽快开发民族地区经济,当地政府制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来吸引外资参与旅游开发经营,以出让土地、景点等资源和各类优惠政策作为对外引资的条件,而对当地少数民族具名的补偿主要采用核算的土地出让金的形式的方式,同时也忽视了当地少数民族居民自身发展能力的培养。
3.乡村旅游内需不足。目前我国比较成熟而且市场效益较好的一种旅游发展模式是利用大都市客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主要是考虑可以充分利用了都市郊区相对城市良好的独特的人文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和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一般学者认为,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位置应以旅游者自驾车大约l小时能到达的范围为准,那么这种距离是最优的,比较适宜采取城乡互动的旅游开发模式。但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处于偏远的山区,城市化水平比较低,依托周边大中城市的庞大旅游市场开发乡村旅游不具备条件,缺乏有力的市场支撑。基于以上原因,造成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内需不足,难以吸引足够的外地游客。而少数民族地区往往具有较多的较高级别的风景旅游区和流量相对集中(向游客,依托景区发展乡村旅游具有一定的优势,即使没有景区的支撑,少数民族地区也可以依托原始秀美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农耕文明、自然与历史遗存相结合的农业和农村景观、靠边疆(或边区)的特殊区位以及淳朴厚重的民族风情,开发特色乡村旅游,形成相对独立的乡村旅游区,吸引游客。
4.出游成本高。从地理位置上看,城市居民旅游和休闲出游目的地随着与大中城市距离增加而逐步衰减,大部分的出游目的地市场集中于距大中城市500公里以内的范围。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处于牧区、边疆和高寒山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难以进入。这是自然条件形成的。而且从历史上来考证,几个世纪以来,中国境内各民族很少进行迁徙,除了因扩张和征战而进行迁徙从而与汉民族发生融合的部分少数民族,这是这种自然文化特征,从而形成了较为封闭的地理人文环境。所以少数民族地区远离中心城市,加上交通和通讯不便,游客出游成本相对较高。
三、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开发创新模式
1.产业链本地化。根据乘数理论,旅游目的地旅游业乘数效应大小决定了区域旅游产业链的发育程度。产业链越长,则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也越大,旅游业通过产业关联能带动更多的部门,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反之,则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就比较小。所以,以旅游业作为龙头产业,优化配置上下游产业,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在本地生产和销售产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最大限度地使旅游收益留在本地,有效安置当地居民的就业,是提高旅游效益的重要手段。在乡村旅游开发的时候,最大化当地群众的利益是第一原则,只有遵循这一原则,将旅游开发与当地居民的利益作为共同体,才能为当地居民所接受。所以,只有实施乡村旅游产业链的本土化战略,才能有效地带动当地乡村经济的发展,并最大化当地群众的利益。
2.经营者共生化。经营者共生化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分工共生模式,在该模式中,本地经营者和外来经营者同时提供不同类别相等级的旅游产品吸引不同(阿旅游市场,他们之间相互竞争,相互依存,避免了同质化的恶性竞争,共同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另一种是合作共生模式,本地经营者和外来经营者合资合作开发乡村旅游,利益共享,比如天龙堡的合作模式。广西上林县新东村是实施“经营者共生化”模式的典型代表。上林县新东村开发乡村旅游的成功的关键在于很好地处理了外来者合本地业户的关系一以互补代替竞争。新东村的“鹅和鸭农庄”的投资者是外来户,其目标市场是在广西的中高档次入者。“鹅和鸭农庄”占地二干多亩,是广西富有特色的名胜农庄休闲处,它的“鹅和鸭”取名来自英国著名的“鹅和鸭”酒吧,其投资者融合了迪斯尼风格和中国苏州园艺以及广西为代表的南方风格,是高档乡村俱乐部的雏形。该农庄里有迷你高尔夫球场、跑马场、卡丁车场、游泳池、彩弹射击场、射箭场、沙滩排球场、棒球发射场,以及儿童游戏的蹦蹦床、攀岩、滑梯等游乐设施,还将建成保龄球馆、壁球馆、儿童乐园馆。由于“鹅和鸭农庄”的成功经营,提高了新东村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给新东村带来了滚滚客流,特别是“鹅和鸭农庄”开展大型活动时,当超过农庄的接待能力时,很多客人被分流到新东村当地民俗户进行接待。“经营者共生化”是一种本地业主和外来者互惠双赢的安排。
四、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的保障平台建设
1.健全政府管理机制。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政府采取有效的行政、经济、法律等相配套的宏观调整、监督、指导和管理手段和方法,乡村旅游地政府要明确各自的工作责任,把乡村旅游的管理纳入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切实有效制定出乡村旅游相关管理制度或条例,在规划审批、安全管理、经营管理、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规范、监督,引导其逐步走向行业协会自律管理。虽然在内部,乡村旅游是由一家一户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但从游客市场和社会的角度来看,乡村旅游地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全局利益和整体形象。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和职能管理部门西欧那个广大游客的利益、当地经营户的利益出发,合理规划,积极引导,制定相关法令法规,使乡村旅游的运作向法制化、规范化健康发展。同时还可以成立行业自律组织,如成立乡村旅游协会等,保护乡村旅游资源,避免旅游资源遭受生态环境和景观开发性的破坏。
2.强化服务规范。要提高乡村旅游接待的整体服务水平,就必须强化旅游服务意识,提高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首先加强对旅游知识的培训。旅游从业人员的知识储备反映了当地旅游接待的征途服务水平。增强旅游知识培训,有利于旅游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当前旅游业发展的形势和趋势,有利于与游客进行直接交流。二是加强对服务规范的培训。乡村旅游能与其他类型的旅游产业向区隔的原冈在于它以“特色”吸引人,但这种特色的前提条件是规范服务:因为没有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服务,特色也就不复存在。目前乡村旅游市场上存在诸多不规范的现象,各地政府部门要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强化这方面的培训,以规范的服务来引导和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三是强化经营知识的培训。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从业人员外出学习、考察,扩大他们的视野,另一方面聘请有经验的专家加强对全体农民的旅游经营知识的培训,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提高旅游产品文化含量。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文化开发可以结合实际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树立鲜明的乡村意象,乡村意象是乡村在常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人们头脑里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图像”,其主要表现为乡村景观意象和乡村文化意象。其次注重产品性和知识含量,提高产品安全性,提高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和知识含量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也是留住游客,延长其逗留时间的最好方法。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农家气氛及农事活动,使旅游项目贴近农家生活,营造出一种真正的“农家乐”。通过提炼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使旅游者体验返朴归真和乡野的乐趣,通过收获劳动成果使旅游者从中获取一定的知识,满足旅游者寓教于乐的需要。再次是挖掘乡村资源的文化内涵。民族乡村资源的文化内涵丰富,有着反映人与自然的依存和延续、形态独特的乡村聚落;有着反映我国千年的传统文化、社会组织形式和家庭关系、古朴雅的乡村建筑;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乡村节庆、农作方式、生活习惯、趣闻传说。将这种文化内涵挖掘出来,深层次、多方位开发设计适销对路、具有乡村特色的产品,才能增强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篇5
[论文提要]乡村旅游作为衡阳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已经成为促进衡阳旅游迅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不合理的旅游开发,使乡村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引起自然 环境 质量的下降。本文根据生态旅游学理论,对当前衡阳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剖析成因,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衡阳是一个 农业 大市, 农村 旅游资源丰富,以欣赏城市周边以及比较僻远地带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农业资源为主要内容,集参与性、娱乐性、知识性、享受性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在衡阳快速兴起。据初步 统计 ,目前全市乡村旅游景点景区总数已达到了500多个,拥有7000多个床位,直接从业人员4万人左右。2007年接待200万余人次。2008年以来,衡阳乡村旅游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衡阳市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急于求成,破坏性开发现象严重。农家乐旅游开发的科学性和生态性原则被忽视,主观意志占了上风。在农家乐旅游开发中,要坚决反对绝对商品化,要坚持农家乐旅游开发的生态性和有限性,不能一味地强调 经济 性。近几年来,由于商业利益的驱动和不科学的盲目开发,许多开发商元视旅游资源承载力,一些地方商业化开发虽然成功了,但各种污染和破坏十分严重,农村生态已经失去了原貌。
2.相当多的乡村旅游规划存在“城市化”倾向。农家乐的优势在农字——农村风光,农家饭菜,农事活动。当前,一些“农家乐”定位不准, 建筑 装饰城市化,乡土环境氛围不足,吃的是城里买的菜,住的与城里价格一样的标准间,多数时间也只是玩牌、聊天,旅游方式缺乏参与性,旅游项目未能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和环境的 文化 内涵,农家乐活动存在“城市化”倾向,让人感觉乡村出游就跟在城里住行没多大区别,降低了“农家乐”的吸引力、影响力。
3.没有贯彻因地制宜原则。郊区农家乐片面追求规模扩张,忽视农家文化的深度挖掘,造成项目设置的单调性和同质性。经营户普遍各自为政,片面追求面的扩张,各类资源和要素未能得到充分整合和利用。农家乐经营项目比较单一,品位不高,局限于展示农家活、农家菜、农家景,忽视了对乡土风情、民间传统、名胜古迹等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利用;局限于“几座茶楼、几张桌子、喝喝茶、吃吃饭、打打牌”的经营模式,缺乏对休闲文化、观光文化和娱乐文化等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如湖岭片区的农家乐项目几乎清一色的提供旅游、餐饮,功能雷同,项目单一。一些农家乐经营户一味寻求规模扩张,大兴土木,弃土从洋,破坏了“农”的环境,失去了“家”的氛围,丢掉了“土”的情趣,脱离了农家乐的内涵。
4.乡村旅游项目设计缺乏地方特色。由于无知和商业的利益驱使,乡村旅游旅游中,“乡、野、土”三昧不浓的现象随处可见。如一些景点为了迎合旅游者的口味,在原有的旅游方式中“瞎编”农家乐;有的开发者为了降低 成本 ,自己想当然的编造农家乐;也有一些地方打着开展农家乐的旗帜,不考虑资源、 市场 等情况而任意开发、建设,导致农家乐缺乏品位、泛滥化、庸俗化。
5.忽视地域性的生态要求。农家乐旅游资源一经开发,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就难以复原。如果开发失当,事后再来纠正将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然而,各地的农家乐旅游资源蕴藏情况并不十分清楚,景点的卫生状况也不容乐观,经营者破坏环境现象时有发生。城郊农家乐开发连点成片的地区,生活垃圾没有很好处理。不少的景区不堪重负,特别是在春秋旅游休闲旺季,农家乐景区到处是烧烤,到处是废弃物,污烟瘴气,形成开发一处、损坏一处的恶性循环。
6.农家乐保护与 管理 的缺位。由于没有统一的旅游开发规划和开发监管机制,政府引导乏力,各地各自为阵,导致农家乐开发的盲目性和无序性,致使部分旅游资源开发过度,造成了资源浪费,同时开发的许多项目雷同,模拟照搬别人的项目较多,把参天大树砍掉,挖几口人工湖、植几棵毛草、放几只野鸭就叫“湿地公园”,盲目无序开发严重。还有一些农家乐景区虽然制定了旅游发展规划,但只停留在规划文本上。
7.乡村旅游的同构现象现象严重。由于乡村旅游主要依托衡阳主城区和南岳风景区,使得衡阳主城区周边5区4县都在如火如荼地发展各种形式的乡村旅游。而乡村旅游的 人力 投入和资金投入都十分有限,多数经营者只是简单地利用现有的农田、果园、养殖场加以美化和修饰,接待水平和服务水平较低,旅游设施不完善,旅游产品的内容和形式基本雷同,地方特色不突出,同构性发展现象非常严重的问题,不能满足游客的个性需求,旅游产品的同质竞争明显,削价竞争现象严重,游客的回头率不高。
二、乡村旅游开发问题的成因
1.没有形成旅游产业链。目前,在开发中主要是注重景区景点的开发,没有按照“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有机整合开发成旅游产业链,产品结构单一,特别是旅游商品开发不够,旅游购物在旅游收入中所占比例很小,旅游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
2.开发资金投入不足。衡阳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导向性投入较少,加之 融资 渠道不多, 社会 资金、民间资金开发旅游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导致部分重点景区建设滞后,部分已开发的景区景点档次低,品位不高,多数资源仍处在潜在或半开发状态,没有完全形成现实的旅游产品。
3.经营管理人才欠缺。乡村旅游是全市各种旅游发展方式中民间参与 投资 最多的旅游开发方式,也是居民参与旅游开发最广泛、最积极的一种方式。由于乡村旅游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投资低、规模小、门槛低,经营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管理不规范,导致了争抢游客现象时有发生,同一个项目的游览,不同经营点的收费标准不统一。
4.缺乏规划。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必须明确哪些资源是可以开发的,哪些是不能开发的,可以开发的资源需要讲究什么方式方法?这些宏观 指导 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目前衡阳市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 调查 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和规划。开发者急功近利,造成许多非可再生的珍贵旅游资源的损害和浪费。
5.宣传不够,知名度不高。衡阳乡村旅游点的知名度小,农户经营者主动参与整体促销的意识和要求不强,与旅行社联系疏松,衡阳市28家旅行社在市内游的线路中,对乡村旅游线路和景点景区很少作专门推介,游客对有关信息了解不多,难以产生旅游动机。
三、衡阳市发展乡村 旅游 的对策
1.先规划后建设,严禁无规划开发。衡阳市旅游 管理 部门要切实做好乡村旅游资源 调查 和评价,认真编制符合市情的乡村旅游规划。突出城市旅游景点和乡村旅游项目之间的联动和协调,克服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的盲目性,切实做好每一个乡村旅游项目开发 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增进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了最大限度地有效保护好乡村旅游资源,凡列入衡阳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中的乡村旅游资源和景区(没有编制旅游发展规划的,必须尽早编制规划),严禁再发生无规划开发的事件,对那些违规开发造成生态 环境 污染者,应依法给予处罚。
2.树立环保意识,加强生态建设。强化衡阳生态环境建设是确保衡阳旅游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关键。开发中要尽量保持生态的原汁原味,反对建造大量的人造景观,控制区范围内的 建筑 物要充分体现地方特色,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切实搞好退耕还林工程,大力开展城市绿化、沿江绿化、环城绿化和立体绿化工作;强化市民、居民和游客的环保知识 教育 ,搞好环境保护,搞好湘江自净能力建设,确保湘江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3.拓宽 融资 渠道,增加旅游投入。要采取政府引导、政策调动、利益驱动、 市场 推动的方式广泛融资。市级在生态保护、 交通 能源建设、退耕还林等项目和旅游发展资金使用等方面实行重点倾斜,搞好政府的引导性投人;精心包装旅游开发项目,争取国家立项支持;同时以项目为载体,以优惠的政策、良好的环境、灵活的机制广泛对外招商,通过资本运作,吸引国外资本、大财团大集团资本进入开发;采取拍卖经营权、出让产权、租赁、合资、入股等方式,以资源换资金,积极吸引民间资金和 社会 资金投入旅游开发,形成以民间投入为主体的多元投融资机制。
4.盘活现有人才,广纳外来人才。人才是旅游开发成功的关键和保证。坚持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的方针,既要加强现有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的在岗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技能,使用好现有人才,又要积极引进急需的旅游专业管理者和经营者,造就更多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旅游知名企业家,实现人才、技术等无形资源的积累。
5.减少对耕地的占用。耕地占用审批严格,违地、补偿、安量开支大。因此在规划和设计中尽量避免和减少对耕地的征用。对于处在旅游项目核心位置的耕地,或经营利用非占不可的耕地,应在前期工作尽早规划,并向国土部门咨询衔接,不能随意处置,避免触及政策“高压线”。
篇6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旅游资源;旅游开发;玉狮场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0-0030-02
1 引言
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聚落为平台,以生态环境为支撑,以乡村资源为基础,促进乡村社区发展为目标,将农业、农民和乡村发展高度结合起来,使旅游业成为乡村重要的产业及社区经济内容的一种新型综合性旅游。它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了旅游经济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以及乡村社区发展之间的联系,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效的现实途径,并成为21世纪重要的旅游趋势之一。
云南乡村生态旅游在这种特定范围内形成的“真、土、古、始”主体特色的同时,外来文化以及不良示范效应等也为其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现代化过程初期会“造成大量的社会解体和全然悲惨的现象”,目前传统少数民族村落的剧烈变化正说明了这一点。普米族是云南少数民族之一,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打破原有封闭的民族村落,导致了普米母语、风俗、祭祀、服饰等传统民族在年轻一代中淡去。虽然发展旅游对传统民族文化来说是把“双刃剑”,但在进行保护性开发和合理规划后,旅游对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文化传承、族群意识、社区经济等有重要作用。
2 玉狮场村旅游资源分析及特征
2.1 玉狮场概况
玉狮场位于滇西北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隶属于河西乡箐花村委会。位于河西乡东侧,距离村委会6公里,距离通甸镇12公里,2009年修通了通往河西乡的毛坯路,近期内实现道路硬化。该区域人口369,面积33.68平方公里,海拔2500m,年平均温10℃,年降水量850mm,耕地589亩,林地48139亩,主要种植玉米、小麦。
2.2 玉狮场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旅游资源调查方法多种多样,本次调查采取实地调查法、文献查阅、访问座谈等方法进行旅游资源概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玉狮场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大概有8大主类。(见表1)
2.3 玉狮场旅游资源特色
玉狮场旅游资源特色以原生态的普米族文化和自然景观为核心。通过对旅游区资源的分析,总结如下:
(1)古:寨子有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和普米族文化,它被认为是普米族文化的正宗位点。村里仅有589亩可耕地,却有8万多亩原始森林。那里生长着大量的榧木、云杉、铁杉、冷杉、红豆杉等国家保护树种。其中树龄在1200年至2000年间的原始古树群最为壮观。当代原始森林的日益减少,使得玉狮场具有较好的生态旅游开发价值。
(2)幽:玉狮场处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地区老君山中,村寨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且多珍贵原始树种,山中生长着多种蕨类以及野生菌、野果等形成幽深的原生态森林景观。
(3)险:该村寨谷深山陡,河流纵横,地势险峻,瀑布急流。走在陡峭的人马驿道上,穿梭在高深莫测的山间峡谷中,别有洞天。尤其适合于科考、探险旅行。
(4)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普米族信奉的宗教是“韩归教”,有很多的鬼神,传统宗教仪式有:祭龙潭、祭山神、祭树神。这表明普米族对自然有着浓厚的崇拜,对水源、林地、以及一些古老的树种有着敬畏之情,不会随意破坏。
(5)旅游资源、地域组合性较好:普米族作为玉狮场的主体民族,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极具本土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其独特的木楞房建筑、具有北方游牧文化特色的生活习俗与手工艺品、以人马驿道为代表的独特交通、内涵丰富的节庆与祭祀文化在青山古树中孕育,嫣然构成了一副别致的民族田园风画卷,形成了民族文化与自然旅游资源的极佳组合。此外,玉狮场周边坐落纳西族、傈僳族、彝族等多个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村寨,高原生态森林与民族村寨相互衬托,且空间分布良好。这些都为玉狮场乡村旅游开发奠定了良好的旅游资源基础。
3 玉狮场村寨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3.1 经济欠发达
本区域虽蕴含着大量的旅游资源,但当地居民以种植、畜牧为主要经济来源,生活贫困。贫困导致相关旅游配套基础设施不足。由于高门槛的旅游业需要经济建设作为后盾,故玉狮场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展需要首先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
3.2 乡村交通不便利,景区可进入性差
地处三江并流世界遗产地老君山脉中的玉狮场,整座村庄四面环山,交通方式仍以人背马驮为主。从村里到箐花村和河西乡的道路蜿蜒曲折,时常受到雨天影响致使道路泥泞难行。交通不便遏制了旅游的发展。
3.3 旅游资源方面宣传力度不够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玉狮场最初受到关注是当地居民为保护生态森林而拒绝修路的报道。而后,陈哲的“土风计划”,使玉狮场名声大震。外界议论更多的是当地发展的经济问题,而关于旅游资源却鲜为人知。因此,直接影响乡村旅游的发展进程。
3.4 相关专业人才缺乏,经营能力非常弱
目前,玉狮场缺乏外界的投资经营,当地村民长期与土地打交道,缺乏现代服务观念,市场开拓能力弱,这些都制约其乡村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3.5 缺乏社区管理
经过田野调查发现当地政府有发展旅游业的意愿,并讲述了旅游发展的瓶颈:缺乏一个社区共同参与和进行旅游管理的组织。当地村民对待发展旅游业有不同看法:少数村民坚持陈哲的“土风计划”,他们抵制旅游业甚至“拒绝道路”,认为这样会破坏他们的传统文化;多数村民支持发展旅游,但前提保证不破坏当地原始森林和生活环境。总的讲,当地人渴望发展,希望旅游业能改善他们的生活。
4 玉狮场村寨旅游开发的对策
4.1 玉狮场旅游发展目标及开发指导思想
4.1.1 玉狮场旅游发展目标
根据自身独特的民风和原生态森林资源创立一个自己的品牌,例如可以拟建“滇西北普米族原生态民族文化村”。
4.1.2 开发指导思想
坚持可持续发展以及适度规划的理念,以保护促发展,在不破坏当地原始森林和普米族文化的前提下规划旅游业。坚持国家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和云南旅游发展规划战略以及《滇西北旅游发展规划》,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开展旅游发展的布局。坚持以乡村生态旅游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开发普米族原生态文化为核心,以生态探险科考旅游作为补充,突出旅游脱贫的功能,强化当地旅游特色。
4.2 旅游开发原则
(1)文化性。玉狮场进行旅游主题开发要始终围绕着普米族的核心文化体系展开,如“生态文化”、“火塘文化”、“祭祀文化”等。
(2)特殊性。紧抓原生态普米族村寨和原始森林的特色,开发多元、专项的旅游产品。
(3)民族性。突出普米族民族传统文化特色,进行文化深度策划开发。
(4)参与性。调动当地村民积极参与旅游业意愿,使当地人民共享旅游业发展成果。
4.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培训
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改善交通,加强对当地普米族村寨的保护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科学规划村寨住宅布局,杜绝一切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项目。游客需在本区域享受美的自然和设施的同时,更好的认识和保护自然,这要求当地居民具有全面的知识较高的素质。通过引进人才和培训的方式加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中的人力资源的建设,提高村民的旅游接待水平。
4.4 建立普米族文化传习馆,加强旅游宣传
经当地村委会指导,玉狮场成立了民族文化传习馆(包括图书资料室、陈列室等)。但并未充分体现普米族的民族文化。应辅助开展举办培训和展览、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宣传等活动。陈列室可展示当地普米族日常生活器具,如羊毛羊皮服饰、四弦等;依附当地丰富珍贵的红豆杉等稀有树种资源,可举办“认领绿色”环保活动,即外界人士可在此地出资认领一株幼苗,附上认领人的基本信息,待成木后回归自然;也可通过类似公益方式或环保行动扩大玉狮场知名度。
4.5 营造活跃浓重的民族文化氛围
在开发旅游资源的的过程中,加强对当地居民的素质提升培训,通过广泛动员村民与当地旅游业开发既得利益联系,并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保持淳朴的普米族文化习俗,讲普米话、跳普米族舞蹈、唱普米族山歌,全方位营造生态民族村寨的文化氛围。组建一支高质量的普米族民族风情表演团队,打造普米族的文化品牌。
4.6 加强与周边村寨的旅游合作,建立旅游资源组合区
由于玉狮场旅游资源同质性情况普遍,应加强与周围彝族、傈僳族村寨的协同发展,以吸引旅游者,延长背包客的停留时间。徒步旅游者来到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到普米族的文化盛宴还能欣赏到不同文化特质的其他少数民族村寨。
4.7 建立景区与社区一体、游人与居民一体的适合当地特色的社会运转机制
玉狮场内居民人口数量虽少,但也急需一支能够驾驭当地旅游经营的管理力量,除发挥原有玉狮场各级组织的管理职能外,也应该顺势成立类似于“玉狮场旅游管理协会”组织管理,并设不同职能的工作小组,如环卫组(主要负责未来景区环境卫生、旅游厕所、垃圾处理等)等。通过控制一系列影响因素,力求达到玉狮场人口数量稳定、农民收入增加、社区活力增强等目标的和谐统筹发展。
4.8 玉狮场乡村生态旅游产品设计构想
5 结语
乡村生态旅游最早起源于十九世纪欧洲的“农村旅游”,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观以及环保意识的深化,乡村生态旅游得到了空前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资源是一种稀缺资源,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故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要以可持续的发展观为指导,统筹乡村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乡村生态旅游以其淳朴、自然的乡土气息受到游客的青睐。目前,乡村生态成为国内外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尹弘.云南省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类型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6.
[2][以]S.N.艾森斯塔德,张旅平等译.现代化:抗拒与变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3]李林.旅游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以四川平武白马藏族为例[D].成都:四川大学,2008.
[4]马晓京.西部地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J].旅游学刊,2000,(5).
[5]马晓京.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再认识[J].广西民族研究,2002,(4).
篇7
1.大众旅游的社会学批判
2.旅游、现代性与怀旧——旅游社会学的理论探索
3.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进展
4.迪恩·麦肯奈尔旅游社会学思想解读——兼评《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
5.STS视角下的旅游社会学——旅游行为的多维分析
6.旅游社会学研究初探
7.国外旅游社会学研究管窥
8.旅游、现代性与“好恶交织”——旅游社会学的理论探索
9.旅游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流派
10.关于旅游社会学学科地位的思考
11.发展与启示:近二十年国内旅游社会学研究综述
12.旅游、现代性与怀旧——旅游社会学的理论探索
13.建构论旅游社会学研究述评
14.旅游社会学的建构思考
15.社会学视野下的东西方跨文化旅游交互习性研究
16.对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中新迪尔凯姆学说的分析与思考
17.教改:当前“工匠”职业化教育形态下,旅游社会学教学改革新的着力点
18.对城市旅游景点无障碍环境问题的社会学思考——以成都市为例
19.网络:旅游系统研究的新经济社会学转向
20.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旅游社会学》课程设置及其体系构建
21.旅游文化的社会学探讨
22.旅游社会学:方法、问题和研究成果
23.皮影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四种关系研究——基于社会学视角
24.基于社会学视野的黄山市汤口镇旅游城市化特征和机制研究
25.旅游社会学简论
26.旅游学研究方法论体系研究——一种社会学视角的探讨
27.论宗教旅游的社会学研究
28.本真性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
29.古镇旅游群体的社会学研究——以朱家角为例
30.国内体育旅游兴起动因的社会学探析
31.近地遁世旅游社会学诠释及文化小城镇供给
32.旅游社会学视角下对草原人文景观开发与保护关系的探讨——以元上都遗址为例
33.社会学视角下的旅游吸引物及其建构
34.中国体育旅游迅速发展的社会学思考
35.旅游社会学科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36.社会学视角下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文化价值——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案例研究
37.从社会学理论的发展看旅游研究范式的确立
38.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社会学分析
39.西南民族地区发展体育旅游的社会学思考
40.社会学视角下的旅游文化现象
41.解释社会学范式:旅游研究的一种理论范式基础
42.社会区隔:旅游活动的文化社会学本质——一种基于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解读
43.旅游消费的社会学解释:传统与前沿
44.城市发展事件旅游的社会学思考
45.微观社会学视角下民族旅游研究方法的再审视
46.旅游学研究的新框架:对非惯常环境下消费者行为和现象的研究
47.人类学与社会学视野中的旅游:对话与思辨
48.休闲旅游之社会学范式研究
49.从社会学角度谈旅游的概念和本质特征
50.现代旅游与社会学的关系邹议
51.文化社会学视角下的宗教旅游浅析
52.现代性:社会学切入旅游研究的重要视角——兼论现代性条件下人们对旅游的情感纠葛
53.民族旅游消费不可持续性问题成因的社会学探析——来自贵州民族旅游开发地区的调查与思考
54.论建构旅游社会学的纲领性要素
55.文化社会学视角下的宗教旅游浅析
56.社会区隔:旅游活动的文化社会学本质——一种基于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解读
57.体育旅游的社会学理论分析
58.旅游景观的文本化与神圣化——符号学与社会学的双重视野
59.科研:社会学视角下旅游行业的新挑战
60.民族旅游的文化社会学分析
61.社会学框架下的旅游学学科属性定位分析
62.论旅游标准化的本质——基于现象学社会学的视角
63.南京旅游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基于旅游社会学的考察
64.旅游院校学生体育锻炼的动机、特征及社会学分析
65.消费社会学下我国高端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研究
66.通过发展旅游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社会学探析——以浙田“稻鱼共生”系统为例
67.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导游冲突问题研究
68.从社会学和旅游管理体制双角度解析旅游中的社区参与——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
69.旅游活动:社会疏离缓解的新视角
70.乐山入境旅游的社会学分析
71.发展黑龙江省对俄旅游的社会学思考
72.旅游的社会效用及其机制:回归正常生活的视角
73.我国旅游消费异化的社会学分析
74.虚拟旅游产生的社会学原因分析与思考
75.生活方式型旅游小企业的特征及社会影响——以旅游消费社会学的理论为研究视角
76.人类学与社会学视野中的旅游:对话与思辨
77.明确旅游学的社会学学科定位
78.论个体化社会与体育旅游发展的社会学分析
79.阳朔旅游文化中的英语世界
80.旅游活动:社会疏离缓解的新视角
81.社会学视野下的当代中国宗教旅游开发研究——现实表现、社会成因与基本思路
82.近年来国内游客凝视理论应用的回顾与展望
83.基于社会学的旅游消费异化探究
84.社会学视觉下看民族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妇女的影响——以贞丰县布依族为例
85.旅游本真性概念的发展
86.四川乡村旅游的社会学分析——基于城乡统筹融合理论的视角
87.发展与启示:近二十年国内旅游社会学研究综述
88.基于个体视角下的旅游地居民感知与态度研究——以九寨沟为例
89.乡村旅游开发的社会学思考——以贞丰县纳孔村为例
90.经验与发展:中国旅游人类学研究二十年
91.社会学视域下我国旅游城市体育人口研究——以安徽省黄山市为调查个案
92.我国高端体育旅游消费群体特征分析
93.社会学视角下的宗教旅游开发与共赢理路——以中国佛教旅游开发为例
94.试论旅游地居民感知的研究体系及其对古村落旅游发展的启示
95.乡村旅游批判——基于社会学的视角
96.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出路——社会学的分析思路及解决方案
97.俄罗斯来华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98.旅游发展研究院
99.中国女性旅游快速发展的社会学分析
100.大众旅游的社会学批判
101.关于旅游社会学学科地位的思考
102.旅游学研究方法论体系研究——一种社会学视角的探讨
103.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旅游社会学》课程设置及其体系构建
104.从旅游社会学看汉阳
105.STS视角下的旅游社会学——旅游行为的多维分析
106.近地遁世旅游社会学诠释及文化小城镇供给
107.论宗教旅游的社会学研究
108.国内体育旅游兴起动因的社会学探析
109.休闲旅游之社会学范式研究
110.从社会学角度谈旅游的概念和本质特征
111.体育旅游的社会学理论分析
112.旅游文化的社会学探讨
113.发展黑龙江省对俄旅游的社会学思考
114.旅游消费的社会学解释:传统与前沿
115.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出路——社会学的分析思路及解决方案
116.乐山入境旅游的社会学分析
117.古镇旅游群体的社会学研究——以朱家角为例
118.虚拟旅游产生的社会学原因分析与思考
篇8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发展建议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们整体精神文化需求的日趋增长,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乡村旅游正在悄然兴起并迅猛发展。何谓乡村旅游,目前尚无统一定义。专家们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乡村游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为载体,以满足城市居民回归大自然、享受田园风光的愿望为目的的一种旅游形式。本文所指乡村旅游包括古村落游、古镇游、民族村寨游和大中城市周边的度假村、山庄、渔村等。
一、中国乡村旅游开发现状的分析
日前,中国乡村旅游开发呈现如下形式和特征:
从空间分布上看,主要有三种类型区。一是景区边缘地区型,它主要依托一些着名的风景名胜区发展起来的附属产品,是中国最早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区;二是都市郊区型,它主要是适应现代都市人日益渴望摆脱快节奏、过繁杂、甚喧嚣、多污染的都市环境的需求,利用都市郊区相对城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环境、地缘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在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三是老少边贫地区型,他主要是近年来在国家旅游扶贫政策的指导下陆续发展起来的。
从旅游项目和活动类型看,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观光型,它主要是以观赏农村自然田园风光、现代生态农业园区、传统民居和民俗节庆活动为主题;二是参与型,它主要是采摘旅游、购物旅游和务农旅游,尤其是秋季采摘旅游在都市郊区最盛行,参加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影响面最广;三是度假型,它主要是到观光农园或农家“住农家房,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体闲度假娱乐旅游。
从游客停留时间和活动空间看,主要以近程一日游“城郊型”为主。由于中国乡村度假型旅游日前才刚刚开发,条件还很不成熟;加上乡村旅游热点区域的城市郊区交通区位的优化,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在增强。因此,日前中国乡村旅仍然以短程不过夜一日游为主,符合中小尺度旅游者空间行为特征的规律。
从客源市场看,主要以国内市场,尤其是本地及周边都市团体游客为主,散客和国际游客少。受距离、价格、交通、信息、旅游地的接待条件和知名度等因素影响,参加这类特种旅游的散客和外地远程游客甚少。
二、目前乡村旅游存在问题
1.规划开发不够科学,盲目开发现象严重。目前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盲目性和无序性依然存在,乡村旅游遍地开花。部分乡村旅游点,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整体规划、科学布局,缺乏资源论证、规划与策划。特别是由于乡村旅游进入门槛相对较低,有许多乡村旅游项目仅对原有乡村资源稍加景观修改加工,就盲目上马、批量开发,最终导致乡村旅游核心资源迅速耗损。
乡村旅游开发一般应选择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名胜区的周边地带。城市近郊由于交通便利,客源稳定,区位优势明显,因而适宜发展乡村旅游;而在风景名胜区的周边地带,由于有风景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有风景区大量的客源为基础,因而也便于发展乡村旅游。而一些既无资源优势,又无区位优势和客源基础的地方,若盲目地进行乡村旅游开发,出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因为本地居民对农业并不陌生,因而也就难以激发他们的旅游兴趣。
2.模式雷同,缺乏特色。中国疆域辽阔,农业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地域性明显,有利于各地形成自己的农业特色。但是目前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旅游项目尚不多见,各地农业旅游资源开发模式雷同,开发利用多限于果园、林地、鱼塘等类型,开发项目也多为观光果园、森林公园、垂钓园等,观赏型蔬菜园、瓜果园、花卉园、租赁果园、租赁花圃、租赁菜地、民俗观光村、民俗农庄开发较少,耕作、栽培、牧羊、赛马、驾船、捕鱼等农事活动以及民俗资源开发不够。
3.文化含量不够。多数乡村旅游产品往往只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对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的开发;同时,所推出的乡村旅游服务项目,也往往只停留在提供食宿和餐饮的低层次服务上,而对于那些有很强参与性、知识性、娱乐性的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挖掘还显得十分不够,致使乡村旅游的游览方式主要还是观光旅游,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的旅游产品普遍缺乏。
4.没有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与方法。中国目前的乡村旅游项目大都是在一些村镇和农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乡村旅游的开发,这些农户的村镇领导自然就成为了这些旅游项目的经营者和管理者。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显然缺乏相应的行业法律知识和经营管理能力,造成服务不到位和管理工作混乱,因而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严重影响了旅游效益的提高。
三、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
1.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坚持保护性开发原则,根据乡村旅游总体发展规划,结合山水资源、历史文化、特色农产品生产等,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对有优势旅游资源的乡村进行整体规划设计,防止出现一轰而上、产品雷同、布局混乱、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等问题。
2.注重对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发掘及保护。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文化可以提高乡村旅游的品位和丰富性。同时,乡村旅游也可以成为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因为要使民族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必须在利用和发展中寻找出路,通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唤醒本民族自觉保护、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只要科学合理地发展乡村旅游,对当地民众进行正确、充分地引导和规范,完全可以实现在发展和利用中保护民族文化。
3.是要加强人员培训,实行规范化管理。通过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通过正确宣传和科学引导,帮助旅游开发者和管理者树立正确的观念,把握乡村旅游产品的内涵和本质,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品位。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鼓励和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制定和完善旅游行为规范,加强对经营者的检查与监督,为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4.注重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与传统文化。在发展乡村旅游中,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努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要注意保持传统文明和本地特色,不盲目跟风、重复建设。要保持乡村的特色风貌以及当地居民良好的社会风尚,加强乡村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的保护,对古村民居、古树名木等文物古迹应保持原貌,妥善维护。
乡村旅游开发建设应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明确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规范建设施工行为。乡村景区、旅游农庄内的污水、烟尘、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应与旅游开发同步进行,实现达标排放和科学处置,把乡村旅游活动控制在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焕成,刘军萍,王云才.观光农业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0.
[2]范春.论乡村旅游的开发[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2]杜江,向萍.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旅游学刊,1999.
[3]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4]魏小安,刘赵平,等.中国旅游业新世纪发展大趋势[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篇9
一、低碳乡村旅游的概念及内涵
(一)低碳乡村旅游的概念
在追求“生态文明”“节能减排”的目标下,旅游业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趋势不可阻挡,乡村旅游本身具有自然生态性,其发展也必然要求生态化、低碳化。本文通过对乡村旅游和低碳旅游相关概念的归纳与总结,对低碳乡村旅游界定如下:低碳乡村旅游是指将乡村旅游“低碳化”,是乡村旅游与低碳旅游的综合,即在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本着低碳经济的理念,使用低碳技术和相关政策措施对乡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进行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宣传倡导低碳理念,让旅游者在旅行中自觉减少碳排量,实现高效低耗的乡村资源利用和最小化的乡村社区环境损害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方式。
(二)低碳乡村旅游的内涵
低碳乡村旅游与传统乡村旅游相比具有很多不同之处,低碳乡村旅游是具有低碳体验和教育功能,以减少旅游活动中碳排放和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为基础,重视资源与环境的保护,推动乡村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低碳乡村旅游模式的构建
(一)低碳乡村旅游模式构建的理论
1.循环经济理论是必备的理论基础。低碳乡村旅游注重资源再利用、关注环境、倡导节能减排,在旅游吸引物的构建、旅游设施的建设、旅游体验环境的培育、旅游消费方式的引导中,运用低碳技术,融入碳汇机理,倡导低碳消费,来实现乡村旅游的低碳化发展目标。而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可持续重复利用的方法来缓解资源、环境的有限性与发展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解决日益严重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循环经济在低碳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应用,事实上就是通过清洁生产、资源再造、环境修复等途径,形成旅游业与乡村产业循环体系,完善乡村基础设施体系和构建低碳保障体系,实现乡村旅游地经济、社会和环境多赢的战略目标
(二)低碳乡村旅游模式构建的路径
低碳乡村旅游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不仅需要理论的指导,且需要乡村农户、旅游企业和政府旅游管理部门的共同参与和积极推进。具体模式可参见图1。
三、低碳乡村旅游模式实施的方法
乡村旅游作为国内旅游的重要形式,是国内旅游中的一匹“黑马”。在全球气候变化、资源紧缺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开发应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面向低碳经济,以积极的姿态,学习现有的低碳示范区,引导乡村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实施低碳乡村旅模式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政府应加强各部门间的合作,共同宣传乡村绿色旅游、低碳旅游;多做公益广告,强化公众的环保意识,使其了解低碳旅游,促进公众在乡村旅游中主动进行绿色消费,践行低碳旅游,追求低碳生活。
培养旅游者与农户的低碳旅游意识,营造低碳乡村旅游环境。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乡村农户是低碳乡村旅游氛围的营造者,低碳乡村旅游模式落实到实践中并取得可观效益,最关键的就是要使活动主体,即旅游者,和乡村农户自觉树立低碳旅游意识。乡村旅游目的地可利用多媒体、广告牌及宣传手册向广大旅游者广泛普及低碳环保理念,使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从饮食、住宿、交通、购物及娱乐活动等方面自觉购买使用含有低碳性质的商品和服务。
低碳循环技术:充分循环利用废弃物,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低碳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是合理处理乡村旅游生产和加工环节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对有利用价值的废弃物使用物质与能量的封闭循环方式进行再利用处理,形成一个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系统。以沼气为主的物质能源再循环、废水循环利用、其他固体废物的循环利用等方式循环高效的利用资源,减少碳排放量。
篇10
关键词:乡村度假;国内外;研究进展;启示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2-0163-03
引言
乡村度假是以乡村景观资源(包括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为依托进行的一种休闲度假行为,以农户为经营主体,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更高阶段。国外乡村度假开始是以少数极其富有的人物为度假主体的,二战后乡村度假逐步面向大众,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1]:在法国,1954―1955年只有145家乡村住所,到1980年已经达到28 000家[2],增长了近200倍;在英国,有一半以上的专职农民已经发生了转变,绝大部分投入到了与度假旅游相关的活动中,并获得了每年超过1亿英镑的额外收入;在整个欧洲,有1/4的居民选择乡村作为他们的度假目的地[3]。而国内乡村度假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4],发展步伐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
一、国外乡村度假的研究进展
国外对乡村度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度假发展动因、发展的作用、度假者行为研究和乡村度假的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
1.乡村度假发展动因。乡村度假的迅速发展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影响密不可分。从供给方来看,Arie Reichel[5]通过定量化的方法得出在国外很多地方乡村度假旅游产业的兴盛与农业的衰败有着密切的联系。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乡村度假旅游的兴旺也来自于需求方的刺激,居民经济收入的增加、休闲时间的增多以及旅游需求的多样化使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选择乡村度假旅游[6]。此外,乡村的环境也是刺激度假者的主要因素。乡村能提供给人平静、田园诗般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在这种生活中,人与自然能达到很好的和谐 [7]。
2.乡村度假发展的作用。根据1973年英国德文郡的统计数据显示,发展乡村度假或旅游给当地村民提供了38 000个就业岗位,相比较与从事农业劳作的2 250个就业岗位而言要多的多[8]。然而还有一些研究则表明乡村度假旅游对农户而言仅仅只是一种增加收入的辅助形式,发展乡村度假旅游只能为农户提供很少一部分的经济收入[9~10]。Weaver 和Fennell[11]通过样本调查发现在加拿大的萨斯喀彻温省,因发展度假农庄的总收入少于10 000美元,占农业总收入的不到1%。
3.乡村度假者行为研究。根据Isabelle Frochot [12]研究文献后发现,乡村度假者比一般的度假者对所体验的舒适性的标准要更高。但是乡村度假者的平均消费却比一般的度假旅游要低。根据各种研究显示,在乡村度假的旅游者的旅游消费要比在海边或城市度假地的低20%~30%。
在对乡村度假旅游者进行度假动机分析时,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Isabelle Frochot找到四个影响乡村度假选择行为的因子:户外(Outdoors)、乡村性(Rurality)、放松(Relaxation)和运动(Sport)。Philip L.Pearce[8]根据调查发现乡村本身是否静谧成了该乡村能否成功发展度假的重要条件,同时农户要提供给度假者一种观赏和游玩环境的基础,但度假者并没有很强的想要参与农庄生活的意愿。Weaver 和Fennell[11]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度假者(54.6%)选择在夏季进行度假,此外25%和14.9%的度假者分别选择秋季和春季,选择冬季的只有6.7%。
二、国内乡村度假发展的研究进展
中国的乡村度假发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广西阳朔,是由一位叫帕特的美国入境度假游客带动起来的 [4]。
国内对乡村度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1.中国发展乡村度假的作用。对乡村度假的发展意义,学者们的意见颇为相似。唐代剑 [13] 论述了乡村度假的意义有三点:一是满足了度假者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提高了农业经济的总量;二是延长了农业的产业链,增加农村就业率;三是发展了农村服务业,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文化水平。刁宗广[14]认为,开发乡村休闲度假旅游是社会及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是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的身心需要。
2.乡村度假的开发前提条件。唐代剑[13]指出乡村度假产品的开发是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并认为乡村度假的选址符合三个规律:一是大环境的选择与乡村旅游点基本一致;二是近距离(一小时车程)有供度假者游玩娱乐的村庄最受欢迎;三是大多数度假者喜欢在建筑风格或庭院布局有特色、主要成员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家庭度假。姜财辉、陈永昶[14] 认为,度假旅游的发展涉及三个主要条件:度假旅游者的收入水平、闲暇时间和旅游市场的成熟度,并在乡村度假旅游开发思路中指出乡村度假旅游地一是应当具有孤岛特色,即具有自然环境的天然性和原生性及乡村文化的原汁性;二是要有完善的设施条件;三是开发乡村度假旅游的过程中要维护社区利益;四是选择合适的客源;五是开发乡村度假产品应当走精品之路。
3.国内乡村度假开发类型及模式。黄远林[15]指出,中国乡村度假的开发模可以选择特殊体验式度假、休闲观光式度假、城郊周末度假等。而乡村度假的运作模式比较常见的是“社区参与”和“公司+农户”的联合经营模式。王铄[16]则认为,开发乡村度假的模式可以借鉴国外分时度假的开发模式进行,以农民房产价值入股,共同经验的开发方式,通过俱乐部式的点数制、国际流行的两年制以及农民安于餐饮和其他服务等形式来实现。而徐清[17]认为,乡村度假产品开发类型主要呈现三种形态:庄园式乡村度假产品、分时型乡村度假产品、公寓式乡村度假产品。而乡村度假的开发模式有“旅游开发商”、“旅游开发商+农户(或村集体)”、“旅游开发商+旅游运营商+农户(或地方政府)”三种。
三、启示及对策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和回顾可以发现,国外乡村度假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成果,研究内容较为全面,研究方法比较成熟,研究视角多样,已经成为一个较为成熟的研究领域。国外学者多采用定性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如因子分析法等,同时注重具体案例的实证研究。而国内的乡村度假业起步较晚,相关研究比较滞后,借鉴国外理论和研究方法,对中国乡村度假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已有文献可以看出,国内乡村度假研究多集中于基础理论,方法运用以定性为主,鲜有定量研究。与国外相比,差距较为明。毫无疑问,国内乡村度假相关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国外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有待进一步扩展和深入。
为了提高国内乡村度假的研究水平,推进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笔者认为,国内的乡村度假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待加强。
1. 拓宽研究领域和视野。目前国内乡村度假研究范围明显过于狭窄,主要集中在对乡村度假发展意义、开发条件、发展模式、发展方向等内容,今后可在已有研究内容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的研究点,如:乡村度假的产生、发展机制,乡村度假者的旅游行为和旅游心理,如何使评价乡村度假目的地居民对发展度假的感知,乡村度假目的地规划与建设、乡村度假开发对目的地环境的影响等。
2.研究方法以定性与定量研究并重。国内乡村度假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多是宏观的定性分析,缺乏数据支撑和实证佐证。今后对乡村度假的研究应立足于现实,多采用案例分析及实证研究的方法,以提高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鼓励多运用问卷调查、直接观察、访谈等数据收集方法,以及因子分析、方差分析等定量研究方法的运用。
3.加强借鉴国外经验。国外乡村度假研究起步较早,理论较为成熟,在乡村度假的开发、营销、目的地管理、环境保护、旅游者研究等方面的实践经验较为丰富。国内学术界应加强与国际学术界交流与合作,注重对国外成功经验的引进、消化、吸收,从实际出发,洋为中用,从而提高中国乡村度假的研究和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Robert Christie Mill.度假村管理与运营[M].李正喜,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9.
[2]Stefan G?ssling1.Susanne Mattsson.Farm Tourism in Sweden: Structure,Growth and Characteristics[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2002,(1):17-30.
[3]Richard Sharpley.Flagship Attractions and Sustainable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The Case of the Alnwick Garden[J].ngland.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07,(2):125-143.
[4]秦剑峰.乡村旅游:中国旅游名县的第二次创业[J].当代广西,2004,(2):30-31.
[5]Arie Reichel ,Oded Lowengart ,Ady Milman ,Rural tourism in Israel: service quality and orientation ,Tourism Management 21(2000)451-459.
[6]Aliza Fleischer,Abranham Pizam.Rural tourism in Israel[J].Tourism Management.1997,(6):367-372.
[7]Victor T.C.Middleton.Tourism in rural areas[J].Tourism Management.1982,(3):52-58.
[8]Philip L.Pearce.Farm tourism inNew Zealand[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0,(17):337-352.
[9]Rickard,R.C.,The Role of Farm Tourism in the Less Favored Areas of England and Wales[J].Report No.218,University of Exeter Agricultural Economics Unit,Exeter,1983.
[10]Oppermann,M.,Rural tourism in Southern Germany.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6,(1),86-102.
[11]David A.Fennell,David B.Weaver.Vacation Farms and Ecotourism in Saskatchewan,Canada[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997,(4).
[12]Isabelle Frochot.A benefit segmentation of tourists in rural areas: a Scottish perspective[J].Tourism Management,2005,(26).
[13]唐代剑.中国乡村度假简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7):71.
[14]姜财辉,陈永昶.中国乡村度假旅游开发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6):88-90.
[15]黄远林.中国乡村度假的发展趋势与开发模式选择[J].商场现代化,2006,(10):309.
[16]王铄.乡村度假旅游发展模式初探[J].小城镇旅游,2007,(9):88-91.
[17]徐清.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开发探讨[J].乡镇经济,2008,(4):64-67.
Progress of Foreign & Inland Rural Holiday Study and Inspiration
ZHAI Yuan,CHEN Peng
(Jinhua College of Vocation and Technology,Jinhua 321007,China)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乡村医生